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產業發展策略研究與趨勢分析 
產業評析 
我國印刷設備產業概況 
金屬中心 MII 蔡瑋恩 
出版日期:2013.3.30 
一、 產業聚落與結構分析 
根據99年製造業廠商名錄資料,目前國內從事印刷設備相關產之家數 約 104家。其中,北部地區(宜蘭縣/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市)共 51 家,主要分布在新北市有34家、桃園地區有17家,占整體產業數約5成;中 部地區(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南投縣)共 36家,苗栗地區1家、台中市29 家、彰化地區6家,占整體產業數35%;南部地區(嘉義縣市/台南市/高雄市/屏 東縣)共 17家,嘉義7家、臺南5家、高雄5家,如【表1】所示。從廠商資本額 來看,超過8成以上業者資本額不到NT$8,000萬,顯示該產業小廠林立且多集 中在新北市地區。隨著近年來電子書的興起,使得傳統紙張印刷產業式微不少 廠商已紛走向以軟性電子為載具平台之高值化印刷設備發展。 
表 1 我國印刷設備家數分布 
地區 
總家數合計 
比例 
縣市/家數 
北部地區 
51家 
49% 
新北市:34家 
桃園:17家 
中部地區 
36家 
35% 
苗栗:1家 
台中:29家 
彰化:6家 
南部地區 
17家 
15% 
嘉義:7家 
臺南:5家 
高雄:5家 
資料來源:99年製造業廠商名錄/金屬中心MII-ITIS整理 
二、 產業現況分析 
從產值分析來看,2012年產值約94億新台幣,較2011年減少11.4%,在 2009 年金融海嘯過後,近三年來印刷設備產值約保持在100億新台幣上下。此外,受 到新興印刷電子產品起的影響,如3C行動裝置、消費性電子產品等,市場需求 增加,間接提高對印刷設備的需求過去五年複合成長率約2%。從產量分析來看,
-2-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產業發展策略研究與趨勢分析 
產業評析 
我國印刷設備產業量以金融風暴為轉折點,在 09年以前產業年生數量約4,000 多台,但在金融海嘯後暴增至7,000台左右,呈現顯著甚至倍數以上的成長 。2012 年受到景氣影響產量雖下跌至4,325台,但仍優於金融風暴時的表現。 
從進出口分析來看,就部在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呈現巨幅成長,並 在 2011年達到近高峰,進口值174.8億新台幣,主要原因與金融海嘯後國 內景氣復甦、加上終端印刷電子產品興起,帶動整體市場對於中游設備需求 增加有關,2012年則略幅下降至138.4億。2012年主要進口國為日本與中大陸, 所占比率分別為39%與 28%。就出口部分,2008年金融海嘯後也呈現巨幅成長, 近三年出口值分別是2010年的124.9億新台幣、2011年的142.1億新台幣與2012 年的127億新台幣。2012年主要出口國則是中大陸與美,所占比率分別為35% 與 11%。【圖1】為2008~2012年我國印刷設備產業銷與貿易情況。 
圖 1 2008-2012年印刷設備產業銷與貿易變化 
資料來源:工業生產統計/金屬中心MII-ITIS整理 
三、 結語 
以日本印刷電子產業為例,日本在東京至大阪地區一帶,建立了完整的印刷電 子產業鏈,其每年印刷設備機械的出口值約130億美金,居全球第一印刷設備代 表性廠商如Micro-tech與東海商社,搭配上游的印刷油墨材料(如:鍾淵化學、 NKK)與下游FPC應用廠商(如:旗勝),形成一完整且高度連結的印刷產業聚落, 也讓日本成為目前全球印刷電子產業中的領導國家。有鑑於印刷電子已成為新興
-3-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產業發展策略研究與趨勢分析 
產業評析 
科技趨勢,國內眾多設備廠商皆已積極朝向高值化轉型以東遠精機為例該公司為全台灣最大的網版印刷機研發與生產製造廠商,專各型及 其他周邊設備供應,並以自有品牌ATMA行銷全球市場,最著名案例是替知 名 3C大廠Apple所生產iPhone、iPad等熱銷產品製程,即採用該公司網印機。過 往印刷產業中上下游連結性太低,個別廠商只專注於自身品研發而 忽略整體產業鏈的連結,使得效益無法達到最大化。因應未來印刷電子新 科技趨勢,將來可藉由法人的資源籌組產業研發聯盟由產業需求出發走到技術 產業化,並由法人導入關鍵技術與新製程來結合上游材料、中印刷設備下 游軟性電子產品,建構完整業生鏈促成開發聯盟以帶動上下展。

More Related Content

More from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先進國家政策對我國製造業的啟示
先進國家政策對我國製造業的啟示先進國家政策對我國製造業的啟示
先進國家政策對我國製造業的啟示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氣動工具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塑紡織行李箱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塑紡織行李箱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塑紡織行李箱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塑紡織行李箱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氣動工具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鍋爐產業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鍋爐產業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鍋爐產業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鍋爐產業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袋包箱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袋包箱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袋包箱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袋包箱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台灣彈簧產業價值鏈分析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灣彈簧產業價值鏈分析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台灣彈簧產業價值鏈分析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灣彈簧產業價值鏈分析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我國毛巾現況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毛巾現況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我國毛巾現況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毛巾現況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新竹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新竹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新竹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新竹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高雄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高雄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高雄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高雄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桃園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桃園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桃園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桃園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台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台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台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台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台中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中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台中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中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如何應用6標準差技術於中小型製造業之流程改善(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如何應用6標準差技術於中小型製造業之流程改善(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如何應用6標準差技術於中小型製造業之流程改善(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如何應用6標準差技術於中小型製造業之流程改善(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鍋爐全球貿易市場分析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鍋爐全球貿易市場分析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鍋爐全球貿易市場分析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鍋爐全球貿易市場分析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More from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整合推動計畫 (20)

先進國家政策對我國製造業的啟示
先進國家政策對我國製造業的啟示先進國家政策對我國製造業的啟示
先進國家政策對我國製造業的啟示
 
氣動工具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氣動工具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塑紡織行李箱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塑紡織行李箱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塑紡織行李箱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塑紡織行李箱全球貿易市場分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氣動工具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氣動工具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鍋爐產業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鍋爐產業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鍋爐產業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鍋爐產業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袋包箱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袋包箱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袋包箱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袋包箱國內市場回顧(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灣彈簧產業價值鏈分析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灣彈簧產業價值鏈分析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台灣彈簧產業價值鏈分析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灣彈簧產業價值鏈分析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毛巾現況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毛巾現況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我國毛巾現況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毛巾現況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新竹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新竹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新竹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新竹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高雄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高雄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高雄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高雄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桃園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桃園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桃園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桃園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台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台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北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中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中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台中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台中地區產業能量探討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如何應用6標準差技術於中小型製造業之流程改善(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如何應用6標準差技術於中小型製造業之流程改善(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如何應用6標準差技術於中小型製造業之流程改善(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如何應用6標準差技術於中小型製造業之流程改善(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鍋爐全球貿易市場分析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鍋爐全球貿易市場分析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鍋爐全球貿易市場分析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鍋爐全球貿易市場分析 評析(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傳統產業回顧與展望(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縣市合併後高雄產業發展與策略研究(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我國印刷設備產業概況(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

  • 1. -1-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產業發展策略研究與趨勢分析 產業評析 我國印刷設備產業概況 金屬中心 MII 蔡瑋恩 出版日期:2013.3.30 一、 產業聚落與結構分析 根據99年製造業廠商名錄資料,目前國內從事印刷設備相關產之家數 約 104家。其中,北部地區(宜蘭縣/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市)共 51 家,主要分布在新北市有34家、桃園地區有17家,占整體產業數約5成;中 部地區(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南投縣)共 36家,苗栗地區1家、台中市29 家、彰化地區6家,占整體產業數35%;南部地區(嘉義縣市/台南市/高雄市/屏 東縣)共 17家,嘉義7家、臺南5家、高雄5家,如【表1】所示。從廠商資本額 來看,超過8成以上業者資本額不到NT$8,000萬,顯示該產業小廠林立且多集 中在新北市地區。隨著近年來電子書的興起,使得傳統紙張印刷產業式微不少 廠商已紛走向以軟性電子為載具平台之高值化印刷設備發展。 表 1 我國印刷設備家數分布 地區 總家數合計 比例 縣市/家數 北部地區 51家 49% 新北市:34家 桃園:17家 中部地區 36家 35% 苗栗:1家 台中:29家 彰化:6家 南部地區 17家 15% 嘉義:7家 臺南:5家 高雄:5家 資料來源:99年製造業廠商名錄/金屬中心MII-ITIS整理 二、 產業現況分析 從產值分析來看,2012年產值約94億新台幣,較2011年減少11.4%,在 2009 年金融海嘯過後,近三年來印刷設備產值約保持在100億新台幣上下。此外,受 到新興印刷電子產品起的影響,如3C行動裝置、消費性電子產品等,市場需求 增加,間接提高對印刷設備的需求過去五年複合成長率約2%。從產量分析來看,
  • 2. -2-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產業發展策略研究與趨勢分析 產業評析 我國印刷設備產業量以金融風暴為轉折點,在 09年以前產業年生數量約4,000 多台,但在金融海嘯後暴增至7,000台左右,呈現顯著甚至倍數以上的成長 。2012 年受到景氣影響產量雖下跌至4,325台,但仍優於金融風暴時的表現。 從進出口分析來看,就部在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呈現巨幅成長,並 在 2011年達到近高峰,進口值174.8億新台幣,主要原因與金融海嘯後國 內景氣復甦、加上終端印刷電子產品興起,帶動整體市場對於中游設備需求 增加有關,2012年則略幅下降至138.4億。2012年主要進口國為日本與中大陸, 所占比率分別為39%與 28%。就出口部分,2008年金融海嘯後也呈現巨幅成長, 近三年出口值分別是2010年的124.9億新台幣、2011年的142.1億新台幣與2012 年的127億新台幣。2012年主要出口國則是中大陸與美,所占比率分別為35% 與 11%。【圖1】為2008~2012年我國印刷設備產業銷與貿易情況。 圖 1 2008-2012年印刷設備產業銷與貿易變化 資料來源:工業生產統計/金屬中心MII-ITIS整理 三、 結語 以日本印刷電子產業為例,日本在東京至大阪地區一帶,建立了完整的印刷電 子產業鏈,其每年印刷設備機械的出口值約130億美金,居全球第一印刷設備代 表性廠商如Micro-tech與東海商社,搭配上游的印刷油墨材料(如:鍾淵化學、 NKK)與下游FPC應用廠商(如:旗勝),形成一完整且高度連結的印刷產業聚落, 也讓日本成為目前全球印刷電子產業中的領導國家。有鑑於印刷電子已成為新興
  • 3. -3- 傳統產業加值轉型推動計畫-產業發展策略研究與趨勢分析 產業評析 科技趨勢,國內眾多設備廠商皆已積極朝向高值化轉型以東遠精機為例該公司為全台灣最大的網版印刷機研發與生產製造廠商,專各型及 其他周邊設備供應,並以自有品牌ATMA行銷全球市場,最著名案例是替知 名 3C大廠Apple所生產iPhone、iPad等熱銷產品製程,即採用該公司網印機。過 往印刷產業中上下游連結性太低,個別廠商只專注於自身品研發而 忽略整體產業鏈的連結,使得效益無法達到最大化。因應未來印刷電子新 科技趨勢,將來可藉由法人的資源籌組產業研發聯盟由產業需求出發走到技術 產業化,並由法人導入關鍵技術與新製程來結合上游材料、中印刷設備下 游軟性電子產品,建構完整業生鏈促成開發聯盟以帶動上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