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中國產業升級政策挑戰與展望
1
2023/4/1
台大農經碩一 黃沛琪、政大經濟碩一 楊鎮維、台大會計四 劉定、台大工管三 莊翰旻、台大財金三 吳灃軒
台大會計五 陶亮吟
Agenda
• 產業轉型政策與成效
• 中國重要科技產業與產值
• 貿易戰對製造業影響
• 科技戰對中國影響
• 中國對策與重要科技業展望
• 結論
2
資料來源 :
結論
3
• 中國產業升級計畫著重於 IT、數字核心產業等高科技產業,其中以半導體、5G 通訊與物聯網產業產
值為科技業中貢獻最大的主要領域。
• 美國在貿易戰藉由貿易逆差之原由對中國製造 2025中的積體電路、汽車零組件做打壓 。
• 華為禁令後除了華為積極轉往國內市場外,中國政府也持續支持高科技企業研發創新技術,短期發展
技術雖備受打擊,但認為長期仍可緩慢推動中國通訊設備業發展。
• 中國半導體產業受美國禁令影響缺乏關鍵設備發展先進製程,長期前景不佳。無上限補貼短期內有助
於擴張成熟產能。
• 中國自駕系統之發展為電動車產業躍進關鍵,自駕系統長期發展將視半導體製程技術能否跨越先進製
程,解除運算系統的硬體限制。
• 受美國打壓後,中國官方刻意淡化對中國製造 2025 的宣傳,並在 2020 年推出中國標準 2035,被
視為產業轉型的延續政策。
中國產業轉型政策
1
4
資料來源 :
中國產業轉型政策時間軸
5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工信部、自行整理
十三五規劃
著重技術突破、打造龍頭企業、基礎技術建設
十四五規劃
著重應用、產業鍊整合
2015
• 中國製造 2025
2016
• 實施製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
• 深化製造業網路融合發展
• 智能製造發展規劃 2016-2020
2017
• 實施製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
• 深化製造業互聯網融合發展
2018
• 工業互聯網發展計畫 2018-2020
2019
• 製造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計畫
• 5G+工業互聯網 512 工程推進方案
• 智能製造工程實施指南
2020
• 推動工業互聯網加速發展
• 中國標準 2035
2021
• 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
• 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和行業實踐
• 加快培育發展製造業優質企業
• 5G 應用”揚帆”行動計畫 2021-2023
• 資訊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
2022
• 製造業品質管理數位化
• 加強新能源電動車安全體系
• 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
• 中小企業數位化
資料來源 :
• 中國處於搶占高端製造業的已開發國家,與靠著勞力成本優勢快速發展的開發中國家之間,中國製造業勢必需要轉型
以支撐經濟持續成長,因此中國當局在 2015 年以智能製造、創新發展為主軸推出「中國製造 2025」。
中國製造 2025
6
中國國務院、陸委會、自行整理
5 項重大工程
重點工程 具體目標
創新中心
• 到 2020 年,重點形成 15 家左右工業技術研究基地。
• 到 2025 年形成 40 家左右工業技術研究基地。
智能製造
• 到 2020 年,製造業重點領域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試點示範項目運營成本降低
3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 30%,不良品率降低 30%。
• 到 2025 年,製造業重點領域全面實現智能化,試點示範項目運營成本降低 50%,
產品生產周期縮短 50%,不良品率降低 50%。
工業強基
• 到 2020 年,40% 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產業急需的
核心基礎零部件和關鍵基礎材料的先進製造工藝得到推廣應用。
• 到 2025 年,70% 的核心基礎零部件、 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80 種標誌性
先進工藝得到推廣應用,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綠色製造
• 到 2020 年,建成千家綠色示範工廠和園區,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下降 20%。
• 到 2025 年,製造業綠色發展和主要產品單耗達先進水平,綠色製造體系建立。
高端裝備
• 到 2020 年,前述領域實現自主研制及應用。
• 到 2025 年,自主知識產權高端裝備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
明顯下降,基礎配套能力顯著增強,重要領域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10 大重點領域
新一代資訊技術
高端數控機床
和機器人
航空航太裝備
海洋工程裝備
高技術船舶
先進軌道
交通裝備
新能源汽車
電力裝備 新材料
生物醫藥及高性能
醫療器械
農業機械裝備
表1-1:中國製造 2025 細則
中國重要科技產業與產值
2
7
資料來源 :
• 2022 年 GDP 18.32 兆美元,僅次於美國,人均 GDP 約 1.25 萬美元,世界排名 60。人均 GDP
12970 美元,已超越世界銀行設定的高收入國家標準 12695 美元。
• GDP 主要來源為投資及消費,第三級產業佔其 GDP 達 53.3%,其中 IT 產業佔中國GDP約 8%,是
中國近年整體政策中著重發展之產業。
• 政治體制為一黨獨大,並實行社會主義,政府策略將大幅影響經濟發展。
中國GDP概況
8
中國統計年鑑、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GDP細項 占比
消費 38.43%
資本形成 42.96%
政府支出 15.97%
出口 20.01%
進口 17.42%
53.3% 39.4%
7.3%
表2-1: GDP 占比 圖2-1: 2022年中國GDP各級產業佔比
資料來源 :
• 在中國 2010 年發布的十二五計畫中,公布計劃在 2020 年前將中國重要新興產業產值增加值之 GDP
佔比提高至 15%。
• 唯美中科技戰開始後,中國先進科技發展被美國禁令與政策限制,顯示中美科技實力的差距,而中國
2020 發布的十四五計畫中,公布數字核心產業(主要為IT、IC產業)產值增加值在 2020 年佔全國
GDP約 7.8%,並計劃在 2025 年前將此佔比提高至至少 10%
中國IT、數字核心產業GDP佔比與十四五計劃影響
9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
圖2-2: 數字核心產業 GDP
兆人民幣
63.6 69.3
38
45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2020 2021
數字經濟規模
十二五 十四五
新興產業產值增加值佔GDP比例
> 15% > 10%
表2-2: 中國科技受打壓調降計畫目標
資料來源 :
• 中國進口晶片總額每年超過四千億,出口額 1500 億,貿易逆差龐大,美國未來只會愈加限制相關
先進製程晶片,因此若中國無法扶植國內先進製程發展,半導體業將在國際間受到更嚴重影響。
• 全球半導體銷售總額中國佔約 35%,受自身科技限制與地緣政治影響,因此絕大多數晶片是由國外
進口,其中近年中國晶片進口總值佔中國總體GDP達到 2% 以上。
中國晶片貿易逆差大,受地緣政治影響挑戰只增不減
10
中國國家統計局、工商時報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進口額 出口額 貿易逆差
2019 2020 2021
(億美元)
圖 2-3: 中國晶片貿易情況
(億美元) 2019 2020 2021
晶⽚進⼝值 3055.5 3500.4 4325.5
GDP 142800 146900 177300
佔 GDP 比 2.14% 2.38% 2.44%
表 2-3: 近三年中國晶片進口總值
資料來源 :
中國 5G 滲透率與物聯網產值成長速度領先全球
11
世界物聯網大會、IDC
• 中國整體物聯網產業鍊產值將於 2025 達到超過 7 兆美元 ,將佔全球物聯網產業練產值四分之一。
• 中國大陸 5G 基地台數量達200萬個約占全球 70%,投資金額持續穩定成長 5G,用戶已達四億。物
聯網連接規與應用數模達達 60 億,IDC 預測物聯網連接規模將在 2026 達到超過一百億(個)。
• 2018 年至 2021 年,結合 5G 發展,中國物聯網產業產值不斷提升,產值從 2027 億美元達到 3600
億美元,對整體 GDP 增率提升有重要貢獻,是促進中國GDP成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19 2020 2025E
全球 中國
圖 2-5: 全球與中國物聯網連接數規模及預測(億個)
圖 2-4: 中國5G基地台數量 (萬個)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5G基站 4G基站 產值
貿易戰對製造業影響
3
12
資料來源 :
中美貿易逆差為美方表示中美貿易戰起因
13
US Census Bureau
• 2017 年美國出口中 8.4% 為中國佔比,美國進口 21.6% 為中國佔比,美國對中國長期貿易逆差,造成貿易逆差的大部分產品為 :
(1) 機械及機電佔逆差 61.78%,中國進口佔比為美國向全世界進口的 37%。
(2) 紡織品佔逆差 14.7% ,中國進口佔比為美國向全世界進口的 40.5%。
(3) 雜項製品佔逆差 16.03 % ,中國進口佔比為美國向全世界進口的 60.4%。
圖 3-2 : 逆差主要產品佔比
圖 3-1 : 2008 – 2017 美國對中國長期維持逆差
13
(十萬美元)
-400000
-200000
0
200000
400000
600000
800000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逆差 美對中出口 美從中進口
資料來源 :
• 貿易戰第一階段清單主要聚焦低技術製成的製造業商品,其中中國機電商品出口長期佔比高。
第二階段清單主要針對 284 項受惠「中國製造 2025」的商品課徵 25% 關稅,並於 2018 年 8 月生效。
• 第一階段談判時,美國要求停止對中國製造 2025 相關行業的補貼,中國於第二階段談判時表明拒絕。
• 第二階段清單中,美國將積體電路列入清單,然而中國對美國積體電路出口僅佔全部集體電路的 1.8 % ,
2018 / 11 美國商務部計畫對 14 項新興科技進行出口管制,包括人工智慧、機器人等領域,以上動作皆可看出美國貿易戰的主
要目的為對中國製造 2025 中人工智慧、航太、5G 等高科技產業做打壓。
貿易戰中對關鍵科技的打壓
14
WITS 財經M平方
美國對中國兩階段課稅內容
第一階段 : 機械和電機類 ( 幾項產品 ) 第二階段 : 機械和電機類 ( 幾項產品 )
電動機 & 發電機 23 電動機 & 發電機 11
電線、電纜 8 電線、電纜 3
電視、雷達、收音機零組
件
22 積體電路 5
二極體 10 二極體 2
財經 M 平方、WITS、自行整理 14
表 3-1 : 美國商務部提出之出口管制列表 表 3-2 : 美國對中國兩階段課稅內容
美國商務部 2018/11 提出可能進行出口管制之 14 項新興科技
生物科技 先進運算
積層製造
( 3D 列印 )
先進材料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 數據分析 機器人 先進監控技術
定位、導航 量子/感應技術 腦機介面
微處理器 物流技術 極音速
資料來源 :
• 中國新能源車以內銷為主, 2017 年中國國有品牌市佔 43.9 %,而美國汽車對中國維持大量順差,但中國製汽車零組
件約有 25% 左右都出口到美國,又以輪胎為大宗。
• 美國對鋼鐵和鋁、中國製零件的關稅大幅提高汽車成本,儘管使組裝美國汽車的成本增加了數十億美元, 但美國旨在
打壓中國汽車上游原物料。
• 美國三波清單皆把汽車相關零組件列入清單,看出美國對於中國汽車零組件供應鏈的打壓。
貿易戰中對汽車零組件供應鏈的打壓
15
風傳媒、中國汽車工業運行報告
時間 美國 中國
2018.03 對鋼鐵課徵 25 %、鋁課徵 10 % 關稅
2018.06
第一階段針對汽車加徵
25 % 關稅
汽車稅率達到 40 %
2018.07 公布 2000 億關稅清單,涵蓋輪胎
2018.12
川習會後中國宣布暫停
加徵美國汽車關稅
汽車稅率降至 15 % 與
他國相同
美國出口汽
車給中國
美國從中國
進口汽車
美國汽車貿易順差
(億美元)
15
圖 3-3 : 美國汽車貿易順差 表 3-3 : 汽車供應鏈關稅進程
科技戰對中國影響
4
16
5G 通訊產業影響
4-1
17
資料來源 :
• 華為主要業務為電信設備、企業服務、消費性電子等領域,2019 年時電信設備以 28% 市佔率成為全球第一大設備供
應商,手機市占率則是僅次於三星為全球第二。
• 華為當時為搶佔全球 5G 市場,投入大量資金積極推動相關技術的研發及創新,且在 2019 年時共申請 3,147 項專利,
領先其他同業。
• 海思為華為旗下的晶片設計公司,為華為主要的晶片供應商之一,主要提供通訊設備、智慧手機等晶片。華為的高階
手機採用海思自行研發的麒麟系列晶片,因此相較於 OPPO、Vivo、小米,華為能夠自行掌握其製造手機的技術。
華為積極發展 5G 技術,為當時全球第一大設備供應商
18
圖4-1-1 : 2019 年全球手機市占率
TrendForce、IDC
圖4-1-2 : 2019 年全球電信設備市占率
資料來源 :
• 華為是「中國製造 2025」計畫中推廣 5G 設備的龍頭企業,其會對外提供通訊及基地台等相關設備,且美國指控中國
技術性的竊取美國技術與智慧財產權,近一步強迫美國公司轉移其商業機密,導致美國每年損失逾 570 億美元。
• 當時中國對外藉機將監控技術向外輸出,為中國對外擴張的重要網路武器,且華為當時獲得 750 億美元的補助(貸款、
稅金減免等),因此美國認為華為與政府間的關係匪淺。
• 華為的 5G 技術專利領先同業,且歐、亞各國也有意採用其 5G 設備,但美國認為華為的 5G 通訊將有害國家通訊安
全,因此基於國安問題,美國不想讓華為掌控各國的 5G 建設,並設法不讓其技術超越美國,因此認為攻擊華為能有
效拖累其在發展 5G、AI、物聯網的速度。
華為遭封鎖緣由:國安問題、5G 技術
19
財經 M 平方、股感知識庫
圖 4-1-3 : 華為主要供應商各國數量分佈
圖 4-1-4 : 2019 年科技公司申請專利數量排名
(家數)
(數量)
資料來源 :
禁令始末
20
股感知識庫、維基百科
時間 發生事由
2019/05
•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限制美國企業供貨給華為。
•美國商務部發布了 90 天的臨時許可證(TGL),使美國公司還能暫時與華為來往,當
時共發布 6 次,延長到 2020/08/13。
•Google 宣布停止與華為的部分合作業務,包含軟硬體產品和技術服務的轉移,造成
華為手機無法使用 Android 平台系統。
2019/08 •美國商務部發布了對華為的第二次禁令,禁止美國政府機構使用華為的設備及服務。
2019/11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發布,禁止美國電信商使用聯邦資金購買華為的設備及
服務。
2020/05
•美國商務部加強對華為的制裁措施,要求有使用到美國技術及設備的公司皆不能與華
為合作。
•此規定有 120 天的寬限期至 2020/09/15。
2020/08
•美國商務部明確定義出使用美國技術來「開發」或「生產」的任何零件及設備都不能
賣給華為。
2021/05 •華為宣布放棄高階手機市場,轉往其他領域發展。
資料來源 :
• 華為是中國半導體產業出口的重要來源之一,禁令後除了對華為營運造成明顯衝擊外,更進一步使得中國 2019 年半
導體相關產品出口額年減 12.1%。因此中國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試圖降低禁令對國內造成的負面影響,其中包含 (1)
提撥大量資金與貸款,鼓勵華為持續研發技術,以增強其競爭力 (2) 鼓勵國內企業採購華為產品及服務,以穩定公司
營運狀況。
• 禁令限制了華為在 5G、通訊等領域上的研發和創新,同時也引發了外國投資機構對於中國高科技業的擔憂,造成國
外直接投資意願降低,因此可觀察出此次事件確實有效的拖累了中國在高科技方面的發展進度。
禁令造成半導體出口及外國直接投資大減
21
財經 M 平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
圖 4-1-5 :中國半導體產品出口金額變化 圖 4-1-6 :中國外商直接投資年增率變化
(億美元)
資料來源 :
• 禁令後除了美國全面禁用華為的 5G 通訊設備外,各國政府也開始限制或禁止使用華為的 5G 通訊設備,其中包含加
拿大、澳洲、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進一步導致華為通訊設備的全球市占率略為下降,但因國內市場出貨量份
額仍逐年增加,因此間接抵消了禁令帶來的負面衝擊。
• 華為的智慧型手機因無法使用 Google 服務系統,造成全球銷量急速下降,但華為仍不放棄國內市場,積極開發自有
生態系統和技術以加強國內競爭力,目前已開發自有的系統平台 — 鴻蒙。
華為積極發展國內市場,減少對外國依賴性
22
IDC、Counterpoint Research
圖 4-1-7 :華為 5G 通訊設備市占率變化 圖 4-1-8 :華為手機市占率變化
資料來源 :
• 華為為了降低國外市場營收下降的衝擊,開始積極發展國內市場,減少對國外市場的依賴性,且華為在國內擁有較完
善的消費者基礎及供應鏈,因此公司在 2020 年時便宣布擴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
• 華為是國內最大的通訊設備製造商,因此在技術上的發展將會直接影響國內整體通訊產業。中國政府支持高科技企業
持續研發創新技術,使得華為的研發費用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截至 2022 年底,當年度的研發費用已達總營收的
25.7% 。雖然技術發展所需時間有所遞延,但仍可進一步帶動國內供應鏈,緩慢推動中國整體科技業的發展。
華為增加研發費用,緩慢推動國內科技業發展
23
華為財報
圖 4-1-9 :華為歷年國內外營收變化 圖 4-1-10 : 華為歷年研發費用變化
(億人民幣) (億人民幣)
半導體產業影響
4-2
24
資料來源 :
• 根據 IC insights 的數據,中國 2021 年 IC 自給率僅達 16.7%,遠不及中國製造 2025 訂定的 70% 目標,除了美國貿
易戰的影響外,資金過於集中於成本低、回報週期短的 IC 設計產業也是一大主因。
• 中國提高半導體自給率的主要政策為向半導體新創企業提供融資資金,中國半導體新創企業在 2014 年~2022 共進行
865 筆投資案,根據 iResearch 調查顯示,專注於電路設計,將晶片製造委託給外部的無廠企業佔 64.2%,而 IC 製
造企業投資占比僅為 1.1%,受到美國管制嚴重的 EDA 與製造設備企業投資也僅佔 22.4%。
半導體自給率目標在貿易戰、投資不均下成效不彰
25
iResearch、IC insights
中國 2025 自給率目標 70%
14.5% 15.9% 13.6% 16.4% 15.9% 14.7% 16.6% 16.7%
圖4-2-1:中國半導體自給率 圖4-2-2:中國半導體投資與市場佔比
資料來源 :
• 美國對華為制裁逐漸到極限後,開始把目標轉向中芯國際,在 2020 年 12 月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中,限制ASML
出口先進製程設備 EUV 給中芯國際
• 因應制裁,中芯國際在禁令生效前大量採購 EUV 設備,禁令生效後繼續與ASML延長合約,2023年以前斥資110億美
元購買成熟製程用的 DUV 擴增產能,並向日本半導體業者購買二手設備
• 美國試圖在2022年向荷蘭政府遊說禁止出口 DUV 給中國,但由於對 ASML 營收影響大而尚未定論
禁令導致中芯國際無法取得EUV發展先進製程
26
中芯國際、自行整理
廠商 國家 佔首季支出比例
ASML 荷蘭 11%
科林 美國 8.5%
科磊 美國 3.5%
滬硅產業 中國 2.3%
環球晶 台灣 2.1%
圖4-2-3:中芯國際資本支出 億美元 表4-2-1:中芯前五大供應商 2020年
資料來源 :
• 長江存儲,為中國迄今最成功的記憶體晶片製造廠。2021年是全球第六大NAND快閃記憶體業者,市占率近5%
• 如果沒有關鍵設備供應商支持,長江存儲最新 3D NAND Flash 快閃記憶體技術 Xtacking 3.0 開發就面臨技術障礙。
尤其提高 128 層堆疊和 232 層堆疊技術良率
• 長江存儲受到美國禁令影響,已經停止擴廠計劃且持續裁員,並對供應商發布超過20份招標書
• 中國政府讓步,2022年12月同意美國對長江存儲進行出口管制審查,以確保長江存儲不會被列入實體清單中
長江存儲被列入實體清單後大幅降低生產能力
27
Trendforce、自行整理
表4-2-2: 長江存儲制裁過程
時間 內容
2022/9/9
蘋果傳聞預計使用長江儲存的晶片生產 iPhone
14,引發美國國會議員怒火
2022/9/30 長江存儲執行長楊士寧辭職
2022/10/7
美國公布對中晶片新禁令,將長江存儲列入未
核實清單
2022/10/12
美國晶片設備供應商應材、科磊、科林撤出再
長江存儲的駐廠員工
2022/10/17 受美國壓力,蘋果暫停使用長江存儲晶片計畫
表4-2-3: 長江存儲月平均投片量 (2022/12預估)
原估值(千片/月) 納入實體清單後(千片/月)
4Q21 85 85
4Q22 105 105
4Q23 145 130
資料來源 :
• 中國近期仍然在持續擴張產能以達成本土自給率提升的目標,本土製造商中芯與長江儲存雖受法案影響擴廠計劃,不
過對未來的產能預期仍較目前高。
• 中國近五年對外出口額大幅成長,出口額 CAGR 23.1%,對國際影響力仍在提升。但進口額 CAGR 13.6%,且已經超
越石油進口額,因此讓中國政府更努力擴大本土產能提升自給率。
• 目前最先進製程以中芯的 7 奈米以及華為即將測試的 14 奈米 EDA 國產化為首,技術能力持續追趕世界一流廠商。
中國短期仍能持續擴大產能與追趕技術
28
DIGITIMES、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廠商 半導體最先進製程(2023年)
台積電 3 奈米 (EUV)、4 奈米 (EUV)
三星 3奈米 GAA (EUV)
英特爾 5 奈米 (EUV)
格羅方德 12 奈米 LP
華為 28 奈米、14 奈米(將測試)
中芯 7 奈米
圖4-2-4: 中國晶片進出口額 億美元 表4-2-4: 半導體技術推進比較
資料來源 :
• 中國半導體技術落後國際先進製造商數代。即便華為 2023/2/28 公布完成 14 奈米以上 EDA 國產化並預計於今年驗
證,根據摩爾定律,五年後最多只能放眼 5 奈米國產,相較其他廠商落後 2~3 代。
• 生產先進製程的 EUV 受美國制裁限制出口中國,中國在 10 奈米以下製程時就會遇到困難。
• 中國成熟半導體在國際上的市佔率約 2 成,不具市場主導權。在台韓廠商受美國晶片法案影響而不能在中國進行大型
投資的同時,市佔率可能持續萎縮。
中國長期難以突破美國半導體制裁
29
SEMI、自行整理
圖4-2-5:設備銷售目的地 圖4-2-6:設備製造商總部所在地
資料來源 :
• 中國在去年宣布一兆人民幣的補貼政策後,今年三月改成補貼無上限限制,鼓勵本土企業先衝刺成熟製程,再發展先
進製程。
• 中國補貼除了補充華為、中芯等大廠,還有對上游設備生產商北方科創、中微等進行補貼,以提升半導體產業鏈一條
龍國產化。
• 大量補貼預計對未來成熟製程市場產生影響,不過半導體是勞力密集、技術密集、資本密集的產業,要在先進製程上
產生突破成功率不高,而且此舉可能使美國禁令提升。
中國積極補助半導體上下游產業鏈以突破限制
30
自行整理
項目 金額(億美元)
美國 晶片法案補貼 520
中國 國內半導體業者補貼
1500 → 無上限
(2022/12 → 2023/3)
台積電 2023 資本支出 320~360
全球 2023 資本支出 1466
表4-2-6 :近期國際重要半導體支出預算
表4-2-5 :中國補貼業者名單
產業鏈位置 公司
晶圓代工業者 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華為
設備業者 北方華創、中微
記憶體製造業者 長江儲存、長鑫存儲
電動車產業影響
4-3
31
資料來源 :
• 目前車用晶片僅有 20%(多數與 ADAS 系統有關)使用 14 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約 80% 還是 28 奈米以上的成熟製程,
美國禁令禁止銷售 NVIDIA 人工智慧 A100、H100 晶片,該範圍雖未直接影響電動車產業,然而,仍間接對中國用來訓
練自動駕駛系統相關的人工智慧算法造成影響。
• 蔚來汽車(NIO)便是使用 A100 打造超級計算機並以此訓練自動駕駛,其他使用企業包括小鵬(XPeng)、理想(Li
Auto)等,車廠多以自研晶片回應,但在量產上仍可能受限製程技術及缺乏 EUV 等設備。
中國電動車短期受科技戰影響不大,長期則仍受局限
32
BBC
特斯拉 廣汽集團 蔚來 理想 小鵬 上海飛凡 長城
高階自駕系統名稱
FSD
Beta
ADiGO
PILOT H
NAD
理想
AD MAX
Xpilot
4.0
RISING
PILOT
Hpilot
3.0
供應商 FSD 晶片 華為
Nvidia
Orin
Nvidia
Orin
Nvidia
Orin
Nvidia
Orin
高通
晶片製程 5-7nm 7nm 7nm 7nm 7nm 7nm 7nm
晶片運算能力
200-400
TOPS
5-1000
TOPS
1016
TOPS
508
TOPS
254-508
TOPS
254-508
TOPS
360-1440
TOPS
表 4-3-1:各大車廠高階自駕一覽表
資料來源 :
• 據 Strategy Analytics 的統計,純電動車的各類晶片佔比以功率半導體為大宗,其次則是屬於先進製程的計算、控制
類晶片,以及傳感器相關晶片,中國電動車半導體自給率在成熟製程方面較有進展,涵蓋較多先進製程部分的計算、
控制類晶片自主率不到 1%。
• 根據羅蘭貝格測算,在以蔚來 ET7 為代表的中度智能電動車中,<40nm 的先進製程芯片價值佔比達到 25%,而在以
下一代 Model S 為代表的高度智能電動車中,<40nm 的先進製程芯片價值佔比將達 38%。
中國電動車零件自給率仍低,先進製程方面有待突破
33
Strategy Analytics、北京半導體行業協會、蓋世汽車研究院
應用別 中國技術差距 自給率
功率半導體
中國國內技術仍與國外有所差距,國內企業正積極切
入第三代半導體市場
8%
計算、控制晶片
高階晶片仍以國外廠商為主,為中國政府近期積極發
展的領域
1%
傳感器
國內車身感知系統技術不足,但在雷射、毫米波雷達
等領域已實現實際應用,運用在商業與工程車款
4%
通訊 順應中國國內 5G 發展而有一定基礎,持續擴張 3%
記憶體
主要被美光、三星、SK 海力士壟斷,中國在 SRAM、
DRAM 領域具有一定基礎
8%
其他 -- 5%
表 4-3-2:各應用別車用晶片技術發展與自給率
圖 4-3-1:電動車各應用晶片佔比
資料來源 :
• 過去汽車設計中,主要由硬體擔任主角,硬體規格決定整車效能。但在新一代汽車設計中,汽車概念由產品走向服務,
軟體變得更加關鍵,決定了汽車應用或服務是否能夠更進一步延伸;汽車微控制器與電子元件的數量增加,以及 AI 運
算等技術的成熟,都加速了汽車軟體化趨勢的發展。
• 中國工信部(MIIT)委托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制定,提出《節能與新能源路線圖 2.0》,就中國汽車產業的節能與電動
車的發展目標給出指引,預計 2030 年 L2~L3* 級車占比超過 70%,同時 L4 級及以上車占比達 20%。
軟體定義汽車趨勢下,自動駕駛技術成未來價值核心
34
圖 4-3-2:Arm 推出的 SOAFEE 軟體架構 圖 4-3-3: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節能與新能源路線圖 2.0》
註*:L0~L4 為電動車自駕系統自動程度分級,由最低的無自動化 L0 至完全自動的 L4 共五級。
Arm、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資料來源 :
• 汽車產業為中國近 40 個工業行業中的第二大營收貢獻來源,GDP 佔比約 4%。
• 2021 中國電動車銷售約 291 萬輛,同年產量約 229 萬輛,出口約為 50 萬輛,且 2022 年銷量已成長至 400 多萬輛,顯示中
國仍有龐大內需市場可供國內廠商發展。
• 百度招股說明書數據顯示,預計 2025 年中國自動駕駛服務市場規模將達 3994 億元,2019- 2025 年 CAGR 將達 136.2%,
中國自動駕駛服務市場空間廣闊,發展迅速。
中國電動車產業市場龐大,且為國家重點發展產業
35
表 4-3-3:中國 2020 年以收入計前五大工業產業
中國 2020 年前五大工業產業
1 計算機、通信
2 汽車製造
3 黑色金屬冶煉
4 電力、熱力生產
5 電氣機械和器材
圖 4-3-4:中國電動車產量銷量及外銷 圖 4-3-5:中國自動駕駛服務市場規模
百度招股說明書、民生證券研究院、中國汽車製造協會
資料來源 :
• 車規級 AI 晶片 2019 年市場規模為 10 億美元,預計以 CAGR+35% 的速度迅速擴張至 2026 年達 120 億美元,成為市場空
間最大的車規級晶片,龐大潛力預估將使中國自駕晶片廠商持續投入,惟能否維持穩定現金流支撐研發將為一大考驗。
• 目前主要的自駕晶片運算能力都在 100TOPS 以上,製程也逐步降至 7nm 以下,然而中國現今尚未有代工廠可以進行生產,
短期內雖影響不顯著,長期發展上技術有一定程度的障礙需跨越(主流晶片的運算能力尚未觸及 3A090 和 4A090 的禁令標
準,仍可以通過台積電等企業進行代工)。
中國自駕系統長期發展仰賴製程突破,且金流成為問題
36
海通國際整理、佐思汽車研究
廠商 下一代晶片名 製程 最高算力 量產時間 合作廠商
Nvidia Thor 預估 4nm 2000TOPS 2024 年 比亞迪
高通
Snapdragon
Ride Flex
-
100-2000
TOPS
- -
Mobileye EyeQ Ultra 5nm 176TOPS 2023 年底 大眾
地平線 征程 6 7nm 400TOPS 2023 年量產 -
黑芝麻 華山三號 7nm 250TOPS 2023 年試生產 -
華為 昇騰 910 7nm 640TOPS - -
表 4-3-4:中國多家自動駕駛廠商面臨金流問題,撤裁部門 表 4-3-5:自動駕駛設計廠商下一代產品
企業 行業 時間 狀態
億咖通
AI/自動
駕駛
2022.10
遣散 ADAS
自動駕駛部門
小馬智行 自動駕駛 2022.11 裁員
Moment
a
自動駕駛 2022.11 裁員
圖森未來 自動駕駛 2022.12 裁員
百度
AI/自動
駕駛
2022.12
智能交通
事業部裁員
中國對策與重要科技業展望
5
37
資料來源 :
5G 通訊設備
• 禁令後雖造成產品無法出貨至美國,但華為仍可出貨至其餘國家,且持續擴大國內市場市占率,因此
預估可抵消禁令帶來的負面衝擊
半導體
• 中國半導體產業受美國禁令影響,大量先進設備無法取得,晶片製造業或記憶體製造業展望不佳
• 中國大基金無上限補貼大型半導體公司以及設備公司,有助於提升成熟產能,但對先進製程仍有疑慮
電動車
• 自駕市場仍有大幅潛在成長空間,然公司資金能否長期支持研發成為隱憂
• 目前主要的自駕晶片製程降至 7nm 以下,然而中國現今尚未有代工廠可以進行生產,長期發展上有
硬體障礙需要跨越,須觀察半導體產業能否突破製程限制
中國重要科技業未來展望
38
自行整理
資料來源 :
• 進行產業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名單更迭:原先的騰訊董事長馬化騰、百度總裁李彥宏等網路產業領導人遭晶片、電
動車、人工智慧、資安等業者取代,共計今年約有100名專家上榜,涵蓋晶片、新材料、航空航天技術和先進製造等
領域,顯示官方對這些領域的重視。
• 地方政府發展方針:兩會召開前,半導體產業被諸多重點省市提及,有意分區域試圖攻克包括晶圓加工、EDA(電子
設計自動化)等難關。
中方於兩會前後回應美方科技戰打擊
39
地區 回應科技戰之手段
上海
聚焦積體電路、生醫、人工智慧三大趨勢,並
推動中芯、積塔半導體一系列重大晶圓廠項目
發展
北京
對單家企業祭出最高人民幣 3 千萬元的獎勵,
鼓勵發展 EDA、晶圓加工技術
廣東
針對華潤微電子、華星光電等半導體製造項目
進行扶持,並有人民幣 2 千億元母基金投入該
領域
職位 人物 提案或談話
全國
人大代表
廣汽總經理 馮興亞 會前對「提高國產晶片的應用率」提出建議
小鵬汽車董事長 何小鵬
提出「加快自動駕駛應用落地體系化保障」
建議
華虹半導體董事長 張素心 -
小米董事長 雷軍 -
政協委員
寧德時代董事長 曾毓群
提交「加快推進電池儲能高質量發展」、
「展開動力電池護照相關政策研究」等提案
寒武紀科技董事長 陳天石 -
奇虎 360 董事長 周鴻禕 -
表 5-1:中國地方政府回應科技戰之方針 表 5-2:中國產業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名單更迭
自行整理
資料來源 :
• 受美國貿易戰打壓後,中國官方刻意淡化對中國製造 2025 的宣傳,並在 2020 年推出中國標準 2035,主旨在發展中
國自主品牌,並透過技術創新、市占率與龐大的國內市場來制定新興產業的國際標準。
• 根據中國在 2021 年提出「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以及在 2022 年提出的「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行動計畫」內容主要
分為三大板塊:標準化服務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標準化國家自身發展、政策激勵監督與宣傳。
中國於貿易、科技戰後推出中國標準 2035
40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國務院、自行整理
中國製造 2025 中國標準 2035
發布時點 2015/5/8 2020/3/24
五年計畫
十三五計畫:著重技術突破、
打造龍頭企業、基礎技術建設
十四五計畫:
著重應用、產業鍊整合
頒布原因
製造業處境位於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力
求製造業智能轉型、技術創新
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中國決心脫離外國產業
技術控制,並創立產業新標準
著重焦點
製造業智能轉型、技術創新,並提升核心基礎
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自給率
新興產業研發創新,並透過技術、市場等優勢
以搶先制定新興產業國際標準
計畫綱要 中國製造 2025 行動綱要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
重點產業
半導體、新能源車、高端數控、機器人、新材
料、生醫、農業、高技術傳統製造業等
5G 網路、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物聯網、
資料中心、虛擬實境、量子資訊等
表 5-3:中國兩項製造計畫之比對
資料來源 :
結論
41
• 中國產業升級計畫著重於 IT、數字核心產業等高科技產業,其中以半導體、5G 通訊與物聯網產業產
值為科技業中貢獻最大的主要領域
• 美國在貿易戰藉由貿易逆差之原由對中國製造 2025中的積體電路、汽車零組件做打壓 。
• 華為禁令後除了華為積極轉往國內市場外,中國政府也持續支持高科技企業研發創新技術,短期發展
技術雖備受打擊,但認為長期仍可緩慢推動中國通訊設備業發展。
• 中國半導體產業受美國禁令影響缺乏關鍵設備發展先進製程,長期前景不佳。無上限補貼短期內有助
於擴張成熟產能。
• 中國自駕系統之發展為電動車產業躍進關鍵,自駕系統長期發展將視半導體製程技術能否跨越先進製
程,解除運算系統的硬體限制。
• 受美國打壓後,中國官方刻意淡化對中國製造 2025 的宣傳,並在 2020 年推出中國標準 2035,被
視為產業轉型的延續政策。

More Related Content

Similar to 4_1國金_v5.pdf

行政院會簡報 經濟部 提升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
行政院會簡報 經濟部 提升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行政院會簡報 經濟部 提升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
行政院會簡報 經濟部 提升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
releaseey
 
20151008經濟部:「提升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措施」報告
20151008經濟部:「提升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措施」報告20151008經濟部:「提升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措施」報告
20151008經濟部:「提升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措施」報告
R.O.C.Executive Yuan
 
Event:台積電在美設廠
Event:台積電在美設廠Event:台積電在美設廠
Event:台積電在美設廠
Collaborator
 
[IEK] 2023-04 物聯網產業趨勢分享.pdf
[IEK] 2023-04 物聯網產業趨勢分享.pdf[IEK] 2023-04 物聯網產業趨勢分享.pdf
[IEK] 2023-04 物聯網產業趨勢分享.pdf
JoyceHsu27
 
2020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定位
2020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定位2020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定位
2020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定位jkhunter
 
ΑΛΕΞΑΝΔΡΟΣ ΒΕΡΝΕΡ
ΑΛΕΞΑΝΔΡΟΣ ΒΕΡΝΕΡΑΛΕΞΑΝΔΡΟΣ ΒΕΡΝΕΡ
ΑΛΕΞΑΝΔΡΟΣ ΒΕΡΝΕΡ
vwerner
 
「時代的使命與承擔」
「時代的使命與承擔」「時代的使命與承擔」
「時代的使命與承擔」
legislative yuan
 
Event 報告:電商的未來發展
Event 報告:電商的未來發展Event 報告:電商的未來發展
Event 報告:電商的未來發展
Collaborator
 
新聞簡報
新聞簡報新聞簡報
新聞簡報a7212618
 
20190214(簡報)國家發展委員會:「亞洲·矽谷推動方案進度及成果」報告
20190214(簡報)國家發展委員會:「亞洲·矽谷推動方案進度及成果」報告20190214(簡報)國家發展委員會:「亞洲·矽谷推動方案進度及成果」報告
20190214(簡報)國家發展委員會:「亞洲·矽谷推動方案進度及成果」報告
R.O.C.Executive Yuan
 
P1
P1P1
Event DRAM 產業的現況與展望
Event DRAM 產業的現況與展望Event DRAM 產業的現況與展望
Event DRAM 產業的現況與展望
Collaborator
 
0 陈金桥 中国3 G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V1
0  陈金桥  中国3 G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V10  陈金桥  中国3 G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V1
0 陈金桥 中国3 G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V1gusea
 
R3
R3R3
20200611(懶人包)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臺灣顯示科技與應用行動計畫」
20200611(懶人包)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臺灣顯示科技與應用行動計畫」20200611(懶人包)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臺灣顯示科技與應用行動計畫」
20200611(懶人包)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臺灣顯示科技與應用行動計畫」
R.O.C.Executive Yuan
 
【Intern Event:美國新半導體禁令對晶圓代工與記憶體業的影響】.pdf
【Intern Event:美國新半導體禁令對晶圓代工與記憶體業的影響】.pdf【Intern Event:美國新半導體禁令對晶圓代工與記憶體業的影響】.pdf
【Intern Event:美國新半導體禁令對晶圓代工與記憶體業的影響】.pdf
Collaborator
 
兩岸經貿與繁榮地方-兼論Ecfa之影響
兩岸經貿與繁榮地方-兼論Ecfa之影響兩岸經貿與繁榮地方-兼論Ecfa之影響
兩岸經貿與繁榮地方-兼論Ecfa之影響jkhunter
 
信息化引领新经济
信息化引领新经济信息化引领新经济
信息化引领新经济xobo
 
矽智財產業報告.pdf
矽智財產業報告.pdf矽智財產業報告.pdf
矽智財產業報告.pdf
Collaborator
 
矽智財產業報告.pdf
矽智財產業報告.pdf矽智財產業報告.pdf
矽智財產業報告.pdf
Collaborator
 

Similar to 4_1國金_v5.pdf (20)

行政院會簡報 經濟部 提升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
行政院會簡報 經濟部 提升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行政院會簡報 經濟部 提升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
行政院會簡報 經濟部 提升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
 
20151008經濟部:「提升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措施」報告
20151008經濟部:「提升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措施」報告20151008經濟部:「提升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措施」報告
20151008經濟部:「提升半導體產業競爭優勢措施」報告
 
Event:台積電在美設廠
Event:台積電在美設廠Event:台積電在美設廠
Event:台積電在美設廠
 
[IEK] 2023-04 物聯網產業趨勢分享.pdf
[IEK] 2023-04 物聯網產業趨勢分享.pdf[IEK] 2023-04 物聯網產業趨勢分享.pdf
[IEK] 2023-04 物聯網產業趨勢分享.pdf
 
2020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定位
2020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定位2020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定位
2020 台灣產業發展願景與定位
 
ΑΛΕΞΑΝΔΡΟΣ ΒΕΡΝΕΡ
ΑΛΕΞΑΝΔΡΟΣ ΒΕΡΝΕΡΑΛΕΞΑΝΔΡΟΣ ΒΕΡΝΕΡ
ΑΛΕΞΑΝΔΡΟΣ ΒΕΡΝΕΡ
 
「時代的使命與承擔」
「時代的使命與承擔」「時代的使命與承擔」
「時代的使命與承擔」
 
Event 報告:電商的未來發展
Event 報告:電商的未來發展Event 報告:電商的未來發展
Event 報告:電商的未來發展
 
新聞簡報
新聞簡報新聞簡報
新聞簡報
 
20190214(簡報)國家發展委員會:「亞洲·矽谷推動方案進度及成果」報告
20190214(簡報)國家發展委員會:「亞洲·矽谷推動方案進度及成果」報告20190214(簡報)國家發展委員會:「亞洲·矽谷推動方案進度及成果」報告
20190214(簡報)國家發展委員會:「亞洲·矽谷推動方案進度及成果」報告
 
P1
P1P1
P1
 
Event DRAM 產業的現況與展望
Event DRAM 產業的現況與展望Event DRAM 產業的現況與展望
Event DRAM 產業的現況與展望
 
0 陈金桥 中国3 G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V1
0  陈金桥  中国3 G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V10  陈金桥  中国3 G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V1
0 陈金桥 中国3 G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V1
 
R3
R3R3
R3
 
20200611(懶人包)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臺灣顯示科技與應用行動計畫」
20200611(懶人包)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臺灣顯示科技與應用行動計畫」20200611(懶人包)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臺灣顯示科技與應用行動計畫」
20200611(懶人包)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臺灣顯示科技與應用行動計畫」
 
【Intern Event:美國新半導體禁令對晶圓代工與記憶體業的影響】.pdf
【Intern Event:美國新半導體禁令對晶圓代工與記憶體業的影響】.pdf【Intern Event:美國新半導體禁令對晶圓代工與記憶體業的影響】.pdf
【Intern Event:美國新半導體禁令對晶圓代工與記憶體業的影響】.pdf
 
兩岸經貿與繁榮地方-兼論Ecfa之影響
兩岸經貿與繁榮地方-兼論Ecfa之影響兩岸經貿與繁榮地方-兼論Ecfa之影響
兩岸經貿與繁榮地方-兼論Ecfa之影響
 
信息化引领新经济
信息化引领新经济信息化引领新经济
信息化引领新经济
 
矽智財產業報告.pdf
矽智財產業報告.pdf矽智財產業報告.pdf
矽智財產業報告.pdf
 
矽智財產業報告.pdf
矽智財產業報告.pdf矽智財產業報告.pdf
矽智財產業報告.pdf
 

More from Collaborator

Junior_新趨勢_CPO共同封裝技術.pdf
Junior_新趨勢_CPO共同封裝技術.pdfJunior_新趨勢_CPO共同封裝技術.pdf
Junior_新趨勢_CPO共同封裝技術.pdf
Collaborator
 
散熱產業.pdf
散熱產業.pdf散熱產業.pdf
散熱產業.pdf
Collaborator
 
0527 Event 2023美國債務上限危機事件分析_final.pdf
0527 Event  2023美國債務上限危機事件分析_final.pdf0527 Event  2023美國債務上限危機事件分析_final.pdf
0527 Event 2023美國債務上限危機事件分析_final.pdf
Collaborator
 
Event_0520_Final.pdf
Event_0520_Final.pdfEvent_0520_Final.pdf
Event_0520_Final.pdf
Collaborator
 
0610_GW_上傳版V1.pdf
0610_GW_上傳版V1.pdf0610_GW_上傳版V1.pdf
0610_GW_上傳版V1.pdf
Collaborator
 
國金_石油_0429 .pdf
國金_石油_0429 .pdf國金_石油_0429 .pdf
國金_石油_0429 .pdf
Collaborator
 
GW_0603_修改完.pdf
GW_0603_修改完.pdfGW_0603_修改完.pdf
GW_0603_修改完.pdf
Collaborator
 
4_29 GWE 萊雅收購Aesop_final.pdf
4_29 GWE 萊雅收購Aesop_final.pdf4_29 GWE 萊雅收購Aesop_final.pdf
4_29 GWE 萊雅收購Aesop_final.pdf
Collaborator
 
Colla_0513_新趨勢.pdf
Colla_0513_新趨勢.pdfColla_0513_新趨勢.pdf
Colla_0513_新趨勢.pdf
Collaborator
 
0527 GW.pdf
0527 GW.pdf0527 GW.pdf
0527 GW.pdf
Collaborator
 
colla_0422_新趨勢.pdf
colla_0422_新趨勢.pdfcolla_0422_新趨勢.pdf
colla_0422_新趨勢.pdf
Collaborator
 
0408_國金_疫情解封後中國的經濟展望.pdf
0408_國金_疫情解封後中國的經濟展望.pdf0408_國金_疫情解封後中國的經濟展望.pdf
0408_國金_疫情解封後中國的經濟展望.pdf
Collaborator
 
產業 導線架.pdf
產業 導線架.pdf產業 導線架.pdf
產業 導線架.pdf
Collaborator
 
【0520_GW】.pdf
【0520_GW】.pdf【0520_GW】.pdf
【0520_GW】.pdf
Collaborator
 
0422_Event_final.pdf
0422_Event_final.pdf0422_Event_final.pdf
0422_Event_final.pdf
Collaborator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pdf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pdf日本央行貨幣政策.pdf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pdf
Collaborator
 
統整0415 Event_v1.pdf
統整0415 Event_v1.pdf統整0415 Event_v1.pdf
統整0415 Event_v1.pdf
Collaborator
 
GW0513_final version 2.pdf
GW0513_final version 2.pdfGW0513_final version 2.pdf
GW0513_final version 2.pdf
Collaborator
 
個股-美時finallllllllllllllllllll.pdf
個股-美時finallllllllllllllllllll.pdf個股-美時finallllllllllllllllllll.pdf
個股-美時finallllllllllllllllllll.pdf
Collaborator
 
colla_23H1R1_產業(最終上傳版).pdf
colla_23H1R1_產業(最終上傳版).pdfcolla_23H1R1_產業(最終上傳版).pdf
colla_23H1R1_產業(最終上傳版).pdf
Collaborator
 

More from Collaborator (20)

Junior_新趨勢_CPO共同封裝技術.pdf
Junior_新趨勢_CPO共同封裝技術.pdfJunior_新趨勢_CPO共同封裝技術.pdf
Junior_新趨勢_CPO共同封裝技術.pdf
 
散熱產業.pdf
散熱產業.pdf散熱產業.pdf
散熱產業.pdf
 
0527 Event 2023美國債務上限危機事件分析_final.pdf
0527 Event  2023美國債務上限危機事件分析_final.pdf0527 Event  2023美國債務上限危機事件分析_final.pdf
0527 Event 2023美國債務上限危機事件分析_final.pdf
 
Event_0520_Final.pdf
Event_0520_Final.pdfEvent_0520_Final.pdf
Event_0520_Final.pdf
 
0610_GW_上傳版V1.pdf
0610_GW_上傳版V1.pdf0610_GW_上傳版V1.pdf
0610_GW_上傳版V1.pdf
 
國金_石油_0429 .pdf
國金_石油_0429 .pdf國金_石油_0429 .pdf
國金_石油_0429 .pdf
 
GW_0603_修改完.pdf
GW_0603_修改完.pdfGW_0603_修改完.pdf
GW_0603_修改完.pdf
 
4_29 GWE 萊雅收購Aesop_final.pdf
4_29 GWE 萊雅收購Aesop_final.pdf4_29 GWE 萊雅收購Aesop_final.pdf
4_29 GWE 萊雅收購Aesop_final.pdf
 
Colla_0513_新趨勢.pdf
Colla_0513_新趨勢.pdfColla_0513_新趨勢.pdf
Colla_0513_新趨勢.pdf
 
0527 GW.pdf
0527 GW.pdf0527 GW.pdf
0527 GW.pdf
 
colla_0422_新趨勢.pdf
colla_0422_新趨勢.pdfcolla_0422_新趨勢.pdf
colla_0422_新趨勢.pdf
 
0408_國金_疫情解封後中國的經濟展望.pdf
0408_國金_疫情解封後中國的經濟展望.pdf0408_國金_疫情解封後中國的經濟展望.pdf
0408_國金_疫情解封後中國的經濟展望.pdf
 
產業 導線架.pdf
產業 導線架.pdf產業 導線架.pdf
產業 導線架.pdf
 
【0520_GW】.pdf
【0520_GW】.pdf【0520_GW】.pdf
【0520_GW】.pdf
 
0422_Event_final.pdf
0422_Event_final.pdf0422_Event_final.pdf
0422_Event_final.pdf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pdf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pdf日本央行貨幣政策.pdf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pdf
 
統整0415 Event_v1.pdf
統整0415 Event_v1.pdf統整0415 Event_v1.pdf
統整0415 Event_v1.pdf
 
GW0513_final version 2.pdf
GW0513_final version 2.pdfGW0513_final version 2.pdf
GW0513_final version 2.pdf
 
個股-美時finallllllllllllllllllll.pdf
個股-美時finallllllllllllllllllll.pdf個股-美時finallllllllllllllllllll.pdf
個股-美時finallllllllllllllllllll.pdf
 
colla_23H1R1_產業(最終上傳版).pdf
colla_23H1R1_產業(最終上傳版).pdfcolla_23H1R1_產業(最終上傳版).pdf
colla_23H1R1_產業(最終上傳版).pdf
 

4_1國金_v5.pdf

  • 1. 中國產業升級政策挑戰與展望 1 2023/4/1 台大農經碩一 黃沛琪、政大經濟碩一 楊鎮維、台大會計四 劉定、台大工管三 莊翰旻、台大財金三 吳灃軒 台大會計五 陶亮吟
  • 2. Agenda • 產業轉型政策與成效 • 中國重要科技產業與產值 • 貿易戰對製造業影響 • 科技戰對中國影響 • 中國對策與重要科技業展望 • 結論 2
  • 3. 資料來源 : 結論 3 • 中國產業升級計畫著重於 IT、數字核心產業等高科技產業,其中以半導體、5G 通訊與物聯網產業產 值為科技業中貢獻最大的主要領域。 • 美國在貿易戰藉由貿易逆差之原由對中國製造 2025中的積體電路、汽車零組件做打壓 。 • 華為禁令後除了華為積極轉往國內市場外,中國政府也持續支持高科技企業研發創新技術,短期發展 技術雖備受打擊,但認為長期仍可緩慢推動中國通訊設備業發展。 • 中國半導體產業受美國禁令影響缺乏關鍵設備發展先進製程,長期前景不佳。無上限補貼短期內有助 於擴張成熟產能。 • 中國自駕系統之發展為電動車產業躍進關鍵,自駕系統長期發展將視半導體製程技術能否跨越先進製 程,解除運算系統的硬體限制。 • 受美國打壓後,中國官方刻意淡化對中國製造 2025 的宣傳,並在 2020 年推出中國標準 2035,被 視為產業轉型的延續政策。
  • 5. 資料來源 : 中國產業轉型政策時間軸 5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工信部、自行整理 十三五規劃 著重技術突破、打造龍頭企業、基礎技術建設 十四五規劃 著重應用、產業鍊整合 2015 • 中國製造 2025 2016 • 實施製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 • 深化製造業網路融合發展 • 智能製造發展規劃 2016-2020 2017 • 實施製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 • 深化製造業互聯網融合發展 2018 • 工業互聯網發展計畫 2018-2020 2019 • 製造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計畫 • 5G+工業互聯網 512 工程推進方案 • 智能製造工程實施指南 2020 • 推動工業互聯網加速發展 • 中國標準 2035 2021 • 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 • 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和行業實踐 • 加快培育發展製造業優質企業 • 5G 應用”揚帆”行動計畫 2021-2023 • 資訊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 2022 • 製造業品質管理數位化 • 加強新能源電動車安全體系 • 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 • 中小企業數位化
  • 6. 資料來源 : • 中國處於搶占高端製造業的已開發國家,與靠著勞力成本優勢快速發展的開發中國家之間,中國製造業勢必需要轉型 以支撐經濟持續成長,因此中國當局在 2015 年以智能製造、創新發展為主軸推出「中國製造 2025」。 中國製造 2025 6 中國國務院、陸委會、自行整理 5 項重大工程 重點工程 具體目標 創新中心 • 到 2020 年,重點形成 15 家左右工業技術研究基地。 • 到 2025 年形成 40 家左右工業技術研究基地。 智能製造 • 到 2020 年,製造業重點領域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試點示範項目運營成本降低 30%,產品生產周期縮短 30%,不良品率降低 30%。 • 到 2025 年,製造業重點領域全面實現智能化,試點示範項目運營成本降低 50%, 產品生產周期縮短 50%,不良品率降低 50%。 工業強基 • 到 2020 年,40% 的核心基礎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產業急需的 核心基礎零部件和關鍵基礎材料的先進製造工藝得到推廣應用。 • 到 2025 年,70% 的核心基礎零部件、 關鍵基礎材料實現自主保障,80 種標誌性 先進工藝得到推廣應用,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綠色製造 • 到 2020 年,建成千家綠色示範工廠和園區,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下降 20%。 • 到 2025 年,製造業綠色發展和主要產品單耗達先進水平,綠色製造體系建立。 高端裝備 • 到 2020 年,前述領域實現自主研制及應用。 • 到 2025 年,自主知識產權高端裝備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術對外依存度 明顯下降,基礎配套能力顯著增強,重要領域裝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10 大重點領域 新一代資訊技術 高端數控機床 和機器人 航空航太裝備 海洋工程裝備 高技術船舶 先進軌道 交通裝備 新能源汽車 電力裝備 新材料 生物醫藥及高性能 醫療器械 農業機械裝備 表1-1:中國製造 2025 細則
  • 8. 資料來源 : • 2022 年 GDP 18.32 兆美元,僅次於美國,人均 GDP 約 1.25 萬美元,世界排名 60。人均 GDP 12970 美元,已超越世界銀行設定的高收入國家標準 12695 美元。 • GDP 主要來源為投資及消費,第三級產業佔其 GDP 達 53.3%,其中 IT 產業佔中國GDP約 8%,是 中國近年整體政策中著重發展之產業。 • 政治體制為一黨獨大,並實行社會主義,政府策略將大幅影響經濟發展。 中國GDP概況 8 中國統計年鑑、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GDP細項 占比 消費 38.43% 資本形成 42.96% 政府支出 15.97% 出口 20.01% 進口 17.42% 53.3% 39.4% 7.3% 表2-1: GDP 占比 圖2-1: 2022年中國GDP各級產業佔比
  • 9. 資料來源 : • 在中國 2010 年發布的十二五計畫中,公布計劃在 2020 年前將中國重要新興產業產值增加值之 GDP 佔比提高至 15%。 • 唯美中科技戰開始後,中國先進科技發展被美國禁令與政策限制,顯示中美科技實力的差距,而中國 2020 發布的十四五計畫中,公布數字核心產業(主要為IT、IC產業)產值增加值在 2020 年佔全國 GDP約 7.8%,並計劃在 2025 年前將此佔比提高至至少 10% 中國IT、數字核心產業GDP佔比與十四五計劃影響 9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 圖2-2: 數字核心產業 GDP 兆人民幣 63.6 69.3 38 45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2020 2021 數字經濟規模 十二五 十四五 新興產業產值增加值佔GDP比例 > 15% > 10% 表2-2: 中國科技受打壓調降計畫目標
  • 10. 資料來源 : • 中國進口晶片總額每年超過四千億,出口額 1500 億,貿易逆差龐大,美國未來只會愈加限制相關 先進製程晶片,因此若中國無法扶植國內先進製程發展,半導體業將在國際間受到更嚴重影響。 • 全球半導體銷售總額中國佔約 35%,受自身科技限制與地緣政治影響,因此絕大多數晶片是由國外 進口,其中近年中國晶片進口總值佔中國總體GDP達到 2% 以上。 中國晶片貿易逆差大,受地緣政治影響挑戰只增不減 10 中國國家統計局、工商時報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進口額 出口額 貿易逆差 2019 2020 2021 (億美元) 圖 2-3: 中國晶片貿易情況 (億美元) 2019 2020 2021 晶⽚進⼝值 3055.5 3500.4 4325.5 GDP 142800 146900 177300 佔 GDP 比 2.14% 2.38% 2.44% 表 2-3: 近三年中國晶片進口總值
  • 11. 資料來源 : 中國 5G 滲透率與物聯網產值成長速度領先全球 11 世界物聯網大會、IDC • 中國整體物聯網產業鍊產值將於 2025 達到超過 7 兆美元 ,將佔全球物聯網產業練產值四分之一。 • 中國大陸 5G 基地台數量達200萬個約占全球 70%,投資金額持續穩定成長 5G,用戶已達四億。物 聯網連接規與應用數模達達 60 億,IDC 預測物聯網連接規模將在 2026 達到超過一百億(個)。 • 2018 年至 2021 年,結合 5G 發展,中國物聯網產業產值不斷提升,產值從 2027 億美元達到 3600 億美元,對整體 GDP 增率提升有重要貢獻,是促進中國GDP成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19 2020 2025E 全球 中國 圖 2-5: 全球與中國物聯網連接數規模及預測(億個) 圖 2-4: 中國5G基地台數量 (萬個)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5G基站 4G基站 產值
  • 13. 資料來源 : 中美貿易逆差為美方表示中美貿易戰起因 13 US Census Bureau • 2017 年美國出口中 8.4% 為中國佔比,美國進口 21.6% 為中國佔比,美國對中國長期貿易逆差,造成貿易逆差的大部分產品為 : (1) 機械及機電佔逆差 61.78%,中國進口佔比為美國向全世界進口的 37%。 (2) 紡織品佔逆差 14.7% ,中國進口佔比為美國向全世界進口的 40.5%。 (3) 雜項製品佔逆差 16.03 % ,中國進口佔比為美國向全世界進口的 60.4%。 圖 3-2 : 逆差主要產品佔比 圖 3-1 : 2008 – 2017 美國對中國長期維持逆差 13 (十萬美元) -400000 -200000 0 200000 400000 600000 800000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逆差 美對中出口 美從中進口
  • 14. 資料來源 : • 貿易戰第一階段清單主要聚焦低技術製成的製造業商品,其中中國機電商品出口長期佔比高。 第二階段清單主要針對 284 項受惠「中國製造 2025」的商品課徵 25% 關稅,並於 2018 年 8 月生效。 • 第一階段談判時,美國要求停止對中國製造 2025 相關行業的補貼,中國於第二階段談判時表明拒絕。 • 第二階段清單中,美國將積體電路列入清單,然而中國對美國積體電路出口僅佔全部集體電路的 1.8 % , 2018 / 11 美國商務部計畫對 14 項新興科技進行出口管制,包括人工智慧、機器人等領域,以上動作皆可看出美國貿易戰的主 要目的為對中國製造 2025 中人工智慧、航太、5G 等高科技產業做打壓。 貿易戰中對關鍵科技的打壓 14 WITS 財經M平方 美國對中國兩階段課稅內容 第一階段 : 機械和電機類 ( 幾項產品 ) 第二階段 : 機械和電機類 ( 幾項產品 ) 電動機 & 發電機 23 電動機 & 發電機 11 電線、電纜 8 電線、電纜 3 電視、雷達、收音機零組 件 22 積體電路 5 二極體 10 二極體 2 財經 M 平方、WITS、自行整理 14 表 3-1 : 美國商務部提出之出口管制列表 表 3-2 : 美國對中國兩階段課稅內容 美國商務部 2018/11 提出可能進行出口管制之 14 項新興科技 生物科技 先進運算 積層製造 ( 3D 列印 ) 先進材料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 數據分析 機器人 先進監控技術 定位、導航 量子/感應技術 腦機介面 微處理器 物流技術 極音速
  • 15. 資料來源 : • 中國新能源車以內銷為主, 2017 年中國國有品牌市佔 43.9 %,而美國汽車對中國維持大量順差,但中國製汽車零組 件約有 25% 左右都出口到美國,又以輪胎為大宗。 • 美國對鋼鐵和鋁、中國製零件的關稅大幅提高汽車成本,儘管使組裝美國汽車的成本增加了數十億美元, 但美國旨在 打壓中國汽車上游原物料。 • 美國三波清單皆把汽車相關零組件列入清單,看出美國對於中國汽車零組件供應鏈的打壓。 貿易戰中對汽車零組件供應鏈的打壓 15 風傳媒、中國汽車工業運行報告 時間 美國 中國 2018.03 對鋼鐵課徵 25 %、鋁課徵 10 % 關稅 2018.06 第一階段針對汽車加徵 25 % 關稅 汽車稅率達到 40 % 2018.07 公布 2000 億關稅清單,涵蓋輪胎 2018.12 川習會後中國宣布暫停 加徵美國汽車關稅 汽車稅率降至 15 % 與 他國相同 美國出口汽 車給中國 美國從中國 進口汽車 美國汽車貿易順差 (億美元) 15 圖 3-3 : 美國汽車貿易順差 表 3-3 : 汽車供應鏈關稅進程
  • 18. 資料來源 : • 華為主要業務為電信設備、企業服務、消費性電子等領域,2019 年時電信設備以 28% 市佔率成為全球第一大設備供 應商,手機市占率則是僅次於三星為全球第二。 • 華為當時為搶佔全球 5G 市場,投入大量資金積極推動相關技術的研發及創新,且在 2019 年時共申請 3,147 項專利, 領先其他同業。 • 海思為華為旗下的晶片設計公司,為華為主要的晶片供應商之一,主要提供通訊設備、智慧手機等晶片。華為的高階 手機採用海思自行研發的麒麟系列晶片,因此相較於 OPPO、Vivo、小米,華為能夠自行掌握其製造手機的技術。 華為積極發展 5G 技術,為當時全球第一大設備供應商 18 圖4-1-1 : 2019 年全球手機市占率 TrendForce、IDC 圖4-1-2 : 2019 年全球電信設備市占率
  • 19. 資料來源 : • 華為是「中國製造 2025」計畫中推廣 5G 設備的龍頭企業,其會對外提供通訊及基地台等相關設備,且美國指控中國 技術性的竊取美國技術與智慧財產權,近一步強迫美國公司轉移其商業機密,導致美國每年損失逾 570 億美元。 • 當時中國對外藉機將監控技術向外輸出,為中國對外擴張的重要網路武器,且華為當時獲得 750 億美元的補助(貸款、 稅金減免等),因此美國認為華為與政府間的關係匪淺。 • 華為的 5G 技術專利領先同業,且歐、亞各國也有意採用其 5G 設備,但美國認為華為的 5G 通訊將有害國家通訊安 全,因此基於國安問題,美國不想讓華為掌控各國的 5G 建設,並設法不讓其技術超越美國,因此認為攻擊華為能有 效拖累其在發展 5G、AI、物聯網的速度。 華為遭封鎖緣由:國安問題、5G 技術 19 財經 M 平方、股感知識庫 圖 4-1-3 : 華為主要供應商各國數量分佈 圖 4-1-4 : 2019 年科技公司申請專利數量排名 (家數) (數量)
  • 20. 資料來源 : 禁令始末 20 股感知識庫、維基百科 時間 發生事由 2019/05 •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限制美國企業供貨給華為。 •美國商務部發布了 90 天的臨時許可證(TGL),使美國公司還能暫時與華為來往,當 時共發布 6 次,延長到 2020/08/13。 •Google 宣布停止與華為的部分合作業務,包含軟硬體產品和技術服務的轉移,造成 華為手機無法使用 Android 平台系統。 2019/08 •美國商務部發布了對華為的第二次禁令,禁止美國政府機構使用華為的設備及服務。 2019/11 •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發布,禁止美國電信商使用聯邦資金購買華為的設備及 服務。 2020/05 •美國商務部加強對華為的制裁措施,要求有使用到美國技術及設備的公司皆不能與華 為合作。 •此規定有 120 天的寬限期至 2020/09/15。 2020/08 •美國商務部明確定義出使用美國技術來「開發」或「生產」的任何零件及設備都不能 賣給華為。 2021/05 •華為宣布放棄高階手機市場,轉往其他領域發展。
  • 21. 資料來源 : • 華為是中國半導體產業出口的重要來源之一,禁令後除了對華為營運造成明顯衝擊外,更進一步使得中國 2019 年半 導體相關產品出口額年減 12.1%。因此中國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試圖降低禁令對國內造成的負面影響,其中包含 (1) 提撥大量資金與貸款,鼓勵華為持續研發技術,以增強其競爭力 (2) 鼓勵國內企業採購華為產品及服務,以穩定公司 營運狀況。 • 禁令限制了華為在 5G、通訊等領域上的研發和創新,同時也引發了外國投資機構對於中國高科技業的擔憂,造成國 外直接投資意願降低,因此可觀察出此次事件確實有效的拖累了中國在高科技方面的發展進度。 禁令造成半導體出口及外國直接投資大減 21 財經 M 平方、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 圖 4-1-5 :中國半導體產品出口金額變化 圖 4-1-6 :中國外商直接投資年增率變化 (億美元)
  • 22. 資料來源 : • 禁令後除了美國全面禁用華為的 5G 通訊設備外,各國政府也開始限制或禁止使用華為的 5G 通訊設備,其中包含加 拿大、澳洲、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進一步導致華為通訊設備的全球市占率略為下降,但因國內市場出貨量份 額仍逐年增加,因此間接抵消了禁令帶來的負面衝擊。 • 華為的智慧型手機因無法使用 Google 服務系統,造成全球銷量急速下降,但華為仍不放棄國內市場,積極開發自有 生態系統和技術以加強國內競爭力,目前已開發自有的系統平台 — 鴻蒙。 華為積極發展國內市場,減少對外國依賴性 22 IDC、Counterpoint Research 圖 4-1-7 :華為 5G 通訊設備市占率變化 圖 4-1-8 :華為手機市占率變化
  • 23. 資料來源 : • 華為為了降低國外市場營收下降的衝擊,開始積極發展國內市場,減少對國外市場的依賴性,且華為在國內擁有較完 善的消費者基礎及供應鏈,因此公司在 2020 年時便宣布擴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 • 華為是國內最大的通訊設備製造商,因此在技術上的發展將會直接影響國內整體通訊產業。中國政府支持高科技企業 持續研發創新技術,使得華為的研發費用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截至 2022 年底,當年度的研發費用已達總營收的 25.7% 。雖然技術發展所需時間有所遞延,但仍可進一步帶動國內供應鏈,緩慢推動中國整體科技業的發展。 華為增加研發費用,緩慢推動國內科技業發展 23 華為財報 圖 4-1-9 :華為歷年國內外營收變化 圖 4-1-10 : 華為歷年研發費用變化 (億人民幣) (億人民幣)
  • 25. 資料來源 : • 根據 IC insights 的數據,中國 2021 年 IC 自給率僅達 16.7%,遠不及中國製造 2025 訂定的 70% 目標,除了美國貿 易戰的影響外,資金過於集中於成本低、回報週期短的 IC 設計產業也是一大主因。 • 中國提高半導體自給率的主要政策為向半導體新創企業提供融資資金,中國半導體新創企業在 2014 年~2022 共進行 865 筆投資案,根據 iResearch 調查顯示,專注於電路設計,將晶片製造委託給外部的無廠企業佔 64.2%,而 IC 製 造企業投資占比僅為 1.1%,受到美國管制嚴重的 EDA 與製造設備企業投資也僅佔 22.4%。 半導體自給率目標在貿易戰、投資不均下成效不彰 25 iResearch、IC insights 中國 2025 自給率目標 70% 14.5% 15.9% 13.6% 16.4% 15.9% 14.7% 16.6% 16.7% 圖4-2-1:中國半導體自給率 圖4-2-2:中國半導體投資與市場佔比
  • 26. 資料來源 : • 美國對華為制裁逐漸到極限後,開始把目標轉向中芯國際,在 2020 年 12 月將中芯國際列入實體清單中,限制ASML 出口先進製程設備 EUV 給中芯國際 • 因應制裁,中芯國際在禁令生效前大量採購 EUV 設備,禁令生效後繼續與ASML延長合約,2023年以前斥資110億美 元購買成熟製程用的 DUV 擴增產能,並向日本半導體業者購買二手設備 • 美國試圖在2022年向荷蘭政府遊說禁止出口 DUV 給中國,但由於對 ASML 營收影響大而尚未定論 禁令導致中芯國際無法取得EUV發展先進製程 26 中芯國際、自行整理 廠商 國家 佔首季支出比例 ASML 荷蘭 11% 科林 美國 8.5% 科磊 美國 3.5% 滬硅產業 中國 2.3% 環球晶 台灣 2.1% 圖4-2-3:中芯國際資本支出 億美元 表4-2-1:中芯前五大供應商 2020年
  • 27. 資料來源 : • 長江存儲,為中國迄今最成功的記憶體晶片製造廠。2021年是全球第六大NAND快閃記憶體業者,市占率近5% • 如果沒有關鍵設備供應商支持,長江存儲最新 3D NAND Flash 快閃記憶體技術 Xtacking 3.0 開發就面臨技術障礙。 尤其提高 128 層堆疊和 232 層堆疊技術良率 • 長江存儲受到美國禁令影響,已經停止擴廠計劃且持續裁員,並對供應商發布超過20份招標書 • 中國政府讓步,2022年12月同意美國對長江存儲進行出口管制審查,以確保長江存儲不會被列入實體清單中 長江存儲被列入實體清單後大幅降低生產能力 27 Trendforce、自行整理 表4-2-2: 長江存儲制裁過程 時間 內容 2022/9/9 蘋果傳聞預計使用長江儲存的晶片生產 iPhone 14,引發美國國會議員怒火 2022/9/30 長江存儲執行長楊士寧辭職 2022/10/7 美國公布對中晶片新禁令,將長江存儲列入未 核實清單 2022/10/12 美國晶片設備供應商應材、科磊、科林撤出再 長江存儲的駐廠員工 2022/10/17 受美國壓力,蘋果暫停使用長江存儲晶片計畫 表4-2-3: 長江存儲月平均投片量 (2022/12預估) 原估值(千片/月) 納入實體清單後(千片/月) 4Q21 85 85 4Q22 105 105 4Q23 145 130
  • 28. 資料來源 : • 中國近期仍然在持續擴張產能以達成本土自給率提升的目標,本土製造商中芯與長江儲存雖受法案影響擴廠計劃,不 過對未來的產能預期仍較目前高。 • 中國近五年對外出口額大幅成長,出口額 CAGR 23.1%,對國際影響力仍在提升。但進口額 CAGR 13.6%,且已經超 越石油進口額,因此讓中國政府更努力擴大本土產能提升自給率。 • 目前最先進製程以中芯的 7 奈米以及華為即將測試的 14 奈米 EDA 國產化為首,技術能力持續追趕世界一流廠商。 中國短期仍能持續擴大產能與追趕技術 28 DIGITIMES、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廠商 半導體最先進製程(2023年) 台積電 3 奈米 (EUV)、4 奈米 (EUV) 三星 3奈米 GAA (EUV) 英特爾 5 奈米 (EUV) 格羅方德 12 奈米 LP 華為 28 奈米、14 奈米(將測試) 中芯 7 奈米 圖4-2-4: 中國晶片進出口額 億美元 表4-2-4: 半導體技術推進比較
  • 29. 資料來源 : • 中國半導體技術落後國際先進製造商數代。即便華為 2023/2/28 公布完成 14 奈米以上 EDA 國產化並預計於今年驗 證,根據摩爾定律,五年後最多只能放眼 5 奈米國產,相較其他廠商落後 2~3 代。 • 生產先進製程的 EUV 受美國制裁限制出口中國,中國在 10 奈米以下製程時就會遇到困難。 • 中國成熟半導體在國際上的市佔率約 2 成,不具市場主導權。在台韓廠商受美國晶片法案影響而不能在中國進行大型 投資的同時,市佔率可能持續萎縮。 中國長期難以突破美國半導體制裁 29 SEMI、自行整理 圖4-2-5:設備銷售目的地 圖4-2-6:設備製造商總部所在地
  • 30. 資料來源 : • 中國在去年宣布一兆人民幣的補貼政策後,今年三月改成補貼無上限限制,鼓勵本土企業先衝刺成熟製程,再發展先 進製程。 • 中國補貼除了補充華為、中芯等大廠,還有對上游設備生產商北方科創、中微等進行補貼,以提升半導體產業鏈一條 龍國產化。 • 大量補貼預計對未來成熟製程市場產生影響,不過半導體是勞力密集、技術密集、資本密集的產業,要在先進製程上 產生突破成功率不高,而且此舉可能使美國禁令提升。 中國積極補助半導體上下游產業鏈以突破限制 30 自行整理 項目 金額(億美元) 美國 晶片法案補貼 520 中國 國內半導體業者補貼 1500 → 無上限 (2022/12 → 2023/3) 台積電 2023 資本支出 320~360 全球 2023 資本支出 1466 表4-2-6 :近期國際重要半導體支出預算 表4-2-5 :中國補貼業者名單 產業鏈位置 公司 晶圓代工業者 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華為 設備業者 北方華創、中微 記憶體製造業者 長江儲存、長鑫存儲
  • 32. 資料來源 : • 目前車用晶片僅有 20%(多數與 ADAS 系統有關)使用 14 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約 80% 還是 28 奈米以上的成熟製程, 美國禁令禁止銷售 NVIDIA 人工智慧 A100、H100 晶片,該範圍雖未直接影響電動車產業,然而,仍間接對中國用來訓 練自動駕駛系統相關的人工智慧算法造成影響。 • 蔚來汽車(NIO)便是使用 A100 打造超級計算機並以此訓練自動駕駛,其他使用企業包括小鵬(XPeng)、理想(Li Auto)等,車廠多以自研晶片回應,但在量產上仍可能受限製程技術及缺乏 EUV 等設備。 中國電動車短期受科技戰影響不大,長期則仍受局限 32 BBC 特斯拉 廣汽集團 蔚來 理想 小鵬 上海飛凡 長城 高階自駕系統名稱 FSD Beta ADiGO PILOT H NAD 理想 AD MAX Xpilot 4.0 RISING PILOT Hpilot 3.0 供應商 FSD 晶片 華為 Nvidia Orin Nvidia Orin Nvidia Orin Nvidia Orin 高通 晶片製程 5-7nm 7nm 7nm 7nm 7nm 7nm 7nm 晶片運算能力 200-400 TOPS 5-1000 TOPS 1016 TOPS 508 TOPS 254-508 TOPS 254-508 TOPS 360-1440 TOPS 表 4-3-1:各大車廠高階自駕一覽表
  • 33. 資料來源 : • 據 Strategy Analytics 的統計,純電動車的各類晶片佔比以功率半導體為大宗,其次則是屬於先進製程的計算、控制 類晶片,以及傳感器相關晶片,中國電動車半導體自給率在成熟製程方面較有進展,涵蓋較多先進製程部分的計算、 控制類晶片自主率不到 1%。 • 根據羅蘭貝格測算,在以蔚來 ET7 為代表的中度智能電動車中,<40nm 的先進製程芯片價值佔比達到 25%,而在以 下一代 Model S 為代表的高度智能電動車中,<40nm 的先進製程芯片價值佔比將達 38%。 中國電動車零件自給率仍低,先進製程方面有待突破 33 Strategy Analytics、北京半導體行業協會、蓋世汽車研究院 應用別 中國技術差距 自給率 功率半導體 中國國內技術仍與國外有所差距,國內企業正積極切 入第三代半導體市場 8% 計算、控制晶片 高階晶片仍以國外廠商為主,為中國政府近期積極發 展的領域 1% 傳感器 國內車身感知系統技術不足,但在雷射、毫米波雷達 等領域已實現實際應用,運用在商業與工程車款 4% 通訊 順應中國國內 5G 發展而有一定基礎,持續擴張 3% 記憶體 主要被美光、三星、SK 海力士壟斷,中國在 SRAM、 DRAM 領域具有一定基礎 8% 其他 -- 5% 表 4-3-2:各應用別車用晶片技術發展與自給率 圖 4-3-1:電動車各應用晶片佔比
  • 34. 資料來源 : • 過去汽車設計中,主要由硬體擔任主角,硬體規格決定整車效能。但在新一代汽車設計中,汽車概念由產品走向服務, 軟體變得更加關鍵,決定了汽車應用或服務是否能夠更進一步延伸;汽車微控制器與電子元件的數量增加,以及 AI 運 算等技術的成熟,都加速了汽車軟體化趨勢的發展。 • 中國工信部(MIIT)委托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制定,提出《節能與新能源路線圖 2.0》,就中國汽車產業的節能與電動 車的發展目標給出指引,預計 2030 年 L2~L3* 級車占比超過 70%,同時 L4 級及以上車占比達 20%。 軟體定義汽車趨勢下,自動駕駛技術成未來價值核心 34 圖 4-3-2:Arm 推出的 SOAFEE 軟體架構 圖 4-3-3: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節能與新能源路線圖 2.0》 註*:L0~L4 為電動車自駕系統自動程度分級,由最低的無自動化 L0 至完全自動的 L4 共五級。 Arm、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 35. 資料來源 : • 汽車產業為中國近 40 個工業行業中的第二大營收貢獻來源,GDP 佔比約 4%。 • 2021 中國電動車銷售約 291 萬輛,同年產量約 229 萬輛,出口約為 50 萬輛,且 2022 年銷量已成長至 400 多萬輛,顯示中 國仍有龐大內需市場可供國內廠商發展。 • 百度招股說明書數據顯示,預計 2025 年中國自動駕駛服務市場規模將達 3994 億元,2019- 2025 年 CAGR 將達 136.2%, 中國自動駕駛服務市場空間廣闊,發展迅速。 中國電動車產業市場龐大,且為國家重點發展產業 35 表 4-3-3:中國 2020 年以收入計前五大工業產業 中國 2020 年前五大工業產業 1 計算機、通信 2 汽車製造 3 黑色金屬冶煉 4 電力、熱力生產 5 電氣機械和器材 圖 4-3-4:中國電動車產量銷量及外銷 圖 4-3-5:中國自動駕駛服務市場規模 百度招股說明書、民生證券研究院、中國汽車製造協會
  • 36. 資料來源 : • 車規級 AI 晶片 2019 年市場規模為 10 億美元,預計以 CAGR+35% 的速度迅速擴張至 2026 年達 120 億美元,成為市場空 間最大的車規級晶片,龐大潛力預估將使中國自駕晶片廠商持續投入,惟能否維持穩定現金流支撐研發將為一大考驗。 • 目前主要的自駕晶片運算能力都在 100TOPS 以上,製程也逐步降至 7nm 以下,然而中國現今尚未有代工廠可以進行生產, 短期內雖影響不顯著,長期發展上技術有一定程度的障礙需跨越(主流晶片的運算能力尚未觸及 3A090 和 4A090 的禁令標 準,仍可以通過台積電等企業進行代工)。 中國自駕系統長期發展仰賴製程突破,且金流成為問題 36 海通國際整理、佐思汽車研究 廠商 下一代晶片名 製程 最高算力 量產時間 合作廠商 Nvidia Thor 預估 4nm 2000TOPS 2024 年 比亞迪 高通 Snapdragon Ride Flex - 100-2000 TOPS - - Mobileye EyeQ Ultra 5nm 176TOPS 2023 年底 大眾 地平線 征程 6 7nm 400TOPS 2023 年量產 - 黑芝麻 華山三號 7nm 250TOPS 2023 年試生產 - 華為 昇騰 910 7nm 640TOPS - - 表 4-3-4:中國多家自動駕駛廠商面臨金流問題,撤裁部門 表 4-3-5:自動駕駛設計廠商下一代產品 企業 行業 時間 狀態 億咖通 AI/自動 駕駛 2022.10 遣散 ADAS 自動駕駛部門 小馬智行 自動駕駛 2022.11 裁員 Moment a 自動駕駛 2022.11 裁員 圖森未來 自動駕駛 2022.12 裁員 百度 AI/自動 駕駛 2022.12 智能交通 事業部裁員
  • 38. 資料來源 : 5G 通訊設備 • 禁令後雖造成產品無法出貨至美國,但華為仍可出貨至其餘國家,且持續擴大國內市場市占率,因此 預估可抵消禁令帶來的負面衝擊 半導體 • 中國半導體產業受美國禁令影響,大量先進設備無法取得,晶片製造業或記憶體製造業展望不佳 • 中國大基金無上限補貼大型半導體公司以及設備公司,有助於提升成熟產能,但對先進製程仍有疑慮 電動車 • 自駕市場仍有大幅潛在成長空間,然公司資金能否長期支持研發成為隱憂 • 目前主要的自駕晶片製程降至 7nm 以下,然而中國現今尚未有代工廠可以進行生產,長期發展上有 硬體障礙需要跨越,須觀察半導體產業能否突破製程限制 中國重要科技業未來展望 38 自行整理
  • 39. 資料來源 : • 進行產業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名單更迭:原先的騰訊董事長馬化騰、百度總裁李彥宏等網路產業領導人遭晶片、電 動車、人工智慧、資安等業者取代,共計今年約有100名專家上榜,涵蓋晶片、新材料、航空航天技術和先進製造等 領域,顯示官方對這些領域的重視。 • 地方政府發展方針:兩會召開前,半導體產業被諸多重點省市提及,有意分區域試圖攻克包括晶圓加工、EDA(電子 設計自動化)等難關。 中方於兩會前後回應美方科技戰打擊 39 地區 回應科技戰之手段 上海 聚焦積體電路、生醫、人工智慧三大趨勢,並 推動中芯、積塔半導體一系列重大晶圓廠項目 發展 北京 對單家企業祭出最高人民幣 3 千萬元的獎勵, 鼓勵發展 EDA、晶圓加工技術 廣東 針對華潤微電子、華星光電等半導體製造項目 進行扶持,並有人民幣 2 千億元母基金投入該 領域 職位 人物 提案或談話 全國 人大代表 廣汽總經理 馮興亞 會前對「提高國產晶片的應用率」提出建議 小鵬汽車董事長 何小鵬 提出「加快自動駕駛應用落地體系化保障」 建議 華虹半導體董事長 張素心 - 小米董事長 雷軍 - 政協委員 寧德時代董事長 曾毓群 提交「加快推進電池儲能高質量發展」、 「展開動力電池護照相關政策研究」等提案 寒武紀科技董事長 陳天石 - 奇虎 360 董事長 周鴻禕 - 表 5-1:中國地方政府回應科技戰之方針 表 5-2:中國產業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名單更迭 自行整理
  • 40. 資料來源 : • 受美國貿易戰打壓後,中國官方刻意淡化對中國製造 2025 的宣傳,並在 2020 年推出中國標準 2035,主旨在發展中 國自主品牌,並透過技術創新、市占率與龐大的國內市場來制定新興產業的國際標準。 • 根據中國在 2021 年提出「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以及在 2022 年提出的「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行動計畫」內容主要 分為三大板塊:標準化服務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標準化國家自身發展、政策激勵監督與宣傳。 中國於貿易、科技戰後推出中國標準 2035 40 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國務院、自行整理 中國製造 2025 中國標準 2035 發布時點 2015/5/8 2020/3/24 五年計畫 十三五計畫:著重技術突破、 打造龍頭企業、基礎技術建設 十四五計畫: 著重應用、產業鍊整合 頒布原因 製造業處境位於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力 求製造業智能轉型、技術創新 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中國決心脫離外國產業 技術控制,並創立產業新標準 著重焦點 製造業智能轉型、技術創新,並提升核心基礎 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自給率 新興產業研發創新,並透過技術、市場等優勢 以搶先制定新興產業國際標準 計畫綱要 中國製造 2025 行動綱要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 重點產業 半導體、新能源車、高端數控、機器人、新材 料、生醫、農業、高技術傳統製造業等 5G 網路、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物聯網、 資料中心、虛擬實境、量子資訊等 表 5-3:中國兩項製造計畫之比對
  • 41. 資料來源 : 結論 41 • 中國產業升級計畫著重於 IT、數字核心產業等高科技產業,其中以半導體、5G 通訊與物聯網產業產 值為科技業中貢獻最大的主要領域 • 美國在貿易戰藉由貿易逆差之原由對中國製造 2025中的積體電路、汽車零組件做打壓 。 • 華為禁令後除了華為積極轉往國內市場外,中國政府也持續支持高科技企業研發創新技術,短期發展 技術雖備受打擊,但認為長期仍可緩慢推動中國通訊設備業發展。 • 中國半導體產業受美國禁令影響缺乏關鍵設備發展先進製程,長期前景不佳。無上限補貼短期內有助 於擴張成熟產能。 • 中國自駕系統之發展為電動車產業躍進關鍵,自駕系統長期發展將視半導體製程技術能否跨越先進製 程,解除運算系統的硬體限制。 • 受美國打壓後,中國官方刻意淡化對中國製造 2025 的宣傳,並在 2020 年推出中國標準 2035,被 視為產業轉型的延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