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Teaching Science as Inquiry !
—圖說教學的四格簡案—
台師大 化學系
林 如章
rjlin@ntnu.edu.tw
Tel: 02-7734-6222
C : 0952-837-863
20140314 南市 土城高中
肆、展望
從國外大考的經驗省思國內大會考
貳、重視實作的多元課程設計
探究式教學、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圖說教學的四格簡案
叁、教案範例與教學策略分享
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學策略、四格簡案的範例
壹、教育話題新鮮報
科學教育決勝未來、從心感動體驗學習、有效教學
Teaching Science as Inquiry !
—圖說教學的四格簡案—
2010天下教育特刊—科學教育
出版日期:2010/11/17
【天下雜誌2010中學生科學教育大調查】
作者:天下雜誌 出處:天下雜誌 460期 2010/11
國中生最不喜歡的科學學科是「數學」,
高中生則最不喜歡「化學」,近四成學生
「都沒做過」科學實驗,顯示台灣科學教育
實做太少,近七成的學生表示喜歡科學,卻
有超過八成不想當科學家。
Why ?
話題一 :
話題二 : PISA 2006、2009、2012
PISA評量自2000年開始每3年進行1次調查,以滿15歲學生為調
查對象,評量分為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及科學素養3個領域,每
次以1個領域為主,另2個領域為輔。PISA 2009共有65個國家
和地區參加,也是台灣第2次參加調查,樣本包括158所學校 (含
國中、五專和高中職),共計5831名學生參與。
【聯合晚報╱社論】 2010.12.08 02:53 pm
「走錯方向用錯力」的台灣教育
OECD經濟暨合作發展組織自1997年籌畫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學生能力國際評量計畫
OECD 閱讀能力調査(PISA2003 )
Learning for Tomorrow's World – First Results from PISA 2003
項目 2000年 2003 2006 2009 2012
數學能力
科學能力
解決問題能力
閱讀能力
第一名區塊・
排名 JP-1
未調査
OECD/PISA ,教育大國「芬蘭」與日本之課題
2000
(32國)
2006
(57國)
2003
(41國)
第一名區塊・
排名 JP-2
第一名區塊・
排名 JP-6
第一名區塊・
排名 JP-2
第一名區塊・
排名 JP-4
第二名區塊・
排名 JP-8
與平均值等程度・
排名 JP-14
第一名區塊・
排名 JP-6,
TW-4
與平均值等程度・
排名 JP-15,
TW-16
第一名區塊・
排名 JP-10,
TW-1
http://eng.stat.gov.tw/public/data/dgbas03/bs2/socialindicator/education0702.doc
JP-8
TW-23
JP-9
TW-5
JP-5
TW-12
2009
(65國)
JP-4
TW-8
JP-7
TW-4
JP-4
TW-13
2012
(65國)
国際成人力調査(PIAAC)」
PIAAC:
Programme for the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Adult Competencies
16歳以上65歳以下の男女個人:24ヶ国・地域
「読解力」「数的思考力」「ITを活用した問題解決能力」 の3分野
(1st 2011,8~2012,2 調查、201310公布結果 )
1 日本
2 芬蘭
3 荷蘭
12 韓國
15 德國
16 美國
1 日本
2 芬蘭
3 比利時
12 德國
16 韓國
21 美國
1 瑞典
2 芬蘭
3 荷蘭
8 德國
10 日本
14 美國
15 韓國
TIMSS-R參加國的得分與數理科的喜好度
台
台
韓
韓
日
日
港
港
新
新
馬
馬
泰
泰
印
菲 印
美
加
澳
紐
英
義
英
(JSSE, 2001, 1G1)
考試得分高
興趣卻缺缺
教師
教材教法
指導支援
家長
政經背景
教育程度
學生
主動學習
轉譯建構
世界潮流
多元化
國際觀
考試制度
多元入學
文憑社會
教科書制度
課程標準
編審採用
2013年 怎麼學,才有未來?話題三 :
2013-11-27 天下雜誌 536期
Part1 趨勢,全球教育大革命
Part2 老師,突破困境找活水
Part3 學生,自主學習才快樂
Part4 父母,放手讓孩子飛
Part5 企業,積極打造未來人才
Part6 12年國教,教學不改,很難成功
當期焦點
快樂學習 從認識大腦開始
話題四 :看見台灣(原來台灣長這樣美)
生加足媠
看見台灣(原來台灣被破壞成這樣)
國在山河破
讓我們「看見」公權力動起來
用對心了?用對力了?
【聯合晚報╱記者許依晨/特稿】
2013.12.28 02:47 pm
為讓公務員愛閱讀,文官學院兩年舉辦超過1萬2千場活動,更祭出高額
獎金鼓勵公務員寫讀後心得。文官學院赴大陸考察,對岸政治宣傳標語
與機關LOGO四處印,更成為建議仿傚對象。
仔細瀏覽報告,報告中也直指文官學院經費不足,呼籲政府應編列足額
預算;然而既然知道經費不夠,文官學院卻又祭出高額獎金、耗費大筆
力氣,號召全國上下公家機關在一年內舉辦了6847場閱讀活動,並辦
了35場頒獎典禮,以閱讀心得徵文只有2675名公務員響應,平均一縣
市僅122位公務員參與,若每縣市都頒發個人獎項,則122人參加就可
有18人獲獎,等於每7名參加者就有1人可得1萬到6萬不等的獎金,這
樣的好康,難怪勞工要感到不平。
尤其在各界已對政府福利高、效能低多所質疑下,文官學院相關活動效
益更引人非議。再以今年6847場閱讀活動除以全國22縣市,等於平均
每縣市今年一年內舉辦公務員閱讀推廣活動就超過311場,讓人不禁質
疑政府力氣是不是用錯了地方,如果相關單位推動服貿協議,也像推廣
閱讀這麼「認真」,台灣經濟,可能就能見到更多希望。
工商時報/ 2012/10/04
前副總統蕭萬長昨(3)日出席政大商學院信義書院的揭牌儀式,並以
「啟動國家競爭力」為題發表演說。見證過台灣經濟發展半世紀,從沒
見過像現在這樣,社會上充斥著無力與茫然,顯示台灣經濟正陷入坐困
愁城的變局中,彌漫著迷失方向的焦慮與不安。
如何重啟國家競爭力、大步邁向新時代?經濟轉骨的方法很多,但根本
之道莫過於發揚「企業倫理」。
蕭萬長認為,企業倫理的概念,最好能藉由學校教育,對學生不斷闡釋,
並輔以實際案例來說明,讓未來的專業經理人,都能「從心出發」,領
悟企業倫理的重要,進而落實在企業營運上。
……………………
至於台商總會長黃正勝日前當面嗆「財經官員一代不如一代」,蕭萬長
也緩頰表示,………
蕭萬長:沒見過台灣如此茫然
教學活動不是不斷闡釋,而是要讓學生「從心感動」,
體會學習的樂趣與目的,以達有效的學習。
教育何嘗不是? 開放教育、建構式教學、探究式教學、5E學習環教學、
協同教學、多元評量、合作學習、學習共同體、……
在「學習的革命」中,你也迷失與不安嗎?
底特律是一面鏡子_寰球立方體_國際頻道_新華網
政治、
經濟、
教育、
………
Global Education
全球化教育
innovation education
創意教育
liberal arts education
通才教育
PIL(peer instruction lecture) × 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 × GIL Strategy
PIL型講義 × PBL型學習 × GIL路線
少子化、
大學大爆炸、
學店關門、
開放設銀行、
銀行合併、
………
話題五 :歷史是一面鏡子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對「有效教學」詮釋
22K議題讓社會充斥著無力與茫然,學校教育何嘗不是?
在教改過程中,開放教育、建構式教學、探究式教學、
5E學習環教學、協同教學、活化教學、多元評量、合作
學習、學習共同體等議題也塞爆了各教師研習活動,老
師們在「學習的革命」中,是否也迷失與不安呢?當然
是不可以也不能迷失,因為教學活動不是不斷說明、闡
釋課程內容,而是要讓學生「從心感動」,體會學習的
樂趣與目的,以達有效的學習。
那如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目的、喚起學生求知學習的
意願呢?引起動機的策略與適切提問的訣竅是必要的。
課程教學要素5W:Why, Whom, What, How, Whether or not
亦即要讓學生從教學活動中,感受
「為什麼要學?學什麼內容?怎麼學?學了有什麼用?」
單元名稱
一、評估學生特質、先備知識
二、整理出單元學習的關鍵概念與重點
三、預測學生常見的學習障礙、問題或迷失概念
四、關鍵提問
(對應學生常見的學習障礙、問題或迷失概念)
五、單元課程設計要項―教學重點
(對應單元所要培育的概念、知識、能力;關鍵提問、
近側發展區、鷹架理論、重視實作的多元課程教學法)
六、編排教學順序、確認教學時間 ― 起承轉合
七、構思學習單、多元評量模式
重視實作的多元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與共同備課―
→ 教師們 如何腦力激盪共同備課?
腦力激盪----課程構思紀錄 DATE:
單元名稱:
撰寫人: 組員:
STEP1: 評估學生特質、先備知識
STEP2: 本單元學習的核心概念與重點
STEP3: 預測學生常見的學習障礙、問題或迷失概念並討論可行的解決方案
學生常見的學習障礙、問題或迷失概念 可行的解決方案
STEP4: 試擬課堂提問 (銜接課程導入活動,勿偏離教學目標)
STEP5: 單元課程設計要項----起承轉合的教學節奏
起
(導入活動)
承
(課堂活動-觀察或探究)
轉
(解釋與說明)
合
(總結與評量)
STEP6: 編排教學流程、確認活動時間
參考四格簡案編排教學流程
預擬 課程實施對象及時間:
STEP7: 學習單與多元評量
台北市仁愛國中 李美惠老師 提供
跟假設
的一樣
與重量
無關
反證 驗證
其他假設 別人的想法
是因為擺
錘的重量
不同
較重的
比較快
自然現象 學生
實際體驗感到疑問與奇怪
自我發現問題
提出假設
設計實驗 驗證假設
進行實驗 記錄結果
小組討論
科學概念的形成
應
證
自我反證
小組反證
動態自然觀的學習指導
擺速不同 為什麼呢?
POE 教學
(探究式教學法)(假說實驗授業)
1、引起動機 → 播放影片 - 購物台強效洗衣粉廣告,現場進行洗淨力PK賽
教師準備工作:
將碘液裝至醬油包裝瓶,硫代硫酸鈉事先加入水箱的清水中。
(反應式:I2+2Na2S2O3→Na2S4O6+2NaI)
2、複習「氧化」概念 → 提問方式,提示學生先備知識 - 何謂「氧化反應」?
3、引發學生產生概念衝突 → 教師提問 - 物質是否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燒?
讓學生預測鎂帶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的可能結果。
4、實驗活動 → 各組進行鎂帶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的實驗操作,並觀察實驗結果。
利用具體觀察到的實驗結果,讓學生從做中學,進而進行概念改變。
5、概念澄清 → 利用「類比法」進行衝突概念的澄清
(以「卜派」、「奧莉薇」與「布魯托」類比於「鎂」、「氧」與「碳」原子。
說明活性與氧化還原反應之間的關係)
引介氧化還原反應相關科學名詞
6、重點回顧與形成性評量 → 複習「氧化」「還原」「氧化劑」與「還原劑」等概念。
預告氧化還原反的應用:生活中的氧化還原反應
P
O
E
C
新教案格式:圖說教學的四格簡案
起
承
轉
合
Prediction 預測
.播放購物台強效洗衣粉廣告,
現場進行洗淨力 PK 賽。
.提問:何謂「氧化反應」?
.再提問:物質是否能在二氧化
碳中燃燒?
【教學目標】
教師透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對既有的燃燒
概念產生概念衝突,並藉由鎂帶在二氧化碳
中燃燒的具體實驗操作,進而引發學生對氧
化與還原反應的認識。
【實驗器材與藥品】
.器材:酒精燈、燃燒匙、廣口瓶、玻璃片、線香、
棉布。
.藥品:碘液、硫代硫酸鈉、鎂帶、二氧化碳。
Observation 觀察
.各組進行鎂帶在二氧化碳中燃
燒的實驗操作,並觀察實驗結
果。
【實驗裝置圖與板書示例】
Explanation 解釋
.學生對所觀察到的實驗結果
進行解釋。
.利用「類比法」進行衝突概
念的澄清。
.引介氧化還原反應相關科學
名詞。
Conclusion 討論
.本節重點回顧。
.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形成性
評量。
【準備工作】
○1 事先將碘液裝至醬油包裝瓶,硫代硫酸鈉加入水
箱的清水中。
②預先以排水集氣法製備二氧化碳。
【教學流程】
* 首先利用購物台廣告以及
現場的 PK 賽,引起學生注
意與動機。
* 複習「氧化反應」等先備概
念。
* 利用傳統概念中二氧化碳
不助燃的概念,引發學生產
生概念衝突,並讓學生預測
可能的結果。
* 利用具體觀察到的實驗結
果,讓學生從做中學,進而
進行概念改變。
* 另外也可同時培養學生正
確的實驗方法與技巧。
* 以「卜派」、「奧莉薇」與「布
魯托」類比於「鎂」、「氧」與
「碳」原子。說明活性與氧化還
原反應之間的關係。
* 利用 2Mg + CO2 → 2MgO + C,
界定科學名詞:「氧化」、「還
原」、「氧化劑」與「還原劑」。
* 回顧本節相關重要概念,並
協助學生將概念進行連
結,進而形成心智模式。
* 利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
評量與回饋,並表揚優良組
別,產生正增強。
第三章 氧化與還原
3-2 氧化與還原反應
導入活動(5min)
.以小活動-光線經過不同介
質,產生折射的變化。
.提問:為何「光線轉彎了」?
.再提問:請問「光線經過三稜
鏡後發生甚麼現象及成因
呢」?
觀察與實作(15min)
 各組進行凸透鏡焦距測量的實
驗操作,並觀察實驗結果。
 各組進行凹透鏡焦距測量的實
驗操作,並觀察實驗結果。
 各組進行透鏡成像實驗操作,
完成學習單的工作任務。
討論與解釋(15min)
.學生對所觀察到的實驗結果
進行解釋。
.引導學生說出凸透鏡的成像
原理和性質。
結論與統整(10min)
. 本節重點回顧。
. 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創意
評量。
. 看看搞怪團為社會帶來的驚
喜與美好。
* 首先利用小活動,引起學生注意
與動機。
* 複習「光速會受到介質的影響」
等先備概念。
* 複習「透鏡成像原理」等先備概
念。
* 利用已知的透鏡成像原理,引發
學生產生概念相關連結,並讓學
生預測可能的結果。
* 利用具體觀察到的實驗結果,
讓學生從做中學,進而進行概
念的建立。
* 另外也可同時培養學生正確的
實驗方法與技巧。
* 讓學生發表實驗後的結果。
* 了解實驗的誤差值來源。
* 進行課程知識的驗證。
* 回顧本節相關重要概念,並協助
學生將概念進行歸納。
* 採小組合作進行凸凹透鏡的創意
造型競賽,藉由分貝計進行評
量,並表揚優良組別,產生正增
強。
課
前
準
備
延
伸
學
習
【教學目標】
1.認識日常生活中光的折射現象。
2.瞭解光經過三稜鏡後偏折的情形。
3.了解凹透鏡成像的原理。
4.了解凸透鏡成像的原理。
第四章 光與色的世界
4-3 光的折射與透鏡
【設備與材料】
 器材:燒杯 x 6、捲尺 x 6、手電筒 x 6、鐵架
x 6、黑色壁報紙 x 6、放大鏡 x 6、凹透鏡 x 6、
沙拉油、水、分貝計。

【實驗裝置示意圖】
1. 2.
3.
【準備工作】
○1 事先將各組所需器材分配在置物籃。
②準備課堂學習單以利教學活動進行。
【教學流程】
如何修改此教案?你的建議?
1. 導入活動:引起動機
國小舊經驗「凸透鏡聚太陽光將紙張燒焦」,亦即能將遠處太陽光(視為平行光)
聚集在某一點(焦點:將紙張烤焦的點),若以平面鏡成像或折射單元之光路徑圖
示法,則平行光通過放大鏡(凸透鏡)後,聚集在某一點(焦點)的路徑,可用下
圖來表示。焦點與放大鏡(凸透鏡)中心點的距離稱之為焦距。
另一經驗則是用放大鏡(凸透鏡)觀看白紙上的字體「光」,發現在不同距離觀看,
其結果不同。奇怪!有一「正立放大」、另一為「倒立縮小」,那麼哪個是遠看的結
果?哪個會是近看的呢?為什麼?
(遠看?、近看?) (遠看?、近看?)
所以我們今天要探討的課題,就是「利用凸透鏡測量其焦點,並探討物體在透鏡前
之不同距離,其成像的性質與原理」
2. 實驗預測與操作
實驗一:量測透鏡的焦距並探討通過凸透鏡的光之路徑
實驗二:凸透鏡成像
通過凸透鏡的光,會在什麼位置產生怎樣的像?試以光
路徑作圖來說明其成像的理由,並完成學習單的表格。
3. 實驗結果與討論
4. 總結與架橋
↑
桌面上
← 滑軌上
↓
X
另一種導入法、或作為跳躍延伸學習:
遮蓋半面的透鏡,則蠟燭在布幕上的成像最接近
下列哪一圖像?
作圖原理怎麼教?
量測透鏡焦距的
實驗過程中歸納出原則,
或是另有方法?
學生既已完成「凹凸透鏡的成像實驗」,知道兩者成像之不同,老師一開始用實驗器材,複習上一堂
實驗課的結果與其知識。接下來的提問,不是
「如何在紙上找出成像的位置?」,而可
1. 提問「在上一實驗中,兩倍焦距外之物體(蠟燭)成像的實驗,若將凸透鏡的一半遮住,會形成
什麼樣的影像(成像)?」,讓學生猜猜看、預測看看。
可能的答案:
(A) 缺像的下半部、 (B) 缺像的上半部、 (C) 可看到全像但變暗、
(D) 全看不到成像、 (E) 不變,遮不遮無關。
若學生講不出這些選項,可提示變成選擇題亦可。
2. 實驗操作:實驗結果卻是:(C)可看到全像但變暗
接下來才引出今天的課題:
利用「光的路徑」作圖來說明「凸透鏡被遮住一半時的成像結果(情形)」
3. 討論與分享:做過這個實驗,讓學生小組討論如何利用作圖法以「光的路徑」來說明此現象。小
組討論過程中,走動中的老師觀看各組情形,並適度引導「構思物體(光源)成像的
方式所需的知識、條件」、「從光源一處,發出不同方向的光,再集中到一處而成像(焦
點的測量實驗)」、「透鏡就是將這些不同方向的光再聚集而成像,所以作圖時,即使
不通過某特定的三方向,也能成像吧!」…………
4. 結論與應用:總結後再利用作圖法,將上一節課的結果以作圖法說明之,(比較凹、凸透鏡成像的
原理與性質)
利用「複習凸透鏡成像的性質」,提問「遮入一半的透鏡,其成像?」導出課題,小組討論並引出「作
圖法」的規則與結論,最後再利用結論讓學生應用到「凸透鏡成像」的原理解釋。
剛好起承轉合繞一圈,又回到凸透鏡成像的話題。
且這個實驗剛好可應用到下一節談光學儀器(相機),調整光圈大小與 F 數字的意義。
(透鏡成像實驗:原理與性質)
(透鏡遮半成像實驗:原理與性質)
延伸活動
(相機調光與F數字)
透鏡成像作圖法(怎麼教?)
1121 北北基分享會「心臟解剖」的觀後感
個人覺得本活動的主要教學目標(單元目標):應含
1 心臟各部位的位置(左右心室、心房、瓣膜)與及其構造、功能
2 左心室的肌肉比右心室,較厚實有力
3 觀察接在心臟的大血管內部,比較動脈、靜脈之結構差異
4 血液循環路徑:
體循環(含氧動脈血經肺靜脈→左心房→左心室→大動脈→全身)、
肺循環(全身靜脈血經大靜脈→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部)
1 上: 4-3 動物體內物質的運輸
― 血液循環系統
導入與預測(10min)
.利用手動打氣筒的操作引起學
生動機。提問:水會從哪邊進
入?哪邊流出?
.小組討論為何水會單一方向流
動,畫出打氣筒內部構造圖。
觀察與實作(15min)
.心臟解剖影片:使學生了解實
驗步驟與觀察重點。
. 各組進行實驗操作,並記錄觀
察結果。
討論與解釋(10min)
.學生對於觀察到的結果進行
討論與分享。
.學生說明該組區別動脈與靜
脈、心房與心室以及瓣膜功
能等問題的依據。
比較與結論 (10min)
.對照瓣膜構造與打氣筒構造的
差異。
.總結小組實驗觀察與紀錄。
* 複習循環系統的先備概念。
* 利用打氣筒的操作,引導學生
討論控制流向的構造機制。
* 學生發表自己的預測,分享於
黑板上。
* 培養學生正確的實驗態度與技
巧,以及觀察能力。
* 讓學生思考,不同類型槓桿的
工具,其在使用上有何不同。
* 培養學生提出論點與解釋的
能力。
* 時間若足夠,也可以讓學生
發表實驗的心得。
* 教師將各組所發表的內容進
行連結,以統整心臟構造的重
要概念。
* 給予學生評量與回饋。
課
前
準
備
【實驗器材與藥品】
手動打氣筒、雞心、解剖剪刀、拋棄式手套
、培養皿、鑷子、牙籤
【實驗裝置圖】
【準備工作】
1. 準備示範實驗材料與各組所需器材。
2. 準備教學影片、學習單。
【教學流程】
第四章 循環系統
4-4 心臟構造與瓣膜的功能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操作心臟的解剖並指出各部
位構造。
2. 能判斷動脈與靜脈特性的差別、心房
與心室的位置以及瓣膜的功能。
延
伸
學
習
如何修改此教案?你的建議?
第一、 導入活動(控制好時間並精簡用詞)
最好利用上回的檔案「心臟每收縮一次就有一定量的
血液輸送到動脈,推動血液循環。試問心臟每分鐘擠壓出
的血量約為多少?」來提問,讓力氣較大的學生實際操作
「油泵浦」將水槽中 5 公升的染色水,移至另一水槽,真
不簡單,實際感受到「心臟」的厲害功力。
進而引導學生猜猜「心臟的驚人功力」將血液輸送到
動脈再流經全身,需要有怎樣的「肌肉」? → 讓學生說
出該處的「強力馬達」需有結實或較厚的肌肉。
如此才能引起學生解剖心臟的興趣、及其觀察的重點
之一(單元目標之 2、3)
第二、 觀察與實作(控制好時間並精簡用詞)
接著在導入實驗前,只要讓學生說出「油泵浦」的染色水流向,有個葉片
(單向閥?)即可,又畫又說很費時。不知道你要播放的解剖影片內容,但個
人覺得要讓學生知道解剖的目的,還是需要老師引導。
可參考
其導入實驗的示範:從左、右心耳灌水,向下灌水卻從上方流出,(插入紅
色或藍色吸管確認通路向下,水卻往上流出)。怎麼會這樣呢?可引起對「心臟
結構」的好奇,並提問讓學生畫出血液在心臟內部可能的通道,確認觀察重點。
再進入實驗,讓學生沿著吸管往下解剖,觀察為什麼水往上流?其通路與方向?
(如此較能節省時間,學生才不用漫無方向地摸索或玩耍)
如此才能讓學生瞭解其解剖心臟的目的、及其觀察的重點之一(單元目標
之 1、4)
http://www.nhk.or.jp/rika/10min2/index_2013_007.html
←灌水
灌水↗
引起動機 → 提問、播放影片
- 1-1 試問心臟每分鐘擠壓出的
血量約為多少?
- 1-2 演示實驗引起學生對「心
臟結構」的好奇
起承轉合
1-1
1-2
實際感受到「心臟」的厲害功力
http://www.nhk.or.jp/rika/10min2/index_2013_007.html
概念澄清 →
- 3-1 利用學生白板的圖示或模型進行
衝突概念的澄清
引發學生產生概念衝突 → 教師提問
- 2-1 心臟內部的通道到底是?有幾個
房間?畫畫看!
讓學生預測心臟的結構,確認觀
察重點,再進入實驗
實際操作、觀察實驗→「從做中學」
- 2-2 實作解剖心臟的實驗
起承轉合
起承轉合
2-2
3-1
P
O
E
http://www.nhk.or.jp/rika/10min2/index_2013_007.html
第三、 討論與解釋、比較與結論(控制好時間並精簡用詞)
從「心臟解剖」的觀察活動與觀察重點,要讓學生寫出哪些重點?要以
何種方式?如何分享?需要定型文嗎?或白板或圖表來說明血液通路?
這些都需要構思「如何精簡?在一定時間可完成哪些重點?」,好好設計
學習單或提示筆記重點。
呼吸與循環
本活動的主要教學目標(單元目標):
1. ?
2. ?
3. ?
三、觀課記錄Ⅰ
1年B組 生物(2/4)
教師演示實驗後,請各組學生進行預測並繪圖
討論發表
各組學生對肺部的理解圖
三、觀課記錄Ⅰ
1年B組 生物 (1/4)
授課教師:島田直也
教學單元:動物的生活與生物的變遷
教學活動:豬肺的觀察
教師授課解說 教師走動觀察學生討論狀況
三、觀課記錄Ⅰ
1年B組 生物(3/4)
支氣管模型豬肺支氣管解剖
學生填寫學習單中 學生填寫學習單中
學生學習單內容
http://blog.livedoor.jp/web247/archives/52718943.html
自製「豬肺支氣管模型」
參考網頁
Motivation 導入議題
.提問:陰天亮衣服,濕濕的衣
物也會逐漸變乾;那麼打翻在
桌面的水,也會自然變不見
嗎?
.再提問:桌面水蒸發的現象,
該如何圖示來說明呢?
【教學目標】
教師透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瞭解本節單元
的目標―如何圖示來解釋桌面的水滴不見
了,並藉合作學習拼圖法進行三種專家小組
的實驗,透過分組及交互討論,進而引發學
生建構蒸發的粒子模型。
【實驗器材與藥品】
三種專家小組的實驗器材:保特瓶、漏斗、橡皮塞、
燒杯、本生燈、培養皿、牛乳、墨汁、顯微鏡、載
玻片、上蓋玻片、50 mL 塑膠針筒
Expert’s Observation 專家實驗
.全班分三類組別,各進行一種
專家實驗並觀察記錄學習單
1. 水沸騰的話,體積?
2. 觀察牛乳、墨汁溶液
3. 壓縮針筒中的液體、氣體
【實驗裝置圖與板書示例】
Jigsaw 拼圖建構
.專家實驗類組打散回原小
組,對所觀察到的實驗現象
進行解釋。
.利用「不同專家的對談」進
行各自實驗現象的解說,並
提出水蒸發現象的可能圖示
.引介氧化還原反應相關科學
名詞。
Cross-Talking 交互討論
.利用白板說明各自的圖示,進
行交互討論。
.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形成性
評量。
.總結本節重點及預告下節活
動。
【單元活動與準備工作】
○1 狀態變化→與體積及質量、溫度、粒子 → 蒸餾
→水溶液。
②預先準備實驗器材、學習單與白板。
【教學流程】
* 首先利用生活經驗,引起學
生注意與動機。
* 複習「狀態變化-蒸發」等
先備概念。
* 引發學生作圖,試著圖示說
明蒸發的概念,並讓學生預
先畫出可能的情形。
* 利用各組代表分類駔成專
家小組,從做中學並對各具
體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建構
可能的解釋。
* 另外也可同時培養學生正
確的實驗方法與技巧。
* 教師巡迴視察各組的討論,適時
提出建言,促使各組提出「說明
水蒸發現象的圖示」。
* 各組將課題的「解說圖」畫在白
板,以利下階段的交互討論。
* 交互討論,理出重點並做結
論,並協助學生建構本節重
要的粒子概念。
* 利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
評量與回饋,並表揚優良組
別,產生正增強。
第二章 認識物質的世界
2-1 物質的狀態變化
合作學習―拼圖法
科學學習模式的改變
知識的累積/增加擴大
概念的衝突/改變
記憶公式與結論
的學習型態
重視探究過程、
創造思考過程的學習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愛
知
識
技
能
顯性課程
↑
愛
表
達
興
趣
意
願
思
考
判
斷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知
識
能
力
情
意 態
度
技
能
隱性課程
↓
不同教學與學習模式
學生記憶程度 5%
Lecture
10%
Reading
20%
Audio-visual
30%
Demonstration
50%
Discussion Group
75%
Practice by Doing 做中學
90% Teach Others
Immediate Use of Learning 教別人
聆聽式
閱讀式
視聽式
Cooperative
Learning
LEARNING PYRAMID
% of Average Retention Rate
學習金字塔
示範式
小組討論式
實作演練式
教給別人或
立即應用
提升學生
思考、判斷與表達能力
的有效教學策略?
大家不看圖鑑或實物,請畫出螞蟻的樣子
學生為學習的主體
驚訝
問題
動機的策略
學生為學習的主體
曖昧 困惑
疑問
矛盾
學習過程與教學觀
產婆論
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建構科學探究主義 既有經驗 「產婆」論
科學知識架構主義 白紙 「雞婆」論
有效教學的意義與特徵
教師運用適當引導過程,成功引發、促進與維持學生學習,
達到預期的學習結果的歷程。
•把握教學目標、
•充分課前準備、
•系統教學組織、
•清楚明瞭講授、
•積極熱情參與、
•多樣教學方法、
•促進學生學習、
•強調師生互動、
•高效時間利用、
•適當評量措施
What I hear, I forget.
What I see, I remember.
What I do, I understand.
佐藤學:學習的革命 ?
魚骨圖、概念圖、
框架表、順序圖…
PBL
有效教學策略
勿過度吹捧
× ×共同體、
× ×教學法
—× ×取向教學
勿陷「學習革命」
宗教式崇拜的漩渦
回歸各學科本質的教學設計與研究

More Related Content

Similar to 種子教師工作坊與能力教學 Revised edition

高中職優質化經驗分享
高中職優質化經驗分享高中職優質化經驗分享
高中職優質化經驗分享
chungshiaolan
 
宛 教學
宛 教學宛 教學
宛 教學clinic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baoqi
 
六合彩
六合彩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iuuwu
 
apohin82
apohin82apohin82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renrens
 
综合活动领域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
综合活动领域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综合活动领域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
综合活动领域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
wikicn
 
98(2)課綱講義Ethic(E)
98(2)課綱講義Ethic(E)98(2)課綱講義Ethic(E)
98(2)課綱講義Ethic(E)hsiumining
 
教學工作坊1000414
教學工作坊1000414教學工作坊1000414
教學工作坊1000414
旭壯 羅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造就名师团队之路
造就名师团队之路造就名师团队之路
造就名师团队之路
qiusir
 
如何進行科學探究
如何進行科學探究如何進行科學探究
如何進行科學探究chungshiaolan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環保三俠教案 09104328
環保三俠教案 09104328環保三俠教案 09104328
環保三俠教案 09104328tky219
 
102.3.15 東海國小簡報
102.3.15 東海國小簡報102.3.15 東海國小簡報
102.3.15 東海國小簡報Tai-dong Liu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zzneyi
 
假人攻击器|蚂蚁帝国假人|DDOS攻击业务|DDos业务
假人攻击器|蚂蚁帝国假人|DDOS攻击业务|DDos业务假人攻击器|蚂蚁帝国假人|DDOS攻击业务|DDos业务
假人攻击器|蚂蚁帝国假人|DDOS攻击业务|DDos业务
zcopdane
 
8uoin23
8uoin238uoin23
98 就業學程成果發表
98 就業學程成果發表98 就業學程成果發表
98 就業學程成果發表sallyhsu1
 

Similar to 種子教師工作坊與能力教學 Revised edition (20)

高中職優質化經驗分享
高中職優質化經驗分享高中職優質化經驗分享
高中職優質化經驗分享
 
宛 教學
宛 教學宛 教學
宛 教學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六合彩
六合彩六合彩
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apohin82
apohin82apohin82
apohin82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综合活动领域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
综合活动领域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综合活动领域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
综合活动领域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
 
98(2)課綱講義Ethic(E)
98(2)課綱講義Ethic(E)98(2)課綱講義Ethic(E)
98(2)課綱講義Ethic(E)
 
教學工作坊1000414
教學工作坊1000414教學工作坊1000414
教學工作坊1000414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造就名师团队之路
造就名师团队之路造就名师团队之路
造就名师团队之路
 
如何進行科學探究
如何進行科學探究如何進行科學探究
如何進行科學探究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環保三俠教案 09104328
環保三俠教案 09104328環保三俠教案 09104328
環保三俠教案 09104328
 
102.3.15 東海國小簡報
102.3.15 東海國小簡報102.3.15 東海國小簡報
102.3.15 東海國小簡報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假人攻击器|蚂蚁帝国假人|DDOS攻击业务|DDos业务
假人攻击器|蚂蚁帝国假人|DDOS攻击业务|DDos业务假人攻击器|蚂蚁帝国假人|DDOS攻击业务|DDos业务
假人攻击器|蚂蚁帝国假人|DDOS攻击业务|DDos业务
 
8uoin23
8uoin238uoin23
8uoin23
 
98 就業學程成果發表
98 就業學程成果發表98 就業學程成果發表
98 就業學程成果發表
 

More from bell5

4- 5色光和顏色
4- 5色光和顏色4- 5色光和顏色
4- 5色光和顏色
bell5
 
訪查整理(鰻魚養殖加工)
訪查整理(鰻魚養殖加工)訪查整理(鰻魚養殖加工)
訪查整理(鰻魚養殖加工)
bell5
 
4-3心臟、血管單元簡報
 4-3心臟、血管單元簡報 4-3心臟、血管單元簡報
4-3心臟、血管單元簡報
bell5
 
4-3血液循環簡報
4-3血液循環簡報4-3血液循環簡報
4-3血液循環簡報
bell5
 
血液循環KWL版探索單 五結國中林郁君師
血液循環KWL版探索單  五結國中林郁君師血液循環KWL版探索單  五結國中林郁君師
血液循環KWL版探索單 五結國中林郁君師
bell5
 
自製酵素科學閱讀與Pa
自製酵素科學閱讀與Pa自製酵素科學閱讀與Pa
自製酵素科學閱讀與Pa
bell5
 
酸鹼鹽 花蓮Pa實作分析紀錄表
酸鹼鹽  花蓮Pa實作分析紀錄表酸鹼鹽  花蓮Pa實作分析紀錄表
酸鹼鹽 花蓮Pa實作分析紀錄表
bell5
 
尺度模組架構1208新
尺度模組架構1208新尺度模組架構1208新
尺度模組架構1208新
bell5
 
第三單元 遼闊的太空---操場上的太陽系模型
第三單元 遼闊的太空---操場上的太陽系模型第三單元 遼闊的太空---操場上的太陽系模型
第三單元 遼闊的太空---操場上的太陽系模型
bell5
 
桃園12年國教與有效教學策略
桃園12年國教與有效教學策略桃園12年國教與有效教學策略
桃園12年國教與有效教學策略
bell5
 
第二.三單元:科學在研究什麼?微觀0920試教
第二.三單元:科學在研究什麼?微觀0920試教第二.三單元:科學在研究什麼?微觀0920試教
第二.三單元:科學在研究什麼?微觀0920試教
bell5
 
第三章營養備課導讀
第三章營養備課導讀第三章營養備課導讀
第三章營養備課導讀
bell5
 
素養導向課程設計0713
素養導向課程設計0713素養導向課程設計0713
素養導向課程設計0713
bell5
 
鳳梨酵素課程設計0713
鳳梨酵素課程設計0713鳳梨酵素課程設計0713
鳳梨酵素課程設計0713
bell5
 
學習重點雙向細目定稿
學習重點雙向細目定稿學習重點雙向細目定稿
學習重點雙向細目定稿
bell5
 
夢二國中自然會前通知
夢二國中自然會前通知夢二國中自然會前通知
夢二國中自然會前通知
bell5
 
夢二國中自然組課程說明
夢二國中自然組課程說明夢二國中自然組課程說明
夢二國中自然組課程說明
bell5
 
夢二新領綱
夢二新領綱夢二新領綱
夢二新領綱
bell5
 
會考後看"教學成效"
會考後看"教學成效"會考後看"教學成效"
會考後看"教學成效"
bell5
 
0520科學探究(桃園資優)
0520科學探究(桃園資優)0520科學探究(桃園資優)
0520科學探究(桃園資優)
bell5
 

More from bell5 (20)

4- 5色光和顏色
4- 5色光和顏色4- 5色光和顏色
4- 5色光和顏色
 
訪查整理(鰻魚養殖加工)
訪查整理(鰻魚養殖加工)訪查整理(鰻魚養殖加工)
訪查整理(鰻魚養殖加工)
 
4-3心臟、血管單元簡報
 4-3心臟、血管單元簡報 4-3心臟、血管單元簡報
4-3心臟、血管單元簡報
 
4-3血液循環簡報
4-3血液循環簡報4-3血液循環簡報
4-3血液循環簡報
 
血液循環KWL版探索單 五結國中林郁君師
血液循環KWL版探索單  五結國中林郁君師血液循環KWL版探索單  五結國中林郁君師
血液循環KWL版探索單 五結國中林郁君師
 
自製酵素科學閱讀與Pa
自製酵素科學閱讀與Pa自製酵素科學閱讀與Pa
自製酵素科學閱讀與Pa
 
酸鹼鹽 花蓮Pa實作分析紀錄表
酸鹼鹽  花蓮Pa實作分析紀錄表酸鹼鹽  花蓮Pa實作分析紀錄表
酸鹼鹽 花蓮Pa實作分析紀錄表
 
尺度模組架構1208新
尺度模組架構1208新尺度模組架構1208新
尺度模組架構1208新
 
第三單元 遼闊的太空---操場上的太陽系模型
第三單元 遼闊的太空---操場上的太陽系模型第三單元 遼闊的太空---操場上的太陽系模型
第三單元 遼闊的太空---操場上的太陽系模型
 
桃園12年國教與有效教學策略
桃園12年國教與有效教學策略桃園12年國教與有效教學策略
桃園12年國教與有效教學策略
 
第二.三單元:科學在研究什麼?微觀0920試教
第二.三單元:科學在研究什麼?微觀0920試教第二.三單元:科學在研究什麼?微觀0920試教
第二.三單元:科學在研究什麼?微觀0920試教
 
第三章營養備課導讀
第三章營養備課導讀第三章營養備課導讀
第三章營養備課導讀
 
素養導向課程設計0713
素養導向課程設計0713素養導向課程設計0713
素養導向課程設計0713
 
鳳梨酵素課程設計0713
鳳梨酵素課程設計0713鳳梨酵素課程設計0713
鳳梨酵素課程設計0713
 
學習重點雙向細目定稿
學習重點雙向細目定稿學習重點雙向細目定稿
學習重點雙向細目定稿
 
夢二國中自然會前通知
夢二國中自然會前通知夢二國中自然會前通知
夢二國中自然會前通知
 
夢二國中自然組課程說明
夢二國中自然組課程說明夢二國中自然組課程說明
夢二國中自然組課程說明
 
夢二新領綱
夢二新領綱夢二新領綱
夢二新領綱
 
會考後看"教學成效"
會考後看"教學成效"會考後看"教學成效"
會考後看"教學成效"
 
0520科學探究(桃園資優)
0520科學探究(桃園資優)0520科學探究(桃園資優)
0520科學探究(桃園資優)
 

種子教師工作坊與能力教學 Revised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