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16
台灣民間信仰

扶搖子─陳摶老祖




指導老師:謝貴文 老師



  班級:四文二甲



 學號:1097163154
姓名:李美君




陳摶老祖
陳摶(872 年—989 年),字「圖南」 「扶搖子 「希夷先生」 希指視而不
                      ,號   」
                           、      (


見,夷指聽而不聞),常被尊稱為陳摶老祖、希夷祖師等。五代末,宋朝初期亳


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一說普州崇龕人(四川資陽市安岳、樂至一帶,一說


重慶市潼南縣),著名道士。生平事迹和出生時地眾說紛紜,難辨真偽。


 年少時,好讀經史百家之書,一見成誦,悉無遺忘,頗有詩名。舉進士不第


而遊歷名山,求仙訪道,長期隱居在武當山、華山和少華山。 《宋史·陳摶傳》
                           據        載:


呂洞賓曾「數來摶齋中 。 與譚峭為師友。
          」又        後周周世宗賜號白雲先生,宋太宗賜


號希夷先生。端拱二年(989 年)卒於蓮花峰。


《華嶽志》記載周世宗柴榮召見過陳摶一次,授大夫之職不就。陳摶聞知趙匡胤


登極,聞訊大笑墜驢曰:「天下這回定疊也!」宋太宗於太平興國年間曾詔陳摶


赴汴京,但始終拒絕在朝做官。宋太宗自作《詔華山處士陳摶》 「華岳多聞說,
                            詩:


知君是姓陳,雲間三島客,物外一閒人;丹鼎為活計,青山作近鄰,朕思親欲


往,社稷去無因 。
       」 還有一首《贈陳摶》 「曾向前朝出白雲,後來消息杳無聞 ,
                  詩:


如今若肯隨徵召,總把三峰乞與君 。
               」 宋太宗的使 臣葛守忠有《答陳摶》 「華岳
                                 詩:


三峰客,幽居不計年,煙霞為活計,雲水作家緣;種藥茅亭畔,栽松澗壑邊,


暫離仙洞去,可應帝王選 。
           」 陳摶作了一首《答使者辭不赴詔》 「九重特降紫袍 宣,
                            :


才拙深居樂靜緣,山色滿庭供畫幛,松聲萬壑即琴弦;無心享祿登台鼎,有意


學仙到洞天,軒冕浮雲絕念慮,三峰只乞睡千年」。使臣們的懇求下,陳摶只 得


勉強走一遭。到了汴京,太宗待之甚厚。宰相宋琪等問道:「先生得玄默修養之道
可以教人乎?」陳摶說:「山野之人於時無用,亦不知神仙黃白之事、吐納養生之


理,非有法術可傳。假令白日衝天,於世何益?今聖上龍顏秀異,有天人之表,


博達古今,深究治亂,真有道仁聖之主也。正君臣同心協德興化致治之秋,勤行


修鍊無出於此 。
      」 陳摶贈宋太宗「遠近輕重」四字,曰:「遠者遠招賢士,近者近 去


佞臣,輕者輕賦萬民,重者重賞三軍」,被賜號希夷先生。


 陳摶的周易先天圖說對宋朝理學有較大影響。後傳周敦頤,再傳邵雍,對易


學發展有很大的作用 《太極圖》
         。     最初由陳摶傳出,原叫《無極圖》,後傳周敦頤。


 陳摶通三教之學,多所師法。其學術思想繼承漢代以來的易學傳統,糅合黃


老思想、修鍊方術、儒家修養和佛教禪宗思維。他是北宋三教合流的首倡者,並且


對理學的興起有重要影響。


 在內丹方面,現存《陰真君還丹歌注》;實踐上,以睡功聞名於世,「不到黃


河心不死」就是典故於此。相傳紫微斗數及太極圖皆為他創。




睡仙陳摶

 華山在陝西省華陰縣南,為五嶽中的西嶽。華山主峰海拔達 1997 米,在五嶽


中高度僅次於北嶽恆山,而其山勢險峻,則雄冠五嶽之首,被譽為「奇險天下第


一山 。
  」
自古奇山出仙人,歷朝歷代都有很多的道士在華山隱居,仙風道骨,自在逍


遙,其中有一位最出名的道士叫陳摶,在民國以前時期的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


陳摶,字圖南,自號扶搖子,是五代宋初時期亳州真源人。陳摶很小時就有很多


奇特的經歷,他一生出來就是個啞巴,人們給他起了個名字 叫「啞孩兒」,一直


長到五、六歲還不會說話,要不是一個偶然的機遇,中國歷史上可能就少了很多


神仙的傳說、有趣的故事。六歲的一天,陳摶在水邊玩耍,突然來了一位自稱是


毛女的仙人,將陳摶抱到山裡,並用瓊漿餵他。之後陳摶便心竅開爽,智慧大開,


還會說話了。毛女將書一冊,放他懷內,又贈以詩云:「藥苗不滿笥,又更上危


巔。回指歸去路,相將入翠煙 」
             。 陳摶回到家中,忽然能念這四句詩出來,父母 大


驚!問道:「這四句詩,誰教你的?」陳摶說其緣故,就懷中取出書來看時,乃


是一本《周易 。
      》 陳摶便能成誦,就曉得八卦的大意。自此無書不覽,一本《周易 》,


坐臥不離。又愛讀《黃庭》
           、
           《老子》等書,已有出世的志向。十八歲時,父母雙亡 。


他把家財拋散,分贈給親族鄉黨。自只攜帶一只石鐺,往本縣隱山居住。後來夢


中見毛女授他以煉形歸氣、煉氣歸神、煉神歸虛之法,遂照此修行,足跡不入城


市。梁唐士大夫慕陳先生之名,如活神仙,想求一見都不可得。有拜訪者,先生


總是側臥,不與人交談。人見他鼾睡不起,只好歎息而去。


 人說第一個睡中得趣的,只有陳摶先生。有詩為證:昏昏黑黑睡中天,無暑


無寒也沒年。彭祖壽經八百歲,不比陳摶一覺眠。俗說陳摶一覺,睡了八百年。也


就是說他睡時多,醒時少。他曾兩隱名山,武當山和華山,四辭朝命,終身不近
女色,不親人事,所以步步清閒。而他這睡,也是仙家伏氣之法,非他人所能學


的。


 陳摶在武當山,隱於九石巖。忽然,有一日,有五個白鬚老叟來問《周易》八


卦之義。陳摶與之剖析微理,因見其顏如紅玉,就問他們導養之方。五老告之以


蟄法。為甚麼叫做蟄法?寒冬時,天氣伏藏,龜蛇之類,皆冬眠而不食。當初,


有一人因床腳損壞,偶然取來一龜來支住床腳;十年後移床,那龜還活著,這


就是服氣所致。陳摶得此蟄法,就能辟谷。或一睡數月不起。若沒有這蟄法,睡夢


中腹中飢餓,腸鳴起來,也要醒了。


 陳摶在武當山住了二十餘年,已七十餘歲。有一日,五老又來對陳摶說道:


「我們五人,是日月池中的五條龍。此地非先生所棲,我們受先生的講誨之益,


應當送先生到一個好在處 」
           。 於是命令陳摶:「閉上眼睛,不要睜開!」陳摶只 覺


兩足騰空,耳邊惟聞風雨之聲。頃刻間,腳跟著地,再開眼看時,不見了五老,


只見空中五條龍夭矯而逝。陳摶看那去處,是西嶽太華山石上,已不知走了多少


路,這就是神龍變化之妙。


 陳摶就留居在華山。太華山道士,見其所居之處沒有鍋灶,心中非常驚異,


悄悄地去觀察。更無他事,只有鼾睡而已。一天,陳摶數月不歸。道士懷疑他搬往


別處去了。後來在柴房中,忽見一物,走近一看,原來是先生。正不知幾時睡在


那裏的!搬柴的將柴禾堆積在他身上,直待燒柴將盡,方纔看見。又有一天,有


個樵夫在山下割草,見山凹裡有一個屍骸,屍骸上已積有一寸厚的塵埃。樵夫心
中起伶憫,就去搬動他去埋掉。提起來看時,卻認得是陳摶先生。樵夫道:「好個


陳摶先生,不知如何死在這裡?」只見先生把腰一伸,睜開雙眼,說道:「正睡


得快活,何人攪醒我來?」樵夫大笑。


 陳摶還能逆知人意。在他的齋中有一大瓢掛在壁上,道士賈休復想要它,陳


摶已明曉他的意思,對休復曰:「你來我處沒有別的目地,就是想要我的這只


瓢 」於是就叫侍者取來瓢,遞與他。
 。               休復大驚,以為遇到神人。有個叫郭沆的 ,


少居華陰,夜宿雲台觀。陳摶中夜時將他呼醒,讓他趕快回家,郭沆猶豫沒有回


去;等到天明時,陳摶說:「可以不用回去了 」
                    。 郭沆還是回家了,得知母中夜 時


母得心痛病幾死,一頓飯的功夫就好了。


 陳摶由於廣解眾疑,淨心不為世俗所動,老早就有了高尚的名聲。自然這名


聲也傳到了當時的後唐明宗皇帝那裏,明宗恨不得早日親眼一見,一次次派官


員帶親筆書信去催陳摶早日相見。陳摶初時不為所動,但對一次次的違抗聖旨也


感到不妥,於是便隨使者到了當時的京都洛陽。陳摶見了明宗,只是作揖,就是


不跪拜,使滿朝文武大驚失色,後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睡了過去。明宗不但沒有


在意,反而稱陳摶為奇人,隨後以貴賓禮節相待,將陳摶送到專門接待聖賢的


禮賢賓館。明宗有意勸陳摶當朝為官,為說動陳摶,著實下了一番工夫,但陳摶


對高官厚祿,心如止水。最後明宗在大臣的建議下,以色誘惑陳摶,挑選絕色美


女三人,送至陳摶住處。誰知陳摶對美女眼都不眨一下,獨自一人睡到大天亮。


天明時分,陳摶修書一封給明宗:「雪為肌體玉為腮,多謝君王送得來。處士不
興巫峽夢,空煩神女下陽台 」
            。 交給三女,然後與明宗不辭而別,飄然出門而去 。


 周世宗也早就知道陳摶為高人,曾想方設法親自召見,請陳摶給其預測國運。


陳摶不便推脫,但天機不可洩,只得送周世宗四句詩,讓周世宗自己去悟:「好


塊木頭,茂盛無賽。若要長久,添重寶蓋 」 這四首詩,本是關於趙匡胤建立 宋
                  。


朝的事,但周世宗沒這悟性,把它全理解歪了。世宗一看,自己姓柴,名榮,木


頭茂盛正好和自己的姓名一致,詩中又有「長久」二字,以為自己的江山可以繁


榮昌盛萬萬年,心中大喜,對陳摶感激不盡,當下授予陳摶以最高品的爵位,


陳摶自然婉言謝絕。周世宗對陳摶之超凡脫俗,極為感慨,給陳摶賜號「白雲先


生。
」 從此,」白雲先生」的名聲便傳遍了天下。後來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代周 為


帝,建立大宋朝,那四句詩才解了謎 木」
                。
                「  字添上一個寶蓋不就是一個」 「字 嗎,
                                宋


宋代周,宋朝國運長久,陳摶早就知道了。


 原來在後唐末年,契丹發兵入侵,百姓紛紛往內地避亂。一天,陳摶閒著無


事在大街上溜躂,看到一個逃難的婦女,很吃力的挑著一個竹籃在路上走,竹


籃裡坐著兩個孩子。陳摶一看,便自言自語賦詩兩句:「莫言皇帝少,皇帝上擔


挑」,那婦女不知緣由,自然沒有理會。但這兩個孩子可不是一般的孩子,那大


的就是後來的宋太祖趙匡胤,那小的就是後來的宋太宗趙匡義,那擔著竹籃的


婦女,就是後來的杜太后。陳摶在宋朝建立二十五六年前,就已經識破了宋朝的


真命天子。


 還有一次,陳摶在長安遇到當時在一塊飲酒的趙匡胤兄弟和趙普三人,陳摶
將趙普推下酒席說:「你不過是個紫微星邊上的一個小星,竟敢坐在上位。 」趙


匡胤自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經人介紹知道是『白雲先生陳摶』來了。趙匡胤見


機不可失,便請陳摶預測前程,陳摶不便點破,只是說:「你弟兄兩個的星,比


他可要大的多!」趙匡胤從此之後便自負了許多。


 後來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披黃袍、即帝位時,陳摶正好騎驢路過華陰縣,


聽到消息後,馬上在驢背上拍掌大笑。眾人都感到奇怪,問他笑甚麼,陳摶便說:


「你們百姓真是造化,從今以後天下太平了 」 這個事,後來成了歷史上一個 很
                   。


有名的故事。


 宋太祖去世後,宋太宗趙匡義即位,每每慾請高人陳摶指點,有恐陳摶不來,


便約定相見時陳摶不必行臣子之禮節。陳摶見狀,只得去東京,與太宗在便殿想


見。 太宗問陳摶修養之道。陳摶說:「天子以天下為一身,假令白日昇天,竟何


益於百姓?今君明臣良,興化勤政,功德被乎八荒,榮名流於萬世。修煉之道,


無出於此。」 太宗見此,自是更加敬重 。


 後來太宗發兵征伐河東,派人問陳摶此仗能否打勝,先生在使者手掌中,寫


了一個「休」字,太宗知道後,當然不會高興,但大軍已經開拔,卻也無可奈何。


再遣人問先生時,只見他閉目而睡,鼾搜之聲,直達戶外。第二天再去看,仍然


如此。一連睡了三個月,不曾起身。三個月之後,征伐河東的軍將,果然無功而


返。


 到端拱五年的時候,太宗皇帝已經年邁,還沒有立太子,心裏非常著急。長
子因犯過失已被太宗廢為庶民,太宗於是想立三子襄王元侃為太子,但又不知


道他有沒有這樣的福份,能否擔當此重任,於是便決定先請教陳摶,再作決斷。


事也湊巧,太宗剛有這個念頭,就有內侍通告說:「有太華山處士陳摶叩宮門求


見」
。 太宗心想怎會這麼巧,立刻召見陳摶。太宗問:「先生來幹甚麼?」陳摶說 :


「老夫知道陛下胸中有疑惑,因此特來相助 」
                   。 太宗大笑:「我早就知道先生有 前


知之術,今天之事果然應驗,我現在還沒有立太子,襄王元侃,寬仁慈愛,有


帝王的風度,但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福份,因此麻煩先生到襄府看一看。」陳 摶


一聽這有啥難的,便直奔襄府,但剛走到襄府門口就回來了。太宗奇怪的問:


「朕麻煩先生到襄府看相,怎麼不看反而回來了?」陳摶說:「老夫已看過了。襄


府門前,所有奉役奔走的人,都有將相的福分,何必還要見襄王呢?」 太宗一


聽,便打定了主意。 第二天便宣詔,立襄王元侃為太子,這就是後來的真宗皇


帝。


 端拱初年,陳摶忽然對弟子賈德升說:「你可在張超谷鑿一石室,吾我要安


息了 」
  。 二年秋的七月,石室鑿成,先生同弟子人前往觀之。其巖最高,望下雲 煙


如翠。先生指道:「此毛女所謂『相將入翠煙』也,吾的歸處即在此?」話還未說完,


屈膝而坐,讓門人離去。右手支頤,閉目而逝。年一百一十八歲。弟子環守其屍,


到第七日,陳摶容色如生,肢體溫軟,異香撲鼻。弟子將他放進石匣;用數丈鐵


鎖將石匣束住,放置於石室。弟子們剛離開,岩石自行崩塌,遂成陡絕之勢。有


五色雲,封住谷口,彌月不散。後人稱其處為希夷峽。
後曾與陳摶有來往的八仙之一呂洞賓雲遊雲台觀去拜望陳摶時,見人去室空,


曾題《哭陳先生》詩一首,詩云:




天網恢恢萬象疏,和身親來華山區。


寒雲去後留殘月,春雪來時間太虛。


六洞真人歸紫府,千年鸞鶴老蒼梧。


自從遺卻先生後,南北東西少丈夫。


(出自《警世通言》《宋史 》)




陳摶與張伯端之發展修丹理論

  在北宋雖有像林靈素這樣阿諛朝庭.怪力亂神的道士,但也出現有宋初的


陳摶和神宗時的張伯端等一些煉養士和思想家。他們擺脫了迂怪詭譎之談,而是


遠承魏伯陽《周易參同契》的修丹與天地造化同途,模擬自然的修煉理論;近繼


劉知古.彭曉.呂洞賓的內丹修煉術,進一步推天道以明人事,闡發.推進道


教的煉養理論與內丹道。如陳摶作《無極圖》筏圖式,探究生命的起源,以尋延年


益壽之方,既發明了煉養內丹的五個階段.境界,也使內丹煉養術更具有了哲


理色彩。張伯端撰《悟真篇》,結合其實踐體驗,進一步闡明煉養內丹之方法及描


述煉養內丹過程中的種種表徵。他們都使道教的煉養理論及方法深入了一步,對


後世道教有著重大影響;不僅如此他們的學術思想對宋代的學術思想也有著深
大影響。




  據《宋史.陳摶傳》記載:


  陳摶字圖南,毫州真源人。……唐長興中舉進士不第,遂不求祿仕.以山水


為樂。自言嘗遇孫君仿.赱皮處士,二人者高尚人也,語摶曰:武當山九室岩可


以隱居摶往棲焉。因服氣辟谷歷廿餘年,但日飲酒數杯,移居華山雲台觀,又止


少華石室,每寢處多百餘日不起。周世宗好黃術,有以摶名聞者。顯德三年(九


五六年),命華州送至闕下,留止禁中月餘,從容問其術,摶對曰:陛下為四


海之主,當以政治為念,奈何留意黃白之事乎;世宗不之責,命為諫議大夫。固


辭不受……。




到了宋太宗時,於太平興國(九七七至九八四年)中來朝,九年(九八四年)


復來朝,宋太宗說他是獨善其身,不干勢行的方外之士。陳摶在華山住了四十多


年,這時已是近百歲的人了。中書宋琪問道於陳摶。


  先生得玄默修蒹之道,可以教人乎?對曰:摶山野之人,於時無用,亦不


知神仙黃白之事,吐納養生之理,非有方術可傳,假令白日沖天,亦何益於世?


今聖上龍顏秀異,有天人之表,博達古今,深究治亂,真有道仁聖之主也。正君


臣協心同德興化政治之秋,勤行修煉,無出於此。琪等稱善。


 宋琪以其語告白於宋太宗,太宗益重陳摶,下詔賜號希收夷先生。陳摶歿於
端拱二年(九八九年)七月廿二日。


  陳摶是繼陶弘景.司馬承禎之後。道教徙中出現的卓越學者 宋史.陳摶 傳》
                            。
                            《


云:


  摶好讀《易》,手不釋卷。常自號扶搖子。 《指玄篇》
                     著     八十一章,主導養及還


丹之事。宰相王溥亦著八十一章以箋其旨。 《三峰寓言》 《高陽集》 《釣潭集》
                   又有     及     .


詩六百餘首。


 又據《宋史.藝文誌》著錄,易類有陳摶著《赤松子八誡錄》一卷(道家書類).


《指玄篇》一卷(道家吐納類).《九室指玄篇》一篇(道家外丹類).《人倫風鑒》


(又稱《龜鑒》)一卷(五行相法類);宋釋志磐《佛祖統記》卷四十三記載:陳


摶得麻衣道者《正易心法》,為之注釋;《宋史.朱震傳》記載:陳摶以《先天圖》


傳種放,種放傳穆修,種放又以《河圖》 《洛書》
                  .    傳李溉,穆修以《太極圖》傳周


敦頤,這些圖式均出自陳摶;清朱彝尊《太極圖授受考》謂,陳摶居華山,曾以


《無極圖》刊諸石。陳摶的著作很多,但大多已亡佚了,不過宋明以來的有關著作


中尚保存有引述的文與圖,可資研究。


  陳摶一生致力於養生之道,他對道教煉養理論箕方法的發展,主要表現在


他創作的一系列圖示中;而在眾多的圖式中,最有代表意義,又影響最大.傳


論最多的,便是他曾刻於華山石壁的《無極圖 。
                    》 五代(九0七至九六0年)以 後,


出現了以圖式解析《易》理的圖學哲學思想。其首創者便是陳摶。清初黃宗炎在所


撰《太極圖說辨》中便說:圖學從來,出於圖南。不過陳摶乃是假《易》理而論仙道。
自從宋周敦頤得自陳摶所傳圖式後,作《太極圖說》,爾後授受漸廣,演繹者日


多,各種各樣的圖式紛紛出現,皆自稱其哲理精髓,總攝於自己所設計的圖式。


總之這許多的圖式,都是這些學者們所設計的模式論的圖式,以及道教煉養士


們的修真理論與方法的圖式。陳摶的《無極圖》則兼有之。清初黃宗炎《易學辨惑.


太極圖說辨》中有一段文字說明此《無極圖》的源流及其含意:


  辨曰:此圖本名《無極圖》,陳圖南刻於華山石壁,列此名位。創自河上公,


魏伯陽得之著《參同契》,鍾離權得之以授呂洞賓,洞賓後與圖南同隱華山,因


以授陳。陳又受《先天圖》於麻衣道者,皆以授種放。放以授穆修與僧壽涯。修以


《先天圖》授李挺之。挺之以授邵天叟,天叟以授堯夫。 《無極圖》
                         修以    授周茂權,


茂權又得先天地之偈於壽涯。乃方式修煉之術。其義自下而上,以明逆則成丹之


法。……就其圖而述之,其最下一○名為元(玄)牝之門。元牝即谷神也,牝者窮


也,谷者虛也。……修煉之家,以元牝谷神為人身命門兩腎宣隙之處,氣由所生,


是為祖氣,凡人五官百骸之運用知覺,皆根於此。於是提其祖氣,上升為上一○,


名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有形之精,化為微芒之氣;煉依希呼吸之氣,化為


出有入無之神,便貫於五臟六腑而為中(三五至精圖),名為五氣朝元。行之而


得也,則水火交媾,而為又其上之圖,名為取坎填离,乃成聖胎。又使復還於元


始,而為最上之一○,名為煉神還虛,復歸無極,而功用至矣。蓋始於得窮,次


於煉己,次於和合,次於得藥,終於脫胎,誠仙真求長生之秘術也。


 他對道教清修派(或稱丹鼎派)最神秘的內丹道的發展有兩點:一是使之具
有較為濃厚的哲理色彩;二是釐定了內丹煉養方法的五個階段。由於陳摶對內丹


教義的闡發,因此受到道教徙的尊奉,認為他是神仙,稱他為陳摶老祖。又由於


陳摶對《易》及象數學有深究,有創見,故他的學術思想對宋代周敦頤所開創的


道學,有一定的影響。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9%B3%E6%91%B6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5081004786
    http://www.ctcwri.idv.tw/indexA1/A106/A1-0602.htm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北齊書 01 卷一 帝纪第一 神武上
北齊書 01 卷一 帝纪第一 神武上北齊書 01 卷一 帝纪第一 神武上
北齊書 01 卷一 帝纪第一 神武上helloiac
 
宋史 336 卷三百三十六 列傳第九十五
宋史 336 卷三百三十六 列傳第九十五宋史 336 卷三百三十六 列傳第九十五
宋史 336 卷三百三十六 列傳第九十五helloiac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helloiac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helloiac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helloiac
 
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
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
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helloiac
 
晉書 053 卷五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
晉書 053 卷五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晉書 053 卷五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
晉書 053 卷五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helloiac
 
宋史 299 卷二百九十九 列傳第五十八
宋史 299 卷二百九十九 列傳第五十八宋史 299 卷二百九十九 列傳第五十八
宋史 299 卷二百九十九 列傳第五十八helloiac
 
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
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
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helloiac
 
北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 循吏
北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 循吏北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 循吏
北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 循吏helloiac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helloiac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helloiac
 
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helloiac
 
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
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
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helloiac
 
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helloiac
 
北史 006 卷六 齊本紀上第六
北史 006 卷六 齊本紀上第六北史 006 卷六 齊本紀上第六
北史 006 卷六 齊本紀上第六helloiac
 
四文二甲1097163135張素珊‏
四文二甲1097163135張素珊‏四文二甲1097163135張素珊‏
四文二甲1097163135張素珊‏SufferKnight
 
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
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
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helloiac
 
南史 44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南史 44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南史 44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南史 44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helloiac
 

What's hot (20)

北齊書 01 卷一 帝纪第一 神武上
北齊書 01 卷一 帝纪第一 神武上北齊書 01 卷一 帝纪第一 神武上
北齊書 01 卷一 帝纪第一 神武上
 
宋史 336 卷三百三十六 列傳第九十五
宋史 336 卷三百三十六 列傳第九十五宋史 336 卷三百三十六 列傳第九十五
宋史 336 卷三百三十六 列傳第九十五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魏書 018 卷十六 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
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
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
 
晉書 053 卷五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
晉書 053 卷五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晉書 053 卷五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
晉書 053 卷五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
 
宋史 299 卷二百九十九 列傳第五十八
宋史 299 卷二百九十九 列傳第五十八宋史 299 卷二百九十九 列傳第五十八
宋史 299 卷二百九十九 列傳第五十八
 
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
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
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
 
北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 循吏
北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 循吏北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 循吏
北史 086 卷八十六 列傳第七十四 循吏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
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
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
 
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傳第二十三
 
北史 006 卷六 齊本紀上第六
北史 006 卷六 齊本紀上第六北史 006 卷六 齊本紀上第六
北史 006 卷六 齊本紀上第六
 
四文二甲1097163135張素珊‏
四文二甲1097163135張素珊‏四文二甲1097163135張素珊‏
四文二甲1097163135張素珊‏
 
About libai
About libaiAbout libai
About libai
 
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
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
北齊書 16 卷十六 列传第八
 
南史 44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南史 44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南史 44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南史 44 卷四十四 列傳第三十四
 

Viewers also liked

石槽村四文二甲李靖雯
石槽村四文二甲李靖雯石槽村四文二甲李靖雯
石槽村四文二甲李靖雯SufferKnight
 
民間信仰的儀式(一)
民間信仰的儀式(一)民間信仰的儀式(一)
民間信仰的儀式(一)SufferKnight
 
民間信仰的儀式(一)
民間信仰的儀式(一)民間信仰的儀式(一)
民間信仰的儀式(一)SufferKnight
 
玄壇元帥 1097163123吳裕惠
玄壇元帥 1097163123吳裕惠玄壇元帥 1097163123吳裕惠
玄壇元帥 1097163123吳裕惠SufferKnight
 
台灣民間信仰+ 四..
台灣民間信仰+ 四..台灣民間信仰+ 四..
台灣民間信仰+ 四..SufferKnight
 
台灣民間信仰期末報告 女性神職人員
台灣民間信仰期末報告 女性神職人員台灣民間信仰期末報告 女性神職人員
台灣民間信仰期末報告 女性神職人員SufferKnight
 
四機四甲++范振煙..
四機四甲++范振煙..四機四甲++范振煙..
四機四甲++范振煙..SufferKnight
 
台灣民間信仰期末報告
台灣民間信仰期末報告台灣民間信仰期末報告
台灣民間信仰期末報告SufferKnight
 
台南三山國王廟
台南三山國王廟台南三山國王廟
台南三山國王廟SufferKnight
 
Conférence "Optimiser son référencement Internet"
Conférence "Optimiser son référencement Internet"Conférence "Optimiser son référencement Internet"
Conférence "Optimiser son référencement Internet"Sylvie de Meeûs
 

Viewers also liked (20)

1097163113
10971631131097163113
1097163113
 
109513720[1]..
109513720[1]..109513720[1]..
109513720[1]..
 
信仰神明1
信仰神明1信仰神明1
信仰神明1
 
石槽村四文二甲李靖雯
石槽村四文二甲李靖雯石槽村四文二甲李靖雯
石槽村四文二甲李靖雯
 
1097163125
10971631251097163125
1097163125
 
民間信仰的儀式(一)
民間信仰的儀式(一)民間信仰的儀式(一)
民間信仰的儀式(一)
 
1095135124
10951351241095135124
1095135124
 
民間信仰的儀式(一)
民間信仰的儀式(一)民間信仰的儀式(一)
民間信仰的儀式(一)
 
玄壇元帥 1097163123吳裕惠
玄壇元帥 1097163123吳裕惠玄壇元帥 1097163123吳裕惠
玄壇元帥 1097163123吳裕惠
 
台灣民間信仰+ 四..
台灣民間信仰+ 四..台灣民間信仰+ 四..
台灣民間信仰+ 四..
 
台灣民間信仰期末報告 女性神職人員
台灣民間信仰期末報告 女性神職人員台灣民間信仰期末報告 女性神職人員
台灣民間信仰期末報告 女性神職人員
 
四機四甲++范振煙..
四機四甲++范振煙..四機四甲++范振煙..
四機四甲++范振煙..
 
109716314..
109716314..109716314..
109716314..
 
台灣民間信仰期末報告
台灣民間信仰期末報告台灣民間信仰期末報告
台灣民間信仰期末報告
 
1097163139
10971631391097163139
1097163139
 
台南三山國王廟
台南三山國王廟台南三山國王廟
台南三山國王廟
 
民間信仰Ppt
民間信仰Ppt民間信仰Ppt
民間信仰Ppt
 
1095135124
10951351241095135124
1095135124
 
la promotion
la promotionla promotion
la promotion
 
Conférence "Optimiser son référencement Internet"
Conférence "Optimiser son référencement Internet"Conférence "Optimiser son référencement Internet"
Conférence "Optimiser son référencement Internet"
 

Similar to 1097163154

劇作家筆下的東坡赤壁之遊
劇作家筆下的東坡赤壁之遊劇作家筆下的東坡赤壁之遊
劇作家筆下的東坡赤壁之遊lofen
 
燒香拜拜知多少
燒香拜拜知多少燒香拜拜知多少
燒香拜拜知多少xilin peng
 
明史 283 卷二百八十三 列傳第一百七十一 儒林二
明史 283 卷二百八十三 列傳第一百七十一 儒林二明史 283 卷二百八十三 列傳第一百七十一 儒林二
明史 283 卷二百八十三 列傳第一百七十一 儒林二helloiac
 
15、第二编第二章汉文
15、第二编第二章汉文15、第二编第二章汉文
15、第二编第二章汉文Yen-yanjifeng
 
S+¡s¢+såñs+úfæùséìs¦ªµ¦òs«¦s+äséìs+ûgzr
S+¡s¢+såñs+úfæùséìs¦ªµ¦òs«¦s+äséìs+ûgzrS+¡s¢+såñs+úfæùséìs¦ªµ¦òs«¦s+äséìs+ûgzr
S+¡s¢+såñs+úfæùséìs¦ªµ¦òs«¦s+äséìs+ûgzrgezhu
 
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
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
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helloiac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EDNASERENE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sugeladi
 
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
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
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helloiac
 
舊唐書 196 卷一百八十九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上 儒學上
舊唐書 196 卷一百八十九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上 儒學上舊唐書 196 卷一百八十九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上 儒學上
舊唐書 196 卷一百八十九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上 儒學上helloiac
 
宋代「武夷棹歌」中的地景空間與文化意蘊
宋代「武夷棹歌」中的地景空間與文化意蘊宋代「武夷棹歌」中的地景空間與文化意蘊
宋代「武夷棹歌」中的地景空間與文化意蘊lofen
 
看透人心的千古奇文《心相篇》上
看透人心的千古奇文《心相篇》上看透人心的千古奇文《心相篇》上
看透人心的千古奇文《心相篇》上Dhamma Jata
 
天祿千秋──宋徽宗「文會圖」及其題詩
天祿千秋──宋徽宗「文會圖」及其題詩天祿千秋──宋徽宗「文會圖」及其題詩
天祿千秋──宋徽宗「文會圖」及其題詩lofen
 
中國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名帖
中國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名帖中國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名帖
中國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名帖psjlew
 
紀曉嵐與乾隆皇
紀曉嵐與乾隆皇紀曉嵐與乾隆皇
紀曉嵐與乾隆皇xilin peng
 
明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一百七十三 文苑一
明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一百七十三 文苑一明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一百七十三 文苑一
明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一百七十三 文苑一helloiac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helloiac
 
新唐書 202 卷一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隱逸
新唐書 202 卷一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隱逸新唐書 202 卷一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隱逸
新唐書 202 卷一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隱逸helloiac
 

Similar to 1097163154 (20)

劇作家筆下的東坡赤壁之遊
劇作家筆下的東坡赤壁之遊劇作家筆下的東坡赤壁之遊
劇作家筆下的東坡赤壁之遊
 
燒香拜拜知多少
燒香拜拜知多少燒香拜拜知多少
燒香拜拜知多少
 
明史 283 卷二百八十三 列傳第一百七十一 儒林二
明史 283 卷二百八十三 列傳第一百七十一 儒林二明史 283 卷二百八十三 列傳第一百七十一 儒林二
明史 283 卷二百八十三 列傳第一百七十一 儒林二
 
堂號舉隅
堂號舉隅堂號舉隅
堂號舉隅
 
15、第二编第二章汉文
15、第二编第二章汉文15、第二编第二章汉文
15、第二编第二章汉文
 
S+¡s¢+såñs+úfæùséìs¦ªµ¦òs«¦s+äséìs+ûgzr
S+¡s¢+såñs+úfæùséìs¦ªµ¦òs«¦s+äséìs+ûgzrS+¡s¢+såñs+úfæùséìs¦ªµ¦òs«¦s+äséìs+ûgzr
S+¡s¢+såñs+úfæùséìs¦ªµ¦òs«¦s+äséìs+ûgzr
 
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
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
舊唐書 197 卷一百八十九下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下 儒學下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古典诗词常见意象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
阅读全文 略论《清诗纪事初编》
 
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
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
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
 
舊唐書 196 卷一百八十九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上 儒學上
舊唐書 196 卷一百八十九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上 儒學上舊唐書 196 卷一百八十九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上 儒學上
舊唐書 196 卷一百八十九上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上 儒學上
 
宋代「武夷棹歌」中的地景空間與文化意蘊
宋代「武夷棹歌」中的地景空間與文化意蘊宋代「武夷棹歌」中的地景空間與文化意蘊
宋代「武夷棹歌」中的地景空間與文化意蘊
 
看透人心的千古奇文《心相篇》上
看透人心的千古奇文《心相篇》上看透人心的千古奇文《心相篇》上
看透人心的千古奇文《心相篇》上
 
天祿千秋──宋徽宗「文會圖」及其題詩
天祿千秋──宋徽宗「文會圖」及其題詩天祿千秋──宋徽宗「文會圖」及其題詩
天祿千秋──宋徽宗「文會圖」及其題詩
 
中國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名帖
中國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名帖中國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名帖
中國古代著名書法家及名帖
 
思歸覺路
思歸覺路思歸覺路
思歸覺路
 
紀曉嵐與乾隆皇
紀曉嵐與乾隆皇紀曉嵐與乾隆皇
紀曉嵐與乾隆皇
 
明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一百七十三 文苑一
明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一百七十三 文苑一明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一百七十三 文苑一
明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一百七十三 文苑一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新唐書 202 卷一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隱逸
新唐書 202 卷一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隱逸新唐書 202 卷一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隱逸
新唐書 202 卷一百九十六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隱逸
 

More from SufferKnight

姻緣一線牽~狐仙Vs.月老
姻緣一線牽~狐仙Vs.月老姻緣一線牽~狐仙Vs.月老
姻緣一線牽~狐仙Vs.月老SufferKnight
 
姻緣一線牽~狐仙Vs.月老
姻緣一線牽~狐仙Vs.月老姻緣一線牽~狐仙Vs.月老
姻緣一線牽~狐仙Vs.月老SufferKnight
 
台灣民間信仰田野調..
台灣民間信仰田野調..台灣民間信仰田野調..
台灣民間信仰田野調..SufferKnight
 
大甲媽祖遶境簡報
大甲媽祖遶境簡報大甲媽祖遶境簡報
大甲媽祖遶境簡報SufferKnight
 
台灣民間信仰田野調查Ppt
台灣民間信仰田野調查Ppt台灣民間信仰田野調查Ppt
台灣民間信仰田野調查PptSufferKnight
 
民間信仰中的女性
民間信仰中的女性民間信仰中的女性
民間信仰中的女性SufferKnight
 
社區文化與創意產業
社區文化與創意產業社區文化與創意產業
社區文化與創意產業SufferKnight
 
社區文化與創意產業
社區文化與創意產業社區文化與創意產業
社區文化與創意產業SufferKnight
 
歲時節慶(上網)
歲時節慶(上網)歲時節慶(上網)
歲時節慶(上網)SufferKnight
 
歲時節慶(上網)
歲時節慶(上網)歲時節慶(上網)
歲時節慶(上網)SufferKnight
 
歲時節慶(上網)
歲時節慶(上網)歲時節慶(上網)
歲時節慶(上網)SufferKnight
 
民俗祭典二(上網)Ppt
民俗祭典二(上網)Ppt民俗祭典二(上網)Ppt
民俗祭典二(上網)PptSufferKnight
 
民俗祭典一(上網)
民俗祭典一(上網)民俗祭典一(上網)
民俗祭典一(上網)SufferKnight
 
民間信仰田野調查(上網)
民間信仰田野調查(上網)民間信仰田野調查(上網)
民間信仰田野調查(上網)SufferKnight
 

More from SufferKnight (20)

姻緣一線牽~狐仙Vs.月老
姻緣一線牽~狐仙Vs.月老姻緣一線牽~狐仙Vs.月老
姻緣一線牽~狐仙Vs.月老
 
姻緣一線牽~狐仙Vs.月老
姻緣一線牽~狐仙Vs.月老姻緣一線牽~狐仙Vs.月老
姻緣一線牽~狐仙Vs.月老
 
台灣民間信仰田野調..
台灣民間信仰田野調..台灣民間信仰田野調..
台灣民間信仰田野調..
 
宋宋
 
三太子
三太子三太子
三太子
 
大甲媽祖遶境簡報
大甲媽祖遶境簡報大甲媽祖遶境簡報
大甲媽祖遶境簡報
 
台灣民間信仰田野調查Ppt
台灣民間信仰田野調查Ppt台灣民間信仰田野調查Ppt
台灣民間信仰田野調查Ppt
 
民間信仰中的女性
民間信仰中的女性民間信仰中的女性
民間信仰中的女性
 
社區文化與創意產業
社區文化與創意產業社區文化與創意產業
社區文化與創意產業
 
社區文化與創意產業
社區文化與創意產業社區文化與創意產業
社區文化與創意產業
 
歲時節慶(上網)
歲時節慶(上網)歲時節慶(上網)
歲時節慶(上網)
 
歲時節慶(上網)
歲時節慶(上網)歲時節慶(上網)
歲時節慶(上網)
 
歲時節慶(上網)
歲時節慶(上網)歲時節慶(上網)
歲時節慶(上網)
 
民俗祭典二(上網)Ppt
民俗祭典二(上網)Ppt民俗祭典二(上網)Ppt
民俗祭典二(上網)Ppt
 
民俗祭典一(上網)
民俗祭典一(上網)民俗祭典一(上網)
民俗祭典一(上網)
 
巫術信仰
巫術信仰巫術信仰
巫術信仰
 
巫術信仰
巫術信仰巫術信仰
巫術信仰
 
巫術信仰
巫術信仰巫術信仰
巫術信仰
 
民間信仰田野調查(上網)
民間信仰田野調查(上網)民間信仰田野調查(上網)
民間信仰田野調查(上網)
 
巫術信仰
巫術信仰巫術信仰
巫術信仰
 

109716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