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文学作品鉴赏知识、技法表解
                              刘进球 整理


论题   角度   赏析点       基本理论           主要效用及赏析术语                赏析方法

主题   主题   主旨    通过全部材料表现出 基本思想:某主 张,某情感,某意愿 ,全 面 理 解 , 准 确 概

思想   思想         来的基本思想和作者 某哲理等                         括。

及其              的写作意图,是文章 写作意 图 :批 评 什么,歌 颂什么,号 宜 大 中 取 小 , 主 攻

表现              的灵魂和统帅        召什么……                    一点,勿面面俱到。

     主旨   材料    事件,景物,形象, 材料是形成 观点或主 题的基 础 和支柱 ,找 出 材 料 , 概 述 内

     的          典故、引用、议论句, 是文章的血肉,要真实、典型、全面、 容 , 揭 示 用 意 , 凸
                                            详

     表现         抒情句等          尽,与观点一致                  现主旨。

          技巧    象征、对比、衬托、用典、详见“艺术手法”。                  概括主旨,阐明表

                讽刺、渲染、比兴、寄寓                            现手法运用情况,

                等                                      略说其好处。


艺    主    自称    第一人称,用“我”的所 ① 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 观点 态度;② 指 出 第 一 人 称 使 用

     要          见所闻所历所感所思 增强文章的真 实 性和真切感,增强表 情况,分析其作用、

     表          所想为文          达效果;③常作线索                好处。

术    达    对称    第二人称,又叫“直接 ① 直接对话 ,真切自然;②直面 对象 ,说 明 使 用 情 况 , 分

     方          谈话式”,第一人称的 便于抒情;③若 对象 为事 为物, 则 具 析作用、好处。

     式          变化形式          有拟人化作用。

手         倒叙    将记叙内容中的片断 ① 强调突出被倒置部分的内容;②造 说 明 倒 叙 情 况 , 指

                提前写           成 悬 念,吸引 读 者;③避免平 铺直叙 ,出 强 调 内 容 , 分 析

                              使情节富于变化                  倒叙好处

法         插叙    在叙述过程中插入某 ① 补充内容,使特点更突出;② 补充 说 明 插 叙 情 况 , 指

                一片断           内容,使情 节更完整;③ 补充内容, 出 补 充 内 容 , 分 析

                              照应上文或作下文铺垫               作者用意
人物    描写人物形象的用法 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增强形象的感染 分 清 描 写 类 别 , 指

描写    有肖像、语言、行动、 力和 语 言的生 动 性,有的 还有推 动 情 出 对 人 物 塑 造 的 作
                心

      理等            节、体现主旨的作用                用

景物    作品中对自然风光和 ① 交代或暗示时代背景, 为人物 设置 概 括 说 明 景 物 内 容

描写    社会环境的描写       活 动 空 间 ;② 渲 染气氛,奠定感情基 分析作用、好处

                    调 ;③烘托人物,使形象更突出;④

                    有的具有推动情节、预示结局作用

白描    以勾特点、不设喻、少 ① 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② 语言 简洁 引 述 白 描 文 句 , 说

      修饰为特征的描写方 洗练,真切自然,毫无做作之嫌。              明事物特征,分析

      法                                      白描好处

摹状    对景物作细腻入微的 ① 绘声绘色,穷形尽相,使事物活 灵 例 说 摹 状 种 类 , 说

      描摹,有摹声、摹色、 活 现 ,惟妙惟肖,栩栩如生;②使 读 明作用好处

      摹形等           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间接    与“直抒胸臆”相对的概 ① 将抽象的情感表 现得具体形象,便 说 明 间 接 抒 情 的 方

抒情    念,有借景抒情、托物 于 读 者接受和理解;②表意委婉,抒 式,分析其作用、好

      言志、怀古伤今、借古 情含蓄,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处

      讽今、借人写己、叙事

      抒情等方式

现身    用自己的经历遭遇为 ① 能有力地论证 文章观点;②能丰富 概 括 材 料 内 容 , 指

说法    例,对人进行讲解或 文章材料,充 实 文章内容;③增加可 出 论 证 对 象 , 说 明

      劝导            信度,增强 说服力;④ 显 得真切自然 ,作用、好处

                    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比喻论   用设喻的方法阐明观 ① 化抽象为具体,将道理 讲得形象生 指出喻体、本体,说

 证    点             动 ,深入浅出;②增强 语 言的生 动 性 ,明 所 论 证 观 点 , 分

                    增强议论的说服力                 析作用好处
夹叙夹   叙事中穿插议论、抒情 熔多 种 表 达 方式于一炉,笔法 灵活, 概括叙事、议论、抒

     议                  摇 曳多姿;以叙事 为 基 础 ,以 议论 画 情 内 容 , 分 析 如 何

                        龙 点睛,以抒情煽情造 势 ,以描写 渲 结 合 , 解 说 写 法 好

                        染铺垫,增强文章表现力、感染力          处

主   象征    用具体事物代表特定 ① 形象表现思想情感;②具有深 沉、 找 准 本 体 , 指 出 征

要         意义,为“思想感情的 含蓄之美;③启发读者联想、思考,增 体 , 归 纳 象 征 意 义

表         方程式”          强艺术感染力。                  分析效用。

现   对比    将相反的事物或事物 ① 反衬正方,突出其鲜明特征,凸 现 找 出 对 比 双 方 , 揭

手         相反方面进行比较的 主旨;②表 现作者好 恶褒 贬;③ 给读 示 对 比 用 意 , 说 明

法         表现手法          者深刻印象和启示。                对比效用。

    衬托    用次要事物作陪衬来 ① 从侧面突出事物特征,表 现主旨; 找 出 衬 托 双 方 , 揭

          突出主要事物,有正 ②表意委婉,含意 隽 永,耐人 寻味, 示 衬 托 用 意 , 说 明

          衬、反衬二类        启发读者联想、想象。               衬托效用。

    用典    采用典故表情达意, ① 用古人古事,借人写已,借古 讽今 ,指 出 用 典 之 处 , 解

          含用事、用文两种。     怀 古 伤 今,委婉含蓄地表 达思想情感 ;释 典 故 内 容 ( 指 用

                        ②用 诗 文名句,佐 证 文意,增强 说 服 事 ) , 分 析 用 典 意

                        力;③用典可增强文化气息和文学情 图,说明用典效用。

                        味,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可读性。

    比兴    比,即打比方;兴, 比:取喻设譬,形象地表情达意。 : 指 出 比 兴 手 法 , 说
                                   兴

          即托物起兴。古诗和民 ①“先言他物”,托物 发 端,触物生情 ,明 运 用 情 况 , 分 析

          歌常见手法         烘托气氛,奠定基调;②“引起所咏之 作用、好处。

                        词”,总起下文。

    讽刺    用夸张、反语等手段揭 ① 鲜明地揭示对象的本 质特征;② 鲜 引 用 讽 刺 词 句 , 说

          露、嘲讽或戏谑对象, 明地表 达 作者的褒 贬 好 恶 ;③幽默 风 明 讽 刺 对 象 及 特 征

          有冷嘲(含刺)、热讽 趣,增强战斗性、批判性或感染力。            分析其效用

          (含泪)之分
渲染    在高潮或主体出现前 营 造气氛, 设置 铺垫 ,奠定感情基 调,概 述 渲 染 内 容 , 指

              对环境、场面、事件、 预示情节结局,增强合理性、
                        人             连贯性, 出 渲 染 目 的 , 分 析

              物等作浓墨重彩的描 增强表现力感染力                    渲染作用好处

              写

艺   主   开门见   文章开头直接显示中 ① 强调突出中心,使主 题鲜 明突出; 说 明 开 头 情 况 , 指

         山    心,“一开始就走向目 ② 总领 全文;③ 总起下文;④行文不 出 全 文 中 心 , 分 析

    要         的地”。         枝不蔓,干脆利落。                开头好处

术       卒章显   文章结尾时显示中心。 ① 深化文章内容,升 华主 题思想;② 说 明 结 尾 情 况 , 指

    结    志                 总结 全文,使 结构完整;③有水到渠 出 全 文 中 心 , 分 析

                           成之感,有强调之效                结尾好处

手   构   过渡    层次段落间起承上启 ① 承上启下,使内容连贯 ,文脉畅通;引 出 过 渡 文 句 , 说

              下作用的词语或句子    ②使结构严密,衔接自然。             明承上启下情况,

    方                                               分析作用好处

法       题文照   文章题目与正文的照 ① 紧扣中心写作,不枝不蔓,行文 紧 找 出 点 扣 题 目 之 文

    法    应    应            凑 集中;②反 复 点扣 题 目, 对 中心有 句 , 分 析 反 复 点 扣

                           强调突出之效。                  的作用、好处

        首尾呼   文章开头与结尾的照 ① 重复开头 内容,强调突出中心,深 找 出 首 尾 呼 应 文 句

         应    应            化主题;②首尾遥相呼应,结构完整、 分析其作用、好处

                           严谨。

        前后照   上下文间内容的前伏 ① 使内容完整,真 实可信;② 构思精 找 出 伏 笔 应 笔 , 分

         应    后应           巧,行文缜密,结构圆合严密。           析其作用、好处

        伏笔    叙事性作品中为下文 ① 使内容完整,真 实可信;② 构思精 由 应 笔 上 溯 , 找 出

              情节内容的出现预设 巧,行文 缜 密,耐人 寻 味;③ 结构圆       伏笔,从意料之外

              的埋伏          合严密                      发现情理之中,从

                                                    而分析作用、好处
起承转   文章基本结构方式, ① 有头有尾,结构 完整;②章法井然,概 括 段 落 大 意 , 说

     合    即开头、展开、转折、 结构 清晰③ 环环 相扣, 结构连贯 ;④ 明 段 间 关 系 , 分 析
                    结

          尾。            接应自然,结构严密                结构特征

主   比喻    打比方。有“语言艺术 ① 生动形象,突显特征;②化抽象 为 一 一 引 出 原 句 , 分

          之花”之誉。        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状难写之景如 析本体、喻体和相似

要                       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③引 点 , 指 出 所 突 出 特

                        发读者联想,激发读者共鸣             征,综述其好处

修   借代    用相关事物代替所表 ① 突出特征,强调重点,增强形象性 ;引 用 原 文 , 找 出 借

          达事物           ②委婉含蓄,幽默俏皮;③有 时 具有 体 和 本 体 , 指 出 特

辞                       回避掩饰作用。                  征,综述好处

    拟人    把物当人写,将物人 ① 突出事物特征;② 赋予无生命事物 一 一 引 出 原 句 , 分

手         格化            以生命, 赋 予无情感事物以感情,使 析 所 突 出 特 征 , 说

                        语 言形象化, 显 得生 动活 泼;③便于 明拟人好处

法                       抒情,激发想象,加强感染力。

    夸张    有意言过其实,对客 ① 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激发联想; 一 一 引 出 原 句 , 分

          观事实作夸大或缩小 ② 鲜 明表 达 褒 贬 好 恶 ,引起共 鸣 ;③ 析 所 突 出 特 征 , 说

          描述以显特征        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明其好处

    对偶    由两个字数相当结构 ① 句式整齐,音节匀称,抑扬顿 挫, 引 出 对 偶 句 , 细 析

          相同的语句构成的语 音 乐 感强;②表意凝 炼 ,概括力强, 对偶美

          言艺术形式         具警策之美;③ 读 来朗朗上口,悦耳

                        动听,便于吟诵,便于记忆。

    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内 ① 强调内容,增强说服力;②强化抒 引 出 排 比 句 , 说 明

          容相关结构相似语气 情,增强感染力;③造成气 势 ,增强 其效用

          一致的句子构成的语 表 现 力;④ 层递还 能逐 层 深入地 阐说

          言艺术形式         事理,有深化内容之效。
设问   为引人注意而无疑而 ① 通过自问自答,强调思想内容或情 引 出 问 句 , 判 明 类

     问,明知故问        感 态 度;②引起人 们 注意,令人深思 ,别 , 说 明 答 案 , 分

                   发 人深省;③能 辅 助反映思 维过 程, 析效用

                   起理清思路、提纲挈领作用

反问   用疑问形式从反面表 ① 加强语气,显得义正辞严,引起读 引 出 问 句 , 判 明 类

     达正面的意思        者注意,增强表 达效果;② 变 化句式 ,别 , 说 明 答 案 , 分

                   打破平板,掀起波澜               析效用

反复   有意让某些词句重复 ① 强调突出所反复的内容;②一唱三 引 用 反 复 文 句 , 说

     出现,有连续、间隔之 叹 ,能加强 节 奏和抒情效果;③ 间 隔 明 反 复 种 类 , 分 析

     分             反复还具有串接文句文段、连接内容、 反复效用

                   分清层次之用,不断强化内容

反语   又叫“说反话”,用与本 多用于批判 对象,揭露 对 象本 质 , 进 引 出 反 语 词 句 , 解

     意相反的词句来表达 行 讽 刺嘲笑, 语 中含刺,能增强批判 释 其 本 意 , 分 析 修

     本意。           性、战斗性。具幽默感。             辞效用

双关   又叫“一语双关”,分谐 ① 言在此而意在彼,表意委婉;②含 找 出 双 关 词 句 , 说

     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 蓄 隽 永 ,耐人 寻 味,能增强抒情效果 ;明 其 双 重 含 义 , 分

     类。            ③生动活泼幽默风趣               析作用、好处

博喻   “莎士比亚式比喻”,用 ① 多侧面多角度表现事物,使其特征 找 出 博 喻 文 句 , 指

     两个以上比喻表现事 更 鲜 明突出;②生 动 形象,而且有气 出 其 中 喻 体 , 说 明

     物特征           势,能增强抒情性和表现力。           所突出事物特征,

                                           分析博喻好处

通感   指采用不同感觉间相 ① 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突出特征,增 引 出 通 感 文 句 , 分

     互沟通与挪移的方式 强表 达 效果;② 调动读 者多 种 感 觉 , 析 移 觉 情 况 , 说 明

     描摹对象          激发联想,耐人寻味。              表达效用
主   抑扬结   有意压低或抬高对象 巧作抑扬,造成“落差”,使人、物特征 概 括 段 意 , 说 明 抑

    要    合    或“欲扬先抑”,或“欲 更 鲜 明突出,形象更丰 满 ,能 鲜明地 扬 结 合 情 形 , 分 析

    艺         抑先扬”          表情 达 意,增加文章波 澜 曲折之美, 作 者 用 意 , 略 说 写

    术                       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吸引力              法好处

    特   虚实相   “虚”指作品中的空白或 ① 留下“空白”, 让读 者从虚中想象 实,概 括 材 料 内 容 , 辩

    征    生    想象性内容,“实”指实 从 实 中体会虚,激 发 想象,增强吸引 明 虚 实 性 质 , 分 析

    主         物实景           力;②有虚有 实 ,虚 实结 合,丰富内 用意好处

    要                       容,充满想象,增强表现力

    艺   动静相   动态描写与静态描绘 静中有 动 , 动 中有静,甚至静景 动 写 ,举 出 实 例 , 分 析 动

    术    宜    的结合           动态 静描,能突出事物特征,将 对 象 静 结 合 情 形 , 指 出

    特                       表 现 得活 泼 有致,使文章跌宕起伏, 用意好处

    征                       灵活多变,富于诗意,充满美感

艺       有张有   张指情节紧张激烈, 时 而 轻 松舒徐, 时 而扣人心弦,有急 概 括 情 节 内 容 , 说

术        弛    弛指情节舒缓迂回      有 缓 ,有起有伏, 错 落有致,耐人 寻 明 张 弛 结 合 情 形 ,

手                           味,引人入胜                   说明作用好处

法       详略得   详写与略写结合       ① 有详有略,主次分明,突出重点, 概 括 材 料 内 容 , 说

         当                  充 实 内容,凸 现 中心;②或惜墨如金 ,明 详 略 安 排 , 分 析

                            或用墨如泼,参差变化,摇曳多姿          详略原因,说明用

                                                     意好处

        忽离忽   离指放得开,合指收 既放得 开 ,又收得 拢 ,欲即欲离,不 举 出 实 例 , 分 析 离

         合    得拢            即不离,使文章波 澜 起伏,富于 变 化 ,合 之 处 , 解 说 意 图

                            生动感人,引人入胜                和好处

        时断时   叙事时略作中断,然 熔叙 议 描抒于一炉,行文 连贯 而富于 举 出 实 例 , 说 明 如

         续    后续叙           变 化,可激起叙述的波 澜 ,生 动 活 泼,何 断 如 何 续 , 分 析

                            灵活多变                     意图和好处
波澜起   情节高潮迭起,有起 使冲突更激烈,矛盾更集中,主 题 更 概 括 情 节 内 容 , 说

         伏    有落           突出,人物性格更 鲜 明;情 节 安排波 明 几 起 几 落 , 说 明

                           澜 壮 阔 ,大起大落,一波三折,起伏 作用好处

                           跌宕,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构   常   文眼    诗文中体现主旨的词 ① 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凸现中心, 引 出 文 眼 词 句 , 说

    见         句            使主 题鲜 明突出;② 总领 全文, 总摄 明 总 摄 作 用 , 分 析

思   立                      全篇,使结构更加圆合              巧设文眼好处

    意   以小见   用具体材料表现重大 ① 以小见大,化虚为实 ,将抽象事理 概 括 重 大 主 题 , 说

技   组    大    主题,用一滴水反映 表 现 得具体 实 在;②避免空泛,使文 明 小 的 材 料 , 分 析

    材         太阳的光辉        章有血有肉,内容充实              以小见大好处

巧   布   线索    贯穿文章始终起组织 一 线 串珠,将零散材料 组 成有机整体 ,概 括 材 料 , 找 出 线

    局         材料作用的人物、事物 条理井然, 结构严谨 ; 显 示思路,清 索 , 说 明 具 体 表 现

    谋         或情感          晰文脉,突出中心。               分析效用

    篇   情节    通常由开端、发展、高 ① 凸现主题思想;②塑造人物形象          概括情节内容,分

    技         潮、结局构成,可有序                           析情节结构,说明

    巧         幕、尾声                                 用意、好处

        形散神   用一组材料从不同侧 ① 众星捧月,散而不乱,形神兼备, 概 括 材 料 内 容 , 找

         聚    面、不同角度表现中心 中心突出;②材料丰富多 样,内容博 出 中 心 主 旨 , 分 析

                           大精深,增大文章容量,丰富 读 者 见 写法好处

                           闻。

        点面结   概括事实与典型事例 ① 有点有面,全面而深入地反映事物,概括点、面材料,说

         合    结合的选材、组材技巧 突出特征,更具感染力;②材料多样,明 结 合 方 式 , 分 析

                           富于 变 化,增强可 读 性;③便于 读 者 作用好处

                           形成全面完整印象,增强说服力

        悬念    通过倒叙、夸张、中断 造成 悬 念,引人注意,突出有 关内容 ,找 出 造 成 悬 念 方 式

              等方式造成的对情节 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表 现 力,增加行 揭 示 悬 念 内 容 , 分

              的期待心理        文的起伏之美                  析其好处
意外    在情节结局时突现逆 打破常 规 , 异 峰突起,既出意料之外 ,概 说 意 外 情 节 , 分

              转,出人意料。又“欧• 又在情理之中,高潮迭 现 波 澜 再 兴 , 析 其 合 情 合 理 处 ,

              亨利笔法”         耐人寻味,令人叫绝                略说其好处

        巧合    情节安排中偶然因素 无巧不成书,偶然中有必然。使内容更 概 说 情 节 内 容 , 分

              的利用           集中,矛盾更突出,冲突更激烈,人 析 偶 然 中 的 必 然 ,

                            物性格显现更充分。                略说其好处


语   常   准确周   语言运用准确,无懈 动词精确,无法替换;修饰、限制语科 举 出 实 例 , 分 析 其

    见    密    可击            学,无法 删 除;用 语 合乎客 观实际 , 如 何 恰 如 其 分 地 表

言   语                       合乎事理 逻辑 ,合乎 语 法 规 范,体 现 情达意

    言                       人物、事物个性特征。

特   特   言简意   用最少词句表达丰富 主要为“炼语”赏析。特征是以少胜多, 举 出 实 例 , 揭 示 内

    征    赅    的意义           言 简 意丰, 简 洁洗 炼 ,含蓄 隽 永,耐 涵,概说特征。

色   或                       人寻味

    风   生动形   语言活灵活现,具体 ① 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②描 举 出 实 例 , 分 析 其

    格    象    形象            写逼真, 绘 声 绘 色,惟妙惟肖;③ 运 生 动 形 象 成 因 或 表

                            用多 种 辞格,新 鲜 活 泼 ;④注意 词语 现。

                            选用,注意句式变换。

        朴素自   语言自然不做作,少 发 自内心,出于至 诚 ,感情真 挚;明 举 出 实 例 , 说 明 表

         然    雕饰            白如 话 ,清新自然,不堆砌,少修 饰,现(白描、口语、大

                            不做作,真切平实,通俗易懂,“清水 众化),概说好处

                            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含蓄蕴   语言含义深刻,含而 引而不 发 ,含而不露,欲言 还 休,富 举 出 实 例 , 揭 示 其

         藉    不露,言在此而意在 有言外意、弦外音、话中话,深沉厚重,丰 富 内 涵 , 略 析 其

              彼             深蕴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成因(象征、双关、

                                                     暗示等)及好处
幽默风   语言诙谐机警,活泼 运用夸张、 语、 词、 关等手段,突 举 出 实 例 , 说 明 用
                             反  仿  双

         趣    有趣            出事物特征,揭露事物本 质 ,富于 讽 意,分析好处

                            刺意 义 ,增强批判性和 说 服力,令人

                            轻松愉快,忍俊不禁。

        庄重典   语言平实沉稳,严肃 采用典范 书 面 语 ,拒 绝 俚 词 俗 语 ;常 举 出 实 例 , 说 明 成

         雅    郑重            用古语词、成语;多用专有名词、术语;因 和 用 意 , 略 说 好

                            多长句、复句。庄重严肃,堂皇正大, 处。

                            深沉厚实,义正辞严

        清新明   语言干净利落,明白 语 言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 斩钉 截 举 出 实 例 , 分 析 特

         快    晓畅            铁 , 单 刀直入,一 语 中的,一 针见 血 ,征好处

                            痛快淋漓,雅俗共赏

        绚丽华   语言酣畅淋漓,辞藻 辞藻 华丽 ,注重修 饰 ,表意 细腻 ,体 举 出 实 例 , 分 析 特

         美    华丽            物入微, 穷 形尽相,多用辞格, 讲 究 征好处

                            技巧,富于联想、想象,纵笔泼墨,气

                            势如虹,内容丰富,表意充分

        音律和   语言具有音乐美       合 辙 押韵, 节 奏匀称,平仄 调 配,抑 举 出 实 例 , 分 析 成

         谐                  扬顿 挫,音律 讲 究;多用 叠词 象声 词,因好处

                            多用整句,多用四字短语。 来朗朗上
                                        读

                            口,听来悦耳动听,富音乐性

        整散结   整句(对偶、对比、排 语言具有整齐美、 称美、
                                 对   复叠美、 环 引 出 整 句 , 分 析 其
                                         回

         合    比、反复、顶真等)与 美、 落美,活泼多致,丰富多彩,显 语 言 美 感 , 略 说 整
                           错

              散句错杂          得文采富 赡 ,文气十足,情 浓 意 满 , 散结合之妙

                            酣畅淋漓


艺   主   人物形   作品中的主人公或一 是某一类型人物中的典型代表,具有 先 总 代 表 性 或 典 型

术   要    象    般人物           鲜明的个性特征,是作家反映时代、凸 性,然后逐一举例

形   艺                       现主题的工具                   分析其个性特征,

象   术                                                最后总说典型意义
形   意象    熔铸了诗人思想情感 是景物和情意的 结合体,既表 现为 客 先 找 出 物 象 景 象 ,

     象         的事物,是抒情达意 观 景物,又含有主 观 情感或理念,是 然 后 揭 示 其 中 包 含

               的载体         诗人抒情达意的工具。意象的组合,形 的情意。可进而概括

                           成诗歌的意境。               意境特征。

         物象    托物言志类作品的情 作品中集中描写的物具有多方面的特 找 出 物 象 , 一 一 举

               意载体         征,能形象地生 动地反映人类社会生 例 分 析 其 特 征 , 归

                           活的特征,寄托着作者的志趣和追求      纳其对人生的启发

                                                 意义

         象征形   象征类作品中的象征 既具有一般事物的特征,又具有人类 找 出 象 征 体 , 例 析

           象   体           某抽象集体或事物的特征,形象而深 其 特 征 , 归 纳 其 象

                           刻地体 现 着作者的 观 点或 态 度,理想 征意义

                           或追求。

         诗中有   鉴赏作品的画面美    选取典型景物,加以科学组合(顺序、 选 取 哪 些 景 物 , 如

           画               视角、主宾),进行细腻描绘(声音、 何 组 合 和 描 写 , 构

                           色彩、 静),凸现景物特征,构成画 成 怎 样 的 画 面 , 抒
                              动

                           面,抒发情感,令人爽心悦目。        发何种情志




【附】常见古代论文名言名句

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所引孔子语):语言没有文采,则传播不远。强调语言表达必须讲究文采。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质,思想内容;文,语言形式。 调形式
                                                 强

与内容配合适当。

3、“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 歌应该为现实需要而写,为国计民生服
                                  诗

务。

4、“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强调认真观察和广泛阅读。

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清人孙洙《唐诗三百首序》):强调精读的重要性。

6、“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作者感情激发因而写出文章,读者当

透过语言了解作者内心。
7、“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陆机《文赋》):放弃早晨已开过之花,促使晚上未开之花开放。 调艺术构
                                               强

思必须发挥独创精神。

8、“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王夫之《姜斋诗话》):强调确定主题思想和发挥主旨总摄全篇作用的重

要性。

9、“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也”(元人乔吉语):形象说明了文章起要美丽、中要浩荡、 要响亮
                                                结

的结构原则。

10、“着意画资妙选材,也须结构匠心裁”(袁枚《随园诗话》):强调创作要巧妙地选材剪裁,合理地布局谋篇。

11、“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尽心上》):言语浅近,意义深远,是美妙的语言。

1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扬雄《法言•问神》):言语和文字,是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

13、“文露而旨直,辞妍而情实”(王充《论衡•对作篇》):文笔要浅显易懂,意义要和盘托出,语言要优美丰富,

感情要真挚朴实。

14、“深文隐蔚,余味曲包”(刘勰《文心雕龙•隐秀》):文辞深沉,隐含华采,余味无穷,含而不露。

15、“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刘勰《文心雕龙•宗经》):语言简要精炼,内涵丰富充实,叙事浅近平易,喻意

深远博大。

16、“一言而巨细咸该,片语而洪纤靡漏”(刘知几《史通》):即言简意赅。虽片言只语,但内容完备,大小都不

遗漏。“该”,通“赅”。

17、“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为人性情孤僻,喜爱佳文妙语;不

能打动读者,死亦不肯罢休。

18、“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说诗

晬语》):谈炼字原则。

19、“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韵语阳秋》引苏轼语):强调观点统帅材料,依据主旨选材

用材。

20、“文章最忌随人后,随人后处终随人”(俗语):强调文章要创新,做到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

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之意。

21、“唯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必须去除陈言,言为心声,语出必新。

22、“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与元九书》):情感是文学的基础。白居易还提出了“根情、苗言、 声、
                                                 华  实义”

的观点。

2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原文指女子形象清纯自然;常用以比喻文学作品清新自然,质朴无华
24、“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代卢延让《苦吟》):推敲确定一个字,常常要拈断几绺胡须。 调炼字之艰
                                              强

辛。

25、“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强调情与景的一致性。

26、“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常借用来说明行文有张有弛的重要性。

27、“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强调语言要简洁精炼。

28、“疏处能跑马,密处不透风”(俗语):强调用语繁简得宜,详略得当,该繁时则极细,当简时则极约。

29、“精鹜八极,心游万仞”(陆机《文赋》):精神、心思驰骋在极高极远之处。指想象丰富,不受时空限制。

30、“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强调想象丰富,不受时空限制。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Skop kerja guru pemulihan khas
Skop kerja guru pemulihan khasSkop kerja guru pemulihan khas
Skop kerja guru pemulihan khasJunidah Sukiman
 
1.7 pengurusan jaringan dan hubungan luar
1.7 pengurusan jaringan dan hubungan luar1.7 pengurusan jaringan dan hubungan luar
1.7 pengurusan jaringan dan hubungan luar
Saufi Arshad
 
Isu Berkaitan Dengan TIMSS
Isu Berkaitan Dengan TIMSSIsu Berkaitan Dengan TIMSS
Isu Berkaitan Dengan TIMSS
ikhwankmk92
 
Borang lagu patriotik
Borang lagu patriotikBorang lagu patriotik
Borang lagu patriotik
Faridah Sktpsp
 
Jsu baiki
Jsu baikiJsu baiki
Jsu baiki
muhammad
 
Minit mesyuarat panitia bahasa arab 2018
Minit mesyuarat panitia bahasa arab 2018Minit mesyuarat panitia bahasa arab 2018
Minit mesyuarat panitia bahasa arab 2018
hazwani shahidan
 
Kertas cadangan kem motivasi
Kertas cadangan kem motivasiKertas cadangan kem motivasi
Kertas cadangan kem motivasiGt Heng
 
Borang pemarkahan kelas paling patriotik bulan kemerdekaan 2012
Borang pemarkahan kelas paling patriotik  bulan kemerdekaan 2012Borang pemarkahan kelas paling patriotik  bulan kemerdekaan 2012
Borang pemarkahan kelas paling patriotik bulan kemerdekaan 2012julianah73
 
3. my portfolio gab sk pekan telupid 2018
3. my portfolio gab sk pekan telupid 20183. my portfolio gab sk pekan telupid 2018
3. my portfolio gab sk pekan telupid 2018
arashidah74
 
Budaya dan pembelajaran (Pelan Tindakan Mewujudkan Persekitaran yang Mesra Bu...
Budaya dan pembelajaran (Pelan Tindakan Mewujudkan Persekitaran yang Mesra Bu...Budaya dan pembelajaran (Pelan Tindakan Mewujudkan Persekitaran yang Mesra Bu...
Budaya dan pembelajaran (Pelan Tindakan Mewujudkan Persekitaran yang Mesra Bu...
Rafiza Diy
 
Rancangan pengajaran harian
Rancangan pengajaran harianRancangan pengajaran harian
Rancangan pengajaran harian
niakpt6043
 
Suku kata kvk
Suku kata kvkSuku kata kvk
Suku kata kvkSolar Yee
 
Topic 12 interpreting the ar data
Topic 12 interpreting the ar dataTopic 12 interpreting the ar data
Topic 12 interpreting the ar datazytemys
 
Aktiviti kurikulum 2021 2
Aktiviti kurikulum 2021 2Aktiviti kurikulum 2021 2
Aktiviti kurikulum 2021 2
mohdazman76
 
Penilaian bagi pembangunan bahan multimedia berasaskan laman web dalam pendid...
Penilaian bagi pembangunan bahan multimedia berasaskan laman web dalam pendid...Penilaian bagi pembangunan bahan multimedia berasaskan laman web dalam pendid...
Penilaian bagi pembangunan bahan multimedia berasaskan laman web dalam pendid...
cikgutika
 
panduan mengisi borang keberhasilan.pdf
panduan mengisi borang keberhasilan.pdfpanduan mengisi borang keberhasilan.pdf
panduan mengisi borang keberhasilan.pdf
NORIDAYUBTSHARIFFMoe
 
8 Penerangan Umum Pendekatan Bertema.pptx
8 Penerangan Umum Pendekatan Bertema.pptx8 Penerangan Umum Pendekatan Bertema.pptx
8 Penerangan Umum Pendekatan Bertema.pptx
MOHDFAIRUZBINALIKPMG
 
Rph sumber air
Rph sumber airRph sumber air
Rph sumber air
ZaIm HaFizi
 

What's hot (20)

Skop kerja guru pemulihan khas
Skop kerja guru pemulihan khasSkop kerja guru pemulihan khas
Skop kerja guru pemulihan khas
 
1.7 pengurusan jaringan dan hubungan luar
1.7 pengurusan jaringan dan hubungan luar1.7 pengurusan jaringan dan hubungan luar
1.7 pengurusan jaringan dan hubungan luar
 
Isu Berkaitan Dengan TIMSS
Isu Berkaitan Dengan TIMSSIsu Berkaitan Dengan TIMSS
Isu Berkaitan Dengan TIMSS
 
Borang lagu patriotik
Borang lagu patriotikBorang lagu patriotik
Borang lagu patriotik
 
Jsu baiki
Jsu baikiJsu baiki
Jsu baiki
 
Minit mesyuarat panitia bahasa arab 2018
Minit mesyuarat panitia bahasa arab 2018Minit mesyuarat panitia bahasa arab 2018
Minit mesyuarat panitia bahasa arab 2018
 
Kertas cadangan kem motivasi
Kertas cadangan kem motivasiKertas cadangan kem motivasi
Kertas cadangan kem motivasi
 
Borang pemarkahan kelas paling patriotik bulan kemerdekaan 2012
Borang pemarkahan kelas paling patriotik  bulan kemerdekaan 2012Borang pemarkahan kelas paling patriotik  bulan kemerdekaan 2012
Borang pemarkahan kelas paling patriotik bulan kemerdekaan 2012
 
CONTOH SKALA KADAR PRASEKOLAH
CONTOH SKALA KADAR PRASEKOLAHCONTOH SKALA KADAR PRASEKOLAH
CONTOH SKALA KADAR PRASEKOLAH
 
3. my portfolio gab sk pekan telupid 2018
3. my portfolio gab sk pekan telupid 20183. my portfolio gab sk pekan telupid 2018
3. my portfolio gab sk pekan telupid 2018
 
Budaya dan pembelajaran (Pelan Tindakan Mewujudkan Persekitaran yang Mesra Bu...
Budaya dan pembelajaran (Pelan Tindakan Mewujudkan Persekitaran yang Mesra Bu...Budaya dan pembelajaran (Pelan Tindakan Mewujudkan Persekitaran yang Mesra Bu...
Budaya dan pembelajaran (Pelan Tindakan Mewujudkan Persekitaran yang Mesra Bu...
 
Rancangan pengajaran harian
Rancangan pengajaran harianRancangan pengajaran harian
Rancangan pengajaran harian
 
Suku kata kvk
Suku kata kvkSuku kata kvk
Suku kata kvk
 
Topic 12 interpreting the ar data
Topic 12 interpreting the ar dataTopic 12 interpreting the ar data
Topic 12 interpreting the ar data
 
Aktiviti kurikulum 2021 2
Aktiviti kurikulum 2021 2Aktiviti kurikulum 2021 2
Aktiviti kurikulum 2021 2
 
Penilaian bagi pembangunan bahan multimedia berasaskan laman web dalam pendid...
Penilaian bagi pembangunan bahan multimedia berasaskan laman web dalam pendid...Penilaian bagi pembangunan bahan multimedia berasaskan laman web dalam pendid...
Penilaian bagi pembangunan bahan multimedia berasaskan laman web dalam pendid...
 
Pentaksiran Pusat
Pentaksiran PusatPentaksiran Pusat
Pentaksiran Pusat
 
panduan mengisi borang keberhasilan.pdf
panduan mengisi borang keberhasilan.pdfpanduan mengisi borang keberhasilan.pdf
panduan mengisi borang keberhasilan.pdf
 
8 Penerangan Umum Pendekatan Bertema.pptx
8 Penerangan Umum Pendekatan Bertema.pptx8 Penerangan Umum Pendekatan Bertema.pptx
8 Penerangan Umum Pendekatan Bertema.pptx
 
Rph sumber air
Rph sumber airRph sumber air
Rph sumber air
 

Similar to 文学作品鉴赏

CTI103 笔记:文章的表达方式
CTI103 笔记:文章的表达方式CTI103 笔记:文章的表达方式
CTI103 笔记:文章的表达方式
Cindy Ong
 
1215論文
1215論文1215論文
1215論文Bo Hong
 
翻譯審美主體的限制與運作
翻譯審美主體的限制與運作翻譯審美主體的限制與運作
翻譯審美主體的限制與運作summer_2270
 
04_learning_aims (1).doc
04_learning_aims (1).doc04_learning_aims (1).doc
04_learning_aims (1).doc
TangWinnie
 
04_learning_aims.doc
04_learning_aims.doc04_learning_aims.doc
04_learning_aims.doc
TangWinnie
 
Unit 6 ans
Unit 6 ansUnit 6 ans
Unit 6 ansken1470
 
Rancangan Pengajaran Tahunan Bahasa Cina TAHUN 5
Rancangan Pengajaran Tahunan Bahasa Cina TAHUN 5Rancangan Pengajaran Tahunan Bahasa Cina TAHUN 5
Rancangan Pengajaran Tahunan Bahasa Cina TAHUN 5
ssuser4cf6f01
 
讀e Learning 台師大劉渼
讀e Learning 台師大劉渼讀e Learning 台師大劉渼
讀e Learning 台師大劉渼Bo Hong
 
tan_xie_hao_lun_shuo_wen_de_qiao_men_ (1).ppt
tan_xie_hao_lun_shuo_wen_de_qiao_men_ (1).ppttan_xie_hao_lun_shuo_wen_de_qiao_men_ (1).ppt
tan_xie_hao_lun_shuo_wen_de_qiao_men_ (1).ppt
fongfn
 
二年级华文全年教学计划.docx
二年级华文全年教学计划.docx二年级华文全年教学计划.docx
二年级华文全年教学计划.docx
HUONGAISUIKPMGuru
 
CTI103 笔记:新闻写作
CTI103 笔记:新闻写作CTI103 笔记:新闻写作
CTI103 笔记:新闻写作
Cindy Ong
 
Chinese Picture Composition PPT
Chinese Picture Composition PPTChinese Picture Composition PPT
Chinese Picture Composition PPT
Tan Lm
 
CTI101 笔记:报章言论
CTI101 笔记:报章言论CTI101 笔记:报章言论
CTI101 笔记:报章言论
Cindy Ong
 
文学鉴赏 人物
文学鉴赏   人物文学鉴赏   人物
文学鉴赏 人物Alice World
 
文学鉴赏 人物
文学鉴赏   人物文学鉴赏   人物
文学鉴赏 人物Alice World
 
2016年 KSSR 华文科——全年教学计划
2016年 KSSR 华文科——全年教学计划2016年 KSSR 华文科——全年教学计划
2016年 KSSR 华文科——全年教学计划
慈心 Chan
 

Similar to 文学作品鉴赏 (20)

CTI103 笔记:文章的表达方式
CTI103 笔记:文章的表达方式CTI103 笔记:文章的表达方式
CTI103 笔记:文章的表达方式
 
1215論文
1215論文1215論文
1215論文
 
翻譯審美主體的限制與運作
翻譯審美主體的限制與運作翻譯審美主體的限制與運作
翻譯審美主體的限制與運作
 
04_learning_aims (1).doc
04_learning_aims (1).doc04_learning_aims (1).doc
04_learning_aims (1).doc
 
04_learning_aims.doc
04_learning_aims.doc04_learning_aims.doc
04_learning_aims.doc
 
Unit 6 ans
Unit 6 ansUnit 6 ans
Unit 6 ans
 
Rancangan Pengajaran Tahunan Bahasa Cina TAHUN 5
Rancangan Pengajaran Tahunan Bahasa Cina TAHUN 5Rancangan Pengajaran Tahunan Bahasa Cina TAHUN 5
Rancangan Pengajaran Tahunan Bahasa Cina TAHUN 5
 
讀e Learning 台師大劉渼
讀e Learning 台師大劉渼讀e Learning 台師大劉渼
讀e Learning 台師大劉渼
 
標點符號教案
標點符號教案標點符號教案
標點符號教案
 
釋詞教學教案
釋詞教學教案釋詞教學教案
釋詞教學教案
 
tan_xie_hao_lun_shuo_wen_de_qiao_men_ (1).ppt
tan_xie_hao_lun_shuo_wen_de_qiao_men_ (1).ppttan_xie_hao_lun_shuo_wen_de_qiao_men_ (1).ppt
tan_xie_hao_lun_shuo_wen_de_qiao_men_ (1).ppt
 
二年级华文全年教学计划.docx
二年级华文全年教学计划.docx二年级华文全年教学计划.docx
二年级华文全年教学计划.docx
 
CTI103 笔记:新闻写作
CTI103 笔记:新闻写作CTI103 笔记:新闻写作
CTI103 笔记:新闻写作
 
定稿
定稿定稿
定稿
 
Chinese Picture Composition PPT
Chinese Picture Composition PPTChinese Picture Composition PPT
Chinese Picture Composition PPT
 
Bcn 3111 m1
Bcn 3111 m1Bcn 3111 m1
Bcn 3111 m1
 
CTI101 笔记:报章言论
CTI101 笔记:报章言论CTI101 笔记:报章言论
CTI101 笔记:报章言论
 
文学鉴赏 人物
文学鉴赏   人物文学鉴赏   人物
文学鉴赏 人物
 
文学鉴赏 人物
文学鉴赏   人物文学鉴赏   人物
文学鉴赏 人物
 
2016年 KSSR 华文科——全年教学计划
2016年 KSSR 华文科——全年教学计划2016年 KSSR 华文科——全年教学计划
2016年 KSSR 华文科——全年教学计划
 

文学作品鉴赏

  • 1. 文学作品鉴赏知识、技法表解 刘进球 整理 论题 角度 赏析点 基本理论 主要效用及赏析术语 赏析方法 主题 主题 主旨 通过全部材料表现出 基本思想:某主 张,某情感,某意愿 ,全 面 理 解 , 准 确 概 思想 思想 来的基本思想和作者 某哲理等 括。 及其 的写作意图,是文章 写作意 图 :批 评 什么,歌 颂什么,号 宜 大 中 取 小 , 主 攻 表现 的灵魂和统帅 召什么…… 一点,勿面面俱到。 主旨 材料 事件,景物,形象, 材料是形成 观点或主 题的基 础 和支柱 ,找 出 材 料 , 概 述 内 的 典故、引用、议论句, 是文章的血肉,要真实、典型、全面、 容 , 揭 示 用 意 , 凸 详 表现 抒情句等 尽,与观点一致 现主旨。 技巧 象征、对比、衬托、用典、详见“艺术手法”。 概括主旨,阐明表 讽刺、渲染、比兴、寄寓 现手法运用情况, 等 略说其好处。 艺 主 自称 第一人称,用“我”的所 ① 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 观点 态度;② 指 出 第 一 人 称 使 用 要 见所闻所历所感所思 增强文章的真 实 性和真切感,增强表 情况,分析其作用、 表 所想为文 达效果;③常作线索 好处。 术 达 对称 第二人称,又叫“直接 ① 直接对话 ,真切自然;②直面 对象 ,说 明 使 用 情 况 , 分 方 谈话式”,第一人称的 便于抒情;③若 对象 为事 为物, 则 具 析作用、好处。 式 变化形式 有拟人化作用。 手 倒叙 将记叙内容中的片断 ① 强调突出被倒置部分的内容;②造 说 明 倒 叙 情 况 , 指 提前写 成 悬 念,吸引 读 者;③避免平 铺直叙 ,出 强 调 内 容 , 分 析 使情节富于变化 倒叙好处 法 插叙 在叙述过程中插入某 ① 补充内容,使特点更突出;② 补充 说 明 插 叙 情 况 , 指 一片断 内容,使情 节更完整;③ 补充内容, 出 补 充 内 容 , 分 析 照应上文或作下文铺垫 作者用意
  • 2. 人物 描写人物形象的用法 突出人物性格特征,增强形象的感染 分 清 描 写 类 别 , 指 描写 有肖像、语言、行动、 力和 语 言的生 动 性,有的 还有推 动 情 出 对 人 物 塑 造 的 作 心 理等 节、体现主旨的作用 用 景物 作品中对自然风光和 ① 交代或暗示时代背景, 为人物 设置 概 括 说 明 景 物 内 容 描写 社会环境的描写 活 动 空 间 ;② 渲 染气氛,奠定感情基 分析作用、好处 调 ;③烘托人物,使形象更突出;④ 有的具有推动情节、预示结局作用 白描 以勾特点、不设喻、少 ① 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② 语言 简洁 引 述 白 描 文 句 , 说 修饰为特征的描写方 洗练,真切自然,毫无做作之嫌。 明事物特征,分析 法 白描好处 摹状 对景物作细腻入微的 ① 绘声绘色,穷形尽相,使事物活 灵 例 说 摹 状 种 类 , 说 描摹,有摹声、摹色、 活 现 ,惟妙惟肖,栩栩如生;②使 读 明作用好处 摹形等 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间接 与“直抒胸臆”相对的概 ① 将抽象的情感表 现得具体形象,便 说 明 间 接 抒 情 的 方 抒情 念,有借景抒情、托物 于 读 者接受和理解;②表意委婉,抒 式,分析其作用、好 言志、怀古伤今、借古 情含蓄,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处 讽今、借人写己、叙事 抒情等方式 现身 用自己的经历遭遇为 ① 能有力地论证 文章观点;②能丰富 概 括 材 料 内 容 , 指 说法 例,对人进行讲解或 文章材料,充 实 文章内容;③增加可 出 论 证 对 象 , 说 明 劝导 信度,增强 说服力;④ 显 得真切自然 ,作用、好处 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比喻论 用设喻的方法阐明观 ① 化抽象为具体,将道理 讲得形象生 指出喻体、本体,说 证 点 动 ,深入浅出;②增强 语 言的生 动 性 ,明 所 论 证 观 点 , 分 增强议论的说服力 析作用好处
  • 3. 夹叙夹 叙事中穿插议论、抒情 熔多 种 表 达 方式于一炉,笔法 灵活, 概括叙事、议论、抒 议 摇 曳多姿;以叙事 为 基 础 ,以 议论 画 情 内 容 , 分 析 如 何 龙 点睛,以抒情煽情造 势 ,以描写 渲 结 合 , 解 说 写 法 好 染铺垫,增强文章表现力、感染力 处 主 象征 用具体事物代表特定 ① 形象表现思想情感;②具有深 沉、 找 准 本 体 , 指 出 征 要 意义,为“思想感情的 含蓄之美;③启发读者联想、思考,增 体 , 归 纳 象 征 意 义 表 方程式” 强艺术感染力。 分析效用。 现 对比 将相反的事物或事物 ① 反衬正方,突出其鲜明特征,凸 现 找 出 对 比 双 方 , 揭 手 相反方面进行比较的 主旨;②表 现作者好 恶褒 贬;③ 给读 示 对 比 用 意 , 说 明 法 表现手法 者深刻印象和启示。 对比效用。 衬托 用次要事物作陪衬来 ① 从侧面突出事物特征,表 现主旨; 找 出 衬 托 双 方 , 揭 突出主要事物,有正 ②表意委婉,含意 隽 永,耐人 寻味, 示 衬 托 用 意 , 说 明 衬、反衬二类 启发读者联想、想象。 衬托效用。 用典 采用典故表情达意, ① 用古人古事,借人写已,借古 讽今 ,指 出 用 典 之 处 , 解 含用事、用文两种。 怀 古 伤 今,委婉含蓄地表 达思想情感 ;释 典 故 内 容 ( 指 用 ②用 诗 文名句,佐 证 文意,增强 说 服 事 ) , 分 析 用 典 意 力;③用典可增强文化气息和文学情 图,说明用典效用。 味,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可读性。 比兴 比,即打比方;兴, 比:取喻设譬,形象地表情达意。 : 指 出 比 兴 手 法 , 说 兴 即托物起兴。古诗和民 ①“先言他物”,托物 发 端,触物生情 ,明 运 用 情 况 , 分 析 歌常见手法 烘托气氛,奠定基调;②“引起所咏之 作用、好处。 词”,总起下文。 讽刺 用夸张、反语等手段揭 ① 鲜明地揭示对象的本 质特征;② 鲜 引 用 讽 刺 词 句 , 说 露、嘲讽或戏谑对象, 明地表 达 作者的褒 贬 好 恶 ;③幽默 风 明 讽 刺 对 象 及 特 征 有冷嘲(含刺)、热讽 趣,增强战斗性、批判性或感染力。 分析其效用 (含泪)之分
  • 4. 渲染 在高潮或主体出现前 营 造气氛, 设置 铺垫 ,奠定感情基 调,概 述 渲 染 内 容 , 指 对环境、场面、事件、 预示情节结局,增强合理性、 人 连贯性, 出 渲 染 目 的 , 分 析 物等作浓墨重彩的描 增强表现力感染力 渲染作用好处 写 艺 主 开门见 文章开头直接显示中 ① 强调突出中心,使主 题鲜 明突出; 说 明 开 头 情 况 , 指 山 心,“一开始就走向目 ② 总领 全文;③ 总起下文;④行文不 出 全 文 中 心 , 分 析 要 的地”。 枝不蔓,干脆利落。 开头好处 术 卒章显 文章结尾时显示中心。 ① 深化文章内容,升 华主 题思想;② 说 明 结 尾 情 况 , 指 结 志 总结 全文,使 结构完整;③有水到渠 出 全 文 中 心 , 分 析 成之感,有强调之效 结尾好处 手 构 过渡 层次段落间起承上启 ① 承上启下,使内容连贯 ,文脉畅通;引 出 过 渡 文 句 , 说 下作用的词语或句子 ②使结构严密,衔接自然。 明承上启下情况, 方 分析作用好处 法 题文照 文章题目与正文的照 ① 紧扣中心写作,不枝不蔓,行文 紧 找 出 点 扣 题 目 之 文 法 应 应 凑 集中;②反 复 点扣 题 目, 对 中心有 句 , 分 析 反 复 点 扣 强调突出之效。 的作用、好处 首尾呼 文章开头与结尾的照 ① 重复开头 内容,强调突出中心,深 找 出 首 尾 呼 应 文 句 应 应 化主题;②首尾遥相呼应,结构完整、 分析其作用、好处 严谨。 前后照 上下文间内容的前伏 ① 使内容完整,真 实可信;② 构思精 找 出 伏 笔 应 笔 , 分 应 后应 巧,行文缜密,结构圆合严密。 析其作用、好处 伏笔 叙事性作品中为下文 ① 使内容完整,真 实可信;② 构思精 由 应 笔 上 溯 , 找 出 情节内容的出现预设 巧,行文 缜 密,耐人 寻 味;③ 结构圆 伏笔,从意料之外 的埋伏 合严密 发现情理之中,从 而分析作用、好处
  • 5. 起承转 文章基本结构方式, ① 有头有尾,结构 完整;②章法井然,概 括 段 落 大 意 , 说 合 即开头、展开、转折、 结构 清晰③ 环环 相扣, 结构连贯 ;④ 明 段 间 关 系 , 分 析 结 尾。 接应自然,结构严密 结构特征 主 比喻 打比方。有“语言艺术 ① 生动形象,突显特征;②化抽象 为 一 一 引 出 原 句 , 分 之花”之誉。 具体,化深奥为浅显,“状难写之景如 析本体、喻体和相似 要 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③引 点 , 指 出 所 突 出 特 发读者联想,激发读者共鸣 征,综述其好处 修 借代 用相关事物代替所表 ① 突出特征,强调重点,增强形象性 ;引 用 原 文 , 找 出 借 达事物 ②委婉含蓄,幽默俏皮;③有 时 具有 体 和 本 体 , 指 出 特 辞 回避掩饰作用。 征,综述好处 拟人 把物当人写,将物人 ① 突出事物特征;② 赋予无生命事物 一 一 引 出 原 句 , 分 手 格化 以生命, 赋 予无情感事物以感情,使 析 所 突 出 特 征 , 说 语 言形象化, 显 得生 动活 泼;③便于 明拟人好处 法 抒情,激发想象,加强感染力。 夸张 有意言过其实,对客 ① 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激发联想; 一 一 引 出 原 句 , 分 观事实作夸大或缩小 ② 鲜 明表 达 褒 贬 好 恶 ,引起共 鸣 ;③ 析 所 突 出 特 征 , 说 描述以显特征 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明其好处 对偶 由两个字数相当结构 ① 句式整齐,音节匀称,抑扬顿 挫, 引 出 对 偶 句 , 细 析 相同的语句构成的语 音 乐 感强;②表意凝 炼 ,概括力强, 对偶美 言艺术形式 具警策之美;③ 读 来朗朗上口,悦耳 动听,便于吟诵,便于记忆。 排比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内 ① 强调内容,增强说服力;②强化抒 引 出 排 比 句 , 说 明 容相关结构相似语气 情,增强感染力;③造成气 势 ,增强 其效用 一致的句子构成的语 表 现 力;④ 层递还 能逐 层 深入地 阐说 言艺术形式 事理,有深化内容之效。
  • 6. 设问 为引人注意而无疑而 ① 通过自问自答,强调思想内容或情 引 出 问 句 , 判 明 类 问,明知故问 感 态 度;②引起人 们 注意,令人深思 ,别 , 说 明 答 案 , 分 发 人深省;③能 辅 助反映思 维过 程, 析效用 起理清思路、提纲挈领作用 反问 用疑问形式从反面表 ① 加强语气,显得义正辞严,引起读 引 出 问 句 , 判 明 类 达正面的意思 者注意,增强表 达效果;② 变 化句式 ,别 , 说 明 答 案 , 分 打破平板,掀起波澜 析效用 反复 有意让某些词句重复 ① 强调突出所反复的内容;②一唱三 引 用 反 复 文 句 , 说 出现,有连续、间隔之 叹 ,能加强 节 奏和抒情效果;③ 间 隔 明 反 复 种 类 , 分 析 分 反复还具有串接文句文段、连接内容、 反复效用 分清层次之用,不断强化内容 反语 又叫“说反话”,用与本 多用于批判 对象,揭露 对 象本 质 , 进 引 出 反 语 词 句 , 解 意相反的词句来表达 行 讽 刺嘲笑, 语 中含刺,能增强批判 释 其 本 意 , 分 析 修 本意。 性、战斗性。具幽默感。 辞效用 双关 又叫“一语双关”,分谐 ① 言在此而意在彼,表意委婉;②含 找 出 双 关 词 句 , 说 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 蓄 隽 永 ,耐人 寻 味,能增强抒情效果 ;明 其 双 重 含 义 , 分 类。 ③生动活泼幽默风趣 析作用、好处 博喻 “莎士比亚式比喻”,用 ① 多侧面多角度表现事物,使其特征 找 出 博 喻 文 句 , 指 两个以上比喻表现事 更 鲜 明突出;②生 动 形象,而且有气 出 其 中 喻 体 , 说 明 物特征 势,能增强抒情性和表现力。 所突出事物特征, 分析博喻好处 通感 指采用不同感觉间相 ① 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突出特征,增 引 出 通 感 文 句 , 分 互沟通与挪移的方式 强表 达 效果;② 调动读 者多 种 感 觉 , 析 移 觉 情 况 , 说 明 描摹对象 激发联想,耐人寻味。 表达效用
  • 7. 抑扬结 有意压低或抬高对象 巧作抑扬,造成“落差”,使人、物特征 概 括 段 意 , 说 明 抑 要 合 或“欲扬先抑”,或“欲 更 鲜 明突出,形象更丰 满 ,能 鲜明地 扬 结 合 情 形 , 分 析 艺 抑先扬” 表情 达 意,增加文章波 澜 曲折之美, 作 者 用 意 , 略 说 写 术 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吸引力 法好处 特 虚实相 “虚”指作品中的空白或 ① 留下“空白”, 让读 者从虚中想象 实,概 括 材 料 内 容 , 辩 征 生 想象性内容,“实”指实 从 实 中体会虚,激 发 想象,增强吸引 明 虚 实 性 质 , 分 析 主 物实景 力;②有虚有 实 ,虚 实结 合,丰富内 用意好处 要 容,充满想象,增强表现力 艺 动静相 动态描写与静态描绘 静中有 动 , 动 中有静,甚至静景 动 写 ,举 出 实 例 , 分 析 动 术 宜 的结合 动态 静描,能突出事物特征,将 对 象 静 结 合 情 形 , 指 出 特 表 现 得活 泼 有致,使文章跌宕起伏, 用意好处 征 灵活多变,富于诗意,充满美感 艺 有张有 张指情节紧张激烈, 时 而 轻 松舒徐, 时 而扣人心弦,有急 概 括 情 节 内 容 , 说 术 弛 弛指情节舒缓迂回 有 缓 ,有起有伏, 错 落有致,耐人 寻 明 张 弛 结 合 情 形 , 手 味,引人入胜 说明作用好处 法 详略得 详写与略写结合 ① 有详有略,主次分明,突出重点, 概 括 材 料 内 容 , 说 当 充 实 内容,凸 现 中心;②或惜墨如金 ,明 详 略 安 排 , 分 析 或用墨如泼,参差变化,摇曳多姿 详略原因,说明用 意好处 忽离忽 离指放得开,合指收 既放得 开 ,又收得 拢 ,欲即欲离,不 举 出 实 例 , 分 析 离 合 得拢 即不离,使文章波 澜 起伏,富于 变 化 ,合 之 处 , 解 说 意 图 生动感人,引人入胜 和好处 时断时 叙事时略作中断,然 熔叙 议 描抒于一炉,行文 连贯 而富于 举 出 实 例 , 说 明 如 续 后续叙 变 化,可激起叙述的波 澜 ,生 动 活 泼,何 断 如 何 续 , 分 析 灵活多变 意图和好处
  • 8. 波澜起 情节高潮迭起,有起 使冲突更激烈,矛盾更集中,主 题 更 概 括 情 节 内 容 , 说 伏 有落 突出,人物性格更 鲜 明;情 节 安排波 明 几 起 几 落 , 说 明 澜 壮 阔 ,大起大落,一波三折,起伏 作用好处 跌宕,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构 常 文眼 诗文中体现主旨的词 ① 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凸现中心, 引 出 文 眼 词 句 , 说 见 句 使主 题鲜 明突出;② 总领 全文, 总摄 明 总 摄 作 用 , 分 析 思 立 全篇,使结构更加圆合 巧设文眼好处 意 以小见 用具体材料表现重大 ① 以小见大,化虚为实 ,将抽象事理 概 括 重 大 主 题 , 说 技 组 大 主题,用一滴水反映 表 现 得具体 实 在;②避免空泛,使文 明 小 的 材 料 , 分 析 材 太阳的光辉 章有血有肉,内容充实 以小见大好处 巧 布 线索 贯穿文章始终起组织 一 线 串珠,将零散材料 组 成有机整体 ,概 括 材 料 , 找 出 线 局 材料作用的人物、事物 条理井然, 结构严谨 ; 显 示思路,清 索 , 说 明 具 体 表 现 谋 或情感 晰文脉,突出中心。 分析效用 篇 情节 通常由开端、发展、高 ① 凸现主题思想;②塑造人物形象 概括情节内容,分 技 潮、结局构成,可有序 析情节结构,说明 巧 幕、尾声 用意、好处 形散神 用一组材料从不同侧 ① 众星捧月,散而不乱,形神兼备, 概 括 材 料 内 容 , 找 聚 面、不同角度表现中心 中心突出;②材料丰富多 样,内容博 出 中 心 主 旨 , 分 析 大精深,增大文章容量,丰富 读 者 见 写法好处 闻。 点面结 概括事实与典型事例 ① 有点有面,全面而深入地反映事物,概括点、面材料,说 合 结合的选材、组材技巧 突出特征,更具感染力;②材料多样,明 结 合 方 式 , 分 析 富于 变 化,增强可 读 性;③便于 读 者 作用好处 形成全面完整印象,增强说服力 悬念 通过倒叙、夸张、中断 造成 悬 念,引人注意,突出有 关内容 ,找 出 造 成 悬 念 方 式 等方式造成的对情节 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表 现 力,增加行 揭 示 悬 念 内 容 , 分 的期待心理 文的起伏之美 析其好处
  • 9. 意外 在情节结局时突现逆 打破常 规 , 异 峰突起,既出意料之外 ,概 说 意 外 情 节 , 分 转,出人意料。又“欧• 又在情理之中,高潮迭 现 波 澜 再 兴 , 析 其 合 情 合 理 处 , 亨利笔法” 耐人寻味,令人叫绝 略说其好处 巧合 情节安排中偶然因素 无巧不成书,偶然中有必然。使内容更 概 说 情 节 内 容 , 分 的利用 集中,矛盾更突出,冲突更激烈,人 析 偶 然 中 的 必 然 , 物性格显现更充分。 略说其好处 语 常 准确周 语言运用准确,无懈 动词精确,无法替换;修饰、限制语科 举 出 实 例 , 分 析 其 见 密 可击 学,无法 删 除;用 语 合乎客 观实际 , 如 何 恰 如 其 分 地 表 言 语 合乎事理 逻辑 ,合乎 语 法 规 范,体 现 情达意 言 人物、事物个性特征。 特 特 言简意 用最少词句表达丰富 主要为“炼语”赏析。特征是以少胜多, 举 出 实 例 , 揭 示 内 征 赅 的意义 言 简 意丰, 简 洁洗 炼 ,含蓄 隽 永,耐 涵,概说特征。 色 或 人寻味 风 生动形 语言活灵活现,具体 ① 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②描 举 出 实 例 , 分 析 其 格 象 形象 写逼真, 绘 声 绘 色,惟妙惟肖;③ 运 生 动 形 象 成 因 或 表 用多 种 辞格,新 鲜 活 泼 ;④注意 词语 现。 选用,注意句式变换。 朴素自 语言自然不做作,少 发 自内心,出于至 诚 ,感情真 挚;明 举 出 实 例 , 说 明 表 然 雕饰 白如 话 ,清新自然,不堆砌,少修 饰,现(白描、口语、大 不做作,真切平实,通俗易懂,“清水 众化),概说好处 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含蓄蕴 语言含义深刻,含而 引而不 发 ,含而不露,欲言 还 休,富 举 出 实 例 , 揭 示 其 藉 不露,言在此而意在 有言外意、弦外音、话中话,深沉厚重,丰 富 内 涵 , 略 析 其 彼 深蕴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成因(象征、双关、 暗示等)及好处
  • 10. 幽默风 语言诙谐机警,活泼 运用夸张、 语、 词、 关等手段,突 举 出 实 例 , 说 明 用 反 仿 双 趣 有趣 出事物特征,揭露事物本 质 ,富于 讽 意,分析好处 刺意 义 ,增强批判性和 说 服力,令人 轻松愉快,忍俊不禁。 庄重典 语言平实沉稳,严肃 采用典范 书 面 语 ,拒 绝 俚 词 俗 语 ;常 举 出 实 例 , 说 明 成 雅 郑重 用古语词、成语;多用专有名词、术语;因 和 用 意 , 略 说 好 多长句、复句。庄重严肃,堂皇正大, 处。 深沉厚实,义正辞严 清新明 语言干净利落,明白 语 言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 斩钉 截 举 出 实 例 , 分 析 特 快 晓畅 铁 , 单 刀直入,一 语 中的,一 针见 血 ,征好处 痛快淋漓,雅俗共赏 绚丽华 语言酣畅淋漓,辞藻 辞藻 华丽 ,注重修 饰 ,表意 细腻 ,体 举 出 实 例 , 分 析 特 美 华丽 物入微, 穷 形尽相,多用辞格, 讲 究 征好处 技巧,富于联想、想象,纵笔泼墨,气 势如虹,内容丰富,表意充分 音律和 语言具有音乐美 合 辙 押韵, 节 奏匀称,平仄 调 配,抑 举 出 实 例 , 分 析 成 谐 扬顿 挫,音律 讲 究;多用 叠词 象声 词,因好处 多用整句,多用四字短语。 来朗朗上 读 口,听来悦耳动听,富音乐性 整散结 整句(对偶、对比、排 语言具有整齐美、 称美、 对 复叠美、 环 引 出 整 句 , 分 析 其 回 合 比、反复、顶真等)与 美、 落美,活泼多致,丰富多彩,显 语 言 美 感 , 略 说 整 错 散句错杂 得文采富 赡 ,文气十足,情 浓 意 满 , 散结合之妙 酣畅淋漓 艺 主 人物形 作品中的主人公或一 是某一类型人物中的典型代表,具有 先 总 代 表 性 或 典 型 术 要 象 般人物 鲜明的个性特征,是作家反映时代、凸 性,然后逐一举例 形 艺 现主题的工具 分析其个性特征, 象 术 最后总说典型意义
  • 11. 意象 熔铸了诗人思想情感 是景物和情意的 结合体,既表 现为 客 先 找 出 物 象 景 象 , 象 的事物,是抒情达意 观 景物,又含有主 观 情感或理念,是 然 后 揭 示 其 中 包 含 的载体 诗人抒情达意的工具。意象的组合,形 的情意。可进而概括 成诗歌的意境。 意境特征。 物象 托物言志类作品的情 作品中集中描写的物具有多方面的特 找 出 物 象 , 一 一 举 意载体 征,能形象地生 动地反映人类社会生 例 分 析 其 特 征 , 归 活的特征,寄托着作者的志趣和追求 纳其对人生的启发 意义 象征形 象征类作品中的象征 既具有一般事物的特征,又具有人类 找 出 象 征 体 , 例 析 象 体 某抽象集体或事物的特征,形象而深 其 特 征 , 归 纳 其 象 刻地体 现 着作者的 观 点或 态 度,理想 征意义 或追求。 诗中有 鉴赏作品的画面美 选取典型景物,加以科学组合(顺序、 选 取 哪 些 景 物 , 如 画 视角、主宾),进行细腻描绘(声音、 何 组 合 和 描 写 , 构 色彩、 静),凸现景物特征,构成画 成 怎 样 的 画 面 , 抒 动 面,抒发情感,令人爽心悦目。 发何种情志 【附】常见古代论文名言名句 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所引孔子语):语言没有文采,则传播不远。强调语言表达必须讲究文采。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质,思想内容;文,语言形式。 调形式 强 与内容配合适当。 3、“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 歌应该为现实需要而写,为国计民生服 诗 务。 4、“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强调认真观察和广泛阅读。 5、“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清人孙洙《唐诗三百首序》):强调精读的重要性。 6、“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文心雕龙•知音》):作者感情激发因而写出文章,读者当 透过语言了解作者内心。
  • 12. 7、“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陆机《文赋》):放弃早晨已开过之花,促使晚上未开之花开放。 调艺术构 强 思必须发挥独创精神。 8、“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王夫之《姜斋诗话》):强调确定主题思想和发挥主旨总摄全篇作用的重 要性。 9、“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也”(元人乔吉语):形象说明了文章起要美丽、中要浩荡、 要响亮 结 的结构原则。 10、“着意画资妙选材,也须结构匠心裁”(袁枚《随园诗话》):强调创作要巧妙地选材剪裁,合理地布局谋篇。 11、“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尽心上》):言语浅近,意义深远,是美妙的语言。 1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扬雄《法言•问神》):言语和文字,是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 13、“文露而旨直,辞妍而情实”(王充《论衡•对作篇》):文笔要浅显易懂,意义要和盘托出,语言要优美丰富, 感情要真挚朴实。 14、“深文隐蔚,余味曲包”(刘勰《文心雕龙•隐秀》):文辞深沉,隐含华采,余味无穷,含而不露。 15、“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刘勰《文心雕龙•宗经》):语言简要精炼,内涵丰富充实,叙事浅近平易,喻意 深远博大。 16、“一言而巨细咸该,片语而洪纤靡漏”(刘知几《史通》):即言简意赅。虽片言只语,但内容完备,大小都不 遗漏。“该”,通“赅”。 17、“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为人性情孤僻,喜爱佳文妙语;不 能打动读者,死亦不肯罢休。 18、“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沈德潜《说诗 晬语》):谈炼字原则。 19、“不得钱,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韵语阳秋》引苏轼语):强调观点统帅材料,依据主旨选材 用材。 20、“文章最忌随人后,随人后处终随人”(俗语):强调文章要创新,做到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 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之意。 21、“唯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必须去除陈言,言为心声,语出必新。 22、“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与元九书》):情感是文学的基础。白居易还提出了“根情、苗言、 声、 华 实义” 的观点。 2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原文指女子形象清纯自然;常用以比喻文学作品清新自然,质朴无华
  • 13. 24、“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代卢延让《苦吟》):推敲确定一个字,常常要拈断几绺胡须。 调炼字之艰 强 辛。 25、“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人间词话》):强调情与景的一致性。 26、“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常借用来说明行文有张有弛的重要性。 27、“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强调语言要简洁精炼。 28、“疏处能跑马,密处不透风”(俗语):强调用语繁简得宜,详略得当,该繁时则极细,当简时则极约。 29、“精鹜八极,心游万仞”(陆机《文赋》):精神、心思驰骋在极高极远之处。指想象丰富,不受时空限制。 30、“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强调想象丰富,不受时空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