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14
李慧君(10023244)
1
教案設計
教學範圍:閱讀教學
課題:單元十 大自然的孩子 第二課 《尋找大自然》
年級:二年級
課本:啟思語文新天地(二下第二冊)
課節:三教節(每節四十五分鐘)
甲、 學生已有知識:
1) 學生有接觸大自然的經驗;(對應情意經驗)
2) 學生已掌握運用「明喻」;(對應語文知識)
乙、 學習目的:
完成本課後,學生能夠:
1) 說出課文的內容大意。
2) 正確地說出、寫出並運用下列生字新詞:
a) 尋找
b) 山巔
c) 邊緣
d) 打理
e) 露出
f) 含苞
3) 說出上述新詞的意義,並運用新詞造句。
4) 說出課文的中心思想──只要肯堅持,城市裏的人還是可以找到大自然的蹤跡,享受大
自然的樂趣。
5) 體驗從城市中尋找綠色生活,享受自然之趣。
6) 運用修辭手法「比喻」造句。
李慧君(10023244)
2
教學過程:
第一教節(45 分鐘)
時間 學習成效 教學活動 活動內容/程式(講述/提問/指示) 教學安排 理論闡述
4’ 一、引起動機 引入
(經驗分享)
提問:
1. 老師分享一次接觸大自然的經驗。
2. 邀請同學分享一次接觸大自然的經驗。
展示相片
利用提問引起學生的興
趣,讓他們分享經驗,帶出
課題。
15’ 二、發展
內容理解
(學生能說出課文的內容
大意)
默讀前提示
默讀課文
默讀後提問
提問:
1. 文中的一家人在甚麼地方尋找大自然?他們找到了甚麼角
落?
2. 他們有甚麼活動?
指示:
1. 老師巡視學生的默讀情況,並以眼神或手勢示意學生專心。
提問:
1. 文中的一家人在甚麼地方尋找大自然?他們找到了甚麼角
落?1
板書課題
指示學生合
默讀前提問可引導學生了
解課文重點,提高注意力。
讓學生迅速瀏覽課文,初步
了解課文大意,同時培養獨
立閱讀的能力。
協助學生整理默讀後資
料,初步總結課文,有助深
化和鞏固課文,並訓練學生
口述能力。
1 街角的公園、獅子山、學校的後院、窗子的邊緣。
李慧君(10023244)
3
2. 他們有甚麼活動?2
3. 尋找大自然就像甚麼?3
上課本
17’ 三、精讀課文 指示:
1. 學生再次默讀課文,圈出不明白的字詞。
指示學生打
開課本
四、解釋詞語
(學生能夠說出以下新詞
的形、音、義。)
a) 尋找
引入
(直觀法)
解釋
(語素分析
法)
連結課文
指示:
1. 請一位同學在兩圖中尋找不同的地方。
提問及講述:
1. 「尋」字字型像手持工具去量度物件。
2. 詞義引申至找、搜索、發現的意思。
提問:
1. 文中一家人找尋的是怎樣的地方?請形容一下。4
展示幻燈片 以遊戲讓學生親身經驗,初
步認識語義。
以上文下理釋詞,同時加深
課文內容理解。
2 散步、練拳、遠足、觀天、打理菜田、賞花。
3 「鳥兒的翅膀尋找天空」、「花草如需要陽光和雨點」。
4 都是有植物、陽光、接近大自然的地方。
李慧君(10023244)
4
引申
(近義詞)
提問:
1. 請同學在自己的椅背尋找紙條,共有 6 張。
2. 把「尋找」的近義詞貼在「寶藏」上,反義詞則貼在「垃圾
箱」上。5
3. 讀出詞語。
擴充學生識詞量。
b) 山巔 引入
(直觀法)
解釋
(部首分析
法)
連結課文
提問:
1. 展示「香港奇石」的圖片。
2. 你們覺得這些山石像甚麼?
講述、提問:
1. 「巔」從山部,引申至與山有關。
2. 「山巔」指山頂。
3. 「巔」音「甸」。
提問:
1. 為甚麼爸爸會去獅子山巔?6
以圖片讓學生親身經驗,初
步認識語義。
以上文下理釋詞,同時加深
課文內容理解。
c) 邊緣 引入
(直觀法)
提問:
1. 展示圖片。
展示幻燈片 以身體動作讓學生親身經
驗,初步認識語義。
5 近義詞:追尋、追求、探索、尋覓;反義詞:丟棄、拋棄。
6 山巔空氣清新,風景優美,是遠足、練拳的好地方。
李慧君(10023244)
5
解釋
(部首、語素
分析法)
寫字教學
2. 他站在哪個位置?
講述:
1. 「緣」從「糸」部,引申與絲或絲織品有關,本義為衣物縫
鎖的布邊。
2. 「邊緣」指沿邊的部分,多指靠近邊界的較大部分。
3. 「緣」讀音為「完」。
講述:
1. 形象分析法:「用繩索把豬的嘴巴繫緊。」
2. 字型結構分析
甲、 「緣」:十五劃
乙、 左右相等
1 2
3. 老師用口唱書空法,並按筆順板書一次。
4. 請學生用手指在桌上寫「緣」字一次。
5. 請同學到黑板示範寫出「緣」字,並提供回饋。
畫出結構圖
利用部首知識把字形與字
義連繫起來,有助學生理解
和記憶。8
更正同學的字型、筆順、結
構問題。
8 潘自由(1997):《漢字部首淺析》,中國,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頁 1。
李慧君(10023244)
6
連結課文
引申
(近形、同
音)
提問:
1. 為甚麼媽媽會去窗子的邊緣尋找大自然?那兒有甚麼?7
講述、提問:
1. 「正字大搜查」──請同學把正確的詞語打剔,錯誤的打叉。
2. 與「緣」字音相同的如「完」、「原」、「沿」;與「緣」
字形相同如「綠」。
以上文下理釋詞,同時加深
課文內容理解。
擴充學生識詞量。
3’ 五、朗讀課文 指示:
1. 老師範讀課文一次。
2. 請學生朗讀課文。
加強學生的語感能力,加深
對課文的理解,同時訓練學
生使用不同的節奏及感情
表達。9
總結課文及鞏固課堂所學
的新詞,加強學生面對課文
內容的理解。
3’ 六、總結及鞏固 指示
1. 請學生說出課文內容。
2. 請學生說出今天所學的詞語,並加以解釋。
2’ 七、課後延續 家課指示 提示: 填寫手冊
7 窗子附近有含苞的紫羅蘭,媽媽能最方便快捷的接近大自然。
9 周漢光(2000):《有效的中文科教學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頁 23-24。
李慧君(10023244)
7
1. 請學生回家做自學冊。
2. 請同學帶回「親親大自然」記錄表。
李慧君(10023244)
8
教學過程:
第二教節(45 分鐘)
時間 學習成效 教學活動 活動內容/程式(講述/提問/指示) 教學安排 理論闡述
4’ 一、引起動
機
重溫課文內容 提問:
1. 各位同學,在上一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尋找大自然》這
篇課文,現在請同學說出課文一家人尋找大自然的地方和活
動。
板書課題 使學生在回答與聆聽中回憶起課文內
容,加深印象。
15’ 二、解釋詞
語
(學生能
夠說出以
下新詞的
形、音、
義。)
d) 打理
引入
(直觀法)
解釋
連結課文
應用
提問:
1. 展示圖片。
2. 你認為這張桌子有被打理好嗎?
講述:
1. 「打理」指打點、處理。
提問:
1. 哥哥的活動是甚麼?你覺得這個活動好嗎?10
提問:
1.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甚麼事情應親自打理?
展示幻燈片 以圖片讓學生親身經驗,初步認識語
義。
以上文下理釋詞,同時加深課文內容理
解。
考查學生是否明白及能運用。
10 打理菜田。
李慧君(10023244)
9
e) 露出 引入
(直觀法)
解釋
(語素分析法)
連結課文
引申
(近義詞)
提問:
1. 展示圖片。
2. 玩捉迷藏時,我們會露出整個身子來嗎?
講述:
1. 「露」本義為「露水」,比喻引申為表現,顯出的意思。
提問:
1. 為甚麼媽媽會露出笑臉?11
講述、提問:
1. 「字詞大配對」──請同學把字配對成「露出」的近義詞。
展示幻燈片
派發字卡
以圖片讓學生親身經驗,初步認識語
義。
以上文下理釋詞,同時加深課文內容理
解。
擴充學生識詞量。
f) 含苞 引入
(直觀法)
解釋
(部首分析法)
提問:
1. 展示花的圖片。
2. 這些花開了未有?
講述、提問:
1. 「苞」從艸部,引申植物有關。
展示幻燈片 以身體動作讓學生親身經驗,初步認識
語義。
11 看到含苞的紫羅蘭。
李慧君(10023244)
10
連結課文
2. 「含苞」指未開的花蕾,如「含苞待放」。
3. 「苞」音「包」。
提問:
1. 「紫羅蘭已經含苞」代表甚麼?12
以上文下理釋詞,同時加深課文內容理
解。
20’ 二、內容深
究
i) 內容深
究理解:
ii) 主旨:
iv) 情意教
學:
1. 分析
2. 歸納
3. 評價
主旨:提問法
經驗分享
提問:
1. 「我們」為甚麼要尋找大自然?13
2. 你認為容易在城市中尋找大自然嗎?
3. 你喜歡「我們」尋找大自然的地方和活動嗎?
指示:
1. 只要肯堅持,城市裏的人還是可以找到大自然的蹤跡,享受
大自然的樂趣。
指示:
2. 邀請同學分享過往一周接觸大自然的經驗的記錄。
3.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亦有很多機會接觸大自然,只要我
透過提問擴展學生思維及評價能力,深
入探究整篇課文的深層意思。
訓練學生組織課文的能力,找出課文中
心思想。
12 它們生長健康,快要成為盛放的紫羅蘭。
13 因為他們住在城市裏,終日只看到高樓大廈,不容易接觸郊外的自然景色,但大自然的環境能令人身心愉快,因此要尋找大自然。
李慧君(10023244)
11
們細心觀察、留意,我們都可以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大自然,
享受其中的樂趣。
3’ 三、總結 複述內容大意
及主旨。
指示:
1. 請同學講述內容大意及主旨14,其他同學可作補充。
2’ 四、課後延
續
家課指示 提示:
1. 請學生回家抄寫詞語。
填寫手冊
14文章主旨說明襪子娃娃的製作方法,希望令我們利用生活用品的不同特點,發揮創意,想像事物的其他用途。
李慧君(10023244)
12
教學過程:
第三教節(45 分鐘)
時間 學習成效 教學活動 活動內容/程式(講述/提問/指示) 教學安排 理論闡述
4’ 一、引起動
機
重溫課文內容 提問:
2. 各位同學,在上一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尋找大自然》這
篇課文,現在請同學就出文章主旨。
板書課題 使學生在回答與聆聽中回憶起課文內
容,加深印象。
35’ 二、形式深
究
a) 運用修
辭手法「比
喻」造句。
引入
解釋
連結課文
提問及講述:
1. 請同學猜出謎語。
2. 兩則謎語中,哪些字詞可令你想起「雨」來呢?
3. 請同學找出兩幅相似的圖案。
講述:
1. 比喻把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的修辭法。
2. 比喻句結構:本體-喻詞-喻體
3. 喻體與本體要有相似點。
提問及講述:
1. 試在文中找出比喻句。
2. 假如你是「鳥兒」,試說說拍著翅膀在天空飛翔的感覺。
展示幻燈片 讓學生初步感知,給學生分辨,再歸納
出其特色,教師再作補充,更合乎學會
學習的精神。
李慧君(10023244)
13
引申
應用
3. 花草如有了陽光和雨點,它們會生長得怎樣樣?
4. 「我們尋找大自然」、「鳥兒的翅膀尋找天空」和「花草如
需要陽光和雨點」三者有甚麼相似?
5. 天空令鳥兒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陽光和雨點亦是花草得以
健康生長的理想環境,正如大自然令我們放鬆心情,身心健
康的好地方。
6. 作者以鳥兒拍翼展翅和花草需要陽光與雨水,表現對大自然
的嚮往和熱愛。
提問:
1. 這些「像」字句是比喻句嗎?
2. 「像」字句不一定是比喻句。
3. 怎樣識別「像」字句是否比喻句呢?
4. 我們要看句子是否同時具備瞭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像」字
前後要有兩個不同類的事物;二是這兩個事物要有相似點。
如果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那就是比喻句;否則,那就不是
比喻句。
指示:
1. 「腦力大激盪」──請同學分組討論,就「星星」聯想出相應
李慧君(10023244)
14
的喻體,然後填在黑板上。
2’ 三、總結 複述內容大意
及主旨。
指示:
1. 請同學講述「比喻」的用法,其他同學可作補充。
透過提問來考核學生是否明白所教的
內容,並作為檢討學習成效的根據。
4’ 四、課後延
續
家課指示 提示:
1. 請學生回家完成作業及講解。
填寫手冊

More Related Content

Similar to 尋找大自然 教案

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_教案
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_教案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_教案
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_教案
giselle-w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jellyshih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jellyshih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jellyshih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jellyshih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jellyc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jellyshih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jellyshih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jellyc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jellyshih
 
Teaching plan
Teaching planTeaching plan
Teaching plan
sinyu1117
 
P6 d 議論文_學習與遊戲_教案(續)
P6 d 議論文_學習與遊戲_教案(續)P6 d 議論文_學習與遊戲_教案(續)
P6 d 議論文_學習與遊戲_教案(續)
giselle-w
 
Itce lesson plan2
Itce lesson plan2Itce lesson plan2
Itce lesson plan2
Silvia Wong
 
Bit ----lesson plan
Bit ----lesson planBit ----lesson plan
Bit ----lesson plan
s09100011
 
視導教案(24.4)
視導教案(24.4)視導教案(24.4)
視導教案(24.4)
emmali07
 
Lesson Plan For IIT
Lesson Plan For IITLesson Plan For IIT
Lesson Plan For IIT
lswvivian
 
太陽是大家的
太陽是大家的太陽是大家的
太陽是大家的
Yau Ka Yi
 

Similar to 尋找大自然 教案 (20)

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_教案
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_教案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_教案
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_教案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6 a(第六課 第一節)
6 a(第六課 第一節)
 
BIT
BITBIT
BIT
 
Lesson plan
Lesson planLesson plan
Lesson plan
 
Bit
BitBit
Bit
 
Teaching plan
Teaching planTeaching plan
Teaching plan
 
P6 d 議論文_學習與遊戲_教案(續)
P6 d 議論文_學習與遊戲_教案(續)P6 d 議論文_學習與遊戲_教案(續)
P6 d 議論文_學習與遊戲_教案(續)
 
Itce lesson plan2
Itce lesson plan2Itce lesson plan2
Itce lesson plan2
 
Bit ----lesson plan
Bit ----lesson planBit ----lesson plan
Bit ----lesson plan
 
視導教案(24.4)
視導教案(24.4)視導教案(24.4)
視導教案(24.4)
 
Lesson Plan For IIT
Lesson Plan For IITLesson Plan For IIT
Lesson Plan For IIT
 
太陽是大家的
太陽是大家的太陽是大家的
太陽是大家的
 

More from ahgun_X_X

More from ahgun_X_X (7)

Q2
Q2Q2
Q2
 
Q1
Q1Q1
Q1
 
Q1
Q1Q1
Q1
 
Q1
Q1Q1
Q1
 
邀請卡 教案
邀請卡 教案邀請卡 教案
邀請卡 教案
 
毽子歌ppt
毽子歌ppt毽子歌ppt
毽子歌ppt
 
尋找大自然ppt
尋找大自然ppt尋找大自然ppt
尋找大自然ppt
 

尋找大自然 教案

  • 1. 李慧君(10023244) 1 教案設計 教學範圍:閱讀教學 課題:單元十 大自然的孩子 第二課 《尋找大自然》 年級:二年級 課本:啟思語文新天地(二下第二冊) 課節:三教節(每節四十五分鐘) 甲、 學生已有知識: 1) 學生有接觸大自然的經驗;(對應情意經驗) 2) 學生已掌握運用「明喻」;(對應語文知識) 乙、 學習目的: 完成本課後,學生能夠: 1) 說出課文的內容大意。 2) 正確地說出、寫出並運用下列生字新詞: a) 尋找 b) 山巔 c) 邊緣 d) 打理 e) 露出 f) 含苞 3) 說出上述新詞的意義,並運用新詞造句。 4) 說出課文的中心思想──只要肯堅持,城市裏的人還是可以找到大自然的蹤跡,享受大 自然的樂趣。 5) 體驗從城市中尋找綠色生活,享受自然之趣。 6) 運用修辭手法「比喻」造句。
  • 2. 李慧君(10023244) 2 教學過程: 第一教節(45 分鐘) 時間 學習成效 教學活動 活動內容/程式(講述/提問/指示) 教學安排 理論闡述 4’ 一、引起動機 引入 (經驗分享) 提問: 1. 老師分享一次接觸大自然的經驗。 2. 邀請同學分享一次接觸大自然的經驗。 展示相片 利用提問引起學生的興 趣,讓他們分享經驗,帶出 課題。 15’ 二、發展 內容理解 (學生能說出課文的內容 大意) 默讀前提示 默讀課文 默讀後提問 提問: 1. 文中的一家人在甚麼地方尋找大自然?他們找到了甚麼角 落? 2. 他們有甚麼活動? 指示: 1. 老師巡視學生的默讀情況,並以眼神或手勢示意學生專心。 提問: 1. 文中的一家人在甚麼地方尋找大自然?他們找到了甚麼角 落?1 板書課題 指示學生合 默讀前提問可引導學生了 解課文重點,提高注意力。 讓學生迅速瀏覽課文,初步 了解課文大意,同時培養獨 立閱讀的能力。 協助學生整理默讀後資 料,初步總結課文,有助深 化和鞏固課文,並訓練學生 口述能力。 1 街角的公園、獅子山、學校的後院、窗子的邊緣。
  • 3. 李慧君(10023244) 3 2. 他們有甚麼活動?2 3. 尋找大自然就像甚麼?3 上課本 17’ 三、精讀課文 指示: 1. 學生再次默讀課文,圈出不明白的字詞。 指示學生打 開課本 四、解釋詞語 (學生能夠說出以下新詞 的形、音、義。) a) 尋找 引入 (直觀法) 解釋 (語素分析 法) 連結課文 指示: 1. 請一位同學在兩圖中尋找不同的地方。 提問及講述: 1. 「尋」字字型像手持工具去量度物件。 2. 詞義引申至找、搜索、發現的意思。 提問: 1. 文中一家人找尋的是怎樣的地方?請形容一下。4 展示幻燈片 以遊戲讓學生親身經驗,初 步認識語義。 以上文下理釋詞,同時加深 課文內容理解。 2 散步、練拳、遠足、觀天、打理菜田、賞花。 3 「鳥兒的翅膀尋找天空」、「花草如需要陽光和雨點」。 4 都是有植物、陽光、接近大自然的地方。
  • 4. 李慧君(10023244) 4 引申 (近義詞) 提問: 1. 請同學在自己的椅背尋找紙條,共有 6 張。 2. 把「尋找」的近義詞貼在「寶藏」上,反義詞則貼在「垃圾 箱」上。5 3. 讀出詞語。 擴充學生識詞量。 b) 山巔 引入 (直觀法) 解釋 (部首分析 法) 連結課文 提問: 1. 展示「香港奇石」的圖片。 2. 你們覺得這些山石像甚麼? 講述、提問: 1. 「巔」從山部,引申至與山有關。 2. 「山巔」指山頂。 3. 「巔」音「甸」。 提問: 1. 為甚麼爸爸會去獅子山巔?6 以圖片讓學生親身經驗,初 步認識語義。 以上文下理釋詞,同時加深 課文內容理解。 c) 邊緣 引入 (直觀法) 提問: 1. 展示圖片。 展示幻燈片 以身體動作讓學生親身經 驗,初步認識語義。 5 近義詞:追尋、追求、探索、尋覓;反義詞:丟棄、拋棄。 6 山巔空氣清新,風景優美,是遠足、練拳的好地方。
  • 5. 李慧君(10023244) 5 解釋 (部首、語素 分析法) 寫字教學 2. 他站在哪個位置? 講述: 1. 「緣」從「糸」部,引申與絲或絲織品有關,本義為衣物縫 鎖的布邊。 2. 「邊緣」指沿邊的部分,多指靠近邊界的較大部分。 3. 「緣」讀音為「完」。 講述: 1. 形象分析法:「用繩索把豬的嘴巴繫緊。」 2. 字型結構分析 甲、 「緣」:十五劃 乙、 左右相等 1 2 3. 老師用口唱書空法,並按筆順板書一次。 4. 請學生用手指在桌上寫「緣」字一次。 5. 請同學到黑板示範寫出「緣」字,並提供回饋。 畫出結構圖 利用部首知識把字形與字 義連繫起來,有助學生理解 和記憶。8 更正同學的字型、筆順、結 構問題。 8 潘自由(1997):《漢字部首淺析》,中國,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頁 1。
  • 6. 李慧君(10023244) 6 連結課文 引申 (近形、同 音) 提問: 1. 為甚麼媽媽會去窗子的邊緣尋找大自然?那兒有甚麼?7 講述、提問: 1. 「正字大搜查」──請同學把正確的詞語打剔,錯誤的打叉。 2. 與「緣」字音相同的如「完」、「原」、「沿」;與「緣」 字形相同如「綠」。 以上文下理釋詞,同時加深 課文內容理解。 擴充學生識詞量。 3’ 五、朗讀課文 指示: 1. 老師範讀課文一次。 2. 請學生朗讀課文。 加強學生的語感能力,加深 對課文的理解,同時訓練學 生使用不同的節奏及感情 表達。9 總結課文及鞏固課堂所學 的新詞,加強學生面對課文 內容的理解。 3’ 六、總結及鞏固 指示 1. 請學生說出課文內容。 2. 請學生說出今天所學的詞語,並加以解釋。 2’ 七、課後延續 家課指示 提示: 填寫手冊 7 窗子附近有含苞的紫羅蘭,媽媽能最方便快捷的接近大自然。 9 周漢光(2000):《有效的中文科教學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頁 23-24。
  • 8. 李慧君(10023244) 8 教學過程: 第二教節(45 分鐘) 時間 學習成效 教學活動 活動內容/程式(講述/提問/指示) 教學安排 理論闡述 4’ 一、引起動 機 重溫課文內容 提問: 1. 各位同學,在上一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尋找大自然》這 篇課文,現在請同學說出課文一家人尋找大自然的地方和活 動。 板書課題 使學生在回答與聆聽中回憶起課文內 容,加深印象。 15’ 二、解釋詞 語 (學生能 夠說出以 下新詞的 形、音、 義。) d) 打理 引入 (直觀法) 解釋 連結課文 應用 提問: 1. 展示圖片。 2. 你認為這張桌子有被打理好嗎? 講述: 1. 「打理」指打點、處理。 提問: 1. 哥哥的活動是甚麼?你覺得這個活動好嗎?10 提問: 1.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甚麼事情應親自打理? 展示幻燈片 以圖片讓學生親身經驗,初步認識語 義。 以上文下理釋詞,同時加深課文內容理 解。 考查學生是否明白及能運用。 10 打理菜田。
  • 9. 李慧君(10023244) 9 e) 露出 引入 (直觀法) 解釋 (語素分析法) 連結課文 引申 (近義詞) 提問: 1. 展示圖片。 2. 玩捉迷藏時,我們會露出整個身子來嗎? 講述: 1. 「露」本義為「露水」,比喻引申為表現,顯出的意思。 提問: 1. 為甚麼媽媽會露出笑臉?11 講述、提問: 1. 「字詞大配對」──請同學把字配對成「露出」的近義詞。 展示幻燈片 派發字卡 以圖片讓學生親身經驗,初步認識語 義。 以上文下理釋詞,同時加深課文內容理 解。 擴充學生識詞量。 f) 含苞 引入 (直觀法) 解釋 (部首分析法) 提問: 1. 展示花的圖片。 2. 這些花開了未有? 講述、提問: 1. 「苞」從艸部,引申植物有關。 展示幻燈片 以身體動作讓學生親身經驗,初步認識 語義。 11 看到含苞的紫羅蘭。
  • 10. 李慧君(10023244) 10 連結課文 2. 「含苞」指未開的花蕾,如「含苞待放」。 3. 「苞」音「包」。 提問: 1. 「紫羅蘭已經含苞」代表甚麼?12 以上文下理釋詞,同時加深課文內容理 解。 20’ 二、內容深 究 i) 內容深 究理解: ii) 主旨: iv) 情意教 學: 1. 分析 2. 歸納 3. 評價 主旨:提問法 經驗分享 提問: 1. 「我們」為甚麼要尋找大自然?13 2. 你認為容易在城市中尋找大自然嗎? 3. 你喜歡「我們」尋找大自然的地方和活動嗎? 指示: 1. 只要肯堅持,城市裏的人還是可以找到大自然的蹤跡,享受 大自然的樂趣。 指示: 2. 邀請同學分享過往一周接觸大自然的經驗的記錄。 3.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亦有很多機會接觸大自然,只要我 透過提問擴展學生思維及評價能力,深 入探究整篇課文的深層意思。 訓練學生組織課文的能力,找出課文中 心思想。 12 它們生長健康,快要成為盛放的紫羅蘭。 13 因為他們住在城市裏,終日只看到高樓大廈,不容易接觸郊外的自然景色,但大自然的環境能令人身心愉快,因此要尋找大自然。
  • 11. 李慧君(10023244) 11 們細心觀察、留意,我們都可以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大自然, 享受其中的樂趣。 3’ 三、總結 複述內容大意 及主旨。 指示: 1. 請同學講述內容大意及主旨14,其他同學可作補充。 2’ 四、課後延 續 家課指示 提示: 1. 請學生回家抄寫詞語。 填寫手冊 14文章主旨說明襪子娃娃的製作方法,希望令我們利用生活用品的不同特點,發揮創意,想像事物的其他用途。
  • 12. 李慧君(10023244) 12 教學過程: 第三教節(45 分鐘) 時間 學習成效 教學活動 活動內容/程式(講述/提問/指示) 教學安排 理論闡述 4’ 一、引起動 機 重溫課文內容 提問: 2. 各位同學,在上一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尋找大自然》這 篇課文,現在請同學就出文章主旨。 板書課題 使學生在回答與聆聽中回憶起課文內 容,加深印象。 35’ 二、形式深 究 a) 運用修 辭手法「比 喻」造句。 引入 解釋 連結課文 提問及講述: 1. 請同學猜出謎語。 2. 兩則謎語中,哪些字詞可令你想起「雨」來呢? 3. 請同學找出兩幅相似的圖案。 講述: 1. 比喻把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的修辭法。 2. 比喻句結構:本體-喻詞-喻體 3. 喻體與本體要有相似點。 提問及講述: 1. 試在文中找出比喻句。 2. 假如你是「鳥兒」,試說說拍著翅膀在天空飛翔的感覺。 展示幻燈片 讓學生初步感知,給學生分辨,再歸納 出其特色,教師再作補充,更合乎學會 學習的精神。
  • 13. 李慧君(10023244) 13 引申 應用 3. 花草如有了陽光和雨點,它們會生長得怎樣樣? 4. 「我們尋找大自然」、「鳥兒的翅膀尋找天空」和「花草如 需要陽光和雨點」三者有甚麼相似? 5. 天空令鳥兒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陽光和雨點亦是花草得以 健康生長的理想環境,正如大自然令我們放鬆心情,身心健 康的好地方。 6. 作者以鳥兒拍翼展翅和花草需要陽光與雨水,表現對大自然 的嚮往和熱愛。 提問: 1. 這些「像」字句是比喻句嗎? 2. 「像」字句不一定是比喻句。 3. 怎樣識別「像」字句是否比喻句呢? 4. 我們要看句子是否同時具備瞭以下兩個條件:一是「像」字 前後要有兩個不同類的事物;二是這兩個事物要有相似點。 如果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那就是比喻句;否則,那就不是 比喻句。 指示: 1. 「腦力大激盪」──請同學分組討論,就「星星」聯想出相應
  • 14. 李慧君(10023244) 14 的喻體,然後填在黑板上。 2’ 三、總結 複述內容大意 及主旨。 指示: 1. 請同學講述「比喻」的用法,其他同學可作補充。 透過提問來考核學生是否明白所教的 內容,並作為檢討學習成效的根據。 4’ 四、課後延 續 家課指示 提示: 1. 請學生回家完成作業及講解。 填寫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