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8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文档信息
 宋史
 317 / 496
 62 段 8806 字
 469 种 734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列傳第七十六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元]脫脫 等
←316 卷三百一十六 列傳第七十五 318 卷三百一十八 列傳第七十七→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宋史 /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
本篇关键词
纪年 紹聖元年[1094] 1 大中祥符八年[1015] 1 天聖七年[1029] 1 景德 1 治平 1 熙寧四年[1071] 1
熙寧 1 熙寧三年[1070] 1
地点 陝西 4 潁州 3 常州 2
人物 安石 17 惟演 15 明逸 14 景諶 9 彥遠 8 太后 6 馮京 5 陛下 5
文官 通判 7 知制誥 7 尚書 6 翰林學士 6 學士 5 同修起居注 4 龍圖閣學士 4
武官 轉運使 4 防禦使 2 帥臣 1
其他 進士 12 真宗 8 契丹 7 神宗 6 知開封府 5 仁宗 5
目錄
0
1
2
3
4
5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 第七十六
邵亢 從父 必 馮京 錢惟演 從弟易 易子彥遠 明逸 諸孫景諶 勰 即
邵亢
邵亢 字興宗 ,丹陽 人。幼聰發過人,方十歲,日誦書五千言。賦詩豪縱,鄉先生見者皆驚偉之。
再試開封,當第一,以賦失韻弗取。范仲淹 舉亢茂才 異等,時布衣被召者十四人,試崇政殿,獨亢
策入等,除建康 軍節度推官軍節度推官 。或言所對策 字少,不應式,宰相宰相 張士遜 與之姻家,故得預選,遂
報罷。而士遜 子實娶它邵,與亢同姓耳。士遜 既不能與直,亢亦不自言。
趙元昊 叛,亢言:「用兵在於擇將,今天下久不知戰,而所任多儒臣,未必能應變。武人得長一軍,
又已老,詎能身先矢石哉?間起故家恩倖子弟,彼安識攻守之計?况將與卒素不相附,又亡堅甲利兵之
禦。此不待兩軍相當,而勝敗之機,固已形矣。」因獻兵說 十篇。
作
名 亲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號 地
名 名
地 文 仕 文 名
名 名
名
作
1 / 8
https://taolang.club/doc/2574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召試祕閣祕閣 ,授潁州 團練推官團練推官 。晏殊 為守,一以事諉之。民稅舊輸陳、蔡,轉運使轉運使 又欲覆折緡錢,
且多取之。亢言:「民之移輸,勞費已甚。方仍歲水旱,又從而加取,無乃不可乎?」遂止。入為國子監國子監
直講直講 、館閣校勘館閣校勘 、同知太常禮院 。張貴妃 薨 ,立園陵 ,禁京城 樂一月,亢累疏罷之。進集賢集賢
校理校理 。仁宗 繼嗣未立,亢言:「國之外患在邊圉,然禦之之術,不過羈縻勿絕而已。內患則不然,
繫社稷 之安危,不可不蚤定也。」提點提點 開封縣 鎮公事。比有縱火者,一不獲則主吏坐罪,民或自燔
其居以中吏。亢請非延及旁舍者,雖失捕,得勿坐。徙為府推官府推官 ,改度支判官度支判官 。
契丹 遣使賀乾元節 ,未至,仁宗 崩 。議者謂宜卻,或欲俟其及國門而諭使之還,亢請令奉書至柩
前,使見嗣君。從之。選為潁王潁王 府翊善翊善 ,加直史館 。召對羣玉殿,英宗 訪以世事,稱之曰:「學學
士士 真國器也。」擢同修起居注同修起居注 。建言:「陛下 初政,欲治國者先齊家,潁王潁王 且授室,願采用古昏
禮 。公主 下降,不宜厭舅姑 之尊。」帝深納之。他日,諭王曰:「以翊善翊善 端直朴厚,輟為諫官
矣。」王出道帝語,遂以知制誥知制誥 知諫院 。東宮 建,為右庶子右庶子 。
神宗 立,遷龍圖閣直學士龍圖閣直學士 。有譖之者曰:「先帝 大漸時,亢嘗建垂廉之議。」御史御史 吳申即論之。
帝知其妄,置不問。亢自訴曰:「方先帝 不豫,羣臣莫得進見,臣無由面陳,必有章奏。乞索之禁
中,若得之,臣當伏誅;不然,則讒臣者,豈宜但已,願下獄考實。」帝不許。時待制待制 以上為帥、
守,每他徙必遷職秩,亢請未滿兩歲者勿推恩。王陶 劾韓琦 ,吳奎 與之辨。亢詆奎所言顛倒,失
大臣體,蓋欲併撼琦。琦與奎竟同日去。
進樞密直學士樞密直學士 、知開封府 。亢遇事敏密,吏操辭牘至前,皆反覆閱之。人或以為勞,亢曰:「決是
非於須臾,正當爾。初雖煩,後乃省也。」籍里閭惡少年與吏之廢停者,一有所犯,皆遷處之,畿下鬥
訟 為之衰止。拜樞密副使樞密副使 。
夏人誘殺知保安軍 楊定,朝廷謀西討。亢曰:「天下財力殫屈,未宜用兵,唯當降意撫納,俟不順
命,則師出有名矣。」因條上其事。詔報之曰:「中國民力,大事也。兵興之後,不無掊率,人心一
搖,安危所係。今動自我始,先違信誓,契丹 聞之,將不期而自合,茲朕所深憂者。當悉如卿計。」
未幾,夏主諒祚 死,國人執殺定者來請和。或欲乘此更取塞門 地,亢以為幸人之喪,非義也,乃
止。
亢在樞密樞密 踰年,無大補益,帝頗厭之,嘗與諫官孫覺 言,欲以陳升之 代亢,而使守長安。覺遽劾
亢薦升之,帝怒其希指,黜覺,亢亦引疾辭,以資政殿學士資政殿學士 知越州 。歷鄭、鄆、亳三州。薨 ,年
六十一。贈吏部尚書吏部尚書 ,即其鄉賜以居宅,謚曰安簡。從父 必。
必
必字不疑。舉進士 ,為上元 主簿主簿 。國子監 立右經,必善篆隸,召充直講 。選為唐書 編修編修
官官 。必以史出衆手,非古人撰述之體,辭不就。進集賢校理集賢校理 、同知太常禮院 。天子且親祠,執事
者習禮壇下。必言:「周官·大宗伯 :『凡王之禱祠,肄儀為位。』鄭康成釋云:『若今肄司徒司徒 府。
』古禮如此。今即祠所習之,為不敬。」乃徙於尚書省 。張貴妃 受冊,禮官禮官 議命婦 入賀儀未決,
或曰:「妃為修媛修媛 時,命婦 已不敢亢禮,况今日乎?」必曰:「宮省事省事 祕不可知。既下有司議,
惟有外一品南省 上事百官班見之儀,然禮無不答。」衆議乃定。
出知常州 ,召為開封府推官開封府推官 。坐在常州 日杖人至死,責監邵武 稅,然杖者實不死。久之,知高郵
軍 ,提點提點 淮南 刑獄 ,為京西轉運使轉運使 。必居官震厲風采,始至郡,惟一赴宴集;行部,但一受酒
食之餽。以為數會聚則人情狎,多受餽則不能行事,非使者體也。入修起居注 、知制誥知制誥 。
文 地 文 名 武
文 文 衙 主 葬 葬 地
文 號
礼 文 地
文 文
政 名 號 葬
文 文 衙 號
文 文 主 文
礼 主 亲 文
文 衙 衙 文
號 文 主 文
主
文
名 名 名
文 衙
法 文
地
政
名 地
文 名 名
文 地 葬
文 亲
仕 节 文 衙 仕 作
文 文 衙
作 文
衙 主 文 主
文 主 文
衙
地 文 地 名
地 文 地 法 武
作 文
2 / 8
https://taolang.club/doc/2574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雄州 種木道上,契丹 遣人夜伐去,又數漁界河中 。事聞,命必往使,必以理折契丹 ,屈之。還,知
諫院 。編仁宗御集 成,遷寶文閣直學士寶文閣直學士 、權三司使權三司使 ,加龍圖閣學士龍圖閣學士 、知成都 。於道,年六十
四。遣中使護其喪歸。
馮京
馮京 字當世,鄂州 江夏 人。少雋邁不羣,舉進士 ,自鄉舉、禮部 以至廷試 ,皆第一。時猶未
娶,張堯佐 方負宮掖勢,欲妻以女。擁至其家,束之以金帶,曰:「此上意也。」頃之,宮中持酒殽
來,直出奩具目示之。京笑不視,力辭。出守將作監丞將作監丞 、通判通判 荊南 軍府 事。還,直集賢院 、
判吏部南曹吏部南曹 ,同修起居注同修起居注 。吳充 以論溫成皇后 追冊事,出知高郵 ,京疏充言是,不當黜。劉
沆 請併斥京,仁宗 曰:「京亦何罪?」但解其記注,旋復之。
試知制誥知制誥 。避婦父富弼 當國嫌,拜龍圖閣待制龍圖閣待制 、知揚州 。改江寧府 ,以翰林侍讀學士翰林侍讀學士 召
還,糾察在京刑獄糾察在京刑獄 。為翰林學士翰林學士 、知開封府 。數月不詣丞相府 ,韓琦 語弼,以京為傲。弼使往
見琦,京曰:「公為宰相宰相 ,從官不妄造請,乃所以為公重,非傲也。」出安撫陝西 ,請城古渭,
通西羌 唃氏,畀木征官,以斷夏人右臂。除端明殿學士端明殿學士 、知太原府 。
神宗 立,復為翰林學士翰林學士 ,改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王安石 為政,京論其更張失當,累數千百言,安石 指為
邪說,請黜之。帝以為可用,擢樞密副使樞密副使 。河東 麟、府、豐三州,城壘兵械不治,官吏皆受譴。京
以先帥本道,上章 自劾曰:「使諸路帥臣帥臣 ,知其雖一時脫去,後能僥竊名位者,猶必行法,將不敢
復媮惰曠職。」優詔不聽。進參知政事參知政事 。
數與安石 論辨,又薦劉攽 、蘇軾 掌外制。安石 令保甲養馬,京謂必不可行。會選人鄭俠 上書言
時政,薦京可相,呂惠卿 因是譖京與俠通,罷知亳州 。未幾,以資政殿學士資政殿學士 知渭州 。茂州 夷
叛,徙知成都府 ,蕃部何丹方 寇雞宗關 ,聞京兵至,請降。議者遂欲蕩其巢窟,京請于朝,為禁
侵掠,給稼器,餉糧食,使之歸。夷人喜,爭出犬豕割血受盟,願世世為漢藩 。
惠卿告安石 罪,發其私書,有曰「勿令齊年知」,齊年謂京也,與安石 同年生。帝以安石 為欺,
復召京知樞密院 。京以疾未至,帝中夕呼左右語曰:「適夢馮京 入朝,甚慰人意。」乃賜京詔,有
「渴想儀刑,不忘夢寐」之語。及入見,首以所夢告焉。頃之,以觀文殿學士觀文殿學士 知河陽 。
哲宗 即位,拜保寧軍節度 使、知大名府 ,又改鎮彰德 。於是范祖禹 言:「京再執政,初與王安
石 不合,後為呂惠卿 所傾,其中立不倚之操,為先帝 稱挹。且昭陵 學士學士 ,獨京一人存,若付
以樞密樞密 ,必允公論。」時京已老,乃以為中太一宮使中太一宮使 兼侍講侍講 ,改宣徽南院使宣徽南院使 ,拜太子少師太子少師 ,致
仕 。紹聖元年[1094],薨 ,年七十四。帝臨奠于第,贈司徒司徒 ,謚曰文簡。
始,京鄉居,受恩 通判通判 南宮 成,迨貴,以郊恩官其子。嘗過外兄朱适,出侍妾,詢知為同年進
士 妻,亟請而嫁之。其為郡守郡守 ,諸縣公 事至,即歷究之,苟與縣牘合而處斷麗於法者,呼法吏決
罪,不以付獄。報下捷疾,一無壅滯。人服其敏云。
錢惟演
地 政 地 政
衙 作 文 文 文 地
名
名 地 地 仕 衙 仕
名
文 文 地 衙 衙
文 文 名 主 地
名 號
文 名 文 地 地 文
文 文 衙 衙 名
文 地
地 文 地
號 文 文 名 名
文 地
节 武
文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文 地 地
地 政 地
名
名 名 名
衙 名
文 地
號 地 地 地 名
名 名 主 处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仕 葬 文
仕 文 衙
仕 武 主
名
3 / 8
https://taolang.club/doc/2574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25
26
27
28
29
30
31
錢惟演 字希聖,吳越王 俶之子也。少補牙門將牙門將 ,從俶歸朝,為右屯衞將軍衞將軍 。歷右神武軍將軍右神武軍將軍 。博
學能文辭,召試學士院 ,以笏起草立就,真宗 稱善。改太僕少卿太僕少卿 ,獻咸平聖政錄 。命直祕閣直祕閣 ,預
修冊府元龜 ,詔與楊億 分為之序。除尚書尚書 司封郎中司封郎中 、知制誥知制誥 ,再遷給事中給事中 、知審官院 。大中
祥符八年[1015],為翰林學士翰林學士 ,坐私謁 事罷之。尋遷尚書尚書 工部侍郎工部侍郎 ,再為學士學士 、會靈觀副使。又
坐貢舉 失實,降給事中給事中 。復工部侍郎工部侍郎 ,擢樞密副使樞密副使 、會靈觀使會靈觀使 兼太子賓客太子賓客 ,更領祥源觀。累
遷工部尚書工部尚書 。
仁宗 即位,進兵部 。王曾 為相,以惟演 嘗位曾上,因拜樞密使樞密使 。故事,樞密使樞密使 必加檢校檢校
官官 ,惟演 止以尚書尚書 充使,有司之失也。初,惟演 見丁謂 權盛,附之,與為婚。謂逐寇準 ,惟
演 與有力焉。及序樞密樞密 題名 ,獨刊去準,名曰「逆準」,削而不書。謂禍既萌,惟演 慮并得罪,
遂擠謂以自解。
宰相宰相 馮拯 惡其為人,因言:「惟演 以妹妻劉美 ,乃太后 姻家,不可與機政,請出之。」乃罷
為鎮國軍 節度觀察留後節度觀察留後 ,即日改保大軍節度 使、知河陽 。踰年,請入朝,加同中書門下平章同中書門下平章
事事 、判許州 。未即行,冀復用,侍御史侍御史 鞠詠 奏劾之,惟演 乃亟去。天聖七年[1029],改武勝軍節
度 使。明年來朝,上言先壠在洛陽 ,願守宮 鑰。即以判河南府 ,再改泰寧軍節度 使。
惟演 雅意柄用,抑鬱不得志。及帝耕籍田 ,求侍祠,因留為景靈宮使景靈宮使 。太后 崩,詔還河南 。惟
演 不自安,請以莊獻明肅太后 、莊懿 太后 並配真宗 廟室,以希帝意。惟演 既與劉美 親,又
為其子曖娶郭后妹,至是,又欲與莊懿 太后 族為婚。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范諷 劾惟演 擅議宗廟 ,且與后
家通婚姻。落平章事平章事 ,為崇信軍節度 使,歸本鎮。未幾,卒,特贈侍中侍中 。太常太常 張瓌 按,謚法
敏 而好學曰「文」,貪而敗官曰「墨」,請謚文墨。其家訴于朝,詔章得象 等覆議,以惟演 無貪
黷狀,而晚節率職自新,有惶懼可憐之意,取謚法追悔前過 曰「思」,改謚曰思。慶曆間,二太
后 始升祔真宗 廟室,子曖復訴前議,乃改謚曰文僖 。
惟演 出于勳貴,文辭清麗,名與楊億 、劉筠 相上下。於書無所不讀,家儲文籍侔祕府 。尤喜獎厲
後進。初,真宗 謚號稱「文」,惟演 曰:「真宗 幸澶淵禦契丹 ,盟而服之,宜兼謚『武』。」下
有司議,乃加謚「武定」。所著典懿集 三十卷,又著金坡遺事 、飛白書 敘錄、逢辰錄 、奉藩書
事。惟演 嘗語人曰:「吾平生不足者,惟不得於黃紙上押字爾。」蓋未嘗歷中書故也。子曖、晦、
暄,從弟易。
晦字明叔,以大理評事大理評事 娶獻穆 大長公主 女,累遷東上閤門使東上閤門使 、貴州團練使州團練使 。王守忠 領兩使留兩使留
後後 ,移閤門 定朝立燕坐位,晦因言:「天子大朝會 ,令宦者齒士大夫士大夫 坐殿上,必為外夷所笑。
」守忠 更欲以禮服進酒,晦又以為不可。勾當 三班院 、羣牧都監羣牧都監 ,授忠州 防禦使防禦使 、知河中
府 。帝因戒曰:「陝西 方罷兵 ,民困久矣。卿為朕愛撫,毋縱酒樂,使人呼為貴戚子弟也。」晦
頓首謝。改潁州 改禦使,為秦鳳路 馬步軍總管馬步軍總管 。復還三班院 ,同提舉同提舉 集禧 觀。歷霸州 防禦防禦
使使 ,為羣牧副使羣牧副使 ,卒。
暄字載陽,以父蔭累官駕部郎中駕部郎中 、知撫州 ,移台州 。台城惡地下,秋潦暴集,輒圮溺,人多即山
為居。暄為增治城堞,壘石為臺,作大隄扞之。進少府監 、權鹽鐵副使權鹽鐵副使 。暄鈎考諸路逋租,兩
浙 轉運使轉運使 負課當坐,暄上言:「浙部仍歲饑,故租賦不登籍,今使者獲罪,必亟斂於民,民不堪
矣。」神宗 即詔釋之。官制行,為光祿卿光祿卿 ,出知鄆州 ,拜寶文閣待制寶文閣待制 ,卒。子景臻 ,尚秦、魯
國大長公主 。景臻 子忱,在外戚傳 。
易
名 主 武 武 武
衙 號 文 作 文
作 名 文 文 文 文 衙
文 礼 文 文 文
仕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號 衙 名 名 文 文
文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文 仕 名
文 名 名 名 主
地 文 地 地
文 地 文 名 名
地 地 衙 地 地
名 礼 文 主 地
名 主 名 主 號 名 名
名 主 文 名 名 礼
文 地 文 文 名
名 名 名
词
主 號 名
名 名 名 衙
號 名 號 政
作 作 艺 作
名
文 名 主 文 文 名
文 建 礼 文
名 词 衙 文 地 武
地 地 军
地 地 武 衙 文 名 地
武 文
文 地 地
衙 文
地 武
號 文 地 文 名
主 名 作
4 / 8
https://taolang.club/doc/2574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易字希白。始,父倧嗣吳越王 ,為大將胡進思所廢,而立其弟俶。俶歸朝,羣從悉補官,易與兄昆不
見錄,遂刻志讀書。昆字裕之,舉進士 ,為治寬簡便民,能詩,善草隸書 ,累官右諫議大夫右諫議大夫 ,
以祕書監祕書監 于家。
易年十七,舉進士 ,試崇政殿,三篇,日未中而就。言者惡其輕俊,特罷之。然自此以才藻知名。太
宗 嘗與蘇易簡 論唐世文人,歎時無李白。易簡曰:「今進士 錢易 ,為歌詩殆不下白。」太宗 驚
喜曰:「誠然,吾當自布衣召置翰林。」值盜起劍南,遂寢。真宗 在東宮 ,圖山水扇,會易作歌,
賞愛之。
易再舉進士 ,就開封府 試第二。自謂當第一,為有司所屈,乃上書言試朽索之馭六馬賦 ,意涉譏
諷。真宗 惡其無行,降第三。明年,第二人中第,補濠州 團練推官團練推官 。召試中書,改光祿寺丞光祿寺丞 、通通
判判 蘄州 。奏疏曰:「堯放四罪而不言殺,彼四者之凶,尚惡言殺,非堯仁之至乎?古之肉刑 者
劓、椓、黥、刖皆非死,尚以為虐。近代以來,斷人手足,鈎背烙筋,身見白骨而猶視息,四體分落乃
方絕命。以此示人,非平世事也。今四方長吏競為殘暴,婺州 先斷賊手足,然後斬之以聞。壽州 巡巡
檢使檢使 磔賊於闤闠之中,其旁猶有盜物者。使嚴刑可誡於衆,則秦之天下,無叛民矣。臣以謂非法之
刑,非所以助治,惟陛下 除之。」帝嘉納其言。
景德中,舉賢良方正 科,策入等,除祕書丞祕書丞 、通判通判 信州 。東封泰山 ,獻殊祥錄 ,改太常博太常博
士士 、直集賢院 。祀汾陰 ,幸亳州 ,命修車駕所過圖經 ,獻宋雅一篇,遷尚書尚書 祠部員外郎祠部員外郎 。
坐發國子監 諸科 非其人,降監潁州 稅。數月,召還。久之,判三司磨勘司 。上言;「官物在籍,
而三司 移文釐 正,或其數細微,輒歷年不得報,徒擾州縣。自今官錢百、穀斗、帛二尺以下,非欺
紿者除之。」真宗 雅眷詞臣,其典掌誥掌誥 命,皆躬自柬拔。擢知制誥知制誥 、判登聞鼓院 、糾察在京刑糾察在京刑
獄獄 。累遷左司郎中左司郎中 ,為翰林學士翰林學士 ,儤直未滿,卒。仁宗 憐之,召其妻盛氏至禁中,賜以冠帔。
易才學瞻敏過人,數千百言,援筆立就。又善尋尺大書行草,及喜觀佛書,嘗校道藏經 ,著殺生戒,
有金閨 、瀛州 、西垣制集 一百五十卷,青雲總錄 、青雲新錄 、南部新書 、洞微志 一百三十
卷。子彥遠 、明逸 ,相繼皆以賢良方正 應詔。宋興以來,父子兄弟制策登科 者,錢氏一家而已。
彥遠 字子高,以父蔭補 太廟齋郎太廟齋郎 ,累遷大理寺丞大理寺丞 。舉進士 第,以殿中丞殿中丞 為御史臺推直御史臺推直
官官 。通判通判 明州 ,遷太常博士太常博士 。舉賢良方正 能直言極諫科,擢尚書尚書 祠部員外郎祠部員外郎 、知潤州 。
上疏曰:
陛下 即位以來,內無聲色之娛,外無畋漁之樂,而前歲地震 ,雄、霸、滄、登,旁及荊湖 ,幅員
數千里,雖往昔定襄 之異,未甚於此。今復大旱,人心嗷嗷,天其或者以陛下 備寇之術未至,牧民
之吏未良,天下之民未安,故出譴告以示之。苟能順天之戒,增修德業,宗社 之福也。
今契丹 據山後諸鎮,元昊 盜靈武、銀、夏,衣冠車服,子女玉帛,莫不有之。往時,元昊 內寇,
出入五載,天下騷然。及納款賜命,則被邊長吏,不復銓擇,高冠大裾,恥言軍旅。一日契丹 負恩,
乘利入塞,豈特元昊 之比耶?湖、廣蠻獠劫掠生民,調發督斂,軍須百出,三年于今,未聞分寸之
效。惟陛下 念此三方之急,講長久之計,以上答天戒。
時旱蝗,民乏食,彥遠 發常平倉 賑救之。部使者部使者 詰其專且摧價,彥遠 不為屈。召為右司諫右司諫 ,請
勿數赦,擇牧守,增奉入以養廉養廉 吏,息土木以省功費。遷起居舍人起居舍人 、直集賢院 、知諫院 。會諸路
奏大水,彥遠 言陰氣過盛,在五行傳 「下有謀上之象」,請嚴宮省宿衞。未幾,有挾刃犯謻門者。
特賜五品服。又上疏曰:
主
仕 艺 文
文
仕
號 名 仕 名 號
號 衙
仕 地 作
號 地 文 文
文 地 法
地 地
文
主
仕 文 文 地 地 作
文 衙 地 地 作 文 文
衙 仕 地 衙
衙 名
號 文 文 衙
文 文 文 號
作
作 作 作 作 作 作 作
名 名 仕 仕
名 仕 文 文 仕 文
文 文 地 文 仕 文 文 地
主 异 地
地 主
礼
政 名 名
政
名
主
名 地 文 名 文
文 文 衙 衙
名 作
5 / 8
https://taolang.club/doc/2574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農為國家急務,所以順天養財,禦水旱,制蠻夷之原本也。唐開元戶八百九十餘萬,而墾田一千四百三十
餘萬頃。今國家戶七百三十餘萬,而墾田二百一十五萬餘頃,其間逃廢之田,不下三十餘萬,是田疇 不
闢,而游手者多也。勸課其可不興乎?
本朝轉運使轉運使 、提點刑獄提點刑獄 、知州知州 、通判通判 ,皆帶勸農之職,而徒有虛文,無勸導之實。宜置勸農
司 ,以知州知州 為長官長官 ,通判通判 為佐,舉清強幕職幕職 、州縣官為判官。先以墾田頃畝及戶口數、屋塘、
山澤、溝洫、桑柘,著之於籍,然後設法勸課,除害興利。歲終農隙,轉運司 考校之,第其賞罰。
楊懷敏 妄言契丹主 宗真 死,乃除入內副都知都知 ;內侍黎用信以罪竄海島,赦歸,遽得環衞官致
仕 ;許懷德 、慎鏞 高年未謝事;楊景宗 、郭承祐 闟冗小人,宜廢不用:歷舉劾 之,多見聽
納。彥遠 性豪邁,其任言職,數有建明。卒于官。
明逸
明逸 字子飛。繇殿中丞殿中丞 策制科制科 ,轉太常博士太常博士 。為呂夷簡 所知,擢右正言右正言 。首劾范仲淹 、富
弼 :「更張綱 紀,紛擾國經。凡所推薦,多挾朋黨。乞早罷免,使姦詐不敢效尤,忠實得以自立。
」疏奏,二人皆罷;其夕,杜衍 亦免相。明逸 蓋希章得象 、陳執中 意也。
石元孫 與夏人戰沒,以死事褒贈,既而生歸,朝廷釋不問。明逸 請正其僨軍之罪,乃竄之遠方而奪
其恩。進同修起居注同修起居注 、知制誥知制誥 ,擢知諫院 ,為翰林學士翰林學士 。自登科 至是,纔五年。加史館修史館修
撰撰 、知開封府 。妄人冷青自稱皇子 ,捕至府,明逸 方正坐,青叱曰:「明逸 安得不起?」明
逸 為起,坐尹京無威望;又獄吏榜婦人鄼氏墮足死,罷為龍圖閣學士龍圖閣學士 、知蔡州 。歷揚青鄆曹
州 、應天府 ,還,判流內銓判流內銓 、知通進銀臺司 ,復出知成德軍 、渭州 。加端明殿學士端明殿學士 、知秦
州 。
先是,于闐 入貢,道邈川,唃厮囉 留不遣。會其妻亡,前帥張方平 請因而卹之,且誘其般次入
貢,詔賻絹千匹。明逸 言:「朝廷撫唃氏至厚,頃以招馬為名,賂繒縕;邀請六事,既徇其五,而猶
觖望。今壅遏荒服之貢,固有罪矣,豈可復加賜以辱國體?」從之。而于闐 使與般次亦皆至。厮囉有
子質于秦,別子 木征居河州 。殿侍殿侍 程從簡私與之盟,令過洮河 ,許以官且歸其質子。事不驗,木
征怒,留貢使。明逸 械從簡往詰,因斬之。木征惶懼,悉遣所留者。
治平初,復為翰林學士翰林學士 。神宗 立,御史御史 論其傾險憸簿,頃附賈昌朝 、夏竦 以陷正人,文辭淺
繆,豈應冒居翰院?乃罷學士學士 。久之,知永興軍 。熙寧四年[1071],卒,年五十七。贈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
謚曰修懿 。
藻字醇老 ,明逸 之從子 也。幼孤,刻厲為學。第進士 ,又中賢良方正 科,為祕閣校理祕閣校理 。慈聖
后臨朝,藻三上書乞還政。同修起居注同修起居注 、知制誥知制誥 。加樞密直學士樞密直學士 、知開封府 。平居樂易無崖岸,
而居官獨立守繩墨,為政簡靜有條理,不肯徇私取顯。數求退,改翰林侍讀學士翰林侍讀學士 、知審官東院 。
卒,年六十一。神宗 知其貧,賻錢五十萬,贈太中大夫太中大夫 。
景諶 ,景臻 之從兄也。繇殿直殿直 巡轄巡轄 兩京馬遞馬遞 ,中進士 第。初赴開封解試,時王安石 得其
文,以為知道者。既薦送之,又推譽於公卿間,自是執弟子 禮。安石 提點提點 府界,景諶 為屬主主
簿簿 ,又以文薦之。執喪居許,聞安石 得政,喜,因事來京師謁之。方盛夏,安石 與僧智緣 臥於
地,一最親者袒坐其側。顧景諶 褫服脫帽,未及它語,卒然問曰:「青苗、助役如何?」景諶 曰:
「利少害多,異日必為民患。」又問:「孰為可用之人?」曰:「居喪 不交人事,而知人尤難事也。
」遂辭出。
名
武 文 文 文
衙 文 武 文 文
衙
名 主 名 文
仕 名 名 名 名 法
名
名
名 文 文 文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文 衙 文 仕
文 衙 主 名 名
名 文 地
地 地 文 衙 地 地 文
地
政 名 名
名
政
礼 地 文 地
名
文 號 文 名 名
文 地 文
名
名 名 亲 仕 仕 文
文 文 文 衙
文 衙
號 文
名 名 文 文 文 仕 名
亲 名 文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名
礼
6 / 8
https://taolang.club/doc/2574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後調官調官 復來,安石 已作相,又往詣之。安石 令先與弟安國相國相 見。安國亦與之善,謂景諶 曰:「相
君欲以館閣相處而任以事。」景諶 曰:「百事皆可為,所不知者新書、役法耳。」及見安石 ,安
石 欲令治峽路 役書,且委以戎、瀘蠻事。景諶 曰:「峽路 民情,僕固 不能知;而戎、瀘用兵,繫
朝廷舉動、一路生靈休戚,願擇知兵愛人者。」安石 大怒,坐上客數十人,皆為之懼。退就謁舍,賞激
之與詆以為矯者參半。景諶 笑曰:「自古以來,好利者衆,而顧義者寡,故天下萬事,皆由人而不在於
己。苟為利所動,而由於人,則盜亦可為也。夫盜之所以為盜者,利勝於義,而不知所以為之者耳。吾又
何憾焉?」遂與安石 絕。熙寧末,從張景憲 辟知瀛州 ,終身為外官,僅至朝請郎朝請郎 而卒。
勰
勰字穆父 ,彥遠 之子也。生五歲,日誦千言 。十三歲,制舉之業成。熙寧三年[1070]試應,既中祕祕
閣閣 選,廷對入等矣,會王安石 惡孔文仲 策,遷怒罷其科,遂不得第。以蔭知尉氏縣 ,授流內流內
銓銓 主簿主簿 。判銓判銓 陳襄 嘗登進班簿,神宗 稱之。襄曰:「此非臣所能,主簿主簿 錢勰 為之耳。」明
日召對,將任以清要官。安石 使弟安禮 來見,許用為御史御史 。勰謝曰:「家貧母老,不能為萬里
行。」安石 知不附己,命權鹽鐵判官權鹽鐵判官 ,歷提點提點 京西、河北、京東刑獄 。元豐定官制,勰方居
喪 。帝於左司郎中左司郎中 格自書其姓名,須終制 日授之。
奉使 弔高麗 ,外意頗謂欲結之以北伐。勰入請使指,帝曰:「高麗 好文,又重士大夫士大夫 家世,所以
選卿,無他也。」乃求呂端 故事以行,凡餽餼非故所有者皆弗納。歸次紫燕 島,王遣二吏追餉金銀
器四千兩。勰曰:「在館時既辭之矣,今何為者?」吏泣曰:「王有命,徒歸則死,且左番已受。」勰
曰:「左右番各有職,吾唯例是視,汝可死,吾不可受。」竟卻之。還,拜中書舍人中書舍人 。
元祐初,遷給事中給事中 ,以龍圖閣待制龍圖閣待制 知開封府 。老吏畏其敏,欲困以事,導人訴牒至七百。勰隨即
剖決,簡不中理者,緘而識之,戒無復來。閱月聽訟 ,一人又至,呼詰之曰:「吾固戒汝矣,安得欺
我?」其人讕曰:「無有。」勰曰:「汝前訴云云,吾識以某字。」啟緘示之,信然。上下皆驚咤。宗
室 、貴戚為之斂手,雖丞相府 謁吏干請,亦械治之。積為衆所憾,出知越州 ,徒瀛州 。召拜工
部 、戶部侍郎戶部侍郎 ,進尚書尚書 ,加龍圖閣直學士龍圖閣直學士 ,復知開封,臨事益精。蘇軾 乘其據案時遺之詩,勰
操筆立就以報。軾曰:「電掃庭訟,響答詩筒,近所未見也。」
哲宗 涖政,翰林缺學士學士 ,章惇 三薦林希 ,帝以命勰,仍兼侍讀 。以嘗行惇謫詞,懼而求去。帝
曰:「豈非『鞅鞅非少主 之臣,硜硜無大臣之節』者乎?朕固知之,毋庸避也。」嘗侍經幄,帝留與
之語曰:「臺臣臺臣 論徐邸事,其辭及鄭、雍,小人離間骨肉如此。若雍有請,當付卿以美詔慰安之。」
既而雍章至,勰答詔云:「弗容羣枉,規欲動搖,朕察其厚誣,力加明辨,夫何異 趣,乃爾乞身。」
帝見之,謂能道所欲言者。惇因是極意排詆,諷全臺攻之,言不已。罷知池州 ,卒于官,年六十四。
訃未至,帝猶即其從弟景臻 問安否。元符末,追復龍圖閣學士龍圖閣學士 。
即
即字中道,吳越王 諸孫也。第進士 ,為睦州 推官推官 。部使者部使者 有獄在衢,啖即以薦牘,使往治。即
曰:「吾寧老 冗選中,豈忍以數十人易一薦乎?」至,則平反之。辟鄜延幕府 。崇寧中,為陝
西 轉運判官轉運判官 。王師復銀州 ,轉餉最。徽宗 召對,問曰:「靈武可取乎?」對曰:「夏人去來飄
忽,不能持久,是其所短;然其民皆兵,居不縻飲食,動不勤轉餉,願敕邊臣先為不可勝以待釁,庶可
得志。」帝曰:「大砦泉可取否?」對曰:「是所謂瀚海 也。臣聞其地皆舄鹵,無水泉,或以飲馬,
口鼻皆裂,正得之無所用。」帝然之。
文 名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地 政
名
名
名 名 地 文
名 名 词
文 名 名 地
文 文 文 名 號 文 名
名 作 文
名 文 文 法
礼 文 礼
仕 政 政 文
名 然
文
文 文 衙
法
亲 衙 地 地
衙 文 文 文 名
號 文 名 名 仕
主
文
名
地
名 文
主 仕 地 文 文
名 衙
地 文 地 號
地
7 / 8
https://taolang.club/doc/2574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316 卷三百一十六 列傳第七十五 318 卷三百一十八 列傳第七十七→目錄
60
61
除直龍圖閣直龍圖閣 、知慶州 。至鎮,築安邊城 、歸德 堡,包地萬頃,縱耕其中,歲得粟數十萬。徙知延安
府 ,加集賢殿修撰集賢殿修撰 ,又進徽猷閣待制徽猷閣待制 、顯謨閣直學士顯謨閣直學士 。在延五年,童貫 宣撫宣撫 陝西 ,得便宜行
事。時長安百物踴貴,錢幣益輕,貫欲力平之,計司 承望風旨,取市價率減什四,違者重置于法,民至
罷市。徐處仁 爭之,得罪。又行均糴法,賤入民粟,而高金帛估以賞,下至蕃兵 、射士之授田者,咸
被抑配,關內騷然,幾於生變。即亦屢抗章,極陳其害,貶永州 團練副使團練副使 ,然糴害亦寢。
數月,還待制待制 、知興仁府 ,徙太原 ,以童貫 宣撫宣撫 本道辭,不許,居二年,以疾提舉洞霄宮 ,
復直學士 。睦寇作,起知宣州 。即自力上道,至則悉意應軍須。貫上其功,進龍圖閣學士龍圖閣學士 。貫遂
引為河北、河東 參謀參謀 ,以老固辭,乃轉正奉大夫正奉大夫 致仕 。卒,贈金紫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 ,謚曰忠定。
論曰:進士 自鄉舉至廷試 皆第一者纔三人,王曾 、宋庠 為名宰相宰相 ,馮京 為名執政,風節相
映,不愧其科名焉。邵亢 知太常太常 ,裁損張貴妃 卹典,潁王潁王 授室、公主 下嫁,請用古典,可謂不
愧其官守矣。邵必 亦習禮者也,預修唐書 而能力辭,以為史出衆手,非古人撰述之體,豈非名言
乎?錢惟演 敏思清才,著稱當時,然急於柄用,阿附希進,遂喪名節。錢氏三世制科制科 ,易、明
逸 皆掌書命掌書命 ,時人榮之。惜乎易以輕儁,明逸 以傾險,並為時論所憾云。
文 地 地 地
衙 文 文 文 名 文 地
衙
名 营
地 文
文 衙 地 名 文 衙
仕 地 文
地 武 文 仕 文
仕 仕 名 名 文 名
名 文 主 文 主
名 作
名 文
名 文 名
8 / 8
https://taolang.club/doc/2574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晉書 060 卷六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
晉書 060 卷六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晉書 060 卷六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
晉書 060 卷六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helloiac
 
金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三十
金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三十金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三十
金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三十helloiac
 
元史 163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
元史 163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元史 163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
元史 163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helloiac
 
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
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
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helloiac
 
舊唐書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零七
舊唐書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零七舊唐書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零七
舊唐書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零七helloiac
 
宋史 246 卷二百四十六 列傳第五 宗室三
宋史 246 卷二百四十六 列傳第五 宗室三宋史 246 卷二百四十六 列傳第五 宗室三
宋史 246 卷二百四十六 列傳第五 宗室三helloiac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helloiac
 
舊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舊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舊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舊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helloiac
 
舊唐書 126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七十二
舊唐書 126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七十二舊唐書 126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七十二
舊唐書 126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七十二helloiac
 
金史 110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四十八
金史 110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四十八金史 110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四十八
金史 110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四十八helloiac
 
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九 魏收
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九 魏收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九 魏收
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九 魏收helloiac
 
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helloiac
 
宋史 102 卷一百零二 志第五十五 禮五 吉禮五
宋史 102 卷一百零二 志第五十五 禮五 吉禮五宋史 102 卷一百零二 志第五十五 禮五 吉禮五
宋史 102 卷一百零二 志第五十五 禮五 吉禮五helloiac
 
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
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
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helloiac
 
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
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
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helloiac
 
明史 19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一
明史 19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一明史 19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一
明史 19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一helloiac
 
舊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七十九
舊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七十九舊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七十九
舊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七十九helloiac
 
元史 180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六十七
元史 180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六十七元史 180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六十七
元史 180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六十七helloiac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helloiac
 
梁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
梁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梁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
梁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helloiac
 

What's hot (20)

晉書 060 卷六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
晉書 060 卷六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晉書 060 卷六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
晉書 060 卷六十一 列傳第三十一
 
金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三十
金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三十金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三十
金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三十
 
元史 163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
元史 163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元史 163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
元史 163 卷一百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
 
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
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
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
 
舊唐書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零七
舊唐書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零七舊唐書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零七
舊唐書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零七
 
宋史 246 卷二百四十六 列傳第五 宗室三
宋史 246 卷二百四十六 列傳第五 宗室三宋史 246 卷二百四十六 列傳第五 宗室三
宋史 246 卷二百四十六 列傳第五 宗室三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舊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舊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舊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三 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舊唐書 126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七十二
舊唐書 126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七十二舊唐書 126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七十二
舊唐書 126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七十二
 
金史 110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四十八
金史 110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四十八金史 110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四十八
金史 110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四十八
 
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九 魏收
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九 魏收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九 魏收
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九 魏收
 
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舊唐書 183 卷一百七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宋史 102 卷一百零二 志第五十五 禮五 吉禮五
宋史 102 卷一百零二 志第五十五 禮五 吉禮五宋史 102 卷一百零二 志第五十五 禮五 吉禮五
宋史 102 卷一百零二 志第五十五 禮五 吉禮五
 
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
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
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
 
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
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
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
 
明史 19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一
明史 19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一明史 19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一
明史 193 卷一百九十三 列傳第八十一
 
舊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七十九
舊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七十九舊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七十九
舊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七十九
 
元史 180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六十七
元史 180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六十七元史 180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六十七
元史 180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六十七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
 
梁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
梁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梁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
梁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
 

Similar to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

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helloiac
 
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
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
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helloiac
 
宋史 341 卷三百四十一 列傳第一百
宋史 341 卷三百四十一 列傳第一百宋史 341 卷三百四十一 列傳第一百
宋史 341 卷三百四十一 列傳第一百helloiac
 
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helloiac
 
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helloiac
 
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
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
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helloiac
 
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helloiac
 
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
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
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helloiac
 
宋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四
宋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四宋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四
宋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四helloiac
 
宋史 331 卷三百三十一 列傳第九十
宋史 331 卷三百三十一 列傳第九十宋史 331 卷三百三十一 列傳第九十
宋史 331 卷三百三十一 列傳第九十helloiac
 
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
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
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helloiac
 
宋史 347 卷三百四十七 列傳第一百〇六
宋史 347 卷三百四十七 列傳第一百〇六宋史 347 卷三百四十七 列傳第一百〇六
宋史 347 卷三百四十七 列傳第一百〇六helloiac
 
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
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
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helloiac
 
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
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
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helloiac
 
宋史 416 卷四百一十六 列傳第一百七十五
宋史 416 卷四百一十六 列傳第一百七十五宋史 416 卷四百一十六 列傳第一百七十五
宋史 416 卷四百一十六 列傳第一百七十五helloiac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helloiac
 
宋史 312 卷三百一十二 列傳第七十一
宋史 312 卷三百一十二 列傳第七十一宋史 312 卷三百一十二 列傳第七十一
宋史 312 卷三百一十二 列傳第七十一helloiac
 
舊五代史 081 卷八十一 晉書七 少帝紀第一
舊五代史 081 卷八十一 晉書七 少帝紀第一舊五代史 081 卷八十一 晉書七 少帝紀第一
舊五代史 081 卷八十一 晉書七 少帝紀第一helloiac
 
宋史 249 卷二百四十九 列傳第八
宋史 249 卷二百四十九 列傳第八宋史 249 卷二百四十九 列傳第八
宋史 249 卷二百四十九 列傳第八helloiac
 

Similar to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 (20)

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
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
宋史 277 卷二百七十七 列傳第三十六
 
宋史 341 卷三百四十一 列傳第一百
宋史 341 卷三百四十一 列傳第一百宋史 341 卷三百四十一 列傳第一百
宋史 341 卷三百四十一 列傳第一百
 
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
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
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
 
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
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
新唐書 102 卷九十六 列傳第二十一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宋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四
宋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四宋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四
宋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四
 
宋史 331 卷三百三十一 列傳第九十
宋史 331 卷三百三十一 列傳第九十宋史 331 卷三百三十一 列傳第九十
宋史 331 卷三百三十一 列傳第九十
 
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
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
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
 
宋史 347 卷三百四十七 列傳第一百〇六
宋史 347 卷三百四十七 列傳第一百〇六宋史 347 卷三百四十七 列傳第一百〇六
宋史 347 卷三百四十七 列傳第一百〇六
 
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
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
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
 
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
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
舊唐書 069 卷六十五 列傳第十五
 
宋史 416 卷四百一十六 列傳第一百七十五
宋史 416 卷四百一十六 列傳第一百七十五宋史 416 卷四百一十六 列傳第一百七十五
宋史 416 卷四百一十六 列傳第一百七十五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312 卷三百一十二 列傳第七十一
宋史 312 卷三百一十二 列傳第七十一宋史 312 卷三百一十二 列傳第七十一
宋史 312 卷三百一十二 列傳第七十一
 
舊五代史 081 卷八十一 晉書七 少帝紀第一
舊五代史 081 卷八十一 晉書七 少帝紀第一舊五代史 081 卷八十一 晉書七 少帝紀第一
舊五代史 081 卷八十一 晉書七 少帝紀第一
 
宋史 249 卷二百四十九 列傳第八
宋史 249 卷二百四十九 列傳第八宋史 249 卷二百四十九 列傳第八
宋史 249 卷二百四十九 列傳第八
 

More from helloiac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helloiac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helloiac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helloiac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helloiac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helloiac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helloiac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helloiac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helloiac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

  • 1. 文档信息  宋史  317 / 496  62 段 8806 字  469 种 734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列傳第七十六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元]脫脫 等 ←316 卷三百一十六 列傳第七十五 318 卷三百一十八 列傳第七十七→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宋史 /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 本篇关键词 纪年 紹聖元年[1094] 1 大中祥符八年[1015] 1 天聖七年[1029] 1 景德 1 治平 1 熙寧四年[1071] 1 熙寧 1 熙寧三年[1070] 1 地点 陝西 4 潁州 3 常州 2 人物 安石 17 惟演 15 明逸 14 景諶 9 彥遠 8 太后 6 馮京 5 陛下 5 文官 通判 7 知制誥 7 尚書 6 翰林學士 6 學士 5 同修起居注 4 龍圖閣學士 4 武官 轉運使 4 防禦使 2 帥臣 1 其他 進士 12 真宗 8 契丹 7 神宗 6 知開封府 5 仁宗 5 目錄 0 1 2 3 4 5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 第七十六 邵亢 從父 必 馮京 錢惟演 從弟易 易子彥遠 明逸 諸孫景諶 勰 即 邵亢 邵亢 字興宗 ,丹陽 人。幼聰發過人,方十歲,日誦書五千言。賦詩豪縱,鄉先生見者皆驚偉之。 再試開封,當第一,以賦失韻弗取。范仲淹 舉亢茂才 異等,時布衣被召者十四人,試崇政殿,獨亢 策入等,除建康 軍節度推官軍節度推官 。或言所對策 字少,不應式,宰相宰相 張士遜 與之姻家,故得預選,遂 報罷。而士遜 子實娶它邵,與亢同姓耳。士遜 既不能與直,亢亦不自言。 趙元昊 叛,亢言:「用兵在於擇將,今天下久不知戰,而所任多儒臣,未必能應變。武人得長一軍, 又已老,詎能身先矢石哉?間起故家恩倖子弟,彼安識攻守之計?况將與卒素不相附,又亡堅甲利兵之 禦。此不待兩軍相當,而勝敗之機,固已形矣。」因獻兵說 十篇。 作 名 亲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號 地 名 名 地 文 仕 文 名 名 名 名 作 1 / 8 https://taolang.club/doc/2574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召試祕閣祕閣 ,授潁州 團練推官團練推官 。晏殊 為守,一以事諉之。民稅舊輸陳、蔡,轉運使轉運使 又欲覆折緡錢, 且多取之。亢言:「民之移輸,勞費已甚。方仍歲水旱,又從而加取,無乃不可乎?」遂止。入為國子監國子監 直講直講 、館閣校勘館閣校勘 、同知太常禮院 。張貴妃 薨 ,立園陵 ,禁京城 樂一月,亢累疏罷之。進集賢集賢 校理校理 。仁宗 繼嗣未立,亢言:「國之外患在邊圉,然禦之之術,不過羈縻勿絕而已。內患則不然, 繫社稷 之安危,不可不蚤定也。」提點提點 開封縣 鎮公事。比有縱火者,一不獲則主吏坐罪,民或自燔 其居以中吏。亢請非延及旁舍者,雖失捕,得勿坐。徙為府推官府推官 ,改度支判官度支判官 。 契丹 遣使賀乾元節 ,未至,仁宗 崩 。議者謂宜卻,或欲俟其及國門而諭使之還,亢請令奉書至柩 前,使見嗣君。從之。選為潁王潁王 府翊善翊善 ,加直史館 。召對羣玉殿,英宗 訪以世事,稱之曰:「學學 士士 真國器也。」擢同修起居注同修起居注 。建言:「陛下 初政,欲治國者先齊家,潁王潁王 且授室,願采用古昏 禮 。公主 下降,不宜厭舅姑 之尊。」帝深納之。他日,諭王曰:「以翊善翊善 端直朴厚,輟為諫官 矣。」王出道帝語,遂以知制誥知制誥 知諫院 。東宮 建,為右庶子右庶子 。 神宗 立,遷龍圖閣直學士龍圖閣直學士 。有譖之者曰:「先帝 大漸時,亢嘗建垂廉之議。」御史御史 吳申即論之。 帝知其妄,置不問。亢自訴曰:「方先帝 不豫,羣臣莫得進見,臣無由面陳,必有章奏。乞索之禁 中,若得之,臣當伏誅;不然,則讒臣者,豈宜但已,願下獄考實。」帝不許。時待制待制 以上為帥、 守,每他徙必遷職秩,亢請未滿兩歲者勿推恩。王陶 劾韓琦 ,吳奎 與之辨。亢詆奎所言顛倒,失 大臣體,蓋欲併撼琦。琦與奎竟同日去。 進樞密直學士樞密直學士 、知開封府 。亢遇事敏密,吏操辭牘至前,皆反覆閱之。人或以為勞,亢曰:「決是 非於須臾,正當爾。初雖煩,後乃省也。」籍里閭惡少年與吏之廢停者,一有所犯,皆遷處之,畿下鬥 訟 為之衰止。拜樞密副使樞密副使 。 夏人誘殺知保安軍 楊定,朝廷謀西討。亢曰:「天下財力殫屈,未宜用兵,唯當降意撫納,俟不順 命,則師出有名矣。」因條上其事。詔報之曰:「中國民力,大事也。兵興之後,不無掊率,人心一 搖,安危所係。今動自我始,先違信誓,契丹 聞之,將不期而自合,茲朕所深憂者。當悉如卿計。」 未幾,夏主諒祚 死,國人執殺定者來請和。或欲乘此更取塞門 地,亢以為幸人之喪,非義也,乃 止。 亢在樞密樞密 踰年,無大補益,帝頗厭之,嘗與諫官孫覺 言,欲以陳升之 代亢,而使守長安。覺遽劾 亢薦升之,帝怒其希指,黜覺,亢亦引疾辭,以資政殿學士資政殿學士 知越州 。歷鄭、鄆、亳三州。薨 ,年 六十一。贈吏部尚書吏部尚書 ,即其鄉賜以居宅,謚曰安簡。從父 必。 必 必字不疑。舉進士 ,為上元 主簿主簿 。國子監 立右經,必善篆隸,召充直講 。選為唐書 編修編修 官官 。必以史出衆手,非古人撰述之體,辭不就。進集賢校理集賢校理 、同知太常禮院 。天子且親祠,執事 者習禮壇下。必言:「周官·大宗伯 :『凡王之禱祠,肄儀為位。』鄭康成釋云:『若今肄司徒司徒 府。 』古禮如此。今即祠所習之,為不敬。」乃徙於尚書省 。張貴妃 受冊,禮官禮官 議命婦 入賀儀未決, 或曰:「妃為修媛修媛 時,命婦 已不敢亢禮,况今日乎?」必曰:「宮省事省事 祕不可知。既下有司議, 惟有外一品南省 上事百官班見之儀,然禮無不答。」衆議乃定。 出知常州 ,召為開封府推官開封府推官 。坐在常州 日杖人至死,責監邵武 稅,然杖者實不死。久之,知高郵 軍 ,提點提點 淮南 刑獄 ,為京西轉運使轉運使 。必居官震厲風采,始至郡,惟一赴宴集;行部,但一受酒 食之餽。以為數會聚則人情狎,多受餽則不能行事,非使者體也。入修起居注 、知制誥知制誥 。 文 地 文 名 武 文 文 衙 主 葬 葬 地 文 號 礼 文 地 文 文 政 名 號 葬 文 文 衙 號 文 文 主 文 礼 主 亲 文 文 衙 衙 文 號 文 主 文 主 文 名 名 名 文 衙 法 文 地 政 名 地 文 名 名 文 地 葬 文 亲 仕 节 文 衙 仕 作 文 文 衙 作 文 衙 主 文 主 文 主 文 衙 地 文 地 名 地 文 地 法 武 作 文 2 / 8 https://taolang.club/doc/2574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雄州 種木道上,契丹 遣人夜伐去,又數漁界河中 。事聞,命必往使,必以理折契丹 ,屈之。還,知 諫院 。編仁宗御集 成,遷寶文閣直學士寶文閣直學士 、權三司使權三司使 ,加龍圖閣學士龍圖閣學士 、知成都 。於道,年六十 四。遣中使護其喪歸。 馮京 馮京 字當世,鄂州 江夏 人。少雋邁不羣,舉進士 ,自鄉舉、禮部 以至廷試 ,皆第一。時猶未 娶,張堯佐 方負宮掖勢,欲妻以女。擁至其家,束之以金帶,曰:「此上意也。」頃之,宮中持酒殽 來,直出奩具目示之。京笑不視,力辭。出守將作監丞將作監丞 、通判通判 荊南 軍府 事。還,直集賢院 、 判吏部南曹吏部南曹 ,同修起居注同修起居注 。吳充 以論溫成皇后 追冊事,出知高郵 ,京疏充言是,不當黜。劉 沆 請併斥京,仁宗 曰:「京亦何罪?」但解其記注,旋復之。 試知制誥知制誥 。避婦父富弼 當國嫌,拜龍圖閣待制龍圖閣待制 、知揚州 。改江寧府 ,以翰林侍讀學士翰林侍讀學士 召 還,糾察在京刑獄糾察在京刑獄 。為翰林學士翰林學士 、知開封府 。數月不詣丞相府 ,韓琦 語弼,以京為傲。弼使往 見琦,京曰:「公為宰相宰相 ,從官不妄造請,乃所以為公重,非傲也。」出安撫陝西 ,請城古渭, 通西羌 唃氏,畀木征官,以斷夏人右臂。除端明殿學士端明殿學士 、知太原府 。 神宗 立,復為翰林學士翰林學士 ,改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王安石 為政,京論其更張失當,累數千百言,安石 指為 邪說,請黜之。帝以為可用,擢樞密副使樞密副使 。河東 麟、府、豐三州,城壘兵械不治,官吏皆受譴。京 以先帥本道,上章 自劾曰:「使諸路帥臣帥臣 ,知其雖一時脫去,後能僥竊名位者,猶必行法,將不敢 復媮惰曠職。」優詔不聽。進參知政事參知政事 。 數與安石 論辨,又薦劉攽 、蘇軾 掌外制。安石 令保甲養馬,京謂必不可行。會選人鄭俠 上書言 時政,薦京可相,呂惠卿 因是譖京與俠通,罷知亳州 。未幾,以資政殿學士資政殿學士 知渭州 。茂州 夷 叛,徙知成都府 ,蕃部何丹方 寇雞宗關 ,聞京兵至,請降。議者遂欲蕩其巢窟,京請于朝,為禁 侵掠,給稼器,餉糧食,使之歸。夷人喜,爭出犬豕割血受盟,願世世為漢藩 。 惠卿告安石 罪,發其私書,有曰「勿令齊年知」,齊年謂京也,與安石 同年生。帝以安石 為欺, 復召京知樞密院 。京以疾未至,帝中夕呼左右語曰:「適夢馮京 入朝,甚慰人意。」乃賜京詔,有 「渴想儀刑,不忘夢寐」之語。及入見,首以所夢告焉。頃之,以觀文殿學士觀文殿學士 知河陽 。 哲宗 即位,拜保寧軍節度 使、知大名府 ,又改鎮彰德 。於是范祖禹 言:「京再執政,初與王安 石 不合,後為呂惠卿 所傾,其中立不倚之操,為先帝 稱挹。且昭陵 學士學士 ,獨京一人存,若付 以樞密樞密 ,必允公論。」時京已老,乃以為中太一宮使中太一宮使 兼侍講侍講 ,改宣徽南院使宣徽南院使 ,拜太子少師太子少師 ,致 仕 。紹聖元年[1094],薨 ,年七十四。帝臨奠于第,贈司徒司徒 ,謚曰文簡。 始,京鄉居,受恩 通判通判 南宮 成,迨貴,以郊恩官其子。嘗過外兄朱适,出侍妾,詢知為同年進 士 妻,亟請而嫁之。其為郡守郡守 ,諸縣公 事至,即歷究之,苟與縣牘合而處斷麗於法者,呼法吏決 罪,不以付獄。報下捷疾,一無壅滯。人服其敏云。 錢惟演 地 政 地 政 衙 作 文 文 文 地 名 名 地 地 仕 衙 仕 名 文 文 地 衙 衙 文 文 名 主 地 名 號 文 名 文 地 地 文 文 文 衙 衙 名 文 地 地 文 地 號 文 文 名 名 文 地 节 武 文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文 地 地 地 政 地 名 名 名 名 衙 名 文 地 號 地 地 地 名 名 名 主 处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仕 葬 文 仕 文 衙 仕 武 主 名 3 / 8 https://taolang.club/doc/2574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25 26 27 28 29 30 31 錢惟演 字希聖,吳越王 俶之子也。少補牙門將牙門將 ,從俶歸朝,為右屯衞將軍衞將軍 。歷右神武軍將軍右神武軍將軍 。博 學能文辭,召試學士院 ,以笏起草立就,真宗 稱善。改太僕少卿太僕少卿 ,獻咸平聖政錄 。命直祕閣直祕閣 ,預 修冊府元龜 ,詔與楊億 分為之序。除尚書尚書 司封郎中司封郎中 、知制誥知制誥 ,再遷給事中給事中 、知審官院 。大中 祥符八年[1015],為翰林學士翰林學士 ,坐私謁 事罷之。尋遷尚書尚書 工部侍郎工部侍郎 ,再為學士學士 、會靈觀副使。又 坐貢舉 失實,降給事中給事中 。復工部侍郎工部侍郎 ,擢樞密副使樞密副使 、會靈觀使會靈觀使 兼太子賓客太子賓客 ,更領祥源觀。累 遷工部尚書工部尚書 。 仁宗 即位,進兵部 。王曾 為相,以惟演 嘗位曾上,因拜樞密使樞密使 。故事,樞密使樞密使 必加檢校檢校 官官 ,惟演 止以尚書尚書 充使,有司之失也。初,惟演 見丁謂 權盛,附之,與為婚。謂逐寇準 ,惟 演 與有力焉。及序樞密樞密 題名 ,獨刊去準,名曰「逆準」,削而不書。謂禍既萌,惟演 慮并得罪, 遂擠謂以自解。 宰相宰相 馮拯 惡其為人,因言:「惟演 以妹妻劉美 ,乃太后 姻家,不可與機政,請出之。」乃罷 為鎮國軍 節度觀察留後節度觀察留後 ,即日改保大軍節度 使、知河陽 。踰年,請入朝,加同中書門下平章同中書門下平章 事事 、判許州 。未即行,冀復用,侍御史侍御史 鞠詠 奏劾之,惟演 乃亟去。天聖七年[1029],改武勝軍節 度 使。明年來朝,上言先壠在洛陽 ,願守宮 鑰。即以判河南府 ,再改泰寧軍節度 使。 惟演 雅意柄用,抑鬱不得志。及帝耕籍田 ,求侍祠,因留為景靈宮使景靈宮使 。太后 崩,詔還河南 。惟 演 不自安,請以莊獻明肅太后 、莊懿 太后 並配真宗 廟室,以希帝意。惟演 既與劉美 親,又 為其子曖娶郭后妹,至是,又欲與莊懿 太后 族為婚。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范諷 劾惟演 擅議宗廟 ,且與后 家通婚姻。落平章事平章事 ,為崇信軍節度 使,歸本鎮。未幾,卒,特贈侍中侍中 。太常太常 張瓌 按,謚法 敏 而好學曰「文」,貪而敗官曰「墨」,請謚文墨。其家訴于朝,詔章得象 等覆議,以惟演 無貪 黷狀,而晚節率職自新,有惶懼可憐之意,取謚法追悔前過 曰「思」,改謚曰思。慶曆間,二太 后 始升祔真宗 廟室,子曖復訴前議,乃改謚曰文僖 。 惟演 出于勳貴,文辭清麗,名與楊億 、劉筠 相上下。於書無所不讀,家儲文籍侔祕府 。尤喜獎厲 後進。初,真宗 謚號稱「文」,惟演 曰:「真宗 幸澶淵禦契丹 ,盟而服之,宜兼謚『武』。」下 有司議,乃加謚「武定」。所著典懿集 三十卷,又著金坡遺事 、飛白書 敘錄、逢辰錄 、奉藩書 事。惟演 嘗語人曰:「吾平生不足者,惟不得於黃紙上押字爾。」蓋未嘗歷中書故也。子曖、晦、 暄,從弟易。 晦字明叔,以大理評事大理評事 娶獻穆 大長公主 女,累遷東上閤門使東上閤門使 、貴州團練使州團練使 。王守忠 領兩使留兩使留 後後 ,移閤門 定朝立燕坐位,晦因言:「天子大朝會 ,令宦者齒士大夫士大夫 坐殿上,必為外夷所笑。 」守忠 更欲以禮服進酒,晦又以為不可。勾當 三班院 、羣牧都監羣牧都監 ,授忠州 防禦使防禦使 、知河中 府 。帝因戒曰:「陝西 方罷兵 ,民困久矣。卿為朕愛撫,毋縱酒樂,使人呼為貴戚子弟也。」晦 頓首謝。改潁州 改禦使,為秦鳳路 馬步軍總管馬步軍總管 。復還三班院 ,同提舉同提舉 集禧 觀。歷霸州 防禦防禦 使使 ,為羣牧副使羣牧副使 ,卒。 暄字載陽,以父蔭累官駕部郎中駕部郎中 、知撫州 ,移台州 。台城惡地下,秋潦暴集,輒圮溺,人多即山 為居。暄為增治城堞,壘石為臺,作大隄扞之。進少府監 、權鹽鐵副使權鹽鐵副使 。暄鈎考諸路逋租,兩 浙 轉運使轉運使 負課當坐,暄上言:「浙部仍歲饑,故租賦不登籍,今使者獲罪,必亟斂於民,民不堪 矣。」神宗 即詔釋之。官制行,為光祿卿光祿卿 ,出知鄆州 ,拜寶文閣待制寶文閣待制 ,卒。子景臻 ,尚秦、魯 國大長公主 。景臻 子忱,在外戚傳 。 易 名 主 武 武 武 衙 號 文 作 文 作 名 文 文 文 文 衙 文 礼 文 文 文 仕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號 衙 名 名 文 文 文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文 仕 名 文 名 名 名 主 地 文 地 地 文 地 文 名 名 地 地 衙 地 地 名 礼 文 主 地 名 主 名 主 號 名 名 名 主 文 名 名 礼 文 地 文 文 名 名 名 名 词 主 號 名 名 名 名 衙 號 名 號 政 作 作 艺 作 名 文 名 主 文 文 名 文 建 礼 文 名 词 衙 文 地 武 地 地 军 地 地 武 衙 文 名 地 武 文 文 地 地 衙 文 地 武 號 文 地 文 名 主 名 作 4 / 8 https://taolang.club/doc/2574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5.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易字希白。始,父倧嗣吳越王 ,為大將胡進思所廢,而立其弟俶。俶歸朝,羣從悉補官,易與兄昆不 見錄,遂刻志讀書。昆字裕之,舉進士 ,為治寬簡便民,能詩,善草隸書 ,累官右諫議大夫右諫議大夫 , 以祕書監祕書監 于家。 易年十七,舉進士 ,試崇政殿,三篇,日未中而就。言者惡其輕俊,特罷之。然自此以才藻知名。太 宗 嘗與蘇易簡 論唐世文人,歎時無李白。易簡曰:「今進士 錢易 ,為歌詩殆不下白。」太宗 驚 喜曰:「誠然,吾當自布衣召置翰林。」值盜起劍南,遂寢。真宗 在東宮 ,圖山水扇,會易作歌, 賞愛之。 易再舉進士 ,就開封府 試第二。自謂當第一,為有司所屈,乃上書言試朽索之馭六馬賦 ,意涉譏 諷。真宗 惡其無行,降第三。明年,第二人中第,補濠州 團練推官團練推官 。召試中書,改光祿寺丞光祿寺丞 、通通 判判 蘄州 。奏疏曰:「堯放四罪而不言殺,彼四者之凶,尚惡言殺,非堯仁之至乎?古之肉刑 者 劓、椓、黥、刖皆非死,尚以為虐。近代以來,斷人手足,鈎背烙筋,身見白骨而猶視息,四體分落乃 方絕命。以此示人,非平世事也。今四方長吏競為殘暴,婺州 先斷賊手足,然後斬之以聞。壽州 巡巡 檢使檢使 磔賊於闤闠之中,其旁猶有盜物者。使嚴刑可誡於衆,則秦之天下,無叛民矣。臣以謂非法之 刑,非所以助治,惟陛下 除之。」帝嘉納其言。 景德中,舉賢良方正 科,策入等,除祕書丞祕書丞 、通判通判 信州 。東封泰山 ,獻殊祥錄 ,改太常博太常博 士士 、直集賢院 。祀汾陰 ,幸亳州 ,命修車駕所過圖經 ,獻宋雅一篇,遷尚書尚書 祠部員外郎祠部員外郎 。 坐發國子監 諸科 非其人,降監潁州 稅。數月,召還。久之,判三司磨勘司 。上言;「官物在籍, 而三司 移文釐 正,或其數細微,輒歷年不得報,徒擾州縣。自今官錢百、穀斗、帛二尺以下,非欺 紿者除之。」真宗 雅眷詞臣,其典掌誥掌誥 命,皆躬自柬拔。擢知制誥知制誥 、判登聞鼓院 、糾察在京刑糾察在京刑 獄獄 。累遷左司郎中左司郎中 ,為翰林學士翰林學士 ,儤直未滿,卒。仁宗 憐之,召其妻盛氏至禁中,賜以冠帔。 易才學瞻敏過人,數千百言,援筆立就。又善尋尺大書行草,及喜觀佛書,嘗校道藏經 ,著殺生戒, 有金閨 、瀛州 、西垣制集 一百五十卷,青雲總錄 、青雲新錄 、南部新書 、洞微志 一百三十 卷。子彥遠 、明逸 ,相繼皆以賢良方正 應詔。宋興以來,父子兄弟制策登科 者,錢氏一家而已。 彥遠 字子高,以父蔭補 太廟齋郎太廟齋郎 ,累遷大理寺丞大理寺丞 。舉進士 第,以殿中丞殿中丞 為御史臺推直御史臺推直 官官 。通判通判 明州 ,遷太常博士太常博士 。舉賢良方正 能直言極諫科,擢尚書尚書 祠部員外郎祠部員外郎 、知潤州 。 上疏曰: 陛下 即位以來,內無聲色之娛,外無畋漁之樂,而前歲地震 ,雄、霸、滄、登,旁及荊湖 ,幅員 數千里,雖往昔定襄 之異,未甚於此。今復大旱,人心嗷嗷,天其或者以陛下 備寇之術未至,牧民 之吏未良,天下之民未安,故出譴告以示之。苟能順天之戒,增修德業,宗社 之福也。 今契丹 據山後諸鎮,元昊 盜靈武、銀、夏,衣冠車服,子女玉帛,莫不有之。往時,元昊 內寇, 出入五載,天下騷然。及納款賜命,則被邊長吏,不復銓擇,高冠大裾,恥言軍旅。一日契丹 負恩, 乘利入塞,豈特元昊 之比耶?湖、廣蠻獠劫掠生民,調發督斂,軍須百出,三年于今,未聞分寸之 效。惟陛下 念此三方之急,講長久之計,以上答天戒。 時旱蝗,民乏食,彥遠 發常平倉 賑救之。部使者部使者 詰其專且摧價,彥遠 不為屈。召為右司諫右司諫 ,請 勿數赦,擇牧守,增奉入以養廉養廉 吏,息土木以省功費。遷起居舍人起居舍人 、直集賢院 、知諫院 。會諸路 奏大水,彥遠 言陰氣過盛,在五行傳 「下有謀上之象」,請嚴宮省宿衞。未幾,有挾刃犯謻門者。 特賜五品服。又上疏曰: 主 仕 艺 文 文 仕 號 名 仕 名 號 號 衙 仕 地 作 號 地 文 文 文 地 法 地 地 文 主 仕 文 文 地 地 作 文 衙 地 地 作 文 文 衙 仕 地 衙 衙 名 號 文 文 衙 文 文 文 號 作 作 作 作 作 作 作 作 名 名 仕 仕 名 仕 文 文 仕 文 文 文 地 文 仕 文 文 地 主 异 地 地 主 礼 政 名 名 政 名 主 名 地 文 名 文 文 文 衙 衙 名 作 5 / 8 https://taolang.club/doc/2574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6.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農為國家急務,所以順天養財,禦水旱,制蠻夷之原本也。唐開元戶八百九十餘萬,而墾田一千四百三十 餘萬頃。今國家戶七百三十餘萬,而墾田二百一十五萬餘頃,其間逃廢之田,不下三十餘萬,是田疇 不 闢,而游手者多也。勸課其可不興乎? 本朝轉運使轉運使 、提點刑獄提點刑獄 、知州知州 、通判通判 ,皆帶勸農之職,而徒有虛文,無勸導之實。宜置勸農 司 ,以知州知州 為長官長官 ,通判通判 為佐,舉清強幕職幕職 、州縣官為判官。先以墾田頃畝及戶口數、屋塘、 山澤、溝洫、桑柘,著之於籍,然後設法勸課,除害興利。歲終農隙,轉運司 考校之,第其賞罰。 楊懷敏 妄言契丹主 宗真 死,乃除入內副都知都知 ;內侍黎用信以罪竄海島,赦歸,遽得環衞官致 仕 ;許懷德 、慎鏞 高年未謝事;楊景宗 、郭承祐 闟冗小人,宜廢不用:歷舉劾 之,多見聽 納。彥遠 性豪邁,其任言職,數有建明。卒于官。 明逸 明逸 字子飛。繇殿中丞殿中丞 策制科制科 ,轉太常博士太常博士 。為呂夷簡 所知,擢右正言右正言 。首劾范仲淹 、富 弼 :「更張綱 紀,紛擾國經。凡所推薦,多挾朋黨。乞早罷免,使姦詐不敢效尤,忠實得以自立。 」疏奏,二人皆罷;其夕,杜衍 亦免相。明逸 蓋希章得象 、陳執中 意也。 石元孫 與夏人戰沒,以死事褒贈,既而生歸,朝廷釋不問。明逸 請正其僨軍之罪,乃竄之遠方而奪 其恩。進同修起居注同修起居注 、知制誥知制誥 ,擢知諫院 ,為翰林學士翰林學士 。自登科 至是,纔五年。加史館修史館修 撰撰 、知開封府 。妄人冷青自稱皇子 ,捕至府,明逸 方正坐,青叱曰:「明逸 安得不起?」明 逸 為起,坐尹京無威望;又獄吏榜婦人鄼氏墮足死,罷為龍圖閣學士龍圖閣學士 、知蔡州 。歷揚青鄆曹 州 、應天府 ,還,判流內銓判流內銓 、知通進銀臺司 ,復出知成德軍 、渭州 。加端明殿學士端明殿學士 、知秦 州 。 先是,于闐 入貢,道邈川,唃厮囉 留不遣。會其妻亡,前帥張方平 請因而卹之,且誘其般次入 貢,詔賻絹千匹。明逸 言:「朝廷撫唃氏至厚,頃以招馬為名,賂繒縕;邀請六事,既徇其五,而猶 觖望。今壅遏荒服之貢,固有罪矣,豈可復加賜以辱國體?」從之。而于闐 使與般次亦皆至。厮囉有 子質于秦,別子 木征居河州 。殿侍殿侍 程從簡私與之盟,令過洮河 ,許以官且歸其質子。事不驗,木 征怒,留貢使。明逸 械從簡往詰,因斬之。木征惶懼,悉遣所留者。 治平初,復為翰林學士翰林學士 。神宗 立,御史御史 論其傾險憸簿,頃附賈昌朝 、夏竦 以陷正人,文辭淺 繆,豈應冒居翰院?乃罷學士學士 。久之,知永興軍 。熙寧四年[1071],卒,年五十七。贈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 謚曰修懿 。 藻字醇老 ,明逸 之從子 也。幼孤,刻厲為學。第進士 ,又中賢良方正 科,為祕閣校理祕閣校理 。慈聖 后臨朝,藻三上書乞還政。同修起居注同修起居注 、知制誥知制誥 。加樞密直學士樞密直學士 、知開封府 。平居樂易無崖岸, 而居官獨立守繩墨,為政簡靜有條理,不肯徇私取顯。數求退,改翰林侍讀學士翰林侍讀學士 、知審官東院 。 卒,年六十一。神宗 知其貧,賻錢五十萬,贈太中大夫太中大夫 。 景諶 ,景臻 之從兄也。繇殿直殿直 巡轄巡轄 兩京馬遞馬遞 ,中進士 第。初赴開封解試,時王安石 得其 文,以為知道者。既薦送之,又推譽於公卿間,自是執弟子 禮。安石 提點提點 府界,景諶 為屬主主 簿簿 ,又以文薦之。執喪居許,聞安石 得政,喜,因事來京師謁之。方盛夏,安石 與僧智緣 臥於 地,一最親者袒坐其側。顧景諶 褫服脫帽,未及它語,卒然問曰:「青苗、助役如何?」景諶 曰: 「利少害多,異日必為民患。」又問:「孰為可用之人?」曰:「居喪 不交人事,而知人尤難事也。 」遂辭出。 名 武 文 文 文 衙 文 武 文 文 衙 名 主 名 文 仕 名 名 名 名 法 名 名 名 文 文 文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文 衙 文 仕 文 衙 主 名 名 名 文 地 地 地 文 衙 地 地 文 地 政 名 名 名 政 礼 地 文 地 名 文 號 文 名 名 文 地 文 名 名 名 亲 仕 仕 文 文 文 文 衙 文 衙 號 文 名 名 文 文 文 仕 名 亲 名 文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名 礼 6 / 8 https://taolang.club/doc/2574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7.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後調官調官 復來,安石 已作相,又往詣之。安石 令先與弟安國相國相 見。安國亦與之善,謂景諶 曰:「相 君欲以館閣相處而任以事。」景諶 曰:「百事皆可為,所不知者新書、役法耳。」及見安石 ,安 石 欲令治峽路 役書,且委以戎、瀘蠻事。景諶 曰:「峽路 民情,僕固 不能知;而戎、瀘用兵,繫 朝廷舉動、一路生靈休戚,願擇知兵愛人者。」安石 大怒,坐上客數十人,皆為之懼。退就謁舍,賞激 之與詆以為矯者參半。景諶 笑曰:「自古以來,好利者衆,而顧義者寡,故天下萬事,皆由人而不在於 己。苟為利所動,而由於人,則盜亦可為也。夫盜之所以為盜者,利勝於義,而不知所以為之者耳。吾又 何憾焉?」遂與安石 絕。熙寧末,從張景憲 辟知瀛州 ,終身為外官,僅至朝請郎朝請郎 而卒。 勰 勰字穆父 ,彥遠 之子也。生五歲,日誦千言 。十三歲,制舉之業成。熙寧三年[1070]試應,既中祕祕 閣閣 選,廷對入等矣,會王安石 惡孔文仲 策,遷怒罷其科,遂不得第。以蔭知尉氏縣 ,授流內流內 銓銓 主簿主簿 。判銓判銓 陳襄 嘗登進班簿,神宗 稱之。襄曰:「此非臣所能,主簿主簿 錢勰 為之耳。」明 日召對,將任以清要官。安石 使弟安禮 來見,許用為御史御史 。勰謝曰:「家貧母老,不能為萬里 行。」安石 知不附己,命權鹽鐵判官權鹽鐵判官 ,歷提點提點 京西、河北、京東刑獄 。元豐定官制,勰方居 喪 。帝於左司郎中左司郎中 格自書其姓名,須終制 日授之。 奉使 弔高麗 ,外意頗謂欲結之以北伐。勰入請使指,帝曰:「高麗 好文,又重士大夫士大夫 家世,所以 選卿,無他也。」乃求呂端 故事以行,凡餽餼非故所有者皆弗納。歸次紫燕 島,王遣二吏追餉金銀 器四千兩。勰曰:「在館時既辭之矣,今何為者?」吏泣曰:「王有命,徒歸則死,且左番已受。」勰 曰:「左右番各有職,吾唯例是視,汝可死,吾不可受。」竟卻之。還,拜中書舍人中書舍人 。 元祐初,遷給事中給事中 ,以龍圖閣待制龍圖閣待制 知開封府 。老吏畏其敏,欲困以事,導人訴牒至七百。勰隨即 剖決,簡不中理者,緘而識之,戒無復來。閱月聽訟 ,一人又至,呼詰之曰:「吾固戒汝矣,安得欺 我?」其人讕曰:「無有。」勰曰:「汝前訴云云,吾識以某字。」啟緘示之,信然。上下皆驚咤。宗 室 、貴戚為之斂手,雖丞相府 謁吏干請,亦械治之。積為衆所憾,出知越州 ,徒瀛州 。召拜工 部 、戶部侍郎戶部侍郎 ,進尚書尚書 ,加龍圖閣直學士龍圖閣直學士 ,復知開封,臨事益精。蘇軾 乘其據案時遺之詩,勰 操筆立就以報。軾曰:「電掃庭訟,響答詩筒,近所未見也。」 哲宗 涖政,翰林缺學士學士 ,章惇 三薦林希 ,帝以命勰,仍兼侍讀 。以嘗行惇謫詞,懼而求去。帝 曰:「豈非『鞅鞅非少主 之臣,硜硜無大臣之節』者乎?朕固知之,毋庸避也。」嘗侍經幄,帝留與 之語曰:「臺臣臺臣 論徐邸事,其辭及鄭、雍,小人離間骨肉如此。若雍有請,當付卿以美詔慰安之。」 既而雍章至,勰答詔云:「弗容羣枉,規欲動搖,朕察其厚誣,力加明辨,夫何異 趣,乃爾乞身。」 帝見之,謂能道所欲言者。惇因是極意排詆,諷全臺攻之,言不已。罷知池州 ,卒于官,年六十四。 訃未至,帝猶即其從弟景臻 問安否。元符末,追復龍圖閣學士龍圖閣學士 。 即 即字中道,吳越王 諸孫也。第進士 ,為睦州 推官推官 。部使者部使者 有獄在衢,啖即以薦牘,使往治。即 曰:「吾寧老 冗選中,豈忍以數十人易一薦乎?」至,則平反之。辟鄜延幕府 。崇寧中,為陝 西 轉運判官轉運判官 。王師復銀州 ,轉餉最。徽宗 召對,問曰:「靈武可取乎?」對曰:「夏人去來飄 忽,不能持久,是其所短;然其民皆兵,居不縻飲食,動不勤轉餉,願敕邊臣先為不可勝以待釁,庶可 得志。」帝曰:「大砦泉可取否?」對曰:「是所謂瀚海 也。臣聞其地皆舄鹵,無水泉,或以飲馬, 口鼻皆裂,正得之無所用。」帝然之。 文 名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地 政 名 名 名 名 地 文 名 名 词 文 名 名 地 文 文 文 名 號 文 名 名 作 文 名 文 文 法 礼 文 礼 仕 政 政 文 名 然 文 文 文 衙 法 亲 衙 地 地 衙 文 文 文 名 號 文 名 名 仕 主 文 名 地 名 文 主 仕 地 文 文 名 衙 地 文 地 號 地 7 / 8 https://taolang.club/doc/2574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8.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316 卷三百一十六 列傳第七十五 318 卷三百一十八 列傳第七十七→目錄 60 61 除直龍圖閣直龍圖閣 、知慶州 。至鎮,築安邊城 、歸德 堡,包地萬頃,縱耕其中,歲得粟數十萬。徙知延安 府 ,加集賢殿修撰集賢殿修撰 ,又進徽猷閣待制徽猷閣待制 、顯謨閣直學士顯謨閣直學士 。在延五年,童貫 宣撫宣撫 陝西 ,得便宜行 事。時長安百物踴貴,錢幣益輕,貫欲力平之,計司 承望風旨,取市價率減什四,違者重置于法,民至 罷市。徐處仁 爭之,得罪。又行均糴法,賤入民粟,而高金帛估以賞,下至蕃兵 、射士之授田者,咸 被抑配,關內騷然,幾於生變。即亦屢抗章,極陳其害,貶永州 團練副使團練副使 ,然糴害亦寢。 數月,還待制待制 、知興仁府 ,徙太原 ,以童貫 宣撫宣撫 本道辭,不許,居二年,以疾提舉洞霄宮 , 復直學士 。睦寇作,起知宣州 。即自力上道,至則悉意應軍須。貫上其功,進龍圖閣學士龍圖閣學士 。貫遂 引為河北、河東 參謀參謀 ,以老固辭,乃轉正奉大夫正奉大夫 致仕 。卒,贈金紫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 ,謚曰忠定。 論曰:進士 自鄉舉至廷試 皆第一者纔三人,王曾 、宋庠 為名宰相宰相 ,馮京 為名執政,風節相 映,不愧其科名焉。邵亢 知太常太常 ,裁損張貴妃 卹典,潁王潁王 授室、公主 下嫁,請用古典,可謂不 愧其官守矣。邵必 亦習禮者也,預修唐書 而能力辭,以為史出衆手,非古人撰述之體,豈非名言 乎?錢惟演 敏思清才,著稱當時,然急於柄用,阿附希進,遂喪名節。錢氏三世制科制科 ,易、明 逸 皆掌書命掌書命 ,時人榮之。惜乎易以輕儁,明逸 以傾險,並為時論所憾云。 文 地 地 地 衙 文 文 文 名 文 地 衙 名 营 地 文 文 衙 地 名 文 衙 仕 地 文 地 武 文 仕 文 仕 仕 名 名 文 名 名 文 主 文 主 名 作 名 文 名 文 名 8 / 8 https://taolang.club/doc/2574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