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Abhidhammatthasavgaha-savkhepa
明法比丘編∕edited by Bhikkhu Metta
2008 年版
(use foreign1 font)
法雨道場 印行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目錄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序】
preface-1 序
preface-3 總導讀
介紹本表解編排方式
preface-8 心相續流圖與各品對照表
【第一 攝心分別品】
1-1 本品導讀
1-3 八十九心(與 121 心)明細表
1-4 南傳 89 ⁄ 121 心 (圖)
1-5 八十九心分類〈總覽表〉
1-6 八十九心〈歸納表〉
1-7 本品論文及名詞解釋
1-17 欲界不善心、善心的生活實例
1-18 問題思考
【第二 攝心所分別品】
2-1 本品導讀
2-3 五十二心所(列舉)
2-4 五十二心所〈釋義〉
2-7 心所與心之關係 略表
2-8 心所與心之關係〈一覽表 1〉欲界心
2-9 心所與心之關係〈一覽表 2〉色.無色.出世間
2-11 心與心所之關係 略表
2-12 心與心所之關係(一覽表 1)欲界心
2-13 心與心所之關係(一覽表 2)色無色界、出世間心
2-15 問題思考
【第三 攝雜分別品】
3-1 本品導讀
3-3 攝雜〈總覽表〉
3-4 一、攝受〈一覽表〉(含論文)
3-5 二、攝因〈一覽表〉(含論文)
3-6 三、攝作用〈一覽表〉
3-7 ﹝論文﹞攝作用
3-7 心之作用(攝廣釋)
3-8 識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
3-9 受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
3-10 攝作用〈歸納表〉
3-11 五十二心所與十四作用
3-12 四、攝門〈一覽表〉(含論文)
3-13 五、攝所緣〈一覽表〉
3-14 攝所緣說明
3-15 ﹝論文﹞攝所緣
3-15 六所緣圖表
3-16 心與所緣
3-16 結生的所緣與業.業相.趣相之關係
3-17 心如何取心或心所作為所緣之說明
3-18 六、攝依處〈一覽表〉(含論文)
3-19 問題思考
【第四 攝路分別品】
4-1 本品導讀
4-5 最完整的五門心路過程
4-6 欲界純意門心路過程
﹝論文﹞速行的定律
4-7 不同所緣強度的眼 等五 門心路
不同所緣強度的意門心路
4-8 欲界五門心路過程的心 (總表)
欲界意門心路過程的心 (總表)
4-9 欲界五門(善速行)心路過程的心
欲界凡夫意門 善速行 心路過程的心
欲界凡夫五門 不善速行 心路過程的心
欲界凡夫意門 不善速行 心路過程的心
4-10 世間禪那的心路
4-11 出世間禪那的心路
4-12 神通心路
4-13 心生起的順位(*無間緣)
4-14 ﹝論文﹞彼所緣定律
4-15 三界凡聖路心〈總覽表 〉
4-17 三界凡聖路心〈總覽表 〉
4-18 問題思考
【第五 攝離路分別品】
5-1 本品導讀
5-3 四地三十一界及其壽命與結生
5-4 四個四種業
5-6 業與果〈總覽表〉
5-8 「離路心」與「臨死心路過程」的所緣
5-9 死亡與結生過程
5-10 死亡與結生過程的所緣及所緣之時
5-12 死後投生
5-13 問題思考
【第六 攝色分別品】
6-1 本品導讀
6-3 一、色的列舉
6-4 二十八色〈釋義〉
6-6 二、色的分別
6-7 三、色的起源
6-8 時節(utu 火)與食素(oja)重複產生色聚圖
6-10 「業生色」在一期生命中的生與滅
6-11 依四因分析二十八色/心識產生色法
6-12 三地眾生具有的色法及色聚
6-13 四、色聚的構成
6-14 六門的色法
6-15 五、色轉起的次第
6-16 六、涅槃的區別
6-20 問題思考
【第七 攝集分別品】
7-1 本品導讀
7-3 一、攝不善
7-6 諸煩惱與不善心對照表
7-7 二、攝雜
7-10 三、攝菩提分
以十四個究竟法分析三十七道品
7-11 三十七道品與心.心所之關係(一)
7-12 三十七道品與心.心所之關係(二)
7-14 三十七道品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
7-15 四、攝一切
7-17 十二處
7-18 十八界
7-19 問題思考
【第八 攝緣分別品】
8-1 本品導讀
8-4 緣起的原理
8-5 十二緣起〈釋義〉
8-6 緣起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
8-8 十二緣起的類別
8-9 概念
8-10 究竟法與概念法之比較
8-11 發趣法
8-11 二十四緣入門--初階導讀
8-11 步驟一:認識【緣法】、〔緣所生法〕、『緣力』,
及二十四緣的定義
8-13 步驟二:歸納與分組【緣法】、〔緣所生法〕
與『緣力』
8-17 步驟三:更細的分類法
8-17 步驟四:問題思考
8-18 【緣法】、〔緣所生法〕與『緣力』〈略說〉
8-19 二十四緣〈釋義〉
8-27 雷迪尊者對諸緣的〈分類法〉
8-28 阿耨樓陀尊者對諸緣的〈分類法〉
8-29 【緣法】與〔緣所生法〕〈歸納與分組表〉
8-30 【緣法】蘊藏的『緣力』〈歸納表〉
8-32 「名法」各自擁有的『緣力』〈一覽表〉
8-34 「單一名聚」與「單一色聚」生起的因緣
條件〈圖示〉
8-36 「單一名聚」生起的因緣條件〈歸納表〉
8-37 「單一色聚」生起或繼續存在的因緣條件
〈歸納表〉
8-38 『同組緣力』所連繫的【緣法】與
〔緣所生法〕〈歸納表〉
8-42 五十二種緣〈簡表〉
8-43 五十二種緣〈總覽表〉
8-47 「五門心路過程」諸「路心」生起須
具足的緣〈瀏覽表〉
8-48 複習前七品--二十四緣與前七品〈對照表〉
8-49 二十四緣入門--中階導讀
8-49 步驟一:複習「初階」
8-50 步驟二:練習每一緣的【緣法】與〔緣所
生法〕可能含蓋的內容
8-51 步驟三:深入每一緣的【緣法】與〔緣所
生法〕
8-54 二十四緣與「眼門心路」諸路心〈瀏覽表〉
8-55 每一緣的【緣法】與〔緣所生法〕〈總覽表〉
8-59 二十四緣入門--進階導讀
8-59 步驟一:二十四緣與八十九名聚
8-63 步驟二:《發趣論》順三法之「問分」簡介
8-66 (一)「欲界五門心路」生起,須具足的條件
8-66〈圖示〉
「五門轉向」--1 五門轉向心
「五識」--10 雙五識
「領受」--2 領受心
「推度」--3 推度心
「確定」--1 確定心
「不善速行」--12 不善心
「大善速行」--8 大善心
「唯作速行」--8 大唯作心+1 生笑心
「(有因)彼所緣」--8 大果報心
「(無因)彼所緣」--3 無因推度心
8-82 (二)「欲界意門心路」生起,須具足的條件
8-82〈圖示〉
41 欲界諸路心:
「意門轉向」--1 意門轉向心
「貪速行」--8 貪心
「瞋速行」與「痴速行」--2 瞋心+2 痴心
「大善速行」--8 大善心
「唯作速行」--8 大唯作心+1 生笑心
「(有因)彼所緣」--8 大果報心
「(無因)彼所緣」--3 無因推度心
8-91(三)「意門--安止速行」生起,須具足的條件
「廣大善速行」--5 色界善心+4 無色界善心
「廣大唯作速行」--5 色界+4 無色界唯作心
「聖道速行」--4/20 道心
「道無間果速行」--4/20 果心
「果定速行」--4/20 果心
8-96 (四)~(六)「離路心」生起,須具足的條件
8-103「名聚」與「色聚」須依靠的緣〈數字表〉
8-105《發趣論》善三法順發趣〈問分〉之簡介
8-116 問題思考
【第九 攝業處分別品】
9-1 本品導讀
9-4 一、奢摩他(止)的業處
四十業處〈總覽表〉
9-5 四十業處略說
9-6 九種住心
9-18 六種性行者的區別
9-20 二、毘缽舍那(觀)的業處
七清淨與十六觀智
9-26 關於「名色分別智」與「緣攝受智」
9-27 三解脫門
9-27 出世間四種人的捨斷
9-30 果定、滅盡定及其心路過程
9-21 「止禪」與「觀禪」的差別
9-32 問題思考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頁數統計
目錄 4 頁 序 8 頁
第一品 18 頁 第二品 16 頁
第三品 20 頁 第四品 18 頁
第五品 14 頁 第六品 20 頁
第七品 20 頁 第八品 118 頁
第九品 32 頁 附錄 128 頁
習題解答 59 頁 參考資料 2 頁
共計 477 頁
【附錄】
2 目綠
3 第一 攝心分別品
5 第二 攝心所分別品
36 第三 攝雜分別品
37 第四 攝路分別品
39 第五 攝離路分別品
50 第六 攝色分別品
68 第七 攝集分別品
82 第八 攝緣分別品
89 第九 攝業處分別品
126﹝外一章﹞問題思考
﹝習題解答﹞(answer pp. 1~59)
﹝主要參考資料﹞
preface -1
序
明法比丘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以下簡稱本《表解》)主要是依照《攝阿毘達摩義論》
的架構給予「圖表化」。《攝阿毘達摩義論》(Abhidhammatthasavgaha)是學習阿毘達
摩非常重要的一本綱要書與入門書,該義論精簡且周全地收錄了阿毘達摩的一切根本
要義。在上座部佛教裡,尤其是緬甸,沙彌與新學比丘必須把《攝阿毘達摩義論》背
熟後,才被准許研讀《阿毘達摩論》及其它的註疏,傳統學習阿毘達摩的方式,是著
重於背誦,然後再慢慢去理解與消化;所以,「背誦」成了學習阿毘達摩的主要途徑。
本《表解》的編排目的,主要是提供讀者另一種學習方式:盡可能地將《義論》
的內容「圖表化」,以取代論文較難含蓋周全的部份,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提供一
個清晰且易於學習的方式,俾使讀者能以更輕鬆的心情,學習阿毘達摩的法義。即便
讀者是在自學的情況下,亦能循序漸進地深入論藏。如此以拉近讀者與阿毘達摩之間
的距離,讓阿毘達摩不再是由深澀難懂的文字所堆砌而成的天書,而是盡可能地「圖
表化」以便易於理解。這也是在教學上一個很好的輔助教材。
2007 年版的《表解》比起 2003 年版的《表解》篇幅大增,其易讀性已獲得廣大
迴響。2008 年版的《表解》除了再略加篇幅之外,更新增《發趣論》之「二十四緣
入門導讀」,將「二十四緣」分成「初階」、「中階」、「進階」三個學習階段,並配合
不同的分類歸納方式與圖表,生動且有系統地解析二十四緣。
編者學習阿毘達摩近十年,對阿毘達摩尚在摸索中,編寫這本《表解》,單純地
只是希望透過「表格」與「圖解」的方式,讓這深奧且彌足珍貴的阿毘達摩,能以更
「平易近人」的面貌呈現,俾使更多的人得以親近,乃至一探究竟。然而,由於個人
的理解度未臻圓熟,因此本《表解》仍有缺失或欠周全的地方而有待改善,希望讀者
能多善用本《表解》的優點,並包涵其瑕疵。本書的出版,承蒙羅慶龍居士、蔡嬴賢
居士、李佳祐居士、陳玉文居士、慈住法師、Meghi 居士幫忙校對。特別感謝 Meghi,
這位阿毘達摩的天生愛好者,對《表解》中的「本品導讀」與「二十四緣入門」的整理。
願本《表解》能啟發更多的人,想出更多易於理解的方式與圖表,來幫助更多
的人理解阿毘達摩的深奧義理。
願所有的這些努力與理解都能成為徹知「苦」與「苦因」的強力助緣,而因此
幫助我們踏上「八正道」〜一條通往「滅苦」的路。
――2008.10.23.修訂 於台灣•嘉義•法雨道場
preface -2
Preface
/ Bhikkhu Metta
Abhidhammatthasavgaha-savkhepa (The Tabulations of Abhidhammatthasavgaha) is
written mainly according to Abhidhammatthasavgaha’s contents and order, which is a very
important guideline book of Abhidhamma.
In Theravada Buddhism countries, especially Myanma, newly ordained samanera and
bhikkhu must learn and memorize fluently Abhidhammatthasavgaha before they are permitted
to study Adhidhamma and Commentaries. Traditionally, they recite Abhidhamma first, then
start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it gradually; Thus, recitation is the main way of studying
Adhidhamma.
Instead, This “tabulations” tries to help readers understand Adhidhamma easily,
replacing the original difficult-to-comprehend contents with tables and analytic diagrams. I
sincerely hope such an alternative presentation could endear Adhidhamma to readers who have
been tried so hard to study it, yet found it difficult and often beyond comprehension.
Moreover, This “tabulations” could be a self-help for students of Buddhism and a good
auxiliary material for teaching Adhidhamma.
I have been studying Abhidhamma for about ten years, still amazed by its profoundity.
It is my sincere wish to enable more people to access and study the esoteric, magnificiant
Abhidhamma through this simplified, easy-to-understand “tabulations”。
This edition (2008) is an enlarged and revised edition. I hope readers can make the best
advantages of this book, yet if there are any errors or defects that remain, I myself am fully
responsible.
This book benefits from the proofreading of Mr. Luo Ching-Long, Subhadda, Santi,
Pabbaloka and Meghi. Special thanks go to Miss Meghi, enjoys Abhidhamma endowed by
nature, for her writing on the introduction of each chapter, and arrangements of 24 conditions of
the chapter 8.
Sincerely hope those who help this publication, possible and all the readers realize
enlightenment soon.
-- in Dhammavassarama, Chiayi, Taiwan.
(序文由 周金言居士 翻譯)
preface -3
【總 導 讀】
一、關於阿毘達摩
阿毘達摩的定義
阿毘達摩(巴 abhidhamma, 梵 abhidharma)是佛教經、律、論三藏中的論藏,此名稱,
不只在論中經常出現,在經中或律中亦早已出現。「阿毘」(abhi)有「向、對、超勝」的意
思,「達摩」(dhamma;dharma)是「教法」。因此,「阿毘達摩」可定義為「超勝的教法」或
「對法」,上座部偏向解作「勝法」,說一切有部則偏向解作「對法」。
諸論師對阿毘達摩都有很高的敬意,他們說阿毘達摩是「能善抉擇」、「能現觀作證諸法」
(能證悟)、「法性甚深能盡原底」(到達最深最根源的法義)、「能善顯發幽隱法性」(能顯示甚
深法性)等等,《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對阿毘達摩即列出 25 個定義(大正 27.4)。
阿毘達摩的來源
有些見解認為是佛陀的後代弟子所著,然而在上座部的正統傳承裡,則認為阿毘達摩是
由佛陀親口所教,並且是在三十三天向眾天神開示(Vism.391),後由法將舍利弗尊者將它教
給其他弟子,因此被保存下來。在上座部佛教,阿毘達摩可說是佛教的重寶,受到最高的崇
敬,並被視為最能彰顯佛陀的一切知智。
關於《攝阿毘達摩義論》
《攝阿毘達摩義論》的作者是阿耨樓陀尊者。此書將阿毘達摩的一切要義,精簡濃縮於
極短的偈誦中,於十二世紀成書之後,即成為進入阿毘達摩寶藏的一把重要鑰匙。目前在上
座部佛教國家裡,此書是作為學習阿毘達摩的第一本教科書,且被視為是一本最好並最重要
的入門指導手冊。
經典與阿毘達摩(論典)對法義論述方式的異同
佛陀說法,有時說通俗法(一般人知道的語言或概念),有時說究竟法;在經典中,也
常以譬喻與隱喻,及勉勵與勸導的方式呈現;在阿毘達摩(論典)裡,則將重點放在究竟法,
阿毘達摩是以直接的方式解說究竟法,因此,讀經之後,再讀阿毘達摩,會發現進入一種截
然不同的領域。
「究竟法」是指:依各自的自性存在且不可再被分解的法。經教有時也會提到「性相」,
即:名法與色法各別的「自相」(自性),與無常、苦、無我的「共相」;阿毘達摩論及「性
相」時,則更加專精,甚至達到深邃見底的程度,所以有所謂的「阿毘達磨性相所顯」之說。
某些派系使用「體(性)、相(特相)、用(作用)」來詮釋法義;阿毘達摩則從「特相、作用、現
起(呈現),及近因」四個鑑別法來解說究竟法。
在經教中,佛陀經常將究竟法歸納為五大類,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阿
毘達摩則將究竟法(勝義法)歸納為四大類,即:心(cittam)、心所(cetasikam)、色(rupam)
preface -4
與涅槃(nibbanam)。其中,阿毘達摩的二十八「色」相當於經教的「色蘊」,「受心所」相當
於經教的「受蘊」,「想心所」相當於經教的「想蘊」,「五十心所」(52 心所扣除「想心所」
與「受心所」之後的其餘五十心所)相當於經教的「行蘊」,「心」相當於經教的「識蘊」; 這
些究竟法都是「有為法、因緣和合所生法、生滅法」。至於阿毘達摩的第四種究竟法--「涅
槃」,則是「無為法、非因緣和合所生法、非名色法、非生滅法」,它不屬於任何一蘊。
阿毘達摩的歧異
在阿毘達摩發達史中,不少歧異是因為無法正確定義或理解「阿毘達摩」,或高談闊論
而產生,巴利《論事》(Kathavatthu 相傳成書於阿育王時代)已解決不少早期出現的錯誤。
但是,後代還是不斷地產生歧異,《異部宗輪論》就存在了幾十個,《大毘婆沙論》(成書於
二世紀)更是可見到各類歧異。
原本阿毘達摩的作用是在於檢證甚深法義,任何經教中未能解決的或未開展的法義,只要
經過阿毘達摩的檢證,往往能是非立判。然而有些問題因涉及複雜的議題,則無法立即解答或
統一口徑;雖然在上座部佛教中,存在著這些困擾,但畢竟也都只是些「旁枝末節」的問題。
至於別的部派,對於中期佛教、後期佛教,若能善用巴利阿毘達摩來做檢證或實修後的驗證,
拋棄形而上的論點,那麼千百年的紛爭,自然止息。對於其他派系之阿毘達摩的某些觀點,
在本《表解》中,只略提幾點作比較,但不多作說明;有興趣者,請自行作進一步的探究。
二、本《表解》的特色
1. 文字表格化
本《表解》將文字「表格化」,不僅將文字內容作系統的整理,同時亦將文字所簡略
帶過的內涵,充份開展,突破文字解說無法面面俱到的障礙。因此,透過本《表解》深
入淺出的解說,讀者將更易於以理解的方式,來學習阿毘達摩。
2. 每一品皆有導讀
學習阿毘達摩,一旦進入一堆名相中,常令人感到霧裡看花,即使讀完一品,往往
不知該品的主題與重點是什麼。因此,本《表解》在每一品的開始,都安排了一篇「本
品導讀」,其內容包括:
1. 該品簡介:讀者可以快速瀏覽該品的主題及所探討的內容。
2. 表解簡介:說明該品《表解》的功能,以及編者對本品的叮嚀事項。
3. 結構簡介:以圖表方式簡介本品,俾使讀者能一目了然本品的主體結構。
4. 重點整理:整理每一節的重點,讀者能很快的掌握每一節的重要內容。
3. 問題思考
每品最後都有一頁「問題思考」,透過思惟問題的方式,可幫助讀者釐清問題,或注
意到被忽略的部份,並進而提高學習興趣。再者,出題的深淺度,編者亦考慮到「鼓勵
初學者」與「深度思考」兩者之間的平衡,因此適合不同階段的學習者反覆練習。此外,
編者也嘗試出一些課題外的問題(外一章)供作進一步思考,讀者若覺得生澀,則可略
過,或逕行看解答;其中,解答若無三藏根據,則僅供參考,並非標準答案。
preface -5
4. 附錄
本《表解》分兩個部份,第一部分是以《攝阿毘達摩義論》為骨架,盡可能地將
其內容表格化;第二部份則收錄了與阿毘達摩有關的一些參考資料及〔問題思考〕的
解答。這些相關資料與〈外一章〉,雖與阿毘達摩有關,但不一定會有直接的關係,且所
使用的語言也不一定是阿毘達摩式的專有術語,但編者認為對其當時所在地的人們,
將有某種程度的輔助效果與參考價值,故將它們合併收錄於附錄中。對於初學者或
只想純粹學習《阿毘達摩論》者,閱讀第一部份即可。
三、學習阿毘達摩的利益
在經典中,佛陀的某些教法與世間善法所教導的禮節、倫理、因果、做人做事的教
法與用詞,有許多共通之處;然而進入阿毘達摩的領域,則必須學習它特有的術語與哲
理,並且計算、計量種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名法與色法,以及它們的種種定義、組合、
拆解、相應(關聯),因此有時會令人覺得枯燥,甚至感到懷疑:學這些有什麼用?其實,
阿毘達摩的每一品都有其功能與法益。學習阿毘達摩所能獲得的法益,包括:
1. 分明善與不善,並透徹瞭解因果與緣起:
透過第一品與第二品「善與不善的心與心所」的學習,讀者若能配合正念的練習,就
能正確的釐清何者為「善」、何者為「不善」,不致將「不善心」誤以為是「善心」。同樣地,
透過第四品與第五品「因與果」的學習,讀者若能配合正念的練習,就能正確的釐清何者
為「因」、何者為「果」,不致將主動「造業」的心(因)誤以為是被動「受業報」的心(果)。
對「善與不善」及「因與果」的體會越清晰,就越能「令善心增長,令不善心削減」。
2. 體驗某種深度的無常、苦、無我,因此踏上解脫修行之路:
第四品有關「心路過程」的架構,是學習阿毘達摩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點,它是上
座部阿毘達摩的一大特色,不僅世界其它哲學或宗教看不到這樣的理論,就連佛教內其
餘宗派,亦無如此精湛的分析。它不只提到:一彈指有數十億個心識刹那生起,而且更
進一步揭露每一個心識刹那,及其之前與之後的心識刹那生起的順位,讀者將見到每一
個心識刹那是如何一個接著一個生起,以及它們生起的次序。
再者,配合第五品有關「離路」的說明,讀者將清楚地了解:從出生到死亡之間,認
知的過程如何發生(包括造業與受報的階段)?以及死亡與投生過程如何發生?「整個輪廻
的實況」就在此展開!讀者將深深體會到:今生我們會看見什麼、聽到什麼、遇到什麼,
都是過去所造的善業或惡業,讓我們以生起果報心的形式去體驗它(果報輪轉);如果我們
無法從根源作意,而仍受到渴愛與執取的牽制(煩惱輪轉),繼續對這些果報作出反應時,
那就不是被動的受報了,而是正在造業的過程(業輪轉),而且這些正在造的新業,只要因
緣具足,又將引生未來相對應的果報(果報輪轉),如此三輪轉不斷地重複循環。
阿毘達摩的整體展現是在第八品。越熟悉「緣起法」與「發趣法」,就越能了解:這
個所謂的「我」、「眾生」、「男人」、「女人」,事實上,就只是眾多因緣條件的組合,是因
緣所生法,所以無「實體性」;從另一個向度來說,一切因緣所生法,都是受制於種種的
因緣條件,而這些種種因緣條件的本身,又受制於其它的種種因緣條件,並隨著因緣條
件的解散而壞滅,因此是無常且無主宰性,而執取這個既無常且無主宰的身心為我,因
此是苦。對無常、苦、無我的體驗,是趨向解脫很重要的關鍵。
preface -6
再者,越了解阿毘達摩,就越能體會輪廻(循環)的苦,且對輪廻的苦體驗越深,
就會越想要脫離苦的逼迫,於是四聖諦逐漸地在心中醞釀:當我們明白了苦的存在(苦)
與苦的因緣(集:十二緣起),並且想要滅苦(滅:解脫)、想要找出滅苦的方法與通往
滅苦的道路(道:八正道),於是循著八正道的足跡,一步一步地踏上修行滅苦之路。
以上是學習阿毘達摩,為我們的生命所帶來的實質利益。其餘附帶成效亦包括:
3. 有助於通達諸法:
學習阿毘達摩有助於深度通曉「義、法、詞、辯」,及有助於早日解脫,這是世尊鼓
勵比丘學習阿毘達摩的用意(《律藏》〈大品〉Mv.I,64.)。《增支部》(A.5.95./III,119~120.)
世尊說:「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不久而證得不動(akuppam pativijjhati)。何等為五?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得義無礙解、得法無礙解、得詞無礙解、得辯無礙解、觀察如解
脫心。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不久而證得‘不動’。」(A.A.5.95.:akuppanti
arahattam.(不動:阿羅漢的狀態))。
4. 有助於通曉《清淨道論》(三藏和註疏的精要),並奠定「止」與「觀」的修習基礎。
5. 可清楚分辨一切外道他論的說法和佛陀教法的不同:
當辨識正法或非法時,阿毘達摩可作為摧伏外道、異說的最有效利器。經書說︰「以
阿毘曇石,磨試知是非。」(T4.297.1)
《中部》(11 經)師子吼小經、《中部》(13 經)苦蘊大經、《中阿含 103 經》師子吼經(大
正 1.590.)、《相應部》(S.46.52、S.46.54.)、《增壹阿含 27.2 經》、《增壹阿含 46.8 經》、等
記述,比丘與別的宗教師共論議時,當外道提到沙門瞿曇(佛陀)所教的法,與他們的
教說是一樣的,世尊曾就此簡單地區分兩者之間的不同。
當然,有些特殊狀況,不能單憑學習阿毘達摩就能通曉的。如《增支部》(A.4.77./II,80)
所提的四種不可思議:一、諸佛的佛境界(一切知智等),二、禪者的禪境界(即神通境
界),三、業報(實際的發生),四、想世間(日月、大地、大海怎麼形成,眾生怎麼生
起等等)。這四種事不能被想,不應被想;想它的話,會狂亂、惱害。
四、如何學習「阿毘達摩」
1. 一步一腳印,打好基礎
就像學習英文一樣,要看得懂整篇文章的意義,必須先有看懂整段句子的能力;而
要看得懂句子,則須有單字與文法的能力;而要看得懂單字,則須先學習字母 。
《攝阿毘達摩義論》的前三品解析「心的結構」,是學習阿毘達摩的最根本基礎;就
好比學習英文的字母 與單字一樣。因此,應盡可能地理解與熟悉「心」與「心所」
的定義與分類。
preface -7
第四品的「心路過程」是分析生命期間的整個「識知過程」,而第五品的「離心路過
程」則解析三界眾生的「投生過程」與生存狀況;就好比分析英文的句型與文法一樣。
這兩品加上第六品的「色法」,則是理解第八品「發趣法 二十四緣」的重要基礎。
第八品「發趣法 二十四緣」是將前七品所學的各種究竟法與概念連貫起來,呈現阿
毘達摩的全貎;就好比能看得懂整篇文章的意義。
2. 善用本《表解》的特色,作為輔助工具書
3. 配合《阿毗達摩概要精解》,作為輔助工具書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是一本以《攝阿毗達摩義論》為骨架,而充份地去補足所有的文字
相關資料的一本現代作品,語言表達非常淺白,很適合自學者。它是由 Bhikkhu Bodhi 著
尋法比丘譯,於 92 年出版。 法雨道場 2008.5.出版。
4.「活用阿毘達摩--實際應用在日生活中」
乍看之下,阿毘達摩好像機械式的,枯躁無味,然而究竟法的基本定義之一,是在
於它「能被親身體驗」,因此讀者若能經由「正念」的修習,並將所學的阿毘達摩應用於
實際生活中,辨識與體驗「自己」起心動念的品質,比如:現在生起的是善心或不善心?
是果報心或造善惡業的心?就如同分析師能夠正確且客觀地分析事件或問題的屬性一
樣,讀者將會發現阿毘達摩的「實用性」,並從中獲得「實質利益」,那麼學習阿毘達摩
的興趣自然而然就會大幅提升。
《增支部》(A.5.79/III,107)說:「復次,諸比丘!當來之世有諸比丘,不修身,不修
戒,不修心,不修慧故,談論阿毘達摩論(abhidhammakatham),知識論(vedallakatham),
陷於黑法(kanhadhammam﹐即挑剔弱點、找碴、自以為了不起等)。諸比丘!如是法污
則律污,律污則法污。」可見論阿毘達摩,自身需要具備修心的條件與誠意。若想進一步
精確分析所有欲界、色界的名色法,以及自己或別人身心的名色法,則需修習「色業處」
與「名業處」。
5. 耐心
西方人通常將阿毘達摩當作一門「深度心理學」(depth psychology)來學習。深奧的
阿毘達摩常會令人望文生怯,或以為不關修行解脫,或因感到單調無聊,而放棄繼續學
習的機會,這將是很可惜的。
學習阿毘達摩的過程,尤其在自學的情況下,遇到困境或感到單調,總是在所難免。
就像研究任何深奧的專業知識一樣,除了需要有好的教材來幫助理解外,學習者本身的
「耐心」更是重要的關鍵。因此,學習上若遇到困難時,可先暫停一下,然後再繼續。
學習「究竟法」要能按捺得住,逐漸地便能從苦澀中品嚐出甘露法味。當讀者深入
《發趣論》 二十四緣時,將會發現所有那些曾經學過且被一一分解的究竟法,幾乎同時
呈現,而讀者必須花時間,去將那些「已被拆解」的究竟法「重組」起來,一旦進入這
個階段,讀者將會見識到阿毘達摩的深度與廣度,因而能了解:為何上座部佛教認為阿
毘達摩最能顯示佛陀的一切知智。

preface -8
當 生前一生
下一生
前一生
臨
死
心
路
過
程
心 流 圖 與 各 品 對 照 表心 相 續 流 圖 與 各 品 對 照 表
死心
離路心
(結生心.有分心.死心)
死心 結生結生
第 5 品「離心路過程」 第 4 品「心路過程」
離路心的所緣
第 5 品「離心路過程」
心
+
心所
心路過程
第 1、2、3 品
結生死心 結生死心
有分流
五門心路過程
意門心路過程
過 波 斷 五 識 領 推 確 速 速 速 速 速 速 速 彼 彼
意 速 速 速 速 速 速 速 彼 彼
心與心所的結構
有分流 心路過程
※ 結生心是每一世生起的第一個心,它緊接著前一世的死心之後生起。結
生心滅去後,緊接著生起的是有分心;有分心於一期生命裡,介於「心
路過程」與「心路過程」之間,直至死心生起止,然後結束一期生命。。
當心路過程裡的「路心」生起,有分心即被切斷,當「路心」不生起時,
有分心就會再次生起;有分心如此持續流動著,以維持生命不被中斷。
有分流
心
有分流
ch.1-1
第一 攝心分別品(Cittaparicchedo)
◙ 本品專品解說阿毘達摩的第一種究竟法--「心」(cittam)。本品透過各種分門
別類的方法,將心分類為 89 種(或 121 種);但從究竟法的角度而言,心整體被
視為一種究竟法,因為它們都有相同的特相,即:識知目標(所緣)。
◙ 本品【表解】先以〈總覽表〉分類 89 心,然後以〈歸納表〉整合 89 心,以幫助
記憶;其次則附上《攝阿毘達摩義論》之內文(字體為標楷體),並逐條解釋各
項專有術語;最後,則列舉生活中的實例,解說欲界善心與不善心。【表解】與
「論文」所採用的名詞翻譯之不同處,包括:果報心=異熟心,悅俱=喜俱。
由於往後的每一品,或多或少都會涉及到「心」,因此有興趣於研讀阿毘達摩的
人,最好能熟悉每一種心的分類與歸納,包括它們的:1.界、2.本性、3.因、4.受、
5.有行或無行、6.相應或不相應。至於初學者,則至少宜熟練於「查閱」這些分
類與歸納原則。
善用本品〈總覽表〉與〈歸納表〉,將大有助於對八十九心的理解與記憶。
(※ 進入第一品前,請先閱讀過「序」與「總導讀」,以便了解本《表解》的編排。)
〈八十九心分類簡表〉
本 性
界
造業心 (33) 非造業心 (無記心) (56)
總 計
不善心
(有因)
善心
(有因)
果報心 唯作心
81
世
間
心
欲界心 12 8
(有因)
8
(無因)
7+8
(有因)
8
(無因)
3 54
色界心 -- 5 5 5 15
無色界心 -- 4 4 4 12
8 出世間心 -- 4 4 -- 8
總 數 12 21 36 20 89
* 71 有因心=89 心-18 無因心(7 不善果報+8 善果報+3 唯作)
* 59 美因心=89 心-12 不善心-18 無因心
備註:本簡表的說明詳見下頁之重點整理。
廣大心
上界心
大至心
 本品導讀
ch.1-2
一.依「界」(avacara)分類,心有四類(ch.1-1 的簡表,由左而右對照):
【欲 界 心】54 個,分不善心(12)、無因心(18)、美因心(24)三種。
24 美因心分:善心、有因果報心、唯作心三組
【色 界 心】15 個,分為:善心、果報心、唯作心三組。
【無色界心】12 個,分為:善心、果報心、唯作心三組。
【出世間心】 8 個,分為:善心、果報心兩組。
二.依「本性」(jati)分類,心有四類(ch.1-1 的簡表,由上而下對照):
【不善心】12 個:貪根(8 個)、瞋根(2 個)、癡根(2 個)。
【善 心】21 個:欲界(8 個)、色界(5 個)、無色界(4 個)、出世間(道心 4 個)。
【果報心】(又名異熟心)36 個,分兩類:「無因果報心」(欲界才有)與「有因果
報心」。「無因果報心」又可分為「(無因)不善果報心」與「(無因)善果報心」。
「不善果報心」(7 個)是過去不善業引生的不善果報,所緣是不可喜的;「善
果報心」(8 個)是過去善業引生的善果報,所緣是可喜或極可喜的。「有因果
報心」於欲界(8 個)、色界(5 個)、無色界(4 個)、出世間(果心 4 個)。
【唯作心】20 個:欲界(無因 3 個,有因 8 個)、色界(5 個)、無色界(4 個)。
★「善心」與「不善心」是「主動造業」的心,會留下業的潛力,引生未來相
對應的善或不善果報。
「果報心」是「被動受業報」的心,是過去所造的善或不善業成熟而引生的
相對應果報,換言之,它是體驗成熟之業的心。
「唯作心」是既非造業的心,亦非受業報的果報心,只執行心的作用而已。
除了兩個欲界無因唯作心(轉向心)是凡聖共有之外,,其餘皆是阿羅漢特
有的心。
※ 善果報心、不善果報心與唯作心皆為「無記」。
三.依「因」(hetu)分類,心有兩類:「有因心」與「無因心」
【有因心】是指心有「貪.瞋.痴」三不善因,或「無貪.無瞋.無痴」三美因。
【無因心】是指心既無「貪.瞋.痴」三不善因,亦無「無貪.無瞋.無痴」三美因。
無因心有 18 心(含 15 果報心與 3 唯作心),其餘 71 心則皆是有因心。
~~~~~~~~~~~~~~~~~~~~~~~~~~~~~~~~~~~~~~~~~~~~~~~~~~~~~~~~~~~~~~~~~~~~
﹝補充說明﹞
1. 欲界善果報心有兩類:「無因善果報心」(與無因不善果報心執行相同作用)及「有因大善果報
心」,雖同樣各有8 個,但各自執行不同的作用見〈第三品〉攝作用 。
2. 欲界有因心、色界心與無色界心,各有三組名稱相同的善心、果報心、唯作心。
3. 「不善心」、「不善果報心」及「無因心」皆只出現於欲界心。
4. 造業的善心與不善心都是有因心,無記的果報心與唯作心則各分無因與有因兩種。 
美因心
 本品導讀 -- 重點整理
ch.1-3
八 十 九 心(與 121 心) 明細表
54
欲
界
心
12
不
善
心
貪
根
悅俱・邪見相應・無行
悅俱・邪見相應・有行
悅俱・邪見不相應・無行
悅俱・邪見不相應・有行
捨俱・邪見相應・無行
捨俱・邪見相應・有行
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
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
瞋
根
憂俱・瞋恚相應・無行
憂俱・瞋恚相應・有行
癡
根
捨俱・疑相應
捨俱・掉舉相應
18
無
因
心
7
無
因
不
善
果
報
心
眼識(捨俱)
耳識(捨俱)
鼻識(捨俱)
舌識(捨俱)
身識(苦)
捨俱領受(意界)
捨俱推度(意識界)
8
無
因
善
果
報
心
眼識(捨俱)
耳識(捨俱)
鼻識(捨俱)
舌識(捨俱)
身識(樂)
捨俱領受(意界)
捨俱推度(意識界)
悅俱推度(意識界)
3
無
因
唯
作
五門轉向(意界)
意門轉向(意識界)
(阿羅漢)生笑心(意識界)
8
有
因
大
善
心
悅俱・智相應・無行
悅俱・智相應・有行
悅俱・智不相應・無行
悅俱・智不相應・有行
捨俱・智相應・無行
捨俱・智相應・有行
捨俱・智不相應・無行
捨俱・智不相應・有行
8
有
因
大
果
報
心
悅俱・智相應・無行
悅俱・智相應・有行
悅俱・智不相應・無行
悅俱・智不相應・有行
捨俱・智相應・無行
捨俱・智相應・有行
捨俱・智不相應・無行
捨俱・智不相應・有行
8
有
因
大
唯
作
心
悅俱・智相應・無行
悅俱・智相應・有行
悅俱・智不相應・無行
悅俱・智不相應・有行
捨俱・智相應・無行
捨俱・智相應・有行
捨俱・智不相應・無行
捨俱・智不相應・有行
15
色
界
心
5
善
心
初禪 尋・伺・喜・樂・一境性
第二禪 伺・喜・樂・一境性
第三禪 喜・樂・一境性
第四禪 樂・一境性
第五禪 捨・一境性
5
果
報
心
初禪 尋・伺・喜・樂・一境性
第二禪 伺・喜・樂・一境性
第三禪 喜・樂・一境性
第四禪 樂・一境性
第五禪 捨・一境性
5
唯
作
心
初禪 尋・伺・喜・樂・一境性
第二禪 伺・喜・樂・一境性
第三禪 喜・樂・一境性
第四禪 樂・一境性
第五禪 捨・一境性
12
無
色
界
心
4
善
心
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
4
果
報
心
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
4
唯
作
心
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
8
出
世
間
心
4
善
心
須陀洹道心
斯陀含道心
阿那含道心
阿羅漢道心
4
果
報
心
須陀洹果心
斯陀含果心
阿那含果心
阿羅漢果心
40 出世間心
道果
禪那
20 道 心 20 果 心
初
禪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第
二
禪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第
三
禪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第
四
禪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第
五
禪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ch.1-4
ch.1-3
八十九心分類〈總覽表〉
本性
界
12 不 善 心 21 善 心
56 無 記 心
36 果 報 心 20 唯 作 心
21 有因心 15 無因心 17 有因心 3 無因心
54
欲
界
心
15
色
界
心
12
無
色
界
心
8
出
世
間
心
12
不
善
心
1.悅俱邪見相應無行心
2.悅俱邪見相應有行心
3.悅俱邪見不相應無行心
4.悅俱邪見不相應有行心
5.捨俱邪見相應無行心
6.捨俱邪見相應有行心
7.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心
8.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心
9.憂俱瞋恚相應無行心
10.憂俱瞋恚相應有行心
11.捨俱疑相應心
12.捨俱掉舉相應心
7
無
因
不
善
果
報
心
1.眼識 (捨俱)
2.耳識 (捨俱)
3.鼻識 (捨俱)
4.舌識 (捨俱)
5.身識 (苦)
6.捨俱領受心
7.捨俱推度心
8
無
因
善
果
報
心
1.眼識 (捨俱)
2.耳識 (捨俱)
3.鼻識 (捨俱)
4.舌識 (捨俱)
5.身識 (樂)
6.捨俱領受心
7.捨俱推度心
8.悅俱推度心
8
大
果
報
心
1.悅俱智相應無行心
2.悅俱智相應有行心
3.悅俱智不相應無行心
4.悅俱智不相應有行心
5.捨俱智相應無行心
6.捨俱智相應有行心
7.捨俱智不相應無行心
8.捨俱智不相應有行心
8
大
善
心
1.悅俱智相應無行心
2.悅俱智相應有行心
3.悅俱智不相應無行心
4.悅俱智不相應有行心
5.捨俱智相應無行心
6.捨俱智相應有行心
7.捨俱智不相應無行心
8.捨俱智不相應有行心
5
廣
大
果
報
心
1.初禪心
2.第二禪心
3.第三禪心
4.第四禪心
5.第五禪心
5
廣
大
善
心
1.初禪心
2.第二禪心
3.第三禪心
4.第四禪心
5.第五禪心
5
廣
大
唯
作
心
1.初禪心
2.第二禪心
3.第三禪心
4.第四禪心
5.第五禪心
4
廣
大
善
心
1.空無邊處心
2.識無邊處心
3.無所有處心
4.非想非非想處心
4
廣
大
果
報
心
1.空無邊處心
2.識無邊處心
3.無所有處心
4.非想非非想處心
4
廣
大
唯
作
心
1.空無邊處心
2.識無邊處心
3.無所有處心
4.非想非非想處心
4
出
世
間
善
心
1.須陀洹道心
2.斯陀含道心
3.阿那含道心
4.阿羅漢道心
4
出
世
間
果
報
心
1.須陀洹果心
2.斯陀含果心
3.阿那含果心
4.阿羅漢果心
8
大
唯
作
心
1.悅俱智相應無行心
2.悅俱智相應有行心
3.悅俱智不相應無行心
4.悅俱智不相應有行心
5.捨俱智相應無行心
6.捨俱智相應有行心
7.捨俱智不相應無行心
8.捨俱智不相應有行心
有因唯作心皆是阿羅漢特有:
3
無
因
唯
作
心
1.五門轉向心
2.意門轉向心
3 生笑心
(阿羅漢特有)
引生相對的
造業的善心與不善心 果報心
ch.1-6
八 十 九 心〈歸納表〉
造業(因) 受報(果) 非造業非受報
善心與不善心 果報心 唯 作 心
欲
界
心
15
色
界
心
12
無
色
界
心
8
出
世
間
心
8 大善心
8 有因
大果報心
引生相對應的
5 色界
果報心
引生相對應的
5 色界善心
8 無因
善果報
心
引生相對應的
12 不善心:
貪根 8
瞋根 2
痴根 2
引生相對應的 7 無因
不善果報心
4 無色界
果報心
引生相對應的
4 無色界善心
5 色界
唯作心
4 無色界
唯作心
3 無因
唯作心
8 有因
大唯作心
4 道心
引生相對應的
4 果心
【色界心】
5色禪 x 3 組(善心/果報心/唯作心) =15
【無色界心】
4無色禪 x 3 組(善心/果報心/唯作心)=12
【欲界有因美心】
8 大善心 x 3 組(善心/果報心/唯作心)=24
【欲界不善心】
貪根 8+瞋 2+痴 2=12
【欲界無因心】=18
【出世間心】
4 出世間心 x 2 組(道心/果心)=8
【幫助記憶之說明】
1. 以「界」為緃軸,以「本性」為横軸。
2. 背誦:12 不善心/18 無因心 =30
3. 公式:8 欲+5 色+4 無色,各乘以 3 界=51
4. 公式:4 出世間,乘以 2 = 8
(十八無因心)
ch.1-7
﹝《攝阿毘達摩義論》1
論文2
及名詞解釋﹞
第一 攝心分別品
書序(Gantharambhakatha)
Sammasambuddhamatulam sasaddhammaganuttamam.
無上正等正覺者3
,及諸正法4
最上僧5
,
Abhivadiya bhasissam, Abhidhammatthasavgaham.
歸命禮敬我當說:《攝阿毘達摩義論》。
Tattha vuttabhidhammattha, catudha paramatthato.
此中敘說對法義,依第一義6
有四種:
Cittam cetasikam rupam, nibbanamiti sabbatha.
心7
.心所8
.色9
及涅槃10
,攝一切法盡無遺。
1
〔攝〕savgaha (<sam+ gah(梵 grah)拿), 在此作「編輯、分類」。〔阿毘達摩〕Abhidhamma(勝法、對
法):為「超越法與有別於法」(dhammatirekadhammavisesatthena, DhsA.p.2.);其接頭詞 abhi
(上等)的意義是顯著與卓越,dhamma(法、達摩)在此是指教法。阿毘達摩的意思是:卓越
的教法,因為它可以使人達到解脫。〔義〕attha, attha,【陽性】,義理、意義。
2
〔論文〕譯文取自葉均譯本,註解由編者附加。
3
〔正等正覺者〕(sammasambuddha):在此指釋迦牟尼佛。「佛陀」之稱乃是未經他人啟蒙正法而自
知自證一切諸法實相,滅盡一切貪瞋癡。佛陀也被稱為無比的(atula),沒有人擁有佛陀無量
的功德,即:如來的十力(《中部•師子吼大經》M.12.Mahasihanadasuttam)、四自信
(cattarimani vesarajjani 四無所畏)、一切知智(sabbabbutabana)。如《增支部》A.1.13./I,22.世
尊自說:「如來是阿羅漢、正等正覺者。諸比丘!有一個人出現於世是 1
獨一無二、2
無雙、 3
無比、4
無等比、5
無同等、6
無等同之補伽羅、7
無敵、8
無敵中的無敵、9
兩足尊。」)
4
〔正法〕(sadhamma):指佛陀的教法,包括:教典(pariyatti 三藏、註解書)、修行(patipatti 戒
律、禪定、布施、忍耐、出離等)、通達(pativedha 體證道、果、涅槃)。
5
〔最上僧〕(ganuttama):指賢聖僧,四雙八輩,即: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
果、四果向、四果。
6
〔第一義〕(paramattha, 勝義(諦)):即「究竟法」。與究竟法相對的另一種是「世俗諦」
(sammutisacca)世間一般所見、所說之道理與概念。
7
〔心〕(citta<cit 思;Sk. citta):心純粹只是認知(覺知)目標。《法集論注》(DhsA.p.49.;
CS:p.92):Cintanatthena citta, vicittatthena va citta. 以思想之義,為‘心’;以考慮之義,為
‘心’。 心的特相:認知目標(所緣);作用:作為諸心所的前導者;現起:相續不斷的過程;
近因:名色。心又稱為「心王」,心(citta)、意(mana)、識(vibbana)都是同義詞。
8
〔心所〕(巴 cetasika;梵 caitasika):心的成份、內容或因子,繫於心(cittappatibaddha);又譯作
心所有法、心所法、心數法。心所從屬於心王,有 52 種心所。心、心所皆屬於名法。《相應
部注》SA.12.2./II,17.:namanalakkhanam namam.(傾向之相,為「名」。)
9
〔色〕(rupa):物質,由四大種(地、水、火、風)及四大種的衍生物所組成。
10
〔涅槃〕(nibbana;梵 nirvana):是道心與果心的所緣。是一切貪瞋癡的徹底滅盡(tanhakkhaya),
苦的滅盡。
ch.1-8
這裏先說心法有四種,即欲界1
、色界2
、無色界3
及出世間4
(心)。
一、五十四欲界心
此中欲界(心)是什麼呢?即:
1. 十二不善心5
:
(1)喜俱6
.邪見7
相應8
.無行9
.一10
,(2)(喜俱.邪見相應)有行11
.一,
1
〔欲界心〕(kamavacaracitta):是最常出現於欲地的心。欲地包括:人類、地獄、餓鬼、畜生、阿
修羅及六欲天,此地眾生有食欲、淫欲、睡眠欲等等之欲。欲地有情不單可以生起欲界心,
若修成色界定或無色界定,亦可生起色界心或無色界心;同理,欲界心不只可以出現於欲地,
亦可出現於其他地,如:色地或無色地。
〔地〕(bhumi)是指有情「投生與居住的所在地」,包括:欲地、色地、無色地。
〔界〕(avacara)是心經常活動或往返之處。分類為:欲界心、色界心、無色界心。各地有情經常
生起與該地相符的界心,但也能生起其他界心;各種界心大多出現於「與界心相符之地」,但
也可能出現於其它「地」。
2
〔色界心〕(rupavacaracitta):最常出現於色地的心。修成色界定者,若臨終時入色定,死後生色
地。色地又作色界天,即指淨妙之物質的器世間及其地眾生之稱。色地眾生不只可以生起色界
心,亦可生起欲界心或無色界心;同理色界心亦可出現於欲地,但不能出現於無色地。
3
〔無色界心〕(arupavacaracitta):是最常出現於無色地的心。「無色地」又作「無色界天」,即指無
物質、無方位之世界;修得無色界定者,若臨終時入無色定,死後生無色地。無色地眾生只
有精神作用(受、想、行、識)。分為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四
空處。無色地眾生亦可生起欲界心,但不生起比他下層的無色界心,或色界心。
4
〔出世間心〕(lokuttaracitta):緣取涅槃為所緣(Lokuttaracittani nibbanarammananiti)的心稱為「出
世間心」。而其他三界心(欲界、色界、無色界)則名為「世間心」(lokiyacitta)。
《阿毘達摩義廣釋》(Vibhv.p.59;CS:p.76):「渡過取蘊有為的世間,成為無漏的狀態,為‘出
世間道心’。然而,從此越過,為‘出世間果心’。兩者同樣是以涅槃而超越世間。換言之,處
於無上的、優勝的功德,為‘出世間’。」
5
〔不善心〕(akusalacitta):是造不善業的心,能引生未來相對應的不善果報。不善(akusala)與非
福行(apubbabhisavkhara)、惡(papa)同義,善之對稱。謂能毀損、傷害現前及未來的惡
法,也會導致再生於惡道(苦處)。不善心有貪(欲求)、瞋(怨恨)、癡(無知)等三不善
根。《正見經》定義「不善」為:殺生、不與取、邪淫、妄語、兩舌、粗惡語、綺語、貪、瞋
恚、邪見。「不善之根本」為:貪、瞋、癡。
6
〔喜俱〕(somanassasahagatam 又譯:〔悅俱〕)伴隨著喜受(悅受)。〔俱〕(sahagatam):一起;陪
同;伴隨。論文譯為喜俱,本【表解】則採用「悅俱」。在欲界,有悅受必然有喜心所。
7
〔邪見〕(ditthi):造惡、不善時,不認為將會帶來惡果;認為業力(kamma)、果報(vipaka 造因的
結果)並不存在,該惡、不善心就是「邪見相應」。反之,造惡時,認為將會帶來惡果;認為
業力、果報存在,該不善心就是「邪見不相應」。
8
〔相應〕(sampayutta):與之相關聯(associated with),聯結的(connected)之意。指心所與心的相
關聯。例如:「邪見相應」表示「與‘邪見’相關聯」,即含有邪見心所;「智相應」表示「與智
相關聯」,即含有慧心所。
9
〔無行〕(asavkharika):自發性;自動自發;內不猶豫,外不受他人慫恿。無行心之心力強過有行
心。有一說:無行善心都只能產生無行果報心。
10
〔一〕(ekam):一個(心)。
11
〔有行〕(sasavkharika):經自己(考慮)或他人慫恿或刺激,才生起的心。有一說:有行善心則只能
產生有行果報心。
ch.1-9
(3)喜俱.邪見不相應 1
無行.一,(4)(喜俱.邪見不相應)有行.一,
(5)捨俱 2
邪見相應無行.一, (6)(捨俱.邪見相應)有行.一,
(7)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一,(8)(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一。
此等八法名為「貪俱心」。
(9)憂 3
俱.瞋恚 4
相應.無行.一,(10)(憂俱.瞋恚相應)有行.一。
此等二法名為「瞋恚相應心」。
(11)捨俱.疑 5
相應.一,(12)捨俱.掉舉 6
相應.一。
此等二法名為「愚癡心」。
如是一切,稱為「十二不善心」。
貪根有八種,瞋.癡根各二,如是總稱為:十二不善心。
【十二不善心】
總數 根 受 相應/不相應 無行/有行
1
貪
根
(1) 悅俱 邪見相應 無行
2 (2) 悅俱 邪見相應 有行
3 (3) 悅俱 邪見不相應 無行
4 (4) 悅俱 邪見不相應 有行
5 (5) 捨俱 邪見相應 無行
6 (6) 捨俱 邪見相應 有行
7 (7) 捨俱 邪見不相應 無行
8 (8) 捨俱 邪見不相應 有行
9 瞋
根
(1) 憂俱 瞋恚相應 無行
10 (2) 憂俱 瞋恚相應 有行
11 癡
根
(1) 捨俱 疑相應 --
12 (2) 捨俱 掉舉相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相應〕(vippayutta):與之不相關聯。指心所與心不相關聯的。
2
〔捨俱〕(upekkhasahagatam)伴隨著捨受。
3 〔憂〕(不如意 domanassa﹐<[du 惡﹑難]+[mano]意 ):指心的苦受;不快樂。心感受苦稱為
「憂」,「憂俱」包括:瞋、嫉妒、慳吝、惡作(後悔、懊惱)。
4〔瞋恚〕(patigha<pati 反 + gha 破壞;梵語 pratigha):反擊、瞋、怒、生氣。有情生起瞋恚,使身
心熱惱,不得平靜。
5
〔疑〕(vicikiccha):懷疑佛法僧三寶、因果、緣起等。由於聖者斷「疑」,故疑應解作:懷疑佛法
僧三寶、因果、緣起等,而不解作對一般事務的懷疑。
6
〔掉舉〕(uddhacca﹐uddhata 抬高(pp.)+ ya(抽象名詞)﹐英譯: restlessness)):不平靜、心散
亂,心意動搖不定,內心忐(ㄊ
ㄢˇ)忑(ㄊ
ㄜˋ)。掉舉屬於十二種不善心之一,掉舉會產生不善果
報,但是不會產生來生結生的力量。
ch.1-10
2. 十八無因心:
(1)捨俱.眼識1
,(2)(捨俱)耳識,(3)(捨俱)鼻識,
(4)(捨俱)舌識,(5)苦2
俱.身識,(6)捨俱.領受心3
及(7)捨俱.推度心4
。
這七種名為「不善異熟心5
」。
(1)捨俱.眼識,(2)(捨俱)耳識,(3)(捨俱)鼻識,(4)(捨俱)舌識,
(5)樂6
俱.身識,(6)捨俱.領受心,(7)喜俱.推度心及(8)捨俱.推度心。
這八種名為「無因.善異熟心」。
(1)捨俱.五門轉向心7
,(2)(捨俱)意門轉向心8
及(3)喜俱(阿羅漢)笑心9
。
這三種名為「無因唯作心」。
1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稱為五識(pabcavibbana)即五根之識,能認識色、
聲、香、味、觸。在(無因)不善果報心和無因善果報心中,眼識(視覺)、耳識(聽覺)、鼻
識(嗅覺)、舌識(味覺)、身識(觸覺)都各有一對,合稱為〔雙五識〕(dvipabcavibbana)。雙
五識是無因果報心,有十個:善與不善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雙五識只在五門
心路裡生起,而且都是過去業的果報。眼識、耳識、鼻識、舌識皆是捨俱;而善果報身識是
樂俱,不善果報身識是苦俱。
2
〔苦〕(dukkha):身感受苦稱為「苦」,與不善果報身識俱行的受是「苦受」。《阿毘達摩義廣
釋》(Vibhv.p.64;CS:p.83):「有了惡、惡劣,身樂受到破壞,或者難以忍耐,稱為‘苦’。」
3
〔領受心〕(sampaticchana)領受(感受、領納)該印記。如:當目標撞擊眼門,顏色撞擊眼根時,
先生起令心轉向該目標的轉向心,隨後生起眼識(識知顏色),接著生起「領受心」,納受眼
識剛看過的目標。領受心是無因果報心,有兩個:捨俱不善領受心與捨俱善領受心。領受心
只在五門心路裡生起,而且都是過去業的果報。
〔意界〕(manodhatu)2 個領受心及 1 個五門轉向心都是屬於「意界」。
〔五識界〕是雙五識,唯以五境為所緣。
〔意識界〕(manovibbanadhatu)89 心中,扣除雙五識(10 個)與意界(3 個)後,其餘 76 心是意識界。
4
〔推度心〕(santirana<tireti<(tir 決定)決定):推度(考察)該印記。領受心之後,緊接著推度心生
起,檢查剛受到五識與領受心識知的目標。推度心是無因果報心,有三個:捨俱不善推度
心、捨俱善推度心,與悅俱善推度心。推度心是過去業的果報。
5
〔異熟心〕(vipaka(<vi 異+ pac(梵 pac)熟﹑煮)﹐又名果報心):是被動受報的心,是過去造善或不善
業所引生的相對應果報,是業的結果。「異熟」取義自︰造因之後,果報在不同時間成熟(異
時而熟)。論文譯為異熟心,本《表解》則採用「果報心」。果報心又可分為:無因與有因。
6
〔樂〕(sukha):與善果報身識俱生的受是「樂受」。
7
〔五門轉向心〕(pabcadvaravajjana):轉向心(avajjanacitta)之一,把心轉向該目標。若所緣呈現
於五根門(dvara)其中之一,把心轉向所緣的是五門轉向心。五門轉向心是無因、捨俱。它
是屬於「唯作心」,不是造業的善或不善心,也不是受業報的果報心。
8
〔意門轉向心〕(manodvaravajjana):當法所緣呈現於意門時,把心轉向該所緣的是「意門轉向
心」。當五所緣(顏色、聲音、香味、味道、接觸)呈現於五門時,它作為「確定心」
(votthapanacitta),其作用是確定或鑑別五識之一剛識知的目標。它是屬於「唯作心」。
9
〔生笑心〕(hasituppada-citta):只有佛或阿羅漢微笑(sita)時才會生起,且只有在欲地或色地生起
欲界心(Kamavacara)才有生笑心。生笑心含有「喜」(piti)心所。佛或阿羅漢的微笑有五
種:無因生笑心及四個欲界美因悅俱唯作心。
ch.1-11
如是一切,稱為「十八無因心1
」。
不善異熟七,善2
異熟有八,唯作心3
三種,為「十八無因」。
除惡及無因,尚餘五十九。或說九十一,是名為「淨心」4
。
【十八無因心】
總數 心 受
1
無
因
不
善
果
報
(1) 眼識 捨
2 (2) 耳識 捨
3 (3) 鼻識 捨
4 (4) 舌識 捨
5 (5) 身識 苦
6 (6) 領受 捨
7 (7) 推度 捨
8
無
因
善
果
報
(1) 眼識 捨
9 (2) 耳識 捨
10 (3) 鼻識 捨
11 (4) 舌識 捨
12 (5) 身識 樂
13 (6) 領受 捨
14 (7) 推度 悅
15 (8) 推度 捨
16 無
因
唯
作
(1) 五門轉向 捨
17 (2) 意門轉向 捨
18 (3) 生笑 悅
1
〔無因心〕(ahetukacitta):心的內容(心所)既沒有「貪、瞋、痴」三不善因,亦沒有「無貪、無
瞋、無痴」三善因,而只有「通一切心所」(見第二品心所)。無因心有兩種:無因果報心及
無因唯作心。由於所有的 18 無因心若不是果報心(15 無因果報心),就是唯作心(3 無因唯作
心),皆是無記,因此都不會產生未來的果報。
2
〔善心〕(kusalacitta):是主動造善業的心,能引生未來相對應的善果報。其性安穩,能於現前及
未來帶來自他利益、福利的清淨法,也會導致再生於善趣。《正見經》定義「善」為:離殺
生、離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兩舌、離粗惡語、離綺語、不貪、不瞋(不逆向行)、正
見。「善之根本」為:不貪、不瞋、不癡。
3
〔唯作心〕(kiriya, kriya):是中性的心,既非主動造業的善心與不善心,亦非被動承受業報的果報
心,只是執行心的作用,不能引生未來的果報;除了兩個欲界無因唯作心(轉向心)是凡聖
共有之外,其餘唯作心皆是阿羅漢特有的心。佛或阿羅漢的身語意,生起的是唯作心,不會
引生今生與來世的善報。「唯作心」屬於「無記心」(abyakusalacitta)。唯作心中,只有五門
轉向、意門轉向與生笑心等 3 心是無因外,其餘 17 唯作心皆是有因。
4
〔美心〕(sobhanani):除 12 不善心與 18 無因心外,其餘 59 心皆稱為「美心」。美心包括:善心、
果報心與唯作心;從另一角度言,包括:24 欲界心,以及所有的色界心、無色界心與出世間
心。
ch.1-12
3. 二十四有因(美)心1
:
(1)喜俱.智相應2
.無行.一,(2)(喜俱.智相應)有行.一,
(3)喜俱.智不相應3
.無行.一,(4)(喜俱.智不相應)有行.一,
(5)捨俱.智相應.無行.一,(6)(捨俱.智相應)有行.一,
(7)捨俱.智不相應.無行.一,(8)(捨俱.智不相應)有行.一。
這是八種「欲界善心」。
(1)喜俱.智相應.無行.一,(2)(喜俱.智相應)有行.一,
(3)喜俱.智不相應.無行.一,(4)(喜俱.智不相應)有行.一,
(5)捨俱.智相應.無行.一,(6)(捨俱.智相應)有行.一,
(7)捨俱.智不相應.無行.一,(8)(捨俱.智不相應)有行.一。
這是八種「欲界有因異熟心」。
(1)喜俱.智相應.無行.一,(2)(喜俱.智相應)有行.一,
(3)喜俱.智不相應.無行.一,(4)(喜俱.智不相應)有行.一,
(5)捨俱.智相應.無行.一,(6)(捨俱.智相應)有行.一,
(7)捨俱.智不相應.無行.一,(8)(捨俱.智不相應)有行.一。
這是八種「欲界有因唯作心」。
如是一切二十四種,稱為欲界有因善、異熟、唯作心。
欲界中有因,善.異熟.唯作, 由於受.智.行,區別二十四。
欲異熟廿三,善.不善二十, 唯作有十一,共為五十四。
【二十四欲界美心】
欲界有因心(或美心)分三組:8大善心、8大果報心、8大唯作心。
1
〔有因心〕(hetukacitta):是指心的成份(心所)有「貪、瞋、痴」三不善因,或「無貪、無瞋、無
痴」三善因。有因心有四種:不善心、善心、有因果報心及有因唯作心。
2
〔智相應〕(banasampayutta):是指具有慧心所,能如實知見諸法。
3
〔智不相應〕(banavippayutta):缺少慧心所,但並沒有只屬於不善心的無明或痴。
【大果報心】
即是「8 欲界有因善果報心」;
大果報心是與大善心相對應的
果報心。
【大唯作心】
即是「8 欲界有因唯作心」;
只有阿羅漢才會生起的心。
1
大善心 / 2
大果報心 / 3
大唯作心
受 相應 ⁄ 不相應 無行/有行
(1) 悅俱 智相應 無行
(2) 悅俱 智相應 有行
(3) 悅俱 智不相應 無行
(4) 悅俱 智不相應 有行
(5) 捨俱 智相應 無行
(6) 捨俱 智相應 有行
(7) 捨俱 智不相應 無行
(8) 捨俱 智不相應 有行
ch.1-13
二、十五色界心
(1)尋、伺、喜、樂、一境性俱初禪善心,(2)伺、喜、樂、一境性俱第二禪善心,
(3)喜、樂、一境性俱第三禪善心,(4)樂、一境性俱第四禪善心,
(5)捨、一境性俱第五禪善心。
這五種名為「色界善心」。
(1)尋、伺、喜、樂、一境性俱初禪異熟心,(2)伺、喜、樂、一境性俱第二禪異熟心,
(3)喜、樂、一境性俱第三禪異熟心,(4)樂、一境性俱第四禪異熟心,
(5)捨、一境性俱第五禪異熟心。
這五種名為「色界異熟心」。
(1)尋、伺、喜、樂、一境性俱初禪唯作心,(2)伺、喜、樂、一境性俱第二禪唯作心,
(3)喜、樂、一境性俱第三禪唯作心,(4)樂、一境性俱第四禪唯作心,
(5)捨、一境性俱第五禪唯作心。
這五種名為「色界唯作心」。
如是一切十五種,名為色界善、異熟、唯作心。
由於禪差別,色界意有五。 善.異熟.唯作, 區別彼十五。
【十五色界心】
色界心分三組:5善心、5果報心、5唯作心。
禪那是專注與安止於一境之心,諸禪支的組合,是初步檢查得禪那的方法。禪支一
共有五個,即:1. 尋(vitakka):專注目標(所緣)。伺(vicara):繼續專注目標。喜
(piti):喜歡目標,或許可說主動的喜,屬於行蘊,不是受蘊。樂(sukha):感受目標
生起是快樂的感受,或許可說被動接受產生的樂,是受蘊。一境性(ekaggata):心專注
於一境(一個固定的目標)。捨(upekkha):平等心、旁觀的心。
初禪有:尋、伺、喜、樂、一境性五禪支,第二禪棄除尋,第三禪再棄除伺,第四
禪再棄除喜,第五禪,則以捨受取代樂受。色界善心與唯作心能在欲地生起,但色界果
報心只能在色地生起。初禪至第五禪前的近行定都屬於欲界,初禪至第五禪安止定
(appana samadhi)才屬於色界。
有人說,三昧現前,必有「空」、「明」、「樂」,但是這並非經典用語,也非阿
毘達摩用語。
禪 支
色禪
尋 伺 喜 樂 一境性 捨
善心
果報心
唯作心
初禪 ˇ ˇ ˇ ˇ ˇ
第二禪 ˇ ˇ ˇ ˇ
第三禪 ˇ ˇ ˇ
第四禪 ˇ ˇ
第五禪 ˇ ˇ
ch.1-14
三、十二無色界心
(1)空無邊處善心,(2)識無邊處善心,(3)無所有處善心,(4)非想非非想處善心,
這四種名為「無色界善心」。
(1)空無邊處異熟心,(2)識無邊處異熟心,
(3)無所有處異熟心,(4)非想非非想處異熟心,
這四種名為「無色界異熟心」。
(1)空無邊處唯作心,(2)識無邊處唯作心,
(3)無所有處唯作心,(4)非想非非想處唯作心,
這四種名為「無色界唯作心」。
如是一切十二種,名為無色界善、異熟、唯作心。
由於所緣之差別,無色界意有四種。又依善.異熟.唯作,區別而立十二心。
【十二無色界心】
無色界心分三組:4善心、4果報心、4唯作心。
禪 支
無色禪
五 禪 支 捨
尋 伺 喜 樂 一境性
善心
果報心
唯作心
(1)空無邊處(第五禪) ˇ ˇ
(2)識無邊處(第五禪) ˇ ˇ
(3)無所有處(第五禪) ˇ ˇ
( 4 ) 非想非非想處(第五禪) ˇ ˇ
四、八出世間心
(1)須陀洹道心,(2)斯陀含道心,(3)阿那含道心,(4)阿羅漢道心,
這四種名為「出世間善心」。
(1)須陀洹果心,(2)斯陀含果心,(3)阿那含果心,(4)阿羅漢果心,
這四種名為「出世間異熟心」。
如是一切八種,名為出世間善、異熟心。
由於四道別,故善心有四, 同彼異熟果,為無上八種。
十二不善心,善心二十一, 三十六異熟,二十唯作心;
欲界五十四,色界心十五。 無色心十二,出世間八種;
如是應知意,區別八十九 。 智者再分別,一百二十一。
ch.1-15
【八出世間心】
八出世間心可分為兩組:4 道心(善心)與 4 果心(果報心)
世間心(lokiyacitta﹐包括欲界心、色界心、無色界心)是生起於三界的心,出世間心
則是以涅槃為目標的心,是證道、果與入果定時生起的心。(Abs.Ch.3.#62.:Lokuttaracittani
nibbanarammananiti.諸出世間心以涅槃為所緣),在道心(maggacitta見道位)剎那,斷了隨
眠(anusaya),初果斷三結,二果斷粗的欲界貪、瞋,三果斷(細的)欲界貪、瞋,四果斷五
上分結。阿羅漢今生不會再生起善心或不善心,只會生起屬於無記的唯作心與果報心。
四地眾生生起的心
界
地
世間心 出世間心
欲界心 色界心 無色界心
初
禪
第
二
禪
第
三
禪
第
四
禪
第
五
禪
無
想
定
空
無
邊
處
識
無
邊
處
無
所
有
處
非
想
非
非
想
處
欲 地--善趣地(凡﹑聖)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欲 地--惡趣地(凡) V
色 地
初~第五禪(凡﹑聖)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無想地(凡)
無色地
空無邊處(凡﹑聖) V V V V V *V
識無邊處(凡﹑聖) V V V V *V
無所有處(凡﹑聖) V V V *V
非想非非想處(凡﹑聖) V V *V
*「欲地--善趣地眾生」,具有三因者,可以經驗到初禪乃至第五禪,及出世間心。
* 無想地︰不生起任何三界心,聖者不投生無想地。
* 無色地︰凡夫投生無色地之後,不可能證聖果。
* 詳見ch.4-15~17〈三界凡聖生起的路心〉
八
出
世
間
心
須陀洹道心 須陀洹果心
斯陀含道心 斯陀含果心
阿那含道心 阿那含果心
阿羅漢道心 阿羅漢果心
※有學聖者(包括: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平常生起的心是世間心,包括:善心、不
善心、果報心與 2 唯作心,而且只有在入各自相符的果定時才會生起屬於出世間的果心。
請注意,道心只有在斷除或永遠減弱煩惱時的那一個特殊刹那才會生起,每一道心只各
生起一次,而且每次只維持一個心識刹那;比如:須陀洹聖者再生起道心時,一定是證
斯陀含時,若再次生起道心時,一定是證阿那含時。
※無學聖者(阿羅漢)平常生起的心是世間心,包括:唯作心與果報心,而且只有在入阿
羅漢果定時才會生起屬於出世間的果心。請注意,阿羅漢不會再生起任何道心,因為阿
羅漢已無任何煩惱需要被斷除;亦不會再生起任何善心與不善心,因為阿羅漢已不再造
任何善惡業。
ch.1-16
五、一百二十一心
八十九心,怎樣成為一百二十一心 1
?尋、伺、喜、樂、一境性俱初禪須陀洹道心,
伺、喜、樂,一境性俱第二禪須洹道心,喜、樂、一境性俱第三禪須陀洹道心,樂、一境性
俱第四禪須陀洹道心,捨、一境性俱第五禪須陀洹道心。這五種名為「須陀洹道心」。「斯陀
含道心」、「阿那含道心」、「阿羅漢道心」,同樣各有五種,共二十道心。如是果心亦有二
十,則出世間心,共有四十。2
由禪相應別,一一分作五, 說此無上心,共有四十種。
當知如色界,初禪等差別, 無上心亦然。無色屬第五 3
。
於是初禪等,各說十一種 4
。 最後第五禪,共有二十三 5
。
善心三十七 6
,異熟五十二 7
。 是故智者說:一百二十一。
【依界與本性分 121 心】
本性
界 不善心 善心
無 記 心 總 計
果報心 唯作心
欲界 12 8 15+8 3+8 54
色界 --- 5 5 5 15
無色界 --- 4 4 4 12
出世間 --- 20 20 --- 8
總數 12 37 52 20 121
出世間心有八或四十個:八出世間心是四道心(須陀洹道心等)與四果心(須陀洹果心
等);若依五色界禪的分類,則為四十出世間心。在初禪體證道・果時,尚具有初禪五禪支
(尋、伺、喜、樂、一境性),但是以涅槃為所緣時,無法覺知喜、樂等。在其餘四禪那體
證道・果時,具有的禪支與色界禪禪那相同。「純觀乘者」(suddhavipassanayaniko)證涅槃,
絕大部份在初禪出世間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原來的 89 心是 81 個世間心和 8 個出世間心。現在從 8 個出世間心展開為 40 個,再加 81 個世間心,
便成為 121。
2
由於禪支相應的差別,五禪乘以 8 出世間心,等於 40 個。
3
色有五禪差別,無上(出世間)心也具五禪。「無色屬第五」,因為所有無色界禪都只有捨與一境性二
支,和色界第五禪一樣,所以無色界心是被認為包攝於第五禪中的。
4
﹝每一個被說為十一個﹞,因為色界每一禪各有 1 個善、果報和唯作,再加上出世間每一禪的 8 個
四道四果等,故有 11 個。
5
﹝二十三個﹞:即色界第五禪的善、果報和唯作各 1 個,加無色禪 12 個和出世間第五禪 8 個,故有 23 種。
6
﹝善心有三十七個﹞:即欲界 8 個、色界 5 個、無色界 4 個和出世間 20 個。
7
﹝果報心有五十二個﹞:即欲界 23 個(欲界 15 無因+8 有因)、色界 5 個、無色界 4 個、出世間 20 個。
ch.1-17
欲界不善心、善心的生活實例
欲 界 心 生 活 實 例
12
不
善
心
8
貪
根
悅俱・邪見相應・無行 明知吃飽了,但還是高興地繼續吃到肚子很脹,而且不自知這是貪吃。
悅俱・邪見相應・有行 受到某餐廳廣告詞的強烈吸引,滿心歡喜地前往用餐,而且不認為
這與因果有任何關係。
悅俱・邪見不相應・無行 知道貪吃不好,還是忍不住地盡情地享受著零食。
悅俱・邪見不相應・有行 雖懂因果,但於推銷員的讚美下,愉快地買下一堆非必要的裝飾品。
捨俱・邪見相應・無行 只是習慣性地吃很多甜點,沒有任何愉快的感受,也不認為這是貪。
捨俱・邪見相應・有行 不懂因果且對電影沒有興趣的男孩,為了迎合好友的要求,陪同一
起看無意義的影片,心中沒有任何喜悅。
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 知道偷看別人的日記不對,還是忍不住地偷翻同學的日記,且沒有
任何感受。
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 知道搭車不買票是不對的,但為了省下車錢買書,還是說服自己上
車不買票,內心沒有任何喜悅的感受。
2
瞋
根
憂俱・瞋恚相應・無行 莫名地不喜歡某件東西。
憂俱・瞋恚相應・有行 經朋友的指點後,後悔沒有買下正在促銷的廉價商品。
2
癡
根
捨俱・疑相應 1. 懷疑因果報應。
2.「雖遇四諦美食而不甘樂,由不樂故便生猶豫。」(T27.245.3)
捨俱・掉舉相應 忐忑不安。
8
善
心
悅俱・智相應・無行 懂得因果的人,高高興興地主動佈施財物給需要幫助的人。
悅俱・智相應・有行 受到師長的鼓勵後,了解因果且滿心歡喜地發願今生要認真修行。
悅俱・智不相應・無行 不懂因果的人,自動自發且心情愉快地幫忙救災工作。
悅俱・智不相應・有行 受到朋友的勸說,高興地一起讀佛經,但不了解其中的意思。
捨俱・智相應・無行 懂得因果的人,平靜的接受別人對他的誤會,心中沒有任何不悅。
捨俱・智相應・有行 經朋友勸戒後,了解因果並決定改掉不良習慣,然而心中沒有喜悅。
捨俱・智不相應・無行 不懂因果的人,主動捐血救人,心中沒有任何快樂或不快樂。
捨俱・智不相應・有行 不懂因果的人,聽到他人的建議,捐了幾塊錢,但心中沒有喜悅。
ch.1-18
〈1.攝心分別品〉問題思考
( ) 1. 能體驗(或知道)目標(或所緣)的究竟法是:1.心與心所 2.色法 3.涅槃 4.以上皆是
( ) 2.「憂心忡忡」是:1.果報心 2.不善心 3.無因心 4.以上皆是
( ) 3. 身體的「苦受」是:1.果報心 2.不善心 3.有因心 4.以上皆是
( ) 4. 捨俱推度心是:1.欲界心 2.果報心 3.無因心 4.以上皆是
( ) 5. 心分為八十九種是因為:1.整理的結果 2.法爾如是(原來就如此) 3.經典所說
( ) 6. 善眼識不是:1.善心 2.無因心 3.捨受 4.欲界心
( ) 7. 無因唯作心:1.不是某因的果報 2.不會產生果報 3.沒有無貪.無瞋.無癡 4.以上皆是
( ) 8.「果報心」:1.是無記 2.不是造業的心 3.有取對象(所緣) 4.以上皆是
( ) 9.「智相應」不出現於: 1.無因的果報心 2.有因的果報心 3.有因的唯作心 4.善心
( )10. 美因心不包括:1.欲界善心 2.初禪心 3.五識 4.出世間果心
( )11.能生起捨受的心包括:1. 瞋心 2.貪心 3.身識 4.以上皆是
( )12.能造不善業的心:1.五門轉向心 2.貪心 3.眼識 4.色界初禪心
( )13.色界心沒有:1.善心 2.不善心 3.果報心 4.唯作心
( )14.不善耳識是:1. 不善心 2.憂俱 3.意識界 4.無因心
( )15.世間心包括:1.五門轉向心 2.阿羅漢初禪心 3.阿羅漢唯作心 4.以上皆是
( )16.阿羅漢入果定是:1.出世間果報心 2.出世間唯作心 3.世間唯作心 4.禪那心
( )17.不能產生果報的心,包括:1.生笑心 2.五門轉向心 3.意門轉向心 4.以上皆是
( )18.阿羅漢生笑心是:1.有慧 2.善心 3.能生起於無色地 4.以上皆非
( )19.阿羅漢平常會生起的心不包括:1.唯作心 2.出世間道心 3.出世間果心 4.五門果報心
( )20.「邪見相應」能出現於:1.貪心 2.瞋心 3.痴心 4.以上皆是
◆◆◆ ◆◆◆ ◆◆◆
1. 無因果報心與有因果報心有何差別?
2. 欲界善心與不善心會產生什麼果報心?
3. 阿羅漢為什麼不造善業、惡業?
4. 生在欲地可以生起色界心或無色界心嗎?色地眾生可以生欲界心或無色界心嗎?
5. 有行心與無行心有何差別?
6. 89 心與 121 心的差別如何?
7. 阿羅漢微笑時,生什麼心?
8. 生氣時,生起什麼心?
9. 列舉無因心。
10.請求別人幫助(善事)的心是善是惡? 課外題
ch.2-1
第二 攝心所分別品(Cetasikaparicchedo)
◙ 「心所」(cetasika)是分類心與分析心的重要依據;因此,本品專文解說第二種究
竟法--「心所」。本品首先從四個鑑別法(即:特相、作用、現起與近因),逐項
分析每一個心所。然後再由兩個不同的主軸分析心所與心的關係:一、心所相應理
(cetasikasampayoganaya):以「心所」作為分析的重點,逐項探討每一個「心所」
各能與哪些「心」相應;二、心所攝理(cetasikasavgahanaya):以「心」作為分析的
重點,逐項探討每一種「心」各能包含哪些「心所」。
「心所」是心的成份、因子,從屬於心,是心的伴隨者、附屬物。「心」是不會單
獨生起的,必定有相應的「心所」伴隨;心與心所的關係,如同國王與大臣,國王出
現必定有大臣伴隨。每個心識刹那都會有一組「心與心所」生起,該組「心與心所」
必定:同時生、同時滅、同一所緣、同一依處。心與心所的聚合即稱為「名聚」。
◙ 本品【表解】將每個「心所」與每個「心」之間的交叉組合關係,分別以「心所
為縱軸、心為橫軸」(心所相應理),及以「心為縱軸、心所為橫軸」(心所攝理),
詳細列表標明,方便讀者一一點算與理解。
關於心所與心之間的複雜關係,讀者不須要死記;若能以「經常查閱」表解的方
式,於日常生活中隨時檢視自己起心動念的品質,反而能經由「理解」的方式去
體會:心是基於心所的不同組合,而有不同層次的品質與分類方式。
所緣︰心所取的對象
依處︰心.心所住在那依靠處(Vibhv.p.103.)
52 心所
13 通一切心所
7 遍一切心心所
6 雜 心 所
14 不善心所
4 遍一切不善心心所
3 貪 根 心 所
4 瞋 根 心 所
2
有
行
心
所
19 遍一切美心心所
3 離 心 所
2 無 量 心 所
1 無 痴 心 所
25 美心所
1 痴 根 心 所
 本品導讀
ch.2-2
依「本性」分,心所可分為三類:
【通一切心所】通一切不善、善與無記的心所(13 個)
此類心所的「本性」是由共存(即:同一「名聚」裡同時存在)的心所與心決
定,尤其是相應的「因」;與美心共存則為美心所,與不善心共存則為不善心所,
與無記心共存則變成無記心所。通一切心所可再分兩類:
【遍一切心心所】(7 個):觸、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
這七個心所必然伴隨每個心;換言之,每一個心必然有這 7 個相應心所。
雙五識是最基本的心,就只有這 7 個心所。
【雜心所】(6 個):只發生於某些心。
「 尋 」不出現於:雙五識及第二禪以上的心。
「 伺 」不出現於:雙五識及第三禪以上的心。
「勝解」不出現於:雙五識及疑心。
「精進」不出現於:15 無因果報心及 1 無因五門轉向心
(16=18 無因心-1 意門轉向心-1 生笑心)。
「 喜 」出 現 於:悅俱(悅受)的心,但悅俱的第四禪心沒有喜。
「 欲 」不出現於:18 無因果報心及 2 痴心。
【不善心所】只與「不善心」相應的心所(14 個):
【遍一切不善心心所】(4 個):痴、無慚、無愧、掉舉。
這 4 個心所必然伴隨每個不善心。
【貪根組心所】(3 個):貪、邪見、我慢。
「貪」心所必然出現於 8 個貪心。「邪見」必然出現於 4 個邪見相應貪心;
「慢」只能出現於 4 個邪見不相應貪心,且視情況可出現或不出現。
【瞋根組心所】(4 個):瞋、嫉、慳、惡作。
「瞋」心所必然出現於兩個瞋心;嫉、慳、惡作則視情況可出現或不出現,
且不能同時出現。
【癡根組心所】(1 個):疑。只出現於疑心。
【有行心所】(2 個):昏沉、睡眠。只出現於 4 個有行貪心與 1 個有行瞋心。
【美心所】只與「美心」相應的心所(25 個),可分為四組:
【遍一切美心心所】(19 個)。
這 19 個心所必然伴隨每個美心,換言之,59 個美心必然有這 19 個心所。
【三離心所】(3 個):正語、正業、正命。
只出現於欲界八大善心,及八出世間心。八出世間心必然同時生起三離心
所,而欲界善心則視情況生起且一次只能生起其中一個。離有三種:自然離
(有機會造惡而不造惡)、持戒離(由於持戒而不造惡)、正斷離(出世間心)。
【無量心所】(2 個):悲無量心所與喜無量心所。
視情況出現,可出現於 28 種心,即:欲界 8 大善心、8 大唯作心及 12(初
禪至四禪)禪心。
【無痴心所】(1 個):慧。出現於欲界 12 智相應心、一切色界心、無色界心與出世間心。
 本品導讀 -- 重點整理
ch.2-3
【五十二心所】(Cetasika)
13 通一切心所
7
遍
一
切
心
心
所
(1)觸
(2)受
(3)想
(4)思
(5)一境性
(6)名命根
(7)作意
6
雜
心
所
(1)尋
(2)伺
(3)勝解
(4)精進
(5)喜
(6)欲
25 美心所
19
遍
一
切
美
心
心
所
(1)信
(2)念
(3)慚
(4)愧
(5)無貪
(6)無瞋
(7)中捨性
(8)心所輕安
(9)心輕安
(10)心所輕快性
(11)心輕快性
(12)心所柔軟性
(13)心柔軟性
(14)心所適應性
(15)心適應性
(16)心所練達性
(17)心練達性
(18)心所正直性
(19)心正直性
3
離
心
所
(1)正語
(2)正業
(3)正命
2
無量
心所
(1)悲憫
(2)隨喜
1
無痴
心所
(1)慧根
*(14)心所適應性=心所適業性
*(15)心適應性=心適業性
14 不善心所
4
遍
一
切
不
善
心
心
所
(1)痴
(2)無慚
(3)無愧
(4)掉舉
3
貪
根
(1)貪
(2)邪見
(3)慢
4
瞋
根
(1)瞋
(2)嫉
(3)慳
(4)惡作
1
痴
根
(1)疑
2
有
行
(1)昏沉
(2)睡眠
※ 五十二心所之巴利文、英文、中文對照表
詳見附錄
ch.2-4
五十二心所〈釋義〉
鑑別法
心所
特 相
(lakkhana)
作 用
(rasa)
現 起
(paccupatthana)
近因(足處)
(padatthana)
遍
一
切
心
心
所
觸
接觸目標 目標與識撞擊 1.因依處、目標與識集
合生起 2.導致受*(、想.
行)的生起(見 M.109.)
出現於諸門之境
受 被感受 體驗目標 身心受樂、苦、平靜 身根,即身淨色(的接觸)
想
在 心 裡 作 標 誌 或 印
記,知道目標之間的
差別,譬如「褐色」、
「金色」等等。
1. 通 過 以 前 所 作
的標誌,而認得
相同的所緣。
2. 對 目 標 作 印
記,以便再次體
會相同目標時能
知 道 「 就 是 這
個」。
1.心所注意的記號;根
據該記號或相去注意
目標。
2.不深入地取目標;不
取目標太久。
目標的顯現(如鹿看到用
草造成的假人時,會想它
為「人」。)
思 催促或發動相應法朝
向目標
集合(以便相應
法不會紊亂)。
指導 1.依處 2.目標 3.從觸至作
意最為顯著的相應法
一
境
性
1.作為首領。2.穩定
於目標,不散亂。3.
是相應法對目標不散
亂之因。
統一俱生法 1.平靜;寂止。
2.智(果)生起之因。
(多數是)樂受(*:這是指處
在禪定狀態)
命根 維持相應名法。 令相應名法能夠
從生起至壞滅之
間存在
維持相應名法存在,直
到壞滅
應受維持的名法
作意 「推動」或指揮相應
法朝向目標
把相應法與目標
連接起來
面對目標 目標
雜
心
所
尋 把心投向或導向目標 全面地撞擊目標 把心導向目標 目標(或目標+依處+觸)
伺 一再地伺察於所緣 重覆地把相應名
法置於目標
令心繼續(於所緣) 目標(或目標+依處+觸)
勝解 確信或確定目標 不猶豫 確定或決定 另一個需要抉擇的目標
精進
努力或能忍受所面
對的任何苦
支持或穩固相應
名法
不放棄 1.悚懼智(samvega bana),
在《增支部•一集》,佛陀
說:「有悚懼智者能正確地
精進。」2.精進事。
喜
喜歡目標 1. 令 身 與 心 喜
悅 。 2. 散 播 勝 心
生色至全身。
身與心的喜悅 目標(或目標+依處+觸)
欲 欲作 尋找目標 要目標;需要目標 所希求的目標
遍
一
切
不
善
心
心
所
癡
1.心盲目;無法如實
知 見 究 竟 法 的 真 實
性。2.或無智,即不
能透徹地知見究竟法
的真實性。
1. 不 能 透 徹 地 知
見究竟法的真實
性。
2. 覆 蔽 究 竟 法 的
真實性。
1.導致錯誤的修行,或
沒有正確的修行。
2.令慧眼盲目。
不如理作意,即作意目標
(究竟法)為常、樂、我、
淨等。
無慚 不厭惡或不恥於惡行 無恥地為惡 不退避於造惡 不尊重自己
無愧 不害怕惡行 無懼地為惡 不退避諸惡 不尊重他人
掉舉 心不平靜(如被風吹
起漣漪的水)
心不穩定(如被
風吹動的旗)
混亂 對散亂之心起不如理作意
ch.2-5
貪
根
心
所
貪 執著目標為「我的」 黏著目標 不能捨棄目標 認為諸結之法有樂味
*邪見
錯誤地作意究竟法為
常、樂、我、淨
錯誤地認為究竟
法 是 常 、 樂 、
我、淨
錯 誤 地 理 解 究 竟 法 為
常、樂、我、淨
不想見聖者,如佛陀等
等
慢
驕傲 高 舉 自 己 ;「 稱
讚」、「奉承」相
應名法
欲自標榜 與見不相應的貪
瞋
根
心
所
瞋
粗野 1. 令 自 己 掙 扎 與
顫 動 。 2. 身 體 的
掙扎與顫動。
3.怒燒(瞋的)心所
依處或身心。
毀壞身心;或毀壞自己
與他人的福利。
九或十種瞋怒事。
嫉 嫉羡他人的成就 不喜他人的成就 不 能 忍 受 看 到 他 人 成
就;背向他人的成就。
他人的成就
慳
隱秘自己已得或當得
的利益
不能忍受與他人
分享自己的利益
1.怨恨與吝嗇(因為不
樂於與他人分享自己所
得。)2.或導致不樂、不
喜與痛苦。
自己所得
惡作 追悔 追悔已造的惡,以
及沒有實行的善
不斷憶起時感到後悔,
或心感到不快。
已造的惡及未行的善
有
行
心
所
昏沈 不努力;不精進 去除精進 心的消沉,或辦事的精
進力退減。
對導致怠惰的所緣起不
如理作意
睡眠 心所的不適業 閉塞識門,或令
相應法沉滯
1.退離目標。
2.昏昏欲睡。
對導致怠惰的所緣起不
如理作意
痴
心
所
疑
懷疑三寶、緣起、因
果(對八事、*十六
事懷疑)
(對八事)起動
搖
1.導致(對八事)猶豫不
決。
2.有多種立場。 (刪除)
對懷疑八事、十六事起
不如理作意
遍
一
切
美
心
心
所
信
對當信之事有信心或
信仰。
1. 使 到 相 應 名 法
對 當 信 之 事 清
楚 。 2. 引 發 自 己
與相應名法對當
信之事有信心,
而不會退減,也
不退避。
1.相應名法對當信之事
不迷濛。2.無疑、無不
如理作意,以及不猶豫
地確定當信之事,或使
到 對 當 信 之 事 作 出 決
定。
當信之事
念
1.使相應法對目標念
念分明而不流失。
2.全心投入於善行。
去除會令目標消
失的放逸;不令
目標消失。
1.守護心,或守護禪修
目標。2.心面對目標的
狀態。
1.強而有力的想。
2.或身念處等等。
慚 對惡行感到厭惡 恥於造惡 退避諸惡 尊重自己
愧 對惡行感到害怕 害怕造惡 退避諸惡 尊重他人
無貪
心不貪求、不染著目
標
不執著目標為「我
的」或「我的東
西」
不執著目標 目 標 ( 或 依 處 + 目 標 +
觸);或如理作意。
無瞋
1.不粗野。2.不對抗。
(如事事皆隨順己意
的朋友。)
去除怨恨;去除
怒火
如滿月般清澈與祥和 目 標 ( 或 依 處 + 目 標 +
觸);或如理作意。
中捨
性
平衡心與心所、
*平等性
1. 防 止 過 多 或 不
足。2.去除偏差。
中捨 相應名法(或依處+目標
+觸);或如理作意。
ch.2-6
*上表錄自:帕奧禪師《智慧之光》(第三版)第十四章〈特相.作用.現起.近因〉,並加 ‘ * ’ 作補充
*Dhammasavgani-atthakatha 《 法 集 論 注 》( Atthasalini 殊 勝 義 ): DhsA.p.63.(CS:pg.106) :
Lakkhanadisu hi tesam tesam dhammanam sabhavo va samabbam va lakkhanam nama.(各種諸法
的諸相共通的自相,稱為‘特相’。)Kiccam va sampatti va raso nama.(作(用)或達成,稱為‘作
用’。)Upatthanakaro va phalam va paccupatthanam nama.(作為現前起或果,稱為‘現起’。)
Asannakaranam padatthanam nama.((最)鄰近之因,稱為‘近因’。)
遍
一
切
美
心
心
所
心所
輕安
心 所 ( 受 . 想 . 行 ) 輕
安、鎮靜
破除心所與心的
不安
心 所 與 心 的 寧 靜 、 輕
安、不顫動
心所與心
心輕
安
心的輕安、鎮靜 破除心所與心的
不安
心 所 與 心 的 寧 靜 、 輕
安、不顫動
心所與心
心所輕
快性
心所(受.想.行)的輕
快
破除心所與心的
沉重
心所與心不沉重 心所與心
心輕
快性
心的輕快 破除心所與心的
沉重
心所與心不沉重 心所與心
心所柔
軟性
心所(受.想.行)的柔
軟
破除心所與心的
僵硬性
心所與心對目標無對抗
及無阻礙
心所與心
心柔
軟性
心的柔軟 破除心所與心的
僵硬性
心所與心對目標無對抗
及無阻礙
心所與心
心所適
業性
心所(受.想.行)具堪
任性
破除心所與心對
善作業的不適應性
心所與心成功於取某所
緣為目標
心所與心
心適
業性
心具堪任性 破除心所與心對
善作業的不適應性
心所與心成功於取某所
緣為目標
心所與心
心所練
達性
心所(受.想.行)具熟
練性
破除心所與心之
疾病
心所與心毫無瑕疵 心所與心
心練
達性
心具熟練性 破除心所與心之
疾病
心所與心毫無瑕疵 心所與心
心所正
直性
心所(受.想.行)正直 破除心所與心的
欺騙性
心所與心不狡詐 心所與心
心正
直性
心正直 破除心所與心的
欺騙性
心所與心不狡詐 心所與心
離
心
所
正語 遠 離 、 擺 脫 不 正
語。
遠離惡語 不造惡語 信、慚、愧、知足等
正業 遠離、擺脫不正業
(殺、盜、淫)。
遠離身惡行 不造身惡行 信、慚、愧、知足等
正命 遠離、擺脫不正命
(非法營利)的心思。
遠離邪命 不造邪命 信、慚、愧、知足等
無
量
心
所
悲 憫 * 悲憫,拔除*自他之
苦。
不忍見*自他之苦 不殘忍,或導致*自他不
殘忍
如理作意見受盡苦難的*
自他沒有依歸
* 隨 喜 隨喜*自他利益、成
就而生喜悅。
不妒嫉*自他的成
就
對*自他的成就無厭惡 見到*自他的成就
慧
根
心
所
慧
1.透徹地如實知見
究竟法的自性相與
共相。2.毫無瑕疵
地徹知究竟法,如
神射手般一箭貫穿
目標。
如油燈般照亮目
標(意即驅除遮
蔽目標的黑暗愚
痴。)
對目標無迷惑(如受到
好 嚮 導 指 示 森 林 的 途
徑。)
定。(佛陀說有定者能如
實知見諸法。)(此定尤
其是觀智的近因。)
ch.2-7
心所與心之關係 略表
89(121)心
52 心所
54 欲 界 心 15 色 界 心 12 無 色 界 心 8 / 40 出 世 間心 總 計
12 不善心 18 無 因 心 24 有因心 善 / 果報 / 唯作 善 / 果報 / 唯作 道心 / 果心
貪
根
瞋
根
癡
根
雙
五
識
領
受
推
度
五
門
轉
向
意
門
轉
向
阿
羅
漢
笑
心
大
善
心
大
異
熟
心
大
唯
作
心
初
禪
第
二
禪
第
三
禪
第
四
禪
第
五
禪
空
無
邊
處
識
無
邊
處
無
所
有
邊
處
非
想
非
非
想
處
初
禪
第
二
禪
第
三
禪
第
四
禪
第
五
禪
以
89
心
分
以
121
心
分疑 掉
舉
8 2 1 1 10 2 3 1 1 1 8 8 8 3 3 3 3 3 3 3 3 3 8 8 8 8 8
13
通
一
切
心
所
遍一切心心所 7 8 2 1 1 10 2 3 1 1 1 8 8 8 3 3 3 3 3 3 3 3 3 8 8 8 8 8 89 121
6
雜
心
所
尋 8 2 1 1 2 3 1 1 1 8 8 8 3 8 55
伺 8 2 1 1 2 3 1 1 1 8 8 8 3 3 8 8 66
勝解 8 2 1 2 3 1 1 1 8 8 8 3 3 3 3 3 3 3 3 3 8 8 8 8 8 78 110
精進 8 2 1 1 1 1 8 8 8 3 3 3 3 3 3 3 3 3 8 8 8 8 8 73 105
喜 悅 4 1 1 悅 4 悅 4 悅 4 3 3 3 8 8 8 51
欲 8 2 8 8 8 3 3 3 3 3 3 3 3 3 8 8 8 8 8 69 101
14
不
善
心
所
遍善
一心
切心
不所
癡 8 2 1 1 12
無慚 8 2 1 1 12
無愧 8 2 1 1 12
掉舉 8 2 1 1 12
貪
貪 8 8
邪見 4 4
慢 4 4
瞋
瞋 2 2
嫉 2 2
慳 2 2
惡作 2 2
有
行
昏沈 4 1 5
睡眠 4 1 5
癡 疑 1 1
25
美
心
所
遍一切美心心所 19 8 8 8 3 3 3 3 3 3 3 3 3 8 8 8 8 8 59 91
離
心
所
正語 8 8 8 8 8 8 16 48
正業 8 8 8 8 8 8 16 48
正命 8 8 8 8 8 8 16 48
無
量
悲 8 8 3/0/3 3/0/3 3/0/3 3/0/3 40
喜 8 8 3/0/3 3/0/3 3/0/3 3/0/3 40
慧 慧 智 4 智 4 智 4 3 3 3 3 3 3 3 3 3 8 8 8 8 8 47 79
ch.2-8
心所與心之關係〈一覽表 1〉欲界心 ‘ ★ ’ 表示不生起,或只生起其中一個
89 心
52 心所
54 欲 界 心
12 不 善 心 18 無 因 心
8 大 善 心 8 大 果 報 心 8 大 唯 作 心
8 貪 根 2 瞋根 2 癡根 7 不善果報心 8 善果報心 3 唯作心
悅
俱
邪
見
相
應
無
行
悅
俱
邪
見
相
應
有
行
悅
俱
邪
見
不
相
應
無
行
悅
俱
邪
見
不
相
應
有
行
捨
俱
邪
見
相
應
無
行
捨
俱
邪
見
相
應
有
行
捨
俱
邪
見
不
相
應
無
行
捨
俱
邪
見
不
相
應
有
行
憂
俱
瞋
恚
相
應
無
行
憂
俱
瞋
恚
相
應
有
行
捨
俱
疑
相
應
捨
俱
掉
舉
相
應
捨
俱
眼
識
捨
俱
耳
識
捨
俱
鼻
識
捨
俱
舌
識
苦
俱
身
識
捨
俱
領
受
︵
意
界
︶
捨
俱
推
度
︵
意
識
界
︶
捨
俱
眼
識
捨
俱
耳
識
捨
俱
鼻
識
捨
俱
舌
識
樂
俱
身
識
捨
俱
領
受
︵
意
界
︶
悅
俱
推
度
︵
意
識
界
︶
捨
俱
推
度
︵
意
識
界
︶
五
門
轉
向
︵
意
界
︶
意
門
轉
向
︵
意
識
界
︶
阿
羅
漢
笑
︵
意
識
界
︶
悅
俱
智
相
應
無
行
悅
俱
智
相
應
有
行
悅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
悅
俱
智
不
相
應
有
行
捨
俱
智
相
應
無
行
捨
俱
智
相
應
有
行
捨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
捨
俱
智
不
相
應
有
行
悅
俱
智
相
應
無
行
悅
俱
智
相
應
有
行
悅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
悅
俱
智
不
相
應
有
行
捨
俱
智
相
應
無
行
捨
俱
智
相
應
有
行
捨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
捨
俱
智
不
相
應
有
行
悅
俱
智
相
應
無
行
悅
俱
智
相
應
有
行
悅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
悅
俱
智
不
相
應
有
行
捨
俱
智
相
應
無
行
捨
俱
智
相
應
有
行
捨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
捨
俱
智
不
相
應
有
行
13
通
一
切
心
所
7
遍
一
切
心
心
所
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境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命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雜
心
所
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勝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喜 ● ● ● ● ● ● ● ● ● ● ● ● ● ● ● ● ● ●
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不
善
心
所
遍善
一心
切心
不所
癡 ● ● ● ● ● ● ● ● ● ● ● ●
無慚 ● ● ● ● ● ● ● ● ● ● ● ●
無愧 ● ● ● ● ● ● ● ● ● ● ● ●
掉舉 ● ● ● ● ● ● ● ● ● ● ● ●
貪
心
所
貪 ● ● ● ● ● ● ● ●
邪見 ● ● ● ●
慢 ★ ★ ★ ★
瞋
心
所
瞋 ● ●
嫉 ★ ★
慳 ★ ★
惡作 ★ ★
有
行
昏沈 ● ● ● ● ●
睡眠 ● ● ● ● ●
癡 疑 ●
25
美
心
所
遍一切美心心所 1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離
心
所
正語 ★ ★ ★ ★ ★ ★ ★ ★
正業 ★ ★ ★ ★ ★ ★ ★ ★
正命 ★ ★ ★ ★ ★ ★ ★ ★
無
量
悲 ★ ★ ★ ★ ★ ★ ★ ★ ★ ★ ★ ★ ★ ★ ★ ★
喜 ★ ★ ★ ★ ★ ★ ★ ★ ★ ★ ★ ★ ★ ★ ★ ★
慧 慧 ● ● ● ● ● ● ● ● ● ● ● ●
實際生起 19 21 18~
19
20~
21
18 20 17-
18
19~
20
17~
18
19~
20
15 15 7 7 7 7 7 10 10 7 7 7 7 7 10 11 10 10 11 12 33~
34
33~
34
32~
33
32~
33
32~
33
32~
33
31~
32
31~
32
33 33 32 32 32 32 31 31 33~
34
33~
34
32~
33
32~
33
32~
33
32~
33
32~
33
32~
33
全部總數 19 21 19 21 18 20 18 20 20 22 15 15 7 7 7 7 7 10 10 7 7 7 7 7 10 11 10 10 11 12 38 38 37 37 37 37 36 36 33 33 32 32 32 32 31 31 35 35 34 34 34 34 33 33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نظرات في كتاب التصوير الفني في القرآن الكريم لسيد قطب
نظرات في كتاب التصوير الفني في القرآن الكريم لسيد قطبنظرات في كتاب التصوير الفني في القرآن الكريم لسيد قطب
نظرات في كتاب التصوير الفني في القرآن الكريم لسيد قطب
Om Muktar
 
Dr. Musli Vërbani - Bazat në Usulul Fikh (për fillestarë)
Dr. Musli Vërbani - Bazat në Usulul Fikh (për fillestarë)Dr. Musli Vërbani - Bazat në Usulul Fikh (për fillestarë)
Dr. Musli Vërbani - Bazat në Usulul Fikh (për fillestarë)Shkumbim Jakupi
 
الصدق - گرنگی ڕاستگۆيي -سوده‌كانی ڕاستگۆيیی - ئاودێر أحمد عبدالله-راستگۆ-Aw...
  الصدق - گرنگی ڕاستگۆيي -سوده‌كانی ڕاستگۆيیی - ئاودێر أحمد عبدالله-راستگۆ-Aw...  الصدق - گرنگی ڕاستگۆيي -سوده‌كانی ڕاستگۆيیی - ئاودێر أحمد عبدالله-راستگۆ-Aw...
الصدق - گرنگی ڕاستگۆيي -سوده‌كانی ڕاستگۆيیی - ئاودێر أحمد عبدالله-راستگۆ-Aw...
Facebook
 
Diaporama " Si vous aviez de la foi" - Luc 17, 5 10
Diaporama " Si vous aviez de la foi" - Luc 17, 5 10Diaporama " Si vous aviez de la foi" - Luc 17, 5 10
Diaporama " Si vous aviez de la foi" - Luc 17, 5 10
kt42 catechisme
 
حياة يسوع للأطفال - كتاب تلوين
حياة يسوع للأطفال - كتاب تلوينحياة يسوع للأطفال - كتاب تلوين
حياة يسوع للأطفال - كتاب تلوين
FreeChildrenStories
 
皇母訓子十誡_(二)_二誡_三誡
皇母訓子十誡_(二)_二誡_三誡皇母訓子十誡_(二)_二誡_三誡
皇母訓子十誡_(二)_二誡_三誡
huthief
 
Sirah Nabawiyah 11: Bersama Ibunda, Kakek dan Paman
Sirah Nabawiyah 11: Bersama Ibunda, Kakek dan PamanSirah Nabawiyah 11: Bersama Ibunda, Kakek dan Paman
Sirah Nabawiyah 11: Bersama Ibunda, Kakek dan Paman
AbuNailah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Namo Namah
 
236-obras-con-oshun
 236-obras-con-oshun 236-obras-con-oshun
236-obras-con-oshunMase Lobe
 
道義
道義道義
道義
lsscrq
 
جامع القراءات العشر للشيخ عبد الحميد شانوحة الجزءالثانى
جامع القراءات العشر للشيخ عبد الحميد شانوحة الجزءالثانى جامع القراءات العشر للشيخ عبد الحميد شانوحة الجزءالثانى
جامع القراءات العشر للشيخ عبد الحميد شانوحة الجزءالثانى Rehan Elbedwehy
 
菩萨行谊
菩萨行谊菩萨行谊
菩萨行谊
mingyift
 
جدول لمختلف رواية حفص
جدول لمختلف رواية حفصجدول لمختلف رواية حفص
جدول لمختلف رواية حفص
سمير بسيوني
 
百孝經聖訓輯要(四)_13-16_20180520_影音外放
百孝經聖訓輯要(四)_13-16_20180520_影音外放百孝經聖訓輯要(四)_13-16_20180520_影音外放
百孝經聖訓輯要(四)_13-16_20180520_影音外放
huthief
 
您認識佛教嗎?
您認識佛教嗎?您認識佛教嗎?
您認識佛教嗎?
宏 恆
 
2022 百孝經聖訓輯要 二 DAO.pptx
2022 百孝經聖訓輯要 二  DAO.pptx2022 百孝經聖訓輯要 二  DAO.pptx
2022 百孝經聖訓輯要 二 DAO.pptx
Sky Pure
 
Sosok dan Dimensi Ajaran Wahidiyah
Sosok dan Dimensi Ajaran WahidiyahSosok dan Dimensi Ajaran Wahidiyah
Sosok dan Dimensi Ajaran Wahidiyah
Badan Pembina Mahasiswa Wahidiyah Pusat
 
المقطوع والموصول بين رسم المصحف والأداء اللغوي مصحف المدينة نموذجا
المقطوع والموصول بين رسم المصحف والأداء اللغوي مصحف المدينة نموذجاالمقطوع والموصول بين رسم المصحف والأداء اللغوي مصحف المدينة نموذجا
المقطوع والموصول بين رسم المصحف والأداء اللغوي مصحف المدينة نموذجا
سمير بسيوني
 
妙訓_紮根圖 淨化人心_20140510_無影音
妙訓_紮根圖 淨化人心_20140510_無影音妙訓_紮根圖 淨化人心_20140510_無影音
妙訓_紮根圖 淨化人心_20140510_無影音huthief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品Namo Namah
 

What's hot (20)

نظرات في كتاب التصوير الفني في القرآن الكريم لسيد قطب
نظرات في كتاب التصوير الفني في القرآن الكريم لسيد قطبنظرات في كتاب التصوير الفني في القرآن الكريم لسيد قطب
نظرات في كتاب التصوير الفني في القرآن الكريم لسيد قطب
 
Dr. Musli Vërbani - Bazat në Usulul Fikh (për fillestarë)
Dr. Musli Vërbani - Bazat në Usulul Fikh (për fillestarë)Dr. Musli Vërbani - Bazat në Usulul Fikh (për fillestarë)
Dr. Musli Vërbani - Bazat në Usulul Fikh (për fillestarë)
 
الصدق - گرنگی ڕاستگۆيي -سوده‌كانی ڕاستگۆيیی - ئاودێر أحمد عبدالله-راستگۆ-Aw...
  الصدق - گرنگی ڕاستگۆيي -سوده‌كانی ڕاستگۆيیی - ئاودێر أحمد عبدالله-راستگۆ-Aw...  الصدق - گرنگی ڕاستگۆيي -سوده‌كانی ڕاستگۆيیی - ئاودێر أحمد عبدالله-راستگۆ-Aw...
الصدق - گرنگی ڕاستگۆيي -سوده‌كانی ڕاستگۆيیی - ئاودێر أحمد عبدالله-راستگۆ-Aw...
 
Diaporama " Si vous aviez de la foi" - Luc 17, 5 10
Diaporama " Si vous aviez de la foi" - Luc 17, 5 10Diaporama " Si vous aviez de la foi" - Luc 17, 5 10
Diaporama " Si vous aviez de la foi" - Luc 17, 5 10
 
حياة يسوع للأطفال - كتاب تلوين
حياة يسوع للأطفال - كتاب تلوينحياة يسوع للأطفال - كتاب تلوين
حياة يسوع للأطفال - كتاب تلوين
 
皇母訓子十誡_(二)_二誡_三誡
皇母訓子十誡_(二)_二誡_三誡皇母訓子十誡_(二)_二誡_三誡
皇母訓子十誡_(二)_二誡_三誡
 
Sirah Nabawiyah 11: Bersama Ibunda, Kakek dan Paman
Sirah Nabawiyah 11: Bersama Ibunda, Kakek dan PamanSirah Nabawiyah 11: Bersama Ibunda, Kakek dan Paman
Sirah Nabawiyah 11: Bersama Ibunda, Kakek dan Paman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四品
 
236-obras-con-oshun
 236-obras-con-oshun 236-obras-con-oshun
236-obras-con-oshun
 
道義
道義道義
道義
 
جامع القراءات العشر للشيخ عبد الحميد شانوحة الجزءالثانى
جامع القراءات العشر للشيخ عبد الحميد شانوحة الجزءالثانى جامع القراءات العشر للشيخ عبد الحميد شانوحة الجزءالثانى
جامع القراءات العشر للشيخ عبد الحميد شانوحة الجزءالثانى
 
菩萨行谊
菩萨行谊菩萨行谊
菩萨行谊
 
جدول لمختلف رواية حفص
جدول لمختلف رواية حفصجدول لمختلف رواية حفص
جدول لمختلف رواية حفص
 
百孝經聖訓輯要(四)_13-16_20180520_影音外放
百孝經聖訓輯要(四)_13-16_20180520_影音外放百孝經聖訓輯要(四)_13-16_20180520_影音外放
百孝經聖訓輯要(四)_13-16_20180520_影音外放
 
您認識佛教嗎?
您認識佛教嗎?您認識佛教嗎?
您認識佛教嗎?
 
2022 百孝經聖訓輯要 二 DAO.pptx
2022 百孝經聖訓輯要 二  DAO.pptx2022 百孝經聖訓輯要 二  DAO.pptx
2022 百孝經聖訓輯要 二 DAO.pptx
 
Sosok dan Dimensi Ajaran Wahidiyah
Sosok dan Dimensi Ajaran WahidiyahSosok dan Dimensi Ajaran Wahidiyah
Sosok dan Dimensi Ajaran Wahidiyah
 
المقطوع والموصول بين رسم المصحف والأداء اللغوي مصحف المدينة نموذجا
المقطوع والموصول بين رسم المصحف والأداء اللغوي مصحف المدينة نموذجاالمقطوع والموصول بين رسم المصحف والأداء اللغوي مصحف المدينة نموذجا
المقطوع والموصول بين رسم المصحف والأداء اللغوي مصحف المدينة نموذجا
 
妙訓_紮根圖 淨化人心_20140510_無影音
妙訓_紮根圖 淨化人心_20140510_無影音妙訓_紮根圖 淨化人心_20140510_無影音
妙訓_紮根圖 淨化人心_20140510_無影音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品
 

Viewers also liked

心路圖
心路圖心路圖
心路圖
宏 恆
 
20160716 大放 普賢行 李明哲編著
20160716 大放 普賢行 李明哲編著20160716 大放 普賢行 李明哲編著
20160716 大放 普賢行 李明哲編著
明哲 李
 
內觀修行的起源
內觀修行的起源內觀修行的起源
內觀修行的起源
宏 恆
 
神丛84:神学中的人学 ——天地人合一
神丛84:神学中的人学 ——天地人合一神丛84:神学中的人学 ——天地人合一
神丛84:神学中的人学 ——天地人合一amdg999
 
何來有我
何來有我何來有我
何來有我
宏 恆
 
十四種御心法
十四種御心法十四種御心法
十四種御心法
宏 恆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宏 恆
 
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
宏 恆
 

Viewers also liked (8)

心路圖
心路圖心路圖
心路圖
 
20160716 大放 普賢行 李明哲編著
20160716 大放 普賢行 李明哲編著20160716 大放 普賢行 李明哲編著
20160716 大放 普賢行 李明哲編著
 
內觀修行的起源
內觀修行的起源內觀修行的起源
內觀修行的起源
 
神丛84:神学中的人学 ——天地人合一
神丛84:神学中的人学 ——天地人合一神丛84:神学中的人学 ——天地人合一
神丛84:神学中的人学 ——天地人合一
 
何來有我
何來有我何來有我
何來有我
 
十四種御心法
十四種御心法十四種御心法
十四種御心法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
 

More from 宏 恆

行解內觀智慧禪
行解內觀智慧禪行解內觀智慧禪
行解內觀智慧禪
宏 恆
 
自然的代價
自然的代價自然的代價
自然的代價
宏 恆
 
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
宏 恆
 
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
宏 恆
 
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
宏 恆
 
安居處
安居處安居處
安居處
宏 恆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宏 恆
 
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
宏 恆
 
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對治煩惱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對治煩惱
宏 恆
 
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滅除痛苦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滅除痛苦
宏 恆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宏 恆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宏 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宏 恆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宏 恆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宏 恆
 
名與色
名與色名與色
名與色
宏 恆
 
吉祥語
吉祥語吉祥語
吉祥語
宏 恆
 
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佛教史(上)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佛教史(上)
宏 恆
 
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
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
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
宏 恆
 
目健连尊者对魔王的谴责
目健连尊者对魔王的谴责目健连尊者对魔王的谴责
目健连尊者对魔王的谴责
宏 恆
 

More from 宏 恆 (20)

行解內觀智慧禪
行解內觀智慧禪行解內觀智慧禪
行解內觀智慧禪
 
自然的代價
自然的代價自然的代價
自然的代價
 
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
 
安居處
安居處安居處
安居處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
 
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對治煩惱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滅除痛苦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名與色
名與色名與色
名與色
 
吉祥語
吉祥語吉祥語
吉祥語
 
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佛教史(上)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佛教史(上)
 
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
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
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
 
目健连尊者对魔王的谴责
目健连尊者对魔王的谴责目健连尊者对魔王的谴责
目健连尊者对魔王的谴责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 1.
  • 3.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目錄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 序】 preface-1 序 preface-3 總導讀 介紹本表解編排方式 preface-8 心相續流圖與各品對照表 【第一 攝心分別品】 1-1 本品導讀 1-3 八十九心(與 121 心)明細表 1-4 南傳 89 ⁄ 121 心 (圖) 1-5 八十九心分類〈總覽表〉 1-6 八十九心〈歸納表〉 1-7 本品論文及名詞解釋 1-17 欲界不善心、善心的生活實例 1-18 問題思考 【第二 攝心所分別品】 2-1 本品導讀 2-3 五十二心所(列舉) 2-4 五十二心所〈釋義〉 2-7 心所與心之關係 略表 2-8 心所與心之關係〈一覽表 1〉欲界心 2-9 心所與心之關係〈一覽表 2〉色.無色.出世間 2-11 心與心所之關係 略表 2-12 心與心所之關係(一覽表 1)欲界心 2-13 心與心所之關係(一覽表 2)色無色界、出世間心 2-15 問題思考 【第三 攝雜分別品】 3-1 本品導讀 3-3 攝雜〈總覽表〉 3-4 一、攝受〈一覽表〉(含論文) 3-5 二、攝因〈一覽表〉(含論文) 3-6 三、攝作用〈一覽表〉 3-7 ﹝論文﹞攝作用 3-7 心之作用(攝廣釋) 3-8 識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 3-9 受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 3-10 攝作用〈歸納表〉 3-11 五十二心所與十四作用 3-12 四、攝門〈一覽表〉(含論文) 3-13 五、攝所緣〈一覽表〉 3-14 攝所緣說明 3-15 ﹝論文﹞攝所緣 3-15 六所緣圖表 3-16 心與所緣 3-16 結生的所緣與業.業相.趣相之關係 3-17 心如何取心或心所作為所緣之說明 3-18 六、攝依處〈一覽表〉(含論文) 3-19 問題思考
  • 4. 【第四 攝路分別品】 4-1 本品導讀 4-5 最完整的五門心路過程 4-6 欲界純意門心路過程 ﹝論文﹞速行的定律 4-7 不同所緣強度的眼 等五 門心路 不同所緣強度的意門心路 4-8 欲界五門心路過程的心 (總表) 欲界意門心路過程的心 (總表) 4-9 欲界五門(善速行)心路過程的心 欲界凡夫意門 善速行 心路過程的心 欲界凡夫五門 不善速行 心路過程的心 欲界凡夫意門 不善速行 心路過程的心 4-10 世間禪那的心路 4-11 出世間禪那的心路 4-12 神通心路 4-13 心生起的順位(*無間緣) 4-14 ﹝論文﹞彼所緣定律 4-15 三界凡聖路心〈總覽表 〉 4-17 三界凡聖路心〈總覽表 〉 4-18 問題思考 【第五 攝離路分別品】 5-1 本品導讀 5-3 四地三十一界及其壽命與結生 5-4 四個四種業 5-6 業與果〈總覽表〉 5-8 「離路心」與「臨死心路過程」的所緣 5-9 死亡與結生過程 5-10 死亡與結生過程的所緣及所緣之時 5-12 死後投生 5-13 問題思考 【第六 攝色分別品】 6-1 本品導讀 6-3 一、色的列舉 6-4 二十八色〈釋義〉 6-6 二、色的分別 6-7 三、色的起源 6-8 時節(utu 火)與食素(oja)重複產生色聚圖 6-10 「業生色」在一期生命中的生與滅 6-11 依四因分析二十八色/心識產生色法 6-12 三地眾生具有的色法及色聚 6-13 四、色聚的構成 6-14 六門的色法 6-15 五、色轉起的次第 6-16 六、涅槃的區別 6-20 問題思考 【第七 攝集分別品】 7-1 本品導讀 7-3 一、攝不善 7-6 諸煩惱與不善心對照表 7-7 二、攝雜 7-10 三、攝菩提分 以十四個究竟法分析三十七道品 7-11 三十七道品與心.心所之關係(一) 7-12 三十七道品與心.心所之關係(二) 7-14 三十七道品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 7-15 四、攝一切 7-17 十二處 7-18 十八界 7-19 問題思考
  • 5. 【第八 攝緣分別品】 8-1 本品導讀 8-4 緣起的原理 8-5 十二緣起〈釋義〉 8-6 緣起的特相、作用、現起、近因 8-8 十二緣起的類別 8-9 概念 8-10 究竟法與概念法之比較 8-11 發趣法 8-11 二十四緣入門--初階導讀 8-11 步驟一:認識【緣法】、〔緣所生法〕、『緣力』, 及二十四緣的定義 8-13 步驟二:歸納與分組【緣法】、〔緣所生法〕 與『緣力』 8-17 步驟三:更細的分類法 8-17 步驟四:問題思考 8-18 【緣法】、〔緣所生法〕與『緣力』〈略說〉 8-19 二十四緣〈釋義〉 8-27 雷迪尊者對諸緣的〈分類法〉 8-28 阿耨樓陀尊者對諸緣的〈分類法〉 8-29 【緣法】與〔緣所生法〕〈歸納與分組表〉 8-30 【緣法】蘊藏的『緣力』〈歸納表〉 8-32 「名法」各自擁有的『緣力』〈一覽表〉 8-34 「單一名聚」與「單一色聚」生起的因緣 條件〈圖示〉 8-36 「單一名聚」生起的因緣條件〈歸納表〉 8-37 「單一色聚」生起或繼續存在的因緣條件 〈歸納表〉 8-38 『同組緣力』所連繫的【緣法】與 〔緣所生法〕〈歸納表〉 8-42 五十二種緣〈簡表〉 8-43 五十二種緣〈總覽表〉 8-47 「五門心路過程」諸「路心」生起須 具足的緣〈瀏覽表〉 8-48 複習前七品--二十四緣與前七品〈對照表〉 8-49 二十四緣入門--中階導讀 8-49 步驟一:複習「初階」 8-50 步驟二:練習每一緣的【緣法】與〔緣所 生法〕可能含蓋的內容 8-51 步驟三:深入每一緣的【緣法】與〔緣所 生法〕 8-54 二十四緣與「眼門心路」諸路心〈瀏覽表〉 8-55 每一緣的【緣法】與〔緣所生法〕〈總覽表〉 8-59 二十四緣入門--進階導讀 8-59 步驟一:二十四緣與八十九名聚 8-63 步驟二:《發趣論》順三法之「問分」簡介 8-66 (一)「欲界五門心路」生起,須具足的條件 8-66〈圖示〉 「五門轉向」--1 五門轉向心 「五識」--10 雙五識 「領受」--2 領受心 「推度」--3 推度心 「確定」--1 確定心 「不善速行」--12 不善心 「大善速行」--8 大善心 「唯作速行」--8 大唯作心+1 生笑心 「(有因)彼所緣」--8 大果報心 「(無因)彼所緣」--3 無因推度心 8-82 (二)「欲界意門心路」生起,須具足的條件 8-82〈圖示〉 41 欲界諸路心: 「意門轉向」--1 意門轉向心 「貪速行」--8 貪心 「瞋速行」與「痴速行」--2 瞋心+2 痴心 「大善速行」--8 大善心 「唯作速行」--8 大唯作心+1 生笑心 「(有因)彼所緣」--8 大果報心 「(無因)彼所緣」--3 無因推度心 8-91(三)「意門--安止速行」生起,須具足的條件 「廣大善速行」--5 色界善心+4 無色界善心 「廣大唯作速行」--5 色界+4 無色界唯作心 「聖道速行」--4/20 道心 「道無間果速行」--4/20 果心 「果定速行」--4/20 果心
  • 6. 8-96 (四)~(六)「離路心」生起,須具足的條件 8-103「名聚」與「色聚」須依靠的緣〈數字表〉 8-105《發趣論》善三法順發趣〈問分〉之簡介 8-116 問題思考 【第九 攝業處分別品】 9-1 本品導讀 9-4 一、奢摩他(止)的業處 四十業處〈總覽表〉 9-5 四十業處略說 9-6 九種住心 9-18 六種性行者的區別 9-20 二、毘缽舍那(觀)的業處 七清淨與十六觀智 9-26 關於「名色分別智」與「緣攝受智」 9-27 三解脫門 9-27 出世間四種人的捨斷 9-30 果定、滅盡定及其心路過程 9-21 「止禪」與「觀禪」的差別 9-32 問題思考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頁數統計 目錄 4 頁 序 8 頁 第一品 18 頁 第二品 16 頁 第三品 20 頁 第四品 18 頁 第五品 14 頁 第六品 20 頁 第七品 20 頁 第八品 118 頁 第九品 32 頁 附錄 128 頁 習題解答 59 頁 參考資料 2 頁 共計 477 頁 【附錄】 2 目綠 3 第一 攝心分別品 5 第二 攝心所分別品 36 第三 攝雜分別品 37 第四 攝路分別品 39 第五 攝離路分別品 50 第六 攝色分別品 68 第七 攝集分別品 82 第八 攝緣分別品 89 第九 攝業處分別品 126﹝外一章﹞問題思考 ﹝習題解答﹞(answer pp. 1~59) ﹝主要參考資料﹞
  • 7. preface -1 序 明法比丘 《攝阿毘達摩義論表解》(以下簡稱本《表解》)主要是依照《攝阿毘達摩義論》 的架構給予「圖表化」。《攝阿毘達摩義論》(Abhidhammatthasavgaha)是學習阿毘達 摩非常重要的一本綱要書與入門書,該義論精簡且周全地收錄了阿毘達摩的一切根本 要義。在上座部佛教裡,尤其是緬甸,沙彌與新學比丘必須把《攝阿毘達摩義論》背 熟後,才被准許研讀《阿毘達摩論》及其它的註疏,傳統學習阿毘達摩的方式,是著 重於背誦,然後再慢慢去理解與消化;所以,「背誦」成了學習阿毘達摩的主要途徑。 本《表解》的編排目的,主要是提供讀者另一種學習方式:盡可能地將《義論》 的內容「圖表化」,以取代論文較難含蓋周全的部份,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提供一 個清晰且易於學習的方式,俾使讀者能以更輕鬆的心情,學習阿毘達摩的法義。即便 讀者是在自學的情況下,亦能循序漸進地深入論藏。如此以拉近讀者與阿毘達摩之間 的距離,讓阿毘達摩不再是由深澀難懂的文字所堆砌而成的天書,而是盡可能地「圖 表化」以便易於理解。這也是在教學上一個很好的輔助教材。 2007 年版的《表解》比起 2003 年版的《表解》篇幅大增,其易讀性已獲得廣大 迴響。2008 年版的《表解》除了再略加篇幅之外,更新增《發趣論》之「二十四緣 入門導讀」,將「二十四緣」分成「初階」、「中階」、「進階」三個學習階段,並配合 不同的分類歸納方式與圖表,生動且有系統地解析二十四緣。 編者學習阿毘達摩近十年,對阿毘達摩尚在摸索中,編寫這本《表解》,單純地 只是希望透過「表格」與「圖解」的方式,讓這深奧且彌足珍貴的阿毘達摩,能以更 「平易近人」的面貌呈現,俾使更多的人得以親近,乃至一探究竟。然而,由於個人 的理解度未臻圓熟,因此本《表解》仍有缺失或欠周全的地方而有待改善,希望讀者 能多善用本《表解》的優點,並包涵其瑕疵。本書的出版,承蒙羅慶龍居士、蔡嬴賢 居士、李佳祐居士、陳玉文居士、慈住法師、Meghi 居士幫忙校對。特別感謝 Meghi, 這位阿毘達摩的天生愛好者,對《表解》中的「本品導讀」與「二十四緣入門」的整理。 願本《表解》能啟發更多的人,想出更多易於理解的方式與圖表,來幫助更多 的人理解阿毘達摩的深奧義理。 願所有的這些努力與理解都能成為徹知「苦」與「苦因」的強力助緣,而因此 幫助我們踏上「八正道」〜一條通往「滅苦」的路。 ――2008.10.23.修訂 於台灣•嘉義•法雨道場
  • 8. preface -2 Preface / Bhikkhu Metta Abhidhammatthasavgaha-savkhepa (The Tabulations of Abhidhammatthasavgaha) is written mainly according to Abhidhammatthasavgaha’s contents and order, which is a very important guideline book of Abhidhamma. In Theravada Buddhism countries, especially Myanma, newly ordained samanera and bhikkhu must learn and memorize fluently Abhidhammatthasavgaha before they are permitted to study Adhidhamma and Commentaries. Traditionally, they recite Abhidhamma first, then start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it gradually; Thus, recitation is the main way of studying Adhidhamma. Instead, This “tabulations” tries to help readers understand Adhidhamma easily, replacing the original difficult-to-comprehend contents with tables and analytic diagrams. I sincerely hope such an alternative presentation could endear Adhidhamma to readers who have been tried so hard to study it, yet found it difficult and often beyond comprehension. Moreover, This “tabulations” could be a self-help for students of Buddhism and a good auxiliary material for teaching Adhidhamma. I have been studying Abhidhamma for about ten years, still amazed by its profoundity. It is my sincere wish to enable more people to access and study the esoteric, magnificiant Abhidhamma through this simplified, easy-to-understand “tabulations”。 This edition (2008) is an enlarged and revised edition. I hope readers can make the best advantages of this book, yet if there are any errors or defects that remain, I myself am fully responsible. This book benefits from the proofreading of Mr. Luo Ching-Long, Subhadda, Santi, Pabbaloka and Meghi. Special thanks go to Miss Meghi, enjoys Abhidhamma endowed by nature, for her writing on the introduction of each chapter, and arrangements of 24 conditions of the chapter 8. Sincerely hope those who help this publication, possible and all the readers realize enlightenment soon. -- in Dhammavassarama, Chiayi, Taiwan. (序文由 周金言居士 翻譯)
  • 9. preface -3 【總 導 讀】 一、關於阿毘達摩 阿毘達摩的定義 阿毘達摩(巴 abhidhamma, 梵 abhidharma)是佛教經、律、論三藏中的論藏,此名稱, 不只在論中經常出現,在經中或律中亦早已出現。「阿毘」(abhi)有「向、對、超勝」的意 思,「達摩」(dhamma;dharma)是「教法」。因此,「阿毘達摩」可定義為「超勝的教法」或 「對法」,上座部偏向解作「勝法」,說一切有部則偏向解作「對法」。 諸論師對阿毘達摩都有很高的敬意,他們說阿毘達摩是「能善抉擇」、「能現觀作證諸法」 (能證悟)、「法性甚深能盡原底」(到達最深最根源的法義)、「能善顯發幽隱法性」(能顯示甚 深法性)等等,《說一切有部發智大毘婆沙論.卷第一》對阿毘達摩即列出 25 個定義(大正 27.4)。 阿毘達摩的來源 有些見解認為是佛陀的後代弟子所著,然而在上座部的正統傳承裡,則認為阿毘達摩是 由佛陀親口所教,並且是在三十三天向眾天神開示(Vism.391),後由法將舍利弗尊者將它教 給其他弟子,因此被保存下來。在上座部佛教,阿毘達摩可說是佛教的重寶,受到最高的崇 敬,並被視為最能彰顯佛陀的一切知智。 關於《攝阿毘達摩義論》 《攝阿毘達摩義論》的作者是阿耨樓陀尊者。此書將阿毘達摩的一切要義,精簡濃縮於 極短的偈誦中,於十二世紀成書之後,即成為進入阿毘達摩寶藏的一把重要鑰匙。目前在上 座部佛教國家裡,此書是作為學習阿毘達摩的第一本教科書,且被視為是一本最好並最重要 的入門指導手冊。 經典與阿毘達摩(論典)對法義論述方式的異同 佛陀說法,有時說通俗法(一般人知道的語言或概念),有時說究竟法;在經典中,也 常以譬喻與隱喻,及勉勵與勸導的方式呈現;在阿毘達摩(論典)裡,則將重點放在究竟法, 阿毘達摩是以直接的方式解說究竟法,因此,讀經之後,再讀阿毘達摩,會發現進入一種截 然不同的領域。 「究竟法」是指:依各自的自性存在且不可再被分解的法。經教有時也會提到「性相」, 即:名法與色法各別的「自相」(自性),與無常、苦、無我的「共相」;阿毘達摩論及「性 相」時,則更加專精,甚至達到深邃見底的程度,所以有所謂的「阿毘達磨性相所顯」之說。 某些派系使用「體(性)、相(特相)、用(作用)」來詮釋法義;阿毘達摩則從「特相、作用、現 起(呈現),及近因」四個鑑別法來解說究竟法。 在經教中,佛陀經常將究竟法歸納為五大類,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阿 毘達摩則將究竟法(勝義法)歸納為四大類,即:心(cittam)、心所(cetasikam)、色(rupam)
  • 10. preface -4 與涅槃(nibbanam)。其中,阿毘達摩的二十八「色」相當於經教的「色蘊」,「受心所」相當 於經教的「受蘊」,「想心所」相當於經教的「想蘊」,「五十心所」(52 心所扣除「想心所」 與「受心所」之後的其餘五十心所)相當於經教的「行蘊」,「心」相當於經教的「識蘊」; 這 些究竟法都是「有為法、因緣和合所生法、生滅法」。至於阿毘達摩的第四種究竟法--「涅 槃」,則是「無為法、非因緣和合所生法、非名色法、非生滅法」,它不屬於任何一蘊。 阿毘達摩的歧異 在阿毘達摩發達史中,不少歧異是因為無法正確定義或理解「阿毘達摩」,或高談闊論 而產生,巴利《論事》(Kathavatthu 相傳成書於阿育王時代)已解決不少早期出現的錯誤。 但是,後代還是不斷地產生歧異,《異部宗輪論》就存在了幾十個,《大毘婆沙論》(成書於 二世紀)更是可見到各類歧異。 原本阿毘達摩的作用是在於檢證甚深法義,任何經教中未能解決的或未開展的法義,只要 經過阿毘達摩的檢證,往往能是非立判。然而有些問題因涉及複雜的議題,則無法立即解答或 統一口徑;雖然在上座部佛教中,存在著這些困擾,但畢竟也都只是些「旁枝末節」的問題。 至於別的部派,對於中期佛教、後期佛教,若能善用巴利阿毘達摩來做檢證或實修後的驗證, 拋棄形而上的論點,那麼千百年的紛爭,自然止息。對於其他派系之阿毘達摩的某些觀點, 在本《表解》中,只略提幾點作比較,但不多作說明;有興趣者,請自行作進一步的探究。 二、本《表解》的特色 1. 文字表格化 本《表解》將文字「表格化」,不僅將文字內容作系統的整理,同時亦將文字所簡略 帶過的內涵,充份開展,突破文字解說無法面面俱到的障礙。因此,透過本《表解》深 入淺出的解說,讀者將更易於以理解的方式,來學習阿毘達摩。 2. 每一品皆有導讀 學習阿毘達摩,一旦進入一堆名相中,常令人感到霧裡看花,即使讀完一品,往往 不知該品的主題與重點是什麼。因此,本《表解》在每一品的開始,都安排了一篇「本 品導讀」,其內容包括: 1. 該品簡介:讀者可以快速瀏覽該品的主題及所探討的內容。 2. 表解簡介:說明該品《表解》的功能,以及編者對本品的叮嚀事項。 3. 結構簡介:以圖表方式簡介本品,俾使讀者能一目了然本品的主體結構。 4. 重點整理:整理每一節的重點,讀者能很快的掌握每一節的重要內容。 3. 問題思考 每品最後都有一頁「問題思考」,透過思惟問題的方式,可幫助讀者釐清問題,或注 意到被忽略的部份,並進而提高學習興趣。再者,出題的深淺度,編者亦考慮到「鼓勵 初學者」與「深度思考」兩者之間的平衡,因此適合不同階段的學習者反覆練習。此外, 編者也嘗試出一些課題外的問題(外一章)供作進一步思考,讀者若覺得生澀,則可略 過,或逕行看解答;其中,解答若無三藏根據,則僅供參考,並非標準答案。
  • 11. preface -5 4. 附錄 本《表解》分兩個部份,第一部分是以《攝阿毘達摩義論》為骨架,盡可能地將 其內容表格化;第二部份則收錄了與阿毘達摩有關的一些參考資料及〔問題思考〕的 解答。這些相關資料與〈外一章〉,雖與阿毘達摩有關,但不一定會有直接的關係,且所 使用的語言也不一定是阿毘達摩式的專有術語,但編者認為對其當時所在地的人們, 將有某種程度的輔助效果與參考價值,故將它們合併收錄於附錄中。對於初學者或 只想純粹學習《阿毘達摩論》者,閱讀第一部份即可。 三、學習阿毘達摩的利益 在經典中,佛陀的某些教法與世間善法所教導的禮節、倫理、因果、做人做事的教 法與用詞,有許多共通之處;然而進入阿毘達摩的領域,則必須學習它特有的術語與哲 理,並且計算、計量種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名法與色法,以及它們的種種定義、組合、 拆解、相應(關聯),因此有時會令人覺得枯燥,甚至感到懷疑:學這些有什麼用?其實, 阿毘達摩的每一品都有其功能與法益。學習阿毘達摩所能獲得的法益,包括: 1. 分明善與不善,並透徹瞭解因果與緣起: 透過第一品與第二品「善與不善的心與心所」的學習,讀者若能配合正念的練習,就 能正確的釐清何者為「善」、何者為「不善」,不致將「不善心」誤以為是「善心」。同樣地, 透過第四品與第五品「因與果」的學習,讀者若能配合正念的練習,就能正確的釐清何者 為「因」、何者為「果」,不致將主動「造業」的心(因)誤以為是被動「受業報」的心(果)。 對「善與不善」及「因與果」的體會越清晰,就越能「令善心增長,令不善心削減」。 2. 體驗某種深度的無常、苦、無我,因此踏上解脫修行之路: 第四品有關「心路過程」的架構,是學習阿毘達摩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點,它是上 座部阿毘達摩的一大特色,不僅世界其它哲學或宗教看不到這樣的理論,就連佛教內其 餘宗派,亦無如此精湛的分析。它不只提到:一彈指有數十億個心識刹那生起,而且更 進一步揭露每一個心識刹那,及其之前與之後的心識刹那生起的順位,讀者將見到每一 個心識刹那是如何一個接著一個生起,以及它們生起的次序。 再者,配合第五品有關「離路」的說明,讀者將清楚地了解:從出生到死亡之間,認 知的過程如何發生(包括造業與受報的階段)?以及死亡與投生過程如何發生?「整個輪廻 的實況」就在此展開!讀者將深深體會到:今生我們會看見什麼、聽到什麼、遇到什麼, 都是過去所造的善業或惡業,讓我們以生起果報心的形式去體驗它(果報輪轉);如果我們 無法從根源作意,而仍受到渴愛與執取的牽制(煩惱輪轉),繼續對這些果報作出反應時, 那就不是被動的受報了,而是正在造業的過程(業輪轉),而且這些正在造的新業,只要因 緣具足,又將引生未來相對應的果報(果報輪轉),如此三輪轉不斷地重複循環。 阿毘達摩的整體展現是在第八品。越熟悉「緣起法」與「發趣法」,就越能了解:這 個所謂的「我」、「眾生」、「男人」、「女人」,事實上,就只是眾多因緣條件的組合,是因 緣所生法,所以無「實體性」;從另一個向度來說,一切因緣所生法,都是受制於種種的 因緣條件,而這些種種因緣條件的本身,又受制於其它的種種因緣條件,並隨著因緣條 件的解散而壞滅,因此是無常且無主宰性,而執取這個既無常且無主宰的身心為我,因 此是苦。對無常、苦、無我的體驗,是趨向解脫很重要的關鍵。
  • 12. preface -6 再者,越了解阿毘達摩,就越能體會輪廻(循環)的苦,且對輪廻的苦體驗越深, 就會越想要脫離苦的逼迫,於是四聖諦逐漸地在心中醞釀:當我們明白了苦的存在(苦) 與苦的因緣(集:十二緣起),並且想要滅苦(滅:解脫)、想要找出滅苦的方法與通往 滅苦的道路(道:八正道),於是循著八正道的足跡,一步一步地踏上修行滅苦之路。 以上是學習阿毘達摩,為我們的生命所帶來的實質利益。其餘附帶成效亦包括: 3. 有助於通達諸法: 學習阿毘達摩有助於深度通曉「義、法、詞、辯」,及有助於早日解脫,這是世尊鼓 勵比丘學習阿毘達摩的用意(《律藏》〈大品〉Mv.I,64.)。《增支部》(A.5.95./III,119~120.) 世尊說:「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不久而證得不動(akuppam pativijjhati)。何等為五? 諸比丘!世間有比丘,得義無礙解、得法無礙解、得詞無礙解、得辯無礙解、觀察如解 脫心。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不久而證得‘不動’。」(A.A.5.95.:akuppanti arahattam.(不動:阿羅漢的狀態))。 4. 有助於通曉《清淨道論》(三藏和註疏的精要),並奠定「止」與「觀」的修習基礎。 5. 可清楚分辨一切外道他論的說法和佛陀教法的不同: 當辨識正法或非法時,阿毘達摩可作為摧伏外道、異說的最有效利器。經書說︰「以 阿毘曇石,磨試知是非。」(T4.297.1) 《中部》(11 經)師子吼小經、《中部》(13 經)苦蘊大經、《中阿含 103 經》師子吼經(大 正 1.590.)、《相應部》(S.46.52、S.46.54.)、《增壹阿含 27.2 經》、《增壹阿含 46.8 經》、等 記述,比丘與別的宗教師共論議時,當外道提到沙門瞿曇(佛陀)所教的法,與他們的 教說是一樣的,世尊曾就此簡單地區分兩者之間的不同。 當然,有些特殊狀況,不能單憑學習阿毘達摩就能通曉的。如《增支部》(A.4.77./II,80) 所提的四種不可思議:一、諸佛的佛境界(一切知智等),二、禪者的禪境界(即神通境 界),三、業報(實際的發生),四、想世間(日月、大地、大海怎麼形成,眾生怎麼生 起等等)。這四種事不能被想,不應被想;想它的話,會狂亂、惱害。 四、如何學習「阿毘達摩」 1. 一步一腳印,打好基礎 就像學習英文一樣,要看得懂整篇文章的意義,必須先有看懂整段句子的能力;而 要看得懂句子,則須有單字與文法的能力;而要看得懂單字,則須先學習字母 。 《攝阿毘達摩義論》的前三品解析「心的結構」,是學習阿毘達摩的最根本基礎;就 好比學習英文的字母 與單字一樣。因此,應盡可能地理解與熟悉「心」與「心所」 的定義與分類。
  • 13. preface -7 第四品的「心路過程」是分析生命期間的整個「識知過程」,而第五品的「離心路過 程」則解析三界眾生的「投生過程」與生存狀況;就好比分析英文的句型與文法一樣。 這兩品加上第六品的「色法」,則是理解第八品「發趣法 二十四緣」的重要基礎。 第八品「發趣法 二十四緣」是將前七品所學的各種究竟法與概念連貫起來,呈現阿 毘達摩的全貎;就好比能看得懂整篇文章的意義。 2. 善用本《表解》的特色,作為輔助工具書 3. 配合《阿毗達摩概要精解》,作為輔助工具書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是一本以《攝阿毗達摩義論》為骨架,而充份地去補足所有的文字 相關資料的一本現代作品,語言表達非常淺白,很適合自學者。它是由 Bhikkhu Bodhi 著 尋法比丘譯,於 92 年出版。 法雨道場 2008.5.出版。 4.「活用阿毘達摩--實際應用在日生活中」 乍看之下,阿毘達摩好像機械式的,枯躁無味,然而究竟法的基本定義之一,是在 於它「能被親身體驗」,因此讀者若能經由「正念」的修習,並將所學的阿毘達摩應用於 實際生活中,辨識與體驗「自己」起心動念的品質,比如:現在生起的是善心或不善心? 是果報心或造善惡業的心?就如同分析師能夠正確且客觀地分析事件或問題的屬性一 樣,讀者將會發現阿毘達摩的「實用性」,並從中獲得「實質利益」,那麼學習阿毘達摩 的興趣自然而然就會大幅提升。 《增支部》(A.5.79/III,107)說:「復次,諸比丘!當來之世有諸比丘,不修身,不修 戒,不修心,不修慧故,談論阿毘達摩論(abhidhammakatham),知識論(vedallakatham), 陷於黑法(kanhadhammam﹐即挑剔弱點、找碴、自以為了不起等)。諸比丘!如是法污 則律污,律污則法污。」可見論阿毘達摩,自身需要具備修心的條件與誠意。若想進一步 精確分析所有欲界、色界的名色法,以及自己或別人身心的名色法,則需修習「色業處」 與「名業處」。 5. 耐心 西方人通常將阿毘達摩當作一門「深度心理學」(depth psychology)來學習。深奧的 阿毘達摩常會令人望文生怯,或以為不關修行解脫,或因感到單調無聊,而放棄繼續學 習的機會,這將是很可惜的。 學習阿毘達摩的過程,尤其在自學的情況下,遇到困境或感到單調,總是在所難免。 就像研究任何深奧的專業知識一樣,除了需要有好的教材來幫助理解外,學習者本身的 「耐心」更是重要的關鍵。因此,學習上若遇到困難時,可先暫停一下,然後再繼續。 學習「究竟法」要能按捺得住,逐漸地便能從苦澀中品嚐出甘露法味。當讀者深入 《發趣論》 二十四緣時,將會發現所有那些曾經學過且被一一分解的究竟法,幾乎同時 呈現,而讀者必須花時間,去將那些「已被拆解」的究竟法「重組」起來,一旦進入這 個階段,讀者將會見識到阿毘達摩的深度與廣度,因而能了解:為何上座部佛教認為阿 毘達摩最能顯示佛陀的一切知智。 
  • 14. preface -8 當 生前一生 下一生 前一生 臨 死 心 路 過 程 心 流 圖 與 各 品 對 照 表心 相 續 流 圖 與 各 品 對 照 表 死心 離路心 (結生心.有分心.死心) 死心 結生結生 第 5 品「離心路過程」 第 4 品「心路過程」 離路心的所緣 第 5 品「離心路過程」 心 + 心所 心路過程 第 1、2、3 品 結生死心 結生死心 有分流 五門心路過程 意門心路過程 過 波 斷 五 識 領 推 確 速 速 速 速 速 速 速 彼 彼 意 速 速 速 速 速 速 速 彼 彼 心與心所的結構 有分流 心路過程 ※ 結生心是每一世生起的第一個心,它緊接著前一世的死心之後生起。結 生心滅去後,緊接著生起的是有分心;有分心於一期生命裡,介於「心 路過程」與「心路過程」之間,直至死心生起止,然後結束一期生命。。 當心路過程裡的「路心」生起,有分心即被切斷,當「路心」不生起時, 有分心就會再次生起;有分心如此持續流動著,以維持生命不被中斷。 有分流 心 有分流
  • 15. ch.1-1 第一 攝心分別品(Cittaparicchedo) ◙ 本品專品解說阿毘達摩的第一種究竟法--「心」(cittam)。本品透過各種分門 別類的方法,將心分類為 89 種(或 121 種);但從究竟法的角度而言,心整體被 視為一種究竟法,因為它們都有相同的特相,即:識知目標(所緣)。 ◙ 本品【表解】先以〈總覽表〉分類 89 心,然後以〈歸納表〉整合 89 心,以幫助 記憶;其次則附上《攝阿毘達摩義論》之內文(字體為標楷體),並逐條解釋各 項專有術語;最後,則列舉生活中的實例,解說欲界善心與不善心。【表解】與 「論文」所採用的名詞翻譯之不同處,包括:果報心=異熟心,悅俱=喜俱。 由於往後的每一品,或多或少都會涉及到「心」,因此有興趣於研讀阿毘達摩的 人,最好能熟悉每一種心的分類與歸納,包括它們的:1.界、2.本性、3.因、4.受、 5.有行或無行、6.相應或不相應。至於初學者,則至少宜熟練於「查閱」這些分 類與歸納原則。 善用本品〈總覽表〉與〈歸納表〉,將大有助於對八十九心的理解與記憶。 (※ 進入第一品前,請先閱讀過「序」與「總導讀」,以便了解本《表解》的編排。) 〈八十九心分類簡表〉 本 性 界 造業心 (33) 非造業心 (無記心) (56) 總 計 不善心 (有因) 善心 (有因) 果報心 唯作心 81 世 間 心 欲界心 12 8 (有因) 8 (無因) 7+8 (有因) 8 (無因) 3 54 色界心 -- 5 5 5 15 無色界心 -- 4 4 4 12 8 出世間心 -- 4 4 -- 8 總 數 12 21 36 20 89 * 71 有因心=89 心-18 無因心(7 不善果報+8 善果報+3 唯作) * 59 美因心=89 心-12 不善心-18 無因心 備註:本簡表的說明詳見下頁之重點整理。 廣大心 上界心 大至心  本品導讀
  • 16. ch.1-2 一.依「界」(avacara)分類,心有四類(ch.1-1 的簡表,由左而右對照): 【欲 界 心】54 個,分不善心(12)、無因心(18)、美因心(24)三種。 24 美因心分:善心、有因果報心、唯作心三組 【色 界 心】15 個,分為:善心、果報心、唯作心三組。 【無色界心】12 個,分為:善心、果報心、唯作心三組。 【出世間心】 8 個,分為:善心、果報心兩組。 二.依「本性」(jati)分類,心有四類(ch.1-1 的簡表,由上而下對照): 【不善心】12 個:貪根(8 個)、瞋根(2 個)、癡根(2 個)。 【善 心】21 個:欲界(8 個)、色界(5 個)、無色界(4 個)、出世間(道心 4 個)。 【果報心】(又名異熟心)36 個,分兩類:「無因果報心」(欲界才有)與「有因果 報心」。「無因果報心」又可分為「(無因)不善果報心」與「(無因)善果報心」。 「不善果報心」(7 個)是過去不善業引生的不善果報,所緣是不可喜的;「善 果報心」(8 個)是過去善業引生的善果報,所緣是可喜或極可喜的。「有因果 報心」於欲界(8 個)、色界(5 個)、無色界(4 個)、出世間(果心 4 個)。 【唯作心】20 個:欲界(無因 3 個,有因 8 個)、色界(5 個)、無色界(4 個)。 ★「善心」與「不善心」是「主動造業」的心,會留下業的潛力,引生未來相 對應的善或不善果報。 「果報心」是「被動受業報」的心,是過去所造的善或不善業成熟而引生的 相對應果報,換言之,它是體驗成熟之業的心。 「唯作心」是既非造業的心,亦非受業報的果報心,只執行心的作用而已。 除了兩個欲界無因唯作心(轉向心)是凡聖共有之外,,其餘皆是阿羅漢特 有的心。 ※ 善果報心、不善果報心與唯作心皆為「無記」。 三.依「因」(hetu)分類,心有兩類:「有因心」與「無因心」 【有因心】是指心有「貪.瞋.痴」三不善因,或「無貪.無瞋.無痴」三美因。 【無因心】是指心既無「貪.瞋.痴」三不善因,亦無「無貪.無瞋.無痴」三美因。 無因心有 18 心(含 15 果報心與 3 唯作心),其餘 71 心則皆是有因心。 ~~~~~~~~~~~~~~~~~~~~~~~~~~~~~~~~~~~~~~~~~~~~~~~~~~~~~~~~~~~~~~~~~~~~ ﹝補充說明﹞ 1. 欲界善果報心有兩類:「無因善果報心」(與無因不善果報心執行相同作用)及「有因大善果報 心」,雖同樣各有8 個,但各自執行不同的作用見〈第三品〉攝作用 。 2. 欲界有因心、色界心與無色界心,各有三組名稱相同的善心、果報心、唯作心。 3. 「不善心」、「不善果報心」及「無因心」皆只出現於欲界心。 4. 造業的善心與不善心都是有因心,無記的果報心與唯作心則各分無因與有因兩種。  美因心  本品導讀 -- 重點整理
  • 17. ch.1-3 八 十 九 心(與 121 心) 明細表 54 欲 界 心 12 不 善 心 貪 根 悅俱・邪見相應・無行 悅俱・邪見相應・有行 悅俱・邪見不相應・無行 悅俱・邪見不相應・有行 捨俱・邪見相應・無行 捨俱・邪見相應・有行 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 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 瞋 根 憂俱・瞋恚相應・無行 憂俱・瞋恚相應・有行 癡 根 捨俱・疑相應 捨俱・掉舉相應 18 無 因 心 7 無 因 不 善 果 報 心 眼識(捨俱) 耳識(捨俱) 鼻識(捨俱) 舌識(捨俱) 身識(苦) 捨俱領受(意界) 捨俱推度(意識界) 8 無 因 善 果 報 心 眼識(捨俱) 耳識(捨俱) 鼻識(捨俱) 舌識(捨俱) 身識(樂) 捨俱領受(意界) 捨俱推度(意識界) 悅俱推度(意識界) 3 無 因 唯 作 五門轉向(意界) 意門轉向(意識界) (阿羅漢)生笑心(意識界) 8 有 因 大 善 心 悅俱・智相應・無行 悅俱・智相應・有行 悅俱・智不相應・無行 悅俱・智不相應・有行 捨俱・智相應・無行 捨俱・智相應・有行 捨俱・智不相應・無行 捨俱・智不相應・有行 8 有 因 大 果 報 心 悅俱・智相應・無行 悅俱・智相應・有行 悅俱・智不相應・無行 悅俱・智不相應・有行 捨俱・智相應・無行 捨俱・智相應・有行 捨俱・智不相應・無行 捨俱・智不相應・有行 8 有 因 大 唯 作 心 悅俱・智相應・無行 悅俱・智相應・有行 悅俱・智不相應・無行 悅俱・智不相應・有行 捨俱・智相應・無行 捨俱・智相應・有行 捨俱・智不相應・無行 捨俱・智不相應・有行 15 色 界 心 5 善 心 初禪 尋・伺・喜・樂・一境性 第二禪 伺・喜・樂・一境性 第三禪 喜・樂・一境性 第四禪 樂・一境性 第五禪 捨・一境性 5 果 報 心 初禪 尋・伺・喜・樂・一境性 第二禪 伺・喜・樂・一境性 第三禪 喜・樂・一境性 第四禪 樂・一境性 第五禪 捨・一境性 5 唯 作 心 初禪 尋・伺・喜・樂・一境性 第二禪 伺・喜・樂・一境性 第三禪 喜・樂・一境性 第四禪 樂・一境性 第五禪 捨・一境性 12 無 色 界 心 4 善 心 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 4 果 報 心 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 4 唯 作 心 空無邊處 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 非想非非想處 8 出 世 間 心 4 善 心 須陀洹道心 斯陀含道心 阿那含道心 阿羅漢道心 4 果 報 心 須陀洹果心 斯陀含果心 阿那含果心 阿羅漢果心 40 出世間心 道果 禪那 20 道 心 20 果 心 初 禪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第 二 禪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第 三 禪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第 四 禪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第 五 禪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初果 二果 三果 四果
  • 19. ch.1-3 八十九心分類〈總覽表〉 本性 界 12 不 善 心 21 善 心 56 無 記 心 36 果 報 心 20 唯 作 心 21 有因心 15 無因心 17 有因心 3 無因心 54 欲 界 心 15 色 界 心 12 無 色 界 心 8 出 世 間 心 12 不 善 心 1.悅俱邪見相應無行心 2.悅俱邪見相應有行心 3.悅俱邪見不相應無行心 4.悅俱邪見不相應有行心 5.捨俱邪見相應無行心 6.捨俱邪見相應有行心 7.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心 8.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心 9.憂俱瞋恚相應無行心 10.憂俱瞋恚相應有行心 11.捨俱疑相應心 12.捨俱掉舉相應心 7 無 因 不 善 果 報 心 1.眼識 (捨俱) 2.耳識 (捨俱) 3.鼻識 (捨俱) 4.舌識 (捨俱) 5.身識 (苦) 6.捨俱領受心 7.捨俱推度心 8 無 因 善 果 報 心 1.眼識 (捨俱) 2.耳識 (捨俱) 3.鼻識 (捨俱) 4.舌識 (捨俱) 5.身識 (樂) 6.捨俱領受心 7.捨俱推度心 8.悅俱推度心 8 大 果 報 心 1.悅俱智相應無行心 2.悅俱智相應有行心 3.悅俱智不相應無行心 4.悅俱智不相應有行心 5.捨俱智相應無行心 6.捨俱智相應有行心 7.捨俱智不相應無行心 8.捨俱智不相應有行心 8 大 善 心 1.悅俱智相應無行心 2.悅俱智相應有行心 3.悅俱智不相應無行心 4.悅俱智不相應有行心 5.捨俱智相應無行心 6.捨俱智相應有行心 7.捨俱智不相應無行心 8.捨俱智不相應有行心 5 廣 大 果 報 心 1.初禪心 2.第二禪心 3.第三禪心 4.第四禪心 5.第五禪心 5 廣 大 善 心 1.初禪心 2.第二禪心 3.第三禪心 4.第四禪心 5.第五禪心 5 廣 大 唯 作 心 1.初禪心 2.第二禪心 3.第三禪心 4.第四禪心 5.第五禪心 4 廣 大 善 心 1.空無邊處心 2.識無邊處心 3.無所有處心 4.非想非非想處心 4 廣 大 果 報 心 1.空無邊處心 2.識無邊處心 3.無所有處心 4.非想非非想處心 4 廣 大 唯 作 心 1.空無邊處心 2.識無邊處心 3.無所有處心 4.非想非非想處心 4 出 世 間 善 心 1.須陀洹道心 2.斯陀含道心 3.阿那含道心 4.阿羅漢道心 4 出 世 間 果 報 心 1.須陀洹果心 2.斯陀含果心 3.阿那含果心 4.阿羅漢果心 8 大 唯 作 心 1.悅俱智相應無行心 2.悅俱智相應有行心 3.悅俱智不相應無行心 4.悅俱智不相應有行心 5.捨俱智相應無行心 6.捨俱智相應有行心 7.捨俱智不相應無行心 8.捨俱智不相應有行心 有因唯作心皆是阿羅漢特有: 3 無 因 唯 作 心 1.五門轉向心 2.意門轉向心 3 生笑心 (阿羅漢特有) 引生相對的 造業的善心與不善心 果報心
  • 20. ch.1-6 八 十 九 心〈歸納表〉 造業(因) 受報(果) 非造業非受報 善心與不善心 果報心 唯 作 心 欲 界 心 15 色 界 心 12 無 色 界 心 8 出 世 間 心 8 大善心 8 有因 大果報心 引生相對應的 5 色界 果報心 引生相對應的 5 色界善心 8 無因 善果報 心 引生相對應的 12 不善心: 貪根 8 瞋根 2 痴根 2 引生相對應的 7 無因 不善果報心 4 無色界 果報心 引生相對應的 4 無色界善心 5 色界 唯作心 4 無色界 唯作心 3 無因 唯作心 8 有因 大唯作心 4 道心 引生相對應的 4 果心 【色界心】 5色禪 x 3 組(善心/果報心/唯作心) =15 【無色界心】 4無色禪 x 3 組(善心/果報心/唯作心)=12 【欲界有因美心】 8 大善心 x 3 組(善心/果報心/唯作心)=24 【欲界不善心】 貪根 8+瞋 2+痴 2=12 【欲界無因心】=18 【出世間心】 4 出世間心 x 2 組(道心/果心)=8 【幫助記憶之說明】 1. 以「界」為緃軸,以「本性」為横軸。 2. 背誦:12 不善心/18 無因心 =30 3. 公式:8 欲+5 色+4 無色,各乘以 3 界=51 4. 公式:4 出世間,乘以 2 = 8 (十八無因心)
  • 21. ch.1-7 ﹝《攝阿毘達摩義論》1 論文2 及名詞解釋﹞ 第一 攝心分別品 書序(Gantharambhakatha) Sammasambuddhamatulam sasaddhammaganuttamam. 無上正等正覺者3 ,及諸正法4 最上僧5 , Abhivadiya bhasissam, Abhidhammatthasavgaham. 歸命禮敬我當說:《攝阿毘達摩義論》。 Tattha vuttabhidhammattha, catudha paramatthato. 此中敘說對法義,依第一義6 有四種: Cittam cetasikam rupam, nibbanamiti sabbatha. 心7 .心所8 .色9 及涅槃10 ,攝一切法盡無遺。 1 〔攝〕savgaha (<sam+ gah(梵 grah)拿), 在此作「編輯、分類」。〔阿毘達摩〕Abhidhamma(勝法、對 法):為「超越法與有別於法」(dhammatirekadhammavisesatthena, DhsA.p.2.);其接頭詞 abhi (上等)的意義是顯著與卓越,dhamma(法、達摩)在此是指教法。阿毘達摩的意思是:卓越 的教法,因為它可以使人達到解脫。〔義〕attha, attha,【陽性】,義理、意義。 2 〔論文〕譯文取自葉均譯本,註解由編者附加。 3 〔正等正覺者〕(sammasambuddha):在此指釋迦牟尼佛。「佛陀」之稱乃是未經他人啟蒙正法而自 知自證一切諸法實相,滅盡一切貪瞋癡。佛陀也被稱為無比的(atula),沒有人擁有佛陀無量 的功德,即:如來的十力(《中部•師子吼大經》M.12.Mahasihanadasuttam)、四自信 (cattarimani vesarajjani 四無所畏)、一切知智(sabbabbutabana)。如《增支部》A.1.13./I,22.世 尊自說:「如來是阿羅漢、正等正覺者。諸比丘!有一個人出現於世是 1 獨一無二、2 無雙、 3 無比、4 無等比、5 無同等、6 無等同之補伽羅、7 無敵、8 無敵中的無敵、9 兩足尊。」) 4 〔正法〕(sadhamma):指佛陀的教法,包括:教典(pariyatti 三藏、註解書)、修行(patipatti 戒 律、禪定、布施、忍耐、出離等)、通達(pativedha 體證道、果、涅槃)。 5 〔最上僧〕(ganuttama):指賢聖僧,四雙八輩,即: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 果、四果向、四果。 6 〔第一義〕(paramattha, 勝義(諦)):即「究竟法」。與究竟法相對的另一種是「世俗諦」 (sammutisacca)世間一般所見、所說之道理與概念。 7 〔心〕(citta<cit 思;Sk. citta):心純粹只是認知(覺知)目標。《法集論注》(DhsA.p.49.; CS:p.92):Cintanatthena citta, vicittatthena va citta. 以思想之義,為‘心’;以考慮之義,為 ‘心’。 心的特相:認知目標(所緣);作用:作為諸心所的前導者;現起:相續不斷的過程; 近因:名色。心又稱為「心王」,心(citta)、意(mana)、識(vibbana)都是同義詞。 8 〔心所〕(巴 cetasika;梵 caitasika):心的成份、內容或因子,繫於心(cittappatibaddha);又譯作 心所有法、心所法、心數法。心所從屬於心王,有 52 種心所。心、心所皆屬於名法。《相應 部注》SA.12.2./II,17.:namanalakkhanam namam.(傾向之相,為「名」。) 9 〔色〕(rupa):物質,由四大種(地、水、火、風)及四大種的衍生物所組成。 10 〔涅槃〕(nibbana;梵 nirvana):是道心與果心的所緣。是一切貪瞋癡的徹底滅盡(tanhakkhaya), 苦的滅盡。
  • 22. ch.1-8 這裏先說心法有四種,即欲界1 、色界2 、無色界3 及出世間4 (心)。 一、五十四欲界心 此中欲界(心)是什麼呢?即: 1. 十二不善心5 : (1)喜俱6 .邪見7 相應8 .無行9 .一10 ,(2)(喜俱.邪見相應)有行11 .一, 1 〔欲界心〕(kamavacaracitta):是最常出現於欲地的心。欲地包括:人類、地獄、餓鬼、畜生、阿 修羅及六欲天,此地眾生有食欲、淫欲、睡眠欲等等之欲。欲地有情不單可以生起欲界心, 若修成色界定或無色界定,亦可生起色界心或無色界心;同理,欲界心不只可以出現於欲地, 亦可出現於其他地,如:色地或無色地。 〔地〕(bhumi)是指有情「投生與居住的所在地」,包括:欲地、色地、無色地。 〔界〕(avacara)是心經常活動或往返之處。分類為:欲界心、色界心、無色界心。各地有情經常 生起與該地相符的界心,但也能生起其他界心;各種界心大多出現於「與界心相符之地」,但 也可能出現於其它「地」。 2 〔色界心〕(rupavacaracitta):最常出現於色地的心。修成色界定者,若臨終時入色定,死後生色 地。色地又作色界天,即指淨妙之物質的器世間及其地眾生之稱。色地眾生不只可以生起色界 心,亦可生起欲界心或無色界心;同理色界心亦可出現於欲地,但不能出現於無色地。 3 〔無色界心〕(arupavacaracitta):是最常出現於無色地的心。「無色地」又作「無色界天」,即指無 物質、無方位之世界;修得無色界定者,若臨終時入無色定,死後生無色地。無色地眾生只 有精神作用(受、想、行、識)。分為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四 空處。無色地眾生亦可生起欲界心,但不生起比他下層的無色界心,或色界心。 4 〔出世間心〕(lokuttaracitta):緣取涅槃為所緣(Lokuttaracittani nibbanarammananiti)的心稱為「出 世間心」。而其他三界心(欲界、色界、無色界)則名為「世間心」(lokiyacitta)。 《阿毘達摩義廣釋》(Vibhv.p.59;CS:p.76):「渡過取蘊有為的世間,成為無漏的狀態,為‘出 世間道心’。然而,從此越過,為‘出世間果心’。兩者同樣是以涅槃而超越世間。換言之,處 於無上的、優勝的功德,為‘出世間’。」 5 〔不善心〕(akusalacitta):是造不善業的心,能引生未來相對應的不善果報。不善(akusala)與非 福行(apubbabhisavkhara)、惡(papa)同義,善之對稱。謂能毀損、傷害現前及未來的惡 法,也會導致再生於惡道(苦處)。不善心有貪(欲求)、瞋(怨恨)、癡(無知)等三不善 根。《正見經》定義「不善」為:殺生、不與取、邪淫、妄語、兩舌、粗惡語、綺語、貪、瞋 恚、邪見。「不善之根本」為:貪、瞋、癡。 6 〔喜俱〕(somanassasahagatam 又譯:〔悅俱〕)伴隨著喜受(悅受)。〔俱〕(sahagatam):一起;陪 同;伴隨。論文譯為喜俱,本【表解】則採用「悅俱」。在欲界,有悅受必然有喜心所。 7 〔邪見〕(ditthi):造惡、不善時,不認為將會帶來惡果;認為業力(kamma)、果報(vipaka 造因的 結果)並不存在,該惡、不善心就是「邪見相應」。反之,造惡時,認為將會帶來惡果;認為 業力、果報存在,該不善心就是「邪見不相應」。 8 〔相應〕(sampayutta):與之相關聯(associated with),聯結的(connected)之意。指心所與心的相 關聯。例如:「邪見相應」表示「與‘邪見’相關聯」,即含有邪見心所;「智相應」表示「與智 相關聯」,即含有慧心所。 9 〔無行〕(asavkharika):自發性;自動自發;內不猶豫,外不受他人慫恿。無行心之心力強過有行 心。有一說:無行善心都只能產生無行果報心。 10 〔一〕(ekam):一個(心)。 11 〔有行〕(sasavkharika):經自己(考慮)或他人慫恿或刺激,才生起的心。有一說:有行善心則只能 產生有行果報心。
  • 23. ch.1-9 (3)喜俱.邪見不相應 1 無行.一,(4)(喜俱.邪見不相應)有行.一, (5)捨俱 2 邪見相應無行.一, (6)(捨俱.邪見相應)有行.一, (7)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一,(8)(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一。 此等八法名為「貪俱心」。 (9)憂 3 俱.瞋恚 4 相應.無行.一,(10)(憂俱.瞋恚相應)有行.一。 此等二法名為「瞋恚相應心」。 (11)捨俱.疑 5 相應.一,(12)捨俱.掉舉 6 相應.一。 此等二法名為「愚癡心」。 如是一切,稱為「十二不善心」。 貪根有八種,瞋.癡根各二,如是總稱為:十二不善心。 【十二不善心】 總數 根 受 相應/不相應 無行/有行 1 貪 根 (1) 悅俱 邪見相應 無行 2 (2) 悅俱 邪見相應 有行 3 (3) 悅俱 邪見不相應 無行 4 (4) 悅俱 邪見不相應 有行 5 (5) 捨俱 邪見相應 無行 6 (6) 捨俱 邪見相應 有行 7 (7) 捨俱 邪見不相應 無行 8 (8) 捨俱 邪見不相應 有行 9 瞋 根 (1) 憂俱 瞋恚相應 無行 10 (2) 憂俱 瞋恚相應 有行 11 癡 根 (1) 捨俱 疑相應 -- 12 (2) 捨俱 掉舉相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相應〕(vippayutta):與之不相關聯。指心所與心不相關聯的。 2 〔捨俱〕(upekkhasahagatam)伴隨著捨受。 3 〔憂〕(不如意 domanassa﹐<[du 惡﹑難]+[mano]意 ):指心的苦受;不快樂。心感受苦稱為 「憂」,「憂俱」包括:瞋、嫉妒、慳吝、惡作(後悔、懊惱)。 4〔瞋恚〕(patigha<pati 反 + gha 破壞;梵語 pratigha):反擊、瞋、怒、生氣。有情生起瞋恚,使身 心熱惱,不得平靜。 5 〔疑〕(vicikiccha):懷疑佛法僧三寶、因果、緣起等。由於聖者斷「疑」,故疑應解作:懷疑佛法 僧三寶、因果、緣起等,而不解作對一般事務的懷疑。 6 〔掉舉〕(uddhacca﹐uddhata 抬高(pp.)+ ya(抽象名詞)﹐英譯: restlessness)):不平靜、心散 亂,心意動搖不定,內心忐(ㄊ ㄢˇ)忑(ㄊ ㄜˋ)。掉舉屬於十二種不善心之一,掉舉會產生不善果 報,但是不會產生來生結生的力量。
  • 24. ch.1-10 2. 十八無因心: (1)捨俱.眼識1 ,(2)(捨俱)耳識,(3)(捨俱)鼻識, (4)(捨俱)舌識,(5)苦2 俱.身識,(6)捨俱.領受心3 及(7)捨俱.推度心4 。 這七種名為「不善異熟心5 」。 (1)捨俱.眼識,(2)(捨俱)耳識,(3)(捨俱)鼻識,(4)(捨俱)舌識, (5)樂6 俱.身識,(6)捨俱.領受心,(7)喜俱.推度心及(8)捨俱.推度心。 這八種名為「無因.善異熟心」。 (1)捨俱.五門轉向心7 ,(2)(捨俱)意門轉向心8 及(3)喜俱(阿羅漢)笑心9 。 這三種名為「無因唯作心」。 1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稱為五識(pabcavibbana)即五根之識,能認識色、 聲、香、味、觸。在(無因)不善果報心和無因善果報心中,眼識(視覺)、耳識(聽覺)、鼻 識(嗅覺)、舌識(味覺)、身識(觸覺)都各有一對,合稱為〔雙五識〕(dvipabcavibbana)。雙 五識是無因果報心,有十個:善與不善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雙五識只在五門 心路裡生起,而且都是過去業的果報。眼識、耳識、鼻識、舌識皆是捨俱;而善果報身識是 樂俱,不善果報身識是苦俱。 2 〔苦〕(dukkha):身感受苦稱為「苦」,與不善果報身識俱行的受是「苦受」。《阿毘達摩義廣 釋》(Vibhv.p.64;CS:p.83):「有了惡、惡劣,身樂受到破壞,或者難以忍耐,稱為‘苦’。」 3 〔領受心〕(sampaticchana)領受(感受、領納)該印記。如:當目標撞擊眼門,顏色撞擊眼根時, 先生起令心轉向該目標的轉向心,隨後生起眼識(識知顏色),接著生起「領受心」,納受眼 識剛看過的目標。領受心是無因果報心,有兩個:捨俱不善領受心與捨俱善領受心。領受心 只在五門心路裡生起,而且都是過去業的果報。 〔意界〕(manodhatu)2 個領受心及 1 個五門轉向心都是屬於「意界」。 〔五識界〕是雙五識,唯以五境為所緣。 〔意識界〕(manovibbanadhatu)89 心中,扣除雙五識(10 個)與意界(3 個)後,其餘 76 心是意識界。 4 〔推度心〕(santirana<tireti<(tir 決定)決定):推度(考察)該印記。領受心之後,緊接著推度心生 起,檢查剛受到五識與領受心識知的目標。推度心是無因果報心,有三個:捨俱不善推度 心、捨俱善推度心,與悅俱善推度心。推度心是過去業的果報。 5 〔異熟心〕(vipaka(<vi 異+ pac(梵 pac)熟﹑煮)﹐又名果報心):是被動受報的心,是過去造善或不善 業所引生的相對應果報,是業的結果。「異熟」取義自︰造因之後,果報在不同時間成熟(異 時而熟)。論文譯為異熟心,本《表解》則採用「果報心」。果報心又可分為:無因與有因。 6 〔樂〕(sukha):與善果報身識俱生的受是「樂受」。 7 〔五門轉向心〕(pabcadvaravajjana):轉向心(avajjanacitta)之一,把心轉向該目標。若所緣呈現 於五根門(dvara)其中之一,把心轉向所緣的是五門轉向心。五門轉向心是無因、捨俱。它 是屬於「唯作心」,不是造業的善或不善心,也不是受業報的果報心。 8 〔意門轉向心〕(manodvaravajjana):當法所緣呈現於意門時,把心轉向該所緣的是「意門轉向 心」。當五所緣(顏色、聲音、香味、味道、接觸)呈現於五門時,它作為「確定心」 (votthapanacitta),其作用是確定或鑑別五識之一剛識知的目標。它是屬於「唯作心」。 9 〔生笑心〕(hasituppada-citta):只有佛或阿羅漢微笑(sita)時才會生起,且只有在欲地或色地生起 欲界心(Kamavacara)才有生笑心。生笑心含有「喜」(piti)心所。佛或阿羅漢的微笑有五 種:無因生笑心及四個欲界美因悅俱唯作心。
  • 25. ch.1-11 如是一切,稱為「十八無因心1 」。 不善異熟七,善2 異熟有八,唯作心3 三種,為「十八無因」。 除惡及無因,尚餘五十九。或說九十一,是名為「淨心」4 。 【十八無因心】 總數 心 受 1 無 因 不 善 果 報 (1) 眼識 捨 2 (2) 耳識 捨 3 (3) 鼻識 捨 4 (4) 舌識 捨 5 (5) 身識 苦 6 (6) 領受 捨 7 (7) 推度 捨 8 無 因 善 果 報 (1) 眼識 捨 9 (2) 耳識 捨 10 (3) 鼻識 捨 11 (4) 舌識 捨 12 (5) 身識 樂 13 (6) 領受 捨 14 (7) 推度 悅 15 (8) 推度 捨 16 無 因 唯 作 (1) 五門轉向 捨 17 (2) 意門轉向 捨 18 (3) 生笑 悅 1 〔無因心〕(ahetukacitta):心的內容(心所)既沒有「貪、瞋、痴」三不善因,亦沒有「無貪、無 瞋、無痴」三善因,而只有「通一切心所」(見第二品心所)。無因心有兩種:無因果報心及 無因唯作心。由於所有的 18 無因心若不是果報心(15 無因果報心),就是唯作心(3 無因唯作 心),皆是無記,因此都不會產生未來的果報。 2 〔善心〕(kusalacitta):是主動造善業的心,能引生未來相對應的善果報。其性安穩,能於現前及 未來帶來自他利益、福利的清淨法,也會導致再生於善趣。《正見經》定義「善」為:離殺 生、離不與取、離邪淫、離妄語、離兩舌、離粗惡語、離綺語、不貪、不瞋(不逆向行)、正 見。「善之根本」為:不貪、不瞋、不癡。 3 〔唯作心〕(kiriya, kriya):是中性的心,既非主動造業的善心與不善心,亦非被動承受業報的果報 心,只是執行心的作用,不能引生未來的果報;除了兩個欲界無因唯作心(轉向心)是凡聖 共有之外,其餘唯作心皆是阿羅漢特有的心。佛或阿羅漢的身語意,生起的是唯作心,不會 引生今生與來世的善報。「唯作心」屬於「無記心」(abyakusalacitta)。唯作心中,只有五門 轉向、意門轉向與生笑心等 3 心是無因外,其餘 17 唯作心皆是有因。 4 〔美心〕(sobhanani):除 12 不善心與 18 無因心外,其餘 59 心皆稱為「美心」。美心包括:善心、 果報心與唯作心;從另一角度言,包括:24 欲界心,以及所有的色界心、無色界心與出世間 心。
  • 26. ch.1-12 3. 二十四有因(美)心1 : (1)喜俱.智相應2 .無行.一,(2)(喜俱.智相應)有行.一, (3)喜俱.智不相應3 .無行.一,(4)(喜俱.智不相應)有行.一, (5)捨俱.智相應.無行.一,(6)(捨俱.智相應)有行.一, (7)捨俱.智不相應.無行.一,(8)(捨俱.智不相應)有行.一。 這是八種「欲界善心」。 (1)喜俱.智相應.無行.一,(2)(喜俱.智相應)有行.一, (3)喜俱.智不相應.無行.一,(4)(喜俱.智不相應)有行.一, (5)捨俱.智相應.無行.一,(6)(捨俱.智相應)有行.一, (7)捨俱.智不相應.無行.一,(8)(捨俱.智不相應)有行.一。 這是八種「欲界有因異熟心」。 (1)喜俱.智相應.無行.一,(2)(喜俱.智相應)有行.一, (3)喜俱.智不相應.無行.一,(4)(喜俱.智不相應)有行.一, (5)捨俱.智相應.無行.一,(6)(捨俱.智相應)有行.一, (7)捨俱.智不相應.無行.一,(8)(捨俱.智不相應)有行.一。 這是八種「欲界有因唯作心」。 如是一切二十四種,稱為欲界有因善、異熟、唯作心。 欲界中有因,善.異熟.唯作, 由於受.智.行,區別二十四。 欲異熟廿三,善.不善二十, 唯作有十一,共為五十四。 【二十四欲界美心】 欲界有因心(或美心)分三組:8大善心、8大果報心、8大唯作心。 1 〔有因心〕(hetukacitta):是指心的成份(心所)有「貪、瞋、痴」三不善因,或「無貪、無瞋、無 痴」三善因。有因心有四種:不善心、善心、有因果報心及有因唯作心。 2 〔智相應〕(banasampayutta):是指具有慧心所,能如實知見諸法。 3 〔智不相應〕(banavippayutta):缺少慧心所,但並沒有只屬於不善心的無明或痴。 【大果報心】 即是「8 欲界有因善果報心」; 大果報心是與大善心相對應的 果報心。 【大唯作心】 即是「8 欲界有因唯作心」; 只有阿羅漢才會生起的心。 1 大善心 / 2 大果報心 / 3 大唯作心 受 相應 ⁄ 不相應 無行/有行 (1) 悅俱 智相應 無行 (2) 悅俱 智相應 有行 (3) 悅俱 智不相應 無行 (4) 悅俱 智不相應 有行 (5) 捨俱 智相應 無行 (6) 捨俱 智相應 有行 (7) 捨俱 智不相應 無行 (8) 捨俱 智不相應 有行
  • 27. ch.1-13 二、十五色界心 (1)尋、伺、喜、樂、一境性俱初禪善心,(2)伺、喜、樂、一境性俱第二禪善心, (3)喜、樂、一境性俱第三禪善心,(4)樂、一境性俱第四禪善心, (5)捨、一境性俱第五禪善心。 這五種名為「色界善心」。 (1)尋、伺、喜、樂、一境性俱初禪異熟心,(2)伺、喜、樂、一境性俱第二禪異熟心, (3)喜、樂、一境性俱第三禪異熟心,(4)樂、一境性俱第四禪異熟心, (5)捨、一境性俱第五禪異熟心。 這五種名為「色界異熟心」。 (1)尋、伺、喜、樂、一境性俱初禪唯作心,(2)伺、喜、樂、一境性俱第二禪唯作心, (3)喜、樂、一境性俱第三禪唯作心,(4)樂、一境性俱第四禪唯作心, (5)捨、一境性俱第五禪唯作心。 這五種名為「色界唯作心」。 如是一切十五種,名為色界善、異熟、唯作心。 由於禪差別,色界意有五。 善.異熟.唯作, 區別彼十五。 【十五色界心】 色界心分三組:5善心、5果報心、5唯作心。 禪那是專注與安止於一境之心,諸禪支的組合,是初步檢查得禪那的方法。禪支一 共有五個,即:1. 尋(vitakka):專注目標(所緣)。伺(vicara):繼續專注目標。喜 (piti):喜歡目標,或許可說主動的喜,屬於行蘊,不是受蘊。樂(sukha):感受目標 生起是快樂的感受,或許可說被動接受產生的樂,是受蘊。一境性(ekaggata):心專注 於一境(一個固定的目標)。捨(upekkha):平等心、旁觀的心。 初禪有:尋、伺、喜、樂、一境性五禪支,第二禪棄除尋,第三禪再棄除伺,第四 禪再棄除喜,第五禪,則以捨受取代樂受。色界善心與唯作心能在欲地生起,但色界果 報心只能在色地生起。初禪至第五禪前的近行定都屬於欲界,初禪至第五禪安止定 (appana samadhi)才屬於色界。 有人說,三昧現前,必有「空」、「明」、「樂」,但是這並非經典用語,也非阿 毘達摩用語。 禪 支 色禪 尋 伺 喜 樂 一境性 捨 善心 果報心 唯作心 初禪 ˇ ˇ ˇ ˇ ˇ 第二禪 ˇ ˇ ˇ ˇ 第三禪 ˇ ˇ ˇ 第四禪 ˇ ˇ 第五禪 ˇ ˇ
  • 28. ch.1-14 三、十二無色界心 (1)空無邊處善心,(2)識無邊處善心,(3)無所有處善心,(4)非想非非想處善心, 這四種名為「無色界善心」。 (1)空無邊處異熟心,(2)識無邊處異熟心, (3)無所有處異熟心,(4)非想非非想處異熟心, 這四種名為「無色界異熟心」。 (1)空無邊處唯作心,(2)識無邊處唯作心, (3)無所有處唯作心,(4)非想非非想處唯作心, 這四種名為「無色界唯作心」。 如是一切十二種,名為無色界善、異熟、唯作心。 由於所緣之差別,無色界意有四種。又依善.異熟.唯作,區別而立十二心。 【十二無色界心】 無色界心分三組:4善心、4果報心、4唯作心。 禪 支 無色禪 五 禪 支 捨 尋 伺 喜 樂 一境性 善心 果報心 唯作心 (1)空無邊處(第五禪) ˇ ˇ (2)識無邊處(第五禪) ˇ ˇ (3)無所有處(第五禪) ˇ ˇ ( 4 ) 非想非非想處(第五禪) ˇ ˇ 四、八出世間心 (1)須陀洹道心,(2)斯陀含道心,(3)阿那含道心,(4)阿羅漢道心, 這四種名為「出世間善心」。 (1)須陀洹果心,(2)斯陀含果心,(3)阿那含果心,(4)阿羅漢果心, 這四種名為「出世間異熟心」。 如是一切八種,名為出世間善、異熟心。 由於四道別,故善心有四, 同彼異熟果,為無上八種。 十二不善心,善心二十一, 三十六異熟,二十唯作心; 欲界五十四,色界心十五。 無色心十二,出世間八種; 如是應知意,區別八十九 。 智者再分別,一百二十一。
  • 29. ch.1-15 【八出世間心】 八出世間心可分為兩組:4 道心(善心)與 4 果心(果報心) 世間心(lokiyacitta﹐包括欲界心、色界心、無色界心)是生起於三界的心,出世間心 則是以涅槃為目標的心,是證道、果與入果定時生起的心。(Abs.Ch.3.#62.:Lokuttaracittani nibbanarammananiti.諸出世間心以涅槃為所緣),在道心(maggacitta見道位)剎那,斷了隨 眠(anusaya),初果斷三結,二果斷粗的欲界貪、瞋,三果斷(細的)欲界貪、瞋,四果斷五 上分結。阿羅漢今生不會再生起善心或不善心,只會生起屬於無記的唯作心與果報心。 四地眾生生起的心 界 地 世間心 出世間心 欲界心 色界心 無色界心 初 禪 第 二 禪 第 三 禪 第 四 禪 第 五 禪 無 想 定 空 無 邊 處 識 無 邊 處 無 所 有 處 非 想 非 非 想 處 欲 地--善趣地(凡﹑聖)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欲 地--惡趣地(凡) V 色 地 初~第五禪(凡﹑聖)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無想地(凡) 無色地 空無邊處(凡﹑聖) V V V V V *V 識無邊處(凡﹑聖) V V V V *V 無所有處(凡﹑聖) V V V *V 非想非非想處(凡﹑聖) V V *V *「欲地--善趣地眾生」,具有三因者,可以經驗到初禪乃至第五禪,及出世間心。 * 無想地︰不生起任何三界心,聖者不投生無想地。 * 無色地︰凡夫投生無色地之後,不可能證聖果。 * 詳見ch.4-15~17〈三界凡聖生起的路心〉 八 出 世 間 心 須陀洹道心 須陀洹果心 斯陀含道心 斯陀含果心 阿那含道心 阿那含果心 阿羅漢道心 阿羅漢果心 ※有學聖者(包括: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平常生起的心是世間心,包括:善心、不 善心、果報心與 2 唯作心,而且只有在入各自相符的果定時才會生起屬於出世間的果心。 請注意,道心只有在斷除或永遠減弱煩惱時的那一個特殊刹那才會生起,每一道心只各 生起一次,而且每次只維持一個心識刹那;比如:須陀洹聖者再生起道心時,一定是證 斯陀含時,若再次生起道心時,一定是證阿那含時。 ※無學聖者(阿羅漢)平常生起的心是世間心,包括:唯作心與果報心,而且只有在入阿 羅漢果定時才會生起屬於出世間的果心。請注意,阿羅漢不會再生起任何道心,因為阿 羅漢已無任何煩惱需要被斷除;亦不會再生起任何善心與不善心,因為阿羅漢已不再造 任何善惡業。
  • 30. ch.1-16 五、一百二十一心 八十九心,怎樣成為一百二十一心 1 ?尋、伺、喜、樂、一境性俱初禪須陀洹道心, 伺、喜、樂,一境性俱第二禪須洹道心,喜、樂、一境性俱第三禪須陀洹道心,樂、一境性 俱第四禪須陀洹道心,捨、一境性俱第五禪須陀洹道心。這五種名為「須陀洹道心」。「斯陀 含道心」、「阿那含道心」、「阿羅漢道心」,同樣各有五種,共二十道心。如是果心亦有二 十,則出世間心,共有四十。2 由禪相應別,一一分作五, 說此無上心,共有四十種。 當知如色界,初禪等差別, 無上心亦然。無色屬第五 3 。 於是初禪等,各說十一種 4 。 最後第五禪,共有二十三 5 。 善心三十七 6 ,異熟五十二 7 。 是故智者說:一百二十一。 【依界與本性分 121 心】 本性 界 不善心 善心 無 記 心 總 計 果報心 唯作心 欲界 12 8 15+8 3+8 54 色界 --- 5 5 5 15 無色界 --- 4 4 4 12 出世間 --- 20 20 --- 8 總數 12 37 52 20 121 出世間心有八或四十個:八出世間心是四道心(須陀洹道心等)與四果心(須陀洹果心 等);若依五色界禪的分類,則為四十出世間心。在初禪體證道・果時,尚具有初禪五禪支 (尋、伺、喜、樂、一境性),但是以涅槃為所緣時,無法覺知喜、樂等。在其餘四禪那體 證道・果時,具有的禪支與色界禪禪那相同。「純觀乘者」(suddhavipassanayaniko)證涅槃, 絕大部份在初禪出世間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原來的 89 心是 81 個世間心和 8 個出世間心。現在從 8 個出世間心展開為 40 個,再加 81 個世間心, 便成為 121。 2 由於禪支相應的差別,五禪乘以 8 出世間心,等於 40 個。 3 色有五禪差別,無上(出世間)心也具五禪。「無色屬第五」,因為所有無色界禪都只有捨與一境性二 支,和色界第五禪一樣,所以無色界心是被認為包攝於第五禪中的。 4 ﹝每一個被說為十一個﹞,因為色界每一禪各有 1 個善、果報和唯作,再加上出世間每一禪的 8 個 四道四果等,故有 11 個。 5 ﹝二十三個﹞:即色界第五禪的善、果報和唯作各 1 個,加無色禪 12 個和出世間第五禪 8 個,故有 23 種。 6 ﹝善心有三十七個﹞:即欲界 8 個、色界 5 個、無色界 4 個和出世間 20 個。 7 ﹝果報心有五十二個﹞:即欲界 23 個(欲界 15 無因+8 有因)、色界 5 個、無色界 4 個、出世間 20 個。
  • 31. ch.1-17 欲界不善心、善心的生活實例 欲 界 心 生 活 實 例 12 不 善 心 8 貪 根 悅俱・邪見相應・無行 明知吃飽了,但還是高興地繼續吃到肚子很脹,而且不自知這是貪吃。 悅俱・邪見相應・有行 受到某餐廳廣告詞的強烈吸引,滿心歡喜地前往用餐,而且不認為 這與因果有任何關係。 悅俱・邪見不相應・無行 知道貪吃不好,還是忍不住地盡情地享受著零食。 悅俱・邪見不相應・有行 雖懂因果,但於推銷員的讚美下,愉快地買下一堆非必要的裝飾品。 捨俱・邪見相應・無行 只是習慣性地吃很多甜點,沒有任何愉快的感受,也不認為這是貪。 捨俱・邪見相應・有行 不懂因果且對電影沒有興趣的男孩,為了迎合好友的要求,陪同一 起看無意義的影片,心中沒有任何喜悅。 捨俱・邪見不相應・無行 知道偷看別人的日記不對,還是忍不住地偷翻同學的日記,且沒有 任何感受。 捨俱・邪見不相應・有行 知道搭車不買票是不對的,但為了省下車錢買書,還是說服自己上 車不買票,內心沒有任何喜悅的感受。 2 瞋 根 憂俱・瞋恚相應・無行 莫名地不喜歡某件東西。 憂俱・瞋恚相應・有行 經朋友的指點後,後悔沒有買下正在促銷的廉價商品。 2 癡 根 捨俱・疑相應 1. 懷疑因果報應。 2.「雖遇四諦美食而不甘樂,由不樂故便生猶豫。」(T27.245.3) 捨俱・掉舉相應 忐忑不安。 8 善 心 悅俱・智相應・無行 懂得因果的人,高高興興地主動佈施財物給需要幫助的人。 悅俱・智相應・有行 受到師長的鼓勵後,了解因果且滿心歡喜地發願今生要認真修行。 悅俱・智不相應・無行 不懂因果的人,自動自發且心情愉快地幫忙救災工作。 悅俱・智不相應・有行 受到朋友的勸說,高興地一起讀佛經,但不了解其中的意思。 捨俱・智相應・無行 懂得因果的人,平靜的接受別人對他的誤會,心中沒有任何不悅。 捨俱・智相應・有行 經朋友勸戒後,了解因果並決定改掉不良習慣,然而心中沒有喜悅。 捨俱・智不相應・無行 不懂因果的人,主動捐血救人,心中沒有任何快樂或不快樂。 捨俱・智不相應・有行 不懂因果的人,聽到他人的建議,捐了幾塊錢,但心中沒有喜悅。
  • 32. ch.1-18 〈1.攝心分別品〉問題思考 ( ) 1. 能體驗(或知道)目標(或所緣)的究竟法是:1.心與心所 2.色法 3.涅槃 4.以上皆是 ( ) 2.「憂心忡忡」是:1.果報心 2.不善心 3.無因心 4.以上皆是 ( ) 3. 身體的「苦受」是:1.果報心 2.不善心 3.有因心 4.以上皆是 ( ) 4. 捨俱推度心是:1.欲界心 2.果報心 3.無因心 4.以上皆是 ( ) 5. 心分為八十九種是因為:1.整理的結果 2.法爾如是(原來就如此) 3.經典所說 ( ) 6. 善眼識不是:1.善心 2.無因心 3.捨受 4.欲界心 ( ) 7. 無因唯作心:1.不是某因的果報 2.不會產生果報 3.沒有無貪.無瞋.無癡 4.以上皆是 ( ) 8.「果報心」:1.是無記 2.不是造業的心 3.有取對象(所緣) 4.以上皆是 ( ) 9.「智相應」不出現於: 1.無因的果報心 2.有因的果報心 3.有因的唯作心 4.善心 ( )10. 美因心不包括:1.欲界善心 2.初禪心 3.五識 4.出世間果心 ( )11.能生起捨受的心包括:1. 瞋心 2.貪心 3.身識 4.以上皆是 ( )12.能造不善業的心:1.五門轉向心 2.貪心 3.眼識 4.色界初禪心 ( )13.色界心沒有:1.善心 2.不善心 3.果報心 4.唯作心 ( )14.不善耳識是:1. 不善心 2.憂俱 3.意識界 4.無因心 ( )15.世間心包括:1.五門轉向心 2.阿羅漢初禪心 3.阿羅漢唯作心 4.以上皆是 ( )16.阿羅漢入果定是:1.出世間果報心 2.出世間唯作心 3.世間唯作心 4.禪那心 ( )17.不能產生果報的心,包括:1.生笑心 2.五門轉向心 3.意門轉向心 4.以上皆是 ( )18.阿羅漢生笑心是:1.有慧 2.善心 3.能生起於無色地 4.以上皆非 ( )19.阿羅漢平常會生起的心不包括:1.唯作心 2.出世間道心 3.出世間果心 4.五門果報心 ( )20.「邪見相應」能出現於:1.貪心 2.瞋心 3.痴心 4.以上皆是 ◆◆◆ ◆◆◆ ◆◆◆ 1. 無因果報心與有因果報心有何差別? 2. 欲界善心與不善心會產生什麼果報心? 3. 阿羅漢為什麼不造善業、惡業? 4. 生在欲地可以生起色界心或無色界心嗎?色地眾生可以生欲界心或無色界心嗎? 5. 有行心與無行心有何差別? 6. 89 心與 121 心的差別如何? 7. 阿羅漢微笑時,生什麼心? 8. 生氣時,生起什麼心? 9. 列舉無因心。 10.請求別人幫助(善事)的心是善是惡? 課外題
  • 33. ch.2-1 第二 攝心所分別品(Cetasikaparicchedo) ◙ 「心所」(cetasika)是分類心與分析心的重要依據;因此,本品專文解說第二種究 竟法--「心所」。本品首先從四個鑑別法(即:特相、作用、現起與近因),逐項 分析每一個心所。然後再由兩個不同的主軸分析心所與心的關係:一、心所相應理 (cetasikasampayoganaya):以「心所」作為分析的重點,逐項探討每一個「心所」 各能與哪些「心」相應;二、心所攝理(cetasikasavgahanaya):以「心」作為分析的 重點,逐項探討每一種「心」各能包含哪些「心所」。 「心所」是心的成份、因子,從屬於心,是心的伴隨者、附屬物。「心」是不會單 獨生起的,必定有相應的「心所」伴隨;心與心所的關係,如同國王與大臣,國王出 現必定有大臣伴隨。每個心識刹那都會有一組「心與心所」生起,該組「心與心所」 必定:同時生、同時滅、同一所緣、同一依處。心與心所的聚合即稱為「名聚」。 ◙ 本品【表解】將每個「心所」與每個「心」之間的交叉組合關係,分別以「心所 為縱軸、心為橫軸」(心所相應理),及以「心為縱軸、心所為橫軸」(心所攝理), 詳細列表標明,方便讀者一一點算與理解。 關於心所與心之間的複雜關係,讀者不須要死記;若能以「經常查閱」表解的方 式,於日常生活中隨時檢視自己起心動念的品質,反而能經由「理解」的方式去 體會:心是基於心所的不同組合,而有不同層次的品質與分類方式。 所緣︰心所取的對象 依處︰心.心所住在那依靠處(Vibhv.p.103.) 52 心所 13 通一切心所 7 遍一切心心所 6 雜 心 所 14 不善心所 4 遍一切不善心心所 3 貪 根 心 所 4 瞋 根 心 所 2 有 行 心 所 19 遍一切美心心所 3 離 心 所 2 無 量 心 所 1 無 痴 心 所 25 美心所 1 痴 根 心 所  本品導讀
  • 34. ch.2-2 依「本性」分,心所可分為三類: 【通一切心所】通一切不善、善與無記的心所(13 個) 此類心所的「本性」是由共存(即:同一「名聚」裡同時存在)的心所與心決 定,尤其是相應的「因」;與美心共存則為美心所,與不善心共存則為不善心所, 與無記心共存則變成無記心所。通一切心所可再分兩類: 【遍一切心心所】(7 個):觸、受、想、思、一境性、名命根、作意。 這七個心所必然伴隨每個心;換言之,每一個心必然有這 7 個相應心所。 雙五識是最基本的心,就只有這 7 個心所。 【雜心所】(6 個):只發生於某些心。 「 尋 」不出現於:雙五識及第二禪以上的心。 「 伺 」不出現於:雙五識及第三禪以上的心。 「勝解」不出現於:雙五識及疑心。 「精進」不出現於:15 無因果報心及 1 無因五門轉向心 (16=18 無因心-1 意門轉向心-1 生笑心)。 「 喜 」出 現 於:悅俱(悅受)的心,但悅俱的第四禪心沒有喜。 「 欲 」不出現於:18 無因果報心及 2 痴心。 【不善心所】只與「不善心」相應的心所(14 個): 【遍一切不善心心所】(4 個):痴、無慚、無愧、掉舉。 這 4 個心所必然伴隨每個不善心。 【貪根組心所】(3 個):貪、邪見、我慢。 「貪」心所必然出現於 8 個貪心。「邪見」必然出現於 4 個邪見相應貪心; 「慢」只能出現於 4 個邪見不相應貪心,且視情況可出現或不出現。 【瞋根組心所】(4 個):瞋、嫉、慳、惡作。 「瞋」心所必然出現於兩個瞋心;嫉、慳、惡作則視情況可出現或不出現, 且不能同時出現。 【癡根組心所】(1 個):疑。只出現於疑心。 【有行心所】(2 個):昏沉、睡眠。只出現於 4 個有行貪心與 1 個有行瞋心。 【美心所】只與「美心」相應的心所(25 個),可分為四組: 【遍一切美心心所】(19 個)。 這 19 個心所必然伴隨每個美心,換言之,59 個美心必然有這 19 個心所。 【三離心所】(3 個):正語、正業、正命。 只出現於欲界八大善心,及八出世間心。八出世間心必然同時生起三離心 所,而欲界善心則視情況生起且一次只能生起其中一個。離有三種:自然離 (有機會造惡而不造惡)、持戒離(由於持戒而不造惡)、正斷離(出世間心)。 【無量心所】(2 個):悲無量心所與喜無量心所。 視情況出現,可出現於 28 種心,即:欲界 8 大善心、8 大唯作心及 12(初 禪至四禪)禪心。 【無痴心所】(1 個):慧。出現於欲界 12 智相應心、一切色界心、無色界心與出世間心。  本品導讀 -- 重點整理
  • 35. ch.2-3 【五十二心所】(Cetasika) 13 通一切心所 7 遍 一 切 心 心 所 (1)觸 (2)受 (3)想 (4)思 (5)一境性 (6)名命根 (7)作意 6 雜 心 所 (1)尋 (2)伺 (3)勝解 (4)精進 (5)喜 (6)欲 25 美心所 19 遍 一 切 美 心 心 所 (1)信 (2)念 (3)慚 (4)愧 (5)無貪 (6)無瞋 (7)中捨性 (8)心所輕安 (9)心輕安 (10)心所輕快性 (11)心輕快性 (12)心所柔軟性 (13)心柔軟性 (14)心所適應性 (15)心適應性 (16)心所練達性 (17)心練達性 (18)心所正直性 (19)心正直性 3 離 心 所 (1)正語 (2)正業 (3)正命 2 無量 心所 (1)悲憫 (2)隨喜 1 無痴 心所 (1)慧根 *(14)心所適應性=心所適業性 *(15)心適應性=心適業性 14 不善心所 4 遍 一 切 不 善 心 心 所 (1)痴 (2)無慚 (3)無愧 (4)掉舉 3 貪 根 (1)貪 (2)邪見 (3)慢 4 瞋 根 (1)瞋 (2)嫉 (3)慳 (4)惡作 1 痴 根 (1)疑 2 有 行 (1)昏沉 (2)睡眠 ※ 五十二心所之巴利文、英文、中文對照表 詳見附錄
  • 36. ch.2-4 五十二心所〈釋義〉 鑑別法 心所 特 相 (lakkhana) 作 用 (rasa) 現 起 (paccupatthana) 近因(足處) (padatthana) 遍 一 切 心 心 所 觸 接觸目標 目標與識撞擊 1.因依處、目標與識集 合生起 2.導致受*(、想. 行)的生起(見 M.109.) 出現於諸門之境 受 被感受 體驗目標 身心受樂、苦、平靜 身根,即身淨色(的接觸) 想 在 心 裡 作 標 誌 或 印 記,知道目標之間的 差別,譬如「褐色」、 「金色」等等。 1. 通 過 以 前 所 作 的標誌,而認得 相同的所緣。 2. 對 目 標 作 印 記,以便再次體 會相同目標時能 知 道 「 就 是 這 個」。 1.心所注意的記號;根 據該記號或相去注意 目標。 2.不深入地取目標;不 取目標太久。 目標的顯現(如鹿看到用 草造成的假人時,會想它 為「人」。) 思 催促或發動相應法朝 向目標 集合(以便相應 法不會紊亂)。 指導 1.依處 2.目標 3.從觸至作 意最為顯著的相應法 一 境 性 1.作為首領。2.穩定 於目標,不散亂。3. 是相應法對目標不散 亂之因。 統一俱生法 1.平靜;寂止。 2.智(果)生起之因。 (多數是)樂受(*:這是指處 在禪定狀態) 命根 維持相應名法。 令相應名法能夠 從生起至壞滅之 間存在 維持相應名法存在,直 到壞滅 應受維持的名法 作意 「推動」或指揮相應 法朝向目標 把相應法與目標 連接起來 面對目標 目標 雜 心 所 尋 把心投向或導向目標 全面地撞擊目標 把心導向目標 目標(或目標+依處+觸) 伺 一再地伺察於所緣 重覆地把相應名 法置於目標 令心繼續(於所緣) 目標(或目標+依處+觸) 勝解 確信或確定目標 不猶豫 確定或決定 另一個需要抉擇的目標 精進 努力或能忍受所面 對的任何苦 支持或穩固相應 名法 不放棄 1.悚懼智(samvega bana), 在《增支部•一集》,佛陀 說:「有悚懼智者能正確地 精進。」2.精進事。 喜 喜歡目標 1. 令 身 與 心 喜 悅 。 2. 散 播 勝 心 生色至全身。 身與心的喜悅 目標(或目標+依處+觸) 欲 欲作 尋找目標 要目標;需要目標 所希求的目標 遍 一 切 不 善 心 心 所 癡 1.心盲目;無法如實 知 見 究 竟 法 的 真 實 性。2.或無智,即不 能透徹地知見究竟法 的真實性。 1. 不 能 透 徹 地 知 見究竟法的真實 性。 2. 覆 蔽 究 竟 法 的 真實性。 1.導致錯誤的修行,或 沒有正確的修行。 2.令慧眼盲目。 不如理作意,即作意目標 (究竟法)為常、樂、我、 淨等。 無慚 不厭惡或不恥於惡行 無恥地為惡 不退避於造惡 不尊重自己 無愧 不害怕惡行 無懼地為惡 不退避諸惡 不尊重他人 掉舉 心不平靜(如被風吹 起漣漪的水) 心不穩定(如被 風吹動的旗) 混亂 對散亂之心起不如理作意
  • 37. ch.2-5 貪 根 心 所 貪 執著目標為「我的」 黏著目標 不能捨棄目標 認為諸結之法有樂味 *邪見 錯誤地作意究竟法為 常、樂、我、淨 錯誤地認為究竟 法 是 常 、 樂 、 我、淨 錯 誤 地 理 解 究 竟 法 為 常、樂、我、淨 不想見聖者,如佛陀等 等 慢 驕傲 高 舉 自 己 ;「 稱 讚」、「奉承」相 應名法 欲自標榜 與見不相應的貪 瞋 根 心 所 瞋 粗野 1. 令 自 己 掙 扎 與 顫 動 。 2. 身 體 的 掙扎與顫動。 3.怒燒(瞋的)心所 依處或身心。 毀壞身心;或毀壞自己 與他人的福利。 九或十種瞋怒事。 嫉 嫉羡他人的成就 不喜他人的成就 不 能 忍 受 看 到 他 人 成 就;背向他人的成就。 他人的成就 慳 隱秘自己已得或當得 的利益 不能忍受與他人 分享自己的利益 1.怨恨與吝嗇(因為不 樂於與他人分享自己所 得。)2.或導致不樂、不 喜與痛苦。 自己所得 惡作 追悔 追悔已造的惡,以 及沒有實行的善 不斷憶起時感到後悔, 或心感到不快。 已造的惡及未行的善 有 行 心 所 昏沈 不努力;不精進 去除精進 心的消沉,或辦事的精 進力退減。 對導致怠惰的所緣起不 如理作意 睡眠 心所的不適業 閉塞識門,或令 相應法沉滯 1.退離目標。 2.昏昏欲睡。 對導致怠惰的所緣起不 如理作意 痴 心 所 疑 懷疑三寶、緣起、因 果(對八事、*十六 事懷疑) (對八事)起動 搖 1.導致(對八事)猶豫不 決。 2.有多種立場。 (刪除) 對懷疑八事、十六事起 不如理作意 遍 一 切 美 心 心 所 信 對當信之事有信心或 信仰。 1. 使 到 相 應 名 法 對 當 信 之 事 清 楚 。 2. 引 發 自 己 與相應名法對當 信之事有信心, 而不會退減,也 不退避。 1.相應名法對當信之事 不迷濛。2.無疑、無不 如理作意,以及不猶豫 地確定當信之事,或使 到 對 當 信 之 事 作 出 決 定。 當信之事 念 1.使相應法對目標念 念分明而不流失。 2.全心投入於善行。 去除會令目標消 失的放逸;不令 目標消失。 1.守護心,或守護禪修 目標。2.心面對目標的 狀態。 1.強而有力的想。 2.或身念處等等。 慚 對惡行感到厭惡 恥於造惡 退避諸惡 尊重自己 愧 對惡行感到害怕 害怕造惡 退避諸惡 尊重他人 無貪 心不貪求、不染著目 標 不執著目標為「我 的」或「我的東 西」 不執著目標 目 標 ( 或 依 處 + 目 標 + 觸);或如理作意。 無瞋 1.不粗野。2.不對抗。 (如事事皆隨順己意 的朋友。) 去除怨恨;去除 怒火 如滿月般清澈與祥和 目 標 ( 或 依 處 + 目 標 + 觸);或如理作意。 中捨 性 平衡心與心所、 *平等性 1. 防 止 過 多 或 不 足。2.去除偏差。 中捨 相應名法(或依處+目標 +觸);或如理作意。
  • 38. ch.2-6 *上表錄自:帕奧禪師《智慧之光》(第三版)第十四章〈特相.作用.現起.近因〉,並加 ‘ * ’ 作補充 *Dhammasavgani-atthakatha 《 法 集 論 注 》( Atthasalini 殊 勝 義 ): DhsA.p.63.(CS:pg.106) : Lakkhanadisu hi tesam tesam dhammanam sabhavo va samabbam va lakkhanam nama.(各種諸法 的諸相共通的自相,稱為‘特相’。)Kiccam va sampatti va raso nama.(作(用)或達成,稱為‘作 用’。)Upatthanakaro va phalam va paccupatthanam nama.(作為現前起或果,稱為‘現起’。) Asannakaranam padatthanam nama.((最)鄰近之因,稱為‘近因’。) 遍 一 切 美 心 心 所 心所 輕安 心 所 ( 受 . 想 . 行 ) 輕 安、鎮靜 破除心所與心的 不安 心 所 與 心 的 寧 靜 、 輕 安、不顫動 心所與心 心輕 安 心的輕安、鎮靜 破除心所與心的 不安 心 所 與 心 的 寧 靜 、 輕 安、不顫動 心所與心 心所輕 快性 心所(受.想.行)的輕 快 破除心所與心的 沉重 心所與心不沉重 心所與心 心輕 快性 心的輕快 破除心所與心的 沉重 心所與心不沉重 心所與心 心所柔 軟性 心所(受.想.行)的柔 軟 破除心所與心的 僵硬性 心所與心對目標無對抗 及無阻礙 心所與心 心柔 軟性 心的柔軟 破除心所與心的 僵硬性 心所與心對目標無對抗 及無阻礙 心所與心 心所適 業性 心所(受.想.行)具堪 任性 破除心所與心對 善作業的不適應性 心所與心成功於取某所 緣為目標 心所與心 心適 業性 心具堪任性 破除心所與心對 善作業的不適應性 心所與心成功於取某所 緣為目標 心所與心 心所練 達性 心所(受.想.行)具熟 練性 破除心所與心之 疾病 心所與心毫無瑕疵 心所與心 心練 達性 心具熟練性 破除心所與心之 疾病 心所與心毫無瑕疵 心所與心 心所正 直性 心所(受.想.行)正直 破除心所與心的 欺騙性 心所與心不狡詐 心所與心 心正 直性 心正直 破除心所與心的 欺騙性 心所與心不狡詐 心所與心 離 心 所 正語 遠 離 、 擺 脫 不 正 語。 遠離惡語 不造惡語 信、慚、愧、知足等 正業 遠離、擺脫不正業 (殺、盜、淫)。 遠離身惡行 不造身惡行 信、慚、愧、知足等 正命 遠離、擺脫不正命 (非法營利)的心思。 遠離邪命 不造邪命 信、慚、愧、知足等 無 量 心 所 悲 憫 * 悲憫,拔除*自他之 苦。 不忍見*自他之苦 不殘忍,或導致*自他不 殘忍 如理作意見受盡苦難的* 自他沒有依歸 * 隨 喜 隨喜*自他利益、成 就而生喜悅。 不妒嫉*自他的成 就 對*自他的成就無厭惡 見到*自他的成就 慧 根 心 所 慧 1.透徹地如實知見 究竟法的自性相與 共相。2.毫無瑕疵 地徹知究竟法,如 神射手般一箭貫穿 目標。 如油燈般照亮目 標(意即驅除遮 蔽目標的黑暗愚 痴。) 對目標無迷惑(如受到 好 嚮 導 指 示 森 林 的 途 徑。) 定。(佛陀說有定者能如 實知見諸法。)(此定尤 其是觀智的近因。)
  • 39. ch.2-7 心所與心之關係 略表 89(121)心 52 心所 54 欲 界 心 15 色 界 心 12 無 色 界 心 8 / 40 出 世 間心 總 計 12 不善心 18 無 因 心 24 有因心 善 / 果報 / 唯作 善 / 果報 / 唯作 道心 / 果心 貪 根 瞋 根 癡 根 雙 五 識 領 受 推 度 五 門 轉 向 意 門 轉 向 阿 羅 漢 笑 心 大 善 心 大 異 熟 心 大 唯 作 心 初 禪 第 二 禪 第 三 禪 第 四 禪 第 五 禪 空 無 邊 處 識 無 邊 處 無 所 有 邊 處 非 想 非 非 想 處 初 禪 第 二 禪 第 三 禪 第 四 禪 第 五 禪 以 89 心 分 以 121 心 分疑 掉 舉 8 2 1 1 10 2 3 1 1 1 8 8 8 3 3 3 3 3 3 3 3 3 8 8 8 8 8 13 通 一 切 心 所 遍一切心心所 7 8 2 1 1 10 2 3 1 1 1 8 8 8 3 3 3 3 3 3 3 3 3 8 8 8 8 8 89 121 6 雜 心 所 尋 8 2 1 1 2 3 1 1 1 8 8 8 3 8 55 伺 8 2 1 1 2 3 1 1 1 8 8 8 3 3 8 8 66 勝解 8 2 1 2 3 1 1 1 8 8 8 3 3 3 3 3 3 3 3 3 8 8 8 8 8 78 110 精進 8 2 1 1 1 1 8 8 8 3 3 3 3 3 3 3 3 3 8 8 8 8 8 73 105 喜 悅 4 1 1 悅 4 悅 4 悅 4 3 3 3 8 8 8 51 欲 8 2 8 8 8 3 3 3 3 3 3 3 3 3 8 8 8 8 8 69 101 14 不 善 心 所 遍善 一心 切心 不所 癡 8 2 1 1 12 無慚 8 2 1 1 12 無愧 8 2 1 1 12 掉舉 8 2 1 1 12 貪 貪 8 8 邪見 4 4 慢 4 4 瞋 瞋 2 2 嫉 2 2 慳 2 2 惡作 2 2 有 行 昏沈 4 1 5 睡眠 4 1 5 癡 疑 1 1 25 美 心 所 遍一切美心心所 19 8 8 8 3 3 3 3 3 3 3 3 3 8 8 8 8 8 59 91 離 心 所 正語 8 8 8 8 8 8 16 48 正業 8 8 8 8 8 8 16 48 正命 8 8 8 8 8 8 16 48 無 量 悲 8 8 3/0/3 3/0/3 3/0/3 3/0/3 40 喜 8 8 3/0/3 3/0/3 3/0/3 3/0/3 40 慧 慧 智 4 智 4 智 4 3 3 3 3 3 3 3 3 3 8 8 8 8 8 47 79
  • 40. ch.2-8 心所與心之關係〈一覽表 1〉欲界心 ‘ ★ ’ 表示不生起,或只生起其中一個 89 心 52 心所 54 欲 界 心 12 不 善 心 18 無 因 心 8 大 善 心 8 大 果 報 心 8 大 唯 作 心 8 貪 根 2 瞋根 2 癡根 7 不善果報心 8 善果報心 3 唯作心 悅 俱 邪 見 相 應 無 行 悅 俱 邪 見 相 應 有 行 悅 俱 邪 見 不 相 應 無 行 悅 俱 邪 見 不 相 應 有 行 捨 俱 邪 見 相 應 無 行 捨 俱 邪 見 相 應 有 行 捨 俱 邪 見 不 相 應 無 行 捨 俱 邪 見 不 相 應 有 行 憂 俱 瞋 恚 相 應 無 行 憂 俱 瞋 恚 相 應 有 行 捨 俱 疑 相 應 捨 俱 掉 舉 相 應 捨 俱 眼 識 捨 俱 耳 識 捨 俱 鼻 識 捨 俱 舌 識 苦 俱 身 識 捨 俱 領 受 ︵ 意 界 ︶ 捨 俱 推 度 ︵ 意 識 界 ︶ 捨 俱 眼 識 捨 俱 耳 識 捨 俱 鼻 識 捨 俱 舌 識 樂 俱 身 識 捨 俱 領 受 ︵ 意 界 ︶ 悅 俱 推 度 ︵ 意 識 界 ︶ 捨 俱 推 度 ︵ 意 識 界 ︶ 五 門 轉 向 ︵ 意 界 ︶ 意 門 轉 向 ︵ 意 識 界 ︶ 阿 羅 漢 笑 ︵ 意 識 界 ︶ 悅 俱 智 相 應 無 行 悅 俱 智 相 應 有 行 悅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 悅 俱 智 不 相 應 有 行 捨 俱 智 相 應 無 行 捨 俱 智 相 應 有 行 捨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 捨 俱 智 不 相 應 有 行 悅 俱 智 相 應 無 行 悅 俱 智 相 應 有 行 悅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 悅 俱 智 不 相 應 有 行 捨 俱 智 相 應 無 行 捨 俱 智 相 應 有 行 捨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 捨 俱 智 不 相 應 有 行 悅 俱 智 相 應 無 行 悅 俱 智 相 應 有 行 悅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 悅 俱 智 不 相 應 有 行 捨 俱 智 相 應 無 行 捨 俱 智 相 應 有 行 捨 俱 智 不 相 應 無 行 捨 俱 智 不 相 應 有 行 13 通 一 切 心 所 7 遍 一 切 心 心 所 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境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命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雜 心 所 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勝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喜 ● ● ● ● ● ● ● ● ● ● ● ● ● ● ● ● ● ● 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不 善 心 所 遍善 一心 切心 不所 癡 ● ● ● ● ● ● ● ● ● ● ● ● 無慚 ● ● ● ● ● ● ● ● ● ● ● ● 無愧 ● ● ● ● ● ● ● ● ● ● ● ● 掉舉 ● ● ● ● ● ● ● ● ● ● ● ● 貪 心 所 貪 ● ● ● ● ● ● ● ● 邪見 ● ● ● ● 慢 ★ ★ ★ ★ 瞋 心 所 瞋 ● ● 嫉 ★ ★ 慳 ★ ★ 惡作 ★ ★ 有 行 昏沈 ● ● ● ● ● 睡眠 ● ● ● ● ● 癡 疑 ● 25 美 心 所 遍一切美心心所 1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離 心 所 正語 ★ ★ ★ ★ ★ ★ ★ ★ 正業 ★ ★ ★ ★ ★ ★ ★ ★ 正命 ★ ★ ★ ★ ★ ★ ★ ★ 無 量 悲 ★ ★ ★ ★ ★ ★ ★ ★ ★ ★ ★ ★ ★ ★ ★ ★ 喜 ★ ★ ★ ★ ★ ★ ★ ★ ★ ★ ★ ★ ★ ★ ★ ★ 慧 慧 ● ● ● ● ● ● ● ● ● ● ● ● 實際生起 19 21 18~ 19 20~ 21 18 20 17- 18 19~ 20 17~ 18 19~ 20 15 15 7 7 7 7 7 10 10 7 7 7 7 7 10 11 10 10 11 12 33~ 34 33~ 34 32~ 33 32~ 33 32~ 33 32~ 33 31~ 32 31~ 32 33 33 32 32 32 32 31 31 33~ 34 33~ 34 32~ 33 32~ 33 32~ 33 32~ 33 32~ 33 32~ 33 全部總數 19 21 19 21 18 20 18 20 20 22 15 15 7 7 7 7 7 10 10 7 7 7 7 7 10 11 10 10 11 12 38 38 37 37 37 37 36 36 33 33 32 32 32 32 31 31 35 35 34 34 34 34 33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