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30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聖
若
瑟
書
院
中
二
級
語
文
基
礎
知
識
(
第
六
冊
)
教師用書
東施效顰 莊子 P.1 詞類活用 P.17
衛人嫁其子 韓非 P.4 複雜的人稱代詞 P.21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P.7 葉公好龍 劉向 P.24
左忠毅公軼事 方苞 P.12 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 顏之推 P.27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 班別︰__________
1
東施效顰 莊子
西施 1
病心而矉 2
其里 3
,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
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 4
妻子而去之
走。彼知美矉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注釋】
1. 西施:春秋時之美女,越國苧蘿人,生卒年不詳。本為浣紗女,適越王勾踐為吳所敗,欲
獻美女以須欋政,乃令范蠡獻西施,吳王大悅,果迷惑忘政。亦稱為「西子」、「先施」。
2. 矉:音(頻),同「顰」,皺眉。
3. 里:街坊,鄰居。
4. 挈:音(歇),帶領。
【問題】
1. 上文「西施病心而矉其里」一句中,「病」的詞性和釋義是:(2 分)
A 動詞,釋作生病
B 名詞,釋作病痛
C 副詞,釋作經常
D 介詞,釋作或者
答案:____
2. 請將以下句子的動詞圈出來:(3 分)
歸 亦 捧 心 而 矉 其 里
3. 試說明「堅閉門而不出」中「堅」字的意義和詞性。(2 分)
意義:緊緊的 詞性:副詞
B
解 釋
複 述
解 釋
2
4. 本文「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一句,「美」的釋義是:(2 分)
A 美麗的樣子
B 認為很美
C 文言虛詞,無義
D 通「尾」,指跟隨
答案:____
5. 以下對「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的描述,何句錯誤?(2 分)
(I) 兩個「之」字同義
(II) 兩個「之」字都是代詞
(III) 第一個「之」指西施
A 只有(I)、(III) B 只有(II)、(III)
C 只有(I)、(II) D (I)、(II)、(III)
答案:____
6. 試以白話文語譯以下句子。(2 分)
「彼知美矉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醜女/她只知道西施皺眉頭的樣子很美,卻不知道美的原因。
以下第 7-8 題,請在正確的空格上加上✓號。(4 分)
正確 錯誤 未能
判斷
7. 文中西施「捧心」的動作顯示她身體不適。
✓
8. 「挈妻子而去之走」的「走」字指逃亡。 ✓
9. 古漢語的人稱代詞常以多種形式出現,本文的人稱代詞詳見下表:
(試判斷句中帶方框字是否人稱代詞,並解釋其意義。) (6 分)
人稱代詞(圈選正確答案) 釋義
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 屬於 / 不屬於 她,指西施
歸亦捧心而矉其里 屬於 / 不屬於 她的,指醜人(東施)
彼知美矉而不知矉之所
以美
屬於/ 不屬於 她
B
D
解 釋
解 釋
解 釋
解 釋
解 釋
3
10. 試從生活中舉出一個與這則故事寓意相近的例子,並分享你的看法。(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練習得分:
13
本練習得分:
28
學生自由發揮,言之成理即可。
伸 展
4
衛人嫁其子 韓非
衛 1
人嫁其子 2
而教之曰:「必私積聚。為人婦而出 3
,常也;其
成居 4
,幸也。」其子因私積聚,其姑以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
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於教子非 5
也,而自知其益 6
富。今人
臣之處 8
官者,皆是類也。
【注釋】
1. 衛:國名,在現在河南省的北部。
2. 子:古時兼指男女。
3. 出:古代男女婚姻不平等,男方可以離棄妻子,叫「出妻」,也叫「休」。
4. 成居:白頭偕老。
5. 非:錯。
6. 益:更加。
7. 處:在。處官:做官。
【問題】
l. 「衛人嫁其子」,句中的「嫁其子」是什麼意思?(2 分)
A 讓兒子入贅
B 女兒要出嫁
C 迎娶媳婦
D 賣掉女兒
答案:____
2. 「其姑以為多私而出之」,句中的「姑」指的是下列何者?(2 分)
A 丈夫的大姐
B 丈夫的姑姑
C 丈夫的媽媽
D 丈夫的姑婆
答案:____
B
C
解 釋
解 釋
5
3. 衛人教導其子「必私積聚」的理由為何?(2 分)
A 因為衛人認為做人媳婦容易被休棄
B 因為衛人家境貧困,需要救濟
C 因偽衛人的家族規範本是如此
D 因為衛人捨不得女兒出嫁
答案:____
4. 「今人臣之處官者,皆是類也。」句中的「類」所指的是以下何者?(2 分)
A 丈夫之姑
B 丈夫
C 衛人之女
D 衛人
答案:____
5. 試以白話文語譯以下句子。(3 分)
必私積聚。為人婦而出,常也;其成居,幸也。
以下第 6-7 題,請在正確的空格上加上✓號。(4 分)
正確 錯誤 未能
判斷
6. 衛人對於女兒帶了大量財物回家,感到很滿意。
✓
7. 衛人之子埋怨衛人使其被休。 ✓
A
D
重 整
解 釋
一定要私自積攢財物。做人家的媳婦而被休棄,是常有的事情,那些終
生不離棄的,是僥倖。
解 釋
重 整
6
8. 古漢語的人稱代詞常以多種形式出現,本文的人稱代詞詳見下表:
(試判斷句中帶方框字是否人稱代詞,並解釋其意義。) (10 分)
人稱代詞(圈選正確答案) 釋義
衛人嫁其子而教之曰 屬於 / 不屬於 他的
其姑以為多私而出之 屬於 / 不屬於 她,指衛人的女兒
其子所以反者 屬於/ 不屬於 帶回去的東西
而自知其益富 屬於 / 不屬於 他,指衛人
今人臣之處官者 屬於 / 不屬於 指做官的人
本練習得分:
13
本練習得分:
24
解 釋
7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晉侯秦伯 1
圍鄭,以其無禮於晉 2
,且貳於楚 3
也。晉軍函陵 4
,
秦軍汜南 5
。
佚之狐 6
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
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
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
於君,敢以煩執事 7
;越國 8
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 9
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爲東道主 10
,行李 11
之往來,共其
乏困 12
,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 13
,朝濟 14
而
夕設版 15
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 16
之有?既東封 17
鄭,又欲肆其
西封,若不闕 18
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 19
之!」
秦伯說 20
。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 21
戍之,乃還。
子犯 22
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 23
之力不及此。因 24
人之
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 25
,不知;以亂易整 26
,不武 27
。吾其還
也。」亦去之。
【注釋】
1. 晉侯、秦伯:晉文公和秦穆公。
2. 無禮於晉:晉文公未即位前,曾流亡到鄭國,鄭文公不以禮相待。
8
3. 貳於楚:對晉有二心而親近楚。
4. 函陵:在今河南新鄭縣。
5. 氾南:汜水南面,在今河南中牟縣南。
6. 佚之狐:鄭大夫。鄭伯:鄭文公。
7. 敢以煩執事:敢,謙辭。以,因此,這裏指秦滅鄭而得到好處。煩,勞煩。執事,執行事
務的人。全句說,如果滅了鄭國對秦你有好處的話,就勞煩你的手下動手罷。
8. 越國:秦在晉西,秦到鄭國,要越過晉國。鄙遠:以距離遠的鄭國作爲秦國的邊境。鄙,
邊境。越,這裏作動詞用。
9. 陪:增加。
10. 東道主:東方路上的主人。
11. 行李:外交使者。
12. 共:同供。乏困:乏,指缺乏資糧;困,指困頓需要休息。
13. 焦、瑕:晉國城邑,在今河南陝縣。
14. 濟:渡河。
15. 設版:版是築土牆用的夾版,設版指建築防禦工事。
16. 厭:同「饜」,滿足。
17. 封:疆界,作動詞用。
18. 闕:同「缺」,指缺損、損害。
19. 圖:考慮。
20. 說:同「悅」。高興的樣子。
21. 杞子、逢孫、揚孫:都是秦大夫。
22. 子犯:晉國大夫。
23. 微夫人:微,要不是。夫人,指那個人,即秦穆公。
24. 因:依靠。敝:傷害。
25. 所與:猶同盟國。
26. 以亂易整:亂,分裂,自相衝突。整,步調一致。
27. 武:武定禍亂。見《書.大禹謨》「乃武乃文」傳。
【問題】
1. 試指出本文所涉及的人物。(6 分) (每項全對方才給分)
秦國:秦伯、杞子、逢孫、楊孫。
晉國:晉侯、子犯。
鄭國:鄭伯、佚之狐、燭之武。
複 述
9
2. 從「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兩句可見,率先挑起戰端的是 秦國 /
晉國 (圈選正確者),秦國 / 晉國 (圈選正確者)則以盟國身分助戰。(2 分)
3. 以下何者最適合形容佚之狐?(2 分)
A 冷靜沉着
B 慧眼識人
C 衝動魯莽
D 敢於諫諍 答案: B
4.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試推測本句中燭之武的語
氣。(2 分)
A 憤怒
B 晦氣
C 怨恨
D 悲涼
答案: B
5. 面臨秦晉兩國的夾攻,鄭國有何對策?(2 分)
派遣燭之武去游說秦君,希望他退師。
6. 下表把燭之武向秦君的說辭分為三部分,試填充之。(6 分)
原文 說明
第一部分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
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
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
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向秦君陳述滅鄭後只會徒然
使晉得益,對秦國沒有好處。
(2 分)
第二部分 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
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2 分)
答允秦國撤兵後鄭國將對其
許以好處。
第三部分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
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
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指出晉國的野心及其不守信
約,離間秦、晉兩間的關係。
(2 分)
重 整
重 整
重 整
重 整
重 整
伸 展
10
7. 以下為四式判斷題,請把正確答案的圓圈填滿。(2 分)
秦伯最後派兵助鄭國守邊;
從晉侯退兵之舉可見其受恩不忘。
8. 文中第三段首的「夜縋而出」的「縋」是甚麼意思?(2 分)
A 意同「追」,追趕
B 繩子
C 繫在繩上放下去
D 懸掛 答案: C
9. 請把以下文言文中的單音節詞,增益成現代漢語的雙音節詞。(6 分)
(1) 是寡人之過( 過失 )也
(2) 然鄭亡( 滅亡 ),子亦有不利焉
(3) 若舍( 捨棄 )鄭以爲東道主
10. 古漢語的人稱代詞常以多種形式出現,本文的人稱代詞詳見下表:
(試判斷句中帶方框字是否人稱代詞,並解釋其意義。) (10 分)
人稱代詞(圈選正確答案) 釋義
公從之 屬於 / 不屬於 指佚之狐的建議
吾不能早用子 屬於 / 不屬於 他,指燭之武
君知其難也 屬於/ 不屬於 您,指秦伯
唯君圖之 屬於 / 不屬於 指與鄭國結盟一事
子犯請擊之 屬於 / 不屬於 指秦軍
11. 請找出文中的主旨句並抄錄在橫線上。(2 分)
重 整
正確 錯誤
部分
正確
無從
判斷
解 釋
解 釋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複 述
解 釋
11
本練習得分:
13
本練習得分:
44
12. 試以不多於 20 字寫出燭之武游說秦君後的結果,標點符號計算在內。(2 分)
秦 與 鄭 結 盟 後 先 退 師 ,
晉 也 跟 着 退 師 。
重 整
12
左忠毅公
1
軼事 方苞
先君子嘗言: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
2
。一日,風雪嚴寒,從
數騎出;微行,入古寺,廡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公閱畢,即解
貂覆生,為掩戶。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
3
也。及試,吏呼名至史公,
公瞿然注視。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諸兒碌
碌,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廠獄
4
,史朝夕窺獄門外。逆閹防伺甚嚴,雖家僕不得
近。久之,聞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謀於禁卒,卒
感焉。一日,使史公更敝衣草屨、背筐、手長鑱,為除不潔者,引入,
微指左公處,席地倚牆而坐,面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
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嗚咽,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臂以指撥
眥,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前來□國家之事□糜
爛至此□老夫已矣□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不速
去□無俟姦人構陷□吾今即撲殺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擊勢。史
噤不敢發聲,趨而出。後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曰:「吾師肺肝,皆鐵
石所鑄造也!」
13
崇禎末,流賊張獻忠出沒蘄、黃、潛、桐
5
間,史公以鳳廬道
6
奉
檄守禦。每有警,輒數月不就寢,使將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擇健
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則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
甲上冰霜迸落,鏗然有聲。或勸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負朝廷,下
恐愧吾師也。」
史公治兵,往來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
人於堂上。
余宗老塗山,左公甥也,與先君子善,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
云。
《望溪先生集》
【注釋】
1. 左忠毅公:即左光斗(西元 1575-1625),字遺直,明桐城人。官御史,立朝忠耿,不畏權
貴。光宗崩,與楊漣協力,排除宦官勢力,扶持幼主,後終為魏忠賢所害,死於獄中。
2. 視學京畿:左光斗曾任提督直隸學政,直隸即今河北省,明都北京,在直隸省,故稱視學
京畿。
3. 史公可法:史可法(西元 1601-1645),字憲之,一字道鄰。明代祥符(今河南省開封縣)人。
崇禎年間進士,曾任右儉都御史,巡撫皖、豫,後任命為南京兵部尚書。福王立,加武英
殿大學士,督師揚州。清多爾袞致書勸降,堅拒,城破被害。清乾隆時追諡為忠正。
4. 廠獄:明朝設有東廠和西廠,專門緝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由太監主持,相當於現在
的特務機關。此處的廠獄,是指東廠所轄的監獄,在當時北京的東安門北。
5. 蘄:今湖北省蘄春縣。黃,今湖北省黃岡縣。潛,今安徽省潛山縣。桐,今安徽省桐城縣。
6. 鳳廬道:明時鳳陽府及廬江府的兵備道。
14
【問題】
1. 以下解釋,何者正確?(1 分)
(i) 廡:指廳堂兩側的廂房。
(ii) 鑱:是古代一種掘土或挖藥草的鐵器。
(iii) 檄:古代用於徵召、聲討等的官方文書,即軍令。
A 只有(i)、(ii) B 只有(ii)、(iii)
C 只有(i)、(iii) D (i)、(ii)、(iii)
答案:____________
2. 請為以下句子填上正確的標點符號。(6 分)
庸 奴!此 何 地 也,而 汝 前 來!國 家 之 事,糜 爛 至
此。老 夫 已 矣,汝 復 輕 身 而 昧 大 義,天 下 事 誰 可 支
拄者!不 速 去,無 俟 姦 人 構 陷,吾 今 即 撲 殺 汝!
3. 左光斗被關進東廠監獄後,遭受到怎樣的對待?(2 分)
左光斗被關進東廠監獄後,受盡炮烙的酷刑:
面貌:被燒灼得不可辨認,
腿部:左膝蓋以下的筋骨全都脫落了
4. 史可法用甚麼方法,冒險探望左光斗?(1 分)
史可法 買通獄卒,佯裝成清除垃圾的人, 冒險到獄中探望左光斗。
5. 本文的文題為「左忠毅公軼事」,試列舉有關左光斗的軼事兩件。(4 分)
軼事(1):左光斗在古寺中初見史可法,賞識他的才學;後來更在京城考試中
選史可法為第一名,指出他能繼承自己的志向和事業。
軼事(2):左光斗被關進東廠監獄,受盡炮烙之刑而不向惡勢力屈服,並訓斥
冒險探監的史可法輕身而昧大義。
解 釋
D
重 整
重 整
重 整
伸 展
15
6. 以下有關左光斗和史可法性格為人的描述,何者正確?請在正確的方格上加
上✓號。(7 分)
7. 作者善於描寫人物的眼睛。試從文中摘錄最少兩段以人物眼睛表現感情的地
方,並加以說明。(4 分)
在文中何處出現 原文 表達的感情
在文章的第___1___段
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
然注視……
勾勒出左光斗目不轉睛地
注視著史可法的情狀,以
及表達出他的驚愕
在文章的第___3___段
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
奮 臂 以 指 撥 眥 , 目 光 如
炬,……
表現出左光斗受盡折磨仍
堅定不屈,又傳達出他對
史可法的安危十分關切。
8. 古漢語的人稱代詞常以多種形式出現,本文的人稱代詞詳見下表:
(試判斷句中帶方框字是否人稱代詞,並解釋其意義。) (10 分)
人稱代詞(圈選正確答案) 釋義
他日繼吾志事 屬於 / 不屬於 我的
為除不潔者 屬於 / 不屬於 ……的人
抱公膝而嗚咽 屬於/ 不屬於 指左光斗
老夫已矣 屬於 / 不屬於 自稱,指左光斗自己
左光斗
愛財如命
對國家盡忠 ✓
剛毅不屈 ✓
賞識人才 ✓
史可法
擅於用兵 ✓
對國家盡忠 ✓
尊師重道 ✓
刻苦學習 ✓
伸 展
評 鑒
伸 展
評 鑒
解 釋
16
本練習得分:
13
本練習得分:
41
9. 這篇文章以「左忠毅公軼事」為題,但文中除寫左光斗的事跡外,又用了不
少篇幅寫史可法,原因何在?(4 分)
文中既寫左光斗,又寫史可法,但前者是主,後者是賓,寫史可法其實是為
了襯托左光斗。例如:寫史可法在古寺苦讀,是為了襯托左光斗的識才和愛
才;寫史可法冒險到獄中探左光斗,在左光斗死後仍不時探訪左光斗的家人,
是為了襯托左光斗值得人敬愛;寫史可法流著淚憶述左光斗在獄中對他所說
的話,是為了襯托左光斗的堅毅剛強,盡忠國事。而寫史可法盡忠報國、不
忘師訓,是為了襯托左光斗的知人之明和言傳身教的結果。
重 整
17
(一) 詞類活用
與白話文比較,文言文的詞類運用更加靈活,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
可以交替互用,並衍生出一詞多義、一字多音的現象。
(1) 名詞作動詞用
名詞一般情況下只作句子的主語、賓語或定語用,不能受副詞修飾、不能帶
賓語。在文言文中,名詞卻常常表示與它相關的行為或動作,充當動詞用。例如:
 乃使其從者衣褐。 (穿上) 《廉頗藺相如列傳》
 馬童面之。 (面對或以背部對着) 《垓下之圍》
 父知而義之。 (稱許其恩義) 《岳飛之少年時代》
(2) 形容詞作動詞用
形容詞一般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質狀態,乃句中的謂語或定語。在文言文中,
形容詞往往臨時改變它原有的語法功能,轉而表示與其相關的行為或發展變化,
具有動詞的性質和語法功能。例如:
 楚左尹項伯者,素善留侯張良。 (與……友善) 《項羽本紀》
 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 (說壞話) 《屈原賈生列傳》
 登泰山而小天下。 (輕看) 《孟子.盡心上》
(3) 動詞作名詞用
文言文中,動詞在特定情況下會失去動詞特點,以名詞的狀態出現。它不表
示動作行為,而是表示與動詞相關的人或事物。例如:
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地裏產出的糧食) 《捕蛇者說》
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埋伏的軍隊) 《燭之武退秦師》
18
(4) 形容詞作名詞用
形容詞在文言文中,有時會失去了它原有的特點,轉而作名詞使用。它不表
示性質和狀態,而是表示具有某種性質和狀態的人或物。例如:
 瑜等率輕銳繼其後。 (輕裝的精銳部隊) 《赤壁之戰》
 倚南窗以寄傲。 (自得的心情) 《歸去來辭》
(5) 名詞作副詞用
名詞作副詞用亦是文言文的一大特色,例如:
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每天) 《勸學》
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翼」在「臨」,即「像翼一樣」)
《醉翁亭記》
(6) 一詞多義
所謂一詞多義,是指詞彙經過歷史變化、繁衍後,具有多種含義。詞彙最初
的含義是它的本義,其後演化的則是該字詞的引申義。例如:
 「雛」字本來是指「鳥的雛」,但後來演化為「幼小的動物」、「幼小的人類」、
「事物未成熟時的形態」等意義。
 「年」字,本來是指「穀熟」、「收成」(一說指年獸),後因一年只收割五穀
一次,所以便加入了「年歲」的意思。
(7) 一字多音
在文言文中,有些字是有多個讀音的,在不同情景中有不同的讀音和含義,
這現象叫做「一字多音」。例如:
例句 讀音 意義
太醫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說》 黃 帝王、君主
先入關者王之《史記》 旺 獲封為王
19
【練習】
(一)下文第一個「老」及第二個「老」沒有運用下列哪一種詞類轉變?(2 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孟子•梁惠王上》)
(i) 形容詞作名詞用
(ii) 形容詞作動詞用
(iii) 一詞多義
A (i)
B (ii)
C (iii)
D 以上皆非
本題答案:D
(二)試分辨以下句子的詞類變化:(7 分)
A. 名詞作動詞用
B. 形容詞作動詞用
C. 動詞作名詞用
D. 形容詞作名詞用
E. 名詞作副詞用
F. 一詞多義
G. 一字多音
1. 今歲必魁(奪魁)。 本題答案:
2. 孟子曰:「獨樂(奏樂)樂,與人樂樂,孰樂(快樂)?」 本題答案:
3. 其所厚者薄(輕視),而其所薄者厚。 本題答案:
4. 彼長(年長)而我長(尊敬)之,非有長於我也。 本題答案:
5. 子曰:「君子病(害怕)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本題答案:
A
F G
B
FB
A
20
(三)請指出下列句子中帶有 xx 的字的詞性及意思。(8 分)
1. 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詞性:______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2. 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諸侯。
詞性:______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3. 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詞性:______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4. 驢不勝怒,蹄之。
詞性:_______________ 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動詞 嫁給
動詞 統治
動詞 游泳
動詞 用蹄踢
21
(二) 複雜的人稱代詞
現代漢語的人稱代詞比較簡單,包括我(第一人稱)、你(第二人稱)、他(第三
人稱)。文言文的人稱代詞較複雜,大致有以下幾類:
第一人稱:吾、我、余、予、愚:
 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狐假虎威》
 吾已決矣。 《紙上談兵》
 同予者何人? 《愛蓮說》
 余主侍左右。 《送東陽馬生序》
 愚謂大計不如迎之。 《資治通鑑》
第二人稱:爾、汝、若、乃、君、子、而:
 子無敢食我。 《狐假虎威》
 汝亦知射乎? 《賣油翁》
 爾安敢輕吾射? 《賣油翁》
 勸君惜取金縷衣。 《金縷衣》
 家祭無忘告乃翁。 《示兒》
 吾翁即若翁。 《史記.項羽本紀》
 吾欲死而父。 《書博雞者事》
第三人稱:彼、其、之等:
 雛雀習飛其下。 《貓捕雀》
 其里之富人見之。 《效顰》
 知己知彼。 《孫子》
22
【練習】
(一)判斷下列句子的人稱代詞各屬於哪個人稱。(10 分)
1. 今日吾喪我。
2.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羮。
3.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4. 爾今死去儂收葬。
5. 彼陷溺其民。
6. 誨女知之乎。
7.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8. 且夫水之積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9.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
10. 頃者足下離舊土,臨安定。
第一人稱: 第二人稱:
第三人稱:
(二) 試指出下列帶橫線的人稱代詞的意思。(20 分)
1. 燕燕爾勿悲,爾當反自思。 ________________
2. 殺余孫,不義。余得請於帝矣! ________________
3. 吾父死,將出哭於巷。 ________________
4. 汝父年將半百,再無續室之意。 ________________
5.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________________
6. 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________________
7. 爾誣害我忠良,此才可贖死爾。 ________________
8. 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 ________________
1 7 9 642
853
你
我
我
你
你
我
你
他
10
23
9.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________________
10. 彼以其飽食無禍為可恆也哉。 ________________
11. 予年運而往矣,子將何以戒我乎﹖ ________________
12. 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 ________________
13. 天知予僻陋慢訑,故棄予而死。 ________________
14. 余嘉乃勳,毋逆朕命。 ________________
15. 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 ________________
16.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________________
17. 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 ________________
18. 愚有片言,望丞相察之。 ________________
19. 子亦知子之賤於王乎? ________________
20. 誰謂乃公勇者? ________________
你
牠們
我
我
我
你的
你的
他的
她的
我
你
你的
24
葉公好龍 劉向
子張 1
見魯哀公 2
,七日而哀公不禮。托僕夫而去,曰:「臣聞君
好士 3
,故不遠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塵垢,百舍 4
重趼 5
,不敢休息
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之好士也,有似葉公子高之好龍也。
葉公子高好龍,鈎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 6
龍。於是
天龍聞而下之,窺 7
頭於牖 8
,施 9
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
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今臣聞君好士,故不遠千里之外以見君,七日而君不禮。君非好
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詩 10
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
11
托而去。」
【注釋】
1. 子張:孔子的學生,姓顓孫,名叫師,春秋時陳國人。子張是他的外號。
2. 魯哀公:春秋時代魯國的國君,姓姬,名蔣。
3. 士:封建社會裏,對知識分子的泛稱。
4. 舍:音(社),古代計算路程的單位,一舍等於三十里。
5. 趼:音(儉),「簡」,同「繭」字,就是腳底上長出的硬皮,俗稱老繭。
6. 寫:這裏是用刀、筆刻畫的意思。
7. 窺:音(虧),窺伺,就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8. 牖:音(有),窗戶。
9. 施:有意,伸出、延伸的意思。
10. 詩:就是《詩經》,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分「風」、「雅」、「頌」三部分,共三百零五
篇,多數是民歌。這裏所引的詩句,見《詩經.小雅》之〈隰桑〉篇。
11. 敢:語助詞,冒昧、對不起的意思,用在句子開頭。
25
重 整
【問題】
1. 請圈選以下句子中的動詞:(2 分)
葉 公 子 高 好 龍 鈎 以 寫 龍
2. 據本文,葉公在甚麼地方刻畫上龍的標記?(2 分)
(I) 鑿
(II) 牆壁
(III) 鉤
A 只有(I)、(III) B 只有(II)、(III)
C 只有(I)、(II) D (I)、(II)、(III)
答案:_____
3. 葉公見到真龍後的表現是:(2 分)
A 興奮
B 驚喜
C 恐懼
D 難過
答案:
4. 試語譯以下判斷句:(3 分)
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這位葉公不是喜好龍,是喜好像龍、又不是龍的東西。
以下第 5─6 題為四式判斷題,請把正確答案的圓圈填滿。(4 分)
5. 「今臣聞君好士」一句中:
「君」是指魯哀公;
魯哀公實際上喜歡禮賢下士。
6. 「七日而君不禮」一句中:
「不禮」指態度傲慢;
「七日」乃虛指,並非真的經過七日。
D
複 述
解 釋
C
重 整
正確 錯誤
部分
正確
無從
判斷
正確 錯誤
部分
正確
無從
判斷
解 釋
重 整
26
本練習得分:
13
本練習得分:
26
7. 文中有「鑿以寫龍」一句,其中「鑿」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1 分)。
全句的意思是:在鑿刀上刻畫龍的標記。 (2 分)
8. 文中「天龍聞而下之」一句,「之」字的意思是:(2 分)
A 代名詞,指葉公
B 前往
C 相當於白話「的」
D 代名詞,指龍
答案:
9. 以下何者正確?請在恰當的方格內加上號。(2 分)
本故事的主角名叫葉公高
葉公其實到最後有見過龍 
葉公的兒子很喜歡龍
「葉公好龍」這句成語,用作形容
一個人像龍般勇猛
10. 文中哪些地方表現出葉公特別喜歡龍?(3 分)
11. 「葉公好龍」的故事說明了甚麼道理?(3 分)
鑿刀
B
解 釋
解 釋
解 釋
說明有些人名義上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它。諷刺了那種表裏不一的
人。
伸 展
文章寫了葉公的屋子裏、樑柱上、門窗上刻着龍,牆壁上也畫着龍,凡是可
以描畫雕刻的地方都雕畫上了龍,可見葉公特別喜歡龍。
重 整
27
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 顏之推
夫明六經 1
之指 2
,涉百家之書,縱不能增益德行,敦厲風俗,
猶為一藝 3
,得以自資 4
。父兄不可常依,鄉國不可常保,一旦流離,
無人庇廕,當自求諸身 5
耳。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
技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世人不問愚智,皆欲識人之多,見
事之廣,而不肯讀書,是猶求飽而懶營饌,欲暖而惰裁衣也 6
。夫讀
書之人,自羲、農以來 7
,宇宙之下,凡識幾人,凡見幾事,生民之
成敗好惡,固不足論,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隱也 8
!
【注釋】
1. 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2. 指:指通「旨」,即要旨。
3. 藝:指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
4. 自資:自謀生計。
5. 身:自身。
6. 是猶求飽而懶營饌,欲暖而惰裁衣也:這樣就像是想要吃一頓飽的卻懶於動手去做飯,想要
衣服暖身卻懶於去裁衣一樣。
7. 羲、農以來:伏羲氏、神農氏,即自古以來。
8. 生民之成敗好惡,固不足論,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隱也:一般平民百姓的成敗好壞,
那固然不懂得評說,然而就連天地萬物之間蘊含的道理,鬼神的事都是逃不過他們的眼睛的。
【問題】
1. 「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的意思,以下何者相同?(2 分)
A 一券在手,希望無窮
B 別讓您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上
C 精采故事,由你創造
D 與其給他魚吃,不如教他如何釣魚
答案: D
解 釋
28
2. 「父兄不可常依,鄉國不可常保」運用的修辭法,以下何者相同?(2 分)
A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B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C 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D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答案:
3. 「是猶求飽而懶營饌」的連詞是「猶」和「而」。以下何者的連詞運用是不
正確的呢?(2 分)
A「僅管」他的學問淵博,「但是」他一點也不驕傲
B「如果」時間可以重來,「無論」多苦,我都願意陪你渡過
C 夫妻朝夕相處的結果,「不僅」默契十足,「反而」個性也如出一轍呢
D 自古以來,聖明的帝王,「尚且」必須努力學習,「更何況」是平凡的眾
人
答案:
4. 本文作者認為哪項技藝是最易學習,亦是最可貴?(2 分)
A 務農
B 讀書
C 烹飪
D 裁縫
答案:
5. 本文六經所指的是詩、書、 禮 、樂、 易 、春秋等六部儒家經典。(2 分)
6. 請從本文列舉最少兩組對偶句。(4 分)
父兄不可常依,鄉國不可常保
求飽而懶營饌,欲暖而惰裁衣
以下第 7-8 題,請在正確的空格上加上✓號。(2 分)
正確 錯誤 未能
判斷
7.「顏氏家訓」是顏之推用作教導學生讀書策略和方法的書。
✓
8. 作者認為,讀書易習又可貴,所以薄技在身最好就是讀書。 ✓
A
C
B
解 釋
伸 展
解 釋
伸 展
重 整
複 述
重 整
伸 展
重 整
29
9. 試語譯以下的判斷句。(4 分)
一旦流離,無人庇廕,當自求諸身耳。
技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
本練習得分:
13
本練習得分:
20
一旦發生戰亂,流離失所,無人保護,便應該求助於本身。
最易學習且是最寶貴的技藝,能勝過讀書的沒有什麼東西。
解 釋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中三單元八、九 論證的方法、議論的應用
中三單元八、九 論證的方法、議論的應用中三單元八、九 論證的方法、議論的應用
中三單元八、九 論證的方法、議論的應用CY Hui
 
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ken1470
 
單元八 論四端
單元八 論四端單元八 論四端
單元八 論四端ken1470
 
水調歌頭 筆記
水調歌頭 筆記水調歌頭 筆記
水調歌頭 筆記ken1470
 
启思出版社
启思出版社启思出版社
启思出版社ken1470
 
文學賞析筆記 教師版
文學賞析筆記 教師版文學賞析筆記 教師版
文學賞析筆記 教師版ken1470
 
趙氏孤兒
趙氏孤兒趙氏孤兒
趙氏孤兒ken1470
 
單元四 功課答案
單元四 功課答案單元四 功課答案
單元四 功課答案owiowi
 
爸爸的花兒落了分析
爸爸的花兒落了分析爸爸的花兒落了分析
爸爸的花兒落了分析ken1470
 
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
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
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giselle-w
 
爸爸的花兒落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爸爸的花兒落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ken1470
 
議論的應用 游說方法
議論的應用 游說方法議論的應用 游說方法
議論的應用 游說方法ken1470
 
評估練習五 時間
評估練習五  時間評估練習五  時間
評估練習五 時間ken1470
 
虞美人‧春花秋月13 14
虞美人‧春花秋月13 14虞美人‧春花秋月13 14
虞美人‧春花秋月13 14ken1470
 
Unit 6 ans
Unit 6 ansUnit 6 ans
Unit 6 ansken1470
 
天淨沙(秋思).ppt
天淨沙(秋思).ppt天淨沙(秋思).ppt
天淨沙(秋思).pptliutommy1
 

What's hot (20)

中三單元八、九 論證的方法、議論的應用
中三單元八、九 論證的方法、議論的應用中三單元八、九 論證的方法、議論的應用
中三單元八、九 論證的方法、議論的應用
 
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
 
論四端
論四端論四端
論四端
 
單元八 論四端
單元八 論四端單元八 論四端
單元八 論四端
 
水調歌頭 筆記
水調歌頭 筆記水調歌頭 筆記
水調歌頭 筆記
 
启思出版社
启思出版社启思出版社
启思出版社
 
文學賞析筆記 教師版
文學賞析筆記 教師版文學賞析筆記 教師版
文學賞析筆記 教師版
 
趙氏孤兒
趙氏孤兒趙氏孤兒
趙氏孤兒
 
寫作手法
寫作手法寫作手法
寫作手法
 
單元四 功課答案
單元四 功課答案單元四 功課答案
單元四 功課答案
 
老屋
老屋老屋
老屋
 
爸爸的花兒落了分析
爸爸的花兒落了分析爸爸的花兒落了分析
爸爸的花兒落了分析
 
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
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
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
 
爸爸的花兒落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爸爸的花兒落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
 
議論的應用 游說方法
議論的應用 游說方法議論的應用 游說方法
議論的應用 游說方法
 
評估練習五 時間
評估練習五  時間評估練習五  時間
評估練習五 時間
 
虞美人‧春花秋月13 14
虞美人‧春花秋月13 14虞美人‧春花秋月13 14
虞美人‧春花秋月13 14
 
Unit 6 ans
Unit 6 ansUnit 6 ans
Unit 6 ans
 
天淨沙(秋思).ppt
天淨沙(秋思).ppt天淨沙(秋思).ppt
天淨沙(秋思).ppt
 

Similar to 中二 第六冊 語文基礎知識 教師用書

宋史 312 卷三百一十二 列傳第七十一
宋史 312 卷三百一十二 列傳第七十一宋史 312 卷三百一十二 列傳第七十一
宋史 312 卷三百一十二 列傳第七十一helloiac
 
舊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舊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舊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舊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helloiac
 
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
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
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helloiac
 
宋史 468 卷四百六十八 列傳第二百二十七 宦者三
宋史 468 卷四百六十八 列傳第二百二十七 宦者三宋史 468 卷四百六十八 列傳第二百二十七 宦者三
宋史 468 卷四百六十八 列傳第二百二十七 宦者三helloiac
 
新唐書 128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四十七
新唐書 128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四十七新唐書 128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四十七
新唐書 128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四十七helloiac
 
明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一百五十七
明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一百五十七明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一百五十七
明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一百五十七helloiac
 
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
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
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helloiac
 
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helloiac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helloiac
 
宋史 413 卷四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七十二
宋史 413 卷四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七十二宋史 413 卷四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七十二
宋史 413 卷四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七十二helloiac
 
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
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
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helloiac
 
宋史 375 卷三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宋史 375 卷三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宋史 375 卷三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宋史 375 卷三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helloiac
 
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
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
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helloiac
 
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helloiac
 
金史 079 卷七十九 列傳第十七
金史 079 卷七十九 列傳第十七金史 079 卷七十九 列傳第十七
金史 079 卷七十九 列傳第十七helloiac
 
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
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
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helloiac
 
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
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
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helloiac
 
漢書 072 卷六十 杜周传第三十
漢書 072 卷六十 杜周传第三十漢書 072 卷六十 杜周传第三十
漢書 072 卷六十 杜周传第三十helloiac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helloiac
 
金史 110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四十八
金史 110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四十八金史 110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四十八
金史 110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四十八helloiac
 

Similar to 中二 第六冊 語文基礎知識 教師用書 (20)

宋史 312 卷三百一十二 列傳第七十一
宋史 312 卷三百一十二 列傳第七十一宋史 312 卷三百一十二 列傳第七十一
宋史 312 卷三百一十二 列傳第七十一
 
舊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舊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舊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舊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
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
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
 
宋史 468 卷四百六十八 列傳第二百二十七 宦者三
宋史 468 卷四百六十八 列傳第二百二十七 宦者三宋史 468 卷四百六十八 列傳第二百二十七 宦者三
宋史 468 卷四百六十八 列傳第二百二十七 宦者三
 
新唐書 128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四十七
新唐書 128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四十七新唐書 128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四十七
新唐書 128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四十七
 
明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一百五十七
明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一百五十七明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一百五十七
明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一百五十七
 
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
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
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
 
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明史 199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八十七
 
宋史 413 卷四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七十二
宋史 413 卷四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七十二宋史 413 卷四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七十二
宋史 413 卷四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七十二
 
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
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
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
 
宋史 375 卷三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宋史 375 卷三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宋史 375 卷三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宋史 375 卷三百七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
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
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
 
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舊唐書 180 卷一百七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金史 079 卷七十九 列傳第十七
金史 079 卷七十九 列傳第十七金史 079 卷七十九 列傳第十七
金史 079 卷七十九 列傳第十七
 
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
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
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
 
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
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
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
 
漢書 072 卷六十 杜周传第三十
漢書 072 卷六十 杜周传第三十漢書 072 卷六十 杜周传第三十
漢書 072 卷六十 杜周传第三十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
 
金史 110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四十八
金史 110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四十八金史 110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四十八
金史 110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四十八
 

More from ken1470

說話動心靈:游說方法
說話動心靈:游說方法說話動心靈:游說方法
說話動心靈:游說方法ken1470
 
Ccl燭之武退秦師
Ccl燭之武退秦師Ccl燭之武退秦師
Ccl燭之武退秦師ken1470
 
單元九 鯊魚
單元九 鯊魚單元九 鯊魚
單元九 鯊魚ken1470
 
建議書
建議書建議書
建議書ken1470
 
名師出高徒1
名師出高徒1名師出高徒1
名師出高徒1ken1470
 
中三擴充單元類比論証
中三擴充單元類比論証中三擴充單元類比論証
中三擴充單元類比論証ken1470
 
推理手法
推理手法推理手法
推理手法ken1470
 
專題研習 小組討論
專題研習 小組討論專題研習 小組討論
專題研習 小組討論ken1470
 
運動家的風度 修訂本
運動家的風度 修訂本運動家的風度 修訂本
運動家的風度 修訂本ken1470
 
《新高中綜合中國語文》試卷庫 單元三 (編號 R105)
《新高中綜合中國語文》試卷庫 單元三 (編號 R105)《新高中綜合中國語文》試卷庫 單元三 (編號 R105)
《新高中綜合中國語文》試卷庫 單元三 (編號 R105)ken1470
 
人間有情
人間有情人間有情
人間有情ken1470
 
借喻 借代
借喻 借代借喻 借代
借喻 借代ken1470
 
小小說與新詩Ppt
小小說與新詩Ppt小小說與新詩Ppt
小小說與新詩Pptken1470
 
空城計
空城計空城計
空城計ken1470
 
語文運用 雙聲疊韻
語文運用 雙聲疊韻語文運用 雙聲疊韻
語文運用 雙聲疊韻ken1470
 
Important notes -_heat_transfer (pdf)
Important notes -_heat_transfer (pdf)Important notes -_heat_transfer (pdf)
Important notes -_heat_transfer (pdf)ken1470
 
泰山日出
泰山日出泰山日出
泰山日出ken1470
 
中五中史筆記答案 抗日 1
中五中史筆記答案 抗日 1中五中史筆記答案 抗日 1
中五中史筆記答案 抗日 1ken1470
 
虞美人‧春花秋月
虞美人‧春花秋月虞美人‧春花秋月
虞美人‧春花秋月ken1470
 

More from ken1470 (20)

說話動心靈:游說方法
說話動心靈:游說方法說話動心靈:游說方法
說話動心靈:游說方法
 
Ccl燭之武退秦師
Ccl燭之武退秦師Ccl燭之武退秦師
Ccl燭之武退秦師
 
單元九 鯊魚
單元九 鯊魚單元九 鯊魚
單元九 鯊魚
 
建議書
建議書建議書
建議書
 
名師出高徒1
名師出高徒1名師出高徒1
名師出高徒1
 
中三擴充單元類比論証
中三擴充單元類比論証中三擴充單元類比論証
中三擴充單元類比論証
 
推理手法
推理手法推理手法
推理手法
 
專題研習 小組討論
專題研習 小組討論專題研習 小組討論
專題研習 小組討論
 
運動家的風度 修訂本
運動家的風度 修訂本運動家的風度 修訂本
運動家的風度 修訂本
 
《新高中綜合中國語文》試卷庫 單元三 (編號 R105)
《新高中綜合中國語文》試卷庫 單元三 (編號 R105)《新高中綜合中國語文》試卷庫 單元三 (編號 R105)
《新高中綜合中國語文》試卷庫 單元三 (編號 R105)
 
人間有情
人間有情人間有情
人間有情
 
借喻 借代
借喻 借代借喻 借代
借喻 借代
 
小小說與新詩Ppt
小小說與新詩Ppt小小說與新詩Ppt
小小說與新詩Ppt
 
空城計
空城計空城計
空城計
 
語文運用 雙聲疊韻
語文運用 雙聲疊韻語文運用 雙聲疊韻
語文運用 雙聲疊韻
 
Important notes -_heat_transfer (pdf)
Important notes -_heat_transfer (pdf)Important notes -_heat_transfer (pdf)
Important notes -_heat_transfer (pdf)
 
泰山日出
泰山日出泰山日出
泰山日出
 
U02 c03
U02 c03U02 c03
U02 c03
 
中五中史筆記答案 抗日 1
中五中史筆記答案 抗日 1中五中史筆記答案 抗日 1
中五中史筆記答案 抗日 1
 
虞美人‧春花秋月
虞美人‧春花秋月虞美人‧春花秋月
虞美人‧春花秋月
 

中二 第六冊 語文基礎知識 教師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