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5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文档信息
 新五代史
 05 / 74
 49 段 3536 字
 452 种 625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唐本紀第五 新五代史 05 卷五
[北宋]歐陽修
←04 卷四 唐本紀第四 06 卷六 唐本紀第六→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新五代史 / 05 卷五 唐本紀第五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同光元年[923] 1 天祐五年[913] 1
地点 鎮州 7 太原 7 邢州 5 汴州 5 潞州 4 魏州 4 北都 3
人物 李嗣源 10 周德威 6 郭崇韜 6 存審 5 張文禮 4 閻寶 4 克用 4 友謙 4
文官 節度使 4 刺史 3 中書侍郎 2
武官 軍將 3 留後 2 司戶參軍 2
其他 契丹 6 戰死 3 昭宗 3
目錄
0
1
2
3
卷五 唐本紀第五
存勗 ,克用 長子也。初,克用 破孟方立 于邢州 ,還軍上黨 ,置酒三垂崗,伶人伶人 奏百年
歌 ,至于衰老之際,聲甚悲,坐上皆悽愴。時存勗 在側,方五歲,克用 慨然捋鬚,指而笑曰:
「吾行老矣,此奇兒也,後二十年,其能代我戰于此乎!」存勗 年十一,從克用 破王行瑜 ,遣獻
捷于京師,昭宗 異其狀貌,賜以鸂鶒 巵、翡翠 盤,而撫其背曰:「兒有奇表,後當富貴,無忘予
家。」及長,善騎射,膽勇過人,稍習春秋 ,通大義,尤喜音聲歌舞俳優俳優 之戲。
天祐五年[913]正月,即王位于太原 。叔父克寧 殺都虞候都虞候 李存質 ,倖臣史敬鎔 告克寧 謀
叛 。二月,執而戕之,且以先王之喪、叔父之難告周德威 ,德威 自亂栁還軍太原 。梁夾城 兵聞
晉有大喪 ,德威 軍且去,因頗懈。王謂諸將曰:「梁人幸我大喪 ,謂我少而新立,無能為也,宜
乘其怠擊之。」乃出兵趨上黨 ,行至三垂崗,歎曰:「此先王置酒處也!」會天大霧晝暝,兵行霧
中,攻其夾城 ,破之,梁軍大敗,凱旋告廟。九月,蜀王 王建 、岐王 李茂貞 及楊崇本 攻梁大
安,晉亦遣周德威 攻其晉州 ,敗梁軍于神山。
六年,劉知俊 叛梁,來乞師,王自將至陰地關 ,遣周德威 攻晉州 ,敗梁軍于蒙阬。七年冬,梁
遣王景仁 攻趙,趙王 王鎔 來乞師,諸將皆疑鎔詐,未可出兵,王不聽,乃救趙。八年正月,敗梁
軍于栢郷,斬首 二萬級,獲其將校三百人,馬三千匹。進攻邢州 ,不下,留兵圍之,去,攻魏。別
遣周德威 徇梁夏津 、高唐 ,攻博州 ,破東武、朝城 ,遂擊黎陽 、臨河、淇門 ,掠新郷、共
城 。
名 名 名 名 地 地 文
作 名 名
名 名 名
號 然 然
作 文
地 名 武 名 名 名
法 名 名 地 军
礼 名 礼
地
军 主 名 主 名 名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主 名
法 地
名 名 地 地 地 名 地
地
1 / 5
https://taolang.club/doc/218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燕王 劉守光 聞晉攻梁深入,乃大治兵 ,聲言助晉,王患之,乃旋師。七月,會趙王 王鎔 于承天
軍 。劉守光 稱帝于燕。九年正月,遣周德威 會鎮、定以攻燕,守光 求救於梁,梁軍攻趙,屠棗
疆,李存審 擊走之。八月,朱友謙 以河中 叛于梁來降,梁遣康懷英 討友謙 ,友謙 復臣于梁,
而亦陰附于晉。十年十月,劉守光 請降,王如幽州 ,守光 背約不降,攻破之。十一年,殺燕王 劉
守光 于太原 ,用其父仁恭 于鴈門 。於是趙王 王鎔 、北平王 王處直 奉冊推王為尚書令尚書令 ,
始建行臺 。七月,攻梁邢州 ,戰于張公橋 ,晉軍大敗。
十二年,魏州 軍亂,賀德倫 以魏、博二州叛于梁來附。王入魏州 ,行至永濟 ,誅其亂首張彥,以
其兵五百自衛,號帳前銀槍軍。六月,王兼領魏博 節度使節度使 。取德州 。七月,取澶州 。劉鄩 軍
于洹水 ,王率百騎覘其營,遇鄩伏兵 圍之數重,決圍而出,亡七八騎。八月,梁復取澶州 ,晉軍
與鄩對壘于莘,晉軍數挑戰,鄩閉壁不出。十三年正月,王留李存審 于莘,聲言西歸。鄩聞晉王 且
去,即引兵擊魏,攻城東。王行至貝州 ,返擊鄩,大敗之,追至于故元城 ,又敗之,鄩走黎
陽 。三月,攻梁衛州 ,降其刺史刺史 米昭;克礠州,殺其刺史刺史 靳昭。四月,克洺州 。八月,圍邢
州 ,降其節度使節度使 閻寶 。梁張筠 弃相州 、戴思遠 弃滄州 而逃,遂取二州,而貝州 人殺梁守
將張源德 ,以城降。
契丹 寇蔚州 ,執振武節度使節度使 李嗣本 。十四年,契丹 寇新州 ,遂寇幽州 ,李嗣源 擊走之。
冬,梁謝彥章 軍于楊劉。十二月,攻楊劉,王自負芻 以堙壍,遂破之。十五年正月,梁、晉相距于
楊劉,彥章 決河水以隔晉軍。六月,渡水擊彥章 ,破其四寨。八月,大閱 于魏,合盧龍 、橫海、
昭義、安國及鎮、定之兵十萬、馬萬 匹,軍于麻家渡 。謝彥章 軍于行臺 。十二月,進軍臨濮 ,
梁軍追之,戰于胡栁,晉軍大敗,周德威 死之。梁軍暮休于土山 ,晉軍復擊,大敗之,遂軍德勝,
為夾寨。十六年正月,王兼領盧龍軍節度 使。梁王瓚 攻德勝南城,不克。十月,廣德勝北城。十二
月,敗梁軍于河南 。十七年,朱友謙 襲同州 ,梁遣劉鄩 擊友謙 ,李存審 敗梁軍于同州 。
十八年正月,魏州 僧傳真獻唐受命寶一。趙將張文禮 弒其君鎔,文禮 來請命。二月,以文禮 為鎮
州 兵馬留後留後 。三月,河中 節度使節度使 朱友謙 、昭義軍節度 使李嗣昭 、橫海軍節度 使李存
審 、義武軍節度 使王處直 、安國軍節度 使李嗣源 、鎮州 兵馬留後留後 張文禮 、領天平軍節
度 使閻寶 、大同軍節度 使李存璋 、振武軍節度 使李存進 、匡國軍節度 使朱令德,請王即皇
帝位,王三辭,友謙 等三請,王曰:「予當思之。」
八月,遣趙王 王鎔 故將符習 及閻寶 、史建瑭 等攻張文禮 於鎮州 。建瑭 取趙州 。張文
禮 卒,其子處瑾閉城拒守。九月,建瑭 戰死 。十月,梁戴思遠 攻德勝北城,李嗣源 敗之于戚
城 。王處直 叛附于契丹 ,其子都幽處直 以來附。十二月,契丹 寇涿州 ,遂寇定州 。
十九年正月,敗契丹 于新城、望都 ,追奔 至于幽州 。三月,閻寶 敗于鎮州 ,以李嗣昭 代
之。四月,嗣昭 戰死 ,以李存進 代之。八月,梁取衛州 。九月,存進 敗鎮人于東垣,存進 戰
死 。十月,李存審 克鎮州 。王兼領成德軍節度 使。
同光元年[923]春三月,李繼韜 以潞州 叛附于梁。
夏四月己巳,皇帝即位,大赦,改元,國號唐。行臺左丞行臺左丞 相豆盧革 為門下侍郎門下侍郎 ,右丞相右丞相 盧
程 為中書侍郎中書侍郎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中門使中門使 郭崇韜 、昭義監軍監軍 張居翰 為樞密使樞密使 。以魏
州 為東京,太原 為西京 ,鎮州 為北都 。
主 名 军 主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主
名 地 名 地 主 名 主 名 文
衙 地 地
地 名 地 地
名 文 地 地 名
地 军 地
名 主
地 地
名 地 文 文 地
地 文 名 名 地 名 地 地
名
政 地 文 名 政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礼 地
名 地 名 衙 地
名 地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名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地 武 地 文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武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主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地
名 名 葬 名 名
地 名 政 名 政 地 地
政 地 军 地 名 地 名
名 葬 名 地 名 名
葬 名 地 地
名 地
文 名 文 文
名 文 文 文 名 文 名 文
地 地 地 地 地
2 / 5
https://taolang.club/doc/218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閏月,追尊 祖考 為皇帝,妣為皇后 :曾祖 執宜、祖妣崔氏 皆謚曰照烈 ,廟號 懿祖 ;祖國
昌、祖妣秦氏皆謚曰文景,廟號 獻祖 ;考謚曰武,廟號 太祖 。立廟 于太原 ,自唐高祖 、太
宗 、懿宗 、昭宗 為七廟 。壬寅,李嗣源 取鄆州 。
五月辛酉,梁人取德勝南城。
六月,及王彥章 戰于新壘,敗之。是月,盧程 罷。
秋八月,梁人克澤州 ,守將裴約 死之。
九月戊辰,李嗣源 及王彥章 戰于遞坊,敗之。
冬十月壬申,如鄆州 以襲梁。甲戌,取中都 。丁丑,取曹州 。己卯,滅梁。敬翔 自殺。丙
戌,貶鄭珏 為萊州 司戶參軍司戶參軍 ,蕭頃 登州 司戶參軍司戶參軍 ;殺李振 、趙巖 、張漢傑 、朱珪 ,
滅其族。己丑,德音 降死罪囚,流已下原之。
十一月乙巳,復北都 為鎮州 ,太原 為北都 。丙辰,復汴州 為宣武軍 。丁巳,尚書左丞尚書左丞 趙
光胤 為中書侍郎中書侍郎 ,禮部侍郎禮部侍郎 韋說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戊午,新羅國王 金朴英遣使者來。辛
酉,復永平軍 為西都 。甲子,如洛京。
十二月庚午朔,至自汴州 。辛巳,李繼韜 伏誅。繼韜 之弟繼達殺其兄繼儔 于潞州 。壬辰,畋
于伊闕。
二年春正月,河南尹河南尹 張全義 及諸鎮進暖殿物。己酉,求唐宦者。庚戌,新羅國王 金朴英及其泉
州 節度使王 逢規皆遣使者來。乙卯,渤海國王 大諲譔使大禹謨 來。庚申,如河陽 。辛酉,至
自河陽 。丁卯,七廟 神主 至自太原 ,祔于太廟。朝獻于太微 宮。戊辰,享于太廟。
二月己巳朔,有事于南郊,大赦。癸酉,羣臣上尊號 曰昭文睿武 光孝皇帝 。戊寅,幸李嗣
源 第。癸未,立劉氏 為皇后 。
三月己酉,党項 來。庚戌,賜從平汴州 及入洛南 郊立仗軍士等功臣。庚申,工部郎中工部郎中 李塗為檢
視諸陵使陵使 。潞州 將楊立 反。
夏五月壬寅,教坊使教坊使 陳俊 為景州刺史景州刺史 ,內園裁接使儲德源為憲州刺史憲州刺史 。丙辰,渤海國王 大諲
譔遣使者來。丙寅,李嗣源 克潞州 。
六月丙子,楊立 伏誅。己丑,封回紇 王仁美 為英義可汗。
秋七月己酉,如雷山 賽天神。
八月,大雨霖 ,河溢。
九月壬子,置水于城門,以禳熒惑 。甲寅,幸郭崇韜 第。丙辰,黑水遣使者來。
冬十月癸未,左熊威 軍將軍將 趙暉 妻一產三男子。
十一月癸卯,畋于伊闕。丙午,至自伊闕。丁巳,回鶻 使都督都督 安千想來。
十二月庚午,及皇后 幸張全義 第。
三年春正月庚子,如東 京,毀即位壇為鞠場。
二月己巳,聚鞠于新場 。乙亥,射鴈于王莽河 。辛巳,突厥 渾解樓、渤海國王 大諲譔皆遣使者
來。射鴈于北郊。乙酉,射鴨于郭泊。庚寅,射鴈于北郊。
三月乙未,寒食 ,望祭 于西郊。庚申,至自東京。辛酉,改東京為鄴都 ,以洛京為東都 。
礼 礼 主 亲 名 名 礼 號
礼 號 礼 號 礼 地 號
號 號 號 礼 名 地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地 地 地 名
名 地 武 名 地 武 名 名 名 名
法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文
名 文 文 名 文 主
地 地
地 名 名 名 地
文 名 主
地 主 主 名 地
地 礼 礼 地 天
礼 地 號
名 名 主
政 地 地 文
文 地 名
文 名 文 文 主
名 地
名 政 名
地
名
天 名
名 武 名
政 武
主 名
地
地 地 政 主
节 礼 地 地
3 / 5
https://taolang.club/doc/218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04 卷四 唐本紀第四 06 卷六 唐本紀第六→目錄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夏四月乙亥,及皇后 幸郭崇韜 、朱漢賔第。旱。庚寅,趙光胤 薨 。
五月丁酉,皇太妃 薨 ,廢朝五日。己酉,黑水、女真 皆遣使者來。
六月辛未,宗正卿宗正卿 李紓 為昭宗 、少帝 改卜園陵使園陵使 。括馬。
秋七月壬寅,皇太后 崩。
八月癸未,殺河南縣令河南縣令 羅貫 。
九月庚子,魏王 繼岌 為西川 四面行營都統行營都統 ,郭崇韜 為招討使招討使 以伐蜀。自六月雨至于是月。丁
巳,射鴈于尖山。
冬十月壬午,奚、吐渾 、突厥 皆遣使者來。戊子,葬貞簡太后 於坤陵。
十一月丁未,高麗 遣使者來。己酉,王衍 降。郭崇韜 殺王宗弼 及其弟宗渥、宗訓 ,滅其族。
十二月己卯,畋于白沙。癸未,至自白沙。
閏月辛亥,封弟存美 為邕王 ,存霸 永王 ,存禮 薛王 ,存渥 申王 ,存乂 睦王 ,存
確 通王 ,存紀 雅王 。
四年春正月壬戌,降死罪以下囚。甲子,魏王 繼岌 殺郭崇韜 及其二子于蜀。戊寅,契丹 使梅
老 鞋里來。庚辰,殺其弟睦王 存乂 及河中 護國軍節度 使李繼麟,滅其族。乙酉,沙州 曹義
金 遣使者來。丙戌,回鶻 阿咄欲遣使者來。丁亥,殺李繼麟之將史武、薛敬容、周唐殷、楊師太、
王景、來仁、白奉國,皆滅其族。
二月己丑,宣徽南院使宣徽南院使 李紹宏 為樞密使樞密使 。癸巳,鄴都 軍將軍將 趙在禮 反于貝州 。甲午,畋
于冷泉 。趙在禮 陷鄴都 ,武寧軍節度 使李紹榮討之。邢州 軍將軍將 趙太反,東北靣招討使招討使 李紹
真討之。甲辰,成德軍節度 使李嗣源 討趙在禮 。
三月,趙太伏誅。李嗣源 反。博州 守將翟建自稱刺史刺史 。甲子,殺王衍 ,滅其族。乙丑,如汴
州 。壬申,次滎澤 。龍驤 指揮軍使軍使 姚彥溫 以前鋒 軍叛降于李嗣源 。嗣源 入于汴州 。甲
戌,至自萬勝。從馬直指揮使指揮使 郭從謙 反。
夏四月丁亥朔,皇帝崩 。
主 名 名 葬
主 葬 政
文 名 號 主 文
主
文 名
主 名 地 武 名 文
政 政 主
政 名 名 名 名
名 主 名 主 名 主 名 主 名 主
名 主 名 主
主 名 名 政
名 主 名 地 地 地
名 政
文 名 文 地 武 名 地
地 名 地 地 地 武 文
地 名 名
名 地 文 名
地 地 军 文 名 营 名 名 地
武 名
葬
4 / 5
https://taolang.club/doc/218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5 / 5
https://taolang.club/doc/218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
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
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helloiac
 
舊五代史 084 卷八十四 晉書十 少帝紀第四
舊五代史 084 卷八十四 晉書十 少帝紀第四舊五代史 084 卷八十四 晉書十 少帝紀第四
舊五代史 084 卷八十四 晉書十 少帝紀第四helloiac
 
新唐書 147 卷一百四十一 列傳第六十六
新唐書 147 卷一百四十一 列傳第六十六新唐書 147 卷一百四十一 列傳第六十六
新唐書 147 卷一百四十一 列傳第六十六helloiac
 
新五代史 70 卷七十 東漢世家第十
新五代史 70 卷七十 東漢世家第十新五代史 70 卷七十 東漢世家第十
新五代史 70 卷七十 東漢世家第十helloiac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helloiac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helloiac
 
周書 24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六 盧辯
周書 24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六 盧辯周書 24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六 盧辯
周書 24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六 盧辯helloiac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helloiac
 
遼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二國外記
遼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二國外記遼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二國外記
遼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二國外記helloiac
 
宋書 078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宋書 078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宋書 078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宋書 078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helloiac
 
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
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
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helloiac
 
隋書 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六
隋書 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六隋書 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六
隋書 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六helloiac
 
舊五代史 003 卷三 梁書三 太祖紀第三
舊五代史 003 卷三 梁書三 太祖紀第三舊五代史 003 卷三 梁書三 太祖紀第三
舊五代史 003 卷三 梁書三 太祖紀第三helloiac
 
宋史 086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
宋史 086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宋史 086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
宋史 086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helloiac
 
遼史 024 卷二十四 本紀第二十四 道宗四
遼史 024 卷二十四 本紀第二十四 道宗四遼史 024 卷二十四 本紀第二十四 道宗四
遼史 024 卷二十四 本紀第二十四 道宗四helloiac
 
舊唐書 070 卷六十六 列傳第十六
舊唐書 070 卷六十六 列傳第十六舊唐書 070 卷六十六 列傳第十六
舊唐書 070 卷六十六 列傳第十六helloiac
 
周書 08 卷八 帝紀第八 靜帝
周書 08 卷八 帝紀第八 靜帝周書 08 卷八 帝紀第八 靜帝
周書 08 卷八 帝紀第八 靜帝helloiac
 
陳書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陳書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陳書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陳書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helloiac
 
明史 022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熹宗
明史 022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熹宗明史 022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熹宗
明史 022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熹宗helloiac
 
梁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
梁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梁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
梁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helloiac
 

What's hot (20)

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
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
宋史 270 卷二百七十 列傳第二十九
 
舊五代史 084 卷八十四 晉書十 少帝紀第四
舊五代史 084 卷八十四 晉書十 少帝紀第四舊五代史 084 卷八十四 晉書十 少帝紀第四
舊五代史 084 卷八十四 晉書十 少帝紀第四
 
新唐書 147 卷一百四十一 列傳第六十六
新唐書 147 卷一百四十一 列傳第六十六新唐書 147 卷一百四十一 列傳第六十六
新唐書 147 卷一百四十一 列傳第六十六
 
新五代史 70 卷七十 東漢世家第十
新五代史 70 卷七十 東漢世家第十新五代史 70 卷七十 東漢世家第十
新五代史 70 卷七十 東漢世家第十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周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三十一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宋史 343 卷三百四十三 列傳第一百〇二
 
周書 24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六 盧辯
周書 24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六 盧辯周書 24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六 盧辯
周書 24 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六 盧辯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明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一百五十一
 
遼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二國外記
遼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二國外記遼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二國外記
遼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四十五 二國外記
 
宋書 078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宋書 078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宋書 078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宋書 078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十八
 
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
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
舊五代史 097 卷九十七 晉書二十三 列傳第十二
 
隋書 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六
隋書 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六隋書 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六
隋書 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二十六
 
舊五代史 003 卷三 梁書三 太祖紀第三
舊五代史 003 卷三 梁書三 太祖紀第三舊五代史 003 卷三 梁書三 太祖紀第三
舊五代史 003 卷三 梁書三 太祖紀第三
 
宋史 086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
宋史 086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宋史 086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
宋史 086 卷八十六 志第三十九 地理二
 
遼史 024 卷二十四 本紀第二十四 道宗四
遼史 024 卷二十四 本紀第二十四 道宗四遼史 024 卷二十四 本紀第二十四 道宗四
遼史 024 卷二十四 本紀第二十四 道宗四
 
舊唐書 070 卷六十六 列傳第十六
舊唐書 070 卷六十六 列傳第十六舊唐書 070 卷六十六 列傳第十六
舊唐書 070 卷六十六 列傳第十六
 
周書 08 卷八 帝紀第八 靜帝
周書 08 卷八 帝紀第八 靜帝周書 08 卷八 帝紀第八 靜帝
周書 08 卷八 帝紀第八 靜帝
 
陳書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陳書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陳書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陳書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七
 
明史 022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熹宗
明史 022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熹宗明史 022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熹宗
明史 022 卷二十二 本紀第二十二 熹宗
 
梁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
梁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梁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
梁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九
 

Similar to 新五代史 05 卷五 唐本紀第五

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helloiac
 
新唐書 144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
新唐書 144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新唐書 144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
新唐書 144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helloiac
 
新五代史 04 卷四 唐本紀第四
新五代史 04 卷四 唐本紀第四新五代史 04 卷四 唐本紀第四
新五代史 04 卷四 唐本紀第四helloiac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helloiac
 
後漢書 116 志第十六 五行四
後漢書 116 志第十六 五行四後漢書 116 志第十六 五行四
後漢書 116 志第十六 五行四helloiac
 
新唐書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新唐書 005 卷五 本紀第五新唐書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新唐書 005 卷五 本紀第五helloiac
 
明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景帝
明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景帝明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景帝
明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景帝helloiac
 
新五代史 65 卷六十五 南漢世家第五
新五代史 65 卷六十五 南漢世家第五新五代史 65 卷六十五 南漢世家第五
新五代史 65 卷六十五 南漢世家第五helloiac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helloiac
 
舊唐書 214 卷二百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舊唐書 214 卷二百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舊唐書 214 卷二百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舊唐書 214 卷二百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helloiac
 
明史 135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
明史 135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明史 135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
明史 135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helloiac
 
晉書 005 卷五 帝紀第五
晉書 005 卷五 帝紀第五晉書 005 卷五 帝紀第五
晉書 005 卷五 帝紀第五helloiac
 
梁書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六
梁書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六梁書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六
梁書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六helloiac
 
宋書 066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宋書 066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宋書 066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宋書 066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helloiac
 
舊五代史 106 卷一百〇六 漢書八 列傳第三
舊五代史 106 卷一百〇六 漢書八 列傳第三舊五代史 106 卷一百〇六 漢書八 列傳第三
舊五代史 106 卷一百〇六 漢書八 列傳第三helloiac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helloiac
 
北齊書 02 卷二 帝纪第二 神武下
北齊書 02 卷二 帝纪第二 神武下北齊書 02 卷二 帝纪第二 神武下
北齊書 02 卷二 帝纪第二 神武下helloiac
 
宋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
宋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宋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
宋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helloiac
 

Similar to 新五代史 05 卷五 唐本紀第五 (18)

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新唐書 157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七十六
 
新唐書 144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
新唐書 144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新唐書 144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
新唐書 144 卷一百三十八 列傳第六十三
 
新五代史 04 卷四 唐本紀第四
新五代史 04 卷四 唐本紀第四新五代史 04 卷四 唐本紀第四
新五代史 04 卷四 唐本紀第四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後漢書 116 志第十六 五行四
後漢書 116 志第十六 五行四後漢書 116 志第十六 五行四
後漢書 116 志第十六 五行四
 
新唐書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新唐書 005 卷五 本紀第五新唐書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新唐書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明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景帝
明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景帝明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景帝
明史 011 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 景帝
 
新五代史 65 卷六十五 南漢世家第五
新五代史 65 卷六十五 南漢世家第五新五代史 65 卷六十五 南漢世家第五
新五代史 65 卷六十五 南漢世家第五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舊唐書 061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舊唐書 214 卷二百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舊唐書 214 卷二百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舊唐書 214 卷二百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舊唐書 214 卷二百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明史 135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
明史 135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明史 135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
明史 135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三
 
晉書 005 卷五 帝紀第五
晉書 005 卷五 帝紀第五晉書 005 卷五 帝紀第五
晉書 005 卷五 帝紀第五
 
梁書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六
梁書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六梁書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六
梁書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六
 
宋書 066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宋書 066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宋書 066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宋書 066 卷六十六 列傳第二十六
 
舊五代史 106 卷一百〇六 漢書八 列傳第三
舊五代史 106 卷一百〇六 漢書八 列傳第三舊五代史 106 卷一百〇六 漢書八 列傳第三
舊五代史 106 卷一百〇六 漢書八 列傳第三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新唐書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北齊書 02 卷二 帝纪第二 神武下
北齊書 02 卷二 帝纪第二 神武下北齊書 02 卷二 帝纪第二 神武下
北齊書 02 卷二 帝纪第二 神武下
 
宋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
宋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宋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
宋史 263 卷二百六十三 列傳第二十二
 

More from helloiac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helloiac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helloiac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helloiac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helloiac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helloiac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helloiac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新五代史 05 卷五 唐本紀第五

  • 1. 文档信息  新五代史  05 / 74  49 段 3536 字  452 种 625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唐本紀第五 新五代史 05 卷五 [北宋]歐陽修 ←04 卷四 唐本紀第四 06 卷六 唐本紀第六→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新五代史 / 05 卷五 唐本紀第五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同光元年[923] 1 天祐五年[913] 1 地点 鎮州 7 太原 7 邢州 5 汴州 5 潞州 4 魏州 4 北都 3 人物 李嗣源 10 周德威 6 郭崇韜 6 存審 5 張文禮 4 閻寶 4 克用 4 友謙 4 文官 節度使 4 刺史 3 中書侍郎 2 武官 軍將 3 留後 2 司戶參軍 2 其他 契丹 6 戰死 3 昭宗 3 目錄 0 1 2 3 卷五 唐本紀第五 存勗 ,克用 長子也。初,克用 破孟方立 于邢州 ,還軍上黨 ,置酒三垂崗,伶人伶人 奏百年 歌 ,至于衰老之際,聲甚悲,坐上皆悽愴。時存勗 在側,方五歲,克用 慨然捋鬚,指而笑曰: 「吾行老矣,此奇兒也,後二十年,其能代我戰于此乎!」存勗 年十一,從克用 破王行瑜 ,遣獻 捷于京師,昭宗 異其狀貌,賜以鸂鶒 巵、翡翠 盤,而撫其背曰:「兒有奇表,後當富貴,無忘予 家。」及長,善騎射,膽勇過人,稍習春秋 ,通大義,尤喜音聲歌舞俳優俳優 之戲。 天祐五年[913]正月,即王位于太原 。叔父克寧 殺都虞候都虞候 李存質 ,倖臣史敬鎔 告克寧 謀 叛 。二月,執而戕之,且以先王之喪、叔父之難告周德威 ,德威 自亂栁還軍太原 。梁夾城 兵聞 晉有大喪 ,德威 軍且去,因頗懈。王謂諸將曰:「梁人幸我大喪 ,謂我少而新立,無能為也,宜 乘其怠擊之。」乃出兵趨上黨 ,行至三垂崗,歎曰:「此先王置酒處也!」會天大霧晝暝,兵行霧 中,攻其夾城 ,破之,梁軍大敗,凱旋告廟。九月,蜀王 王建 、岐王 李茂貞 及楊崇本 攻梁大 安,晉亦遣周德威 攻其晉州 ,敗梁軍于神山。 六年,劉知俊 叛梁,來乞師,王自將至陰地關 ,遣周德威 攻晉州 ,敗梁軍于蒙阬。七年冬,梁 遣王景仁 攻趙,趙王 王鎔 來乞師,諸將皆疑鎔詐,未可出兵,王不聽,乃救趙。八年正月,敗梁 軍于栢郷,斬首 二萬級,獲其將校三百人,馬三千匹。進攻邢州 ,不下,留兵圍之,去,攻魏。別 遣周德威 徇梁夏津 、高唐 ,攻博州 ,破東武、朝城 ,遂擊黎陽 、臨河、淇門 ,掠新郷、共 城 。 名 名 名 名 地 地 文 作 名 名 名 名 名 號 然 然 作 文 地 名 武 名 名 名 法 名 名 地 军 礼 名 礼 地 军 主 名 主 名 名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主 名 法 地 名 名 地 地 地 名 地 地 1 / 5 https://taolang.club/doc/218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燕王 劉守光 聞晉攻梁深入,乃大治兵 ,聲言助晉,王患之,乃旋師。七月,會趙王 王鎔 于承天 軍 。劉守光 稱帝于燕。九年正月,遣周德威 會鎮、定以攻燕,守光 求救於梁,梁軍攻趙,屠棗 疆,李存審 擊走之。八月,朱友謙 以河中 叛于梁來降,梁遣康懷英 討友謙 ,友謙 復臣于梁, 而亦陰附于晉。十年十月,劉守光 請降,王如幽州 ,守光 背約不降,攻破之。十一年,殺燕王 劉 守光 于太原 ,用其父仁恭 于鴈門 。於是趙王 王鎔 、北平王 王處直 奉冊推王為尚書令尚書令 , 始建行臺 。七月,攻梁邢州 ,戰于張公橋 ,晉軍大敗。 十二年,魏州 軍亂,賀德倫 以魏、博二州叛于梁來附。王入魏州 ,行至永濟 ,誅其亂首張彥,以 其兵五百自衛,號帳前銀槍軍。六月,王兼領魏博 節度使節度使 。取德州 。七月,取澶州 。劉鄩 軍 于洹水 ,王率百騎覘其營,遇鄩伏兵 圍之數重,決圍而出,亡七八騎。八月,梁復取澶州 ,晉軍 與鄩對壘于莘,晉軍數挑戰,鄩閉壁不出。十三年正月,王留李存審 于莘,聲言西歸。鄩聞晉王 且 去,即引兵擊魏,攻城東。王行至貝州 ,返擊鄩,大敗之,追至于故元城 ,又敗之,鄩走黎 陽 。三月,攻梁衛州 ,降其刺史刺史 米昭;克礠州,殺其刺史刺史 靳昭。四月,克洺州 。八月,圍邢 州 ,降其節度使節度使 閻寶 。梁張筠 弃相州 、戴思遠 弃滄州 而逃,遂取二州,而貝州 人殺梁守 將張源德 ,以城降。 契丹 寇蔚州 ,執振武節度使節度使 李嗣本 。十四年,契丹 寇新州 ,遂寇幽州 ,李嗣源 擊走之。 冬,梁謝彥章 軍于楊劉。十二月,攻楊劉,王自負芻 以堙壍,遂破之。十五年正月,梁、晉相距于 楊劉,彥章 決河水以隔晉軍。六月,渡水擊彥章 ,破其四寨。八月,大閱 于魏,合盧龍 、橫海、 昭義、安國及鎮、定之兵十萬、馬萬 匹,軍于麻家渡 。謝彥章 軍于行臺 。十二月,進軍臨濮 , 梁軍追之,戰于胡栁,晉軍大敗,周德威 死之。梁軍暮休于土山 ,晉軍復擊,大敗之,遂軍德勝, 為夾寨。十六年正月,王兼領盧龍軍節度 使。梁王瓚 攻德勝南城,不克。十月,廣德勝北城。十二 月,敗梁軍于河南 。十七年,朱友謙 襲同州 ,梁遣劉鄩 擊友謙 ,李存審 敗梁軍于同州 。 十八年正月,魏州 僧傳真獻唐受命寶一。趙將張文禮 弒其君鎔,文禮 來請命。二月,以文禮 為鎮 州 兵馬留後留後 。三月,河中 節度使節度使 朱友謙 、昭義軍節度 使李嗣昭 、橫海軍節度 使李存 審 、義武軍節度 使王處直 、安國軍節度 使李嗣源 、鎮州 兵馬留後留後 張文禮 、領天平軍節 度 使閻寶 、大同軍節度 使李存璋 、振武軍節度 使李存進 、匡國軍節度 使朱令德,請王即皇 帝位,王三辭,友謙 等三請,王曰:「予當思之。」 八月,遣趙王 王鎔 故將符習 及閻寶 、史建瑭 等攻張文禮 於鎮州 。建瑭 取趙州 。張文 禮 卒,其子處瑾閉城拒守。九月,建瑭 戰死 。十月,梁戴思遠 攻德勝北城,李嗣源 敗之于戚 城 。王處直 叛附于契丹 ,其子都幽處直 以來附。十二月,契丹 寇涿州 ,遂寇定州 。 十九年正月,敗契丹 于新城、望都 ,追奔 至于幽州 。三月,閻寶 敗于鎮州 ,以李嗣昭 代 之。四月,嗣昭 戰死 ,以李存進 代之。八月,梁取衛州 。九月,存進 敗鎮人于東垣,存進 戰 死 。十月,李存審 克鎮州 。王兼領成德軍節度 使。 同光元年[923]春三月,李繼韜 以潞州 叛附于梁。 夏四月己巳,皇帝即位,大赦,改元,國號唐。行臺左丞行臺左丞 相豆盧革 為門下侍郎門下侍郎 ,右丞相右丞相 盧 程 為中書侍郎中書侍郎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中門使中門使 郭崇韜 、昭義監軍監軍 張居翰 為樞密使樞密使 。以魏 州 為東京,太原 為西京 ,鎮州 為北都 。 主 名 军 主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主 名 地 名 地 主 名 主 名 文 衙 地 地 地 名 地 地 名 文 地 地 名 地 军 地 名 主 地 地 名 地 文 文 地 地 文 名 名 地 名 地 地 名 政 地 文 名 政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礼 地 名 地 名 衙 地 名 地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名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地 武 地 文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武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主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地 名 名 葬 名 名 地 名 政 名 政 地 地 政 地 军 地 名 地 名 名 葬 名 地 名 名 葬 名 地 地 名 地 文 名 文 文 名 文 文 文 名 文 名 文 地 地 地 地 地 2 / 5 https://taolang.club/doc/218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閏月,追尊 祖考 為皇帝,妣為皇后 :曾祖 執宜、祖妣崔氏 皆謚曰照烈 ,廟號 懿祖 ;祖國 昌、祖妣秦氏皆謚曰文景,廟號 獻祖 ;考謚曰武,廟號 太祖 。立廟 于太原 ,自唐高祖 、太 宗 、懿宗 、昭宗 為七廟 。壬寅,李嗣源 取鄆州 。 五月辛酉,梁人取德勝南城。 六月,及王彥章 戰于新壘,敗之。是月,盧程 罷。 秋八月,梁人克澤州 ,守將裴約 死之。 九月戊辰,李嗣源 及王彥章 戰于遞坊,敗之。 冬十月壬申,如鄆州 以襲梁。甲戌,取中都 。丁丑,取曹州 。己卯,滅梁。敬翔 自殺。丙 戌,貶鄭珏 為萊州 司戶參軍司戶參軍 ,蕭頃 登州 司戶參軍司戶參軍 ;殺李振 、趙巖 、張漢傑 、朱珪 , 滅其族。己丑,德音 降死罪囚,流已下原之。 十一月乙巳,復北都 為鎮州 ,太原 為北都 。丙辰,復汴州 為宣武軍 。丁巳,尚書左丞尚書左丞 趙 光胤 為中書侍郎中書侍郎 ,禮部侍郎禮部侍郎 韋說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戊午,新羅國王 金朴英遣使者來。辛 酉,復永平軍 為西都 。甲子,如洛京。 十二月庚午朔,至自汴州 。辛巳,李繼韜 伏誅。繼韜 之弟繼達殺其兄繼儔 于潞州 。壬辰,畋 于伊闕。 二年春正月,河南尹河南尹 張全義 及諸鎮進暖殿物。己酉,求唐宦者。庚戌,新羅國王 金朴英及其泉 州 節度使王 逢規皆遣使者來。乙卯,渤海國王 大諲譔使大禹謨 來。庚申,如河陽 。辛酉,至 自河陽 。丁卯,七廟 神主 至自太原 ,祔于太廟。朝獻于太微 宮。戊辰,享于太廟。 二月己巳朔,有事于南郊,大赦。癸酉,羣臣上尊號 曰昭文睿武 光孝皇帝 。戊寅,幸李嗣 源 第。癸未,立劉氏 為皇后 。 三月己酉,党項 來。庚戌,賜從平汴州 及入洛南 郊立仗軍士等功臣。庚申,工部郎中工部郎中 李塗為檢 視諸陵使陵使 。潞州 將楊立 反。 夏五月壬寅,教坊使教坊使 陳俊 為景州刺史景州刺史 ,內園裁接使儲德源為憲州刺史憲州刺史 。丙辰,渤海國王 大諲 譔遣使者來。丙寅,李嗣源 克潞州 。 六月丙子,楊立 伏誅。己丑,封回紇 王仁美 為英義可汗。 秋七月己酉,如雷山 賽天神。 八月,大雨霖 ,河溢。 九月壬子,置水于城門,以禳熒惑 。甲寅,幸郭崇韜 第。丙辰,黑水遣使者來。 冬十月癸未,左熊威 軍將軍將 趙暉 妻一產三男子。 十一月癸卯,畋于伊闕。丙午,至自伊闕。丁巳,回鶻 使都督都督 安千想來。 十二月庚午,及皇后 幸張全義 第。 三年春正月庚子,如東 京,毀即位壇為鞠場。 二月己巳,聚鞠于新場 。乙亥,射鴈于王莽河 。辛巳,突厥 渾解樓、渤海國王 大諲譔皆遣使者 來。射鴈于北郊。乙酉,射鴨于郭泊。庚寅,射鴈于北郊。 三月乙未,寒食 ,望祭 于西郊。庚申,至自東京。辛酉,改東京為鄴都 ,以洛京為東都 。 礼 礼 主 亲 名 名 礼 號 礼 號 礼 號 礼 地 號 號 號 號 礼 名 地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地 地 地 名 名 地 武 名 地 武 名 名 名 名 法 地 地 地 地 地 地 文 名 文 文 名 文 主 地 地 地 名 名 名 地 文 名 主 地 主 主 名 地 地 礼 礼 地 天 礼 地 號 名 名 主 政 地 地 文 文 地 名 文 名 文 文 主 名 地 名 政 名 地 名 天 名 名 武 名 政 武 主 名 地 地 地 政 主 节 礼 地 地 3 / 5 https://taolang.club/doc/218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04 卷四 唐本紀第四 06 卷六 唐本紀第六→目錄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夏四月乙亥,及皇后 幸郭崇韜 、朱漢賔第。旱。庚寅,趙光胤 薨 。 五月丁酉,皇太妃 薨 ,廢朝五日。己酉,黑水、女真 皆遣使者來。 六月辛未,宗正卿宗正卿 李紓 為昭宗 、少帝 改卜園陵使園陵使 。括馬。 秋七月壬寅,皇太后 崩。 八月癸未,殺河南縣令河南縣令 羅貫 。 九月庚子,魏王 繼岌 為西川 四面行營都統行營都統 ,郭崇韜 為招討使招討使 以伐蜀。自六月雨至于是月。丁 巳,射鴈于尖山。 冬十月壬午,奚、吐渾 、突厥 皆遣使者來。戊子,葬貞簡太后 於坤陵。 十一月丁未,高麗 遣使者來。己酉,王衍 降。郭崇韜 殺王宗弼 及其弟宗渥、宗訓 ,滅其族。 十二月己卯,畋于白沙。癸未,至自白沙。 閏月辛亥,封弟存美 為邕王 ,存霸 永王 ,存禮 薛王 ,存渥 申王 ,存乂 睦王 ,存 確 通王 ,存紀 雅王 。 四年春正月壬戌,降死罪以下囚。甲子,魏王 繼岌 殺郭崇韜 及其二子于蜀。戊寅,契丹 使梅 老 鞋里來。庚辰,殺其弟睦王 存乂 及河中 護國軍節度 使李繼麟,滅其族。乙酉,沙州 曹義 金 遣使者來。丙戌,回鶻 阿咄欲遣使者來。丁亥,殺李繼麟之將史武、薛敬容、周唐殷、楊師太、 王景、來仁、白奉國,皆滅其族。 二月己丑,宣徽南院使宣徽南院使 李紹宏 為樞密使樞密使 。癸巳,鄴都 軍將軍將 趙在禮 反于貝州 。甲午,畋 于冷泉 。趙在禮 陷鄴都 ,武寧軍節度 使李紹榮討之。邢州 軍將軍將 趙太反,東北靣招討使招討使 李紹 真討之。甲辰,成德軍節度 使李嗣源 討趙在禮 。 三月,趙太伏誅。李嗣源 反。博州 守將翟建自稱刺史刺史 。甲子,殺王衍 ,滅其族。乙丑,如汴 州 。壬申,次滎澤 。龍驤 指揮軍使軍使 姚彥溫 以前鋒 軍叛降于李嗣源 。嗣源 入于汴州 。甲 戌,至自萬勝。從馬直指揮使指揮使 郭從謙 反。 夏四月丁亥朔,皇帝崩 。 主 名 名 葬 主 葬 政 文 名 號 主 文 主 文 名 主 名 地 武 名 文 政 政 主 政 名 名 名 名 名 主 名 主 名 主 名 主 名 主 名 主 名 主 主 名 名 政 名 主 名 地 地 地 名 政 文 名 文 地 武 名 地 地 名 地 地 地 武 文 地 名 名 名 地 文 名 地 地 军 文 名 营 名 名 地 武 名 葬 4 / 5 https://taolang.club/doc/2188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