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白
話
解
讀
法
華
經
1
譬喻品第三


那時,舍利弗不禁歡欣鼓舞,立即站起來,雙手合十,仰望著釋尊的顏容說:「今日聽聞世
尊的說法,心情大為振奮,得到前所未有的喜悅。為甚麼呢?我以前聽從釋尊有過這樣的說
法,看到許多菩薩都接受了未來作佛的記名。然而,這些事情都跟我們無關似的,所以非常
傷感,以為會永遠錯失如來無量知見的機會了!


世尊啊,我時常獨處在山林樹下,不論是坐著、行著,往往都會這樣的想:『我們這些聲聞,
同樣徹悟了萬事萬物的本質,為甚麼如來只以小乘法門來濟度我們呢?』


一定是有些地方我們做錯了,而非世尊不夠慈悲的。為甚麼呢?因為如果我們能夠一直的等
待釋尊說出,是因何所致成就無上正覺的話,釋尊定必會以大乘法門來度脫我們的。然而,
我們不曉得瞭解,釋尊運用權巧的方便,在依隨眾生的機宜而說教。故當初聽聞佛法,開始
便即完全照信接受,一心以為這樣就會取得實證了!


世尊啊!從我一開始(修行佛法)以來,我便日日夜夜,時時刻刻都在怪責自己(不能作佛)。
然而,今日聽從釋尊說出聞所未聞,從來沒有想過的大法,便使我斷除所有的疑慮和懊悔,
身心舒暢,迅即放下心頭大石了。今天我才知道是佛的真正弟子,是從佛金口得以更生的人,
也是從佛法得到再化的生命,可以成為佛門的一分子啊!」


那時,舍利弗想重申說明這一段所講,就用偈語說:
我聽聞到了這樣的法音,獲得前所未有的感受啊。
心中滿懷著無比的歡喜,懷疑迷網都已經消除了。
一直以來蒙受佛的教導,總算沒有錯失於大乘法。
佛的法音真是稀有難得,能消除眾生的所有煩惱,
我雖已得解脫取證漏盡,聽了也將憂惱一掃而空。
即使我處身於山谷之中,或者是逗留在樹林之下,
有時靜坐有時唸經踱步,都經常想起了這一件事,
便長嗟短嘆深深自責了。爲何我竟而欺騙自己呢?
我們也是釋迦佛的弟子,同入無煩惱雜念的法門,
可是聲聞卻不能在未來,演說至高無上道的法門。
無金色的佛身三十二相、十種超能力和各種解脫。
大家共同一齊在學法中,而不能獲得這樣的本事;
即使是八十種的隨形好,十八種不共同的微妙法,
像如此這樣各等的功德,竟而我們都已錯失機會。
我獨自在唸經踱步之時,見釋迦牟尼佛在大衆中,
名聲傳遍了十方的世界,為眾生帶來廣泛的福利。
自覺有失這些利益貢獻,我還在欺騙自己以為有。
我經常在於早晚的時段,每每會想起了這一件事,
便想以此為題請問世尊,到底有失還是沒有失呢?
第 2 頁 (共 17 頁)
我總是經常有看見世尊,稱讚過許多許多的菩薩,
所以不論在早晚的時段,都會在思量著這一件事。
今日聽聞到了佛的法音,明白你隨眾機宜而說法,
確是無漏智慧也難想像。領著大衆結伴來到道場,
我本就執著於錯誤見解,要做許多婆羅門的老師。
世尊只有你知我的心思,為拔我的邪見而說涅槃,
我破除了所有錯誤見解,並在於空法獲得了證悟。
那時在心裡便暗自認為,已經達到了究竟的程度。
然而現在才充分自覺到,那並非是究竟的程度啊!
若獲得證悟成佛的時候,就可以具備齊三十二相,
受到了天人夜叉等群眾、龍神等蛇族的虔誠恭敬。
這樣的時候才可稱得上,永將煩惱完全滅盡無餘。
釋迦牟尼佛在大衆之中,說我可以有機會成佛的。
我聽聞到了這樣的法音,疑慮和懊悔都已消除了。
起初聽聞佛陀所說的話,心中大為吃驚充滿疑惑。
莫非是天魔變作佛陀嗎?來擾亂我修行的信心嗎?
其實是佛陀以種種因緣、譬喻和巧妙言辭來解說。
他的心安靜得猶如深海,我聽了疑惑迷惘都斷除。
釋迦牟尼佛說在過去世,有非常多已離世的佛陀,
都沿用方便法中的巧妙,並都用來演說這個大法。
現在的佛陀未來的佛陀,數目之多亦是無可衡量,
他們亦會藉著種種方便,來演說出這個大法的啊。
而現在這位釋迦牟尼佛,從他出生一直至到出家,
從得證成道到初轉法輪,也是以權巧方便來說法。
世尊是說示真實的道法,魔王波旬可不是這樣的。
所以我能夠肯定的知道,並非是天魔變作佛陀啊!
我陷入疑惑迷惘的緣故,才誤會是天魔所作所為。
聽了佛的柔和溫暖法音,不但深遠而且非常微妙,
演繹暢說出清淨的法門,使我的內心大感歡喜啊。
疑慮懊悔都已永遠消除,可安心處於真實智慧中。
我一定可以有機會成佛,成為天人所尊敬的對象,
推動著無上佛法的大輪,施教化度許多的菩薩啊!


那時,釋迦牟尼佛對舍利弗說:「今天,我要在天、人、沙門及婆羅門等大眾中宣說,我從
前曾在二萬億位佛陀的所在處,為了至高無上的道法,故而經常教化舍利弗你,你也長久日
以繼夜的跟隨,接受我的教學。我運用權巧的方便來引導你,所以你才會出生在我的法門中
啊。




第 3 頁 (共 17 頁)
舍利弗啊!我以前就教你要立下志願追求佛道,如今你完全忘記,而且還自認對於死亡已認
知足夠。我現在就想令你勾起回憶,你本來誓願所要修行之道。所以才爲一切聲聞講說示這
部大乘經典,名為妙法蓮華。這是教導菩薩的大法,也是佛陀所護念的一部經啊!


舍利弗啊!你將在未來世,經過不可衡量、沒有止境、不可思議的漫長期間,供養過好幾千
萬億的佛陀,持續奉行正確的大法,完全做足菩薩所要修行之道,就當會作佛了。佛號叫華
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佛國名為離垢,那裡國土平坦、方正,一片清淨、莊嚴,既安定、豐足又快樂,天界、人界
的眾生旺盛。以琉璃鋪地,有八條交通大道,用黃金繩子來劃分道路的界線,路旁各有七寶
彩飾的街樹,經常會開花結果的。


華光如來亦會以三乘法來教化眾生的。舍利弗啊!那位華光如來出世時,雖然不是惡世,但
基於本來的誓願,所以還是會演說三乘法的。華光如來的時代,名叫大寶莊嚴。為什麼叫大
寶莊嚴呢?因為那國土是以菩薩爲最大的寶物,所以那些菩薩數目,是不可衡量、沒有止境、
不可思議之多;是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的事情,不是有佛陀的智力,是不能知道有幾多菩薩
的。他們想要行走時,會有珍寶花朵承接著雙腳。這些菩薩都不是剛剛發心修行,全部都是
學佛很久、本已有很多功德的了。他們都在不可衡量、百千萬億的佛陀住所,修過清淨的梵
行,一直以來都受到許多佛陀所稱歎的。他們恆常修學佛陀的智慧,具有廣大的神通力量,
了解一切各種法門,本性耿直、不虛偽,意志、心念都很堅定的。像這樣的菩薩,遍佈離垢
那個佛國啊!


舍利弗,華光如來的壽命是十二小劫。除了他作爲王子,尚未成佛的時間,該國人民的壽命
有八小劫的。華光如來經過十二小劫後,會授予堅滿菩薩無上正覺的記別,並會向所有比丘
說:『這位堅滿菩薩將繼我之後作佛,佛號叫華足安行如來,應供,正遍知。他的國土亦會
如我一樣的啊!』


舍利弗,這位華光如來滅度離開世間之後,正法持續在世有三十二小劫,像法持續在世也是
有三十二小劫啊。」

那時釋尊,想重申說明這一段所講,就用偈語說:
舍利弗啊你會在未來的世代,將成為具有佛陀睿智的世尊,
佛陀的專有名號就叫做華光,當會救度不可衡量的衆生啊。
供養親近過無數之多的佛陀,完全俱備齊全了菩薩的修行,
還有十種超凡的能力等功德,就可取證至高無上的佛道了。
經過不可衡量的漫長期間後,便到了名為大寶莊嚴的時代,
那個世界的名稱是叫做離垢,因國土一片清淨沒有污穢啊。
以剔透的琉璃鋪設整個地面,用黃金繩來劃分道路的邊線,
路上有七寶五光十色的樹木,經常會有滿枝的花朵和果子。
生在那個國土裏的所有菩薩,個個的意志心念都非常堅定;
第 4 頁 (共 17 頁)
神通的力量波羅蜜的修行法,所有都已是完全俱備齊全了。
曾經在不可計數的佛陀住所,積極勤奮地學習菩薩的道法。
像這樣那麼有大功德的人士,都是接受華光如來所教化的。
華光佛還是一位王子的時候,放棄王位捨去世間富貴榮華,
在终結王子最後一次的身體,便出家作比丘修行成就佛道。
華光如來停留居住在於世間,壽命是可以達到十二小劫的;
那個國土上一般的人民大眾,壽命也是可以達到八小劫的。
華光如來滅度離開世間之後,正法持續流傳在於世間之上,
是可以長達三十二小劫之久,廣泛地救度了非常多的衆生。
等到了正法的時期滅盡之後,像法還可以流傳三十二小劫。
佛陀的遺骨會得到廣泛流布,天界人界的眾生都普遍供養。
華光如來所作出的一些行為,和他的事蹟大概就是這樣了。
他的福德和智慧兩者都俱足,這位聖人真是尊貴無與倫比。
華光如來就是你未來的身份,你應為自己感到欣慰慶幸啊!


那時四部的大眾,比丘、比丘尼、在家男子、在家女子,以及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
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大眾,看見舍利弗在釋迦牟尼佛前接受無上正覺的記別,
大家心中大為歡喜,雀躍不已。紛紛脫下自己身上所穿著的上衣,拿去供養釋迦牟尼佛。天
帝釋提桓因、梵天王等,與共無數之多的天子,也以天上的妙衣、天上的曼陀羅花、大曼陀
羅花等來供養釋迦牟尼佛。所散的天衣,飄浮在空中,自然地迴旋。不同種類的天上妓樂有
百千萬種,在天空中同時一齊演奏。各色天上的花朵,就像下雨般的紛紛飄下來,繼而大家
一起這樣說:「釋迦牟尼佛從前在波羅奈,初次轉動法輪,如今又再次轉動至高無上最大的
法輪啊!」


那時,所有的天子都想重申說明這一段所講,就用偈語說:
從前在波羅奈國的鹿野苑,釋迦牟尼佛轉動四諦法輪,
分別說出十二因緣各種法,色受想行識等五眾的生滅。
今天又再一次轉動起來的,更是至高無上的大法輪啊。
這一個大法是非常的深奧,很少有人能夠信奉受持的。
我們自過去長久一直以來,也有數次聽聞世尊的說法,
從來也未曾聽聞過這樣的,深奧微妙的卓越上乘法門。
世尊演說這個重要的大法,我們個個都隨即欣喜萬分。
聲聞中最有智慧的舍利弗,現在已得蒙世尊的授記了,
我們終究也會可以像這樣,必定能夠得證成為佛陀的。
會在於十方一切所有世間,成為最尊貴至高無上的人。
成佛之道實在是匪疑所思,就假方便隨眾機宜而說法。
我自己所擁有的福德善業,不論是今世或是過去世的,
以及能夠遇見佛陀的功德,全部都迴向於成就佛道啊!



第 5 頁 (共 17 頁)
那時,舍利弗稟告釋迦牟尼佛說:「世尊啊!我現在不再有疑慮和懊悔了,因為已親自在佛
陀面前,獲得接受無上正覺的記別了。只是這一千二百位內心已證得自在境界的聲聞弟子,
以前尚在有學的階段,佛陀常教化他們說:『我的法門能夠使眾生脫離生、老、病、死的痛
苦,不再受生死的流轉啊。』這些尚在有學及學無可學的人,亦各自以爲消除了我見、脫離
對分別`有無'的執著,繼而都認為已達到了生死流轉的盡頭。然而,今日在世尊面前,聽到
這從未聽過的大法,他們都陷入疑惑了。大慈大悲的世尊啊!請您為比丘、比丘尼、在家男
子、在家女子等四眾弟子,說明其中的因緣,使他們消除疑惑、懊悔吧!」


那時,釋迦牟尼佛對舍利弗說:「我剛才不是已經說過了,許多佛陀、世尊,都是會採用種
種的因緣、譬喻、言辭等權巧方便來說法的嗎?莫不都是為了無上正覺啊!這種種所說的法
門,全都是爲了教化菩薩的緣故。不過,舍利弗,現在我還是要以譬喻的方法,重申說明這
一道理吧。許多有智慧的弟子,就可以通過譬喻而有所領悟了。


舍利弗啊!假如在國內某城市中的一個村落,有一位大富翁。他年邁體衰,財富多至不可衡
量。擁有很多的田地、房舍,婢僕成群。他的寓所面積廣大,但只有一道門可以出入。住家
的人口眾多,經常有一、二百人,有時甚至多達五百人居住在內。由於堂閣腐朽的緣故,牆
壁斑剝,基柱霉爛,棟樑也有傾倒的危險了。一天,房舍突然同時四面起火,整個家園陷入
火海之中。這位富翁的兒子約有十幾至二十,或將近三十多人,當時正好都留在屋裡。富翁
眼見這場大火,從四方襲來,立即大為驚恐,心中就這樣想:『我雖然能夠從這所燒著的大
門,安全逃離出來,但孩子們仍在失火的宅內,沈迷於嬉戲、玩樂。完全不理會大火已經逼
近,痛苦就要降臨。他們一點也不恐懼,毫不知驚。心中不曾產生厭患,毫無求救出來的意
思啊!』


舍利弗,這位富翁又這麼想:『我的身手有力,應當可用前幅衣襟,或以几案茵褥掩護,把
孩子們從火宅中救出來的。』可是回心一想:『這棟房子只有一道門,而且又狹又窄;個個
孩子都年幼無知,不太懂事,只顧貪玩,不願離開嬉戲的場所,可能會困在火宅,被火燒傷
的。我該向他們說出形勢的嚴峻,這棟房子已經起火,應該趕快逃走,以免遭到大火的傷害
啊!』這樣考慮過後,便立即按照所想的那樣,具體的告訴孩子們說:『你們趕快出來啊!』

父親雖然非常憐憫無知的孩子們,不斷好言相勸。可是孩子們卻只顧貪戀嬉戲的快樂,不肯
聽信、接受父親的話,依然毫不知驚,無心逃走出來。也不懂得甚麼火燒、甚麼房子被焚、
甚麼喪失生命。仍在跑東跑西,追逐嬉戲,對父親漠視而已。


那時,富翁又馬上想到:『這棟房子已被大火所焚燒,我和孩子們若不及時逃出,一定會被
火燒死的。我現在應運用權宜的方便,使孩子們得以脫險,免受這場災害啊!』

父親很瞭解孩子們,早已在心中各有自己的喜好。知道各種珍貴的玩具及奇異的寶物,一定
是他們所感興趣和喜歡的。於是就對孩子們說:『外面有你們喜歡的玩物,非常稀有難得的。
你們如果不去拿取,將來一定會後悔。有這麼多的羊車、鹿車、牛車,如今都在門外,可以


第 6 頁 (共 17 頁)
讓你們遊戲。你們為何還在這火宅中逗留呢?趕緊出來吧,只要是你們喜歡的,我全都會給
你們啊。』


那時,孩子們聽到父親所說,有各種珍貴奇異好玩的東西,都是他們所希望得到的。於是個
個心中踴躍,相互推撞,一齊向門外奔跑,爭著走出了火宅。


這時,富翁看見所有的孩子們全都平安脫險,走到四通八達的道路上,席地而坐。再沒有任
何障礙物,於是便放下心來,既激動又高興。這時,孩子們紛紛向父親說:『父親啊!你先
前曾答應給我們好玩的東西,說有羊車、鹿車、牛車的,請您趕快給我們吧!』


舍利弗啊!那時富翁賜予每個孩子一輛大車。每輛車子同樣都是高大寬敞,以各種寶物裝飾
得煞是莊嚴的。車子周圍的欄杆,四面都懸掛著寶鈴;車頂上覆蓋著幃幔和寶蓋,也同樣裝
飾著各種奇珍異寶;寶繩縱橫交錯,絢麗的纓穗紛紛下垂;車內鋪著重重疊疊的墊褥,還配
置了紅色的枕頭。又用大白牛駕車,白牛的皮膚光潔,形體美好,有壯碩的身體,筋力強健;
步伐平正穩當,奔跑起來迅疾如風。車的兩旁更有許多隨從,在殷勤侍衛。為何會有這麼富
麗堂皇的大白牛車呢?因為這位富翁的財富,實在是多到不可計數,通通寶庫也都堆滿到放
不下了。


所以富翁心中就這樣想:『我的財物沒有極限,不應該以低劣的小車,分賜給孩子們。這些
幼童都是我的孩子,疼愛不可以偏心。我既然擁有為數不可衡量的七寶大車,就應該公平分
給他們。為什麼呢?因為以我這麼多的財物,就算是分配給全國尚且有餘,何況不過是分給
各個孩子啊。』這時,每個孩子都各自坐上大白牛車,獲得前所未有的歡喜,因為遠遠地超
出他們原本的期望啊!


舍利弗,你的意見如何?這位富翁平等地給與每個孩子,奇珍異寶的大白牛車,難道是欺騙
了他們嗎?」


舍利弗回答說:「不是的!世尊。這位富翁只是為了讓孩子們免被火燒之難,可以保全身體、
性命,這不算是欺騙啊。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如果可以保全身體、性命,就是得到最好的
玩具了。何況這不過是權宜的方便,目的是在於將孩子們從火宅中拯救出來。世尊啊!即使
這位富翁,甚至連最小的一輛車也不賜予他們,也算不上是欺騙的。為什麼呢?因為這位富
翁,先已有了這樣的想法:『我要採用權宜的方便,讓孩子們得以逃出火宅啊!』就憑這個
緣故,便不能說是欺騙了。更何況富翁知道自己有無限的財富,想讓孩子們都受益得寶,從
而平等地賜予他們大白牛車啊。」


釋迦牟尼佛對舍利弗說:「好極了!好極了!就如你所說的啊。舍利弗,如來都也是這樣的。
他是一切世間所有眾生的父親,對於各種恐懼、煩惱、憂慮、無知、愚昧等,都已永遠斷盡,
沒有殘餘的了。繼而圓滿成功,成就不可衡量的覺醒、力量和勇氣。有偉大的神通力及智慧
力,通曉利益他人的方法和手段,以明智破除一切迷惑。懷有大慈大悲,從不懈怠、厭倦,
永遠行善。為利益一切眾生,而出生於欲界、色界、無色界等腐朽故舊的三界火宅;為了救
第 7 頁 (共 17 頁)
度眾生脫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愚癡、懵懂,以及貪、瞋、癡三毒等等煩惱
之火,而教化各種法門來引導他們得證無上正覺啊。看見許多眾生被生、老、病、死、憂、
悲、苦、惱所煎熬;又為了五欲的財帛、利益,而蒙受種種痛苦;更因為貪婪、執著、追求
不捨的緣故,而現世遭受許多苦難之外,後世也陷入地獄、餓鬼、畜生的苦況。即使後世轉
生到天上或人間,都會有貧窮潦倒之苦、與所愛相別離之苦、與所怨相憎會之苦。這些各種
各樣的痛苦,使眾生沉淪在苦海之中,卻還在歡喜遊戲,不曾察覺,毫不知驚;也不感到厭
倦,不願尋求解脫。在這三界的火宅裡,東奔西走;雖然遭受到極大的痛苦,卻不認為是禍
患啊。


舍利弗,佛陀看見這一情況後,於是就想:『我是眾生的父親,應當為他們拔除苦難,給與
他們不可衡量、沒有止境的佛陀智慧之樂,讓他們可以得享真正的自在遊戲啊!』舍利弗,
如來心裡又這麼想:『如果我只運用神通力和智慧力,而捨棄各種方便法門,會讓所有眾生
僅曉得讚嘆如來的覺醒、力量和勇氣而已,眾生是不會因此而得到救度的。為甚麼呢?因為
這些眾生尚未擺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仍置身於三界火宅之中,被煩惱之火
所燒,那怎麼能夠理解佛陀的智慧呢?』


舍利弗,就像那位富翁,雖然他是身手有力,卻並不使用,只是勤而有效地運用合宜的方法,
誘導孩子們免陷於火宅的危難,然後分別賜予每個孩子相同的珍寶大車。如來也是這樣,儘
管有無限的力量和勇氣,但並不使用,只運用智慧、巧妙的方法。從三界火宅裏,救拔眾生
出來,並為他們講說三乘教法,分別是聲聞乘、緣覺乘、佛乘。繼而還這麼說:『你們不要
樂於安居在三界的火宅、切勿貪戀於粗俗鄙陋的色相、聲音、香氣、味道、觸覺等五欲啊。
若是貪迷、執著而產生愛戀,就會被慾火焚燒了。你們趕緊離開三界吧,你們會分別得到三
乘中的聲聞乘、緣覺乘、佛乘啊。我現在向你們保證,這件事絕非虛言。你們只要勤奮修行,
努力不懈,就可以達到了。』如來就是採用這樣的方便策略,來誘導眾生進入法門的啊!


接著又這麼說:『你們應當知道,這三乘教法,都是受到聖人所稱揚讚歎的啊。是何等自在、
不受束縛,無特定限制、無特定要求。乘上這三乘大車,以無污濁煩惱的五根、五力、七覺
支、八正道、四禪、八定、八解脫、三昧等,而自得其樂,便可獲得不可衡量的安穩和快樂
了。』

舍利弗啊!若是有眾生,本身具有智慧的素質,跟隨佛陀、世尊聽聞教法而信受,態度懇切
又努力不懈。很想盡早出離三界,自顧尋求不受生死的流轉,這就是聲聞乘了;就像那些孩
子,為了求得羊車而離開火宅一樣。若是有眾生,跟隨佛陀、世尊聽聞教法而深信不疑,態
度懇切又努力不懈。一心探求自然規律的智慧,喜歡獨自寂靜地修行,深知一切法則的始末
根由,這就是緣覺乘了;就像那些孩子,為了求得鹿車而離開火宅一樣。若是有眾生,跟隨
佛陀、世尊聽聞教法而深信不疑,勤奮修學、努力不懈。一心求得如實真相的一切智、無所
不曉的佛智、一聽就可說出解釋的自然智、不是累積知識的無師智;還要追求如來的正知、
正見、力量和勇氣。發悲心憐憫不可衡量的眾生、發慈心要安樂一切眾生、行利益於天上人
間,救度解脫一切眾生,這就是大乘了。菩薩追求的就是這乘,所以稱為大乘菩薩。就像那
些孩子,為了求得牛車而離開火宅一樣啊。
第 8 頁 (共 17 頁)
舍利弗,正如那位富翁,看見孩子們安全離開火宅,去到沒有危險的地方。就想到自己的財
富,實在是多到不可計數,應當平等賜予他們大白牛車的。如來也是這樣,是一切眾生的父
親,看見上億上千不可衡量的眾生,就依循佛陀一向教示的法門,使他們脫離三界的苦惱,
跨越險惡的六道,獲得不再經歷生死流轉的快樂。


如來那時也有這樣的想法:『我有不可衡量、沒有止境的智慧、力量、勇氣等所有佛陀的法
藏。這些眾生都是我的孩子,應當平等地授與他們佛乘大白牛車。不能只讓一部分人獨自了
解死亡,要每一個人都能像如來一樣,完全悟透死亡的真諦啊。這些眾生脫離三界的話,都
會跟所有佛陀一樣,得到禪定、解脫等自娛玩樂的工具。個個的情況都會一模一樣,是受到
聖人所稱揚讚歎的。能產生清淨微妙、獨一無二的樂趣啊。』


舍利弗,正如那位富翁,首先以羊車、鹿車、牛車三種車輛,誘導孩子們出離火宅。然後就
賜與他們大白牛車,還以各種寶物裝飾得煞是莊嚴、安穩,故而那位富翁也算不上是欺騙啊。
如來亦像這樣的例子,不算是欺騙。首先說聲聞、緣覺、菩薩三乘誘導眾生,然後以大乘
《法華經》的妙義來救度解脫眾生。為什麼要這樣呢?如來有不可衡量的智慧、力量和勇氣
等各種法門寶藏,能夠授與一切眾生大乘的法門,但不是個個都可以接受的。舍利弗啊!由
於這樣的緣故,便可瞭解所有的佛陀,何故要以方便巧妙的法門,將佛法分成三個階段而說
了。」


釋迦牟尼佛想重申說明這一段所講,就用偈語說:
譬如說有一位大富翁,擁有一棟很大的房子,
那棟房子因長年失修,故而殘舊又破爛不堪。
房舍有高度潛在危險,基柱霉爛棟樑也傾斜,
地面上崩裂台階穿洞;牆壁出現了很多裂縫,
牆身沙泥也紛紛剝落。天花板從屋頂墜下來,
滿地碎裂的瓦礫四散;屋椽屋梠都鬆脫移位,
圍欄很多都東歪西倒,到處堆滿雜物和廢料。
這棟很大的房子裡頭,有五百個人在居住著;
還有老鷹梟花鵰禿鷲、鳥鴉喜鵲斑鳩和鴿子、
蜥蝪毒蛇巨蝮和蠍子、蜈蚣蚰蜓壁虎和百足、
以及鼬鼠狸猫鼷鼠等,各種的惡蟲百禽鳥獸,
在四處逃竄橫沖亂撞。滿室是屎尿臭氣熏天,
骯髒的穢物遍地橫流,蜣蜋之類的食糞便蟲,
在物體表面蠕動爬行。狐狸豺狼野狗等禽獸,
在大口吞食咀嚼踐踏、啃噬著已死去的屍體,
骨頭內臟都露了出來。因而引來成群的野狗,
爭先恐後的搶著走來,樣子飢餓得失魂落魄,
又急又慌地到處覓食。牠們在互相爭鬥廝殺,
露出尖牙利爪不停叫。那棟房子的恐怖情形,
第 9 頁 (共 17 頁)
發展不僅變成了這樣,周遭還處處都充滿了,
魑魅魍魎等害人精怪。夜叉惡鬼在大吃人肉,
各種的毒蟲惡禽猛獸,為了要放卵孵化產子,
各躲藏在隱蔽的地方。夜叉成群結隊地走來,
爭先恐後地搶奪食物;在吃飽食物滿足之後,
邪惡心變得更加熾烈;糾紛鬥爭的吵鬧聲音,
激烈得令人毛骨悚然。專門吸取人精氣的鬼,
都屈肢蹲踞在土堆上,有時又會離地一二尺,
來來回回地走動遊蕩,橫行無忌的嬉戲玩鬧;
捉住狗的兩腿向後拉,摔打牠們至無法出聲;
或用腳踩在狗的脖上,以嚇狗的惡作劇為樂。
又有一些丑怪的鬼怪,體型看起來又長又大;
光著又黑又瘦的身子,常常棲息在那棟屋裡,
大聲吆喝地喊叫出來,叫嚷急著要找食物吃。
又有一些丑怪的鬼怪,咽喉像針一樣的細小;
又有一些丑怪的鬼怪,頭部像個牛的頭一樣。
有些鬼怪是吃人肉的,有些鬼怪是吃狗肉的;
通通都是披頭散髮的,心性兇惡殘忍暴戾的,
為飢渴所逼惱與煎熬,在叫苦連天到處流竄。
夜叉餓鬼各種惡禽獸,飢餓逼得向四方亂跑,
從窗隙向外窺看張望。像這樣多的禍患危難,
真的是恐怖到極點了。這棟破爛陳舊的巨宅,
是屬於富翁個人所有。那富翁近日需要出門,
離去後隔沒多久時間,在之後所居房舍屋宅,
便忽然意外起火焚燒。從四面八方一時之間,
冒出熊熊燃燒的火焰。房子裡頭的棟梁椽柱,
被火燒得發出爆裂聲,碎掉的斷枝紛紛落地,
牆壁也隨之轟然倒塌。有許多的鬼神類等眾,
嚇得尖聲地大叫大嚷。花鵰禿鷲等各種鳥類、
專吸取人精氣的鬼等,都驚慌失措極度惶恐,
很想逃離但走不出去。凶惡野獸和可怕毒蟲,
到處逃竄找洞穴藏身。有專食人血肉的惡鬼,
亦是棲息在火宅之中,由於福德淺薄的緣故,
被火場的大火所逼迫,彼此之間在互相殘殺,
還飲對方血吃對方肉。野干狗等種種禽獸類,
早就已經被火燒死了。那些體積較大的惡獸,
便爭先恐後搶著爭食。刺鼻的濃煙不停外冒,
充塞了四面整個空間。蜈蚣蚰蜓和毒蛇之類,
被火場的大火所燃燒,都爭先恐後爬出洞穴,
卻被專吸人精氣的鬼,隨手抓來一口就吃了。
第 10 頁 (共 17 頁)
又有些遭受饑餓的鬼,頭頂上方被引燃著火,
又饑又渴又熱又惱亂,急迫得四處亂逛亂竄。
那棟房子這樣的情況,真是十分之恐怖的啊。
當中受到的毒害火災,只是眾難的一小部份。
這時巨宅主人回來了,站在那棟房子的門外。
聽見了有人告訴他說:你家中所有的孩子們,
較早前因為想要玩樂,而進入這一棟房子了。
他們年紀幼小又無知,貪圖歡樂不能自拔啊!
富翁聽見這麼說之後,大吃一驚便走入火宅,
要設法去拯救孩子們,以免他們被火燒著了。
語重心長勸喻孩子們,說明各種禍患的情況:
宅內到處有惡鬼毒蟲,發生火災火勢在蔓延,
這些苦難一個接一個,會連續不斷的發生啊。
有毒蛇你土虺蛇蝮蛇、以及成群結隊的夜叉、
專門吸取人精氣的鬼、食肉嚼骨的野干狐狗、
花鵰禿鷲老鷹貓頭鷹、以及百足等各類毒蟲,
又饑又渴又惱亂急迫,真是十分之恐怖的啊。
這些禍患已難於處理,更何況還發生大火啊!
可是孩子們毫不懂事,雖聽見了父親的教誨,
仍貪圖歡樂不能自拔,繼續忘形地嬉戲下去。
這時候富翁就這樣想:孩子們越是這樣的做,
就越使我憂愁煩惱了。到了現在這一棟房子,
沒有一處是可玩樂的。然而家中各個孩子們,
卻還是沉溺於嬉戲中,總不肯接受我的教誨,
必將會被大火傷害的。接著很直接的便想到,
應採用各種權宜方法。所以就告訴孩子們說:
我有非常多非常好的,珍貴新奇好玩的禮物。
有美妙寶物裝飾的車,分別會得到羊車鹿車,
而且還會得到大牛車。現在牠們都放在門外,
你們快快出去拿取吧。我就是專誠為了你們,
才特別製造這些車輛。可隨意願選擇喜歡的,
快快拿去玩樂遊戲吧。各個孩子聽聞父親說,
有這些羊車鹿車牛車,便立即爭先恐後地跑,
趕快地衝出門外去了。疏散到一塊大空地上,
脫離各種苦惱危難了。富翁看見各個孩子們,
都已安全離開了火宅,站在四通八達的大道。
他便坐到獅子寶座上,而用很慶幸的語氣說:
我現在真的很快樂啊!這群大大小小的孩子,
養育起來真的不容易。既愚昧無知又不懂事,
竟而闖入危險的火宅。內有各式各樣的毒蟲、
第 11 頁 (共 17 頁)
和很可怕的妖魔鬼怪。何況還起火冒出烈焰,
不斷向四周擴散起來。然而這一大群孩子們,
卻還貪著於玩樂嬉戲。我已將他們救了出來,
使得安全脫離了險地。所以這一群人這麼好,
我現在非常之快樂啊。那時這一大群孩子們,
知道父親已安心穩坐,便一齊來到他的面前,
繼而恭敬的對父親說:懇請你給予賞賜我們,
羊鹿大牛三種寶車吧!正如較早前所答應的,
孩子們若從火宅出來,就會得賞賜三種寶車,
任憑你們隨意挑選的。現在正正就是時候了,
但願父親垂慈給與吧!富翁家中非常的富有,
倉庫裡的珍藏有很多:包括了黃金白銀瑠璃、
深海巨大蚌殼和瑪瑙。用這麼多的珍貴寶物,
拿來製造許多的大車。大車裝飾得煞是莊嚴,
車的四周圍都有欄杆,四面周圍還懸掛寶鈴。
黃金繩子交錯成羅網,更以真珠點綴在羅網,
張開鋪在大車的上層。金色的纓穗處處垂下,
五彩繽紛的綵帶飾物,圍繞著大車的面周邊。
柔順軟綿綿的絲棉絮,鋪在上面成一層椅墊,
它是最上等的細毛氈,總價值高達千億的啊。
非常雪白非常淨潔的,用來覆蓋座椅的上面。
此外又有一種大白牛,又高大又肥壯又有力,
體型非常特別很可愛,就是以牠駕禦寶車了。
還有非常之多的奴僕,緊緊跟隨在身邊侍衛。
就是以這麼妙美寶車,平等賜與各個孩子了。
各個孩子在這個時候,都非常歡喜雀躍不已,
坐上這麼妙美的寶車,傲遊於東南西北四方。
可嬉戲著真正的快樂,確實是很自在逍遙啊。
想要告訴你啊舍利弗,我也同是這樣的情況,
是眾多聖賢中的尊者,是世間所有眾生父親,
一切所有任何的眾生,全部都是我的孩子啊。
他們深著世俗的快樂,沒有聰明敏慧的心智。
三界沒有安穩的地方,就像是一座火宅一樣,
充滿各種各樣的苦難,那真是可怕極了的啊。
無常萬物皆有生有老,有病有死等憂傷禍患,
如此這樣就等於像火,猛烈地燃燒不能息滅。
如來早已經是脫離了,三界這個大火宅裡面,
保持平靜悠閒的心境,安穩地處身於林野中。
現在三界這幾個地方,全部都屬於我所擁有,
住在三界裡面的眾生,通通都是我的孩子啊。
第 12 頁 (共 17 頁)
然而現在的這個地方,有許多的災禍和苦難,
唯獨只剩下我一個人,才可以能夠給與救護。
雖然已經一再的教示,然而還是不肯信受的。
乃由於對五欲的染愛,貪戀執著很深的緣故。
所以才運用權宜方便,為眾生說示三乘權教。
令到所有任何的眾生,都能知道三界的苦惱。
然後才開顯教示說出,超脫世俗束縛的道理。
這群大大小小的孩子,如果是能夠信心堅定,
便可具備三明六神通。有些會得證成為緣覺、
有成為不退轉的菩薩。你舍利弗你這個人啊,
我一切都是為了眾生,才透過這些權教譬喻,
來說示成佛的一乘法。你們如果是可以能夠,
信奉受持這一番說話,便會通通都應當可以,
得證成就佛法之道了。這一乘法是非常微妙,
清淨無比殊勝第一的。在一切所有任何世間,
都是最為至高無上的。也是佛陀所歡喜認可,
一切所有任何的眾生,所應稱讚供養禮拜的。
有不可衡量上億上千、無窮無盡的超能力量、
自在的解脫禪定智慧、以及佛陀的其餘法門。
獲得這麼微妙的一乘,便可以讓各個孩子們,
日以繼夜歲歲年年的,長時間不斷的遊戲了。
還可以和所有的菩薩、以及聲聞弟子等大眾,
乘坐著這一輛珍寶車,直接到達成佛的道場。
也就由於這樣的因緣,縱向十方世界去尋求,
也再不可能有其他乘。除此之外所謂其他的,
都是佛陀的權巧而已。想要告訴你啊舍利弗,
你們每個都是我孩子,我就是你們的父親啊。
你們經歷長久的期間,遭受各種苦惱所煎熬,
我通通全部濟渡救拔,令到你們脫離了三界。
我雖然早前是有說過,你們不用再生死流轉,
但僅是滅盡生死流轉,而實則生死永不斷滅。
現在所應確實知道的,就唯有是佛陀的智慧。
如果是真的會有菩薩,可以在大眾團體當中,
能集中精神專心聆聽,各位佛陀的真實法門,
則即使所有佛陀世尊,雖是運用權巧的方便,
但所教化出來的眾生,全部最終都會是菩薩。
如果有人只是小聰明,且深深貪著愛戀五欲,
就會為這些人的緣故,說出形成苦惱的根源,
眾生的心情就會喜悅,得前所未有的感受了。
佛陀說示苦惱的根源,是真實不虛獨一無異。
第 13 頁 (共 17 頁)
如果是真的會有眾生,不能認知苦惱的本質,
深深貪著苦惱的因由,苦苦的追求不肯暫捨,
就會為這些人的緣故,用權巧方便說出道理,
一切苦惱的根本原因,是貪戀於五欲的本能,
如果消滅了苦因貪欲,苦惱就沒有支持對象;
徹底的消滅各種苦因,就是第三諦的所謂滅。
為要消滅苦惱的緣故,就必須修行離苦之道,
脫離各種苦惱的束縛,就是所謂得到解脫了。
這些人到底要怎麼樣,才脫離苦惱而得解脫?
只需遠離虛幻的苦因,就稱得上獲得解脫了。
但其實還未完全得到,一切絕對徹底的解脫,
所以佛陀便說這些人,不是真斷滅生死流轉。
由於這樣的人還未得,達到無上佛道的緣故,
所以我才遲遲不願意,讓他不再受生死流轉。
我是無邊法門的王者,於一切法都無礙自在。
為予以一切眾生安穩,所以才出現於世間的。
你舍利弗你這個人啊,我留下這個大法印記,
是因為想要利益世間,故所以才會說出來的。
在所曾遊歷過的地方,不能隨便胡亂宣傳啊。
如果是會有聞法的人,能馬上歡喜恭敬接受,
就應該要知道這個人,是個不退轉位的菩薩。
如果是真的會有信受,這部經典所說法的人,
這個人定是以前曾經,有遇見了過去的佛陀,
恭敬虔誠地真心供養,且也有聽聞這個法門。
如果有人是真的能夠,相信你舍利弗所說的,
那麼就等於是見到我,亦如同見到你舍利弗,
以及出家的男子僧侶,還有許多的菩薩一樣。
這經典的一部法華經,是為高智慧的人而說,
知識淺薄的人聽聞了,反而會迷惑不能理解。
一切的聲聞以及緣覺,對於這部經中的教說,
也是理解能力達不到。甚至於連你舍利弗啊!
尚且要對於這部經典,以確信才進一步得知,
更何況是其他的聲聞。其餘數的聲聞乘大眾,
也是相信佛所說的話,隨順聽從這部經所教,
而不是靠自己的才智。舍利弗啊還有的就是,
對那些驕傲輕慢懈怠、計較執著於我見的人,
千萬不可講說這部經。凡夫的見識平庸淺薄,
深深貪著世俗的五欲,雖然聽了也不能瞭解,
故亦不必為他們說了。若有人不但不肯相信,
而且還毀謗這部經典,就會導致斷絕了一切,
第 14 頁 (共 17 頁)
出世間法的成佛種子。或是又蹙眉又抿嘴的,
竟而抱著懷疑困惑心,你之前應當有聽說過,
這人會得何種罪報啊。不管是於佛陀在世時,
或是在佛陀離世之後,其間都會有人要誹謗,
這樣一部出色的經典。偶然機會遇見有讀誦、
書寫受持這部經的人,以輕蔑鄙視憎恨嫉妒,
甚至是一直懷恨在心,這人會得何種罪報呢?
你現在再聽多一次吧。這個人在命終死亡後,
將會墮入無間地獄中。留獄滿一劫的長時間,
就轉生到其他地獄去,像這樣的轉生又轉生,
延至一段長久的時間,便可以從地獄中出來,
隨之又會墮入畜生道,生作一隻小狗或野干,
它的體形長得瘦如柴、又黃又黑且渾身爛瘡,
遭到人們的虐待傷害,又會惹人厭惡和鄙視。
且還要經常忍饑挨餓,瘦成皮包骨形同骷髏。
活著時受苦楚的折磨,死後被投擲磚瓦石塊。
斷絕成佛種子的緣故,才會受到這樣的罪報。
若出生作駱駝或驢群,會身上經常揹負重物,
要被許多的棒杖抽打,終日只想著飲水食草,
其他甚麼都不想知了。因毀謗這部經的緣故,
才會得到這樣的報應。有些會生作一隻野干,
來到鄰近地區的村落,渾身都是長滿了爛瘡,
加上又只剩一隻眼睛,被村裏許多的孩子們,
揮棒追打和投擲石塊,遭受非常之多的苦痛,
有時甚至虐待至死亡。這樣情況下死掉之後,
更還要轉生為大蠎蛇,其體形非常長非常大,
有五百由旬那麼巨型,既聾啞癡暗又沒有腳,
只能宛轉用肚皮爬行。有許多小蟲在蛇鱗內,
被小蟲附身咬嚙蛇肉。白天晚上都在受折磨,
從來沒有一刻停止過。因毀謗這部經的緣故,
獲得的罪報就是這樣。即使難得出生而為人,
也是六根都反應遲鈍、身矮小貌醜手腳蜷曲、
又盲又聾又彎腰駝背;無論說出了甚麼好話,
別人也都是不肯信受。口中又經常發出臭味,
惡運又像鬼魅的死纏。會出身寒微貧窮下賤,
被人當出氣替身使用。體弱多病而身形消瘦,
沒有落腳依靠的地方。雖然想親近攀附別人,
對方不把他放在心上。即使幸運地有所得著,
也馬上很快又會失去。如果是進修學習醫道,
按照著病情處方用藥,反引起其他的併發症,
第 15 頁 (共 17 頁)
甚至因而導致死亡啊。即使自己真的生病了,
也沒有人會來救治的。就算服下的是劑良藥,
反而令病情更加惡化。若遇到他人造反作亂,
有抄家搶劫偷竊強盜,像這樣犯了嚴重的罪,
也會無緣無故受牽連。像這樣罪報極重的人,
將永遠無法見到佛陀。遇到有些聖賢的王者,
在世界各地說法教化;像這樣罪報極重的人,
常出生在災難的地方,會瘋癲耳聾心智錯亂,
而永遠無法聽聞佛法。在不可計數漫長期間,
如恆河沙數長久歲月,都天生就是聾子啞巴,
六根就是不健全的人。經常處於地獄的境涯,
如遊園觀景的見著鬼,前往到其他的惡道中,
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樣。也就是駱駝驢子豬狗,
牠們要前去的地方了。因毀謗這部經的緣故,
獲得的罪報就是這樣。即使難得出生而為人,
也會是聾子瞎子啞巴,一生貧窮潦倒行衰運,
來作自己身上的裝飾。以水腫肥胖乾屑瘦瘠、
疥癣風癩癰疽膿瘡等,像這樣各類型的疾病,
用來作為身上的衣服。常置身臭氣熏天地方,
藏污納垢髒穢的環境。深深執著自己的見解,
脾氣變得愈來愈暴躁,淫欲強烈深重難自拔,
對象是禽獸也無所謂。因毀謗這部經的緣故,
獲得的罪報就是這樣。想要告訴你啊舍利弗,
毀謗這一部經典的人,如果要數說他的罪狀,
用再多時間也說不盡。也正是由於這個緣故,
所以我還是要告訴你,在沒有智慧的人群中,
千萬不要說這部經啊!如果遇到有機根敏銳,
智慧明辨又頭腦靈活,增廣見聞又廣納知識,
又一心追求佛道的話,是要像這樣的一個人,
乃才可以為他講說啊!如果是有人曾經遇見,
億百千那麼多的佛陀,植下許多的基本善根,
有深厚且堅定的信心,是要像這樣的一個人,
乃才可以為他講說啊!如果是有人勤奮努力,
常常培養仁慈與愛心,不顧惜自己身體性命,
乃才可以為他講說啊!如果是有人態度恭敬,
意志堅定專一不變心,遠離各平凡愚痴的人,
獨自住在名山大澤裡,是要像這樣的一個人,
乃才可以為他講說啊!舍利弗啊還有的就是,
如果是遇見到了有人,遠離不要追隨惡知識,
選擇結交善良的朋友,是要像這樣的一個人,
第 16 頁 (共 17 頁)
乃才可以為他講說啊!如果是遇見有佛弟子,
嚴格地行持清淨戒律,就如明珠般潔白無瑕,
探求大乘經典的義理,是要像這樣的一個人,
乃才可以為他講說啊!如果是有人從不動怒,
老實率直又溫柔和藹,常懷憐憫一切的心情,
恭敬供養許多的佛陀,是要像這樣的一個人,
乃才可以為他講說啊!又如果是有學佛的人,
在大眾聚會的場合中,以沒有染著的清淨心,
見識種種的因緣變化,通過譬喻和柔軟言辭,
令說法變得毫無障礙,是要像這樣的一個人,
乃才可以為他講說啊!如果是有出家的僧侶,
為求一切的真理智慧,向四方到處尋求法門,
雙手合十而頂禮信受,只樂意受持大乘經典,
甚至於不會願意接受,其他經典的任何一偈。
是要像這樣的一個人,乃才可以為他講說啊!
假若是有人非常心切,如冀求佛骨舍利一樣,
這樣的求取大乘經典,求得之後便頂禮受持。
那個人從此再也不會,有意尋求其他的經典,
亦一輩子也不曾唸過,別的什麽外道典籍了。
是要像這樣的一個人,乃才可以為他講說啊!
想要告訴你啊舍利弗,我要說明一下這狀況,
是追求成佛之道的人,用再多的時間都不夠,
是要像這樣的一些人,便能夠信受理解的了,
你就應當為他們講說,這一部妙法蓮華經啊!




第 17 頁 (共 17 頁)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八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八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八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八品Namo Namah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二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二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二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二品Namo Namah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四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四品Namo Namah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品Namo Namah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七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七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七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七品Namo Namah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九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九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九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九品Namo Namah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六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六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六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六品Namo Namah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五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五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五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五品Namo Namah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八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八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八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八品Namo Namah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四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四品Namo Namah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三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三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三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三品Namo Namah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七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七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七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七品Namo Namah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一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一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一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一品Namo Namah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九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九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九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九品Namo Namah
 
老祖師的故事(金公祖師略傳-兒童版)20171028
老祖師的故事(金公祖師略傳-兒童版)20171028老祖師的故事(金公祖師略傳-兒童版)20171028
老祖師的故事(金公祖師略傳-兒童版)20171028
huthief
 
白水老人語錄_1
白水老人語錄_1白水老人語錄_1
白水老人語錄_1huthief
 
神奇的三寶(簡報版)
神奇的三寶(簡報版)神奇的三寶(簡報版)
神奇的三寶(簡報版)
243011
 
菩萨行谊
菩萨行谊菩萨行谊
菩萨行谊
mingyift
 
大众用
大众用大众用
大众用
mingyift
 
辦道操持(白話版)
辦道操持(白話版)辦道操持(白話版)
辦道操持(白話版)
243011
 

What's hot (20)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八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八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八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八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二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二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二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二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四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七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七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七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七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九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九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九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九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六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六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六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六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五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五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五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五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八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八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八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八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四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四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三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三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三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三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七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七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七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七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一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一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一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一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九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九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九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九品
 
老祖師的故事(金公祖師略傳-兒童版)20171028
老祖師的故事(金公祖師略傳-兒童版)20171028老祖師的故事(金公祖師略傳-兒童版)20171028
老祖師的故事(金公祖師略傳-兒童版)20171028
 
白水老人語錄_1
白水老人語錄_1白水老人語錄_1
白水老人語錄_1
 
神奇的三寶(簡報版)
神奇的三寶(簡報版)神奇的三寶(簡報版)
神奇的三寶(簡報版)
 
菩萨行谊
菩萨行谊菩萨行谊
菩萨行谊
 
大众用
大众用大众用
大众用
 
辦道操持(白話版)
辦道操持(白話版)辦道操持(白話版)
辦道操持(白話版)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