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3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童敦 
 豳地 


                                                        ● 
                                                        ● 


                                                             ① 

西 方 音 乐所 宄 巾 教 学 在 中 国 
口 杨 燕 迪 

1 知在坐的同行们内心是否有一种说不清 、道不明的感         中国文学的西方学者无论下多大工夫 ,
                                                    也无法与最优秀的中国 
l 觉——在中国,
’       从事西方音乐的教学和研究 ,
                     似乎总是让         学者相并肩;我们惟一能够奉献给中国同事的是:我们处于(  
                                                             中
人有点“
   心神不宁”
       。至少我个人总有这样一种感觉。
                                   国)学术传统之外的位置,以及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文学的能 
 究其缘由,
     大概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客观原因。
                                   力。”同 中国的西方音乐学者的“
                                     @ 理,         原创性”
                                                     可能最终也来 自 
  其一,
    西方音乐在中国的环境中作为某种“
                   他者”其文化 
                      ,            于我们作为东方学者的独特位置和视角。宇文所安作为一个具 
身份属于“ 己”
    异   。因而从事这种“
               他者” 异己”
                 或“   的教学和研        有丰富想象力和敏锐感受力的来自西方的文学史学者 ,
                                                           对中国 
究 , 名分”
  在“  上总有些疑问。上世纪末,
                 在音乐学术界一场有关        的古典诗歌艺术进行了极富原创性的解读和分析,
                                                        这个成就本 
2 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争论中,
 0              曾有学者认为,中国音乐        身也许就具有某种示范和启发意义。(
                                                   当然,
                                                     比较极端的态度可 
在2 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诸多“
  0             西方音乐” 不良污染”
                     的“    ,
                                   以是虚无主义的回答 , 既然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与教学很 
                                             即,
中国音乐因为受到西方音乐的强烈影响而“
                  丧失了本位”
                       。 我         难有原创性,
                                        就干脆不必发展这个学科。我们可以将更多的智 
们在此不妨暂且“
       悬置”
         对上述观点的对错争论。但这种观点确         力、
                                    精力、
                                      人力和财力投向更有原创性的学科,
                                                     例如中国音乐史 
实引发了激烈争论,
        这个事实从某个角度再次证明,
                     西方音乐          或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研究。但问题的关键却在于,
                                                         目前中国 
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的明晰定位 ,
              以及这种音乐在中国音乐发展        的文化现实其实已经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正如 目前中国的文化 
中所起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中国音乐界的一大疑难。
                                   建构中已经不可能没有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学的因子和影响,
                                                            在 
这必然会产生连带效应 ,
           令人对西方音乐的教学和研究在中国        当前以及在可以预计的未来的中国音乐生态环境中,
                                                         实际上根 
音乐生活中的作用和定位产生疑问。
                                   本不能想象没有西方音乐的元素和成份。只需看看我国当前音 
  其二,原创性”
    “    问题一直是困扰国内这个学科的令人头痛        乐会的节 目构成以及音乐院校系科中的教学内容,
                                                         这个判断可 
的难题。西方音乐既然属于“
            他者”那么显而易见,原创”
               ,      “ 就有         以说就不证 自明。当然,
                                              这并不是说中国当前的这种音乐生态 
相当大的难度。就这一点而言,
             相比起从事中国音乐研究和教         就是合理的和健康的,
                                            而是意味着理论学科负有不可推卸的文 
学的音乐学同行而言,
         西方音乐研究和教学的从业者天然处于         化责任,
                                      应对中国音乐生活中所存在的西方音乐的元素与成份 
劣势。当然,
     这个难题同样也是中国的西方哲学、
                    西方历史和西         的历史、
                                      性质以及西方音乐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进行深入透彻 
方文学等学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文史哲等具备更雄厚学术实        的说明和解释。我常常暗自猜想,
                                                 西方音乐教学和研究在中国 
力的人文学科子学科或许在这方面解决得比我们好。例如中国        当前的文化情势下,
                                           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可能主要来自这一层 
的西方哲学教学和研究,
          业已达到相当深度而且对整体的中国         面。不过 ,
                                        这似乎是另外一个话题,
                                                  在此不做更多的展开。)
                                                             
哲学学科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究竟如何面对这个难题,  
                        我个            其三。
                                        西方音乐的对象和范围非常庞大而复杂。这其中包 
人觉得 目前还没有十分成熟的答案。或许需要我们几代学者的       含汗牛充栋的作家作品、
                                             悠远漫长的历史跨度 ,
                                                       以及幅员辽阔 
努力后方才可能有比较明晰的回答。本次会议中如蔡良玉老师        的空间范围。在这一点上,
                                              西方音乐的范围之广和涉猎之宽甚 
倡议关注中西音乐比较的课题,
             以及诸多学者呼吁关注西方音         至超过一般的文史哲学科。一个简单的原因是 ,
                                                        文史哲学科由 
乐总体文化特征的研究等等,
            应该说都是十分积极的建议。几         于语言文字的自然屏障,一般总是以民族国家为范围界限,
                                                            如 
年前 。
   曾经从事西方音乐研究与教学随后又投身民族音乐学研        德国哲学、
                                       法国历史或英国(
                                              英语)
                                                文学,
                                                  等等。而由于音乐语言 
究的学者周凯模,
       以其不同于常人的眼光深刻地发问“
                      中国人          本身天然的跨民族和超国度特性 ,
                                                  在西方这个文化体中所产生 
如何研究西方人的音乐历史”对我们直面“
             ,    原创性”
                     问题很有          的艺术音乐却基本上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文化的整体。这就带来 
参考价值。 不久,
        闲来翻书,
            碰巧读到对中国唐诗研究做出          了教学和研究中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即很难对其全面把握,
                                                              
了突出贡献的美国著名文学史家宇文所安 ( t p e  w n 
                   S e hnOe )      同时也对西方音乐的中国学者提出了令人生畏的挑战。
                                                           
的一段话,
    似可以引录在此,
           作为我们当下话题的某种参照。这            可能还存在其他的客观原因以及某些主观能力上的限制。
                                                               
位以研究“
    他者”
      诗歌文化传统为己任的西方学者以谦虚谨慎          正因如此。 上世纪九十
                                        自     年代以 在中国
                                                 来,  从事西方音乐教学和 
但又不卑不亢的口吻这样写道,在学习和感受中国语言方面,
             “                     研究的学者们一直在进行学科的回顾、定位和反思。
                                                          这种反思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童载 
                                                                  田 地  

和定位一方面反映了学科的自觉,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者们的             和教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一书。此书 
                                                      ‘ 
困惑。 此同时,
   与   随着国内 音乐教育在数量规
           高等        模上的扩展和             当代文学史这门学科的教学现状的一席话对我有所触动 ,
                                                                 令我 
内涵质量上的提升,西方音乐史学科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音乐             直接联想到自己学科的教学状况。这里不妨介绍陈思和教授的 
作品研究(
    音乐分析)
        学科近来已经在教学层面得到很大发展。
                                        中心观点,
                                            以期在我国从事西方音乐教学和研究的同行中引起 
这其中包括面向所有音乐专业的西方音乐史(
                   以及音乐欣赏课)
                                        更进一步的讨论和思考。 虽然中国当代文学史和西方音乐(  
                                                                   史)
共同课和作品分析基础课的开设,音乐学专业的西方音乐史本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 ,
                                                   但陈思和的观 点和设想也许对我们或 
科专业课的开设,以及西方音乐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             多或少具有参照和启发作用。
                                                     
培养 ,
   等等。教学上的扩展、
            学科的建设、
                 相关出版物的增加以及               陈思和认为,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要面对三种不同的对象 
音乐生活中西方音乐因素的进一步丰富(
                 音乐会的增加、D
                       C 唱片             和层面:1 全日制高校中文专业的大专生、
                                            “.             非中文专业的本科 
和D D
 V 音乐影碟的普及、
          互联网资讯的便利等等)
                    都给我国高等              学生和成人教育的中文专业学生(
                                                      包括本科生)2 全日制高校 
                                                            ;.
音乐院校中西方音乐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
                                        中文专业的本科生 ; . 日制高校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 
                                                 3全
  笔者自己也一直不断地进行着学科理论层面的反思和具              (
                                        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 @
                                                 。”请注意,
                                                      陈思和所提到的三种不同 
体实践层面的尝试。从早先强调知识和学科 自身的 “自立”
                           和            层次的教学对象似乎刚好也对应于目前国内西方音乐史这门 
“ 足” 从原来强调求知和理解是学科 的惟一 目标和终极 目
 自 ,                                    学科的教学对象。即,一是作为西方音乐史共同课教学对象的 
的,⑦一直到近年来笔者有意通过对具体作品和音乐会的批评             音乐院校和系科 的非音乐学专业学生(
                                                         作曲、表演和音乐教育 
性解读主动介入音乐生活和音乐实践 , 图让学者的声音能够 
                 试                      学生)
                                          ;二是作为西方音乐史专业课教学对象的音乐学专业本 
更加直接地面向更广大的音乐界、
              知识界和文化界读者群 ,似 
                                        科生;
                                          三是西方音乐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乎我 自己的立场也逐渐在发生转变——在2 0 上海“
                    04   音乐学学             陈思和认为,无论在教学要求、教学条件和培养 目
                                               “                 标上,
                                                                    
科回顾与展望”
      研讨会( 0 4 0 5 - 2 日在上海音乐 
         2 0 年1 月2 日 7                  这三个层次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从事这门 
学院举行) 我作了题为“
    中,      中国语境中的西方音乐研究”
                        的发              学科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应分清 自己的教学对象,
                                                             针对不同对象 
言,
 呼吁应在西方音乐学科建设中注意关照中国本土的文化上              的具体要求和具体条件,
                                                  设定这门学科的教学要求和方法。” 
                                                                 @
下文。在该发言中,
        我谈到,
           学者在研究的方向和课题的选择上              “
                                        具体地说 ,
                                             在对全日制中文专业的大专生、
                                                          非中文专业的大学 
应该建立三个等级的大局意识 ,
              即公共关怀意识 、
                      学科建设意             生和成人教育的中文专业学生(
                                                     包括本科生)
                                                          的教学中,
                                                              可以突 
识和研究问题意识。研究者应具有公共关怀和人文情怀 ,
                         并尽             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讲解,
                                                   让学习者充分感受到现代汉语文学 
力发挥音乐学的文化作用和社会功能。音乐学知识也应更进一             创作的魅力所在,
                                               从审美欣赏的层面上领悟现当代文学的存在 
步地进入公众意识和社会音乐生活。具体到西方音乐的研究和             价值。熟读作品,
                                               理解作家,
                                                   能够如数家珍地举出上百篇现当代 
教学领域,
    我认为,
       中国学者研究西方音乐应该具有中国的立               作家的作品 ,
                                              初步了解一些文学史知识,
                                                         应该说就已经达到教 
场和当下的关怀 ,呼吁带着中国自身的问题进入西方音乐研             学的要求。对于 日
                                               全 制高等院校的中文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
                                                                   
究,
 明确所从事的课题研究对于中国当下和未来的音乐状况要              光读作品当然是不够的,
                                                  还需要掌握这百年来整个文学发展的 
有更多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就目前我国的西方音乐教学现状而             过程及其经验教训,
                                                掌握中国知识分子的整个追求、
                                                             奋斗和反 
言,
 我提出希望加强该领域中研究选题(
                特别是研究生的学位               思的大致历程 ,
                                               虽然不需要很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 ,
                                                               但应该对 
论文)
  的理论深度和思想文化维度 ,
               鼓励大力引入西学的理论              此有所了解和感悟。而在精神层面上的学习、
                                                           感受、
                                                             探讨,
                                                               对现 
成果 ,
   鼓励对有重大意义的名家名作进行深度解读,
                      并从中国  
                                -    



                                        代知识分子人文传统的继往开来,
                                                      薪尽火传 ,
                                                           则可以作为中文 
的文化语境出发 ,
        对西方音乐作品进行富有时代感的、带有独             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深入思考 
特中国角度的结构分析和意义解释。总之,
                  我希望西方音乐的              的问题。” 
                                             @
教学和研究应更多介入中国当下的音乐生活,
                   寻求学科更多的                上述观点虽然不能完全照搬,但确实可以从陈思和提供 
社会作用 ,
     发挥知识更大的文化功能,
                倡导音乐学识的人文辐              的角度重新思考我国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定位和策略。 妨对陈
                                                               不    
射。举一个近在手边的例子。每当我在音乐会上读到或者在电             思和为文学史专业所设定的对象和 目标作些调整以适合西方 
视上看到无关痛痒、
        乏善可陈的乐曲解说(
                 多半是针对西方音               音乐在中国的教学对象与目标。(
                                                      笔者在下面对陈思和的原来 
乐经典作品) 我总是痛苦地感到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学的缺 
     时,                                 文字进行了“
                                             抄袭”
                                               式的“
                                                 改写”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          只 
席。(
  更为遗憾的是,
        目前很多音乐会节目单甚至根本就没有像              需将原文中的“
                                              文学”
                                                一词更换成“
                                                     音乐”陈思和的观点就几乎 
                                                        ,
样的乐曲节目说明和介绍)
           。这个司空见惯的细节从一个侧面              可以原封不动地用于西方音乐教学——这再次说明,归根到 
说明,
  在中国的音乐生活中,
           音乐学术所代表的音乐本应具有               底,
                                         西方音乐史和文学史均归属于人文学科 ,
                                                           因而和文学史面 
的文化/
   历史意识仍嫌滞后乃至欠缺。
                                        临同样的学术/
                                              教学问题) 
                                                   。
  几年前,
     我阅读了刚刚出版不久的复旦大学著名学者陈思               借用陈思和的思路和表述——具体地说 ,
                                                           在针对音乐学专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童 敦 
  圈地 

          音乐教学中,可以突出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了      面必须感受和热爱音乐,
                                             另一方面还必须思考和分析音乐。  
                                                            或
解、
 分析和解读,
      让学习者充分感受到音乐艺术杰作的魅力所          者说,
                                     在音乐学术(
                                          以及所有研究艺术的人文学术) 人的直 
                                                        中,
在,
 从审美欣赏的层面上领悟音乐艺术的存在价值。熟悉作品,
                                   觉和思维、
                                       感性和理性终于合二为一。借此,
                                                     本文开头所谓的 
理解作家,
    能够如数家珍地举出上百(
               几百) 首)
                 部( 音乐名家名          “l
                                     神不宁”
                                    t
                                    ,   似乎也就可能转变为“
                                                 心安理得”
                                                     。 
作,
 初步了解一些音乐史知识,
            应该说就已经达到教学的要求。
                          
在本科生这个层面,
        我甚至建议 ,
              一切有关西方音乐的课程(
                         包         ①本文 系笔 者在 “
                                             上海 ’0 5
                                                2 0 西方音乐学 会第一届年会 ”2 0 
                                                                  (0 5
括史论课和技术理论课 )
           都应紧紧围绕“
                 音乐作品”
                     这个最重要          年3 2 日一2 日在上海音 乐学院举行 )上提交 的论文 ,
                                      月 7   9                     并 

的中心。特别提请注意的是,
            在学习作品的过程中,
                     陈思和强调          根据发 言后 的讨论 和意见进行了修改。
                                                        
                                   ②参 见沈洽 的《
                                           二十世 纪 国乐 思想 的“ .
                                                        U 字之路 》《
                                                          ’    ,音乐 研究》
                                                                      
的是对艺术作品的“
        审美欣赏”
            ——即某种看似直觉、
                     其实包含 
                                     1 9 年第2 ;
                                      94    期 管建华 的《
                                                   中国音乐传统 价值 重估思考》《
                                                                  ,音 
深厚储备的艺术敏感性和鉴赏力的培养。在这方面,
                      我们必须 
                                    乐研 究》 1 9 年第 2 ;
                                         ,9 5     期 以及杜亚 雄的《中国音乐 发展道路 
承认,
  某些不识乐谱的乐迷聆听作品的广度和投入作品的强度 
                                    之 我见—— 与蔡仲德先 生商榷》 《 民音 乐》 9 9
                                                     ,人      1 9 年第 9 ,
                                                                     期  
甚至要超过我们的音乐学专业学生。与之相关,
                    我们可以很认 
                                     等等。
                                        
真地反思一下,
      我们的本科教学内容和训练是否有助于提升本 
                                   ③周 凯模 《 国人如何 研究西方 人的音乐历史 》《
                                          中                  ,中央音乐 学 
科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判断力。
                                     院学 报》 9 9 z 1 。
                                          1 9 @第 期  
  不妨继续借用陈思和的观点。对于高等院校音乐学专业的        ④[ ]
                                    美 宇文所安 著 ,
                                             贾晋华译 《初唐诗》《 中国读者 》三联 书 
                                                       ,致      ,
西方音乐方向的硕士生来说 ,
             光鉴赏作品当然是不够的,
                        还需           店 , 0 4 , 页。
                                       2 0 年 第1  
要掌握整个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过程及其内涵、
                    成就、
                      经验甚          ⑤ 这其 中较重要 的文章有 ( 发表时间先后 排序 )
                                                  按            :蔡 良玉的 
至教训,
   掌握西方音乐家的人文诉求、
               音乐思维和精神成长的            《西方对 音乐史学 的反 思和我们研 究 中的几个 问题》 《
                                                                  , 中央 
大致历程 ,
     可以不需要很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 ,
                     但应该对此有          音乐学院学报 》 9 0
                                             1 9 年第 1 ;
                                                     期 高士杰 的《对我 国西 方音 乐史 
所了解和感悟。或许可以在此对陈思和的思想加上一些补充。
                                    研 究 的思考》 《 民音 乐》 9 1
                                            ,人      1 9 年第 6 ;
                                                            期 魏廷 格 的《西方音 

对于中国的西方音乐方向硕士生而言,
                似乎还应在逐渐养成良           乐研究与 中国音乐 实践》 《
                                                  , 人民音 乐》 9 1
                                                          1 9 年第 1 期 ;李应 
                                                                  0
                                     华 的 《 国西 方音 乐研 究 的现状》 《 民音 乐》 9 3
                                          我               ,人      1 9 年第 1
                                                                          
好的学术习惯和行文规范的基础上,
               对本学科的学术问题和学 
                                     期 ; 应华 的《
                                       李      当代 中国人对西方音乐历史 的观念变迁》 《  
                                                                  ,中
科方向产生一定的主动关怀,
            并有意识地通过 自己对西方音乐 
                                     国音乐 学》  9 年第 3 ; 秀军的《
                                           1 7
                                            9      期 李    西方音乐史 教学问题探 
的学习和研究,
      帮助推进中国本土的音乐文化的进步和音乐事 
                                     讨》 《
                                       , 中国音乐 》 9 7
                                               1 9 年第 2 ;
                                                       期 王晡 的《方法 : 实践 中开 
                                                                 在
业 的发展 。
       
                                     创,
                                      在实践 中开拓 》 《
                                               ,中央音乐学 院学报》 9 8
                                                          1 9 年第 3 、 4
                                                                  期 第  
  陈思和随后特别提到了对博士研究生的要求,他写道,对 
                         “
                                     期;
                                      等等 。
                                          
于研究生特别是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指导,如果只注意其技术        ⑥参见 笔 者的一系列 拙文 , 《
                                                  如 对我 国西方音 乐史研究 现状 的 
层面的文学史知识而忽略通过专业来施行对研究者人格的培养          思考 》《
                                         ,中国音乐学 》 9 6
                                                 1 8 年第4 ;论西 方音乐研 究在我 
                                                        期 《
和训练,那可能会使学生与其专业的关系仅限于获取职业或文          国的重建 》《 钟》 9 0
                                           ,黄  1 9 年第 1 ;寻 找 自立——谈 西方音 
                                                       期 《
凭的手段,
    而激发不起对专业深层的感情和生命的寄托,
                       也体会           乐研究在 中国的意义 》 《
                                                 ,人民音乐》 9 0
                                                       1 9 年第 2 ;
                                                               期 等等。
                                                                    
不到其安身立命的重大意义,这样的学生尽管也能成为一名专        ⑦特别参 见拙文 《 为人文学科 的音乐 学》《
                                             作            ,中央音乐学 院学 
业研究人材,
     但终究是第二义的研究工作者。 0
                   ”记得当初这一段          报》 9 1
                                       1 9 年第2 ; 为音乐学辩护——再论音 乐学的人文学 
                                              期 《
话令我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以致久久不能释怀。通过学术训练培          科性 质》《 国音乐学 》 9 5
                                          ,中      1 9 年第4 ;探索音乐史 :
                                                         期 《     方法论 
养起“
  对专业深沉的感情和生命的寄托”体会到学术追求中“
                 ,       安           反思 四题》 《
                                           , 中国音乐学》 9 8
                                                   1 9 年第 1 ;
                                                           期 等等 。
                                                                 
                                   ⑧ 笔者的有关批评 和散论分别发 表在《音乐爱好者 》爱乐》文 
                                                              《  《
身立命的重大意义”而不是“
         ,  仅限于获取职业或文凭”这样严 
                       ,
                                     汇报》 笔会 专栏 ”《
                                        “       、 读书 》人 民音乐 》 音乐周 报 》艺术评 
                                                      《      《       《
厉却炽热的理想主义要求和标准,
              中国的西方音乐学科,
                       是否能 
                                     论》等报刊杂志上。
                                              
够在教学中贯彻实行?或者更广泛地看,中国的整体音乐学教 
                                   ⑨ 复旦大学出版社 , 9 9 。
                                              19年  
学,
 是否具有这样的气度和眼界?虽然在现实中,
                    这是一个无人 
                                   ⑩⑨ 同⑧ , 2  
                                         第 页。
逼问的问题,
     但在理念上,
          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质问。
                      
                                   ⑥ 同上 , 页。
                                        第4  
  总之,
    和中国文学史的教学相仿 ,
                在中国的西方音乐教学         ⑩ 同上 。 页。囹 
                                        第5
中,
 本科生、
    硕士生和博士生这三个不同的层次应该有明显区 
别。但另一方面,
       贯穿其中、
           统帅其中的应该有一条潜在的红          杨燕迪     文学 (
                                              音乐 学) 士 ,
                                                  博   现任 上海音乐 学院音乐 学 
线——即培养学生内心中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学术的承诺。我个        教授 ( 导) 副院长 , 国西方音 乐学会会长 ,
                                      博   、    全            中国音协 
人在持续不断的困惑中仍然时常感到 ,
                 音乐学术应该是世界上        音乐评论学会 副会长 ,人 民音乐》 委。
                                               《     编  
最有意思、
    最富感召的职业行当之一,
               因为它要求从业者一方                                    (责任 编辑   张宁)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More Related Content

Viewers also liked

如何行銷「宅化 行動」讀者 - Power_point presentation
如何行銷「宅化 行動」讀者  - Power_point presentation如何行銷「宅化 行動」讀者  - Power_point presentation
如何行銷「宅化 行動」讀者 - Power_point presentationsugeladi
 
書法讀者的「再創造思維」
書法讀者的「再創造思維」書法讀者的「再創造思維」
書法讀者的「再創造思維」sugeladi
 
艺术的退位与复位
艺术的退位与复位艺术的退位与复位
艺术的退位与复位sugeladi
 
文学之美是超越时空的
文学之美是超越时空的文学之美是超越时空的
文学之美是超越时空的sugeladi
 
清华学术期刊使用说明课件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读者指南
清华学术期刊使用说明课件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读者指南清华学术期刊使用说明课件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读者指南
清华学术期刊使用说明课件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读者指南sugeladi
 
新加坡主要馆藏海外华人研究资源及其展望
新加坡主要馆藏海外华人研究资源及其展望新加坡主要馆藏海外华人研究资源及其展望
新加坡主要馆藏海外华人研究资源及其展望sugeladi
 
中国网络诗歌年鉴
中国网络诗歌年鉴中国网络诗歌年鉴
中国网络诗歌年鉴sugeladi
 
在中西比较中考察清代女性小说写作的社会意蕴(两年学术史回顾资料).
在中西比较中考察清代女性小说写作的社会意蕴(两年学术史回顾资料).在中西比较中考察清代女性小说写作的社会意蕴(两年学术史回顾资料).
在中西比较中考察清代女性小说写作的社会意蕴(两年学术史回顾资料).sugeladi
 
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号文件座谈会
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号文件座谈会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号文件座谈会
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号文件座谈会sugeladi
 
玄言诗的“淡”
玄言诗的“淡”玄言诗的“淡”
玄言诗的“淡”sugeladi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考试科目备注招生人数001政法学院105 ...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考试科目备注招生人数001政法学院105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考试科目备注招生人数001政法学院105 ...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考试科目备注招生人数001政法学院105 ...sugeladi
 
Db 11 t 257-2005-饲料用籽粒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 北京市地方标准饲料 ...
Db 11 t 257-2005-饲料用籽粒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 北京市地方标准饲料 ...Db 11 t 257-2005-饲料用籽粒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 北京市地方标准饲料 ...
Db 11 t 257-2005-饲料用籽粒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 北京市地方标准饲料 ...sugeladi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方案(文化语言学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方案(文化语言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方案(文化语言学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方案(文化语言学院)sugeladi
 

Viewers also liked (13)

如何行銷「宅化 行動」讀者 - Power_point presentation
如何行銷「宅化 行動」讀者  - Power_point presentation如何行銷「宅化 行動」讀者  - Power_point presentation
如何行銷「宅化 行動」讀者 - Power_point presentation
 
書法讀者的「再創造思維」
書法讀者的「再創造思維」書法讀者的「再創造思維」
書法讀者的「再創造思維」
 
艺术的退位与复位
艺术的退位与复位艺术的退位与复位
艺术的退位与复位
 
文学之美是超越时空的
文学之美是超越时空的文学之美是超越时空的
文学之美是超越时空的
 
清华学术期刊使用说明课件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读者指南
清华学术期刊使用说明课件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读者指南清华学术期刊使用说明课件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读者指南
清华学术期刊使用说明课件 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读者指南
 
新加坡主要馆藏海外华人研究资源及其展望
新加坡主要馆藏海外华人研究资源及其展望新加坡主要馆藏海外华人研究资源及其展望
新加坡主要馆藏海外华人研究资源及其展望
 
中国网络诗歌年鉴
中国网络诗歌年鉴中国网络诗歌年鉴
中国网络诗歌年鉴
 
在中西比较中考察清代女性小说写作的社会意蕴(两年学术史回顾资料).
在中西比较中考察清代女性小说写作的社会意蕴(两年学术史回顾资料).在中西比较中考察清代女性小说写作的社会意蕴(两年学术史回顾资料).
在中西比较中考察清代女性小说写作的社会意蕴(两年学术史回顾资料).
 
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号文件座谈会
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号文件座谈会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号文件座谈会
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中央十六号文件座谈会
 
玄言诗的“淡”
玄言诗的“淡”玄言诗的“淡”
玄言诗的“淡”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考试科目备注招生人数001政法学院105 ...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考试科目备注招生人数001政法学院105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考试科目备注招生人数001政法学院105 ...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考试科目备注招生人数001政法学院105 ...
 
Db 11 t 257-2005-饲料用籽粒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 北京市地方标准饲料 ...
Db 11 t 257-2005-饲料用籽粒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 北京市地方标准饲料 ...Db 11 t 257-2005-饲料用籽粒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 北京市地方标准饲料 ...
Db 11 t 257-2005-饲料用籽粒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 北京市地方标准饲料 ...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方案(文化语言学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方案(文化语言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方案(文化语言学院)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方案(文化语言学院)
 

Similar to 西方音乐所宄巾教学在中国

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sugeladi
 
审美形式 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
审美形式  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审美形式  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
审美形式 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sugeladi
 
独树一帜的俄罗斯汉学
独树一帜的俄罗斯汉学独树一帜的俄罗斯汉学
独树一帜的俄罗斯汉学sugeladi
 
确立学科意识, 搞好教材建设
确立学科意识, 搞好教材建设确立学科意识, 搞好教材建设
确立学科意识, 搞好教材建设sugeladi
 
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
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
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sugeladi
 
《英国文学史提纲》给我们的启示
《英国文学史提纲》给我们的启示《英国文学史提纲》给我们的启示
《英国文学史提纲》给我们的启示sugeladi
 
“人文奥运”语境中的文化教育与外语教育
“人文奥运”语境中的文化教育与外语教育“人文奥运”语境中的文化教育与外语教育
“人文奥运”语境中的文化教育与外语教育sugeladi
 
文学研究 问题与方法
文学研究  问题与方法文学研究  问题与方法
文学研究 问题与方法sugeladi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Tai selina
 
中世纪哲学精神
中世纪哲学精神中世纪哲学精神
中世纪哲学精神amdg999
 
为什么要有近代文学
为什么要有近代文学为什么要有近代文学
为什么要有近代文学sugeladi
 
《黃河大合唱》交響合唱版手稿校訂研究
《黃河大合唱》交響合唱版手稿校訂研究《黃河大合唱》交響合唱版手稿校訂研究
《黃河大合唱》交響合唱版手稿校訂研究zhataiyuan
 
《黄河大合唱》交响合唱版手稿校订研究
《黄河大合唱》交响合唱版手稿校订研究《黄河大合唱》交响合唱版手稿校订研究
《黄河大合唱》交响合唱版手稿校订研究zhataiyuan
 
1930 年代马新南洋研究观the concept of southeast asia studies at ...
1930 年代马新南洋研究观the concept of southeast asia studies at ...1930 年代马新南洋研究观the concept of southeast asia studies at ...
1930 年代马新南洋研究观the concept of southeast asia studies at ...sugeladi
 
那个年代那些文人
那个年代那些文人那个年代那些文人
那个年代那些文人sugeladi
 
白话文运动与现代民族国家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研究札记之一
白话文运动与现代民族国家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研究札记之一白话文运动与现代民族国家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研究札记之一
白话文运动与现代民族国家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研究札记之一sugeladi
 

Similar to 西方音乐所宄巾教学在中国 (20)

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9789862218259
97898622182599789862218259
9789862218259
 
审美形式 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
审美形式  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审美形式  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
审美形式 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
 
独树一帜的俄罗斯汉学
独树一帜的俄罗斯汉学独树一帜的俄罗斯汉学
独树一帜的俄罗斯汉学
 
确立学科意识, 搞好教材建设
确立学科意识, 搞好教材建设确立学科意识, 搞好教材建设
确立学科意识, 搞好教材建设
 
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
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
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
 
《英国文学史提纲》给我们的启示
《英国文学史提纲》给我们的启示《英国文学史提纲》给我们的启示
《英国文学史提纲》给我们的启示
 
“人文奥运”语境中的文化教育与外语教育
“人文奥运”语境中的文化教育与外语教育“人文奥运”语境中的文化教育与外语教育
“人文奥运”语境中的文化教育与外语教育
 
文学研究 问题与方法
文学研究  问题与方法文学研究  问题与方法
文学研究 问题与方法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中國的音樂--資料收集
 
中世纪哲学精神
中世纪哲学精神中世纪哲学精神
中世纪哲学精神
 
为什么要有近代文学
为什么要有近代文学为什么要有近代文学
为什么要有近代文学
 
《黃河大合唱》交響合唱版手稿校訂研究
《黃河大合唱》交響合唱版手稿校訂研究《黃河大合唱》交響合唱版手稿校訂研究
《黃河大合唱》交響合唱版手稿校訂研究
 
《黄河大合唱》交响合唱版手稿校订研究
《黄河大合唱》交响合唱版手稿校订研究《黄河大合唱》交响合唱版手稿校订研究
《黄河大合唱》交响合唱版手稿校订研究
 
中國的音樂
中國的音樂中國的音樂
中國的音樂
 
1930 年代马新南洋研究观the concept of southeast asia studies at ...
1930 年代马新南洋研究观the concept of southeast asia studies at ...1930 年代马新南洋研究观the concept of southeast asia studies at ...
1930 年代马新南洋研究观the concept of southeast asia studies at ...
 
9789866094552
97898660945529789866094552
9789866094552
 
那个年代那些文人
那个年代那些文人那个年代那些文人
那个年代那些文人
 
端午Ppt
端午Ppt端午Ppt
端午Ppt
 
白话文运动与现代民族国家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研究札记之一
白话文运动与现代民族国家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研究札记之一白话文运动与现代民族国家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研究札记之一
白话文运动与现代民族国家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研究札记之一
 

More from sugeladi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sugeladi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sugeladi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sugeladi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sugeladi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sugeladi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sugeladi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sugeladi
 
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sugeladi
 
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sugeladi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sugeladi
 
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计划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计划sugeladi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sugeladi
 
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sugeladi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sugeladi
 

More from sugeladi (20)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计划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西方音乐所宄巾教学在中国

  • 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童敦  豳地  ●  ●  ①  西 方 音 乐所 宄 巾 教 学 在 中 国  口 杨 燕 迪  1 知在坐的同行们内心是否有一种说不清 、道不明的感  中国文学的西方学者无论下多大工夫 , 也无法与最优秀的中国  l 觉——在中国, ’ 从事西方音乐的教学和研究 , 似乎总是让  学者相并肩;我们惟一能够奉献给中国同事的是:我们处于(   中 人有点“ 心神不宁” 。至少我个人总有这样一种感觉。   国)学术传统之外的位置,以及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文学的能  究其缘由, 大概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客观原因。   力。”同 中国的西方音乐学者的“ @ 理, 原创性” 可能最终也来 自  其一, 西方音乐在中国的环境中作为某种“ 他者”其文化  , 于我们作为东方学者的独特位置和视角。宇文所安作为一个具  身份属于“ 己” 异 。因而从事这种“ 他者” 异己” 或“ 的教学和研  有丰富想象力和敏锐感受力的来自西方的文学史学者 , 对中国  究 , 名分” 在“ 上总有些疑问。上世纪末, 在音乐学术界一场有关  的古典诗歌艺术进行了极富原创性的解读和分析, 这个成就本  2 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争论中, 0 曾有学者认为,中国音乐  身也许就具有某种示范和启发意义。( 当然, 比较极端的态度可  在2 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诸多“ 0 西方音乐” 不良污染” 的“ ,   以是虚无主义的回答 , 既然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与教学很  即, 中国音乐因为受到西方音乐的强烈影响而“ 丧失了本位” 。 我  难有原创性, 就干脆不必发展这个学科。我们可以将更多的智  们在此不妨暂且“ 悬置” 对上述观点的对错争论。但这种观点确  力、 精力、 人力和财力投向更有原创性的学科, 例如中国音乐史  实引发了激烈争论, 这个事实从某个角度再次证明, 西方音乐  或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研究。但问题的关键却在于, 目前中国  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的明晰定位 , 以及这种音乐在中国音乐发展  的文化现实其实已经不允许我们这样做。正如 目前中国的文化  中所起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中国音乐界的一大疑难。   建构中已经不可能没有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学的因子和影响, 在  这必然会产生连带效应 , 令人对西方音乐的教学和研究在中国  当前以及在可以预计的未来的中国音乐生态环境中, 实际上根  音乐生活中的作用和定位产生疑问。   本不能想象没有西方音乐的元素和成份。只需看看我国当前音  其二,原创性” “ 问题一直是困扰国内这个学科的令人头痛  乐会的节 目构成以及音乐院校系科中的教学内容, 这个判断可  的难题。西方音乐既然属于“ 他者”那么显而易见,原创” , “ 就有  以说就不证 自明。当然, 这并不是说中国当前的这种音乐生态  相当大的难度。就这一点而言, 相比起从事中国音乐研究和教  就是合理的和健康的, 而是意味着理论学科负有不可推卸的文  学的音乐学同行而言, 西方音乐研究和教学的从业者天然处于  化责任, 应对中国音乐生活中所存在的西方音乐的元素与成份  劣势。当然, 这个难题同样也是中国的西方哲学、 西方历史和西  的历史、 性质以及西方音乐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进行深入透彻  方文学等学科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文史哲等具备更雄厚学术实  的说明和解释。我常常暗自猜想, 西方音乐教学和研究在中国  力的人文学科子学科或许在这方面解决得比我们好。例如中国  当前的文化情势下, 其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可能主要来自这一层  的西方哲学教学和研究, 业已达到相当深度而且对整体的中国  面。不过 , 这似乎是另外一个话题, 在此不做更多的展开。)   哲学学科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究竟如何面对这个难题,   我个 其三。 西方音乐的对象和范围非常庞大而复杂。这其中包  人觉得 目前还没有十分成熟的答案。或许需要我们几代学者的  含汗牛充栋的作家作品、 悠远漫长的历史跨度 , 以及幅员辽阔  努力后方才可能有比较明晰的回答。本次会议中如蔡良玉老师  的空间范围。在这一点上, 西方音乐的范围之广和涉猎之宽甚  倡议关注中西音乐比较的课题, 以及诸多学者呼吁关注西方音  至超过一般的文史哲学科。一个简单的原因是 , 文史哲学科由  乐总体文化特征的研究等等, 应该说都是十分积极的建议。几  于语言文字的自然屏障,一般总是以民族国家为范围界限, 如  年前 。 曾经从事西方音乐研究与教学随后又投身民族音乐学研  德国哲学、 法国历史或英国( 英语) 文学, 等等。而由于音乐语言  究的学者周凯模, 以其不同于常人的眼光深刻地发问“ 中国人  本身天然的跨民族和超国度特性 , 在西方这个文化体中所产生  如何研究西方人的音乐历史”对我们直面“ , 原创性” 问题很有  的艺术音乐却基本上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文化的整体。这就带来  参考价值。 不久,   闲来翻书, 碰巧读到对中国唐诗研究做出  了教学和研究中一个非常麻烦的问题,即很难对其全面把握,   了突出贡献的美国著名文学史家宇文所安 ( t p e  w n  S e hnOe ) 同时也对西方音乐的中国学者提出了令人生畏的挑战。   的一段话, 似可以引录在此, 作为我们当下话题的某种参照。这  可能还存在其他的客观原因以及某些主观能力上的限制。   位以研究“ 他者” 诗歌文化传统为己任的西方学者以谦虚谨慎  正因如此。 上世纪九十 自 年代以 在中国 来, 从事西方音乐教学和  但又不卑不亢的口吻这样写道,在学习和感受中国语言方面, “   研究的学者们一直在进行学科的回顾、定位和反思。  这种反思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童载  田 地   和定位一方面反映了学科的自觉,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者们的  和教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一书。此书  ‘  困惑。 此同时, 与 随着国内 音乐教育在数量规 高等 模上的扩展和  当代文学史这门学科的教学现状的一席话对我有所触动 , 令我  内涵质量上的提升,西方音乐史学科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音乐  直接联想到自己学科的教学状况。这里不妨介绍陈思和教授的  作品研究( 音乐分析) 学科近来已经在教学层面得到很大发展。   中心观点, 以期在我国从事西方音乐教学和研究的同行中引起  这其中包括面向所有音乐专业的西方音乐史( 以及音乐欣赏课)   更进一步的讨论和思考。 虽然中国当代文学史和西方音乐(   史) 共同课和作品分析基础课的开设,音乐学专业的西方音乐史本  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 , 但陈思和的观 点和设想也许对我们或  科专业课的开设,以及西方音乐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的  多或少具有参照和启发作用。   培养 , 等等。教学上的扩展、 学科的建设、 相关出版物的增加以及  陈思和认为,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要面对三种不同的对象  音乐生活中西方音乐因素的进一步丰富( 音乐会的增加、D C 唱片  和层面:1 全日制高校中文专业的大专生、 “. 非中文专业的本科  和D D V 音乐影碟的普及、 互联网资讯的便利等等) 都给我国高等  学生和成人教育的中文专业学生( 包括本科生)2 全日制高校  ;. 音乐院校中西方音乐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   中文专业的本科生 ; . 日制高校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  3全 笔者自己也一直不断地进行着学科理论层面的反思和具  ( 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 @ 。”请注意, 陈思和所提到的三种不同  体实践层面的尝试。从早先强调知识和学科 自身的 “自立” 和  层次的教学对象似乎刚好也对应于目前国内西方音乐史这门  “ 足” 从原来强调求知和理解是学科 的惟一 目标和终极 目 自 ,    学科的教学对象。即,一是作为西方音乐史共同课教学对象的  的,⑦一直到近年来笔者有意通过对具体作品和音乐会的批评  音乐院校和系科 的非音乐学专业学生( 作曲、表演和音乐教育  性解读主动介入音乐生活和音乐实践 , 图让学者的声音能够  试 学生) ;二是作为西方音乐史专业课教学对象的音乐学专业本  更加直接地面向更广大的音乐界、 知识界和文化界读者群 ,似    科生; 三是西方音乐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乎我 自己的立场也逐渐在发生转变——在2 0 上海“ 04 音乐学学  陈思和认为,无论在教学要求、教学条件和培养 目 “ 标上,   科回顾与展望” 研讨会( 0 4 0 5 - 2 日在上海音乐  2 0 年1 月2 日 7 这三个层次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从事这门  学院举行) 我作了题为“ 中, 中国语境中的西方音乐研究” 的发  学科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应分清 自己的教学对象, 针对不同对象  言, 呼吁应在西方音乐学科建设中注意关照中国本土的文化上  的具体要求和具体条件, 设定这门学科的教学要求和方法。”  @ 下文。在该发言中, 我谈到, 学者在研究的方向和课题的选择上  “ 具体地说 , 在对全日制中文专业的大专生、 非中文专业的大学  应该建立三个等级的大局意识 , 即公共关怀意识 、 学科建设意  生和成人教育的中文专业学生( 包括本科生) 的教学中, 可以突  识和研究问题意识。研究者应具有公共关怀和人文情怀 , 并尽  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讲解, 让学习者充分感受到现代汉语文学  力发挥音乐学的文化作用和社会功能。音乐学知识也应更进一  创作的魅力所在, 从审美欣赏的层面上领悟现当代文学的存在  步地进入公众意识和社会音乐生活。具体到西方音乐的研究和  价值。熟读作品, 理解作家, 能够如数家珍地举出上百篇现当代  教学领域, 我认为, 中国学者研究西方音乐应该具有中国的立  作家的作品 , 初步了解一些文学史知识, 应该说就已经达到教  场和当下的关怀 ,呼吁带着中国自身的问题进入西方音乐研  学的要求。对于 日 全 制高等院校的中文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   究, 明确所从事的课题研究对于中国当下和未来的音乐状况要  光读作品当然是不够的, 还需要掌握这百年来整个文学发展的  有更多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就目前我国的西方音乐教学现状而  过程及其经验教训, 掌握中国知识分子的整个追求、 奋斗和反  言, 我提出希望加强该领域中研究选题( 特别是研究生的学位  思的大致历程 , 虽然不需要很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 , 但应该对  论文) 的理论深度和思想文化维度 , 鼓励大力引入西学的理论  此有所了解和感悟。而在精神层面上的学习、 感受、 探讨, 对现  成果 , 鼓励对有重大意义的名家名作进行深度解读, 并从中国   -   代知识分子人文传统的继往开来, 薪尽火传 , 则可以作为中文  的文化语境出发 , 对西方音乐作品进行富有时代感的、带有独  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深入思考  特中国角度的结构分析和意义解释。总之, 我希望西方音乐的  的问题。”  @ 教学和研究应更多介入中国当下的音乐生活, 寻求学科更多的  上述观点虽然不能完全照搬,但确实可以从陈思和提供  社会作用 , 发挥知识更大的文化功能, 倡导音乐学识的人文辐  的角度重新思考我国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定位和策略。 妨对陈 不   射。举一个近在手边的例子。每当我在音乐会上读到或者在电  思和为文学史专业所设定的对象和 目标作些调整以适合西方  视上看到无关痛痒、 乏善可陈的乐曲解说( 多半是针对西方音  音乐在中国的教学对象与目标。( 笔者在下面对陈思和的原来  乐经典作品) 我总是痛苦地感到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学的缺  时, 文字进行了“ 抄袭” 式的“ 改写”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 只  席。( 更为遗憾的是, 目前很多音乐会节目单甚至根本就没有像  需将原文中的“ 文学” 一词更换成“ 音乐”陈思和的观点就几乎  , 样的乐曲节目说明和介绍) 。这个司空见惯的细节从一个侧面  可以原封不动地用于西方音乐教学——这再次说明,归根到  说明, 在中国的音乐生活中, 音乐学术所代表的音乐本应具有  底, 西方音乐史和文学史均归属于人文学科 , 因而和文学史面  的文化/ 历史意识仍嫌滞后乃至欠缺。   临同样的学术/ 教学问题)  。 几年前, 我阅读了刚刚出版不久的复旦大学著名学者陈思  借用陈思和的思路和表述——具体地说 , 在针对音乐学专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童 敦  圈地  音乐教学中,可以突出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了  面必须感受和热爱音乐, 另一方面还必须思考和分析音乐。   或 解、 分析和解读, 让学习者充分感受到音乐艺术杰作的魅力所  者说, 在音乐学术( 以及所有研究艺术的人文学术) 人的直  中, 在, 从审美欣赏的层面上领悟音乐艺术的存在价值。熟悉作品,   觉和思维、 感性和理性终于合二为一。借此, 本文开头所谓的  理解作家, 能够如数家珍地举出上百( 几百) 首) 部( 音乐名家名  “l   神不宁” t , 似乎也就可能转变为“ 心安理得” 。  作, 初步了解一些音乐史知识, 应该说就已经达到教学的要求。   在本科生这个层面, 我甚至建议 , 一切有关西方音乐的课程( 包  ①本文 系笔 者在 “ 上海 ’0 5 2 0 西方音乐学 会第一届年会 ”2 0  (0 5 括史论课和技术理论课 ) 都应紧紧围绕“ 音乐作品” 这个最重要  年3 2 日一2 日在上海音 乐学院举行 )上提交 的论文 , 月 7 9 并  的中心。特别提请注意的是, 在学习作品的过程中, 陈思和强调  根据发 言后 的讨论 和意见进行了修改。   ②参 见沈洽 的《 二十世 纪 国乐 思想 的“ . U 字之路 》《 ’ ,音乐 研究》   的是对艺术作品的“ 审美欣赏” ——即某种看似直觉、 其实包含  1 9 年第2 ; 94 期 管建华 的《 中国音乐传统 价值 重估思考》《 ,音  深厚储备的艺术敏感性和鉴赏力的培养。在这方面, 我们必须  乐研 究》 1 9 年第 2 ; ,9 5 期 以及杜亚 雄的《中国音乐 发展道路  承认, 某些不识乐谱的乐迷聆听作品的广度和投入作品的强度  之 我见—— 与蔡仲德先 生商榷》 《 民音 乐》 9 9 ,人 1 9 年第 9 , 期   甚至要超过我们的音乐学专业学生。与之相关, 我们可以很认  等等。   真地反思一下, 我们的本科教学内容和训练是否有助于提升本  ③周 凯模 《 国人如何 研究西方 人的音乐历史 》《 中 ,中央音乐 学  科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判断力。   院学 报》 9 9 z 1 。 1 9 @第 期   不妨继续借用陈思和的观点。对于高等院校音乐学专业的  ④[ ] 美 宇文所安 著 , 贾晋华译 《初唐诗》《 中国读者 》三联 书  ,致 , 西方音乐方向的硕士生来说 , 光鉴赏作品当然是不够的, 还需  店 , 0 4 , 页。 2 0 年 第1   要掌握整个西方音乐历史发展的过程及其内涵、 成就、 经验甚  ⑤ 这其 中较重要 的文章有 ( 发表时间先后 排序 ) 按 :蔡 良玉的  至教训, 掌握西方音乐家的人文诉求、 音乐思维和精神成长的  《西方对 音乐史学 的反 思和我们研 究 中的几个 问题》 《 , 中央  大致历程 , 可以不需要很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 , 但应该对此有  音乐学院学报 》 9 0 1 9 年第 1 ; 期 高士杰 的《对我 国西 方音 乐史  所了解和感悟。或许可以在此对陈思和的思想加上一些补充。   研 究 的思考》 《 民音 乐》 9 1 ,人 1 9 年第 6 ; 期 魏廷 格 的《西方音  对于中国的西方音乐方向硕士生而言, 似乎还应在逐渐养成良  乐研究与 中国音乐 实践》 《 , 人民音 乐》 9 1 1 9 年第 1 期 ;李应  0 华 的 《 国西 方音 乐研 究 的现状》 《 民音 乐》 9 3 我 ,人 1 9 年第 1   好的学术习惯和行文规范的基础上, 对本学科的学术问题和学  期 ; 应华 的《 李 当代 中国人对西方音乐历史 的观念变迁》 《   ,中 科方向产生一定的主动关怀, 并有意识地通过 自己对西方音乐  国音乐 学》  9 年第 3 ; 秀军的《 1 7 9 期 李 西方音乐史 教学问题探  的学习和研究, 帮助推进中国本土的音乐文化的进步和音乐事  讨》 《 , 中国音乐 》 9 7 1 9 年第 2 ; 期 王晡 的《方法 : 实践 中开  在 业 的发展 。   创, 在实践 中开拓 》 《 ,中央音乐学 院学报》 9 8 1 9 年第 3 、 4 期 第   陈思和随后特别提到了对博士研究生的要求,他写道,对  “ 期; 等等 。   于研究生特别是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指导,如果只注意其技术  ⑥参见 笔 者的一系列 拙文 , 《 如 对我 国西方音 乐史研究 现状 的  层面的文学史知识而忽略通过专业来施行对研究者人格的培养  思考 》《 ,中国音乐学 》 9 6 1 8 年第4 ;论西 方音乐研 究在我  期 《 和训练,那可能会使学生与其专业的关系仅限于获取职业或文  国的重建 》《 钟》 9 0 ,黄 1 9 年第 1 ;寻 找 自立——谈 西方音  期 《 凭的手段, 而激发不起对专业深层的感情和生命的寄托, 也体会  乐研究在 中国的意义 》 《 ,人民音乐》 9 0 1 9 年第 2 ; 期 等等。   不到其安身立命的重大意义,这样的学生尽管也能成为一名专  ⑦特别参 见拙文 《 为人文学科 的音乐 学》《 作 ,中央音乐学 院学  业研究人材, 但终究是第二义的研究工作者。 0 ”记得当初这一段  报》 9 1 1 9 年第2 ; 为音乐学辩护——再论音 乐学的人文学  期 《 话令我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以致久久不能释怀。通过学术训练培  科性 质》《 国音乐学 》 9 5 ,中 1 9 年第4 ;探索音乐史 : 期 《 方法论  养起“ 对专业深沉的感情和生命的寄托”体会到学术追求中“ , 安  反思 四题》 《 , 中国音乐学》 9 8 1 9 年第 1 ; 期 等等 。   ⑧ 笔者的有关批评 和散论分别发 表在《音乐爱好者 》爱乐》文  《 《 身立命的重大意义”而不是“ , 仅限于获取职业或文凭”这样严  , 汇报》 笔会 专栏 ”《 “ 、 读书 》人 民音乐 》 音乐周 报 》艺术评  《 《 《 厉却炽热的理想主义要求和标准, 中国的西方音乐学科, 是否能  论》等报刊杂志上。   够在教学中贯彻实行?或者更广泛地看,中国的整体音乐学教  ⑨ 复旦大学出版社 , 9 9 。 19年   学, 是否具有这样的气度和眼界?虽然在现实中, 这是一个无人  ⑩⑨ 同⑧ , 2   第 页。 逼问的问题, 但在理念上, 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质问。   ⑥ 同上 , 页。 第4   总之, 和中国文学史的教学相仿 , 在中国的西方音乐教学  ⑩ 同上 。 页。囹  第5 中, 本科生、 硕士生和博士生这三个不同的层次应该有明显区  别。但另一方面, 贯穿其中、 统帅其中的应该有一条潜在的红  杨燕迪 文学 ( 音乐 学) 士 , 博 现任 上海音乐 学院音乐 学  线——即培养学生内心中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学术的承诺。我个  教授 ( 导) 副院长 , 国西方音 乐学会会长 , 博 、 全 中国音协  人在持续不断的困惑中仍然时常感到 , 音乐学术应该是世界上  音乐评论学会 副会长 ,人 民音乐》 委。 《 编   最有意思、 最富感召的职业行当之一, 因为它要求从业者一方  (责任 编辑 张宁)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