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緩和醫療照護之法律與倫理面	
 
高雄榮民總醫院	
 
家庭醫學部	
 	
 	
 	
 	
 安寧緩和醫學科	
 
主任	
 	
 	
 	
 	
 陳如意
2
末期階段	
 
n  因疾病持續進展,目前醫療科技已經
無法治癒與延緩病情惡化,病人會在
短期內死亡,一種可預期、無法避免
的未來。
3
末期癌症疾病病程
4
4
非癌症之致命性疾病病程
5
衰弱老人之安寧緩和醫療	
 
Function status • 不容易定義「末期」	
 
• 	
 「復發-緩解」的病程	
 
• 	
 期待「進步」	
 
• 	
 大趨勢逐漸下滑,不易覺察	
 
• 	
 害怕「抓錯時機」「做錯事」
6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and
The Robert Wood Johnson Foundation, 1999
面對死亡	
 
n  醫療人員遇有危急病人,應先予適當之
急救,並即依其人員及設備能力予以救
治或採取必要措施,不得無故拖延。	
 
n  醫師法、醫療法、護理人員法
急救與維生醫療(CPR)
n  解救因急症或外傷而垂死之病患,
使其在身體大部分功能未破壞的情
形下,能有機會治療與復原。
History of CPR & DNR Orders
n  The “Birth” of CPR
n  First study in 1960 found 80%
success rate.
n  Consent presumed.
n  AMA call for written DNR
orders by 1974.
n  Defining 1976 events:
n  Karen Ann Quinlan Supreme Court ruling.
n  Massachusetts General and Beth Israel Hospital formal
guidelines published.
n  First Natural Death Act passed in California.
Sarah E. Shannon: TNEEL
不要嘗試施行心肺復甦術	
 
n  在末期病人臨終階段施行的心肺復甦術
通是不會成功的。	
 
n  許多美國醫療機構現在不再使用「不施
行心肺復甦術」(DNR)一詞,而以「不
要嘗試	
 (Attempt) 施行心肺復甦術」
取代。	
 
DNR DNAR
X Sarah E. Shannon: TNEEL
個案	
 1/4
n  家母最近幾年因生理退化,剛開始先無
法吞嚥又行動不良,臥床又管灌,心智
也退化無法認識親人,後來因心肺功能
衰竭,送到板橋中英醫院急救,本來我
和二位姐姐也要簽放棄急救證明(在此之
前已經於台大簽過三次不插管了) ,但
急診室醫師卻建議救救看,所以大姊和
我這次就沒簽,而使母親被插管。
個案	
 2/4	
 
n  在加護病房住很久,醫院才又說加護病房有期
限的,母親訓練自主呼吸二次都無法成功,○
○醫院說他們沒位置而幫我介紹□□醫院,	
 
n  靠呼吸器臥床又一年了,手腳萎縮捲取發臭,
腳趾頭又因末梢血液循環不良而壞死斷掉一節
,情況越來越糟糕,家人明知已經朝向不可逆
的方向,而且不忍心家母繼續受難折磨,求神
拜佛時已不再求康復了,而是求家母早日解脫
苦難留給我們子女承受。
個案	
 3/4	
 
n  我有依專家建議找□□醫院醫師,但他
表明母親是因為需要靠呼吸器才進該院
所就養的,若拔除後還沒斷氣,也要離
開該院,而且他表示就算關掉呼吸器也
應該一時不會斷氣。
個案	
 4/4	
 
n  或許醫師是好意,但家屬卻很無助,眼
看著母親繼續無尊嚴的殘活,盡管她本
人不再有情緒,家人越看越難過,腳趾
頭斷一小節,現在連手指也有黑掉,又
皮膚也在發癢,看著母親無助的一直扭
動頭部,盡管護士有擦藥,母親不再是
正常的大人,哪聽得懂我們說甚麼,唉
!不知有何解決方式,我們姐弟都願意
親自去討教….
15
急重症醫療的選擇	
 
最理想的照顧	
 ≠	
 最大的治療
(Optimal Care ≠ Maximal Treatment)
延長生命	
 ≠	
 延長瀕死期
(Prolonging Life ≠ Prolonging Dying)
16
Histogram showing the relative propor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of end-of-life care of 5910 patients in 131 intensive care
units. Less than one-half of all deaths were preceded by full resuscitative efforts. Redrawn from Prendergast, TJ,
Claessens, MT, Luce, JM,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8;158:1163.
17
維生醫療的考量	
 
n  仔細評估治療的目的	
 
n  以短暫的不舒服換取病人的健康與自主生活	
 
n  減輕痛苦與折磨	
 
n  考量醫療不確定性	
 
n  診斷與病程	
 
n  特定醫療的成效	
 
n  機率性的預估
18
維生醫療的抉擇	
 
n  平衡利與弊	
 
n  兩害取其輕	
 
n  尊重自主原則,但必須讓病人有充分且能
了解的資訊	
 
-趙可式教授
倫理學	
 
n  倫理學是對人類道德生活進行系統思考
和研究的學科。	
 
n  從理論層面建構一種指導行為的法則
體系,即「我們應該怎樣處理此類
處境」,「我們為什麼又依據什麼這樣
處理」。並且對其進行嚴格的評判。	
 
n  倫理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	
 
n  維基百科	
 May 2011
生命醫學倫理	
 	
 
n  制約醫事行為的一系列道德原則,包括
醫療人員與病人、與病人家屬、與醫療
同仁,及整個社會的關係。(嚴久元:當
代醫事倫理學,橘井,1990)
n  哲學	
 →	
 倫理學	
 →	
 生命醫學倫理	
 →	
 臨
床倫理
傳統醫學倫理概念	
 
n  希波克拉提斯誓言	
 
n  南丁格爾誓言	
 
n  社會化與角色定位	
 
n  在強大心理社會壓力下,接受專業道德
規範	
 
n  賞罰分明的界線
規範倫理	
 
1.  Autonomy 自主原則	
 
2.  Nonmaleficence 不傷害原則	
 
3.  Beneficence 行善原則:延長生命、治
療疾病、減輕痛苦	
 
4.  Justice 公平正義原則	
 
5.  其他原則:如守密
臨床倫理議題思辨四象限	
 
n  醫療因素考量(行善與不傷害)	
 
n  病人意向考量(自主原則/代理人)	
 
n  生命品質考量(自主原則、行善與不傷害)	
 
n  其他考量(正義原則、法規、保險等)
2424
個案	
 
n  剛出生的嬰兒被發現先天性多重器官畸形
與咽喉軟化症,告知父母親後,依常規急
救作業,予以插管、接呼吸器,轉住加護
病房。	
 
n  2週後,病況未見好轉,醫師建議氣切維持
人工呼吸,父母親反對,並要求簽署DNR
與撤除維生醫療。
問題1
n  兒科醫師認為醫療的目的在拯救生命,
該病人若不做氣切,呼吸道照護困難,
勢必無法維持生命,但面臨家人拒簽手
術同意書。是否可引用醫療法對於緊急
病況的救治說明,免簽同意書及進行
手術?
問題2
n  先天性多重器官障礙是否可屬於「末期
」疾病?適用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嗎?
2727
倫理困境	
 
n  自主權	
 VS 生命權	
 
n  家屬認為「未來沒有希望」,醫師認為繼續
治療可「延長存活期」	
 
n  倫理	
 VS 法律	
 VS 人情	
 
n  醫師以救人為天職?	
 
n  先天性畸形屬於不可治癒的「末期疾病」嗎?	
 
n  相關醫療法規為何?
醫師的角色	
 
n  CPR與維生醫療是…..	
 
n  若是有助於維護病人權益,應依照「醫
療法」與「醫師法」依人員及設備能力予
以救治或採取必要措施,不得無故拖延。	
 
n  若對於末期病人已屬無效醫療,應由醫師
主動提出說明,並建議DNR。	
 
n 完成DNR簽署後,應開立醫囑。
無效醫療	
 
n  「質」的無效:指治療的結果不能改善
病人的身體狀況,病情仍繼續惡化。	
 
n  「量」的無效:經實證分析或以前的
經驗,在類似情況下,治療對病人有效
的機會甚微。
無效醫療	
 
n  由於病人的生理情況,為救治所必須的醫療措
施已無法執行	
 
n  醫療措施已無法產生所希冀的生理效果	
 
n  醫療措施無法產生對病人合理的利益,亦無法
合理地延長病人生命期	
 
n  因醫療措施所加諸於病人的負擔、傷害、與
代價,超過所預期的利益	
 
n  醫療措施已無法答覆病人(家屬)的需求與期待	
 
趙可式教授「不予及撤除/終止維生醫療指引」
問題與思考	
 
n  64歲張女士為肺癌合併腦及多處骨轉移病人,本次因
為意識昏迷與癲癇發作被送至急診後住院。初入病房
時呈現重度昏迷,且有瀕死徵象,安寧護理師已予家
屬善終準備。	
 
n  3日後,病人意識逐漸清晰。7日後,病人可由家屬
餵食,但仍顯虛弱。案子要求醫師安排復健,期望病
人能進步至可行走。	
 
n  醫療評估目前幾乎已經是病人所能回復的最佳狀態,
但拗不過家屬要求,予以安排床邊復健。	
 
n  個案負荷已至極限的你,想法是?
32
臨床倫理議題思辨四象限評估-1
醫療因素考量(行善與不傷害原則)
l 病人主要醫療問題、病史、診斷及預後狀況為
何?
l 該醫療問題是急性的或慢性的?是否立即危及
生命?是否必須緊急處理?病程是否可逆?
l 治療的目標為何?
l 治療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若治療失敗的備案
計畫為何?
引自	
 Jonsen, Siegler,Winslade. Clinical Ethics:A Practical Approach to Ethical Decisions in Clinical
Medicine. 5th ed. New York, NY:McGraw-Hill;2002. 譯者:趙可式教授
33
病⼈人意向考量(尊重⾃自主原則)
l 病人的心智狀態是否合乎在法律上具有行為能力之人?
是否有證據顯示病人心智為失能狀態?
l 如果病人心智狀態正常,他對自己的治療意見為何?
l 病人是否已被告知各種醫療處置的益處與風險?是否知
情同意?
l 一旦心智狀態失能,誰是適當的醫療決策代理人?
l 病人之前是否曾表達過個人對醫療照護的觀點或意向?
l 病人是否沒有意願或能力配合治療?
臨床倫理議題思辨四象限評估-2
引自	
 Jonsen, Siegler,Winslade. Clinical Ethics:A Practical Approach to Ethical Decisions in Clinical
Medicine. 5th ed. New York, NY:McGraw-Hill;2002. 譯者:趙可式教授
⽣生命品質考量(行善、不傷害與⾃自主原則)
l接受治療與否,病人回到正常生活的願景如何?
l若是治療成功,病人在身、心及社交功能上可能
會有哪些負面效應?
l醫療人員自身的看法是否可能產生對病人之生活
品質評估的偏見?
l病人現在或未來的狀況是否被判定為負面的?
l是否有計畫或合理性放棄治療?
l是否適用安寧緩和醫療?
臨床倫理議題思辨四象限評估-3
引自	
 Jonsen, Siegler,Winslade. Clinical Ethics:A Practical Approach to Ethical Decisions in Clinical
Medicine. 5th ed. New York, NY:McGraw-Hill;2002. 譯者:趙可式教授
35
其他情境考量(守信與公平正義原則)
l 家庭因素是否會影響治療決定或方式?
l 醫護人員是否可能影響治療決定或方式?
l 該醫療方式是否涉及經濟或財務考量?
l 該醫療方式是否涉及宗教或文化考量?
l 醫療團隊對病人隱私有何守密的限制?
臨床倫理議題思辨四象限評估-4
引自	
 Jonsen, Siegler,Winslade. Clinical Ethics:A Practical Approach to Ethical Decisions in Clinical
Medicine. 5th ed. New York, NY:McGraw-Hill;2002. 譯者:趙可式教授
3636
生命倫理考量	
 
n  普通的或必須的醫療?及特殊的或可選擇的醫療?	
 
n  普通的或必須醫療:經專家評估利弊後,能對病人
提供合理利益施,且未對造成過度痛苦或違反其自
主意願。	
 
n  特殊的或可選擇的醫療:利弊無法平衡,且並不一
定給病人帶來最大利益,此時可由病人自主停止或
不予此項醫療措施。	
 
n  限時治療(time-limited trial)	
 
-趙可式教授
37
生命倫理考量	
 
n  延長生命或延長瀕死期?
prolonging life or prolonging dying?	
 
n  「延長生命」是經由適當醫療措施,生命將
可合理地預期被延長。而「延長瀕死期」則
為無論使用何種醫療措施,病人都預期在短
期內會死亡,只是瀕死期被拖延時日。	
 
-趙可式教授
38
生命倫理考量	
 
n  不予或撤除維生醫療(withholding or
withdrawing life-sustaining treatment)	
 
n  有決定能力的成人若醫學診斷是屬於無法治癒的末
期病人,死亡為可預期在近期內發生者,應有自主
權拒絕維生醫療。	
 
n  此項選擇是自主(self-determination)的表現,並
非等同於自殺。因其並非選擇提早死亡,而是在不
得已病入膏肓的情況下,不接受特殊的或可以選擇
的,造成過度痛苦的醫療措施,並因疾病之自然發
展而死亡。	
 
-趙可式教授
39
生命倫理考量	
 
n  安樂死或自然死?	
 
Euthanasia or nature death ?
n  安樂死
為減少病患痛苦,以特定方式刻意結束病患生命。
若非使用此特定方式,該病患的生命將可預期能存
活。	
 
n  自然死
按病人的自主意願,不使用維生醫療方式來拖延不
可治癒的病人之瀕死階段。
40
生命倫理考量	
 
n  殺害或允許死亡?
Killing or Letting Die?	
 
n  「殺害」的定義是剝奪或毀壞生命,其主要的內容
是直接造成一個人的死亡。	
 
n  「允許死亡」則是避免某些措施,以使因疾病或傷
害而致之自然死亡不被拖延。	
 
-趙可式教授
41
下列三條件共存下可停止維生醫療	
 
n  病人及/或家屬同意	
 
n  有明顯的醫學證據,病人的死亡已臨近。	
 
n  病人的瀕死期被特別的醫療方法拖延著。	
 
-趙可式教授
新修安寧緩和醫療條例	
 
n  民國	
 89 年	
 5 月	
 23 日制定15條	
 	
 
n  民國	
 91 年	
 11 月	
 22 日修正第3, 7條	
 	
 
n  病人簽署意願書可撤除原已施予之心肺復甦術	
 
n  民國	
 100 年	
 1 月	
 10 日修正第1, 7條、增訂第6之1條	
 
n  健保IC卡註記等同	
 DNR正本	
 
n  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心肺復甦術之撤除	
 
n  民國	
 101 年	
 12 月	
 21 日修正第1, 3至5, 6之1至9條
n  取消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
n  新增「維生醫療」選項
n  無最近親屬失能末期病人安寧緩和醫療照會取代同意書
第一條	
 
n  末期病人:指罹患嚴重傷病,經(兩位以上相
關專科)醫師診斷認為不可治癒,且有醫學上
之證據,近期內病程進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者。	
 
條次 修正後 原條文
第一條 為尊重末期病人之醫療意
願及保障其權益,特制定
本條例。
為尊重不可治癒末期病人
之醫療意願及保障其權
益,特制定本條例。
末期定義	
 
n  用盡一切醫療手段,死亡於近期內仍不可避免	
 
n  如果不用維生措施,死亡於近期內不可避免	
 
n  如果不用延死措施,死亡於近期內不可避免	
 
n  如果不用延生措施,死亡於近期內不可避免	
 
《孫效智:安寧緩和醫療條例中的末期病患與病人自主權》
維生措施	
 
n  用盡一切醫療手段,死亡於近期內仍不可避免	
 
n  如果不用延死措施,死亡於近期內不可避免	
 
n  如果不用延生措施,死亡於近期內不可避免
行善原則	
 
n  行善:意即「仁慈和做善事」	
 
n  善行、仁慈之心、利他、關懷和人性	
 
n  是共同道德理論的中心主題,被認為是
人性中驅動人們造福他人的力量	
 
n  行善包括執行對病人有益(應該做
的事),和不做對病人有害(不應該做
的事)的醫療處置
不傷害原則	
 	
 
n  指不使病人的身心受到損害	
 
n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ic)所強調的醫
師誓約中的醫師之職責:「最首要的是
不傷害(first do no harm)」	
 
n  「不傷害」並不是絕對性的,因在臨床
的各種醫療處置,多少都有程度不一的
風險存在,要完全做到不傷害是不可能的
不傷害與行善原則間的衝突	
 
n  不傷害原則強調應「維護病人的生命
安全」,而行善原則則強調應做「對病
人有正面意義的事」	
 
n  當病人在疾病末期階段面臨無法控制的重
大身心折磨時,有效卻帶有潛在傷害的鎮
靜治療是否該使用?	
 
n  應從病人的觀點評估,尊重病人的
意願,以病人所期望的為出發點做
考量
積極的「行善」方式	
 
n  保護及捍衛病人的權利	
 
n  預防病人遭受傷害	
 
n  解除對病人有害的情況	
 
n  幫助陷於困難中的病人	
 
n  拯救急難中的病人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一條(目的)
為尊重末期病人之醫療意願及保障其權益
第三條	
 (名詞定義	
 )	
 
n  安寧緩和醫療:
指為減輕或免除末期病人之生理、心理及靈性
痛苦,施予緩解性、支持性之醫療照護,以增
進其生活品質	
 
n  肺復甦術:指對臨終、瀕死或無生命徵象之
病人,施予氣管內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
藥物注射、心臟電擊、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
吸等標準急救程序或其他緊急救治行為。
第三條	
 (名詞定義	
 )	
 
n  維生醫療:
指用以維持末期病人生命徵象,但無治
癒效果,而只能延長其瀕死過程的醫療
措施	
 
n  維生醫療抉擇:指末期病人對心肺復甦
術或維生醫療施行之選擇。	
 
n  意願人:指立意願書選擇安寧緩和醫療
或作維生醫療抉擇之人。
第四條(意願書之簽署及應載明事項	
 )	
 
n  末期病人得立意願書選擇安寧緩和醫療或作維生醫療
抉擇。
前項意願書,至少應載明下列事項,並由意願人簽署:	
 
	
 	
 	
 	
 	
 	
 一、意願人之姓名、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及住所或居所
二、意願人接受安寧緩和醫療或維生醫療抉擇之意願及	
 	
 	
 	
 	
 	
 	
 	
 	
 	
 	
 	
 	
 	
 	
 	
 	
 
	
  	
 	
 	
 其內容。	
 
	
 三、立意願書之日期。	
 
	
 意願書之簽署,應有具完全行為能力者二人以上在場
見證。但實施安寧緩和醫療及執行意願人維生醫療抉
擇之醫療機構所屬人員不得為見證人。
第五條(意願書之要件	
 )	
 
n  二十歲以上具完全行為能力之人,得預
立第四條之意願書。
前項意願書,意願人得預立醫療委任代
理人,並以書面載明委任意旨,於其無
法表達意願時,由代理人代為簽署。
第六條	
 之一(健保卡意願註記及廢
止	
 )	
 
n  經第四條第一項或第五條之意願人或其醫療委
任代理人於意願書表示同意,中央主管機關應
將其意願註記於全民健康保險憑證(以下簡稱
健保卡),該意願註記之效力與意願書正本
相同。但意願人或其醫療委任代理人依前條規
定撤回意願時,應通報中央主管機關廢止該
註記。	
 
n  經註記於健保卡之意願,與意願人臨床醫療過
程中書面明示之意思表示不一致時,以意願人
明示之意思表示為準。
第七條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之要件	
 )	
 
n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應由二位醫師診斷確為末期病人。	
 
	
 二、應有意願人簽署之意願書。但未成年人簽署意
願書時,應得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未成年人無
法表達意願時,則應由法定代理人簽署意願書。	
 
	
 前項第一款之醫師,應具有相關專科醫師資格。
第七條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之要件	
 )	
 
n  末期病人無簽署第一項第二款之意願書且
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表達意願時,由其最
近親屬出具同意書代替之。無最近親屬者
,應經安寧緩和醫療照會後,依末期病人
最大利益出具醫囑代替之。同意書或醫囑
均不得與末期病人於意識昏迷或無法清楚
表達意願前明示之意思表示相反。
第七條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之要件	
 )	
 
n  前項最近親屬之範圍如下:	
 
	
 一、配偶。	
 
	
 二、成年子女、孫子女。	
 
	
 三、父母。	
 
	
 四、兄弟姐妹。	
 
	
 五、祖父母。	
 
	
 六、曾祖父母、曾孫子女或三親等旁系血親。	
 
	
 七、一親等直系姻親。
第七條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之要件	
 )	
 
n  末期病人符合第一項至第四項規定不施行心肺復
甦術或維生醫療之情形時,原施予之心肺復甦術
或維生醫療,得予終止或撤除。	
 
n  第三項最近親屬出具同意書,得以一人行之;其
最近親屬意思表示不一致時,依第四項各款先後
定其順序。後順序者已出具同意書時,先順序者
如有不同之意思表示,應於不施行、終止或撤除
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前以書面為之。
問題1
n  兒科醫師認為醫療的目的在拯救生命,
該病人若不做氣切,呼吸道照護困難,
勢必無法維持生命,但面臨家人拒簽手
術同意書。是否可引用醫療法對於緊急
病況的救治說明,免簽同意書及進行
手術?
手術或麻醉同意書之簽具	
 
n  醫療機構實施手術,應向病人或其法定
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說明手術
原因、手術成功率或可能發生之併發症
及危險,並經其同意,簽具手術同意書
及麻醉同意書,始得為之。	
 
n  但情況緊急者,不在此限。	
 
醫療法第63條
中華民國	
 101 年	
 6 月	
 27 日公布
61
醫師誓言	
 
n  准許我進入醫業時	
 
n  我鄭重地保證我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	
 
n  我要給我的師長應有的崇敬及感戴	
 
n  我將要憑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醫業	
 
n  病人的健康應為我的首要顧念	
 
n  我將要尊重所寄託予我的秘密,甚至於病人死後	
 
n  我將要盡我的力量維護醫業的榮譽和高尚的傳統
62
醫師誓言	
 	
 
n  我的同業應視為我的同胞	
 
n  我將不容許有任何宗教、國籍、種族、政治或
地位的考慮,介入我的職責和病人之間	
 
n  我對人類的生命,自受胎時起,即始終寄予最
高的尊敬	
 
n  即使在威脅之下,我將不運用我的醫學知識去
違反人道	
 
n  我鄭重地、自主地,並且以我的人格宣誓以上
的約言
耶和華見證人	
 Jehovah's Witnesses	
 
n  堅決不輸血的立場	
 
n  很多國家的憲法中闡明,個人的信仰自由神聖不
可侵犯,因此任何行為準則不可凌駕於這條對人
權的最基本保障的條款之上。	
 
n  因此儘管有些醫生曾強行給耶和華見證人輸血,
並且出於救死扶傷的理由加以辯護,但從已經審
判的案例可以看出,各國憲法法庭依然首要遵守
患者的個人意願。	
 
維基百科	
 2012
醫療自主權	
 
n  偉大的美國共識(The Great American
Consensus):
病人擁有一個實質上幾乎沒有限制的
權利,那就是可以拒絕任何不想要的
治療,即便是那些為了維生所必須的醫
療措施。	
 
Truog, 2008: 45
問題2
n  先天性多重器官障礙是否可屬於「末期
」疾病?是用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嗎?
67
健保安寧緩和醫療給付對象	
 
n  癌症末期	
 
n  非癌症末期疾病	
 
n 末期運動神經元病
患	
 
n 老年期及初老期器
質性精神病態	
 
n 其他大腦變質	
 
n 心臟衰竭	
 
n  慢性氣道阻塞	
 
n  肺部其他疾病	
 
n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n  急性腎衰竭	
 
n  慢性腎衰竭及腎衰竭
末期的定義	
 
n  罹患嚴重傷病,經醫師診斷認為不可
治癒,且有醫學上之證據,近期內病程
進行至死亡已不可避免者。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第三條第二款	
 
n  實證醫學	
 
n  一般醫療作法	
 
n  延生或延死?
公平正義原則	
 
n  社會組織的第一原則:道德的本意在追
求普遍性、平等性和無偏私性	
 
n  醫療正義(medical justice)	
 
n  醫療資源分配規則(rules of allocating
medical resources)
70
漸進性致命疾病的共同需求	
 
n  委婉的病情告知與同理心的心理支持	
 
n  積極的症狀控制	
 
n  生命照護倫理議題的思考	
 
n  心理與靈性的關懷	
 
n  舒適有尊嚴的臨終過程	
 
n  家屬的陪伴與支持	
 
n  悲傷輔導
銀髮悲歌	
 不忍妻病痛	
 溺斃她再自縊	
 
n  台中一對老夫妻鶼鰈情深,老先生不忍老太
太受病痛折磨,還拖累子孫,選擇同年同月
同日死,家人傷痛欲絕。
n  台中市太平區七十七歲蔡金鐘雖已失智,仍
天天到護理之家探望中風的老伴,因不忍見
七十二歲愛妻顏麗琴長年飽受病痛折磨,前
天將她接回家,溺斃於自家浴缸後自己再上
吊。夫妻倆未能同年同日生,卻選擇同年同
月同日死。
n  每段生命都有終點,當你也即將面臨這一天時,你是否願意終日躺在病
床上,無論你有沒有意識、痛不痛苦,都要被強迫灌食、打針、插管、
抽痰、擦屁股……?	
 
n  如果你自己都不願意,又怎麼能夠以「愛」、以「孝順」之名,對臨終
的親人做出如此折磨他的決定?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觀念1溫度與溫度計(2上CH5).pptx
觀念1溫度與溫度計(2上CH5).pptx觀念1溫度與溫度計(2上CH5).pptx
觀念1溫度與溫度計(2上CH5).pptx
N老師
 
気管切開術とカニューレ
気管切開術とカニューレ気管切開術とカニューレ
気管切開術とカニューレMasahiro Kikuchi
 
創業企劃書-張瑞芬報告-詹翔霖教授
創業企劃書-張瑞芬報告-詹翔霖教授創業企劃書-張瑞芬報告-詹翔霖教授
創業企劃書-張瑞芬報告-詹翔霖教授
文化大學
 
Design Thinking Warm-up 設計思考暖身學習單
Design Thinking Warm-up 設計思考暖身學習單Design Thinking Warm-up 設計思考暖身學習單
Design Thinking Warm-up 設計思考暖身學習單
Shin-Ying Lee
 
跨部門溝通協調及衝突管理-詹翔霖教授
跨部門溝通協調及衝突管理-詹翔霖教授跨部門溝通協調及衝突管理-詹翔霖教授
跨部門溝通協調及衝突管理-詹翔霖教授
文化大學
 
照服員充電訓練- 全責照護工作手冊-補充講義-詹翔霖老師.doc
照服員充電訓練- 全責照護工作手冊-補充講義-詹翔霖老師.doc照服員充電訓練- 全責照護工作手冊-補充講義-詹翔霖老師.doc
照服員充電訓練- 全責照護工作手冊-補充講義-詹翔霖老師.doc
https://mypaper.pchome.com.tw/chanrs/post/1381109792
 
第2回 「一過性意識障害, 失神」
第2回 「一過性意識障害, 失神」第2回 「一過性意識障害, 失神」
第2回 「一過性意識障害, 失神」
清水 真人
 
語呂で覚える 緊急気道管理
語呂で覚える 緊急気道管理語呂で覚える 緊急気道管理
語呂で覚える 緊急気道管理
清水 真人
 
宜寧一零六年度評鑑簡報 範本簡易版
宜寧一零六年度評鑑簡報  範本簡易版宜寧一零六年度評鑑簡報  範本簡易版
宜寧一零六年度評鑑簡報 範本簡易版
Yujung
 
衝突管理與溝通技巧-詹翔霖教授
衝突管理與溝通技巧-詹翔霖教授衝突管理與溝通技巧-詹翔霖教授
衝突管理與溝通技巧-詹翔霖教授
文化大學
 
Trauma conference 10th
Trauma conference 10thTrauma conference 10th
Trauma conference 10th
敏雄 福岡
 
生涯萬花筒—護理師簡介
生涯萬花筒—護理師簡介生涯萬花筒—護理師簡介
生涯萬花筒—護理師簡介
Erica Ku
 
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
國芬 陳
 
意識障害
意識障害意識障害
意識障害
kensyuicom
 
資產為本社區發展社區精神的傳承.pptx
資產為本社區發展社區精神的傳承.pptx資產為本社區發展社區精神的傳承.pptx
資產為本社區發展社區精神的傳承.pptx
bongsir
 
6頂思考帽 ppt
6頂思考帽 ppt6頂思考帽 ppt
6頂思考帽 ppt
Nimi Wu
 
20190121 長照政策與資訊發展
20190121 長照政策與資訊發展20190121 長照政策與資訊發展
20190121 長照政策與資訊發展
R.O.C.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
 
101.12.10 好品格、好成就、好人生-樹徳高職-詹翔霖教授
101.12.10 好品格、好成就、好人生-樹徳高職-詹翔霖教授101.12.10 好品格、好成就、好人生-樹徳高職-詹翔霖教授
101.12.10 好品格、好成就、好人生-樹徳高職-詹翔霖教授
文化大學
 

What's hot (20)

觀念1溫度與溫度計(2上CH5).pptx
觀念1溫度與溫度計(2上CH5).pptx觀念1溫度與溫度計(2上CH5).pptx
觀念1溫度與溫度計(2上CH5).pptx
 
気管切開術とカニューレ
気管切開術とカニューレ気管切開術とカニューレ
気管切開術とカニューレ
 
心不全の所見
心不全の所見心不全の所見
心不全の所見
 
創業企劃書-張瑞芬報告-詹翔霖教授
創業企劃書-張瑞芬報告-詹翔霖教授創業企劃書-張瑞芬報告-詹翔霖教授
創業企劃書-張瑞芬報告-詹翔霖教授
 
Design Thinking Warm-up 設計思考暖身學習單
Design Thinking Warm-up 設計思考暖身學習單Design Thinking Warm-up 設計思考暖身學習單
Design Thinking Warm-up 設計思考暖身學習單
 
跨部門溝通協調及衝突管理-詹翔霖教授
跨部門溝通協調及衝突管理-詹翔霖教授跨部門溝通協調及衝突管理-詹翔霖教授
跨部門溝通協調及衝突管理-詹翔霖教授
 
気管軟化症 EDAC
気管軟化症 EDAC気管軟化症 EDAC
気管軟化症 EDAC
 
照服員充電訓練- 全責照護工作手冊-補充講義-詹翔霖老師.doc
照服員充電訓練- 全責照護工作手冊-補充講義-詹翔霖老師.doc照服員充電訓練- 全責照護工作手冊-補充講義-詹翔霖老師.doc
照服員充電訓練- 全責照護工作手冊-補充講義-詹翔霖老師.doc
 
第2回 「一過性意識障害, 失神」
第2回 「一過性意識障害, 失神」第2回 「一過性意識障害, 失神」
第2回 「一過性意識障害, 失神」
 
語呂で覚える 緊急気道管理
語呂で覚える 緊急気道管理語呂で覚える 緊急気道管理
語呂で覚える 緊急気道管理
 
宜寧一零六年度評鑑簡報 範本簡易版
宜寧一零六年度評鑑簡報  範本簡易版宜寧一零六年度評鑑簡報  範本簡易版
宜寧一零六年度評鑑簡報 範本簡易版
 
衝突管理與溝通技巧-詹翔霖教授
衝突管理與溝通技巧-詹翔霖教授衝突管理與溝通技巧-詹翔霖教授
衝突管理與溝通技巧-詹翔霖教授
 
Trauma conference 10th
Trauma conference 10thTrauma conference 10th
Trauma conference 10th
 
生涯萬花筒—護理師簡介
生涯萬花筒—護理師簡介生涯萬花筒—護理師簡介
生涯萬花筒—護理師簡介
 
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藝術治療
藝術治療
 
意識障害
意識障害意識障害
意識障害
 
資產為本社區發展社區精神的傳承.pptx
資產為本社區發展社區精神的傳承.pptx資產為本社區發展社區精神的傳承.pptx
資產為本社區發展社區精神的傳承.pptx
 
6頂思考帽 ppt
6頂思考帽 ppt6頂思考帽 ppt
6頂思考帽 ppt
 
20190121 長照政策與資訊發展
20190121 長照政策與資訊發展20190121 長照政策與資訊發展
20190121 長照政策與資訊發展
 
101.12.10 好品格、好成就、好人生-樹徳高職-詹翔霖教授
101.12.10 好品格、好成就、好人生-樹徳高職-詹翔霖教授101.12.10 好品格、好成就、好人生-樹徳高職-詹翔霖教授
101.12.10 好品格、好成就、好人生-樹徳高職-詹翔霖教授
 

Similar to 陳如意醫師-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面20130922

安寧個案討論會4
安寧個案討論會4安寧個案討論會4
安寧個案討論會4calaf0618
 
張瑄瑄職能治療師-復健在安寧療護的應用20130526
張瑄瑄職能治療師-復健在安寧療護的應用20130526張瑄瑄職能治療師-復健在安寧療護的應用20130526
張瑄瑄職能治療師-復健在安寧療護的應用20130526
ptaroc PT
 
20131013 02 翁益強_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講義 [相容模式]
20131013 02 翁益強_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講義 [相容模式]20131013 02 翁益強_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講義 [相容模式]
20131013 02 翁益強_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講義 [相容模式]Kit Leong
 
黃洽鑽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
黃洽鑽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黃洽鑽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
黃洽鑽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
ptaroc PT
 
5.台湾脊柱关节病精神、社会支持模式
5.台湾脊柱关节病精神、社会支持模式5.台湾脊柱关节病精神、社会支持模式
5.台湾脊柱关节病精神、社会支持模式netnk
 
翁益強醫師-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面20131013
翁益強醫師-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面20131013翁益強醫師-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面20131013
翁益強醫師-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面20131013
ptaroc PT
 
醫療照護需求 孫秀卿
醫療照護需求 孫秀卿醫療照護需求 孫秀卿
醫療照護需求 孫秀卿Kit Leong
 
分級醫療 民眾版1060426
分級醫療 民眾版1060426分級醫療 民眾版1060426
分級醫療 民眾版1060426
中央健康保險署
 
癌症病人醫療照護需求 陳淑卿
癌症病人醫療照護需求 陳淑卿癌症病人醫療照護需求 陳淑卿
癌症病人醫療照護需求 陳淑卿Kit Leong
 
102000064陳水扁案調查意見(對外)
102000064陳水扁案調查意見(對外)102000064陳水扁案調查意見(對外)
102000064陳水扁案調查意見(對外)jessie0203
 
醫 護 討 論
醫 護 討 論醫 護 討 論
醫 護 討 論louis21439
 
蔡兆勳醫師-安寧緩和照顧之法律20130526
蔡兆勳醫師-安寧緩和照顧之法律20130526蔡兆勳醫師-安寧緩和照顧之法律20130526
蔡兆勳醫師-安寧緩和照顧之法律20130526
ptaroc PT
 
面對癌症病人之心理與靈性需求 林梅鳳
面對癌症病人之心理與靈性需求 林梅鳳面對癌症病人之心理與靈性需求 林梅鳳
面對癌症病人之心理與靈性需求 林梅鳳Kit Leong
 
Graves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
Graves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Graves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
Graves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bdg365
 
姚建安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526
姚建安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526姚建安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526
姚建安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526
ptaroc PT
 
急診濫用與輕症病患之差異
急診濫用與輕症病患之差異急診濫用與輕症病患之差異
急診濫用與輕症病患之差異
Sheng Wen Hou
 
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
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
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lys167
 
黃勝堅院長-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526
黃勝堅院長-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526黃勝堅院長-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526
黃勝堅院長-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526
ptaroc PT
 
臨終關懷─認識安寧照顧
臨終關懷─認識安寧照顧臨終關懷─認識安寧照顧
臨終關懷─認識安寧照顧
martinshlo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bdg365
 

Similar to 陳如意醫師-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面20130922 (20)

安寧個案討論會4
安寧個案討論會4安寧個案討論會4
安寧個案討論會4
 
張瑄瑄職能治療師-復健在安寧療護的應用20130526
張瑄瑄職能治療師-復健在安寧療護的應用20130526張瑄瑄職能治療師-復健在安寧療護的應用20130526
張瑄瑄職能治療師-復健在安寧療護的應用20130526
 
20131013 02 翁益強_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講義 [相容模式]
20131013 02 翁益強_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講義 [相容模式]20131013 02 翁益強_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講義 [相容模式]
20131013 02 翁益強_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講義 [相容模式]
 
黃洽鑽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
黃洽鑽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黃洽鑽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
黃洽鑽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
 
5.台湾脊柱关节病精神、社会支持模式
5.台湾脊柱关节病精神、社会支持模式5.台湾脊柱关节病精神、社会支持模式
5.台湾脊柱关节病精神、社会支持模式
 
翁益強醫師-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面20131013
翁益強醫師-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面20131013翁益強醫師-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面20131013
翁益強醫師-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面20131013
 
醫療照護需求 孫秀卿
醫療照護需求 孫秀卿醫療照護需求 孫秀卿
醫療照護需求 孫秀卿
 
分級醫療 民眾版1060426
分級醫療 民眾版1060426分級醫療 民眾版1060426
分級醫療 民眾版1060426
 
癌症病人醫療照護需求 陳淑卿
癌症病人醫療照護需求 陳淑卿癌症病人醫療照護需求 陳淑卿
癌症病人醫療照護需求 陳淑卿
 
102000064陳水扁案調查意見(對外)
102000064陳水扁案調查意見(對外)102000064陳水扁案調查意見(對外)
102000064陳水扁案調查意見(對外)
 
醫 護 討 論
醫 護 討 論醫 護 討 論
醫 護 討 論
 
蔡兆勳醫師-安寧緩和照顧之法律20130526
蔡兆勳醫師-安寧緩和照顧之法律20130526蔡兆勳醫師-安寧緩和照顧之法律20130526
蔡兆勳醫師-安寧緩和照顧之法律20130526
 
面對癌症病人之心理與靈性需求 林梅鳳
面對癌症病人之心理與靈性需求 林梅鳳面對癌症病人之心理與靈性需求 林梅鳳
面對癌症病人之心理與靈性需求 林梅鳳
 
Graves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
Graves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Graves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
Graves病临床路径(2009年版)
 
姚建安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526
姚建安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526姚建安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526
姚建安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0526
 
急診濫用與輕症病患之差異
急診濫用與輕症病患之差異急診濫用與輕症病患之差異
急診濫用與輕症病患之差異
 
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
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
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
 
黃勝堅院長-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526
黃勝堅院長-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526黃勝堅院長-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526
黃勝堅院長-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526
 
臨終關懷─認識安寧照顧
臨終關懷─認識安寧照顧臨終關懷─認識安寧照顧
臨終關懷─認識安寧照顧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临床路径(2009年版)
 

More from ptaroc PT

陳月霞物理治療師-頭頸部腫瘤病人照顧20130602/1020
陳月霞物理治療師-頭頸部腫瘤病人照顧20130602/1020陳月霞物理治療師-頭頸部腫瘤病人照顧20130602/1020
陳月霞物理治療師-頭頸部腫瘤病人照顧20130602/1020ptaroc PT
 
考題-中部場20131013
考題-中部場20131013考題-中部場20131013
考題-中部場20131013ptaroc PT
 
周希諴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1013
周希諴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1013周希諴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1013
周希諴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1013
ptaroc PT
 
林慧芬物理治療師-復健與安寧緩和照顧20131013
林慧芬物理治療師-復健與安寧緩和照顧20131013林慧芬物理治療師-復健與安寧緩和照顧20131013
林慧芬物理治療師-復健與安寧緩和照顧20131013
ptaroc PT
 
黃曉峰醫師-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1013
黃曉峰醫師-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1013黃曉峰醫師-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1013
黃曉峰醫師-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1013
ptaroc PT
 
黃睦升物理治療師-淋巴水腫與照護方法及治療實務操作20130929
黃睦升物理治療師-淋巴水腫與照護方法及治療實務操作20130929黃睦升物理治療師-淋巴水腫與照護方法及治療實務操作20130929
黃睦升物理治療師-淋巴水腫與照護方法及治療實務操作20130929
ptaroc PT
 
蘇翠玲物理治療師-頭頸部腫瘤病人照護20130929
蘇翠玲物理治療師-頭頸部腫瘤病人照護20130929蘇翠玲物理治療師-頭頸部腫瘤病人照護20130929
蘇翠玲物理治療師-頭頸部腫瘤病人照護20130929
ptaroc PT
 
林慧芬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護20130929
林慧芬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護20130929林慧芬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護20130929
林慧芬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護20130929
ptaroc PT
 
曹昭懿物理治療師-復健與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
曹昭懿物理治療師-復健與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曹昭懿物理治療師-復健與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
曹昭懿物理治療師-復健與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
ptaroc PT
 
張淑鳳醫師-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922
張淑鳳醫師-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922張淑鳳醫師-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922
張淑鳳醫師-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922
ptaroc PT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癌症病人淋巴水腫實務操作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癌症病人淋巴水腫實務操作20130602楊靜蘭物理治療師-癌症病人淋巴水腫實務操作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癌症病人淋巴水腫實務操作20130602
ptaroc PT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認識淋巴系統水腫與照顧方法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認識淋巴系統水腫與照顧方法20130602楊靜蘭物理治療師-認識淋巴系統水腫與照顧方法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認識淋巴系統水腫與照顧方法20130602
ptaroc PT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顧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顧20130602楊靜蘭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顧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顧20130602
ptaroc PT
 

More from ptaroc PT (13)

陳月霞物理治療師-頭頸部腫瘤病人照顧20130602/1020
陳月霞物理治療師-頭頸部腫瘤病人照顧20130602/1020陳月霞物理治療師-頭頸部腫瘤病人照顧20130602/1020
陳月霞物理治療師-頭頸部腫瘤病人照顧20130602/1020
 
考題-中部場20131013
考題-中部場20131013考題-中部場20131013
考題-中部場20131013
 
周希諴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1013
周希諴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1013周希諴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1013
周希諴醫師-認識安寧緩和照護20131013
 
林慧芬物理治療師-復健與安寧緩和照顧20131013
林慧芬物理治療師-復健與安寧緩和照顧20131013林慧芬物理治療師-復健與安寧緩和照顧20131013
林慧芬物理治療師-復健與安寧緩和照顧20131013
 
黃曉峰醫師-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1013
黃曉峰醫師-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1013黃曉峰醫師-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1013
黃曉峰醫師-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1013
 
黃睦升物理治療師-淋巴水腫與照護方法及治療實務操作20130929
黃睦升物理治療師-淋巴水腫與照護方法及治療實務操作20130929黃睦升物理治療師-淋巴水腫與照護方法及治療實務操作20130929
黃睦升物理治療師-淋巴水腫與照護方法及治療實務操作20130929
 
蘇翠玲物理治療師-頭頸部腫瘤病人照護20130929
蘇翠玲物理治療師-頭頸部腫瘤病人照護20130929蘇翠玲物理治療師-頭頸部腫瘤病人照護20130929
蘇翠玲物理治療師-頭頸部腫瘤病人照護20130929
 
林慧芬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護20130929
林慧芬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護20130929林慧芬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護20130929
林慧芬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護20130929
 
曹昭懿物理治療師-復健與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
曹昭懿物理治療師-復健與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曹昭懿物理治療師-復健與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
曹昭懿物理治療師-復健與安寧緩和照護20130922
 
張淑鳳醫師-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922
張淑鳳醫師-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922張淑鳳醫師-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922
張淑鳳醫師-安寧緩和照護團隊之決策與溝通2013092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癌症病人淋巴水腫實務操作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癌症病人淋巴水腫實務操作20130602楊靜蘭物理治療師-癌症病人淋巴水腫實務操作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癌症病人淋巴水腫實務操作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認識淋巴系統水腫與照顧方法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認識淋巴系統水腫與照顧方法20130602楊靜蘭物理治療師-認識淋巴系統水腫與照顧方法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認識淋巴系統水腫與照顧方法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顧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顧20130602楊靜蘭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顧20130602
楊靜蘭物理治療師-乳癌病人照顧20130602
 

陳如意醫師-安寧緩和照護之法律與倫理面201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