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10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学与教的新方式及其整合研究
                            课题成果公报
                                 盛 群 力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课题名称:学与教的新方式及其整合研究
批准号:DHA010267
课题类别:教育部重点课题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负责人:盛群力,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qlsheng57@126.com)
主要成员:马兰、褚献华、肖龙海、郑淑贞、陈玉海、孙文波、项海刚、徐新德、刘金虎等;
其他成员还有方红峰、茅育青、薛晓嫘、吴文胜、车燕虹、周宗钞、王云英、孙伟良、何永
刚、方凌雁、沈 琰、张 慧、孙爱萍、吴海军、薛二勇和李娥兰等。
   浙江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和教育技术学的部分硕士研究生参加了课题研究;杭
州市富阳富春第三小学、杭州市时代小学、杭州市临安城南小学、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第一小学
和杭州富阳城厢职业高级中学等参加了课题实践/试验工作。在总结有关合作学习的成果时,吸
收了我们于“八五”和“九五”期间在杭州市第十一中学和杭州市胜利小学开展的相关实验研究
成果。另外,杭州市饮马井巷小学参加了本课题后期的拓展研究,宁波市江东区的相关小学也参
加了与本课题相关的“五星教学”拓展研究。还有浙江省衢州第二高级中学,浙江省沈家门第一
初级中学,杭州市临安天目高级中学对本课题也有帮助。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学与教的新方式是指在学习或教学活动中学习者或者教师所采用的达成教学(学习)任
务的总体特征/风格。本课题研究主题是“学与教的新方式及其整合研究”。所谓的“方式”,恐怕
不是原来教学论意义上理解的“方式”。原来我们说方式,更多是指“教学方法”下的具体做法。例
如,“讲授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其所属的各种具体方式由“讲读”、“讲解”、“讲演”等等。
本课题研究的学与教的方式,更多的是指“approaches”,即为达成教学目标而做出的各种努力之
总和。按我们看来,要说出教学方法(instructional methods,instructional ways)、教学方式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instructional modes)、教学模式(instructional models)、教学策略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和教学架构(instructional architectures)等之间到底有多少区别,这实
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视角和层次上来说这件事情,不可能强求一律。但是
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探讨“如何教”。如果说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有什么分工的话,那么课程理
论应该更多的去考虑“教什么”。当然,我们会说两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呀,难以割裂。但是现
在有一种倾向将“课程”的概念无限拓展,恨不得“课程”就等于“教育”,更不消说将“教学”的概念
囊括其中。我们认为,就像以前将“课程”等同于“教学内容”并不妥当一样,现在将“教学”混同于
“课程实施”也未必见得是一件好事。在确定了“教什么”之后,“如何教”同样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
情。困难可能不在于我们是否有多少教学策略可供选择,更多的情况是我们不知道依据什么来选
择教学策略与方法。
   当然,我们知道,对教学模式做出最有权威分类的是乔伊斯等人的研究(Models of Teaching,
Bruce Joyce,Marsha Weil,Emily Calhoun,2004),主要分为“四大家族”:(1) 信息加工
型教学模式,包括了归纳思维模式,概念获得模式,图示/语词归纳模式,科学探究和探究训练
模式,记忆模式,综合创造模式,讲解指导模式。(2)社会交往型模式,包括了搭档学习模式
和价值效仿模式。(3)个性张扬模式,包括了非指示性教学模式和形成积极自我概念模式。(4)
行为系统模式,包括了掌握学习模式,直接指导模式和模拟训练模式。
   在教学研究领域,还有一种分类方法将教学策略分为直导教学(direct instruction)、引导教
学(in-direct instruction)和自导教学(self-direct instruction)。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思路,层层递
进,尤其是将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和自我调节的学习用“自导”加以概括。
   乔纳森近年提出了五种基本的学习策略,它们分别是:(1)主动学习策略(A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聚焦于探索。(2)建构学习策略(Constru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考虑学习者已
有的学习经验和兴趣。(3)合作学习策略(Cooperative Learning Strategies)利用与分享不同学
习个体的知识。(4)反思学习策略(Refle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为学习者完善知识与能力提
供了时机。(5)真实学习策略(Authentic Learning Strategies),以上四种策略都是建立在完成
真实任务的基础上,也就是能够超越教科书学习的程度自现实生活中积极运用知识技能。真实任
务强调了学习者参与有意义的,现实的问题,参与案例型和问题型学习环境,关注社区和校外世
界的问题,与个人的特点联系起来。
   高文教授在所著《教学模式论》(2002,上海教育出版社)中介绍了四组(基于知识组织与
表征、基于问题解决、基于情景认知与意义建构、基于活动促进发展)共十种学习与教学模式的
理论基础及实施方式。
   钟志贤教授在《信息化教学模式》(2005,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中也提出了十种学与
教的模式。分别是主题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Webquest 教学模式、网络协
作学习模式、案例学习模式、情境化教学模式、概念地图教学模式、电子学档教学模式和个性化
教学模式。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积极倡导主动、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新方式,与这一精神完全
相吻合的是,本课题研究提出以“生成、合作与表现”作为代表性的学与教新方式。生成性
学习(generative learning)突出的是组织知识、丰富想象、扩展思维、自主探究。合作性学
习(cooperative learning)体现为协同努力、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达标、分享结果。
表现性学习(performance-based learning)则旨在外显品质、凸现能力、重在体验、行动中
学、结果为本。
   本课题研究着重想探讨三种新学习方式内在精神的相通性及其面对实际的学生进行整
合运用的可能性。生成的结果往往就是要想表现的东西,表现的结果又为新的生成带来了前
提;而连接这两个方面的是合作;生成需要合作,表现亦需要合作。一个善生成、肯合作、
能表现的学习者,是有很大学习潜力的人,是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融为一体的。我们的目
的是通过探讨新的教学理论为培养新人服务。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 学生互助合作学习的策略体系、技能养成和团体管理风格。这方面的创新突破我们
是依据接受——发现和帮助——协同两个维度四种结合情况来开发出具体的小组互助合作
学习策略体系,以此大大提高其课堂适应面及可行性。
  (2) 表现性学习(教学)活动的类型、特征及其评价方式。我们着重探讨课堂或班级活
动中如何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现其才能与品质,“学以致表”,学用结合。
  (3) 生成性学习的特征及其可视化工具在促进学生学业表现中的作用。具体来说我们按
照学习活动中知识加工组织的类别——纲目与框架;要点与结论;原因与结果;分类与关系;
观点与事实;类同与差异;辩护与反驳;类比与隐喻;猜想与证明;概念(规则、原理)与
例证;解释与说明;程序与操作;设问与解答;结构与功能;反思与监控等——来帮助学生
进行思维、想象与记忆。所有类别的知识加工都配上可视化的图示标识,使得学生形成强有
力的知识组织网络。
  从原来的课题申报方案来看,我们当时主要是探索合作学习、表现学习和生成学习三种
新方式及其整合运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尤其是在延期结题的几年时间里,我们扩展了“五
星教学模式”研究,扩展了有关学与教的新方式(新策略)乃至系统设计教学的国际新视野
考察,从总体上丰富了原来的研究设想(具体的成果、意义与说明请参见“三、课题研究取
得的主要成果和学术价值”部分)。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是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新文献、理论探讨与概括、中小学实际
应用尝试检验等相结合。课题组成员中理论工作者、教研人员、中小学校长与教师协同努力,
各展其长。
  从应用理论研究这一视角来说,我们的研究方法主要特色是广泛利用第一手文献资料来筛选
提炼综合,因此我们立足于国际教学理论发展的新基点,从多方面理论引进和消化学与教的新方
式,同时在中小学尝试应用、检验和发展。我们广泛利用了互联网资料和专业数据库资料,这大
大节省了研究的费用和时间精力。
  在研究方法上的一个主要特色是我们比较注意将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教育技术三者结合起
来,十分关注三个学科在学与教的新方式研究中共同的理念和研究结论。例如我们率先向国内同
行介绍了美国心理学会历时多年推出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心理学原理”,这个文献被认为是美
国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导文献;我们还在国内率先介绍了美国课程论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和
测量评估专家组成的团队历时10年修订的布卢姆教育目标(认知目标)分类学。
  在研究方法上的另一个特点是我们十分重视将科研(课题)和教学以及社会服务(研究结果
的普及推广)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已经摈弃了为课题立项而研究,为论文发表而研究。我们希望
通过研究工作接触实践,通过研究工作推动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研究工作普及教学
理论改进实践。可以这样说,我们能够在课题研究期间获得国家精品课程、浙江省精品课程和浙
江大学精品课程,获得浙江大学教学改革一等奖和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改革二等奖,就是这
样努力实践尝试的结果。
  在研究方法上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我们比较慎重地选择试验学校。理论和实践如何联系,这
有多种方式多种路径可走。有些课题主持人选择很多试验学校进行试验,有些机构甚至愿意借教
育部课题的名义进行“合作/联盟”。我们非常认真地对待这样的事情。我们联系的几所学校和
几位老师,可以说都是定向的,尤其是注重有什么成果可以拿出手,是不是真正在做事情。在和
学校联系的应用研究过程中,教学理论工作者与教师的融合不是教师围着理论工作者转,而是把
教师看成是主要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这种结合是以学校教育情境为中心的,以教师为研究主体,
双方不仅仅是交流信息,更重要的是互动中讨论问题,提高认识,明确方向,是 “双赢”的过程。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学术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如何教”的问题。教学理论同课程理论、教学
设计同课程设计都是彼此补益、互为映照的研究与实践领域。我们将本课题聚焦于“合作学习、
表现学习和生成学习”,就是考虑如何依据学习者主动性的发挥,广泛吸收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研
究成果,同时注重在我们国家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背景下做一些探索。
  本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学术价值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合作学习理论以及深化研究在大班额班级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
  ◇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创新特点,包括:(1)共同发展,善用差异;(2)价值重建,聚焦意
愿;(3)交往对话,学生自主;(4)利益一致,责任明确;(5)公平竞争,奖励集体;(6)
多样体验,反思评议。
  ◇按照一般教学策略中“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维度同合作学习中“帮助型和协同型”维度进
行匹配组合,提出了两个维度四种组合情况的操作策略,其中“发现性协同型合作学习”同现在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比较流行的研究性学习相仿。
  ◇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学任务适宜于合作学习,主张在体现互动、互助、协同、整合、求新、
辨析、评判和表现等教学任务时应该更多地考虑合作学习方式
  ◇提出了运用系统方式来设计合作学习,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合作学习设计中的目标、方法、
策略、课堂结构、人际交往、学习情景、教学评估和管理等设计。
◇比较重视介绍以往国内忽略的合作学习简易方法,同时,也比较重视介绍合作学习的倡导
者卡干和杰克布斯的观点,为在我国大班额条件下开展合作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材料。
  ◇比较旗帜鲜明地提出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态度价值观,相关
论文在《人民教育》和《课程教材教法》杂志上发表后,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
教育》等全文转载,引起读者较大反响。
  ◇对合作学习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如何恰当地运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在《人民教
育》和《教育科学研究》发表了四篇访谈、特约稿或者论文予以讨论。
  2.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学会表现”新概念,同时将培养小学生学会表现能力作为创新的载体进
行实践研究。倡导“学以致表”(from Knowing to Showing)是当今国际课程与教学领域改革的焦
点之一。表现性学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学会表现”就是将所吸收的东西以适当的方式外化
出来,由内而外,以内养外,通过表现达到善待自我与欣赏别人、个体多样表现与群体共同发展
的统一。
  ◇探索表现性学习的结构及策略。我们努力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递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
(即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构建以倡导表
                                   ,
现(指导表现过程、聚焦表现难点、强化表现深度、共享表现结果、反思表现得失)为核心的课
堂结构。
   ◇大力拓展表现性学习的时空。我们从校内和校外两条途径入手,校内主抓校园文化建设,
以主题班会、才艺汇演、作品展示为主流,同时有针对性地发挥少儿艺术学校的传统优势;校外
依托家长学校,主抓社区服务、社会考察、家庭表现等,拓宽学生表现的时空,提供学生表现的
机会与场所,引导并逐渐形成人人愿表现、爱表现、敢表现、会表现的舆论和气氛,潜移默化地
积极影响学生表现力的发展。
  ◇探索表现性学习的评价新方式。结合新课程评价理念,依据本课题的特点,我们选择合了
适的评价方式,并促使评价功能进行转换,着重使评价指向学生的表现,指向提升学生的表现意
愿和表现能力。
  ◇尝试以《“表现学习”设计方案》按单元设计来备课。其优点是教师对教材整体钻研,纲举
目张,对单元中各知识点、技能、情感的目标统领在胸,整体而主动地把握教材,教学设计时能
有机联系单元中各部分内容,统一调配教学精力,合理使用教学资源,恰当安排教学的时间和空
间,提高教学效率。
  3.在国内相对系统介绍了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威特罗克(Wittrock, M.C.)“生成学习”新
概念,同时将培养小学生学会生成能力作为创新的载体进行初步的尝试,我们将“生成学习策略”
定义为:“一种运用可视化知识组织工具寻求深层理解意义与迁移活用知识技能的综合型创新性
学习方式”。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者较多地是从图示的外在形态和图示在促进思维与学习
中的作用来对已有图形进行划分的。我们则从促进思维、掌握结构和有利于自我监控的角度来对
可视化图形作出划分。这不仅因为图形本身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同时它更要服务于理清文内
关系和文外关系。更重要的是,同一种图示知识组织工具可以适合掌握多种事物结构,同一个事
物结构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图示知识组织工具。所以,我们暂拟了15个类别的图示方式,配上相应
的图示样例供教师与学生参照运用,并鼓励他们创造适合自己应用的图示工具。暂拟的15个图示
知识组织工具类别是:(1)纲目与框架;(2)要点与结论;(3)原因与结果;(4)分类与关
系;(5)观点与事实;(6)类同与差异;(7)辩护与反驳;(8)类比与隐喻;(9)概念(规
则、原理)与例证;(10)解释与说明;(11)猜想与证明;(12)程序与操作;(13)调节与
反思。(14)结构与功能;(15)设问与解答。我们在实践中尝试了如何使得可视化图形使思维
过程外显可现,如何使得可视化图形使知识生成迅捷巩固,如何使得可视化图形促进了知识的活
用迁移。不过,从现在一个学校的尝试来看,还不够充分,还需要有更多的试验工作来验证。
  4.我们在国内首先介绍了代著名教学设计理论家梅里尔(Merrill,M.D)新近极力倡导的新
教学方式——“五星教学模式”并且开展富有成效的试验工作。这一学与教的新方式其本意在于
从多种教学理论中概括出有效教学的共同成分,探究其一致性。五星教学模式为寻找优质高效的
教学提供了一种选择。我们近年来持续跟进梅里尔在五星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进展,发表了多篇
学术论文或者译文,同时在在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第一小学开展试验2-3年之后,十分成功,对
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效果很明显,研究成果获得了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基础教育
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别人可能做10年研究都不一定能获得这样的荣誉和取得实效,但是在这个
学校却做到了;在中小学课堂一线中,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得到了统一,老师尝到了学习和改造
国际先进教学理论的甜头。现在我们又在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开展五星教学的区域性改造试验工
作,总结五星教学模式的操作手册,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服务。
  5.我们还将目光转向了当代其他体现生成或者建构的新学习方式,为将来进一步的试验工作
做好铺垫,同时更加丰富“生成学习”的含义。具体来说有:(1)介绍了当代国际著名教学心
理学家和教学设计专家梅耶(Mayer,R.E)提出的“意义学习模式”和乔纳森(Jonassen,D.H)等人提
出“建构学习模式”,最近我们还着手评介梅耶在多媒体意义学习方面的新探索。(2)介绍了威
金斯等人(Wiggins,G)“促进理解模式”和马扎诺(Marzano,R.J)“学习维度模式”。它们都是
美国课程与视导学会近年来大力倡导,全力支持实践的学与教的主张。 介绍了埃特默
                              (3)     (Ertmer,
P)的“自我调节模式”和梅斯(Mace,R)的“通用学习模式”。其中“自我调节模式”是近年来有
关自我调节、自我效能学习观研究的侧面写照,反映了研究工作对智力、能力问题的新认识。而
“通用学习模式”则使我们透过其中看到了脑科学研究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对教育公平、均衡与协
调发展的重要影响,看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教育理念借助教育技术的力量有了更为广阔的实
践前景。
  上述有关学与教的模式都是国际一流学者倡导和实践的理论,这些理论大多从20世纪80年代
才开始成型、发展,其中有些理论在国内介绍很少,尚未进入课程或教育技术专家的研究视野,
有些虽有介绍,但还未被广大教师真正理解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加以借鉴、改造和运用。正鉴
于此,希望通过我们的介绍,能够对教学设计理论有更热忱的兴趣和追求,对教学改革实践有更
强的信心和决心。
6.在主成果专著《学与教的新方式》中,我们分章一共讨论了九种学与教的新方式,它们分
别是:时效利用型学与教的方式,概念掌握型学与教的方式,问题解决型学与教的方式,问题
引探型学与教的方式,生成理解型学与教的方式,项目学习型学与教的方式,互助合作型学与
教的方式,意愿激发型学与教方式和信息技术型学与教方式,其中七种是我们对原课题申报方
案的扩展研究或者相关研究,六种有中小学的直接试验依据。这表明:一线的教师和课程与教
学专业的硕士生可以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进行改革试验,其意义在于不仅可以验证和丰富理论,
同时也是促进自身成长的好途径。
  7.我们比较系统地向国内读者介绍了当代国际著名教育技术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乔纳森的
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观。在 1991 年发表的《分析和选择教学策略及方法》一文中,乔纳森整理
了近百种教学策略与方法,同时将它们纳入“创设教学情境、呈现教学内容、激活学习过程、评
估学习效果和安排教学事件”五个类别。稍后,乔纳森依据教育目标新分类的思路来重新提出教
学策略或者方法的框架。具体包括了以下 22 种:(1)设定教学目标,(2)明确学习情境,(3)
安排系统概览,(4)呈现内容信息,(5)讲解教学事例,(6)提示学习线索,(7)提出学习
建议,(8)提供学习操练,(9)反馈教学效果,(10)排序教学进程,(11)示范认知活动,
(12)辅导业绩表现,(13)支持业绩表现,(14)建立学习计划,(15)反思领域知识,(16)
促进探究过程,(17)强化协作学习,(18)促进知识回忆,(19)运用精细加工,(20)联系
原有知识,(21)善用组织策略,(22)反思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乔纳森将这 22 种教学策
略同新的学习结果分类进行匹配,由此为推进分类教学思想提供了新思路。我们通过发表长文《
依据学习结果选择教学策略——乔纳森的学习结果与教学策略适配观要义》(远程教育杂志,
2005.05)作了评介。
  7.我们比较关注“分类教学”的国际思潮,比较注意搜集、积累和介绍这方面的资料。同时开
始着手这方面的试验。这个思想是当代教学设计大师,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提出来,并且为
国际教学理论界普遍接受。加涅认为,不能仅仅是按照学校学科来划分教学策略,应该有这样一
种基本让认识就是:不同的学科有相同的学习结果;相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习结果。所以,不能
简单地说,究竟是发现策略好还是接受策略好,也不能简单地强调学科的特殊性。应该考虑学科
内容或者教材内容背后所隐藏的学习结果类型,从认知、情感和心理动作等领域来探讨教学策略
与方法。为此,我们在国内介绍了当代国际一流教学设计专家赖格卢特的《认知领域教学的基本
方法》长文,在《教学设计》教材中辟专章讨论《认知领域的分类教学指导》。
  8.我们将教学策略与教学原理和教学设计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精心挑选国际上最新的相关
研究或者理论,编译出版了56万字《现代教学原理、策略与设计》一书。该书包括了学与教的
变革、学与教的原理、学与教的策略与学与教的设计等4编31篇译文,汇集了国际一流教学理论、
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专家的真知灼见:展望面向21世纪的教学变革,分析不同学习理论,畅述
学生学习特点,勾勒基本的教学原理,聚焦培养思维技能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对教学过程进
行系统透视和精心设计等,旨在为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兼顾教学理论工作者、
教育技术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的需要,理论与应用并重。
四、研究成果推广的范围和取得的社会效益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同时也在我们近年承担的其他省部级相关课题的共同推进下,我们已
经逐渐形成了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和教育心理学三个领域的研究彼此吸收整合的特点,
将科研与教学以及社会服务(普及推广)内在联系其起来的特点。本研究促推进了比较系统探讨
学与教的新方式,同时在广义上促成了教学设计研究的深化,例如,我们已经出版《现代教学理
论与设计应用丛书》和国家精品课程教材《教学设计》,继而又能够将教学设计教材列入国家十
一五教材选题和面向师范院校编写教材《教学设计基础》,推动了学科发展。本项目组部分主要
成员盛群力、肖龙海和方红峰参加了国家和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家组,本项目负责人还
曾担任了一届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教学专业委员委员。
   本课题研究在《人民教育》、《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科学研究》、《全
球教育展望》、《开放教育研究》、《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公开刊物上发表学
术论文至少30篇以上,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中小学教育》等专题全文
转载。
   参与本课题研究的硕士生郑淑贞、沈琰和王耐等分别就课题研究的主题撰写毕业论文,获
得校级优秀论文,并且大部分已经被整合到相关成果获得中发表或者出版。
   本课题主要成果之一《合作学习》,已经获得杭州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
等奖(2006 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和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6 年,浙江省教
育厅)。本书和另一项研究相关成果《教学设计》一起也被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评
审列入“2006 年教师教育推荐使用资源目录”(公共教育学类第 8 号和第 23 号,参见“国家教
师教育课程资源网”)。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试验学校大多获得了教育行政部门办法的教学或者科研优秀成果奖。其
中,富阳市富春三小的《“学会表现”实践研究》获浙江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5);
舟山市沈家门第一小学的《五星教学的探索》获浙江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
杭州市时代小学《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中的应用阿研究》获杭州市新课程改革优秀科研成果一
等奖(2006);杭州富阳城厢职业高级中学《问题探究教学研究》获浙江省职业教育优秀科研成
果一等奖(2006)。
   本课题研究推动了学科建设,尤其明显的是课题组主要成员盛群力、褚献华和马兰分别担
任了浙江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了理论与设计》课程的主讲教师,该
课程于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精品课程,浙江省精品课程和浙江大学精品课程;2006年又被评为浙
江大学优质课程。
   本课题研究也使得主要成员的专业特色更加集中和明显,以教学设计领域为主的学与教的
新方式研究已经成为优势领域和特色方向。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依托国家精品课程《教学理论
与设计》(http://www.ced.zju.edu.cn /id/index.asp)网站,有近10万人次访问和免费浏览/下载我
们约100万字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我们至少在100个单位向2万人次宣讲我们的研究成果和相
关研究动态。
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也更加开拓了国际视野,课题组成员褚献华和盛群力于2002-2003年先
后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这一国际一流教学设计研究基地访学,访学结束后盛群力就在国内外公开
发行的《远程教育杂志》(ISSN1672-0008)杂志上,自2003年8月起特邀主持“教育技术与教学
设计国际新视野”专栏,已经发表撰译文20篇以上。



                    五、主要研究成果目录
  ◇专著《学与教的新方式》(盛群力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7 月,34 万字,提
交结题的标志性成果)
  ◇专著《合作学习设计》(盛群力、郑淑贞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7 月,24 万字,
提交结题的相关成果)
  ◇专著《小学生表现性学习探索》(肖龙海、陈玉海主编,盛群力审订,科学出版社,
2005 年 5 月,23 万字,提交结题的相关成果)
  ◇编著《合作学习》(马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5 月,25 万字,提交结题的相
关成果)
  ◇专著《五星教学的探索》(孙文波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年 4 月,21 万字)
  ◇译著《现代教学原理、策略与设计》(盛群力、马兰主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8 月,56 万字)
  ◇译著《有效的教学方法》(盛群力、胡平洲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10 月,40
万字)
  ◇在《人民教育》、《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科学研究、《全球教育
展望》、《开放教育研究》、《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
论文 30 篇以上,6 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中小学教育》等专题全
文转载。主要涉及表现学习新方式成果 4 篇;合作学习新方式成果 11 篇;生成学习新方式
成果 12 篇;一般教学策略与模式成果 10 篇;多媒体与网络学习方式研究成果 10 篇;教学
设计理论研究成果 22 篇(详见课题研究总报告)。
  ◇教材《教学设计》(国家精品课程教材,盛群力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12 月,39 万字)
  ◇国家精品课程《教学理论与设计》,2005 年,http://www.ced.zju.edu.cn /id/index.asp
  ◇在公开刊物《远程教育杂志》上自 2003 年 8 月起特邀主持“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国
际新视野”专栏,已经发表撰译文 20 篇以上。



                  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课题研究工作中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
一是对学与教的新方式如何整合运用研究的还是不够,同时对学与教的新方式如何进行分
类也探讨不够。
  二是研究工作结题的时间延误过长,这一方面同项目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出国访问一段时间
有关,另一方面也同最终成果交付出版等待时间有关,但是显然同项目负责人求全心理也有关。
  今后研究的设想主要是在教学设计领域内,重点就教学目标(学习结果)分类、教学策略与
方法和教学评价三者之间的一致性展开探讨,同时更加关注面向复杂学习和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
(包括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理论。
  完成了十五立项课题研究,能够为我国课程于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理论研究资料和实践探索经
验,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衷心感谢参与本科研究的所有成员,感谢对本课题研究提供各种
帮助的同志和朋友。不过,我们更多想到的是,在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研究的道路上,要想作出
一点探索,一点发现,是绝对不容易的事情,千万不能以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发现了什么大的
真理。教育现象的复杂性、教育规律的隐蔽性决定了我们每前进一小步都要花费相当的力气,都
需要有惊人的毅力和善于吃得起苦并且耐得住寂寞,时时刻刻想“造势”和“超越”的人,基本
上属于无知者无畏一类的表现。
  近闻浙江大学在研制“个性化制鞋系统”方面有重要突破,为技术创新和服务地方作出了贡
献,受到关注(省长和中国工程院院长来视察指导工作时都给予肯定)。这不由人联想到:自然
科学的发现和技术进步在社会发展和经济改革中的作用人们常常是给予充分肯定的,并且主张确
保其研发投入以作为自主创新的先决条件。可惜人文社会科学却相对没有如此幸运。实际上,教
学(育)科学被公认为是最难最复杂的科学,其中培养、教育人的技术含量是最大的,需要心无
旁骛尽力探究。我们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假以时日,类似的“个性化教学系统(设计)”,包
括学与教的新方式研究,也会受到应有的重视并且实践中迎来更加广阔的天地。



                                   2007.09.10

More Related Content

Viewers also liked

Conisbrough castle research2
Conisbrough castle research2Conisbrough castle research2
Conisbrough castle research2
Toni Lumley
 
Pre preliminary presentation
Pre preliminary presentationPre preliminary presentation
Pre preliminary presentation
vera2ann
 
Bpc presentation 5 10 updated
Bpc presentation 5 10 updatedBpc presentation 5 10 updated
Bpc presentation 5 10 updated
Alyssa Norwood
 
My dreams place
My dreams placeMy dreams place
My dreams place
Jsvargasc
 
Age films relating to topic
Age   films relating to topicAge   films relating to topic
Age films relating to topic
vera2ann
 
Ben mich
Ben michBen mich
Ben mich
benmich
 
Place and setting of historical dramas
Place and setting of historical dramasPlace and setting of historical dramas
Place and setting of historical dramas
vera2ann
 
Babolat polska prezentacja naciąganie
Babolat polska   prezentacja naciąganieBabolat polska   prezentacja naciąganie
Babolat polska prezentacja naciąganie
tttomasz
 
Getting started with power map preview september refresh
Getting started with power map preview september refreshGetting started with power map preview september refresh
Getting started with power map preview september refresh
Ming Gu
 

Viewers also liked (18)

Draka Offshore Engineered Cable Systems
Draka Offshore Engineered Cable SystemsDraka Offshore Engineered Cable Systems
Draka Offshore Engineered Cable Systems
 
Conisbrough Castle Research Development
Conisbrough Castle Research DevelopmentConisbrough Castle Research Development
Conisbrough Castle Research Development
 
Conisbrough castle research2
Conisbrough castle research2Conisbrough castle research2
Conisbrough castle research2
 
Powerpoint minust
Powerpoint minustPowerpoint minust
Powerpoint minust
 
Pre preliminary presentation
Pre preliminary presentationPre preliminary presentation
Pre preliminary presentation
 
Bpc presentation 5 10 updated
Bpc presentation 5 10 updatedBpc presentation 5 10 updated
Bpc presentation 5 10 updated
 
Maquia et al., 2013
Maquia et al., 2013Maquia et al., 2013
Maquia et al., 2013
 
MBE_Chapter6
MBE_Chapter6MBE_Chapter6
MBE_Chapter6
 
My dreams place
My dreams placeMy dreams place
My dreams place
 
Age films relating to topic
Age   films relating to topicAge   films relating to topic
Age films relating to topic
 
Ben mich
Ben michBen mich
Ben mich
 
Place and setting of historical dramas
Place and setting of historical dramasPlace and setting of historical dramas
Place and setting of historical dramas
 
Babolat polska prezentacja naciąganie
Babolat polska   prezentacja naciąganieBabolat polska   prezentacja naciąganie
Babolat polska prezentacja naciąganie
 
Getting started with power map preview september refresh
Getting started with power map preview september refreshGetting started with power map preview september refresh
Getting started with power map preview september refresh
 
Central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Central immunological toleranceCentral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Central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Brochureweb
BrochurewebBrochureweb
Brochureweb
 
Solare business
Solare businessSolare business
Solare business
 
Solare b2b feb2013-hd
Solare b2b feb2013-hdSolare b2b feb2013-hd
Solare b2b feb2013-hd
 

Similar to 学与教的新方式

香港六合彩今年飞黄腾达
香港六合彩今年飞黄腾达香港六合彩今年飞黄腾达
香港六合彩今年飞黄腾达
ailulu
 
香港六合彩<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六合彩香港六合彩<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六合彩
ysnrrkh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woway
 
頁面擷取自-2022高等教育教學理論與實務國際研討會=摘要.pdf
頁面擷取自-2022高等教育教學理論與實務國際研討會=摘要.pdf頁面擷取自-2022高等教育教學理論與實務國際研討會=摘要.pdf
頁面擷取自-2022高等教育教學理論與實務國際研討會=摘要.pdf
110A3
 
召集人會議970107
召集人會議970107召集人會議970107
召集人會議970107
myragood
 
召集人會議970107
召集人會議970107召集人會議970107
召集人會議970107
myragood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puhhut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kunlun
 

Similar to 学与教的新方式 (20)

運用創造思考教學於綜合活動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孩子行動,世界大不同」教學方案為例
運用創造思考教學於綜合活動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孩子行動,世界大不同」教學方案為例運用創造思考教學於綜合活動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孩子行動,世界大不同」教學方案為例
運用創造思考教學於綜合活動領域教學之行動研究:以「孩子行動,世界大不同」教學方案為例
 
香港六合彩今年飞黄腾达
香港六合彩今年飞黄腾达香港六合彩今年飞黄腾达
香港六合彩今年飞黄腾达
 
2006ASAP教案規劃
2006ASAP教案規劃2006ASAP教案規劃
2006ASAP教案規劃
 
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
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
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
 
香港六合彩<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六合彩香港六合彩<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頁面擷取自-2022高等教育教學理論與實務國際研討會=摘要.pdf
頁面擷取自-2022高等教育教學理論與實務國際研討會=摘要.pdf頁面擷取自-2022高等教育教學理論與實務國際研討會=摘要.pdf
頁面擷取自-2022高等教育教學理論與實務國際研討會=摘要.pdf
 
4学改革与研究
4学改革与研究4学改革与研究
4学改革与研究
 
召集人會議970107
召集人會議970107召集人會議970107
召集人會議970107
 
召集人會議970107
召集人會議970107召集人會議970107
召集人會議970107
 
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
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
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
 
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
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
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
 
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
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
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
 
香港六合彩-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六合彩香港六合彩-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六合彩
 
fxxcwl
fxxcwlfxxcwl
fxxcwl
 
香港六合彩-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六合彩香港六合彩-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六合彩
六合彩六合彩
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
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
香港六合彩 » SlideShare
 

学与教的新方式

  • 1. 学与教的新方式及其整合研究 课题成果公报 盛 群 力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课题名称:学与教的新方式及其整合研究 批准号:DHA010267 课题类别:教育部重点课题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负责人:盛群力,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qlsheng57@126.com) 主要成员:马兰、褚献华、肖龙海、郑淑贞、陈玉海、孙文波、项海刚、徐新德、刘金虎等; 其他成员还有方红峰、茅育青、薛晓嫘、吴文胜、车燕虹、周宗钞、王云英、孙伟良、何永 刚、方凌雁、沈 琰、张 慧、孙爱萍、吴海军、薛二勇和李娥兰等。 浙江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和教育技术学的部分硕士研究生参加了课题研究;杭 州市富阳富春第三小学、杭州市时代小学、杭州市临安城南小学、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第一小学 和杭州富阳城厢职业高级中学等参加了课题实践/试验工作。在总结有关合作学习的成果时,吸 收了我们于“八五”和“九五”期间在杭州市第十一中学和杭州市胜利小学开展的相关实验研究 成果。另外,杭州市饮马井巷小学参加了本课题后期的拓展研究,宁波市江东区的相关小学也参 加了与本课题相关的“五星教学”拓展研究。还有浙江省衢州第二高级中学,浙江省沈家门第一 初级中学,杭州市临安天目高级中学对本课题也有帮助。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学与教的新方式是指在学习或教学活动中学习者或者教师所采用的达成教学(学习)任 务的总体特征/风格。本课题研究主题是“学与教的新方式及其整合研究”。所谓的“方式”,恐怕 不是原来教学论意义上理解的“方式”。原来我们说方式,更多是指“教学方法”下的具体做法。例 如,“讲授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其所属的各种具体方式由“讲读”、“讲解”、“讲演”等等。 本课题研究的学与教的方式,更多的是指“approaches”,即为达成教学目标而做出的各种努力之 总和。按我们看来,要说出教学方法(instructional methods,instructional ways)、教学方式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instructional modes)、教学模式(instructional models)、教学策略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和教学架构(instructional architectures)等之间到底有多少区别,这实 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视角和层次上来说这件事情,不可能强求一律。但是 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探讨“如何教”。如果说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有什么分工的话,那么课程理
  • 2. 论应该更多的去考虑“教什么”。当然,我们会说两者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呀,难以割裂。但是现 在有一种倾向将“课程”的概念无限拓展,恨不得“课程”就等于“教育”,更不消说将“教学”的概念 囊括其中。我们认为,就像以前将“课程”等同于“教学内容”并不妥当一样,现在将“教学”混同于 “课程实施”也未必见得是一件好事。在确定了“教什么”之后,“如何教”同样是一件十分棘手的事 情。困难可能不在于我们是否有多少教学策略可供选择,更多的情况是我们不知道依据什么来选 择教学策略与方法。 当然,我们知道,对教学模式做出最有权威分类的是乔伊斯等人的研究(Models of Teaching, Bruce Joyce,Marsha Weil,Emily Calhoun,2004),主要分为“四大家族”:(1) 信息加工 型教学模式,包括了归纳思维模式,概念获得模式,图示/语词归纳模式,科学探究和探究训练 模式,记忆模式,综合创造模式,讲解指导模式。(2)社会交往型模式,包括了搭档学习模式 和价值效仿模式。(3)个性张扬模式,包括了非指示性教学模式和形成积极自我概念模式。(4) 行为系统模式,包括了掌握学习模式,直接指导模式和模拟训练模式。 在教学研究领域,还有一种分类方法将教学策略分为直导教学(direct instruction)、引导教 学(in-direct instruction)和自导教学(self-direct instruction)。这也是一种不错的思路,层层递 进,尤其是将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和自我调节的学习用“自导”加以概括。 乔纳森近年提出了五种基本的学习策略,它们分别是:(1)主动学习策略(A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聚焦于探索。(2)建构学习策略(Constru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考虑学习者已 有的学习经验和兴趣。(3)合作学习策略(Cooperative Learning Strategies)利用与分享不同学 习个体的知识。(4)反思学习策略(Refle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为学习者完善知识与能力提 供了时机。(5)真实学习策略(Authentic Learning Strategies),以上四种策略都是建立在完成 真实任务的基础上,也就是能够超越教科书学习的程度自现实生活中积极运用知识技能。真实任 务强调了学习者参与有意义的,现实的问题,参与案例型和问题型学习环境,关注社区和校外世 界的问题,与个人的特点联系起来。 高文教授在所著《教学模式论》(2002,上海教育出版社)中介绍了四组(基于知识组织与 表征、基于问题解决、基于情景认知与意义建构、基于活动促进发展)共十种学习与教学模式的 理论基础及实施方式。 钟志贤教授在《信息化教学模式》(2005,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中也提出了十种学与 教的模式。分别是主题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模式、Webquest 教学模式、网络协 作学习模式、案例学习模式、情境化教学模式、概念地图教学模式、电子学档教学模式和个性化 教学模式。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积极倡导主动、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新方式,与这一精神完全 相吻合的是,本课题研究提出以“生成、合作与表现”作为代表性的学与教新方式。生成性 学习(generative learning)突出的是组织知识、丰富想象、扩展思维、自主探究。合作性学 习(cooperative learning)体现为协同努力、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达标、分享结果。
  • 3. 表现性学习(performance-based learning)则旨在外显品质、凸现能力、重在体验、行动中 学、结果为本。 本课题研究着重想探讨三种新学习方式内在精神的相通性及其面对实际的学生进行整 合运用的可能性。生成的结果往往就是要想表现的东西,表现的结果又为新的生成带来了前 提;而连接这两个方面的是合作;生成需要合作,表现亦需要合作。一个善生成、肯合作、 能表现的学习者,是有很大学习潜力的人,是将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融为一体的。我们的目 的是通过探讨新的教学理论为培养新人服务。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 学生互助合作学习的策略体系、技能养成和团体管理风格。这方面的创新突破我们 是依据接受——发现和帮助——协同两个维度四种结合情况来开发出具体的小组互助合作 学习策略体系,以此大大提高其课堂适应面及可行性。 (2) 表现性学习(教学)活动的类型、特征及其评价方式。我们着重探讨课堂或班级活 动中如何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现其才能与品质,“学以致表”,学用结合。 (3) 生成性学习的特征及其可视化工具在促进学生学业表现中的作用。具体来说我们按 照学习活动中知识加工组织的类别——纲目与框架;要点与结论;原因与结果;分类与关系; 观点与事实;类同与差异;辩护与反驳;类比与隐喻;猜想与证明;概念(规则、原理)与 例证;解释与说明;程序与操作;设问与解答;结构与功能;反思与监控等——来帮助学生 进行思维、想象与记忆。所有类别的知识加工都配上可视化的图示标识,使得学生形成强有 力的知识组织网络。 从原来的课题申报方案来看,我们当时主要是探索合作学习、表现学习和生成学习三种 新方式及其整合运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尤其是在延期结题的几年时间里,我们扩展了“五 星教学模式”研究,扩展了有关学与教的新方式(新策略)乃至系统设计教学的国际新视野 考察,从总体上丰富了原来的研究设想(具体的成果、意义与说明请参见“三、课题研究取 得的主要成果和学术价值”部分)。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与途径是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新文献、理论探讨与概括、中小学实际 应用尝试检验等相结合。课题组成员中理论工作者、教研人员、中小学校长与教师协同努力, 各展其长。 从应用理论研究这一视角来说,我们的研究方法主要特色是广泛利用第一手文献资料来筛选 提炼综合,因此我们立足于国际教学理论发展的新基点,从多方面理论引进和消化学与教的新方 式,同时在中小学尝试应用、检验和发展。我们广泛利用了互联网资料和专业数据库资料,这大 大节省了研究的费用和时间精力。 在研究方法上的一个主要特色是我们比较注意将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教育技术三者结合起 来,十分关注三个学科在学与教的新方式研究中共同的理念和研究结论。例如我们率先向国内同 行介绍了美国心理学会历时多年推出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心理学原理”,这个文献被认为是美
  • 4. 国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导文献;我们还在国内率先介绍了美国课程论专家、教育心理学专家和 测量评估专家组成的团队历时10年修订的布卢姆教育目标(认知目标)分类学。 在研究方法上的另一个特点是我们十分重视将科研(课题)和教学以及社会服务(研究结果 的普及推广)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已经摈弃了为课题立项而研究,为论文发表而研究。我们希望 通过研究工作接触实践,通过研究工作推动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研究工作普及教学 理论改进实践。可以这样说,我们能够在课题研究期间获得国家精品课程、浙江省精品课程和浙 江大学精品课程,获得浙江大学教学改革一等奖和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改革二等奖,就是这 样努力实践尝试的结果。 在研究方法上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我们比较慎重地选择试验学校。理论和实践如何联系,这 有多种方式多种路径可走。有些课题主持人选择很多试验学校进行试验,有些机构甚至愿意借教 育部课题的名义进行“合作/联盟”。我们非常认真地对待这样的事情。我们联系的几所学校和 几位老师,可以说都是定向的,尤其是注重有什么成果可以拿出手,是不是真正在做事情。在和 学校联系的应用研究过程中,教学理论工作者与教师的融合不是教师围着理论工作者转,而是把 教师看成是主要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这种结合是以学校教育情境为中心的,以教师为研究主体, 双方不仅仅是交流信息,更重要的是互动中讨论问题,提高认识,明确方向,是 “双赢”的过程。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学术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在于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如何教”的问题。教学理论同课程理论、教学 设计同课程设计都是彼此补益、互为映照的研究与实践领域。我们将本课题聚焦于“合作学习、 表现学习和生成学习”,就是考虑如何依据学习者主动性的发挥,广泛吸收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研 究成果,同时注重在我们国家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背景下做一些探索。 本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学术价值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合作学习理论以及深化研究在大班额班级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 ◇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创新特点,包括:(1)共同发展,善用差异;(2)价值重建,聚焦意 愿;(3)交往对话,学生自主;(4)利益一致,责任明确;(5)公平竞争,奖励集体;(6) 多样体验,反思评议。 ◇按照一般教学策略中“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维度同合作学习中“帮助型和协同型”维度进 行匹配组合,提出了两个维度四种组合情况的操作策略,其中“发现性协同型合作学习”同现在中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比较流行的研究性学习相仿。 ◇提出了什么样的教学任务适宜于合作学习,主张在体现互动、互助、协同、整合、求新、 辨析、评判和表现等教学任务时应该更多地考虑合作学习方式 ◇提出了运用系统方式来设计合作学习,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合作学习设计中的目标、方法、 策略、课堂结构、人际交往、学习情景、教学评估和管理等设计。
  • 5. ◇比较重视介绍以往国内忽略的合作学习简易方法,同时,也比较重视介绍合作学习的倡导 者卡干和杰克布斯的观点,为在我国大班额条件下开展合作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材料。 ◇比较旗帜鲜明地提出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态度价值观,相关 论文在《人民教育》和《课程教材教法》杂志上发表后,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 教育》等全文转载,引起读者较大反响。 ◇对合作学习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如何恰当地运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在《人民教 育》和《教育科学研究》发表了四篇访谈、特约稿或者论文予以讨论。 2.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学会表现”新概念,同时将培养小学生学会表现能力作为创新的载体进 行实践研究。倡导“学以致表”(from Knowing to Showing)是当今国际课程与教学领域改革的焦 点之一。表现性学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学会表现”就是将所吸收的东西以适当的方式外化 出来,由内而外,以内养外,通过表现达到善待自我与欣赏别人、个体多样表现与群体共同发展 的统一。 ◇探索表现性学习的结构及策略。我们努力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递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 (即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构建以倡导表 , 现(指导表现过程、聚焦表现难点、强化表现深度、共享表现结果、反思表现得失)为核心的课 堂结构。 ◇大力拓展表现性学习的时空。我们从校内和校外两条途径入手,校内主抓校园文化建设, 以主题班会、才艺汇演、作品展示为主流,同时有针对性地发挥少儿艺术学校的传统优势;校外 依托家长学校,主抓社区服务、社会考察、家庭表现等,拓宽学生表现的时空,提供学生表现的 机会与场所,引导并逐渐形成人人愿表现、爱表现、敢表现、会表现的舆论和气氛,潜移默化地 积极影响学生表现力的发展。 ◇探索表现性学习的评价新方式。结合新课程评价理念,依据本课题的特点,我们选择合了 适的评价方式,并促使评价功能进行转换,着重使评价指向学生的表现,指向提升学生的表现意 愿和表现能力。 ◇尝试以《“表现学习”设计方案》按单元设计来备课。其优点是教师对教材整体钻研,纲举 目张,对单元中各知识点、技能、情感的目标统领在胸,整体而主动地把握教材,教学设计时能 有机联系单元中各部分内容,统一调配教学精力,合理使用教学资源,恰当安排教学的时间和空 间,提高教学效率。 3.在国内相对系统介绍了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威特罗克(Wittrock, M.C.)“生成学习”新 概念,同时将培养小学生学会生成能力作为创新的载体进行初步的尝试,我们将“生成学习策略” 定义为:“一种运用可视化知识组织工具寻求深层理解意义与迁移活用知识技能的综合型创新性 学习方式”。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者较多地是从图示的外在形态和图示在促进思维与学习 中的作用来对已有图形进行划分的。我们则从促进思维、掌握结构和有利于自我监控的角度来对 可视化图形作出划分。这不仅因为图形本身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同时它更要服务于理清文内 关系和文外关系。更重要的是,同一种图示知识组织工具可以适合掌握多种事物结构,同一个事
  • 6. 物结构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图示知识组织工具。所以,我们暂拟了15个类别的图示方式,配上相应 的图示样例供教师与学生参照运用,并鼓励他们创造适合自己应用的图示工具。暂拟的15个图示 知识组织工具类别是:(1)纲目与框架;(2)要点与结论;(3)原因与结果;(4)分类与关 系;(5)观点与事实;(6)类同与差异;(7)辩护与反驳;(8)类比与隐喻;(9)概念(规 则、原理)与例证;(10)解释与说明;(11)猜想与证明;(12)程序与操作;(13)调节与 反思。(14)结构与功能;(15)设问与解答。我们在实践中尝试了如何使得可视化图形使思维 过程外显可现,如何使得可视化图形使知识生成迅捷巩固,如何使得可视化图形促进了知识的活 用迁移。不过,从现在一个学校的尝试来看,还不够充分,还需要有更多的试验工作来验证。 4.我们在国内首先介绍了代著名教学设计理论家梅里尔(Merrill,M.D)新近极力倡导的新 教学方式——“五星教学模式”并且开展富有成效的试验工作。这一学与教的新方式其本意在于 从多种教学理论中概括出有效教学的共同成分,探究其一致性。五星教学模式为寻找优质高效的 教学提供了一种选择。我们近年来持续跟进梅里尔在五星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进展,发表了多篇 学术论文或者译文,同时在在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第一小学开展试验2-3年之后,十分成功,对 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效果很明显,研究成果获得了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基础教育 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别人可能做10年研究都不一定能获得这样的荣誉和取得实效,但是在这个 学校却做到了;在中小学课堂一线中,教学研究和科研工作得到了统一,老师尝到了学习和改造 国际先进教学理论的甜头。现在我们又在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开展五星教学的区域性改造试验工 作,总结五星教学模式的操作手册,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服务。 5.我们还将目光转向了当代其他体现生成或者建构的新学习方式,为将来进一步的试验工作 做好铺垫,同时更加丰富“生成学习”的含义。具体来说有:(1)介绍了当代国际著名教学心 理学家和教学设计专家梅耶(Mayer,R.E)提出的“意义学习模式”和乔纳森(Jonassen,D.H)等人提 出“建构学习模式”,最近我们还着手评介梅耶在多媒体意义学习方面的新探索。(2)介绍了威 金斯等人(Wiggins,G)“促进理解模式”和马扎诺(Marzano,R.J)“学习维度模式”。它们都是 美国课程与视导学会近年来大力倡导,全力支持实践的学与教的主张。 介绍了埃特默 (3) (Ertmer, P)的“自我调节模式”和梅斯(Mace,R)的“通用学习模式”。其中“自我调节模式”是近年来有 关自我调节、自我效能学习观研究的侧面写照,反映了研究工作对智力、能力问题的新认识。而 “通用学习模式”则使我们透过其中看到了脑科学研究和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对教育公平、均衡与协 调发展的重要影响,看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教育理念借助教育技术的力量有了更为广阔的实 践前景。 上述有关学与教的模式都是国际一流学者倡导和实践的理论,这些理论大多从20世纪80年代 才开始成型、发展,其中有些理论在国内介绍很少,尚未进入课程或教育技术专家的研究视野, 有些虽有介绍,但还未被广大教师真正理解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加以借鉴、改造和运用。正鉴 于此,希望通过我们的介绍,能够对教学设计理论有更热忱的兴趣和追求,对教学改革实践有更 强的信心和决心。
  • 7. 6.在主成果专著《学与教的新方式》中,我们分章一共讨论了九种学与教的新方式,它们分 别是:时效利用型学与教的方式,概念掌握型学与教的方式,问题解决型学与教的方式,问题 引探型学与教的方式,生成理解型学与教的方式,项目学习型学与教的方式,互助合作型学与 教的方式,意愿激发型学与教方式和信息技术型学与教方式,其中七种是我们对原课题申报方 案的扩展研究或者相关研究,六种有中小学的直接试验依据。这表明:一线的教师和课程与教 学专业的硕士生可以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进行改革试验,其意义在于不仅可以验证和丰富理论, 同时也是促进自身成长的好途径。 7.我们比较系统地向国内读者介绍了当代国际著名教育技术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乔纳森的 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观。在 1991 年发表的《分析和选择教学策略及方法》一文中,乔纳森整理 了近百种教学策略与方法,同时将它们纳入“创设教学情境、呈现教学内容、激活学习过程、评 估学习效果和安排教学事件”五个类别。稍后,乔纳森依据教育目标新分类的思路来重新提出教 学策略或者方法的框架。具体包括了以下 22 种:(1)设定教学目标,(2)明确学习情境,(3) 安排系统概览,(4)呈现内容信息,(5)讲解教学事例,(6)提示学习线索,(7)提出学习 建议,(8)提供学习操练,(9)反馈教学效果,(10)排序教学进程,(11)示范认知活动, (12)辅导业绩表现,(13)支持业绩表现,(14)建立学习计划,(15)反思领域知识,(16) 促进探究过程,(17)强化协作学习,(18)促进知识回忆,(19)运用精细加工,(20)联系 原有知识,(21)善用组织策略,(22)反思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乔纳森将这 22 种教学策 略同新的学习结果分类进行匹配,由此为推进分类教学思想提供了新思路。我们通过发表长文《 依据学习结果选择教学策略——乔纳森的学习结果与教学策略适配观要义》(远程教育杂志, 2005.05)作了评介。 7.我们比较关注“分类教学”的国际思潮,比较注意搜集、积累和介绍这方面的资料。同时开 始着手这方面的试验。这个思想是当代教学设计大师,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提出来,并且为 国际教学理论界普遍接受。加涅认为,不能仅仅是按照学校学科来划分教学策略,应该有这样一 种基本让认识就是:不同的学科有相同的学习结果;相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习结果。所以,不能 简单地说,究竟是发现策略好还是接受策略好,也不能简单地强调学科的特殊性。应该考虑学科 内容或者教材内容背后所隐藏的学习结果类型,从认知、情感和心理动作等领域来探讨教学策略 与方法。为此,我们在国内介绍了当代国际一流教学设计专家赖格卢特的《认知领域教学的基本 方法》长文,在《教学设计》教材中辟专章讨论《认知领域的分类教学指导》。 8.我们将教学策略与教学原理和教学设计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精心挑选国际上最新的相关 研究或者理论,编译出版了56万字《现代教学原理、策略与设计》一书。该书包括了学与教的 变革、学与教的原理、学与教的策略与学与教的设计等4编31篇译文,汇集了国际一流教学理论、 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专家的真知灼见:展望面向21世纪的教学变革,分析不同学习理论,畅述 学生学习特点,勾勒基本的教学原理,聚焦培养思维技能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对教学过程进 行系统透视和精心设计等,旨在为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兼顾教学理论工作者、 教育技术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的需要,理论与应用并重。
  • 8. 四、研究成果推广的范围和取得的社会效益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同时也在我们近年承担的其他省部级相关课题的共同推进下,我们已 经逐渐形成了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和教育心理学三个领域的研究彼此吸收整合的特点, 将科研与教学以及社会服务(普及推广)内在联系其起来的特点。本研究促推进了比较系统探讨 学与教的新方式,同时在广义上促成了教学设计研究的深化,例如,我们已经出版《现代教学理 论与设计应用丛书》和国家精品课程教材《教学设计》,继而又能够将教学设计教材列入国家十 一五教材选题和面向师范院校编写教材《教学设计基础》,推动了学科发展。本项目组部分主要 成员盛群力、肖龙海和方红峰参加了国家和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家组,本项目负责人还 曾担任了一届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教学专业委员委员。 本课题研究在《人民教育》、《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科学研究》、《全 球教育展望》、《开放教育研究》、《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公开刊物上发表学 术论文至少30篇以上,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中小学教育》等专题全文 转载。 参与本课题研究的硕士生郑淑贞、沈琰和王耐等分别就课题研究的主题撰写毕业论文,获 得校级优秀论文,并且大部分已经被整合到相关成果获得中发表或者出版。 本课题主要成果之一《合作学习》,已经获得杭州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 等奖(2006 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和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6 年,浙江省教 育厅)。本书和另一项研究相关成果《教学设计》一起也被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评 审列入“2006 年教师教育推荐使用资源目录”(公共教育学类第 8 号和第 23 号,参见“国家教 师教育课程资源网”)。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试验学校大多获得了教育行政部门办法的教学或者科研优秀成果奖。其 中,富阳市富春三小的《“学会表现”实践研究》获浙江省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5); 舟山市沈家门第一小学的《五星教学的探索》获浙江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 杭州市时代小学《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中的应用阿研究》获杭州市新课程改革优秀科研成果一 等奖(2006);杭州富阳城厢职业高级中学《问题探究教学研究》获浙江省职业教育优秀科研成 果一等奖(2006)。 本课题研究推动了学科建设,尤其明显的是课题组主要成员盛群力、褚献华和马兰分别担 任了浙江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了理论与设计》课程的主讲教师,该 课程于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精品课程,浙江省精品课程和浙江大学精品课程;2006年又被评为浙 江大学优质课程。 本课题研究也使得主要成员的专业特色更加集中和明显,以教学设计领域为主的学与教的 新方式研究已经成为优势领域和特色方向。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依托国家精品课程《教学理论 与设计》(http://www.ced.zju.edu.cn /id/index.asp)网站,有近10万人次访问和免费浏览/下载我 们约100万字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我们至少在100个单位向2万人次宣讲我们的研究成果和相 关研究动态。
  • 9. 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也更加开拓了国际视野,课题组成员褚献华和盛群力于2002-2003年先 后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这一国际一流教学设计研究基地访学,访学结束后盛群力就在国内外公开 发行的《远程教育杂志》(ISSN1672-0008)杂志上,自2003年8月起特邀主持“教育技术与教学 设计国际新视野”专栏,已经发表撰译文20篇以上。 五、主要研究成果目录 ◇专著《学与教的新方式》(盛群力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7 月,34 万字,提 交结题的标志性成果) ◇专著《合作学习设计》(盛群力、郑淑贞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7 月,24 万字, 提交结题的相关成果) ◇专著《小学生表现性学习探索》(肖龙海、陈玉海主编,盛群力审订,科学出版社, 2005 年 5 月,23 万字,提交结题的相关成果) ◇编著《合作学习》(马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5 月,25 万字,提交结题的相 关成果) ◇专著《五星教学的探索》(孙文波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年 4 月,21 万字) ◇译著《现代教学原理、策略与设计》(盛群力、马兰主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6 年 8 月,56 万字) ◇译著《有效的教学方法》(盛群力、胡平洲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10 月,40 万字) ◇在《人民教育》、《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科学研究、《全球教育 展望》、《开放教育研究》、《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 论文 30 篇以上,6 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中小学教育》等专题全 文转载。主要涉及表现学习新方式成果 4 篇;合作学习新方式成果 11 篇;生成学习新方式 成果 12 篇;一般教学策略与模式成果 10 篇;多媒体与网络学习方式研究成果 10 篇;教学 设计理论研究成果 22 篇(详见课题研究总报告)。 ◇教材《教学设计》(国家精品课程教材,盛群力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 12 月,39 万字) ◇国家精品课程《教学理论与设计》,2005 年,http://www.ced.zju.edu.cn /id/index.asp ◇在公开刊物《远程教育杂志》上自 2003 年 8 月起特邀主持“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国 际新视野”专栏,已经发表撰译文 20 篇以上。 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课题研究工作中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
  • 10. 一是对学与教的新方式如何整合运用研究的还是不够,同时对学与教的新方式如何进行分 类也探讨不够。 二是研究工作结题的时间延误过长,这一方面同项目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出国访问一段时间 有关,另一方面也同最终成果交付出版等待时间有关,但是显然同项目负责人求全心理也有关。 今后研究的设想主要是在教学设计领域内,重点就教学目标(学习结果)分类、教学策略与 方法和教学评价三者之间的一致性展开探讨,同时更加关注面向复杂学习和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 (包括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理论。 完成了十五立项课题研究,能够为我国课程于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理论研究资料和实践探索经 验,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衷心感谢参与本科研究的所有成员,感谢对本课题研究提供各种 帮助的同志和朋友。不过,我们更多想到的是,在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研究的道路上,要想作出 一点探索,一点发现,是绝对不容易的事情,千万不能以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发现了什么大的 真理。教育现象的复杂性、教育规律的隐蔽性决定了我们每前进一小步都要花费相当的力气,都 需要有惊人的毅力和善于吃得起苦并且耐得住寂寞,时时刻刻想“造势”和“超越”的人,基本 上属于无知者无畏一类的表现。 近闻浙江大学在研制“个性化制鞋系统”方面有重要突破,为技术创新和服务地方作出了贡 献,受到关注(省长和中国工程院院长来视察指导工作时都给予肯定)。这不由人联想到:自然 科学的发现和技术进步在社会发展和经济改革中的作用人们常常是给予充分肯定的,并且主张确 保其研发投入以作为自主创新的先决条件。可惜人文社会科学却相对没有如此幸运。实际上,教 学(育)科学被公认为是最难最复杂的科学,其中培养、教育人的技术含量是最大的,需要心无 旁骛尽力探究。我们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假以时日,类似的“个性化教学系统(设计)”,包 括学与教的新方式研究,也会受到应有的重视并且实践中迎来更加广阔的天地。 2007.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