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巴黎協議之影響與發展
台大財金四林昱輝,台大經濟五吳雅晴,政大財管四吳明真,台大商研所二許正皜
20171014 1
氣候異常台灣也遭殃,守護地球有沒有希望?
2017年10月1日的台北市景觀
今年十月近40度,去年一月底台北市下雪、十二月底有颱風。 各國水患、旱災、森林大火…
地球怎麼了? →→→ 我們的氣候協定呢?各國協議可以拯救所有人於水火嗎?
2016年1月24日的台北市景觀
2
結論
3
• 巴黎協議於2016年11月4日生效,目標爭取控制全球氣溫升高在攝氏2度以內,各國依現行國內情況
各自訂定2020、2030、2050之目標,巴黎協議本身不具強制性。
• 美國、中國、歐盟等溫室氣體排放來源主要為產業、住家的氣體排放及能源轉換,印度、巴西等開發
中國家溫室氣體排放來源主要為農業地開發及森林砍伐。各國現正積極投資替代能源如太陽能、生質
能源的發展,並對於高汙染、高耗能產業加重控管。
• 儘管川普宣布退出協議,然而美國需在2019年書面提出退出,並在2020年才能正式退出。然而川普
宣布退出後國內外撻伐聲浪不斷,預期將影響美國綠能產業發展,中國則提高在全球環保地位的發言
權,其餘排碳大國如巴西則對協議的遵守有所鬆動。
• 往後可關注巴黎協議內容在各國落實狀況,以及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17年以後的變化,衡量巴黎協議
的實益是否夠大。
巴黎協議
01
4
架構
- 當前氣候異常狀況
- 巴黎協議概說
- 協議內容及法效
5
當前氣候異常狀況
6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狀況:自1970年始,化石燃料產生之溫室氣體增加90%以上。
人均碳排放反映於各國面積的世界地圖,可見美、中膨脹許多
當前氣候異常狀況
7
全球暖化狀況:2016年,全球氣溫異常值達攝氏0.99度。根據多項科學研究(如期刊
Nature Climate Change)指出,若達到攝氏2度,將對人類產生無法回復之巨大損害。
當前氣候異常狀況
8
全球暖化狀況:1880~1900年,以至1950~1970年間,氣候異常值落於0以下,最高不
到攝氏0.2度。1990年~2016年,有重大的正異常值,2016年更逼近攝氏1度。
-0.6
-0.4
-0.2
0
0.2
0.4
0.6
0.8
1
1880年~1900年氣溫變化 1950年~1970年氣溫變化 1990年~2016年氣溫變化
當前氣候異常狀況
9
海平面上升狀況:1870年迄今,海平面平均已上升20公分。(1993~2017占8公分)
概說
10
• 巴黎協議(Paris Climate Agreement)是以
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為基
礎,面對溫室氣體增加及氣候變遷因應方案
的聯合國國際公約。
• 此協議在2015年12月於巴黎的聯合國氣候會
議研擬,迄今有195個國家簽署,並有169國
成為受拘束的成員國。
• 此協議的目標為將全球氣溫上升幅度相較於
工業時代前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更冀望能
加強壓在攝氏1.5度以內。
• 除此之外,亦包含在不威脅糧食生產情形下
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全球金流以能達成緩和
氣候變遷為目標。
背景
11
•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及溫室氣體排放等議題近年來受到
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聯合國為回應,於 1992 年聯合國大
會提出並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該
公約規定每年必須召開一次締約國大會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
• 京都議定書規範減量目標為以 1990 年排放量作為基礎,
2008 年至 2012 年間,針對6 種溫室氣體,主要排放國
家須各自達成減少 5% 以上排放水準。然而,由於中、
美等大國並未同意參與,導致成效有限。
• 為此,第二十一屆COP作成的「巴黎協議」(Paris Agreement),被視為承接 2020 年
京都議定書失效後,下一世代具約束力的國際溫室氣體減量協定。(由於先前未有京
都議定書後繼者,京都議定書效期展延至2020)
• 締約國會議早期,也是迄今最為具體的協議文件,為於
1997 年於京都舉辦的第三屆COP所簽訂的「京都議定書」
(Kyoto Protcol)。
巴黎協議 - 內容
12
• 生效門檻與京都議定書相同,為 55 個且總和佔全球
55% 溫室氣體排放量以上締約國同意,始生效力。中
國大陸、美國等兩個溫室氣體排放大國持正面態度並
積極參與談判,另加上歐盟與俄羅斯等,初估加總排
放量已佔全球排放量的58%。
2014年各國溫室氣體排放比例
• 開發中國家為經濟發展需求,在能源使用或土地開發面
積呈現快速成長,致其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
認同開發中國家的責任,而非只要求已開發國家。
• 2020 年前,國際間每年籌措1,000 億美元氣候基金投
入溫室氣體減量工作。已開發國家有法律上的義務,必
須持續提供資金給開發中國家,也鼓勵其他國家自願提
供資金。
參與國的義務
巴黎協議 - 內容
13
參與國的「國家自定預期貢獻」(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
• 國家自己提出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及計畫,主動提出國家自主減量貢獻值,並由 UNFCCC 綜整計算是否
達成整體減量目標。過去京都議定書是直接要求各參與國達成特定減量水準。
• 透過巴黎協議規範每 5 年必須重新檢討自主減量貢獻的機制,逐步調整使最終能達成全球減量目標。
其他重要協議與條約法效
14
Timeline
京都議定書(1997) 巴黎協議(2015)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1992) 哥本哈根協議(2009)
• 氣候協議的訂定,旨在政策、制度的落實能夠降低人類活動對環境的衝擊。因此,探討各重要協議之發
展與強制性(法效),並推究過去的狀況以及巴黎協議的可能發展。以下是近年重要的氣候協議時間
表,並觀察其實施狀況。
其他重要協議與條約法效
15
京都議定書 (1997,COP3) – 沒有實質拘束力
哥本哈根協議 (2009,COP15) – 呼口號大會
•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1992)中沒有對個別締約國規定具體需承擔的義務,也未規定實施機制。公約
規定可在後續從屬的議定書中設定強制排放限制。京都議定書即為補充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之從屬
議定書,旨在規範工業國家未來之溫室氣體減量責任。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曾簽署京都議定書,但之後
並未送交參議院,因此,美國並未參與京都議定書。
• 以1990年數字為基準,對35個工業國家指定數據目標與廢氣排放限制,將人為排放之六種溫室氣體換
算為二氧化碳當量平均應減少5.2%。採差異性減產,即各國所必須減量的目標並不一樣。京都議定書
特別針對已開發國家,忽略了開發中國家的排碳量,即使已開發國家(占全球排碳量20%)減少排碳量,
也趕不上開發中國家排碳的速度,全球排碳量仍是上升的。
• 原本被當作取代2012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然而在政治折衝下,內容多為「強調」、 「肯定」、 「承
認」 與「呼籲」而完全沒有實際效果。
• 哥本哈根協議中提到關於綠色基金、濫伐森林管制等等,最後在巴黎協議中明文規範。
氣候協議的強制力
16
• 京都議定書雖然為具有法律約束力之國際條約,且明定在承諾期間未能達成減量目標的締
約國,其減量目標在下一承諾期將以 1.3 倍計算,並需訂定遵約行動計畫、同時也停止使
用排放交易權利。
• 然而,並未具有實際的強制力,因此懲罰機制並未真正約束所有締約國家。
京都議定書
• 巴黎協議確立每五年檢討的定期驗收方式。2020年協議生效,各國必須向聯合國提出涵蓋至
2030年的自主減碳計畫,並從2023年開始首次檢討。
• 對於未達成目標的國家,沒有明訂處罰方式,缺乏強制力。使得巴黎協定雖具法律約束力,
但其履約審查不具懲罰機制,對於各國 INDC 的提升與達成採自願性質,不具強制力。
巴黎協議
小結
17
協議
項目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 京都議定書 巴黎協議
參與對象
196國
包含已開發國家及開發中國家。
174國
包含已開發及開發中
國家,美國曾經簽署,
但未送國會審核。
195國簽署
169國締約
中國參與,美國於2017
年6月1日宣佈退出。
限制對象 沒有具體列出施行方式
已開發國家。
開發中國家僅簽署協
議,並不會受到規範
全球大部份國家。
以各國提出的減碳計畫
為依據,產生規範
法律效力及強制力 沒有法律效力及強制力
具有法律效力
但無強制力
具有法律效力
但無強制力
各國概況
02
18
美國概況
19
28%
22%
34%
3%
4%
9%
石油
煤
天然氣
水力
可再生能源
核能
能源生產組成(2016)產業溫室氣體排放量(2016)
29%
6%
22%4%
39%
運輸
住宅
產業
商業
能源轉換
能源使用組成(2016)
37%
29%
15%
9%
10%
石油
天然氣
煤
核能
其他再生資源
• 2016年美國的能源產量佔比美國能源消費量86%,生產及消費的能源消費差距來源主要是進口石油。
• 美國能源消費主要仰賴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總共佔比80%左右。煤炭產量於2008年達到頂峰,
持續呈現下降趨勢,主因為發電煤炭消費量下降。
• 產業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自電力能源轉換和運輸業。
中國概況
20
3%
65%3%
20%
5% 4%
石油
煤
天然氣
水力
可再生能源
核能
能源生產組成(2016)產業溫室氣體排放量(2015)
12%
25%
5%
41%
2%
8%
7% 工業程序
製造
運輸
發電
其他
農業
燃料燃燒
能源使用組成(2016)
19%
63%
6%
1%
9%
2% 石油
煤
天然氣
核能
水力
其他再生資源
• 全球最大能源消費、生產國,可再生能源技術的主要生産國和出口國,供應了全球約三分之二的太陽能
面板,並生産全球近一半的風力發電機。
• 中國政府近年進行產業結構改善,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三高產業被加重課稅,主要鎖定水泥、造
紙、鋼鐵、電解鋁、玻璃、和焦炭。
• 煤炭所排放的廢氣占據了全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0%,未來預期提高天然氣的使用量來取代高汙染的燃
煤發電;水力發電在電力供應中為全球第一,2020年將成為全球第二大核電國。
歐盟概況
21
10%
20%
15%
10%
19%
26%
石油
煤
天然氣
水力
可再生能源
核能
能源生產組成(2016)產業溫室氣體排放量(2016)
33%
26%
25%
14%
2% 運輸
住宅
產業
服務業
農業
能源使用組成(2016)
31%
32%
16%
9%
7% 5% 石油
天然氣
煤
核能
水力
其他再生資源
• 歐盟為能源進口大國,其能源供給六成進口,主要進口原油、天然氣及石油產品。自產能源以核能佔比最高。
• 水力及再生資源目前佔能源消費12%,距歐盟制定近期氣候差距8%。石油產品過去占比從1998年39.5%的相對
高峰下降到至今2016年的31%低點。
• 歐盟目前使用歐盟排放交易系統(EU ETS)作為主要工具,減少工業及航運溫室氣體排放,為全球第一個溫室氣體
排放許可權交易國際系統。
日本概況
22
11%
31%
45%
1%
9%
3%
石油
煤
天然氣
核能
水力
可再生能源
能源生產組成(2016)產業溫室氣體排放量(2013)
31%
16%
20%
14%
7%
12%
產業
運輸
服務業
住宅
能源轉換
非燃料燃燒
能源使用組成(2016)
41%
27%
23%
1%
4%
4% 石油
煤
天然氣
核能
水力
其他再生資源
• 全球第五大能源消費、生產國,國內天然資源少,化石燃料多半為進口,2010年日本能源自給率為19.9%,
2014年因停止使用核電自給率降至6%。
• 2012 年7 月推出太陽能電價補貼政策,然而隨著企業購電價格及提政府提供補助不斷調降,近年太陽能發電
相關企業陸續破產,僅2017上半年即有50家太陽能相關企業破產。
• 日本近年導入生物質發電,因其效能高過太陽能發電,雖目前總發電量僅太陽能的1/10,預估2020年將擴增
並佔日本電力使用量的3%,政府同時正進行可燃冰的研究,期望成為替代石化燃料及天然氣的發電資源。
印度概況
• 全球第三大電力生產國、第四大電力消費國,印度80%的原油和18%的天然氣依賴進口,2017年已超越日
本,成為僅次中國、美國的第三大太陽能市場。
• 燃煤造成的空氣污染使太陽能發電量損失將近四分之一,中期預期以天然氣為替代能源,其他再生能源中,
印度的風力發電佔全球排名第四
• 英國石油公司BP預測,印度將在2020年以後取代中國成為全球能源需求增長最主要的貢獻國,並在之後的
10年裡貢獻全球能源增長的四分之一。
23
1%
59%
9%2%
17%
12%
石油
煤
天然氣
核能
水力
其他再生資源
能源生產組成(2015)能源使用組成(2016)
29%
57%
6%
1%
4%
3% 石油
煤
天然氣
核能
水力
其他再生資源
產業溫室氣體排放量(2013)
68%
14%
2%
16% 農業&土地開發
能源轉換
產業
廢物處理
巴西概況
• 亞馬遜熱帶雨林占地700萬平方公里橫跨八個國家,其中巴西約占420萬平方公里,亞馬遜雨林的覆蓋面積在過去
一年(2016年8月-2017年7月)減少約6624平方公里,此外巴西牲口數目約達2億,農牧業影響占巴西溫室效
應氣體排放量的69%,然而因經濟發展之緣故,巴西國民對於雨林開發持開放態度。
• 巴西再生能源使用佔比約36%,為金磚五國中最高,然而現階段再生能源產量尚無法供應整體能源使用,同時巴
西嚴重依賴水力發電,導致植被破壞和雨林滅頂,近年頻傳旱災,亦影響電力的穩定供輸。
24
能源使用組成(2016)
46%
11%
6%
1%
29%
7% 石油
天然氣
煤
核能
水力
其他再生資源
產業溫室氣體排放量(2016)
46%
22%
24%
5% 3% 雨林砍伐
農業
能源轉換
產業
廢物處理
能源生產組成(2016)
61%17%
9%
6%
7% 水力
化石燃料
生質能
風力
其他
各國改善進程
03
25
歐盟針對巴黎協議改善進程
三大指標 2020 2030 長期目標
溫室氣體排放減量
(相比1990年)
減少20% 減少40% 2050年將減排80~95%
可再生能源至少佔
能源消耗總量
20% 27%
至少提高能源效率 20% 27%
45%55%
ETS:電力、工
業、航空
非ETS:住宅、農
業、廢棄物和運
輸
溫室氣體
產業佔比
• ETS減排21%
(相對2005年)
• 非ETS減排10%
→採責任分擔制度
• ETS減排43%
→排放額度的免費分
配將逐步改以拍賣替代
• 非ETS減排30%
• 低碳技術開發:碳捕集與
封存(CCS)和創新型可再
生能源
• 歐洲轉型高能效低碳經濟
體。
美國針對巴黎協議改善進程
歐巴馬時期 川普時期 長期目標
• 在2050年減碳 80% 以上
(相較於2005年)
• 美國將與其他國家各別
協議其他的氣候協定
• 根據經濟需求,美國退出
(withdraw)巴黎氣候協定
• 簽署「能源獨立」行政命
令,其中最重要的內容是
要求修改或廢除清潔電力
計劃
• 能源獨立計畫包含調整採
煤限制,並免去石油與天
然氣開採地點的甲烷排放
量相關法規
• 積極與中國、墨西哥等發展
中國家,訂下雙邊減排協
議,並簽署巴黎協議
• 《美國潔淨電力計畫》,至
2030 年電力部門排放需較
2005 年水準削減32%
• 提高排放標準與節能標準,
包括運輸車輛、能源供給電
廠、電氣設備
• 承諾2025 年的碳排放將會
比 2005 年減少26~28%
中國針對巴黎協議改善進程
預期作法 2020目標 2030目標
• 壓減散煤利用,提高電煤
比重,2020 年達到 55%
以上;煤炭在一次能耗中
的比例將從62%下降到58
• 風電與太陽能發電裝機總
量將分別達到2.1億千瓦和
1.1億千瓦以上
• 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
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
到65%,中國計劃投資 6.5
兆美元來實現這一目標
• 可再生能源滿足中國20%
的能源需求
• 產業結構改善,三高產業加
重課稅
• 《十三五計畫》能源結構調
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
高到15%以上,天然氣比重
10%以上;煤炭消費比重降
至58%以下
• 平衡能源佈局:風力與光
伏,布局往東中部移動
• 加強能源自主性,推動石油
替代,推廣新能源汽車
28
日本針對巴黎協議改善進程
預期作法 2020目標 2030目標
• 2020年度較 2005年度減量
3.8%
• 生物質發電總發電能力預
估將佔日本電力使用量的
3% 以上
• 電動車、燃料電池車等次
世代車輛,到 2030年占
新車銷售量的 5~7 成
• 2030年較2013年度減排
26%,可再生能源占發電
量比22~24%
• 2050年減排80%
• 工業部門-能源效率的提升
與技術革新
• 運輸部門-推廣電動車、燃
料電池電動車、交通規劃、
自動駕駛
• 商務與家庭部門-節能建
築、LED普及化、建築能源
管理系統導入低碳物流
29
印度針對巴黎協議改善進程
預期作法 2020目標 2030目標
• 印度政府《國家電動汽車
任務計劃》2020年每年銷
售六百萬至七百萬輛電動
汽車
• 2022年實現40%的可再生
能源,2026-27年底將進一
步增加至56.5%
• 2022年時生產100,000百
萬瓦的太陽能電力供 6,000
萬戶家庭使用,但目前為
止僅能生產12,500百萬瓦
• 將GDP排放強度降低30%-35%
• 40%的發電量將來自綠色能
源,據估計實現需花費2.5萬億
美元
• 僅販售純電動車,禁汽柴油車
• 計劃20年內建設至少12座
核電機組,印度目前擁有
22座核電站
• 印度最大民營電廠塔塔電
力計畫未來五年於首都建
造一千座充電站
• 投入經費於太陽能、電動
車產業發展,並與軟銀、
鴻海等國際企業合作
30
巴西針對巴黎協議改善進程
預期作法 2020目標 2030目標
• 2020年前復育500萬公頃
的退化牧地,總復育面積
達2200萬公頃。
• 2025年減少37%溫室氣體
排放量
• 2030年減少43%溫室氣體
排放量
• 在亞馬遜雨林實現零違法
砍伐
• 恢復和再造林1200萬公
頃、恢復1500萬公頃退化
牧場,並增加500萬公頃的
綜合農田
• 提高包括風力、生質能和
太陽能的再生能源占比
23%
• 推廣替代能源發展如風
力、太陽能發電
• 土地復育,減緩熱帶雨林
地開發
31
川普退出巴黎協議後各國動向
04
32
理由 說明
巴黎協定會傷害美國經濟
2040年,巴黎協議將使美國GDP損失3兆美元以及流失650萬個工業領域
的就業崗位。
不公平的協議內容 美國獨自每年就要承擔75%的費用,也就是大約750億美元。
各國的碳排放量減少
要求不一
中國約2030年前碳排達到峰值後才開始減排行動。印度也被允許在2020
年之前繼續煤炭生產。
中印仍可以繼續排碳
美國要完成其減排目標,不僅需要限制大排量汽車、採取措施減少建築和
電器能耗,更需要對煤炭和石油產業做出相當大的限制。
美國必須控管汽車業、煤炭、石油產業
美國退出巴黎協議的緣由及說明
美國本身綠能產業受衝擊
 對美國將帶來多重影響。 免除原本應對氣候變化投入的資金及科學研究,衝擊自身未來綠能產業發展。
美國退出巴黎協議造成的全球影響
中國在環保領導地位提升
 美國退出協議後,中國即與歐盟發佈共同聲明,承諾在減少溫室廢氣排放方面加強合作,預期未來各
項氣候談判將由歐盟和中國主導,中國在國際氣候政治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
其餘排碳大國態度鬆動
 巴西總統特默8月簽署森林地區開採計劃,企圖在亞馬遜森林開發煤礦業振興經濟。然而,計劃遭到國
會及國民反對,政府在今年9月不勝民眾壓力宣布撤回。
全球氣候保護執行更加艱辛
 衝擊全球氣候工作的推動。 若所有締約方提出的氣候變遷計畫都能落實,亦僅能減少110億噸碳排放
量,距離達成攝氏2度之內的目標,仍有120億噸的差距。
結論
35
• 巴黎協議於2016年11月4日生效,目標爭取控制全球氣溫升高在攝氏2度以內,各國依現行國內情況
各自訂定2020、2030、2050之目標,巴黎協議本身不具強制性。
• 美國、中國、歐盟等溫室氣體排放來源主要為產業、住家的氣體排放及能源轉換,印度、巴西等開發
中國家溫室氣體排放來源主要為農業地開發及森林砍伐。各國現正積極投資替代能源如太陽能、生質
能源的發展,並對於高汙染、高耗能產業加重控管。
• 儘管川普宣布退出協議,然而美國需在2019年書面提出退出,並在2020年才能正式退出。然而川普
宣布退出後國內外撻伐聲浪不斷,預期將影響美國綠能產業發展,中國則提高在全球環保地位的發言
權,其餘排碳大國如巴西則對協議的遵守有所鬆動。
• 往後可關注巴黎協議內容在各國落實狀況,以及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17年以後的變化,衡量巴黎協議
的實益是否夠大。
Q & A
36

More Related Content

More from Collaborator

Junior_新趨勢_CPO共同封裝技術.pdf
Junior_新趨勢_CPO共同封裝技術.pdfJunior_新趨勢_CPO共同封裝技術.pdf
Junior_新趨勢_CPO共同封裝技術.pdf
Collaborator
 
散熱產業.pdf
散熱產業.pdf散熱產業.pdf
散熱產業.pdf
Collaborator
 
0624 GW.pdf
0624 GW.pdf0624 GW.pdf
0624 GW.pdf
Collaborator
 
0527 Event 2023美國債務上限危機事件分析_final.pdf
0527 Event  2023美國債務上限危機事件分析_final.pdf0527 Event  2023美國債務上限危機事件分析_final.pdf
0527 Event 2023美國債務上限危機事件分析_final.pdf
Collaborator
 
Event_0520_Final.pdf
Event_0520_Final.pdfEvent_0520_Final.pdf
Event_0520_Final.pdf
Collaborator
 
0610_GW_上傳版V1.pdf
0610_GW_上傳版V1.pdf0610_GW_上傳版V1.pdf
0610_GW_上傳版V1.pdf
Collaborator
 
國金_石油_0429 .pdf
國金_石油_0429 .pdf國金_石油_0429 .pdf
國金_石油_0429 .pdf
Collaborator
 
GW_0603_修改完.pdf
GW_0603_修改完.pdfGW_0603_修改完.pdf
GW_0603_修改完.pdf
Collaborator
 
4_29 GWE 萊雅收購Aesop_final.pdf
4_29 GWE 萊雅收購Aesop_final.pdf4_29 GWE 萊雅收購Aesop_final.pdf
4_29 GWE 萊雅收購Aesop_final.pdf
Collaborator
 
Colla_0513_新趨勢.pdf
Colla_0513_新趨勢.pdfColla_0513_新趨勢.pdf
Colla_0513_新趨勢.pdf
Collaborator
 
0527 GW.pdf
0527 GW.pdf0527 GW.pdf
0527 GW.pdf
Collaborator
 
colla_0422_新趨勢.pdf
colla_0422_新趨勢.pdfcolla_0422_新趨勢.pdf
colla_0422_新趨勢.pdf
Collaborator
 
0408_國金_疫情解封後中國的經濟展望.pdf
0408_國金_疫情解封後中國的經濟展望.pdf0408_國金_疫情解封後中國的經濟展望.pdf
0408_國金_疫情解封後中國的經濟展望.pdf
Collaborator
 
產業 導線架.pdf
產業 導線架.pdf產業 導線架.pdf
產業 導線架.pdf
Collaborator
 
【0520_GW】.pdf
【0520_GW】.pdf【0520_GW】.pdf
【0520_GW】.pdf
Collaborator
 
0422_Event_final.pdf
0422_Event_final.pdf0422_Event_final.pdf
0422_Event_final.pdf
Collaborator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pdf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pdf日本央行貨幣政策.pdf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pdf
Collaborator
 
統整0415 Event_v1.pdf
統整0415 Event_v1.pdf統整0415 Event_v1.pdf
統整0415 Event_v1.pdf
Collaborator
 
GW0513_final version 2.pdf
GW0513_final version 2.pdfGW0513_final version 2.pdf
GW0513_final version 2.pdf
Collaborator
 
個股-美時finallllllllllllllllllll.pdf
個股-美時finallllllllllllllllllll.pdf個股-美時finallllllllllllllllllll.pdf
個股-美時finallllllllllllllllllll.pdf
Collaborator
 

More from Collaborator (20)

Junior_新趨勢_CPO共同封裝技術.pdf
Junior_新趨勢_CPO共同封裝技術.pdfJunior_新趨勢_CPO共同封裝技術.pdf
Junior_新趨勢_CPO共同封裝技術.pdf
 
散熱產業.pdf
散熱產業.pdf散熱產業.pdf
散熱產業.pdf
 
0624 GW.pdf
0624 GW.pdf0624 GW.pdf
0624 GW.pdf
 
0527 Event 2023美國債務上限危機事件分析_final.pdf
0527 Event  2023美國債務上限危機事件分析_final.pdf0527 Event  2023美國債務上限危機事件分析_final.pdf
0527 Event 2023美國債務上限危機事件分析_final.pdf
 
Event_0520_Final.pdf
Event_0520_Final.pdfEvent_0520_Final.pdf
Event_0520_Final.pdf
 
0610_GW_上傳版V1.pdf
0610_GW_上傳版V1.pdf0610_GW_上傳版V1.pdf
0610_GW_上傳版V1.pdf
 
國金_石油_0429 .pdf
國金_石油_0429 .pdf國金_石油_0429 .pdf
國金_石油_0429 .pdf
 
GW_0603_修改完.pdf
GW_0603_修改完.pdfGW_0603_修改完.pdf
GW_0603_修改完.pdf
 
4_29 GWE 萊雅收購Aesop_final.pdf
4_29 GWE 萊雅收購Aesop_final.pdf4_29 GWE 萊雅收購Aesop_final.pdf
4_29 GWE 萊雅收購Aesop_final.pdf
 
Colla_0513_新趨勢.pdf
Colla_0513_新趨勢.pdfColla_0513_新趨勢.pdf
Colla_0513_新趨勢.pdf
 
0527 GW.pdf
0527 GW.pdf0527 GW.pdf
0527 GW.pdf
 
colla_0422_新趨勢.pdf
colla_0422_新趨勢.pdfcolla_0422_新趨勢.pdf
colla_0422_新趨勢.pdf
 
0408_國金_疫情解封後中國的經濟展望.pdf
0408_國金_疫情解封後中國的經濟展望.pdf0408_國金_疫情解封後中國的經濟展望.pdf
0408_國金_疫情解封後中國的經濟展望.pdf
 
產業 導線架.pdf
產業 導線架.pdf產業 導線架.pdf
產業 導線架.pdf
 
【0520_GW】.pdf
【0520_GW】.pdf【0520_GW】.pdf
【0520_GW】.pdf
 
0422_Event_final.pdf
0422_Event_final.pdf0422_Event_final.pdf
0422_Event_final.pdf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pdf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pdf日本央行貨幣政策.pdf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pdf
 
統整0415 Event_v1.pdf
統整0415 Event_v1.pdf統整0415 Event_v1.pdf
統整0415 Event_v1.pdf
 
GW0513_final version 2.pdf
GW0513_final version 2.pdfGW0513_final version 2.pdf
GW0513_final version 2.pdf
 
個股-美時finallllllllllllllllllll.pdf
個股-美時finallllllllllllllllllll.pdf個股-美時finallllllllllllllllllll.pdf
個股-美時finallllllllllllllllllll.pdf
 

Junior報告: 巴黎協議的影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