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6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文档信息
 宋史
 098 / 496
 32 段 5688 字
 323 种 443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志第五十一 禮一 吉禮一 宋史 098 卷九十八
[元]脫脫 等
←097 卷九十七 志第五十 河渠七 東南諸水下 099 卷九十九 志第五十二 禮二 吉禮二 南郊→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宋史 / 098 卷九十八 志第五十一 禮一 吉禮一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天聖 2 慶曆三年[1043] 2 嘉祐 2 開寶 1 政和元年[1111] 1 宣和 1 天禧 1
景祐四年[1037] 1
地点 圜丘 3 泰山 2 明水 2
人物 宣王 3 皇子 2 宗室 1
文官 禮官 5 太常 5 御史中丞 4 知制誥 3
武官 太尉 3 參領 1 節度使 1
其他 大祀 10 明堂 8 社稷 5 禮院 5 祀儀 5 神州地 4 鹵簿 4 大蜡 3
目錄
0
1
2
3
卷九十八 志第五十一 禮一 吉禮 一
五代之衰亂甚矣,其禮文儀注往往多草創,不能備一代之典。宋太祖 興兵間,受周禪,收攬權綱,一
以法度振起故弊。即位之明年,因太常博士太常博士 聶崇義 上重集三禮圖 ,詔太子詹事太子詹事 尹拙 集儒學之士
詳定之。開寶中,四方漸平,民稍休息,乃命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劉溫叟 、中書舍人中書舍人 李昉 、兵部員外兵部員外
郎郎 知制誥知制誥 盧多遜 、左司員外郎左司員外郎 知制誥知制誥 扈蒙 、太子詹事太子詹事 楊昭儉 、左補闕左補闕 賈黃中 、司勳員司勳員
外郎外郎 和峴 、太子中舍太子中舍 陳鄂 撰開寶通禮 二百卷,本唐開元禮 而損益之。既又定通禮義纂 一百
卷。
太宗 尚儒雅,勤於治政,修明典章,大抵曠廢舉矣。真宗 承重 熙之後,契丹 既通好,天下無事,
於是封泰山 ,祀汾陰 ,天書、聖祖崇奉迭興,專置詳定所,命執政、翰林、禮官禮官 參領參領 之。尋改
為禮儀院 ,仍歲增修,纖微委曲,緣情稱宜,蓋一時彌文之制也。
自通禮 之後,其制度儀注傳於有司者,殆數百篇。先是,天禧中,陳寬編次禮院 所承新舊詔敕,不
就。天聖初,王皞 始類成書,盡乾興,為禮閣新編 ,大率吏文,無著述體,而本末完具,有司便
之。景祐四年[1037],賈昌朝 撰太常新禮 及祀儀 ,止於慶曆三年[1043]。皇祐中,文彥博 又撰大享
明堂記 二十卷。至嘉祐中,歐陽脩 纂集散失,命官設局,主通禮 而記其變,及新禮 以類相從,為
一百卷,賜名太常因革禮 ,異於舊者蓋十三四焉。
礼
號
文 名 作 文 名
文 名 文 名
文 文 名 文 文 名 文 名 文 名
文 名 文 名 作 作 作
號 號 礼 政
地 地 文 武
衙
作 衙
名 作
名 作 作 名
作 名 作 作
作
1 / 6
https://taolang.club/doc/235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熙寧十年[1068],禮院 取慶曆以後奉祀制度,別定祀儀 ,其一留中,其二付有司。知諫院 黃
履 言:「郊祀禮樂,未合古制,請命有司考正羣祀。」詔履與禮官禮官 講求以聞。元豐元年[1078],始
命太常寺 置局,以樞密直學士樞密直學士 陳襄 等為詳定官詳定官 ,太常博士太常博士 楊完等為檢討官檢討官 。襄等言:「國朝
大率皆循唐故,至於壇壝神位、法駕 輿輦、仗衞儀物,亦兼用歷代之制。其間情文訛舛,多戾於古。
蓋有規摹苟略,因仍既久,而重於改作者;有出於一時之儀,而不足以為法者。請先條奏,候訓敕以為
禮式。」
未幾,又命龍圖直學龍圖直學 士宋敏求 同御史臺 、閤門 、禮院 詳定朝會儀注 ,總四十六卷:曰閤
門 儀,曰朝會 禮文,曰儀注 ,曰徽號 寶冊儀;祭祀總百九十一卷:曰祀儀 ,曰南郊式 ,曰大
禮式 :曰郊廟奉祀禮文 ,曰明堂 祫享令式,曰天興殿儀,曰四孟朝獻儀 ,曰景靈宮供奉敕令格
式 ,曰儀禮敕令格式 ;祈禳總四十卷:曰祀賽式 ,曰齋醮式,曰金籙儀 ;蕃國總七十一卷:曰大
遼令式 ,曰高麗 入貢儀,曰女真排辦儀 ,曰諸蕃進貢令式 ;喪葬總百六十三卷:曰葬式 ,曰宗
室 外臣葬敕令格式 ,曰孝贈式 。其損益之制,視前多矣。
紹聖而後,累詔續編,起治平,訖政和,凡五十一年,為書三百卷,今皆不傳。而大觀初,置議禮
局 於尚書省 ,命詳議、檢討官檢討官 具禮制本末,議定請旨,三年書成,為吉禮 二百三十一卷、祭服制
度 十六卷,頒焉。議禮局 請分秩五禮 ,詔依開寶通禮 之序。政和元年[1111],續修成四百七十七
卷,且命倣是修定儀注。三年,五禮新儀 成,凡二百二十卷,增置禮直官直官 ,許士庶就問新儀,而
詔開封尹開封尹 王革 編類通行者,刊本給天下,使悉知禮意,其不奉行者論罪。宣和初,有言其煩擾者,
遂罷之。
初,議禮局 之置也,詔求天下古器,更制尊、爵、鼎、彝之屬。其後,又置禮制局 於編類御筆所。
於是郊廟禋祀之器,多更其舊。既有詔討論冠服,遂廢鞾用履,其他無所改議,而禮制局 亦罷。
大抵累朝典禮,講議最詳。祀禮修於元豐,而成於元祐,至崇寧復有所增損。其存於有司者,惟元豐郊
廟禮文 及政和五禮新儀 而已。乃若圜丘 之罷合祭天地;明堂 專以英宗 配帝,悉罷從祀羣神;大
蜡 分四郊;壽星 改祀老人;禧祖 已祧而復,遂為始祖 ;即景靈宮建諸神御殿,以四孟薦享;虛禘
祭;去牙槃食;卻尊號 ;罷入閤儀衞常朝 及正衙橫行。此熙寧 、元豐變禮之最大者也。
元祐冊后,政和冠皇子 ,元符創景靈西宮 ,崇寧親祀方澤、作明堂 、立九廟 、鑄九 鼎、祀熒
惑 ,大觀受八寶、大祀 皆前期十日而戒。凡此蓋治平以前所未嘗行者。
欽宗 即位,嘗詔春秋釋奠 改從元豐儀,罷新儀不用而未暇也。靖康之厄,蕩析無餘。
南渡中興,銳意修復,高宗 嘗謂輔臣曰:「晉武平吳之後,上下不知有禮,旋致禍亂。周禮 不秉,
其何能國?」孝宗 繼志,典章文物,有可稱述。治平日久,經學大明,諸儒如王普、董弅 等多以禮
名家。當時嘗續編太常因革禮 矣,淳熙復有編輯之旨。其後朱熹 講明詳備,嘗欲取儀禮 、周
官 、二戴記 為本,編次朝廷公卿大夫公卿大夫 士民之禮,盡取漢、晉而下及唐諸儒之說,考訂辨正,以為
當代之典,未及成書而沒。
理宗 四十年間,屢有意乎禮文之事,雖曰崇尚理學,所謂「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蓋可三歎。咸
淳以降,無足言者。
今因前史之舊,芟其繁亂,彙為五禮 ,以備一代之制,使後之觀者有足徵焉。
衙 作 衙
名 文
衙 文 名 文 文 文
礼
文 名 衙 建 衙 作
建 礼 作 礼 作 作
作 作 礼 作
作 作 作 作
作 政 作 作 作
亲 法 作
衙 衙 文 作
作 衙 礼 作
作 文
文 名
衙 衙
衙
作 作 地 礼 號
礼 天 名 號
礼 礼 地
主 衙 礼 礼 名
天 葬
號 礼
號 作
號 名
作 名 作
作 作 文
號
礼
2 / 6
https://taolang.club/doc/235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5
16
17
18
19
20
21
五禮 之序,以吉禮 為首,主邦國神祇祭祀之事。凡祀典皆領於太常太常 。歲之大祀 三十:正月上辛祈
穀,孟夏 雩祀,季秋 大享明堂 ,冬至 圜丘 祭昊天上帝,正月上辛又祀感生帝,四立及土王日祀五
方帝,春分 朝日 ,秋分 夕月 ,東西太一,臘日 大蜡 祭百神 ,夏至 祭皇地祇,孟冬 祭神州
地 祇,四孟、季冬 薦享太廟、后廟,春秋二仲及臘日 祭太社、太稷,二仲九宮貴神。中祀九:仲
春 祭五龍,立春 後丑日祀風師、亥日享先農 ,季春 巳日享先蠶 ,立夏 後申日祀雨師,春秋二仲
上丁釋奠 文宣王 、上戊釋奠 武成王 。小祀九:仲春 祀馬祖 ,仲夏 享先牧,仲秋 祭馬
社 ,仲冬 祭馬步 ,季夏 土王日祀中霤,立秋 後辰日祀靈星 ,秋分 享壽星 ,立冬 後亥日祠
司中、司命、司人、司祿,孟冬 祭司寒。
其諸州奉祀,則五郊迎氣 日祭岳、鎮、海、瀆,春秋二仲享先代帝王及周六廟,並如中祀。州縣祭社
稷 ,奠文宣王 ,祀風雨,並如小祀。凡有大赦,則令諸州祭岳、瀆、名山、大川在境內者,及歷代
帝王、忠臣、烈士 載祀典者,仍禁近祠廟咸加祭。有不剋定時日者,太卜署 預擇一季祠祭之日,謂
之「畫日」。凡壇壝、牲器、玉帛、饌具、齋戒 之制,皆具通禮 。後復有高禖 、大小酺神之屬,
增大祀 為四十二焉。
其後,神宗 詔改定大祀 :太一,東以春,西以秋,中以夏冬;增大蜡 為四,東西蜡主日配月;太
廟月祭朔。而中祀:四望 ,南北蜡。小祀:以四立祭司命、戶、竈、中霤、門、厲、行,以藏冰、出
冰祭司寒,及月薦新太廟。歲通舊祀凡九十二,惟五享后廟焉。政和中,定五禮新儀 ,以熒惑 、陽
德 觀、帝鼐、坊州 朝獻聖祖、應天府 祀大火為大祀 ;雷神、歷代帝王、寶鼎、牡鼎、蒼鼎、岡
鼎、彤鼎、阜鼎、皛鼎、魁鼎、會應廟、慶成 軍祭后土為中祀;山林川澤之屬,州縣祭社稷 、祀風
伯雨師雷神為小祀。餘悉如故。
建炎四年[1130]十一月,權工部尚書權工部尚書 韓肖冑 言:「祖宗 以來,每歲大、中、小祀百有餘所,罔敢廢
闕。自車駕巡幸,惟存宗廟 之祭,至天地諸神之祀,則廢而不舉。今國步尚艱,天未悔禍,正宜齋明
恭肅,通于神明,而忽大事、弃重禮,恐非所以消弭天災,導迎景貺。雖小祀未可徧舉,如天地、五
帝、日月星辰、社稷 ,欲詔有司以時舉行。所有器服并牲牢禮料,恐國用未充,難如舊制,乞下太常
寺 相度裁定,省繁就簡,庶幾神不乏祀,仰副陛下 昭事懷柔、為民求福之意。」尋命禮部 太常太常 裁
定:每歲以立春 上辛祈穀,孟夏 雩祀,季秋 及冬至 日四祀天,夏至 日一祀地,立春 上辛日祀
感生帝,立冬 後祀神州地 祇,春秋二社及臘前一日祭太社、太稷。免牲、玉,權用酒脯,仍依方
色奠幣 。以輔臣為初獻,禮官禮官 為亞、終獻。
紹興三年[1133],復大火祀,配以閼伯,以辰、戌出納之月祀之,二十七年,禮部 太常寺 言:「每
歲大祀 三十六,除天地、宗廟 、社稷 、感生帝、九宮貴神、高禖 、文宣王 等已行外,其餘並乞
寓祠齋宮。」自紹興以來,大祀 所行二十有三而已,至是乃悉復之。
舊制,郊廟祝文稱嗣皇帝,諸祭稱皇帝。著作局 準開元禮 全稱帝號。真宗 以兼秘書監 李至 請,
改從舊制。又諸祭祝辭皆臨事撰進,多違典禮,乃命至增撰舊辭八十四首,為正辭錄 三卷。既復命知知
制誥制誥 李宗諤 楊億 、直史館 陳彭年 詳定之,以為永式。祝版當進署者,並命秘閣吏書,上親署
訖,御寶封給之。凡先代帝王,祝文止稱廟號 。凡親行大祀 ,則皇子 弟為亞獻、終獻。
五代以來,宰相宰相 為大禮使大禮使 ,太常卿太常卿 為禮儀使禮儀使 ,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為儀仗使,兵部尚書兵部尚書 為鹵簿 使,
京府尹府尹 為橋道頓遞使。至是大禮使大禮使 或用親王 ,禮儀使禮儀使 專命翰林學士翰林學士 ,儀杖、鹵簿 使亦或以他
官。太平興國九年[984],始鑄五使印。太宗 將封泰山 ,以儀仗使兼判橋道頓遞事。大中祥符後,凡
有大禮,以中書、樞密樞密 分為五使,仍特鑄印。
礼 礼 文 葬
节 节 礼 节 地
节 礼 节 礼 节 礼 词 节 节
作 节 节
节 节 礼 节 礼 节
礼 主 礼 主 节 礼 节 节
礼 节 礼 节 节 礼 节 天 节
节
礼
礼 主
葬 衙
礼 作 礼
葬
號 葬 礼
礼
作 天
地 地 地 葬
地 礼
文 名 亲
礼
礼
衙 主 衙 文
节 节 节 节 节 节
节 作
礼 文
衙 衙
葬 礼 礼 礼 主
葬
衙 作 號 衙 名
作
文 名 名 衙 名
礼 葬 主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礼
文 文 主 文 文 礼
號 地
文
3 / 6
https://taolang.club/doc/235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景祐二年[1035],詔有司:「皇地祇、神州,舊常參官常參官 攝事,非所以尊神,自今命兩省 。歲九大祠,宰宰
臣臣 攝事者,參知政事參知政事 、尚書丞郎尚書丞郎 、學士學士 奉祠 。」於是參知政事參知政事 盛度 ,享太廟已受誓戒 ,
除知樞密院 ,乃不奉祠 。又故事,三歲一親郊,不郊輒代以他禮,慶賞與郊同,而五使皆以輔臣,不
以官之高下。天聖中,乃以翰林學士翰林學士 領儀仗,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領鹵簿 ,始用官次。又每歲大祀 ,皆遣臺
省 近臣攝太尉太尉 ,其後或委他官,大中祥符始復舊制。又國朝沿唐制,以太尉太尉 掌誓戒 ;今議太尉太尉 三
公,非其所任,請以吏部尚書吏部尚書 掌誓戒 。詔用左僕射左僕射 ,闕則用右僕射右僕射 、刑部尚書刑部尚書 一員莅之。
熙寧四年[1071],參知政事參知政事 王珪 言:「南郊,乘輿所過,必勘箭 然後出入,此師行之法,不可施於
郊祀。」禮院 亦言。於是,凡車駕出入門皆罷之。六年,以詳定所請,又罷太廟及宣德、朱雀 、南
薰 諸門勘契 。又皇帝自大次至版位,內臣二人執翟羽前導,號曰「拂翟」,失禮尤甚,請除之。
凡郊壇,值雨雪,即齋宮門望祭 殿望拜,祭日不設登歌,祀官以公服 行事,中祀以上皆給明衣 。
開寶元年[968]十一月郊,以燎壇稍遠,不聞告燎之聲,始用爟 火,令光明遠 照,通於祀所。
又太廟初獻,依開寶例,以玉斝、玉瓚 ,亞獻以金斝,終獻以瓢斝。外壇器亦如之。慶曆中,太太
常常 請皇帝獻天地、配帝以匏爵,亞獻以木爵;親祠太廟,酌以玉斝,亞獻以金斝;郊廟飲福,皇帝皆
以玉斝。詔飲福,唯用金斝;亞、終獻,酌以銀斝。至飲福,尚食奉御尚食奉御 酌上尊酒,投溫器以進。
凡常祀,天地宗廟 ,皆內降御封香,仍製漆匱,付光祿、司農寺 ;每祠祭,命判寺官判寺官 緘署禮料送
祀所;凡祈告,亦內出香。遂為定制。嘉祐中,裴煜 請:「大祠悉降御封香,中小祠供太府 香,中
祠減大祠之半,小祠減中祠之半。東、西太一宮係大祠,歲太府 供香,非時祈請,降御封香準大祠
例。及皇地祇、五方帝、百神、文宣、武成從配神位,牲牢寡薄。」呂公著 亦論廟牲未備,悉加其
數。元符元年[1098],左司員外郎左司員外郎 曾旼 言:「周人以氣臭事神,近世易之以香。按何佟之議,以為南
郊、明堂 用沉香 ,本天之質,陽所宜也;北郊用上和香,以地於人親,宜加雜馥。今令文北極 天
皇而下皆用濕香,至於衆星之位,香不復設,恐於義未盡。」於是每陛各設香。又言:「先儒以為實柴
所祀者無玉,槱燎所祀者無幣。今太常太常 令式,衆星皆不用幣,蓋出於此。然考典瑞 、玉人 之官,
皆曰『圭璧以祀日月星辰』。則實柴所祀非無玉矣。槱燎無幣,恐或未然。」至是遂命衆星隨其方色用
幣。
慶曆三年[1043],禮官禮官 余靖 言:「祈穀、祀感生帝同日,其禮當異,不可皆用四圭有邸,色尚赤。」
乃定祈穀、明堂 蒼璧 尺二寸,感生帝四圭有邸,朝日 日圭、夕月 月圭皆五寸,從祀神州無玉,
報社稷 兩圭有邸,祈不用玉。明年,祀儀 成,比通禮多所更定云。嘉祐中,集賢校理集賢校理 江休
復 言:「六典 大祀 養牲,在滌三月,祫享日近,已踰其期,而牲牢未供。乞依漢、唐置廩犧廩犧 局。
」下禮院 議:歲大小祀幾百數,而牲盛之事,儲養無素,宜如休復言。乃置廩犧廩犧 局,設牢預養,籍
田 舊地,種植粢盛,納于神倉,以待祭祀之用。
元豐六年[1083],詳定禮文所言:「本朝昊天上帝、皇地祇、太祖 位各設三牲 ,非尚質貴誠之義。請
親祠圜丘 、方澤正配位皆用犢,不設羊豕俎及鼎七,有司攝事亦如之。又簠、簋、尊、豆皆非陶器,
及用龍杓。請改用陶,以樿為杓。又請南北郊先行升煙瘞血之禮,至薦奠畢,即如舊儀,於壇坎燔瘞牲
幣。又北郊皇地祇及神州地 祇,當為坎瘞,今乃建壇燔燎,非是。請今祭地祝版、牲幣並瘞於坎。
又祀儀 :惟昊天上帝、皇地祇、高禖 燔瘞犢首,自感生帝、神州地 祇而下皆不燔瘞牲體,殊不應
典禮。請自今昊天上帝、感生帝皆燔牲首以報陽;皇地祇、神州、太社、太稷,凡地之祭,皆瘞牲之左
髀以報陰。薦享太廟亦皆升首於室。」
文 衙
文 文 文 文 礼 文 名 礼
衙 礼
文 文 礼 葬
衙 武 武 礼 武
文 礼 文 文 文
文 名 礼
衙 天
地 礼
礼 礼 衣
名 地
名
文
文
礼 衙 文
名 衙
衙
名
文 名
礼 器 天
文 作 作
文 名
礼 名 礼 礼
礼 作 文
名 作 葬 文
衙 文
礼
號 礼
地
作
作 礼 作
4 / 6
https://taolang.club/doc/235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097 卷九十七 志第五十 河渠七 東南諸水下 099 卷九十九 志第五十二 禮二 吉禮二 南郊→目錄
30
31
又言:「古者祭祀用牲,有豚解,有體解,薦腥則解為十一體。今親祠南郊,正配位之俎,不殊左右胖,
不分貴賤,無豚解、體解之別。請郊廟薦腥,解其牲兩髀、兩肩、兩脇并脊為七體,左右胖俱用。其載于
俎,以兩髀在端,兩肩、兩脇次之,脊居中,皆進末。至薦熟,沉肉於湯,止用右胖。髀不升俎,前後肱
骨離為三,曰肩、臂、臑。後髀股骨去體離為二,曰肫、胳。前脊謂之正脊 ,次直謂之脡脊,闊於脡脊
謂之橫脊,皆二骨。脇骨最後二為短脇,旁中二為正脇,最前二為代脇。若升俎,則肩、臂、臑在上端,
膊、胳在下端,脊、脇在中央。其俎之序,則肩、臂、臑、正脊 、脡脊、橫脊、代脇、長脇、短脇、
膊、胳凡十一體,而骨體升 俎,進神坐前如少牢 禮,皆進下。其牲體各預以半為腥俎,半為熟俎,腸
胃膚俎亦然。」
又請:「親祠飲福酒訖,倣儀禮『佐食摶黍』之說,命太官令太官令 取黍于簋,摶以授祝,祝受以豆,以嘏
乎皇帝而無嘏辭。又本朝親祠南郊,習儀於壇所,明堂 習儀於大慶殿,皆近於瀆。伏請南郊習儀於青
城 ,明堂 習儀於尚書省 ,以遠神為恭。又賜胙:三師,三公,侍中侍中 ,中書令中書令 ,門下、中書侍中書侍
郎郎 ,尚書左尚書左 、右丞右丞 ,知樞密樞密 、同知院事同知院事 ,禮儀、儀仗、鹵簿 、頓遞使,牛羊豕肩、臂、臑各
五;太子三師太子三師 、三少,特進特進 ,觀文大學士大學士 、學士學士 ,御史大夫御史大夫 ,六尚書六尚書 ,金紫、銀青光祿大銀青光祿大
夫夫 ,節度使節度使 ,資政殿大學士資政殿大學士 ,觀文翰林資政端明龍圖龍圖 天章寶文承旨、侍講侍講 、侍讀 、學學
士士 ,左右散騎常侍左右散騎常侍 ,尚書列曹侍郎尚書列曹侍郎 ,龍圖龍圖 、天章、寶文直學士 ,光祿、正議、通議大夫通議大夫 ,御御
史中丞史中丞 ,太子賓客太子賓客 、詹事詹事 ,給事中給事中 ,中書舍人中書舍人 ,節度觀察留後節度觀察留後 ,左右諫議右諫議 ,龍圖龍圖 、天
章、寶文待制寶文待制 ,太中、中大夫中大夫 ,祕書祕書 、殿中丞殿中丞 ,太常太常 、宗正卿宗正卿 ,牛豕肩、臂、臑各三;入內入內
內侍省押班內侍省押班 、副都知都知 ,光祿卿光祿卿 ,監禮官禮官 ,博士博士 ,牛羊脊、脇各三;太祝太祝 ,奉禮奉禮 ,司尊
彝 ,郊社、太廟、宮闈令宮闈令 ,監牲牢、供應祠事內官,羊髀、膊、胳三;應執事、職掌、樂工、門
幹、宰手、馭馬、馭車人,並均給脾、肫、胳、觳及腸、胃、膚之類。」
慶曆元年[1041],判太常寺 呂公綽 言:「舊禮,郊廟尊罍數皆準古,而不實三酒、五齊、明水 、明
酒,有司相承,名為『看器』。郊廟配位惟用祠祭酒祭酒 ,分大、中祠位二升,小祠位一升,止一尊酌
獻、一尊飲福。宜詔酒官依法制齊、酒,分實之壇殿上下尊罍,有司毋設空器;並如唐制以井水代明
水 、明酒;正配位酌獻、飲福酒,用酒二升者各增二升,從祀神位用舊升數。」
建
建
名 礼
文
礼
地 礼 衙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礼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武 文 文 文 仕
文 文 文 文 仕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名 文
衙 名 地
文
地
5 / 6
https://taolang.club/doc/235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
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6 / 6
https://taolang.club/doc/235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宋史 102 卷一百零二 志第五十五 禮五 吉禮五
宋史 102 卷一百零二 志第五十五 禮五 吉禮五宋史 102 卷一百零二 志第五十五 禮五 吉禮五
宋史 102 卷一百零二 志第五十五 禮五 吉禮五helloiac
 
漢書 031 卷二十五下 郊祀志第五下
漢書 031 卷二十五下 郊祀志第五下漢書 031 卷二十五下 郊祀志第五下
漢書 031 卷二十五下 郊祀志第五下helloiac
 
宋史 101 卷一百零一 志第五十四 禮四 吉禮四 明堂
宋史 101 卷一百零一 志第五十四 禮四 吉禮四 明堂宋史 101 卷一百零一 志第五十四 禮四 吉禮四 明堂
宋史 101 卷一百零一 志第五十四 禮四 吉禮四 明堂helloiac
 
舊唐書 035 卷三十一 志第十一 音樂四
舊唐書 035 卷三十一 志第十一 音樂四舊唐書 035 卷三十一 志第十一 音樂四
舊唐書 035 卷三十一 志第十一 音樂四helloiac
 
元史 074 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 祭祀三 宗廟上
元史 074 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 祭祀三 宗廟上元史 074 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 祭祀三 宗廟上
元史 074 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 祭祀三 宗廟上helloiac
 
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
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
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helloiac
 
後漢書 102 志第二 律历中
後漢書 102 志第二 律历中後漢書 102 志第二 律历中
後漢書 102 志第二 律历中helloiac
 
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helloiac
 
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helloiac
 
隋書 17 卷十七 志第十二 律曆中
隋書 17 卷十七 志第十二 律曆中隋書 17 卷十七 志第十二 律曆中
隋書 17 卷十七 志第十二 律曆中helloiac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helloiac
 
宋書 052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二
宋書 052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二宋書 052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二
宋書 052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二helloiac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helloiac
 
宋書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
宋書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宋書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
宋書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helloiac
 
後漢書 116 志第十六 五行四
後漢書 116 志第十六 五行四後漢書 116 志第十六 五行四
後漢書 116 志第十六 五行四helloiac
 
陳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八
陳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八陳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八
陳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八helloiac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helloiac
 
宋史 081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曆十四
宋史 081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曆十四宋史 081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曆十四
宋史 081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曆十四helloiac
 
舊五代史 046 卷四十六 唐書二十二 末帝紀上
舊五代史 046 卷四十六 唐書二十二 末帝紀上舊五代史 046 卷四十六 唐書二十二 末帝紀上
舊五代史 046 卷四十六 唐書二十二 末帝紀上helloiac
 
新唐書 205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儒學中
新唐書 205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儒學中新唐書 205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儒學中
新唐書 205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儒學中helloiac
 

What's hot (20)

宋史 102 卷一百零二 志第五十五 禮五 吉禮五
宋史 102 卷一百零二 志第五十五 禮五 吉禮五宋史 102 卷一百零二 志第五十五 禮五 吉禮五
宋史 102 卷一百零二 志第五十五 禮五 吉禮五
 
漢書 031 卷二十五下 郊祀志第五下
漢書 031 卷二十五下 郊祀志第五下漢書 031 卷二十五下 郊祀志第五下
漢書 031 卷二十五下 郊祀志第五下
 
宋史 101 卷一百零一 志第五十四 禮四 吉禮四 明堂
宋史 101 卷一百零一 志第五十四 禮四 吉禮四 明堂宋史 101 卷一百零一 志第五十四 禮四 吉禮四 明堂
宋史 101 卷一百零一 志第五十四 禮四 吉禮四 明堂
 
舊唐書 035 卷三十一 志第十一 音樂四
舊唐書 035 卷三十一 志第十一 音樂四舊唐書 035 卷三十一 志第十一 音樂四
舊唐書 035 卷三十一 志第十一 音樂四
 
元史 074 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 祭祀三 宗廟上
元史 074 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 祭祀三 宗廟上元史 074 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 祭祀三 宗廟上
元史 074 卷七十四 志第二十五 祭祀三 宗廟上
 
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
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
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
 
後漢書 102 志第二 律历中
後漢書 102 志第二 律历中後漢書 102 志第二 律历中
後漢書 102 志第二 律历中
 
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宋史 354 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隋書 17 卷十七 志第十二 律曆中
隋書 17 卷十七 志第十二 律曆中隋書 17 卷十七 志第十二 律曆中
隋書 17 卷十七 志第十二 律曆中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宋書 052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二
宋書 052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二宋書 052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二
宋書 052 卷五十二 列傳第十二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宋書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
宋書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宋書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
宋書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四十
 
後漢書 116 志第十六 五行四
後漢書 116 志第十六 五行四後漢書 116 志第十六 五行四
後漢書 116 志第十六 五行四
 
陳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八
陳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八陳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八
陳書 14 卷十四 列傳第八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
 
宋史 081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曆十四
宋史 081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曆十四宋史 081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曆十四
宋史 081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曆十四
 
舊五代史 046 卷四十六 唐書二十二 末帝紀上
舊五代史 046 卷四十六 唐書二十二 末帝紀上舊五代史 046 卷四十六 唐書二十二 末帝紀上
舊五代史 046 卷四十六 唐書二十二 末帝紀上
 
新唐書 205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儒學中
新唐書 205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儒學中新唐書 205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儒學中
新唐書 205 卷一百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儒學中
 

Similar to 宋史 098 卷九十八 志第五十一 禮一 吉禮一

宋史 100 卷一百 志第五十三 禮三 吉禮三
宋史 100 卷一百 志第五十三 禮三 吉禮三宋史 100 卷一百 志第五十三 禮三 吉禮三
宋史 100 卷一百 志第五十三 禮三 吉禮三helloiac
 
宋史 152 卷一百五十二 志第一百〇五 輿服四 諸臣服上
宋史 152 卷一百五十二 志第一百〇五 輿服四 諸臣服上宋史 152 卷一百五十二 志第一百〇五 輿服四 諸臣服上
宋史 152 卷一百五十二 志第一百〇五 輿服四 諸臣服上helloiac
 
明史 048 卷四十八 志第二十四 禮二
明史 048 卷四十八 志第二十四 禮二明史 048 卷四十八 志第二十四 禮二
明史 048 卷四十八 志第二十四 禮二helloiac
 
新唐書 013 卷十三 志第三 禮樂三
新唐書 013 卷十三 志第三 禮樂三新唐書 013 卷十三 志第三 禮樂三
新唐書 013 卷十三 志第三 禮樂三helloiac
 
隋書 06 卷六 志第一 禮儀一
隋書 06 卷六 志第一 禮儀一隋書 06 卷六 志第一 禮儀一
隋書 06 卷六 志第一 禮儀一helloiac
 
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helloiac
 
明史 050 卷五十 志第二十六 禮四
明史 050 卷五十 志第二十六 禮四明史 050 卷五十 志第二十六 禮四
明史 050 卷五十 志第二十六 禮四helloiac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helloiac
 
宋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志第七十五 禮二十五 凶禮一 山陵
宋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志第七十五 禮二十五 凶禮一 山陵宋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志第七十五 禮二十五 凶禮一 山陵
宋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志第七十五 禮二十五 凶禮一 山陵helloiac
 
元史 072 卷七十二 志第二十三 祭祀一
元史 072 卷七十二 志第二十三 祭祀一元史 072 卷七十二 志第二十三 祭祀一
元史 072 卷七十二 志第二十三 祭祀一helloiac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helloiac
 
舊唐書 070 卷六十六 列傳第十六
舊唐書 070 卷六十六 列傳第十六舊唐書 070 卷六十六 列傳第十六
舊唐書 070 卷六十六 列傳第十六helloiac
 
宋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志第七十六 禮二十六 凶禮二
宋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志第七十六 禮二十六 凶禮二宋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志第七十六 禮二十六 凶禮二
宋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志第七十六 禮二十六 凶禮二helloiac
 
宋史 381 卷三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四十
宋史 381 卷三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四十宋史 381 卷三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四十
宋史 381 卷三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四十helloiac
 
宋史 461 卷四百六十一 列傳第二百二十 方技上
宋史 461 卷四百六十一 列傳第二百二十 方技上宋史 461 卷四百六十一 列傳第二百二十 方技上
宋史 461 卷四百六十一 列傳第二百二十 方技上helloiac
 
後漢書 004 卷三 肃宗孝章帝纪第三
後漢書 004 卷三 肃宗孝章帝纪第三後漢書 004 卷三 肃宗孝章帝纪第三
後漢書 004 卷三 肃宗孝章帝纪第三helloiac
 
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helloiac
 
宋史 013 卷十三 本紀第十三 英宗
宋史 013 卷十三 本紀第十三 英宗宋史 013 卷十三 本紀第十三 英宗
宋史 013 卷十三 本紀第十三 英宗helloiac
 
宋史 124 卷一百二十四 志第七十七 禮二十七 凶禮三
宋史 124 卷一百二十四 志第七十七 禮二十七 凶禮三宋史 124 卷一百二十四 志第七十七 禮二十七 凶禮三
宋史 124 卷一百二十四 志第七十七 禮二十七 凶禮三helloiac
 
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
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
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helloiac
 

Similar to 宋史 098 卷九十八 志第五十一 禮一 吉禮一 (20)

宋史 100 卷一百 志第五十三 禮三 吉禮三
宋史 100 卷一百 志第五十三 禮三 吉禮三宋史 100 卷一百 志第五十三 禮三 吉禮三
宋史 100 卷一百 志第五十三 禮三 吉禮三
 
宋史 152 卷一百五十二 志第一百〇五 輿服四 諸臣服上
宋史 152 卷一百五十二 志第一百〇五 輿服四 諸臣服上宋史 152 卷一百五十二 志第一百〇五 輿服四 諸臣服上
宋史 152 卷一百五十二 志第一百〇五 輿服四 諸臣服上
 
明史 048 卷四十八 志第二十四 禮二
明史 048 卷四十八 志第二十四 禮二明史 048 卷四十八 志第二十四 禮二
明史 048 卷四十八 志第二十四 禮二
 
新唐書 013 卷十三 志第三 禮樂三
新唐書 013 卷十三 志第三 禮樂三新唐書 013 卷十三 志第三 禮樂三
新唐書 013 卷十三 志第三 禮樂三
 
隋書 06 卷六 志第一 禮儀一
隋書 06 卷六 志第一 禮儀一隋書 06 卷六 志第一 禮儀一
隋書 06 卷六 志第一 禮儀一
 
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明史 050 卷五十 志第二十六 禮四
明史 050 卷五十 志第二十六 禮四明史 050 卷五十 志第二十六 禮四
明史 050 卷五十 志第二十六 禮四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志第七十五 禮二十五 凶禮一 山陵
宋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志第七十五 禮二十五 凶禮一 山陵宋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志第七十五 禮二十五 凶禮一 山陵
宋史 122 卷一百二十二 志第七十五 禮二十五 凶禮一 山陵
 
元史 072 卷七十二 志第二十三 祭祀一
元史 072 卷七十二 志第二十三 祭祀一元史 072 卷七十二 志第二十三 祭祀一
元史 072 卷七十二 志第二十三 祭祀一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舊唐書 070 卷六十六 列傳第十六
舊唐書 070 卷六十六 列傳第十六舊唐書 070 卷六十六 列傳第十六
舊唐書 070 卷六十六 列傳第十六
 
宋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志第七十六 禮二十六 凶禮二
宋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志第七十六 禮二十六 凶禮二宋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志第七十六 禮二十六 凶禮二
宋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志第七十六 禮二十六 凶禮二
 
宋史 381 卷三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四十
宋史 381 卷三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四十宋史 381 卷三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四十
宋史 381 卷三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四十
 
宋史 461 卷四百六十一 列傳第二百二十 方技上
宋史 461 卷四百六十一 列傳第二百二十 方技上宋史 461 卷四百六十一 列傳第二百二十 方技上
宋史 461 卷四百六十一 列傳第二百二十 方技上
 
後漢書 004 卷三 肃宗孝章帝纪第三
後漢書 004 卷三 肃宗孝章帝纪第三後漢書 004 卷三 肃宗孝章帝纪第三
後漢書 004 卷三 肃宗孝章帝纪第三
 
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宋史 013 卷十三 本紀第十三 英宗
宋史 013 卷十三 本紀第十三 英宗宋史 013 卷十三 本紀第十三 英宗
宋史 013 卷十三 本紀第十三 英宗
 
宋史 124 卷一百二十四 志第七十七 禮二十七 凶禮三
宋史 124 卷一百二十四 志第七十七 禮二十七 凶禮三宋史 124 卷一百二十四 志第七十七 禮二十七 凶禮三
宋史 124 卷一百二十四 志第七十七 禮二十七 凶禮三
 
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
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
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
 

More from helloiac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helloiac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helloiac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helloiac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helloiac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helloiac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helloiac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宋史 098 卷九十八 志第五十一 禮一 吉禮一

  • 1. 文档信息  宋史  098 / 496  32 段 5688 字  323 种 443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志第五十一 禮一 吉禮一 宋史 098 卷九十八 [元]脫脫 等 ←097 卷九十七 志第五十 河渠七 東南諸水下 099 卷九十九 志第五十二 禮二 吉禮二 南郊→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宋史 / 098 卷九十八 志第五十一 禮一 吉禮一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天聖 2 慶曆三年[1043] 2 嘉祐 2 開寶 1 政和元年[1111] 1 宣和 1 天禧 1 景祐四年[1037] 1 地点 圜丘 3 泰山 2 明水 2 人物 宣王 3 皇子 2 宗室 1 文官 禮官 5 太常 5 御史中丞 4 知制誥 3 武官 太尉 3 參領 1 節度使 1 其他 大祀 10 明堂 8 社稷 5 禮院 5 祀儀 5 神州地 4 鹵簿 4 大蜡 3 目錄 0 1 2 3 卷九十八 志第五十一 禮一 吉禮 一 五代之衰亂甚矣,其禮文儀注往往多草創,不能備一代之典。宋太祖 興兵間,受周禪,收攬權綱,一 以法度振起故弊。即位之明年,因太常博士太常博士 聶崇義 上重集三禮圖 ,詔太子詹事太子詹事 尹拙 集儒學之士 詳定之。開寶中,四方漸平,民稍休息,乃命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劉溫叟 、中書舍人中書舍人 李昉 、兵部員外兵部員外 郎郎 知制誥知制誥 盧多遜 、左司員外郎左司員外郎 知制誥知制誥 扈蒙 、太子詹事太子詹事 楊昭儉 、左補闕左補闕 賈黃中 、司勳員司勳員 外郎外郎 和峴 、太子中舍太子中舍 陳鄂 撰開寶通禮 二百卷,本唐開元禮 而損益之。既又定通禮義纂 一百 卷。 太宗 尚儒雅,勤於治政,修明典章,大抵曠廢舉矣。真宗 承重 熙之後,契丹 既通好,天下無事, 於是封泰山 ,祀汾陰 ,天書、聖祖崇奉迭興,專置詳定所,命執政、翰林、禮官禮官 參領參領 之。尋改 為禮儀院 ,仍歲增修,纖微委曲,緣情稱宜,蓋一時彌文之制也。 自通禮 之後,其制度儀注傳於有司者,殆數百篇。先是,天禧中,陳寬編次禮院 所承新舊詔敕,不 就。天聖初,王皞 始類成書,盡乾興,為禮閣新編 ,大率吏文,無著述體,而本末完具,有司便 之。景祐四年[1037],賈昌朝 撰太常新禮 及祀儀 ,止於慶曆三年[1043]。皇祐中,文彥博 又撰大享 明堂記 二十卷。至嘉祐中,歐陽脩 纂集散失,命官設局,主通禮 而記其變,及新禮 以類相從,為 一百卷,賜名太常因革禮 ,異於舊者蓋十三四焉。 礼 號 文 名 作 文 名 文 名 文 名 文 文 名 文 文 名 文 名 文 名 文 名 文 名 作 作 作 號 號 礼 政 地 地 文 武 衙 作 衙 名 作 名 作 作 名 作 名 作 作 作 1 / 6 https://taolang.club/doc/235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熙寧十年[1068],禮院 取慶曆以後奉祀制度,別定祀儀 ,其一留中,其二付有司。知諫院 黃 履 言:「郊祀禮樂,未合古制,請命有司考正羣祀。」詔履與禮官禮官 講求以聞。元豐元年[1078],始 命太常寺 置局,以樞密直學士樞密直學士 陳襄 等為詳定官詳定官 ,太常博士太常博士 楊完等為檢討官檢討官 。襄等言:「國朝 大率皆循唐故,至於壇壝神位、法駕 輿輦、仗衞儀物,亦兼用歷代之制。其間情文訛舛,多戾於古。 蓋有規摹苟略,因仍既久,而重於改作者;有出於一時之儀,而不足以為法者。請先條奏,候訓敕以為 禮式。」 未幾,又命龍圖直學龍圖直學 士宋敏求 同御史臺 、閤門 、禮院 詳定朝會儀注 ,總四十六卷:曰閤 門 儀,曰朝會 禮文,曰儀注 ,曰徽號 寶冊儀;祭祀總百九十一卷:曰祀儀 ,曰南郊式 ,曰大 禮式 :曰郊廟奉祀禮文 ,曰明堂 祫享令式,曰天興殿儀,曰四孟朝獻儀 ,曰景靈宮供奉敕令格 式 ,曰儀禮敕令格式 ;祈禳總四十卷:曰祀賽式 ,曰齋醮式,曰金籙儀 ;蕃國總七十一卷:曰大 遼令式 ,曰高麗 入貢儀,曰女真排辦儀 ,曰諸蕃進貢令式 ;喪葬總百六十三卷:曰葬式 ,曰宗 室 外臣葬敕令格式 ,曰孝贈式 。其損益之制,視前多矣。 紹聖而後,累詔續編,起治平,訖政和,凡五十一年,為書三百卷,今皆不傳。而大觀初,置議禮 局 於尚書省 ,命詳議、檢討官檢討官 具禮制本末,議定請旨,三年書成,為吉禮 二百三十一卷、祭服制 度 十六卷,頒焉。議禮局 請分秩五禮 ,詔依開寶通禮 之序。政和元年[1111],續修成四百七十七 卷,且命倣是修定儀注。三年,五禮新儀 成,凡二百二十卷,增置禮直官直官 ,許士庶就問新儀,而 詔開封尹開封尹 王革 編類通行者,刊本給天下,使悉知禮意,其不奉行者論罪。宣和初,有言其煩擾者, 遂罷之。 初,議禮局 之置也,詔求天下古器,更制尊、爵、鼎、彝之屬。其後,又置禮制局 於編類御筆所。 於是郊廟禋祀之器,多更其舊。既有詔討論冠服,遂廢鞾用履,其他無所改議,而禮制局 亦罷。 大抵累朝典禮,講議最詳。祀禮修於元豐,而成於元祐,至崇寧復有所增損。其存於有司者,惟元豐郊 廟禮文 及政和五禮新儀 而已。乃若圜丘 之罷合祭天地;明堂 專以英宗 配帝,悉罷從祀羣神;大 蜡 分四郊;壽星 改祀老人;禧祖 已祧而復,遂為始祖 ;即景靈宮建諸神御殿,以四孟薦享;虛禘 祭;去牙槃食;卻尊號 ;罷入閤儀衞常朝 及正衙橫行。此熙寧 、元豐變禮之最大者也。 元祐冊后,政和冠皇子 ,元符創景靈西宮 ,崇寧親祀方澤、作明堂 、立九廟 、鑄九 鼎、祀熒 惑 ,大觀受八寶、大祀 皆前期十日而戒。凡此蓋治平以前所未嘗行者。 欽宗 即位,嘗詔春秋釋奠 改從元豐儀,罷新儀不用而未暇也。靖康之厄,蕩析無餘。 南渡中興,銳意修復,高宗 嘗謂輔臣曰:「晉武平吳之後,上下不知有禮,旋致禍亂。周禮 不秉, 其何能國?」孝宗 繼志,典章文物,有可稱述。治平日久,經學大明,諸儒如王普、董弅 等多以禮 名家。當時嘗續編太常因革禮 矣,淳熙復有編輯之旨。其後朱熹 講明詳備,嘗欲取儀禮 、周 官 、二戴記 為本,編次朝廷公卿大夫公卿大夫 士民之禮,盡取漢、晉而下及唐諸儒之說,考訂辨正,以為 當代之典,未及成書而沒。 理宗 四十年間,屢有意乎禮文之事,雖曰崇尚理學,所謂「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蓋可三歎。咸 淳以降,無足言者。 今因前史之舊,芟其繁亂,彙為五禮 ,以備一代之制,使後之觀者有足徵焉。 衙 作 衙 名 文 衙 文 名 文 文 文 礼 文 名 衙 建 衙 作 建 礼 作 礼 作 作 作 作 礼 作 作 作 作 作 作 政 作 作 作 亲 法 作 衙 衙 文 作 作 衙 礼 作 作 文 文 名 衙 衙 衙 作 作 地 礼 號 礼 天 名 號 礼 礼 地 主 衙 礼 礼 名 天 葬 號 礼 號 作 號 名 作 名 作 作 作 文 號 礼 2 / 6 https://taolang.club/doc/235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15 16 17 18 19 20 21 五禮 之序,以吉禮 為首,主邦國神祇祭祀之事。凡祀典皆領於太常太常 。歲之大祀 三十:正月上辛祈 穀,孟夏 雩祀,季秋 大享明堂 ,冬至 圜丘 祭昊天上帝,正月上辛又祀感生帝,四立及土王日祀五 方帝,春分 朝日 ,秋分 夕月 ,東西太一,臘日 大蜡 祭百神 ,夏至 祭皇地祇,孟冬 祭神州 地 祇,四孟、季冬 薦享太廟、后廟,春秋二仲及臘日 祭太社、太稷,二仲九宮貴神。中祀九:仲 春 祭五龍,立春 後丑日祀風師、亥日享先農 ,季春 巳日享先蠶 ,立夏 後申日祀雨師,春秋二仲 上丁釋奠 文宣王 、上戊釋奠 武成王 。小祀九:仲春 祀馬祖 ,仲夏 享先牧,仲秋 祭馬 社 ,仲冬 祭馬步 ,季夏 土王日祀中霤,立秋 後辰日祀靈星 ,秋分 享壽星 ,立冬 後亥日祠 司中、司命、司人、司祿,孟冬 祭司寒。 其諸州奉祀,則五郊迎氣 日祭岳、鎮、海、瀆,春秋二仲享先代帝王及周六廟,並如中祀。州縣祭社 稷 ,奠文宣王 ,祀風雨,並如小祀。凡有大赦,則令諸州祭岳、瀆、名山、大川在境內者,及歷代 帝王、忠臣、烈士 載祀典者,仍禁近祠廟咸加祭。有不剋定時日者,太卜署 預擇一季祠祭之日,謂 之「畫日」。凡壇壝、牲器、玉帛、饌具、齋戒 之制,皆具通禮 。後復有高禖 、大小酺神之屬, 增大祀 為四十二焉。 其後,神宗 詔改定大祀 :太一,東以春,西以秋,中以夏冬;增大蜡 為四,東西蜡主日配月;太 廟月祭朔。而中祀:四望 ,南北蜡。小祀:以四立祭司命、戶、竈、中霤、門、厲、行,以藏冰、出 冰祭司寒,及月薦新太廟。歲通舊祀凡九十二,惟五享后廟焉。政和中,定五禮新儀 ,以熒惑 、陽 德 觀、帝鼐、坊州 朝獻聖祖、應天府 祀大火為大祀 ;雷神、歷代帝王、寶鼎、牡鼎、蒼鼎、岡 鼎、彤鼎、阜鼎、皛鼎、魁鼎、會應廟、慶成 軍祭后土為中祀;山林川澤之屬,州縣祭社稷 、祀風 伯雨師雷神為小祀。餘悉如故。 建炎四年[1130]十一月,權工部尚書權工部尚書 韓肖冑 言:「祖宗 以來,每歲大、中、小祀百有餘所,罔敢廢 闕。自車駕巡幸,惟存宗廟 之祭,至天地諸神之祀,則廢而不舉。今國步尚艱,天未悔禍,正宜齋明 恭肅,通于神明,而忽大事、弃重禮,恐非所以消弭天災,導迎景貺。雖小祀未可徧舉,如天地、五 帝、日月星辰、社稷 ,欲詔有司以時舉行。所有器服并牲牢禮料,恐國用未充,難如舊制,乞下太常 寺 相度裁定,省繁就簡,庶幾神不乏祀,仰副陛下 昭事懷柔、為民求福之意。」尋命禮部 太常太常 裁 定:每歲以立春 上辛祈穀,孟夏 雩祀,季秋 及冬至 日四祀天,夏至 日一祀地,立春 上辛日祀 感生帝,立冬 後祀神州地 祇,春秋二社及臘前一日祭太社、太稷。免牲、玉,權用酒脯,仍依方 色奠幣 。以輔臣為初獻,禮官禮官 為亞、終獻。 紹興三年[1133],復大火祀,配以閼伯,以辰、戌出納之月祀之,二十七年,禮部 太常寺 言:「每 歲大祀 三十六,除天地、宗廟 、社稷 、感生帝、九宮貴神、高禖 、文宣王 等已行外,其餘並乞 寓祠齋宮。」自紹興以來,大祀 所行二十有三而已,至是乃悉復之。 舊制,郊廟祝文稱嗣皇帝,諸祭稱皇帝。著作局 準開元禮 全稱帝號。真宗 以兼秘書監 李至 請, 改從舊制。又諸祭祝辭皆臨事撰進,多違典禮,乃命至增撰舊辭八十四首,為正辭錄 三卷。既復命知知 制誥制誥 李宗諤 楊億 、直史館 陳彭年 詳定之,以為永式。祝版當進署者,並命秘閣吏書,上親署 訖,御寶封給之。凡先代帝王,祝文止稱廟號 。凡親行大祀 ,則皇子 弟為亞獻、終獻。 五代以來,宰相宰相 為大禮使大禮使 ,太常卿太常卿 為禮儀使禮儀使 ,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為儀仗使,兵部尚書兵部尚書 為鹵簿 使, 京府尹府尹 為橋道頓遞使。至是大禮使大禮使 或用親王 ,禮儀使禮儀使 專命翰林學士翰林學士 ,儀杖、鹵簿 使亦或以他 官。太平興國九年[984],始鑄五使印。太宗 將封泰山 ,以儀仗使兼判橋道頓遞事。大中祥符後,凡 有大禮,以中書、樞密樞密 分為五使,仍特鑄印。 礼 礼 文 葬 节 节 礼 节 地 节 礼 节 礼 节 礼 词 节 节 作 节 节 节 节 礼 节 礼 节 礼 主 礼 主 节 礼 节 节 礼 节 礼 节 节 礼 节 天 节 节 礼 礼 主 葬 衙 礼 作 礼 葬 號 葬 礼 礼 作 天 地 地 地 葬 地 礼 文 名 亲 礼 礼 衙 主 衙 文 节 节 节 节 节 节 节 作 礼 文 衙 衙 葬 礼 礼 礼 主 葬 衙 作 號 衙 名 作 文 名 名 衙 名 礼 葬 主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礼 文 文 主 文 文 礼 號 地 文 3 / 6 https://taolang.club/doc/235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景祐二年[1035],詔有司:「皇地祇、神州,舊常參官常參官 攝事,非所以尊神,自今命兩省 。歲九大祠,宰宰 臣臣 攝事者,參知政事參知政事 、尚書丞郎尚書丞郎 、學士學士 奉祠 。」於是參知政事參知政事 盛度 ,享太廟已受誓戒 , 除知樞密院 ,乃不奉祠 。又故事,三歲一親郊,不郊輒代以他禮,慶賞與郊同,而五使皆以輔臣,不 以官之高下。天聖中,乃以翰林學士翰林學士 領儀仗,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領鹵簿 ,始用官次。又每歲大祀 ,皆遣臺 省 近臣攝太尉太尉 ,其後或委他官,大中祥符始復舊制。又國朝沿唐制,以太尉太尉 掌誓戒 ;今議太尉太尉 三 公,非其所任,請以吏部尚書吏部尚書 掌誓戒 。詔用左僕射左僕射 ,闕則用右僕射右僕射 、刑部尚書刑部尚書 一員莅之。 熙寧四年[1071],參知政事參知政事 王珪 言:「南郊,乘輿所過,必勘箭 然後出入,此師行之法,不可施於 郊祀。」禮院 亦言。於是,凡車駕出入門皆罷之。六年,以詳定所請,又罷太廟及宣德、朱雀 、南 薰 諸門勘契 。又皇帝自大次至版位,內臣二人執翟羽前導,號曰「拂翟」,失禮尤甚,請除之。 凡郊壇,值雨雪,即齋宮門望祭 殿望拜,祭日不設登歌,祀官以公服 行事,中祀以上皆給明衣 。 開寶元年[968]十一月郊,以燎壇稍遠,不聞告燎之聲,始用爟 火,令光明遠 照,通於祀所。 又太廟初獻,依開寶例,以玉斝、玉瓚 ,亞獻以金斝,終獻以瓢斝。外壇器亦如之。慶曆中,太太 常常 請皇帝獻天地、配帝以匏爵,亞獻以木爵;親祠太廟,酌以玉斝,亞獻以金斝;郊廟飲福,皇帝皆 以玉斝。詔飲福,唯用金斝;亞、終獻,酌以銀斝。至飲福,尚食奉御尚食奉御 酌上尊酒,投溫器以進。 凡常祀,天地宗廟 ,皆內降御封香,仍製漆匱,付光祿、司農寺 ;每祠祭,命判寺官判寺官 緘署禮料送 祀所;凡祈告,亦內出香。遂為定制。嘉祐中,裴煜 請:「大祠悉降御封香,中小祠供太府 香,中 祠減大祠之半,小祠減中祠之半。東、西太一宮係大祠,歲太府 供香,非時祈請,降御封香準大祠 例。及皇地祇、五方帝、百神、文宣、武成從配神位,牲牢寡薄。」呂公著 亦論廟牲未備,悉加其 數。元符元年[1098],左司員外郎左司員外郎 曾旼 言:「周人以氣臭事神,近世易之以香。按何佟之議,以為南 郊、明堂 用沉香 ,本天之質,陽所宜也;北郊用上和香,以地於人親,宜加雜馥。今令文北極 天 皇而下皆用濕香,至於衆星之位,香不復設,恐於義未盡。」於是每陛各設香。又言:「先儒以為實柴 所祀者無玉,槱燎所祀者無幣。今太常太常 令式,衆星皆不用幣,蓋出於此。然考典瑞 、玉人 之官, 皆曰『圭璧以祀日月星辰』。則實柴所祀非無玉矣。槱燎無幣,恐或未然。」至是遂命衆星隨其方色用 幣。 慶曆三年[1043],禮官禮官 余靖 言:「祈穀、祀感生帝同日,其禮當異,不可皆用四圭有邸,色尚赤。」 乃定祈穀、明堂 蒼璧 尺二寸,感生帝四圭有邸,朝日 日圭、夕月 月圭皆五寸,從祀神州無玉, 報社稷 兩圭有邸,祈不用玉。明年,祀儀 成,比通禮多所更定云。嘉祐中,集賢校理集賢校理 江休 復 言:「六典 大祀 養牲,在滌三月,祫享日近,已踰其期,而牲牢未供。乞依漢、唐置廩犧廩犧 局。 」下禮院 議:歲大小祀幾百數,而牲盛之事,儲養無素,宜如休復言。乃置廩犧廩犧 局,設牢預養,籍 田 舊地,種植粢盛,納于神倉,以待祭祀之用。 元豐六年[1083],詳定禮文所言:「本朝昊天上帝、皇地祇、太祖 位各設三牲 ,非尚質貴誠之義。請 親祠圜丘 、方澤正配位皆用犢,不設羊豕俎及鼎七,有司攝事亦如之。又簠、簋、尊、豆皆非陶器, 及用龍杓。請改用陶,以樿為杓。又請南北郊先行升煙瘞血之禮,至薦奠畢,即如舊儀,於壇坎燔瘞牲 幣。又北郊皇地祇及神州地 祇,當為坎瘞,今乃建壇燔燎,非是。請今祭地祝版、牲幣並瘞於坎。 又祀儀 :惟昊天上帝、皇地祇、高禖 燔瘞犢首,自感生帝、神州地 祇而下皆不燔瘞牲體,殊不應 典禮。請自今昊天上帝、感生帝皆燔牲首以報陽;皇地祇、神州、太社、太稷,凡地之祭,皆瘞牲之左 髀以報陰。薦享太廟亦皆升首於室。」 文 衙 文 文 文 文 礼 文 名 礼 衙 礼 文 文 礼 葬 衙 武 武 礼 武 文 礼 文 文 文 文 名 礼 衙 天 地 礼 礼 礼 衣 名 地 名 文 文 礼 衙 文 名 衙 衙 名 文 名 礼 器 天 文 作 作 文 名 礼 名 礼 礼 礼 作 文 名 作 葬 文 衙 文 礼 號 礼 地 作 作 礼 作 4 / 6 https://taolang.club/doc/235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5.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097 卷九十七 志第五十 河渠七 東南諸水下 099 卷九十九 志第五十二 禮二 吉禮二 南郊→目錄 30 31 又言:「古者祭祀用牲,有豚解,有體解,薦腥則解為十一體。今親祠南郊,正配位之俎,不殊左右胖, 不分貴賤,無豚解、體解之別。請郊廟薦腥,解其牲兩髀、兩肩、兩脇并脊為七體,左右胖俱用。其載于 俎,以兩髀在端,兩肩、兩脇次之,脊居中,皆進末。至薦熟,沉肉於湯,止用右胖。髀不升俎,前後肱 骨離為三,曰肩、臂、臑。後髀股骨去體離為二,曰肫、胳。前脊謂之正脊 ,次直謂之脡脊,闊於脡脊 謂之橫脊,皆二骨。脇骨最後二為短脇,旁中二為正脇,最前二為代脇。若升俎,則肩、臂、臑在上端, 膊、胳在下端,脊、脇在中央。其俎之序,則肩、臂、臑、正脊 、脡脊、橫脊、代脇、長脇、短脇、 膊、胳凡十一體,而骨體升 俎,進神坐前如少牢 禮,皆進下。其牲體各預以半為腥俎,半為熟俎,腸 胃膚俎亦然。」 又請:「親祠飲福酒訖,倣儀禮『佐食摶黍』之說,命太官令太官令 取黍于簋,摶以授祝,祝受以豆,以嘏 乎皇帝而無嘏辭。又本朝親祠南郊,習儀於壇所,明堂 習儀於大慶殿,皆近於瀆。伏請南郊習儀於青 城 ,明堂 習儀於尚書省 ,以遠神為恭。又賜胙:三師,三公,侍中侍中 ,中書令中書令 ,門下、中書侍中書侍 郎郎 ,尚書左尚書左 、右丞右丞 ,知樞密樞密 、同知院事同知院事 ,禮儀、儀仗、鹵簿 、頓遞使,牛羊豕肩、臂、臑各 五;太子三師太子三師 、三少,特進特進 ,觀文大學士大學士 、學士學士 ,御史大夫御史大夫 ,六尚書六尚書 ,金紫、銀青光祿大銀青光祿大 夫夫 ,節度使節度使 ,資政殿大學士資政殿大學士 ,觀文翰林資政端明龍圖龍圖 天章寶文承旨、侍講侍講 、侍讀 、學學 士士 ,左右散騎常侍左右散騎常侍 ,尚書列曹侍郎尚書列曹侍郎 ,龍圖龍圖 、天章、寶文直學士 ,光祿、正議、通議大夫通議大夫 ,御御 史中丞史中丞 ,太子賓客太子賓客 、詹事詹事 ,給事中給事中 ,中書舍人中書舍人 ,節度觀察留後節度觀察留後 ,左右諫議右諫議 ,龍圖龍圖 、天 章、寶文待制寶文待制 ,太中、中大夫中大夫 ,祕書祕書 、殿中丞殿中丞 ,太常太常 、宗正卿宗正卿 ,牛豕肩、臂、臑各三;入內入內 內侍省押班內侍省押班 、副都知都知 ,光祿卿光祿卿 ,監禮官禮官 ,博士博士 ,牛羊脊、脇各三;太祝太祝 ,奉禮奉禮 ,司尊 彝 ,郊社、太廟、宮闈令宮闈令 ,監牲牢、供應祠事內官,羊髀、膊、胳三;應執事、職掌、樂工、門 幹、宰手、馭馬、馭車人,並均給脾、肫、胳、觳及腸、胃、膚之類。」 慶曆元年[1041],判太常寺 呂公綽 言:「舊禮,郊廟尊罍數皆準古,而不實三酒、五齊、明水 、明 酒,有司相承,名為『看器』。郊廟配位惟用祠祭酒祭酒 ,分大、中祠位二升,小祠位一升,止一尊酌 獻、一尊飲福。宜詔酒官依法制齊、酒,分實之壇殿上下尊罍,有司毋設空器;並如唐制以井水代明 水 、明酒;正配位酌獻、飲福酒,用酒二升者各增二升,從祀神位用舊升數。」 建 建 名 礼 文 礼 地 礼 衙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礼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武 文 文 文 仕 文 文 文 文 仕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名 文 衙 名 地 文 地 5 / 6 https://taolang.club/doc/235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