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中國時報                                        2010/9/23

高等教育招生危機下大學校院的治理與策略                        黃聰亮 教授



一、前言
  台灣教育的普及使近 20 餘年來高等教育機構雖不斷的增加,但全國出生人
數,卻由民國 70 年之 41.4 萬人降至 98 年之 19.1 萬人,及 99 年之 16.8 萬人,
出生率由 23%降為 7.31%。近年高等教育機構已出現了招生的危機,而且此危機
並非短期的現象,將會逐年加劇。少子化已嚴重衝擊台灣的高等教育。目前大學
招生不僅面臨國內就讀人口逐年銳減的威脅,亦得面對國外學校來台招生與台灣
學生選擇出國或前往中國大陸就讀的衝擊。因此,如何在這種內外夾擊的困境,
建立一套有效可行的治理方式與策略,吸引學生就讀,已成為高等教育機構的重
要課題。

二、學校治理
   在學校治理方面可分為(一)教師專業發展(二)學術研究發展(三)課程改革與
(四)國際化措施 這幾個方面來說明:
(一) 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專業發展可分為教學、專業研究及學生輔導三個面向:
1. 在教學發展方面:
    學校應建立提升教師教學方法與知能之機制。教務處除行政業務外,應協助
教師教學發展,成立  「教學品質發展中心」,專門協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與技能,
提高教學能量,並建構完善之教學評量辦法,以提升教學品質。由校方提供資源
與空間,鼓勵教師成立「教師讀書聯誼會」   ,及多與校內外、國內外交流,不僅
達到知識分享的目的,亦能快速瞭解當前的知識發展、教學方法、學科內容或產
學合作的現況。系所經費以支援教師教學為優先,增加教學助理名額,改善教學
設備,運用教學科技,使教學生動且有效能。
2. 在專業研究發展方面:
    學術研究,是大學的命脈,更是大學教師根基之所在。校方有責任提供及建
立良好的研究環境與獎勵機制,教師專業研究方能在已有基礎上更加精進。設立
獎勵辦法,對具研究能力與經驗的教師,可酌量增加其研究比重並減輕教學與行
政負荷,以獲得更可觀的研究成果。積極與研究型大學(如臺、清、交)建立跨校
學術交流機制,初期由校方提供計畫經費,鼓勵教師提出與研究型大學間之跨校
學術研究計畫,鼓勵成立研究群,發揮群體及跨領域研發能量,藉由共同完成計
畫,以提升本校研究發展成果之質與量;後期則由此跨校研究群共同向產業界提
出計畫。
3. 在學生輔導方面:
學務處應設置相關單位,定期舉辦研習會,提升教師輔導知能。鼓勵教師與
學生,在教學歷程中對話及相互討論,以確保教學及學習的效能。教師應提供課
後諮詢時段,以利學生課業與生活諮詢。利用教師專業專長,善為利用寒暑假之
校園空間,擴大辦理暑假及寒假活動營(教育部有學產基金可補助)或志工服務的
計畫案,鼓勵學生參與,以凝聚對學校之向心力 。對離校較遠的學生,為防止
其轉校,應深耕入學新生,使其有充分認同感;且照顧弱勢族群志工服務的部份,
尚可申請教育部對學校獎補助款的金額。


(二) 學術研究發展:
1. 發展特色研究
    學術研究,是大學特色建立之關鍵。發展具有競爭力的系所及特色研究,是
本校未來必要的規劃。如臺東地區具發展觀光的天然資源,多元的族群及特有文
化,擁有豐富的考古文化遺址。可結合區域及地方政府之發展策略,爭取設置海
洋與生態、城郷規劃、健康管理、餐飲與旅遊等相關系所,配合地方產業,推動
產學合作與設立在職碩士班,以增進與產業界之交流。
2. 訂定獎勵機制及辦理學術交流分享活動
    訂定誘因機制,鼓勵教師爭取國科會計畫;並參與國際學術研討會與論文發
表。由校方提供資源,定期辦理國際研討會,以增進學術交流,厚實教師學術基
礎。對研究或產學合作所需經費,優先給予補助;有特殊貢獻的同仁,亦應有實
質獎勵。為提升專業期刊論文發表之質與量,應定期邀請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之編
輯蒞校演講;並請具學術期刊發表能量之教師,定期舉辦論文寫作分享活動。
3. 鼓勵並補助跨校及跨領域之整合型計畫
    積極與研究型大學建立跨校學術交流機制(如與臺、清、交大簽署策略聯盟
合作協議)   ;鼓勵教職員生與社區建立伙伴關係,並與地方聯合提出整合型計畫。
校內不同院系所之間可組織跨領域研究團隊,由校方提供跨領域的學位學程,教
師經由授課,亦能逐步培養跨領域的學能或第二專長,以應付快速變動的時代潮
流。
4. 建立彈性之教師評鑑辦法
    針對具有教學興趣與專才的教師,酌量增加其教學評鑑之比重;具研究能力
及產學合作績效的教師,則減輕其教學負荷,並酌量增加其研究與產學合作績效
的評鑑比重,以獲得更可觀的研究成果與產學合作績效。
5. 達成被國際認證組織認證
    提升學術研究水準, 加強實務、應用及整合之工作,並積極拓展國內、外
學術交流,達成被國際權威認證組織,如 AACSB、ACBSP、IACUE、WWC、ACICS、
DETCA、IDETC 所認證。藉以提升本校國際知名度及學術地位。如私立銘傳大學,
其學校所開設的課程學分 已經獲得美國中西部學術評鑑協會的認可 深值效法
                 ,                    ,       。


(三)課程改革:
課程的改革,首先要確立整體發展的總體目標,並訂定基礎素養與核心能
力;繼由相對應的課程予以達成;其後再透過學生學習成效,檢視是否達成教育
目標。
1. 發展一系一特色之學程
    在學校之整體發展的總體目標下,發展系所之特色。(如資工系可發展智慧
型玩具與遊戲學程);或透過各院系,逐年研擬增設跨領域整合學程。(如體育系
可增設健康管理學程),以增加未來之競爭能力。依系所發展目標,訂定基礎素
養與核心能力,在建立基礎觀念與基礎知識下,規畫課程地圖與相對應的專業課
程予以達成。再透過學生學習成效調整課程內容並改善教學技巧。(例如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Case Study、及轉變傳統單向傳授的模式,注入多
元討論機制等)       ,以提高教學成效。
2. 融入證照課程
    為使課程實用化,以逹「即訓即用」之功能,應落實產學合作及證照教育,
將考照內容融入課程,並爭取本校為證照考場以增加學生考中率。積極輔導學生
取得證照及對外招收證照班,培養學生優異專業智能與精神。實踐『寓學於用』
之教育目標,使學生畢業時均能擁有專業證照,除增強學生畢業後之競爭力外,
更形塑為學校辦學特色之一,能在產業界中建立良好「品牌」及「形象」。


(四)國際化措施方面:
    面對全球的競爭,大學教育國際化已是必然的趨勢。大學必須具有更寛闊的
視野,以協助師生與國際接軌,促進學校長足發展。以下或為可行的措施:
1. 加強語文能力培育
    建構國際化之學術環境,推動學術交流,提昇國際競爭力,加強語文能力培
育,設立英、日語自學資源中心,輔導檢定資格之取得,以增強學生畢業後之競
爭力。
2. 發展遠距學位或學分學程
    發展對東南亞(如越南)等地的『遠距教學』學位或學分學程(不在總量管制
裡);一方面不受名額的限制,再方面提供在中國及東南亞等地臺商的學習機會。
同時積極招收大陸學生,除發揮本校的獨特性以吸引陸生外,應同時結合國外證
照,使陸生來台除獲得專業訓練及本校學歷外,能同時取得國際證照,方能擁有
獨特性,建立有別於他校的競爭優勢。
3. 建立華語文中心並加強國際化
    若有中文系之學校應建立並加強華語文中心能量,營造華語學習環境。開辦
外國學員修讀中文,積極招攬國際學生及在台外籍人士到臺東大學就讀。利用寒
暑假招收外國學生,參加『華語渡假夏令與冬令學習營』等… 。同時,建立華
語文訓練證書的權威性。
4. 積極締結姐妹校系,發展『2+2』『3+1』『4+1』的學位學程
                   、   、
    持續拓展學術交流合作,落實合作、互訪、研究、雙聯學位等,並支持一系
所發展一國際姐妹伙伴,教師互換交流之計畫;同時持續鼓勵學生赴國外進修學
分、短期研習或修習雙聯學位。發展『2+2』的雙聯學士學位、『3+1』的交換學
生、
 『4+1』的遠距五年一貫學位學程,學生「多一年,可多一份學位」證明書,
以增加學生之職場競爭力。

三、招生策略的擬訂
(一)依學校的特色擬訂招生策略
  學校若要在招生市場中與其他學校競爭,學校除了要有明確的辦學理念、特
色與自我定位外,招生策略須依據學校特色擬訂,以強化學校之差異與價值,並
透過目前學生接近的通路與管道宣傳。如此除了能吸引學生前來就讀,亦能讓學
生知道其在大學階段能夠學習到那些知識或技能。
(二)內外兼顧的招生策略
  招生策略不僅要著重新生,在學學生可能成為學校更高學制的學生。因此,
招生策略必須涵蓋在學生的照顧,亦即給予在校生優質之教學環境、課程規劃、
生活照顧、品格教育、就業輔導等。畢竟培育人才實質內涵才是吸引學生的最重
要因素。
(三)境外學生的招生策略
  在國際化教育和多元化學生校園的辦學理念下,僑生、外籍生、陸生等境外
學生之招生策略,亦是勢在必行。此外,英語教學之課程、學程和學位的建置,
國際學院,國際宿舍,輔導和社團活動等均為招收境外學生需規劃的要素。
(四)定期檢討、修正招生策略
  學校必須即時掌握國內外高等教育的招生現狀及相關訊息,並定期進行高中
生錄取新生校系的選擇調查,同時亦必須充分掌握在校學生家庭社經背景、出生
地、畢業高中、就學規劃及對校內各項教學資源滿意度等情況。

四、因應現狀的招生策略
  前段學校之顧慮多半是學生平均素質下降時之教學成效以及研究所教育之生
源、素質和國際化等議題。後段學校可能面臨嚴重的生源不足及學生素質低落,
導致轉型或退場,不論是片面或全面的大幅度改革都將是嚴峻的考驗。而中段學
校將會遭遇前、後兩段學校之綜合性問題的挑戰。總而言之,無論各校處境為何,
少子化狀況必定會在學生量和質兩方面造成極大變動,因而招生策略之擬定和執
行,乃各校必須面對的共同議題。在此前提下,招生策略大概可分為三大面向:
(一)自我之加強與改變(二)資訊蒐集與分析,和(三)招生宣導與執行。


(一)自我之加強與改變
 1.提供學生跨領域與第二專長的學習:
  學校應提供足夠的跨領域學習資源或培養學生第二專長,已是學校的重要的教
 學課題。
2.五年一貫學碩直升學位制度:
  在少子化人口結構的威脅下,五年一貫的直升學制是學校留住學生的好方
  法,建議各學系可大力推行提供優秀入學學生或在學成績優秀學生直升的制
  度。
3.充實硬體設備:
 教學設備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校的教學品質,學校應及早建立教學設備的投
 資準則,並透過校內管理資訊建置設備更新指數資訊,讓學生享有最好的教
 學設備。提高學生對校園環境的維護與安全性、校園 e 化程度、校園生活舒
 適度、教學設備定期更新與購置、行政服務、圖書館及宿舍等周邊環境與硬
 體設備的滿意度已是招生策略不可忽視的一環。
4.國際學程學院之建置
 WTO 開放的境外設校帶來的高教跨國競爭,使得學校的招生除了重視國內招
 生外,亦應著力於開拓海外就讀人口。境外學生均為外加名額,各學系在教
 學資源容許情況下,應多提供境外學生招生名額,此舉不僅有助於少子化帶
 來的招生壓力外,亦可加速達成高教國際化的目標。英語授課的各項課程與
 學程,不僅有利於提升既有學生的學習水準,更能增加世界各國學生來台求
 學的意願。
5.回流與成人教育
 回流教育與成人教育(包含推廣部的非學位課程、正式學位班,如最近所推
 出的 4+X 第二專長學士學位等),這兩項終身學習教育的發展,在台灣的高
 等教育市場仍有待開發,繼以拓展到非傳統的 18-22 歲學生。各大學應該就
 地緣之便,開始發展回流教育與成人教育的終身學習,以彌補各大學因人口
 少子化所減招的名額。如此,不只是高等教育之福,也又益於協助緩和日趨
 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
6.跨領域整合及轉型退場機制
  大學法規定大學可結合跨院、跨系師資與資源開課,為了讓學生不必受限於
  既有的專業學科知識,而有更多的選擇,可加入不同領域的觀點或研究,成
  立跨領域的研究所,以吸引學生就讀意願。此外,因應社會與產業需求
  的改變,可考慮建立系所轉型退場機制將部分招生過差的系所予以退場轉
  型,重新出發,以提高競爭力。
7.招生事務體制化
  (1)縱向連結:設立「校-院-系級的招生策略委員會」 :
  積極建立校內的招生共識,強化行政單位間招生事務的縱向連結,成立「校
  -院-系級的招生策略委員會」 ,使校內招生事務得以有效快速的連結與整
  合。校級招生策略委員會功能在於分析每年度錄取學生的質量狀況並進行檢
  討,使各院系更清楚學生的素質與特性,並正視招生議題。校級招生策略委
 員會亦必須根據校內招生現況研擬各項招生策略,並對校內招生資源進行最適
 當有效的配置,以確實協助各院系與相關行政單位改善與解決招生困境。院系
策略招生委員會則為招生事務的執行單位,負責執行校級委員會決議的各項招
 生事務,舉辦各項院系特色的招生宣傳活動,並將各單位的招生困境回饋至校
 級招生策略委員會,以修正各項招生策略。
 (2)橫向整合:整合校內招生相關的單位:
 為了使學校對外招生更具整體性,必須將各校招生相關單位納入「校級的招
 生策略委員會」中,如整合校內教務處、公共關係室、國際教育合作處、就業
 輔導暨校友聯絡室…等與招生事務相關的單位,讓各單位在招生事務上進行
 整合與連結,彼此即時並充分掌握招生現況,而使得招生資源與宣傳能發揮
 最高的效益。同時亦必須強化這些招生相關單位與院系招生執行單位間的關
 係,使對外宣傳窗口能真正瞭解校內內部現況與需求。
 (3)訂定各年度招生決策行事曆:
 依據全國各學制的招生時間擬定本校各項招生事務行事曆,明訂各項招生決
 策事項之程序與逐級的時程管制。如此將能讓各校內部各項招生決策與事務,
 都能在最充裕討論與時間下執行。
  (4)編列相關招生經費專款:學校必須編列招生相關事務的預算以推行校級各
  項招生事務,並補助或獎助
  各院系單位的招生宣傳與舉辦各項招生活動。
(二)資訊蒐集和分析
1. 影響學生校系選擇的原因
《遠見雜誌》2010 對兩岸家長的調查得知:台灣家長用以作為評估優質大學的
條件依序為:有名氣、校風好、歷史悠久(44.3%)→培養人才、素質好(18.2
%)  →師資與設備佳 (15.3%)→企業愛用   (15%) →學生素質高、進入門檻   (14.7
%) ;大陸家長用來評估的條件則是:有名氣(83%)→培養人才多(62.3%)
→學術聲望佳(57.1%)→師資設備佳(38.9%)→產學合作多(20.2)        。此外,
據 98 學年全國新生問卷調查得知「未來就業的競爭力」是學生「校系選擇」時
的重要共同考量。在「影響學生選系原因」的調查中,得知學生視為「未來就業
競爭力」就讀之首要考量,其次才是「學校因素」            (學校聲望、學校設備與週邊
環境、學校師資)與「考試分數落點」       。據 99 學年全國新生問卷調查得知,      「未
來就業競爭力」   亦是首要考量,再來依序則是      「學校聲望」  、
                                     「學校周邊環境」   、「學
校師資」「學校設備」「考試分數落點」
      、       、           。因此,學校必須瞭解學生選讀學校與
學系的原因,依此加強或改善學校既有的招生策略與方針,以吸引更優秀的學生
入學。這樣的調查結果讓我們在擬定招生策略時,不得不重視學生對學校教學資
源軟硬體的滿意度及其未來就業的競爭力問題。
2. 新生未來就讀大學期間的規劃
100 學年大一新生問卷調查:未來四年大學就讀期間的規劃,在經學生複選填答
後得知學生在就讀大學期間前五大順位的規劃依序為,有 39.9%的學生想「參加
職業證照考試」  、35.7%的學生想「修輔系」    、33.8%想「參加海外遊學」  、27.4%想
「準備國內研究所的甄試或考試」      、26.2%想「參加國家考試」   。100 學年大一新
生問卷調查:未來四年大學就讀期間的規劃,在經學生複選填答後得知,學生在
就讀大學期間前五大順位的規劃依序為:有 65.2%的學生想增進外語能力,39.2
%的學生規劃參加職業證照考試,28%的學生規劃參加國家考試,26.5%的學生
規劃參加國內研究所考試或甄選,23.8%的學生規劃修輔系。
3. 學生質量的掌控
(1)新生入學錄取成績的分析:
在招生策略上我們除了必須及時瞭解就讀學生選讀學校的原因、就讀需求與未來
規劃外,充分掌握錄取就讀學校學生的素質亦是個重要議題,每學年必須針對學
測與指考入學學生之錄取成績進行歷年分析比較,使各院系充分瞭解其錄取學生
成績在全國應考考生成績的百分比落點位置 唯此 我們才能讓招生執行單位
                     。  ,           (各
院系)更清楚其在少子化人口結構趨勢下的困境,而使其積極面對與解決招生難
題。透過入學學生的質量分析,掌握歷年來就讀學生數量與入學成績變化,可使
學校得以對各學系招生數量進行最好的調配,以提升入學新生的整體素質。
(2)學生在校成績的比較分析:
除了確實掌握學生的錄取成績外,亦必須對該生入學後的學習成績進行統計分
析,檢視高分錄取的學生入學後的學業成績是否仍舊優異,並進一步探討比較不
同管道入學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差異。
(3)學生的休、退與轉學狀況:
學校必須要清楚學生對於就讀校系的滿意度或自我的學習狀況,亦可自每學年學
生的休學、退學與轉學情況得知。歷年就讀學生的休、退與轉學的統計分析,是
檢視是否留得住錄取就讀學生的重要指標。
(4)保質的獎勵辦法:
視學校財務狀況探討獎助與獎學金發放的可能性。入學獎學金的發放,是希望藉
此吸納更多優秀新生入學,以減少指考入學成績較不好的學生人數,提高學校整
體學生的平均素質。此舉亦可降低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差異性,使學生整體程度更
為均質化,而利於教師授課與各項教學提昇措施的施行。
4. 學生未來發展
(1) 產學合作機制:
學校與企業界的產學合作,不僅能加強學校的研發能量,強化學校的競爭力,藉
由這個過程學生亦可增加與企業界接觸、見習與實習的機會,進而擴展畢業生的
未來就業機會,並提高在企業界的能見度。
(2)職涯輔導:
學生職涯輔導目標在幫助學生瞭解其就讀專業學科、職場興趣、產業發展趨勢與
職場環境,使學生在具備專業職能,與深入瞭解產業、職場後,選擇適合自己興
趣與性向的職業,使畢業生皆能順利就業。因此,除了職涯發展輔導員必須具備
專業能力外,學校必須要有健全的職涯輔導的機制,除了「校級」的職輔單位,
亦考慮建立「院級」的職輔單位,以根據各院不同學科專業與產業領域,與不同
產業聯繫合作,發展不同的職涯輔導方案。職涯輔導單位充分扮演著企業與學校
院的溝通合作橋樑,唯此才能即時提供學生各產業領域的活動與相徵才訊息。
(3)職業證照與國家考試
就業市場競爭壓力的環境下,畢業生參加職業證照考試增加競爭優勢及參加國家
考試以謀得工作已成為一種趨勢。當大學教育被期待為職業培訓所的社會氛圍
下,學校是否能協助或獎勵專業證照考試或國考,已是校方必須注意的學生就學
需求。
(三)招生宣導與執行
1. 招生宣傳策略
(1) 配合招生行政時程的招生宣傳:
為使招生宣傳達到最大的效益,招生單位必須與公關室合作統籌規劃對外的宣傳
策略,不僅將招生宣傳納入學校整體宣傳之中,亦得讓學校的招生宣傳依招生行
政時程對外宣傳。此外,亦必須充分整合「校-院-系行單位」間的各項招生宣傳
活動,即可使學校招生資源達到最適當的配置,並使得各院系的招生宣傳事務更
具整體性,符合招生行政時程。校級招生單位必須編列相關經費協助或獎勵院系
辦理招生事務,例如:每學年補助各院系所招生宣傳活動、文宣製作補助經費,
或者給予各系所報到率提高的獎勵金。
(2)針對校系影響的重要因素加強宣傳:
必須先瞭解學生校系選擇的重要影響因素,並對此加強建置推行與宣傳。
(3)定期評估宣傳管道的效力:
招生宣傳必須將學校教學特色與相關活動訊息有效地傳達給學生、家長及其他社
會人士,招生宣傳的方式可分為:文宣廣告、媒體宣傳 (電視、廣播電台、報紙)
                                    、
戶外看板、車廂廣告…等。此外,必須要有定期評估各項宣傳管道效力的機制,
唯此才能排除無效的宣傳方式,將資源投注在最有效的宣傳途徑。
(4)與區域高中建立策略聯盟:
在招生來源逐漸地區化情況下,大學應與地區性高中職校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大學如能與各高中共同簽署夥伴學校策略聯盟,不僅可促進跨校教學、研究資源
之整合,亦可將高中生提早帶入校園,藉此吸引其至本校就讀。透過各校資源的
共享,讓學生提早認識大學環境,進而提升就讀意願,達到雙贏的局面。
(5)直接的招生活動:
為了能更瞭解高中生的就學需求,校內招生單位可積極參與高中職校自辦升學博
覽會,即時把握招生宣傳的時機,抑或直接邀請高中職學生來校參觀。各院系亦
可由各學系系主任(教師) 、研究生,以「學長姐」的身份回高中母校進行招生
宣導。學校並可鼓勵基礎招生單位亦可積極舉辦高中職各項研習營或寒暑營,並
提供相關活動經費。鼓勵各院系於寒、暑期,以高一、高二生為對象,舉辦各
種專業學習領域的研習營或活動(eg:人文、理工、商管、創意設計學等營隊),
該活動不僅可提供對該領域有興趣之學生的專業學習機會,期間亦展現學校優良
軟硬體教學資源外,並搭配各系的展示與參觀,讓高中畢業生對學校有深入的認
識與了解。此項活動可先由地區高中生為對象做起,再逐步推展至全國縣市。
(6)在校生教職員宣導:
讓在校生與校內教職員充分瞭解學校的教學績效與發展特色,是另一個重要宣傳
方式。在學生與教職員即為學校對外的活動宣傳窗口,若在校生或教職員能肯定
校內的辦學績效而對外宣傳,此不僅是免費的招生宣傳方式,亦是一種更具口碑
及說服力的宣傳。
(7)校友資源的善用:
畢業校友亦是另一個本校對外連結宣傳的途徑,學校內部必須建立良好校友聯繫
機制,透過各種與校友接觸的活動與機會,將學校教學特色與各項卓越表現,讓
社會與產學界更瞭解本校。
2. 招收境外生進修學位
境外學生包含外籍生、僑生、和陸生,均為外加名額或可彌補總量管制下之未能
招足的本國生名額。僑生之聯招行之多年,制度完備,目前以港、澳和東南亞華
僑為主,近年來人數亦有上升之趨勢。陸生是新領域,預期能成為台灣高等教育
輸出的最大市場。大陸招生可分為三個管道:1)正規學士、碩士、博士班, 2)
雙聯學制, 3)境外開班(碩專班、學士進修班)。近年來擴大招收外籍生已成
為各校推展國際化的一項重要指標,外籍生就學有「融入式」和「英語教學式」
兩類。台灣高等教育機構普遍缺乏英語教學和行政服務之基本能力,此與國情有
關。若欲打開非華裔外籍生市場,學校需有整體配套措施。至於招生管道和方式
不外乎參與博覽會、諦結姊妹校、雙聯學位、設置獎學金等。
3. 短期學分班境外研修生
由於陸生開放之政策後對學位生之多種限制,短期研修生亦將成為一大擴展的生
源。教育部目前對來自中國大陸短期研修生一年的學生人數有限制,然對一年以
下者未訂有上限。此外,外籍生亦可經此模式招募。短期學分班或隨班附讀式之
課程均可採多元化模式,以彈性調整來開班授課。尤其在考量各地區學制/學期
之不同,夏日大學有其吸引力。對於外籍生之研修,華語中心亦可成為一招生之
管道和誘因。

四、結論
大學面對越來越競爭的社會,不論是少子化的衝擊、國際化的教育需求、就業能
力的強化,均必須重新思考學校的經營理念與方向,並因社會脈動和時代潮流調
整經營策略,以強化辦學績效。在全球化的高等教育市場多元之競爭情境下,自
我訂位和教學品質的優質化仍是各校發展的重點。永續經營的概念和領導階層的
遠見和動力將決定未來的成果。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論語八則》.pptx
《論語八則》.pptx《論語八則》.pptx
《論語八則》.pptx
hingmanYao
 
[IGC2018] 엔씨소프트 이경종 - 심층강화학습을 활용한 프로게이머 수준의 AI 만들기
[IGC2018] 엔씨소프트 이경종 - 심층강화학습을 활용한 프로게이머 수준의 AI 만들기[IGC2018] 엔씨소프트 이경종 - 심층강화학습을 활용한 프로게이머 수준의 AI 만들기
[IGC2018] 엔씨소프트 이경종 - 심층강화학습을 활용한 프로게이머 수준의 AI 만들기
강 민우
 
ゲームAI入門(後半)
ゲームAI入門(後半)ゲームAI入門(後半)
ゲームAI入門(後半)
Youichiro Miyake
 
mBot教學(1) - mBot初體驗
mBot教學(1) - mBot初體驗mBot教學(1) - mBot初體驗
mBot教學(1) - mBot初體驗
吳錫修 (ShyiShiou Wu)
 
営業疑似体験ゲーム「ヒアリングチャレンジ」オンライン
営業疑似体験ゲーム「ヒアリングチャレンジ」オンライン営業疑似体験ゲーム「ヒアリングチャレンジ」オンライン
営業疑似体験ゲーム「ヒアリングチャレンジ」オンライン
Jun Chiba
 
16.03.24 sos project 컨셉 기획서_남진우
16.03.24 sos project 컨셉 기획서_남진우16.03.24 sos project 컨셉 기획서_남진우
16.03.24 sos project 컨셉 기획서_남진우
Nam Jinwoo
 
UNO
UNO UNO
UNO
Student
 

What's hot (7)

《論語八則》.pptx
《論語八則》.pptx《論語八則》.pptx
《論語八則》.pptx
 
[IGC2018] 엔씨소프트 이경종 - 심층강화학습을 활용한 프로게이머 수준의 AI 만들기
[IGC2018] 엔씨소프트 이경종 - 심층강화학습을 활용한 프로게이머 수준의 AI 만들기[IGC2018] 엔씨소프트 이경종 - 심층강화학습을 활용한 프로게이머 수준의 AI 만들기
[IGC2018] 엔씨소프트 이경종 - 심층강화학습을 활용한 프로게이머 수준의 AI 만들기
 
ゲームAI入門(後半)
ゲームAI入門(後半)ゲームAI入門(後半)
ゲームAI入門(後半)
 
mBot教學(1) - mBot初體驗
mBot教學(1) - mBot初體驗mBot教學(1) - mBot初體驗
mBot教學(1) - mBot初體驗
 
営業疑似体験ゲーム「ヒアリングチャレンジ」オンライン
営業疑似体験ゲーム「ヒアリングチャレンジ」オンライン営業疑似体験ゲーム「ヒアリングチャレンジ」オンライン
営業疑似体験ゲーム「ヒアリングチャレンジ」オンライン
 
16.03.24 sos project 컨셉 기획서_남진우
16.03.24 sos project 컨셉 기획서_남진우16.03.24 sos project 컨셉 기획서_남진우
16.03.24 sos project 컨셉 기획서_남진우
 
UNO
UNO UNO
UNO
 

Similar to 高等教育的招生危機下大學校院的治理與策略~黃聰亮教授

板橋國中臺北縣新北星99學年度推動免試入學高中職案990114
板橋國中臺北縣新北星99學年度推動免試入學高中職案990114板橋國中臺北縣新北星99學年度推動免試入學高中職案990114
板橋國中臺北縣新北星99學年度推動免試入學高中職案990114
joyhsiao
 
200901011455240 96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總檢討會特色簡報
200901011455240 96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總檢討會特色簡報200901011455240 96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總檢討會特色簡報
200901011455240 96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總檢討會特色簡報Kuo-Yi Chen
 
Feb 2013 CCC Market Intelligence
Feb 2013 CCC Market IntelligenceFeb 2013 CCC Market Intelligence
Feb 2013 CCC Market IntelligenceXinxin Feng
 
20121218 工作坊3(大學校院協助高中優質簡介)
20121218 工作坊3(大學校院協助高中優質簡介)20121218 工作坊3(大學校院協助高中優質簡介)
20121218 工作坊3(大學校院協助高中優質簡介)
Jack Lai
 
新藥研發產業博士學位學程112學年度新生說明會簡報
新藥研發產業博士學位學程112學年度新生說明會簡報新藥研發產業博士學位學程112學年度新生說明會簡報
新藥研發產業博士學位學程112學年度新生說明會簡報
Claudia Chen
 
98優質化計畫
98優質化計畫98優質化計畫
98優質化計畫Steven liaw
 
菲力智庫│十二年國教初探(2012.1002)
菲力智庫│十二年國教初探(2012.1002)菲力智庫│十二年國教初探(2012.1002)
菲力智庫│十二年國教初探(2012.1002)filexkids
 
评建知识学习
评建知识学习评建知识学习
评建知识学习netlawzhang
 
0903新北市新幸福方程式系列教育工程
0903新北市新幸福方程式系列教育工程0903新北市新幸福方程式系列教育工程
0903新北市新幸福方程式系列教育工程jessie0203
 
16新北市高國中辦理生涯發展教育作業流程
16新北市高國中辦理生涯發展教育作業流程16新北市高國中辦理生涯發展教育作業流程
16新北市高國中辦理生涯發展教育作業流程新北自強讀書會
 
教育部青年學者養成計畫構想
教育部青年學者養成計畫構想教育部青年學者養成計畫構想
教育部青年學者養成計畫構想
梨 管
 
從未來社會情境看評鑑的發展
從未來社會情境看評鑑的發展從未來社會情境看評鑑的發展
從未來社會情境看評鑑的發展Hsuan-Chih Wang
 
培育優質人力促進就業計畫範本參考 詹翔霖副教授
培育優質人力促進就業計畫範本參考 詹翔霖副教授培育優質人力促進就業計畫範本參考 詹翔霖副教授
培育優質人力促進就業計畫範本參考 詹翔霖副教授
文化大學
 
103學年度精緻師培成果線上展示
103學年度精緻師培成果線上展示103學年度精緻師培成果線上展示
103學年度精緻師培成果線上展示
yowcheu
 
Action research
Action research Action research
Action research
SuMeiLin0621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sisika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suoyi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方案英语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方案sugeladi
 
高校教师评价研究 1
高校教师评价研究 1高校教师评价研究 1
高校教师评价研究 1
红 张
 

Similar to 高等教育的招生危機下大學校院的治理與策略~黃聰亮教授 (20)

板橋國中臺北縣新北星99學年度推動免試入學高中職案990114
板橋國中臺北縣新北星99學年度推動免試入學高中職案990114板橋國中臺北縣新北星99學年度推動免試入學高中職案990114
板橋國中臺北縣新北星99學年度推動免試入學高中職案990114
 
200901011455240 96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總檢討會特色簡報
200901011455240 96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總檢討會特色簡報200901011455240 96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總檢討會特色簡報
200901011455240 96教育部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總檢討會特色簡報
 
Feb 2013 CCC Market Intelligence
Feb 2013 CCC Market IntelligenceFeb 2013 CCC Market Intelligence
Feb 2013 CCC Market Intelligence
 
20121218 工作坊3(大學校院協助高中優質簡介)
20121218 工作坊3(大學校院協助高中優質簡介)20121218 工作坊3(大學校院協助高中優質簡介)
20121218 工作坊3(大學校院協助高中優質簡介)
 
13
1313
13
 
新藥研發產業博士學位學程112學年度新生說明會簡報
新藥研發產業博士學位學程112學年度新生說明會簡報新藥研發產業博士學位學程112學年度新生說明會簡報
新藥研發產業博士學位學程112學年度新生說明會簡報
 
98優質化計畫
98優質化計畫98優質化計畫
98優質化計畫
 
菲力智庫│十二年國教初探(2012.1002)
菲力智庫│十二年國教初探(2012.1002)菲力智庫│十二年國教初探(2012.1002)
菲力智庫│十二年國教初探(2012.1002)
 
评建知识学习
评建知识学习评建知识学习
评建知识学习
 
0903新北市新幸福方程式系列教育工程
0903新北市新幸福方程式系列教育工程0903新北市新幸福方程式系列教育工程
0903新北市新幸福方程式系列教育工程
 
16新北市高國中辦理生涯發展教育作業流程
16新北市高國中辦理生涯發展教育作業流程16新北市高國中辦理生涯發展教育作業流程
16新北市高國中辦理生涯發展教育作業流程
 
教育部青年學者養成計畫構想
教育部青年學者養成計畫構想教育部青年學者養成計畫構想
教育部青年學者養成計畫構想
 
從未來社會情境看評鑑的發展
從未來社會情境看評鑑的發展從未來社會情境看評鑑的發展
從未來社會情境看評鑑的發展
 
培育優質人力促進就業計畫範本參考 詹翔霖副教授
培育優質人力促進就業計畫範本參考 詹翔霖副教授培育優質人力促進就業計畫範本參考 詹翔霖副教授
培育優質人力促進就業計畫範本參考 詹翔霖副教授
 
103學年度精緻師培成果線上展示
103學年度精緻師培成果線上展示103學年度精緻師培成果線上展示
103學年度精緻師培成果線上展示
 
Action research
Action research Action research
Action research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方案英语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英语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高校教师评价研究 1
高校教师评价研究 1高校教师评价研究 1
高校教师评价研究 1
 

More from vincent8899

SSCI、TSSCI、THCI、AHCI、SCI、SCIE、EI資料庫收錄期刊清單
SSCI、TSSCI、THCI、AHCI、SCI、SCIE、EI資料庫收錄期刊清單SSCI、TSSCI、THCI、AHCI、SCI、SCIE、EI資料庫收錄期刊清單
SSCI、TSSCI、THCI、AHCI、SCI、SCIE、EI資料庫收錄期刊清單vincent8899
 
8899通路王分紅行銷~為你賺取生活的另一桶金
8899通路王分紅行銷~為你賺取生活的另一桶金8899通路王分紅行銷~為你賺取生活的另一桶金
8899通路王分紅行銷~為你賺取生活的另一桶金vincent8899
 
動態類神經網路~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動態類神經網路~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動態類神經網路~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動態類神經網路~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vincent8899
 
模糊理論(Fuzzy)~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模糊理論(Fuzzy)~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模糊理論(Fuzzy)~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模糊理論(Fuzzy)~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vincent8899
 
教學及輔導技巧分享與成功的哲學~黃聰亮教授
教學及輔導技巧分享與成功的哲學~黃聰亮教授教學及輔導技巧分享與成功的哲學~黃聰亮教授
教學及輔導技巧分享與成功的哲學~黃聰亮教授vincent8899
 
少子化對大學校院的衝擊與教師因應之道~黃聰亮教授
少子化對大學校院的衝擊與教師因應之道~黃聰亮教授 少子化對大學校院的衝擊與教師因應之道~黃聰亮教授
少子化對大學校院的衝擊與教師因應之道~黃聰亮教授 vincent8899
 
少子化對大學校院的衝擊與因應之道~黃聰亮教授
少子化對大學校院的衝擊與因應之道~黃聰亮教授 少子化對大學校院的衝擊與因應之道~黃聰亮教授
少子化對大學校院的衝擊與因應之道~黃聰亮教授 vincent8899
 
輕鬆搞懂「經濟學」~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輕鬆搞懂「經濟學」~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輕鬆搞懂「經濟學」~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輕鬆搞懂「經濟學」~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vincent8899
 
村鎮銀行與農村金融~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村鎮銀行與農村金融~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村鎮銀行與農村金融~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村鎮銀行與農村金融~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vincent8899
 
臺灣財經政策~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臺灣財經政策~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臺灣財經政策~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臺灣財經政策~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vincent8899
 
電話行銷~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電話行銷~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電話行銷~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電話行銷~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vincent8899
 
成功戰將的策略與哲學~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成功戰將的策略與哲學~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成功戰將的策略與哲學~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成功戰將的策略與哲學~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vincent8899
 
企業課程~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企業課程~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企業課程~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企業課程~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vincent8899
 
三八就是二十三~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三八就是二十三~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三八就是二十三~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三八就是二十三~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vincent8899
 
風力發電~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風力發電~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風力發電~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風力發電~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vincent8899
 
論文寫作~ Sci與ei國際期刊總編輯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論文寫作~ Sci與ei國際期刊總編輯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論文寫作~ Sci與ei國際期刊總編輯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論文寫作~ Sci與ei國際期刊總編輯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vincent8899
 
模糊與動態類神經理論~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授課投影片
模糊與動態類神經理論~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授課投影片模糊與動態類神經理論~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授課投影片
模糊與動態類神經理論~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授課投影片vincent8899
 
睡眠紡錘波~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授課投影片
睡眠紡錘波~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授課投影片睡眠紡錘波~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授課投影片
睡眠紡錘波~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授課投影片vincent8899
 
電話行銷術~行銷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電話行銷術~行銷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電話行銷術~行銷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電話行銷術~行銷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vincent8899
 
運用粒子群最佳化之Fpga模糊控制器設計~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運用粒子群最佳化之Fpga模糊控制器設計~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運用粒子群最佳化之Fpga模糊控制器設計~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運用粒子群最佳化之Fpga模糊控制器設計~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vincent8899
 

More from vincent8899 (20)

SSCI、TSSCI、THCI、AHCI、SCI、SCIE、EI資料庫收錄期刊清單
SSCI、TSSCI、THCI、AHCI、SCI、SCIE、EI資料庫收錄期刊清單SSCI、TSSCI、THCI、AHCI、SCI、SCIE、EI資料庫收錄期刊清單
SSCI、TSSCI、THCI、AHCI、SCI、SCIE、EI資料庫收錄期刊清單
 
8899通路王分紅行銷~為你賺取生活的另一桶金
8899通路王分紅行銷~為你賺取生活的另一桶金8899通路王分紅行銷~為你賺取生活的另一桶金
8899通路王分紅行銷~為你賺取生活的另一桶金
 
動態類神經網路~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動態類神經網路~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動態類神經網路~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動態類神經網路~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模糊理論(Fuzzy)~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模糊理論(Fuzzy)~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模糊理論(Fuzzy)~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模糊理論(Fuzzy)~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教學及輔導技巧分享與成功的哲學~黃聰亮教授
教學及輔導技巧分享與成功的哲學~黃聰亮教授教學及輔導技巧分享與成功的哲學~黃聰亮教授
教學及輔導技巧分享與成功的哲學~黃聰亮教授
 
少子化對大學校院的衝擊與教師因應之道~黃聰亮教授
少子化對大學校院的衝擊與教師因應之道~黃聰亮教授 少子化對大學校院的衝擊與教師因應之道~黃聰亮教授
少子化對大學校院的衝擊與教師因應之道~黃聰亮教授
 
少子化對大學校院的衝擊與因應之道~黃聰亮教授
少子化對大學校院的衝擊與因應之道~黃聰亮教授 少子化對大學校院的衝擊與因應之道~黃聰亮教授
少子化對大學校院的衝擊與因應之道~黃聰亮教授
 
輕鬆搞懂「經濟學」~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輕鬆搞懂「經濟學」~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輕鬆搞懂「經濟學」~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輕鬆搞懂「經濟學」~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村鎮銀行與農村金融~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村鎮銀行與農村金融~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村鎮銀行與農村金融~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村鎮銀行與農村金融~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臺灣財經政策~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臺灣財經政策~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臺灣財經政策~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臺灣財經政策~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電話行銷~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電話行銷~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電話行銷~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電話行銷~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成功戰將的策略與哲學~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成功戰將的策略與哲學~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成功戰將的策略與哲學~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成功戰將的策略與哲學~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企業課程~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企業課程~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企業課程~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企業課程~企業經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三八就是二十三~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三八就是二十三~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三八就是二十三~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三八就是二十三~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風力發電~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風力發電~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風力發電~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風力發電~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論文寫作~ Sci與ei國際期刊總編輯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論文寫作~ Sci與ei國際期刊總編輯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論文寫作~ Sci與ei國際期刊總編輯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論文寫作~ Sci與ei國際期刊總編輯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模糊與動態類神經理論~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授課投影片
模糊與動態類神經理論~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授課投影片模糊與動態類神經理論~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授課投影片
模糊與動態類神經理論~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授課投影片
 
睡眠紡錘波~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授課投影片
睡眠紡錘波~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授課投影片睡眠紡錘波~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授課投影片
睡眠紡錘波~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授課投影片
 
電話行銷術~行銷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電話行銷術~行銷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電話行銷術~行銷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電話行銷術~行銷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運用粒子群最佳化之Fpga模糊控制器設計~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運用粒子群最佳化之Fpga模糊控制器設計~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運用粒子群最佳化之Fpga模糊控制器設計~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運用粒子群最佳化之Fpga模糊控制器設計~電機大師黃聰亮教授演講投影片
 

高等教育的招生危機下大學校院的治理與策略~黃聰亮教授

  • 1. 中國時報 2010/9/23 高等教育招生危機下大學校院的治理與策略 黃聰亮 教授 一、前言 台灣教育的普及使近 20 餘年來高等教育機構雖不斷的增加,但全國出生人 數,卻由民國 70 年之 41.4 萬人降至 98 年之 19.1 萬人,及 99 年之 16.8 萬人, 出生率由 23%降為 7.31%。近年高等教育機構已出現了招生的危機,而且此危機 並非短期的現象,將會逐年加劇。少子化已嚴重衝擊台灣的高等教育。目前大學 招生不僅面臨國內就讀人口逐年銳減的威脅,亦得面對國外學校來台招生與台灣 學生選擇出國或前往中國大陸就讀的衝擊。因此,如何在這種內外夾擊的困境, 建立一套有效可行的治理方式與策略,吸引學生就讀,已成為高等教育機構的重 要課題。 二、學校治理 在學校治理方面可分為(一)教師專業發展(二)學術研究發展(三)課程改革與 (四)國際化措施 這幾個方面來說明: (一) 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專業發展可分為教學、專業研究及學生輔導三個面向: 1. 在教學發展方面: 學校應建立提升教師教學方法與知能之機制。教務處除行政業務外,應協助 教師教學發展,成立 「教學品質發展中心」,專門協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與技能, 提高教學能量,並建構完善之教學評量辦法,以提升教學品質。由校方提供資源 與空間,鼓勵教師成立「教師讀書聯誼會」 ,及多與校內外、國內外交流,不僅 達到知識分享的目的,亦能快速瞭解當前的知識發展、教學方法、學科內容或產 學合作的現況。系所經費以支援教師教學為優先,增加教學助理名額,改善教學 設備,運用教學科技,使教學生動且有效能。 2. 在專業研究發展方面: 學術研究,是大學的命脈,更是大學教師根基之所在。校方有責任提供及建 立良好的研究環境與獎勵機制,教師專業研究方能在已有基礎上更加精進。設立 獎勵辦法,對具研究能力與經驗的教師,可酌量增加其研究比重並減輕教學與行 政負荷,以獲得更可觀的研究成果。積極與研究型大學(如臺、清、交)建立跨校 學術交流機制,初期由校方提供計畫經費,鼓勵教師提出與研究型大學間之跨校 學術研究計畫,鼓勵成立研究群,發揮群體及跨領域研發能量,藉由共同完成計 畫,以提升本校研究發展成果之質與量;後期則由此跨校研究群共同向產業界提 出計畫。 3. 在學生輔導方面:
  • 2. 學務處應設置相關單位,定期舉辦研習會,提升教師輔導知能。鼓勵教師與 學生,在教學歷程中對話及相互討論,以確保教學及學習的效能。教師應提供課 後諮詢時段,以利學生課業與生活諮詢。利用教師專業專長,善為利用寒暑假之 校園空間,擴大辦理暑假及寒假活動營(教育部有學產基金可補助)或志工服務的 計畫案,鼓勵學生參與,以凝聚對學校之向心力 。對離校較遠的學生,為防止 其轉校,應深耕入學新生,使其有充分認同感;且照顧弱勢族群志工服務的部份, 尚可申請教育部對學校獎補助款的金額。 (二) 學術研究發展: 1. 發展特色研究 學術研究,是大學特色建立之關鍵。發展具有競爭力的系所及特色研究,是 本校未來必要的規劃。如臺東地區具發展觀光的天然資源,多元的族群及特有文 化,擁有豐富的考古文化遺址。可結合區域及地方政府之發展策略,爭取設置海 洋與生態、城郷規劃、健康管理、餐飲與旅遊等相關系所,配合地方產業,推動 產學合作與設立在職碩士班,以增進與產業界之交流。 2. 訂定獎勵機制及辦理學術交流分享活動 訂定誘因機制,鼓勵教師爭取國科會計畫;並參與國際學術研討會與論文發 表。由校方提供資源,定期辦理國際研討會,以增進學術交流,厚實教師學術基 礎。對研究或產學合作所需經費,優先給予補助;有特殊貢獻的同仁,亦應有實 質獎勵。為提升專業期刊論文發表之質與量,應定期邀請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之編 輯蒞校演講;並請具學術期刊發表能量之教師,定期舉辦論文寫作分享活動。 3. 鼓勵並補助跨校及跨領域之整合型計畫 積極與研究型大學建立跨校學術交流機制(如與臺、清、交大簽署策略聯盟 合作協議) ;鼓勵教職員生與社區建立伙伴關係,並與地方聯合提出整合型計畫。 校內不同院系所之間可組織跨領域研究團隊,由校方提供跨領域的學位學程,教 師經由授課,亦能逐步培養跨領域的學能或第二專長,以應付快速變動的時代潮 流。 4. 建立彈性之教師評鑑辦法 針對具有教學興趣與專才的教師,酌量增加其教學評鑑之比重;具研究能力 及產學合作績效的教師,則減輕其教學負荷,並酌量增加其研究與產學合作績效 的評鑑比重,以獲得更可觀的研究成果與產學合作績效。 5. 達成被國際認證組織認證 提升學術研究水準, 加強實務、應用及整合之工作,並積極拓展國內、外 學術交流,達成被國際權威認證組織,如 AACSB、ACBSP、IACUE、WWC、ACICS、 DETCA、IDETC 所認證。藉以提升本校國際知名度及學術地位。如私立銘傳大學, 其學校所開設的課程學分 已經獲得美國中西部學術評鑑協會的認可 深值效法 , , 。 (三)課程改革:
  • 3. 課程的改革,首先要確立整體發展的總體目標,並訂定基礎素養與核心能 力;繼由相對應的課程予以達成;其後再透過學生學習成效,檢視是否達成教育 目標。 1. 發展一系一特色之學程 在學校之整體發展的總體目標下,發展系所之特色。(如資工系可發展智慧 型玩具與遊戲學程);或透過各院系,逐年研擬增設跨領域整合學程。(如體育系 可增設健康管理學程),以增加未來之競爭能力。依系所發展目標,訂定基礎素 養與核心能力,在建立基礎觀念與基礎知識下,規畫課程地圖與相對應的專業課 程予以達成。再透過學生學習成效調整課程內容並改善教學技巧。(例如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Case Study、及轉變傳統單向傳授的模式,注入多 元討論機制等) ,以提高教學成效。 2. 融入證照課程 為使課程實用化,以逹「即訓即用」之功能,應落實產學合作及證照教育, 將考照內容融入課程,並爭取本校為證照考場以增加學生考中率。積極輔導學生 取得證照及對外招收證照班,培養學生優異專業智能與精神。實踐『寓學於用』 之教育目標,使學生畢業時均能擁有專業證照,除增強學生畢業後之競爭力外, 更形塑為學校辦學特色之一,能在產業界中建立良好「品牌」及「形象」。 (四)國際化措施方面: 面對全球的競爭,大學教育國際化已是必然的趨勢。大學必須具有更寛闊的 視野,以協助師生與國際接軌,促進學校長足發展。以下或為可行的措施: 1. 加強語文能力培育 建構國際化之學術環境,推動學術交流,提昇國際競爭力,加強語文能力培 育,設立英、日語自學資源中心,輔導檢定資格之取得,以增強學生畢業後之競 爭力。 2. 發展遠距學位或學分學程 發展對東南亞(如越南)等地的『遠距教學』學位或學分學程(不在總量管制 裡);一方面不受名額的限制,再方面提供在中國及東南亞等地臺商的學習機會。 同時積極招收大陸學生,除發揮本校的獨特性以吸引陸生外,應同時結合國外證 照,使陸生來台除獲得專業訓練及本校學歷外,能同時取得國際證照,方能擁有 獨特性,建立有別於他校的競爭優勢。 3. 建立華語文中心並加強國際化 若有中文系之學校應建立並加強華語文中心能量,營造華語學習環境。開辦 外國學員修讀中文,積極招攬國際學生及在台外籍人士到臺東大學就讀。利用寒 暑假招收外國學生,參加『華語渡假夏令與冬令學習營』等… 。同時,建立華 語文訓練證書的權威性。 4. 積極締結姐妹校系,發展『2+2』『3+1』『4+1』的學位學程 、 、 持續拓展學術交流合作,落實合作、互訪、研究、雙聯學位等,並支持一系
  • 4. 所發展一國際姐妹伙伴,教師互換交流之計畫;同時持續鼓勵學生赴國外進修學 分、短期研習或修習雙聯學位。發展『2+2』的雙聯學士學位、『3+1』的交換學 生、 『4+1』的遠距五年一貫學位學程,學生「多一年,可多一份學位」證明書, 以增加學生之職場競爭力。 三、招生策略的擬訂 (一)依學校的特色擬訂招生策略 學校若要在招生市場中與其他學校競爭,學校除了要有明確的辦學理念、特 色與自我定位外,招生策略須依據學校特色擬訂,以強化學校之差異與價值,並 透過目前學生接近的通路與管道宣傳。如此除了能吸引學生前來就讀,亦能讓學 生知道其在大學階段能夠學習到那些知識或技能。 (二)內外兼顧的招生策略 招生策略不僅要著重新生,在學學生可能成為學校更高學制的學生。因此, 招生策略必須涵蓋在學生的照顧,亦即給予在校生優質之教學環境、課程規劃、 生活照顧、品格教育、就業輔導等。畢竟培育人才實質內涵才是吸引學生的最重 要因素。 (三)境外學生的招生策略 在國際化教育和多元化學生校園的辦學理念下,僑生、外籍生、陸生等境外 學生之招生策略,亦是勢在必行。此外,英語教學之課程、學程和學位的建置, 國際學院,國際宿舍,輔導和社團活動等均為招收境外學生需規劃的要素。 (四)定期檢討、修正招生策略 學校必須即時掌握國內外高等教育的招生現狀及相關訊息,並定期進行高中 生錄取新生校系的選擇調查,同時亦必須充分掌握在校學生家庭社經背景、出生 地、畢業高中、就學規劃及對校內各項教學資源滿意度等情況。 四、因應現狀的招生策略 前段學校之顧慮多半是學生平均素質下降時之教學成效以及研究所教育之生 源、素質和國際化等議題。後段學校可能面臨嚴重的生源不足及學生素質低落, 導致轉型或退場,不論是片面或全面的大幅度改革都將是嚴峻的考驗。而中段學 校將會遭遇前、後兩段學校之綜合性問題的挑戰。總而言之,無論各校處境為何, 少子化狀況必定會在學生量和質兩方面造成極大變動,因而招生策略之擬定和執 行,乃各校必須面對的共同議題。在此前提下,招生策略大概可分為三大面向: (一)自我之加強與改變(二)資訊蒐集與分析,和(三)招生宣導與執行。 (一)自我之加強與改變 1.提供學生跨領域與第二專長的學習: 學校應提供足夠的跨領域學習資源或培養學生第二專長,已是學校的重要的教 學課題。
  • 5. 2.五年一貫學碩直升學位制度: 在少子化人口結構的威脅下,五年一貫的直升學制是學校留住學生的好方 法,建議各學系可大力推行提供優秀入學學生或在學成績優秀學生直升的制 度。 3.充實硬體設備: 教學設備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學校的教學品質,學校應及早建立教學設備的投 資準則,並透過校內管理資訊建置設備更新指數資訊,讓學生享有最好的教 學設備。提高學生對校園環境的維護與安全性、校園 e 化程度、校園生活舒 適度、教學設備定期更新與購置、行政服務、圖書館及宿舍等周邊環境與硬 體設備的滿意度已是招生策略不可忽視的一環。 4.國際學程學院之建置 WTO 開放的境外設校帶來的高教跨國競爭,使得學校的招生除了重視國內招 生外,亦應著力於開拓海外就讀人口。境外學生均為外加名額,各學系在教 學資源容許情況下,應多提供境外學生招生名額,此舉不僅有助於少子化帶 來的招生壓力外,亦可加速達成高教國際化的目標。英語授課的各項課程與 學程,不僅有利於提升既有學生的學習水準,更能增加世界各國學生來台求 學的意願。 5.回流與成人教育 回流教育與成人教育(包含推廣部的非學位課程、正式學位班,如最近所推 出的 4+X 第二專長學士學位等),這兩項終身學習教育的發展,在台灣的高 等教育市場仍有待開發,繼以拓展到非傳統的 18-22 歲學生。各大學應該就 地緣之便,開始發展回流教育與成人教育的終身學習,以彌補各大學因人口 少子化所減招的名額。如此,不只是高等教育之福,也又益於協助緩和日趨 嚴重的人口老化問題。 6.跨領域整合及轉型退場機制 大學法規定大學可結合跨院、跨系師資與資源開課,為了讓學生不必受限於 既有的專業學科知識,而有更多的選擇,可加入不同領域的觀點或研究,成 立跨領域的研究所,以吸引學生就讀意願。此外,因應社會與產業需求 的改變,可考慮建立系所轉型退場機制將部分招生過差的系所予以退場轉 型,重新出發,以提高競爭力。 7.招生事務體制化 (1)縱向連結:設立「校-院-系級的招生策略委員會」 : 積極建立校內的招生共識,強化行政單位間招生事務的縱向連結,成立「校 -院-系級的招生策略委員會」 ,使校內招生事務得以有效快速的連結與整 合。校級招生策略委員會功能在於分析每年度錄取學生的質量狀況並進行檢 討,使各院系更清楚學生的素質與特性,並正視招生議題。校級招生策略委 員會亦必須根據校內招生現況研擬各項招生策略,並對校內招生資源進行最適 當有效的配置,以確實協助各院系與相關行政單位改善與解決招生困境。院系
  • 6. 策略招生委員會則為招生事務的執行單位,負責執行校級委員會決議的各項招 生事務,舉辦各項院系特色的招生宣傳活動,並將各單位的招生困境回饋至校 級招生策略委員會,以修正各項招生策略。 (2)橫向整合:整合校內招生相關的單位: 為了使學校對外招生更具整體性,必須將各校招生相關單位納入「校級的招 生策略委員會」中,如整合校內教務處、公共關係室、國際教育合作處、就業 輔導暨校友聯絡室…等與招生事務相關的單位,讓各單位在招生事務上進行 整合與連結,彼此即時並充分掌握招生現況,而使得招生資源與宣傳能發揮 最高的效益。同時亦必須強化這些招生相關單位與院系招生執行單位間的關 係,使對外宣傳窗口能真正瞭解校內內部現況與需求。 (3)訂定各年度招生決策行事曆: 依據全國各學制的招生時間擬定本校各項招生事務行事曆,明訂各項招生決 策事項之程序與逐級的時程管制。如此將能讓各校內部各項招生決策與事務, 都能在最充裕討論與時間下執行。 (4)編列相關招生經費專款:學校必須編列招生相關事務的預算以推行校級各 項招生事務,並補助或獎助 各院系單位的招生宣傳與舉辦各項招生活動。 (二)資訊蒐集和分析 1. 影響學生校系選擇的原因 《遠見雜誌》2010 對兩岸家長的調查得知:台灣家長用以作為評估優質大學的 條件依序為:有名氣、校風好、歷史悠久(44.3%)→培養人才、素質好(18.2 %) →師資與設備佳 (15.3%)→企業愛用 (15%) →學生素質高、進入門檻 (14.7 %) ;大陸家長用來評估的條件則是:有名氣(83%)→培養人才多(62.3%) →學術聲望佳(57.1%)→師資設備佳(38.9%)→產學合作多(20.2) 。此外, 據 98 學年全國新生問卷調查得知「未來就業的競爭力」是學生「校系選擇」時 的重要共同考量。在「影響學生選系原因」的調查中,得知學生視為「未來就業 競爭力」就讀之首要考量,其次才是「學校因素」 (學校聲望、學校設備與週邊 環境、學校師資)與「考試分數落點」 。據 99 學年全國新生問卷調查得知, 「未 來就業競爭力」 亦是首要考量,再來依序則是 「學校聲望」 、 「學校周邊環境」 、「學 校師資」「學校設備」「考試分數落點」 、 、 。因此,學校必須瞭解學生選讀學校與 學系的原因,依此加強或改善學校既有的招生策略與方針,以吸引更優秀的學生 入學。這樣的調查結果讓我們在擬定招生策略時,不得不重視學生對學校教學資 源軟硬體的滿意度及其未來就業的競爭力問題。 2. 新生未來就讀大學期間的規劃 100 學年大一新生問卷調查:未來四年大學就讀期間的規劃,在經學生複選填答 後得知學生在就讀大學期間前五大順位的規劃依序為,有 39.9%的學生想「參加 職業證照考試」 、35.7%的學生想「修輔系」 、33.8%想「參加海外遊學」 、27.4%想 「準備國內研究所的甄試或考試」 、26.2%想「參加國家考試」 。100 學年大一新
  • 7. 生問卷調查:未來四年大學就讀期間的規劃,在經學生複選填答後得知,學生在 就讀大學期間前五大順位的規劃依序為:有 65.2%的學生想增進外語能力,39.2 %的學生規劃參加職業證照考試,28%的學生規劃參加國家考試,26.5%的學生 規劃參加國內研究所考試或甄選,23.8%的學生規劃修輔系。 3. 學生質量的掌控 (1)新生入學錄取成績的分析: 在招生策略上我們除了必須及時瞭解就讀學生選讀學校的原因、就讀需求與未來 規劃外,充分掌握錄取就讀學校學生的素質亦是個重要議題,每學年必須針對學 測與指考入學學生之錄取成績進行歷年分析比較,使各院系充分瞭解其錄取學生 成績在全國應考考生成績的百分比落點位置 唯此 我們才能讓招生執行單位 。 , (各 院系)更清楚其在少子化人口結構趨勢下的困境,而使其積極面對與解決招生難 題。透過入學學生的質量分析,掌握歷年來就讀學生數量與入學成績變化,可使 學校得以對各學系招生數量進行最好的調配,以提升入學新生的整體素質。 (2)學生在校成績的比較分析: 除了確實掌握學生的錄取成績外,亦必須對該生入學後的學習成績進行統計分 析,檢視高分錄取的學生入學後的學業成績是否仍舊優異,並進一步探討比較不 同管道入學學生的學習成績的差異。 (3)學生的休、退與轉學狀況: 學校必須要清楚學生對於就讀校系的滿意度或自我的學習狀況,亦可自每學年學 生的休學、退學與轉學情況得知。歷年就讀學生的休、退與轉學的統計分析,是 檢視是否留得住錄取就讀學生的重要指標。 (4)保質的獎勵辦法: 視學校財務狀況探討獎助與獎學金發放的可能性。入學獎學金的發放,是希望藉 此吸納更多優秀新生入學,以減少指考入學成績較不好的學生人數,提高學校整 體學生的平均素質。此舉亦可降低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差異性,使學生整體程度更 為均質化,而利於教師授課與各項教學提昇措施的施行。 4. 學生未來發展 (1) 產學合作機制: 學校與企業界的產學合作,不僅能加強學校的研發能量,強化學校的競爭力,藉 由這個過程學生亦可增加與企業界接觸、見習與實習的機會,進而擴展畢業生的 未來就業機會,並提高在企業界的能見度。 (2)職涯輔導: 學生職涯輔導目標在幫助學生瞭解其就讀專業學科、職場興趣、產業發展趨勢與 職場環境,使學生在具備專業職能,與深入瞭解產業、職場後,選擇適合自己興 趣與性向的職業,使畢業生皆能順利就業。因此,除了職涯發展輔導員必須具備 專業能力外,學校必須要有健全的職涯輔導的機制,除了「校級」的職輔單位, 亦考慮建立「院級」的職輔單位,以根據各院不同學科專業與產業領域,與不同 產業聯繫合作,發展不同的職涯輔導方案。職涯輔導單位充分扮演著企業與學校
  • 8. 院的溝通合作橋樑,唯此才能即時提供學生各產業領域的活動與相徵才訊息。 (3)職業證照與國家考試 就業市場競爭壓力的環境下,畢業生參加職業證照考試增加競爭優勢及參加國家 考試以謀得工作已成為一種趨勢。當大學教育被期待為職業培訓所的社會氛圍 下,學校是否能協助或獎勵專業證照考試或國考,已是校方必須注意的學生就學 需求。 (三)招生宣導與執行 1. 招生宣傳策略 (1) 配合招生行政時程的招生宣傳: 為使招生宣傳達到最大的效益,招生單位必須與公關室合作統籌規劃對外的宣傳 策略,不僅將招生宣傳納入學校整體宣傳之中,亦得讓學校的招生宣傳依招生行 政時程對外宣傳。此外,亦必須充分整合「校-院-系行單位」間的各項招生宣傳 活動,即可使學校招生資源達到最適當的配置,並使得各院系的招生宣傳事務更 具整體性,符合招生行政時程。校級招生單位必須編列相關經費協助或獎勵院系 辦理招生事務,例如:每學年補助各院系所招生宣傳活動、文宣製作補助經費, 或者給予各系所報到率提高的獎勵金。 (2)針對校系影響的重要因素加強宣傳: 必須先瞭解學生校系選擇的重要影響因素,並對此加強建置推行與宣傳。 (3)定期評估宣傳管道的效力: 招生宣傳必須將學校教學特色與相關活動訊息有效地傳達給學生、家長及其他社 會人士,招生宣傳的方式可分為:文宣廣告、媒體宣傳 (電視、廣播電台、報紙) 、 戶外看板、車廂廣告…等。此外,必須要有定期評估各項宣傳管道效力的機制, 唯此才能排除無效的宣傳方式,將資源投注在最有效的宣傳途徑。 (4)與區域高中建立策略聯盟: 在招生來源逐漸地區化情況下,大學應與地區性高中職校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 大學如能與各高中共同簽署夥伴學校策略聯盟,不僅可促進跨校教學、研究資源 之整合,亦可將高中生提早帶入校園,藉此吸引其至本校就讀。透過各校資源的 共享,讓學生提早認識大學環境,進而提升就讀意願,達到雙贏的局面。 (5)直接的招生活動: 為了能更瞭解高中生的就學需求,校內招生單位可積極參與高中職校自辦升學博 覽會,即時把握招生宣傳的時機,抑或直接邀請高中職學生來校參觀。各院系亦 可由各學系系主任(教師) 、研究生,以「學長姐」的身份回高中母校進行招生 宣導。學校並可鼓勵基礎招生單位亦可積極舉辦高中職各項研習營或寒暑營,並 提供相關活動經費。鼓勵各院系於寒、暑期,以高一、高二生為對象,舉辦各 種專業學習領域的研習營或活動(eg:人文、理工、商管、創意設計學等營隊), 該活動不僅可提供對該領域有興趣之學生的專業學習機會,期間亦展現學校優良 軟硬體教學資源外,並搭配各系的展示與參觀,讓高中畢業生對學校有深入的認 識與了解。此項活動可先由地區高中生為對象做起,再逐步推展至全國縣市。
  • 9. (6)在校生教職員宣導: 讓在校生與校內教職員充分瞭解學校的教學績效與發展特色,是另一個重要宣傳 方式。在學生與教職員即為學校對外的活動宣傳窗口,若在校生或教職員能肯定 校內的辦學績效而對外宣傳,此不僅是免費的招生宣傳方式,亦是一種更具口碑 及說服力的宣傳。 (7)校友資源的善用: 畢業校友亦是另一個本校對外連結宣傳的途徑,學校內部必須建立良好校友聯繫 機制,透過各種與校友接觸的活動與機會,將學校教學特色與各項卓越表現,讓 社會與產學界更瞭解本校。 2. 招收境外生進修學位 境外學生包含外籍生、僑生、和陸生,均為外加名額或可彌補總量管制下之未能 招足的本國生名額。僑生之聯招行之多年,制度完備,目前以港、澳和東南亞華 僑為主,近年來人數亦有上升之趨勢。陸生是新領域,預期能成為台灣高等教育 輸出的最大市場。大陸招生可分為三個管道:1)正規學士、碩士、博士班, 2) 雙聯學制, 3)境外開班(碩專班、學士進修班)。近年來擴大招收外籍生已成 為各校推展國際化的一項重要指標,外籍生就學有「融入式」和「英語教學式」 兩類。台灣高等教育機構普遍缺乏英語教學和行政服務之基本能力,此與國情有 關。若欲打開非華裔外籍生市場,學校需有整體配套措施。至於招生管道和方式 不外乎參與博覽會、諦結姊妹校、雙聯學位、設置獎學金等。 3. 短期學分班境外研修生 由於陸生開放之政策後對學位生之多種限制,短期研修生亦將成為一大擴展的生 源。教育部目前對來自中國大陸短期研修生一年的學生人數有限制,然對一年以 下者未訂有上限。此外,外籍生亦可經此模式招募。短期學分班或隨班附讀式之 課程均可採多元化模式,以彈性調整來開班授課。尤其在考量各地區學制/學期 之不同,夏日大學有其吸引力。對於外籍生之研修,華語中心亦可成為一招生之 管道和誘因。 四、結論 大學面對越來越競爭的社會,不論是少子化的衝擊、國際化的教育需求、就業能 力的強化,均必須重新思考學校的經營理念與方向,並因社會脈動和時代潮流調 整經營策略,以強化辦學績效。在全球化的高等教育市場多元之競爭情境下,自 我訂位和教學品質的優質化仍是各校發展的重點。永續經營的概念和領導階層的 遠見和動力將決定未來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