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5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文档信息
 周書
 46 / 50
 28 段 4024 字
 159 种 211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列傳第三十八 孝義 周書 46 卷四十六
[唐]令狐德棻 等
←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七 47 卷四十七 列傳第三十九 艺術 →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周書 / 46 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八 孝義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大統四年[538] 1 大統十七年[551] 1 天和二年[567] 1
地点 鄯州 3 京城 3 勃海 2 梁州 2
人物 叔毗 9 太祖 7 柳檜 3 張元 3 荊可 3 李棠 3 秦族 3 榮先 3
文官 儀同三司 2 右光祿大夫 1 給事黃門侍郎 1
武官 郡守 3 中直兵參軍 3 都督 2 大都督 2 大將軍 2
其他 服闋 2 吐谷渾 2 高祖 2
目錄
0
1
2
3
4
5
卷四十六 列傳 第三十八
孝義 李棠 柳檜 杜叔毗 荊可 秦族 皇甫遐 張元
夫塞天地而橫四海者,其唯孝乎;奉大功而立顯名者,其唯義乎。何則?孝始事親,惟后資於致治;義
在合宜,惟人賴以成德。上智稟自然之性,中庸 有企及之美。其大也,則隆家 光國 ,盛烈與河海
爭流;授命滅親,峻節與竹柏俱茂。其小也,則溫枕扇席,無替於晨昏;損己利物,有助於名教。是以
堯舜湯武居帝王之位,垂至德以敦其風;孔墨荀孟稟聖賢之資,弘正道以勵其俗。觀其所由,在此而已
矣。
然而淳 源既往,澆風愈扇。禮義不樹,廉讓莫脩。若乃綰銀黃,列鐘鼎,立於朝廷之間,非一族也,
其出忠入孝,輕生蹈節者,則蓋寡焉。積龜貝,實倉廩,居於閭巷之內,非一家也,其悅禮敦詩 ,守
死善道者,則又鮮焉。斯固仁人君子所以興歎,哲后賢宰所宜屬心。如令明教化以救其弊,優爵賞以勸
其善,布懇誠以誘其進,積歲月以求其終,則今之所謂少者可以為多矣,古之所謂為難者可以為易矣。
故博採異聞,網羅遺逸,錄其可以垂範方來者,為孝義篇云。
李棠 字長卿,勃海 蓨人也。祖伯貴,魏宣武 時官至魯郡守魯郡守 。有孝行,居父喪,哀慼過禮,遂以毀
卒。宣武 嘉之,贈勃海 相。父元冑 ,員外散騎侍郎員外散騎侍郎 。
作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作 名 政
名
名
名 地 地 文
地 地 名 文
1 / 5
https://taolang.club/doc/139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棠幼孤,好學,有志操。年十七,屬爾朱之亂,與司空司空 高乾 兄弟,舉兵信都 。魏中興初,辟衛軍府府
功曹參軍功曹參軍 。太昌中,以軍功除征虜將軍征虜將軍 ,行東萊郡 事。魏孝武西遷 ,棠時在凹北,遂仕東魏 。
及高仲密為北豫州刺史北豫州刺史 ,請棠為掾。先是,仲密與吏部郎中吏部郎中 崔暹 有隙。暹時被齊文襄委任,仲密
恐其搆己,每不自安,將圖來附。時東魏又遣鎮城奚壽興典兵典兵 事,仲密但知民務而已。既至州,遂與
棠謀執壽興以成其計。仲密乃置酒延壽 興,陰伏壯士,欲因此執之。壽興辭而不赴。棠遂往見之曰:
「君與高公,義符昆季。今日之席,以公為首。豈有賓客總萃,而公無事不行?將恐遠近聞之,竊有疑
怪。」壽興遂與俱赴,便發伏執之。乃帥其士眾據城,遣棠詣闕歸款。太祖 嘉之,拜棠衛將軍衛將軍 、右右
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封廣宗縣公 ,邑一千戶。棠固辭曰:「臣世荷朝恩,義當奉國。而往者見拘逆命,不獲
陪駕西巡。今日之來,免罪為幸,何敢以此微庸,冒受天爵。」如此者再三,優詔不許。俄遷給事黃門給事黃門
侍郎侍郎 ,加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散騎常侍散騎常侍 。
魏廢帝 二年,從魏安公尉遲迥 伐蜀。蜀人未即降,棠乃應募,先使諭之。既入成都 ,蕭撝 問迥軍
中委曲,棠不對。撝乃苦笞辱之,冀獲其實。棠曰:「爾亡國餘燼,不識安危。奉命諭爾,反見躓頓。
我王者忠臣,有死而已,義不為爾移志也。」撝不能得其要指,遂害之。子敞嗣。
柳檜 字季華,祕書監祕書監 虯之次弟也。性剛簡任氣,少文,善騎射,果於斷決。年十八,起家奉朝奉朝
請請 。居父喪,毀瘠骨立。服闋 ,除陽城郡丞陽城郡丞 、防城都督防城都督 。大統四年[538],從太祖 戰於河橋 ,
先登有功。授都督都督 ,鎮鄯州 。八年,拜湟河 郡守郡守 ,仍典軍典軍 事。尋加平東將軍平東將軍 、太中大太中大
夫夫 。吐谷渾 入寇郡境,時檜兵少,人懷憂懼。檜撫而勉 之,眾心乃安。因率數十人先擊之,潰
亂,餘眾乘之,遂大敗而走。以功封萬年縣子 ,邑三百戶。時吐谷渾 強盛,數侵疆埸。自檜鎮鄯
州 ,屢戰必破之。數年之後,不敢為寇。十四年,遷河州 別駕別駕 ,轉帥都督帥都督 。俄拜使持節、撫軍將撫軍將
軍軍 、大都督大都督 。居三載,徵還京師。
時檜兄虯為祕書丞祕書丞 ,弟慶為尚書左丞尚書左丞 。檜嘗謂兄弟曰:「兄則職典簡牘,褒貶人倫;弟則管轄群
司,股肱朝廷。可謂榮寵矣。然而四方未靜,車書不一,檜唯當蒙矢石,履危難,以報國恩耳。」頃
之,太祖 謂檜曰:「卿昔在鄯州 ,忠勇顯著。今西境肅清,無勞經略。九曲,國之東鄙,當勞君守
之。」遂令檜鎮九曲。
尋從大將軍大將軍 王雄 討上津、魏興,平之,即除魏興、華陽 二郡守郡守 。安康 人黃眾寶謀反 ,連結黨
與,攻圍 州城。乃相謂曰:「嘗聞柳府君 勇悍,其鋒不可當。今既在外,方為吾徒腹心之疾 也,
不如先擊之。」遂圍檜郡。郡城卑下,士眾寡弱,又無守禦 之備。連戰積十餘日,士卒僅有存者,於
是力屈城陷,身被十數創,遂為賊所獲。既而眾寶等進圍東梁州 ,乃縛檜置城下,欲令檜誘說城中。
檜乃大呼曰:「群賊烏合,糧食已罄,行即退散,各宜勉之!」眾寶大怒,乃臨檜以兵曰:「速更汝
辭!不爾,便就戮矣。」檜守節不變。遂害之,棄屍水中。城中人皆為之流涕。眾寶解圍之後,檜兄子
止戈方收檜屍還長安。贈東梁州刺史梁州刺史 。子斌嗣。
斌字伯達。年十七,齊公 憲召為記室。早卒。
斌弟雄亮 ,字信誠 。幼有志節,好學不倦。年十二,遭父艱,幾至滅性。終喪之後,志在復讎。柱柱
國國 、蔡國公 廣欽 其名行,引為記室參軍記室參軍 。年始弱冠,府中文筆,頗亦委之。後竟手刃眾寶於京
城 。朝野咸重其志節,高祖 特恕之。由是知名。大象末,位至賓部下大夫下大夫 。
杜叔毗 字子弼。其先,京兆 杜陵 人也,徙居襄陽 。祖乾光 ,齊司徒右長史司徒右長史 。父漸,梁邊城太邊城太
守守 。
文 名 地
武 武 地 事 政
文 文 名
武
名
主 武
文 主
文 武 文 文
號 名 地 名
名 文
文 礼 文 武 主 地
武 地 地 武 武 武
文 政 名
主 政
地 地 文 武
武 武
文 文
主 地
武 名 地 武 地 法
军 主 词
军
地
文
主
名 名
武 主 名 武
地 號 文
名 地 名 地 地 文
文
2 / 5
https://taolang.club/doc/139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叔毗 早歲而孤,事母以孝聞。性慷慨有志節。勵精好學,尤善左氏春秋 。仕梁,為宜豐侯蕭循府中直中直
兵參軍兵參軍 。大統十七年[551],太祖 令大將軍大將軍 達奚武 經略漢州 。明年,武圍循於南鄭。循令叔毗 詣
闕請和。太祖 見而禮之。使未反,而循中直兵參軍中直兵參軍 曹策、參軍劉曉謀以城降武。時叔毗 兄君錫 為
循中記室參軍中記室參軍 ,從子 映錄事參軍錄事參軍 ,映弟晰中直兵參軍中直兵參軍 ,並有文武材略,各領部曲數百人。策等忌
之,懼不同己,遂誣以謀叛 ,擅加害焉。循尋討策等,擒之,斬曉而免策。及循降,策至長安。叔
毗 朝夕號泣,具申冤狀。朝議以事在歸附之前,不可追罪。叔毗 內懷憤惋,志在復讎。然恐違朝
憲 ,坐及其母,遂沉吟積時。母知其意,謂叔毗 曰:「汝兄橫罹禍酷,痛切骨髓。若曹策朝死,吾以
夕歿,亦所甘心。汝何疑焉。」叔毗 拜受母言,愈更感勵。後遂白日手刃策於京城 ,斷首刳腹,解其
肢體。然後面縛,請就戮焉。太祖 嘉其志氣,特命赦之。
尋拜都督都督 、輔國將軍輔國將軍 、中散大夫中散大夫 。遭母憂,哀毀骨立 ,殆不勝喪。服闋 ,晉公 護辟為中外府
樂曹參軍,加授大都督大都督 ,遷使持節、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行義歸郡守郡守 。自君錫 及宗室等為
曹策所害,猶殯梁州 ,至是表請迎喪歸葬。高祖 許之,葬事所須,詔令官令官 給。在梁舊田宅經外配
者,並追還之,仍賜田 二百頃。尋除硤州刺史硤州刺史 。
天和二年[567],從衛國公 直南討,軍敗,為陳人所擒。陳人將降之,叔毗 辭色不撓,遂被害。子廉
卿 。
荊可 ,河東猗氏 人也。性質朴,容止有異於人。能苦身勤力,供養其母,隨時甘旨,終無匱乏。及
母喪,水漿不入口三日。悲號擗踊,絕而復蘇者數四。葬母之後,遂廬於墓側。晝夜悲哭,負土成墳。
蓬髮不櫛沐,菜食飲水而已。然可家舊墓,塋域極大,榛蕪至深,去家十餘里。而可獨宿其中,與禽獸
雜處。哀感遠近,邑里稱之。
大統中,鄉人以可孝行之至,足以勸勵風俗,乃上言焉。太祖 令州縣表異之。及服終之後,猶若居
喪 。大冢宰大冢宰 、晉公 護聞可孝行,特引見 焉。與可言論,時有會於護意。而護亦至孝,其母閻
氏 沒於敵境,不測存亡。每見可,自傷久乖膝下。重可至性。及可卒之後,護猶思其純孝 ,收可妻
子 於京城 ,恆給其衣食。
秦族 ,上郡洛川 人也。祖白、父雚,並有至性,聞於閭里。魏太和中,板白潁州刺史潁州刺史 。大統中,
板雚鄜城郡守鄜城郡守 。
族性至孝,事親竭力,為鄉里所稱。及其父喪,哀毀過禮,每一痛哭,酸感行路。既以母在,恆抑割哀
情,以慰其母意。四時珍羞,未嘗匱乏。與弟榮先 ,復相友愛,閨門之中,怡怡如 也。尋而其母又
沒,哭泣無時,唯飲水食菜而已。終喪之後,猶蔬食,不入房室二十許年。鄉里咸歎異之。其邑人王元
達等七十餘人上其狀,有詔表其門閭。
榮先 亦至孝。遭母喪,哀慕不已,遂以毀卒。邑里化其孝行。世宗 嘉之,乃下詔曰:「孝為政本,
德乃化先,既表天經,又明地義。榮先 居喪 致疾,至感過人,窮號不反,迄乎滅性。行標 當世,
理鏡幽明。此而不顯,道將何述 。可贈滄州刺史滄州刺史 ,以旌厥異。」
皇甫遐 字永覽,河東汾陰 人也。累世寒微,而鄉里稱其和睦。遐性純至,少喪父,事母以孝聞。保
定末,又遭母喪,乃廬於墓側,負土為墳。後於墓南作一禪窟,陰雨則穿窟,晴霽則營墓,曉夕勤力,
未嘗暫停。積以歲年,墳高數丈,周回五十餘步。禪窟重臺兩匝,總成十有二室,中間行道,可容百
人。遐食粥枕塊 ,櫛風沐雨,形容枯悴,家人不識。當其營墓之初,乃有鴟烏各一,徘徊悲鳴,不離
墓側,若助遐者,經月餘日乃去。遠近聞其至孝,競以米麵遺之。遐皆受而不食,悉以營佛齋焉。郡縣
表上其狀,有詔旌異之。
名 作
武 主 武 名 地 名
主 武 名 名
武 亲 武 武
法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主
武 武 文 词 礼 主
武 武 文 武 名
地 號 武
仕 文
主 名
名
名 名
主
礼 文 主 礼
名 名
亲 地
名 地 文
文
名 名
名 主
名 礼 名
名 文
名 地
葬
3 / 5
https://taolang.club/doc/139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七 47 卷四十七 列傳第三十九 艺術 →目錄
23
24
25
26
27
張元 字孝始,河北芮城 人也。祖成,假平陽郡守平陽郡守 。父延雋 ,仕州郡,累為功曹功曹 、主簿主簿 。並以
純至,為鄉里所推。
元性謙謹,有孝行。微涉經史,然精脩釋典。年六歲,其祖以夏中熱甚,欲將元就井浴。元固不肯從。
祖謂其貪戲,乃以杖擊其頭曰:「汝何為不肯洗浴?」元對曰:「衣以蓋形,為覆其褻。元不能褻露其
體於白日之下。」祖異而捨之。南鄰有二杏樹,杏熟,多落元園中。諸小兒競取而食之;元所得 者,
送還其主。村陌有狗子為人所棄者,元見,即收而養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為?」將欲更棄之。元
對曰:「有生之類,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殺,自然之理。今為人所棄而死,非其道也。若見而不收
養,無仁心也。是以收而養之。」叔父感其言,遂許焉。未幾,乃有狗母銜一死兔,置元前而去。
及元年十六,其祖喪明三年,元恆 憂泣,晝夜讀佛經,禮拜以祈福祐 。後讀藥師經,見盲者得視之
言,遂請七僧,然七燈,七日七夜,轉藥師經行道。每言:「天人師乎!元為孫不孝,使祖喪明。今以
燈光普施法界,願祖目見明,元求代闇。」如此經七日。其夜,夢見一老公,以金鎞治其祖目。謂元
曰:「勿憂悲也,三日之後,汝祖目必差。」元於夢中喜躍,遂即驚覺,乃遍告家人。居三日,祖果目
明。
其後祖臥疾再周,元恆 隨祖所食多少,衣冠不解,旦夕扶侍。及祖歿,號踴,絕而復蘇。復喪其父,
水漿不入口三日。鄉里咸歎異之。縣博士縣博士 楊軌等二百餘人上其狀,有詔表其門閭。
史臣曰:李棠 、柳檜 並臨危不撓,視死如歸,其壯志貞情可與青松白玉 比質也。然檜恩隆 加等,
棠禮闕飾終,有周之政,於是乎偏矣。雄亮 銜戴天之痛,叔毗 切同氣之悲,援白刃而不顧,雪家冤
於輦轂。觀其志節,處死固為易也。荊可 、秦族 之徒,生自隴畝,曾無師資之訓,因心而成孝友,
乘理而蹈禮節。如使舉世若茲,則羲、農何遠之有。若乃誠感天地 ,孝通 神明,見之於張元 矣。
名 地 文 名 武 文
名
名 名
名
文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词 名 名
4 / 5
https://taolang.club/doc/139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5 / 5
https://taolang.club/doc/139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helloiac
 
漢書 030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漢書 030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漢書 030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漢書 030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helloiac
 
元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世祖八
元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世祖八元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世祖八
元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世祖八
helloiac
 
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
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
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
helloiac
 
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helloiac
 
晉書 063 卷六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晉書 063 卷六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晉書 063 卷六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晉書 063 卷六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helloiac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helloiac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helloiac
 

What's hot (20)

漢書 058 卷四十七 文三王传第十七
漢書 058 卷四十七 文三王传第十七漢書 058 卷四十七 文三王传第十七
漢書 058 卷四十七 文三王传第十七
 
遼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六
遼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六遼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六
遼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十六
 
梁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
梁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梁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
梁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
 
南齊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二 文惠太子
南齊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二 文惠太子南齊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二 文惠太子
南齊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二 文惠太子
 
漢書 006 卷五 景帝纪第五
漢書 006 卷五 景帝纪第五漢書 006 卷五 景帝纪第五
漢書 006 卷五 景帝纪第五
 
北齊書 02 卷二 帝纪第二 神武下
北齊書 02 卷二 帝纪第二 神武下北齊書 02 卷二 帝纪第二 神武下
北齊書 02 卷二 帝纪第二 神武下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北齊書 48 卷四十八 列传第四十 外戚
北齊書 48 卷四十八 列传第四十 外戚北齊書 48 卷四十八 列传第四十 外戚
北齊書 48 卷四十八 列传第四十 外戚
 
南史 12 卷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
南史 12 卷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南史 12 卷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
南史 12 卷十二 列傳第二 后妃下
 
漢書 030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漢書 030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漢書 030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漢書 030 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遼史 009 卷九 本紀第九 景宗下
遼史 009 卷九 本紀第九 景宗下遼史 009 卷九 本紀第九 景宗下
遼史 009 卷九 本紀第九 景宗下
 
三國志 10 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
三國志 10 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三國志 10 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
三國志 10 卷十 魏書十 荀彧荀攸賈詡傳第十
 
元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世祖八
元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世祖八元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世祖八
元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世祖八
 
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
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
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
 
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晉書 063 卷六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晉書 063 卷六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晉書 063 卷六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晉書 063 卷六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後漢書 115 志第十五 五行三
後漢書 115 志第十五 五行三後漢書 115 志第十五 五行三
後漢書 115 志第十五 五行三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隋書 44 卷四十四 列傳第九
隋書 44 卷四十四 列傳第九隋書 44 卷四十四 列傳第九
隋書 44 卷四十四 列傳第九
 

Similar to 周書 46 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八 孝義

北齊書 22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四 李元忠 卢文伟 李义深
北齊書 22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四 李元忠 卢文伟 李义深北齊書 22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四 李元忠 卢文伟 李义深
北齊書 22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四 李元忠 卢文伟 李义深
helloiac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helloiac
 
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
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
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
helloiac
 
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helloiac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helloiac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helloiac
 
北齊書 21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三
北齊書 21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三北齊書 21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三
北齊書 21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三
helloiac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helloiac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helloiac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helloiac
 
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helloiac
 
北史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五
北史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五北史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五
北史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五
helloiac
 

Similar to 周書 46 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八 孝義 (20)

梁書 55 卷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九
梁書 55 卷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九梁書 55 卷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九
梁書 55 卷五十五 列傳第四十九
 
北齊書 22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四 李元忠 卢文伟 李义深
北齊書 22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四 李元忠 卢文伟 李义深北齊書 22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四 李元忠 卢文伟 李义深
北齊書 22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四 李元忠 卢文伟 李义深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
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
新五代史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
 
周書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七
周書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七周書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七
周書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七
 
陳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八
陳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八陳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八
陳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八
 
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北齊書 21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三
北齊書 21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三北齊書 21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三
北齊書 21 卷二十一 列传第十三
 
三國志 21 卷二十一 魏書二十一 王衛二劉傅傳第二十一
三國志 21 卷二十一 魏書二十一 王衛二劉傅傳第二十一三國志 21 卷二十一 魏書二十一 王衛二劉傅傳第二十一
三國志 21 卷二十一 魏書二十一 王衛二劉傅傳第二十一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
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
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
 
南齊書 47 卷四十七 列傳第二十八 王融 謝朓
南齊書 47 卷四十七 列傳第二十八 王融 謝朓南齊書 47 卷四十七 列傳第二十八 王融 謝朓
南齊書 47 卷四十七 列傳第二十八 王融 謝朓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北史 016 卷十六 列傳第四
 
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三國志 32 卷三十二 蜀書二 先主傳第二
 
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
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
新唐書 101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二十
 
北史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五
北史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五北史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五
北史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四十五
 
北齊書 15 卷十五 列传第七
北齊書 15 卷十五 列传第七北齊書 15 卷十五 列传第七
北齊書 15 卷十五 列传第七
 

More from 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周書 46 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八 孝義

  • 1. 文档信息  周書  46 / 50  28 段 4024 字  159 种 211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列傳第三十八 孝義 周書 46 卷四十六 [唐]令狐德棻 等 ←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七 47 卷四十七 列傳第三十九 艺術 →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周書 / 46 卷四十六 列傳第三十八 孝義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大統四年[538] 1 大統十七年[551] 1 天和二年[567] 1 地点 鄯州 3 京城 3 勃海 2 梁州 2 人物 叔毗 9 太祖 7 柳檜 3 張元 3 荊可 3 李棠 3 秦族 3 榮先 3 文官 儀同三司 2 右光祿大夫 1 給事黃門侍郎 1 武官 郡守 3 中直兵參軍 3 都督 2 大都督 2 大將軍 2 其他 服闋 2 吐谷渾 2 高祖 2 目錄 0 1 2 3 4 5 卷四十六 列傳 第三十八 孝義 李棠 柳檜 杜叔毗 荊可 秦族 皇甫遐 張元 夫塞天地而橫四海者,其唯孝乎;奉大功而立顯名者,其唯義乎。何則?孝始事親,惟后資於致治;義 在合宜,惟人賴以成德。上智稟自然之性,中庸 有企及之美。其大也,則隆家 光國 ,盛烈與河海 爭流;授命滅親,峻節與竹柏俱茂。其小也,則溫枕扇席,無替於晨昏;損己利物,有助於名教。是以 堯舜湯武居帝王之位,垂至德以敦其風;孔墨荀孟稟聖賢之資,弘正道以勵其俗。觀其所由,在此而已 矣。 然而淳 源既往,澆風愈扇。禮義不樹,廉讓莫脩。若乃綰銀黃,列鐘鼎,立於朝廷之間,非一族也, 其出忠入孝,輕生蹈節者,則蓋寡焉。積龜貝,實倉廩,居於閭巷之內,非一家也,其悅禮敦詩 ,守 死善道者,則又鮮焉。斯固仁人君子所以興歎,哲后賢宰所宜屬心。如令明教化以救其弊,優爵賞以勸 其善,布懇誠以誘其進,積歲月以求其終,則今之所謂少者可以為多矣,古之所謂為難者可以為易矣。 故博採異聞,網羅遺逸,錄其可以垂範方來者,為孝義篇云。 李棠 字長卿,勃海 蓨人也。祖伯貴,魏宣武 時官至魯郡守魯郡守 。有孝行,居父喪,哀慼過禮,遂以毀 卒。宣武 嘉之,贈勃海 相。父元冑 ,員外散騎侍郎員外散騎侍郎 。 作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作 名 政 名 名 名 地 地 文 地 地 名 文 1 / 5 https://taolang.club/doc/139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棠幼孤,好學,有志操。年十七,屬爾朱之亂,與司空司空 高乾 兄弟,舉兵信都 。魏中興初,辟衛軍府府 功曹參軍功曹參軍 。太昌中,以軍功除征虜將軍征虜將軍 ,行東萊郡 事。魏孝武西遷 ,棠時在凹北,遂仕東魏 。 及高仲密為北豫州刺史北豫州刺史 ,請棠為掾。先是,仲密與吏部郎中吏部郎中 崔暹 有隙。暹時被齊文襄委任,仲密 恐其搆己,每不自安,將圖來附。時東魏又遣鎮城奚壽興典兵典兵 事,仲密但知民務而已。既至州,遂與 棠謀執壽興以成其計。仲密乃置酒延壽 興,陰伏壯士,欲因此執之。壽興辭而不赴。棠遂往見之曰: 「君與高公,義符昆季。今日之席,以公為首。豈有賓客總萃,而公無事不行?將恐遠近聞之,竊有疑 怪。」壽興遂與俱赴,便發伏執之。乃帥其士眾據城,遣棠詣闕歸款。太祖 嘉之,拜棠衛將軍衛將軍 、右右 光祿大夫光祿大夫 ,封廣宗縣公 ,邑一千戶。棠固辭曰:「臣世荷朝恩,義當奉國。而往者見拘逆命,不獲 陪駕西巡。今日之來,免罪為幸,何敢以此微庸,冒受天爵。」如此者再三,優詔不許。俄遷給事黃門給事黃門 侍郎侍郎 ,加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散騎常侍散騎常侍 。 魏廢帝 二年,從魏安公尉遲迥 伐蜀。蜀人未即降,棠乃應募,先使諭之。既入成都 ,蕭撝 問迥軍 中委曲,棠不對。撝乃苦笞辱之,冀獲其實。棠曰:「爾亡國餘燼,不識安危。奉命諭爾,反見躓頓。 我王者忠臣,有死而已,義不為爾移志也。」撝不能得其要指,遂害之。子敞嗣。 柳檜 字季華,祕書監祕書監 虯之次弟也。性剛簡任氣,少文,善騎射,果於斷決。年十八,起家奉朝奉朝 請請 。居父喪,毀瘠骨立。服闋 ,除陽城郡丞陽城郡丞 、防城都督防城都督 。大統四年[538],從太祖 戰於河橋 , 先登有功。授都督都督 ,鎮鄯州 。八年,拜湟河 郡守郡守 ,仍典軍典軍 事。尋加平東將軍平東將軍 、太中大太中大 夫夫 。吐谷渾 入寇郡境,時檜兵少,人懷憂懼。檜撫而勉 之,眾心乃安。因率數十人先擊之,潰 亂,餘眾乘之,遂大敗而走。以功封萬年縣子 ,邑三百戶。時吐谷渾 強盛,數侵疆埸。自檜鎮鄯 州 ,屢戰必破之。數年之後,不敢為寇。十四年,遷河州 別駕別駕 ,轉帥都督帥都督 。俄拜使持節、撫軍將撫軍將 軍軍 、大都督大都督 。居三載,徵還京師。 時檜兄虯為祕書丞祕書丞 ,弟慶為尚書左丞尚書左丞 。檜嘗謂兄弟曰:「兄則職典簡牘,褒貶人倫;弟則管轄群 司,股肱朝廷。可謂榮寵矣。然而四方未靜,車書不一,檜唯當蒙矢石,履危難,以報國恩耳。」頃 之,太祖 謂檜曰:「卿昔在鄯州 ,忠勇顯著。今西境肅清,無勞經略。九曲,國之東鄙,當勞君守 之。」遂令檜鎮九曲。 尋從大將軍大將軍 王雄 討上津、魏興,平之,即除魏興、華陽 二郡守郡守 。安康 人黃眾寶謀反 ,連結黨 與,攻圍 州城。乃相謂曰:「嘗聞柳府君 勇悍,其鋒不可當。今既在外,方為吾徒腹心之疾 也, 不如先擊之。」遂圍檜郡。郡城卑下,士眾寡弱,又無守禦 之備。連戰積十餘日,士卒僅有存者,於 是力屈城陷,身被十數創,遂為賊所獲。既而眾寶等進圍東梁州 ,乃縛檜置城下,欲令檜誘說城中。 檜乃大呼曰:「群賊烏合,糧食已罄,行即退散,各宜勉之!」眾寶大怒,乃臨檜以兵曰:「速更汝 辭!不爾,便就戮矣。」檜守節不變。遂害之,棄屍水中。城中人皆為之流涕。眾寶解圍之後,檜兄子 止戈方收檜屍還長安。贈東梁州刺史梁州刺史 。子斌嗣。 斌字伯達。年十七,齊公 憲召為記室。早卒。 斌弟雄亮 ,字信誠 。幼有志節,好學不倦。年十二,遭父艱,幾至滅性。終喪之後,志在復讎。柱柱 國國 、蔡國公 廣欽 其名行,引為記室參軍記室參軍 。年始弱冠,府中文筆,頗亦委之。後竟手刃眾寶於京 城 。朝野咸重其志節,高祖 特恕之。由是知名。大象末,位至賓部下大夫下大夫 。 杜叔毗 字子弼。其先,京兆 杜陵 人也,徙居襄陽 。祖乾光 ,齊司徒右長史司徒右長史 。父漸,梁邊城太邊城太 守守 。 文 名 地 武 武 地 事 政 文 文 名 武 名 主 武 文 主 文 武 文 文 號 名 地 名 名 文 文 礼 文 武 主 地 武 地 地 武 武 武 文 政 名 主 政 地 地 文 武 武 武 文 文 主 地 武 名 地 武 地 法 军 主 词 军 地 文 主 名 名 武 主 名 武 地 號 文 名 地 名 地 地 文 文 2 / 5 https://taolang.club/doc/139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叔毗 早歲而孤,事母以孝聞。性慷慨有志節。勵精好學,尤善左氏春秋 。仕梁,為宜豐侯蕭循府中直中直 兵參軍兵參軍 。大統十七年[551],太祖 令大將軍大將軍 達奚武 經略漢州 。明年,武圍循於南鄭。循令叔毗 詣 闕請和。太祖 見而禮之。使未反,而循中直兵參軍中直兵參軍 曹策、參軍劉曉謀以城降武。時叔毗 兄君錫 為 循中記室參軍中記室參軍 ,從子 映錄事參軍錄事參軍 ,映弟晰中直兵參軍中直兵參軍 ,並有文武材略,各領部曲數百人。策等忌 之,懼不同己,遂誣以謀叛 ,擅加害焉。循尋討策等,擒之,斬曉而免策。及循降,策至長安。叔 毗 朝夕號泣,具申冤狀。朝議以事在歸附之前,不可追罪。叔毗 內懷憤惋,志在復讎。然恐違朝 憲 ,坐及其母,遂沉吟積時。母知其意,謂叔毗 曰:「汝兄橫罹禍酷,痛切骨髓。若曹策朝死,吾以 夕歿,亦所甘心。汝何疑焉。」叔毗 拜受母言,愈更感勵。後遂白日手刃策於京城 ,斷首刳腹,解其 肢體。然後面縛,請就戮焉。太祖 嘉其志氣,特命赦之。 尋拜都督都督 、輔國將軍輔國將軍 、中散大夫中散大夫 。遭母憂,哀毀骨立 ,殆不勝喪。服闋 ,晉公 護辟為中外府 樂曹參軍,加授大都督大都督 ,遷使持節、車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儀同三司 ,行義歸郡守郡守 。自君錫 及宗室等為 曹策所害,猶殯梁州 ,至是表請迎喪歸葬。高祖 許之,葬事所須,詔令官令官 給。在梁舊田宅經外配 者,並追還之,仍賜田 二百頃。尋除硤州刺史硤州刺史 。 天和二年[567],從衛國公 直南討,軍敗,為陳人所擒。陳人將降之,叔毗 辭色不撓,遂被害。子廉 卿 。 荊可 ,河東猗氏 人也。性質朴,容止有異於人。能苦身勤力,供養其母,隨時甘旨,終無匱乏。及 母喪,水漿不入口三日。悲號擗踊,絕而復蘇者數四。葬母之後,遂廬於墓側。晝夜悲哭,負土成墳。 蓬髮不櫛沐,菜食飲水而已。然可家舊墓,塋域極大,榛蕪至深,去家十餘里。而可獨宿其中,與禽獸 雜處。哀感遠近,邑里稱之。 大統中,鄉人以可孝行之至,足以勸勵風俗,乃上言焉。太祖 令州縣表異之。及服終之後,猶若居 喪 。大冢宰大冢宰 、晉公 護聞可孝行,特引見 焉。與可言論,時有會於護意。而護亦至孝,其母閻 氏 沒於敵境,不測存亡。每見可,自傷久乖膝下。重可至性。及可卒之後,護猶思其純孝 ,收可妻 子 於京城 ,恆給其衣食。 秦族 ,上郡洛川 人也。祖白、父雚,並有至性,聞於閭里。魏太和中,板白潁州刺史潁州刺史 。大統中, 板雚鄜城郡守鄜城郡守 。 族性至孝,事親竭力,為鄉里所稱。及其父喪,哀毀過禮,每一痛哭,酸感行路。既以母在,恆抑割哀 情,以慰其母意。四時珍羞,未嘗匱乏。與弟榮先 ,復相友愛,閨門之中,怡怡如 也。尋而其母又 沒,哭泣無時,唯飲水食菜而已。終喪之後,猶蔬食,不入房室二十許年。鄉里咸歎異之。其邑人王元 達等七十餘人上其狀,有詔表其門閭。 榮先 亦至孝。遭母喪,哀慕不已,遂以毀卒。邑里化其孝行。世宗 嘉之,乃下詔曰:「孝為政本, 德乃化先,既表天經,又明地義。榮先 居喪 致疾,至感過人,窮號不反,迄乎滅性。行標 當世, 理鏡幽明。此而不顯,道將何述 。可贈滄州刺史滄州刺史 ,以旌厥異。」 皇甫遐 字永覽,河東汾陰 人也。累世寒微,而鄉里稱其和睦。遐性純至,少喪父,事母以孝聞。保 定末,又遭母喪,乃廬於墓側,負土為墳。後於墓南作一禪窟,陰雨則穿窟,晴霽則營墓,曉夕勤力, 未嘗暫停。積以歲年,墳高數丈,周回五十餘步。禪窟重臺兩匝,總成十有二室,中間行道,可容百 人。遐食粥枕塊 ,櫛風沐雨,形容枯悴,家人不識。當其營墓之初,乃有鴟烏各一,徘徊悲鳴,不離 墓側,若助遐者,經月餘日乃去。遠近聞其至孝,競以米麵遺之。遐皆受而不食,悉以營佛齋焉。郡縣 表上其狀,有詔旌異之。 名 作 武 主 武 名 地 名 主 武 名 名 武 亲 武 武 法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主 武 武 文 词 礼 主 武 武 文 武 名 地 號 武 仕 文 主 名 名 名 名 主 礼 文 主 礼 名 名 亲 地 名 地 文 文 名 名 名 主 名 礼 名 名 文 名 地 葬 3 / 5 https://taolang.club/doc/139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七 47 卷四十七 列傳第三十九 艺術 →目錄 23 24 25 26 27 張元 字孝始,河北芮城 人也。祖成,假平陽郡守平陽郡守 。父延雋 ,仕州郡,累為功曹功曹 、主簿主簿 。並以 純至,為鄉里所推。 元性謙謹,有孝行。微涉經史,然精脩釋典。年六歲,其祖以夏中熱甚,欲將元就井浴。元固不肯從。 祖謂其貪戲,乃以杖擊其頭曰:「汝何為不肯洗浴?」元對曰:「衣以蓋形,為覆其褻。元不能褻露其 體於白日之下。」祖異而捨之。南鄰有二杏樹,杏熟,多落元園中。諸小兒競取而食之;元所得 者, 送還其主。村陌有狗子為人所棄者,元見,即收而養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為?」將欲更棄之。元 對曰:「有生之類,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殺,自然之理。今為人所棄而死,非其道也。若見而不收 養,無仁心也。是以收而養之。」叔父感其言,遂許焉。未幾,乃有狗母銜一死兔,置元前而去。 及元年十六,其祖喪明三年,元恆 憂泣,晝夜讀佛經,禮拜以祈福祐 。後讀藥師經,見盲者得視之 言,遂請七僧,然七燈,七日七夜,轉藥師經行道。每言:「天人師乎!元為孫不孝,使祖喪明。今以 燈光普施法界,願祖目見明,元求代闇。」如此經七日。其夜,夢見一老公,以金鎞治其祖目。謂元 曰:「勿憂悲也,三日之後,汝祖目必差。」元於夢中喜躍,遂即驚覺,乃遍告家人。居三日,祖果目 明。 其後祖臥疾再周,元恆 隨祖所食多少,衣冠不解,旦夕扶侍。及祖歿,號踴,絕而復蘇。復喪其父, 水漿不入口三日。鄉里咸歎異之。縣博士縣博士 楊軌等二百餘人上其狀,有詔表其門閭。 史臣曰:李棠 、柳檜 並臨危不撓,視死如歸,其壯志貞情可與青松白玉 比質也。然檜恩隆 加等, 棠禮闕飾終,有周之政,於是乎偏矣。雄亮 銜戴天之痛,叔毗 切同氣之悲,援白刃而不顧,雪家冤 於輦轂。觀其志節,處死固為易也。荊可 、秦族 之徒,生自隴畝,曾無師資之訓,因心而成孝友, 乘理而蹈禮節。如使舉世若茲,則羲、農何遠之有。若乃誠感天地 ,孝通 神明,見之於張元 矣。 名 地 文 名 武 文 名 名 名 名 文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词 名 名 4 / 5 https://taolang.club/doc/139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