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單元1 直線方程式 1
1
1. 象限與坐標的正負:
直角坐標平面上,水平坐標軸x 與垂直坐標軸y ,將坐標平面分成四個象限。
(1) x 軸與y 軸的交點為O,稱為直角坐標平面的原點。
(2) 坐標軸上的點不屬於任一象限。
x 軸 ( ){ }, 0 |a a= ∈» ,y 軸 ( ){ }0, |b b= ∈» 。
若 0a > , 0b > ,則點 ( ),P a b 位於第一象限
若 0a > , 0b < ,則點 ( ),P a b 位於第四象限
2. 點與坐標:
坐標平面上,任意一點P 所對應的「數對」為( ),a b ,稱為P 點的
「坐標」。
(1) a 是P 點的「x 坐標(橫坐標)」。
(2) b 是P 點的「y 坐標(縱坐標)」。
平面上任意一點都有一個(且恰有一個)有序「數對」與其對應;反之,每一個有序數
對,也都可以在平面上找到與之對應的點,即每一個數對代表平面上的一個點。
這樣就得到一個「平面直角坐標系」或稱「直角坐標系」。
已知 ( ),Q a b 位於第二象限,則點 ( ),P ab a b−
在第幾象限?
∵ ( ),Q a b 位於第二象限
⇒ 0
0
a
b
<⎧
⎨
>⎩
⇒ 0
0
ab
a b
<⎧
⎨
− <⎩
∴ 點 ( ),P ab a b− 在第三象限內
若點 ( ),A a b a+ 在第二象限,則點 2
,
a
P b
b
⎛ ⎞
⎜ ⎟
⎝ ⎠
在
第幾象限?
∵ ( ),A a b a+ 在第二象限
⇒ 0
0
a b
a
+ <⎧
⎨
>⎩
⇒ 0b < ⇒ 2
0
0
a
b
b
⎧
<⎪
⎨
⎪ >⎩
∴ 點 2
,
a
P b
b
⎛ ⎞
⎜ ⎟
⎝ ⎠
在第二象限內
1 直線方程式
直角坐標1-1
焦點一 直角坐標
判別點所在象限
解
1
補 給站
例
說明
解
QRcode 影音解題
蘋果系列行動裝置無法觀看
單元1 直線方程式2
1. 實數線上,兩點的距離:
在數線上,兩點 ( )P a 、 ( )Q b ,則PQ a b b a= − = − 。
2. 坐標平面上,兩點的距離:
在坐標平面上,相異兩點 ( )1 1 1,P x y 、 ( )2 2 2,P x y ,
則 1P 與 2P 兩點間距離為 ( ) ( )
2 2
1 2 2 1 2 1PP x x y y= − + − 。
3. 內分點坐標公式:
設 ( )1 1 1,P x y 、 ( )2 2 2,P x y ,若 ( ),P x y 為 1 2PP 之內分點( 1 2P P P− − ),且 1 2: :PP PP m n= ,則
P 點坐標為
1 2
1 2
nx mx
x
n m
ny my
y
n m
+⎧
=⎪⎪ +
⎨
+⎪ =
⎪ +⎩
(交叉相乘的和
比的和 )。
(1) ( )2 2 2,P x y 稱為 ( )1 1 1,P x y 、 ( ),P x y 之外分點。
(2) 解內分點或外分點之題型,只需使用內分點觀念即可解出。
(3) 其實就是在這三點之中,任給兩點坐標,求第三點坐標。
4. 中點公式(當內分點公式中, : 1:1m n = 時):
設 ( )1 1 1,P x y 、 ( )2 2 2,P x y ,若 ( ),P x y 為 1 2PP 之中點( )1 2P P P− − ,即 1 2: 1:1PP PP = ,則
( )
1 2 1 2
, ,
2 2
x x y y
P x y
+ +⎛ ⎞
= ⎜ ⎟
⎝ ⎠
。
設 ( )1,1A 、 ( )5, 4B − 為坐標平面上兩點,且
A P B− − , : 2:1AP PB = ,試求:
(1) P 點坐標
(2) P 點與原點的距離。
(1) 設 ( ),P x y
由內分點公式:
( )1 2
1 2
1 2 5
3
1 2
1 2 4
3
1 2
nx mx
x
n m
ny my
y
n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P x y = −
(2) ( ) ( )
2 2
3 0 3 0 18 3 2PO = − − + − = =
設A、B 、C 三點共線,且C 介於A、B 兩點
之間, ( )1, 3A 、 ( )6, 2B − 且3 2AC BC= ,試求:
(1) C 點之坐標
(2) C 點與原點的距離。
(1) 設 ( ),C x y
∵ 3 2AC BC= ⇒ : 2:3AC BC =
由內分點公式:
( )
2 6 3 1 15
3
2 3 5
2 2 3 3 5
1
2 3 5
x
y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C x y =
(2) ( ) ( )
2 2
3 0 1 0 10CO = − + − =
焦點二 距離公式與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分點坐標公式
求內分點坐標
解
2
補 給站
解
單元1 直線方程式 3
1
平面上二點 ( )2, 5A − 、 ( )4, 1B − ,C 在AB 的
延長線上,且 : 5: 2AC BC = ,試求C 點坐
標。
設 ( ),C x y
∵ : 5: 2AC BC = ⇒ : 3: 2AB BC =
由內分點公式知:
( )2 2 3
4
2 3
2 5 3
1
2 3
x
y
⎧ × − + ×
=⎪⎪ +
⎨
× + ×⎪− =
⎪ +⎩
⇒ 8
5
x
y
=⎧
⎨
= −⎩
∴ ( ) ( ), 8, 5C x y = −
平面上三點 ( )7, 4A 、 ( )4, 2B − 、 ( ),C x y 共
線,且B 在線段AC 上,若 3AB BC= ,試求
C 點坐標。
∵ 3AB BC= ⇒ : 3:1AB BC =
由內分點公式知:
3 1 7
4
3 1
3 1 4
2
3 1
x
y
× + ×⎧
=⎪⎪ +
⎨
× + ×⎪− =
⎪ +⎩
⇒ 3
4
x
y
=⎧
⎨
= −⎩
∴ ( ) ( ), 3, 4C x y = −
設平面上三點 ( )5, 4A − 、 ( ),P x y 、 ( )1, 0B − ,
且 ( ),P x y 為 AB 之中點,則 ( ),P x y 與原點
( )0, 0 的距離為何?
∵ P 為AB 之中點
⇒ ( )
( )
( )
5 1 4 0
, , 2, 2
2 2
P x y P P
⎛ ⎞+ − − +
= = −⎜ ⎟⎜ ⎟
⎝ ⎠
∴ ( ) ( )
2 2
2 0 2 0 2 2PO = − + − − =
設平面上三點 ( )3,5A − 、 ( ),M x y 、 ( )5,9B ,
且 ( ),M x y 為 AB 之中點,則 ( ),M x y 與點
( )1,1P 的距離為何?
∵ M 為AB 之中點
⇒ ( ) ( )
3 5 5 9
, , 1,7
2 2
M x y M M− + +⎛ ⎞
= =⎜ ⎟
⎝ ⎠
∴ ( ) ( )
2 2
1 1 7 1 36 6MP= − + − = =
若 ( )1 1,A x y 、 ( )2 2,B x y 、 ( )3 3,C x y 、 ( )4 4,D x y 為平行四邊形ABCD 的
四個頂點,則由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性質知M 為AC 與BD 的
共同中點 ⇒ 1 3 1 3 2 4 2 4
, ,
2 2 2 2
x x y y x x y y+ + + +⎛ ⎞ ⎛ ⎞
=⎜ ⎟ ⎜ ⎟
⎝ ⎠ ⎝ ⎠
。
內分點觀念不變—求外分點坐標
解
3
解
中點坐標與平面上兩點距離
解
4
解
焦點三 中點公式應用—有限定順序的平行四邊形ABCD
單元1 直線方程式4
設一平行四邊形 ABCD 中,已知 ( )3, 4A 、
( )2,5B 、 ( )1, 2C − − ,求點 ( ),D x y 。
由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性質知:
( ) ( )3 1 4 2 2 5
, ,
2 2 2 2
x y⎛ ⎞+ − + − + +⎛ ⎞
=⎜ ⎟ ⎜ ⎟⎜ ⎟
⎝ ⎠⎝ ⎠
⇒ ( )
( )
3 1 2
4 2 5
x
y
⎧ + − = +⎪
⎨
+ − = +⎪⎩
⇒ 0
3
x
y
=⎧
⎨
= −⎩
∴ ( ) ( ), 0, 3D x y = −
設一平行四邊形 ABCD 中,已知 ( )3, 7A 、
( )2, 4B 、 ( )8, 5C ,求點 ( ),D x y 。
由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性質知:
3 8 7 5 2 4
, ,
2 2 2 2
x y+ + + +⎛ ⎞ ⎛ ⎞
=⎜ ⎟ ⎜ ⎟
⎝ ⎠ ⎝ ⎠
⇒ 3 8 2
7 5 4
x
y
+ = +⎧
⎨
+ = +⎩
⇒ 9
8
x
y
=⎧
⎨
=⎩
∴ ( ) ( ), 9,8D x y =
設 ( )1 1,A x y 、 ( )2 2,B x y 、 ( )3 3,C x y ,則 ABC△ 之三中線交點(重心G )坐標為
( )
1 2 3 1 2 3
, ,
3 3
x x x y y yG x y + + + +⎛ ⎞
= ⎜ ⎟
⎝ ⎠
。
設 ABC△ 之三頂點為 ( )3, 1A − 、 ( )5, 2B − 、
( ),C x y ,若 ABC△ 的重心為 2 5
,
3 3
G⎛ ⎞
−⎜ ⎟
⎝ ⎠
,試
求 ( ),C x y 。
∵ 重心為 2 5
,
3 3
G⎛ ⎞
−⎜ ⎟
⎝ ⎠
( )3 52
3 3
5 1 2
3 3
x
y
⎧ + − +
=⎪⎪
⎨
− + +⎪− =
⎪⎩
⇒ 4
6
x
y
=⎧
⎨
= −⎩
∴ ( ) ( ), 4, 6C x y = −
設 ( )2, 2A − 、 ( )5, 4B 、 ( )1, 4C − ,試求
ABC△ 之重心坐標 ( ),G x y 。
( )
( )2 5 1 2 4 4
, ,
3 3
G x y
⎛ ⎞+ + − − + +
= ⎜ ⎟⎜ ⎟
⎝ ⎠
( )2, 2=
中點公式應用
解
5
解
重心公式應用
解
6
解
焦點四 重心公式
單元1 直線方程式 5
1
觀念『○』與『×』 觀念澄清加強
(×)1. 若點 ( ),P a b 在y 軸上,則 0b = 。 0a =
(×)2. 若 0a < , 0b < ,則點 ( ),P a b 位於第四象限。 第三象限
(○)3. 平面上相異兩點 ( )1 1 1,P x y 、 ( )2 2 2,P x y ,則 ( ) ( )
2 2
1 2 2 1 2 1PP x x y y= − + − 。
(○)4. 直線上相異三點 ( )1 1 1,P x y 、 ( )2 2 2,P x y 、 ( ),P x y ,若P 在 1 2PP 上,且
1 2: :PP PP m n= ,則 1 2nx mx
x
n m
+
=
+
, 1 2ny my
y
n m
+
=
+
。
(○)5. 平面上相異兩點 ( )1 1 1,P x y 、 ( )2 2 2,P x y ,若 ( ),M x y 為 1 2PP 之中點,則
1 2
2
x x
x
+
= , 1 2
2
y y
y
+
= 。
1. 已知 ( ),P a b 在第二象限,則點 2
,
bQ a b
a
⎛ ⎞
⎜ ⎟
⎝ ⎠
在第 二 象限。
★ 2. 已知0 a b< < ,則點 ( )
2
,P b a a ab− − 在第 四 象限。
3. 坐標平面上兩點 ( )3, 5P − 、 ( )5,1Q ,則
(1) PQ = 2 10 (2) PQ中點M = ( )4, 2− 。
4. 坐標平面上三點 ( )3, 2A − 、 ( )3,5B − 、 ( ),C x y ,若B 為AC 的中點,則點 ( ),C x y =
( )9,12− 。
5. 一圓直徑之兩端點為 ( )4, 3A − 、 ( )2,1B ,則圓心坐標為 ( )1, 2− ,半徑為 10 。
★ 6. 平面上一平行四邊形ABCD,其中 ( )2, 4A 、 ( )1, 2B − − 、 ( )3, 3C − 、 ( ),D x y ,則
( ),D x y = ( )6, 3 。
7. 坐標平面上三點 ( )3, 2A − − 、 ( )5, 7B 、 ( ),P x y ,若P 點介於A、B 兩點之間且
: 2:3AP BP = ,則P 點坐標為 1 8
,
5 5
⎛ ⎞
⎜ ⎟
⎝ ⎠
。
★ 8. 平面上 ( )3, 6A − 、 ( )4, 5B − 、 ( ),C x y ,若B 點介於A、C 之間且 : 3:1AC BC = ,則C 點坐標
為 15 21
,
2 2
⎛ ⎞
−⎜ ⎟
⎝ ⎠
。
9. 設 ( )2, 5A − 、 ( )3,1B 、 ( ),C x y 、 ( )5, 3G ,若G 為 ABC△ 之重心坐標,則C 點坐標為
( )14, 3 。
年 月 日動手
年 月 日完成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龍騰[掌握]數學A複習講義
龍騰[掌握]數學A複習講義龍騰[掌握]數學A複習講義
龍騰[掌握]數學A複習講義
lungtengtech
 
龍騰數學統測必考高頻率題型
龍騰數學統測必考高頻率題型龍騰數學統測必考高頻率題型
龍騰數學統測必考高頻率題型
lungtengtech
 
2003 amc10
2003 amc102003 amc10
2003 amc10vx44wd
 
S98-42台南縣永仁高中試題
S98-42台南縣永仁高中試題S98-42台南縣永仁高中試題
S98-42台南縣永仁高中試題yustar1026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renrens
 
六合彩
六合彩六合彩
六合彩
六合彩六合彩
六合彩
baoqi
 
J100-12金門縣國中代理
J100-12金門縣國中代理J100-12金門縣國中代理
J100-12金門縣國中代理yustar1026
 
指考乙公式
指考乙公式指考乙公式
指考乙公式
zoayzoay
 
學測公式
學測公式學測公式
學測公式
zoayzoay
 
指考甲公式
指考甲公式指考甲公式
指考甲公式
zoayzoay
 
【稱霸】高中數學(1~4冊)總複習講義
【稱霸】高中數學(1~4冊)總複習講義【稱霸】高中數學(1~4冊)總複習講義
【稱霸】高中數學(1~4冊)總複習講義
lungtengtech
 

What's hot (13)

龍騰[掌握]數學A複習講義
龍騰[掌握]數學A複習講義龍騰[掌握]數學A複習講義
龍騰[掌握]數學A複習講義
 
龍騰數學統測必考高頻率題型
龍騰數學統測必考高頻率題型龍騰數學統測必考高頻率題型
龍騰數學統測必考高頻率題型
 
2003 amc10
2003 amc102003 amc10
2003 amc10
 
直线和圆
直线和圆直线和圆
直线和圆
 
S98-42台南縣永仁高中試題
S98-42台南縣永仁高中試題S98-42台南縣永仁高中試題
S98-42台南縣永仁高中試題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六合彩
六合彩六合彩
六合彩
 
六合彩
六合彩六合彩
六合彩
 
J100-12金門縣國中代理
J100-12金門縣國中代理J100-12金門縣國中代理
J100-12金門縣國中代理
 
指考乙公式
指考乙公式指考乙公式
指考乙公式
 
學測公式
學測公式學測公式
學測公式
 
指考甲公式
指考甲公式指考甲公式
指考甲公式
 
【稱霸】高中數學(1~4冊)總複習講義
【稱霸】高中數學(1~4冊)總複習講義【稱霸】高中數學(1~4冊)總複習講義
【稱霸】高中數學(1~4冊)總複習講義
 

Similar to 0331

J102-05南區聯盟試題
J102-05南區聯盟試題J102-05南區聯盟試題
J102-05南區聯盟試題yustar1026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
。。。。。。。。。。。。。。。。。。。。。。。。。。。。。。。。。。。。。。。。。。。。。。。。。。。。。。。。。。。。。。。。。。。。。。。。。。。。。。。。
。。。。。。。。。。。。。。。。。。。。。。。。。。。。。。。。。。。。。。。。
babo52585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11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 數學B考科數學B考科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11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 數學B考科數學B考科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11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 數學B考科數學B考科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11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 數學B考科數學B考科
中 央社
 
108年數甲指考試題
108年數甲指考試題108年數甲指考試題
108年數甲指考試題
中 央社
 
S101-36北市中正高中
S101-36北市中正高中S101-36北市中正高中
S101-36北市中正高中yustar1026
 
【逆轉勝】數學學測總複習講義
【逆轉勝】數學學測總複習講義【逆轉勝】數學學測總複習講義
【逆轉勝】數學學測總複習講義
lungtengtech
 
04-112學測數學B試卷.pdf
04-112學測數學B試卷.pdf04-112學測數學B試卷.pdf
04-112學測數學B試卷.pdf
中 央社
 
107大學指考數甲試題
107大學指考數甲試題107大學指考數甲試題
107大學指考數甲試題
中 央社
 
106學測數學試卷
106學測數學試卷106學測數學試卷
106學測數學試卷
中 央社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suoyi
 
112學年度分科測驗試題 數學甲考科.pdf
112學年度分科測驗試題 數學甲考科.pdf112學年度分科測驗試題 數學甲考科.pdf
112學年度分科測驗試題 數學甲考科.pdf
ssuserd66db11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yyou
 
yon298y
yon298yyon298y
S102-05中正高中試題
S102-05中正高中試題S102-05中正高中試題
S102-05中正高中試題yustar1026
 

Similar to 0331 (20)

J102-05南區聯盟試題
J102-05南區聯盟試題J102-05南區聯盟試題
J102-05南區聯盟試題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
。。。。。。。。。。。。。。。。。。。。。。。。。。。。。。。。。。。。。。。。。。。。。。。。。。。。。。。。。。。。。。。。。。。。。。。。。。。。。。。。
。。。。。。。。。。。。。。。。。。。。。。。。。。。。。。。。。。。。。。。。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11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 數學B考科數學B考科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11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 數學B考科數學B考科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11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 數學B考科數學B考科
財團法人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基金會 11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 數學B考科數學B考科
 
108年數甲指考試題
108年數甲指考試題108年數甲指考試題
108年數甲指考試題
 
S101-36北市中正高中
S101-36北市中正高中S101-36北市中正高中
S101-36北市中正高中
 
【逆轉勝】數學學測總複習講義
【逆轉勝】數學學測總複習講義【逆轉勝】數學學測總複習講義
【逆轉勝】數學學測總複習講義
 
04-112學測數學B試卷.pdf
04-112學測數學B試卷.pdf04-112學測數學B試卷.pdf
04-112學測數學B試卷.pdf
 
107大學指考數甲試題
107大學指考數甲試題107大學指考數甲試題
107大學指考數甲試題
 
1 3坐標向量
1 3坐標向量1 3坐標向量
1 3坐標向量
 
106學測數學試卷
106學測數學試卷106學測數學試卷
106學測數學試卷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112學年度分科測驗試題 數學甲考科.pdf
112學年度分科測驗試題 數學甲考科.pdf112學年度分科測驗試題 數學甲考科.pdf
112學年度分科測驗試題 數學甲考科.pdf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yon298y
yon298yyon298y
yon298y
 
S102-05中正高中試題
S102-05中正高中試題S102-05中正高中試題
S102-05中正高中試題
 
08
0808
08
 

More from lungtengtech

機件原理i第01回隨堂測驗學生本
機件原理i第01回隨堂測驗學生本機件原理i第01回隨堂測驗學生本
機件原理i第01回隨堂測驗學生本
lungtengtech
 
機件原理i第1章隨堂講義學用本
機件原理i第1章隨堂講義學用本機件原理i第1章隨堂講義學用本
機件原理i第1章隨堂講義學用本
lungtengtech
 
機件原理ⅱ第01回隨堂測驗學用本
機件原理ⅱ第01回隨堂測驗學用本機件原理ⅱ第01回隨堂測驗學用本
機件原理ⅱ第01回隨堂測驗學用本
lungtengtech
 
機件原理ⅱ第10章隨堂講義學用本
機件原理ⅱ第10章隨堂講義學用本機件原理ⅱ第10章隨堂講義學用本
機件原理ⅱ第10章隨堂講義學用本
lungtengtech
 
電子學Ch1補充影片
電子學Ch1補充影片電子學Ch1補充影片
電子學Ch1補充影片
lungtengtech
 
機械電學實習 教師手冊
機械電學實習 教師手冊機械電學實習 教師手冊
機械電學實習 教師手冊
lungtengtech
 
機械基礎實習 工作單
機械基礎實習 工作單機械基礎實習 工作單
機械基礎實習 工作單
lungtengtech
 
機械基礎實習 教師手冊
機械基礎實習 教師手冊機械基礎實習 教師手冊
機械基礎實習 教師手冊
lungtengtech
 
機械力學ⅰ隨堂測驗第01回(學用本)
機械力學ⅰ隨堂測驗第01回(學用本)機械力學ⅰ隨堂測驗第01回(學用本)
機械力學ⅰ隨堂測驗第01回(學用本)
lungtengtech
 
機件原理ⅱ第01回隨堂測驗教用本
機件原理ⅱ第01回隨堂測驗教用本機件原理ⅱ第01回隨堂測驗教用本
機件原理ⅱ第01回隨堂測驗教用本
lungtengtech
 
電子學實習Ii 課程綱要
電子學實習Ii 課程綱要電子學實習Ii 課程綱要
電子學實習Ii 課程綱要
lungtengtech
 
電子學實習Ii 教學進度表
電子學實習Ii 教學進度表電子學實習Ii 教學進度表
電子學實習Ii 教學進度表
lungtengtech
 
電子學實習Ii實習手冊 l8(教師用本)
電子學實習Ii實習手冊 l8(教師用本)電子學實習Ii實習手冊 l8(教師用本)
電子學實習Ii實習手冊 l8(教師用本)
lungtengtech
 
電子學實習Ii課本習題解答 ch7
電子學實習Ii課本習題解答 ch7電子學實習Ii課本習題解答 ch7
電子學實習Ii課本習題解答 ch7
lungtengtech
 
電子學Ii 教學進度表
電子學Ii 教學進度表電子學Ii 教學進度表
電子學Ii 教學進度表
lungtengtech
 
電子學Ii第01回隨堂講義(教師用本)
電子學Ii第01回隨堂講義(教師用本)電子學Ii第01回隨堂講義(教師用本)
電子學Ii第01回隨堂講義(教師用本)
lungtengtech
 
電子學Ii 教師手冊ch7
電子學Ii 教師手冊ch7電子學Ii 教師手冊ch7
電子學Ii 教師手冊ch7
lungtengtech
 
基本電學實習Ii 教學進度表
基本電學實習Ii 教學進度表基本電學實習Ii 教學進度表
基本電學實習Ii 教學進度表
lungtengtech
 
基本電學實習Ii實習手冊 ch7
基本電學實習Ii實習手冊 ch7基本電學實習Ii實習手冊 ch7
基本電學實習Ii實習手冊 ch7
lungtengtech
 

More from lungtengtech (20)

機件原理i第01回隨堂測驗學生本
機件原理i第01回隨堂測驗學生本機件原理i第01回隨堂測驗學生本
機件原理i第01回隨堂測驗學生本
 
機件原理i第1章隨堂講義學用本
機件原理i第1章隨堂講義學用本機件原理i第1章隨堂講義學用本
機件原理i第1章隨堂講義學用本
 
機件原理ⅱ第01回隨堂測驗學用本
機件原理ⅱ第01回隨堂測驗學用本機件原理ⅱ第01回隨堂測驗學用本
機件原理ⅱ第01回隨堂測驗學用本
 
機件原理ⅱ第10章隨堂講義學用本
機件原理ⅱ第10章隨堂講義學用本機件原理ⅱ第10章隨堂講義學用本
機件原理ⅱ第10章隨堂講義學用本
 
電子學Ch1補充影片
電子學Ch1補充影片電子學Ch1補充影片
電子學Ch1補充影片
 
機械電學實習 教師手冊
機械電學實習 教師手冊機械電學實習 教師手冊
機械電學實習 教師手冊
 
機械基礎實習 工作單
機械基礎實習 工作單機械基礎實習 工作單
機械基礎實習 工作單
 
機械基礎實習 教師手冊
機械基礎實習 教師手冊機械基礎實習 教師手冊
機械基礎實習 教師手冊
 
機械力學ⅰ隨堂測驗第01回(學用本)
機械力學ⅰ隨堂測驗第01回(學用本)機械力學ⅰ隨堂測驗第01回(學用本)
機械力學ⅰ隨堂測驗第01回(學用本)
 
機件原理ⅱ第01回隨堂測驗教用本
機件原理ⅱ第01回隨堂測驗教用本機件原理ⅱ第01回隨堂測驗教用本
機件原理ⅱ第01回隨堂測驗教用本
 
電子學實習Ii 課程綱要
電子學實習Ii 課程綱要電子學實習Ii 課程綱要
電子學實習Ii 課程綱要
 
電子學實習Ii 教學進度表
電子學實習Ii 教學進度表電子學實習Ii 教學進度表
電子學實習Ii 教學進度表
 
電子學實習Ii實習手冊 l8(教師用本)
電子學實習Ii實習手冊 l8(教師用本)電子學實習Ii實習手冊 l8(教師用本)
電子學實習Ii實習手冊 l8(教師用本)
 
電子學實習Ii課本習題解答 ch7
電子學實習Ii課本習題解答 ch7電子學實習Ii課本習題解答 ch7
電子學實習Ii課本習題解答 ch7
 
電子學Ii 教學進度表
電子學Ii 教學進度表電子學Ii 教學進度表
電子學Ii 教學進度表
 
電子學Ii第01回隨堂講義(教師用本)
電子學Ii第01回隨堂講義(教師用本)電子學Ii第01回隨堂講義(教師用本)
電子學Ii第01回隨堂講義(教師用本)
 
電子學Ii 教師手冊ch7
電子學Ii 教師手冊ch7電子學Ii 教師手冊ch7
電子學Ii 教師手冊ch7
 
Ch7
Ch7Ch7
Ch7
 
基本電學實習Ii 教學進度表
基本電學實習Ii 教學進度表基本電學實習Ii 教學進度表
基本電學實習Ii 教學進度表
 
基本電學實習Ii實習手冊 ch7
基本電學實習Ii實習手冊 ch7基本電學實習Ii實習手冊 ch7
基本電學實習Ii實習手冊 ch7
 

0331

  • 1.
  • 2. 單元1 直線方程式 1 1 1. 象限與坐標的正負: 直角坐標平面上,水平坐標軸x 與垂直坐標軸y ,將坐標平面分成四個象限。 (1) x 軸與y 軸的交點為O,稱為直角坐標平面的原點。 (2) 坐標軸上的點不屬於任一象限。 x 軸 ( ){ }, 0 |a a= ∈» ,y 軸 ( ){ }0, |b b= ∈» 。 若 0a > , 0b > ,則點 ( ),P a b 位於第一象限 若 0a > , 0b < ,則點 ( ),P a b 位於第四象限 2. 點與坐標: 坐標平面上,任意一點P 所對應的「數對」為( ),a b ,稱為P 點的 「坐標」。 (1) a 是P 點的「x 坐標(橫坐標)」。 (2) b 是P 點的「y 坐標(縱坐標)」。 平面上任意一點都有一個(且恰有一個)有序「數對」與其對應;反之,每一個有序數 對,也都可以在平面上找到與之對應的點,即每一個數對代表平面上的一個點。 這樣就得到一個「平面直角坐標系」或稱「直角坐標系」。 已知 ( ),Q a b 位於第二象限,則點 ( ),P ab a b− 在第幾象限? ∵ ( ),Q a b 位於第二象限 ⇒ 0 0 a b <⎧ ⎨ >⎩ ⇒ 0 0 ab a b <⎧ ⎨ − <⎩ ∴ 點 ( ),P ab a b− 在第三象限內 若點 ( ),A a b a+ 在第二象限,則點 2 , a P b b ⎛ ⎞ ⎜ ⎟ ⎝ ⎠ 在 第幾象限? ∵ ( ),A a b a+ 在第二象限 ⇒ 0 0 a b a + <⎧ ⎨ >⎩ ⇒ 0b < ⇒ 2 0 0 a b b ⎧ <⎪ ⎨ ⎪ >⎩ ∴ 點 2 , a P b b ⎛ ⎞ ⎜ ⎟ ⎝ ⎠ 在第二象限內 1 直線方程式 直角坐標1-1 焦點一 直角坐標 判別點所在象限 解 1 補 給站 例 說明 解 QRcode 影音解題 蘋果系列行動裝置無法觀看
  • 3. 單元1 直線方程式2 1. 實數線上,兩點的距離: 在數線上,兩點 ( )P a 、 ( )Q b ,則PQ a b b a= − = − 。 2. 坐標平面上,兩點的距離: 在坐標平面上,相異兩點 ( )1 1 1,P x y 、 ( )2 2 2,P x y , 則 1P 與 2P 兩點間距離為 ( ) ( ) 2 2 1 2 2 1 2 1PP x x y y= − + − 。 3. 內分點坐標公式: 設 ( )1 1 1,P x y 、 ( )2 2 2,P x y ,若 ( ),P x y 為 1 2PP 之內分點( 1 2P P P− − ),且 1 2: :PP PP m n= ,則 P 點坐標為 1 2 1 2 nx mx x n m ny my y n m +⎧ =⎪⎪ + ⎨ +⎪ = ⎪ +⎩ (交叉相乘的和 比的和 )。 (1) ( )2 2 2,P x y 稱為 ( )1 1 1,P x y 、 ( ),P x y 之外分點。 (2) 解內分點或外分點之題型,只需使用內分點觀念即可解出。 (3) 其實就是在這三點之中,任給兩點坐標,求第三點坐標。 4. 中點公式(當內分點公式中, : 1:1m n = 時): 設 ( )1 1 1,P x y 、 ( )2 2 2,P x y ,若 ( ),P x y 為 1 2PP 之中點( )1 2P P P− − ,即 1 2: 1:1PP PP = ,則 ( ) 1 2 1 2 , , 2 2 x x y y P x y + +⎛ ⎞ = ⎜ ⎟ ⎝ ⎠ 。 設 ( )1,1A 、 ( )5, 4B − 為坐標平面上兩點,且 A P B− − , : 2:1AP PB = ,試求: (1) P 點坐標 (2) P 點與原點的距離。 (1) 設 ( ),P x y 由內分點公式: ( )1 2 1 2 1 2 5 3 1 2 1 2 4 3 1 2 nx mx x n m ny my y n 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3P x y = − (2) ( ) ( ) 2 2 3 0 3 0 18 3 2PO = − − + − = = 設A、B 、C 三點共線,且C 介於A、B 兩點 之間, ( )1, 3A 、 ( )6, 2B − 且3 2AC BC= ,試求: (1) C 點之坐標 (2) C 點與原點的距離。 (1) 設 ( ),C x y ∵ 3 2AC BC= ⇒ : 2:3AC BC = 由內分點公式: ( ) 2 6 3 1 15 3 2 3 5 2 2 3 3 5 1 2 3 5 x y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C x y = (2) ( ) ( ) 2 2 3 0 1 0 10CO = − + − = 焦點二 距離公式與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分點坐標公式 求內分點坐標 解 2 補 給站 解
  • 4. 單元1 直線方程式 3 1 平面上二點 ( )2, 5A − 、 ( )4, 1B − ,C 在AB 的 延長線上,且 : 5: 2AC BC = ,試求C 點坐 標。 設 ( ),C x y ∵ : 5: 2AC BC = ⇒ : 3: 2AB BC = 由內分點公式知: ( )2 2 3 4 2 3 2 5 3 1 2 3 x y ⎧ × − + × =⎪⎪ + ⎨ × + ×⎪− = ⎪ +⎩ ⇒ 8 5 x y =⎧ ⎨ = −⎩ ∴ ( ) ( ), 8, 5C x y = − 平面上三點 ( )7, 4A 、 ( )4, 2B − 、 ( ),C x y 共 線,且B 在線段AC 上,若 3AB BC= ,試求 C 點坐標。 ∵ 3AB BC= ⇒ : 3:1AB BC = 由內分點公式知: 3 1 7 4 3 1 3 1 4 2 3 1 x y × + ×⎧ =⎪⎪ + ⎨ × + ×⎪− = ⎪ +⎩ ⇒ 3 4 x y =⎧ ⎨ = −⎩ ∴ ( ) ( ), 3, 4C x y = − 設平面上三點 ( )5, 4A − 、 ( ),P x y 、 ( )1, 0B − , 且 ( ),P x y 為 AB 之中點,則 ( ),P x y 與原點 ( )0, 0 的距離為何? ∵ P 為AB 之中點 ⇒ ( ) ( ) ( ) 5 1 4 0 , , 2, 2 2 2 P x y P P ⎛ ⎞+ − − + = = −⎜ ⎟⎜ ⎟ ⎝ ⎠ ∴ ( ) ( ) 2 2 2 0 2 0 2 2PO = − + − − = 設平面上三點 ( )3,5A − 、 ( ),M x y 、 ( )5,9B , 且 ( ),M x y 為 AB 之中點,則 ( ),M x y 與點 ( )1,1P 的距離為何? ∵ M 為AB 之中點 ⇒ ( ) ( ) 3 5 5 9 , , 1,7 2 2 M x y M M− + +⎛ ⎞ = =⎜ ⎟ ⎝ ⎠ ∴ ( ) ( ) 2 2 1 1 7 1 36 6MP= − + − = = 若 ( )1 1,A x y 、 ( )2 2,B x y 、 ( )3 3,C x y 、 ( )4 4,D x y 為平行四邊形ABCD 的 四個頂點,則由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性質知M 為AC 與BD 的 共同中點 ⇒ 1 3 1 3 2 4 2 4 , , 2 2 2 2 x x y y x x y y+ + + +⎛ ⎞ ⎛ ⎞ =⎜ ⎟ ⎜ ⎟ ⎝ ⎠ ⎝ ⎠ 。 內分點觀念不變—求外分點坐標 解 3 解 中點坐標與平面上兩點距離 解 4 解 焦點三 中點公式應用—有限定順序的平行四邊形ABCD
  • 5. 單元1 直線方程式4 設一平行四邊形 ABCD 中,已知 ( )3, 4A 、 ( )2,5B 、 ( )1, 2C − − ,求點 ( ),D x y 。 由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性質知: ( ) ( )3 1 4 2 2 5 , , 2 2 2 2 x y⎛ ⎞+ − + − + +⎛ ⎞ =⎜ ⎟ ⎜ ⎟⎜ ⎟ ⎝ ⎠⎝ ⎠ ⇒ ( ) ( ) 3 1 2 4 2 5 x y ⎧ + − = +⎪ ⎨ + − = +⎪⎩ ⇒ 0 3 x y =⎧ ⎨ = −⎩ ∴ ( ) ( ), 0, 3D x y = − 設一平行四邊形 ABCD 中,已知 ( )3, 7A 、 ( )2, 4B 、 ( )8, 5C ,求點 ( ),D x y 。 由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性質知: 3 8 7 5 2 4 , , 2 2 2 2 x y+ + + +⎛ ⎞ ⎛ ⎞ =⎜ ⎟ ⎜ ⎟ ⎝ ⎠ ⎝ ⎠ ⇒ 3 8 2 7 5 4 x y + = +⎧ ⎨ + = +⎩ ⇒ 9 8 x y =⎧ ⎨ =⎩ ∴ ( ) ( ), 9,8D x y = 設 ( )1 1,A x y 、 ( )2 2,B x y 、 ( )3 3,C x y ,則 ABC△ 之三中線交點(重心G )坐標為 ( ) 1 2 3 1 2 3 , , 3 3 x x x y y yG x y + + + +⎛ ⎞ = ⎜ ⎟ ⎝ ⎠ 。 設 ABC△ 之三頂點為 ( )3, 1A − 、 ( )5, 2B − 、 ( ),C x y ,若 ABC△ 的重心為 2 5 , 3 3 G⎛ ⎞ −⎜ ⎟ ⎝ ⎠ ,試 求 ( ),C x y 。 ∵ 重心為 2 5 , 3 3 G⎛ ⎞ −⎜ ⎟ ⎝ ⎠ ( )3 52 3 3 5 1 2 3 3 x y ⎧ + − + =⎪⎪ ⎨ − + +⎪− = ⎪⎩ ⇒ 4 6 x y =⎧ ⎨ = −⎩ ∴ ( ) ( ), 4, 6C x y = − 設 ( )2, 2A − 、 ( )5, 4B 、 ( )1, 4C − ,試求 ABC△ 之重心坐標 ( ),G x y 。 ( ) ( )2 5 1 2 4 4 , , 3 3 G x y ⎛ ⎞+ + − − + + = ⎜ ⎟⎜ ⎟ ⎝ ⎠ ( )2, 2= 中點公式應用 解 5 解 重心公式應用 解 6 解 焦點四 重心公式
  • 6. 單元1 直線方程式 5 1 觀念『○』與『×』 觀念澄清加強 (×)1. 若點 ( ),P a b 在y 軸上,則 0b = 。 0a = (×)2. 若 0a < , 0b < ,則點 ( ),P a b 位於第四象限。 第三象限 (○)3. 平面上相異兩點 ( )1 1 1,P x y 、 ( )2 2 2,P x y ,則 ( ) ( ) 2 2 1 2 2 1 2 1PP x x y y= − + − 。 (○)4. 直線上相異三點 ( )1 1 1,P x y 、 ( )2 2 2,P x y 、 ( ),P x y ,若P 在 1 2PP 上,且 1 2: :PP PP m n= ,則 1 2nx mx x n m + = + , 1 2ny my y n m + = + 。 (○)5. 平面上相異兩點 ( )1 1 1,P x y 、 ( )2 2 2,P x y ,若 ( ),M x y 為 1 2PP 之中點,則 1 2 2 x x x + = , 1 2 2 y y y + = 。 1. 已知 ( ),P a b 在第二象限,則點 2 , bQ a b a ⎛ ⎞ ⎜ ⎟ ⎝ ⎠ 在第 二 象限。 ★ 2. 已知0 a b< < ,則點 ( ) 2 ,P b a a ab− − 在第 四 象限。 3. 坐標平面上兩點 ( )3, 5P − 、 ( )5,1Q ,則 (1) PQ = 2 10 (2) PQ中點M = ( )4, 2− 。 4. 坐標平面上三點 ( )3, 2A − 、 ( )3,5B − 、 ( ),C x y ,若B 為AC 的中點,則點 ( ),C x y = ( )9,12− 。 5. 一圓直徑之兩端點為 ( )4, 3A − 、 ( )2,1B ,則圓心坐標為 ( )1, 2− ,半徑為 10 。 ★ 6. 平面上一平行四邊形ABCD,其中 ( )2, 4A 、 ( )1, 2B − − 、 ( )3, 3C − 、 ( ),D x y ,則 ( ),D x y = ( )6, 3 。 7. 坐標平面上三點 ( )3, 2A − − 、 ( )5, 7B 、 ( ),P x y ,若P 點介於A、B 兩點之間且 : 2:3AP BP = ,則P 點坐標為 1 8 , 5 5 ⎛ ⎞ ⎜ ⎟ ⎝ ⎠ 。 ★ 8. 平面上 ( )3, 6A − 、 ( )4, 5B − 、 ( ),C x y ,若B 點介於A、C 之間且 : 3:1AC BC = ,則C 點坐標 為 15 21 , 2 2 ⎛ ⎞ −⎜ ⎟ ⎝ ⎠ 。 9. 設 ( )2, 5A − 、 ( )3,1B 、 ( ),C x y 、 ( )5, 3G ,若G 為 ABC△ 之重心坐標,則C 點坐標為 ( )14, 3 。 年 月 日動手 年 月 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