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中國語文科 四年級下學期 中文科課堂教學計劃

              實習學校:聖公會錦田聖約瑟小學

                 學生姓名:賴焯標

       學生人數               30
        課題            《大樹的自述》
        教節            兩節 (60 分鐘)
        日期          二零一二年四月十七日
學生已有知識:

1. 對課文的基本認識

2. 中心句的應用

3. 找尋段落主旨



學習目標

1. 運用擬人法技巧

2. 理解說明文結構

3. 深化對課文認識

4. 對環保的積極性

 (雖是中文科,但亦想學生學懂環保的概念,亦算是情意目標)



學習階段:

  是次教學先以學校旅行和生活經驗引起興趣,帶出課文概念,再開展課文

的教授。而實際上,並非以教授課文內容為主,以教授課文精簡的說明文結構及

擬人法為主。視像片段則為後半部份的評鑑部份,評鑑部份為考核學生是否明白

說明文結構及擬人法技巧為主,此部份我將會以提問形式觀察學生反應,再考

慮需要製訂後續的跟進與否。
時間       教學活動        教學策略           資源
(共兩節 60
  分鐘)

約 10 分鐘    引入活動    與學生談談上次學校旅行(動        /
          (談及經驗)    植物公園)的特別植物功能
                   (如豬籠草等等),以吸引學
                   生興趣去知道大樹未知的功用。


約 10 分鐘   電子書朗讀      以電子書每段讀出《大      電子課本
                   樹的自述》課文,並在每段讀
                   完後,給予學生解釋(如製氧
                   機是說光合作用),令學生對
                      課文有基本概念。

約 10 分鐘    結構解釋      當略略閱讀課文一次後,    課文 p.58 及
                   便問問學生課文結構有什麼特      59
                         別?

                    如:每段開頭有什麼相同?
                   引言及總結有什麼相同之處?
                   目的為令學生明白「總-分-
                      總」的說明文結構


約 10 分鐘   擬人法深化      在白板貼上「外貌、情感、  白板及
                   動作」三個範疇的紙牌,並由 「外貌、情感、
                   電子書中舉出例子 (如在   動作」字牌
                   情感舉例時寫上憤怒或快樂等
                   等),讓學生嘗試組成擬人法
                    的語句及重溫擬人法知識。

                     學生很多時會把擬人法誤
                   解為把大陽寫作大陽伯伯便完
                   成。故此,以十分鐘時間在課文
                   後,再次解釋擬人法的用法,
                   講授學生擬人法的正確技巧。

                       分等級進行:
                         外貌
                   (時鐘叔叔的鬚子左右不一,
                       真難看呢!)

                      情感+外貌
                   (如:太陽伯伯氣得臉都紅
                        了。)

                      情感+外貌+動作
                   (如:憤怒的垃圾桶,不但留
                   著長長的鬍子,還不停把垃圾
                       往肚子塞!)
                     以加強學生作文技巧。
大樹的自述教學計劃

More Related Content

Similar to 大樹的自述教學計劃

New單元十一長大了
New單元十一長大了New單元十一長大了
New單元十一長大了joey128yan
 
Bit ----lesson plan
Bit ----lesson planBit ----lesson plan
Bit ----lesson plans09100011
 
單元八《我愛大自然》21《失物認領》教案(教案一)
單元八《我愛大自然》21《失物認領》教案(教案一)單元八《我愛大自然》21《失物認領》教案(教案一)
單元八《我愛大自然》21《失物認領》教案(教案一)manyan_ho
 
26 04-2012教案
26 04-2012教案26 04-2012教案
26 04-2012教案s0918974
 
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_教案
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_教案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_教案
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_教案giselle-w
 
Teaching plan
Teaching planTeaching plan
Teaching plansinyu1117
 
視導教案(24.4)
視導教案(24.4)視導教案(24.4)
視導教案(24.4)emmali07
 
紙船和風箏 教案
紙船和風箏 教案紙船和風箏 教案
紙船和風箏 教案Jody Ku
 
Gesture第3
Gesture第3Gesture第3
Gesture第3
10474041
 
颱風襲港第一及二節教案
颱風襲港第一及二節教案颱風襲港第一及二節教案
颱風襲港第一及二節教案Leung Him
 
P6 d 議論文_學習與遊戲_教案
P6 d 議論文_學習與遊戲_教案P6 d 議論文_學習與遊戲_教案
P6 d 議論文_學習與遊戲_教案giselle-w
 

Similar to 大樹的自述教學計劃 (20)

New單元十一長大了
New單元十一長大了New單元十一長大了
New單元十一長大了
 
Bit ----lesson plan
Bit ----lesson planBit ----lesson plan
Bit ----lesson plan
 
單元八《我愛大自然》21《失物認領》教案(教案一)
單元八《我愛大自然》21《失物認領》教案(教案一)單元八《我愛大自然》21《失物認領》教案(教案一)
單元八《我愛大自然》21《失物認領》教案(教案一)
 
26 04-2012教案
26 04-2012教案26 04-2012教案
26 04-2012教案
 
Bit第八節
Bit第八節Bit第八節
Bit第八節
 
Iit 第五節
Iit 第五節Iit 第五節
Iit 第五節
 
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_教案
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_教案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_教案
P5 d 文言文(2)_陋室銘_教案
 
Bit
BitBit
Bit
 
Teaching plan
Teaching planTeaching plan
Teaching plan
 
視導教案(24.4)
視導教案(24.4)視導教案(24.4)
視導教案(24.4)
 
紙船和風箏 教案
紙船和風箏 教案紙船和風箏 教案
紙船和風箏 教案
 
Iit 第五節
Iit 第五節Iit 第五節
Iit 第五節
 
Iit 第五節
Iit 第五節Iit 第五節
Iit 第五節
 
Iit 第五節
Iit 第五節Iit 第五節
Iit 第五節
 
Gesture第3
Gesture第3Gesture第3
Gesture第3
 
Bit
BitBit
Bit
 
BIT
BITBIT
BIT
 
B it第六節
B it第六節B it第六節
B it第六節
 
颱風襲港第一及二節教案
颱風襲港第一及二節教案颱風襲港第一及二節教案
颱風襲港第一及二節教案
 
P6 d 議論文_學習與遊戲_教案
P6 d 議論文_學習與遊戲_教案P6 d 議論文_學習與遊戲_教案
P6 d 議論文_學習與遊戲_教案
 

大樹的自述教學計劃

  • 1. 中國語文科 四年級下學期 中文科課堂教學計劃 實習學校:聖公會錦田聖約瑟小學 學生姓名:賴焯標 學生人數 30 課題 《大樹的自述》 教節 兩節 (60 分鐘) 日期 二零一二年四月十七日 學生已有知識: 1. 對課文的基本認識 2. 中心句的應用 3. 找尋段落主旨 學習目標 1. 運用擬人法技巧 2. 理解說明文結構 3. 深化對課文認識 4. 對環保的積極性 (雖是中文科,但亦想學生學懂環保的概念,亦算是情意目標) 學習階段: 是次教學先以學校旅行和生活經驗引起興趣,帶出課文概念,再開展課文 的教授。而實際上,並非以教授課文內容為主,以教授課文精簡的說明文結構及 擬人法為主。視像片段則為後半部份的評鑑部份,評鑑部份為考核學生是否明白 說明文結構及擬人法技巧為主,此部份我將會以提問形式觀察學生反應,再考 慮需要製訂後續的跟進與否。
  • 2. 時間 教學活動 教學策略 資源 (共兩節 60 分鐘) 約 10 分鐘 引入活動 與學生談談上次學校旅行(動 / (談及經驗) 植物公園)的特別植物功能 (如豬籠草等等),以吸引學 生興趣去知道大樹未知的功用。 約 10 分鐘 電子書朗讀   以電子書每段讀出《大 電子課本 樹的自述》課文,並在每段讀 完後,給予學生解釋(如製氧 機是說光合作用),令學生對 課文有基本概念。 約 10 分鐘 結構解釋   當略略閱讀課文一次後, 課文 p.58 及 便問問學生課文結構有什麼特 59 別? 如:每段開頭有什麼相同? 引言及總結有什麼相同之處? 目的為令學生明白「總-分- 總」的說明文結構 約 10 分鐘 擬人法深化   在白板貼上「外貌、情感、 白板及 動作」三個範疇的紙牌,並由 「外貌、情感、 電子書中舉出例子 (如在 動作」字牌 情感舉例時寫上憤怒或快樂等 等),讓學生嘗試組成擬人法 的語句及重溫擬人法知識。   學生很多時會把擬人法誤 解為把大陽寫作大陽伯伯便完 成。故此,以十分鐘時間在課文 後,再次解釋擬人法的用法, 講授學生擬人法的正確技巧。 分等級進行: 外貌 (時鐘叔叔的鬚子左右不一, 真難看呢!) 情感+外貌 (如:太陽伯伯氣得臉都紅 了。) 情感+外貌+動作 (如:憤怒的垃圾桶,不但留 著長長的鬍子,還不停把垃圾 往肚子塞!) 以加強學生作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