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全球減碳趨勢模型分析
-黑箱或政策輔助工具?
吳易樺
itriA00031@itri.org.tw
2018/8/23
2
大綱
壹、全球碳交易與碳稅趨勢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
一、碳價格與World Bank建議
二、全球節能投資對減碳影響
三、碳交易與減碳技術
參、揭開神秘黑盒子:Nordhaus 對Stern
Review的批評
肆、結論與建議
3
3
 川普團隊誤用MIT的報告
 川普政府2017年引用MIT報告: INDC僅能讓
2100年全球溫度較BaU減緩0.6~1.1˚C。
2100年增溫達2.7-3.6˚C
 MIT:INDC下95%的機率2100年仍將升溫3˚C
。不採取行動可能增溫5˚C。
Sciences and Politics
Climate Home Review 2017
 Nordhaus 也並非反對抵抗溫室氣體效應
 巴黎協議仍然不夠積極,效果有限。但巴黎協議仍然把各國聚焦一起對抗全球暖化。
 目前碳價格仍然過低。2017年估計歐盟碳交易要30 ~40歐元比較合理。
 Climate is a casino in the sense that we are taking serious risks with our planet
and ourselves. But we don't need to walk into that casino, we can take steps
now to mitigate and reduce the risks." BBVA, 2018
BBVA, 2018
照片來源: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
usa-climatechange-trump-mit-idUSKBN18S6L0 川普團隊會喜歡Nordhaus 的結論?
 歐巴馬時代,美國政府利用DICE模型估算社會成本
約為36美元/公噸排放,2050年達69美元/公噸
 …Donald Trump’s administration is expected
to challenge that figure, considering it too high.
Reuters, 2017. MIT News, 2016
Tiny, Tiny, Amount.
 Nordhaus認為Stern Review 假設與現實不符,誇大氣候變
遷的影響。
 Jim Inhofe 拿了美國國會外面的雪球說,氣候變遷並不存在
DESMOG,2016
4
4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8)
 碳稅或碳交易為NDC的重要減碳策略之一
 2018年4月前有88國NDC提及碳價格(占全球GHG排放56%)
 78國(占全球GHG排放28%)提及國際碳價格制度
 5國(占全球GHG排放25%)提及國內碳價格制度(中國、挪威、南非、冰島及加彭)
 7國(占全球GHG排放4%)提及國內外碳價格制度(加拿大、韓國等)
壹、全球碳交易與碳稅趨勢
169
76
5 7
NDC 提倡國際碳價格 提倡國內碳價格 提倡國際+國內
NDC規劃施行碳稅或碳交易國家數
5
5
 全球施行碳交易與碳稅區域
 同時施行碳稅與碳交易:北歐各國、英國、法國、以及波蘭。
 加拿大、中國大陸其他中型都市、以及巴西正評估是否施行碳交易或碳稅政策。
ETS
Both ETS and Tax
Either ETS or Tax
Planning
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8)
壹、全球碳交易與碳稅趨勢
6
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8)
各國碳價格政策含蓋部門與整體排放占比(1/2)
ETS Tax工業
電力 航空
化
石
能
源
壹、全球碳交易與碳稅趨勢
7
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8)
各國碳價格政策含蓋部門與整體排放占比(2/2)
ETS
Carbon
Tax
壹、全球碳交易與碳稅趨勢
8
8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8)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瑞典碳稅
瑞士碳稅
芬蘭碳稅
挪威碳稅
法國碳稅
愛爾蘭碳稅
丹麥碳稅
英屬哥倫比亞碳稅
英國碳價格
西班牙碳稅
愛爾蘭碳稅
丹麥碳稅
斯洛文尼亞碳稅
歐盟碳交易
紐西蘭碳交易
加州碳交易
魁北克碳交易
安大略碳交易
0 2 4 6 8 10
北京碳交易示範
瑞士碳交易
上海碳交易
哥倫比亞碳稅
日本崎玉縣碳交易
RGGI
福建碳交易示範
日本碳稅
湖北碳交易示範
天京碳交易示範
波蘭碳稅
 全球碳交易與碳稅價格比較
 瑞典的碳稅最高,每噸168美元/頓。
 以北歐價格最高,包含美國RGGI、歐盟都低於20美元以下。
美元/頓 美元/頓
高碳價群(>10) 低碳價群(<10)
壹、全球碳交易與碳稅趨勢
9
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8)
美元/tCO2e
歐盟碳交易日本
韓國
法
國
加
州
 2017年各國碳價格與排放制
度分布
 瑞典的碳稅最高,但該國占全球排
碳比率低。
 歐盟碳交易市場的占比最大,價格
約16美元/tCO2e
 日本雖占比高,但碳稅價格僅3元
MtCO2e
2020年碳價格範圍,才
能達到NDC目標
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7)
碳價格與制度涵蓋排放量
壹、全球碳交易與碳稅趨勢
10
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8),不顯示高碳價國家
美元/tCO2e
 各國碳價格與各國排碳收入
 加州、魁北克、安大略的碳價制度含蓋
80%以上排碳。
 法國的碳稅收入,幾乎等於歐盟碳交易
的收物。
 烏克蘭的碳稅低,但涵蓋70%碳排放,
碳收入也補英國、挪威高。
 RGGI碳價格低,也只含蓋20%碳排放。
圓圈大小表示收入
Tax
2017年各國碳價、收入、制度涵蓋排碳占比
壹、全球碳交易與碳稅趨勢
11
11
 World Bank 認為全球未來趨勢
 整合碳價格與其他制度,為未來趨勢。
 單獨靠碳價格,可能不足。
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8)
重點 內容
科技進步將改變碳價格  衛星與監控設備
 Big Data
 智慧電表
 智慧契約(Smart Contract)
促進利益團體的合作,增加碳價
格效果
 加拿大魁北克、安大略及加州碳交
易連結
 瑞士ETS和歐盟結合
 企業、非官方機構、NGO的合作
政策協調  氣候、財政、環境、產業政策協調
提高碳價格與擴大涵蓋部門,才
能達成巴黎協議目標
 2020年40~80美元/公噸的碳價格才
可達到巴黎協議目標
智慧契約:契約電子化,當契約的條件都滿足時,自動進行交
易。
壹、全球碳交易與碳稅趨勢
12
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7)
 全球模型模擬達2˚C目標,2050年碳價格
 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 (SSP)表示各種社會經濟的假設,由成本低(SSP1)到高
(SSP5)排序。包含經濟成長、技術發展成本、資源、政策執行效率、以及環境法規等。
 SSP為IPCC的AR6重要假設。
 光靠碳價格達到2˚C目標,每噸價格要相當高。
成本低
成本中
成本高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 World Bank 建議
達2˚C目標,2050年碳價格
13
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7)
 水力投資占碳收入比
 世界銀行的官方目標為消除貧困。
 將碳稅收用於基礎建設投資。
 經過模擬,估算碳價格收入用於投入基礎建設比率(沒有國際移轉)。
 以非洲、東南亞(緬甸、寮國)、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需要投入水力基礎建設的比率較
高。
World Bank建議水力投資占碳收入比重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 World Bank 建議
14
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7)
 公共衛生投資占碳價格收入比
 以非洲、阿富汗、寮國、尼泊爾、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的比例較高。
World Bank建議公共衛生投資占碳收入比重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 World Bank 建議
15
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7)
 電力投資占碳價格收入比
 以非洲、緬甸、寮國、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的比例較高。
World Bank建議電力投資占碳收入比重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 World Bank 建議
16
16
 2015年全球能源投資
 全球2015年能源投資接近2兆美元(2,000 billion U.S. dollars),約占全球GDP的2.7%。
 其中以化石能源開採與能源轉換的投資金額最高,將近7,500億美元。
 電力部門的輸送、配電以及儲存的投資近3,000億美元。
 再生能源(不包含生質能)投資近3,000億美元。能源效率投資約2,500億美元。電力部門的化
石能源(不含CCS)投資約2,000億美元。生質能與核能投資各約1,000億美元左右。
資料來源:McCollum (2018)
整體投資
化石能源開採與能源轉換
電力部門的輸送、配電以及儲存
再生能源(不包含生質能)
能源效率
化石能源(不含CCS)
生質能(含開採與轉
換)
核能(含開採與轉換)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 能源投資
2015年全球能源投資金額
17
17
 全球減碳情境
 NDC情境下,全球排放稍微趨緩,但仍呈現大幅成長趨勢。
 在全球增温2.0˚C情境下,全球排放接近零排放。
 在全球增温1.5˚C情境下,全球需負排放。
資料來源:McCollum (2018)
全球增溫減碳情境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 能源投資
18
18
 增温2˚C情境每年平均投資金額
 平均每年投資3兆美元。(約占2015年全球GDP的4%)
 其中能源效率與再生能源每年平均投資達3,500億美元。
 核能與電力部門的每年平均投資約2,000~2,500億美元左右。
 在資源有限情況下,要減少投資化石能源開採與能源轉換,以及化石能源發電。
資料來源:McCollum (2018)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 能源投資
19
19
 增温1.5˚C情境每年平均投資金額
 平均每年投資接近3.5兆美元。(約占2015年全球GDP的5%)
 能源效率與再生能源投資每年平均超過5,000億美元。
 核能與電力部門的每年平均投資約2,000~3,000億美元左右。
 需減少投資化石能源開採與能源轉換,以及化石能源電力。
資料來源:McCollum (2018)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 能源投資
20
20資料來源:Fujimori et al. (2015)
 減碳情境假設
 探討各種減碳技術下,對於碳價格的影響
 SAME: 2050年與1990年同樣排放水準
 HALF: 2050年較1990年減少50%排放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碳交易與能源技術
減碳假設情境
21
21
部門 細部門 成本假設(價格/公噸CO2)
工業 煉油與煤炭 100
非金屬與礦業 200
造紙業 150
化學 150
電業 燃煤發電 50
燃油發電 70
天然氣發電 70
再生能源 120
 CCS成本假設
 主要參考IEA (2008)的數據
 當CCS的成本比碳價格低時,假設CCS裝置量每年增加5%
 電業的CCS成本低於工業
資料來源:Fujimori et al.
(2015)
CCS成本假設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碳交易與能源技術
22
22
 初級能源供給
 BaU情境下
,化石能源(
煤、油)持續
增加
 CCS可成為
減碳之重要
支持
 在HALF情境
下,要大幅
增加CCS的
裝置(虛線部
分)。
資料來源:Fujimori et al.
(2015)
全球能源供應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碳交易與能源技術
23
23
 碳價格影響
 在沒CCS情境下,碳價格最高。
 高再生能源變動成本(HighCostVRE),碳價格次高。
 在LimNonene (limited non-energy related emissions reduction
measures),非能源排放的措施較弱,碳價格第三高。
 僅生質能沒CCS(NoBECCS)的碳價格排第四
 所有CCS技術都施行(NoCons)的碳價格最低
資料來源:Fujimori et al.
(2015)
技術發展情境與碳價格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碳交易與能源技術
24
24
 福利(消費)影響
 減碳幅度較大(Half 1990),福利減少較多
 有碳交易的情境下,福利下滑較低。
資料來源:Fujimori et al.
(2015)
-1.8%
-1.6%
-1.4%
-1.2%
-1.0%
-0.8%
-0.6%
-0.4%
-0.2%
0.0%
Without ETS ETS Without ETS ETS
SAME 1990 HALF 1990
對福利(消費)影響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碳交易與能源技術
25
25
 基礎假設的重要
 社經條件 (SSP?各國條件?)
 情境設計 (單純碳交易?與技術進展結合?)
 技術進展 (成本?技術演進?)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小節
 了解研究目的
 World Bank去除貧窮
 節能投資與效益
 碳價格與技術進展
26
26
 Nordhaus (2007,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中研院評比A+期刊) 對
Stern Review的批評
參、Nordhaus 對Stern Review的批評
 A Review of the 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 Stern Review不符合學術嚴謹度
 The Review’s unambiguous
conclusions about the need for extreme
immediate action will not survive the
substitution of discounting assumptions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today’s market
place. So the central questions about
global-warming policy – how much,
how fast, and how costly – remain open.
The Review informs but does not
answer these fundamental questions.
資料來源:
https://economics.yale.edu/people/wil
liam-d-nordhaus
Nordhaus 教授
27
27
資料來源:Nordhaus (2007)
 Stern Review基本上是政治產物,畫靶射箭
 文獻引述不夠全面
 強調對政策支持的文獻,但卻忽略不支持氣候變遷的文獻。
 題外話:經濟學界常常收到尖銳的批評,要能夠反擊才能生存
 Anne Case (2017) (2015年諾貝爾獎得主Angus Deaton的太太
 A Princeton economist has a theory for why there are so FEW women in economics
 I have felt that if I want to be heard, I have to be willing to come in and be ready to fight, with
sharp elbow.
 無法複製研究成果,沒有審查機制
 Stern Review沒詳細說明評估方法,沒法重製結果。也沒有
外部審查機制Stern Review非學術研究成果
 Stern Review進行時間太過倉促
 英財政大臣Brown2005年6月邀請,2006年10月發布Stern Review
 Nordhaus 引用Mark Twain的故事,說明基礎研究要多花很大精力。
英財政大臣Brown2005年6月邀請,2006年10月發布Stern Review
出版商Need two page short story two days
Mark: No can do two page two days. Can do 30 pages 2 days. Need 30
days to do 2 pages.
參、Nordhaus 對Stern Review的批評
 並非建議未來對外都要以批評的角度
28
28
 Nordhaus (2007) 對Stern Review的主要批評
 折現率(Discount Rate)影響未來投資決策
 做未來投資,當下的價值為何
 折現率(實質利率)主導投資決策。當下減碳的邊際成本,以及折現後的
未來減碳的邊際成本
 10年後100元的現值
100
1 + 0.10 10
= 38.55
100
1 + 0.01 10
= 90.53
低折現率:1%
如Stern Reviews
高折現率:10%
如Nordhaus 對今日決
策有不同
的隱含
未來金額對當下的決策
影響較小(大)
高(低)折現率則表
示未來金額折線後
數值相對小(大)
Nordhaus批評Stern
Review的折現率過低,
誇大未來的負面影響
參、Nordhaus 對Stern Review的批評
29
29
 Stern Review無法與現實資料對應
 折現率可換算資本報酬率,與美國實際金融市場與資本報酬率無關不符
 Stern Review的折現率=0.1%/每年,換算實質資本報酬1.4%
 因為折現率低,未來的衝擊以現值而言,衝擊金額會較大。
立即減碳可減少衝擊,帶來更多效益。
 2007年20年到期的Treasury Security 每年利息為2.4%
 美國1960-2000年美國稅前實質企業資本獲利每年平均達6.6%
20-Year Treasury Inflation-Indexed Security, Constant
Maturity
 Nordhaus也可能與現時不符?
資料來源: 美國臉準會聖路易斯分行
Stern Review, Nordhaus
參、Nordhaus 對Stern Review的批評
30
 Nordhaus (2007) 採用DICE Model-2007
 Dynamic Integrated model of Climate and Economy
 Stern Review的假設下,資本報酬率過低。與當時資料不符合。
 DICE模型(Run1)與折現率=0(Run 2)的資本報酬率接近。
 Run 3雖折現率=0但改變其他參數,讓資本報酬能接近實際資料
資料來源:Nordhaus (2007)
Stern Review的資本
報酬過低
 DICE模型最適化結果
 折現率=0並調整其他參數
資本報酬率模擬
參、Nordhaus 對Stern Review的批評
31
31
 Nordhaus (2007) 採用DICE
Model-2007
 Dynamic Integrated model
of Climate and Economy
 最適(optimal)的碳價
格減少排放所產生
的邊際減碳成本=抑制
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邊
際利益
 Run 1調整折現率使
得資本報酬率=5.5%
。
 在折現率=0 (run 2),
未來的氣候變遷成本
,會反映到現在決策
立即大幅提高碳稅
 Run 3設定折現率
=0.1%,但調整彈性
讓模型資本報酬率
=5.6%。
資料來源:Nordhaus (2007)
碳稅價格
Stern
Review
最適路徑
調整路徑
參、Nordhaus 對Stern Review的批評
32
32
 2017年重新更新數據,探討全球增溫幅度
 Opt:成本效益最適化路徑。
 Stern Review
 2.5 ˚C: 技術上可行,但卻需要極盡全能的全球減碳政策強度。
 2.0 ˚C: 不可能達成。
資料來源:Nordhaus (2017)
∘C 全球增溫情境
Base
最適(optimal)
Stern Review
<2.5
參、Nordhaus 對Stern Review的批評
33
33
 增温1.5˚C情勢投資金額
 Opt:成本效益最適化路徑達到全球增溫低於2.5度。
 Stern Review
資料來源:Nordhaus (2017)
GtCO2/year
Base
最適
 Stern Review
 <2.5
全球排放情境
參、Nordhaus 對Stern Review的批評
34
34
各情境損失比較
 低排放(如Stern Review),減量成本(abatement cost)大幅提高
,但氣候變遷的損害成本(damage cost)低
 Stern Review的總損害成本甚至高於BaU
資料來源:Nordhaus (2017)
0
50
100
150
200
250
BaU Opt 2.5 degree Stern Review
Damage Abatement cost
Trillion of USD 減量成本影響
參、Nordhaus 對Stern Review的批評
35
35
 全球增溫為文獻最關注的研究議題
 普遍認為全球增溫風險極大,INDC的目標不易達成增溫低於2˚C。
肆、結論與建議
 政策決策v.s. 黑箱?
 並非建議未來都該以尖銳的態度對外
 結論可能成為操弄後的成果
• World Bank去除貧窮
• 節能投資與效益
• 碳價格與技術進展
• Nordhaus對Stern Review批評
• 同樣的MIT報告,川普團隊與MIT做出不同詮釋
• Jim Inhofe 拿了美國國會外面的雪球說,氣候變遷並不存在
 國際強調模型頭明度重要性
 瑞典、美國MIT強調模型透明度。在網頁上公開模型資料
 許多高階學術期刊要求需附上原始執行程式碼,確保可複製成果
 Nordhaus也公開DICE模型
 建議了解模型假設、情境設計為解讀結果的重要關鍵
 通常決策者只想知道結果,很少探究背後假設
 No can do two page two days. Can do 30 pages 2 days. Need 30
days to do 2 pages.
36
參考文獻1. BBVA (2018)William Nordhaus, father of climate change economics, wins Frontiers of Knowledge
Award.https://www.bbva.com/en/father-climate-change-economics-wins-frontiers-knowledge-award/
2. Climate Home Review 2017 Global 2C warming limit not feasible, warns top
economist:http://www.climatechangenews.com/2017/01/04/global-2c-warming-limit-not-feasible-warns-top-economist/
3. DESMOG (2016) Climate Denier Jim Inhofe Goes Full Conspiracy Theorist In Unhinged Rant About Global Warming:
https://www.desmogblog.com/2016/08/02/climate-denier-jim-inhofe-goes-full-conspiracy-theorist-unhinged-rant-about-
global-warming
4. Fijimori, S., Masui, T. and Matsuoka, Y. (2015) Gains from emission trading under multiple stabilization targets and
technological constraints. Energy Economics 48, 306–315.
5. IEA, 2008. CO2 Capture and Storage — A Key Carbon Abatement Option. OECD/IEA, Paris, France.
6. McCollum, D. (2018) Energy Investment Needs for Fulfilling the Paris Agreement and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In: International Energy Workshop. Goteborg, Sweden.
7. MIT News (2016) How much of a difference will the Paris Agreement make? http://news.mit.edu/2016/how-much-
difference-will-paris-agreement-make-0422
8. Nordhaus, W. D. (2007) A Review of the 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XLV, pp. 686-702.
9. Nordhaus, W. D. (2017) Projections and Uncertainties About Climate Change in an Era of Minimal Climate Policies.
NBER Working Paper No. 22933
10. Reuters (2017) Trump Misunderstood MIT Climate Research, University Officials Say.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usa-climatechange-trump-mit-idUSKBN18S6L0
11. Sterner, T. (2018) After Paris. In: International Energy Workshop. Goteborg, Sweden.
12. Varathan, P. (2017) A Princeton economist has a theory for why there are so few women in economics.
https://qz.com/1165891/why-there-are-so-few-women-economists-according-to-princeton-economist-anne-case/
13. World Bank (2018) 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18.
https://openknowledge.worldbank.org/handle/10986/29687
14. World Bank (2017) Report of the High-Level Commission on Carbon Price.
https://static1.squarespace.com/static/54ff9c5ce4b0a53decccfb4c/t/59b7f2409f8dce5316811916/1505227332748/Carbo
nPricing_FullReport.pdf

More Related Content

Similar to 20180822_全球減碳趨勢模型分析

國光石化開發案的成本效益分析 -環保署--原規模及縮小規模版--修正版
國光石化開發案的成本效益分析 -環保署--原規模及縮小規模版--修正版國光石化開發案的成本效益分析 -環保署--原規模及縮小規模版--修正版
國光石化開發案的成本效益分析 -環保署--原規模及縮小規模版--修正版
佳真 王
 
20190220_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桂冠簡介
20190220_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桂冠簡介20190220_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桂冠簡介
20190220_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桂冠簡介
懂能源團隊
 
20170303 日本與美國能源與環境​研究機構參訪心得
20170303 日本與美國能源與環境​研究機構參訪心得20170303 日本與美國能源與環境​研究機構參訪心得
20170303 日本與美國能源與環境​研究機構參訪心得
懂能源團隊
 
20220511_因應俄烏戰爭德國聯合政府之氣候與能源政策
20220511_因應俄烏戰爭德國聯合政府之氣候與能源政策20220511_因應俄烏戰爭德國聯合政府之氣候與能源政策
20220511_因應俄烏戰爭德國聯合政府之氣候與能源政策
懂能源團隊
 
二氧化碳減量的無悔政策
二氧化碳減量的無悔政策二氧化碳減量的無悔政策
二氧化碳減量的無悔政策vbgrdmental
 
氣候變遷與企業因應策略-兼論航空業策略
氣候變遷與企業因應策略-兼論航空業策略氣候變遷與企業因應策略-兼論航空業策略
氣候變遷與企業因應策略-兼論航空業策略
Ren Chih-Jen Cheng
 
01 經濟部簡報 (m)
01 經濟部簡報 (m)01 經濟部簡報 (m)
01 經濟部簡報 (m)
releaseey
 
氣候變遷下台灣能源密集產業分析
氣候變遷下台灣能源密集產業分析氣候變遷下台灣能源密集產業分析
氣候變遷下台灣能源密集產業分析佳真 王
 
20161031歐洲城市能源轉型趨勢觀測
20161031歐洲城市能源轉型趨勢觀測20161031歐洲城市能源轉型趨勢觀測
20161031歐洲城市能源轉型趨勢觀測
懂能源團隊
 
因應高油價和全球暖化的能源與產業政策
因應高油價和全球暖化的能源與產業政策因應高油價和全球暖化的能源與產業政策
因應高油價和全球暖化的能源與產業政策
editor taiwan
 
宜蘭縣推動落實低碳家園暨低碳城市策略講座簡報
宜蘭縣推動落實低碳家園暨低碳城市策略講座簡報宜蘭縣推動落實低碳家園暨低碳城市策略講座簡報
宜蘭縣推動落實低碳家園暨低碳城市策略講座簡報jbcinvest
 
綠色雲服務簡報
綠色雲服務簡報綠色雲服務簡報
綠色雲服務簡報
Manson Liou
 
Heat shrinkable tubing 热缩管 2900
Heat shrinkable tubing 热缩管 2900Heat shrinkable tubing 热缩管 2900
Heat shrinkable tubing 热缩管 2900
Market Research Report Store
 
核四真實成本與替代方案報告 by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核四真實成本與替代方案報告 by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核四真實成本與替代方案報告 by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核四真實成本與替代方案報告 by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editor taiwan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援助资金报告与核实方法学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援助资金报告与核实方法学研究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援助资金报告与核实方法学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援助资金报告与核实方法学研究? ?
 
郭寶聰_京都議定書承諾特設工作組減量目標組
郭寶聰_京都議定書承諾特設工作組減量目標組郭寶聰_京都議定書承諾特設工作組減量目標組
郭寶聰_京都議定書承諾特設工作組減量目標組Delta Electronics Foundation
 
C09903539 1[1]
C09903539 1[1]C09903539 1[1]
C09903539 1[1]mw1127
 
台灣再生能源的現況與展望
台灣再生能源的現況與展望台灣再生能源的現況與展望
台灣再生能源的現況與展望
editor taiwan
 
【潔能講堂】航向東亞能源轉型典範國
【潔能講堂】航向東亞能源轉型典範國【潔能講堂】航向東亞能源轉型典範國
【潔能講堂】航向東亞能源轉型典範國
Energy-Education-Resource-Center
 
節能減碳拼經濟2013宣傳版
節能減碳拼經濟2013宣傳版節能減碳拼經濟2013宣傳版
節能減碳拼經濟2013宣傳版台營 魯
 

Similar to 20180822_全球減碳趨勢模型分析 (20)

國光石化開發案的成本效益分析 -環保署--原規模及縮小規模版--修正版
國光石化開發案的成本效益分析 -環保署--原規模及縮小規模版--修正版國光石化開發案的成本效益分析 -環保署--原規模及縮小規模版--修正版
國光石化開發案的成本效益分析 -環保署--原規模及縮小規模版--修正版
 
20190220_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桂冠簡介
20190220_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桂冠簡介20190220_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桂冠簡介
20190220_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桂冠簡介
 
20170303 日本與美國能源與環境​研究機構參訪心得
20170303 日本與美國能源與環境​研究機構參訪心得20170303 日本與美國能源與環境​研究機構參訪心得
20170303 日本與美國能源與環境​研究機構參訪心得
 
20220511_因應俄烏戰爭德國聯合政府之氣候與能源政策
20220511_因應俄烏戰爭德國聯合政府之氣候與能源政策20220511_因應俄烏戰爭德國聯合政府之氣候與能源政策
20220511_因應俄烏戰爭德國聯合政府之氣候與能源政策
 
二氧化碳減量的無悔政策
二氧化碳減量的無悔政策二氧化碳減量的無悔政策
二氧化碳減量的無悔政策
 
氣候變遷與企業因應策略-兼論航空業策略
氣候變遷與企業因應策略-兼論航空業策略氣候變遷與企業因應策略-兼論航空業策略
氣候變遷與企業因應策略-兼論航空業策略
 
01 經濟部簡報 (m)
01 經濟部簡報 (m)01 經濟部簡報 (m)
01 經濟部簡報 (m)
 
氣候變遷下台灣能源密集產業分析
氣候變遷下台灣能源密集產業分析氣候變遷下台灣能源密集產業分析
氣候變遷下台灣能源密集產業分析
 
20161031歐洲城市能源轉型趨勢觀測
20161031歐洲城市能源轉型趨勢觀測20161031歐洲城市能源轉型趨勢觀測
20161031歐洲城市能源轉型趨勢觀測
 
因應高油價和全球暖化的能源與產業政策
因應高油價和全球暖化的能源與產業政策因應高油價和全球暖化的能源與產業政策
因應高油價和全球暖化的能源與產業政策
 
宜蘭縣推動落實低碳家園暨低碳城市策略講座簡報
宜蘭縣推動落實低碳家園暨低碳城市策略講座簡報宜蘭縣推動落實低碳家園暨低碳城市策略講座簡報
宜蘭縣推動落實低碳家園暨低碳城市策略講座簡報
 
綠色雲服務簡報
綠色雲服務簡報綠色雲服務簡報
綠色雲服務簡報
 
Heat shrinkable tubing 热缩管 2900
Heat shrinkable tubing 热缩管 2900Heat shrinkable tubing 热缩管 2900
Heat shrinkable tubing 热缩管 2900
 
核四真實成本與替代方案報告 by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核四真實成本與替代方案報告 by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核四真實成本與替代方案報告 by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核四真實成本與替代方案報告 by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援助资金报告与核实方法学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援助资金报告与核实方法学研究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援助资金报告与核实方法学研究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援助资金报告与核实方法学研究
 
郭寶聰_京都議定書承諾特設工作組減量目標組
郭寶聰_京都議定書承諾特設工作組減量目標組郭寶聰_京都議定書承諾特設工作組減量目標組
郭寶聰_京都議定書承諾特設工作組減量目標組
 
C09903539 1[1]
C09903539 1[1]C09903539 1[1]
C09903539 1[1]
 
台灣再生能源的現況與展望
台灣再生能源的現況與展望台灣再生能源的現況與展望
台灣再生能源的現況與展望
 
【潔能講堂】航向東亞能源轉型典範國
【潔能講堂】航向東亞能源轉型典範國【潔能講堂】航向東亞能源轉型典範國
【潔能講堂】航向東亞能源轉型典範國
 
節能減碳拼經濟2013宣傳版
節能減碳拼經濟2013宣傳版節能減碳拼經濟2013宣傳版
節能減碳拼經濟2013宣傳版
 

More from 懂能源團隊

永續能源的挑戰:漁電共生環社檢核
永續能源的挑戰:漁電共生環社檢核永續能源的挑戰:漁電共生環社檢核
永續能源的挑戰:漁電共生環社檢核
懂能源團隊
 
20230829_桃園市虛擬電廠亮點案例分享.pdf
20230829_桃園市虛擬電廠亮點案例分享.pdf20230829_桃園市虛擬電廠亮點案例分享.pdf
20230829_桃園市虛擬電廠亮點案例分享.pdf
懂能源團隊
 
20230829國際城市能源治理案例v4.pdf
20230829國際城市能源治理案例v4.pdf20230829國際城市能源治理案例v4.pdf
20230829國際城市能源治理案例v4.pdf
懂能源團隊
 
20230829_地方培力工作坊_住宅用電分析與節電策略分享_v1.pdf
20230829_地方培力工作坊_住宅用電分析與節電策略分享_v1.pdf20230829_地方培力工作坊_住宅用電分析與節電策略分享_v1.pdf
20230829_地方培力工作坊_住宅用電分析與節電策略分享_v1.pdf
懂能源團隊
 
20230829_地方能源治理培力課程_縣市級能源數據基礎分析.pdf
20230829_地方能源治理培力課程_縣市級能源數據基礎分析.pdf20230829_地方能源治理培力課程_縣市級能源數據基礎分析.pdf
20230829_地方能源治理培力課程_縣市級能源數據基礎分析.pdf
懂能源團隊
 
2023地方能源治理培力課程-社區連結與議題實踐推動的可能230822v1.pdf
2023地方能源治理培力課程-社區連結與議題實踐推動的可能230822v1.pdf2023地方能源治理培力課程-社區連結與議題實踐推動的可能230822v1.pdf
2023地方能源治理培力課程-社區連結與議題實踐推動的可能230822v1.pdf
懂能源團隊
 
20230822 如何有效行銷能源政策_陳敦源教授_v2.pdf
20230822 如何有效行銷能源政策_陳敦源教授_v2.pdf20230822 如何有效行銷能源政策_陳敦源教授_v2.pdf
20230822 如何有效行銷能源政策_陳敦源教授_v2.pdf
懂能源團隊
 
20231011_日本GX相關政策分析
20231011_日本GX相關政策分析20231011_日本GX相關政策分析
20231011_日本GX相關政策分析
懂能源團隊
 
20230816_氫谷與氫能城市案例初探
20230816_氫谷與氫能城市案例初探20230816_氫谷與氫能城市案例初探
20230816_氫谷與氫能城市案例初探
懂能源團隊
 
20230816_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簡介
20230816_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簡介20230816_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簡介
20230816_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簡介
懂能源團隊
 
20230706_從能源數位化到氣候治理
20230706_從能源數位化到氣候治理20230706_從能源數位化到氣候治理
20230706_從能源數位化到氣候治理
懂能源團隊
 
20230524_公用事業規模太陽光電(USSE)對鳥類影響之研究
20230524_公用事業規模太陽光電(USSE)對鳥類影響之研究20230524_公用事業規模太陽光電(USSE)對鳥類影響之研究
20230524_公用事業規模太陽光電(USSE)對鳥類影響之研究
懂能源團隊
 
20230426_高再生能源占比下之電力系統規劃
20230426_高再生能源占比下之電力系統規劃20230426_高再生能源占比下之電力系統規劃
20230426_高再生能源占比下之電力系統規劃
懂能源團隊
 
20230419_德國氣候保護年度檢討報告(對外版)
20230419_德國氣候保護年度檢討報告(對外版)20230419_德國氣候保護年度檢討報告(對外版)
20230419_德國氣候保護年度檢討報告(對外版)
懂能源團隊
 
20230201_需求面如何淨零
20230201_需求面如何淨零20230201_需求面如何淨零
20230201_需求面如何淨零
懂能源團隊
 
20221214_政策溝通的多層次設計和跨域思考
20221214_政策溝通的多層次設計和跨域思考20221214_政策溝通的多層次設計和跨域思考
20221214_政策溝通的多層次設計和跨域思考
懂能源團隊
 
20230111_韓國地方能源治理探討
20230111_韓國地方能源治理探討20230111_韓國地方能源治理探討
20230111_韓國地方能源治理探討
懂能源團隊
 
20221130_TCEP潔淨能源技術發展進程摘要
20221130_TCEP潔淨能源技術發展進程摘要20221130_TCEP潔淨能源技術發展進程摘要
20221130_TCEP潔淨能源技術發展進程摘要
懂能源團隊
 
20220921_各縣市別電力供需初步分析
20220921_各縣市別電力供需初步分析20220921_各縣市別電力供需初步分析
20220921_各縣市別電力供需初步分析
懂能源團隊
 
20221116_韓國2050碳中和下政策規劃與演進
20221116_韓國2050碳中和下政策規劃與演進20221116_韓國2050碳中和下政策規劃與演進
20221116_韓國2050碳中和下政策規劃與演進
懂能源團隊
 

More from 懂能源團隊 (20)

永續能源的挑戰:漁電共生環社檢核
永續能源的挑戰:漁電共生環社檢核永續能源的挑戰:漁電共生環社檢核
永續能源的挑戰:漁電共生環社檢核
 
20230829_桃園市虛擬電廠亮點案例分享.pdf
20230829_桃園市虛擬電廠亮點案例分享.pdf20230829_桃園市虛擬電廠亮點案例分享.pdf
20230829_桃園市虛擬電廠亮點案例分享.pdf
 
20230829國際城市能源治理案例v4.pdf
20230829國際城市能源治理案例v4.pdf20230829國際城市能源治理案例v4.pdf
20230829國際城市能源治理案例v4.pdf
 
20230829_地方培力工作坊_住宅用電分析與節電策略分享_v1.pdf
20230829_地方培力工作坊_住宅用電分析與節電策略分享_v1.pdf20230829_地方培力工作坊_住宅用電分析與節電策略分享_v1.pdf
20230829_地方培力工作坊_住宅用電分析與節電策略分享_v1.pdf
 
20230829_地方能源治理培力課程_縣市級能源數據基礎分析.pdf
20230829_地方能源治理培力課程_縣市級能源數據基礎分析.pdf20230829_地方能源治理培力課程_縣市級能源數據基礎分析.pdf
20230829_地方能源治理培力課程_縣市級能源數據基礎分析.pdf
 
2023地方能源治理培力課程-社區連結與議題實踐推動的可能230822v1.pdf
2023地方能源治理培力課程-社區連結與議題實踐推動的可能230822v1.pdf2023地方能源治理培力課程-社區連結與議題實踐推動的可能230822v1.pdf
2023地方能源治理培力課程-社區連結與議題實踐推動的可能230822v1.pdf
 
20230822 如何有效行銷能源政策_陳敦源教授_v2.pdf
20230822 如何有效行銷能源政策_陳敦源教授_v2.pdf20230822 如何有效行銷能源政策_陳敦源教授_v2.pdf
20230822 如何有效行銷能源政策_陳敦源教授_v2.pdf
 
20231011_日本GX相關政策分析
20231011_日本GX相關政策分析20231011_日本GX相關政策分析
20231011_日本GX相關政策分析
 
20230816_氫谷與氫能城市案例初探
20230816_氫谷與氫能城市案例初探20230816_氫谷與氫能城市案例初探
20230816_氫谷與氫能城市案例初探
 
20230816_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簡介
20230816_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簡介20230816_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簡介
20230816_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簡介
 
20230706_從能源數位化到氣候治理
20230706_從能源數位化到氣候治理20230706_從能源數位化到氣候治理
20230706_從能源數位化到氣候治理
 
20230524_公用事業規模太陽光電(USSE)對鳥類影響之研究
20230524_公用事業規模太陽光電(USSE)對鳥類影響之研究20230524_公用事業規模太陽光電(USSE)對鳥類影響之研究
20230524_公用事業規模太陽光電(USSE)對鳥類影響之研究
 
20230426_高再生能源占比下之電力系統規劃
20230426_高再生能源占比下之電力系統規劃20230426_高再生能源占比下之電力系統規劃
20230426_高再生能源占比下之電力系統規劃
 
20230419_德國氣候保護年度檢討報告(對外版)
20230419_德國氣候保護年度檢討報告(對外版)20230419_德國氣候保護年度檢討報告(對外版)
20230419_德國氣候保護年度檢討報告(對外版)
 
20230201_需求面如何淨零
20230201_需求面如何淨零20230201_需求面如何淨零
20230201_需求面如何淨零
 
20221214_政策溝通的多層次設計和跨域思考
20221214_政策溝通的多層次設計和跨域思考20221214_政策溝通的多層次設計和跨域思考
20221214_政策溝通的多層次設計和跨域思考
 
20230111_韓國地方能源治理探討
20230111_韓國地方能源治理探討20230111_韓國地方能源治理探討
20230111_韓國地方能源治理探討
 
20221130_TCEP潔淨能源技術發展進程摘要
20221130_TCEP潔淨能源技術發展進程摘要20221130_TCEP潔淨能源技術發展進程摘要
20221130_TCEP潔淨能源技術發展進程摘要
 
20220921_各縣市別電力供需初步分析
20220921_各縣市別電力供需初步分析20220921_各縣市別電力供需初步分析
20220921_各縣市別電力供需初步分析
 
20221116_韓國2050碳中和下政策規劃與演進
20221116_韓國2050碳中和下政策規劃與演進20221116_韓國2050碳中和下政策規劃與演進
20221116_韓國2050碳中和下政策規劃與演進
 

20180822_全球減碳趨勢模型分析

  • 3. 3 3  川普團隊誤用MIT的報告  川普政府2017年引用MIT報告: INDC僅能讓 2100年全球溫度較BaU減緩0.6~1.1˚C。 2100年增溫達2.7-3.6˚C  MIT:INDC下95%的機率2100年仍將升溫3˚C 。不採取行動可能增溫5˚C。 Sciences and Politics Climate Home Review 2017  Nordhaus 也並非反對抵抗溫室氣體效應  巴黎協議仍然不夠積極,效果有限。但巴黎協議仍然把各國聚焦一起對抗全球暖化。  目前碳價格仍然過低。2017年估計歐盟碳交易要30 ~40歐元比較合理。  Climate is a casino in the sense that we are taking serious risks with our planet and ourselves. But we don't need to walk into that casino, we can take steps now to mitigate and reduce the risks." BBVA, 2018 BBVA, 2018 照片來源: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 usa-climatechange-trump-mit-idUSKBN18S6L0 川普團隊會喜歡Nordhaus 的結論?  歐巴馬時代,美國政府利用DICE模型估算社會成本 約為36美元/公噸排放,2050年達69美元/公噸  …Donald Trump’s administration is expected to challenge that figure, considering it too high. Reuters, 2017. MIT News, 2016 Tiny, Tiny, Amount.  Nordhaus認為Stern Review 假設與現實不符,誇大氣候變 遷的影響。  Jim Inhofe 拿了美國國會外面的雪球說,氣候變遷並不存在 DESMOG,2016
  • 4. 4 4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8)  碳稅或碳交易為NDC的重要減碳策略之一  2018年4月前有88國NDC提及碳價格(占全球GHG排放56%)  78國(占全球GHG排放28%)提及國際碳價格制度  5國(占全球GHG排放25%)提及國內碳價格制度(中國、挪威、南非、冰島及加彭)  7國(占全球GHG排放4%)提及國內外碳價格制度(加拿大、韓國等) 壹、全球碳交易與碳稅趨勢 169 76 5 7 NDC 提倡國際碳價格 提倡國內碳價格 提倡國際+國內 NDC規劃施行碳稅或碳交易國家數
  • 5. 5 5  全球施行碳交易與碳稅區域  同時施行碳稅與碳交易:北歐各國、英國、法國、以及波蘭。  加拿大、中國大陸其他中型都市、以及巴西正評估是否施行碳交易或碳稅政策。 ETS Both ETS and Tax Either ETS or Tax Planning 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8) 壹、全球碳交易與碳稅趨勢
  • 8. 8 8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8)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瑞典碳稅 瑞士碳稅 芬蘭碳稅 挪威碳稅 法國碳稅 愛爾蘭碳稅 丹麥碳稅 英屬哥倫比亞碳稅 英國碳價格 西班牙碳稅 愛爾蘭碳稅 丹麥碳稅 斯洛文尼亞碳稅 歐盟碳交易 紐西蘭碳交易 加州碳交易 魁北克碳交易 安大略碳交易 0 2 4 6 8 10 北京碳交易示範 瑞士碳交易 上海碳交易 哥倫比亞碳稅 日本崎玉縣碳交易 RGGI 福建碳交易示範 日本碳稅 湖北碳交易示範 天京碳交易示範 波蘭碳稅  全球碳交易與碳稅價格比較  瑞典的碳稅最高,每噸168美元/頓。  以北歐價格最高,包含美國RGGI、歐盟都低於20美元以下。 美元/頓 美元/頓 高碳價群(>10) 低碳價群(<10) 壹、全球碳交易與碳稅趨勢
  • 9. 9 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8) 美元/tCO2e 歐盟碳交易日本 韓國 法 國 加 州  2017年各國碳價格與排放制 度分布  瑞典的碳稅最高,但該國占全球排 碳比率低。  歐盟碳交易市場的占比最大,價格 約16美元/tCO2e  日本雖占比高,但碳稅價格僅3元 MtCO2e 2020年碳價格範圍,才 能達到NDC目標 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7) 碳價格與制度涵蓋排放量 壹、全球碳交易與碳稅趨勢
  • 10. 10 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8),不顯示高碳價國家 美元/tCO2e  各國碳價格與各國排碳收入  加州、魁北克、安大略的碳價制度含蓋 80%以上排碳。  法國的碳稅收入,幾乎等於歐盟碳交易 的收物。  烏克蘭的碳稅低,但涵蓋70%碳排放, 碳收入也補英國、挪威高。  RGGI碳價格低,也只含蓋20%碳排放。 圓圈大小表示收入 Tax 2017年各國碳價、收入、制度涵蓋排碳占比 壹、全球碳交易與碳稅趨勢
  • 11. 11 11  World Bank 認為全球未來趨勢  整合碳價格與其他制度,為未來趨勢。  單獨靠碳價格,可能不足。 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8) 重點 內容 科技進步將改變碳價格  衛星與監控設備  Big Data  智慧電表  智慧契約(Smart Contract) 促進利益團體的合作,增加碳價 格效果  加拿大魁北克、安大略及加州碳交 易連結  瑞士ETS和歐盟結合  企業、非官方機構、NGO的合作 政策協調  氣候、財政、環境、產業政策協調 提高碳價格與擴大涵蓋部門,才 能達成巴黎協議目標  2020年40~80美元/公噸的碳價格才 可達到巴黎協議目標 智慧契約:契約電子化,當契約的條件都滿足時,自動進行交 易。 壹、全球碳交易與碳稅趨勢
  • 12. 12 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7)  全球模型模擬達2˚C目標,2050年碳價格  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 (SSP)表示各種社會經濟的假設,由成本低(SSP1)到高 (SSP5)排序。包含經濟成長、技術發展成本、資源、政策執行效率、以及環境法規等。  SSP為IPCC的AR6重要假設。  光靠碳價格達到2˚C目標,每噸價格要相當高。 成本低 成本中 成本高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 World Bank 建議 達2˚C目標,2050年碳價格
  • 13. 13 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7)  水力投資占碳收入比  世界銀行的官方目標為消除貧困。  將碳稅收用於基礎建設投資。  經過模擬,估算碳價格收入用於投入基礎建設比率(沒有國際移轉)。  以非洲、東南亞(緬甸、寮國)、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需要投入水力基礎建設的比率較 高。 World Bank建議水力投資占碳收入比重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 World Bank 建議
  • 14. 14 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7)  公共衛生投資占碳價格收入比  以非洲、阿富汗、寮國、尼泊爾、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的比例較高。 World Bank建議公共衛生投資占碳收入比重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 World Bank 建議
  • 15. 15 資料來源:World Bank(2017)  電力投資占碳價格收入比  以非洲、緬甸、寮國、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的比例較高。 World Bank建議電力投資占碳收入比重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 World Bank 建議
  • 16. 16 16  2015年全球能源投資  全球2015年能源投資接近2兆美元(2,000 billion U.S. dollars),約占全球GDP的2.7%。  其中以化石能源開採與能源轉換的投資金額最高,將近7,500億美元。  電力部門的輸送、配電以及儲存的投資近3,000億美元。  再生能源(不包含生質能)投資近3,000億美元。能源效率投資約2,500億美元。電力部門的化 石能源(不含CCS)投資約2,000億美元。生質能與核能投資各約1,000億美元左右。 資料來源:McCollum (2018) 整體投資 化石能源開採與能源轉換 電力部門的輸送、配電以及儲存 再生能源(不包含生質能) 能源效率 化石能源(不含CCS) 生質能(含開採與轉 換) 核能(含開採與轉換)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 能源投資 2015年全球能源投資金額
  • 17. 17 17  全球減碳情境  NDC情境下,全球排放稍微趨緩,但仍呈現大幅成長趨勢。  在全球增温2.0˚C情境下,全球排放接近零排放。  在全球增温1.5˚C情境下,全球需負排放。 資料來源:McCollum (2018) 全球增溫減碳情境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 能源投資
  • 18. 18 18  增温2˚C情境每年平均投資金額  平均每年投資3兆美元。(約占2015年全球GDP的4%)  其中能源效率與再生能源每年平均投資達3,500億美元。  核能與電力部門的每年平均投資約2,000~2,500億美元左右。  在資源有限情況下,要減少投資化石能源開採與能源轉換,以及化石能源發電。 資料來源:McCollum (2018)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 能源投資
  • 19. 19 19  增温1.5˚C情境每年平均投資金額  平均每年投資接近3.5兆美元。(約占2015年全球GDP的5%)  能源效率與再生能源投資每年平均超過5,000億美元。  核能與電力部門的每年平均投資約2,000~3,000億美元左右。  需減少投資化石能源開採與能源轉換,以及化石能源電力。 資料來源:McCollum (2018)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 能源投資
  • 20. 20 20資料來源:Fujimori et al. (2015)  減碳情境假設  探討各種減碳技術下,對於碳價格的影響  SAME: 2050年與1990年同樣排放水準  HALF: 2050年較1990年減少50%排放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碳交易與能源技術 減碳假設情境
  • 21. 21 21 部門 細部門 成本假設(價格/公噸CO2) 工業 煉油與煤炭 100 非金屬與礦業 200 造紙業 150 化學 150 電業 燃煤發電 50 燃油發電 70 天然氣發電 70 再生能源 120  CCS成本假設  主要參考IEA (2008)的數據  當CCS的成本比碳價格低時,假設CCS裝置量每年增加5%  電業的CCS成本低於工業 資料來源:Fujimori et al. (2015) CCS成本假設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碳交易與能源技術
  • 22. 22 22  初級能源供給  BaU情境下 ,化石能源( 煤、油)持續 增加  CCS可成為 減碳之重要 支持  在HALF情境 下,要大幅 增加CCS的 裝置(虛線部 分)。 資料來源:Fujimori et al. (2015) 全球能源供應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碳交易與能源技術
  • 23. 23 23  碳價格影響  在沒CCS情境下,碳價格最高。  高再生能源變動成本(HighCostVRE),碳價格次高。  在LimNonene (limited non-energy related emissions reduction measures),非能源排放的措施較弱,碳價格第三高。  僅生質能沒CCS(NoBECCS)的碳價格排第四  所有CCS技術都施行(NoCons)的碳價格最低 資料來源:Fujimori et al. (2015) 技術發展情境與碳價格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碳交易與能源技術
  • 24. 24 24  福利(消費)影響  減碳幅度較大(Half 1990),福利減少較多  有碳交易的情境下,福利下滑較低。 資料來源:Fujimori et al. (2015) -1.8% -1.6% -1.4% -1.2% -1.0% -0.8% -0.6% -0.4% -0.2% 0.0% Without ETS ETS Without ETS ETS SAME 1990 HALF 1990 對福利(消費)影響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碳交易與能源技術
  • 25. 25 25  基礎假設的重要  社經條件 (SSP?各國條件?)  情境設計 (單純碳交易?與技術進展結合?)  技術進展 (成本?技術演進?) 貳、國際減碳文獻分析:小節  了解研究目的  World Bank去除貧窮  節能投資與效益  碳價格與技術進展
  • 26. 26 26  Nordhaus (2007,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中研院評比A+期刊) 對 Stern Review的批評 參、Nordhaus 對Stern Review的批評  A Review of the 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 Stern Review不符合學術嚴謹度  The Review’s unambiguous conclusions about the need for extreme immediate action will not survive the substitution of discounting assumptions that are consistent with today’s market place. So the central questions about global-warming policy – how much, how fast, and how costly – remain open. The Review informs but does not answer these fundamental questions. 資料來源: https://economics.yale.edu/people/wil liam-d-nordhaus Nordhaus 教授
  • 27. 27 27 資料來源:Nordhaus (2007)  Stern Review基本上是政治產物,畫靶射箭  文獻引述不夠全面  強調對政策支持的文獻,但卻忽略不支持氣候變遷的文獻。  題外話:經濟學界常常收到尖銳的批評,要能夠反擊才能生存  Anne Case (2017) (2015年諾貝爾獎得主Angus Deaton的太太  A Princeton economist has a theory for why there are so FEW women in economics  I have felt that if I want to be heard, I have to be willing to come in and be ready to fight, with sharp elbow.  無法複製研究成果,沒有審查機制  Stern Review沒詳細說明評估方法,沒法重製結果。也沒有 外部審查機制Stern Review非學術研究成果  Stern Review進行時間太過倉促  英財政大臣Brown2005年6月邀請,2006年10月發布Stern Review  Nordhaus 引用Mark Twain的故事,說明基礎研究要多花很大精力。 英財政大臣Brown2005年6月邀請,2006年10月發布Stern Review 出版商Need two page short story two days Mark: No can do two page two days. Can do 30 pages 2 days. Need 30 days to do 2 pages. 參、Nordhaus 對Stern Review的批評  並非建議未來對外都要以批評的角度
  • 28. 28 28  Nordhaus (2007) 對Stern Review的主要批評  折現率(Discount Rate)影響未來投資決策  做未來投資,當下的價值為何  折現率(實質利率)主導投資決策。當下減碳的邊際成本,以及折現後的 未來減碳的邊際成本  10年後100元的現值 100 1 + 0.10 10 = 38.55 100 1 + 0.01 10 = 90.53 低折現率:1% 如Stern Reviews 高折現率:10% 如Nordhaus 對今日決 策有不同 的隱含 未來金額對當下的決策 影響較小(大) 高(低)折現率則表 示未來金額折線後 數值相對小(大) Nordhaus批評Stern Review的折現率過低, 誇大未來的負面影響 參、Nordhaus 對Stern Review的批評
  • 29. 29 29  Stern Review無法與現實資料對應  折現率可換算資本報酬率,與美國實際金融市場與資本報酬率無關不符  Stern Review的折現率=0.1%/每年,換算實質資本報酬1.4%  因為折現率低,未來的衝擊以現值而言,衝擊金額會較大。 立即減碳可減少衝擊,帶來更多效益。  2007年20年到期的Treasury Security 每年利息為2.4%  美國1960-2000年美國稅前實質企業資本獲利每年平均達6.6% 20-Year Treasury Inflation-Indexed Security, Constant Maturity  Nordhaus也可能與現時不符? 資料來源: 美國臉準會聖路易斯分行 Stern Review, Nordhaus 參、Nordhaus 對Stern Review的批評
  • 30. 30  Nordhaus (2007) 採用DICE Model-2007  Dynamic Integrated model of Climate and Economy  Stern Review的假設下,資本報酬率過低。與當時資料不符合。  DICE模型(Run1)與折現率=0(Run 2)的資本報酬率接近。  Run 3雖折現率=0但改變其他參數,讓資本報酬能接近實際資料 資料來源:Nordhaus (2007) Stern Review的資本 報酬過低  DICE模型最適化結果  折現率=0並調整其他參數 資本報酬率模擬 參、Nordhaus 對Stern Review的批評
  • 31. 31 31  Nordhaus (2007) 採用DICE Model-2007  Dynamic Integrated model of Climate and Economy  最適(optimal)的碳價 格減少排放所產生 的邊際減碳成本=抑制 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邊 際利益  Run 1調整折現率使 得資本報酬率=5.5% 。  在折現率=0 (run 2), 未來的氣候變遷成本 ,會反映到現在決策 立即大幅提高碳稅  Run 3設定折現率 =0.1%,但調整彈性 讓模型資本報酬率 =5.6%。 資料來源:Nordhaus (2007) 碳稅價格 Stern Review 最適路徑 調整路徑 參、Nordhaus 對Stern Review的批評
  • 32. 32 32  2017年重新更新數據,探討全球增溫幅度  Opt:成本效益最適化路徑。  Stern Review  2.5 ˚C: 技術上可行,但卻需要極盡全能的全球減碳政策強度。  2.0 ˚C: 不可能達成。 資料來源:Nordhaus (2017) ∘C 全球增溫情境 Base 最適(optimal) Stern Review <2.5 參、Nordhaus 對Stern Review的批評
  • 33. 33 33  增温1.5˚C情勢投資金額  Opt:成本效益最適化路徑達到全球增溫低於2.5度。  Stern Review 資料來源:Nordhaus (2017) GtCO2/year Base 最適  Stern Review  <2.5 全球排放情境 參、Nordhaus 對Stern Review的批評
  • 34. 34 34 各情境損失比較  低排放(如Stern Review),減量成本(abatement cost)大幅提高 ,但氣候變遷的損害成本(damage cost)低  Stern Review的總損害成本甚至高於BaU 資料來源:Nordhaus (2017) 0 50 100 150 200 250 BaU Opt 2.5 degree Stern Review Damage Abatement cost Trillion of USD 減量成本影響 參、Nordhaus 對Stern Review的批評
  • 35. 35 35  全球增溫為文獻最關注的研究議題  普遍認為全球增溫風險極大,INDC的目標不易達成增溫低於2˚C。 肆、結論與建議  政策決策v.s. 黑箱?  並非建議未來都該以尖銳的態度對外  結論可能成為操弄後的成果 • World Bank去除貧窮 • 節能投資與效益 • 碳價格與技術進展 • Nordhaus對Stern Review批評 • 同樣的MIT報告,川普團隊與MIT做出不同詮釋 • Jim Inhofe 拿了美國國會外面的雪球說,氣候變遷並不存在  國際強調模型頭明度重要性  瑞典、美國MIT強調模型透明度。在網頁上公開模型資料  許多高階學術期刊要求需附上原始執行程式碼,確保可複製成果  Nordhaus也公開DICE模型  建議了解模型假設、情境設計為解讀結果的重要關鍵  通常決策者只想知道結果,很少探究背後假設  No can do two page two days. Can do 30 pages 2 days. Need 30 days to do 2 pages.
  • 36. 36 參考文獻1. BBVA (2018)William Nordhaus, father of climate change economics, wins Frontiers of Knowledge Award.https://www.bbva.com/en/father-climate-change-economics-wins-frontiers-knowledge-award/ 2. Climate Home Review 2017 Global 2C warming limit not feasible, warns top economist:http://www.climatechangenews.com/2017/01/04/global-2c-warming-limit-not-feasible-warns-top-economist/ 3. DESMOG (2016) Climate Denier Jim Inhofe Goes Full Conspiracy Theorist In Unhinged Rant About Global Warming: https://www.desmogblog.com/2016/08/02/climate-denier-jim-inhofe-goes-full-conspiracy-theorist-unhinged-rant-about- global-warming 4. Fijimori, S., Masui, T. and Matsuoka, Y. (2015) Gains from emission trading under multiple stabilization targets and technological constraints. Energy Economics 48, 306–315. 5. IEA, 2008. CO2 Capture and Storage — A Key Carbon Abatement Option. OECD/IEA, Paris, France. 6. McCollum, D. (2018) Energy Investment Needs for Fulfilling the Paris Agreement and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In: International Energy Workshop. Goteborg, Sweden. 7. MIT News (2016) How much of a difference will the Paris Agreement make? http://news.mit.edu/2016/how-much- difference-will-paris-agreement-make-0422 8. Nordhaus, W. D. (2007) A Review of the 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XLV, pp. 686-702. 9. Nordhaus, W. D. (2017) Projections and Uncertainties About Climate Change in an Era of Minimal Climate Policies. NBER Working Paper No. 22933 10. Reuters (2017) Trump Misunderstood MIT Climate Research, University Officials Say.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usa-climatechange-trump-mit-idUSKBN18S6L0 11. Sterner, T. (2018) After Paris. In: International Energy Workshop. Goteborg, Sweden. 12. Varathan, P. (2017) A Princeton economist has a theory for why there are so few women in economics. https://qz.com/1165891/why-there-are-so-few-women-economists-according-to-princeton-economist-anne-case/ 13. World Bank (2018) State and Trends of Carbon Pricing 2018. https://openknowledge.worldbank.org/handle/10986/29687 14. World Bank (2017) Report of the High-Level Commission on Carbon Price. https://static1.squarespace.com/static/54ff9c5ce4b0a53decccfb4c/t/59b7f2409f8dce5316811916/1505227332748/Carbo nPricing_FullReport.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