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4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文档信息
 陳書
 23 / 36
 19 段 2333 字
 160 种 286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列傳第十七 陳書 23 卷二十三
[唐]姚思廉
←22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六 24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八→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陳書 /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太建元年[569] 4 永定元年[557] 3 光大元年[567] 2 天康元年[566] 1 天嘉二年[561] 1
紹泰元年[555] 1 天嘉三年[562] 1 太建十年[569] 1
地点 南徐州 2 東陽 2 江陵 2
人物 君理 9 太子 8 高祖 7 君高 4
文官 侍中 22 散騎常侍 7 太子中庶子 4 尚書 4 尚書右僕射 3 中書侍郎 3 給事黃門侍郎 3
左僕射 3
武官 仁威將軍 3 步兵校尉 3 明威將軍 3 驍騎將軍 3
其他 東宮 10 世祖 5 貞憲 1
目錄
0
1
2
3
4
卷二十三 列傳 第十七
沈君理 王瑒 陸繕
沈君理 字仲倫,吳興 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書尚書 。父巡,素與高祖 相善,梁太清中為東陽太東陽太
守守 。侯景平後,元帝 徵為少府少府 卿。荊州 陷,蕭詧署金紫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 。
君理 美風儀,博涉經史,有識鑒。起家湘東王法曹參軍法曹參軍 。高祖 鎮南徐州 ,巡遣君理 自東陽 謁
于高祖 ,高祖 器之,命尚會稽長公主 ,辟為府西曹掾曹掾 。稍遷中衛 豫章王 從事中郎從事中郎 ,尋加明明
威將軍威將軍 ,兼尚書吏部尚書吏部 侍郎侍郎 。遷給事黃門侍郎給事黃門侍郎 ,監吳郡 。高祖 受禪,拜駙馬都尉駙馬都尉 ,封永安亭
侯 。出為吳郡太守吳郡太守 。是時兵革未寧,百姓荒弊,軍國之用,咸資東境,君理 招集士卒,脩治器
械,民下悅附,深以幹理見稱。
作
名 名 名
名 地 文 亲
文 主 文 地 武
名 武 亲 地 名 地
亲 亲 主 文 地 主 武
武 文 文 文 地 亲 武
主 文 名
1 / 4
https://taolang.club/doc/356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5
6
7
8
9
10
11
世祖 嗣位,徵為侍中侍中 ,遷守左民尚書尚書 ,未拜,為明威將軍明威將軍 、丹陽尹丹陽尹 。天嘉三年[562],重授左民尚尚
書書 ,領步兵校尉步兵校尉 ,尋改前軍將軍前軍將軍 。四年,侯安都 徙鎮江州 ,以本官監南徐州 。六年,出為仁威仁威
將軍將軍 、東陽太守東陽太守 。天康元年[566],以父憂去職。君理 因自請往荊州 迎喪柩,朝議以在位重臣,難令
出境,乃遣長兄君嚴往焉。及還,將葬,詔贈巡侍中侍中 、領軍將軍領軍將軍 ,諡曰敬子 。其年起君理 為信威將信威將
軍軍 、左衛將軍左衛將軍 。又起為持節、都督都督 東衡衡二州諸軍事州諸軍事 、仁威將軍仁威將軍 、東衡州刺史東衡州刺史 ,領始興內內
史史 。又起為明威將軍明威將軍 、中書令中書令 。前後奪情 者三,並不就。
太建元年[569],服闋 ,除太子詹事太子詹事 ,行東宮 事,遷吏部尚書吏部尚書 。二年,高宗以君理 女為皇太子
妃 ,賜爵望蔡縣侯 ,邑五百戶。四年,加侍中侍中 。五年,遷尚書右僕射尚書右僕射 ,領吏部 ,侍中侍中 如故。
其年有疾,輿駕親臨視,九月卒,時年四十九。詔贈侍中侍中 、太子 少傅。喪事所須,隨由資給。重
贈翊左將軍翊左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侍中侍中 如故。諡曰貞憲 。君理 子遵儉早卒,以弟君高 子遵禮為
嗣。
君理 第五叔邁,亦方正有幹局,仕梁為尚書尚書 金部郎金部郎 。永定中,累遷中書侍郎中書侍郎 。天嘉中,歷太太
僕僕 、廷尉廷尉 ,出為鎮東始興王 長史長史 、會稽郡丞會稽郡丞 ,行東揚州 事。光大元年[567],除尚書吏部尚書吏部
郎郎 。太建元年[569],遷為通直散騎常侍通直散騎常侍 ,侍東宮 。二年卒,時年五十二。贈散騎常侍散騎常侍 。
君理 第六弟君高 ,字季高,少知名,性剛直,有吏能。以家門外戚 ,早居清顯,歷太子舍人太子舍人 、洗
馬、中舍人中舍人 、高宗司空司空 府從事中郎從事中郎 、廷尉卿廷尉卿 。太建元年[569],東境大水,百姓飢弊,乃以君
高 為貞威將軍貞威將軍 、吳令。尋除太子中庶子太子中庶子 、尚書吏部郎尚書吏部郎 、衛尉卿衛尉卿 。出為宣遠將軍宣遠將軍 、平南長沙王王
長史長史 、南海太守南海太守 ,行廣州 事。以女為王妃 ,固辭不行,復為衛尉卿衛尉卿 。八年,詔授持節、都都
督督 廣等十八州諸軍事州諸軍事 、寧遠將軍寧遠將軍 、平越中郎將中郎將 、廣州刺史廣州刺史 。嶺南俚、獠世相攻伐,君高 本文
吏,無武幹,推心撫御,甚得民和。十年,卒于官,時年四十七。贈散騎常侍散騎常侍 ,諡曰祁子 。
王瑒 字子璵,司空司空 沖之第十二子也。沈靜有器局,美風儀,舉止醞藉。梁大同中,起家祕書郎祕書郎 ,
遷太子 洗馬。元帝 承制,徵為中書侍郎中書侍郎 ,直殿省 ,仍掌相府管記。出為東宮 內史內史 ,遷太子中太子中
庶子庶子 。丁所生母憂,歸于丹陽 。江陵 陷,梁敬帝 承制,除仁威將軍仁威將軍 、尚書吏部郎中尚書吏部郎中 。貞陽
侯 僭位,以敬帝 為太子 ,授瑒散騎常侍散騎常侍 ,侍東宮 。尋遷長兼侍中侍中 。
高祖 入輔,以為司徒左長史司徒左長史 。永定元年[557],遷守五兵尚書五兵尚書 。世祖 嗣位,授散騎常侍散騎常侍 ,領太
子 庶子,侍東宮 。遷領左驍騎將軍驍騎將軍 、太子中庶子太子中庶子 ,常侍常侍 、侍中侍中 如故。瑒為侍中侍中 六載,父沖
嘗為瑒辭領中庶子中庶子 ,世祖 顧謂沖曰:「所以久留瑒於承華,政欲使太子 微有瑒風法耳。」廢帝 嗣
位,以侍中侍中 領左驍騎將軍驍騎將軍 。光大元年[567],以父憂去職。
高宗即位,太建元年[569],復除 侍中侍中 ,領左驍騎將軍驍騎將軍 。遷度支尚書度支尚書 ,領羽林監羽林監 。出為信威將信威將
軍軍 、雲麾始興王 長史長史 ,行州府事。未行,遷中書令中書令 ,尋加散騎常侍散騎常侍 ,除吏部尚書吏部尚書 ,常侍常侍 如
故。瑒性寬和,及居選職,務在清靜,謹守文案,無所抑揚。尋授尚書右僕射尚書右僕射 ,未拜,加侍中侍中 ,
遷左僕射左僕射 ,參掌選事,侍中侍中 如故。瑒兄弟三十餘人,居家篤睦,每歲時饋遺,遍及近親,敦誘諸
弟,並稟其規訓。太建年卒,時年五十四。贈侍中侍中 、特進特進 、護軍將軍護軍將軍 。喪事隨所資給。諡曰光
子 。
瑒第十三弟瑜,字子珪,亦知名,美容儀,早歷清顯,年十,官至侍中侍中 。永定元年[557],使於齊,
以陳郡 袁憲 為副,齊以王琳之故,執而囚之。齊文宣帝 每行,載死囚以從,齊人呼曰「供御
囚」,每有他怒,則召殺之,以快其意。瑜及憲並危殆者數矣,齊僕射僕射 楊遵彥憫其無辜,每救護
之。天嘉二年[561]還朝,詔復侍中侍中 ,頃之卒,時年四十。贈本官,諡曰貞子 。
礼 文 文 武 文
文 武 武 名 地 地
武 文 名 地
文 武 號 名
武 武 武 文 武 文
文 武 文 葬
葬 文 衙 文 名
主 主 文 文 衙 文
文 主
武 武 文 號 名 名
名 文 文 文
武 文 主 文 文 地
文 文 衙 文
名 名 礼 文
文 文 武 文
名 武 文 文 武 武
文 文 地 主 武
武 文 武 武 文 名
文 號
名 文 文
主 主 文 衙 衙 文
文 地 地 主 武 文
主 主 主 文 衙 文
亲 文 武 礼 文
主 衙 武 文 文 文 文
文 礼 主 主
文 武
仕 文 武 文 武
武 主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武
號
文
地 名 主
文
文 號
2 / 4
https://taolang.club/doc/356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22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六 24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八→目錄
12
13
14
15
16
17
18
陸繕 字士繻,吳郡 吳人也。祖惠曉,齊太常卿太常卿 。父任,梁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
繕幼有志尚,以雅正知名。起家梁宣惠武陵王 法曹參軍法曹參軍 。承聖中,授中書侍郎中書侍郎 ,掌東宮 管記。江
陵 陷,繕微服遁還京師。紹泰元年[555],除司徒右長史司徒右長史 ,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以父任所終,固辭不就。高
祖 引繕為司徒司徒 司馬,遷給事黃門侍郎給事黃門侍郎 、領步兵校尉步兵校尉 、通直散騎常侍通直散騎常侍 ,兼侍中侍中 。永定元
年[557],遷侍中侍中 。時留異 擁割東陽 ,新安人向文政與異連結,因據本郡,朝廷以繕為貞威將貞威將
軍軍 、新安太守新安太守 。
世祖 嗣位,徵為太子中庶子太子中庶子 ,領步兵校尉步兵校尉 ,掌東宮 管記。繕儀表端麗,進退閑雅,世祖 使太
子 諸王咸取則焉。其趨步躡履,皆令習繕規矩。除尚書吏部郎中尚書吏部郎中 ,步兵如故,仍侍東宮 。陳寶
應 平後,出為貞毅將軍貞毅將軍 、建安太守建安太守 。秩滿,為散騎常侍散騎常侍 、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猶以父之所終,固辭,不
許,乃權換廨宇徙居之。
太建初,遷度支尚書度支尚書 、侍中侍中 、太子詹事太子詹事 ,行東宮 事,領揚州 大中正大中正 。及太子 親蒞庶政,解
行事,加散騎常侍散騎常侍 ,改加侍中侍中 。遷尚書右僕射尚書右僕射 ,尋遷左僕射左僕射 ,參掌選事,侍中侍中 如故。更為尚書尚書
僕射僕射 ,領前將軍前將軍 。重授左僕射左僕射 ,領揚州 大中正大中正 ,別敕令與徐陵 等七人參議參議 政事。十二
年卒,時年六十三。贈侍中侍中 、特進特進 、金紫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 ,諡曰安子 。太子 以繕東宮 舊臣,特賜祖
奠 。
繕子辯惠,年數歲,詔引入殿內,辯惠應對進止有父風,高宗因賜名辯惠,字敬仁云。
繕兄子見賢 ,亦方雅,高宗為揚州牧揚州牧 ,乃以為治中從事史治中從事史 ,深被知遇。歷給事黃門侍郎給事黃門侍郎 ,長沙鄱
陽 二王長史王長史 ,帶尋陽太守尋陽太守 ,少府少府 卿。太建十年[569]卒,時年五十。贈廷尉卿廷尉卿 ,諡曰平子 。
史臣曰:夫衣冠雅道,廊廟嘉猷,諒以操履敦脩,局宇詳正。經曰「容止可觀」,詩言「其儀罔忒」,
彼三子者,其有斯風焉。
名 地 文 文
主 武 文 衙
地 文 文
亲 文 文 武 文 文
文 名 地
武 文
礼 文 武 衙 礼
主 文 衙
名 武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衙 地 文 主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武 文 地 文 名 文
文 文 武 號 主 衙
葬
名 文 文 文
地 文 文 文 文 號
3 / 4
https://taolang.club/doc/356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4 / 4
https://taolang.club/doc/356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舊五代史 036 卷三十六 唐書十二 明宗紀第二
舊五代史 036 卷三十六 唐書十二 明宗紀第二舊五代史 036 卷三十六 唐書十二 明宗紀第二
舊五代史 036 卷三十六 唐書十二 明宗紀第二
helloiac
 
明史 022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熹宗
明史 022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熹宗明史 022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熹宗
明史 022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熹宗
helloiac
 
宋書 010 卷十 本紀第十 順帝
宋書 010 卷十 本紀第十 順帝宋書 010 卷十 本紀第十 順帝
宋書 010 卷十 本紀第十 順帝
helloiac
 
宋史 086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
宋史 086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宋史 086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
宋史 086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
helloiac
 
舊五代史 046 卷四十六 唐書二十二 末帝紀上
舊五代史 046 卷四十六 唐書二十二 末帝紀上舊五代史 046 卷四十六 唐書二十二 末帝紀上
舊五代史 046 卷四十六 唐書二十二 末帝紀上
helloiac
 
金史 137 附錄 進金史表
金史 137 附錄 進金史表金史 137 附錄 進金史表
金史 137 附錄 進金史表
helloiac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helloiac
 
新五代史 05 卷五 唐本紀第五
新五代史 05 卷五 唐本紀第五新五代史 05 卷五 唐本紀第五
新五代史 05 卷五 唐本紀第五
helloiac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helloiac
 
舊五代史 084 卷八十四 晉書十 少帝紀第四
舊五代史 084 卷八十四 晉書十 少帝紀第四舊五代史 084 卷八十四 晉書十 少帝紀第四
舊五代史 084 卷八十四 晉書十 少帝紀第四
helloiac
 
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helloiac
 

What's hot (20)

周書 24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六 盧辯
周書 24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六 盧辯周書 24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六 盧辯
周書 24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六 盧辯
 
隋書 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六
隋書 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六隋書 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六
隋書 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六
 
北齊書 15 卷十五 列传第七
北齊書 15 卷十五 列传第七北齊書 15 卷十五 列传第七
北齊書 15 卷十五 列传第七
 
舊五代史 036 卷三十六 唐書十二 明宗紀第二
舊五代史 036 卷三十六 唐書十二 明宗紀第二舊五代史 036 卷三十六 唐書十二 明宗紀第二
舊五代史 036 卷三十六 唐書十二 明宗紀第二
 
舊唐書 089 卷八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舊唐書 089 卷八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舊唐書 089 卷八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舊唐書 089 卷八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明史 022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熹宗
明史 022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熹宗明史 022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熹宗
明史 022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熹宗
 
宋書 010 卷十 本紀第十 順帝
宋書 010 卷十 本紀第十 順帝宋書 010 卷十 本紀第十 順帝
宋書 010 卷十 本紀第十 順帝
 
漢書 003 卷二 惠帝纪第二
漢書 003 卷二 惠帝纪第二漢書 003 卷二 惠帝纪第二
漢書 003 卷二 惠帝纪第二
 
宋史 086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
宋史 086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宋史 086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
宋史 086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
 
新五代史 70 卷七十 東漢世家第十
新五代史 70 卷七十 東漢世家第十新五代史 70 卷七十 東漢世家第十
新五代史 70 卷七十 東漢世家第十
 
舊五代史 046 卷四十六 唐書二十二 末帝紀上
舊五代史 046 卷四十六 唐書二十二 末帝紀上舊五代史 046 卷四十六 唐書二十二 末帝紀上
舊五代史 046 卷四十六 唐書二十二 末帝紀上
 
金史 137 附錄 進金史表
金史 137 附錄 進金史表金史 137 附錄 進金史表
金史 137 附錄 進金史表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新五代史 05 卷五 唐本紀第五
新五代史 05 卷五 唐本紀第五新五代史 05 卷五 唐本紀第五
新五代史 05 卷五 唐本紀第五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舊五代史 084 卷八十四 晉書十 少帝紀第四
舊五代史 084 卷八十四 晉書十 少帝紀第四舊五代史 084 卷八十四 晉書十 少帝紀第四
舊五代史 084 卷八十四 晉書十 少帝紀第四
 
史記 051 世家第二十一 荆燕世家
史記 051 世家第二十一 荆燕世家史記 051 世家第二十一 荆燕世家
史記 051 世家第二十一 荆燕世家
 
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宋史 081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曆十四
宋史 081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曆十四宋史 081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曆十四
宋史 081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曆十四
 
宋史 098 卷九十八 志第五十一 禮一 吉禮一
宋史 098 卷九十八 志第五十一 禮一 吉禮一宋史 098 卷九十八 志第五十一 禮一 吉禮一
宋史 098 卷九十八 志第五十一 禮一 吉禮一
 

Similar to 陳書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helloiac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helloiac
 
北齊書 23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五
北齊書 23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五北齊書 23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五
北齊書 23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五
helloiac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helloiac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helloiac
 
漢書 021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漢書 021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漢書 021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漢書 021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helloiac
 
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
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
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
helloiac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helloiac
 

Similar to 陳書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20)

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宋書 066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宋書 066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宋書 066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宋書 066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北齊書 23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五
北齊書 23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五北齊書 23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五
北齊書 23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五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梁書 31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五
梁書 31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五梁書 31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五
梁書 31 卷三十一 列傳第二十五
 
漢書 095 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
漢書 095 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漢書 095 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
漢書 095 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
 
新唐書 190 卷一百八十四 列傳第一百〇九
新唐書 190 卷一百八十四 列傳第一百〇九新唐書 190 卷一百八十四 列傳第一百〇九
新唐書 190 卷一百八十四 列傳第一百〇九
 
舊五代史 024 卷二十四 梁書二十四 列傳第十四
舊五代史 024 卷二十四 梁書二十四 列傳第十四舊五代史 024 卷二十四 梁書二十四 列傳第十四
舊五代史 024 卷二十四 梁書二十四 列傳第十四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陳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十
陳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十陳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十
陳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十
 
新五代史 65 卷六十五 南漢世家第五
新五代史 65 卷六十五 南漢世家第五新五代史 65 卷六十五 南漢世家第五
新五代史 65 卷六十五 南漢世家第五
 
北齊書 10 卷十 列传第二 高祖十一王
北齊書 10 卷十 列传第二 高祖十一王北齊書 10 卷十 列传第二 高祖十一王
北齊書 10 卷十 列传第二 高祖十一王
 
北齊書 09 卷九 列传第一
北齊書 09 卷九 列传第一北齊書 09 卷九 列传第一
北齊書 09 卷九 列传第一
 
漢書 021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漢書 021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漢書 021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漢書 021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
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
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
 
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
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
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
 
明史 135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
明史 135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明史 135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
明史 135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新唐書 147 卷一百四十一 列傳第六十六
新唐書 147 卷一百四十一 列傳第六十六新唐書 147 卷一百四十一 列傳第六十六
新唐書 147 卷一百四十一 列傳第六十六
 

More from 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陳書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 1. 文档信息  陳書  23 / 36  19 段 2333 字  160 种 286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列傳第十七 陳書 23 卷二十三 [唐]姚思廉 ←22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六 24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八→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陳書 /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太建元年[569] 4 永定元年[557] 3 光大元年[567] 2 天康元年[566] 1 天嘉二年[561] 1 紹泰元年[555] 1 天嘉三年[562] 1 太建十年[569] 1 地点 南徐州 2 東陽 2 江陵 2 人物 君理 9 太子 8 高祖 7 君高 4 文官 侍中 22 散騎常侍 7 太子中庶子 4 尚書 4 尚書右僕射 3 中書侍郎 3 給事黃門侍郎 3 左僕射 3 武官 仁威將軍 3 步兵校尉 3 明威將軍 3 驍騎將軍 3 其他 東宮 10 世祖 5 貞憲 1 目錄 0 1 2 3 4 卷二十三 列傳 第十七 沈君理 王瑒 陸繕 沈君理 字仲倫,吳興 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書尚書 。父巡,素與高祖 相善,梁太清中為東陽太東陽太 守守 。侯景平後,元帝 徵為少府少府 卿。荊州 陷,蕭詧署金紫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 。 君理 美風儀,博涉經史,有識鑒。起家湘東王法曹參軍法曹參軍 。高祖 鎮南徐州 ,巡遣君理 自東陽 謁 于高祖 ,高祖 器之,命尚會稽長公主 ,辟為府西曹掾曹掾 。稍遷中衛 豫章王 從事中郎從事中郎 ,尋加明明 威將軍威將軍 ,兼尚書吏部尚書吏部 侍郎侍郎 。遷給事黃門侍郎給事黃門侍郎 ,監吳郡 。高祖 受禪,拜駙馬都尉駙馬都尉 ,封永安亭 侯 。出為吳郡太守吳郡太守 。是時兵革未寧,百姓荒弊,軍國之用,咸資東境,君理 招集士卒,脩治器 械,民下悅附,深以幹理見稱。 作 名 名 名 名 地 文 亲 文 主 文 地 武 名 武 亲 地 名 地 亲 亲 主 文 地 主 武 武 文 文 文 地 亲 武 主 文 名 1 / 4 https://taolang.club/doc/356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5 6 7 8 9 10 11 世祖 嗣位,徵為侍中侍中 ,遷守左民尚書尚書 ,未拜,為明威將軍明威將軍 、丹陽尹丹陽尹 。天嘉三年[562],重授左民尚尚 書書 ,領步兵校尉步兵校尉 ,尋改前軍將軍前軍將軍 。四年,侯安都 徙鎮江州 ,以本官監南徐州 。六年,出為仁威仁威 將軍將軍 、東陽太守東陽太守 。天康元年[566],以父憂去職。君理 因自請往荊州 迎喪柩,朝議以在位重臣,難令 出境,乃遣長兄君嚴往焉。及還,將葬,詔贈巡侍中侍中 、領軍將軍領軍將軍 ,諡曰敬子 。其年起君理 為信威將信威將 軍軍 、左衛將軍左衛將軍 。又起為持節、都督都督 東衡衡二州諸軍事州諸軍事 、仁威將軍仁威將軍 、東衡州刺史東衡州刺史 ,領始興內內 史史 。又起為明威將軍明威將軍 、中書令中書令 。前後奪情 者三,並不就。 太建元年[569],服闋 ,除太子詹事太子詹事 ,行東宮 事,遷吏部尚書吏部尚書 。二年,高宗以君理 女為皇太子 妃 ,賜爵望蔡縣侯 ,邑五百戶。四年,加侍中侍中 。五年,遷尚書右僕射尚書右僕射 ,領吏部 ,侍中侍中 如故。 其年有疾,輿駕親臨視,九月卒,時年四十九。詔贈侍中侍中 、太子 少傅。喪事所須,隨由資給。重 贈翊左將軍翊左將軍 、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 ,侍中侍中 如故。諡曰貞憲 。君理 子遵儉早卒,以弟君高 子遵禮為 嗣。 君理 第五叔邁,亦方正有幹局,仕梁為尚書尚書 金部郎金部郎 。永定中,累遷中書侍郎中書侍郎 。天嘉中,歷太太 僕僕 、廷尉廷尉 ,出為鎮東始興王 長史長史 、會稽郡丞會稽郡丞 ,行東揚州 事。光大元年[567],除尚書吏部尚書吏部 郎郎 。太建元年[569],遷為通直散騎常侍通直散騎常侍 ,侍東宮 。二年卒,時年五十二。贈散騎常侍散騎常侍 。 君理 第六弟君高 ,字季高,少知名,性剛直,有吏能。以家門外戚 ,早居清顯,歷太子舍人太子舍人 、洗 馬、中舍人中舍人 、高宗司空司空 府從事中郎從事中郎 、廷尉卿廷尉卿 。太建元年[569],東境大水,百姓飢弊,乃以君 高 為貞威將軍貞威將軍 、吳令。尋除太子中庶子太子中庶子 、尚書吏部郎尚書吏部郎 、衛尉卿衛尉卿 。出為宣遠將軍宣遠將軍 、平南長沙王王 長史長史 、南海太守南海太守 ,行廣州 事。以女為王妃 ,固辭不行,復為衛尉卿衛尉卿 。八年,詔授持節、都都 督督 廣等十八州諸軍事州諸軍事 、寧遠將軍寧遠將軍 、平越中郎將中郎將 、廣州刺史廣州刺史 。嶺南俚、獠世相攻伐,君高 本文 吏,無武幹,推心撫御,甚得民和。十年,卒于官,時年四十七。贈散騎常侍散騎常侍 ,諡曰祁子 。 王瑒 字子璵,司空司空 沖之第十二子也。沈靜有器局,美風儀,舉止醞藉。梁大同中,起家祕書郎祕書郎 , 遷太子 洗馬。元帝 承制,徵為中書侍郎中書侍郎 ,直殿省 ,仍掌相府管記。出為東宮 內史內史 ,遷太子中太子中 庶子庶子 。丁所生母憂,歸于丹陽 。江陵 陷,梁敬帝 承制,除仁威將軍仁威將軍 、尚書吏部郎中尚書吏部郎中 。貞陽 侯 僭位,以敬帝 為太子 ,授瑒散騎常侍散騎常侍 ,侍東宮 。尋遷長兼侍中侍中 。 高祖 入輔,以為司徒左長史司徒左長史 。永定元年[557],遷守五兵尚書五兵尚書 。世祖 嗣位,授散騎常侍散騎常侍 ,領太 子 庶子,侍東宮 。遷領左驍騎將軍驍騎將軍 、太子中庶子太子中庶子 ,常侍常侍 、侍中侍中 如故。瑒為侍中侍中 六載,父沖 嘗為瑒辭領中庶子中庶子 ,世祖 顧謂沖曰:「所以久留瑒於承華,政欲使太子 微有瑒風法耳。」廢帝 嗣 位,以侍中侍中 領左驍騎將軍驍騎將軍 。光大元年[567],以父憂去職。 高宗即位,太建元年[569],復除 侍中侍中 ,領左驍騎將軍驍騎將軍 。遷度支尚書度支尚書 ,領羽林監羽林監 。出為信威將信威將 軍軍 、雲麾始興王 長史長史 ,行州府事。未行,遷中書令中書令 ,尋加散騎常侍散騎常侍 ,除吏部尚書吏部尚書 ,常侍常侍 如 故。瑒性寬和,及居選職,務在清靜,謹守文案,無所抑揚。尋授尚書右僕射尚書右僕射 ,未拜,加侍中侍中 , 遷左僕射左僕射 ,參掌選事,侍中侍中 如故。瑒兄弟三十餘人,居家篤睦,每歲時饋遺,遍及近親,敦誘諸 弟,並稟其規訓。太建年卒,時年五十四。贈侍中侍中 、特進特進 、護軍將軍護軍將軍 。喪事隨所資給。諡曰光 子 。 瑒第十三弟瑜,字子珪,亦知名,美容儀,早歷清顯,年十,官至侍中侍中 。永定元年[557],使於齊, 以陳郡 袁憲 為副,齊以王琳之故,執而囚之。齊文宣帝 每行,載死囚以從,齊人呼曰「供御 囚」,每有他怒,則召殺之,以快其意。瑜及憲並危殆者數矣,齊僕射僕射 楊遵彥憫其無辜,每救護 之。天嘉二年[561]還朝,詔復侍中侍中 ,頃之卒,時年四十。贈本官,諡曰貞子 。 礼 文 文 武 文 文 武 武 名 地 地 武 文 名 地 文 武 號 名 武 武 武 文 武 文 文 武 文 葬 葬 文 衙 文 名 主 主 文 文 衙 文 文 主 武 武 文 號 名 名 名 文 文 文 武 文 主 文 文 地 文 文 衙 文 名 名 礼 文 文 文 武 文 名 武 文 文 武 武 文 文 地 主 武 武 文 武 武 文 名 文 號 名 文 文 主 主 文 衙 衙 文 文 地 地 主 武 文 主 主 主 文 衙 文 亲 文 武 礼 文 主 衙 武 文 文 文 文 文 礼 主 主 文 武 仕 文 武 文 武 武 主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武 號 文 地 名 主 文 文 號 2 / 4 https://taolang.club/doc/356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22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六 24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八→目錄 12 13 14 15 16 17 18 陸繕 字士繻,吳郡 吳人也。祖惠曉,齊太常卿太常卿 。父任,梁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 繕幼有志尚,以雅正知名。起家梁宣惠武陵王 法曹參軍法曹參軍 。承聖中,授中書侍郎中書侍郎 ,掌東宮 管記。江 陵 陷,繕微服遁還京師。紹泰元年[555],除司徒右長史司徒右長史 ,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以父任所終,固辭不就。高 祖 引繕為司徒司徒 司馬,遷給事黃門侍郎給事黃門侍郎 、領步兵校尉步兵校尉 、通直散騎常侍通直散騎常侍 ,兼侍中侍中 。永定元 年[557],遷侍中侍中 。時留異 擁割東陽 ,新安人向文政與異連結,因據本郡,朝廷以繕為貞威將貞威將 軍軍 、新安太守新安太守 。 世祖 嗣位,徵為太子中庶子太子中庶子 ,領步兵校尉步兵校尉 ,掌東宮 管記。繕儀表端麗,進退閑雅,世祖 使太 子 諸王咸取則焉。其趨步躡履,皆令習繕規矩。除尚書吏部郎中尚書吏部郎中 ,步兵如故,仍侍東宮 。陳寶 應 平後,出為貞毅將軍貞毅將軍 、建安太守建安太守 。秩滿,為散騎常侍散騎常侍 、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猶以父之所終,固辭,不 許,乃權換廨宇徙居之。 太建初,遷度支尚書度支尚書 、侍中侍中 、太子詹事太子詹事 ,行東宮 事,領揚州 大中正大中正 。及太子 親蒞庶政,解 行事,加散騎常侍散騎常侍 ,改加侍中侍中 。遷尚書右僕射尚書右僕射 ,尋遷左僕射左僕射 ,參掌選事,侍中侍中 如故。更為尚書尚書 僕射僕射 ,領前將軍前將軍 。重授左僕射左僕射 ,領揚州 大中正大中正 ,別敕令與徐陵 等七人參議參議 政事。十二 年卒,時年六十三。贈侍中侍中 、特進特進 、金紫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 ,諡曰安子 。太子 以繕東宮 舊臣,特賜祖 奠 。 繕子辯惠,年數歲,詔引入殿內,辯惠應對進止有父風,高宗因賜名辯惠,字敬仁云。 繕兄子見賢 ,亦方雅,高宗為揚州牧揚州牧 ,乃以為治中從事史治中從事史 ,深被知遇。歷給事黃門侍郎給事黃門侍郎 ,長沙鄱 陽 二王長史王長史 ,帶尋陽太守尋陽太守 ,少府少府 卿。太建十年[569]卒,時年五十。贈廷尉卿廷尉卿 ,諡曰平子 。 史臣曰:夫衣冠雅道,廊廟嘉猷,諒以操履敦脩,局宇詳正。經曰「容止可觀」,詩言「其儀罔忒」, 彼三子者,其有斯風焉。 名 地 文 文 主 武 文 衙 地 文 文 亲 文 文 武 文 文 文 名 地 武 文 礼 文 武 衙 礼 主 文 衙 名 武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衙 地 文 主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武 文 地 文 名 文 文 文 武 號 主 衙 葬 名 文 文 文 地 文 文 文 文 號 3 / 4 https://taolang.club/doc/3563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