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8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文档信息
 元史
 011 / 211
 28 段 8541 字
 679 种 1094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本紀第十一 世祖八 元史 011 卷十一
[明]宋濂 等
←010 卷十 本紀第十 世祖七 012 卷十二 本紀第十二 世祖九→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元史 /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世祖八
本篇关键词
地点 泉州 7 江南 7 中書省 6
人物 范文虎 11 高麗國王 9 忻都 7 阿剌罕 6 唆都 6
文官 宣慰使 9 中書省事 6 參知政事 6
武官 侍衛 7 都元帥 2 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1
其他 日本 28 屯田 20 行省 18 占城 8 新附軍 8 上都 8 蒙古 7 高麗 7
目錄
0
1
2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世祖 八
十七年春正月癸卯朔,高麗國王 王賰遣其僉議中贊金方慶來賀,兼奉歲貢 。丙午,命萬戶綦公
直 戍別失八里 ,賜鈔一萬二千五百錠。辛亥,磁州 、永平縣 水,給鈔貸之。丙辰,立遷轉官員
法:凡無過者授見闕,物故及過犯者選人補之,滿代者令還家以俟。又定諸路差稅課程,增益者即上
報,隱漏者罪之,不須履畝增稅,以搖百姓。詔括江淮 銅及銅錢銅器。辛酉,以海賊賀文達所掠良婦
百三十餘人還其家。廣西廉州 海賊霍公明、鄭仲龍等伏誅。甲子,敕泉州 行省 ,所轄州郡山 寨
未即歸附者率兵拔之,已拔復叛者屠之。以緫管張瑄 、千戶羅璧 收宋二王有功,陞瑄沿海招討招討
使使 ,虎符 ;璧管軍 緫管,金符。丁卯,畋近郊。詔毋以侍衛侍衛 軍供工匠役。戊辰,敕相威 檢
覈阿里海牙 、忽都帖木兒 等所俘丁三萬二千餘人,並放為民。置行中書省 于福州 。改德慶府 為
緫管府。賜開灤河 五衛軍 鈔。
亲
主 仕
名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衙 地
名 名
文 军 衙 武 名
名 名 衙 地 地
地 营
1 / 8
https://taolang.club/doc/301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3
4
5
6
二月乙亥,張易言:「高和尚有祕術,能役鬼為兵,遙制敵人。」命和禮霍孫 將兵與高和尚同赴北
邊。丙子,立北京道 二驛。丁丑,荅里不罕以雲南行省 軍攻定昌路,擒緫管谷納殺之。詔令荅里不罕
還,以阿荅代之。敕非遠方歸附人毋入會同館。詔納速剌丁 將精兵萬人征緬國 。乙酉,賞納速剌
丁 所部征金齒 功銀五千三百二十兩。己丑,命梅國賓 襲其父應春瀘州 安撫使安撫使 職。瀘州 嘗叛,應
春為前重慶 制置使制置使 張珏 所殺。國賓 詣闕訴冤,詔以珏畀國賓 ,使復其父讎。珏時在京兆 ,聞之
自經死。國賓 請贖還瀘州 軍民之為俘者,從之。日本國 殺國使 杜世忠等,征東元帥元帥 忻都 、洪茶
丘請自率兵往討,廷議姑少緩之。丙申,詔諭真人祁志誠 等焚毀道藏 偽妄經文及板。庚子,阿里海
牙 及納速剌丁 招緬國 及洞蠻降臣,詔就軍前定錄 其功以聞。江淮 行省左丞行省左丞 夏貴請老,從之,仍
官其子孫。合剌 所部和州 等城為叛兵所掠者,賜鈔給之,仍免其民差役三年。發侍衛侍衛 軍三千浚通
州 運糧河。畏吾 戶居河西 界者,令其屯田 。辛丑,以廣中民不聊生,召右丞右丞 塔出 、左丞左丞 呂師
夔 廷詰壞民之由。命也的迷失 、賈居貞 行宣慰司 往撫之。師夔 至,廷辯 無驗,復令還省 治
事。詔王相府 於諸奧魯 市馬二萬六千三百匹。遣使代祀岳瀆。賜諸王阿八 合、那木干所部,及征日
本 行省 阿剌罕 、范文虎 等西錦衣、銀鈔、幣帛各有差。又賜四川 貧民及兀剌帶等馬牛羊價鈔。
三月癸卯,命福建王積翁 入領省事省事 ,中書省 臣以為不可,改戶部尚書戶部尚書 。甲辰,車駕幸上都 。
思、播州 軍侵鎮遠 、黃平界,命李德輝 等往視之。罷通政院 官不勝任者。丙午,敕東西兩川
發蒙古 、漢軍 戍魚通、黎、雅。乙卯,立都功德使都功德使 司,從二品,掌奏帝師所統僧人并吐蕃 軍民
等事。己未,詔討羅氏鬼國,命以蒙古軍 六千,哈剌章 軍一萬,西川 藥剌海、萬家奴 軍萬
人,阿里海牙 軍萬人,三道並進。癸亥,高郵 等處饑,賑粟九千四百石。辛未,立畏吾 境內交
鈔提舉司 。給月脫古思八部屯田 牛具。賜忙古帶 等羊馬及皇子 南木合下羊馬價。
夏四月壬申朔,中書省 臣言:「唆都 軍士擾民,故南劍等路民復叛。及忙古帶 往招徠之,民始獲
安。」詔以忙古帶 仍行省 福州 。癸酉,南康 杜可用叛,命史弼 討擒之。定杭州 宣慰司 官四
員,以游顯、管如德 、忽都 虎、劉宣 充之。丙子,隆興路 楊門站復為懷安縣 。庚辰,四
川 宣慰使宣慰使 也罕的斤 請賜海青符,命以二符給之。壬午,史弼 入朝。乙酉,以宋太常太常 樂付太常
寺 。改泗州 靈壁縣 仍隸宿州 。丁亥,立杭州路 金玉緫管府。甲午,敕軍戶 貧乏者還民
籍。丙申,以羅佐山道梗,敕阿里海牙 發軍千人戍守。以隆興 、泉州 、福建置三省 不便,命廷
臣集議以聞。己亥,諸王只必帖木兒 請各投下設官,不從。庚子,歲星犯軒轅 大星。敕權停百官
俸。寧海 、益都 等四郡霜,真定 七郡蟲,皆損桑。
五月辛丑朔,樞密院 調兵六百守居庸南、北口。甲辰,作行宮于察罕 腦兒。丙午,陞沙州 為
路。癸丑,括沙州 戶丁,定常賦,其富戶餘田令所戍漢軍 耕種。詔雲南行省 發四川 軍萬人,命
藥剌海領之,與前所遣將同征緬國 。高麗國王 王賰以民饑,乞貸糧萬石,從之。福建行省 移泉
州 。甲寅,汀、漳叛賊廖得勝 等伏誅。造船三千艘,敕耽羅 發材木給之。庚申,賜諸王別乞帖木
兒 銀印。辛酉,賜國師國師 掌教所印。賞伯顏 將士戰功銀二萬八千七百五十兩。真定 、咸平、忻
州 、漣、海、邳、宿諸州郡蝗。
名
地 地
名 政
名 政 礼 地 文 地
地 文 名 礼 礼 地
礼 地 政 礼 武 名
名 作
名 名 政 作 地 文
地 地 武
地 政 地 军 文 名 文
名 名 名 衙 名 名 仕
衙 军 名
政 衙 名 名 地
名 文 地 文 衙
地 地 名 衙
政 军 文 政
营 名 地 名
名 地 政
衙 军 名 主
地 名 名
名 衙 地 地 名 地 衙
名 名 名 地 地
地 文 名 名 文
衙 地 地 地 地 军
名 地 地 衙
名 名
地 地 地
衙 名 政
政 军 地 地
政 主 衙
地 名 政
名 文 名 地
地
2 / 8
https://taolang.club/doc/301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7
8
9
10
六月辛未朔,以忽都帶兒 收籍闌遺人民牛畜,撥荒地令屯田 。壬申,復招諭占城國 。丁丑,唆
都 部下顧緫管聚黨於海道劫奪商貨,范文虎 招降之,復議置于法。命文虎等集議處之。阿荅海等請
罷江南 所立稅課提舉司 ,阿合馬 力爭,詔御史臺 選官檢覈,具實以聞。阿合馬 請立大宗正府 。
罷上都 奧魯官奧魯官 ,以留守司 兼管奧魯 事。安西王 薨 ,罷其王相府 。遣呂告蠻部安撫使安撫使 王阿濟
同萬戶昝坤招諭羅氏鬼國。壬辰,召范文虎 議征日本 。戊戌,高麗王 王賰遣其將軍將軍 朴義來貢方
物。江淮等處 頒行鈔法,廢宋銅錢。遣不魯合荅等檢覈江淮 行省 阿里伯 、燕帖木兒 錢穀 。改泗
州 隸淮安路 。賜忽烈 禿、忽不剌等將士力戰者銀鈔,及給折可察兒等軍士羊馬價鈔各有差。
秋七月辛丑,廣東宣慰使宣慰使 帖木兒不花 言:「諸軍官宜一例遷轉。江淮郡縣 ,首亂者誅,沒其家。
官豪隱庇佃民,不供徭役,宜別立籍。各萬戶軍交參重役,宜發還元翼。」詔中書省 、樞密院 、翰
林院 集議以聞。敕思州 安撫司 還舊治。戊申,太陰掩房距星。以高麗國 初置驛,站民乏食,命
給糧一歲。仍禁使臣往來,勿求索飲食。己酉,立行省 于京兆 ,以前安西相李德輝 為參知政參知政
事事 ,兼領錢穀 事。徙泉州 行省 于隆興 。以禿古滅軍劫食火拙畏吾 城禾,民饑,命官給驛馬之
費,仍免其賦稅三年。太陰犯南斗。甲寅,發衛兵八百治沙嶺 橋,敕毋踐民田。戊午,從阿合
馬 言,以參知政事參知政事 郝禎 、耿仁 並為中書左丞中書左丞 。用姚演言,開膠東河 及收集逃民屯田 漣、
海。甲子,遣安南國王 子倪還。括蒙古軍 成丁者。敕亦來等率萬人入羅氏鬼國,如其不附,則入討
之。乙丑,罷江南 財賦緫管府。丁卯,併大都鹽運司 入河間 為一,仍減汰冗員。割建康 民二萬
戶種稻,歲輸釀米三萬石,官為運至京師。戊辰,詔括前願從軍者及張世傑 潰軍,使征日本 。命范
文虎 等招集避罪附宋蒙古 、回回 等軍。己巳,遣中使咬難 歷江南 名山 訪求高士,且命持香幣
詣信州 龍虎山 、臨江 閣皂山、建康 三茅山 ,皆設醮。賜阿赤黑等及怯薛都怯薛都 等戰功銀鈔。賜招
收散毛等洞官吏衣段。
八月庚午朔,蕭簡等十人歷河南五路,擅招闌遺戶。事覺,謫其為首者從軍自效,餘皆杖之。乙亥,
改蒙古 侍衛侍衛 緫管府為蒙古 侍衛親軍都指揮使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司。丙子,太陰犯心東星。丁丑,唆都 請招三佛
齊 等八國,不從。鎮守 南劍路萬戶路萬戶 呂宗海竊兵亡去,詔追捕之。戊寅,占城 、馬八兒國 皆遣
使奉表稱臣,貢寶物犀象。以前所括願從軍者為軍,付茶忽領之,征日本 。丁亥,許衡 致仕 ,官
其子師可為懷孟路 緫管,以便侍養。納碧玉盞六、白玉盞十五于太廟。癸巳,賜西平王 所部糧。戊
戌,高麗王 王賰來朝,且言將益兵三萬征日本 。以范文虎 、忻都 、洪茶丘為中書右丞 ,李
庭 、張拔突為參知政事參知政事 ,並行中書省事中書省事 。賜闊里吉思 等鈔,迷里兀合等羊馬,怯魯憐等牛羊馬
價,及東宮 位下怯憐口等粟帛。大都、北京、懷孟、保定 、南京、許州 、平陽 旱,濮州 、東
平 、濟寧 、磁州 水。
九月壬子,車駕至自上都 。壬戌,也罕的斤 進征斡端 。癸亥,命沿途廩食和林 回軍。甲子,太
陰掩右執法并犯歲星。乙丑,守庫軍盜庫鈔,八剌 合赤分其贓,縱盜遁去,詔誅之。丁卯,羅氏鬼國
主 阿察及阿里降,安西王相安西王相 李德輝 遣人偕入覲。賜八剌 合赤等羊馬價二萬八千三錠,及禿渾下貧
民糧三月。
名 军 政
名 名
地 衙 名 衙 名 衙
衙 文 衙 军 主 葬 衙 文
名 政 主 武
地 地 衙 名 名 词
地 地 名
文 名 地
地 衙
衙 地 衙 政
衙 地 名
文 词 地 衙 地 政
地
名 文 名 名 文 地 军
主 营
地 衙 地 地
名 政
名 政 政 名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文
政 武 政 武 名
政 军 文 政 政
政 名 仕
地 主
主 政 名 名 衙
名 文 文 名
衙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衙 名 地 地
名
主 文 名 名
3 / 8
https://taolang.club/doc/301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1
12
13
14
冬十月庚午,塔剌不罕軍與賊力戰者,命給田賞之。癸酉,加高麗國王 王賰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中書左丞中書左丞
相相 、行中書省事中書省事 。甲戌,遣使括開元等路軍三千征日本 。丙子,賜雲南王 忽哥赤 印。丁丑,
以湖南 兵萬人伐亦奚不薛,亦奚不薛降。戊寅,發兵十萬,命范文虎 將之。賜右丞右丞 洪茶丘所將征日
本 新附軍 鈔及甲。辛巳,立營田提舉司 ,從五品,俾置司 柳林 ,割諸色戶千三百五十五隸之,官
給牛種農具。壬午,詔立陝西 四川 等處行中書省 ,以不花為右丞右丞 ,李德輝 、汪惟正 並左丞左丞 。
時德輝 已卒。甲申,詔龍虎山 天師天師 張宗演 赴闕。己丑,命都實窮黃河源 。辛卯,以漢軍 屯
田 沙、甘。壬辰,亦奚不薛病,遣其從子 入覲。帝曰:「亦奚不薛不稟命,輒以職授其從子 ,無人
臣禮。宜令亦奚不薛出,乃還軍。」癸巳,詔諭和州 諸城 招集流移之民。丙申,命在官者,任事一
月,後月乃給俸,或廢事者斥之。遣使諭爪哇國 及交趾國 。始製象轎 。給怯烈 等糧。賜火察家貧乏
者。
十一月己亥朔,翰林學士承旨翰林學士承旨 和禮霍孫 等言:「俱藍、馬八、闍婆 、交趾 等國俱遣使進表,乞
荅詔。」從之,仍賜交趾 使人職名及弓矢鞍勒。降詔招諭爪哇國 。乙巳,置泉府 司,掌領御位下
及皇太子 、皇太后 、諸王出納金銀事。敕別置局院以處童匠,有貧乏者,給以鈔幣。詔:「有罪配
役者,量其程遠近;犯罪當死者,詳加審讞。」戊申,中書省 臣議:「流通鈔法,凡賞賜宜多給幣
帛,課程宜多收鈔。」制曰「可」。庚戌,命和禮霍孫 柬汰交趾 國使 ,除可留者,餘皆放還。辛
亥,敕緩營建工役。壬子,詔諭俱藍國使 來歸附。甲寅,太原路 堅州 進嘉禾 六莖。壬戌,詔江
淮行中書省 括巧匠。甲子,詔頒授時曆 。丁卯,詔以末甘孫民貧,除倉站稅課外,免其役三年。復
遣宣慰使宣慰使 教化、孟慶元 等持詔諭占城國主 ,令其子弟或大臣入朝。詔江南 、江北 、陝西 、河
間 、山東諸鹽場增撥竈戶。賜將作院 呂合剌 工匠銀鈔、幣帛。
十二月庚午,以江淮 行省平章政事行省平章政事 阿里伯 、左丞左丞 燕鐵木兒 擅易命官八百員,自分左右司官左右司官 ,
鑄銀、銅印,復違命不散防守軍,敕誅之。辛未,以熟券軍還襄陽 屯田 。高麗國王 王賰領兵萬
人、水手 萬五千人、戰船九百艘、糧一十萬石,出征日本 。給右丞右丞 洪茶丘等戰具、高麗國 鎧甲戰
襖。諭諸道征日本 兵取道高麗 ,毋擾其民。以高麗 中贊金方慶為征日本 都元帥都元帥 ,密直司副使朴
球、金周鼎為管高麗國 征日本 軍萬戶,並賜虎符 。癸酉,以高麗國王 王賰為中書右丞相中書右丞相 。甲
戌,復授征日本 軍官元佩虎符 。丁丑,用忽辛 言,以民當站役,十戶為率,官給一馬,死則買馬
補 之。戊寅,以奉使 木剌由國速剌蠻 等為招討使招討使 ,佩金符。己卯,羅氏鬼國土寇為患,思、播
道路不通,發兵千人與洞蠻開道。甲申,甘州 增置站戶 ,詔於諸王戶藉內簽之。乙酉,敕民避役竄
名匠戶者復為民。淮西宣慰使宣慰使 昂吉兒 請以軍士屯田 。阿塔海 等以發民兵 非便,宜募民願耕者耕
之,且免其租三年,從之。丁亥,復詔管民官兼管諸軍奧魯 。戊子,以征也可不薛軍千五百復還塔
海 ,戍八番、羅甸 。壬辰,陳桂龍據漳州 反,唆都 率兵討之,桂龍亡入畬洞。甲午,大都重建
太廟成,自舊廟奉遷神主 于祏室,遂行大享之禮。置鎮北庭都護府 于畏吾 境,以脫脫木兒 等領其
事。丙申,遼東 路所益兵以妻子 易馬,敕以合輸賦稅贖還之。敕鏤板印造帝師八合思八新譯戒
本 五百部,頒降諸路僧人。左丞相左丞相 阿朮 巡歷西邊,至別十八里以疾卒。敕擅據江南 逃亡民田者有
罪。修桐柏山 淮瀆祠。以三茅山 上清四十三代宗師宗師 許道杞 祈禱有驗,命別主道教。安南國 來貢
馴象。賜蠻洞主銀鈔衣物有差。賑鞏昌 、常德等路饑民,仍免其徭役。改拱衛拱衛 司為都指揮司。陞尚
舍監秩三品。立太倉提舉太倉提舉 司,秩五 品。改建寧 、雷州 、封州 、廉州 、化州 、高州 為路。
以肇慶路 隸廣南西道。遷峽州路 于江北 舊治。復置鄣縣 ,隸鞏昌路 。宿州 靈壁縣 復隸歸
德 。
是歲,斷死罪一百二人。
主 文
文 文 政 主 名
地 名 文
政 军 衙 衙 地
地 地 衙 文 名 名 文
名 地 文 名 地 军
军 亲 亲
地 地
政 政 礼 名
文 名 政 地
地 政 衙
主 主
地
名 地 礼
礼 地 地 地
地 作
文 地 主 地 地 地
地 衙 名
地 文 名 文 名 文
地 军 主
衙 政 文 政
政 政 政 政 武
政 政 军 主 文
政 军 名
艺 仕 名 文
地 军
文 名 军 名 军
军
名 地 地 名
礼 衙 政 名
地 亲
作 文 名 地
地 地 文 名 政
地 文
文 名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4 / 8
https://taolang.club/doc/301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5
16
17
18
19
十八年春正月戊戌朔,高麗國王 王賰遣其僉議中贊金方慶來賀,兼奉歲幣。辛丑,召阿剌罕 、范文
虎 、囊加帶同赴闕受訓諭,以拔都、張珪 、李庭 留後留後 。命忻都 、洪茶丘軍陸行抵日本 ,兵甲則
舟運之,所過州縣給其糧食。用范文虎 言,益以漢軍 萬人。文虎又請馬二千給禿失忽思軍及回回 砲
匠。帝曰:「戰船安用此。」皆不從。癸卯,發鈔及金銀付孛羅 ,以給貧民。丁未,畋于近郊。敕江
南 州郡兼用蒙古 、回回 人。凡諸王位下合設達魯花赤達魯花赤 ,並令赴闕,仍詔諭諸王阿只吉 等知之。己
酉,改黃州 陽羅堡復隸鄂州 。辛亥,遣使代祀嶽瀆 后土。壬子,高麗王 王賰遣使言日本 犯其邊
境,乞兵追之。詔以戍金州 隘口軍五百付之。丙辰,車駕幸漷州 。改符寶局 為典瑞監 ,收天下諸
司職印。丁巳,制以六祖李全 祐嗣五祖李居壽 祭斗。癸亥,邵武 民高日新據龍樓寨為亂,擒之。
賞忻都 等戰功。賜征日本 諸軍鈔。
二月戊辰,發侍衛侍衛 軍四千完正殿。賜征日本 善射軍及高麗 火長水 軍鈔四千錠。辛未,車駕幸柳
林 。高麗王 王賰以尚主,乞改宣命益駙馬 二字。制曰「可」。乙亥,敕以耽羅 新造船付洪茶丘
出征。詔以刑徒減死者付忻都 為軍。揚州 火,發米七百八十三石賑被災之家。詔諭范文虎 等以
征日本 之意,仍申嚴軍律 。立上都留上都留 守司。陞敘州 為路,隸安西省 。移潭州 省治鄂州 。
徙湖南 宣慰司 于潭州 。乙酉,改畏吾 斷事官斷事官 為北庭都護府 ,陞從二品。丙戌,征日本國 軍
啟行。浙東 饑,發粟千二百七十餘石賑之。己丑,發肅州 等處軍民鑿渠溉田。給征日本 軍衣甲、
弓矢、海青符。敕通政院 官渾都與郭漢傑 整治水驛,自敘州 至荊南 凡十九站,增戶二千一百、船
二百十二艘。詔諭烏瑣、納空等毋擾羅氏鬼國,違者令國主 阿利具以名聞。福建省左丞省左丞 蒲壽
庚 言:「詔造海船二百艘,今成者五十,民實艱苦。」詔止之。乙未,貞懿順聖 昭天睿文光應皇
后 弘吉剌 氏崩。
三月丙申,車駕還宮。詔三茅山 三十八代宗師宗師 蔣宗瑛 赴闕。遣丹八八合赤等詣東海 及濟源 廟
修佛事。以中書右丞 、行江東道 宣慰使宣慰使 阿剌罕 為中書左丞相中書左丞相 ,行中書省事中書省事 ,江西道 宣慰宣慰
使使 兼招討使招討使 也的迷失 參知政事參知政事 ,行中書省事中書省事 。以遼陽 、懿、蓋、北京、大定 諸州旱,免今
年租稅之半。戊戌,許衡 卒。己亥,敕黃平隸安西行省 ,鎮遠 隸潭州 行省 ,各遣兵戍守。甲
辰,命天師天師 張宗演 即宮中奏赤章于天 七晝夜。丙午,車駕幸上都 。丙辰,陞軍器監 為三
品。辛酉,立登聞鼓院 ,許有冤者撾鼓以聞。
夏四月辛未,益雲南 軍征合剌 章。癸酉,復頒中外官 吏俸。辛巳,通、泰二州饑,發粟二萬一千
六百石賑之。戊子,置蒙古 漢人新附軍 緫管。甲午,命太原 五戶絲就輸太原 。自太和 嶺至別
十八里置新驛 三十。賜征日本 河西 軍等鈔。
五月癸卯,禁西北邊回回 諸人越境為商。甲辰,遣使賑瓜、沙州 饑。戊申,罷霍州 畏兀 按察
司。己酉,禁甘肅瓜、沙等州為酒。壬子,免耽羅國 今歲入貢白紵。丙辰,以烏蒙 阿謀宣撫
司 隸雲南行省 。歲星犯右執法。庚申,嚴鬻人之禁,乏食者量加賑貸。壬戌,詔括契丹 戶。敕耽
羅國 達魯花赤達魯花赤 塔兒赤,禁高麗 全羅等處田獵擾民者。
主 名
名 名 名 武 名 政
名 军 政
地
地 政 政 文 名
地 地 衙 主 政
地 地 衙 衙
名 名 地
名 政
武 政 政 地
地 主 主 政
名 地 名
政 法 文 地 衙 地 地
地 衙 地 政 文 衙 政
地 地 政
衙 名 地 政
主 文
名 地
主 政
地 文 名 地 地
衙 地 文 名 文 文 地
文 文 名 文 文 地 地
名 衙 地 地 衙
文 名 名 衙 衙
衙
地 地 天
政 军 地 地 地
地 政 地
政 政 地 政
政 地
衙 地 政
政 文 政
5 / 8
https://taolang.club/doc/301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20
21
22
23
六月丙寅,敕賽典赤 、火尼赤分管烏木、拔都怯兒等八處民戶。謙州 織工百四十二戶貧甚,以粟給
之,其所鬻妻子 官與贖還。以太原 新附軍 五千屯田 甘州 。丁丑,以按察司所劾羨餘糧四萬八千石
餉軍。己卯,以順慶路 隸四川東道 宣慰司 。安西等處軍站,凡和顧和買,與民均役。增陝西營 田
糧十萬石,以充常費。壬午,命耽羅 戍力田以自給。日本 行省 臣遣使來言:「大軍駐巨濟 島,至
對馬島獲島人,言太宰府 西六十里舊有戍軍已調出戰,宜乘虛擣之。」詔曰:「軍事卿等當自權衡之。
」癸未,命中書省 會計姚演所領漣、海屯田 官給之資與歲入之數,便則行之,否則罷去。丁亥,放乞
赤所招獵戶七千為民。庚寅,以阿剌罕 有疾,詔阿塔海 統率軍馬征日本 。壬辰,高麗國王 王賰
言,本國置驛四十,民畜凋弊,敕併為二十站,仍給馬價八百錠。奉使 木剌由國苫思丁 至占城 船
壞,使人來言,乞給舟糧及益兵,詔給米一千四百餘石。以中書左丞中書左丞 忽都帖木兒 為中書右丞 ,行中中
書省事書省事 ;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行御史臺 事忽剌出 為中書左丞中書左丞 ,行尚書省事行尚書省事 。賜皇子 南木合所部工匠羊
馬價鈔。
秋七月甲午朔,命萬戶綦公直 分宣慰使宣慰使 劉恩 所將屯肅州 漢兵千人,入別十八里,以嘗過西
川 兵百人為嚮導。丁酉,敕甘州 置和中所,以給兵糧。京兆 四川 分置行省 於河西 。己
亥,阿剌罕 卒。庚子,括回回 砲手散居他郡者,悉令赴南京屯田 。癸卯,太陰犯房距星。庚戌,
以忻都 戍大和嶺所將蒙古軍 還,復令漢軍 戍守。以松州 知州知州 僕散禿哥 前後射虎萬計,賜號萬
虎將軍 。賜貴赤合八兒禿所招和、真、滁等戶二千八百二十,俾自領之。辛酉,唆都 征占城 ,賜
駝蓬以辟瘴毒。占城國 來貢象犀。命天師天師 張宗演 等即壽寧 宮奏赤章于天 凡五晝夜。
八月甲子朔,招討使招討使 方文言擇守令、崇祀典、戢姦吏、禁盜賊、治軍旅、獎忠義六事,詔廷臣及諸老
議舉行之。丙寅,熒惑 犯諸侯西第三星。庚午,忙古帶 為中書右丞 ,行中書省事中書省事 。辛未,敕隆
興 行省 參政參政 劉合拔兒禿,凡金穀 造作專領之。乙亥,甘州 凡諸投下戶,依民例應站役。申嚴
大都緫管府、兵馬司 、左右巡院 斂民之禁。庚寅,以阿剌罕 既卒,命阿塔海 等分戍三海 口。
令阿塔海 就招海中餘寇。高麗國王 王賰遣其密直司使司使 韓康 來賀聖誕節。壬辰,以開元等路六驛
饑,命給幣帛萬二千匹,其鬻妻子 者官為贖之。詔征日本 軍回,所在官為給糧。忻都 、洪茶
丘、范文虎 、李庭 、金方慶諸軍,船為風濤所激,大失利,餘軍回至高麗 境,十存一二。設醮
于上都 壽寧宮 。賜歡只兀部及滅乞里等羊馬價,及衆家奴 等助軍羊馬鈔。賜常河部軍貧乏者,給
過西川 軍糧。海南 諸國來貢象犀方物。給怯薛怯薛 丹糧,拘其所占田為屯田 。
閏月癸巳朔,熒惑 犯司怪南第二星。阿塔海 乞以戍三海 口軍擊福建賊陳吊眼,詔以重勞不從。敕
守縉山道 侍衛侍衛 軍還京師。壬辰,瓜州 屯田 進瑞麥一莖五穗。丙午,車駕至自上都 。庚戌,太
陰犯昴。丁巳,命播州 每歲親貢方物。改思州宣撫司 為宣慰司 ,兼管內安撫使管內安撫使 。陞高麗 僉議
府為從三品。敕中書省 減執政及諸司冗員。遣兀良合 帶運沙城 等糧六千石入和林 。括江南 戶口
稅課。庚申,安南國 貢方物。江西 行省 薦舉 兵官,命罷之。壬戌,詔諭斡端 等三城官民及忽
都帶兒 ,括不闌奚人口。兩淮轉運使轉運使 阿剌瓦丁 坐盜官鈔二萬一千五百錠,盜取和買馬三百四十四
匹,朝廷宣命格而弗頒,又以官員所佩符擅與家奴往來貿易等事,伏誅。賜謙州 屯田 軍人鈔幣、衣
裘等物,及給農具漁具。償站匠等助軍羊馬價。
政 地
亲 地 军 军 地
地 地 衙 地
政 政 衙 地
衙
地 军
名 名 政 主
仕 名 政
文 名 衙
文 文 衙 名 文 文 主
名 文 名 地
地 地 地 地 衙 地
名 政 军
名 营 军 地 文 名
名 名 政
政 文 名 地 名
文
天 名 衙 文
地 衙 文 名 地
营 衙 名 名 地
名 主 文 名
亲 政 名
名 名 政
衙 处 名
地 地 文 军
天 名 地
地 武 地 军 衙
地 地 衙 文 政
地 政 地 地 地
政 地 衙 仕 地
名 武 名
地 军
6 / 8
https://taolang.club/doc/301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24
25
26
九月癸亥朔,畋于近郊。甲子,增大都巡兵千人。給鈔賑上都 饑民。癸酉,商賈巿舶物貨已經泉州 抽
分者,諸處貿易。止令輸稅。益耽羅 戍兵 ,仍命高麗國 給戰具。庚辰,還宮。辛巳,大都立蒙
古 站屯田 ,編戶歲輸包銀者及真定 等路闌遺戶,並令屯田 ,其在真定 者與免皮貨。癸未,京
兆 等路歲辦課額,自一萬九千錠增至五萬四千錠,阿合馬 尚以為未實,欲覈之。帝曰:「阿合馬 何
知。」事遂止。大都、新安 縣民復和顧和買。甲申,太陰犯軒轅 大星。壬辰,占城國 來貢方物。賜
修大都城侍衛侍衛 軍鈔幣帛有差。賞北征軍銀鈔。賜怯憐口及四斡耳朶 下與范文虎 所部將部將 士羊馬、衣
服、幣帛有差。
冬十月乙未,享于太廟,貞懿順聖 昭天睿文光應皇后 祔。丙申,募民淮西屯田 。己亥,議封安南
王 號,易所賜安南國 畏吾 字虎符 ,以國字書之。仍降詔諭安南國 ,立日烜 之叔遺愛為安南國
王 。庚子,溪洞新附官鎮安州 岑從毅 ,縱兵殺掠,迫死知州知州 李顯祖 ,召從毅 入覲。壬寅,
賜征日本 將校衣裝、幣帛、靴帽等物有差。乙巳,命安西王 府協濟戶及南山隘口軍,於安西、延
安 、鳳翔 、六盤等處屯田 。河西 置織毛段匠提舉司 。丁未,安南國 置宣慰司 ,以北京
路 達魯花赤達魯花赤 孛顏帖木兒 參知政事參知政事 ,行安南國 宣慰使宣慰使 ,都元帥都元帥 、佩虎符 柴椿 、忽哥兒 副
之。給鈔萬錠,付河西 行省 以備經費。己酉,張易等言:「參校道書,惟道德經 係老子親著,餘
皆後人偽撰,宜悉焚毀。」從之,仍詔諭天下。給隆興 行省 海青符。命失里咱牙信合八剌 麻合迭
瓦為占城 郡王 ,加榮祿大夫榮祿大夫 ,賜虎符 。立行中書省 占城 ,以唆都 為右丞右丞 ,劉深為左左
丞丞 ,兵部侍郎兵部侍郎 也黑迷失參知政事參知政事 。庚戌,敕以海船百艘,新舊軍及水手 合萬人,期以明年正
月征海外諸番,仍諭占城 郡王 給軍食。以安南國王 陳遺愛入安南 ,發新附軍 千人衛送。詔諭干
不昔國來歸附。壬子,用和禮霍孫 言,於揚州 、隆興 、鄂州 、泉州 四省,置蒙古提舉學校蒙古提舉學校
官官 各二員。以翰林學士承旨翰林學士承旨 撒里蠻 兼領會同館、集賢院 事,以平章政事平章政事 、樞密副使樞密副使 張易兼
領祕書監祕書監 、太史院 、司天臺 事,以翰林學士承旨翰林學士承旨 和禮霍孫 守司徒守司徒 。改大都南陽 真定 等
處屯田 孛蘭奚 緫管府為農政院。癸丑,皇太子 至自北邊。丙辰,以兀良合 帶言,上都 南四站
人畜困乏,賜鈔給之。庚申,籍西川 戶。辛酉,邵武 叛人高日新降。給征日本 回侍衛侍衛 新附
軍 冬衣。賜劉天錫 等銀幣,勝兀剌等羊馬鈔,諸王阿只吉 等馬牛羊,各有差。
十一月癸亥朔,詔諭探馬禮,令歸附。甲子,敕誅陳吊眼首惡者,餘並收其兵仗,繫送京師。己巳,
敕軍器監 給兵仗付高麗 沿海等郡。奉使 占城 孟慶元 、孫勝夫並為廣州 宣慰使宣慰使 ,兼領出征調
度。高麗國 、金州 等處置鎮邊萬戶府 ,以控制日本 。高日新及其弟鼎新等至闕,以日新兩為叛
首,授山北路民職。文慶之屬,遣還泉州 。賜有功將校二百二十三員銀十萬兩及幣帛、弓矢、鞍勒有
差。詔安南國王 給占城 行省 軍食。高麗國王 請完濱海城 ,防日本 ,不允。辛未,給諸王阿只
吉 糧六千石。甲戌,太陰犯五車次南星。乙亥,召法師法師 劉道真 ,問祠太乙法。丁丑,太陰犯
鬼。壬午,詔諭爪哇國主 ,使親來覲。昌州 及蓋里泊民饑,給鈔賑之。丙戌,給鈔二萬錠付和
林 貿易。敕征日本 回軍後至者分戍沿海。丁亥,太陰掩心東星。給揚州 行省 新附軍 將校鈔,
人二錠。己丑,賜安南國 出征新附軍 鈔。賜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留夢炎 及出使馬八國俺都 剌等鈔各有
差。
十二月甲午,以瓮吉剌帶 為中書右丞相中書右丞相 。己亥,罷日本 行中書省 。丙午,太陰犯軒轅 大
星。丁未,議選侍選侍 衛軍萬人練習,以備扈從。陞太常寺 為正三品。辛亥,命西川 行省 給萬家
奴 所部兵仗。癸丑,敕免益都 、淄萊、寧海 開河夫今年租賦,仍給其傭直。乙卯,以諸王札忽
兒 所占文安縣地給付屯田 。丙辰,調新附軍 屯田 。獲福州 叛賊林天成 ,戮于巿。免福州
路 今年稅二分,十八年以前租稅並免徵。以漢州 德陽 縣隸成都路 。改漳州 為路。賜禮部尚禮部尚
書書 謝昌元 鈔。賞捏古伯戰功銀有差。償阿只吉 等助軍馬價。賜塔剌海 籍沒 戶五十。
衙 地
政 军 政
政 军 地 军 地
地 名 名
地 名 政
武 名 名 武
地 主 军
主 政 政 军 政 名
主 地 名 文 名 名
政 主
地 地 军 地 衙 政 衙
地 文 名 文 政 文 武 军 名 名
地 衙 作
地 衙 名
政 主 文 军 衙 政 名 文
文 文 文 衙
政 主 主 政 军
名 地 地 地 地
文 文 名 衙 文 文
文 衙 衙 文 名 文 地 地
军 名 主 政 衙
地 地 政 武
军 名 名
衙 政 仕 政 地 地 文
政 地 衙 政
地
主 政 衙 主 地 政
名 文 名
主 地
地 政 地 衙 军
政 军 文 名 名
名 文 政 衙 名
文 衙 地 衙
名 地 地
名 军 军 军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文 名 名 名 法
7 / 8
https://taolang.club/doc/301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010 卷十 本紀第十 世祖七 012 卷十二 本紀第十二 世祖九→目錄
27 是歲,保定路 清苑縣 水,平陽路 松山縣 旱,高唐 、夏津 、武城 等縣蟊害稼,並免今年租,
計三萬六千八百四十石。斷死罪二十二人。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8 / 8
https://taolang.club/doc/301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元史 044 卷四十四 本紀第四十四 順帝七
元史 044 卷四十四 本紀第四十四 順帝七元史 044 卷四十四 本紀第四十四 順帝七
元史 044 卷四十四 本紀第四十四 順帝七helloiac
 
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helloiac
 
宋史 486 卷四百八十六 列傳第二百四十五 外國二 夏國下
宋史 486 卷四百八十六 列傳第二百四十五 外國二 夏國下宋史 486 卷四百八十六 列傳第二百四十五 外國二 夏國下
宋史 486 卷四百八十六 列傳第二百四十五 外國二 夏國下helloiac
 
元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泰定帝二
元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泰定帝二元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泰定帝二
元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泰定帝二helloiac
 
明史 318 卷三百十八 列傳第二百〇六 廣西土司二
明史 318 卷三百十八 列傳第二百〇六 廣西土司二明史 318 卷三百十八 列傳第二百〇六 廣西土司二
明史 318 卷三百十八 列傳第二百〇六 廣西土司二helloiac
 
宋史 026 卷二十六 本紀第二十六 高宗三
宋史 026 卷二十六 本紀第二十六 高宗三宋史 026 卷二十六 本紀第二十六 高宗三
宋史 026 卷二十六 本紀第二十六 高宗三helloiac
 
宋史 041 卷四十一 本紀第四十一 理宗一
宋史 041 卷四十一 本紀第四十一 理宗一宋史 041 卷四十一 本紀第四十一 理宗一
宋史 041 卷四十一 本紀第四十一 理宗一helloiac
 
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
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
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helloiac
 
元史 009 卷九 本紀第九 世祖六
元史 009 卷九 本紀第九 世祖六元史 009 卷九 本紀第九 世祖六
元史 009 卷九 本紀第九 世祖六helloiac
 
後漢書 003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後漢書 003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後漢書 003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後漢書 003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helloiac
 
明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成祖二
明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成祖二明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成祖二
明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成祖二helloiac
 
北齊書 22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四 李元忠 卢文伟 李义深
北齊書 22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四 李元忠 卢文伟 李义深北齊書 22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四 李元忠 卢文伟 李义深
北齊書 22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四 李元忠 卢文伟 李义深helloiac
 
明史 003 卷三 本紀第三 太祖三
明史 003 卷三 本紀第三 太祖三明史 003 卷三 本紀第三 太祖三
明史 003 卷三 本紀第三 太祖三helloiac
 
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
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
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helloiac
 
舊唐書 023 卷二十上 本紀第二十上 昭宗
舊唐書 023 卷二十上 本紀第二十上 昭宗舊唐書 023 卷二十上 本紀第二十上 昭宗
舊唐書 023 卷二十上 本紀第二十上 昭宗helloiac
 
元史 043 卷四十三 本紀第四十三 順帝六
元史 043 卷四十三 本紀第四十三 順帝六元史 043 卷四十三 本紀第四十三 順帝六
元史 043 卷四十三 本紀第四十三 順帝六helloiac
 
舊五代史 034 卷三十四 唐書十 莊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34 卷三十四 唐書十 莊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34 卷三十四 唐書十 莊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34 卷三十四 唐書十 莊宗紀第八helloiac
 
宋書 010 卷十 本紀第十 順帝
宋書 010 卷十 本紀第十 順帝宋書 010 卷十 本紀第十 順帝
宋書 010 卷十 本紀第十 順帝helloiac
 
宋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
宋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宋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
宋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helloiac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helloiac
 

What's hot (20)

元史 044 卷四十四 本紀第四十四 順帝七
元史 044 卷四十四 本紀第四十四 順帝七元史 044 卷四十四 本紀第四十四 順帝七
元史 044 卷四十四 本紀第四十四 順帝七
 
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舊唐書 087 卷八十三 列傳第三十三
 
宋史 486 卷四百八十六 列傳第二百四十五 外國二 夏國下
宋史 486 卷四百八十六 列傳第二百四十五 外國二 夏國下宋史 486 卷四百八十六 列傳第二百四十五 外國二 夏國下
宋史 486 卷四百八十六 列傳第二百四十五 外國二 夏國下
 
元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泰定帝二
元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泰定帝二元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泰定帝二
元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泰定帝二
 
明史 318 卷三百十八 列傳第二百〇六 廣西土司二
明史 318 卷三百十八 列傳第二百〇六 廣西土司二明史 318 卷三百十八 列傳第二百〇六 廣西土司二
明史 318 卷三百十八 列傳第二百〇六 廣西土司二
 
宋史 026 卷二十六 本紀第二十六 高宗三
宋史 026 卷二十六 本紀第二十六 高宗三宋史 026 卷二十六 本紀第二十六 高宗三
宋史 026 卷二十六 本紀第二十六 高宗三
 
宋史 041 卷四十一 本紀第四十一 理宗一
宋史 041 卷四十一 本紀第四十一 理宗一宋史 041 卷四十一 本紀第四十一 理宗一
宋史 041 卷四十一 本紀第四十一 理宗一
 
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
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
元史 029 卷二十九 本紀第二十九 泰定帝一
 
元史 009 卷九 本紀第九 世祖六
元史 009 卷九 本紀第九 世祖六元史 009 卷九 本紀第九 世祖六
元史 009 卷九 本紀第九 世祖六
 
後漢書 003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後漢書 003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後漢書 003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後漢書 003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
 
明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成祖二
明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成祖二明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成祖二
明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成祖二
 
北齊書 22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四 李元忠 卢文伟 李义深
北齊書 22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四 李元忠 卢文伟 李义深北齊書 22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四 李元忠 卢文伟 李义深
北齊書 22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四 李元忠 卢文伟 李义深
 
明史 003 卷三 本紀第三 太祖三
明史 003 卷三 本紀第三 太祖三明史 003 卷三 本紀第三 太祖三
明史 003 卷三 本紀第三 太祖三
 
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
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
元史 004 卷四 本紀第四 世祖一
 
舊唐書 023 卷二十上 本紀第二十上 昭宗
舊唐書 023 卷二十上 本紀第二十上 昭宗舊唐書 023 卷二十上 本紀第二十上 昭宗
舊唐書 023 卷二十上 本紀第二十上 昭宗
 
元史 043 卷四十三 本紀第四十三 順帝六
元史 043 卷四十三 本紀第四十三 順帝六元史 043 卷四十三 本紀第四十三 順帝六
元史 043 卷四十三 本紀第四十三 順帝六
 
舊五代史 034 卷三十四 唐書十 莊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34 卷三十四 唐書十 莊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34 卷三十四 唐書十 莊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34 卷三十四 唐書十 莊宗紀第八
 
宋書 010 卷十 本紀第十 順帝
宋書 010 卷十 本紀第十 順帝宋書 010 卷十 本紀第十 順帝
宋書 010 卷十 本紀第十 順帝
 
宋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
宋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宋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
宋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Similar to 元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世祖八

元史 034 卷三十四 本紀第三十四 文宗三
元史 034 卷三十四 本紀第三十四 文宗三元史 034 卷三十四 本紀第三十四 文宗三
元史 034 卷三十四 本紀第三十四 文宗三helloiac
 
元史 045 卷四十五 本紀第四十五 順帝八
元史 045 卷四十五 本紀第四十五 順帝八元史 045 卷四十五 本紀第四十五 順帝八
元史 045 卷四十五 本紀第四十五 順帝八helloiac
 
元史 041 卷四十一 本紀第四十一 順帝四
元史 041 卷四十一 本紀第四十一 順帝四元史 041 卷四十一 本紀第四十一 順帝四
元史 041 卷四十一 本紀第四十一 順帝四helloiac
 
明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景帝
明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景帝明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景帝
明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景帝helloiac
 
金史 018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哀宗下
金史 018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哀宗下金史 018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哀宗下
金史 018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哀宗下helloiac
 
金史 018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哀宗下
金史 018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哀宗下金史 018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哀宗下
金史 018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哀宗下helloiac
 
宋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高宗七
宋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高宗七宋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高宗七
宋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高宗七helloiac
 
舊五代史 038 卷三十八 唐書十四 明宗紀第四
舊五代史 038 卷三十八 唐書十四 明宗紀第四舊五代史 038 卷三十八 唐書十四 明宗紀第四
舊五代史 038 卷三十八 唐書十四 明宗紀第四helloiac
 
元史 020 卷二十 本紀第二十 成宗三
元史 020 卷二十 本紀第二十 成宗三元史 020 卷二十 本紀第二十 成宗三
元史 020 卷二十 本紀第二十 成宗三helloiac
 
舊唐書 008 卷八 本紀第八 玄宗上
舊唐書 008 卷八 本紀第八 玄宗上舊唐書 008 卷八 本紀第八 玄宗上
舊唐書 008 卷八 本紀第八 玄宗上helloiac
 
魏書 009 卷七下 高祖紀第七 下
魏書 009 卷七下 高祖紀第七 下魏書 009 卷七下 高祖紀第七 下
魏書 009 卷七下 高祖紀第七 下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helloiac
 
宋書 007 卷七 本紀第七 前廢帝
宋書 007 卷七 本紀第七 前廢帝宋書 007 卷七 本紀第七 前廢帝
宋書 007 卷七 本紀第七 前廢帝helloiac
 
明史 002 卷二 本紀第二 太祖二
明史 002 卷二 本紀第二 太祖二明史 002 卷二 本紀第二 太祖二
明史 002 卷二 本紀第二 太祖二helloiac
 
元史 039 卷三十九 本紀第三十九 順帝二
元史 039 卷三十九 本紀第三十九 順帝二元史 039 卷三十九 本紀第三十九 順帝二
元史 039 卷三十九 本紀第三十九 順帝二helloiac
 
北齊書 08 卷八 帝纪第八 后主 幼主
北齊書 08 卷八 帝纪第八 后主 幼主北齊書 08 卷八 帝纪第八 后主 幼主
北齊書 08 卷八 帝纪第八 后主 幼主helloiac
 
後漢書 009 卷八 孝灵帝纪第八
後漢書 009 卷八 孝灵帝纪第八後漢書 009 卷八 孝灵帝纪第八
後漢書 009 卷八 孝灵帝纪第八helloiac
 
北史 004 卷四 魏本紀第四
北史 004 卷四 魏本紀第四北史 004 卷四 魏本紀第四
北史 004 卷四 魏本紀第四helloiac
 
新唐書 002 卷二 本紀第二 太宗
新唐書 002 卷二 本紀第二 太宗新唐書 002 卷二 本紀第二 太宗
新唐書 002 卷二 本紀第二 太宗helloiac
 
明史 252 卷二百五十二 列傳第一百四十
明史 252 卷二百五十二 列傳第一百四十明史 252 卷二百五十二 列傳第一百四十
明史 252 卷二百五十二 列傳第一百四十helloiac
 

Similar to 元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世祖八 (20)

元史 034 卷三十四 本紀第三十四 文宗三
元史 034 卷三十四 本紀第三十四 文宗三元史 034 卷三十四 本紀第三十四 文宗三
元史 034 卷三十四 本紀第三十四 文宗三
 
元史 045 卷四十五 本紀第四十五 順帝八
元史 045 卷四十五 本紀第四十五 順帝八元史 045 卷四十五 本紀第四十五 順帝八
元史 045 卷四十五 本紀第四十五 順帝八
 
元史 041 卷四十一 本紀第四十一 順帝四
元史 041 卷四十一 本紀第四十一 順帝四元史 041 卷四十一 本紀第四十一 順帝四
元史 041 卷四十一 本紀第四十一 順帝四
 
明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景帝
明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景帝明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景帝
明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景帝
 
金史 018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哀宗下
金史 018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哀宗下金史 018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哀宗下
金史 018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哀宗下
 
金史 018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哀宗下
金史 018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哀宗下金史 018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哀宗下
金史 018 卷十八 本紀第十八 哀宗下
 
宋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高宗七
宋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高宗七宋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高宗七
宋史 030 卷三十 本紀第三十 高宗七
 
舊五代史 038 卷三十八 唐書十四 明宗紀第四
舊五代史 038 卷三十八 唐書十四 明宗紀第四舊五代史 038 卷三十八 唐書十四 明宗紀第四
舊五代史 038 卷三十八 唐書十四 明宗紀第四
 
元史 020 卷二十 本紀第二十 成宗三
元史 020 卷二十 本紀第二十 成宗三元史 020 卷二十 本紀第二十 成宗三
元史 020 卷二十 本紀第二十 成宗三
 
舊唐書 008 卷八 本紀第八 玄宗上
舊唐書 008 卷八 本紀第八 玄宗上舊唐書 008 卷八 本紀第八 玄宗上
舊唐書 008 卷八 本紀第八 玄宗上
 
魏書 009 卷七下 高祖紀第七 下
魏書 009 卷七下 高祖紀第七 下魏書 009 卷七下 高祖紀第七 下
魏書 009 卷七下 高祖紀第七 下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書 007 卷七 本紀第七 前廢帝
宋書 007 卷七 本紀第七 前廢帝宋書 007 卷七 本紀第七 前廢帝
宋書 007 卷七 本紀第七 前廢帝
 
明史 002 卷二 本紀第二 太祖二
明史 002 卷二 本紀第二 太祖二明史 002 卷二 本紀第二 太祖二
明史 002 卷二 本紀第二 太祖二
 
元史 039 卷三十九 本紀第三十九 順帝二
元史 039 卷三十九 本紀第三十九 順帝二元史 039 卷三十九 本紀第三十九 順帝二
元史 039 卷三十九 本紀第三十九 順帝二
 
北齊書 08 卷八 帝纪第八 后主 幼主
北齊書 08 卷八 帝纪第八 后主 幼主北齊書 08 卷八 帝纪第八 后主 幼主
北齊書 08 卷八 帝纪第八 后主 幼主
 
後漢書 009 卷八 孝灵帝纪第八
後漢書 009 卷八 孝灵帝纪第八後漢書 009 卷八 孝灵帝纪第八
後漢書 009 卷八 孝灵帝纪第八
 
北史 004 卷四 魏本紀第四
北史 004 卷四 魏本紀第四北史 004 卷四 魏本紀第四
北史 004 卷四 魏本紀第四
 
新唐書 002 卷二 本紀第二 太宗
新唐書 002 卷二 本紀第二 太宗新唐書 002 卷二 本紀第二 太宗
新唐書 002 卷二 本紀第二 太宗
 
明史 252 卷二百五十二 列傳第一百四十
明史 252 卷二百五十二 列傳第一百四十明史 252 卷二百五十二 列傳第一百四十
明史 252 卷二百五十二 列傳第一百四十
 

More from helloiac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helloiac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helloiac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helloiac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helloiac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helloiac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helloiac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helloiac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helloiac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元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世祖八

  • 1. 文档信息  元史  011 / 211  28 段 8541 字  679 种 1094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本紀第十一 世祖八 元史 011 卷十一 [明]宋濂 等 ←010 卷十 本紀第十 世祖七 012 卷十二 本紀第十二 世祖九→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元史 /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世祖八 本篇关键词 地点 泉州 7 江南 7 中書省 6 人物 范文虎 11 高麗國王 9 忻都 7 阿剌罕 6 唆都 6 文官 宣慰使 9 中書省事 6 參知政事 6 武官 侍衛 7 都元帥 2 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1 其他 日本 28 屯田 20 行省 18 占城 8 新附軍 8 上都 8 蒙古 7 高麗 7 目錄 0 1 2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世祖 八 十七年春正月癸卯朔,高麗國王 王賰遣其僉議中贊金方慶來賀,兼奉歲貢 。丙午,命萬戶綦公 直 戍別失八里 ,賜鈔一萬二千五百錠。辛亥,磁州 、永平縣 水,給鈔貸之。丙辰,立遷轉官員 法:凡無過者授見闕,物故及過犯者選人補之,滿代者令還家以俟。又定諸路差稅課程,增益者即上 報,隱漏者罪之,不須履畝增稅,以搖百姓。詔括江淮 銅及銅錢銅器。辛酉,以海賊賀文達所掠良婦 百三十餘人還其家。廣西廉州 海賊霍公明、鄭仲龍等伏誅。甲子,敕泉州 行省 ,所轄州郡山 寨 未即歸附者率兵拔之,已拔復叛者屠之。以緫管張瑄 、千戶羅璧 收宋二王有功,陞瑄沿海招討招討 使使 ,虎符 ;璧管軍 緫管,金符。丁卯,畋近郊。詔毋以侍衛侍衛 軍供工匠役。戊辰,敕相威 檢 覈阿里海牙 、忽都帖木兒 等所俘丁三萬二千餘人,並放為民。置行中書省 于福州 。改德慶府 為 緫管府。賜開灤河 五衛軍 鈔。 亲 主 仕 名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衙 地 名 名 文 军 衙 武 名 名 名 衙 地 地 地 营 1 / 8 https://taolang.club/doc/301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3 4 5 6 二月乙亥,張易言:「高和尚有祕術,能役鬼為兵,遙制敵人。」命和禮霍孫 將兵與高和尚同赴北 邊。丙子,立北京道 二驛。丁丑,荅里不罕以雲南行省 軍攻定昌路,擒緫管谷納殺之。詔令荅里不罕 還,以阿荅代之。敕非遠方歸附人毋入會同館。詔納速剌丁 將精兵萬人征緬國 。乙酉,賞納速剌 丁 所部征金齒 功銀五千三百二十兩。己丑,命梅國賓 襲其父應春瀘州 安撫使安撫使 職。瀘州 嘗叛,應 春為前重慶 制置使制置使 張珏 所殺。國賓 詣闕訴冤,詔以珏畀國賓 ,使復其父讎。珏時在京兆 ,聞之 自經死。國賓 請贖還瀘州 軍民之為俘者,從之。日本國 殺國使 杜世忠等,征東元帥元帥 忻都 、洪茶 丘請自率兵往討,廷議姑少緩之。丙申,詔諭真人祁志誠 等焚毀道藏 偽妄經文及板。庚子,阿里海 牙 及納速剌丁 招緬國 及洞蠻降臣,詔就軍前定錄 其功以聞。江淮 行省左丞行省左丞 夏貴請老,從之,仍 官其子孫。合剌 所部和州 等城為叛兵所掠者,賜鈔給之,仍免其民差役三年。發侍衛侍衛 軍三千浚通 州 運糧河。畏吾 戶居河西 界者,令其屯田 。辛丑,以廣中民不聊生,召右丞右丞 塔出 、左丞左丞 呂師 夔 廷詰壞民之由。命也的迷失 、賈居貞 行宣慰司 往撫之。師夔 至,廷辯 無驗,復令還省 治 事。詔王相府 於諸奧魯 市馬二萬六千三百匹。遣使代祀岳瀆。賜諸王阿八 合、那木干所部,及征日 本 行省 阿剌罕 、范文虎 等西錦衣、銀鈔、幣帛各有差。又賜四川 貧民及兀剌帶等馬牛羊價鈔。 三月癸卯,命福建王積翁 入領省事省事 ,中書省 臣以為不可,改戶部尚書戶部尚書 。甲辰,車駕幸上都 。 思、播州 軍侵鎮遠 、黃平界,命李德輝 等往視之。罷通政院 官不勝任者。丙午,敕東西兩川 發蒙古 、漢軍 戍魚通、黎、雅。乙卯,立都功德使都功德使 司,從二品,掌奏帝師所統僧人并吐蕃 軍民 等事。己未,詔討羅氏鬼國,命以蒙古軍 六千,哈剌章 軍一萬,西川 藥剌海、萬家奴 軍萬 人,阿里海牙 軍萬人,三道並進。癸亥,高郵 等處饑,賑粟九千四百石。辛未,立畏吾 境內交 鈔提舉司 。給月脫古思八部屯田 牛具。賜忙古帶 等羊馬及皇子 南木合下羊馬價。 夏四月壬申朔,中書省 臣言:「唆都 軍士擾民,故南劍等路民復叛。及忙古帶 往招徠之,民始獲 安。」詔以忙古帶 仍行省 福州 。癸酉,南康 杜可用叛,命史弼 討擒之。定杭州 宣慰司 官四 員,以游顯、管如德 、忽都 虎、劉宣 充之。丙子,隆興路 楊門站復為懷安縣 。庚辰,四 川 宣慰使宣慰使 也罕的斤 請賜海青符,命以二符給之。壬午,史弼 入朝。乙酉,以宋太常太常 樂付太常 寺 。改泗州 靈壁縣 仍隸宿州 。丁亥,立杭州路 金玉緫管府。甲午,敕軍戶 貧乏者還民 籍。丙申,以羅佐山道梗,敕阿里海牙 發軍千人戍守。以隆興 、泉州 、福建置三省 不便,命廷 臣集議以聞。己亥,諸王只必帖木兒 請各投下設官,不從。庚子,歲星犯軒轅 大星。敕權停百官 俸。寧海 、益都 等四郡霜,真定 七郡蟲,皆損桑。 五月辛丑朔,樞密院 調兵六百守居庸南、北口。甲辰,作行宮于察罕 腦兒。丙午,陞沙州 為 路。癸丑,括沙州 戶丁,定常賦,其富戶餘田令所戍漢軍 耕種。詔雲南行省 發四川 軍萬人,命 藥剌海領之,與前所遣將同征緬國 。高麗國王 王賰以民饑,乞貸糧萬石,從之。福建行省 移泉 州 。甲寅,汀、漳叛賊廖得勝 等伏誅。造船三千艘,敕耽羅 發材木給之。庚申,賜諸王別乞帖木 兒 銀印。辛酉,賜國師國師 掌教所印。賞伯顏 將士戰功銀二萬八千七百五十兩。真定 、咸平、忻 州 、漣、海、邳、宿諸州郡蝗。 名 地 地 名 政 名 政 礼 地 文 地 地 文 名 礼 礼 地 礼 地 政 礼 武 名 名 作 名 名 政 作 地 文 地 地 武 地 政 地 军 文 名 文 名 名 名 衙 名 名 仕 衙 军 名 政 衙 名 名 地 名 文 地 文 衙 地 地 名 衙 政 军 文 政 营 名 地 名 名 地 政 衙 军 名 主 地 名 名 名 衙 地 地 名 地 衙 名 名 名 地 地 地 文 名 名 文 衙 地 地 地 地 军 名 地 地 衙 名 名 地 地 地 衙 名 政 政 军 地 地 政 主 衙 地 名 政 名 文 名 地 地 2 / 8 https://taolang.club/doc/301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7 8 9 10 六月辛未朔,以忽都帶兒 收籍闌遺人民牛畜,撥荒地令屯田 。壬申,復招諭占城國 。丁丑,唆 都 部下顧緫管聚黨於海道劫奪商貨,范文虎 招降之,復議置于法。命文虎等集議處之。阿荅海等請 罷江南 所立稅課提舉司 ,阿合馬 力爭,詔御史臺 選官檢覈,具實以聞。阿合馬 請立大宗正府 。 罷上都 奧魯官奧魯官 ,以留守司 兼管奧魯 事。安西王 薨 ,罷其王相府 。遣呂告蠻部安撫使安撫使 王阿濟 同萬戶昝坤招諭羅氏鬼國。壬辰,召范文虎 議征日本 。戊戌,高麗王 王賰遣其將軍將軍 朴義來貢方 物。江淮等處 頒行鈔法,廢宋銅錢。遣不魯合荅等檢覈江淮 行省 阿里伯 、燕帖木兒 錢穀 。改泗 州 隸淮安路 。賜忽烈 禿、忽不剌等將士力戰者銀鈔,及給折可察兒等軍士羊馬價鈔各有差。 秋七月辛丑,廣東宣慰使宣慰使 帖木兒不花 言:「諸軍官宜一例遷轉。江淮郡縣 ,首亂者誅,沒其家。 官豪隱庇佃民,不供徭役,宜別立籍。各萬戶軍交參重役,宜發還元翼。」詔中書省 、樞密院 、翰 林院 集議以聞。敕思州 安撫司 還舊治。戊申,太陰掩房距星。以高麗國 初置驛,站民乏食,命 給糧一歲。仍禁使臣往來,勿求索飲食。己酉,立行省 于京兆 ,以前安西相李德輝 為參知政參知政 事事 ,兼領錢穀 事。徙泉州 行省 于隆興 。以禿古滅軍劫食火拙畏吾 城禾,民饑,命官給驛馬之 費,仍免其賦稅三年。太陰犯南斗。甲寅,發衛兵八百治沙嶺 橋,敕毋踐民田。戊午,從阿合 馬 言,以參知政事參知政事 郝禎 、耿仁 並為中書左丞中書左丞 。用姚演言,開膠東河 及收集逃民屯田 漣、 海。甲子,遣安南國王 子倪還。括蒙古軍 成丁者。敕亦來等率萬人入羅氏鬼國,如其不附,則入討 之。乙丑,罷江南 財賦緫管府。丁卯,併大都鹽運司 入河間 為一,仍減汰冗員。割建康 民二萬 戶種稻,歲輸釀米三萬石,官為運至京師。戊辰,詔括前願從軍者及張世傑 潰軍,使征日本 。命范 文虎 等招集避罪附宋蒙古 、回回 等軍。己巳,遣中使咬難 歷江南 名山 訪求高士,且命持香幣 詣信州 龍虎山 、臨江 閣皂山、建康 三茅山 ,皆設醮。賜阿赤黑等及怯薛都怯薛都 等戰功銀鈔。賜招 收散毛等洞官吏衣段。 八月庚午朔,蕭簡等十人歷河南五路,擅招闌遺戶。事覺,謫其為首者從軍自效,餘皆杖之。乙亥, 改蒙古 侍衛侍衛 緫管府為蒙古 侍衛親軍都指揮使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司。丙子,太陰犯心東星。丁丑,唆都 請招三佛 齊 等八國,不從。鎮守 南劍路萬戶路萬戶 呂宗海竊兵亡去,詔追捕之。戊寅,占城 、馬八兒國 皆遣 使奉表稱臣,貢寶物犀象。以前所括願從軍者為軍,付茶忽領之,征日本 。丁亥,許衡 致仕 ,官 其子師可為懷孟路 緫管,以便侍養。納碧玉盞六、白玉盞十五于太廟。癸巳,賜西平王 所部糧。戊 戌,高麗王 王賰來朝,且言將益兵三萬征日本 。以范文虎 、忻都 、洪茶丘為中書右丞 ,李 庭 、張拔突為參知政事參知政事 ,並行中書省事中書省事 。賜闊里吉思 等鈔,迷里兀合等羊馬,怯魯憐等牛羊馬 價,及東宮 位下怯憐口等粟帛。大都、北京、懷孟、保定 、南京、許州 、平陽 旱,濮州 、東 平 、濟寧 、磁州 水。 九月壬子,車駕至自上都 。壬戌,也罕的斤 進征斡端 。癸亥,命沿途廩食和林 回軍。甲子,太 陰掩右執法并犯歲星。乙丑,守庫軍盜庫鈔,八剌 合赤分其贓,縱盜遁去,詔誅之。丁卯,羅氏鬼國 主 阿察及阿里降,安西王相安西王相 李德輝 遣人偕入覲。賜八剌 合赤等羊馬價二萬八千三錠,及禿渾下貧 民糧三月。 名 军 政 名 名 地 衙 名 衙 名 衙 衙 文 衙 军 主 葬 衙 文 名 政 主 武 地 地 衙 名 名 词 地 地 名 文 名 地 地 衙 衙 地 衙 政 衙 地 名 文 词 地 衙 地 政 地 名 文 名 名 文 地 军 主 营 地 衙 地 地 名 政 名 政 政 名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文 政 武 政 武 名 政 军 文 政 政 政 名 仕 地 主 主 政 名 名 衙 名 文 文 名 衙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衙 名 地 地 名 主 文 名 名 3 / 8 https://taolang.club/doc/301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11 12 13 14 冬十月庚午,塔剌不罕軍與賊力戰者,命給田賞之。癸酉,加高麗國王 王賰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中書左丞中書左丞 相相 、行中書省事中書省事 。甲戌,遣使括開元等路軍三千征日本 。丙子,賜雲南王 忽哥赤 印。丁丑, 以湖南 兵萬人伐亦奚不薛,亦奚不薛降。戊寅,發兵十萬,命范文虎 將之。賜右丞右丞 洪茶丘所將征日 本 新附軍 鈔及甲。辛巳,立營田提舉司 ,從五品,俾置司 柳林 ,割諸色戶千三百五十五隸之,官 給牛種農具。壬午,詔立陝西 四川 等處行中書省 ,以不花為右丞右丞 ,李德輝 、汪惟正 並左丞左丞 。 時德輝 已卒。甲申,詔龍虎山 天師天師 張宗演 赴闕。己丑,命都實窮黃河源 。辛卯,以漢軍 屯 田 沙、甘。壬辰,亦奚不薛病,遣其從子 入覲。帝曰:「亦奚不薛不稟命,輒以職授其從子 ,無人 臣禮。宜令亦奚不薛出,乃還軍。」癸巳,詔諭和州 諸城 招集流移之民。丙申,命在官者,任事一 月,後月乃給俸,或廢事者斥之。遣使諭爪哇國 及交趾國 。始製象轎 。給怯烈 等糧。賜火察家貧乏 者。 十一月己亥朔,翰林學士承旨翰林學士承旨 和禮霍孫 等言:「俱藍、馬八、闍婆 、交趾 等國俱遣使進表,乞 荅詔。」從之,仍賜交趾 使人職名及弓矢鞍勒。降詔招諭爪哇國 。乙巳,置泉府 司,掌領御位下 及皇太子 、皇太后 、諸王出納金銀事。敕別置局院以處童匠,有貧乏者,給以鈔幣。詔:「有罪配 役者,量其程遠近;犯罪當死者,詳加審讞。」戊申,中書省 臣議:「流通鈔法,凡賞賜宜多給幣 帛,課程宜多收鈔。」制曰「可」。庚戌,命和禮霍孫 柬汰交趾 國使 ,除可留者,餘皆放還。辛 亥,敕緩營建工役。壬子,詔諭俱藍國使 來歸附。甲寅,太原路 堅州 進嘉禾 六莖。壬戌,詔江 淮行中書省 括巧匠。甲子,詔頒授時曆 。丁卯,詔以末甘孫民貧,除倉站稅課外,免其役三年。復 遣宣慰使宣慰使 教化、孟慶元 等持詔諭占城國主 ,令其子弟或大臣入朝。詔江南 、江北 、陝西 、河 間 、山東諸鹽場增撥竈戶。賜將作院 呂合剌 工匠銀鈔、幣帛。 十二月庚午,以江淮 行省平章政事行省平章政事 阿里伯 、左丞左丞 燕鐵木兒 擅易命官八百員,自分左右司官左右司官 , 鑄銀、銅印,復違命不散防守軍,敕誅之。辛未,以熟券軍還襄陽 屯田 。高麗國王 王賰領兵萬 人、水手 萬五千人、戰船九百艘、糧一十萬石,出征日本 。給右丞右丞 洪茶丘等戰具、高麗國 鎧甲戰 襖。諭諸道征日本 兵取道高麗 ,毋擾其民。以高麗 中贊金方慶為征日本 都元帥都元帥 ,密直司副使朴 球、金周鼎為管高麗國 征日本 軍萬戶,並賜虎符 。癸酉,以高麗國王 王賰為中書右丞相中書右丞相 。甲 戌,復授征日本 軍官元佩虎符 。丁丑,用忽辛 言,以民當站役,十戶為率,官給一馬,死則買馬 補 之。戊寅,以奉使 木剌由國速剌蠻 等為招討使招討使 ,佩金符。己卯,羅氏鬼國土寇為患,思、播 道路不通,發兵千人與洞蠻開道。甲申,甘州 增置站戶 ,詔於諸王戶藉內簽之。乙酉,敕民避役竄 名匠戶者復為民。淮西宣慰使宣慰使 昂吉兒 請以軍士屯田 。阿塔海 等以發民兵 非便,宜募民願耕者耕 之,且免其租三年,從之。丁亥,復詔管民官兼管諸軍奧魯 。戊子,以征也可不薛軍千五百復還塔 海 ,戍八番、羅甸 。壬辰,陳桂龍據漳州 反,唆都 率兵討之,桂龍亡入畬洞。甲午,大都重建 太廟成,自舊廟奉遷神主 于祏室,遂行大享之禮。置鎮北庭都護府 于畏吾 境,以脫脫木兒 等領其 事。丙申,遼東 路所益兵以妻子 易馬,敕以合輸賦稅贖還之。敕鏤板印造帝師八合思八新譯戒 本 五百部,頒降諸路僧人。左丞相左丞相 阿朮 巡歷西邊,至別十八里以疾卒。敕擅據江南 逃亡民田者有 罪。修桐柏山 淮瀆祠。以三茅山 上清四十三代宗師宗師 許道杞 祈禱有驗,命別主道教。安南國 來貢 馴象。賜蠻洞主銀鈔衣物有差。賑鞏昌 、常德等路饑民,仍免其徭役。改拱衛拱衛 司為都指揮司。陞尚 舍監秩三品。立太倉提舉太倉提舉 司,秩五 品。改建寧 、雷州 、封州 、廉州 、化州 、高州 為路。 以肇慶路 隸廣南西道。遷峽州路 于江北 舊治。復置鄣縣 ,隸鞏昌路 。宿州 靈壁縣 復隸歸 德 。 是歲,斷死罪一百二人。 主 文 文 文 政 主 名 地 名 文 政 军 衙 衙 地 地 地 衙 文 名 名 文 名 地 文 名 地 军 军 亲 亲 地 地 政 政 礼 名 文 名 政 地 地 政 衙 主 主 地 名 地 礼 礼 地 地 地 地 作 文 地 主 地 地 地 地 衙 名 地 文 名 文 名 文 地 军 主 衙 政 文 政 政 政 政 政 武 政 政 军 主 文 政 军 名 艺 仕 名 文 地 军 文 名 军 名 军 军 名 地 地 名 礼 衙 政 名 地 亲 作 文 名 地 地 地 文 名 政 地 文 文 名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4 / 8 https://taolang.club/doc/301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5. 15 16 17 18 19 十八年春正月戊戌朔,高麗國王 王賰遣其僉議中贊金方慶來賀,兼奉歲幣。辛丑,召阿剌罕 、范文 虎 、囊加帶同赴闕受訓諭,以拔都、張珪 、李庭 留後留後 。命忻都 、洪茶丘軍陸行抵日本 ,兵甲則 舟運之,所過州縣給其糧食。用范文虎 言,益以漢軍 萬人。文虎又請馬二千給禿失忽思軍及回回 砲 匠。帝曰:「戰船安用此。」皆不從。癸卯,發鈔及金銀付孛羅 ,以給貧民。丁未,畋于近郊。敕江 南 州郡兼用蒙古 、回回 人。凡諸王位下合設達魯花赤達魯花赤 ,並令赴闕,仍詔諭諸王阿只吉 等知之。己 酉,改黃州 陽羅堡復隸鄂州 。辛亥,遣使代祀嶽瀆 后土。壬子,高麗王 王賰遣使言日本 犯其邊 境,乞兵追之。詔以戍金州 隘口軍五百付之。丙辰,車駕幸漷州 。改符寶局 為典瑞監 ,收天下諸 司職印。丁巳,制以六祖李全 祐嗣五祖李居壽 祭斗。癸亥,邵武 民高日新據龍樓寨為亂,擒之。 賞忻都 等戰功。賜征日本 諸軍鈔。 二月戊辰,發侍衛侍衛 軍四千完正殿。賜征日本 善射軍及高麗 火長水 軍鈔四千錠。辛未,車駕幸柳 林 。高麗王 王賰以尚主,乞改宣命益駙馬 二字。制曰「可」。乙亥,敕以耽羅 新造船付洪茶丘 出征。詔以刑徒減死者付忻都 為軍。揚州 火,發米七百八十三石賑被災之家。詔諭范文虎 等以 征日本 之意,仍申嚴軍律 。立上都留上都留 守司。陞敘州 為路,隸安西省 。移潭州 省治鄂州 。 徙湖南 宣慰司 于潭州 。乙酉,改畏吾 斷事官斷事官 為北庭都護府 ,陞從二品。丙戌,征日本國 軍 啟行。浙東 饑,發粟千二百七十餘石賑之。己丑,發肅州 等處軍民鑿渠溉田。給征日本 軍衣甲、 弓矢、海青符。敕通政院 官渾都與郭漢傑 整治水驛,自敘州 至荊南 凡十九站,增戶二千一百、船 二百十二艘。詔諭烏瑣、納空等毋擾羅氏鬼國,違者令國主 阿利具以名聞。福建省左丞省左丞 蒲壽 庚 言:「詔造海船二百艘,今成者五十,民實艱苦。」詔止之。乙未,貞懿順聖 昭天睿文光應皇 后 弘吉剌 氏崩。 三月丙申,車駕還宮。詔三茅山 三十八代宗師宗師 蔣宗瑛 赴闕。遣丹八八合赤等詣東海 及濟源 廟 修佛事。以中書右丞 、行江東道 宣慰使宣慰使 阿剌罕 為中書左丞相中書左丞相 ,行中書省事中書省事 ,江西道 宣慰宣慰 使使 兼招討使招討使 也的迷失 參知政事參知政事 ,行中書省事中書省事 。以遼陽 、懿、蓋、北京、大定 諸州旱,免今 年租稅之半。戊戌,許衡 卒。己亥,敕黃平隸安西行省 ,鎮遠 隸潭州 行省 ,各遣兵戍守。甲 辰,命天師天師 張宗演 即宮中奏赤章于天 七晝夜。丙午,車駕幸上都 。丙辰,陞軍器監 為三 品。辛酉,立登聞鼓院 ,許有冤者撾鼓以聞。 夏四月辛未,益雲南 軍征合剌 章。癸酉,復頒中外官 吏俸。辛巳,通、泰二州饑,發粟二萬一千 六百石賑之。戊子,置蒙古 漢人新附軍 緫管。甲午,命太原 五戶絲就輸太原 。自太和 嶺至別 十八里置新驛 三十。賜征日本 河西 軍等鈔。 五月癸卯,禁西北邊回回 諸人越境為商。甲辰,遣使賑瓜、沙州 饑。戊申,罷霍州 畏兀 按察 司。己酉,禁甘肅瓜、沙等州為酒。壬子,免耽羅國 今歲入貢白紵。丙辰,以烏蒙 阿謀宣撫 司 隸雲南行省 。歲星犯右執法。庚申,嚴鬻人之禁,乏食者量加賑貸。壬戌,詔括契丹 戶。敕耽 羅國 達魯花赤達魯花赤 塔兒赤,禁高麗 全羅等處田獵擾民者。 主 名 名 名 名 武 名 政 名 军 政 地 地 政 政 文 名 地 地 衙 主 政 地 地 衙 衙 名 名 地 名 政 武 政 政 地 地 主 主 政 名 地 名 政 法 文 地 衙 地 地 地 衙 地 政 文 衙 政 地 地 政 衙 名 地 政 主 文 名 地 主 政 地 文 名 地 地 衙 地 文 名 文 文 地 文 文 名 文 文 地 地 名 衙 地 地 衙 文 名 名 衙 衙 衙 地 地 天 政 军 地 地 地 地 政 地 政 政 地 政 政 地 衙 地 政 政 文 政 5 / 8 https://taolang.club/doc/301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6. 20 21 22 23 六月丙寅,敕賽典赤 、火尼赤分管烏木、拔都怯兒等八處民戶。謙州 織工百四十二戶貧甚,以粟給 之,其所鬻妻子 官與贖還。以太原 新附軍 五千屯田 甘州 。丁丑,以按察司所劾羨餘糧四萬八千石 餉軍。己卯,以順慶路 隸四川東道 宣慰司 。安西等處軍站,凡和顧和買,與民均役。增陝西營 田 糧十萬石,以充常費。壬午,命耽羅 戍力田以自給。日本 行省 臣遣使來言:「大軍駐巨濟 島,至 對馬島獲島人,言太宰府 西六十里舊有戍軍已調出戰,宜乘虛擣之。」詔曰:「軍事卿等當自權衡之。 」癸未,命中書省 會計姚演所領漣、海屯田 官給之資與歲入之數,便則行之,否則罷去。丁亥,放乞 赤所招獵戶七千為民。庚寅,以阿剌罕 有疾,詔阿塔海 統率軍馬征日本 。壬辰,高麗國王 王賰 言,本國置驛四十,民畜凋弊,敕併為二十站,仍給馬價八百錠。奉使 木剌由國苫思丁 至占城 船 壞,使人來言,乞給舟糧及益兵,詔給米一千四百餘石。以中書左丞中書左丞 忽都帖木兒 為中書右丞 ,行中中 書省事書省事 ;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行御史臺 事忽剌出 為中書左丞中書左丞 ,行尚書省事行尚書省事 。賜皇子 南木合所部工匠羊 馬價鈔。 秋七月甲午朔,命萬戶綦公直 分宣慰使宣慰使 劉恩 所將屯肅州 漢兵千人,入別十八里,以嘗過西 川 兵百人為嚮導。丁酉,敕甘州 置和中所,以給兵糧。京兆 四川 分置行省 於河西 。己 亥,阿剌罕 卒。庚子,括回回 砲手散居他郡者,悉令赴南京屯田 。癸卯,太陰犯房距星。庚戌, 以忻都 戍大和嶺所將蒙古軍 還,復令漢軍 戍守。以松州 知州知州 僕散禿哥 前後射虎萬計,賜號萬 虎將軍 。賜貴赤合八兒禿所招和、真、滁等戶二千八百二十,俾自領之。辛酉,唆都 征占城 ,賜 駝蓬以辟瘴毒。占城國 來貢象犀。命天師天師 張宗演 等即壽寧 宮奏赤章于天 凡五晝夜。 八月甲子朔,招討使招討使 方文言擇守令、崇祀典、戢姦吏、禁盜賊、治軍旅、獎忠義六事,詔廷臣及諸老 議舉行之。丙寅,熒惑 犯諸侯西第三星。庚午,忙古帶 為中書右丞 ,行中書省事中書省事 。辛未,敕隆 興 行省 參政參政 劉合拔兒禿,凡金穀 造作專領之。乙亥,甘州 凡諸投下戶,依民例應站役。申嚴 大都緫管府、兵馬司 、左右巡院 斂民之禁。庚寅,以阿剌罕 既卒,命阿塔海 等分戍三海 口。 令阿塔海 就招海中餘寇。高麗國王 王賰遣其密直司使司使 韓康 來賀聖誕節。壬辰,以開元等路六驛 饑,命給幣帛萬二千匹,其鬻妻子 者官為贖之。詔征日本 軍回,所在官為給糧。忻都 、洪茶 丘、范文虎 、李庭 、金方慶諸軍,船為風濤所激,大失利,餘軍回至高麗 境,十存一二。設醮 于上都 壽寧宮 。賜歡只兀部及滅乞里等羊馬價,及衆家奴 等助軍羊馬鈔。賜常河部軍貧乏者,給 過西川 軍糧。海南 諸國來貢象犀方物。給怯薛怯薛 丹糧,拘其所占田為屯田 。 閏月癸巳朔,熒惑 犯司怪南第二星。阿塔海 乞以戍三海 口軍擊福建賊陳吊眼,詔以重勞不從。敕 守縉山道 侍衛侍衛 軍還京師。壬辰,瓜州 屯田 進瑞麥一莖五穗。丙午,車駕至自上都 。庚戌,太 陰犯昴。丁巳,命播州 每歲親貢方物。改思州宣撫司 為宣慰司 ,兼管內安撫使管內安撫使 。陞高麗 僉議 府為從三品。敕中書省 減執政及諸司冗員。遣兀良合 帶運沙城 等糧六千石入和林 。括江南 戶口 稅課。庚申,安南國 貢方物。江西 行省 薦舉 兵官,命罷之。壬戌,詔諭斡端 等三城官民及忽 都帶兒 ,括不闌奚人口。兩淮轉運使轉運使 阿剌瓦丁 坐盜官鈔二萬一千五百錠,盜取和買馬三百四十四 匹,朝廷宣命格而弗頒,又以官員所佩符擅與家奴往來貿易等事,伏誅。賜謙州 屯田 軍人鈔幣、衣 裘等物,及給農具漁具。償站匠等助軍羊馬價。 政 地 亲 地 军 军 地 地 地 衙 地 政 政 衙 地 衙 地 军 名 名 政 主 仕 名 政 文 名 衙 文 文 衙 名 文 文 主 名 文 名 地 地 地 地 地 衙 地 名 政 军 名 营 军 地 文 名 名 名 政 政 文 名 地 名 文 天 名 衙 文 地 衙 文 名 地 营 衙 名 名 地 名 主 文 名 亲 政 名 名 名 政 衙 处 名 地 地 文 军 天 名 地 地 武 地 军 衙 地 地 衙 文 政 地 政 地 地 地 政 地 衙 仕 地 名 武 名 地 军 6 / 8 https://taolang.club/doc/301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7. 24 25 26 九月癸亥朔,畋于近郊。甲子,增大都巡兵千人。給鈔賑上都 饑民。癸酉,商賈巿舶物貨已經泉州 抽 分者,諸處貿易。止令輸稅。益耽羅 戍兵 ,仍命高麗國 給戰具。庚辰,還宮。辛巳,大都立蒙 古 站屯田 ,編戶歲輸包銀者及真定 等路闌遺戶,並令屯田 ,其在真定 者與免皮貨。癸未,京 兆 等路歲辦課額,自一萬九千錠增至五萬四千錠,阿合馬 尚以為未實,欲覈之。帝曰:「阿合馬 何 知。」事遂止。大都、新安 縣民復和顧和買。甲申,太陰犯軒轅 大星。壬辰,占城國 來貢方物。賜 修大都城侍衛侍衛 軍鈔幣帛有差。賞北征軍銀鈔。賜怯憐口及四斡耳朶 下與范文虎 所部將部將 士羊馬、衣 服、幣帛有差。 冬十月乙未,享于太廟,貞懿順聖 昭天睿文光應皇后 祔。丙申,募民淮西屯田 。己亥,議封安南 王 號,易所賜安南國 畏吾 字虎符 ,以國字書之。仍降詔諭安南國 ,立日烜 之叔遺愛為安南國 王 。庚子,溪洞新附官鎮安州 岑從毅 ,縱兵殺掠,迫死知州知州 李顯祖 ,召從毅 入覲。壬寅, 賜征日本 將校衣裝、幣帛、靴帽等物有差。乙巳,命安西王 府協濟戶及南山隘口軍,於安西、延 安 、鳳翔 、六盤等處屯田 。河西 置織毛段匠提舉司 。丁未,安南國 置宣慰司 ,以北京 路 達魯花赤達魯花赤 孛顏帖木兒 參知政事參知政事 ,行安南國 宣慰使宣慰使 ,都元帥都元帥 、佩虎符 柴椿 、忽哥兒 副 之。給鈔萬錠,付河西 行省 以備經費。己酉,張易等言:「參校道書,惟道德經 係老子親著,餘 皆後人偽撰,宜悉焚毀。」從之,仍詔諭天下。給隆興 行省 海青符。命失里咱牙信合八剌 麻合迭 瓦為占城 郡王 ,加榮祿大夫榮祿大夫 ,賜虎符 。立行中書省 占城 ,以唆都 為右丞右丞 ,劉深為左左 丞丞 ,兵部侍郎兵部侍郎 也黑迷失參知政事參知政事 。庚戌,敕以海船百艘,新舊軍及水手 合萬人,期以明年正 月征海外諸番,仍諭占城 郡王 給軍食。以安南國王 陳遺愛入安南 ,發新附軍 千人衛送。詔諭干 不昔國來歸附。壬子,用和禮霍孫 言,於揚州 、隆興 、鄂州 、泉州 四省,置蒙古提舉學校蒙古提舉學校 官官 各二員。以翰林學士承旨翰林學士承旨 撒里蠻 兼領會同館、集賢院 事,以平章政事平章政事 、樞密副使樞密副使 張易兼 領祕書監祕書監 、太史院 、司天臺 事,以翰林學士承旨翰林學士承旨 和禮霍孫 守司徒守司徒 。改大都南陽 真定 等 處屯田 孛蘭奚 緫管府為農政院。癸丑,皇太子 至自北邊。丙辰,以兀良合 帶言,上都 南四站 人畜困乏,賜鈔給之。庚申,籍西川 戶。辛酉,邵武 叛人高日新降。給征日本 回侍衛侍衛 新附 軍 冬衣。賜劉天錫 等銀幣,勝兀剌等羊馬鈔,諸王阿只吉 等馬牛羊,各有差。 十一月癸亥朔,詔諭探馬禮,令歸附。甲子,敕誅陳吊眼首惡者,餘並收其兵仗,繫送京師。己巳, 敕軍器監 給兵仗付高麗 沿海等郡。奉使 占城 孟慶元 、孫勝夫並為廣州 宣慰使宣慰使 ,兼領出征調 度。高麗國 、金州 等處置鎮邊萬戶府 ,以控制日本 。高日新及其弟鼎新等至闕,以日新兩為叛 首,授山北路民職。文慶之屬,遣還泉州 。賜有功將校二百二十三員銀十萬兩及幣帛、弓矢、鞍勒有 差。詔安南國王 給占城 行省 軍食。高麗國王 請完濱海城 ,防日本 ,不允。辛未,給諸王阿只 吉 糧六千石。甲戌,太陰犯五車次南星。乙亥,召法師法師 劉道真 ,問祠太乙法。丁丑,太陰犯 鬼。壬午,詔諭爪哇國主 ,使親來覲。昌州 及蓋里泊民饑,給鈔賑之。丙戌,給鈔二萬錠付和 林 貿易。敕征日本 回軍後至者分戍沿海。丁亥,太陰掩心東星。給揚州 行省 新附軍 將校鈔, 人二錠。己丑,賜安南國 出征新附軍 鈔。賜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留夢炎 及出使馬八國俺都 剌等鈔各有 差。 十二月甲午,以瓮吉剌帶 為中書右丞相中書右丞相 。己亥,罷日本 行中書省 。丙午,太陰犯軒轅 大 星。丁未,議選侍選侍 衛軍萬人練習,以備扈從。陞太常寺 為正三品。辛亥,命西川 行省 給萬家 奴 所部兵仗。癸丑,敕免益都 、淄萊、寧海 開河夫今年租賦,仍給其傭直。乙卯,以諸王札忽 兒 所占文安縣地給付屯田 。丙辰,調新附軍 屯田 。獲福州 叛賊林天成 ,戮于巿。免福州 路 今年稅二分,十八年以前租稅並免徵。以漢州 德陽 縣隸成都路 。改漳州 為路。賜禮部尚禮部尚 書書 謝昌元 鈔。賞捏古伯戰功銀有差。償阿只吉 等助軍馬價。賜塔剌海 籍沒 戶五十。 衙 地 政 军 政 政 军 地 军 地 地 名 名 地 名 政 武 名 名 武 地 主 军 主 政 政 军 政 名 主 地 名 文 名 名 政 主 地 地 军 地 衙 政 衙 地 文 名 文 政 文 武 军 名 名 地 衙 作 地 衙 名 政 主 文 军 衙 政 名 文 文 文 文 衙 政 主 主 政 军 名 地 地 地 地 文 文 名 衙 文 文 文 衙 衙 文 名 文 地 地 军 名 主 政 衙 地 地 政 武 军 名 名 衙 政 仕 政 地 地 文 政 地 衙 政 地 主 政 衙 主 地 政 名 文 名 主 地 地 政 地 衙 军 政 军 文 名 名 名 文 政 衙 名 文 衙 地 衙 名 地 地 名 军 军 军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文 名 名 名 法 7 / 8 https://taolang.club/doc/301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8.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010 卷十 本紀第十 世祖七 012 卷十二 本紀第十二 世祖九→目錄 27 是歲,保定路 清苑縣 水,平陽路 松山縣 旱,高唐 、夏津 、武城 等縣蟊害稼,並免今年租, 計三萬六千八百四十石。斷死罪二十二人。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8 / 8 https://taolang.club/doc/301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