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120
孟子選讀 ( 五 )
盡心章句上 ( 第五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盡心章句上 ( 第五章 ) 「原文 : 」 孟子曰:「行之而 不著 焉,習矣而 不察 焉,終身 由之 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盡心章句上 ( 第五章 ) 「章旨 : 」 本章是孟子嘆惜世人多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行而不知其理者太多了,糊塗度日者實在是不計其數 。 故孟子強調先 明道 之根源,方可 入道 之精微。故必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以思誠,自可昭察萬物之皆備於我,了悟天命之無常,道理通明,自可參透宇宙萬物之精神而用之於世也。
盡心章句上 ( 第五章 ) 「註釋 : 」 不著焉: 不明其道理 。焉,指其道理。按下句的焉,指其原因。 不察: 朱注:「察者,識之精。」不察, 不識其原因 。 由之: 照著去做 。
盡心章句上 ( 第五章 ) 「語譯 : 」    孟子說:「做一件事而不明其當然,做久了而不察其所以然;這樣終身而行還不知其道理的人多著呢!」
盡心章句上 ( 第五章 ) 智信者深體佛法之精神,迷信者曲解宗教之美意。 學佛就是要你,認識自己,找到永恆的生命。 不要把學佛當成消遣,潛心學佛是要和自己的生命結合在一起,是一生的志業,不是一時的避風港。 讀書明理,自己有幾分受用;  言說講理,他人有幾個點頭。
盡心章句上 ( 第九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盡心章句上 ( 第九章 ) 「原文 : 」 孟子曰:「 尊德樂義 ,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 達 不離道。窮不失義, 故士 得己 焉;達不離道,故 民不失望 焉。古之人,得志, 澤 加於民;不得志, 脩身 見 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盡心章句上 ( 第九章 ) 「章旨 : 」 本章是孟子言內重而外輕,則無往而不善。不以貧賤而移,不以富貴而淫,此尊德樂義見於行事之實也。又言士得己,民不失望之實。 孟子教導 「自足無求之道」 ,不管是否懷有才華,窮達之時均能不驕、不淫、不餒,能在達時功業加諸於民,使人人樂蒙其澤,不得志時亦可獨善其身,自得其樂,便能悠遊自在也。
盡心章句上 ( 第九章 ) 「註釋 : 」 尊德樂義   : 「德,謂所得之善,尊之則有以自重,而不慕乎人爵之榮。義,謂所守之正,樂之,則有以自安,而不徇乎外物之誘矣。」 達: 顯達。 得己: 「言不失己也。」 民不失望: 「言人素望其興道致治,而今果如所望也。」 澤: 恩惠。 見: 音現。朱注:「見,謂名實之著顯也。」
盡心章句上 ( 第九章 ) 「語譯 : 」    孟子說:「尊重自己的德行,樂於自己的義理,就可以悠然自得了。所以士人就能保持自己的名節;顯達時不違背大道,所以人民就不會對他失望。古時候的人,當他得意時,就把恩澤加在人民身上,不得意時,就修養自身而顯名於世;當他窮困時就獨自修養自身,顯達時就使天下人同歸於善。」
盡心章句上 ( 第九章 ) 「德」是內涵,「義」是表現 「尊」是態度,「樂」是感受 若能無事在心頭,快樂神仙不用求, 若知人生真滋味,酸甜苦辣淡無求, 多欲多求難自足,橫生是非六道求, 隨境隨緣心常樂,笑看人生不用求。 鬧時煉心。靜時養心。坐時守心。 行時驗心。言時省心。動時制心。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三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三章 ) 「原文 : 」 孟子曰:「霸者之民, 驩虞如 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 夫君子 所過者化,所存者神 ,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之哉?」 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 ,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者。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三章 ) 「章旨」 本章是孟子說明 王道 與 霸道 之不同也。 霸者 以富國強兵為務,使民之衣食足,故在物質上的享受較為注重。 而 聖王教民 ,每能立下綱紀,循序而教,無形中陶冶百姓的性情,故民日日遷善而不自知。百姓從其教化,理無不達,事無所滯,使民各安其生,各性其性,這與霸者只重物質不重精神真是天淵之別也。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三章 ) 「註釋」 驩虞如: 驩虞與「歡娛」同。如,語助詞,猶「然」。 皥皥: 通「浩」,廣大自得的樣子。 庸: 功勞。此作動詞,稱其功。 夫君子所過者化: 夫音扶,助詞。君子,即王者。所過者化,謂身經之處則無人不被感化。 所存者神: 謂心所存主處,即神妙莫測。 小補: 謂小補其罅漏而已。如霸者使民歡娛之類。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三章 ) 「語譯」 孟子說:「受霸道治理的人民,有功利自喜的樣子;承王道教化的人民,有廣大自得的樣子。王道下的人民殺他也不怨恨,以好處待他也不歌功頌德,人民天天趨向善道,還不自知誰使他如此。所以聖人所經過的地方,人民都受到感化;聖人心所存在處,神妙不測,他的德業之盛,直可 上下與天地同運並行,豈如霸道只是以小小恩惠彌補可比呢!」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三章 ) 如來自性 - 清淨自在〈無相〉名相愈多愈會執著。 平時不養心中物,心就不住於此。 孟子認為,要達到「過化存神」的境界,要先經過「萬物備我」與「反身而誠」這兩條路,然後就會體認到「同流」與「強恕」這兩種結果。  禪境中的「離執禪定」 , 這是一種「至人用心如鏡」 ; 這是一種「不將、不迎、應而不藏」 ; 這是一種「過化存神」 ; 這是一種「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由於不執著,所以他「過化存神」。 應物不貪 應事不礙 應心不迷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四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四章 ) 「原文 : 」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 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四章 ) 「章旨」 本章 言明法審令,民趨君命,崇寬務化,民愛君德;故曰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善政之不如善教,是由於善政僅有「民畏之」的實際效用,而善教則可得「民愛之」的教化歸心。善政有「得民財」的事功,善教有「得民心」的教養。「得民財」可以富國強兵,不如「得民心」可以平治天下。得民心是以德服人,才是王道;不得民心就算是國富兵強,也不過是霸道之行罷了。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四章 ) 「註釋」 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 「仁言,謂以仁厚之言加於民。仁聲,謂仁聞,謂有仁之實而為眾所稱道者也。入人即感化人。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政,為法度禁令,所以制其外也。教,為道德齊禮,所以格其心也。」 善政民畏……愛之: 「畏之,不逋怠,故賦役舉而財聚一家也。愛之,樂風化而上下親,故歡心可得也。」 善政得民……民心: 「得民財者,百姓足而君無不足也;得民心者,不遺其親,而後其君也。」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四章 ) 「語譯」 孟子說:「仁厚的言辭,不及仁德的聲譽感人深切;好的政治,不及好的教化能得民心。好的政治使人民敬畏;好的教化使人民愛戴。好的政治能使人民財用充足而取得人民的財力,好的教化能使人民變化氣質而得人民的心。」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四章 ) 學佛的孩子不變壞,學佛的老人不癡呆,學佛的少年不永不敗。 念身非我,多行善事;念財非我,廣濟貧乏。  「 禮以導其志,樂以和其聲 」用感情換取他人的信仰,無法長久;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敬,歷久彌深。 德教善化可以啟發人的心靈,去思考人生的真諦及如何關愛他人的道德問題,而不是陷溺於利慾之中。善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因為善的力量無處不在,可以從根本上改變人心,引導人追求和實踐真理,回歸良知本性,做出善良、正義的選擇,而令一切不正的因素解體。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五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五章 ) 「原文 : 」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 良能 也;所不 慮 而知者,其 良知 也。 孩提 之童,無不知愛其 親 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 親親,仁也;敬長, 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五章 ) 「章旨」 本章言 本性良能,仁義是也 ,達之天下,恕乎己也 人是泛指所有人,有普遍性,不學而能是良能,不慮而知是良知, 良是指與生俱來的「本能之善」 ,都是道德的意義。 良知不是指理性的認知能力,良能不是指感性氣性的生理本能。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五章 ) 「註釋」 良能: 「良者,本然之善也。程子曰:『良知良能,皆無所由,乃出於天(按即本性),不係於人(按指人為)。』   慮: 思考。 良知: 本來自有的知識。 孩提: 在襁褓,知咳笑,可提攜者也。」 親: 父母。 親親……天下也: 「言親親敬長,雖一人之私,然達之天下無不同者,所以為仁義也。」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五章 ) 「語譯」 孟子說:「人用不著學習就能的,是天性本然的能,用不著思慮就知的,是天性本然的知。纔兩三歲的小孩子,沒有不知道愛父母的。等到長大了,沒有不知道敬兄長的。親愛他的父母就是仁;尊敬他的兄長就是義。這沒有別的,因為普天下的人,都具有仁義之心的啊!」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五章 ) 世上最可悲的事,就是背叛你自己的良知。 徹悟本性的人,縱然全世界的人都不瞭解他,他依然不覺得寂寞。 人很奇怪,不瞭解自己,卻又每天想去干涉別人,弄得痛苦不堪。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煩惱來自不合理的欲望。 悟者悟本覺如來;迷者迷心相之假。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六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六章 ) 「原文 : 」 孟子曰:「舜之 居深山 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遊,其所以異於深山之 野人者幾希 。及其聞一善言,見一善 行 ,若決 江河 , 沛然 莫之能禦也。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六章 ) 「章旨」 本章是孟子言人能向善,不論出身與環境,終必有成耳。 孟子舉 舜 為例,以說明 良心自覺 的功效,與正人君子之可慕。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六章 ) 「註釋」 居深山: 「謂耕歷山時。」按歷山,山名,舜所耕田為山中的田,故與石鹿豕相伴,而與「舜起於畎畝之中」的話亦不相悖。 野人者幾希: 野人,無知識的鄉人。幾希,沒有多少 行: 音幸,人的行為。 江河: 大川河流的通稱。 沛然: 流水浩蕩的樣子。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六章 ) 「語譯」 孟子說:「當初舜住在深山裡,居於樹木岩石之間,行於鹿豕出入之地,這跟深山裡的鄉下人相差沒有多少。等到他聽見一句好話,看見一件好事時,就馬上去施行,就像江河決了口一樣,浩浩蕩蕩地沒有人阻止得住。」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六章 ) 覺察覺照 隨緣消業  因上修福 心專注在一個不會散亂的對象上。自然就很容易安靜下來。心一定,就會變得清明,觀察現象就能完整而徹底,見到人生宇宙的真相,這就是智慧。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慈心不能缺乏親善的態度;智慧不能缺乏謙虛的涵養。 如何掙脫無明業力的束縛?從心下手。心力是薄弱的,很容易受到身的影響,所以修行要從身的訓練開始,這就是戒。 持戒清淨,行為和語言就清淨,有利於心的安定。 這種外爍的力量,經常抵不過生理變化,以及內心的無明習氣,因此需要特別的安心法門。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八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八章 ) 「原文 : 」 孟子曰:「 人之有德慧術知者 , 恆存乎疢疾 。獨 孤臣孽子 ,其 操心也 危,其慮患也深,故 達 。」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八章 ) 「章旨」 本章是孟子勉勵 困苦的人自己奮發 。 人常抱著僥倖之心而不捨得放下虛幻的情識時,是無法覺醒的。常常總要被逼到絕處,知道絕無僥倖時,才會警覺認清危險,而去做生死存亡的奮鬥。這就是所謂「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也就是何以最惡劣的環境,反能激使人幡然醒悟的道理所在。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八章 ) 「註釋」 人之有德慧術知者: 知同「智」。「人所以有 德性、智慧、道術、才智者 ,  恆存乎疢疾: 恆,常。疢疾:「猶災患也。言人心有疢疾,則能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 孤臣孽子: 「孤臣,遠臣;孽子,庶子:皆不得於君親,而常有疢疾者也。」 操心也: 操心,謂執持其心意而時時注念。 達: 「謂達於事理,即所謂德、慧、術、知也。」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八章 ) 「語譯」 孟子說:「人之德行、智慧、達術、才智,往往是成長在憂患之中的;獨有孤立的遠臣,微賤的庶子,他們時時抱著戒慎恐懼的心情,存著深切的憂慮,所以能通達事理。」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八章 ) 風平浪靜,訓練不出良好的水手。 最困難的時候 ; 也就是我們離成功不遠的時候。  內在的思維,增進我們的智慧 ;外在的苦難,增進我們的福報。  (蘿蔔、蛋、和咖啡) 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 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寶殿”。即佛也。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章 ) 「原文 : 」 孟子曰:「君子有三 樂 ,而 王天下不與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 無故 ,一樂 也。仰不愧於天,俯不 怍 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章 ) 「章旨」 本章是孟子說君子的三樂:一在天,一在己,一在人。 君子之樂有三: 1. 天倫之樂: 父母、兄弟和樂康健。 2. 坦蕩之樂: 心無愧怍,無損於人,不慊於心。 3. 育才之樂: 培育人才以濟世,以德業施人,有朋自  遠方來,不亦樂乎!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章 ) 「註釋」 樂: 快活。 王天下不與存焉: 王、與均讀去聲。王是統治天下,即作皇帝。與存,猶言「在內」。焉,代名詞,指三樂。 無故: 趙注:「無他故。」故當作「死」解。 怍: 慚愧。「不愧天,又不怍人,心正無邪也。」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章 ) 「語譯」 孟子說:「君子有三種快樂,而王天下還不在其內。父母健在,兄弟沒有什麼憂患變故,是一樂;上不愧對於天,下不愧對於人,又是一樂;得到天下英俊的人才,而教育他們,這是三樂。君子有這三種快樂,而王天下還不在其內。」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章 ) 快樂的祕訣,不是做你喜歡的事,而是喜歡你做的事。 你並不快樂,因為你所沒有的你不停的追求,你已經擁有的你卻遺忘了。 不妄求則心安,不妄作則身安。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思想,見解與念頭,做個正正當當、俯仰無愧的人。 用智慧化導愚昧,無理不明 用發心增進道業,無事不辦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一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一章 ) 「原文 : 」 孟子曰:「 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 。 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 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 。君子所性,雖 大行 不加焉,雖窮居不 損 焉, 分 定故也。 君子所性,仁義禮智 根 於心。其 生 色也, 睟然見於面 , 盎 於背, 施於四體 , 四體不言而喻 。」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一章 ) 「章旨」 本章言君子固欲行其道之大行,然其所得於天者,則不以是而有所加損也。 (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君子所具之性的價值,並不是幸福與功業所能比擬的,縱然是能大行其道,對本性價值而言,並沒有增加絲毫;相反的,若是君子一生窮困潦倒,他的理想一點也不能發揮,亦不能減損其人格價值分毫。 君子貴其性在己,固存而直養之,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唯恐誠之未至,心之未盡,而稍有歉焉。 況乎仁義禮智本根於心,由此而發,睟然清和潤澤自然見於面,豐厚盈溢盎之於背,從而一舉手一頭足均能感人至深,讓人肅然敬服,不言而信,不怒而威,此即 誠於中、形於外的表現 。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一章 ) 「註釋」 廣土……所樂不存焉: 言君子做了人主,有廣大土地與眾多人民,雖心中好之,但歡樂不在其內。 中天……所性不存焉: 中天下而立,居天下之中而立位,即稱王於天下。定四海,安撫天下。所性,所得於天者,即人的本性。 大行: 「謂行政於天下。」 損: 減少。 分: 讀去聲。「分者,所得於天之全體,故不以窮達而有異。」 根: 本原。  生: 顯現。 睟然見: 睟然,「清和潤澤之貌。」見音現,表露。 盎: 「豐厚盈溢之意。」 施於四體: 施,散佈。四體即四肢。 四體不言而喻: 「喻,曉也。四體不言而喻,言四體不待吾言,而自能曉吾意也。」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一章 ) 「語譯」 孟子說:「有廣大的土地,眾多的人民,是君子所企求的;而其所樂的卻不在此。立於天下的正位,安定四海的人民,是君子所樂的,而其天性卻不在此。君子的天性,雖其道大行於天下,也不會有一點增加的;雖是窮困在家,也不會有分毫減少。因為人的本分是不變的啊!君子的天性,是仁義禮智本於內心;所流露的顏色,很清和潤澤的現於臉上,豐厚盈溢在背上,施行到全身四肢,而四肢的舉止動作,自然合於正道,不待吩咐,一望而知。」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一章 ) 君子內在的道德自然流露,而使他心寬體胖,面色潤澤,背部充盈。 擁有豐富內在的人,能夠享受到孤獨的美與好。 為惡而磊落光明,則謂大惡;為善而怯懦不前,則謂小善。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快樂,但卻沒有人真正瞭解什麼是快樂。 真正的快樂是與人同樂。至高的快樂是給人快樂。 用真如本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四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四章 ) 「原文 : 」 孟子曰:「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 。 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 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 。 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 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四章 ) 「章旨」 本章言聖人之道,大而有本,學之者必以其漸,乃能至也。 「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山愈高,眼界愈寬,由山上俯瞰,山川原野,萬象畢羅;遊於聖人之門,方知大道之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君子更當日日虛心向學,一旦學有所成,則當效法日光之無所不照,大公無私、普化眾生。蓋學道最貴恆心,不可淺嘗即止,志道更不可半途而廢,畢竟欲速則不達的道理為人所必知也。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四章 ) 「註釋」 孔子……小天下: 「此言聖人之道大也。東山,蓋魯城東之高山。而泰山則又高矣。此言所處益高,則其視下益小;所見既大,則其小者不足觀也。」   故觀……為言: 聖人,指孔子。遊是遊學,即出外拜師求學。「難為水、難為言,猶仁不可為眾之意。」按即難乎其為水,難乎其為言的意思。 觀水……必照焉: 「瀾,水中大波也。容光,小卻也,言大明照幽微。」   流水……不達: 「言學當以漸,乃能至也。成章,所積者厚,而文章外見也。達者,足於此而通於彼也。」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四章 ) 「語譯」 孟子說:「孔子到了東山上面,就覺得魯國很小;到了泰山上面,覺得天下也變小了!所以看過了大海的人,認為其餘的都難以成為水了;遊學聖人門下的人,認為其餘的也難以再開口論學問了。看水也有方法,一定要看水的波瀾,水有波瀾,就知道水源的深遠。日月有光明,凡能容納光線的地方,一定能夠照到。流水這種東西,不注滿了低窪的地方就不會再流的;君子立志於道,不到文章外現的程度,是不會達到聖人的境地。」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四章 ) 教,然後知困 ;學,然後知不足 。 學人長處,不嫉妒;容人短處,不計較。 虛心向學 , 承教最多 謙卑恭順 , 結緣最廣  聞法是觀念的轉變,懂得聞法的人,是上天要給我們知的竅門。 吸收善知識,是給靈魂養份與抗體。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九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九章 ) 「原文 : 」 孟子曰:「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九章 ) 「章旨」 本章是孟子勉勵人 做事要有始有終,不可半途而廢。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志道若半途而廢,則不如不學,故一旦要進德修業,便要有始有終,不可鬆懈;須知修行貴有恆,恆則有成。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九章 ) 「註釋」 有為: 有作為。「為,仁義也。」 辟: 同譬字。 九軔: 軔同仞,周時長度名。「八尺也。」說文:「仞,人伸臂一尋為八尺。」;故九軔乃七丈二尺。   棄井: 放棄不要的井。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九章 ) 「語譯」 孟子說:「有作為的人,譬如掘井;已掘到七丈二尺那麼深,還沒有得著水泉,就此歇手,那仍是一個無用的廢井啊!」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九章 ) 能夠堅持到最後一刻的人 就是有本錢成功的人。  恆心是成功的根本,怠惰是敗事的先驅。 堅忍是最有用的德行,耐勞是最有用的助緣。 如果對必須付出的努力自我設限 ,也就限制了未來的成就。 在學習的時候,在工作的時候,必須要有恆心,有毅力, 求知有兩種,一種是“學生”,學習如何求生存,一種是“學死”,學習如何不畏懼死亡。 每個人都必須發展兩種重要的能力,一是適應改變與動盪的能力, 以及為長期目標延緩享樂的能力。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三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三章 ) 「原文 : 」 王子墊問曰:「士何事?」 孟子曰:「尚志。」 曰:「何謂尚志?」 曰:「仁義而已矣。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居惡在? 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三章 ) 「章旨」 本章言人當尚志,志於善也。 善之所由,仁與義也, 欲使王子,無過差也。 士重尚志,則能尊貴超乎流俗,故知士所要操持者乃「仁義」而已,不可誤枉一個無罪者便屬「仁」念,不妄取非份之財勢便屬「義」行,能居仁由義者,便入於大人境界之門了。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三章 ) 「註釋」 王子墊: 「墊,齊王之子也。」 士何事: 「上則公卿大夫,下則農工商賈,皆有所事,而士居其間,獨無所事,故王子問之也。」 尚志: 「尚,高尚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士既未得行公卿大夫之道,又不當為農工商賈之業,則高尚其志而已。」 居惡在: 惡音烏,言心居何處。 路: 君子行事的途徑。 大人之事備矣: 「大人,謂公卿大夫。言士雖未得大人之位,而其志如此,則大人事,體用已全。」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三章 ) 「語譯」 王子墊問孟子說:「士做什麼事?」孟子說:「高尚自己的志向。」王子墊說:「什麼是高尚志向?」孟子說:「存心於仁義就是了。殺一個沒有罪的人,就不是仁;不是自己的東西而取了來,就不是義。立身之處何在,仁就是。行事之道何在?義就是。立身於仁,行事在義,做一個大人的事就完備了。」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三章 ) 不可告人之事,斷然不為;義不當為之事,斷不去想。 行好事,心中泰然,如處天堂;行歹事,衾影抱愧,如處地獄。其實天堂、地獄,只在一念之間 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  高尚之士,不以名位為榮;達理之人,不為抑挫所困。 鴻鵠大志 : 比喻恢弘遠大的志向 。 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八章 ) 原  文 注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八章 ) 「原文 : 」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八章 ) 「章旨」 本文孟子談 踐形的概念 。此說之精神與言耳目之官不思的精神不同,是轉此小體以為由大體之路行之的路徑,於是形色便成為聖人實踐仁義的資具,聖人之踐形,即聖人之行大人之事者,小體已轉義為大體了。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八章 ) 「註釋」 天性: 人之有形有色,無不各有自然之理。 踐形: 「天生烝民,有物有則。物者,形色也。則者,性也。各盡其則,則可以踐形矣。」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八章 ) 「語譯」 孟子說:「人的形狀面色,就是天性的表露。只有聖人能順著天然的善性以為行動,使形狀一出於善。」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八章 ) 人緣並不在於色身,而在於氣質。 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 所謂的戒就是  凡是怕別人知道的事斷然不做,  凡是不可做的事斷然不想。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  不自滿者受益,不自是者博聞。 聖人賢明於克念作聖,凡夫則是妄念作凡。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一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一章 ) 「原文 : 」 公孫丑曰:「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為可幾及而日孳孳也?」 孟子曰:「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一章 ) 「章旨」 本章孟子言道有定體,教有成法, 卑不可抗,高不可貶,語不能顯,默不能藏。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一章 ) 「註釋」 彼為可幾: 彼,指道。幾,近。 孳孳: 勤勞不息。 大匠: 手藝高的木匠。 繩墨: 木工用於劃直線的工具。 彀率: 彎弓之限。引而不發:引是引弓,發是箭射出。 躍如: 踴躍而出。 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中者,無過不及之謂。中道而立,言其非難非易。能者從之,言學者當自勉也。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一章 ) 「語譯」 公孫丑說:「老師的道,真是高極!美極!就像登天一樣,別人似乎趕不上的,老師為什麼不把它降低些,使學的人趕得上,天天去勤勉學習呢?」孟子說:「手藝高的木匠,不會因為笨拙的徒弟而廢棄用墨線的方法;善射的后羿,也不會因為學射箭的人笨拙而改變他張弓的限度。君子教人學道,就像后羿教人射箭一樣,只是張著弓而不發箭;然而發箭的情勢已如踴躍般顯現出來了。所以君子的教導人,不難不易,能學的人跟著去學就行了。」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一章 ) 若想成功當偉人,則須立志做大事;  若想成道證佛果,則須發願度眾生。 發心不難於勇銳,難於持久;  學道不難於慧解,難於證悟。 最偉大的事業,最需要堅定的心力,  急,只會退步;執,只會錯誤。 有能力的時候,要常行好事;  無能力的時候,要常存好心。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五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五章 ) 「原文 : 」 孟子曰:「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五章 ) 「章旨」 本章孟子言 仁民愛物須有親疏差等 ,才合人的天性。由親而疏,由近而遠。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五章 ) 「註釋」 物: 謂禽獸草木。 愛: 謂取之有時,用之有節。程子曰: 仁之而弗親: 「仁,推己及人,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於民則可,於物則不可。統而言之則皆仁,分而言之則有序。」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五章 ) 「語譯」 孟子說:「君子對於物類,應有愛惜心而不須加以仁慈;對於人民,應有仁慈心而無須特別親近。由親近自己的親人推及對旁人的仁慈;由對旁人的仁慈再推及愛惜物類。」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六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六章 ) 「原文 : 」 孟子曰:「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 堯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務也 。」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六章 ) 「章旨」 本章孟子說明君子處事待人之道 。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六章 ) 「註釋」 知: 智。 遍物: 遍知百工之事。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六章 ) 「語譯」 孟子說:「聰明的人對於人情事務,沒有不知道的,但總揀當前最重要的事先去做;仁愛的人沒有任何人不愛護的,但總以親近賢能的人為最急要的事。以堯舜的聰明 , 也不能所有的事情都去辦理 , 所以就要先去做重要的事 。 」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六章 ) 交之道,猶素之白也;染以朱,則赤;染以藍,則青。 近賢則聰,近愚則聵。 交一個讀書破萬卷邪士,不如交一個不識一字端人。 勢利之交出乎情,道義之交出乎理,情易變,理難忘。 善人同處,則日聞嘉訓;惡人從游,則日生邪情。 窮敗之因 : 第一、富而不肯喜捨則窮 第二、貴而不肯積德則敗 第三、少而不肯事長則衰 第四、愚而不肯親賢則劣
盡心章句下 ( 第十五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盡心章句下 ( 第十五章 ) 「原文 : 」 孟子曰:「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聖人而能若是乎,而況於親炙之者乎?」
盡心章句下 ( 第十五章 ) 「章旨」 本章是孟子說 聖人的德性感化人至深且遠 。
盡心章句下 ( 第十五章 ) 「註釋」 聖人百世之師: 聖人的行為,雖百上世尚可師法。 伯夷之風: 風節。 頑夫: 頑鈍的人。 廉: 是有分辯而不苟取。 懦夫: 柔弱的人。 奮乎百世之上: 聖人於百世以前奮起而為人師表。 興起: 感動奮發也。 親炙之: 親近而熏炙之也 。
盡心章句下 ( 第十五章 ) 「語譯」 孟子說:「聖人的行為,雖在百代以後,也可以師法他,像伯夷和柳下惠便是這樣的。所以聽到伯夷風範的人,頑貪的也會廉潔起來,柔弱的也會立起志向來;聽到柳下惠風範的人,刻薄的也會敦厚起來,器量狹小的也會寬宏起來。他們在百代以前奮發而為人師表,而百代以後的人,聽到的也沒有不被感動奮發起來的,要不是聖人,能夠像這樣嗎?何況親身受到聖人薰陶教化的人呢?」
盡心章句下 ( 第十五章 ) 德性是修辦的根本 :有了德性,不論在聖在凡,皆能處世圓融,即使 受苦毀謗,也能化於平淡。 修行有十養: 自在自然,所以養道:無為無用,所以養性; 虛無靜篤,所以養神:清靜恬淡,所以養心: 蹈仁覆義,所以養德;無忮無求,所以養品:  守中守一,所以養氣:知足知止,所以養身: 無思無念,所以養生:清心寡慾,所以養精。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一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一章 ) 「原文 : 」 孟子謂高子曰:「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閒不用,則茅塞之矣。 今茅塞子之心矣。」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一章 ) 「章旨」 本章孟子言聖人之道, 學有恆心,則德業日進。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一章 ) 「註釋」 高子 :齊人,曾學於孟子,向道未明,去而學他術。 山徑之蹊間: 徑,山路也。蹊,人行處也。 介然用之: 介然,專行一路。用,由也。 茅塞: 茅草生而塞之也 。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一章 ) 「語譯」 孟子對高子說:「在山中獸蹄所經過的地方,如果忽然間有來往的人去行走,就會變成一條大路;但是隔些時候沒有人去行走的話,那茅草就又會把它塞住了。現在你的心也像被茅草塞住了」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一章 ) 心靈的窘困,是人生最可怕的貧窮。 於虛妄處,強加分別執著――即是業障。 世間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作事不怕不成,只怕無恒。 弱者集中心力於一事,亦有所成。強者分心於太多事務,則一無可得。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四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四章 ) 「原文 : 」 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智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四章 ) 「章旨」 本章孟子教人分辨性與命 。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四章 ) 「註釋」 味 : 滋味。 色: 彩色與美色。 聲: 美妙的音樂。 臭: 因嗅,通於鼻者,無論香臭均叫臭。 安佚: 安閑不勞。 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 雖為人所欲,卻有限度,不能皆如其願,蓋有天命居其中,故君子不說它是天性。 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 雖都有限度,卻有天性在其中,故君子不說它是命。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四章 ) 「語譯」 孟子說:「嘴巴歡喜美味,眼睛歡喜美色,耳朵歡喜音樂,鼻子歡喜香味,四肢歡喜安逸,這是人的本性。能不能達到自己的意願,卻是命中註定,君子不說它是天性,而強求它。父子間的仁愛,君臣間的道義,賓主間的禮節,賢者的睿智,聖人的明於天道,一般人都以為是命中注定而不去追求它。然而他卻是存在本性以內,所以君子不說它是命定,而就不去追求了。」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四章 ) 笛卡兒:“我思故我在”,佛法:“我觀故自在”。 人必須在自我中覺醒,才能破除我執。 人要知命安命,縱使在極端痛苦中也要修行。孔子曰:「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世間人叫命運,修行人運命。 盡責任的人生,才有踏實感。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五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五章 ) 「原文 : 」 「孟子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五章 ) 「章旨」 孟子說明道無盡頭,求道總須逐步精進,不可中止。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五章 ) 「註釋」 可欲之謂善: 其為人也,可欲而不可惡,則可謂善人矣。 有諸己之謂信: 凡所謂善,皆實有之,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是則可謂信人矣。 充實之謂美: 力行其善,至於充滿而積實,則美在其中而無待於外矣。 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則德業至盛而不可加矣。 大而化之之謂聖: 大而能化,使其大者泯然無復可見之跡,則不思不勉、從容中道,而非人力之所能為矣。 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聖不可知,謂聖之至妙,人所不能測。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五章 ) 「語譯」 孟子說:「從道德本心自然而發之所欲者即是善,這個善是本有的,把本有的充養之,使之成其氣勢,成其真實即是信,信即實,此一由自身之本心中充實而起的德性品格,本身就是美的象徵,美不在此求是外求假求者而已,此一品格不斷地充養且達致相當境界之後,自會發揮巨大的影響力量,廣披眾人,正己而物正,此之謂大,既有廣大的影響力又有高明的影響技巧,這就進入聖者的境界了,再往上高明,民受其利而不知者,那是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五章 ) 精益求精,迄今仍然是飛黃騰達的唯一途徑。  寶石從地而生,德從善而現。智慧從清淨心而具足。 要開悟見性:必須做到「一心一志,精進行深」,只管修行。性、心、身皆達到平和的狀態。  人之所以平凡,在於無法超越自己。 人活著與死亡只是肉體的異化,實質上並沒有異化。 我們要認知生是責任的開始,而死是任務的解除。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神奇的三寶(簡報版)
神奇的三寶(簡報版)神奇的三寶(簡報版)
神奇的三寶(簡報版)243011
 
皇母訓子十誡_(二)_二誡_三誡
皇母訓子十誡_(二)_二誡_三誡皇母訓子十誡_(二)_二誡_三誡
皇母訓子十誡_(二)_二誡_三誡huthief
 
光明的智慧一 望天清.ppt
光明的智慧一  望天清.ppt光明的智慧一  望天清.ppt
光明的智慧一 望天清.pptSky Pure
 
光明的智慧(一)
光明的智慧(一)光明的智慧(一)
光明的智慧(一)huthief
 
2022 百孝經聖訓輯要 二 望天清.pptx
2022 百孝經聖訓輯要 二 望天清.pptx2022 百孝經聖訓輯要 二 望天清.pptx
2022 百孝經聖訓輯要 二 望天清.pptxSky Pure
 
白水老人語錄(二) 20150502版
白水老人語錄(二) 20150502版白水老人語錄(二) 20150502版
白水老人語錄(二) 20150502版huthief
 
辦道操持(白話版)
辦道操持(白話版)辦道操持(白話版)
辦道操持(白話版)243011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huthief
 
立願了願
立願了願立願了願
立願了願mingyift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Namo Namah
 
修行学道
修行学道修行学道
修行学道mingyift
 
開示道義2013
開示道義2013開示道義2013
開示道義2013243011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六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六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六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六品Namo Namah
 
老祖師的故事(金公祖師略傳-兒童版)20171028
老祖師的故事(金公祖師略傳-兒童版)20171028老祖師的故事(金公祖師略傳-兒童版)20171028
老祖師的故事(金公祖師略傳-兒童版)20171028huthief
 
大佛顶陀罗尼注解(含房山石经图片)
大佛顶陀罗尼注解(含房山石经图片)大佛顶陀罗尼注解(含房山石经图片)
大佛顶陀罗尼注解(含房山石经图片)walkmankim
 
濟公活佛正傳
濟公活佛正傳濟公活佛正傳
濟公活佛正傳lyquochoang
 
道與教的分析
道與教的分析道與教的分析
道與教的分析mingyift
 
神奇的三寶(簡報版)
神奇的三寶(簡報版)神奇的三寶(簡報版)
神奇的三寶(簡報版)243011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三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三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三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三品Namo Namah
 
妙訓 學修精神 道化家庭_20131020
妙訓 學修精神 道化家庭_20131020妙訓 學修精神 道化家庭_20131020
妙訓 學修精神 道化家庭_20131020huthief
 

What's hot (20)

神奇的三寶(簡報版)
神奇的三寶(簡報版)神奇的三寶(簡報版)
神奇的三寶(簡報版)
 
皇母訓子十誡_(二)_二誡_三誡
皇母訓子十誡_(二)_二誡_三誡皇母訓子十誡_(二)_二誡_三誡
皇母訓子十誡_(二)_二誡_三誡
 
光明的智慧一 望天清.ppt
光明的智慧一  望天清.ppt光明的智慧一  望天清.ppt
光明的智慧一 望天清.ppt
 
光明的智慧(一)
光明的智慧(一)光明的智慧(一)
光明的智慧(一)
 
2022 百孝經聖訓輯要 二 望天清.pptx
2022 百孝經聖訓輯要 二 望天清.pptx2022 百孝經聖訓輯要 二 望天清.pptx
2022 百孝經聖訓輯要 二 望天清.pptx
 
白水老人語錄(二) 20150502版
白水老人語錄(二) 20150502版白水老人語錄(二) 20150502版
白水老人語錄(二) 20150502版
 
辦道操持(白話版)
辦道操持(白話版)辦道操持(白話版)
辦道操持(白話版)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新世紀修道百問_201410
 
立願了願
立願了願立願了願
立願了願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
 
修行学道
修行学道修行学道
修行学道
 
開示道義2013
開示道義2013開示道義2013
開示道義2013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六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六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六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六品
 
老祖師的故事(金公祖師略傳-兒童版)20171028
老祖師的故事(金公祖師略傳-兒童版)20171028老祖師的故事(金公祖師略傳-兒童版)20171028
老祖師的故事(金公祖師略傳-兒童版)20171028
 
大佛顶陀罗尼注解(含房山石经图片)
大佛顶陀罗尼注解(含房山石经图片)大佛顶陀罗尼注解(含房山石经图片)
大佛顶陀罗尼注解(含房山石经图片)
 
濟公活佛正傳
濟公活佛正傳濟公活佛正傳
濟公活佛正傳
 
道與教的分析
道與教的分析道與教的分析
道與教的分析
 
神奇的三寶(簡報版)
神奇的三寶(簡報版)神奇的三寶(簡報版)
神奇的三寶(簡報版)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三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三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三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三品
 
妙訓 學修精神 道化家庭_20131020
妙訓 學修精神 道化家庭_20131020妙訓 學修精神 道化家庭_20131020
妙訓 學修精神 道化家庭_20131020
 

Similar to 孟子(五)

大学语文 第03讲 四书1
大学语文 第03讲 四书1大学语文 第03讲 四书1
大学语文 第03讲 四书1zhuanghy1
 
11、第一编第五章诸子散文第三节庄子
11、第一编第五章诸子散文第三节庄子11、第一编第五章诸子散文第三节庄子
11、第一编第五章诸子散文第三节庄子Yen-yanjifeng
 
Thuy thach nhan_dam_truong_tam_phong
Thuy thach nhan_dam_truong_tam_phongThuy thach nhan_dam_truong_tam_phong
Thuy thach nhan_dam_truong_tam_phongLong Nguyen
 
傅佩榮講莊子
傅佩榮講莊子傅佩榮講莊子
傅佩榮講莊子family
 
修心筆錄—自性大圓滿當面現證不修佛教訣(Pod)
修心筆錄—自性大圓滿當面現證不修佛教訣(Pod)修心筆錄—自性大圓滿當面現證不修佛教訣(Pod)
修心筆錄—自性大圓滿當面現證不修佛教訣(Pod)TAAZE 讀冊生活
 
何老師-道德經全文
何老師-道德經全文何老師-道德經全文
何老師-道德經全文蓓蓓 陳
 
太上感應篇講記+(1999年5月11日講於新加坡淨宗學會)
太上感應篇講記+(1999年5月11日講於新加坡淨宗學會)太上感應篇講記+(1999年5月11日講於新加坡淨宗學會)
太上感應篇講記+(1999年5月11日講於新加坡淨宗學會)shurangama
 
孟子(五)
孟子(五)孟子(五)
孟子(五)ewww168
 
中三單元八、九 論證的方法、議論的應用
中三單元八、九 論證的方法、議論的應用中三單元八、九 論證的方法、議論的應用
中三單元八、九 論證的方法、議論的應用CY Hui
 
樊迟、仲弓问仁
樊迟、仲弓问仁樊迟、仲弓问仁
樊迟、仲弓问仁laoyangella
 
概述(雪州教育厅提供)
概述(雪州教育厅提供)概述(雪州教育厅提供)
概述(雪州教育厅提供)tyokemoy
 
般若心經 元曉新解
般若心經 元曉新解般若心經 元曉新解
般若心經 元曉新解yct.Ken Chang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二十三期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二十三期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二十三期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二十三期TAAZE 讀冊生活
 
成語教學 楊榮達
成語教學    楊榮達成語教學    楊榮達
成語教學 楊榮達wang291
 
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Zhi Jia Ong
 
9、第一编第五章诸子散文第一节先秦诸子概说
9、第一编第五章诸子散文第一节先秦诸子概说9、第一编第五章诸子散文第一节先秦诸子概说
9、第一编第五章诸子散文第一节先秦诸子概说Yen-yanjifeng
 
108指考國文試卷定稿
108指考國文試卷定稿 108指考國文試卷定稿
108指考國文試卷定稿 中 央社
 
105學測國文科定稿
105學測國文科定稿105學測國文科定稿
105學測國文科定稿中 央社
 
3.座右銘
3.座右銘3.座右銘
3.座右銘abarshih
 
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六合彩-香港六合彩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六合彩-香港六合彩goodwan
 

Similar to 孟子(五) (20)

大学语文 第03讲 四书1
大学语文 第03讲 四书1大学语文 第03讲 四书1
大学语文 第03讲 四书1
 
11、第一编第五章诸子散文第三节庄子
11、第一编第五章诸子散文第三节庄子11、第一编第五章诸子散文第三节庄子
11、第一编第五章诸子散文第三节庄子
 
Thuy thach nhan_dam_truong_tam_phong
Thuy thach nhan_dam_truong_tam_phongThuy thach nhan_dam_truong_tam_phong
Thuy thach nhan_dam_truong_tam_phong
 
傅佩榮講莊子
傅佩榮講莊子傅佩榮講莊子
傅佩榮講莊子
 
修心筆錄—自性大圓滿當面現證不修佛教訣(Pod)
修心筆錄—自性大圓滿當面現證不修佛教訣(Pod)修心筆錄—自性大圓滿當面現證不修佛教訣(Pod)
修心筆錄—自性大圓滿當面現證不修佛教訣(Pod)
 
何老師-道德經全文
何老師-道德經全文何老師-道德經全文
何老師-道德經全文
 
太上感應篇講記+(1999年5月11日講於新加坡淨宗學會)
太上感應篇講記+(1999年5月11日講於新加坡淨宗學會)太上感應篇講記+(1999年5月11日講於新加坡淨宗學會)
太上感應篇講記+(1999年5月11日講於新加坡淨宗學會)
 
孟子(五)
孟子(五)孟子(五)
孟子(五)
 
中三單元八、九 論證的方法、議論的應用
中三單元八、九 論證的方法、議論的應用中三單元八、九 論證的方法、議論的應用
中三單元八、九 論證的方法、議論的應用
 
樊迟、仲弓问仁
樊迟、仲弓问仁樊迟、仲弓问仁
樊迟、仲弓问仁
 
概述(雪州教育厅提供)
概述(雪州教育厅提供)概述(雪州教育厅提供)
概述(雪州教育厅提供)
 
般若心經 元曉新解
般若心經 元曉新解般若心經 元曉新解
般若心經 元曉新解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二十三期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二十三期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二十三期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二十三期
 
成語教學 楊榮達
成語教學    楊榮達成語教學    楊榮達
成語教學 楊榮達
 
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
 
9、第一编第五章诸子散文第一节先秦诸子概说
9、第一编第五章诸子散文第一节先秦诸子概说9、第一编第五章诸子散文第一节先秦诸子概说
9、第一编第五章诸子散文第一节先秦诸子概说
 
108指考國文試卷定稿
108指考國文試卷定稿 108指考國文試卷定稿
108指考國文試卷定稿
 
105學測國文科定稿
105學測國文科定稿105學測國文科定稿
105學測國文科定稿
 
3.座右銘
3.座右銘3.座右銘
3.座右銘
 
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六合彩-香港六合彩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孟子(五)

  • 2. 盡心章句上 ( 第五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 3. 盡心章句上 ( 第五章 ) 「原文 : 」 孟子曰:「行之而 不著 焉,習矣而 不察 焉,終身 由之 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 4. 盡心章句上 ( 第五章 ) 「章旨 : 」 本章是孟子嘆惜世人多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行而不知其理者太多了,糊塗度日者實在是不計其數 。 故孟子強調先 明道 之根源,方可 入道 之精微。故必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以思誠,自可昭察萬物之皆備於我,了悟天命之無常,道理通明,自可參透宇宙萬物之精神而用之於世也。
  • 5. 盡心章句上 ( 第五章 ) 「註釋 : 」 不著焉: 不明其道理 。焉,指其道理。按下句的焉,指其原因。 不察: 朱注:「察者,識之精。」不察, 不識其原因 。 由之: 照著去做 。
  • 6. 盡心章句上 ( 第五章 ) 「語譯 : 」   孟子說:「做一件事而不明其當然,做久了而不察其所以然;這樣終身而行還不知其道理的人多著呢!」
  • 7. 盡心章句上 ( 第五章 ) 智信者深體佛法之精神,迷信者曲解宗教之美意。 學佛就是要你,認識自己,找到永恆的生命。 不要把學佛當成消遣,潛心學佛是要和自己的生命結合在一起,是一生的志業,不是一時的避風港。 讀書明理,自己有幾分受用; 言說講理,他人有幾個點頭。
  • 8. 盡心章句上 ( 第九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 9. 盡心章句上 ( 第九章 ) 「原文 : 」 孟子曰:「 尊德樂義 ,則可以囂囂矣。故士窮不失義, 達 不離道。窮不失義, 故士 得己 焉;達不離道,故 民不失望 焉。古之人,得志, 澤 加於民;不得志, 脩身 見 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 10. 盡心章句上 ( 第九章 ) 「章旨 : 」 本章是孟子言內重而外輕,則無往而不善。不以貧賤而移,不以富貴而淫,此尊德樂義見於行事之實也。又言士得己,民不失望之實。 孟子教導 「自足無求之道」 ,不管是否懷有才華,窮達之時均能不驕、不淫、不餒,能在達時功業加諸於民,使人人樂蒙其澤,不得志時亦可獨善其身,自得其樂,便能悠遊自在也。
  • 11. 盡心章句上 ( 第九章 ) 「註釋 : 」 尊德樂義 : 「德,謂所得之善,尊之則有以自重,而不慕乎人爵之榮。義,謂所守之正,樂之,則有以自安,而不徇乎外物之誘矣。」 達: 顯達。 得己: 「言不失己也。」 民不失望: 「言人素望其興道致治,而今果如所望也。」 澤: 恩惠。 見: 音現。朱注:「見,謂名實之著顯也。」
  • 12. 盡心章句上 ( 第九章 ) 「語譯 : 」   孟子說:「尊重自己的德行,樂於自己的義理,就可以悠然自得了。所以士人就能保持自己的名節;顯達時不違背大道,所以人民就不會對他失望。古時候的人,當他得意時,就把恩澤加在人民身上,不得意時,就修養自身而顯名於世;當他窮困時就獨自修養自身,顯達時就使天下人同歸於善。」
  • 13. 盡心章句上 ( 第九章 ) 「德」是內涵,「義」是表現 「尊」是態度,「樂」是感受 若能無事在心頭,快樂神仙不用求, 若知人生真滋味,酸甜苦辣淡無求, 多欲多求難自足,橫生是非六道求, 隨境隨緣心常樂,笑看人生不用求。 鬧時煉心。靜時養心。坐時守心。 行時驗心。言時省心。動時制心。
  • 14.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三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 15.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三章 ) 「原文 : 」 孟子曰:「霸者之民, 驩虞如 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 夫君子 所過者化,所存者神 ,上下與天地同流,豈曰小補之哉?」 殺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 ,民日遷善而不知為之者。
  • 16.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三章 ) 「章旨」 本章是孟子說明 王道 與 霸道 之不同也。 霸者 以富國強兵為務,使民之衣食足,故在物質上的享受較為注重。 而 聖王教民 ,每能立下綱紀,循序而教,無形中陶冶百姓的性情,故民日日遷善而不自知。百姓從其教化,理無不達,事無所滯,使民各安其生,各性其性,這與霸者只重物質不重精神真是天淵之別也。
  • 17.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三章 ) 「註釋」 驩虞如: 驩虞與「歡娛」同。如,語助詞,猶「然」。 皥皥: 通「浩」,廣大自得的樣子。 庸: 功勞。此作動詞,稱其功。 夫君子所過者化: 夫音扶,助詞。君子,即王者。所過者化,謂身經之處則無人不被感化。 所存者神: 謂心所存主處,即神妙莫測。 小補: 謂小補其罅漏而已。如霸者使民歡娛之類。
  • 18.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三章 ) 「語譯」 孟子說:「受霸道治理的人民,有功利自喜的樣子;承王道教化的人民,有廣大自得的樣子。王道下的人民殺他也不怨恨,以好處待他也不歌功頌德,人民天天趨向善道,還不自知誰使他如此。所以聖人所經過的地方,人民都受到感化;聖人心所存在處,神妙不測,他的德業之盛,直可 上下與天地同運並行,豈如霸道只是以小小恩惠彌補可比呢!」
  • 19.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三章 ) 如來自性 - 清淨自在〈無相〉名相愈多愈會執著。 平時不養心中物,心就不住於此。 孟子認為,要達到「過化存神」的境界,要先經過「萬物備我」與「反身而誠」這兩條路,然後就會體認到「同流」與「強恕」這兩種結果。 禪境中的「離執禪定」 , 這是一種「至人用心如鏡」 ; 這是一種「不將、不迎、應而不藏」 ; 這是一種「過化存神」 ; 這是一種「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由於不執著,所以他「過化存神」。 應物不貪 應事不礙 應心不迷
  • 20.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四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 21.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四章 ) 「原文 : 」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 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
  • 22.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四章 ) 「章旨」 本章 言明法審令,民趨君命,崇寬務化,民愛君德;故曰移風易俗,莫善於樂。    善政之不如善教,是由於善政僅有「民畏之」的實際效用,而善教則可得「民愛之」的教化歸心。善政有「得民財」的事功,善教有「得民心」的教養。「得民財」可以富國強兵,不如「得民心」可以平治天下。得民心是以德服人,才是王道;不得民心就算是國富兵強,也不過是霸道之行罷了。
  • 23.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四章 ) 「註釋」 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 「仁言,謂以仁厚之言加於民。仁聲,謂仁聞,謂有仁之實而為眾所稱道者也。入人即感化人。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政,為法度禁令,所以制其外也。教,為道德齊禮,所以格其心也。」 善政民畏……愛之: 「畏之,不逋怠,故賦役舉而財聚一家也。愛之,樂風化而上下親,故歡心可得也。」 善政得民……民心: 「得民財者,百姓足而君無不足也;得民心者,不遺其親,而後其君也。」
  • 24.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四章 ) 「語譯」 孟子說:「仁厚的言辭,不及仁德的聲譽感人深切;好的政治,不及好的教化能得民心。好的政治使人民敬畏;好的教化使人民愛戴。好的政治能使人民財用充足而取得人民的財力,好的教化能使人民變化氣質而得人民的心。」
  • 25.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四章 ) 學佛的孩子不變壞,學佛的老人不癡呆,學佛的少年不永不敗。 念身非我,多行善事;念財非我,廣濟貧乏。 「 禮以導其志,樂以和其聲 」用感情換取他人的信仰,無法長久;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敬,歷久彌深。 德教善化可以啟發人的心靈,去思考人生的真諦及如何關愛他人的道德問題,而不是陷溺於利慾之中。善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因為善的力量無處不在,可以從根本上改變人心,引導人追求和實踐真理,回歸良知本性,做出善良、正義的選擇,而令一切不正的因素解體。
  • 26.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五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 27.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五章 ) 「原文 : 」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 良能 也;所不 慮 而知者,其 良知 也。 孩提 之童,無不知愛其 親 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 親親,仁也;敬長, 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
  • 28.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五章 ) 「章旨」 本章言 本性良能,仁義是也 ,達之天下,恕乎己也 人是泛指所有人,有普遍性,不學而能是良能,不慮而知是良知, 良是指與生俱來的「本能之善」 ,都是道德的意義。 良知不是指理性的認知能力,良能不是指感性氣性的生理本能。
  • 29.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五章 ) 「註釋」 良能: 「良者,本然之善也。程子曰:『良知良能,皆無所由,乃出於天(按即本性),不係於人(按指人為)。』  慮: 思考。 良知: 本來自有的知識。 孩提: 在襁褓,知咳笑,可提攜者也。」 親: 父母。 親親……天下也: 「言親親敬長,雖一人之私,然達之天下無不同者,所以為仁義也。」
  • 30.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五章 ) 「語譯」 孟子說:「人用不著學習就能的,是天性本然的能,用不著思慮就知的,是天性本然的知。纔兩三歲的小孩子,沒有不知道愛父母的。等到長大了,沒有不知道敬兄長的。親愛他的父母就是仁;尊敬他的兄長就是義。這沒有別的,因為普天下的人,都具有仁義之心的啊!」
  • 31. 盡心章句上 ( 第十五章 ) 世上最可悲的事,就是背叛你自己的良知。 徹悟本性的人,縱然全世界的人都不瞭解他,他依然不覺得寂寞。 人很奇怪,不瞭解自己,卻又每天想去干涉別人,弄得痛苦不堪。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煩惱來自不合理的欲望。 悟者悟本覺如來;迷者迷心相之假。
  • 32.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六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 33.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六章 ) 「原文 : 」 孟子曰:「舜之 居深山 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遊,其所以異於深山之 野人者幾希 。及其聞一善言,見一善 行 ,若決 江河 , 沛然 莫之能禦也。
  • 34.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六章 ) 「章旨」 本章是孟子言人能向善,不論出身與環境,終必有成耳。 孟子舉 舜 為例,以說明 良心自覺 的功效,與正人君子之可慕。
  • 35.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六章 ) 「註釋」 居深山: 「謂耕歷山時。」按歷山,山名,舜所耕田為山中的田,故與石鹿豕相伴,而與「舜起於畎畝之中」的話亦不相悖。 野人者幾希: 野人,無知識的鄉人。幾希,沒有多少 行: 音幸,人的行為。 江河: 大川河流的通稱。 沛然: 流水浩蕩的樣子。
  • 36.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六章 ) 「語譯」 孟子說:「當初舜住在深山裡,居於樹木岩石之間,行於鹿豕出入之地,這跟深山裡的鄉下人相差沒有多少。等到他聽見一句好話,看見一件好事時,就馬上去施行,就像江河決了口一樣,浩浩蕩蕩地沒有人阻止得住。」
  • 37.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六章 ) 覺察覺照 隨緣消業 因上修福 心專注在一個不會散亂的對象上。自然就很容易安靜下來。心一定,就會變得清明,觀察現象就能完整而徹底,見到人生宇宙的真相,這就是智慧。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慈心不能缺乏親善的態度;智慧不能缺乏謙虛的涵養。 如何掙脫無明業力的束縛?從心下手。心力是薄弱的,很容易受到身的影響,所以修行要從身的訓練開始,這就是戒。 持戒清淨,行為和語言就清淨,有利於心的安定。 這種外爍的力量,經常抵不過生理變化,以及內心的無明習氣,因此需要特別的安心法門。
  • 38.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八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 39.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八章 ) 「原文 : 」 孟子曰:「 人之有德慧術知者 , 恆存乎疢疾 。獨 孤臣孽子 ,其 操心也 危,其慮患也深,故 達 。」
  • 40.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八章 ) 「章旨」 本章是孟子勉勵 困苦的人自己奮發 。 人常抱著僥倖之心而不捨得放下虛幻的情識時,是無法覺醒的。常常總要被逼到絕處,知道絕無僥倖時,才會警覺認清危險,而去做生死存亡的奮鬥。這就是所謂「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也就是何以最惡劣的環境,反能激使人幡然醒悟的道理所在。
  • 41.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八章 ) 「註釋」 人之有德慧術知者: 知同「智」。「人所以有 德性、智慧、道術、才智者 , 恆存乎疢疾: 恆,常。疢疾:「猶災患也。言人心有疢疾,則能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 孤臣孽子: 「孤臣,遠臣;孽子,庶子:皆不得於君親,而常有疢疾者也。」 操心也: 操心,謂執持其心意而時時注念。 達: 「謂達於事理,即所謂德、慧、術、知也。」
  • 42.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八章 ) 「語譯」 孟子說:「人之德行、智慧、達術、才智,往往是成長在憂患之中的;獨有孤立的遠臣,微賤的庶子,他們時時抱著戒慎恐懼的心情,存著深切的憂慮,所以能通達事理。」
  • 43. 盡心章句上 ( 第十八章 ) 風平浪靜,訓練不出良好的水手。 最困難的時候 ; 也就是我們離成功不遠的時候。 內在的思維,增進我們的智慧 ;外在的苦難,增進我們的福報。 (蘿蔔、蛋、和咖啡) 遇順境處之淡然,遇逆境處之泰然。 心志要苦,意趣要樂,氣度要宏,言動要謹。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故名“大雄寶殿”。即佛也。
  • 44.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 45.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章 ) 「原文 : 」 孟子曰:「君子有三 樂 ,而 王天下不與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 無故 ,一樂 也。仰不愧於天,俯不 怍 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 46.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章 ) 「章旨」 本章是孟子說君子的三樂:一在天,一在己,一在人。 君子之樂有三: 1. 天倫之樂: 父母、兄弟和樂康健。 2. 坦蕩之樂: 心無愧怍,無損於人,不慊於心。 3. 育才之樂: 培育人才以濟世,以德業施人,有朋自 遠方來,不亦樂乎!
  • 47.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章 ) 「註釋」 樂: 快活。 王天下不與存焉: 王、與均讀去聲。王是統治天下,即作皇帝。與存,猶言「在內」。焉,代名詞,指三樂。 無故: 趙注:「無他故。」故當作「死」解。 怍: 慚愧。「不愧天,又不怍人,心正無邪也。」
  • 48.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章 ) 「語譯」 孟子說:「君子有三種快樂,而王天下還不在其內。父母健在,兄弟沒有什麼憂患變故,是一樂;上不愧對於天,下不愧對於人,又是一樂;得到天下英俊的人才,而教育他們,這是三樂。君子有這三種快樂,而王天下還不在其內。」
  • 49.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章 ) 快樂的祕訣,不是做你喜歡的事,而是喜歡你做的事。 你並不快樂,因為你所沒有的你不停的追求,你已經擁有的你卻遺忘了。 不妄求則心安,不妄作則身安。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思想,見解與念頭,做個正正當當、俯仰無愧的人。 用智慧化導愚昧,無理不明 用發心增進道業,無事不辦
  • 50.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一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 51.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一章 ) 「原文 : 」 孟子曰:「 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 。 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 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 。君子所性,雖 大行 不加焉,雖窮居不 損 焉, 分 定故也。 君子所性,仁義禮智 根 於心。其 生 色也, 睟然見於面 , 盎 於背, 施於四體 , 四體不言而喻 。」
  • 52.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一章 ) 「章旨」 本章言君子固欲行其道之大行,然其所得於天者,則不以是而有所加損也。 (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君子所具之性的價值,並不是幸福與功業所能比擬的,縱然是能大行其道,對本性價值而言,並沒有增加絲毫;相反的,若是君子一生窮困潦倒,他的理想一點也不能發揮,亦不能減損其人格價值分毫。 君子貴其性在己,固存而直養之,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唯恐誠之未至,心之未盡,而稍有歉焉。 況乎仁義禮智本根於心,由此而發,睟然清和潤澤自然見於面,豐厚盈溢盎之於背,從而一舉手一頭足均能感人至深,讓人肅然敬服,不言而信,不怒而威,此即 誠於中、形於外的表現 。
  • 53.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一章 ) 「註釋」 廣土……所樂不存焉: 言君子做了人主,有廣大土地與眾多人民,雖心中好之,但歡樂不在其內。 中天……所性不存焉: 中天下而立,居天下之中而立位,即稱王於天下。定四海,安撫天下。所性,所得於天者,即人的本性。 大行: 「謂行政於天下。」 損: 減少。 分: 讀去聲。「分者,所得於天之全體,故不以窮達而有異。」 根: 本原。 生: 顯現。 睟然見: 睟然,「清和潤澤之貌。」見音現,表露。 盎: 「豐厚盈溢之意。」 施於四體: 施,散佈。四體即四肢。 四體不言而喻: 「喻,曉也。四體不言而喻,言四體不待吾言,而自能曉吾意也。」
  • 54.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一章 ) 「語譯」 孟子說:「有廣大的土地,眾多的人民,是君子所企求的;而其所樂的卻不在此。立於天下的正位,安定四海的人民,是君子所樂的,而其天性卻不在此。君子的天性,雖其道大行於天下,也不會有一點增加的;雖是窮困在家,也不會有分毫減少。因為人的本分是不變的啊!君子的天性,是仁義禮智本於內心;所流露的顏色,很清和潤澤的現於臉上,豐厚盈溢在背上,施行到全身四肢,而四肢的舉止動作,自然合於正道,不待吩咐,一望而知。」
  • 55.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一章 ) 君子內在的道德自然流露,而使他心寬體胖,面色潤澤,背部充盈。 擁有豐富內在的人,能夠享受到孤獨的美與好。 為惡而磊落光明,則謂大惡;為善而怯懦不前,則謂小善。 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快樂,但卻沒有人真正瞭解什麼是快樂。 真正的快樂是與人同樂。至高的快樂是給人快樂。 用真如本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
  • 56.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四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 57.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四章 ) 「原文 : 」 孟子曰:「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 。 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 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 。 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 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
  • 58.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四章 ) 「章旨」 本章言聖人之道,大而有本,學之者必以其漸,乃能至也。 「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山愈高,眼界愈寬,由山上俯瞰,山川原野,萬象畢羅;遊於聖人之門,方知大道之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君子更當日日虛心向學,一旦學有所成,則當效法日光之無所不照,大公無私、普化眾生。蓋學道最貴恆心,不可淺嘗即止,志道更不可半途而廢,畢竟欲速則不達的道理為人所必知也。
  • 59.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四章 ) 「註釋」 孔子……小天下: 「此言聖人之道大也。東山,蓋魯城東之高山。而泰山則又高矣。此言所處益高,則其視下益小;所見既大,則其小者不足觀也。」  故觀……為言: 聖人,指孔子。遊是遊學,即出外拜師求學。「難為水、難為言,猶仁不可為眾之意。」按即難乎其為水,難乎其為言的意思。 觀水……必照焉: 「瀾,水中大波也。容光,小卻也,言大明照幽微。」  流水……不達: 「言學當以漸,乃能至也。成章,所積者厚,而文章外見也。達者,足於此而通於彼也。」
  • 60.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四章 ) 「語譯」 孟子說:「孔子到了東山上面,就覺得魯國很小;到了泰山上面,覺得天下也變小了!所以看過了大海的人,認為其餘的都難以成為水了;遊學聖人門下的人,認為其餘的也難以再開口論學問了。看水也有方法,一定要看水的波瀾,水有波瀾,就知道水源的深遠。日月有光明,凡能容納光線的地方,一定能夠照到。流水這種東西,不注滿了低窪的地方就不會再流的;君子立志於道,不到文章外現的程度,是不會達到聖人的境地。」
  • 61.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四章 ) 教,然後知困 ;學,然後知不足 。 學人長處,不嫉妒;容人短處,不計較。 虛心向學 , 承教最多 謙卑恭順 , 結緣最廣 聞法是觀念的轉變,懂得聞法的人,是上天要給我們知的竅門。 吸收善知識,是給靈魂養份與抗體。
  • 62.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九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 63.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九章 ) 「原文 : 」 孟子曰:「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 64.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九章 ) 「章旨」 本章是孟子勉勵人 做事要有始有終,不可半途而廢。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志道若半途而廢,則不如不學,故一旦要進德修業,便要有始有終,不可鬆懈;須知修行貴有恆,恆則有成。
  • 65.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九章 ) 「註釋」 有為: 有作為。「為,仁義也。」 辟: 同譬字。 九軔: 軔同仞,周時長度名。「八尺也。」說文:「仞,人伸臂一尋為八尺。」;故九軔乃七丈二尺。  棄井: 放棄不要的井。
  • 66.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九章 ) 「語譯」 孟子說:「有作為的人,譬如掘井;已掘到七丈二尺那麼深,還沒有得著水泉,就此歇手,那仍是一個無用的廢井啊!」
  • 67. 盡心章句上 ( 第二十九章 ) 能夠堅持到最後一刻的人 就是有本錢成功的人。 恆心是成功的根本,怠惰是敗事的先驅。 堅忍是最有用的德行,耐勞是最有用的助緣。 如果對必須付出的努力自我設限 ,也就限制了未來的成就。 在學習的時候,在工作的時候,必須要有恆心,有毅力, 求知有兩種,一種是“學生”,學習如何求生存,一種是“學死”,學習如何不畏懼死亡。 每個人都必須發展兩種重要的能力,一是適應改變與動盪的能力, 以及為長期目標延緩享樂的能力。
  • 68.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三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 69.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三章 ) 「原文 : 」 王子墊問曰:「士何事?」 孟子曰:「尚志。」 曰:「何謂尚志?」 曰:「仁義而已矣。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居惡在? 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 
  • 70.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三章 ) 「章旨」 本章言人當尚志,志於善也。 善之所由,仁與義也, 欲使王子,無過差也。 士重尚志,則能尊貴超乎流俗,故知士所要操持者乃「仁義」而已,不可誤枉一個無罪者便屬「仁」念,不妄取非份之財勢便屬「義」行,能居仁由義者,便入於大人境界之門了。
  • 71.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三章 ) 「註釋」 王子墊: 「墊,齊王之子也。」 士何事: 「上則公卿大夫,下則農工商賈,皆有所事,而士居其間,獨無所事,故王子問之也。」 尚志: 「尚,高尚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士既未得行公卿大夫之道,又不當為農工商賈之業,則高尚其志而已。」 居惡在: 惡音烏,言心居何處。 路: 君子行事的途徑。 大人之事備矣: 「大人,謂公卿大夫。言士雖未得大人之位,而其志如此,則大人事,體用已全。」
  • 72.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三章 ) 「語譯」 王子墊問孟子說:「士做什麼事?」孟子說:「高尚自己的志向。」王子墊說:「什麼是高尚志向?」孟子說:「存心於仁義就是了。殺一個沒有罪的人,就不是仁;不是自己的東西而取了來,就不是義。立身之處何在,仁就是。行事之道何在?義就是。立身於仁,行事在義,做一個大人的事就完備了。」
  • 73.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三章 ) 不可告人之事,斷然不為;義不當為之事,斷不去想。 行好事,心中泰然,如處天堂;行歹事,衾影抱愧,如處地獄。其實天堂、地獄,只在一念之間 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 高尚之士,不以名位為榮;達理之人,不為抑挫所困。 鴻鵠大志 : 比喻恢弘遠大的志向 。 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 74.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八章 ) 原 文 注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 75.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八章 ) 「原文 : 」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
  • 76.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八章 ) 「章旨」 本文孟子談 踐形的概念 。此說之精神與言耳目之官不思的精神不同,是轉此小體以為由大體之路行之的路徑,於是形色便成為聖人實踐仁義的資具,聖人之踐形,即聖人之行大人之事者,小體已轉義為大體了。
  • 77.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八章 ) 「註釋」 天性: 人之有形有色,無不各有自然之理。 踐形: 「天生烝民,有物有則。物者,形色也。則者,性也。各盡其則,則可以踐形矣。」
  • 78.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八章 ) 「語譯」 孟子說:「人的形狀面色,就是天性的表露。只有聖人能順著天然的善性以為行動,使形狀一出於善。」
  • 79. 盡心章句上 ( 第三十八章 ) 人緣並不在於色身,而在於氣質。 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 所謂的戒就是 凡是怕別人知道的事斷然不做, 凡是不可做的事斷然不想。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 不自滿者受益,不自是者博聞。 聖人賢明於克念作聖,凡夫則是妄念作凡。
  • 80.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一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 81.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一章 ) 「原文 : 」 公孫丑曰:「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為可幾及而日孳孳也?」 孟子曰:「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 82.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一章 ) 「章旨」 本章孟子言道有定體,教有成法, 卑不可抗,高不可貶,語不能顯,默不能藏。
  • 83.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一章 ) 「註釋」 彼為可幾: 彼,指道。幾,近。 孳孳: 勤勞不息。 大匠: 手藝高的木匠。 繩墨: 木工用於劃直線的工具。 彀率: 彎弓之限。引而不發:引是引弓,發是箭射出。 躍如: 踴躍而出。 中道而立,能者從之: 中者,無過不及之謂。中道而立,言其非難非易。能者從之,言學者當自勉也。
  • 84.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一章 ) 「語譯」 公孫丑說:「老師的道,真是高極!美極!就像登天一樣,別人似乎趕不上的,老師為什麼不把它降低些,使學的人趕得上,天天去勤勉學習呢?」孟子說:「手藝高的木匠,不會因為笨拙的徒弟而廢棄用墨線的方法;善射的后羿,也不會因為學射箭的人笨拙而改變他張弓的限度。君子教人學道,就像后羿教人射箭一樣,只是張著弓而不發箭;然而發箭的情勢已如踴躍般顯現出來了。所以君子的教導人,不難不易,能學的人跟著去學就行了。」
  • 85.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一章 ) 若想成功當偉人,則須立志做大事; 若想成道證佛果,則須發願度眾生。 發心不難於勇銳,難於持久; 學道不難於慧解,難於證悟。 最偉大的事業,最需要堅定的心力, 急,只會退步;執,只會錯誤。 有能力的時候,要常行好事; 無能力的時候,要常存好心。
  • 86.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五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 87.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五章 ) 「原文 : 」 孟子曰:「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 88.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五章 ) 「章旨」 本章孟子言 仁民愛物須有親疏差等 ,才合人的天性。由親而疏,由近而遠。
  • 89.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五章 ) 「註釋」 物: 謂禽獸草木。 愛: 謂取之有時,用之有節。程子曰: 仁之而弗親: 「仁,推己及人,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於民則可,於物則不可。統而言之則皆仁,分而言之則有序。」
  • 90.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五章 ) 「語譯」 孟子說:「君子對於物類,應有愛惜心而不須加以仁慈;對於人民,應有仁慈心而無須特別親近。由親近自己的親人推及對旁人的仁慈;由對旁人的仁慈再推及愛惜物類。」
  • 91.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六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 92.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六章 ) 「原文 : 」 孟子曰:「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 堯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務也 。」
  • 93.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六章 ) 「章旨」 本章孟子說明君子處事待人之道 。
  • 94.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六章 ) 「註釋」 知: 智。 遍物: 遍知百工之事。
  • 95.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六章 ) 「語譯」 孟子說:「聰明的人對於人情事務,沒有不知道的,但總揀當前最重要的事先去做;仁愛的人沒有任何人不愛護的,但總以親近賢能的人為最急要的事。以堯舜的聰明 , 也不能所有的事情都去辦理 , 所以就要先去做重要的事 。 」
  • 96. 盡心章句上 ( 第四十六章 ) 交之道,猶素之白也;染以朱,則赤;染以藍,則青。 近賢則聰,近愚則聵。 交一個讀書破萬卷邪士,不如交一個不識一字端人。 勢利之交出乎情,道義之交出乎理,情易變,理難忘。 善人同處,則日聞嘉訓;惡人從游,則日生邪情。 窮敗之因 : 第一、富而不肯喜捨則窮 第二、貴而不肯積德則敗 第三、少而不肯事長則衰 第四、愚而不肯親賢則劣
  • 97. 盡心章句下 ( 第十五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 98. 盡心章句下 ( 第十五章 ) 「原文 : 」 孟子曰:「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聖人而能若是乎,而況於親炙之者乎?」
  • 99. 盡心章句下 ( 第十五章 ) 「章旨」 本章是孟子說 聖人的德性感化人至深且遠 。
  • 100. 盡心章句下 ( 第十五章 ) 「註釋」 聖人百世之師: 聖人的行為,雖百上世尚可師法。 伯夷之風: 風節。 頑夫: 頑鈍的人。 廉: 是有分辯而不苟取。 懦夫: 柔弱的人。 奮乎百世之上: 聖人於百世以前奮起而為人師表。 興起: 感動奮發也。 親炙之: 親近而熏炙之也 。
  • 101. 盡心章句下 ( 第十五章 ) 「語譯」 孟子說:「聖人的行為,雖在百代以後,也可以師法他,像伯夷和柳下惠便是這樣的。所以聽到伯夷風範的人,頑貪的也會廉潔起來,柔弱的也會立起志向來;聽到柳下惠風範的人,刻薄的也會敦厚起來,器量狹小的也會寬宏起來。他們在百代以前奮發而為人師表,而百代以後的人,聽到的也沒有不被感動奮發起來的,要不是聖人,能夠像這樣嗎?何況親身受到聖人薰陶教化的人呢?」
  • 102. 盡心章句下 ( 第十五章 ) 德性是修辦的根本 :有了德性,不論在聖在凡,皆能處世圓融,即使 受苦毀謗,也能化於平淡。 修行有十養: 自在自然,所以養道:無為無用,所以養性; 虛無靜篤,所以養神:清靜恬淡,所以養心: 蹈仁覆義,所以養德;無忮無求,所以養品: 守中守一,所以養氣:知足知止,所以養身: 無思無念,所以養生:清心寡慾,所以養精。
  • 103.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一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 104.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一章 ) 「原文 : 」 孟子謂高子曰:「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閒不用,則茅塞之矣。 今茅塞子之心矣。」
  • 105.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一章 ) 「章旨」 本章孟子言聖人之道, 學有恆心,則德業日進。
  • 106.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一章 ) 「註釋」 高子 :齊人,曾學於孟子,向道未明,去而學他術。 山徑之蹊間: 徑,山路也。蹊,人行處也。 介然用之: 介然,專行一路。用,由也。 茅塞: 茅草生而塞之也 。
  • 107.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一章 ) 「語譯」 孟子對高子說:「在山中獸蹄所經過的地方,如果忽然間有來往的人去行走,就會變成一條大路;但是隔些時候沒有人去行走的話,那茅草就又會把它塞住了。現在你的心也像被茅草塞住了」
  • 108.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一章 ) 心靈的窘困,是人生最可怕的貧窮。 於虛妄處,強加分別執著――即是業障。 世間人要對法律負責任,修行人要對因果負責任。 作事不怕不成,只怕無恒。 弱者集中心力於一事,亦有所成。強者分心於太多事務,則一無可得。
  • 109.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四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 110.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四章 ) 「原文 : 」 孟子曰:「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智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
  • 111.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四章 ) 「章旨」 本章孟子教人分辨性與命 。
  • 112.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四章 ) 「註釋」 味 : 滋味。 色: 彩色與美色。 聲: 美妙的音樂。 臭: 因嗅,通於鼻者,無論香臭均叫臭。 安佚: 安閑不勞。 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 雖為人所欲,卻有限度,不能皆如其願,蓋有天命居其中,故君子不說它是天性。 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 雖都有限度,卻有天性在其中,故君子不說它是命。
  • 113.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四章 ) 「語譯」 孟子說:「嘴巴歡喜美味,眼睛歡喜美色,耳朵歡喜音樂,鼻子歡喜香味,四肢歡喜安逸,這是人的本性。能不能達到自己的意願,卻是命中註定,君子不說它是天性,而強求它。父子間的仁愛,君臣間的道義,賓主間的禮節,賢者的睿智,聖人的明於天道,一般人都以為是命中注定而不去追求它。然而他卻是存在本性以內,所以君子不說它是命定,而就不去追求了。」
  • 114.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四章 ) 笛卡兒:“我思故我在”,佛法:“我觀故自在”。 人必須在自我中覺醒,才能破除我執。 人要知命安命,縱使在極端痛苦中也要修行。孔子曰:「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世間人叫命運,修行人運命。 盡責任的人生,才有踏實感。
  • 115.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五章 ) 原 文 注 釋 語 譯 章 旨 補充資料
  • 116.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五章 ) 「原文 : 」 「孟子曰:「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
  • 117.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五章 ) 「章旨」 孟子說明道無盡頭,求道總須逐步精進,不可中止。
  • 118.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五章 ) 「註釋」 可欲之謂善: 其為人也,可欲而不可惡,則可謂善人矣。 有諸己之謂信: 凡所謂善,皆實有之,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是則可謂信人矣。 充實之謂美: 力行其善,至於充滿而積實,則美在其中而無待於外矣。 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則德業至盛而不可加矣。 大而化之之謂聖: 大而能化,使其大者泯然無復可見之跡,則不思不勉、從容中道,而非人力之所能為矣。 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聖不可知,謂聖之至妙,人所不能測。
  • 119.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五章 ) 「語譯」 孟子說:「從道德本心自然而發之所欲者即是善,這個善是本有的,把本有的充養之,使之成其氣勢,成其真實即是信,信即實,此一由自身之本心中充實而起的德性品格,本身就是美的象徵,美不在此求是外求假求者而已,此一品格不斷地充養且達致相當境界之後,自會發揮巨大的影響力量,廣披眾人,正己而物正,此之謂大,既有廣大的影響力又有高明的影響技巧,這就進入聖者的境界了,再往上高明,民受其利而不知者,那是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
  • 120. 盡心章句下 ( 第二十五章 ) 精益求精,迄今仍然是飛黃騰達的唯一途徑。 寶石從地而生,德從善而現。智慧從清淨心而具足。 要開悟見性:必須做到「一心一志,精進行深」,只管修行。性、心、身皆達到平和的狀態。 人之所以平凡,在於無法超越自己。 人活著與死亡只是肉體的異化,實質上並沒有異化。 我們要認知生是責任的開始,而死是任務的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