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7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文档信息
 明史
 261 / 332
 41 段 7139 字
 394 种 702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清]張廷玉 等
←260 卷二百六十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 262 卷二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五十→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明史 /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崇禎二年[1629] 2 崇禎元年[1628] 2 崇禎十五年[1642] 1 天啟 1 天啟二年 1 萬曆四十一年[1613] 1
地点 錦州 13 永平 7 山西 6 寧遠 5 遵化 4
人物 象昇 60 禾嘉 24 嗣昌 15 民仰 8 起潛 7 丘民仰 5 松山 5 承疇 5
文官 巡撫 13 總督 7 侍郎 4 御史 4
武官 副將 9 總兵 6 遊擊 2
其他 尚方劍 4 進士 3 戒嚴 3
目錄
0
1
2
3
4
5
6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 一百四十九
盧象昇 弟象晉 象觀 從弟象同 劉之綸 丘民仰 丘禾嘉
盧象昇
盧象昇 ,字建斗 ,宜興 人。祖立志,儀封 知縣知縣 。象昇 白晳而臞,膊獨骨,負殊力。舉天啟二
年進士 ,授戶部主事戶部主事 。歷員外郎員外郎 ,稍遷大名知府知府 。
崇禎二年[1629],京師戒嚴 ,募萬人入衞。明年進右參政右參政 兼副使,整飭大名、廣平、順德 三府兵
備,號「天雄軍」。又明年舉治行卓異,進按察使按察使 ,治兵 如故。象昇 雖文士,善射,嫺將略,能
治軍。
六年,山西 賊流入畿輔,據臨城之西山。象昇 擊卻之,與總兵總兵 梁甫 、參議參議 寇從化 連敗賊。賊
走還西山,圍遊擊遊擊 董維 坤冷水 村。象昇 設伏石城 南,大破之。又破之青龍岡 ,又破之武
安 。連斬賊魁十一人,殲其黨,收還男女二萬。三郡之民,安堵者數歲。象昇 每臨陣,身先士卒,
與賊格鬬,刃及鞍勿顧,失馬即步戰。逐賊危崖,一賊自巔射中象昇 額,又一矢僕夫斃馬下,象
昇 提刀戰益疾。賊駴走,相戒曰:「盧廉使廉使 遇即死,不可犯。」象昇 以是有能兵名。賊懼,南渡
河。
作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地 文 名
仕 文 文 文
军 文 地
文 军 名
地 名 武 名 文 地
武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名
名 文 名
1 / 7
https://taolang.club/doc/347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7
8
9
10
11
12
明年,賊入楚,陷鄖陽 六縣。命象昇 以右僉都御史右僉都御史 ,代蔣允儀 撫治鄖陽 。時蜀寇返楚者駐鄖之黃
龍 灘。象昇 與總督總督 陳奇瑜 分道夾擊,自烏林關 、乜家溝、石泉 壩、康寧坪、獅子山 、太平
河 、竹木砭、箐口諸處,連戰皆捷,斬馘五千六百有奇,漢南寇幾盡。因請益鄖主兵,減稅賦,繕城
郭,貸鄰郡倉穀,募商採銅鑄錢,鄖得完輯。
八年五月擢象昇 右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 ,代唐暉 巡撫巡撫 湖廣 。八月命總理江北 、河南 、山東、湖
廣 、四川 軍務軍務 ,兼湖廣巡撫 。總督總督 洪承疇 辦西北,象昇 辦東南。尋解巡撫巡撫 任,進兵部侍兵部侍
郎郎 ,加督山西 、陝西 軍務軍務 ,賜尚方劍 ,便宜行事。汝、洛告警,象昇 倍道馳入汝。賊部衆三
十餘萬,連營百里,勢甚盛。象昇 督副將副將 李重鎮、雷時聲等擊高迎祥 於城西,用強弩射殺賊千餘
人。迎祥 、李自成 走,陷光州 ,象昇 復大破之確山 。先是,大帥大帥 曹文詔 、艾萬年 陣
亡,尤世威 敗衂,諸將率畏賊不敢前。象昇 每慷慨灑泣,激以忠義。軍中嘗絕三日餉,象昇 亦水
漿不入口。以是得將士心,戰輒有功。
九年正月大會諸將於鳳陽 。象昇 乃上言曰:「賊橫而後調兵,賊多而後增兵,是為後局。兵至而後
議餉,兵集而後請餉,是為危形。況請餉未敷,兵將從賊而為寇,是八年來所請之兵皆賊黨,所用之餉
皆盜糧也。」又言「總督總督 、總理宜有專兵專餉。請調咸寧 、甘、固之兵屬總督總督 ,薊、遼、關、寧
之兵屬總理」。又言「各直省撫臣,俱有封疆重任。毋得一有賊警即求援求調。不應則吳、越也,分應
則何以支」。又言臺諫臺諫 諸臣,不問難易,不顧死生,專以求全責備。雖有長材,從何展布。「臣與督
臣,有勦法無堵法,有戰法無守法」。言皆切中機宜。
於是迎祥 圍廬州 ,不克,分道陷含山 、和州 ,進圍滁州 。象昇 率總兵總兵 祖寬 、遊擊遊擊 羅岱
救滁州 ,大戰於城東五里橋,斬賊首搖天動,奪其駿馬。賊連營俱潰,逐北五十里。朱龍橋 至關
山 ,積屍填溝委塹,滁水 為不流。賊乃北趨鳳陽 ,圍壽州 ,突潁、霍、蕭、碭、靈璧 、虹,窺
曹、單。總兵總兵 劉澤清 拒河,乃掠考城 、儀封 而西。其犯亳者,折入歸德 。永寧 總兵官總兵官 祖大
樂邀擊之,賊乃北向開封。陳永福 敗之朱仙 鎮,賊遂走登封 ,與他賊合,分趨裕州 、南陽 。象
昇 合寬、大樂、岱兵大破之七頂山 ,殲自成 精騎殆盡。已,次南陽 ,令大樂備汝寧 ,寬備鄧
州 ,而躬率諸軍蹙賊。遣使告湖廣巡撫 王夢尹 、鄖陽撫治 宋祖舜 曰:「賊疲矣,東西邀擊,前
阻漢江 ,可一戰殲也。」兩人竟不能禦,賊遂自光化潛渡漢入鄖。象昇 遣總兵總兵 秦翼明 、副將副將 雷
時聲由南漳 、穀城 入山擊賊。寬等騎軍,不利阻隘,副將副將 王進忠 軍譁,羅岱、劉肇基 兵多逃,
追之則彎弓內嚮。象昇 乃調四川 及筸子土兵,搜捕均州 賊。是時,楚、豫賊及迎祥 等俱在秦、
楚、蜀之交萬山 中,象昇 自南陽 趨襄陽 進兵。賊多兵少,而河南 大饑,餉乏,邊兵益洶洶。承
疇 、象昇 議,關中 平曠,利騎兵 ,以寬、重鎮軍入陝。而襄陽 、均、宜、穀、上津、南漳 ,
環山皆賊。七月,象昇 渡淅河而南。九月追賊至鄖西 。
京師戒嚴 ,有詔入衞,再賜尚方劍 。既行,賊遂大逞,駸駸乎不可復制矣。既解嚴 ,詔遷兵部左兵部左
侍郎侍郎 ,總督總督 宣、大、山西 軍務軍務 。大興 屯政,穀熟 ,畝一鍾,積粟二十餘萬。天子諭九
邊 皆式宣 、大。
明年春,聞宣警,即夜馳至天城 。矢檄旁午,言二百里外乞炭馬蹄 闊踏四十里。象昇 曰:「此大
舉也。」問:「入口乎?」曰:「未。」象昇 曰:「殆欲右窺雲、晉,令我兵集宣,則彼乘虛入耳。
」因檄雲、晉兵勿動,自率師次右衞 ,戒邊吏毋輕言戰。持一月,象昇 曰:「懈矣,可擊。」哨知
三十六營離牆六十里,潛召雲師西來,宣師東來,自督兵直子午,出羊房堡 ,計日鏖戰。乞炭聞之遂
遁。象昇 在陽和 ,乞炭不敢近邊。五月丁外艱 ,疏十上,乞奔喪 。時楊嗣昌 奪情 任中樞 ,
亦起陳新甲 制中,而令象昇 席喪候代。進兵部尚書兵部尚書 。新甲 在遠,未即至。
地 名 文 名 地
名 名 文 名 地 地 地
地
名 文 名 文 地 地 地
地 地 文 地 文 名 名 文
文 地 地 文 军 名
名 武 名
名 名 地 名 地 武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文 地 文
文
名 地 地 地 地 名 武 名 武
地 名
地 地 地 地 地
武 名 地 地 地 地 武
名 名 地 地 地
名 地 名 地 地
地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武 名 武
地 地 武 名 名
名 地 地 名
地 名 地 地 地
名 名 地 营 地 地
名 地
军 军 礼
文 文 地 文 地 地
军 名
地 地 名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仕 礼 名 仕 衙
名 名 文 名
2 / 7
https://taolang.club/doc/347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3
14
15
16
17
18
九月,大清兵入牆子嶺 、青口山,殺總督總督 吳阿衡 ,毀正關,至營城石匣,駐於牛蘭。召宣、大、山
西 三總兵總兵 楊國柱 、王樸 、虎大威 入衞。三賜象昇 尚方劍 ,督天下援兵。象昇 麻衣草履,誓
師 及郊。馳疏報曰:「臣非軍旅才。愚心任事,誼不避難。但自臣父奄逝,長途慘傷,潰亂五官,非復
昔時;兼以草土之身踞三軍上,豈惟觀瞻不聳,尤虞金鼓 不靈。」已聞總監 中官中官 高起潛 亦衰絰臨
戎 ,象昇 謂所親曰:「吾三人皆不祥之身也。人臣無親,安有君。樞輔樞輔 奪情 ,亦欲予變禮以分諐
耶!處心若此,安可與事君。他日必面責之。」
當是時,嗣昌 、起潛 主和議 。象昇 聞之,頓足歎曰:「予受國恩,恨不得死所,有如萬分一不
幸,寧捐軀 斷脰耳。」及都,帝召對,問方略。對曰:「臣主戰。」帝色變,良久曰:「撫乃外廷議
耳,其出與嗣昌 、起潛 議。」出與議,不合。明日,帝發萬金犒軍,嗣昌 送之,屏左右,戒毋浪
戰,遂別去。師次昌平 ,帝復遣中官中官 齎帑金三萬犒軍。明日又賜御馬百,太僕太僕 馬千,銀鐵鞭 五
百。象昇 曰:「果然外廷議也,帝意銳甚矣。」決策議戰,然事多為嗣昌 、起潛 撓。疏請分兵,
則議宣、大、山西 三帥屬象昇 ,關、寧諸路屬起潛 。象昇 名督天下兵,實不及二萬。次順義 。
先是,有瞽而賣卜者周元忠 ,善遼人,時遣之為媾。會嗣昌 至軍,象昇 責數之曰:「文弱 ,子不
聞城下盟春秋 恥之,而日為媾。長安 口舌如鋒,袁崇煥 之禍其能免乎?」嗣昌 頰赤,曰:「公
直 以尚方劍 加我矣。」象昇 曰:「既不奔喪 ,又不能戰,齒劍者我也,安能加人。」嗣昌 辭
遁。象昇 即言:「元忠 講款,往來非一日,事始於薊門 督監,受成於本兵,通國聞之,誰可諱
也。」嗣昌 語塞而去。又數日會起潛 安定門 ,兩人各持一議。新甲 亦至昌平 ,象昇 分兵與
之。當是時,象昇 自將馬步軍列營都城之外,衝鋒陷陣,軍律 甚整。
大清兵南下,三路出師:一由淶水 攻易,一由新城攻雄,一由定興 攻安肅 。象昇 遂由涿進據保
定 ,命諸將分道出擊,大戰於慶都 。編修編修 楊廷麟 上疏言:「南仲在內,李綱 無功 ;潛善秉
成 ,宗澤殞恨。國有若人,非封疆福。」嗣昌 大怒,改廷麟 兵部主事兵部主事 ,贊畫行營 ,奪象昇 尚尚
書書 ,侍郎侍郎 視事。命大學士大學士 劉宇亮 輔臣督師,巡撫巡撫 張其平 閉闉絕餉。俄又以雲、晉警,趣出
關,王樸 徑引兵去。
象昇 提殘卒,次宿三宮野外 。畿南三郡父老聞之,咸叩軍門 請曰:「天下洶洶且十年,明公出萬
死不顧一生之計為天下先。乃奸臣在內,孤忠見嫉。三軍捧出關之檄,將士懷西歸之心。棲遲絕野,一
飽無時。脫巾狂噪,雲帥其見告矣。明公誠從愚計,移軍廣順,召集義師。三郡子弟喜公之來,皆以昔
非公死賊,今非公死兵,同心戮力,一呼而裹糧從者可十萬,孰與隻臂無援,立而就死哉!」象昇 泫
然流涕而謂父老曰:「感父老義。雖然,自予與賊角,經數十百戰未嘗衄。今者,分疲卒五千,大敵西
衝,援師東隔,事由中制,食盡力窮,旦夕死矣,無徒累爾父老為也。」衆號泣雷動,各攜牀頭斗粟餉
軍,或貽棗一升,曰:「公煑為糧。」
十二月十一日進師至鉅鹿 賈莊。起潛 擁關、寧兵在雞澤 ,距賈莊五十里而近,象昇 遣廷麟 往乞
援,不應。師至蒿水橋,遇大清兵。象昇 將中軍 ,大威帥左,國柱 帥右,遂戰。夜半,觱篥 聲四
起。旦日,騎數萬環之三匝。象昇 麾兵 疾戰,呼聲動天,自辰迄未,礮盡矢窮。奮身鬬,後騎皆
進,手擊殺數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掌牧楊陸凱 懼衆之殘其屍而伏其上,背負二十四矢以死。
僕顧顯者殉,一軍盡覆。大威、國柱 潰圍乃得脫。
起潛 聞敗,倉皇遁,不言象昇 死狀。嗣昌 疑之,有詔驗視。廷麟 得其屍戰場,麻衣白網巾 。一
卒遙見,即號泣曰:「此吾盧公也。」三郡之民聞之,哭失聲。順德 知府知府 于潁上 狀,嗣昌 故靳
之,八十日而後殮。明年,象昇 妻王請恤。又明年,其弟象晉 、象觀 又請,不許。久之,嗣
昌 敗,廷臣 多為言者,乃贈太子少師太子少師 、兵部尚書兵部尚書 ,賜祭葬,世廕錦衣千戶。福王 時,追諡忠
烈,建祠奉祀。
地 文 名
地 武 名 名 名 名 军 名
礼
军 衙 文 名
地 名 文 仕
名 名 礼 名
葬
名 名 名
地 文 文 军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作 地 名 名
名 军 名 礼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处 名 地 名
名 法
地 地 地 名
地 地 文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营 名
文 文 文 名 文 名
名
名 地 营
名
地 名 地 名 名
名 营 名 艺
名 军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礼
地 文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文 主
3 / 7
https://taolang.club/doc/347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象昇 少有大志,為學不事章句。居官勤勞倍下吏,夜刻燭,雞鳴盥櫛,得一機要,披衣起,立行之。
暇即角射,箭啣花,五十步外,發必中。愛才惜下如不及,三賜劍,未嘗戮一偏裨偏裨 。高平 知縣知縣 侯
弘文 者,奇士也,僑寓襄陽 ,散家財,募滇軍隨象昇 討賊。象昇 移宣、大,弘文率募兵 至
楚,巡撫巡撫 王夢尹 以擾驛聞。象昇 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象
昇 好畜駿馬,皆有名字。嘗逐賊南漳 ,敗。追兵至沙河 ,水闊數丈,一躍而過,即所號五明驥
也。
方象昇 之戰歿也,嗣昌 遣三邏卒邏卒 察其死狀。其一人俞振 龍者,歸言象昇 實死。嗣昌 怒,鞭
之三日夜,且死,張目曰:「天道神明,無枉忠臣。」於是天下聞之莫不欷歔,益恚嗣昌 矣。
其後南都 亡,象觀 赴水死,象晉 為僧,一門先後赴難者百餘人。從弟象同 及其部將部將 陳安死尤
烈 。象觀 ,崇禎十五年[1642],鄉薦 第一,成進士 。官中書。象晉 、象同 皆諸生。象昇 死
時,年三十九。
劉之綸
劉之綸 ,字元誠 ,宜賓 人。家世務農。之綸少從父 兄力田,間艾薪樵,賣之巿中。歸而學書,銘
其座曰「必為聖人」。里中由是號之綸劉聖人。天啟初,舉鄉試。奢崇明 反,以策干監司 扼賊歸
路,監司 不能用。
崇禎元年[1628]第進士 ,改庶吉士庶吉士 。與同館金聲 及所客申甫 三人者相與為友,造單輪火車、偏廂
車、獸車,刳木為西洋大小礮,不費司農 錢。明年冬,京師戒嚴 。聲上書得召見,薦之綸及甫。帝
立召之綸、甫。之綸言兵,了了口辨。帝大悅,授甫京營副總兵營副總兵 ,資之金十七萬召募;改聲御史御史 ,
監其軍;授之綸兵部右侍郎兵部右侍郎 ,副尚書尚書 閔夢得 協理京營戎政協理京營戎政 。於是之綸賓賓以新進驟躋卿貳矣。
初,正月元日 有黑氣 起東北亘西方。甫見之大驚,趨語之綸、聲曰:「天變如此,汝知之乎?今年
當喋血京城 下,可畏也。」聞者皆笑。及冬十一月三日,大清兵破遵化 。十五日至壩上 。二十
日薄都城,自北而西。都人從城上望之,如雲萬許片馳風,須臾已過。遂克良鄉 ,還至蘆溝,夜殺甫
一軍七千餘人,黎明掩殺大帥大帥 滿桂 、孫祖壽 ,生禽黑雲龍 、麻登雲 以去。之綸曰:「元日 之
言驗矣。」請行,無兵,則請京營 兵,不許,則請關外川兵,不許,則議召募,召募得萬人,遂行。
抵通州 ,時永平 已陷,天大雨雪。之綸奏軍機,七上,不報。
明年正月,師次薊。當是時,大清兵蒙古 諸部號十餘萬,駐永平 ;諸勤王軍數萬在薊。之綸乃與總總
兵兵 馬世龍 、吳自勉約,由薊趨永平 ,牽之無動,而自率兵八路進攻遵化 。既由石門至白草頂,
距遵化 八里娘娘山而營,世龍 、自勉不赴約。二十二日,大清兵自永平 趨三屯營 ,驍騎 三萬,
望見山上軍,縱擊之。之綸發礮,礮炸,軍營自亂。左右請結陣徐退,以為後圖。之綸叱曰:「毋多
言!吾受國恩,吾死耳!」嚴鼓再戰,流矢四集。之綸解所佩印 付家人,「持此歸報天子」,遂死。
一軍皆哭,拔營野戰,皆死之。尸還,矢飲於顱,不可拔。聲以齒嚙之出,以授其家人。
初,講官講官 文震孟 入都,之綸、聲往見之。震孟 教以持重。之綸既受命視師,驟貴,廷臣 抑
之 。震孟 使人諷之,謂宜辭侍郎侍郎 而易科銜以行,不聽。既行,通州 守者不納,雨雪宿古廟中,御御
史史 董羽宸 劾其行留。之綸曰:「小人意忌,有事則委卸,無事則議論,止從一侍郎侍郎 起見耳。乞削
臣今官,賜骸骨。」不許。及戰死 ,天子嘉 其忠,從優卹,贈兵部尚書兵部尚書 。震孟 止之曰:「死綏,
分也,侍郎侍郎 非不尊。」遂不予贈,賜一祭半葬,任一子。之綸母老,二子幼,貧不能返柩,請於朝,
給驛還。久之,贈尚書尚書 。後十五年,聲死難 。
名
武 地 文
名 地 名 名 军
文 名 名 名
名 地 地
名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武
名 名 仕 仕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亲
地 衙
衙
仕 文 名 名
地 军
武 文
文 文 地 文
节 异
地 地 地
地
武 名 名 名 名 节
军
地 地
地 地
武 名 地 地
地 名 地 地 营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地
文 名 文
葬 名 文 名
文
文 葬
4 / 7
https://taolang.club/doc/347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29
30
31
32
33
34
35
丘民仰
丘民仰 ,字長白 ,渭南 人。萬曆中舉於鄉。以教諭 遷順天 東安 知縣知縣 ,釐宿弊十二事。河
齧,歲旱蝗,為文祭禱。河他徙,蝗亦盡。調繁 保定 之新城。崇禎二年[1629],縣被兵,晨夕登陴
守。四方勤王軍畢出其地,民仰 調度有方,民不知擾。擢御史御史 ,號敢言。時四方多盜,鎮撫鎮撫 率怯
懦不敢戰,釀成大亂。吳橋兵變 ,列城多陷,巡撫巡撫 余大成 、孫元化 皆主撫。流賊擾山西 ,巡巡
撫撫 宋統殷 下令,殺賊者抵死。民仰 先後疏論其非,後皆如民仰 言。遭妻喪,告歸。出為河間知知
府府 ,遷天津副使,調大同 ,監軍監軍 汝寧 ,遷永平 右參政右參政 ,移督寧前兵備。民仰 善理劇,以故
所移皆要地。
十三年三月擢右僉都御史右僉都御史 ,代方一藻 巡撫巡撫 遼東 ,按行關外八城,駐寧遠 。十四年春,錦州 被
圍,填壕毀塹,聲援斷絕。有傳其帥祖大壽 語者:「逼以車營 ,毋輕戰。」總督總督 洪承疇 集兵,民
仰 轉餉,未發。帝憂之。朝議兩端。命郎中郎中 張若麒 就行營 計議,若麒 至,則趣進師。七月,師
次乳峰,去錦州 五六里而營。旦日,楊國柱 之軍潰。踰月,王樸 軍亦潰。未幾,馬科 等五將皆
潰。大清兵掘松山 ,斷我歸路,遂大敗,蹂躪殺溺無算,退保松山 。圍急,外援不至,芻糧竭。
至明年二月,且半年矣。城破,承疇 降,民仰 死,若麒 跳從海上蕩漁舟而還,寧遠 、關門勁旅盡
喪。事聞,帝驚悼甚,設壇都城,承疇 十六,民仰 六,賜祭盡哀。贈民仰 右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 ,官為營
葬 ,錄其一子。尋命建祠都城外,與承疇 並列,帝將親臨祭焉。將祭,聞承疇 降,乃止。
丘禾嘉
丘禾嘉 ,貴州 新添 衞人。舉萬曆四十一年[1613]鄉試,好談兵。天啟 時,安邦彥 反,捐資製
器,協禽其黨何中蔚。選祁門 教諭 ,以貴州巡撫貴州巡撫 蔡復一 請,遷翰林待詔翰林待詔 ,參復一軍。
崇禎元年[1628]有薦其知兵者,命條上方略。帝稱善,即授兵部職方主事主事 。三年正月,薊遼總督 梁廷
棟 入主中樞 ,銜總理馬世龍 違節制節制 ,命禾嘉 監紀其軍。時永平 四城失守,樞輔樞輔 孫承宗 在
關門,聲息阻絕。薊遼總督 張鳳翼 未至,而順天巡撫 方大任 老病不能軍,惟禾嘉 議通關門聲
援,率軍入開平。二月,大清兵來攻,禾嘉 力拒守,乃引去。已,分略古治鄉,禾嘉 令副將副將 何可
綱 、張洪 謨、金國奇、劉光祚 等迎戰,抵灤州 。甫還,而大清兵復攻牛門、水門,又督參將參將 曹
文詔 等轉戰,抵遵化 而返。無何,四城皆復。
寧遠 自畢自肅 遇害,遂廢巡撫巡撫 官,以經略兼之,至是議復設。廷棟 力推禾嘉 才,超拜右僉都御右僉都御
史史 ,巡撫巡撫 其地,兼轄山海關 諸處。禾嘉 初涖鎮,大清兵以二萬騎圍錦州 。禾嘉 督諸將赴救,
城獲全。登萊巡撫 孫元化 議徹島上兵於關外,規復廣寧 及金、海、蓋三衞。禾嘉 議用島兵復廣
寧 、義州 、右屯。廷棟 慮其難,以咨承宗 。承宗 上奏曰:「廣寧 去海百八十里,去河百六十
里,陸運難。義州 地偏,去廣寧遠 ,必先據右屯,聚兵積粟,乃可漸逼廣寧 。」又言:「右屯城
已隳,修築而後可守。築之,敵必至,必復大、小凌河,以接松、杏、錦州 。錦州 繞海而居敵,難
陸運。而右屯之後即海,據此則糧可給,兵可聚,始得為發軔地。」奏入,廷棟 力主之,於是有大凌
築城之議。
會禾嘉 訐祖大壽 ,大壽亦發其贓私。承宗 不欲以武將去文臣,抑使弗奏,密聞於朝,請改禾嘉 他
職。四年五月,命調南京 太僕卿太僕卿 ,以孫穀 代。穀未至,部檄促城甚急。大壽以兵四千據其地,
發班軍 萬四千人築之,護以石砫 土兵萬人。禾嘉 往視之,條九議以上。工垂成,廷棟 罷去。廷議
大凌荒遠不當城 ,撤班軍 赴薊,責撫鎮矯舉,令回奏。禾嘉 懼,盡撤防兵 ,留班軍 萬人,輸糧
萬石濟之。
名
名 名 地 仕 地 地 文
仕 地
名 文 武
事 文 名 名 地
文 名 名 名
文 地 文 地 地 文 名
文 名 文 地 地 地
名 营 文 名
名 文 名 营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文
葬 名 名
名
名 地 地 名 名
地 仕 文 名 文
文 地
名 衙 名 武 名 地 文 名
地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武
名 名 名 地 武
名 地
地 名 文 名 名
文 文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文 名
军 地 名 名
地 军 名 军 军
5 / 7
https://taolang.club/doc/347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260 卷二百六十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 262 卷二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五十→目錄
36
37
38
39
40
八月,大清兵抵城下,掘濠築牆,四面合圍,別遣一軍截錦州 大道。城外堠臺皆下,城中兵出,悉敗
還。禾嘉 聞之,馳入錦州 ,與總兵官總兵官 吳襄、宋偉 合兵赴救。離松山 三十餘里,與大清兵遇,大
戰長山 、小凌河間,互有傷損。九月望,大清兵薄錦州 ,分五隊直抵城下。襄、偉出戰不勝,乃入
城。二十四日,監軍監軍 張春 會襄、偉兵,過小凌河東五里,築壘列車營 ,為大凌聲援。大清兵扼長
山 ,不得進。禾嘉 遣副將副將 張洪 謨、祖大壽 、靳國臣、孟道等出戰五里莊,亦不勝。夜趨小凌
河,至長山 接戰,大敗。春及副將副將 洪謨 、楊華徵、薛大湖等三十三人俱被執,副將副將 張吉甫 、滿
庫、王之敬 等戰歿。大壽不敢出,凌城 援自此絕。敗書聞,舉朝震駭。孫穀 代禾嘉 ,未至而罷,
改命謝璉 。璉畏懼,久不至。後兵事亟,召璉駐關外,禾嘉 留治中。及是聞敗,移駐松山 ,圖再
舉,言官以推委詆之。帝以禾嘉 獨守松山 ,非卸責,戒飭而已。
大凌糧盡食人馬。大清屢移書招之,大壽許諾,獨副將副將 可綱 不從。十月二十七日,大壽殺可綱 ,
與副將副將 張存仁 等三十九人投誓書約降。是夕出見,以妻子 在錦州 ,請設計誘降錦州 守將,而留
諸子於大清。禾嘉 聞大凌城 礮聲,謂大壽得脫,與襄及中官中官 李明臣 、高起潛 發兵往迎。適大壽
偽逃還,遂俱入錦州 。大凌城 人民商旅三萬有奇,僅存三之一,悉為大清所有,城亦被毀。十一
月六日,大清復攻杏山 。明日攻中左所。城上用礮擊,乃退。大壽入錦州 ,未得間,而禾嘉 知其
納款狀,具疏聞於朝。因初奏大壽突圍 出,前後不讐,引罪請死。於是言官交劾,嚴旨飭禾嘉 。而
帝於大壽欲羈縻之,弗罪也。
新撫璉已至,禾嘉 猶在錦州 。會廷議山海別設巡撫巡撫 ,詔罷璉,令方一藻 撫寧遠 ,禾嘉 仍以僉僉
都御史都御史 巡撫巡撫 山海、永平 。尋論築城召釁罪,貶二秩,巡撫巡撫 如故。禾嘉 請為監視中官中官 設標
兵。御史御史 宋賢詆其諂附中人,帝怒,貶賢三秩。禾嘉 持論每與承宗 異,不為所喜,時有詆諆。既
遭喪敗,廷論益不容,遂堅以疾請。五年四月詔許還京,以楊嗣昌 代。令其妻代陳病狀,乃命歸田,
未出都,卒。
明世舉於鄉而仕至巡撫巡撫 者,隆慶 朝止海瑞 ,萬曆朝張守中 、艾穆 。莊烈帝 破格求才,得十
人:丘民仰 、宋一鶴 、何騰蛟 、張亮 以忠義著,劉可訓 以武功 聞,劉應遇 、孫元化 、
徐起元 皆以勤勞致位,而陳新甲 官最顯。
贊曰:危亂之世,未嘗乏才,顧往往不盡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驅之必死。若是者,人實為之,要之
亦天意也。盧象昇 在莊烈帝 時,豈非不世之才,乃困抑之 以至死,何耶!至忠義激發,危不顧
身,若劉之綸 、丘民仰 之徒,又相與俱盡,則天意可知矣。
地
名 地 武 名 名
地 地
文 名 营
地 名 武 名 名
地 武 名 武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武 名 名
武 名 亲 地 地
名 地 文 名 名
地 地
地 地 名
军 名
名 地 文 名 地 名
文 文 地 文 名 文
文 名 名
名
文 地 名 名 名 號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號 名
名 名
6 / 7
https://taolang.club/doc/347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7 / 7
https://taolang.club/doc/347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明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五
明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五明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五
明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五
helloiac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helloiac
 
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
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
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
helloiac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helloiac
 
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
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
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
helloiac
 
魏書 035 卷三十 列傳第十八
魏書 035 卷三十 列傳第十八魏書 035 卷三十 列傳第十八
魏書 035 卷三十 列傳第十八
helloiac
 
明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六十八
明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六十八明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六十八
明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六十八
helloiac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helloiac
 
明史 253 卷二百五十三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
明史 253 卷二百五十三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明史 253 卷二百五十三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
明史 253 卷二百五十三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
helloiac
 
南史 40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
南史 40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南史 40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
南史 40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
helloiac
 
魏書 042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
魏書 042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魏書 042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
魏書 042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
helloiac
 
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
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
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
helloiac
 
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
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
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
helloiac
 
宋史 386 卷三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宋史 386 卷三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宋史 386 卷三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宋史 386 卷三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helloiac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helloiac
 
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
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
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
helloiac
 
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
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
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
helloiac
 
北史 076 卷七十六 列傳第六十四
北史 076 卷七十六 列傳第六十四北史 076 卷七十六 列傳第六十四
北史 076 卷七十六 列傳第六十四
helloiac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helloiac
 

What's hot (20)

明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五
明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五明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五
明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五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
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
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
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
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
 
魏書 035 卷三十 列傳第十八
魏書 035 卷三十 列傳第十八魏書 035 卷三十 列傳第十八
魏書 035 卷三十 列傳第十八
 
明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六十八
明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六十八明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六十八
明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六十八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明史 253 卷二百五十三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
明史 253 卷二百五十三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明史 253 卷二百五十三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
明史 253 卷二百五十三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
 
南史 40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
南史 40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南史 40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
南史 40 卷四十 列傳第三十
 
魏書 042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
魏書 042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魏書 042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
魏書 042 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十五
 
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
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
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
 
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
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
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
 
宋史 386 卷三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宋史 386 卷三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宋史 386 卷三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宋史 386 卷三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
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
明史 274 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第一百六十二
 
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
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
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
 
北史 076 卷七十六 列傳第六十四
北史 076 卷七十六 列傳第六十四北史 076 卷七十六 列傳第六十四
北史 076 卷七十六 列傳第六十四
 
舊唐書 135 卷一百三十一 列傳第八十一
舊唐書 135 卷一百三十一 列傳第八十一舊唐書 135 卷一百三十一 列傳第八十一
舊唐書 135 卷一百三十一 列傳第八十一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Similar to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39 卷二百三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明史 239 卷二百三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明史 239 卷二百三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明史 239 卷二百三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helloiac
 
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
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
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
helloiac
 
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
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
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
helloiac
 
明史 264 卷二百六十四 列傳第一百五十二
明史 264 卷二百六十四 列傳第一百五十二明史 264 卷二百六十四 列傳第一百五十二
明史 264 卷二百六十四 列傳第一百五十二
helloiac
 
明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一百五十七
明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一百五十七明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一百五十七
明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一百五十七
helloiac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helloiac
 
舊唐書 184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
舊唐書 184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舊唐書 184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
舊唐書 184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
helloiac
 
舊唐書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零七
舊唐書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零七舊唐書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零七
舊唐書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零七
helloiac
 
舊五代史 088 卷八十八 晉書十四 列傳第三
舊五代史 088 卷八十八 晉書十四 列傳第三舊五代史 088 卷八十八 晉書十四 列傳第三
舊五代史 088 卷八十八 晉書十四 列傳第三
helloiac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helloiac
 
明史 225 卷二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明史 225 卷二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明史 225 卷二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明史 225 卷二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helloiac
 
金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六十 忠義二
金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六十 忠義二金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六十 忠義二
金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六十 忠義二
helloiac
 
明史 316 卷三百十六 列傳第二百〇四 貴州土司
明史 316 卷三百十六 列傳第二百〇四 貴州土司明史 316 卷三百十六 列傳第二百〇四 貴州土司
明史 316 卷三百十六 列傳第二百〇四 貴州土司
helloiac
 
宋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三十九
宋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三十九宋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三十九
宋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三十九
helloiac
 
明史 294 卷二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
明史 294 卷二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明史 294 卷二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
明史 294 卷二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
helloiac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helloiac
 
宋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二
宋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二宋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二
宋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二
helloiac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helloiac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helloiac
 
宋史 334 卷三百三十四 列傳第九十三
宋史 334 卷三百三十四 列傳第九十三宋史 334 卷三百三十四 列傳第九十三
宋史 334 卷三百三十四 列傳第九十三
helloiac
 

Similar to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20)

明史 239 卷二百三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明史 239 卷二百三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明史 239 卷二百三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明史 239 卷二百三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
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
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
 
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
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
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
 
明史 264 卷二百六十四 列傳第一百五十二
明史 264 卷二百六十四 列傳第一百五十二明史 264 卷二百六十四 列傳第一百五十二
明史 264 卷二百六十四 列傳第一百五十二
 
明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一百五十七
明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一百五十七明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一百五十七
明史 269 卷二百六十九 列傳第一百五十七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舊唐書 184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
舊唐書 184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舊唐書 184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
舊唐書 184 卷一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
 
舊唐書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零七
舊唐書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零七舊唐書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零七
舊唐書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零七
 
舊五代史 088 卷八十八 晉書十四 列傳第三
舊五代史 088 卷八十八 晉書十四 列傳第三舊五代史 088 卷八十八 晉書十四 列傳第三
舊五代史 088 卷八十八 晉書十四 列傳第三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明史 225 卷二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明史 225 卷二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明史 225 卷二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明史 225 卷二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金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六十 忠義二
金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六十 忠義二金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六十 忠義二
金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列傳第六十 忠義二
 
明史 316 卷三百十六 列傳第二百〇四 貴州土司
明史 316 卷三百十六 列傳第二百〇四 貴州土司明史 316 卷三百十六 列傳第二百〇四 貴州土司
明史 316 卷三百十六 列傳第二百〇四 貴州土司
 
宋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三十九
宋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三十九宋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三十九
宋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三十九
 
明史 294 卷二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
明史 294 卷二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明史 294 卷二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
明史 294 卷二百九十四 列傳第一百八十二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宋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二
宋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二宋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二
宋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二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宋史 334 卷三百三十四 列傳第九十三
宋史 334 卷三百三十四 列傳第九十三宋史 334 卷三百三十四 列傳第九十三
宋史 334 卷三百三十四 列傳第九十三
 

More from 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helloiac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 1. 文档信息  明史  261 / 332  41 段 7139 字  394 种 702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清]張廷玉 等 ←260 卷二百六十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 262 卷二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五十→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明史 /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崇禎二年[1629] 2 崇禎元年[1628] 2 崇禎十五年[1642] 1 天啟 1 天啟二年 1 萬曆四十一年[1613] 1 地点 錦州 13 永平 7 山西 6 寧遠 5 遵化 4 人物 象昇 60 禾嘉 24 嗣昌 15 民仰 8 起潛 7 丘民仰 5 松山 5 承疇 5 文官 巡撫 13 總督 7 侍郎 4 御史 4 武官 副將 9 總兵 6 遊擊 2 其他 尚方劍 4 進士 3 戒嚴 3 目錄 0 1 2 3 4 5 6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 一百四十九 盧象昇 弟象晉 象觀 從弟象同 劉之綸 丘民仰 丘禾嘉 盧象昇 盧象昇 ,字建斗 ,宜興 人。祖立志,儀封 知縣知縣 。象昇 白晳而臞,膊獨骨,負殊力。舉天啟二 年進士 ,授戶部主事戶部主事 。歷員外郎員外郎 ,稍遷大名知府知府 。 崇禎二年[1629],京師戒嚴 ,募萬人入衞。明年進右參政右參政 兼副使,整飭大名、廣平、順德 三府兵 備,號「天雄軍」。又明年舉治行卓異,進按察使按察使 ,治兵 如故。象昇 雖文士,善射,嫺將略,能 治軍。 六年,山西 賊流入畿輔,據臨城之西山。象昇 擊卻之,與總兵總兵 梁甫 、參議參議 寇從化 連敗賊。賊 走還西山,圍遊擊遊擊 董維 坤冷水 村。象昇 設伏石城 南,大破之。又破之青龍岡 ,又破之武 安 。連斬賊魁十一人,殲其黨,收還男女二萬。三郡之民,安堵者數歲。象昇 每臨陣,身先士卒, 與賊格鬬,刃及鞍勿顧,失馬即步戰。逐賊危崖,一賊自巔射中象昇 額,又一矢僕夫斃馬下,象 昇 提刀戰益疾。賊駴走,相戒曰:「盧廉使廉使 遇即死,不可犯。」象昇 以是有能兵名。賊懼,南渡 河。 作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地 文 名 仕 文 文 文 军 文 地 文 军 名 地 名 武 名 文 地 武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名 名 文 名 1 / 7 https://taolang.club/doc/347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7 8 9 10 11 12 明年,賊入楚,陷鄖陽 六縣。命象昇 以右僉都御史右僉都御史 ,代蔣允儀 撫治鄖陽 。時蜀寇返楚者駐鄖之黃 龍 灘。象昇 與總督總督 陳奇瑜 分道夾擊,自烏林關 、乜家溝、石泉 壩、康寧坪、獅子山 、太平 河 、竹木砭、箐口諸處,連戰皆捷,斬馘五千六百有奇,漢南寇幾盡。因請益鄖主兵,減稅賦,繕城 郭,貸鄰郡倉穀,募商採銅鑄錢,鄖得完輯。 八年五月擢象昇 右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 ,代唐暉 巡撫巡撫 湖廣 。八月命總理江北 、河南 、山東、湖 廣 、四川 軍務軍務 ,兼湖廣巡撫 。總督總督 洪承疇 辦西北,象昇 辦東南。尋解巡撫巡撫 任,進兵部侍兵部侍 郎郎 ,加督山西 、陝西 軍務軍務 ,賜尚方劍 ,便宜行事。汝、洛告警,象昇 倍道馳入汝。賊部衆三 十餘萬,連營百里,勢甚盛。象昇 督副將副將 李重鎮、雷時聲等擊高迎祥 於城西,用強弩射殺賊千餘 人。迎祥 、李自成 走,陷光州 ,象昇 復大破之確山 。先是,大帥大帥 曹文詔 、艾萬年 陣 亡,尤世威 敗衂,諸將率畏賊不敢前。象昇 每慷慨灑泣,激以忠義。軍中嘗絕三日餉,象昇 亦水 漿不入口。以是得將士心,戰輒有功。 九年正月大會諸將於鳳陽 。象昇 乃上言曰:「賊橫而後調兵,賊多而後增兵,是為後局。兵至而後 議餉,兵集而後請餉,是為危形。況請餉未敷,兵將從賊而為寇,是八年來所請之兵皆賊黨,所用之餉 皆盜糧也。」又言「總督總督 、總理宜有專兵專餉。請調咸寧 、甘、固之兵屬總督總督 ,薊、遼、關、寧 之兵屬總理」。又言「各直省撫臣,俱有封疆重任。毋得一有賊警即求援求調。不應則吳、越也,分應 則何以支」。又言臺諫臺諫 諸臣,不問難易,不顧死生,專以求全責備。雖有長材,從何展布。「臣與督 臣,有勦法無堵法,有戰法無守法」。言皆切中機宜。 於是迎祥 圍廬州 ,不克,分道陷含山 、和州 ,進圍滁州 。象昇 率總兵總兵 祖寬 、遊擊遊擊 羅岱 救滁州 ,大戰於城東五里橋,斬賊首搖天動,奪其駿馬。賊連營俱潰,逐北五十里。朱龍橋 至關 山 ,積屍填溝委塹,滁水 為不流。賊乃北趨鳳陽 ,圍壽州 ,突潁、霍、蕭、碭、靈璧 、虹,窺 曹、單。總兵總兵 劉澤清 拒河,乃掠考城 、儀封 而西。其犯亳者,折入歸德 。永寧 總兵官總兵官 祖大 樂邀擊之,賊乃北向開封。陳永福 敗之朱仙 鎮,賊遂走登封 ,與他賊合,分趨裕州 、南陽 。象 昇 合寬、大樂、岱兵大破之七頂山 ,殲自成 精騎殆盡。已,次南陽 ,令大樂備汝寧 ,寬備鄧 州 ,而躬率諸軍蹙賊。遣使告湖廣巡撫 王夢尹 、鄖陽撫治 宋祖舜 曰:「賊疲矣,東西邀擊,前 阻漢江 ,可一戰殲也。」兩人竟不能禦,賊遂自光化潛渡漢入鄖。象昇 遣總兵總兵 秦翼明 、副將副將 雷 時聲由南漳 、穀城 入山擊賊。寬等騎軍,不利阻隘,副將副將 王進忠 軍譁,羅岱、劉肇基 兵多逃, 追之則彎弓內嚮。象昇 乃調四川 及筸子土兵,搜捕均州 賊。是時,楚、豫賊及迎祥 等俱在秦、 楚、蜀之交萬山 中,象昇 自南陽 趨襄陽 進兵。賊多兵少,而河南 大饑,餉乏,邊兵益洶洶。承 疇 、象昇 議,關中 平曠,利騎兵 ,以寬、重鎮軍入陝。而襄陽 、均、宜、穀、上津、南漳 , 環山皆賊。七月,象昇 渡淅河而南。九月追賊至鄖西 。 京師戒嚴 ,有詔入衞,再賜尚方劍 。既行,賊遂大逞,駸駸乎不可復制矣。既解嚴 ,詔遷兵部左兵部左 侍郎侍郎 ,總督總督 宣、大、山西 軍務軍務 。大興 屯政,穀熟 ,畝一鍾,積粟二十餘萬。天子諭九 邊 皆式宣 、大。 明年春,聞宣警,即夜馳至天城 。矢檄旁午,言二百里外乞炭馬蹄 闊踏四十里。象昇 曰:「此大 舉也。」問:「入口乎?」曰:「未。」象昇 曰:「殆欲右窺雲、晉,令我兵集宣,則彼乘虛入耳。 」因檄雲、晉兵勿動,自率師次右衞 ,戒邊吏毋輕言戰。持一月,象昇 曰:「懈矣,可擊。」哨知 三十六營離牆六十里,潛召雲師西來,宣師東來,自督兵直子午,出羊房堡 ,計日鏖戰。乞炭聞之遂 遁。象昇 在陽和 ,乞炭不敢近邊。五月丁外艱 ,疏十上,乞奔喪 。時楊嗣昌 奪情 任中樞 , 亦起陳新甲 制中,而令象昇 席喪候代。進兵部尚書兵部尚書 。新甲 在遠,未即至。 地 名 文 名 地 名 名 文 名 地 地 地 地 名 文 名 文 地 地 地 地 地 文 地 文 名 名 文 文 地 地 文 军 名 名 武 名 名 名 地 名 地 武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文 地 文 文 名 地 地 地 地 名 武 名 武 地 名 地 地 地 地 地 武 名 地 地 地 地 武 名 名 地 地 地 名 地 名 地 地 地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武 名 武 地 地 武 名 名 名 地 地 名 地 名 地 地 地 名 名 地 营 地 地 名 地 军 军 礼 文 文 地 文 地 地 军 名 地 地 名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仕 礼 名 仕 衙 名 名 文 名 2 / 7 https://taolang.club/doc/347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13 14 15 16 17 18 九月,大清兵入牆子嶺 、青口山,殺總督總督 吳阿衡 ,毀正關,至營城石匣,駐於牛蘭。召宣、大、山 西 三總兵總兵 楊國柱 、王樸 、虎大威 入衞。三賜象昇 尚方劍 ,督天下援兵。象昇 麻衣草履,誓 師 及郊。馳疏報曰:「臣非軍旅才。愚心任事,誼不避難。但自臣父奄逝,長途慘傷,潰亂五官,非復 昔時;兼以草土之身踞三軍上,豈惟觀瞻不聳,尤虞金鼓 不靈。」已聞總監 中官中官 高起潛 亦衰絰臨 戎 ,象昇 謂所親曰:「吾三人皆不祥之身也。人臣無親,安有君。樞輔樞輔 奪情 ,亦欲予變禮以分諐 耶!處心若此,安可與事君。他日必面責之。」 當是時,嗣昌 、起潛 主和議 。象昇 聞之,頓足歎曰:「予受國恩,恨不得死所,有如萬分一不 幸,寧捐軀 斷脰耳。」及都,帝召對,問方略。對曰:「臣主戰。」帝色變,良久曰:「撫乃外廷議 耳,其出與嗣昌 、起潛 議。」出與議,不合。明日,帝發萬金犒軍,嗣昌 送之,屏左右,戒毋浪 戰,遂別去。師次昌平 ,帝復遣中官中官 齎帑金三萬犒軍。明日又賜御馬百,太僕太僕 馬千,銀鐵鞭 五 百。象昇 曰:「果然外廷議也,帝意銳甚矣。」決策議戰,然事多為嗣昌 、起潛 撓。疏請分兵, 則議宣、大、山西 三帥屬象昇 ,關、寧諸路屬起潛 。象昇 名督天下兵,實不及二萬。次順義 。 先是,有瞽而賣卜者周元忠 ,善遼人,時遣之為媾。會嗣昌 至軍,象昇 責數之曰:「文弱 ,子不 聞城下盟春秋 恥之,而日為媾。長安 口舌如鋒,袁崇煥 之禍其能免乎?」嗣昌 頰赤,曰:「公 直 以尚方劍 加我矣。」象昇 曰:「既不奔喪 ,又不能戰,齒劍者我也,安能加人。」嗣昌 辭 遁。象昇 即言:「元忠 講款,往來非一日,事始於薊門 督監,受成於本兵,通國聞之,誰可諱 也。」嗣昌 語塞而去。又數日會起潛 安定門 ,兩人各持一議。新甲 亦至昌平 ,象昇 分兵與 之。當是時,象昇 自將馬步軍列營都城之外,衝鋒陷陣,軍律 甚整。 大清兵南下,三路出師:一由淶水 攻易,一由新城攻雄,一由定興 攻安肅 。象昇 遂由涿進據保 定 ,命諸將分道出擊,大戰於慶都 。編修編修 楊廷麟 上疏言:「南仲在內,李綱 無功 ;潛善秉 成 ,宗澤殞恨。國有若人,非封疆福。」嗣昌 大怒,改廷麟 兵部主事兵部主事 ,贊畫行營 ,奪象昇 尚尚 書書 ,侍郎侍郎 視事。命大學士大學士 劉宇亮 輔臣督師,巡撫巡撫 張其平 閉闉絕餉。俄又以雲、晉警,趣出 關,王樸 徑引兵去。 象昇 提殘卒,次宿三宮野外 。畿南三郡父老聞之,咸叩軍門 請曰:「天下洶洶且十年,明公出萬 死不顧一生之計為天下先。乃奸臣在內,孤忠見嫉。三軍捧出關之檄,將士懷西歸之心。棲遲絕野,一 飽無時。脫巾狂噪,雲帥其見告矣。明公誠從愚計,移軍廣順,召集義師。三郡子弟喜公之來,皆以昔 非公死賊,今非公死兵,同心戮力,一呼而裹糧從者可十萬,孰與隻臂無援,立而就死哉!」象昇 泫 然流涕而謂父老曰:「感父老義。雖然,自予與賊角,經數十百戰未嘗衄。今者,分疲卒五千,大敵西 衝,援師東隔,事由中制,食盡力窮,旦夕死矣,無徒累爾父老為也。」衆號泣雷動,各攜牀頭斗粟餉 軍,或貽棗一升,曰:「公煑為糧。」 十二月十一日進師至鉅鹿 賈莊。起潛 擁關、寧兵在雞澤 ,距賈莊五十里而近,象昇 遣廷麟 往乞 援,不應。師至蒿水橋,遇大清兵。象昇 將中軍 ,大威帥左,國柱 帥右,遂戰。夜半,觱篥 聲四 起。旦日,騎數萬環之三匝。象昇 麾兵 疾戰,呼聲動天,自辰迄未,礮盡矢窮。奮身鬬,後騎皆 進,手擊殺數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掌牧楊陸凱 懼衆之殘其屍而伏其上,背負二十四矢以死。 僕顧顯者殉,一軍盡覆。大威、國柱 潰圍乃得脫。 起潛 聞敗,倉皇遁,不言象昇 死狀。嗣昌 疑之,有詔驗視。廷麟 得其屍戰場,麻衣白網巾 。一 卒遙見,即號泣曰:「此吾盧公也。」三郡之民聞之,哭失聲。順德 知府知府 于潁上 狀,嗣昌 故靳 之,八十日而後殮。明年,象昇 妻王請恤。又明年,其弟象晉 、象觀 又請,不許。久之,嗣 昌 敗,廷臣 多為言者,乃贈太子少師太子少師 、兵部尚書兵部尚書 ,賜祭葬,世廕錦衣千戶。福王 時,追諡忠 烈,建祠奉祀。 地 文 名 地 武 名 名 名 名 军 名 礼 军 衙 文 名 地 名 文 仕 名 名 礼 名 葬 名 名 名 地 文 文 军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作 地 名 名 名 军 名 礼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处 名 地 名 名 法 地 地 地 名 地 地 文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营 名 文 文 文 名 文 名 名 名 地 营 名 地 名 地 名 名 名 营 名 艺 名 军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礼 地 文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文 主 3 / 7 https://taolang.club/doc/347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象昇 少有大志,為學不事章句。居官勤勞倍下吏,夜刻燭,雞鳴盥櫛,得一機要,披衣起,立行之。 暇即角射,箭啣花,五十步外,發必中。愛才惜下如不及,三賜劍,未嘗戮一偏裨偏裨 。高平 知縣知縣 侯 弘文 者,奇士也,僑寓襄陽 ,散家財,募滇軍隨象昇 討賊。象昇 移宣、大,弘文率募兵 至 楚,巡撫巡撫 王夢尹 以擾驛聞。象昇 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昇 。象 昇 好畜駿馬,皆有名字。嘗逐賊南漳 ,敗。追兵至沙河 ,水闊數丈,一躍而過,即所號五明驥 也。 方象昇 之戰歿也,嗣昌 遣三邏卒邏卒 察其死狀。其一人俞振 龍者,歸言象昇 實死。嗣昌 怒,鞭 之三日夜,且死,張目曰:「天道神明,無枉忠臣。」於是天下聞之莫不欷歔,益恚嗣昌 矣。 其後南都 亡,象觀 赴水死,象晉 為僧,一門先後赴難者百餘人。從弟象同 及其部將部將 陳安死尤 烈 。象觀 ,崇禎十五年[1642],鄉薦 第一,成進士 。官中書。象晉 、象同 皆諸生。象昇 死 時,年三十九。 劉之綸 劉之綸 ,字元誠 ,宜賓 人。家世務農。之綸少從父 兄力田,間艾薪樵,賣之巿中。歸而學書,銘 其座曰「必為聖人」。里中由是號之綸劉聖人。天啟初,舉鄉試。奢崇明 反,以策干監司 扼賊歸 路,監司 不能用。 崇禎元年[1628]第進士 ,改庶吉士庶吉士 。與同館金聲 及所客申甫 三人者相與為友,造單輪火車、偏廂 車、獸車,刳木為西洋大小礮,不費司農 錢。明年冬,京師戒嚴 。聲上書得召見,薦之綸及甫。帝 立召之綸、甫。之綸言兵,了了口辨。帝大悅,授甫京營副總兵營副總兵 ,資之金十七萬召募;改聲御史御史 , 監其軍;授之綸兵部右侍郎兵部右侍郎 ,副尚書尚書 閔夢得 協理京營戎政協理京營戎政 。於是之綸賓賓以新進驟躋卿貳矣。 初,正月元日 有黑氣 起東北亘西方。甫見之大驚,趨語之綸、聲曰:「天變如此,汝知之乎?今年 當喋血京城 下,可畏也。」聞者皆笑。及冬十一月三日,大清兵破遵化 。十五日至壩上 。二十 日薄都城,自北而西。都人從城上望之,如雲萬許片馳風,須臾已過。遂克良鄉 ,還至蘆溝,夜殺甫 一軍七千餘人,黎明掩殺大帥大帥 滿桂 、孫祖壽 ,生禽黑雲龍 、麻登雲 以去。之綸曰:「元日 之 言驗矣。」請行,無兵,則請京營 兵,不許,則請關外川兵,不許,則議召募,召募得萬人,遂行。 抵通州 ,時永平 已陷,天大雨雪。之綸奏軍機,七上,不報。 明年正月,師次薊。當是時,大清兵蒙古 諸部號十餘萬,駐永平 ;諸勤王軍數萬在薊。之綸乃與總總 兵兵 馬世龍 、吳自勉約,由薊趨永平 ,牽之無動,而自率兵八路進攻遵化 。既由石門至白草頂, 距遵化 八里娘娘山而營,世龍 、自勉不赴約。二十二日,大清兵自永平 趨三屯營 ,驍騎 三萬, 望見山上軍,縱擊之。之綸發礮,礮炸,軍營自亂。左右請結陣徐退,以為後圖。之綸叱曰:「毋多 言!吾受國恩,吾死耳!」嚴鼓再戰,流矢四集。之綸解所佩印 付家人,「持此歸報天子」,遂死。 一軍皆哭,拔營野戰,皆死之。尸還,矢飲於顱,不可拔。聲以齒嚙之出,以授其家人。 初,講官講官 文震孟 入都,之綸、聲往見之。震孟 教以持重。之綸既受命視師,驟貴,廷臣 抑 之 。震孟 使人諷之,謂宜辭侍郎侍郎 而易科銜以行,不聽。既行,通州 守者不納,雨雪宿古廟中,御御 史史 董羽宸 劾其行留。之綸曰:「小人意忌,有事則委卸,無事則議論,止從一侍郎侍郎 起見耳。乞削 臣今官,賜骸骨。」不許。及戰死 ,天子嘉 其忠,從優卹,贈兵部尚書兵部尚書 。震孟 止之曰:「死綏, 分也,侍郎侍郎 非不尊。」遂不予贈,賜一祭半葬,任一子。之綸母老,二子幼,貧不能返柩,請於朝, 給驛還。久之,贈尚書尚書 。後十五年,聲死難 。 名 武 地 文 名 地 名 名 军 文 名 名 名 名 地 地 名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武 名 名 仕 仕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亲 地 衙 衙 仕 文 名 名 地 军 武 文 文 文 地 文 节 异 地 地 地 地 武 名 名 名 名 节 军 地 地 地 地 武 名 地 地 地 名 地 地 营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地 文 名 文 葬 名 文 名 文 文 葬 4 / 7 https://taolang.club/doc/347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5. 29 30 31 32 33 34 35 丘民仰 丘民仰 ,字長白 ,渭南 人。萬曆中舉於鄉。以教諭 遷順天 東安 知縣知縣 ,釐宿弊十二事。河 齧,歲旱蝗,為文祭禱。河他徙,蝗亦盡。調繁 保定 之新城。崇禎二年[1629],縣被兵,晨夕登陴 守。四方勤王軍畢出其地,民仰 調度有方,民不知擾。擢御史御史 ,號敢言。時四方多盜,鎮撫鎮撫 率怯 懦不敢戰,釀成大亂。吳橋兵變 ,列城多陷,巡撫巡撫 余大成 、孫元化 皆主撫。流賊擾山西 ,巡巡 撫撫 宋統殷 下令,殺賊者抵死。民仰 先後疏論其非,後皆如民仰 言。遭妻喪,告歸。出為河間知知 府府 ,遷天津副使,調大同 ,監軍監軍 汝寧 ,遷永平 右參政右參政 ,移督寧前兵備。民仰 善理劇,以故 所移皆要地。 十三年三月擢右僉都御史右僉都御史 ,代方一藻 巡撫巡撫 遼東 ,按行關外八城,駐寧遠 。十四年春,錦州 被 圍,填壕毀塹,聲援斷絕。有傳其帥祖大壽 語者:「逼以車營 ,毋輕戰。」總督總督 洪承疇 集兵,民 仰 轉餉,未發。帝憂之。朝議兩端。命郎中郎中 張若麒 就行營 計議,若麒 至,則趣進師。七月,師 次乳峰,去錦州 五六里而營。旦日,楊國柱 之軍潰。踰月,王樸 軍亦潰。未幾,馬科 等五將皆 潰。大清兵掘松山 ,斷我歸路,遂大敗,蹂躪殺溺無算,退保松山 。圍急,外援不至,芻糧竭。 至明年二月,且半年矣。城破,承疇 降,民仰 死,若麒 跳從海上蕩漁舟而還,寧遠 、關門勁旅盡 喪。事聞,帝驚悼甚,設壇都城,承疇 十六,民仰 六,賜祭盡哀。贈民仰 右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 ,官為營 葬 ,錄其一子。尋命建祠都城外,與承疇 並列,帝將親臨祭焉。將祭,聞承疇 降,乃止。 丘禾嘉 丘禾嘉 ,貴州 新添 衞人。舉萬曆四十一年[1613]鄉試,好談兵。天啟 時,安邦彥 反,捐資製 器,協禽其黨何中蔚。選祁門 教諭 ,以貴州巡撫貴州巡撫 蔡復一 請,遷翰林待詔翰林待詔 ,參復一軍。 崇禎元年[1628]有薦其知兵者,命條上方略。帝稱善,即授兵部職方主事主事 。三年正月,薊遼總督 梁廷 棟 入主中樞 ,銜總理馬世龍 違節制節制 ,命禾嘉 監紀其軍。時永平 四城失守,樞輔樞輔 孫承宗 在 關門,聲息阻絕。薊遼總督 張鳳翼 未至,而順天巡撫 方大任 老病不能軍,惟禾嘉 議通關門聲 援,率軍入開平。二月,大清兵來攻,禾嘉 力拒守,乃引去。已,分略古治鄉,禾嘉 令副將副將 何可 綱 、張洪 謨、金國奇、劉光祚 等迎戰,抵灤州 。甫還,而大清兵復攻牛門、水門,又督參將參將 曹 文詔 等轉戰,抵遵化 而返。無何,四城皆復。 寧遠 自畢自肅 遇害,遂廢巡撫巡撫 官,以經略兼之,至是議復設。廷棟 力推禾嘉 才,超拜右僉都御右僉都御 史史 ,巡撫巡撫 其地,兼轄山海關 諸處。禾嘉 初涖鎮,大清兵以二萬騎圍錦州 。禾嘉 督諸將赴救, 城獲全。登萊巡撫 孫元化 議徹島上兵於關外,規復廣寧 及金、海、蓋三衞。禾嘉 議用島兵復廣 寧 、義州 、右屯。廷棟 慮其難,以咨承宗 。承宗 上奏曰:「廣寧 去海百八十里,去河百六十 里,陸運難。義州 地偏,去廣寧遠 ,必先據右屯,聚兵積粟,乃可漸逼廣寧 。」又言:「右屯城 已隳,修築而後可守。築之,敵必至,必復大、小凌河,以接松、杏、錦州 。錦州 繞海而居敵,難 陸運。而右屯之後即海,據此則糧可給,兵可聚,始得為發軔地。」奏入,廷棟 力主之,於是有大凌 築城之議。 會禾嘉 訐祖大壽 ,大壽亦發其贓私。承宗 不欲以武將去文臣,抑使弗奏,密聞於朝,請改禾嘉 他 職。四年五月,命調南京 太僕卿太僕卿 ,以孫穀 代。穀未至,部檄促城甚急。大壽以兵四千據其地, 發班軍 萬四千人築之,護以石砫 土兵萬人。禾嘉 往視之,條九議以上。工垂成,廷棟 罷去。廷議 大凌荒遠不當城 ,撤班軍 赴薊,責撫鎮矯舉,令回奏。禾嘉 懼,盡撤防兵 ,留班軍 萬人,輸糧 萬石濟之。 名 名 名 地 仕 地 地 文 仕 地 名 文 武 事 文 名 名 地 文 名 名 名 文 地 文 地 地 文 名 文 名 文 地 地 地 名 营 文 名 名 文 名 营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文 葬 名 名 名 名 地 地 名 名 地 仕 文 名 文 文 地 名 衙 名 武 名 地 文 名 地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武 名 名 名 地 武 名 地 地 名 文 名 名 文 文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文 名 军 地 名 名 地 军 名 军 军 5 / 7 https://taolang.club/doc/347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260 卷二百六十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 262 卷二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五十→目錄 36 37 38 39 40 八月,大清兵抵城下,掘濠築牆,四面合圍,別遣一軍截錦州 大道。城外堠臺皆下,城中兵出,悉敗 還。禾嘉 聞之,馳入錦州 ,與總兵官總兵官 吳襄、宋偉 合兵赴救。離松山 三十餘里,與大清兵遇,大 戰長山 、小凌河間,互有傷損。九月望,大清兵薄錦州 ,分五隊直抵城下。襄、偉出戰不勝,乃入 城。二十四日,監軍監軍 張春 會襄、偉兵,過小凌河東五里,築壘列車營 ,為大凌聲援。大清兵扼長 山 ,不得進。禾嘉 遣副將副將 張洪 謨、祖大壽 、靳國臣、孟道等出戰五里莊,亦不勝。夜趨小凌 河,至長山 接戰,大敗。春及副將副將 洪謨 、楊華徵、薛大湖等三十三人俱被執,副將副將 張吉甫 、滿 庫、王之敬 等戰歿。大壽不敢出,凌城 援自此絕。敗書聞,舉朝震駭。孫穀 代禾嘉 ,未至而罷, 改命謝璉 。璉畏懼,久不至。後兵事亟,召璉駐關外,禾嘉 留治中。及是聞敗,移駐松山 ,圖再 舉,言官以推委詆之。帝以禾嘉 獨守松山 ,非卸責,戒飭而已。 大凌糧盡食人馬。大清屢移書招之,大壽許諾,獨副將副將 可綱 不從。十月二十七日,大壽殺可綱 , 與副將副將 張存仁 等三十九人投誓書約降。是夕出見,以妻子 在錦州 ,請設計誘降錦州 守將,而留 諸子於大清。禾嘉 聞大凌城 礮聲,謂大壽得脫,與襄及中官中官 李明臣 、高起潛 發兵往迎。適大壽 偽逃還,遂俱入錦州 。大凌城 人民商旅三萬有奇,僅存三之一,悉為大清所有,城亦被毀。十一 月六日,大清復攻杏山 。明日攻中左所。城上用礮擊,乃退。大壽入錦州 ,未得間,而禾嘉 知其 納款狀,具疏聞於朝。因初奏大壽突圍 出,前後不讐,引罪請死。於是言官交劾,嚴旨飭禾嘉 。而 帝於大壽欲羈縻之,弗罪也。 新撫璉已至,禾嘉 猶在錦州 。會廷議山海別設巡撫巡撫 ,詔罷璉,令方一藻 撫寧遠 ,禾嘉 仍以僉僉 都御史都御史 巡撫巡撫 山海、永平 。尋論築城召釁罪,貶二秩,巡撫巡撫 如故。禾嘉 請為監視中官中官 設標 兵。御史御史 宋賢詆其諂附中人,帝怒,貶賢三秩。禾嘉 持論每與承宗 異,不為所喜,時有詆諆。既 遭喪敗,廷論益不容,遂堅以疾請。五年四月詔許還京,以楊嗣昌 代。令其妻代陳病狀,乃命歸田, 未出都,卒。 明世舉於鄉而仕至巡撫巡撫 者,隆慶 朝止海瑞 ,萬曆朝張守中 、艾穆 。莊烈帝 破格求才,得十 人:丘民仰 、宋一鶴 、何騰蛟 、張亮 以忠義著,劉可訓 以武功 聞,劉應遇 、孫元化 、 徐起元 皆以勤勞致位,而陳新甲 官最顯。 贊曰:危亂之世,未嘗乏才,顧往往不盡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驅之必死。若是者,人實為之,要之 亦天意也。盧象昇 在莊烈帝 時,豈非不世之才,乃困抑之 以至死,何耶!至忠義激發,危不顧 身,若劉之綸 、丘民仰 之徒,又相與俱盡,則天意可知矣。 地 名 地 武 名 名 地 地 文 名 营 地 名 武 名 名 地 武 名 武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武 名 名 武 名 亲 地 地 名 地 文 名 名 地 地 地 地 名 军 名 名 地 文 名 地 名 文 文 地 文 名 文 文 名 名 名 文 地 名 名 名 號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號 名 名 名 6 / 7 https://taolang.club/doc/3479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