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50  2014 年  第 1 期
画
杀
满
川
花
画
马
异
事
的
神
秘
与
超
越
张
僧
繇
「
画
龙
点
睛
」
的
故
事
,
极
言
其
画
技
高
妙
、
宛
若
有
神
。
李
公
麟
细
心
观
察
而
潜
心
描
绘
贡
马
「
满
川
花
」
,
却
将
其
「
画
死
」
。
这
一
中
国
艺
术
史
上
空
前
绝
后
的
奇
闻
亦
真
亦
幻
,
在
后
世
流
传
广
播
,
是
誉
者
之
溢
美
渲
染
,
还
是
为
超
自
然
的
力
量
所
驱
遣
?
川
花
」
是
北
宋
哲
宗
元
祐
三
年
(
一
〇
八
八
年
)
于
阗
进
贡
的
花
马
,
画
家
李
公
麟
曾
经
描
绘
西
域
贡
马
,
作
水
墨
白
描
画
《
五
马
图
》
,
「
满
川
花
」
即
为
其
中
一
匹
。
包
括
「
满
川
花
」
、
「
凤
头
骢
」
、
「
锦
膊
骢
」
、
「
好
头
赤
」
和
「
照
夜
白
」
五
匹
骏
马
的
《
五
马
图
》
,
分
为
五
个
段
落
,
各
画
圉
人
牵
马
。
南
宋
周
密
《
云
烟
过
眼
录
》
著
录
此
图
,
当
时
藏
于
王
子
庆
家
,
曾
为
南
宋
高
宗
旧
藏
。
历
元
明
至
清
乾
隆
年
间
入
宫
,
有
乾
隆
御
题
。
此
图
清
亡
之
后
被
溥
杰
带
去
日
本
,
由
末
延
家
收
藏
,
二
次
大
战
后
下
落
不
明
,
今
有
珂
罗
版
图
像
存
世
。
衣
若
芬
现
任
教
于
新
加
坡
南
洋
理
工
大
学
,
研
究
兴
趣
包
括
中
国
诗
画
艺
术
、
题
画
文
学
、
唐
宋
文
学
与
文
化
等
,
有
多
部
学
术
研
究
及
文
学
著
作
。
满
「
《
五
马
图
》
中
之
满
川
花
51 紫禁城  Forbidden City
52  2014 年  第 1 期
《
五
马
图
》
不
仅
受
古
代
画
家
重
视
,
近
现
代
画
家
也
多
有
临
摹
。
例
如
于
非
闇
绘
于
一
九
四
二
年
的
《
临
韩
幹
照
夜
白
李
龙
眠
五
马
图
合
卷
》
。
溥
心
畬
在
日
本
观
赏
过
《
五
马
图
》
,
一
九
五
七
年
重
作
《
临
李
公
麟
满
川
花
》
,
跋
语
中
提
及
《
五
马
图
》
仅
存
二
马
。
独
临
「
满
川
花
」
,
也
许
因
其
在
五
马
中
特
别
神
祕
,
受
「
画
杀
满
川
花
」
的
故
事
影
响
(
「
杀
」
一
作
「
煞
」
)
。
直
到
一
九
八
二
年
饶
宗
颐
的
《
摹
宋
李
公
麟
五
马
图
卷
》
自
书
题
跋
,
还
传
递
着
这
一
则
奇
谭
:
山
谷
尝
语
,
曾
空
清
谓
伯
时
貌
天
闲
满
川
花
,
放
笔
而
马
殂
,
盖
精
魄
为
其
笔
端
摄
去
,
诚
咄
咄
怪
事
。
「
画
杀
满
川
花
」
事
,
见
于
《
五
马
图
》
曾
纡
(
字
公
卷
,
号
空
青
老
人
)
跋
文
,
据
《
云
烟
过
眼
录
》
(
蒋
氏
密
韵
楼
景
宋
刊
本
)
,
曾
纡
题
曰
:
元
祐
庚
午
岁
〔
按
:
一
〇
九
〇
年
〕
,
以
方
开
科
,
应
诏
来
京
师
,
见
鲁
直
九
丈
于
酺
池
寺
。
鲁
直
时
为
张
仲
谟
笺
题
李
伯
时
画
《
天
马
图
》
,
鲁
直
谓
余
曰
:
「
异
哉
!
伯
时
貌
天
厩
满
川
花
,
放
笔
而
马
殂
矣
。
盖
神
骏
精
魄
皆
为
伯
时
笔
端
取
之
而
去
,
实
古
今
异
事
,
当
作
数
语
记
之
。
」
后
十
四
年
,
当
崇
宁
癸
未
〔
按
:
一
一
〇
三
年
〕
,
余
以
党
人
贬
零
陵
,
鲁
直
除
籍
徙
宜
(
真
)
州
,
过
余
潇
湘
江
上
,
因
与
徐
行
间
不
仅
有
人
马
异
事
,
还
有
对
故
人
的
怀
念
。
纠
结
在
「
写
」
与
「
不
写
」
,
「
自
己
写
」
或
是
「
他
人
写
」
,
黄
庭
坚
的
犹
豫
,
更
显
得
「
画
杀
满
川
花
」
之
特
殊
。
黄
庭
坚
在
政
治
和
文
学
上
的
表
现
,
都
不
像
是
危
言
耸
听
、
好
渲
染
光
怪
陆
离
的
人
,
可
能
在
理
智
上
很
难
接
受
此
异
事
;
或
者
,
很
难
判
断
记
录
此
事
对
李
公
麟
的
艺
术
成
就
是
否
有
正
面
影
响
。
李
公
麟
画
西
域
贡
马
时
在
元
祐
年
间
,
苏
轼
兄
弟
也
在
朝
廷
,
也
有
许
多
题
写
李
公
麟
画
马
的
作
品
,
但
是
都
不
曾
谈
到
「
画
杀
满
川
花
」
。
我
们
或
可
怀
疑
黄
庭
坚
夸
大
或
捏
造
了
李
公
麟
「
画
杀
满
川
花
」
,
然
而
,
在
徽
宗
敕
编
的
《
宣
和
画
谱
》
里
,
提
到
了
这
样
的
事
情
:
(
李
公
麟
)
尝
写
骐
骥
院
御
马
,
如
西
域
于
阗
所
贡
好
头
赤
、
锦
膊
骢
之
类
,
写
貌
至
多
,
至
圉
人
恳
请
,
恐
并
为
神
物
取
去
。
照
顾
贡
马
的
圉
人
请
李
公
麟
不
要
再
画
,
因
为
害
怕
贡
马
会
「
为
神
物
取
去
」
,
意
思
就
是
会
将
被
画
的
马
的
精
魄
夺
走
,
导
致
贡
马
死
亡
。
贡
马
亡
毙
,
罪
在
圉
人
,
圉
人
担
待
不
起
,
于
是
恳
求
。
李
公
麟
没
有
明
白
表
达
他
对
圉
人
恳
求
的
反
应
,
假
使
贡
马
果
真
是
因
他
的
画
而
死
,
其
中
的
神
祕
力
量
,
是
人
为
的
艺
术
极
致
,
还
是
靖
国
、
宋
彦
明
道
伯
时
画
杀
满
川
花
事
,
云
:
「
此
公
卷
之
所
亲
见
。
」
余
曰
:
「
九
丈
当
践
前
言
记
之
。
」
鲁
直
笑
曰
:
「
只
少
此
一
件
罪
过
。
」
后
二
年
,
鲁
直
死
贬
所
。
又
二
十
七
年
,
余
将
漕
两
浙
,
当
绍
兴
辛
亥
〔
按
:
一
一
三
一
年
〕
,
至
嘉
禾
,
与
梁
仲
谟
、
吴
德
素
、
张
元
范
泛
舟
访
刘
延
仲
于
真
如
寺
,
延
仲
遽
出
是
图
,
开
卷
错
愕
,
宛
然
畴
昔
,
拊
事
念
往
,
逾
四
十
年
,
忧
患
余
生
,
岿
然
独
在
,
彷
徨
吊
影
,
殆
若
异
世
也
。
因
详
叙
本
末
,
不
特
使
来
者
知
伯
时
一
叚
异
事
,
亦
鲁
直
遗
意
。
「
满
川
花
」
的
精
神
魂
魄
被
李
公
麟
的
画
笔
夺
去
,
离
奇
死
亡
的
异
事
,
曾
纡
听
黄
庭
坚
(
字
鲁
直
,
号
山
谷
道
人
)
说
过
,
念
念
不
忘
。
黄
庭
坚
认
为
此
事
值
得
记
载
,
却
始
终
没
有
动
笔
,
历
时
四
十
余
年
,
曾
纡
睹
物
思
旧
,
终
于
记
下
。
黄
庭
坚
不
写
李
公
麟
「
画
杀
满
川
花
」
,
是
忌
讳
记
此
灵
异
有
伤
士
道
吗
?
一
一
〇
三
年
再
度
与
曾
纡
相
见
,
提
及
此
,
黄
庭
坚
说
这
是
曾
纡
亲
眼
所
见
,
曾
纡
竟
也
没
有
否
认
,
还
请
黄
庭
坚
写
下
此
事
,
黄
庭
坚
仍
然
不
写
,
担
心
得
罪
朝
廷
,
当
时
李
公
麟
还
在
世
。
直
到
在
刘
袤
(
字
延
仲
)
家
再
欣
赏
到
李
公
麟
的
作
品
,
北
方
江
山
已
易
主
,
流
离
人
生
,
恍
若
前
世
,
曾
纡
的
题
跋
等
于
是
替
黄
庭
坚
完
成
遗
愿
,
字
里
53 紫禁城  Forbidden City
超
现
实
的
不
可
捉
摸
?
如
果
是
前
者
,
《
宣
和
画
谱
》
的
记
载
便
是
无
上
的
荣
耀
;
但
如
果
是
后
者
,
画
家
如
何
自
处
,
乃
至
自
保
呢
?
李
公
麟
之
前
的
唐
朝
画
马
名
家
韩
幹
,
也
有
应
物
感
神
的
故
事
。
例
如
唐
代
张
彦
远
《
历
代
名
画
记
》
记
载
:
禄
山
之
乱
,
沛
艾
马
种
遂
绝
,
韩
君
端
居
亡
事
,
忽
有
人
诣
门
,
称
鬼
使
,
请
马
一
匹
。
韩
君
画
马
焚
之
。
他
日
见
鬼
使
乘
马
来
谢
。
其
感
神
如
此
。
宋
代
钱
易
《
南
部
新
书
》
记
此
事
较
为
详
细
:
唐
幹
善
画
马
,
闲
居
之
际
,
忽
有
一
人
朱
衣
玄
冠
而
至
。
幹
问
曰
:
「
何
得
及
此
?
」
对
曰
:
「
我
鬼
使
也
。
闻
君
善
画
良
马
,
愿
赐
一
匹
。
」
立
画
焚
之
。
数
日
出
,
有
人
揖
而
谢
:
「
蒙
惠
骏
足
,
免
为
山
川
跋
涉
之
苦
。
亦
有
酬
效
。
」
明
日
有
人
送
素
缣
百
疋
,
不
知
其
来
,
幹
取
用
之
。
唐
代
段
成
式
《
酉
阳
杂
俎
》
中
也
有
此
类
传
说
:建
中
初
,
有
人
牵
马
访
马
医
,
称
马
患
脚
,
以
二
十
鐶
求
治
。
其
马
毛
色
骨
相
,
马
医
未
常
见
,
笑
曰
:
「
君
马
大
似
韩
幹
所
画
马
,
真
马
中
固
无
也
。
」
因
请
马
主
绕
市
门
一
匝
,
马
医
随
之
。
忽
值
韩
幹
,
幹
亦
惊
曰
:
「
真
是
吾
设
色
者
。
」
乃
知
随
意
所
匠
,
必
冥
会
所
肖
也
。
遂
摩
挲
,
马
若
蹶
,
因
损
前
足
。
幹
心
异
之
。
至
舍
,
视
其
所
画
马
本
,
脚
有
一
点
墨
缺
,
方
知
是
画
通
灵
矣
。
马
医
所
获
钱
,
用
历
数
主
,
乃
成
泥
钱
。
 
 
以
上
故
事
有
共
通
点
,
即
段
成
式
说
的
「
随
意
所
匠
,
必
冥
会
所
肖
」
,
韩
幹
画
马
逼
似
真
马
,
同
类
相
感
而
超
越
了
物
质
的
限
制
,
画
马
变
成
了
真
马
。
相
似
的
「
以
画
为
真
」
、「
使
画
为
真
」
,
像
「
画
龙
点
睛
」
之
类
的
故
事
在
古
代
屡
见
传
闻
,
其
思
想
的
来
源
可
以
《
周
易
·
文
言
》
解
释
乾
卦
「
飞
龙
在
天
,
利
见
大
人
」
为
代
表
:
同
声
相
应
,
同
气
相
求
。
水
流
湿
,
火
就
燥
。
云
从
龙
,
风
从
虎
。
圣
人
作
而
万
物
睹
。
本
乎
天
者
亲
上
,
本
乎
地
者
亲
下
,
则
各
从
其
类
也
。
董
仲
舒
《
春
秋
繁
露
》
也
谈
到
「
同
类
相
动
」
:
「
如
马
鸣
则
马
应
之
,
帝
王
之
将
兴
也
,
其
美
祥
亦
先
见
;
其
将
亡
也
,
妖
孽
亦
先
见
。
物
故
以
类
相
召
也
。
」
「
画
杀
满
川
花
」
的
异
事
和
「
同
类
相
动
」
、
「
同
类
相
感
」
的
前
例
迥
异
,
韩
幹
画
马
成
为
真
马
,
是
使
死
马
得
活
;
李
公
麟
却
是
使
活
马
致
死
。
「
使
死
马
得
活
」
有
思
想
依
据
,
较
易
理
解
,
端
赖
写
实
拟
真
的
笔
墨
功
夫
。
「
使
活
马
致
死
」
则
令
人
迷
惑
,除
了
画
家
超
绝
的
技
艺
,
还
有
极
强
的
人
为
力
量
,
或
者
是
操
纵
人
的
无
名
力
量
,
透
过
笔
端
,
将
活
马
的
神
魂
摄
取
移
置
于
画
上
,
失
去
了
神
魂
的
活
马
因
而
死
去
。
「
使
死
马
得
活
」
,
是
赋
予
生
命
;
「
使
活
马
致
死
」
,
则
是
摧
毁
生
命
。
站
在
「
乐
生
」
的
立
场
,
人
们
总
是
喜
见
生
命
诞
临
,
担
忧
生
命
告
终
,
画
家
若
成
了
刽
子
手
,
破
坏
生
灵
,
艺
术
如
何
存
在
?
是
为
「
异
术
」
了
。
我
们
无
从
考
察
李
公
麟
「
画
杀
满
川
花
」
的
真
实
性
,
即
使
是
偶
发
或
虚
构
,
个
中
的
思
想
仍
颇
堪
玩
味
。
「
使
死
马
得
活
」
,
对
所
绘
对
象
「
分
灵
」
;
「
使
活
马
致
死
」
,
画
家
的
作
品
便
是
原
所
绘
对
象
的
「
全
灵
」
,
从
这
个
角
度
设
想
,
「
画
杀
满
川
花
」
后
,
画
上
的
满
川
花
是
否
会
代
替
死
去
的
满
川
花
继
续
存
活
?
是
以
图
像
的
形
式
?
还
是
变
为
另
一
活
的
满
川
花
?
在
黄
庭
坚
之
前
的
诗
人
王
令
《
赋
黄
任
道
韩
幹
马
》
诗
有
「
传
闻
三
马
同
日
死
,
死
魄
到
纸
气
方
就
」
的
句
子
,
意
同
「
画
杀
满
川
花
」
。
可
以
说
,
「
画
杀
满
川
花
」
是
北
宋
中
期
新
兴
的
绘
画
奇
闻
。
公
麟
为
何
有
「
画
杀
满
川
花
」
的
特
异
功
力
,
恐
怕
连
他
自
己
也
不
明
白
,
在
李
54  2014 年  第 1 期
而
且
未
必
乐
在
其
中
。
李
公
麟
后
来
听
从
了
劝
告
,
改
画
神
佛
,
《
宣
和
画
谱
》
说
:
「
公
麟
初
喜
画
马
,
大
率
学
韩
幹
,
略
有
损
增
。
有
道
人
教
以
不
可
习
,
恐
流
入
马
趣
。
公
麟
悟
其
旨
,
更
为
道
佛
尤
佳
。
」
「
流
入
马
趣
」
是
指
来
世
轮
回
入
马
的
畜
生
道
,
由
于
此
生
太
接
近
马
,
画
了
许
多
精
彩
的
马
图
,
还
「
画
杀
满
川
花
」
,
此
生
已
经
极
为
肖
马
,
来
世
便
可
能
投
胎
成
为
马
。
此
事
也
见
于
邓
椿
《
画
继
》
卷
三
,
释
惠
洪
(
一
〇
七
一
—
一
一
二
八
年
)
《
冷
斋
夜
话
》
卷
八
《
李
伯
时
画
马
》
记
之
尤
详
:
李
伯
时
善
画
马
,
东
坡
第
其
笔
,
当
不
减
韩
幹
。
都
城
黄
金
易
得
,
而
伯
时
马
不
可
得
。
师
让
之
曰
:
「
伯
时
为
士
大
夫
,
而
以
画
行
,
已
可
耻
也
。
又
作
马
,
忍
为
之
耶
?
」
伯
时
恚
曰
:
「
作
马
无
乃
例
能
荡
人
心
、
堕
恶
道
乎
!
」
师
曰
:
「
公
业
已
习
此
,
则
日
夕
以
思
其
情
状
,
求
为
神
骏
,
系
念
不
忘
,
一
日
眼
光
落
地
,
必
入
马
胎
无
疑
,
非
恶
道
而
何
?
」
伯
时
大
惊
,
不
觉
身
去
坐
榻
曰
:
「
今
当
何
以
洗
其
过
?
」
师
曰
:
「
但
画
观
音
菩
萨
。
」
自
是
画
此
像
妙
天
下
,
故
一
时
公
卿
服
师
之
善
巧
者
也
。
叶
梦
得
《
避
暑
录
话
》
卷
下
记
载
李
公
麟
改
画
佛
像
,
得
吴
道
子
笔
意
:
李
伯
时
初
喜
画
马
,
曹
、
韩
以
来
未
有
比
也
。
曹
辅
为
太
仆
少
卿
,
太
仆
视
他
卿
寺
有
廨
舍
,
国
马
皆
在
其
中
,
伯
时
每
过
之
,
必
终
日
纵
观
,
有
不
暇
与
客
语
者
。
法
云
圜
通
秀
禅
师
为
言
:
「
众
生
流
浪
转
徙
,
皆
自
积
劫
习
气
中
来
。
今
君
胸
中
无
非
马
者
,
得
无
与
之
俱
化
乎
?
」
伯
时
惧
,
乃
教
之
,
使
为
佛
像
,
以
变
其
意
,
于
是
深
得
吴
道
子
用
笔
意
。
由
画
马
改
画
佛
,
以
免
「
流
入
马
趣
」
,
可
说
是
对
「
画
杀
满
川
花
」
的
解
脱
。
画
马
而
「
流
入
马
趣
」
的
说
法
在
后
世
并
未
被
发
扬
,
「
画
杀
满
川
花
」
的
类
似
异
事
也
未
见
发
生
于
李
公
麟
之
后
的
画
家
。
一
种
简
单
的
方
式
,
就
是
像
明
代
朱
曰
藩
《
山
带
阁
集
》
卷
三
十
三
《
跋
李
伯
时
戏
马
图
》
道
:
「
临
窓
(
窗
)
展
此
卷
观
之
,
恍
若
二
龙
驹
从
渥
洼
水
中
出
也
,
意
态
俊
壮
,
真
得
天
用
之
奇
,
谁
云
习
者
流
入
马
趣
乎
?
」
直
接
否
定
李
公
麟
画
马
会
「
流
入
马
趣
」
。
另
一
种
表
述
,
则
是
强
调
绘
画
本
身
的
虚
幻
性
,
和
题
咏
人
像
画
一
样
,
形
容
画
家
创
作
是
「
幻
出
」
,
在
南
宋
题
画
马
诗
中
经
常
可
见
,
例
如
:
周
紫
芝
:
「
龙
眠
笔
意
天
与
妙
,
尺
素
幻
出
双
骅
骝
。
」
史
尧
弼
:
「
笔
间
幻
出
马
中
龙
,
放
牧
平
沙
细
草
中
。
」
楼
钥
:
「
韦
侯
擅
笔
精
,
幻
出
无
人
境
。
」
谢
采
:
「
韩
幹
仙
翁
挥
翰
手
,
毫
端
幻
出
渴
乌
首
。
」
金
朝
诗
人
王
庭
筠
《
杨
秘
监
下
槽
马
图
》
诗
剖
析
了
「
流
入
马
趣
」
的
无
稽
:
龙
眠
悔
画
马
,
政
恐
堕
马
趣
。
我
今
破
是
说
,
试
下
第
一
句
。
道
人
三
昧
手
,
游
戏
万
象
具
。
万
象
初
莫
逃
,
毕
竟
无
所
住
。
譬
如
大
圆
镜
,
照
物
随
其
遇
。
少
焉
物
四
散
,
影
果
在
何
处
。
杨
侯
具
此
眼
,
透
脱
向
上
路
。
万
马
落
人
间
,
盖
证
龙
眠
误
。
绘
画
依
存
于
笔
墨
纸
绢
等
物
质
,
无
论
画
家
如
何
巧
妙
模
拟
复
制
,
表
现
所
绘
对
象
的
真
,
毕
竟
还
是
不
能
取
代
所
绘
对
象
,
不
会
有
韩
幹
「
使
死
马
得
活
」
的
奇
迹
。
幻
因
真
而
显
现
,
即
使
极
力
求
真
,
终
归
依
然
是
幻
,
没
有
所
绘
对
象
的
真
,
便
无
绘
画
的
幻
。
甚
至
,
用
《
金
刚
经
》
「
一
切
有
为
法
如
梦
幻
泡
影
」
的
观
点
,
所
绘
对
象
的
真
,
其
实
也
是
幻
,
画
家
能
够
「
幻
出
」
大
千
世
界
已
然
可
贵
,
遑
论
「
使
活
马
致
死
」
,
「
画
杀
满
川
花
」
。
中
国
艺
术
的
发
展
脉
络
观
察
,
「
画
杀
满
川
花
」
的
奇
事
正
是
产
生
于
对
从
55 紫禁城  Forbidden City
唐
代
繁
荣
成
熟
的
咏
马
诗
及
鞍
马
画
的
继
承
与
开
创
阶
段
。
在
此
之
前
的
天
人
感
应
思
想
里
,
早
有
「
马
为
房
星
之
精
」
的
说
法
。
房
星
为
二
十
八
宿
之
一
,
《
史
记
·
天
官
书
》
:
「
房
为
府
,
曰
天
驷
。
」
《
晋
书
·
天
文
志
》
将
之
推
衍
到
人
治
:
「
房
四
星
,
为
明
堂
,
天
子
布
政
之
宫
也
,
亦
四
辅
也
。
…
…
亦
曰
天
驷
,
为
天
马
,
主
车
驾
。
…
…
房
星
明
,
则
王
者
明
。
」
天
上
的
房
星
明
亮
,
示
兆
地
上
的
君
主
英
明
;
房
星
下
凡
的
壮
盛
骏
马
,
是
为
国
威
强
大
的
象
征
。
宋
人
与
马
的
关
系
随
着
边
防
军
事
、
马
政
措
施
、
帝
王
对
贡
马
的
态
度
等
变
化
而
异
于
前
朝
。
《
宣
和
画
谱
·
畜
兽
叙
论
》
在
谈
到
何
以
画
家
多
绘
牛
和
马
,
也
有
一
番
象
征
式
的
解
释
:
乾
象
天
,
天
行
健
,
故
为
马
;
坤
象
地
,
地
任
重
而
顺
,
故
为
牛
。
马
与
牛
者
畜
兽
也
,
而
乾
坤
之
大
,
取
之
以
为
象
。
若
夫
所
以
任
重
致
远
者
,
则
复
见
于
《
易
》
之
《
随
》
,
于
是
画
史
所
以
状
马
、
牛
而
得
名
者
为
多
。
到
了
南
宋
,
鞍
马
画
渐
多
历
史
题
材
,
诸
如
《
明
妃
出
塞
图
》
、
《
明
皇
幸
蜀
图
》
、
《
杨
妃
上
马
图
》
等
,
画
家
除
了
写
生
,
还
可
临
摹
前
人
作
品
,
距
离
「
画
杀
满
川
花
」
的
可
能
性
更
为
遥
远
。
金
元
画
家
赵
孟
頫
、
任
仁
发
、
龚
开
,
各
借
画
马
抒
发
情
志
,
鞍
马
画
的
人
文
气
宋摹本唐梁令瓒《星宿图》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绢本设色  纵三〇厘米  横四八五厘米
全卷画五星和二十八宿神形(现存五星十二宿)。
此局部所示为东宫苍龙中的风宿,定式是人骑马,持弓策马踏火缓行。
质
浓
厚
。
明
代
人
对
于
「
画
杀
满
川
花
」
异
事
的
态
度
两
极
,
谢
肇
淛
列
举
了
画
史
上
的
一
些
类
似
传
说
,
批
驳
其
不
合
理
:
张
僧
繇
画
龙
点
睛
便
破
壁
飞
去
。
顾
光
宝
画
狮
子
,
能
为
陆
溉
治
祟
,
口
血
淋
漓
。
杨
子
华
画
马
,
夜
闻
蹄
啮
声
。
韩
幹
画
马
,
鬼
使
乘
之
以
请
医
。
吴
道
子
画
驴
,
踏
破
僧
房
家
具
。
李
伯
时
画
天
廐
满
川
花
,
放
笔
而
马
死
,
盖
其
精
魂
皆
被
笔
端
取
去
。
此
皆
理
之
所
无
,
抑
恐
誉
者
过
当
。
郎
瑛
《
七
修
续
稿
》
卷
七
收
录
了
曾
纡
的
题
跋
,
归
于
「
奇
谑
类
」
。
郎
瑛
认
为
李
公
麟
「
画
杀
满
川
花
」
是
「
实
有
是
事
,
真
可
为
异
」
,
他
补
充
道
:
「
又
尝
闻
传
神
之
人
云
:
『
凡
写
病
者
之
照
,
肖
之
则
病
人
多
死
。
』
岂
非
亦
收
其
精
56  2014 年  第 1 期
魄
于
绘
事
耶
?
」
除
了
画
马
夺
神
,
画
人
也
会
。
无
论
「
画
杀
满
川
花
」
是
否
合
理
属
实
,
大
多
数
明
清
文
人
已
经
接
受
这
个
异
事
,
视
为
一
种
推
崇
画
艺
的
典
故
或
比
喻
。
文
徵
明
《
题
李
公
麟
绘
列
女
传
》
就
盛
赞
:
「
所
画
人
物
状
貌
,
衣
冠
剑
佩
,
及
旁
题
之
书
法
,
靡
不
精
妙
,
非
具
画
煞
满
川
花
之
神
技
不
能
到
也
。
」
就
连
不
信
「
画
杀
满
川
花
」
的
谢
肇
淛
,
也
认
为
恐
怕
是
「
誉
者
过
当
」
而
捏
造
了
此
事
。
清
代
宋
荦
欣
赏
过
《
五
马
图
》
,
称
许
「
画
杀
满
川
花
」
是
「
千
古
佳
话
」
:
李
龙
眠
画
人
马
恒
在
绢
上
,
取
法
唐
人
用
笔
刻
画
。
惟
毗
陵
庄
氏
所
藏
五
马
图
卷
,
用
澄
心
堂
纸
白
描
,
微
设
色
,
简
古
超
妙
,
独
冠
诸
迹
。
详
周
公
谨
《
云
烟
过
眼
录
》
及
近
日
卞
侍
郎
永
誉
《
式
古
堂
画
考
》
内
画
杀
满
川
花
事
,
洵
为
千
古
佳
话
。
乾
隆
皇
帝
收
藏
的
《
五
马
图
》
第
五
匹
马
缺
少
题
笺
,
被
设
想
即
是
「
满
川
花
」
。
乾
隆
的
题
画
诗
里
提
及
:
「
其
后
一
马
失
题
识
,
昂
藏
殊
相
星
瞳
辉
。
艺
成
放
笔
一
马
殂
,
太
仆
惆
怅
何
争
差
。
」
乾
隆
二
十
七
年
(
一
七
六
二
年
)
爱
乌
罕
(
即
阿
富
汗
)
遣
使
献
阿
拉
伯
马
,
次
年
乾
隆
皇
帝
命
郎
世
宁
画
《
爱
乌
罕
四
骏
图
》
。
郎
士
宁
逼
肖
的
画
法
虽
受
皇
帝
欣
赏
,
然
稍
逊
「
古
格
」
,
于
是
令
宫
廷
画
家
金
廷
标
仿
李
公
麟
《
五
马
图
》
,
补
画
牵
马
的
圉
人
。
乾
隆
帝
作
《
命
金
廷
标
橅
(
摹
)
李
公
麟
五
马
图
法
画
爱
乌
罕
四
骏
因
叠
前
韵
作
歌
》
记
之
,
诗
中
指
出
郎
世
宁
画
「
似
则
似
矣
逊
古
格
」
,
所
谓
的
「
古
格
」
,
是
构
图
形
式
?
水
墨
白
描
笔
法
?
还
是
夺
其
精
魄
的
、
不
可
思
议
的
力
量
?
空
前
绝
后
的
「
画
杀
满
川
花
」
异
事
,
在
李
公
麟
之
后
再
没
有
出
现
于
画
史
。
蒲
松
龄
《
聊
斋
志
异
》
里
《
画
马
》
一
则
,
仿
韩
幹
「
使
死
马
得
活
」
故
事
,
托
名
马
图
为
赵
孟
頫
所
绘
,
但
那
已
经
是
小
说
了
。
宋
 
苏
轼
行
书
题
李
公
麟
三
马
图
赞
残
卷
(
局
部
)
故
宫
博
物
院
藏
长
二
九
·
二
厘
米
 
宽
七
八
·
六
厘
米
57 紫禁城  Forbidden City
唐  韩幹  照夜白图(局部)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纵三〇·八厘米  横三三·五厘米

More Related Content

Similar to 画杀满川花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EDNASERENE
 
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
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
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lofen
 
宫体诗男性作者视角探微
宫体诗男性作者视角探微宫体诗男性作者视角探微
宫体诗男性作者视角探微sugeladi
 
姜國芳紫禁城系列油畫選
姜國芳紫禁城系列油畫選姜國芳紫禁城系列油畫選
姜國芳紫禁城系列油畫選
Yuan-Kai Tang
 
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
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
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sugeladi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sugeladi
 
梁書 49 卷四十九 列傳第四十三 文學上
梁書 49 卷四十九 列傳第四十三 文學上梁書 49 卷四十九 列傳第四十三 文學上
梁書 49 卷四十九 列傳第四十三 文學上
helloiac
 
20170513九寨溝八日
20170513九寨溝八日20170513九寨溝八日
20170513九寨溝八日
府城旅行社
 
古典美女
古典美女古典美女
古典美女family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sugeladi
 
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2
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2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2
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2lys167
 
獨領風騷 獨輪車傳奇
獨領風騷   獨輪車傳奇獨領風騷   獨輪車傳奇
獨領風騷 獨輪車傳奇thetis9768
 

Similar to 画杀满川花 (13)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
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
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
 
宫体诗男性作者视角探微
宫体诗男性作者视角探微宫体诗男性作者视角探微
宫体诗男性作者视角探微
 
姜國芳紫禁城系列油畫選
姜國芳紫禁城系列油畫選姜國芳紫禁城系列油畫選
姜國芳紫禁城系列油畫選
 
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
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
从黄庭坚诗看北宋后期知识分子文化心态及其影响①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梁書 49 卷四十九 列傳第四十三 文學上
梁書 49 卷四十九 列傳第四十三 文學上梁書 49 卷四十九 列傳第四十三 文學上
梁書 49 卷四十九 列傳第四十三 文學上
 
20170513九寨溝八日
20170513九寨溝八日20170513九寨溝八日
20170513九寨溝八日
 
Sstest1
Sstest1Sstest1
Sstest1
 
古典美女
古典美女古典美女
古典美女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
 
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2
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2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2
民國時期的才子佳人2
 
獨領風騷 獨輪車傳奇
獨領風騷   獨輪車傳奇獨領風騷   獨輪車傳奇
獨領風騷 獨輪車傳奇
 

More from lofen

衣若芬生平與寫作大事記- Life & Writing I Lo-fen2021
衣若芬生平與寫作大事記- Life & Writing I Lo-fen2021衣若芬生平與寫作大事記- Life & Writing I Lo-fen2021
衣若芬生平與寫作大事記- Life & Writing I Lo-fen2021
lofen
 
I Lo-fen CV & Publication
I Lo-fen CV & PublicationI Lo-fen CV & Publication
I Lo-fen CV & Publication
lofen
 
帝都胜游
帝都胜游帝都胜游
帝都胜游
lofen
 
帝都勝遊:朝鮮本《北京八景詩集》對《石渠寶笈續編》的補充與修正
帝都勝遊:朝鮮本《北京八景詩集》對《石渠寶笈續編》的補充與修正帝都勝遊:朝鮮本《北京八景詩集》對《石渠寶笈續編》的補充與修正
帝都勝遊:朝鮮本《北京八景詩集》對《石渠寶笈續編》的補充與修正
lofen
 
朱熹《武夷棹歌》與朝鮮理學家李退溪的次韻詩
朱熹《武夷棹歌》與朝鮮理學家李退溪的次韻詩朱熹《武夷棹歌》與朝鮮理學家李退溪的次韻詩
朱熹《武夷棹歌》與朝鮮理學家李退溪的次韻詩
lofen
 
鍾梅音在南洋
鍾梅音在南洋鍾梅音在南洋
鍾梅音在南洋
lofen
 
瀟湘八景:東亞共同母題的文化意象(抽印本)
瀟湘八景:東亞共同母題的文化意象(抽印本)瀟湘八景:東亞共同母題的文化意象(抽印本)
瀟湘八景:東亞共同母題的文化意象(抽印本)
lofen
 
東坡體詩
東坡體詩東坡體詩
東坡體詩
lofen
 
遊觀與求道:朱熹〈武夷櫂歌〉與朝鮮士人的理解與續作
遊觀與求道:朱熹〈武夷櫂歌〉與朝鮮士人的理解與續作遊觀與求道:朱熹〈武夷櫂歌〉與朝鮮士人的理解與續作
遊觀與求道:朱熹〈武夷櫂歌〉與朝鮮士人的理解與續作
lofen
 
소상팔경(瀟湘八景) : 동아시아 공통 모티프의 문화형상
소상팔경(瀟湘八景) : 동아시아 공통 모티프의 문화형상소상팔경(瀟湘八景) : 동아시아 공통 모티프의 문화형상
소상팔경(瀟湘八景) : 동아시아 공통 모티프의 문화형상
lofen
 
19世纪20—30年代虎标永安堂药品的“反仿冒”广告
19世纪20—30年代虎标永安堂药品的“反仿冒”广告19世纪20—30年代虎标永安堂药品的“反仿冒”广告
19世纪20—30年代虎标永安堂药品的“反仿冒”广告
lofen
 
19世纪20—30年代虎标永安堂药品的“反仿冒”广告
19世纪20—30年代虎标永安堂药品的“反仿冒”广告19世纪20—30年代虎标永安堂药品的“反仿冒”广告
19世纪20—30年代虎标永安堂药品的“反仿冒”广告
lofen
 
商品宣傳與法律知識
商品宣傳與法律知識商品宣傳與法律知識
商品宣傳與法律知識
lofen
 
翁方綱舊藏本《施顧註東坡詩》研究 衣若芬
翁方綱舊藏本《施顧註東坡詩》研究 衣若芬翁方綱舊藏本《施顧註東坡詩》研究 衣若芬
翁方綱舊藏本《施顧註東坡詩》研究 衣若芬
lofen
 
東坡體(刊出文)K
東坡體(刊出文)K東坡體(刊出文)K
東坡體(刊出文)K
lofen
 
「三教弟子」印考(日文)
「三教弟子」印考(日文)「三教弟子」印考(日文)
「三教弟子」印考(日文)lofen
 
蘇軾對高麗「瀟湘八景」詩之影響
蘇軾對高麗「瀟湘八景」詩之影響蘇軾對高麗「瀟湘八景」詩之影響
蘇軾對高麗「瀟湘八景」詩之影響lofen
 
衣若芬:李齐贤八景诗词与韩国地方八景之开创(《中国诗学》第9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衣若芬:李齐贤八景诗词与韩国地方八景之开创(《中国诗学》第9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衣若芬:李齐贤八景诗词与韩国地方八景之开创(《中国诗学》第9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衣若芬:李齐贤八景诗词与韩国地方八景之开创(《中国诗学》第9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lofen
 
衣若芬:朝鲜安平大君李瑢及“匪懈堂潇湘八景诗卷”析论(《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一辑,2005)
衣若芬:朝鲜安平大君李瑢及“匪懈堂潇湘八景诗卷”析论(《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一辑,2005)衣若芬:朝鲜安平大君李瑢及“匪懈堂潇湘八景诗卷”析论(《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一辑,2005)
衣若芬:朝鲜安平大君李瑢及“匪懈堂潇湘八景诗卷”析论(《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一辑,2005)lofen
 
高麗文人李仁老、陳澕與中國瀟湘八景詩畫之東傳
高麗文人李仁老、陳澕與中國瀟湘八景詩畫之東傳高麗文人李仁老、陳澕與中國瀟湘八景詩畫之東傳
高麗文人李仁老、陳澕與中國瀟湘八景詩畫之東傳lofen
 

More from lofen (20)

衣若芬生平與寫作大事記- Life & Writing I Lo-fen2021
衣若芬生平與寫作大事記- Life & Writing I Lo-fen2021衣若芬生平與寫作大事記- Life & Writing I Lo-fen2021
衣若芬生平與寫作大事記- Life & Writing I Lo-fen2021
 
I Lo-fen CV & Publication
I Lo-fen CV & PublicationI Lo-fen CV & Publication
I Lo-fen CV & Publication
 
帝都胜游
帝都胜游帝都胜游
帝都胜游
 
帝都勝遊:朝鮮本《北京八景詩集》對《石渠寶笈續編》的補充與修正
帝都勝遊:朝鮮本《北京八景詩集》對《石渠寶笈續編》的補充與修正帝都勝遊:朝鮮本《北京八景詩集》對《石渠寶笈續編》的補充與修正
帝都勝遊:朝鮮本《北京八景詩集》對《石渠寶笈續編》的補充與修正
 
朱熹《武夷棹歌》與朝鮮理學家李退溪的次韻詩
朱熹《武夷棹歌》與朝鮮理學家李退溪的次韻詩朱熹《武夷棹歌》與朝鮮理學家李退溪的次韻詩
朱熹《武夷棹歌》與朝鮮理學家李退溪的次韻詩
 
鍾梅音在南洋
鍾梅音在南洋鍾梅音在南洋
鍾梅音在南洋
 
瀟湘八景:東亞共同母題的文化意象(抽印本)
瀟湘八景:東亞共同母題的文化意象(抽印本)瀟湘八景:東亞共同母題的文化意象(抽印本)
瀟湘八景:東亞共同母題的文化意象(抽印本)
 
東坡體詩
東坡體詩東坡體詩
東坡體詩
 
遊觀與求道:朱熹〈武夷櫂歌〉與朝鮮士人的理解與續作
遊觀與求道:朱熹〈武夷櫂歌〉與朝鮮士人的理解與續作遊觀與求道:朱熹〈武夷櫂歌〉與朝鮮士人的理解與續作
遊觀與求道:朱熹〈武夷櫂歌〉與朝鮮士人的理解與續作
 
소상팔경(瀟湘八景) : 동아시아 공통 모티프의 문화형상
소상팔경(瀟湘八景) : 동아시아 공통 모티프의 문화형상소상팔경(瀟湘八景) : 동아시아 공통 모티프의 문화형상
소상팔경(瀟湘八景) : 동아시아 공통 모티프의 문화형상
 
19世纪20—30年代虎标永安堂药品的“反仿冒”广告
19世纪20—30年代虎标永安堂药品的“反仿冒”广告19世纪20—30年代虎标永安堂药品的“反仿冒”广告
19世纪20—30年代虎标永安堂药品的“反仿冒”广告
 
19世纪20—30年代虎标永安堂药品的“反仿冒”广告
19世纪20—30年代虎标永安堂药品的“反仿冒”广告19世纪20—30年代虎标永安堂药品的“反仿冒”广告
19世纪20—30年代虎标永安堂药品的“反仿冒”广告
 
商品宣傳與法律知識
商品宣傳與法律知識商品宣傳與法律知識
商品宣傳與法律知識
 
翁方綱舊藏本《施顧註東坡詩》研究 衣若芬
翁方綱舊藏本《施顧註東坡詩》研究 衣若芬翁方綱舊藏本《施顧註東坡詩》研究 衣若芬
翁方綱舊藏本《施顧註東坡詩》研究 衣若芬
 
東坡體(刊出文)K
東坡體(刊出文)K東坡體(刊出文)K
東坡體(刊出文)K
 
「三教弟子」印考(日文)
「三教弟子」印考(日文)「三教弟子」印考(日文)
「三教弟子」印考(日文)
 
蘇軾對高麗「瀟湘八景」詩之影響
蘇軾對高麗「瀟湘八景」詩之影響蘇軾對高麗「瀟湘八景」詩之影響
蘇軾對高麗「瀟湘八景」詩之影響
 
衣若芬:李齐贤八景诗词与韩国地方八景之开创(《中国诗学》第9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衣若芬:李齐贤八景诗词与韩国地方八景之开创(《中国诗学》第9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衣若芬:李齐贤八景诗词与韩国地方八景之开创(《中国诗学》第9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衣若芬:李齐贤八景诗词与韩国地方八景之开创(《中国诗学》第9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衣若芬:朝鲜安平大君李瑢及“匪懈堂潇湘八景诗卷”析论(《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一辑,2005)
衣若芬:朝鲜安平大君李瑢及“匪懈堂潇湘八景诗卷”析论(《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一辑,2005)衣若芬:朝鲜安平大君李瑢及“匪懈堂潇湘八景诗卷”析论(《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一辑,2005)
衣若芬:朝鲜安平大君李瑢及“匪懈堂潇湘八景诗卷”析论(《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一辑,2005)
 
高麗文人李仁老、陳澕與中國瀟湘八景詩畫之東傳
高麗文人李仁老、陳澕與中國瀟湘八景詩畫之東傳高麗文人李仁老、陳澕與中國瀟湘八景詩畫之東傳
高麗文人李仁老、陳澕與中國瀟湘八景詩畫之東傳
 

画杀满川花

  • 1. 50  2014 年  第 1 期 画 杀 满 川 花 画 马 异 事 的 神 秘 与 超 越 张 僧 繇 「 画 龙 点 睛 」 的 故 事 , 极 言 其 画 技 高 妙 、 宛 若 有 神 。 李 公 麟 细 心 观 察 而 潜 心 描 绘 贡 马 「 满 川 花 」 , 却 将 其 「 画 死 」 。 这 一 中 国 艺 术 史 上 空 前 绝 后 的 奇 闻 亦 真 亦 幻 , 在 后 世 流 传 广 播 , 是 誉 者 之 溢 美 渲 染 , 还 是 为 超 自 然 的 力 量 所 驱 遣 ? 川 花 」 是 北 宋 哲 宗 元 祐 三 年 ( 一 〇 八 八 年 ) 于 阗 进 贡 的 花 马 , 画 家 李 公 麟 曾 经 描 绘 西 域 贡 马 , 作 水 墨 白 描 画 《 五 马 图 》 , 「 满 川 花 」 即 为 其 中 一 匹 。 包 括 「 满 川 花 」 、 「 凤 头 骢 」 、 「 锦 膊 骢 」 、 「 好 头 赤 」 和 「 照 夜 白 」 五 匹 骏 马 的 《 五 马 图 》 , 分 为 五 个 段 落 , 各 画 圉 人 牵 马 。 南 宋 周 密 《 云 烟 过 眼 录 》 著 录 此 图 , 当 时 藏 于 王 子 庆 家 , 曾 为 南 宋 高 宗 旧 藏 。 历 元 明 至 清 乾 隆 年 间 入 宫 , 有 乾 隆 御 题 。 此 图 清 亡 之 后 被 溥 杰 带 去 日 本 , 由 末 延 家 收 藏 , 二 次 大 战 后 下 落 不 明 , 今 有 珂 罗 版 图 像 存 世 。 衣 若 芬 现 任 教 于 新 加 坡 南 洋 理 工 大 学 , 研 究 兴 趣 包 括 中 国 诗 画 艺 术 、 题 画 文 学 、 唐 宋 文 学 与 文 化 等 , 有 多 部 学 术 研 究 及 文 学 著 作 。 满 「 《 五 马 图 》 中 之 满 川 花
  • 3. 52  2014 年  第 1 期 《 五 马 图 》 不 仅 受 古 代 画 家 重 视 , 近 现 代 画 家 也 多 有 临 摹 。 例 如 于 非 闇 绘 于 一 九 四 二 年 的 《 临 韩 幹 照 夜 白 李 龙 眠 五 马 图 合 卷 》 。 溥 心 畬 在 日 本 观 赏 过 《 五 马 图 》 , 一 九 五 七 年 重 作 《 临 李 公 麟 满 川 花 》 , 跋 语 中 提 及 《 五 马 图 》 仅 存 二 马 。 独 临 「 满 川 花 」 , 也 许 因 其 在 五 马 中 特 别 神 祕 , 受 「 画 杀 满 川 花 」 的 故 事 影 响 ( 「 杀 」 一 作 「 煞 」 ) 。 直 到 一 九 八 二 年 饶 宗 颐 的 《 摹 宋 李 公 麟 五 马 图 卷 》 自 书 题 跋 , 还 传 递 着 这 一 则 奇 谭 : 山 谷 尝 语 , 曾 空 清 谓 伯 时 貌 天 闲 满 川 花 , 放 笔 而 马 殂 , 盖 精 魄 为 其 笔 端 摄 去 , 诚 咄 咄 怪 事 。 「 画 杀 满 川 花 」 事 , 见 于 《 五 马 图 》 曾 纡 ( 字 公 卷 , 号 空 青 老 人 ) 跋 文 , 据 《 云 烟 过 眼 录 》 ( 蒋 氏 密 韵 楼 景 宋 刊 本 ) , 曾 纡 题 曰 : 元 祐 庚 午 岁 〔 按 : 一 〇 九 〇 年 〕 , 以 方 开 科 , 应 诏 来 京 师 , 见 鲁 直 九 丈 于 酺 池 寺 。 鲁 直 时 为 张 仲 谟 笺 题 李 伯 时 画 《 天 马 图 》 , 鲁 直 谓 余 曰 : 「 异 哉 ! 伯 时 貌 天 厩 满 川 花 , 放 笔 而 马 殂 矣 。 盖 神 骏 精 魄 皆 为 伯 时 笔 端 取 之 而 去 , 实 古 今 异 事 , 当 作 数 语 记 之 。 」 后 十 四 年 , 当 崇 宁 癸 未 〔 按 : 一 一 〇 三 年 〕 , 余 以 党 人 贬 零 陵 , 鲁 直 除 籍 徙 宜 ( 真 ) 州 , 过 余 潇 湘 江 上 , 因 与 徐 行 间 不 仅 有 人 马 异 事 , 还 有 对 故 人 的 怀 念 。 纠 结 在 「 写 」 与 「 不 写 」 , 「 自 己 写 」 或 是 「 他 人 写 」 , 黄 庭 坚 的 犹 豫 , 更 显 得 「 画 杀 满 川 花 」 之 特 殊 。 黄 庭 坚 在 政 治 和 文 学 上 的 表 现 , 都 不 像 是 危 言 耸 听 、 好 渲 染 光 怪 陆 离 的 人 , 可 能 在 理 智 上 很 难 接 受 此 异 事 ; 或 者 , 很 难 判 断 记 录 此 事 对 李 公 麟 的 艺 术 成 就 是 否 有 正 面 影 响 。 李 公 麟 画 西 域 贡 马 时 在 元 祐 年 间 , 苏 轼 兄 弟 也 在 朝 廷 , 也 有 许 多 题 写 李 公 麟 画 马 的 作 品 , 但 是 都 不 曾 谈 到 「 画 杀 满 川 花 」 。 我 们 或 可 怀 疑 黄 庭 坚 夸 大 或 捏 造 了 李 公 麟 「 画 杀 满 川 花 」 , 然 而 , 在 徽 宗 敕 编 的 《 宣 和 画 谱 》 里 , 提 到 了 这 样 的 事 情 : ( 李 公 麟 ) 尝 写 骐 骥 院 御 马 , 如 西 域 于 阗 所 贡 好 头 赤 、 锦 膊 骢 之 类 , 写 貌 至 多 , 至 圉 人 恳 请 , 恐 并 为 神 物 取 去 。 照 顾 贡 马 的 圉 人 请 李 公 麟 不 要 再 画 , 因 为 害 怕 贡 马 会 「 为 神 物 取 去 」 , 意 思 就 是 会 将 被 画 的 马 的 精 魄 夺 走 , 导 致 贡 马 死 亡 。 贡 马 亡 毙 , 罪 在 圉 人 , 圉 人 担 待 不 起 , 于 是 恳 求 。 李 公 麟 没 有 明 白 表 达 他 对 圉 人 恳 求 的 反 应 , 假 使 贡 马 果 真 是 因 他 的 画 而 死 , 其 中 的 神 祕 力 量 , 是 人 为 的 艺 术 极 致 , 还 是 靖 国 、 宋 彦 明 道 伯 时 画 杀 满 川 花 事 , 云 : 「 此 公 卷 之 所 亲 见 。 」 余 曰 : 「 九 丈 当 践 前 言 记 之 。 」 鲁 直 笑 曰 : 「 只 少 此 一 件 罪 过 。 」 后 二 年 , 鲁 直 死 贬 所 。 又 二 十 七 年 , 余 将 漕 两 浙 , 当 绍 兴 辛 亥 〔 按 : 一 一 三 一 年 〕 , 至 嘉 禾 , 与 梁 仲 谟 、 吴 德 素 、 张 元 范 泛 舟 访 刘 延 仲 于 真 如 寺 , 延 仲 遽 出 是 图 , 开 卷 错 愕 , 宛 然 畴 昔 , 拊 事 念 往 , 逾 四 十 年 , 忧 患 余 生 , 岿 然 独 在 , 彷 徨 吊 影 , 殆 若 异 世 也 。 因 详 叙 本 末 , 不 特 使 来 者 知 伯 时 一 叚 异 事 , 亦 鲁 直 遗 意 。 「 满 川 花 」 的 精 神 魂 魄 被 李 公 麟 的 画 笔 夺 去 , 离 奇 死 亡 的 异 事 , 曾 纡 听 黄 庭 坚 ( 字 鲁 直 , 号 山 谷 道 人 ) 说 过 , 念 念 不 忘 。 黄 庭 坚 认 为 此 事 值 得 记 载 , 却 始 终 没 有 动 笔 , 历 时 四 十 余 年 , 曾 纡 睹 物 思 旧 , 终 于 记 下 。 黄 庭 坚 不 写 李 公 麟 「 画 杀 满 川 花 」 , 是 忌 讳 记 此 灵 异 有 伤 士 道 吗 ? 一 一 〇 三 年 再 度 与 曾 纡 相 见 , 提 及 此 , 黄 庭 坚 说 这 是 曾 纡 亲 眼 所 见 , 曾 纡 竟 也 没 有 否 认 , 还 请 黄 庭 坚 写 下 此 事 , 黄 庭 坚 仍 然 不 写 , 担 心 得 罪 朝 廷 , 当 时 李 公 麟 还 在 世 。 直 到 在 刘 袤 ( 字 延 仲 ) 家 再 欣 赏 到 李 公 麟 的 作 品 , 北 方 江 山 已 易 主 , 流 离 人 生 , 恍 若 前 世 , 曾 纡 的 题 跋 等 于 是 替 黄 庭 坚 完 成 遗 愿 , 字 里
  • 4. 53 紫禁城  Forbidden City 超 现 实 的 不 可 捉 摸 ? 如 果 是 前 者 , 《 宣 和 画 谱 》 的 记 载 便 是 无 上 的 荣 耀 ; 但 如 果 是 后 者 , 画 家 如 何 自 处 , 乃 至 自 保 呢 ? 李 公 麟 之 前 的 唐 朝 画 马 名 家 韩 幹 , 也 有 应 物 感 神 的 故 事 。 例 如 唐 代 张 彦 远 《 历 代 名 画 记 》 记 载 : 禄 山 之 乱 , 沛 艾 马 种 遂 绝 , 韩 君 端 居 亡 事 , 忽 有 人 诣 门 , 称 鬼 使 , 请 马 一 匹 。 韩 君 画 马 焚 之 。 他 日 见 鬼 使 乘 马 来 谢 。 其 感 神 如 此 。 宋 代 钱 易 《 南 部 新 书 》 记 此 事 较 为 详 细 : 唐 幹 善 画 马 , 闲 居 之 际 , 忽 有 一 人 朱 衣 玄 冠 而 至 。 幹 问 曰 : 「 何 得 及 此 ? 」 对 曰 : 「 我 鬼 使 也 。 闻 君 善 画 良 马 , 愿 赐 一 匹 。 」 立 画 焚 之 。 数 日 出 , 有 人 揖 而 谢 : 「 蒙 惠 骏 足 , 免 为 山 川 跋 涉 之 苦 。 亦 有 酬 效 。 」 明 日 有 人 送 素 缣 百 疋 , 不 知 其 来 , 幹 取 用 之 。 唐 代 段 成 式 《 酉 阳 杂 俎 》 中 也 有 此 类 传 说 :建 中 初 , 有 人 牵 马 访 马 医 , 称 马 患 脚 , 以 二 十 鐶 求 治 。 其 马 毛 色 骨 相 , 马 医 未 常 见 , 笑 曰 : 「 君 马 大 似 韩 幹 所 画 马 , 真 马 中 固 无 也 。 」 因 请 马 主 绕 市 门 一 匝 , 马 医 随 之 。 忽 值 韩 幹 , 幹 亦 惊 曰 : 「 真 是 吾 设 色 者 。 」 乃 知 随 意 所 匠 , 必 冥 会 所 肖 也 。 遂 摩 挲 , 马 若 蹶 , 因 损 前 足 。 幹 心 异 之 。 至 舍 , 视 其 所 画 马 本 , 脚 有 一 点 墨 缺 , 方 知 是 画 通 灵 矣 。 马 医 所 获 钱 , 用 历 数 主 , 乃 成 泥 钱 。     以 上 故 事 有 共 通 点 , 即 段 成 式 说 的 「 随 意 所 匠 , 必 冥 会 所 肖 」 , 韩 幹 画 马 逼 似 真 马 , 同 类 相 感 而 超 越 了 物 质 的 限 制 , 画 马 变 成 了 真 马 。 相 似 的 「 以 画 为 真 」 、「 使 画 为 真 」 , 像 「 画 龙 点 睛 」 之 类 的 故 事 在 古 代 屡 见 传 闻 , 其 思 想 的 来 源 可 以 《 周 易 · 文 言 》 解 释 乾 卦 「 飞 龙 在 天 , 利 见 大 人 」 为 代 表 : 同 声 相 应 , 同 气 相 求 。 水 流 湿 , 火 就 燥 。 云 从 龙 , 风 从 虎 。 圣 人 作 而 万 物 睹 。 本 乎 天 者 亲 上 , 本 乎 地 者 亲 下 , 则 各 从 其 类 也 。 董 仲 舒 《 春 秋 繁 露 》 也 谈 到 「 同 类 相 动 」 : 「 如 马 鸣 则 马 应 之 , 帝 王 之 将 兴 也 , 其 美 祥 亦 先 见 ; 其 将 亡 也 , 妖 孽 亦 先 见 。 物 故 以 类 相 召 也 。 」 「 画 杀 满 川 花 」 的 异 事 和 「 同 类 相 动 」 、 「 同 类 相 感 」 的 前 例 迥 异 , 韩 幹 画 马 成 为 真 马 , 是 使 死 马 得 活 ; 李 公 麟 却 是 使 活 马 致 死 。 「 使 死 马 得 活 」 有 思 想 依 据 , 较 易 理 解 , 端 赖 写 实 拟 真 的 笔 墨 功 夫 。 「 使 活 马 致 死 」 则 令 人 迷 惑 ,除 了 画 家 超 绝 的 技 艺 , 还 有 极 强 的 人 为 力 量 , 或 者 是 操 纵 人 的 无 名 力 量 , 透 过 笔 端 , 将 活 马 的 神 魂 摄 取 移 置 于 画 上 , 失 去 了 神 魂 的 活 马 因 而 死 去 。 「 使 死 马 得 活 」 , 是 赋 予 生 命 ; 「 使 活 马 致 死 」 , 则 是 摧 毁 生 命 。 站 在 「 乐 生 」 的 立 场 , 人 们 总 是 喜 见 生 命 诞 临 , 担 忧 生 命 告 终 , 画 家 若 成 了 刽 子 手 , 破 坏 生 灵 , 艺 术 如 何 存 在 ? 是 为 「 异 术 」 了 。 我 们 无 从 考 察 李 公 麟 「 画 杀 满 川 花 」 的 真 实 性 , 即 使 是 偶 发 或 虚 构 , 个 中 的 思 想 仍 颇 堪 玩 味 。 「 使 死 马 得 活 」 , 对 所 绘 对 象 「 分 灵 」 ; 「 使 活 马 致 死 」 , 画 家 的 作 品 便 是 原 所 绘 对 象 的 「 全 灵 」 , 从 这 个 角 度 设 想 , 「 画 杀 满 川 花 」 后 , 画 上 的 满 川 花 是 否 会 代 替 死 去 的 满 川 花 继 续 存 活 ? 是 以 图 像 的 形 式 ? 还 是 变 为 另 一 活 的 满 川 花 ? 在 黄 庭 坚 之 前 的 诗 人 王 令 《 赋 黄 任 道 韩 幹 马 》 诗 有 「 传 闻 三 马 同 日 死 , 死 魄 到 纸 气 方 就 」 的 句 子 , 意 同 「 画 杀 满 川 花 」 。 可 以 说 , 「 画 杀 满 川 花 」 是 北 宋 中 期 新 兴 的 绘 画 奇 闻 。 公 麟 为 何 有 「 画 杀 满 川 花 」 的 特 异 功 力 , 恐 怕 连 他 自 己 也 不 明 白 , 在 李
  • 5. 54  2014 年  第 1 期 而 且 未 必 乐 在 其 中 。 李 公 麟 后 来 听 从 了 劝 告 , 改 画 神 佛 , 《 宣 和 画 谱 》 说 : 「 公 麟 初 喜 画 马 , 大 率 学 韩 幹 , 略 有 损 增 。 有 道 人 教 以 不 可 习 , 恐 流 入 马 趣 。 公 麟 悟 其 旨 , 更 为 道 佛 尤 佳 。 」 「 流 入 马 趣 」 是 指 来 世 轮 回 入 马 的 畜 生 道 , 由 于 此 生 太 接 近 马 , 画 了 许 多 精 彩 的 马 图 , 还 「 画 杀 满 川 花 」 , 此 生 已 经 极 为 肖 马 , 来 世 便 可 能 投 胎 成 为 马 。 此 事 也 见 于 邓 椿 《 画 继 》 卷 三 , 释 惠 洪 ( 一 〇 七 一 — 一 一 二 八 年 ) 《 冷 斋 夜 话 》 卷 八 《 李 伯 时 画 马 》 记 之 尤 详 : 李 伯 时 善 画 马 , 东 坡 第 其 笔 , 当 不 减 韩 幹 。 都 城 黄 金 易 得 , 而 伯 时 马 不 可 得 。 师 让 之 曰 : 「 伯 时 为 士 大 夫 , 而 以 画 行 , 已 可 耻 也 。 又 作 马 , 忍 为 之 耶 ? 」 伯 时 恚 曰 : 「 作 马 无 乃 例 能 荡 人 心 、 堕 恶 道 乎 ! 」 师 曰 : 「 公 业 已 习 此 , 则 日 夕 以 思 其 情 状 , 求 为 神 骏 , 系 念 不 忘 , 一 日 眼 光 落 地 , 必 入 马 胎 无 疑 , 非 恶 道 而 何 ? 」 伯 时 大 惊 , 不 觉 身 去 坐 榻 曰 : 「 今 当 何 以 洗 其 过 ? 」 师 曰 : 「 但 画 观 音 菩 萨 。 」 自 是 画 此 像 妙 天 下 , 故 一 时 公 卿 服 师 之 善 巧 者 也 。 叶 梦 得 《 避 暑 录 话 》 卷 下 记 载 李 公 麟 改 画 佛 像 , 得 吴 道 子 笔 意 : 李 伯 时 初 喜 画 马 , 曹 、 韩 以 来 未 有 比 也 。 曹 辅 为 太 仆 少 卿 , 太 仆 视 他 卿 寺 有 廨 舍 , 国 马 皆 在 其 中 , 伯 时 每 过 之 , 必 终 日 纵 观 , 有 不 暇 与 客 语 者 。 法 云 圜 通 秀 禅 师 为 言 : 「 众 生 流 浪 转 徙 , 皆 自 积 劫 习 气 中 来 。 今 君 胸 中 无 非 马 者 , 得 无 与 之 俱 化 乎 ? 」 伯 时 惧 , 乃 教 之 , 使 为 佛 像 , 以 变 其 意 , 于 是 深 得 吴 道 子 用 笔 意 。 由 画 马 改 画 佛 , 以 免 「 流 入 马 趣 」 , 可 说 是 对 「 画 杀 满 川 花 」 的 解 脱 。 画 马 而 「 流 入 马 趣 」 的 说 法 在 后 世 并 未 被 发 扬 , 「 画 杀 满 川 花 」 的 类 似 异 事 也 未 见 发 生 于 李 公 麟 之 后 的 画 家 。 一 种 简 单 的 方 式 , 就 是 像 明 代 朱 曰 藩 《 山 带 阁 集 》 卷 三 十 三 《 跋 李 伯 时 戏 马 图 》 道 : 「 临 窓 ( 窗 ) 展 此 卷 观 之 , 恍 若 二 龙 驹 从 渥 洼 水 中 出 也 , 意 态 俊 壮 , 真 得 天 用 之 奇 , 谁 云 习 者 流 入 马 趣 乎 ? 」 直 接 否 定 李 公 麟 画 马 会 「 流 入 马 趣 」 。 另 一 种 表 述 , 则 是 强 调 绘 画 本 身 的 虚 幻 性 , 和 题 咏 人 像 画 一 样 , 形 容 画 家 创 作 是 「 幻 出 」 , 在 南 宋 题 画 马 诗 中 经 常 可 见 , 例 如 : 周 紫 芝 : 「 龙 眠 笔 意 天 与 妙 , 尺 素 幻 出 双 骅 骝 。 」 史 尧 弼 : 「 笔 间 幻 出 马 中 龙 , 放 牧 平 沙 细 草 中 。 」 楼 钥 : 「 韦 侯 擅 笔 精 , 幻 出 无 人 境 。 」 谢 采 : 「 韩 幹 仙 翁 挥 翰 手 , 毫 端 幻 出 渴 乌 首 。 」 金 朝 诗 人 王 庭 筠 《 杨 秘 监 下 槽 马 图 》 诗 剖 析 了 「 流 入 马 趣 」 的 无 稽 : 龙 眠 悔 画 马 , 政 恐 堕 马 趣 。 我 今 破 是 说 , 试 下 第 一 句 。 道 人 三 昧 手 , 游 戏 万 象 具 。 万 象 初 莫 逃 , 毕 竟 无 所 住 。 譬 如 大 圆 镜 , 照 物 随 其 遇 。 少 焉 物 四 散 , 影 果 在 何 处 。 杨 侯 具 此 眼 , 透 脱 向 上 路 。 万 马 落 人 间 , 盖 证 龙 眠 误 。 绘 画 依 存 于 笔 墨 纸 绢 等 物 质 , 无 论 画 家 如 何 巧 妙 模 拟 复 制 , 表 现 所 绘 对 象 的 真 , 毕 竟 还 是 不 能 取 代 所 绘 对 象 , 不 会 有 韩 幹 「 使 死 马 得 活 」 的 奇 迹 。 幻 因 真 而 显 现 , 即 使 极 力 求 真 , 终 归 依 然 是 幻 , 没 有 所 绘 对 象 的 真 , 便 无 绘 画 的 幻 。 甚 至 , 用 《 金 刚 经 》 「 一 切 有 为 法 如 梦 幻 泡 影 」 的 观 点 , 所 绘 对 象 的 真 , 其 实 也 是 幻 , 画 家 能 够 「 幻 出 」 大 千 世 界 已 然 可 贵 , 遑 论 「 使 活 马 致 死 」 , 「 画 杀 满 川 花 」 。 中 国 艺 术 的 发 展 脉 络 观 察 , 「 画 杀 满 川 花 」 的 奇 事 正 是 产 生 于 对 从
  • 6. 55 紫禁城  Forbidden City 唐 代 繁 荣 成 熟 的 咏 马 诗 及 鞍 马 画 的 继 承 与 开 创 阶 段 。 在 此 之 前 的 天 人 感 应 思 想 里 , 早 有 「 马 为 房 星 之 精 」 的 说 法 。 房 星 为 二 十 八 宿 之 一 , 《 史 记 · 天 官 书 》 : 「 房 为 府 , 曰 天 驷 。 」 《 晋 书 · 天 文 志 》 将 之 推 衍 到 人 治 : 「 房 四 星 , 为 明 堂 , 天 子 布 政 之 宫 也 , 亦 四 辅 也 。 … … 亦 曰 天 驷 , 为 天 马 , 主 车 驾 。 … … 房 星 明 , 则 王 者 明 。 」 天 上 的 房 星 明 亮 , 示 兆 地 上 的 君 主 英 明 ; 房 星 下 凡 的 壮 盛 骏 马 , 是 为 国 威 强 大 的 象 征 。 宋 人 与 马 的 关 系 随 着 边 防 军 事 、 马 政 措 施 、 帝 王 对 贡 马 的 态 度 等 变 化 而 异 于 前 朝 。 《 宣 和 画 谱 · 畜 兽 叙 论 》 在 谈 到 何 以 画 家 多 绘 牛 和 马 , 也 有 一 番 象 征 式 的 解 释 : 乾 象 天 , 天 行 健 , 故 为 马 ; 坤 象 地 , 地 任 重 而 顺 , 故 为 牛 。 马 与 牛 者 畜 兽 也 , 而 乾 坤 之 大 , 取 之 以 为 象 。 若 夫 所 以 任 重 致 远 者 , 则 复 见 于 《 易 》 之 《 随 》 , 于 是 画 史 所 以 状 马 、 牛 而 得 名 者 为 多 。 到 了 南 宋 , 鞍 马 画 渐 多 历 史 题 材 , 诸 如 《 明 妃 出 塞 图 》 、 《 明 皇 幸 蜀 图 》 、 《 杨 妃 上 马 图 》 等 , 画 家 除 了 写 生 , 还 可 临 摹 前 人 作 品 , 距 离 「 画 杀 满 川 花 」 的 可 能 性 更 为 遥 远 。 金 元 画 家 赵 孟 頫 、 任 仁 发 、 龚 开 , 各 借 画 马 抒 发 情 志 , 鞍 马 画 的 人 文 气 宋摹本唐梁令瓒《星宿图》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绢本设色  纵三〇厘米  横四八五厘米 全卷画五星和二十八宿神形(现存五星十二宿)。 此局部所示为东宫苍龙中的风宿,定式是人骑马,持弓策马踏火缓行。 质 浓 厚 。 明 代 人 对 于 「 画 杀 满 川 花 」 异 事 的 态 度 两 极 , 谢 肇 淛 列 举 了 画 史 上 的 一 些 类 似 传 说 , 批 驳 其 不 合 理 : 张 僧 繇 画 龙 点 睛 便 破 壁 飞 去 。 顾 光 宝 画 狮 子 , 能 为 陆 溉 治 祟 , 口 血 淋 漓 。 杨 子 华 画 马 , 夜 闻 蹄 啮 声 。 韩 幹 画 马 , 鬼 使 乘 之 以 请 医 。 吴 道 子 画 驴 , 踏 破 僧 房 家 具 。 李 伯 时 画 天 廐 满 川 花 , 放 笔 而 马 死 , 盖 其 精 魂 皆 被 笔 端 取 去 。 此 皆 理 之 所 无 , 抑 恐 誉 者 过 当 。 郎 瑛 《 七 修 续 稿 》 卷 七 收 录 了 曾 纡 的 题 跋 , 归 于 「 奇 谑 类 」 。 郎 瑛 认 为 李 公 麟 「 画 杀 满 川 花 」 是 「 实 有 是 事 , 真 可 为 异 」 , 他 补 充 道 : 「 又 尝 闻 传 神 之 人 云 : 『 凡 写 病 者 之 照 , 肖 之 则 病 人 多 死 。 』 岂 非 亦 收 其 精
  • 7. 56  2014 年  第 1 期 魄 于 绘 事 耶 ? 」 除 了 画 马 夺 神 , 画 人 也 会 。 无 论 「 画 杀 满 川 花 」 是 否 合 理 属 实 , 大 多 数 明 清 文 人 已 经 接 受 这 个 异 事 , 视 为 一 种 推 崇 画 艺 的 典 故 或 比 喻 。 文 徵 明 《 题 李 公 麟 绘 列 女 传 》 就 盛 赞 : 「 所 画 人 物 状 貌 , 衣 冠 剑 佩 , 及 旁 题 之 书 法 , 靡 不 精 妙 , 非 具 画 煞 满 川 花 之 神 技 不 能 到 也 。 」 就 连 不 信 「 画 杀 满 川 花 」 的 谢 肇 淛 , 也 认 为 恐 怕 是 「 誉 者 过 当 」 而 捏 造 了 此 事 。 清 代 宋 荦 欣 赏 过 《 五 马 图 》 , 称 许 「 画 杀 满 川 花 」 是 「 千 古 佳 话 」 : 李 龙 眠 画 人 马 恒 在 绢 上 , 取 法 唐 人 用 笔 刻 画 。 惟 毗 陵 庄 氏 所 藏 五 马 图 卷 , 用 澄 心 堂 纸 白 描 , 微 设 色 , 简 古 超 妙 , 独 冠 诸 迹 。 详 周 公 谨 《 云 烟 过 眼 录 》 及 近 日 卞 侍 郎 永 誉 《 式 古 堂 画 考 》 内 画 杀 满 川 花 事 , 洵 为 千 古 佳 话 。 乾 隆 皇 帝 收 藏 的 《 五 马 图 》 第 五 匹 马 缺 少 题 笺 , 被 设 想 即 是 「 满 川 花 」 。 乾 隆 的 题 画 诗 里 提 及 : 「 其 后 一 马 失 题 识 , 昂 藏 殊 相 星 瞳 辉 。 艺 成 放 笔 一 马 殂 , 太 仆 惆 怅 何 争 差 。 」 乾 隆 二 十 七 年 ( 一 七 六 二 年 ) 爱 乌 罕 ( 即 阿 富 汗 ) 遣 使 献 阿 拉 伯 马 , 次 年 乾 隆 皇 帝 命 郎 世 宁 画 《 爱 乌 罕 四 骏 图 》 。 郎 士 宁 逼 肖 的 画 法 虽 受 皇 帝 欣 赏 , 然 稍 逊 「 古 格 」 , 于 是 令 宫 廷 画 家 金 廷 标 仿 李 公 麟 《 五 马 图 》 , 补 画 牵 马 的 圉 人 。 乾 隆 帝 作 《 命 金 廷 标 橅 ( 摹 ) 李 公 麟 五 马 图 法 画 爱 乌 罕 四 骏 因 叠 前 韵 作 歌 》 记 之 , 诗 中 指 出 郎 世 宁 画 「 似 则 似 矣 逊 古 格 」 , 所 谓 的 「 古 格 」 , 是 构 图 形 式 ? 水 墨 白 描 笔 法 ? 还 是 夺 其 精 魄 的 、 不 可 思 议 的 力 量 ? 空 前 绝 后 的 「 画 杀 满 川 花 」 异 事 , 在 李 公 麟 之 后 再 没 有 出 现 于 画 史 。 蒲 松 龄 《 聊 斋 志 异 》 里 《 画 马 》 一 则 , 仿 韩 幹 「 使 死 马 得 活 」 故 事 , 托 名 马 图 为 赵 孟 頫 所 绘 , 但 那 已 经 是 小 说 了 。 宋   苏 轼 行 书 题 李 公 麟 三 马 图 赞 残 卷 ( 局 部 ) 故 宫 博 物 院 藏 长 二 九 · 二 厘 米   宽 七 八 · 六 厘 米
  • 8. 57 紫禁城  Forbidden City 唐  韩幹  照夜白图(局部)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纵三〇·八厘米  横三三·五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