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思量最甚深
的教法使內
在產生轉化
瞭解生命的
短暫和無
常,可以投
入更多的精
神去修行
在這個世界,
每秒鐘都有人死去與誕生
 因此這個世界是不斷在改變的。

在這個世界,人類經歷了萬事
萬物,然而他們仍必須遭受生
老病死。每件事物均為無常。
 永遠將這一點謹記於心,這是

相當重要的。
觀修無常
痛苦只和“心”有關,即來自
於“心”,也可消融於“心”。
可見學佛的人修心最為重要。
修心最基本的功課是觀無常,
體會無常可以遠離對虛妄的
執著。

觀無常有一個方法:


首先從自己的出生觀起,那  在藏地,天葬是屍體被
時候自己那麼小,隨著時間
推移、經歷了風風雨雨自己
裹上白布,在家中停放
慢慢地長大了,忽然某一天
幾日後,被抬到了天葬
突然生了重病,到醫院診治,
台,先是刀子一點一點
不斷的吃藥、輸液,但身體
卻仍然一天比一天虛弱,病
把肉刮下來,隨後骨頭
痛難忍,這時家人的照顧和
被一點一點砸碎,拌上
醫生的救治都無濟於事,死
亡來臨了。隨後觀想死後,
糌粑拋給老鷹,最後屍
自己曾經珍愛的身體被留在
人間,幾天之內,請來出家
體被老鷹吃得什麼都沒
人念經,家人朋友痛哭流涕,
留下來。每個人都最終
可是這也沒有什麼用處,死
只是墓碑上或骨灰盒上
去的自己只能是雙手空空地
離開,自己生前的所有用具
的一個名字,這樣的結
物品也被家人分送拋棄乾淨。
果是每個人都要承受的,
此後還要進一步觀想自己屍
體的消失。
誰也躲不過。
學佛的時候,應該每天觀想無常


經常觀想,可以使內心對無
常產生恐懼,最終明白生命
是短暫的,死亡無常會隨時
到來,從而珍惜人生,尋求
解脫;觀想無常,可以明白
將虛妄執為實有,並為此每
天糾纏在貪、嗔、癡中是多
麼的沒有意義;每天這樣的
修行可以幫助敏銳地在自己
的貪、嗔、癡出現時能馬上
辨別出它們。沒有學佛的時
候看不到貪、嗔、癡,而觀
修無常可以使有機會認識自
己的貪、嗔、癡。

佛經裏也講到:經常觀死亡無常,
比修一個頂天立地的純金佛塔還有
功德。



修心時,在產生貪、嗔、癡
等任何念頭的開始,就不要
讓它們進入內心這個家。所
以,剛要升起貪、嗔、癡之
念時就要加以控制,不要放
縱自己的情緒。如果想要生
氣時,可以想一想,學佛的
知道這是嗔,對於那些虛妄
的事情,沒有必要生氣。這
個時候要慢慢學習對貪、嗔、
癡加以控制,一定不要讓貪、
嗔、癡擴散在體內,產生作
用,更不要讓它們形成習氣,
落地生根。

決定開始修心,就要從現在開始,
從當下的貪、嗔、癡開始,不要放
鬆對心的警戒。
修心、觀修無常貴在持之以恆


對於真正修法的人,貪求
太多會最終對修成一個法
門喪失了迫切的願望與動
力。要想解脫必須從內心
去修行,不要流於表面,
觀修無常是個學佛最根本
的法門,觀無常是很多高
僧大德的成就之本,是修
行大廈的根基。

這個世界中無常、變化的道理無時不
在,無處不顯現,所以佛法告訴我
們,因為無常,應該將世間的事物看
淡一些,因為一個人沒有辦法把這些
事物全握在手掌心;



隨時觀察自己的心,觀察自
己的貪、嗔、癡有沒有減少,
菩提心有沒有增長。常常提
醒修心。無常的道理告訴世
界上沒有什麼是完全可以依
照所求、所願而存在的。喜
歡追求財富,可是財富有來
到的時刻,卻也有失去的一
天;希望健康長壽,可是連
這個世界上最有權力的皇帝
都做不到。

佛法告訴我們,因為最大的無常—
—死亡在隨時等待著,所以更應該
將世間的事物看得淡一些,快點精
進修行。
觀想壽命無常,這就是勇猛精
進的一種最佳修行法


釋迦牟尼佛曾開示:  每當煩惱萌生,
恆觀無常乃是對於
只要記得念死無
諸佛的無上供養,
常,煩惱就不至
恆觀無常的人將由
於生起,心就可
諸佛度脫痛苦,
以不受煩惱的擺
恆觀無常的人並將
佈,不會跟著煩
受到諸佛的護佑,
惱跑,而可以安
恆觀無常的人也將
住在佛法上面。
受到諸佛的加持。
觀想人身難得,這就是珍惜人
身的一種最佳修行法
 現在得到能成辦人所需要的殊勝人身時,

就要如實修行肯定能利益自己和他人的佛
法;如果不修,等到壽命窮盡後,來世墮
入地獄、餓鬼、畜生等道,那時要想再得
到像這樣八暇十圓滿的有法人身是非常困
難的。
 因為後世要遇到像這樣清淨圓滿的人身,
是不容易的,所以在得到這個殊勝的人身
時,要如實修行能利益自他的佛法。
札巴堅讚尊者說:得暇滿人身,
非由力強得,乃是積福果


今生投生為人,具備了如此的色
 今生能有這樣的身體、心靈和
身,不論是貧窮或是富有,不論
智慧是一種福氣,所以一定不
是聰明或愚笨,只要是能得到這
要浪費了此生,不要浪費了這
暇滿的人身,就是非常有福報的
人身寶。人身寶容易得到嗎?
事情。經典中說,這個色身,就
人身寶是很難得到的。由於過
如同「人身寶」一樣,是無上的
去曾經累積了許多福德資糧,
寶物。但光知道這個色身是人身
因此今生能有如此色身,也就
寶是不夠的,必須懂得使用這個
是人身寶。然而就算得到這樣
人身寶,不要浪費這個得來不易
的人身寶,也有些人遇到佛法
的人身寶,用這個人身寶來修行,
或遇不到佛法。既然具足人身
並且利益所有的眾生。如果今生
又能遇到正法,並且願意去修
無法用這個人身寶去做各種利他
持正法,這可以說是真正具足
的佛行事業的話,必須不斷的發
了「瑕滿人身」。所以,更要
願,祈願當未來能再獲得人身寶
利用這瑕滿難得的人身,自利
的時候,要用它來實踐佛法、利
利他,受持正法。
益眾生。

生而為人,何等福報

絕對不可因為一點小事就放棄了這
個珍貴的、具足一切的人身寶
有一次,巴楚仁波切去見一個閉關中的偉大禪修者。
巴楚仁波切本身極具證量,而且博學多聞,但他卻請求
這位隱士給予被很多人視為非常基本的四思量教法。
然而,隱士並未感到驚訝。在第一天,隱士念出一句關
於人身稀有殊勝的句子:「哎!暇滿人身是如此難
得。」
在此之後,隱士只是靜靜地坐著。接著,這兩位偉大的
大師開始啜泣,為這句話的真諦而感到震撼。
在這座修法的剩餘時間裡,他們兩人沉默地坐著。隔
天,隱士說「人生如同山崩般急促。」在思量這個句子
之後,他們又開始流淚。因此,在那四天當中,他們每
一天只思量一個句子。後來,巴楚仁波切說,這是他所
領受過最甚深的教法,因為它們是那麼的令人充滿覺
受。

這些教法使他從內在產生轉化。
先徹底了解輪迴之苦
觀想輪迴過患,這就是趨向解
脫的一種最佳修行法
 如果生活沒有煩惱,沒有困難,則苦諦對

我們而言就沒有那麼重要。但事實上,我
們的生活是充滿各種的苦,不只這一世,
我們來世要生在那一道,我們也不知道。
有些人不相信有來生,但沒有關係,它還
是存在。
 我們來世要生在那一道,都有因果關係。
今世造什麼因,來世會得什麼樣的果。這
都有因果關係。為了真正出離輪迴之苦,
為了來世不再受苦,我們要努力修行。
踏上佛法修道的方法
既然輪迴是痛苦的,誰也不願意在其中流轉,必然
會有解脫的願望,而將生起強烈的疲憊感與悲傷感。
所以,宣講解脫的利益就有極大的必要性。我們會
疑惑:「究竟要如何才能將自己帶離這種痛苦?」
此即所謂的出離心,想脫離輪迴的渴望。它是修法
的基礎與開端。
 如果有人被暴君丟進監獄,他將日夜思考:「我怎
麼這麼慘!我該如何才能離開這裡?誰能幫助我?」
這些會是他唯一的想法。同樣的,當你認清輪迴諸
道皆不盡人意、只有痛苦時,你會想:「我要如何
解脫?誰能幫我?解脫的方法有哪些?」當你深切
思考這些問題時,便會清楚知道,你不僅需要上師
的協助,也必須避免造成痛苦的行為,修習能帶來
快樂的作為。

跨入佛法的門檻,
並不表示你得採用不同的儀態或表
象


學習著佛法的精髓,而非佛法經過當地風俗民情
與文化歷史影響之後所產生的表象,或只重視外在
的儀式,而缺乏內在的精神。而是你要清楚知道
輪迴的缺失與無盡痛苦,以及解脫的不變功德。



否則,如果我們無法認清輪迴原本痛苦,也缺乏
想要離開的動機,則無論我們覺得法教多麼有趣,
仍然會將較多心思放在如何增加財富、獲得高位、
更有權勢等等之上。若以這種動機發心,就算我
們做了一些仿若善行的作為,對於幫助自己與其
他眾生遠離輪迴之助益甚少。
我們必須知道,所有眾生正如自
己一般,都受制於痛苦
因此我們要有勇氣去想:「我必須有能力靠自己
讓眾生遠離輪迴。為此,我先要自我解脫,成就
圓滿,並達到證悟。」這必須是修法的根本動機。
以此態度,你將逐漸加深修法的證量,達到了悟,
並因此能夠真正幫助眾生。
 只有對正法的修持能幫助漸次的除滅各種痛苦,
當痛苦消除,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因此脫離輪
迴沒有別的方法,唯一之道即是精進修持正法。
切實修行、善用佛法,由於法的善德,便能加深
自己修行的體悟及功德,以此摧毀自私的心,瞭
解執著於「自我」是不正確的,這便成為解脫生
死輪迴的方法。

修行四共加行
觀想人身難得,這就是珍惜人身的一種最佳修行
法。
觀想死亡無常,這就是勇猛精進的一種最佳修行
法。
觀想輪迴過患,這就是趨向解脫的一種最佳修行
法。
觀想因果不虛,這就是謹慎因果的一種最佳修行
法。
 修行四共加行是,令心趨入正法的一種方法。前
兩者能幫助斷除對於此生的執著;後兩者能幫助
斷除對於來生的執著。既不執著此生,又不執著
來世,那麼一點一滴的修行將能夠成為趨向解脫
的途徑。

每一個人,都不想遇到苦、難題,
只想獲得安樂。
但安樂不是來自外面。安樂的主因(善的
種子)在於自己的心
巴楚大聲祈請:
願一切有情具樂與樂因;
願一切有情離苦與苦因。
願一切有情不離永久滿願
與和諧;
願一切有情常住內在寧靜
與大平等捨。
佛法的精華
 每日生活中,為了保護自己不遭受痛苦

而做的那些日常事務,吃、喝、穿衣、
工作,全部都是暫時的方法,沒有一樣
是能夠徹底止息苦的究竟方法。幾千年
來,苦難的增長遠大於和平。這清楚的
顯示,外在的、物質的發展不是究竟的
解決問題之道,因為它們並未影響到這
些問題的肇因。痛苦的真正原因並非外
緣。如果瞭解這一點,就瞭解了佛法的
精華。
為什麼外在的方法無法減少一切
苦難及其肇因呢?







因為苦難的因不在外緣,而在內心、在每一位眾
生心中。
佛法,梵文"達磨",意思是指引或救護心免於痛
苦,是能消除一切苦及苦因的內在方法。
能完全止息所有身體及心理的苦難,永不復發。
這是任何暫時的方法都比不上的。
透過修持佛法這一項單獨的行為,數百千萬種不
同的苦及其肇因都可以全部被摧滅。無論修學佛
法多久,永遠受益。
身、語、意變得更清淨,而且永遠不會危害身心。
如巴楚仁波切所說:

“生命短暫,死亡迫在眉睫。不要拖延!”
 觀修死亡和輪迴的痛苦,你將不

會想要把任何時間浪費在毫無意
義、令人分心的事物之上,例如
努力致富、擊敗敵人,或把人生
投注在保護和促進你所執著的人
的利益之上。你將只想修持佛法。
一個臥床的病人只想恢復健康,
不希望一直生病
 同樣的,一個渴望脫離輪迴痛苦的修

行者,將善用所有能夠達到這個目標
的方法,例如皈依、生起為了其他眾
生而獲致證悟的菩提心、行善等,並
時時懷著從輪迴中解脫的堅定決心。
 偶爾希望你能夠從輪迴中解脫是不夠
的。從輪迴中解脫的這個想法,必須
夜以繼日地充滿在你的思維之流裡。
比起下三道的眾生,
我們是幸運太多了
 暇滿的人身,就

像一座漂亮舒適
的住宅,只能供
人暫時居住,何
時坍塌?誰也沒
法預料。生命,
只不過是一種無
暇的聚吅與離
散。從現在起,
你要反覆思索。
~龍欽巴尊者



下三道的眾生,根本沒
有辦法修行。看它們只
能自顧自的,而且互相
殘殺。生在人道,具有
聰明才智,只要好好修
行,就能產生智慧,判
斷什麼是苦,什麼是苦
因,什麼是樂,什麼是
樂因,什麼是善業,什
麼是惡業,以及做了善
業之後的果報,做了惡
業之後的果報。



生為人,心智能力就
是這麼強,能夠分辨
善惡業的因和果。
人身難得要感恩這一世能夠來到人間


擁有父母、兄弟、師長,還有許多愛護我們
的人;同時,也要認知到,過去生、過去世
我們也擁有無量數的父母、兄弟、師長;而
我們的未來世,也將會有無量數的父母、兄
弟、師長。因此,我們要觀想:一切的眾生,
他們都有可能曾經是我的父母、兄弟、師長,
他們都與我息息相關。此時應該要生起無量
的慈悲心、感恩心,來回報過去、現在、未
來這些無量數的父母、兄弟、師長。

 如此經常的觀想,則有助於開展我

們的慈悲心與感恩心。
如眼前有一隻受傷的小鳥,或是有一
個需要被照顧、被保護的孩子,我們
豈能視若無睹?要知道這隻小鳥,或
是這個孩子此刻出現在我們的眼前,
這樣的因緣,都是來幫助我們開展菩
提心。也有可能他們在過去、現在、
未來正是我們的父母、兄弟與師長。
這時,要生起大悲心,盡最大的力量
把他們從痛苦中解救出來。
如果能夠常常保持這樣一份慈悲心


那麼,修習慈悲的善根就會不斷不斷地自
然成長。同時就從這個當中,智慧也會生
起。如果能夠常常照顧身邊的人,就會改變
習性。原來看到別人的過失就生氣,看到
別人的錯誤就覺得不能忍受的習氣,自然
地就會轉變過來了。只要常常提醒自己,
常常生起這樣的悲心,自然地就會發現慈
悲心越來越廣大了。慈悲心是一點一滴,
每天、每天不斷的培養,每天、每天去關懷
別人,然後從這當中,慈悲心就會很自然
地擴大起來了。
大悲心是菩提道的根
 就像花一樣,像樹一樣,如果這個根不鞏

固,這個根沒有紮得很深的話,那麼,這
棵樹、這個花一定長得不好。所以,要像
種花一樣,像種樹一樣,這個善根要把它
紮得很深很深,自然而然地,就很容易得
到正覺的大果。所以要修持正法,要獲得
無上的正果,就要常常在菩提心的根本上,
在大悲心的根本上做功夫。


如果能夠不斷地做功夫,隨時把利益眾生當
成心上一個重要的事情,那麼,不要擔心不
會獲得正果。

More Related Content

Viewers also liked

聖嚴法師法語(廿三)
聖嚴法師法語(廿三)聖嚴法師法語(廿三)
聖嚴法師法語(廿三)foonkok
 
白雲小語
白雲小語白雲小語
白雲小語foonkok
 
聖嚴法師法語廿九
聖嚴法師法語廿九聖嚴法師法語廿九
聖嚴法師法語廿九foonkok
 
聖嚴法師法語四十
聖嚴法師法語四十聖嚴法師法語四十
聖嚴法師法語四十foonkok
 
看完之后请别再说合不合适
看完之后请别再说合不合适看完之后请别再说合不合适
看完之后请别再说合不合适
He Yan
 
聖嚴法師法語(廿八)
聖嚴法師法語(廿八)聖嚴法師法語(廿八)
聖嚴法師法語(廿八)foonkok
 
南傳法句經新譯 第八 千品
南傳法句經新譯 第八    千品南傳法句經新譯 第八    千品
南傳法句經新譯 第八 千品foonkok
 
最困難時的至理
最困難時的至理最困難時的至理
最困難時的至理
He Yan
 
聖嚴法師法語(三十二)
聖嚴法師法語(三十二)聖嚴法師法語(三十二)
聖嚴法師法語(三十二)foonkok
 
聖嚴法師法語(三十二)
聖嚴法師法語(三十二)聖嚴法師法語(三十二)
聖嚴法師法語(三十二)foonkok
 
甘露法語十
甘露法語十甘露法語十
甘露法語十foonkok
 

Viewers also liked (12)

聖嚴法師法語(廿三)
聖嚴法師法語(廿三)聖嚴法師法語(廿三)
聖嚴法師法語(廿三)
 
白雲小語
白雲小語白雲小語
白雲小語
 
聖嚴法師法語廿九
聖嚴法師法語廿九聖嚴法師法語廿九
聖嚴法師法語廿九
 
聖嚴法師法語四十
聖嚴法師法語四十聖嚴法師法語四十
聖嚴法師法語四十
 
人 中
人 中人 中
人 中
 
看完之后请别再说合不合适
看完之后请别再说合不合适看完之后请别再说合不合适
看完之后请别再说合不合适
 
聖嚴法師法語(廿八)
聖嚴法師法語(廿八)聖嚴法師法語(廿八)
聖嚴法師法語(廿八)
 
南傳法句經新譯 第八 千品
南傳法句經新譯 第八    千品南傳法句經新譯 第八    千品
南傳法句經新譯 第八 千品
 
最困難時的至理
最困難時的至理最困難時的至理
最困難時的至理
 
聖嚴法師法語(三十二)
聖嚴法師法語(三十二)聖嚴法師法語(三十二)
聖嚴法師法語(三十二)
 
聖嚴法師法語(三十二)
聖嚴法師法語(三十二)聖嚴法師法語(三十二)
聖嚴法師法語(三十二)
 
甘露法語十
甘露法語十甘露法語十
甘露法語十
 

Similar to 轉心四思維- 思量最甚深的教法使內在產生轉化

Reflections on Impermanence (Chinese).pdf
Reflections on Impermanence (Chinese).pdfReflections on Impermanence (Chinese).pdf
Reflections on Impermanence (Chinese).pdf
OH TEIK BIN
 
行門與弘化
行門與弘化行門與弘化
行門與弘化diin54321
 
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
宏 恆
 
廖文瑜的佛國之旅
廖文瑜的佛國之旅廖文瑜的佛國之旅
廖文瑜的佛國之旅wang291
 
隨喜心-培植福報
隨喜心-培植福報隨喜心-培植福報
隨喜心-培植福報Gloria091959
 
珍惜拥有 学会感恩!
珍惜拥有 学会感恩!珍惜拥有 学会感恩!
珍惜拥有 学会感恩!osilence
 
佛經經典語錄大全 (With music)
佛經經典語錄大全 (With music)佛經經典語錄大全 (With music)
佛經經典語錄大全 (With music)
Dhamma Jata
 
佛國之旅(音樂 綠度母心咒)
佛國之旅(音樂 綠度母心咒)佛國之旅(音樂 綠度母心咒)
佛國之旅(音樂 綠度母心咒)foonkok
 
解脫生死輪迴的智慧
解脫生死輪迴的智慧解脫生死輪迴的智慧
解脫生死輪迴的智慧
John Wang
 
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
hohohoho
 
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
hohohoho
 
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
hohohoho
 
歡喜自在做生命的主人-東陽國小-詹翔霖教授
 歡喜自在做生命的主人-東陽國小-詹翔霖教授 歡喜自在做生命的主人-東陽國小-詹翔霖教授
歡喜自在做生命的主人-東陽國小-詹翔霖教授
文化大學
 
13 03-23-臨終生命教育-跨越生死的心靈功課(南台別院) (2)
13 03-23-臨終生命教育-跨越生死的心靈功課(南台別院) (2)13 03-23-臨終生命教育-跨越生死的心靈功課(南台別院) (2)
13 03-23-臨終生命教育-跨越生死的心靈功課(南台別院) (2)
好奇寶寶臺灣發聲
 
2012 06-09 晉梅-談《莊子》放下生死
2012 06-09 晉梅-談《莊子》放下生死2012 06-09 晉梅-談《莊子》放下生死
2012 06-09 晉梅-談《莊子》放下生死yangmarissa
 
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
宏 恆
 
提升心靈的方法:佛陀教導的四念住
提升心靈的方法:佛陀教導的四念住提升心靈的方法:佛陀教導的四念住
提升心靈的方法:佛陀教導的四念住
Murphy Chen
 
風潮樂刊85期 專訪
風潮樂刊85期 專訪風潮樂刊85期 專訪
風潮樂刊85期 專訪herzulife
 

Similar to 轉心四思維- 思量最甚深的教法使內在產生轉化 (20)

Reflections on Impermanence (Chinese).pdf
Reflections on Impermanence (Chinese).pdfReflections on Impermanence (Chinese).pdf
Reflections on Impermanence (Chinese).pdf
 
行門與弘化
行門與弘化行門與弘化
行門與弘化
 
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
 
廖文瑜的佛國之旅
廖文瑜的佛國之旅廖文瑜的佛國之旅
廖文瑜的佛國之旅
 
隨喜心-培植福報
隨喜心-培植福報隨喜心-培植福報
隨喜心-培植福報
 
珍惜拥有 学会感恩!
珍惜拥有 学会感恩!珍惜拥有 学会感恩!
珍惜拥有 学会感恩!
 
佛經經典語錄大全 (With music)
佛經經典語錄大全 (With music)佛經經典語錄大全 (With music)
佛經經典語錄大全 (With music)
 
佛國之旅(音樂 綠度母心咒)
佛國之旅(音樂 綠度母心咒)佛國之旅(音樂 綠度母心咒)
佛國之旅(音樂 綠度母心咒)
 
解脫生死輪迴的智慧
解脫生死輪迴的智慧解脫生死輪迴的智慧
解脫生死輪迴的智慧
 
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企業班課程
企業班課程
 
生死大事
生死大事生死大事
生死大事
 
生死大事
生死大事生死大事
生死大事
 
歡喜自在做生命的主人-東陽國小-詹翔霖教授
 歡喜自在做生命的主人-東陽國小-詹翔霖教授 歡喜自在做生命的主人-東陽國小-詹翔霖教授
歡喜自在做生命的主人-東陽國小-詹翔霖教授
 
13 03-23-臨終生命教育-跨越生死的心靈功課(南台別院) (2)
13 03-23-臨終生命教育-跨越生死的心靈功課(南台別院) (2)13 03-23-臨終生命教育-跨越生死的心靈功課(南台別院) (2)
13 03-23-臨終生命教育-跨越生死的心靈功課(南台別院) (2)
 
2012 06-09 晉梅-談《莊子》放下生死
2012 06-09 晉梅-談《莊子》放下生死2012 06-09 晉梅-談《莊子》放下生死
2012 06-09 晉梅-談《莊子》放下生死
 
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
 
提升心靈的方法:佛陀教導的四念住
提升心靈的方法:佛陀教導的四念住提升心靈的方法:佛陀教導的四念住
提升心靈的方法:佛陀教導的四念住
 
風潮樂刊85期 專訪
風潮樂刊85期 專訪風潮樂刊85期 專訪
風潮樂刊85期 專訪
 

More from Gloria091959

慈悲--降伏邪惡
慈悲--降伏邪惡慈悲--降伏邪惡
慈悲--降伏邪惡Gloria091959
 
六波羅密積聚功德
六波羅密積聚功德六波羅密積聚功德
六波羅密積聚功德Gloria091959
 
我們的心應如大地般支撐萬物生靈,不計好壞與喜惡
我們的心應如大地般支撐萬物生靈,不計好壞與喜惡我們的心應如大地般支撐萬物生靈,不計好壞與喜惡
我們的心應如大地般支撐萬物生靈,不計好壞與喜惡Gloria091959
 
對一切有情眾生生起慈悲;行菩提心
對一切有情眾生生起慈悲;行菩提心對一切有情眾生生起慈悲;行菩提心
對一切有情眾生生起慈悲;行菩提心Gloria091959
 
圓融自在的人生
圓融自在的人生圓融自在的人生
圓融自在的人生Gloria091959
 
歇下桀驁不馴的狂心,令其歸於平靜
歇下桀驁不馴的狂心,令其歸於平靜歇下桀驁不馴的狂心,令其歸於平靜
歇下桀驁不馴的狂心,令其歸於平靜Gloria091959
 
大悲心無有間斷垂視六道
大悲心無有間斷垂視六道大悲心無有間斷垂視六道
大悲心無有間斷垂視六道Gloria091959
 
憤怒能毀掉累劫以來積聚的善業
憤怒能毀掉累劫以來積聚的善業憤怒能毀掉累劫以來積聚的善業
憤怒能毀掉累劫以來積聚的善業Gloria091959
 
佛陀法教的要訣在於調伏自心
佛陀法教的要訣在於調伏自心佛陀法教的要訣在於調伏自心
佛陀法教的要訣在於調伏自心Gloria091959
 
煙供法- (積聚福德資糧)
煙供法-  (積聚福德資糧)煙供法-  (積聚福德資糧)
煙供法- (積聚福德資糧)Gloria091959
 
負面情緒很難對付, 你必須全力以赴
負面情緒很難對付,你必須全力以赴負面情緒很難對付,你必須全力以赴
負面情緒很難對付, 你必須全力以赴Gloria091959
 
歲末綠度母除障法會
歲末綠度母除障法會歲末綠度母除障法會
歲末綠度母除障法會Gloria091959
 
長養心靈特質
長養心靈特質長養心靈特質
長養心靈特質Gloria091959
 
你唯一的依賴就是那永恆不變的佛法
 你唯一的依賴就是那永恆不變的佛法 你唯一的依賴就是那永恆不變的佛法
你唯一的依賴就是那永恆不變的佛法Gloria091959
 
第一世蔣貢仁波切開示集- 修心七要
第一世蔣貢仁波切開示集- 修心七要第一世蔣貢仁波切開示集- 修心七要
第一世蔣貢仁波切開示集- 修心七要Gloria091959
 
認識佛陀; 聽聞法教
認識佛陀; 聽聞法教認識佛陀; 聽聞法教
認識佛陀; 聽聞法教Gloria091959
 

More from Gloria091959 (20)

慈悲--降伏邪惡
慈悲--降伏邪惡慈悲--降伏邪惡
慈悲--降伏邪惡
 
因果七支法
因果七支法因果七支法
因果七支法
 
五蘊
五蘊五蘊
五蘊
 
六波羅密積聚功德
六波羅密積聚功德六波羅密積聚功德
六波羅密積聚功德
 
轉化六根
轉化六根轉化六根
轉化六根
 
我們的心應如大地般支撐萬物生靈,不計好壞與喜惡
我們的心應如大地般支撐萬物生靈,不計好壞與喜惡我們的心應如大地般支撐萬物生靈,不計好壞與喜惡
我們的心應如大地般支撐萬物生靈,不計好壞與喜惡
 
對一切有情眾生生起慈悲;行菩提心
對一切有情眾生生起慈悲;行菩提心對一切有情眾生生起慈悲;行菩提心
對一切有情眾生生起慈悲;行菩提心
 
圓融自在的人生
圓融自在的人生圓融自在的人生
圓融自在的人生
 
歇下桀驁不馴的狂心,令其歸於平靜
歇下桀驁不馴的狂心,令其歸於平靜歇下桀驁不馴的狂心,令其歸於平靜
歇下桀驁不馴的狂心,令其歸於平靜
 
大悲心無有間斷垂視六道
大悲心無有間斷垂視六道大悲心無有間斷垂視六道
大悲心無有間斷垂視六道
 
憤怒能毀掉累劫以來積聚的善業
憤怒能毀掉累劫以來積聚的善業憤怒能毀掉累劫以來積聚的善業
憤怒能毀掉累劫以來積聚的善業
 
願菩提心
願菩提心願菩提心
願菩提心
 
佛陀法教的要訣在於調伏自心
佛陀法教的要訣在於調伏自心佛陀法教的要訣在於調伏自心
佛陀法教的要訣在於調伏自心
 
煙供法- (積聚福德資糧)
煙供法-  (積聚福德資糧)煙供法-  (積聚福德資糧)
煙供法- (積聚福德資糧)
 
負面情緒很難對付, 你必須全力以赴
負面情緒很難對付,你必須全力以赴負面情緒很難對付,你必須全力以赴
負面情緒很難對付, 你必須全力以赴
 
歲末綠度母除障法會
歲末綠度母除障法會歲末綠度母除障法會
歲末綠度母除障法會
 
長養心靈特質
長養心靈特質長養心靈特質
長養心靈特質
 
你唯一的依賴就是那永恆不變的佛法
 你唯一的依賴就是那永恆不變的佛法 你唯一的依賴就是那永恆不變的佛法
你唯一的依賴就是那永恆不變的佛法
 
第一世蔣貢仁波切開示集- 修心七要
第一世蔣貢仁波切開示集- 修心七要第一世蔣貢仁波切開示集- 修心七要
第一世蔣貢仁波切開示集- 修心七要
 
認識佛陀; 聽聞法教
認識佛陀; 聽聞法教認識佛陀; 聽聞法教
認識佛陀; 聽聞法教
 

轉心四思維- 思量最甚深的教法使內在產生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