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zycnzj.com/ www.zycnzj.com
 2002 年第 6 期                                 外语研究                          2002 , № 6
   总第 76 期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Serial № 76



                                                                            ①
       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 Ⅱ)
                            程爱民          
                                 徐 劲 柯 可 唐晓忠
                              (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南京 210079)


    摘   : 英美文学课程是我国高校英文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它不仅能让学生学到丰富的文学知识 、
       要                                             提
    高其文学欣赏水平和英文水平 ,同时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本课题组通过对我国
    50 多所不同类型的高校或所属外语院系的调查研究 ,分析 、
                                 总结了我国高校本科阶段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以
    及在认识观念 、
           课程设置 、
                教学内容和手段 、
                        教材编写 、
                             师资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就这些问题提出了
    一些看法或建议 。
    关键词 : 英美文学教学 ; 现状 ; 存在问题 ; 对策
    中图分类号 : H3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 - 7242 ( 2002) 06 - 00012 - 03


    英美文学课作为我国高校外语院系本科生的               课 ;3) 课时安排偏少 。
主干课程之一 ,在各类高校外语院系的教学计划中                   首先 ,我们认为应该解决师资问题 , 并在全国
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 , 面对新世纪 、        新形势 、 《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英美文学选
新任务 ,我们有必要认真地总结英美文学教学中的               修课程 。尤其在高年级阶段 , 每学期应有一门英美
得失成败 ,积累经验 , 并尽快地解决在课程设置 、          教 文学课程供学生选修 。这样既解决了课程设置单一
材建设 、  教学内容 、   方法和手段以及师资培养等方面        的问题 ,也解决了课时安排偏少的问题 。
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为此 , 本课题组在江苏省教育                 关于英美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是作为两门还
厅人文社科基金资助下 ,在国内 50 多所高校的支持            是一门课的问题 ,有将近 40 %的受调查人赞成在教
下 ,从 1998 年起对我国高校本科教育阶段英美文学           学上把它们合在一起 , 他们认为英美文学教材也应
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 。经过三年多的调查               将两者揉合起来 。在被调查的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学
研究 ,本课题组对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有               校是将英美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合为一门课的 ;
了初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第一手数据和资料 , 对              而 60 %的受调查人则认为应将  “英美文学史” “英
                                                               和
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有了一些设想或建议 。现就               美文学作品选读”   设置为两门课程 ,这样有助于促进
三个方面形成以下调查报告 :                        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认为 , 两种意见各有优势 。
   11 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前者注重连贯性 , 避免重复 , 适合理工科院校 、
                                                               外经
   21 调查结果分析      ( 第 1 、 部分已发表 , 请参见
                        2             贸类院校或农林院校中的英文专业的学生 ; 而后者
《外语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注重系统性 ,先用文学史从宏观角度阐明英美文学
   31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发展的基本历史和规律 , 并对各个时期出现的主要
   311   课程设置和课时问题                    文学现象 、  流派作出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使学生
    根据我们目前的资料显示 ,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            对英美文学的总况和发展轨迹有较为清晰 、    完整的
教师中有近一半的老师认为 ,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概念 。而  “文学作品选读”则是从微观的角度出发 ,
和方法同等重要 。而如何设置英美文学课程也是各               讲述文学史中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 , 将其置于特定
高校从事英美文学教学的老师争论的焦点 。具体存               的时代背景和文学发展进程中加以考察 , 并对他们
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 英美文学课在课程设置            进行思想 、  形象和艺术以及写作手法等多方面分析
上略显单一 ,选修课偏少 , 概念上也不够确切 ;2 ) 英        和比较 。这种课程设置体系具有完整性 , 适合综合
美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是作为两门课还是一门                 型大学 、  外语院校和师范院校中的英文专业的学生 。


  ① 此项调查对象主要为外语院系负责人或英美文学课程教师 ,兼顾其他院系 ( 如中文系) 的外国文学课程教师 。该项目获得江苏
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基金项目编号 :98SJB750. 47 - 99001 。

  ・12 ・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关于课时问题 , 现在我国高校的外语院系一般               在英美文学史方面 ,我们认为 ,文学史的教学目
在本科生三年阶段开设英美文学课 , 学习半年至两            的是讲述文学发展的过程 ,阐明其规律和特征 , 因而
年时间不等 ,每周开设 2 节课的学校很多 ,尤其是非         教材要做到首尾贯通 、
                                              主次分明 、脉络清楚 。对各
重点高校的外语系 。①                         个时期的各个文学流派 , 应尽可能详细地讲清其产
  在最近几次外语学术研讨会上 , 许多教授都对            生的背景及发展情况 , 讲清各种文学思潮的相互影
目前外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担忧 , 他们大声疾呼            响和相互继承 。文学史的线索要清晰明朗 , 最好不
应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南京大学英文系朱             要留空白 。可现有教材留有空白的现象是存在的 。
刚教授认为中西方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是区别外语              比如 ,在 19 世纪美国历史上出现的西进运动及其引
专业和其他专业学生的重要方面之一 。考虑到英美             起的拓荒文学在整个美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文学对于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 我            现有的大多数教材对这段文学史的处理显得过于简
们认为 ,英美文学课程作为英文专业学生的主要课             单 ,只是一笔带过而已 。此外 ,教材还应吸取国内外
程之一 ,应适当增大学分数和课时数 。即使从学习            最新研究成果 ,对一些所谓的主流或非主流作家作
和研究的角度看 ,要系统地学习英美文学 ,为今后的           品应重新界定 ,对中外研究的同异应有所交待 。
学习和研究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 每周 2 课时也只             在英美文学选读方面 ,60 %的老师认为教材应
能是蜻蜒点水 。所以 ,有 50 %的教师认为课时不够         包括小说 、
                                         散文 、
                                            诗歌 、
                                               戏剧 、
                                                  传记等各种题材 , 应精
用 ,并建议将每周的课时由 2 节课增至 4 节课 , 总学      选英美文学的名家名作 ,注重可读性 、
                                                      代表性和文化
分增为 20 个学分左右 , 学习时间不能少于三个学          内涵 ,所选的作品应能体现作家的写作风格 ,应有作
期 。在修完这门课后 , 英文专业学生应能掌握英美           者、
                                     作品介绍 、
                                          重点 、
                                             难点注释 、
                                                  思考题等 , 要有启迪
文学的发展状况 , 了解文学史各个阶段的流派及其            性 ,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特点 、
   文学主张等 ,并能对不同的作家作品进行表现            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 提高学生的文学
手法或思想内容上的比较 。而高等院校的其他文科             素养和鉴赏水平 。
专业及外经外贸类的学生 ,或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 ,              关于文学理论的编排 ,100 %的老师认为教材中
他们修英美文学并非为了系统地学习文学史 , 而是            应加入文学理论的内容 。90 %的老师在英美文学的
为了了解英美文化 ,增强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 提高          教学中涉及了文艺理论知识 。事实上 , 纵观各个国
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欣赏水平 。因此 ,对他们而言 , 我         家文学发展的情况 ,我们可以发现 ,各种文学流派思
们可在学分及学时数上做适当的调整 。                  潮都有重要的文学理论贯穿其中 。有些大作家同时
  此外 ,许多受调查人认为 ,由于受实用主义教学           又是杰出的文艺理论家 。进入 20 世纪后 , 特别是
思想的影响 ,不少高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忽             60 年代以来 , 各种文学流派思潮蜂拥而起 , 异彩纷

视甚至排斥英美文学教学内容 , 这也是学生人文素            呈 ; 而文学理论与批评也层出不穷 , 令人目不暇接 。
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因此 , 我们认为不仅要在课程           从形式主义到接受美学 ,从新批评到结构主义 , 从阐
设置上保证英美文学课程的比重 , 还应在本科生低            释学到新历史主义 。面对这一斑谰的文学景观 , 难
年级阶段教学中加强英美文学的内容 。                  怪有人说 20 世纪是批评的世纪 。因此 ,我们在编写
  312  教材问题                         教材时 ,不能将文学理论排斥在外 ,应当不拘一人之
  教材的重要性众所周知 。进入 80 年代以来 , 我        见 ,不守一家之说 。目前的文学批评已作为一门新

国英美文学研究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 各种新版的英            的学科领域被学术界普遍接受 , 并以一种独立的文
                                    学体裁进入大学文学课程 。所以我们的英美文学教
美文学史 、
     文学选读 、
          简论 、
             简编层出不穷 ,但是既有
                                    材应对各个时期主要的文学理论给予足够的讲解 ,
完备的科学体系 , 又符合不同教学特点和需要的教
                                    重要的文艺理论家甚至要列专节讲授 。
材还不多 。根据我们的调查资料显示 ,70 %的老师
                                       除此之外 ,100 %的老师认为教学时至少应配备
认为教材应呈现灵活性 、
           启发性 、
               全面性 、
                   系统性 、
                       实
                                    两本教材 : 一本是国内作者编著的 ,一本是国外作者
用性和可读性等多种特色 。而目前各院校所使用的
                                    编著的 。另外 ,80 %的老师感到教材的每章之后有
教材在编撰水平上虽然比以往有了较大的突破 , 但
仍有 40 %的老师觉得现在使用的教材在体系 、
                       内容
                                      ① 根据调查 ,不同类型的学校开设此类课程的名称不同 ,
或观点上比较陈旧 ,新颖性及可读性不强 。               周课时数和开设时间也有差异 。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13 ・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必要增加一些思考题 ,附上参考书目 ,以培养学生对           性思维和表达的题目 ;2) 将课程期末考试与学期论
作家作品及相关文艺思潮的思考能力 , 为学生进一            文和平时读书报告结合起来 , 这样不仅能达到良好
步系统地学习提供方便 。教材中还应适当插入一些             的考核目的 ,更易培养出一批有创造性 、
                                                       有真知灼见
图表 、
   著名作家的照片及生卒年代等 , 便于学生查            的学生 。
阅。                                      315  师资问题
  313  教学内容 、
            方法与手段方面的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 ,100 %的受调查人觉得英美文学
  这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 古典          课比较难教 ,这一问题除了与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
作家作品居多 ,现当代作家作品偏少 ;2) 教学方法陈         有着密切的关系之外 , 师资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
旧、
 单一 : 超过 60 % 的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         的问题 。由于担任本科生英美文学教学的主要是中
法 ,即前面分析过的那种注入式 、
                满堂灌的四段论教            青年教师 ,因此如何加强他们的理论水平 、
                                                        文学修养
学方法或视文学课为泛读课的教学方法 ;3 ) 不用或          和科研能力 ,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是当务之急 。就
很少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                        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的问题 , 我们建议可采用以下一
  要解决好以上问题 ,许多受调查人认为 ,首先应           些方法加以解决 :1 ) 应该让一些学术水平高 、
                                                            文学
选择比较好的教材 , 尤其是从国外出版的教材中选            造诣深的老师多担任一些本科生的课程 ;2) 各高校
择一些时代性 、
       可读性强的作品 ,以增加现代和当代            应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 , 有条件的应选派一些到
作家作品的比重 ; 其次是将课堂教学与课后阅读结            英美国家进修 ;3 ) 鼓励在职进修或攻读学位 : 要求
合起来 ,把好课堂教学关 。我们认为 ,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 , 在职进修 , 更新知识 , 提高水
不单纯是老师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的体              平 ,促进教学 ; 4 ) 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有
现 ,它还是老师治学态度的体现 。首先 ,我们教师应          条件的学校应经常性地请一些国内外专家来校讲
当经常查阅国内外的新资料 , 了解新的文学理论及            学 ,或组织一些学术研讨会 , 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
研究方法 ,认真读透作家作品 , 掌握大量资料 , 而后        加 ,掌握国内外英美文学研究的新动态 ,有分析地吸
再进行课堂教学 。文学与历史发展 、
                 社会思潮的演             取新的文学理论及研究方法 。
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 课堂教学也应充分休现这                综上所述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 ,我们粗略地描述
一特点 ,讲出应有理论深度 。可以布置论题让学生            了我国本科阶段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
思考 ,开展讨论 ,然后再进行当场总结 。或是提供给          题 ,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想法或建议 。作为英
学生几个评价角度 , 让他们自己发挥 。一堂课自始           美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者 , 我们希望这次调查能引
至终都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应积极鼓励学生提问 ,           起我国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关注 ,
把课堂教学变成课堂讨论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 , 形成          为今后我国英美文学的教学改革 ,尤其在课程设置 、
教师与学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再次 , 随着现代化           教材编写 、
                                         教学方法改革 、
                                                师资培养等方面提供一些
教学设备的普及 , 教学时应尽可能地运用现代教学            数据 ,为开创我国英美文学教学的新局面 、
                                                        培养一代
手段 ,如计算机软件或课件 、
              录像机 、
                  投影仪 、
                      光盘            新人 ,尽一份绵薄之力 。
等 ,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由名家名作改编的电影 、
                      录                 我们的调查工作还将继续 , 除了既定的对教师
像 ,或用光盘播放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提高学           进行专访外 ,我们还准备对学生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
生学习兴趣 ,使英美文学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 用艺          和分析将在近期得出 。
术的魅力去感染学生 。                         收稿日期 : 2002 - 06 - 30
  314  考核方法问题                       作者简介 : 程爱明 ( 1955 -   男 , 江苏句容人 。英语教
                                                         )

  目前 ,超过 50 %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闭卷考          授、
                                     英美文学博士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院

试的形式 。这就容易使学生形成死记硬背的不良传             长兼国际交流处处长 。徐劲 ( 1969 -   男 , 浙江绍兴人 。
                                                            )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 硕士 。柯可 ( 1972 -  )
统 。针对这一现象 , 我们建议 : 1 ) 应尽量少采用闭
                                    男 ,江 苏 南 京 人 。南 京 师 范 大 学 助 教 , 硕 士 。唐 晓 忠
卷考试的形式 ,如果需要采用闭卷考试形式 ,应尽量
                                    ( 1974 -   男 , 江苏无锡人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减少一些死记硬背的题目 , 增加一些考查学生创造
                                    助教 ,硕士 。



 ・14 ・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Russian pragmatic s :a survey , by SUN Shu2fang ,p . 8
     In 70 - ies of 20 cent ury ,almost in t he same time of t he emergence of pragmatics in t he West ,iot s of
Russian linguist s also overstepped t he t heoretical f ramework of Saussurean st ruct ural linguistics , t heir re2
search interest shifted to human factors” language ,remarkable positivistic and f undamental st udy has been
                         “              in
done f rom t he point of view of pragmatics ever since. This paper explicates some aspect s of t he object ,speech
act ,presupposition ,and reference t heories in Russian pragmatics.

     A survey of teaching“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 Chinaπs college s and universi2
                                                           in
tie s ,by CHEN G Ai2min & XU Jin ,p . 12
      English an d A merican L iterat u re is one of t he key courses for st udent s majoring in English in Chinaπs
universities.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not only to help st udent s learn t he English language and appreciate
Western literat ure ,but also to serve for t he cultivation of t heir cult ural sensitivity and humanistic conscious2
ness. Assisted by t he foreign language schools or depart ment s in more t han fifty universities in China ,we
have been able to carry on a research project on t he teaching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 ure since 1950s
and have gat hered some first hand data in t his area ,t hus able to describe t he present sit uation of and t he ex2
isting problems in English an d A merican L iterat u re teaching in Chinaπs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in t he as2
pect s of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content s and met hodology ,text book writing and teacher t raining. On
t his basis ,some ideas and solutions are suggested.

     Metonymic motivations and constraint s of grammatical forms in Chine se and English , by
ZHAN G Hui & CHEN Hua ,p . 15
     Based on defining and classifying metonymy f rom t 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 ual mappings and cognitive
domains ,t he paper attempt s to analyze t he interactions and const raint s between metonymy and grammar in
general. The metonymic investigation of grammar can provide us wit h t he insight s about t 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internal grammatical st ruct ures ,t hus f urt her bringing to light t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2
al cognition and linguistic competence.

     Textual p arataxis versus hypotaxis and their cultural explanation , by WAN G Yang ,p . 20
     In t he field of text ual linguistics and Engilsh2Chinese Const rastive st udy ,it is generally agreed t hat
parataxis ,as opposed to hypotaxi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and alse t he most important feat ure distinguish2
ing t he Chinese language f rom English. The aut hor believes t he difference of Chinese paratactic prominence
and English hypotactic prominence not only appears linguistically but also reflect s deep cult ural origin and
eternal causes.

     Topic and the coherence of English to Chine se translation , by YAN G Ming ,p . 46
     English is subject2predicate language while Chinese is topic prominent one. Translation f 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often involves t he t ransfer of subject2predicate st ruct ure into topic2comment st ruct ure. As t he
topi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text ,t 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aspect s in t his area and argues t hat
proper use of t he topic in t ranslation can render t he version more coherent .


   ・80 ・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More Related Content

Viewers also liked

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west literary history ...
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west   literary history ...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west   literary history ...
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west literary history ...sugeladi
 
贾希利叶时期的文学阿拉伯民族的古代文学遗产,保留至今的,是贾希利叶 ...
贾希利叶时期的文学阿拉伯民族的古代文学遗产,保留至今的,是贾希利叶 ...贾希利叶时期的文学阿拉伯民族的古代文学遗产,保留至今的,是贾希利叶 ...
贾希利叶时期的文学阿拉伯民族的古代文学遗产,保留至今的,是贾希利叶 ...sugeladi
 
A brief history of process algebra
A brief history of process algebraA brief history of process algebra
A brief history of process algebra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sugeladi
 
Factsheet denmark history
Factsheet denmark historyFactsheet denmark history
Factsheet denmark history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sugeladi
 
不同株型玉米高产群体的质量指标
不同株型玉米高产群体的质量指标不同株型玉米高产群体的质量指标
不同株型玉米高产群体的质量指标sugeladi
 
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人文》2009年第4期 untitled
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人文》2009年第4期   untitled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人文》2009年第4期   untitled
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人文》2009年第4期 untitledsugeladi
 
A summary of cargill's history
A summary of cargill's historyA summary of cargill's history
A summary of cargill's historysugeladi
 
江西财经大学2010 年“专升本”考试大纲目录
江西财经大学2010 年“专升本”考试大纲目录江西财经大学2010 年“专升本”考试大纲目录
江西财经大学2010 年“专升本”考试大纲目录sugeladi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sugeladi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sugeladi
 

Viewers also liked (13)

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west literary history ...
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west   literary history ...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west   literary history ...
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west literary history ...
 
贾希利叶时期的文学阿拉伯民族的古代文学遗产,保留至今的,是贾希利叶 ...
贾希利叶时期的文学阿拉伯民族的古代文学遗产,保留至今的,是贾希利叶 ...贾希利叶时期的文学阿拉伯民族的古代文学遗产,保留至今的,是贾希利叶 ...
贾希利叶时期的文学阿拉伯民族的古代文学遗产,保留至今的,是贾希利叶 ...
 
A brief history of process algebra
A brief history of process algebraA brief history of process algebra
A brief history of process algebra
 
目录
目录目录
目录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Factsheet denmark history
Factsheet denmark historyFactsheet denmark history
Factsheet denmark history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不同株型玉米高产群体的质量指标
不同株型玉米高产群体的质量指标不同株型玉米高产群体的质量指标
不同株型玉米高产群体的质量指标
 
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人文》2009年第4期 untitled
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人文》2009年第4期   untitled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人文》2009年第4期   untitled
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人文》2009年第4期 untitled
 
A summary of cargill's history
A summary of cargill's historyA summary of cargill's history
A summary of cargill's history
 
江西财经大学2010 年“专升本”考试大纲目录
江西财经大学2010 年“专升本”考试大纲目录江西财经大学2010 年“专升本”考试大纲目录
江西财经大学2010 年“专升本”考试大纲目录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Similar to 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ⅱ)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sugeladi
 
确立学科意识, 搞好教材建设
确立学科意识, 搞好教材建设确立学科意识, 搞好教材建设
确立学科意识, 搞好教材建设sugeladi
 
外语系三、四年级课程简介 宜宾学院外语系三年级课程简介
外语系三、四年级课程简介   宜宾学院外语系三年级课程简介外语系三、四年级课程简介   宜宾学院外语系三年级课程简介
外语系三、四年级课程简介 宜宾学院外语系三年级课程简介sugeladi
 
2010 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育)申报表
2010 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育)申报表2010 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育)申报表
2010 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育)申报表sugeladi
 
2009 年度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申报表(1)
2009 年度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申报表(1)2009 年度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申报表(1)
2009 年度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申报表(1)sugeladi
 
創造讀者: 小學文學教學的思考
創造讀者: 小學文學教學的思考創造讀者: 小學文學教學的思考
創造讀者: 小學文學教學的思考sugeladi
 
让编纂《大学语文》成为事业
让编纂《大学语文》成为事业让编纂《大学语文》成为事业
让编纂《大学语文》成为事业sugeladi
 
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sugeladi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六合彩
 
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sugeladi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qwnhsky
 
Luận Văn Nghiên Cứu Phương Pháp Và Thủ Thuật Giảng Dạy Bài Khoá Môn Tổng Hợp ...
Luận Văn Nghiên Cứu Phương Pháp Và Thủ Thuật Giảng Dạy Bài Khoá Môn Tổng Hợp ...Luận Văn Nghiên Cứu Phương Pháp Và Thủ Thuật Giảng Dạy Bài Khoá Môn Tổng Hợp ...
Luận Văn Nghiên Cứu Phương Pháp Và Thủ Thuật Giảng Dạy Bài Khoá Môn Tổng Hợp ...
tcoco3199
 
101評鑑簡報/華語系主任0523
101評鑑簡報/華語系主任0523101評鑑簡報/華語系主任0523
101評鑑簡報/華語系主任0523SCE, PCCU
 
《轻松学中文》培训方案(中文版)
《轻松学中文》培训方案(中文版)《轻松学中文》培训方案(中文版)
《轻松学中文》培训方案(中文版)
Phoenix Tree Publishing Inc
 
Liu Xu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Hanyu Education 汉语教学的特点和...
Liu Xu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Hanyu Education 汉语教学的特点和...Liu Xu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Hanyu Education 汉语教学的特点和...
Liu Xu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Hanyu Education 汉语教学的特点和...
Phoenix Tree Publishing Inc
 
華語文教學專題研究組 高雄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專題研究組 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專題研究組 高雄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專題研究組 高雄師範大學mumu0425
 
2008 年度“甘肃省精品课程” 申报表
2008 年度“甘肃省精品课程” 申报表2008 年度“甘肃省精品课程” 申报表
2008 年度“甘肃省精品课程” 申报表sugeladi
 
The Philosophy and Course Design of New Practical Chinese Reader Series and I...
The Philosophy and Course Design of New Practical Chinese Reader Series and I...The Philosophy and Course Design of New Practical Chinese Reader Series and I...
The Philosophy and Course Design of New Practical Chinese Reader Series and I...
Phoenix Tree Publishing Inc
 

Similar to 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ⅱ) (20)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确立学科意识, 搞好教材建设
确立学科意识, 搞好教材建设确立学科意识, 搞好教材建设
确立学科意识, 搞好教材建设
 
外语系三、四年级课程简介 宜宾学院外语系三年级课程简介
外语系三、四年级课程简介   宜宾学院外语系三年级课程简介外语系三、四年级课程简介   宜宾学院外语系三年级课程简介
外语系三、四年级课程简介 宜宾学院外语系三年级课程简介
 
2010 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育)申报表
2010 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育)申报表2010 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育)申报表
2010 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网络教育)申报表
 
2009 年度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申报表(1)
2009 年度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申报表(1)2009 年度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申报表(1)
2009 年度网络教育精品课程申报表(1)
 
創造讀者: 小學文學教學的思考
創造讀者: 小學文學教學的思考創造讀者: 小學文學教學的思考
創造讀者: 小學文學教學的思考
 
让编纂《大学语文》成为事业
让编纂《大学语文》成为事业让编纂《大学语文》成为事业
让编纂《大学语文》成为事业
 
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研究
 
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香港六合彩
香港六合彩
 
Luận Văn Nghiên Cứu Phương Pháp Và Thủ Thuật Giảng Dạy Bài Khoá Môn Tổng Hợp ...
Luận Văn Nghiên Cứu Phương Pháp Và Thủ Thuật Giảng Dạy Bài Khoá Môn Tổng Hợp ...Luận Văn Nghiên Cứu Phương Pháp Và Thủ Thuật Giảng Dạy Bài Khoá Môn Tổng Hợp ...
Luận Văn Nghiên Cứu Phương Pháp Và Thủ Thuật Giảng Dạy Bài Khoá Môn Tổng Hợp ...
 
101評鑑簡報/華語系主任0523
101評鑑簡報/華語系主任0523101評鑑簡報/華語系主任0523
101評鑑簡報/華語系主任0523
 
《轻松学中文》培训方案(中文版)
《轻松学中文》培训方案(中文版)《轻松学中文》培训方案(中文版)
《轻松学中文》培训方案(中文版)
 
Liu Xu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Hanyu Education 汉语教学的特点和...
Liu Xu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Hanyu Education 汉语教学的特点和...Liu Xu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Hanyu Education 汉语教学的特点和...
Liu Xu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Hanyu Education 汉语教学的特点和...
 
華語文教學專題研究組 高雄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專題研究組 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專題研究組 高雄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專題研究組 高雄師範大學
 
Tiếng trung (tl)
Tiếng trung (tl)Tiếng trung (tl)
Tiếng trung (tl)
 
Tiếng trung (tl)
Tiếng trung (tl)Tiếng trung (tl)
Tiếng trung (tl)
 
2008 年度“甘肃省精品课程” 申报表
2008 年度“甘肃省精品课程” 申报表2008 年度“甘肃省精品课程” 申报表
2008 年度“甘肃省精品课程” 申报表
 
The Philosophy and Course Design of New Practical Chinese Reader Series and I...
The Philosophy and Course Design of New Practical Chinese Reader Series and I...The Philosophy and Course Design of New Practical Chinese Reader Series and I...
The Philosophy and Course Design of New Practical Chinese Reader Series and I...
 

More from sugeladi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sugeladi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sugeladi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sugeladi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sugeladi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sugeladi
 
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sugeladi
 
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sugeladi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sugeladi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sugeladi
 
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sugeladi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sugeladi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1)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1)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1)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1)sugeladi
 
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sugeladi
 
地理科学的基本问题
地理科学的基本问题地理科学的基本问题
地理科学的基本问题sugeladi
 
地理考前复习
地理考前复习地理考前复习
地理考前复习sugeladi
 
地理教研组工作反思
地理教研组工作反思地理教研组工作反思
地理教研组工作反思sugeladi
 

More from sugeladi (20)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1)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1)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1)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1)
 
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的基本问题
地理科学的基本问题地理科学的基本问题
地理科学的基本问题
 
地理考前复习
地理考前复习地理考前复习
地理考前复习
 
地理教研组工作反思
地理教研组工作反思地理教研组工作反思
地理教研组工作反思
 

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ⅱ)

  • 1. zycnzj.com/ www.zycnzj.com 2002 年第 6 期 外语研究 2002 , № 6 总第 76 期 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Serial № 76 ① 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 Ⅱ) 程爱民           徐 劲 柯 可 唐晓忠 (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南京 210079) 摘   : 英美文学课程是我国高校英文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它不仅能让学生学到丰富的文学知识 、 要 提 高其文学欣赏水平和英文水平 ,同时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也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本课题组通过对我国 50 多所不同类型的高校或所属外语院系的调查研究 ,分析 、 总结了我国高校本科阶段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以 及在认识观念 、 课程设置 、 教学内容和手段 、 教材编写 、 师资培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就这些问题提出了 一些看法或建议 。 关键词 : 英美文学教学 ; 现状 ; 存在问题 ; 对策 中图分类号 : H3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 - 7242 ( 2002) 06 - 00012 - 03    英美文学课作为我国高校外语院系本科生的 课 ;3) 课时安排偏少 。 主干课程之一 ,在各类高校外语院系的教学计划中 首先 ,我们认为应该解决师资问题 , 并在全国 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 , 面对新世纪 、 新形势 、 《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英美文学选 新任务 ,我们有必要认真地总结英美文学教学中的 修课程 。尤其在高年级阶段 , 每学期应有一门英美 得失成败 ,积累经验 , 并尽快地解决在课程设置 、 教 文学课程供学生选修 。这样既解决了课程设置单一 材建设 、 教学内容 、 方法和手段以及师资培养等方面 的问题 ,也解决了课时安排偏少的问题 。 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为此 , 本课题组在江苏省教育 关于英美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是作为两门还 厅人文社科基金资助下 ,在国内 50 多所高校的支持 是一门课的问题 ,有将近 40 %的受调查人赞成在教 下 ,从 1998 年起对我国高校本科教育阶段英美文学 学上把它们合在一起 , 他们认为英美文学教材也应 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 。经过三年多的调查 将两者揉合起来 。在被调查的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学 研究 ,本课题组对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有 校是将英美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合为一门课的 ; 了初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第一手数据和资料 , 对 而 60 %的受调查人则认为应将 “英美文学史” “英 和 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有了一些设想或建议 。现就 美文学作品选读” 设置为两门课程 ,这样有助于促进 三个方面形成以下调查报告 : 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认为 , 两种意见各有优势 。 11 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前者注重连贯性 , 避免重复 , 适合理工科院校 、 外经 21 调查结果分析 ( 第 1 、 部分已发表 , 请参见 2 贸类院校或农林院校中的英文专业的学生 ; 而后者 《外语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注重系统性 ,先用文学史从宏观角度阐明英美文学 31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发展的基本历史和规律 , 并对各个时期出现的主要 311   课程设置和课时问题 文学现象 、 流派作出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使学生 根据我们目前的资料显示 ,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 对英美文学的总况和发展轨迹有较为清晰 、 完整的 教师中有近一半的老师认为 ,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 概念 。而 “文学作品选读”则是从微观的角度出发 , 和方法同等重要 。而如何设置英美文学课程也是各 讲述文学史中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 , 将其置于特定 高校从事英美文学教学的老师争论的焦点 。具体存 的时代背景和文学发展进程中加以考察 , 并对他们 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 英美文学课在课程设置 进行思想 、 形象和艺术以及写作手法等多方面分析 上略显单一 ,选修课偏少 , 概念上也不够确切 ;2 ) 英 和比较 。这种课程设置体系具有完整性 , 适合综合 美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是作为两门课还是一门 型大学 、 外语院校和师范院校中的英文专业的学生 。 ① 此项调查对象主要为外语院系负责人或英美文学课程教师 ,兼顾其他院系 ( 如中文系) 的外国文学课程教师 。该项目获得江苏 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基金项目编号 :98SJB750. 47 - 99001 。 ・12 ・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2.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关于课时问题 , 现在我国高校的外语院系一般 在英美文学史方面 ,我们认为 ,文学史的教学目 在本科生三年阶段开设英美文学课 , 学习半年至两 的是讲述文学发展的过程 ,阐明其规律和特征 , 因而 年时间不等 ,每周开设 2 节课的学校很多 ,尤其是非 教材要做到首尾贯通 、 主次分明 、脉络清楚 。对各 重点高校的外语系 。① 个时期的各个文学流派 , 应尽可能详细地讲清其产 在最近几次外语学术研讨会上 , 许多教授都对 生的背景及发展情况 , 讲清各种文学思潮的相互影 目前外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担忧 , 他们大声疾呼 响和相互继承 。文学史的线索要清晰明朗 , 最好不 应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南京大学英文系朱 要留空白 。可现有教材留有空白的现象是存在的 。 刚教授认为中西方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是区别外语 比如 ,在 19 世纪美国历史上出现的西进运动及其引 专业和其他专业学生的重要方面之一 。考虑到英美 起的拓荒文学在整个美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文学对于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 我 现有的大多数教材对这段文学史的处理显得过于简 们认为 ,英美文学课程作为英文专业学生的主要课 单 ,只是一笔带过而已 。此外 ,教材还应吸取国内外 程之一 ,应适当增大学分数和课时数 。即使从学习 最新研究成果 ,对一些所谓的主流或非主流作家作 和研究的角度看 ,要系统地学习英美文学 ,为今后的 品应重新界定 ,对中外研究的同异应有所交待 。 学习和研究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 , 每周 2 课时也只 在英美文学选读方面 ,60 %的老师认为教材应 能是蜻蜒点水 。所以 ,有 50 %的教师认为课时不够 包括小说 、 散文 、 诗歌 、 戏剧 、 传记等各种题材 , 应精 用 ,并建议将每周的课时由 2 节课增至 4 节课 , 总学 选英美文学的名家名作 ,注重可读性 、 代表性和文化 分增为 20 个学分左右 , 学习时间不能少于三个学 内涵 ,所选的作品应能体现作家的写作风格 ,应有作 期 。在修完这门课后 , 英文专业学生应能掌握英美 者、 作品介绍 、 重点 、 难点注释 、 思考题等 , 要有启迪 文学的发展状况 , 了解文学史各个阶段的流派及其 性 ,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 特点 、 文学主张等 ,并能对不同的作家作品进行表现 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 提高学生的文学 手法或思想内容上的比较 。而高等院校的其他文科 素养和鉴赏水平 。 专业及外经外贸类的学生 ,或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 , 关于文学理论的编排 ,100 %的老师认为教材中 他们修英美文学并非为了系统地学习文学史 , 而是 应加入文学理论的内容 。90 %的老师在英美文学的 为了了解英美文化 ,增强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 提高 教学中涉及了文艺理论知识 。事实上 , 纵观各个国 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欣赏水平 。因此 ,对他们而言 , 我 家文学发展的情况 ,我们可以发现 ,各种文学流派思 们可在学分及学时数上做适当的调整 。 潮都有重要的文学理论贯穿其中 。有些大作家同时 此外 ,许多受调查人认为 ,由于受实用主义教学 又是杰出的文艺理论家 。进入 20 世纪后 , 特别是 思想的影响 ,不少高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忽 60 年代以来 , 各种文学流派思潮蜂拥而起 , 异彩纷 视甚至排斥英美文学教学内容 , 这也是学生人文素 呈 ; 而文学理论与批评也层出不穷 , 令人目不暇接 。 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因此 , 我们认为不仅要在课程 从形式主义到接受美学 ,从新批评到结构主义 , 从阐 设置上保证英美文学课程的比重 , 还应在本科生低 释学到新历史主义 。面对这一斑谰的文学景观 , 难 年级阶段教学中加强英美文学的内容 。 怪有人说 20 世纪是批评的世纪 。因此 ,我们在编写 312  教材问题 教材时 ,不能将文学理论排斥在外 ,应当不拘一人之 教材的重要性众所周知 。进入 80 年代以来 , 我 见 ,不守一家之说 。目前的文学批评已作为一门新 国英美文学研究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 各种新版的英 的学科领域被学术界普遍接受 , 并以一种独立的文 学体裁进入大学文学课程 。所以我们的英美文学教 美文学史 、 文学选读 、 简论 、 简编层出不穷 ,但是既有 材应对各个时期主要的文学理论给予足够的讲解 , 完备的科学体系 , 又符合不同教学特点和需要的教 重要的文艺理论家甚至要列专节讲授 。 材还不多 。根据我们的调查资料显示 ,70 %的老师 除此之外 ,100 %的老师认为教学时至少应配备 认为教材应呈现灵活性 、 启发性 、 全面性 、 系统性 、 实 两本教材 : 一本是国内作者编著的 ,一本是国外作者 用性和可读性等多种特色 。而目前各院校所使用的 编著的 。另外 ,80 %的老师感到教材的每章之后有 教材在编撰水平上虽然比以往有了较大的突破 , 但 仍有 40 %的老师觉得现在使用的教材在体系 、 内容 ① 根据调查 ,不同类型的学校开设此类课程的名称不同 , 或观点上比较陈旧 ,新颖性及可读性不强 。 周课时数和开设时间也有差异 。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13 ・
  • 3.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必要增加一些思考题 ,附上参考书目 ,以培养学生对 性思维和表达的题目 ;2) 将课程期末考试与学期论 作家作品及相关文艺思潮的思考能力 , 为学生进一 文和平时读书报告结合起来 , 这样不仅能达到良好 步系统地学习提供方便 。教材中还应适当插入一些 的考核目的 ,更易培养出一批有创造性 、 有真知灼见 图表 、 著名作家的照片及生卒年代等 , 便于学生查 的学生 。 阅。 315  师资问题 313  教学内容 、 方法与手段方面的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 ,100 %的受调查人觉得英美文学 这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 古典 课比较难教 ,这一问题除了与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 作家作品居多 ,现当代作家作品偏少 ;2) 教学方法陈 有着密切的关系之外 , 师资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 旧、 单一 : 超过 60 % 的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 的问题 。由于担任本科生英美文学教学的主要是中 法 ,即前面分析过的那种注入式 、 满堂灌的四段论教 青年教师 ,因此如何加强他们的理论水平 、 文学修养 学方法或视文学课为泛读课的教学方法 ;3 ) 不用或 和科研能力 ,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是当务之急 。就 很少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 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的问题 , 我们建议可采用以下一 要解决好以上问题 ,许多受调查人认为 ,首先应 些方法加以解决 :1 ) 应该让一些学术水平高 、 文学 选择比较好的教材 , 尤其是从国外出版的教材中选 造诣深的老师多担任一些本科生的课程 ;2) 各高校 择一些时代性 、 可读性强的作品 ,以增加现代和当代 应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 , 有条件的应选派一些到 作家作品的比重 ; 其次是将课堂教学与课后阅读结 英美国家进修 ;3 ) 鼓励在职进修或攻读学位 : 要求 合起来 ,把好课堂教学关 。我们认为 ,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 , 在职进修 , 更新知识 , 提高水 不单纯是老师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的体 平 ,促进教学 ; 4 ) 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有 现 ,它还是老师治学态度的体现 。首先 ,我们教师应 条件的学校应经常性地请一些国内外专家来校讲 当经常查阅国内外的新资料 , 了解新的文学理论及 学 ,或组织一些学术研讨会 , 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 研究方法 ,认真读透作家作品 , 掌握大量资料 , 而后 加 ,掌握国内外英美文学研究的新动态 ,有分析地吸 再进行课堂教学 。文学与历史发展 、 社会思潮的演 取新的文学理论及研究方法 。 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 课堂教学也应充分休现这 综上所述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 ,我们粗略地描述 一特点 ,讲出应有理论深度 。可以布置论题让学生 了我国本科阶段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 思考 ,开展讨论 ,然后再进行当场总结 。或是提供给 题 ,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想法或建议 。作为英 学生几个评价角度 , 让他们自己发挥 。一堂课自始 美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者 , 我们希望这次调查能引 至终都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应积极鼓励学生提问 , 起我国有关教育部门和学术界对这一领域的关注 , 把课堂教学变成课堂讨论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 , 形成 为今后我国英美文学的教学改革 ,尤其在课程设置 、 教师与学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再次 , 随着现代化 教材编写 、 教学方法改革 、 师资培养等方面提供一些 教学设备的普及 , 教学时应尽可能地运用现代教学 数据 ,为开创我国英美文学教学的新局面 、 培养一代 手段 ,如计算机软件或课件 、 录像机 、 投影仪 、 光盘 新人 ,尽一份绵薄之力 。 等 ,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由名家名作改编的电影 、 录 我们的调查工作还将继续 , 除了既定的对教师 像 ,或用光盘播放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提高学 进行专访外 ,我们还准备对学生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 生学习兴趣 ,使英美文学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 用艺 和分析将在近期得出 。 术的魅力去感染学生 。 收稿日期 : 2002 - 06 - 30 314  考核方法问题 作者简介 : 程爱明 ( 1955 -   男 , 江苏句容人 。英语教 ) 目前 ,超过 50 %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闭卷考 授、 英美文学博士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院 试的形式 。这就容易使学生形成死记硬背的不良传 长兼国际交流处处长 。徐劲 ( 1969 -   男 , 浙江绍兴人 。 )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 硕士 。柯可 ( 1972 -  ) 统 。针对这一现象 , 我们建议 : 1 ) 应尽量少采用闭 男 ,江 苏 南 京 人 。南 京 师 范 大 学 助 教 , 硕 士 。唐 晓 忠 卷考试的形式 ,如果需要采用闭卷考试形式 ,应尽量 ( 1974 -   男 , 江苏无锡人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减少一些死记硬背的题目 , 增加一些考查学生创造 助教 ,硕士 。 ・14 ・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4. zycnzj.com/ www.zycnzj.com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Russian pragmatic s :a survey , by SUN Shu2fang ,p . 8 In 70 - ies of 20 cent ury ,almost in t he same time of t he emergence of pragmatics in t he West ,iot s of Russian linguist s also overstepped t he t heoretical f ramework of Saussurean st ruct ural linguistics , t heir re2 search interest shifted to human factors” language ,remarkable positivistic and f undamental st udy has been “ in done f rom t he point of view of pragmatics ever since. This paper explicates some aspect s of t he object ,speech act ,presupposition ,and reference t heories in Russian pragmatics. A survey of teaching“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 Chinaπs college s and universi2 in tie s ,by CHEN G Ai2min & XU Jin ,p . 12 English an d A merican L iterat u re is one of t he key courses for st udent s majoring in English in Chinaπs universities.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not only to help st udent s learn t he English language and appreciate Western literat ure ,but also to serve for t he cultivation of t heir cult ural sensitivity and humanistic conscious2 ness. Assisted by t he foreign language schools or depart ment s in more t han fifty universities in China ,we have been able to carry on a research project on t he teaching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 ure since 1950s and have gat hered some first hand data in t his area ,t hus able to describe t he present sit uation of and t he ex2 isting problems in English an d A merican L iterat u re teaching in Chinaπs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in t he as2 pect s of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content s and met hodology ,text book writing and teacher t raining. On t his basis ,some ideas and solutions are suggested. Metonymic motivations and constraint s of grammatical forms in Chine se and English , by ZHAN G Hui & CHEN Hua ,p . 15 Based on defining and classifying metonymy f rom t he perspective of concept ual mappings and cognitive domains ,t he paper attempt s to analyze t he interactions and const raint s between metonymy and grammar in general. The metonymic investigation of grammar can provide us wit h t he insight s about t he cognitive mechanism of internal grammatical st ruct ures ,t hus f urt her bringing to light t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2 al cognition and linguistic competence. Textual p arataxis versus hypotaxis and their cultural explanation , by WAN G Yang ,p . 20 In t he field of text ual linguistics and Engilsh2Chinese Const rastive st udy ,it is generally agreed t hat parataxis ,as opposed to hypotaxi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and alse t he most important feat ure distinguish2 ing t he Chinese language f rom English. The aut hor believes t he difference of Chinese paratactic prominence and English hypotactic prominence not only appears linguistically but also reflect s deep cult ural origin and eternal causes. Topic and the coherence of English to Chine se translation , by YAN G Ming ,p . 46 English is subject2predicate language while Chinese is topic prominent one. Translation f 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often involves t he t ransfer of subject2predicate st ruct ure into topic2comment st ruct ure. As t he topi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text ,t 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aspect s in t his area and argues t hat proper use of t he topic in t ranslation can render t he version more coherent . ・80 ・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