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我國北、中、南產業概況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2010 年全國總人口數共2,316 萬人,以 
北部人口數最多, 人口數約1,029 萬人, 佔全國比例44.4%; 南部次 
之,人口數約633 萬人,佔全國比例27.4%;中部人口數約576 萬人, 
佔全國比例24.9%。在勞動人口方面,2010 年全國勞動人口數共1,107 
萬人,以北部勞動人口數最多,勞動人口數約491 萬人,佔全國比例 
44.4%; 南部次之, 勞動人口數約309 萬人, 佔全國比例28%; 中部 
勞動人口數約279 萬人, 佔全國比例25.2%。 
在 製 造 業 廠 家 數 方 面,2009 年全國製造業總廠家數共77,331 家, 
以北部廠家數最多,北部廠家數32,812 家,佔全國比例42.4%;中部 
廠家數次之,廠家數約26,430 家,佔全國比例34.2%;南部廠家數約 
17,305 家,佔全國比例22.4%。在製造業總營收方面,2009 年全國製 
造業總營收128,729 億元,以北部製造業營收最高,北部製造業營收 
約55,583 億元,佔全國比例43.2%;南部次之,製造業營收約40,579 
億元,佔全國比例31.5%;中部製造業營收約32,568 億元,佔全國比 
例25.3%。在製造業研發投入方面, 2009 年全國製造業總研發投入 
2,907 億元, 以北部廠商研發投入經費最高, 北部廠商研發投入經費
2,144 億元, 佔全國比例73.8%; 其次為南部地區廠商, 研發投入經 
費為422 億元,佔全國比例14.5%;中部地區廠商研發投入經費為324 
億元,佔全國比例11.2%。相關產業環境數據及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北、中、南部相關產業環境數據比較 
地區 北 部 比 例 中 部 比 例 南 部 比 例 
總 人 口 數 (千人) 
10,291 44.4% 5,761 24.9% 6,336 27.4% 
勞動人口數(千人) 
4,912 44.4% 2,791 25.2% 3,097 28.0% 
製造業家數(家) 
32,812 42.4% 26,430 34.2% 17,305 22.4% 
製造業營收(億元) 
55,583 43.2% 32,568 25.3% 40,579 31.5% 
製造業研發投入(億元) 2,144 73.8% 324 11.2% 422 14.5% 
資料來源:2010 年主計處人力資源統計年報/2009 年經濟部工廠校正暨營運調查 
一、北 部地區 
(一)產業結構及分佈 
2009 年全國製造業總營收128,729 億元, 北部製造業總營收為
55,583 億元, 營收前三大行業分別為電子零組件業約19,513 億元、 
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約8,660 億元及電力設備業約3,020 億元。若 
以北部縣市排名比較, 桃園縣製造業營收以23,219 億元最高; 其次 
為新北市, 製造業營收約15,046 億元; 新竹縣排名第三, 製造業營 
收為7,365 億元,如【圖1】所示。而在北部地區營收前十大產業中, 
以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的營收佔全國比例最高, 達84.6%; 其次為 
電力設備業,其北部地區營收約佔全國比例的72.5%;至於北部地區 
營收排名第一的電子零組件業, 佔全國比例也近六成左右。 
單位:億元 
合計 佔有率桃園縣新北市新竹縣新竹市台北市宜蘭縣基隆市 
電子零組件業19,513 58.2% 
電腦/電子/光學業8,660 84.6% 
電力設備業3,020 72.5% 
金屬製品業2,626 32.0% 
機械設備業2,572 42.6% 
化學材料業2,531 16.5% 
汽車/零件業2,180 53.9% 
基本金屬業1,576 17.3% 
紡織業1,633 48.3% 
食品製造業1,525 30.1% 
其他製造業9,746 32.9% 4,595 3,118 1,121 228 249 327 108 
合計55,583 43.2% 23,219 15,046 7,365 6,321 2,050 1,190 392 
圖1 台灣北部地區產業結構 
資料來源:2009 年經濟部工廠校正暨營運調查/金屬中心ITIS 計畫整理
(二)主要傳統產業近況 
電 子 零 組 件 業 、 電 腦 /電子/光學製品業、電力設備業、金屬製品 
業及機械設備業為北部地區營收前五大產業,近5 年營收變化如【圖 
2】所示。2005 年北部地區前五大產業營收集中度約67.5%,2007 年 
增至67.7%, 之後隨著產業營收衰退, 前五大產業集中度也逐年遞 
減,2008 年降至66.2%、2009 年更降至65.5%。從近五年來北部地區 
前五大產業的成長率來看, 以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的成長衰退幅度 
最大, 營業額從2005 年的12,377 億元降至8,660 億元, 近5 年來的 
年平均複合成長率為-8.5%; 其次為電力設備業, 近5 年來的年平均 
複合成長率為-3.6%; 而機械設備業近5 年來的年平均複合成長率為 
-3%。
電子零組件業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電力設備業金屬製品業機械設備業其他 
單位:NT億元 
62,073 
67,105 
62,138 
20,143 21,642 20,992 
2,906 
2,820 
3,497 
12,377 
3,262 
3,082 
3,835 
11,291 
3,174 
3,015 
3,662 
55,583 
19,192 
2,572 
2,626 
3,020 
10,698 8,660 
20,330 23,993 20,597 19,513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2005 2007 2008 2009 
圖2 北部地區主要產業營收變化 
資料來源:2009 年工廠校正資料/金屬中心產研組整理 
二、中 部地區 
(一)產業結構及分佈 
在 2009 年全國製造業總營收128,729 億元中, 中部製造業總營 
收為32,568 億元,營收前三大行業分別為化學材料業約5,422 億元、 
電子零組件業約5,253 億元及石油及煤製品業約4,801 億元。若以中 
部縣市營收排名比較, 台中縣市製造業營收以11,749 億元最高; 其 
次為雲林縣, 製造業營收約15,046 億元; 彰化縣排名第三, 製造業
營收為5,622 億元, 如【圖3】所示。而在中部地區營收前十大產業 
中,以石油及煤製品業的營收佔全國比例最高,達52.8%;其次為其 
他運輸工具業,其營收約佔全國比例的43.9%;至於中部地區的紡織 
業營收, 佔全國比例約36%。 
單位:億元 
合計 佔有率台中縣市雲林縣彰化縣苗栗縣南投縣 
化學材料業5,422 35.3% 
電子零組件業5,253 15.7% 
石油及煤製品業4,801 52.8% 
金屬製品業2,231 27.2% 
機械設備業2,146 35.5% 
食品製造業1,558 30.8% 
基本金屬業1,330 14.6% 
紡織業1,216 36.0% 
其他運輸工具業1,173 43.9% 
塑膠製品業915 22.8% 
其他製造業6,523 20.2% 2,657 381 1,586 1,574 325 
合計32,568 25.3% 11,749 9,727 5,622 4,490 978 
圖3 台灣中部地區產業結構 
資料來源:2009 年經濟部工廠校正暨營運調查/金屬中心ITIS 計畫整理 
(二)主要傳統產業近況 
化 學 材 料 製 造 業 、 電 子 零 組 件 業 、 石 油 /煤製品業、金屬製品業 
及機械設備業為中部地區營收前五大產業,近5 年營收變化如【圖4】 
所示。2005 年中部地區前五大產業營收集中度約57.1%, 2008 年最 
高增至63.5%,2009 年降至61%。從近5 年來中部地區前五大產業的
成長率來看, 以電子零組件業的成長幅度最大, 營業額從2005 年的 
3,247 億元成長至5,253 億元, 近5 年來的年平均複合成長率為 
12.8%; 石油/煤製品業在近5 年也有8.7%的年平均複合成長率, 營 
業額從2005 年的3,438 億元成長至2008 年的6,409 億元,2009 年衰 
退至4,801 億元; 化學材料業在近5 年約有8.1%的年平均複合成長 
率,營業額從2005 年的3,972 億元成長至2008 年的6,602 億元,2009 
年衰退至5,422 億元。 
化學材料製造業電子零組件業石油/煤製品業金屬製品業機械設備業其他 
35,666 
13,577 
3,331 
2,828 
5,134 
37,655 
13,733 
3,248 
2,897 
6,409 
32,568 
12,715 
2,146 
2,231 
4,801 
單位:NT億元 
27,850 
11,956 
2,876 
2,361 
3,438 4,770 4,766 5,253 
3,247 
3,972 6,026 6,602 5,422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005 2007 2008 2009 
圖4 中部地區主要產業營收變化 
資料來源:2009 年工廠校正資料/金屬中心產研組整理
三、南部地區 
(一)產業結構及分佈 
在 2009 年全國製造業總營收128,729 億元中, 南部製造業總營 
收為40,579 億元, 營收前三大行業分別為電子零組件業約8,747 億 
元、化學材料業約7,415 億元及基本金屬業約6,186 億元。若以南部 
縣市營收排名比較, 高雄縣市製造業營收以21,171 億元最高; 其次 
為台南縣市, 製造業營收約15,709 億元; 嘉義縣排名第三, 製造業 
營收為2,288 億元, 如【圖5】所示。而在南部地區營收前十大產業 
中,以基本金屬業的營收佔全國比例最高,達68%;其次為化學材料 
業,其營收約佔全國比例的48.3%;至於南部地區的塑膠製品業營收 
約1,161 億元, 佔全國比例約41.3%。
單位:億元 
合計佔有率高雄縣市台南縣市嘉義縣屏東縣嘉義市 
電子零組件業8,747 26.1% 
化學材料業7,415 48.3% 
基本金屬業6,186 68.0% 
金屬製品業3,356 40.9% 
石油/煤製品業2,896 31.9% 
食品製造業1,982 39.1% 
塑膠製品業1,661 41.3% 
機械設備業1,326 21.9% 
汽車/零件業957 23.7% 
其他運輸工具業802 30.0% 
其他製造業5,250 16.6% 1,851 2,631 412 323 34 
合計40,579 31.5% 21,171 15,709 2,288 1,276 135 
圖5 台灣南部地區產業結構 
資料來源:2009 年經濟部工廠校正暨營運調查/金屬中心ITIS 計畫整理 
(二)主要傳統產業近況 
電 子 零 組 件 業 、 化 學 材 料 業 、 基 本 金 屬業、金屬製品業及石油/ 
煤製品業為南部地區營收前五大產業, 近5 年營收變化如【圖6】所 
示。2005 年南部地區前五大產業營收集中度約67.9%, 2008 年最高 
增至71.6%,2009 年降至70.5%。從近5 年來南部地區前五大產業的 
成長率來看, 以電子零組件業的成長幅度最大, 營業額從2005 年的 
6,122 億元成長至8,747 億元,近5 年來的年平均複合成長率為9.3%; 
其次為石油/煤製品業, 在近5 年也有8.8%的年平均複合成長率, 營 
業額從2005 年的2,065 億元成長至2008 年的3,767 億元, 但2009
年衰退至2,896 億元;化學材料業在近5 年約有1.2%的年平均複合成 
長率, 營業額從2005 年的7,062 億元成長至2008 年的8,366 億元, 
2009 年衰退至7,415 億元。 
電子零組件業化學材料業基本金屬業金屬製品業石油/煤製品業其他 
47,037 47,205 
13,749 13,390 
3,619 3,767 
40,579 
11,978 
2,896 
單位:NT億元 
36,845 
11,824 
2,065 3,356 
3,656 
6,115 
7,062 
4,281 4,619 
8,257 8,317 
6,186 
8,375 8,366 7,415 
6,122 8,757 8,746 8,747 
50000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005 2007 2008 2009 
圖6 南部地區主要產業營收變化 
資料來源:2009 年工廠校正資料/金屬中心產研組整理 
四、結 論 
從 我國北、中、南部地區相關產業環境數據比較來看,可以發現, 
北部地區擁有全省44%的總人口及勞動人口,再加上大部份廠商較有 
意願設在北部,使得北部地區的製造業家數與營收也都在全國製造業
的4 成以上;至於中部及南部地區,總人口及勞動人口都在25%上下, 
但製造業家數以中部地區較多,營收則以南部地區廠商營收較多。但 
若從製造業研發投入金額與比重來看,北部地區高達全國73.8%的研 
發比重, 但中部地區與南部地區各僅有11.2%與14.5%, 尤其是中部 
地區雖擁有34.2%的製造業廠商,但其研發比例相對北部地區少了許 
多。 
從 2009 年北、中、南各地的產業結構來看, 北部地區的產業營 
收絕大部份集中於電子零組件業,並以新北市、桃園縣及新竹縣市串 
起的科技走廊為主;中部地區的產業營收則集中於化學材料業、電子 
零組件業及石油及煤製品業,化學材料業與石油及煤製品業主要來自 
於雲林縣六輕,電子零組件業則來自於台中縣市的中部科學園區;至 
於南部地區的產業營收則集中於電子零組件業、化學材料業及基本金 
屬業,電子零組件業營收主要來自於台南縣市的南部科學園區,化學 
材料業與基本金屬業營收則主要來自於高雄縣市。 
以 近 5 年(2005 年至2009 年)全國製造業的營收變化來看, 電子 
零組件業、化學材料業、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基本金屬業及石油/ 
煤製品業一直以來均為我國製造業營收的前五大,合計約佔我國製造 
業營收的六成左右,尤其是電子零組件業更是我國製造業營收最大的
產業。2007 年與2008 年受到全球金屬材料與石油價格飆漲的影響, 
化學材料業與基本金屬業甚至超越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成為僅次於 
電子零組件業營收的製造業營收前三大。而從近5 年(2005 年至2009 
年)北、中、南地區製造業營收的變化來看, 除了北部地區製造業營 
收衰退外,中部地區與南部地區均呈現成長的趨勢,年平均複合成長 
率達4%與2.4%, 而其前五大產業中, 以電子零組件業與石油/煤製 
品業的成長幅度最高, 中部地區的電子零組件業與石油/煤製品業的 
年平均複合成長率高達12.8%與8.7%,南部地區的電子零組件業與石 
油/煤製品業的年平均複合成長率則達9.3%與8.8%,顯見原先過度集 
中北部地區的電子零組件業有往中部、南部地區移動的現象。

More Related Content

Similar to 我國北中南產業概況(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南部產業概述(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南部產業概述(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南部產業概述(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南部產業概述(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工商心理人分享20100515
工商心理人分享20100515工商心理人分享20100515
工商心理人分享20100515Spring Wang
 
兩岸經貿與繁榮地方-兼論Ecfa之影響
兩岸經貿與繁榮地方-兼論Ecfa之影響兩岸經貿與繁榮地方-兼論Ecfa之影響
兩岸經貿與繁榮地方-兼論Ecfa之影響jkhunter
 
木工機械設備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木工機械設備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木工機械設備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木工機械設備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策略性產業效益評估 以大台南電子零組件業為例(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策略性產業效益評估 以大台南電子零組件業為例(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策略性產業效益評估 以大台南電子零組件業為例(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策略性產業效益評估 以大台南電子零組件業為例(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策略性產業效益評估 以大台南電子零組件業為例(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策略性產業效益評估 以大台南電子零組件業為例(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策略性產業效益評估 以大台南電子零組件業為例(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策略性產業效益評估 以大台南電子零組件業為例(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台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台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學者說帖
學者說帖學者說帖
學者說帖zoayzoay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從製造業著手縮小高雄城鄉貧富差距(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從製造業著手縮小高雄城鄉貧富差距(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從製造業著手縮小高雄城鄉貧富差距(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從製造業著手縮小高雄城鄉貧富差距(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電力零成長評估機制(用電需求零成長議題專家諮詢研商會議)
電力零成長評估機制(用電需求零成長議題專家諮詢研商會議)電力零成長評估機制(用電需求零成長議題專家諮詢研商會議)
電力零成長評估機制(用電需求零成長議題專家諮詢研商會議)ChiaWei Chao
 
孫友聯
孫友聯孫友聯
孫友聯
CC526
 
2020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定位
2020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定位2020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定位
2020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定位jkhunter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vim background
 
0501正修演講v2
0501正修演講v20501正修演講v2
0501正修演講v2jkhunter
 
我國傳統產業出口動能分析
我國傳統產業出口動能分析我國傳統產業出口動能分析
我國傳統產業出口動能分析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Similar to 我國北中南產業概況(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20)

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南部產業概述(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南部產業概述(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南部產業概述(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南部產業概述(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製造業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工商心理人分享20100515
工商心理人分享20100515工商心理人分享20100515
工商心理人分享20100515
 
兩岸經貿與繁榮地方-兼論Ecfa之影響
兩岸經貿與繁榮地方-兼論Ecfa之影響兩岸經貿與繁榮地方-兼論Ecfa之影響
兩岸經貿與繁榮地方-兼論Ecfa之影響
 
木工機械設備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木工機械設備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木工機械設備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木工機械設備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策略性產業效益評估 以大台南電子零組件業為例(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策略性產業效益評估 以大台南電子零組件業為例(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策略性產業效益評估 以大台南電子零組件業為例(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策略性產業效益評估 以大台南電子零組件業為例(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策略性產業效益評估 以大台南電子零組件業為例(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策略性產業效益評估 以大台南電子零組件業為例(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策略性產業效益評估 以大台南電子零組件業為例(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策略性產業效益評估 以大台南電子零組件業為例(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台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學者說帖
學者說帖學者說帖
學者說帖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從製造業著手縮小高雄城鄉貧富差距(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從製造業著手縮小高雄城鄉貧富差距(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從製造業著手縮小高雄城鄉貧富差距(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從製造業著手縮小高雄城鄉貧富差距(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電力零成長評估機制(用電需求零成長議題專家諮詢研商會議)
電力零成長評估機制(用電需求零成長議題專家諮詢研商會議)電力零成長評估機制(用電需求零成長議題專家諮詢研商會議)
電力零成長評估機制(用電需求零成長議題專家諮詢研商會議)
 
孫友聯
孫友聯孫友聯
孫友聯
 
2020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定位
2020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定位2020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定位
2020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定位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0501正修演講v2
0501正修演講v20501正修演講v2
0501正修演講v2
 
我國傳統產業出口動能分析
我國傳統產業出口動能分析我國傳統產業出口動能分析
我國傳統產業出口動能分析
 

More from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傳產評析 「美國先進製造夥伴計畫」對台灣傳產的啟示
傳產評析 「美國先進製造夥伴計畫」對台灣傳產的啟示傳產評析 「美國先進製造夥伴計畫」對台灣傳產的啟示
傳產評析 「美國先進製造夥伴計畫」對台灣傳產的啟示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傳產評析7月號 我國傳統產業零組件進口與競爭力分析
傳產評析7月號 我國傳統產業零組件進口與競爭力分析傳產評析7月號 我國傳統產業零組件進口與競爭力分析
傳產評析7月號 我國傳統產業零組件進口與競爭力分析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傳產評析 「韓國製造業創新3.0」對台灣傳產的啟示
傳產評析 「韓國製造業創新3.0」對台灣傳產的啟示傳產評析 「韓國製造業創新3.0」對台灣傳產的啟示
傳產評析 「韓國製造業創新3.0」對台灣傳產的啟示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傳產評析 -「中國製造2025」對台灣傳產的啟示
傳產評析 -「中國製造2025」對台灣傳產的啟示傳產評析 -「中國製造2025」對台灣傳產的啟示
傳產評析 -「中國製造2025」對台灣傳產的啟示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陸韓FTA對金屬產業的衝擊影響評估
陸韓FTA對金屬產業的衝擊影響評估陸韓FTA對金屬產業的衝擊影響評估
陸韓FTA對金屬產業的衝擊影響評估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附加價值分析
我國傳統產業附加價值分析我國傳統產業附加價值分析
我國傳統產業附加價值分析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先進國家政策對我國製造業的啟示
先進國家政策對我國製造業的啟示先進國家政策對我國製造業的啟示
先進國家政策對我國製造業的啟示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氣動工具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塑紡織行李箱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塑紡織行李箱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塑紡織行李箱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塑紡織行李箱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氣動工具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鍋爐產業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鍋爐產業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鍋爐產業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鍋爐產業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袋包箱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袋包箱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袋包箱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袋包箱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台灣彈簧產業價值鏈分析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灣彈簧產業價值鏈分析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台灣彈簧產業價值鏈分析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灣彈簧產業價值鏈分析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我國毛巾現況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毛巾現況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我國毛巾現況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毛巾現況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新竹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新竹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新竹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新竹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高雄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高雄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高雄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高雄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桃園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桃園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桃園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桃園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台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台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台中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中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台中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中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More from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20)

傳產評析 「美國先進製造夥伴計畫」對台灣傳產的啟示
傳產評析 「美國先進製造夥伴計畫」對台灣傳產的啟示傳產評析 「美國先進製造夥伴計畫」對台灣傳產的啟示
傳產評析 「美國先進製造夥伴計畫」對台灣傳產的啟示
 
傳產評析7月號 我國傳統產業零組件進口與競爭力分析
傳產評析7月號 我國傳統產業零組件進口與競爭力分析傳產評析7月號 我國傳統產業零組件進口與競爭力分析
傳產評析7月號 我國傳統產業零組件進口與競爭力分析
 
傳產評析 「韓國製造業創新3.0」對台灣傳產的啟示
傳產評析 「韓國製造業創新3.0」對台灣傳產的啟示傳產評析 「韓國製造業創新3.0」對台灣傳產的啟示
傳產評析 「韓國製造業創新3.0」對台灣傳產的啟示
 
傳產評析 -「中國製造2025」對台灣傳產的啟示
傳產評析 -「中國製造2025」對台灣傳產的啟示傳產評析 -「中國製造2025」對台灣傳產的啟示
傳產評析 -「中國製造2025」對台灣傳產的啟示
 
陸韓FTA對金屬產業的衝擊影響評估
陸韓FTA對金屬產業的衝擊影響評估陸韓FTA對金屬產業的衝擊影響評估
陸韓FTA對金屬產業的衝擊影響評估
 
我國傳統產業附加價值分析
我國傳統產業附加價值分析我國傳統產業附加價值分析
我國傳統產業附加價值分析
 
先進國家政策對我國製造業的啟示
先進國家政策對我國製造業的啟示先進國家政策對我國製造業的啟示
先進國家政策對我國製造業的啟示
 
氣動工具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氣動工具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塑紡織行李箱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塑紡織行李箱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塑紡織行李箱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塑紡織行李箱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氣動工具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鍋爐產業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鍋爐產業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鍋爐產業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鍋爐產業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袋包箱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袋包箱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袋包箱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袋包箱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灣彈簧產業價值鏈分析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灣彈簧產業價值鏈分析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台灣彈簧產業價值鏈分析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灣彈簧產業價值鏈分析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毛巾現況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毛巾現況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我國毛巾現況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毛巾現況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新竹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新竹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新竹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新竹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高雄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高雄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高雄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高雄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桃園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桃園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桃園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桃園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台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中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中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台中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中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北中南產業概況(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 1. 我國北、中、南產業概況 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2010 年全國總人口數共2,316 萬人,以 北部人口數最多, 人口數約1,029 萬人, 佔全國比例44.4%; 南部次 之,人口數約633 萬人,佔全國比例27.4%;中部人口數約576 萬人, 佔全國比例24.9%。在勞動人口方面,2010 年全國勞動人口數共1,107 萬人,以北部勞動人口數最多,勞動人口數約491 萬人,佔全國比例 44.4%; 南部次之, 勞動人口數約309 萬人, 佔全國比例28%; 中部 勞動人口數約279 萬人, 佔全國比例25.2%。 在 製 造 業 廠 家 數 方 面,2009 年全國製造業總廠家數共77,331 家, 以北部廠家數最多,北部廠家數32,812 家,佔全國比例42.4%;中部 廠家數次之,廠家數約26,430 家,佔全國比例34.2%;南部廠家數約 17,305 家,佔全國比例22.4%。在製造業總營收方面,2009 年全國製 造業總營收128,729 億元,以北部製造業營收最高,北部製造業營收 約55,583 億元,佔全國比例43.2%;南部次之,製造業營收約40,579 億元,佔全國比例31.5%;中部製造業營收約32,568 億元,佔全國比 例25.3%。在製造業研發投入方面, 2009 年全國製造業總研發投入 2,907 億元, 以北部廠商研發投入經費最高, 北部廠商研發投入經費
  • 2. 2,144 億元, 佔全國比例73.8%; 其次為南部地區廠商, 研發投入經 費為422 億元,佔全國比例14.5%;中部地區廠商研發投入經費為324 億元,佔全國比例11.2%。相關產業環境數據及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北、中、南部相關產業環境數據比較 地區 北 部 比 例 中 部 比 例 南 部 比 例 總 人 口 數 (千人) 10,291 44.4% 5,761 24.9% 6,336 27.4% 勞動人口數(千人) 4,912 44.4% 2,791 25.2% 3,097 28.0% 製造業家數(家) 32,812 42.4% 26,430 34.2% 17,305 22.4% 製造業營收(億元) 55,583 43.2% 32,568 25.3% 40,579 31.5% 製造業研發投入(億元) 2,144 73.8% 324 11.2% 422 14.5% 資料來源:2010 年主計處人力資源統計年報/2009 年經濟部工廠校正暨營運調查 一、北 部地區 (一)產業結構及分佈 2009 年全國製造業總營收128,729 億元, 北部製造業總營收為
  • 3. 55,583 億元, 營收前三大行業分別為電子零組件業約19,513 億元、 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約8,660 億元及電力設備業約3,020 億元。若 以北部縣市排名比較, 桃園縣製造業營收以23,219 億元最高; 其次 為新北市, 製造業營收約15,046 億元; 新竹縣排名第三, 製造業營 收為7,365 億元,如【圖1】所示。而在北部地區營收前十大產業中, 以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的營收佔全國比例最高, 達84.6%; 其次為 電力設備業,其北部地區營收約佔全國比例的72.5%;至於北部地區 營收排名第一的電子零組件業, 佔全國比例也近六成左右。 單位:億元 合計 佔有率桃園縣新北市新竹縣新竹市台北市宜蘭縣基隆市 電子零組件業19,513 58.2% 電腦/電子/光學業8,660 84.6% 電力設備業3,020 72.5% 金屬製品業2,626 32.0% 機械設備業2,572 42.6% 化學材料業2,531 16.5% 汽車/零件業2,180 53.9% 基本金屬業1,576 17.3% 紡織業1,633 48.3% 食品製造業1,525 30.1% 其他製造業9,746 32.9% 4,595 3,118 1,121 228 249 327 108 合計55,583 43.2% 23,219 15,046 7,365 6,321 2,050 1,190 392 圖1 台灣北部地區產業結構 資料來源:2009 年經濟部工廠校正暨營運調查/金屬中心ITIS 計畫整理
  • 4. (二)主要傳統產業近況 電 子 零 組 件 業 、 電 腦 /電子/光學製品業、電力設備業、金屬製品 業及機械設備業為北部地區營收前五大產業,近5 年營收變化如【圖 2】所示。2005 年北部地區前五大產業營收集中度約67.5%,2007 年 增至67.7%, 之後隨著產業營收衰退, 前五大產業集中度也逐年遞 減,2008 年降至66.2%、2009 年更降至65.5%。從近五年來北部地區 前五大產業的成長率來看, 以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的成長衰退幅度 最大, 營業額從2005 年的12,377 億元降至8,660 億元, 近5 年來的 年平均複合成長率為-8.5%; 其次為電力設備業, 近5 年來的年平均 複合成長率為-3.6%; 而機械設備業近5 年來的年平均複合成長率為 -3%。
  • 5. 電子零組件業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電力設備業金屬製品業機械設備業其他 單位:NT億元 62,073 67,105 62,138 20,143 21,642 20,992 2,906 2,820 3,497 12,377 3,262 3,082 3,835 11,291 3,174 3,015 3,662 55,583 19,192 2,572 2,626 3,020 10,698 8,660 20,330 23,993 20,597 19,513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2005 2007 2008 2009 圖2 北部地區主要產業營收變化 資料來源:2009 年工廠校正資料/金屬中心產研組整理 二、中 部地區 (一)產業結構及分佈 在 2009 年全國製造業總營收128,729 億元中, 中部製造業總營 收為32,568 億元,營收前三大行業分別為化學材料業約5,422 億元、 電子零組件業約5,253 億元及石油及煤製品業約4,801 億元。若以中 部縣市營收排名比較, 台中縣市製造業營收以11,749 億元最高; 其 次為雲林縣, 製造業營收約15,046 億元; 彰化縣排名第三, 製造業
  • 6. 營收為5,622 億元, 如【圖3】所示。而在中部地區營收前十大產業 中,以石油及煤製品業的營收佔全國比例最高,達52.8%;其次為其 他運輸工具業,其營收約佔全國比例的43.9%;至於中部地區的紡織 業營收, 佔全國比例約36%。 單位:億元 合計 佔有率台中縣市雲林縣彰化縣苗栗縣南投縣 化學材料業5,422 35.3% 電子零組件業5,253 15.7% 石油及煤製品業4,801 52.8% 金屬製品業2,231 27.2% 機械設備業2,146 35.5% 食品製造業1,558 30.8% 基本金屬業1,330 14.6% 紡織業1,216 36.0% 其他運輸工具業1,173 43.9% 塑膠製品業915 22.8% 其他製造業6,523 20.2% 2,657 381 1,586 1,574 325 合計32,568 25.3% 11,749 9,727 5,622 4,490 978 圖3 台灣中部地區產業結構 資料來源:2009 年經濟部工廠校正暨營運調查/金屬中心ITIS 計畫整理 (二)主要傳統產業近況 化 學 材 料 製 造 業 、 電 子 零 組 件 業 、 石 油 /煤製品業、金屬製品業 及機械設備業為中部地區營收前五大產業,近5 年營收變化如【圖4】 所示。2005 年中部地區前五大產業營收集中度約57.1%, 2008 年最 高增至63.5%,2009 年降至61%。從近5 年來中部地區前五大產業的
  • 7. 成長率來看, 以電子零組件業的成長幅度最大, 營業額從2005 年的 3,247 億元成長至5,253 億元, 近5 年來的年平均複合成長率為 12.8%; 石油/煤製品業在近5 年也有8.7%的年平均複合成長率, 營 業額從2005 年的3,438 億元成長至2008 年的6,409 億元,2009 年衰 退至4,801 億元; 化學材料業在近5 年約有8.1%的年平均複合成長 率,營業額從2005 年的3,972 億元成長至2008 年的6,602 億元,2009 年衰退至5,422 億元。 化學材料製造業電子零組件業石油/煤製品業金屬製品業機械設備業其他 35,666 13,577 3,331 2,828 5,134 37,655 13,733 3,248 2,897 6,409 32,568 12,715 2,146 2,231 4,801 單位:NT億元 27,850 11,956 2,876 2,361 3,438 4,770 4,766 5,253 3,247 3,972 6,026 6,602 5,422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005 2007 2008 2009 圖4 中部地區主要產業營收變化 資料來源:2009 年工廠校正資料/金屬中心產研組整理
  • 8. 三、南部地區 (一)產業結構及分佈 在 2009 年全國製造業總營收128,729 億元中, 南部製造業總營 收為40,579 億元, 營收前三大行業分別為電子零組件業約8,747 億 元、化學材料業約7,415 億元及基本金屬業約6,186 億元。若以南部 縣市營收排名比較, 高雄縣市製造業營收以21,171 億元最高; 其次 為台南縣市, 製造業營收約15,709 億元; 嘉義縣排名第三, 製造業 營收為2,288 億元, 如【圖5】所示。而在南部地區營收前十大產業 中,以基本金屬業的營收佔全國比例最高,達68%;其次為化學材料 業,其營收約佔全國比例的48.3%;至於南部地區的塑膠製品業營收 約1,161 億元, 佔全國比例約41.3%。
  • 9. 單位:億元 合計佔有率高雄縣市台南縣市嘉義縣屏東縣嘉義市 電子零組件業8,747 26.1% 化學材料業7,415 48.3% 基本金屬業6,186 68.0% 金屬製品業3,356 40.9% 石油/煤製品業2,896 31.9% 食品製造業1,982 39.1% 塑膠製品業1,661 41.3% 機械設備業1,326 21.9% 汽車/零件業957 23.7% 其他運輸工具業802 30.0% 其他製造業5,250 16.6% 1,851 2,631 412 323 34 合計40,579 31.5% 21,171 15,709 2,288 1,276 135 圖5 台灣南部地區產業結構 資料來源:2009 年經濟部工廠校正暨營運調查/金屬中心ITIS 計畫整理 (二)主要傳統產業近況 電 子 零 組 件 業 、 化 學 材 料 業 、 基 本 金 屬業、金屬製品業及石油/ 煤製品業為南部地區營收前五大產業, 近5 年營收變化如【圖6】所 示。2005 年南部地區前五大產業營收集中度約67.9%, 2008 年最高 增至71.6%,2009 年降至70.5%。從近5 年來南部地區前五大產業的 成長率來看, 以電子零組件業的成長幅度最大, 營業額從2005 年的 6,122 億元成長至8,747 億元,近5 年來的年平均複合成長率為9.3%; 其次為石油/煤製品業, 在近5 年也有8.8%的年平均複合成長率, 營 業額從2005 年的2,065 億元成長至2008 年的3,767 億元, 但2009
  • 10. 年衰退至2,896 億元;化學材料業在近5 年約有1.2%的年平均複合成 長率, 營業額從2005 年的7,062 億元成長至2008 年的8,366 億元, 2009 年衰退至7,415 億元。 電子零組件業化學材料業基本金屬業金屬製品業石油/煤製品業其他 47,037 47,205 13,749 13,390 3,619 3,767 40,579 11,978 2,896 單位:NT億元 36,845 11,824 2,065 3,356 3,656 6,115 7,062 4,281 4,619 8,257 8,317 6,186 8,375 8,366 7,415 6,122 8,757 8,746 8,747 50000 45000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005 2007 2008 2009 圖6 南部地區主要產業營收變化 資料來源:2009 年工廠校正資料/金屬中心產研組整理 四、結 論 從 我國北、中、南部地區相關產業環境數據比較來看,可以發現, 北部地區擁有全省44%的總人口及勞動人口,再加上大部份廠商較有 意願設在北部,使得北部地區的製造業家數與營收也都在全國製造業
  • 11. 的4 成以上;至於中部及南部地區,總人口及勞動人口都在25%上下, 但製造業家數以中部地區較多,營收則以南部地區廠商營收較多。但 若從製造業研發投入金額與比重來看,北部地區高達全國73.8%的研 發比重, 但中部地區與南部地區各僅有11.2%與14.5%, 尤其是中部 地區雖擁有34.2%的製造業廠商,但其研發比例相對北部地區少了許 多。 從 2009 年北、中、南各地的產業結構來看, 北部地區的產業營 收絕大部份集中於電子零組件業,並以新北市、桃園縣及新竹縣市串 起的科技走廊為主;中部地區的產業營收則集中於化學材料業、電子 零組件業及石油及煤製品業,化學材料業與石油及煤製品業主要來自 於雲林縣六輕,電子零組件業則來自於台中縣市的中部科學園區;至 於南部地區的產業營收則集中於電子零組件業、化學材料業及基本金 屬業,電子零組件業營收主要來自於台南縣市的南部科學園區,化學 材料業與基本金屬業營收則主要來自於高雄縣市。 以 近 5 年(2005 年至2009 年)全國製造業的營收變化來看, 電子 零組件業、化學材料業、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基本金屬業及石油/ 煤製品業一直以來均為我國製造業營收的前五大,合計約佔我國製造 業營收的六成左右,尤其是電子零組件業更是我國製造業營收最大的
  • 12. 產業。2007 年與2008 年受到全球金屬材料與石油價格飆漲的影響, 化學材料業與基本金屬業甚至超越電腦/電子/光學製品業成為僅次於 電子零組件業營收的製造業營收前三大。而從近5 年(2005 年至2009 年)北、中、南地區製造業營收的變化來看, 除了北部地區製造業營 收衰退外,中部地區與南部地區均呈現成長的趨勢,年平均複合成長 率達4%與2.4%, 而其前五大產業中, 以電子零組件業與石油/煤製 品業的成長幅度最高, 中部地區的電子零組件業與石油/煤製品業的 年平均複合成長率高達12.8%與8.7%,南部地區的電子零組件業與石 油/煤製品業的年平均複合成長率則達9.3%與8.8%,顯見原先過度集 中北部地區的電子零組件業有往中部、南部地區移動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