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zycnzj.com/ www.zycnzj.com
试卷代号 : 1 0 9 5                                                       座位号己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0 8 - 2 0 0 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1 )试题

                                                                     2009 年7 月


                     l 题 号I      - I 二l 三l 总 分l
                     |分数 I            I        I       I         I
|得分|评卷人|
                       一、填空(每题 1 分 , 共 2 0 分 )
I       I       I

    1.汉代辞赋家一一一一继承屈"骚"精神,创作了骚体赋《吊屈原赋》、《脯鸟赋»,后人称誉

"骚人情境,于斯犹见"。

    2. 汉 代 的 四 家 诗 中 , 鲁 诗 创 建 最 早 , 影 响 也 最 大 , 它 的 创 始 人 是

    3. "四始"说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他以《关雕》为国风之始,«                                    »为小

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

    4. 周 民 族 曾 经 历 过 五 次 大 规 模 的 迁 徙 , 其 中 最 重 要 的 一 次 是 古 公 直 父 率 领 周 人 从 圃 地 迁

居岐山下的周原,这段历史记载在《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                                »中。

    5. 我 们 常 用 的 成 语 " 不 可 救 药 " 出 自 《 诗 经 · 大 雅 .    »一诗,这首诗相传是老臣凡伯为

了劝诫周厉王而作的。

    6. «诗经·卫风.               »描写一个贵族女子说"手如柔黄,肤如凝脂。领如蜡跻,齿

如翻犀,蝶首峨眉",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美丽女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7. 屈 原 «            »一诗中"玩有宦兮醋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两句,起兴之例正如

《越人歌》之"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8. 屈 原 «         »中"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等句礼赞了勇武刚强的将士,充

满了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627
zycnzj.com/ www.zycnzj.com
      9. 屈 原 的 《 哀 邹 》 一 诗 大 约 作 于 楚 国 国 都 沦 陷 之 后 , 诗 中 用 " 鸟 飞 返 故 乡 兮 ,

                      "这样的句子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10. 鲁 迅 先 生 在 《 汉 文 学 史 纲 要 》一 书 中 赞 誉 屈 原 的 《      »"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

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1 1.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南唐词人                               《虞美人»(春花秋月

何时了)一词中的名句。

  12. 初 唐 诗 人 沈 佳 期 和                 最后完成了律诗的"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对律诗的

定型贡献最大,故律诗又称为"沈宋体"。

  13. 为 山 水 诗 奠 定 基 础 的 是 南 朝 宋 诗 人                    ,他山水诗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园

柳变鸣禽"历来被人赞赏。

  14.	 唐 代 诗 人 孟 浩 然 的 诗 风 以 清 淡 著 称 , 但 他 《 临 洞 庭 》 中 的 名 句 " 气 蒸 云 梦 浑 ,

                      "却气势壮阔。

  15.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是南宋著名词人                                       的怀古词

《水龙吟·过南剑双摸楼》中的句子。

  16. 宋 代 以 言 志 为 主 的 送 别 词 中 ,                的《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梦绕

神州路)借送别抒发了对外敌人侵、朝廷苟安求和的忠愤悲慨之情。

  17. 旧 传 为 李 白 的 《 菩 萨 蛮 » ( 平 林 摸 摸 烟 如 织 ) 和 《           »(箭声咽)被推崇为"百代

词曲之祖",后者描写了"秦楼"、"咸阳古道"、"汉家陵阙"等历史遗迹,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

凝重感。

  18. 北 宋            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咏物佳作,其首句

"似花还似非花"摹写杨花,更是绝妙。

  19. 南 朝 作 家 江 淹 在 《           》写道"春草碧色,春水禄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此后送

别诗中的南浦意象明显多了起来。

  20. "                                     ,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伤悼诸

葛亮的名作《蜀相》中的句子。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628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得分|评卷人|
                       二、简答{每题 1 0分,共 4 0分)
I               I
    1. «诗经》政治颂美诗创作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作品进行说明。

    2. «离骚》中对诗人三次游览天界的描写有什么寓意?

    3. 简 述 中 唐 诗 歌 发 展 的 概 况 。

    4. 结 合 作 品 分 析 左 思 咏 史 诗 的 特 点 及 其 贡 献 。


|得分|评卷人|
                       三、论述题(一二题必选一题回答,三四题必选一题回答,若二题都
1               I         答,则只给第一题判分。每题 2 0分,共 4 0分)

    1.结合作品分析《诗经》的语言艺术特征。

    2. 试 以 《 九 歌 》 为 例 分 析楚 辞 与 楚 地 神 巫 文 化 之 间 的 关 系 。

    3. 试 结 合 作 品 分 析 王 维 山 水 诗 的 特点 。

    4. 结 合 作 品 分 析 优 秀 的 唐 代 咏 物 诗 是 如 何 实 现 " 不 粘 不 脱 " 的 ?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629
zycnzj.com/ www.zycnzj.com

试卷代号 : 1 0 9 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0 8 - 2 0 0 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 1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9 年7 月

一、填空(每题 l 分 , 共 2 0 分 )

   1.贾谊

   2. 申 培

   3. 鹿 鸣

   4. 绵

   5. 板

   6. 硕 人

   7. 湘 夫 人

   8. 国 殇

   9. 狐 死 必 首 丘

   10. 离 骚

   1 1. 李 煌

   12. 宋 之 间

   13. 谢灵 运

   14. 波撼 岳 阳 城

   15. 辛 弃疾

   16. 张 元 干

   17. 忆 秦 娥

   18. 苏 轼

   19. 别 赋

   20. 出 师 未 捷 身 先 死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630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二、简答(每题 1 0分,共 4 0分)

   1.«诗经》政治颂美诗创作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作品进行说明。

   答案要点儿诗经》政治颂美诗的基本模式是颂扬周代贵族内德外仪的统一。(1)«诗经》政治

颂美诗颂扬贵族的内在道德人格之美,这是统治者立国的基础,是卿士大夫从政的基本条件。

(2)« 诗 经 》政 治 颂 美 诗赞美 君 子 的 外 在 仪 容 之美 , 内 在 的 德行 是通 过外 在 的 仪容得 以 表现 的 。

   2. «离骚》中对诗人三次游览天界的描写有什么寓意?

   答案要点:(1)第一次升天邀游求见天帝及其失败,象征着楚王已被奸邪包围,屈原欲再见

楚王而不得。     ( 2 )第二次升天邀游,即"求女"活动,象征着屈原试图寻求可以通君侧的人,请其

代为言说,使楚王能理解自己。(3)第三次上游天界象征诗人想要另谋出路,却眷恋故乡,元法

舍弃。

   3. 简 述 中 唐 诗 歌 发 展 的 概 况 。

   答案要点:中唐诗风开始转变,盛唐的理想色彩和浪漫情调淡化,诗坛上出现了革新的风

气。表现在: (1)杜甫诗歌在题材和手法上,都迥异于盛唐,开始了诗歌创作的新时代。 ( 2 )韩

孟诗派发展杜甫奇崛的一面,在艺术上追求险怪 ; ( 3 )元白诗派继承杜甫诗歌的写实性,提倡讽

喻时事的新乐府沃的文1)禹锡和柳宗元的创作自成一家。

   4. 结 合 作 品 分 析 左 思 咏史 诗 的 特 点 及 其 贡 献 。

   答案要点:左思咏史诗的特点是借史言志,通过咏史来抒写自己在门阀社会里才能无法施

展、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愤慧。如其二借金张世家和冯唐的对比影射现实;其六借荆何表达对

世族豪门的鄙弃、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其对咏史诗发展的贡献在于真正将"诗"和"史"结合在

一起,将史事的叙述和言志咏怀结合在一起,为咏史诗的发展开阔了的道路。

三、论述题(一二题必选一题回答,三四题必选一题回答,若二题都答,则只给第一题判分。每

  题 2 0分,共 4 0分)

   1.结合作品分析《诗经》的语言艺术特征。

   答案要点: (1)名词和动词的丰富多彩和具象化。 ( 2 )擅长运用重吉或双声叠韵词来摹声

摹形,大大增强了表现力。 ( 3 )二节拍的节奏韵律和语言的音乐美。《诗经》的主体是二节拍的

四言诗,带有很强的节奏感 4而《诗经》的押韵也为后世诗歌的韵律形式奠定了基础。 ( 4 )重章

复沓的章法。重章复沓是短章民歌常用的形式,这种形式使《诗经》中形成了一些套语;也影响

了《诗经》的遣词造句,作者只能通过中心词的变换来叙事状物、写景抒情。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631
zycnzj.com/ www.zycnzj.com
    2. 试 以 《 九 歌 》 为 例 分 析楚 辞 与 楚 地 神 巫 文 化 之 间 的 关 系 。

    答案要点: (1)«九歌》来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南楚沉湘地区的民间祭歌; (2)« 九 歌 》 的 创 作

目的是为了祭祀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 ; ( 3 ) «九歌》的内容或写祭神的场面,或写诸神的故事,都

与楚地宗教祭札有关。《九歌》与楚地的神巫文化的关系印证了楚辞的产生与楚地的原始神话

和宗教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3. 试结 合 作 品 分 析 王 维 山 水 诗 的 特点 。

    答案要点:(1)在追求形似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神似",在山水描写中寄寓佛理禅趣,追求

一种空灵的意境、醇雅的意趣。 ( 2 )追求画意,把绘画中讲究线条、色彩、构图、意境的技法运用

到山水诗创作中,造成一种"诗中有画"的艺术效果。

    4. 结 合 作 品 分 析 优 秀 的 唐代 咏 物 诗 是 如 何 实 现 " 不 粘 不 脱 " 的 ?

    答案要点:所谓"不粘不脱"就是要求咏物诗既紧扣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又在对物态的描

写中有所寄寓。唐代咏物诗的"不脱"表现为在物态的描写上:(1)描绘生动,新颖传神 ; ( 2 )不

求形似,遗貌取神。唐代咏物诗的"不粘"表现为在描写物态的同时:(1)以物拟人,移情于物;

(2) 借 物 抒 怀 , 咏 物 明 志;(3) 咏 物 寓 理 , 物 理 浑 然 。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632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漢武故事
漢武故事漢武故事
漢武故事
台灣小吃札記
 
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
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
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sugeladi
 
天淨沙
天淨沙天淨沙
天淨沙ken1470
 
水調歌頭 筆記
水調歌頭 筆記水調歌頭 筆記
水調歌頭 筆記ken1470
 
古词讲解
古词讲解古词讲解
古词讲解
Roiamah Basri
 
虞美人‧春花秋月13 14
虞美人‧春花秋月13 14虞美人‧春花秋月13 14
虞美人‧春花秋月13 14ken1470
 
大時代的小人物:朱英誕晚年隨筆三種
大時代的小人物:朱英誕晚年隨筆三種大時代的小人物:朱英誕晚年隨筆三種
大時代的小人物:朱英誕晚年隨筆三種TAAZE 讀冊生活
 
2010年1月 iiiiii
2010年1月   iiiiii2010年1月   iiiiii
2010年1月 iiiiiisugeladi
 
第二章 正始文学
第二章 正始文学第二章 正始文学
第二章 正始文学choohongmei
 
宋诗研究
宋诗研究宋诗研究
宋诗研究
Xu jiakon
 
嚴謹的遊戲: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詩論析
嚴謹的遊戲: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詩論析嚴謹的遊戲: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詩論析
嚴謹的遊戲: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詩論析
lofen
 
第一编先秦文学试题库
第一编先秦文学试题库第一编先秦文学试题库
第一编先秦文学试题库sugeladi
 
中國文學的歷史脈絡
中國文學的歷史脈絡中國文學的歷史脈絡
中國文學的歷史脈絡MK Chou
 
2019 chi
2019 chi2019 chi
2019 chi
cbtlibrary
 
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鉴赏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鉴赏pangyuxing
 
102 2國文期末考簡答題解答
102 2國文期末考簡答題解答102 2國文期末考簡答題解答
102 2國文期末考簡答題解答振宇 王
 
学术大家吴文治教授
学术大家吴文治教授学术大家吴文治教授
学术大家吴文治教授sugeladi
 
最小化
最小化最小化
最小化
frankshh
 

What's hot (20)

漢武故事
漢武故事漢武故事
漢武故事
 
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
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
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
 
天淨沙
天淨沙天淨沙
天淨沙
 
水調歌頭 筆記
水調歌頭 筆記水調歌頭 筆記
水調歌頭 筆記
 
Sb03
Sb03Sb03
Sb03
 
古词讲解
古词讲解古词讲解
古词讲解
 
虞美人‧春花秋月13 14
虞美人‧春花秋月13 14虞美人‧春花秋月13 14
虞美人‧春花秋月13 14
 
大時代的小人物:朱英誕晚年隨筆三種
大時代的小人物:朱英誕晚年隨筆三種大時代的小人物:朱英誕晚年隨筆三種
大時代的小人物:朱英誕晚年隨筆三種
 
2010年1月 iiiiii
2010年1月   iiiiii2010年1月   iiiiii
2010年1月 iiiiii
 
第二章 正始文学
第二章 正始文学第二章 正始文学
第二章 正始文学
 
宋诗研究
宋诗研究宋诗研究
宋诗研究
 
嚴謹的遊戲: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詩論析
嚴謹的遊戲: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詩論析嚴謹的遊戲: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詩論析
嚴謹的遊戲: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詩論析
 
第一编先秦文学试题库
第一编先秦文学试题库第一编先秦文学试题库
第一编先秦文学试题库
 
中國文學的歷史脈絡
中國文學的歷史脈絡中國文學的歷史脈絡
中國文學的歷史脈絡
 
2019 chi
2019 chi2019 chi
2019 chi
 
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鉴赏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鉴赏
 
台灣文學學報第19期
台灣文學學報第19期台灣文學學報第19期
台灣文學學報第19期
 
102 2國文期末考簡答題解答
102 2國文期末考簡答題解答102 2國文期末考簡答題解答
102 2國文期末考簡答題解答
 
学术大家吴文治教授
学术大家吴文治教授学术大家吴文治教授
学术大家吴文治教授
 
最小化
最小化最小化
最小化
 

Viewers also liked

文学之美是超越时空的
文学之美是超越时空的文学之美是超越时空的
文学之美是超越时空的sugeladi
 
Isaaa.org kc crop-biotech update (8_7_2009)
Isaaa.org kc   crop-biotech update (8_7_2009)Isaaa.org kc   crop-biotech update (8_7_2009)
Isaaa.org kc crop-biotech update (8_7_2009)sugeladi
 
西方音乐所宄巾教学在中国
西方音乐所宄巾教学在中国西方音乐所宄巾教学在中国
西方音乐所宄巾教学在中国sugeladi
 
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号文件座谈会
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号文件座谈会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号文件座谈会
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号文件座谈会sugeladi
 
玄言诗的“淡”
玄言诗的“淡”玄言诗的“淡”
玄言诗的“淡”sugeladi
 
Db 11 t 257-2005-饲料用籽粒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 北京市地方标准饲料 ...
Db 11 t 257-2005-饲料用籽粒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 北京市地方标准饲料 ...Db 11 t 257-2005-饲料用籽粒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 北京市地方标准饲料 ...
Db 11 t 257-2005-饲料用籽粒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 北京市地方标准饲料 ...sugeladi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考试科目备注招生人数001政法学院105 ...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考试科目备注招生人数001政法学院105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考试科目备注招生人数001政法学院105 ...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考试科目备注招生人数001政法学院105 ...sugeladi
 
中华古典精华文库 高中语文在线课堂-
中华古典精华文库   高中语文在线课堂-中华古典精华文库   高中语文在线课堂-
中华古典精华文库 高中语文在线课堂-sugeladi
 
盛港社區圖書館:
盛港社區圖書館:盛港社區圖書館:
盛港社區圖書館:sugeladi
 
清华学术期刊使用说明课件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读者指南
清华学术期刊使用说明课件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读者指南清华学术期刊使用说明课件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读者指南
清华学术期刊使用说明课件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读者指南sugeladi
 
艺术的退位与复位
艺术的退位与复位艺术的退位与复位
艺术的退位与复位sugeladi
 
書法讀者的「再創造思維」
書法讀者的「再創造思維」書法讀者的「再創造思維」
書法讀者的「再創造思維」sugeladi
 
如何行銷「宅化 行動」讀者 - Power_point presentation
如何行銷「宅化 行動」讀者  - Power_point presentation如何行銷「宅化 行動」讀者  - Power_point presentation
如何行銷「宅化 行動」讀者 - Power_point presentationsugeladi
 
在中西比较中考察清代女性小说写作的社会意蕴(两年学术史回顾资料).
在中西比较中考察清代女性小说写作的社会意蕴(两年学术史回顾资料).在中西比较中考察清代女性小说写作的社会意蕴(两年学术史回顾资料).
在中西比较中考察清代女性小说写作的社会意蕴(两年学术史回顾资料).sugeladi
 
中国网络诗歌年鉴
中国网络诗歌年鉴中国网络诗歌年鉴
中国网络诗歌年鉴sugeladi
 
新加坡主要馆藏海外华人研究资源及其展望
新加坡主要馆藏海外华人研究资源及其展望新加坡主要馆藏海外华人研究资源及其展望
新加坡主要馆藏海外华人研究资源及其展望sugeladi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方案(文化语言学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方案(文化语言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方案(文化语言学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方案(文化语言学院)sugeladi
 

Viewers also liked (17)

文学之美是超越时空的
文学之美是超越时空的文学之美是超越时空的
文学之美是超越时空的
 
Isaaa.org kc crop-biotech update (8_7_2009)
Isaaa.org kc   crop-biotech update (8_7_2009)Isaaa.org kc   crop-biotech update (8_7_2009)
Isaaa.org kc crop-biotech update (8_7_2009)
 
西方音乐所宄巾教学在中国
西方音乐所宄巾教学在中国西方音乐所宄巾教学在中国
西方音乐所宄巾教学在中国
 
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号文件座谈会
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号文件座谈会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号文件座谈会
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号文件座谈会
 
玄言诗的“淡”
玄言诗的“淡”玄言诗的“淡”
玄言诗的“淡”
 
Db 11 t 257-2005-饲料用籽粒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 北京市地方标准饲料 ...
Db 11 t 257-2005-饲料用籽粒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 北京市地方标准饲料 ...Db 11 t 257-2005-饲料用籽粒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 北京市地方标准饲料 ...
Db 11 t 257-2005-饲料用籽粒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 北京市地方标准饲料 ...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考试科目备注招生人数001政法学院105 ...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考试科目备注招生人数001政法学院105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考试科目备注招生人数001政法学院105 ...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考试科目备注招生人数001政法学院105 ...
 
中华古典精华文库 高中语文在线课堂-
中华古典精华文库   高中语文在线课堂-中华古典精华文库   高中语文在线课堂-
中华古典精华文库 高中语文在线课堂-
 
盛港社區圖書館:
盛港社區圖書館:盛港社區圖書館:
盛港社區圖書館:
 
清华学术期刊使用说明课件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读者指南
清华学术期刊使用说明课件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读者指南清华学术期刊使用说明课件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读者指南
清华学术期刊使用说明课件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读者指南
 
艺术的退位与复位
艺术的退位与复位艺术的退位与复位
艺术的退位与复位
 
書法讀者的「再創造思維」
書法讀者的「再創造思維」書法讀者的「再創造思維」
書法讀者的「再創造思維」
 
如何行銷「宅化 行動」讀者 - Power_point presentation
如何行銷「宅化 行動」讀者  - Power_point presentation如何行銷「宅化 行動」讀者  - Power_point presentation
如何行銷「宅化 行動」讀者 - Power_point presentation
 
在中西比较中考察清代女性小说写作的社会意蕴(两年学术史回顾资料).
在中西比较中考察清代女性小说写作的社会意蕴(两年学术史回顾资料).在中西比较中考察清代女性小说写作的社会意蕴(两年学术史回顾资料).
在中西比较中考察清代女性小说写作的社会意蕴(两年学术史回顾资料).
 
中国网络诗歌年鉴
中国网络诗歌年鉴中国网络诗歌年鉴
中国网络诗歌年鉴
 
新加坡主要馆藏海外华人研究资源及其展望
新加坡主要馆藏海外华人研究资源及其展望新加坡主要馆藏海外华人研究资源及其展望
新加坡主要馆藏海外华人研究资源及其展望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方案(文化语言学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方案(文化语言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方案(文化语言学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方案(文化语言学院)
 

Similar to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5、第一编第三章:诗经
5、第一编第三章:诗经5、第一编第三章:诗经
5、第一编第三章:诗经Yen-yanjifeng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sugeladi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sugeladi
 
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
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
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sugeladi
 
與謝民師推官書論析
與謝民師推官書論析與謝民師推官書論析
與謝民師推官書論析lofen
 
第四章十七年散文
第四章十七年散文第四章十七年散文
第四章十七年散文sugeladi
 
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
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
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sugeladi
 
中国现代文学史(样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样题及答案)中国现代文学史(样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样题及答案)sugeladi
 
白居易長恨歌之經典化及東亞相關圖繪
白居易長恨歌之經典化及東亞相關圖繪白居易長恨歌之經典化及東亞相關圖繪
白居易長恨歌之經典化及東亞相關圖繪
lofen
 
2、第一编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说、第一节文学艺术的起源、第二节上古歌谣
2、第一编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说、第一节文学艺术的起源、第二节上古歌谣2、第一编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说、第一节文学艺术的起源、第二节上古歌谣
2、第一编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说、第一节文学艺术的起源、第二节上古歌谣Yen-yanjifeng
 
宋代題「瀟湘」山水畫詩的地理概念、空間表述與心理意識
宋代題「瀟湘」山水畫詩的地理概念、空間表述與心理意識宋代題「瀟湘」山水畫詩的地理概念、空間表述與心理意識
宋代題「瀟湘」山水畫詩的地理概念、空間表述與心理意識
lofen
 
16、第二编第三章汉诗
16、第二编第三章汉诗16、第二编第三章汉诗
16、第二编第三章汉诗
Yen-yanjifeng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EDNASERENE
 
赠书目录书名著作人赠送人
赠书目录书名著作人赠送人赠书目录书名著作人赠送人
赠书目录书名著作人赠送人sugeladi
 
对鲁迅中国小说史学的批判性研究
对鲁迅中国小说史学的批判性研究对鲁迅中国小说史学的批判性研究
对鲁迅中国小说史学的批判性研究sugeladi
 
大学语文精讲班第33讲课件讲义(环球职业教育在线)
大学语文精讲班第33讲课件讲义(环球职业教育在线)大学语文精讲班第33讲课件讲义(环球职业教育在线)
大学语文精讲班第33讲课件讲义(环球职业教育在线)liqiuhao
 
7唐詩選
7唐詩選7唐詩選
7唐詩選
xilin peng
 
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2
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2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2
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2lys167
 
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
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
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lofen
 
天淨沙(秋思).ppt
天淨沙(秋思).ppt天淨沙(秋思).ppt
天淨沙(秋思).ppt
liutommy1
 

Similar to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20)

5、第一编第三章:诗经
5、第一编第三章:诗经5、第一编第三章:诗经
5、第一编第三章:诗经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
 
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
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
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
 
與謝民師推官書論析
與謝民師推官書論析與謝民師推官書論析
與謝民師推官書論析
 
第四章十七年散文
第四章十七年散文第四章十七年散文
第四章十七年散文
 
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
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
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
 
中国现代文学史(样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样题及答案)中国现代文学史(样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样题及答案)
 
白居易長恨歌之經典化及東亞相關圖繪
白居易長恨歌之經典化及東亞相關圖繪白居易長恨歌之經典化及東亞相關圖繪
白居易長恨歌之經典化及東亞相關圖繪
 
2、第一编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说、第一节文学艺术的起源、第二节上古歌谣
2、第一编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说、第一节文学艺术的起源、第二节上古歌谣2、第一编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说、第一节文学艺术的起源、第二节上古歌谣
2、第一编第一章:先秦文学概说、第一节文学艺术的起源、第二节上古歌谣
 
宋代題「瀟湘」山水畫詩的地理概念、空間表述與心理意識
宋代題「瀟湘」山水畫詩的地理概念、空間表述與心理意識宋代題「瀟湘」山水畫詩的地理概念、空間表述與心理意識
宋代題「瀟湘」山水畫詩的地理概念、空間表述與心理意識
 
16、第二编第三章汉诗
16、第二编第三章汉诗16、第二编第三章汉诗
16、第二编第三章汉诗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赠书目录书名著作人赠送人
赠书目录书名著作人赠送人赠书目录书名著作人赠送人
赠书目录书名著作人赠送人
 
对鲁迅中国小说史学的批判性研究
对鲁迅中国小说史学的批判性研究对鲁迅中国小说史学的批判性研究
对鲁迅中国小说史学的批判性研究
 
大学语文精讲班第33讲课件讲义(环球职业教育在线)
大学语文精讲班第33讲课件讲义(环球职业教育在线)大学语文精讲班第33讲课件讲义(环球职业教育在线)
大学语文精讲班第33讲课件讲义(环球职业教育在线)
 
7唐詩選
7唐詩選7唐詩選
7唐詩選
 
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2
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2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2
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2
 
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
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
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
 
天淨沙(秋思).ppt
天淨沙(秋思).ppt天淨沙(秋思).ppt
天淨沙(秋思).ppt
 

More from sugeladi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sugeladi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sugeladi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sugeladi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sugeladi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sugeladi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sugeladi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sugeladi
 
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sugeladi
 
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sugeladi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sugeladi
 
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计划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计划sugeladi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sugeladi
 
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sugeladi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sugeladi
 

More from sugeladi (20)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计划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 1. zycnzj.com/ www.zycnzj.com 试卷代号 : 1 0 9 5 座位号己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0 8 - 2 0 0 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1 )试题 2009 年7 月 l 题 号I - I 二l 三l 总 分l |分数 I I I I I |得分|评卷人| 一、填空(每题 1 分 , 共 2 0 分 ) I I I 1.汉代辞赋家一一一一继承屈"骚"精神,创作了骚体赋《吊屈原赋》、《脯鸟赋»,后人称誉 "骚人情境,于斯犹见"。 2. 汉 代 的 四 家 诗 中 , 鲁 诗 创 建 最 早 , 影 响 也 最 大 , 它 的 创 始 人 是 3. "四始"说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他以《关雕》为国风之始,« »为小 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 4. 周 民 族 曾 经 历 过 五 次 大 规 模 的 迁 徙 , 其 中 最 重 要 的 一 次 是 古 公 直 父 率 领 周 人 从 圃 地 迁 居岐山下的周原,这段历史记载在《诗经》中的周民族史诗« »中。 5. 我 们 常 用 的 成 语 " 不 可 救 药 " 出 自 《 诗 经 · 大 雅 . »一诗,这首诗相传是老臣凡伯为 了劝诫周厉王而作的。 6. «诗经·卫风. »描写一个贵族女子说"手如柔黄,肤如凝脂。领如蜡跻,齿 如翻犀,蝶首峨眉",用一连串的比喻把美丽女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7. 屈 原 « »一诗中"玩有宦兮醋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两句,起兴之例正如 《越人歌》之"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8. 屈 原 « »中"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等句礼赞了勇武刚强的将士,充 满了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627
  • 2. zycnzj.com/ www.zycnzj.com 9. 屈 原 的 《 哀 邹 》 一 诗 大 约 作 于 楚 国 国 都 沦 陷 之 后 , 诗 中 用 " 鸟 飞 返 故 乡 兮 , "这样的句子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 10. 鲁 迅 先 生 在 《 汉 文 学 史 纲 要 》一 书 中 赞 誉 屈 原 的 《 »"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 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1 1.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南唐词人 《虞美人»(春花秋月 何时了)一词中的名句。 12. 初 唐 诗 人 沈 佳 期 和 最后完成了律诗的"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对律诗的 定型贡献最大,故律诗又称为"沈宋体"。 13. 为 山 水 诗 奠 定 基 础 的 是 南 朝 宋 诗 人 ,他山水诗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园 柳变鸣禽"历来被人赞赏。 14. 唐 代 诗 人 孟 浩 然 的 诗 风 以 清 淡 著 称 , 但 他 《 临 洞 庭 》 中 的 名 句 " 气 蒸 云 梦 浑 , "却气势壮阔。 15.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是南宋著名词人 的怀古词 《水龙吟·过南剑双摸楼》中的句子。 16. 宋 代 以 言 志 为 主 的 送 别 词 中 , 的《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梦绕 神州路)借送别抒发了对外敌人侵、朝廷苟安求和的忠愤悲慨之情。 17. 旧 传 为 李 白 的 《 菩 萨 蛮 » ( 平 林 摸 摸 烟 如 织 ) 和 《 »(箭声咽)被推崇为"百代 词曲之祖",后者描写了"秦楼"、"咸阳古道"、"汉家陵阙"等历史遗迹,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和 凝重感。 18. 北 宋 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咏物佳作,其首句 "似花还似非花"摹写杨花,更是绝妙。 19. 南 朝 作 家 江 淹 在 《 》写道"春草碧色,春水禄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此后送 别诗中的南浦意象明显多了起来。 20. " ,长使英雄泪满襟"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伤悼诸 葛亮的名作《蜀相》中的句子。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628
  • 3.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得分|评卷人| 二、简答{每题 1 0分,共 4 0分) I I 1. «诗经》政治颂美诗创作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作品进行说明。 2. «离骚》中对诗人三次游览天界的描写有什么寓意? 3. 简 述 中 唐 诗 歌 发 展 的 概 况 。 4. 结 合 作 品 分 析 左 思 咏 史 诗 的 特 点 及 其 贡 献 。 |得分|评卷人| 三、论述题(一二题必选一题回答,三四题必选一题回答,若二题都 1 I 答,则只给第一题判分。每题 2 0分,共 4 0分) 1.结合作品分析《诗经》的语言艺术特征。 2. 试 以 《 九 歌 》 为 例 分 析楚 辞 与 楚 地 神 巫 文 化 之 间 的 关 系 。 3. 试 结 合 作 品 分 析 王 维 山 水 诗 的 特点 。 4. 结 合 作 品 分 析 优 秀 的 唐 代 咏 物 诗 是 如 何 实 现 " 不 粘 不 脱 " 的 ?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629
  • 4. zycnzj.com/ www.zycnzj.com 试卷代号 : 1 0 9 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0 8 - 2 0 0 9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 ( 1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9 年7 月 一、填空(每题 l 分 , 共 2 0 分 ) 1.贾谊 2. 申 培 3. 鹿 鸣 4. 绵 5. 板 6. 硕 人 7. 湘 夫 人 8. 国 殇 9. 狐 死 必 首 丘 10. 离 骚 1 1. 李 煌 12. 宋 之 间 13. 谢灵 运 14. 波撼 岳 阳 城 15. 辛 弃疾 16. 张 元 干 17. 忆 秦 娥 18. 苏 轼 19. 别 赋 20. 出 师 未 捷 身 先 死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630
  • 5.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二、简答(每题 1 0分,共 4 0分) 1.«诗经》政治颂美诗创作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作品进行说明。 答案要点儿诗经》政治颂美诗的基本模式是颂扬周代贵族内德外仪的统一。(1)«诗经》政治 颂美诗颂扬贵族的内在道德人格之美,这是统治者立国的基础,是卿士大夫从政的基本条件。 (2)« 诗 经 》政 治 颂 美 诗赞美 君 子 的 外 在 仪 容 之美 , 内 在 的 德行 是通 过外 在 的 仪容得 以 表现 的 。 2. «离骚》中对诗人三次游览天界的描写有什么寓意? 答案要点:(1)第一次升天邀游求见天帝及其失败,象征着楚王已被奸邪包围,屈原欲再见 楚王而不得。 ( 2 )第二次升天邀游,即"求女"活动,象征着屈原试图寻求可以通君侧的人,请其 代为言说,使楚王能理解自己。(3)第三次上游天界象征诗人想要另谋出路,却眷恋故乡,元法 舍弃。 3. 简 述 中 唐 诗 歌 发 展 的 概 况 。 答案要点:中唐诗风开始转变,盛唐的理想色彩和浪漫情调淡化,诗坛上出现了革新的风 气。表现在: (1)杜甫诗歌在题材和手法上,都迥异于盛唐,开始了诗歌创作的新时代。 ( 2 )韩 孟诗派发展杜甫奇崛的一面,在艺术上追求险怪 ; ( 3 )元白诗派继承杜甫诗歌的写实性,提倡讽 喻时事的新乐府沃的文1)禹锡和柳宗元的创作自成一家。 4. 结 合 作 品 分 析 左 思 咏史 诗 的 特 点 及 其 贡 献 。 答案要点:左思咏史诗的特点是借史言志,通过咏史来抒写自己在门阀社会里才能无法施 展、理想无法实现的痛苦愤慧。如其二借金张世家和冯唐的对比影射现实;其六借荆何表达对 世族豪门的鄙弃、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其对咏史诗发展的贡献在于真正将"诗"和"史"结合在 一起,将史事的叙述和言志咏怀结合在一起,为咏史诗的发展开阔了的道路。 三、论述题(一二题必选一题回答,三四题必选一题回答,若二题都答,则只给第一题判分。每 题 2 0分,共 4 0分) 1.结合作品分析《诗经》的语言艺术特征。 答案要点: (1)名词和动词的丰富多彩和具象化。 ( 2 )擅长运用重吉或双声叠韵词来摹声 摹形,大大增强了表现力。 ( 3 )二节拍的节奏韵律和语言的音乐美。《诗经》的主体是二节拍的 四言诗,带有很强的节奏感 4而《诗经》的押韵也为后世诗歌的韵律形式奠定了基础。 ( 4 )重章 复沓的章法。重章复沓是短章民歌常用的形式,这种形式使《诗经》中形成了一些套语;也影响 了《诗经》的遣词造句,作者只能通过中心词的变换来叙事状物、写景抒情。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631
  • 6. zycnzj.com/ www.zycnzj.com 2. 试 以 《 九 歌 》 为 例 分 析楚 辞 与 楚 地 神 巫 文 化 之 间 的 关 系 。 答案要点: (1)«九歌》来源于古代神话传说和南楚沉湘地区的民间祭歌; (2)« 九 歌 》 的 创 作 目的是为了祭祀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 ; ( 3 ) «九歌》的内容或写祭神的场面,或写诸神的故事,都 与楚地宗教祭札有关。《九歌》与楚地的神巫文化的关系印证了楚辞的产生与楚地的原始神话 和宗教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3. 试结 合 作 品 分 析 王 维 山 水 诗 的 特点 。 答案要点:(1)在追求形似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神似",在山水描写中寄寓佛理禅趣,追求 一种空灵的意境、醇雅的意趣。 ( 2 )追求画意,把绘画中讲究线条、色彩、构图、意境的技法运用 到山水诗创作中,造成一种"诗中有画"的艺术效果。 4. 结 合 作 品 分 析 优 秀 的 唐代 咏 物 诗 是 如 何 实 现 " 不 粘 不 脱 " 的 ? 答案要点:所谓"不粘不脱"就是要求咏物诗既紧扣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又在对物态的描 写中有所寄寓。唐代咏物诗的"不脱"表现为在物态的描写上:(1)描绘生动,新颖传神 ; ( 2 )不 求形似,遗貌取神。唐代咏物诗的"不粘"表现为在描写物态的同时:(1)以物拟人,移情于物; (2) 借 物 抒 怀 , 咏 物 明 志;(3) 咏 物 寓 理 , 物 理 浑 然 。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