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8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案例分析
  案例一:减税刺激经济?
  1961 年当一个记者肯尼迪总统为什么主张减税时,肯尼迪回答:“为了刺激经济”。他
的目的是实行减税,减税增加了消费支出,扩大了总需求,并增加了经济的生产和就业。
 虽然税收变动会对总需求有潜在的影响,但也有其他影响。特别是,通过改变人们面临
的激励,税收还会改变物品与劳务的供给。肯尼迪建议的一部分是投资税减免,它给投资于
新资本的企业减税。高投资不仅直接刺激了总需求,而且也增加了经济长期的生产能力。因
此,通过较高的需求增加生产的短期目标与通过较高的总供给增加生产的长期目标是相对称
的。而且,实际上当肯尼迪提出的减税最终在 1964 年实施时,它促成了一个经济高增长的
时期。
  自从 1964 年减税以来,决策者不时地主张把财政政策作为控制总需求的工具。正如布
什总统企图通过减少税收扣除来加快从衰退中复苏。同样,当克林顿总统 1993 年入主白宫
时,他的第一批建议之一就是增加政府支出的“一揽子刺激”。他宣布的目的是帮助美国经济
更快地从刚刚经历的衰退中复苏。但是,一揽子刺激最后遭到了失败。许多议员认为克林顿
的建议太晚了,以至于对经济没有多大帮助。此外,一般认为减少赤字鼓励长期经济增长比
短期总需求扩张更重要。
  案例二:建国 60 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增长 985 倍,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能
力日益增强。
  1950 年国家财政收入只有 62 亿元,1951 年上升到 125 亿元,达到 3 位数,此后经过
27 年的缓慢增长,1978 年财政收入上升到 1132 亿元,达到四位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
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财政收入实现加速度增长,到 1999 年,财政收入增加了 10 多倍,
达到 11444 亿元。进入新的世纪,财政收入连续跨越新台阶,到 2008 年,国家财政收入已
经超过 6 万亿元,达到 61317 亿元,比 1950 年增长 985 倍。国家财政收入的迅速增加,
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分析:国家财政收入的迅速增加,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思考政府进行宏
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工具有哪些?
  案例三:近年来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我国高校从 1999 年开始大幅度扩招,同时也面临一个严峻问题,就是近几年来大学毕
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越来越低,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注。了解大学生招生、毕业及就业情况变化,分析就业难的原因、特点,能更好地掌握劳动
力市场变化特点及就业形势。
  从近年来大学生毕业于就业的变动情况看,1996 年至 2004 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招生、
毕业、就业情况有了很大变化。
1996-2004 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招生、毕业、就业率
年份          研究生和本专            增长率     研究生和本    增长率            高校毕业生平
            科                 (%)     专科       (%)            均就业率(%)
            招生人数(万                    毕业人数(万
            人)                        人)
1996        102.52            --      87.83    --             93.7
1997        106.41            3.79    87.56    -0.31          97.1
1998        115.61            8.65    87.69    0.15           76.8
1999        168.90            46.09   90.23    2.90           79.3
2000        233.46            38.22   100.86   11.78          82
2001        284.80            21.99   110.41   9.47           90
2002        340.76            19.65   141.81   28.44          80
2003        409.06            20.04   198.86   40.23          70
2004        479.97            17.33   254.20   27.83          73
     资料来源:《1996-2004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经济参考报》2004-01-30,
教育部长在 2004 年和 2005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来看,1996—2004 年净利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1998 年以前,
高校毕业人数较少,且从 1992 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毕业生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第
二阶段是 1998--2002 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其他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出现通货紧
缩趋势,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出现大幅度下滑。第三阶段是 2003 年以后,由于毕业生大幅度
增加,而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却在不断下降,因此毕业生就业率降低。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出现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其一,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低。大学生就业难是全国就业难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经济
学分析中,一般用就业弹性分析就业的难易程度,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
的比值,从整体看,我国就业弹性存在一定波动,但呈现相应的规律性。第一个阶段属于高
经济增长与高就业增长,1978 年-1989 年期间,GDP 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为 0.315。第
二阶段是高增长与低就业增长模式,1991 年以后直至 2004 年,就业弹性系数降为 0.112,
这反映了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高就业增长转向低就业增长,这与同期
国际比较,悬殊较大。
        1990—2000 就业弹性的国际比较
       国家               就业弹性            国家             就业弹性
       美国               0.4             以色列            0.81
       加拿大              0.4             马来西亚           0.48
       日本               0.25            菲律宾            0.74
韩国               0.25                 新加坡                0.4
       印度尼西亚            0.4
     其二,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就业率具有显著差异。根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
课题组的调查,2003 年样本调查中,专科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为 34.7%,本科毕业生落实率
为 77.9%,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分别为 90.4%和 80.5%。
     其三,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不同。


年份      哲学      经济      法学      教育      文学      历史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管理
                学               学               学                                        学
2001    86.58   85.95   82.23   76.40   85.93   89.70   91.53    92.10   85.41   89.11   87.14
2002    83.92   82.02   80.01   89.37   80.06   84.53   87.70    88.59   81.74   89.62   83.19
2003    79.20   81.14   75.20   81.13   79.16   82.42   85.78    88.05   83.81   91.11   81.30
2004    85.59   85.74   79.10   81.40   87.37   89.60   88.68    91.55   91.08   86.92   86.66
     2001—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 11 个一级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率(%)
       在各年中,理学、工学类一直就业率较高。
       其四,毕业生流向呈现地域性差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心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人才需求旺盛,能吸引大量的毕业生,而毕业生就业选择过度集
中,也造成这些地区就业压力明显增加。2004 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部属院校到东部 11
个沿海省市就业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 44%(2003 年为 45%),其中仅到北京、上海、
广东、江苏 4 省市的就占 29.1%(2003 年为 29.3%) 到西部 12 省市的占比只有 11.3%。
                                  ,
       案例讨论题:大学生就业难是结构性失业还是周期性失业?政府有关的宏观调控政策
对调节大学生就业能否发挥有效作用?
   案例四:中央银行运用紧缩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 2004 年 4 月 25 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
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 7%提高到 7.5%。现执行 7%存款准备金率的国有独资
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中国农业发展
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有关外资金融机构,将执行 7.5%的存款
准备金率;根据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要求,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将执行
8%的存款准备金率。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暂缓执行 7.5%的存款准备金率,仍执行 6%
的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 2006 年 7 月 5 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
币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
继续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但当前经济运行中仍存在固
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增长偏快、对外贸易顺差扩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此次存款
准备金率提高 0.5 个百分点,主要是为了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 2006 年 8 月 15 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
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继续执行
现行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 2006 年 11 月 15 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
率 0.5 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大力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流动性
过剩状况有所缓解。但是,当前国际收支顺差矛盾仍较突出,银行体系新的过剩流动性仍在
产生。根据流动性的动态变化,人民银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巩固流动性调控成效。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 2007 年 1 月 15 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
                                                 年利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
                                      单位:        率%
                                      定    期     存     款
  调整时间        活期存款
                       三个月     半年     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2004.10.29     0.72    1.71   2.07       2.25    2.70      3.24   3.60
 2006.08.19     0.72    1.80   2.25       2.52    3.06      3.69   4.14
 2007.03.18     0.72    1.98   2.43       2.79    3.33      3.96   4.41
 2007.05.19     0.72    2.07   2.61       3.06    3.69      4.41   4.95
 2007.07.21     0.81    2.34   2.88       3.33    3.96      4.68   5.22
 2007.08.22     0.81    2.61   3.15       3.60    4.23      4.95   5.49
 2007.09.15     0.81    2.88   3.42       3.87    4.50      5.22   5.76
 2007.12.21     0.72    3.33   3.78       4.14    4.68      5.40   5.85
 2008.10.09     0.72    3.15   3.51       3.87    4.41      5.13   5.58
 2008.10.30     0.72    2.88   3.24       3.60    4.14      4.77   5.13
 2008.11.27     0.36    1.98   2.25       2.52       3.06   3.60   3.87
 2008.12.23     0.36    1.71   1.98       2.25    2.79      3.33   3.60


思考:如何看我国政府实施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
案例五:如何刺激经济的增长: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与演变
  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提供了政府三种可供选择的政策取向。而且从历史上来看,这三种
政策都使用过:
 (1)移动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分析在短期中对宏观经济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要找出并运用能刺激或紧缩
总需求的政策工具。财政政策是 20 世纪 60 年代的主流,当时的经济由于减税和政府增加
开支的刺激而异常繁荣。即使在今天,如果想增加内需,政府也要刺激企业的投资。
  财政政策因为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未能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而黯然失色。70 年代通货
膨胀和失业共存——这一宏观失灵的现象(滞涨)
                     ,使财政政策无能为力。
  货币政策是 20 世纪 70 年代的主角。70 年代末期,美联储是美国宏观政策的主角。人
们希望货币供给量的适度变化有助于宏观经济更加稳定。 1996 年 5 月 1 日到 2004 年 10
                         自
月 29 日这段时期,我国连续 8 次降息,利率是越降越低,按理说,政府是希望通过这种方
式把民众的储蓄赶出来消费,但适得其反,个人储蓄却不断地增加。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
知道,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所以如果要刺激消费应想办法提高家
庭的实际可支配收入,而不是一味地降低利率。
 (2)移动总供给曲线
  找出并执行能降低生产成本或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刺激更多产出的政策杠杆。20 世
纪 80 年代,供应学派的政策变得重要起来。在 1980 年的美国总统竞选中,里根声称,以
减税为核心的供给方面的政策将降低通货膨胀和减少失业。尽管后来,里根当局采取的是财
政、货币和供给学派的折衷政策,但它最初对供给政策的强调却是与众不同的。
 (3)什么也不做:自由放任的政策
  自由放任思潮主张减少国家干预,加强市场机制的调节。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总统布
什实行的是减少干预的政策。当美国经济 1990 年滑向衰退的时候,布什总统仍然坚持其不
干预政策。与古典经济学家一样,总统布什一直想让公众相信,经济会自动恢复到原来状态。
直到 1992 年大选,他才想到更积极的干预措施,但是为时已晚。选民被克林顿用财政政策
来创造“工作,工作,工作”的许诺打动。1992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上台后,又强调了国家干
预,希望依靠国家的力量振兴美国经济。
  “凯恩斯革命”之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调控宏观经济不可或缺的
基本工具。他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
执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我们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美国在经历了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之后,开始放弃自由放任经济,转而实行政府
干预,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使用。上世纪 30 年代至 60 年代,美国经济政策以财政
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从属于财政政策,这种政策搭配效果是好的,达到了促进经济增长和维
持物价相对稳定的目的。
  20 世纪 60 年代末,越南战争的爆发成为美国经济的转折点。财政赤字日益增加,通货
膨胀不断加剧,经济出现滞胀的局面。滞胀使凯恩斯主义陷入尴尬境地,而以弗里德曼为代
表的货币主义兴起。
  在这种背景下,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得到加强。
         20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联邦政府为了解决经济滞胀问题,将控制通货膨胀作为首要经济目标,
实行了紧货币、松财政的政策。这种政策搭配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降低了失业率,但同
时也种下了高利率、高赤字和高负债的恶果。
  1993 年克林顿上台后,调整了财政货币政策,转而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并配
合偏松的货币政策。通过税收政策来增加财政收入,并适当压缩财政支出,调整政府支出结
构。与此同时,美联储连续调低贴现率,为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美国的财政货币政策是成功的,它对经济稳定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过来,
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又改善了财政状况,维护了良好的金融秩序。
  2001 年小布什上台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衰退,消费物价指数创 45 年来最大的跌幅,
固定资本投资受阻,库存积压,企业支出疲软。为应对这一局面,小布什政府采取了积极的
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的组合。美国联邦政府从 2001 年开始采取减税政策;美联储连
续 11 次降息,特别是“9·11”事件后,放松银根 125 个基本点,减轻了债务负担,降低了融
资成本。同时,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降至 30 年来的最低水平,使住房供给资金攀升。今年以
来,美国经济出现好转。一、二季度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 1.4%和 3.1%。同比增长速度分
别为 2.0%和 2.3%,这其中有减税降息的效果,也有伊拉克战争后军火工业的带动,以及
小布什为明年大选造势的因素。
  案例讨论题:美国如何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
 案例六:美国的微观财政政策
  美国作为一个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的国家,也很重视微观调节。特别是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经济陷入“滞胀”的情况下,用宏观政策进行总量调节,已经遇到了很大难题。于
是,美国政府扩大了微观财政政策的使用范围,强调以宏观政策与微观政策的配合解决经济
发展中的问题。
  美国微观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利用大幅度优惠减轻企业、居民负担,鼓励私人投资和消费,刺激供给和内需有
效增长。
  1981 年,美国经济处于严重衰退之中。为实现经济的复兴,里根政府奉行了以刺激供
给,调动企业积极性为主要目标的新经济政策,其重大举措是“经济复兴税法”的实施。该税
法在大幅降低公司所得税率的同时,把加速折旧制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把资产的使
用年限与专为征税目的而折旧的周期之间的联系切断,如规定建筑物的折旧年限为 10 年,
而实际平均使用年限为 37 年。这样,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进一步加快,公司可以在短期内
获得大笔固定资产的重置资金,从而为扩大投资迅速积累资金。另外,为了使无利或低利企
业享受投资税收抵免,即企业资本投资额的一部分可从当年应纳税额中扣除美国政府出台了
“安全港租赁”条款。该条款允许低利或无利企业可向别的企业租赁设备。这样,作为出租方
的高利贷企业因购入设备,可享受投资抵免的好处,而租用方的低利或无利企业不仅获得设
备,而且还可和出租方“共享”投资抵免的好处。再加上投资在享受投资抵免后,仍可按全额
计算折旧。这样,有力激发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维持了企业在经济衰退时适当的投资规模。
  为刺激国人消费,美国政府同样运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居民消费。如美国政府运用减
免税引诱人们购买房地产。住宅购买者在计算自己当年度应税收入时,可以扣除购买第二栋
住宅支付的地产税和住宅贷款利息;住宅购买者如因购买新宅而将旧宅出售,他可以将出售
旧宅所得不计入当年应税收入总额中,享受延税优惠。另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向高收入者征
收高税,再以转移性支付的方式向低收入家庭提供贷款利息补贴、租金利息补贴、食品补贴
等。减轻他们的消费开支负担。类似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极大刺激了人们消费的极积性,保
证了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2)政府自身投入高新技术开发与研究,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1993 年,美国政府提出了以信息产业发展为基础的信息高
速公路计划,旨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是,由于技术投资风险大,收益不确定,私人企业
对技术开发和研究往往不会投入足够的资金。这就要求政府在鼓励私人投资高新技术的同时,
必须自身投入技术开发与研究,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首先,美国政府大幅度压缩军事开支,减少军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向民用
产业转移。据统计,1981-1990 年与 1991-1995 年相比,联邦军事开支占总支出的比例
由 24.2%降到了 19.3%。同时,1994 年 8 月,美国政府推出“技术新投资计划”,鼓励国防
部门与有关的民用企业一道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加快了国防技术向民用技术的转移,为美国
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其次,美国政府还选择了信息、生物技术、特种材料等 10 部门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
域,在税收、补贴等方面实施产业倾斜政策。包括:(1)税收支持。设立专项税收信贷基
金,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降低资本收益税率,鼓励风险资本家投资于技术创新型公司;
不断延长“科技换税法”的实施期限,降低科研和实验费用。
                          (2)鼓励多方合作研究。美国政
府放松了反托拉期法的管制,有助于各公司共同发展高技术;增设了九十个新的制造技术推
广站,以加强政府与产业界的合作,加速新技术的发明和推广。(3)直接提供科研补助。
美国政府每年都向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供 2000 万美元的专款,用以资助大学和工业的合
作研究;每年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向工业企业所属的科研单位提供科研费用等。1993 年,美
国政府研究与开发开支达 715.48 亿美元。
  美国政府对科研等的极大支持,有力推进了美国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据统计,美
国经济增长中有 27%归属于技术通信和信息产业。这样,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高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自然就得到了恢复和加强。
  (3)政府融入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国家开支效率。
  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美国政府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纳入市场运行
之中。同时,政府对企业的非行政性干预也要求美国政府参与市场运行,以市场化的政策手
段实现其影响经济的目标。目前,美国政府参与市场活动最显著的代表是政府采购活动。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美国政府本着公平竞争、等价交换的原则,以招标等竞争手段参
与市场活动。美国政府制定维护采购信誉的行为准则,捍卫采购的公正与道德;设立抗议程
序保持采购制度的透明度;增加商业操作,变换采购技巧,在众多的厂商之间展开竞争,以
获得价格最低、质量最好的商品或服务。另外,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美国政府也要给予中小
企业帮助。小企业管理局通过搁置购买、拆散合同,颁发能力证书,以及在二级合同中推动
政府机构或大企业向小企业订货等方式帮助小企业尽可能多地得到合同。
  随着采购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政府采购数额的不断增加,美国政府的采购支出已构成了美
国经济中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1994 年,美国政府采购总额为 1111753
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74%。美国政府以其作为一个超级公司所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
数量影响市场价格,从而间接影响其他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最终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包括:
增加就业,增加市场需求,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等。
  案例讨论题:
  (1)美国微观财政政策的意义。
  (2)美国微观财政政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More Related Content

Viewers also liked (13)

微观经济学样卷
微观经济学样卷微观经济学样卷
微观经济学样卷
 
4基本信息表
4基本信息表4基本信息表
4基本信息表
 
1章
1章1章
1章
 
17章答案
17章答案17章答案
17章答案
 
4章
4章4章
4章
 
第11章
第11章第11章
第11章
 
6章
6章6章
6章
 
宏观答题卡
宏观答题卡宏观答题卡
宏观答题卡
 
第9章
第9章第9章
第9章
 
13琴基本信息表
13琴基本信息表13琴基本信息表
13琴基本信息表
 
8基本信息表
8基本信息表8基本信息表
8基本信息表
 
第22章
第22章第22章
第22章
 
微观答题卡
微观答题卡微观答题卡
微观答题卡
 

Similar to 16章

交大北區校友會-房地產發展趨勢
交大北區校友會-房地產發展趨勢交大北區校友會-房地產發展趨勢
交大北區校友會-房地產發展趨勢Mike Lu
 
交大北區校友會-房地產發展趨勢
交大北區校友會-房地產發展趨勢交大北區校友會-房地產發展趨勢
交大北區校友會-房地產發展趨勢Mike Lu
 
詹姆士看天下 2016/12/19
詹姆士看天下 2016/12/19詹姆士看天下 2016/12/19
詹姆士看天下 2016/12/19ezfunds
 
梁啟源董事長 -台灣產業經濟新突破
梁啟源董事長 -台灣產業經濟新突破梁啟源董事長 -台灣產業經濟新突破
梁啟源董事長 -台灣產業經濟新突破Hsin Yu Kuo
 
先鋒看天下 2017/07/10
先鋒看天下 2017/07/10先鋒看天下 2017/07/10
先鋒看天下 2017/07/10ezfunds
 
從四大產業到中堅企業.pptx
從四大產業到中堅企業.pptx從四大產業到中堅企業.pptx
從四大產業到中堅企業.pptxhsuyaochen1
 
20130823 政府再造與執行力 v10
20130823 政府再造與執行力 v1020130823 政府再造與執行力 v10
20130823 政府再造與執行力 v10jessie0203
 
经济数据 – 外资(FDI)
经济数据 – 外资(FDI)经济数据 – 外资(FDI)
经济数据 – 外资(FDI)Wong Yik Foong
 
3472行政院院會簡報:勞動部 提升女性勞動力
3472行政院院會簡報:勞動部 提升女性勞動力3472行政院院會簡報:勞動部 提升女性勞動力
3472行政院院會簡報:勞動部 提升女性勞動力releaseey
 
20151029勞動部:「提升女性勞動力打造優質的勞動環 境」報告
20151029勞動部:「提升女性勞動力打造優質的勞動環 境」報告20151029勞動部:「提升女性勞動力打造優質的勞動環 境」報告
20151029勞動部:「提升女性勞動力打造優質的勞動環 境」報告R.O.C.Executive Yuan
 
GW_0603_修改完.pdf
GW_0603_修改完.pdfGW_0603_修改完.pdf
GW_0603_修改完.pdfCollaborator
 
高屏區西基共管會訊(1090617)
高屏區西基共管會訊(1090617)高屏區西基共管會訊(1090617)
高屏區西基共管會訊(1090617)Ks doctor
 
1夢幻金飯碗
1夢幻金飯碗1夢幻金飯碗
1夢幻金飯碗jessie0203
 
Global Weekly News 20171119-1125
Global Weekly News 20171119-1125 Global Weekly News 20171119-1125
Global Weekly News 20171119-1125 Collaborator
 
經濟部 提升商業服務品質4年計畫-詹翔霖教授
經濟部 提升商業服務品質4年計畫-詹翔霖教授經濟部 提升商業服務品質4年計畫-詹翔霖教授
經濟部 提升商業服務品質4年計畫-詹翔霖教授文化大學
 
102北市多元入學暨技職教育1011117
102北市多元入學暨技職教育1011117102北市多元入學暨技職教育1011117
102北市多元入學暨技職教育1011117tmjhenglish
 
日本非正規職勞動者的組織現況
日本非正規職勞動者的組織現況日本非正規職勞動者的組織現況
日本非正規職勞動者的組織現況顥中 王
 
邱正雄 台灣的經濟成長與股利分配20150418
邱正雄 台灣的經濟成長與股利分配20150418邱正雄 台灣的經濟成長與股利分配20150418
邱正雄 台灣的經濟成長與股利分配20150418Andy Kuo
 
勞動部:「協助畢業生就業行動計畫」報告
勞動部:「協助畢業生就業行動計畫」報告勞動部:「協助畢業生就業行動計畫」報告
勞動部:「協助畢業生就業行動計畫」報告R.O.C.Executive Yuan
 

Similar to 16章 (20)

交大北區校友會-房地產發展趨勢
交大北區校友會-房地產發展趨勢交大北區校友會-房地產發展趨勢
交大北區校友會-房地產發展趨勢
 
交大北區校友會-房地產發展趨勢
交大北區校友會-房地產發展趨勢交大北區校友會-房地產發展趨勢
交大北區校友會-房地產發展趨勢
 
詹姆士看天下 2016/12/19
詹姆士看天下 2016/12/19詹姆士看天下 2016/12/19
詹姆士看天下 2016/12/19
 
梁啟源董事長 -台灣產業經濟新突破
梁啟源董事長 -台灣產業經濟新突破梁啟源董事長 -台灣產業經濟新突破
梁啟源董事長 -台灣產業經濟新突破
 
先鋒看天下 2017/07/10
先鋒看天下 2017/07/10先鋒看天下 2017/07/10
先鋒看天下 2017/07/10
 
從四大產業到中堅企業.pptx
從四大產業到中堅企業.pptx從四大產業到中堅企業.pptx
從四大產業到中堅企業.pptx
 
20130823 政府再造與執行力 v10
20130823 政府再造與執行力 v1020130823 政府再造與執行力 v10
20130823 政府再造與執行力 v10
 
经济数据 – 外资(FDI)
经济数据 – 外资(FDI)经济数据 – 外资(FDI)
经济数据 – 外资(FDI)
 
3472行政院院會簡報:勞動部 提升女性勞動力
3472行政院院會簡報:勞動部 提升女性勞動力3472行政院院會簡報:勞動部 提升女性勞動力
3472行政院院會簡報:勞動部 提升女性勞動力
 
20151029勞動部:「提升女性勞動力打造優質的勞動環 境」報告
20151029勞動部:「提升女性勞動力打造優質的勞動環 境」報告20151029勞動部:「提升女性勞動力打造優質的勞動環 境」報告
20151029勞動部:「提升女性勞動力打造優質的勞動環 境」報告
 
GW_0603_修改完.pdf
GW_0603_修改完.pdfGW_0603_修改完.pdf
GW_0603_修改完.pdf
 
高屏區西基共管會訊(1090617)
高屏區西基共管會訊(1090617)高屏區西基共管會訊(1090617)
高屏區西基共管會訊(1090617)
 
1夢幻金飯碗
1夢幻金飯碗1夢幻金飯碗
1夢幻金飯碗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青年就業情勢與對策
 
Global Weekly News 20171119-1125
Global Weekly News 20171119-1125 Global Weekly News 20171119-1125
Global Weekly News 20171119-1125
 
經濟部 提升商業服務品質4年計畫-詹翔霖教授
經濟部 提升商業服務品質4年計畫-詹翔霖教授經濟部 提升商業服務品質4年計畫-詹翔霖教授
經濟部 提升商業服務品質4年計畫-詹翔霖教授
 
102北市多元入學暨技職教育1011117
102北市多元入學暨技職教育1011117102北市多元入學暨技職教育1011117
102北市多元入學暨技職教育1011117
 
日本非正規職勞動者的組織現況
日本非正規職勞動者的組織現況日本非正規職勞動者的組織現況
日本非正規職勞動者的組織現況
 
邱正雄 台灣的經濟成長與股利分配20150418
邱正雄 台灣的經濟成長與股利分配20150418邱正雄 台灣的經濟成長與股利分配20150418
邱正雄 台灣的經濟成長與股利分配20150418
 
勞動部:「協助畢業生就業行動計畫」報告
勞動部:「協助畢業生就業行動計畫」報告勞動部:「協助畢業生就業行動計畫」報告
勞動部:「協助畢業生就業行動計畫」報告
 

More from sias_economics (20)

期刊
期刊期刊
期刊
 
书籍
书籍书籍
书籍
 
期刊
期刊期刊
期刊
 
书籍
书籍书籍
书籍
 
徐晓基本信息表
徐晓基本信息表徐晓基本信息表
徐晓基本信息表
 
王俊娟基本信息表
王俊娟基本信息表王俊娟基本信息表
王俊娟基本信息表
 
王丽基本信息表
王丽基本信息表王丽基本信息表
王丽基本信息表
 
王丽基本信息表
王丽基本信息表王丽基本信息表
王丽基本信息表
 
王俊娟基本信息表
王俊娟基本信息表王俊娟基本信息表
王俊娟基本信息表
 
杨艳琴基本信息表
杨艳琴基本信息表杨艳琴基本信息表
杨艳琴基本信息表
 
杨艳琴基本信息表
杨艳琴基本信息表杨艳琴基本信息表
杨艳琴基本信息表
 
21章
21章21章
21章
 
21章答案
21章答案21章答案
21章答案
 
15章
15章15章
15章
 
21章
21章21章
21章
 
20章答案
20章答案20章答案
20章答案
 
19章答案
19章答案19章答案
19章答案
 
19章
19章19章
19章
 
18章答案
18章答案18章答案
18章答案
 
18章
18章18章
18章
 

16章

  • 1.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案例分析 案例一:减税刺激经济? 1961 年当一个记者肯尼迪总统为什么主张减税时,肯尼迪回答:“为了刺激经济”。他 的目的是实行减税,减税增加了消费支出,扩大了总需求,并增加了经济的生产和就业。 虽然税收变动会对总需求有潜在的影响,但也有其他影响。特别是,通过改变人们面临 的激励,税收还会改变物品与劳务的供给。肯尼迪建议的一部分是投资税减免,它给投资于 新资本的企业减税。高投资不仅直接刺激了总需求,而且也增加了经济长期的生产能力。因 此,通过较高的需求增加生产的短期目标与通过较高的总供给增加生产的长期目标是相对称 的。而且,实际上当肯尼迪提出的减税最终在 1964 年实施时,它促成了一个经济高增长的 时期。 自从 1964 年减税以来,决策者不时地主张把财政政策作为控制总需求的工具。正如布 什总统企图通过减少税收扣除来加快从衰退中复苏。同样,当克林顿总统 1993 年入主白宫 时,他的第一批建议之一就是增加政府支出的“一揽子刺激”。他宣布的目的是帮助美国经济 更快地从刚刚经历的衰退中复苏。但是,一揽子刺激最后遭到了失败。许多议员认为克林顿 的建议太晚了,以至于对经济没有多大帮助。此外,一般认为减少赤字鼓励长期经济增长比 短期总需求扩张更重要。 案例二:建国 60 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增长 985 倍,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调控能 力日益增强。 1950 年国家财政收入只有 62 亿元,1951 年上升到 125 亿元,达到 3 位数,此后经过 27 年的缓慢增长,1978 年财政收入上升到 1132 亿元,达到四位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 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张,财政收入实现加速度增长,到 1999 年,财政收入增加了 10 多倍, 达到 11444 亿元。进入新的世纪,财政收入连续跨越新台阶,到 2008 年,国家财政收入已 经超过 6 万亿元,达到 61317 亿元,比 1950 年增长 985 倍。国家财政收入的迅速增加, 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分析:国家财政收入的迅速增加,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思考政府进行宏 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工具有哪些? 案例三:近年来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我国高校从 1999 年开始大幅度扩招,同时也面临一个严峻问题,就是近几年来大学毕 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越来越低,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学校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注。了解大学生招生、毕业及就业情况变化,分析就业难的原因、特点,能更好地掌握劳动 力市场变化特点及就业形势。 从近年来大学生毕业于就业的变动情况看,1996 年至 2004 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招生、 毕业、就业情况有了很大变化。
  • 2. 1996-2004 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招生、毕业、就业率 年份 研究生和本专 增长率 研究生和本 增长率 高校毕业生平 科 (%) 专科 (%) 均就业率(%) 招生人数(万 毕业人数(万 人) 人) 1996 102.52 -- 87.83 -- 93.7 1997 106.41 3.79 87.56 -0.31 97.1 1998 115.61 8.65 87.69 0.15 76.8 1999 168.90 46.09 90.23 2.90 79.3 2000 233.46 38.22 100.86 11.78 82 2001 284.80 21.99 110.41 9.47 90 2002 340.76 19.65 141.81 28.44 80 2003 409.06 20.04 198.86 40.23 70 2004 479.97 17.33 254.20 27.83 73 资料来源:《1996-2004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经济参考报》2004-01-30, 教育部长在 2004 年和 2005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从高校毕业生就业来看,1996—2004 年净利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1998 年以前, 高校毕业人数较少,且从 1992 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毕业生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第 二阶段是 1998--2002 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其他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出现通货紧 缩趋势,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出现大幅度下滑。第三阶段是 2003 年以后,由于毕业生大幅度 增加,而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却在不断下降,因此毕业生就业率降低。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出现具有一些新的特点。 其一,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低。大学生就业难是全国就业难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经济 学分析中,一般用就业弹性分析就业的难易程度,就业弹性是指就业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 的比值,从整体看,我国就业弹性存在一定波动,但呈现相应的规律性。第一个阶段属于高 经济增长与高就业增长,1978 年-1989 年期间,GDP 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为 0.315。第 二阶段是高增长与低就业增长模式,1991 年以后直至 2004 年,就业弹性系数降为 0.112, 这反映了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高就业增长转向低就业增长,这与同期 国际比较,悬殊较大。 1990—2000 就业弹性的国际比较 国家 就业弹性 国家 就业弹性 美国 0.4 以色列 0.81 加拿大 0.4 马来西亚 0.48 日本 0.25 菲律宾 0.74
  • 3. 韩国 0.25 新加坡 0.4 印度尼西亚 0.4 其二,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就业率具有显著差异。根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 课题组的调查,2003 年样本调查中,专科毕业生就业落实率为 34.7%,本科毕业生落实率 为 77.9%,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分别为 90.4%和 80.5%。 其三,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不同。 年份 哲学 经济 法学 教育 文学 历史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管理 学 学 学 学 2001 86.58 85.95 82.23 76.40 85.93 89.70 91.53 92.10 85.41 89.11 87.14 2002 83.92 82.02 80.01 89.37 80.06 84.53 87.70 88.59 81.74 89.62 83.19 2003 79.20 81.14 75.20 81.13 79.16 82.42 85.78 88.05 83.81 91.11 81.30 2004 85.59 85.74 79.10 81.40 87.37 89.60 88.68 91.55 91.08 86.92 86.66 2001—2004 年普通高等学校 11 个一级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率(%) 在各年中,理学、工学类一直就业率较高。 其四,毕业生流向呈现地域性差异。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心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人才需求旺盛,能吸引大量的毕业生,而毕业生就业选择过度集 中,也造成这些地区就业压力明显增加。2004 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部属院校到东部 11 个沿海省市就业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 44%(2003 年为 45%),其中仅到北京、上海、 广东、江苏 4 省市的就占 29.1%(2003 年为 29.3%) 到西部 12 省市的占比只有 11.3%。 , 案例讨论题:大学生就业难是结构性失业还是周期性失业?政府有关的宏观调控政策 对调节大学生就业能否发挥有效作用? 案例四:中央银行运用紧缩货币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 2004 年 4 月 25 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 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 7%提高到 7.5%。现执行 7%存款准备金率的国有独资 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中国农业发展 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有关外资金融机构,将执行 7.5%的存款 准备金率;根据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要求,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将执行 8%的存款准备金率。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暂缓执行 7.5%的存款准备金率,仍执行 6% 的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 2006 年 7 月 5 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 币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 继续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
  • 4. 今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但当前经济运行中仍存在固 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增长偏快、对外贸易顺差扩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此次存款 准备金率提高 0.5 个百分点,主要是为了抑制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 2006 年 8 月 15 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 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继续执行 现行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 2006 年 11 月 15 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 率 0.5 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大力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流动性 过剩状况有所缓解。但是,当前国际收支顺差矛盾仍较突出,银行体系新的过剩流动性仍在 产生。根据流动性的动态变化,人民银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巩固流动性调控成效。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 2007 年 1 月 15 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 年利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 单位: 率% 定 期 存 款 调整时间 活期存款 三个月 半年 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2004.10.29 0.72 1.71 2.07 2.25 2.70 3.24 3.60 2006.08.19 0.72 1.80 2.25 2.52 3.06 3.69 4.14 2007.03.18 0.72 1.98 2.43 2.79 3.33 3.96 4.41 2007.05.19 0.72 2.07 2.61 3.06 3.69 4.41 4.95 2007.07.21 0.81 2.34 2.88 3.33 3.96 4.68 5.22 2007.08.22 0.81 2.61 3.15 3.60 4.23 4.95 5.49 2007.09.15 0.81 2.88 3.42 3.87 4.50 5.22 5.76 2007.12.21 0.72 3.33 3.78 4.14 4.68 5.40 5.85 2008.10.09 0.72 3.15 3.51 3.87 4.41 5.13 5.58 2008.10.30 0.72 2.88 3.24 3.60 4.14 4.77 5.13 2008.11.27 0.36 1.98 2.25 2.52 3.06 3.60 3.87 2008.12.23 0.36 1.71 1.98 2.25 2.79 3.33 3.60 思考:如何看我国政府实施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
  • 5. 案例五:如何刺激经济的增长:宏观经济政策的发展与演变 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提供了政府三种可供选择的政策取向。而且从历史上来看,这三种 政策都使用过: (1)移动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分析在短期中对宏观经济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要找出并运用能刺激或紧缩 总需求的政策工具。财政政策是 20 世纪 60 年代的主流,当时的经济由于减税和政府增加 开支的刺激而异常繁荣。即使在今天,如果想增加内需,政府也要刺激企业的投资。 财政政策因为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未能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而黯然失色。70 年代通货 膨胀和失业共存——这一宏观失灵的现象(滞涨) ,使财政政策无能为力。 货币政策是 20 世纪 70 年代的主角。70 年代末期,美联储是美国宏观政策的主角。人 们希望货币供给量的适度变化有助于宏观经济更加稳定。 1996 年 5 月 1 日到 2004 年 10 自 月 29 日这段时期,我国连续 8 次降息,利率是越降越低,按理说,政府是希望通过这种方 式把民众的储蓄赶出来消费,但适得其反,个人储蓄却不断地增加。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 知道,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的实际可支配收入,所以如果要刺激消费应想办法提高家 庭的实际可支配收入,而不是一味地降低利率。 (2)移动总供给曲线 找出并执行能降低生产成本或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刺激更多产出的政策杠杆。20 世 纪 80 年代,供应学派的政策变得重要起来。在 1980 年的美国总统竞选中,里根声称,以 减税为核心的供给方面的政策将降低通货膨胀和减少失业。尽管后来,里根当局采取的是财 政、货币和供给学派的折衷政策,但它最初对供给政策的强调却是与众不同的。 (3)什么也不做:自由放任的政策 自由放任思潮主张减少国家干预,加强市场机制的调节。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总统布 什实行的是减少干预的政策。当美国经济 1990 年滑向衰退的时候,布什总统仍然坚持其不 干预政策。与古典经济学家一样,总统布什一直想让公众相信,经济会自动恢复到原来状态。 直到 1992 年大选,他才想到更积极的干预措施,但是为时已晚。选民被克林顿用财政政策 来创造“工作,工作,工作”的许诺打动。1992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上台后,又强调了国家干 预,希望依靠国家的力量振兴美国经济。 “凯恩斯革命”之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调控宏观经济不可或缺的 基本工具。他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 执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我们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美国在经历了 1929—1933 年经济大危机之后,开始放弃自由放任经济,转而实行政府 干预,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使用。上世纪 30 年代至 60 年代,美国经济政策以财政 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从属于财政政策,这种政策搭配效果是好的,达到了促进经济增长和维
  • 6. 持物价相对稳定的目的。 20 世纪 60 年代末,越南战争的爆发成为美国经济的转折点。财政赤字日益增加,通货 膨胀不断加剧,经济出现滞胀的局面。滞胀使凯恩斯主义陷入尴尬境地,而以弗里德曼为代 表的货币主义兴起。 在这种背景下,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得到加强。 20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联邦政府为了解决经济滞胀问题,将控制通货膨胀作为首要经济目标, 实行了紧货币、松财政的政策。这种政策搭配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降低了失业率,但同 时也种下了高利率、高赤字和高负债的恶果。 1993 年克林顿上台后,调整了财政货币政策,转而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并配 合偏松的货币政策。通过税收政策来增加财政收入,并适当压缩财政支出,调整政府支出结 构。与此同时,美联储连续调低贴现率,为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美国的财政货币政策是成功的,它对经济稳定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过来, 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又改善了财政状况,维护了良好的金融秩序。 2001 年小布什上台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衰退,消费物价指数创 45 年来最大的跌幅, 固定资本投资受阻,库存积压,企业支出疲软。为应对这一局面,小布什政府采取了积极的 财政政策与扩张的货币政策的组合。美国联邦政府从 2001 年开始采取减税政策;美联储连 续 11 次降息,特别是“9·11”事件后,放松银根 125 个基本点,减轻了债务负担,降低了融 资成本。同时,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降至 30 年来的最低水平,使住房供给资金攀升。今年以 来,美国经济出现好转。一、二季度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 1.4%和 3.1%。同比增长速度分 别为 2.0%和 2.3%,这其中有减税降息的效果,也有伊拉克战争后军火工业的带动,以及 小布什为明年大选造势的因素。 案例讨论题:美国如何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 案例六:美国的微观财政政策 美国作为一个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的国家,也很重视微观调节。特别是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经济陷入“滞胀”的情况下,用宏观政策进行总量调节,已经遇到了很大难题。于 是,美国政府扩大了微观财政政策的使用范围,强调以宏观政策与微观政策的配合解决经济 发展中的问题。 美国微观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利用大幅度优惠减轻企业、居民负担,鼓励私人投资和消费,刺激供给和内需有 效增长。 1981 年,美国经济处于严重衰退之中。为实现经济的复兴,里根政府奉行了以刺激供 给,调动企业积极性为主要目标的新经济政策,其重大举措是“经济复兴税法”的实施。该税 法在大幅降低公司所得税率的同时,把加速折旧制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把资产的使 用年限与专为征税目的而折旧的周期之间的联系切断,如规定建筑物的折旧年限为 10 年,
  • 7. 而实际平均使用年限为 37 年。这样,固定资产的加速折旧进一步加快,公司可以在短期内 获得大笔固定资产的重置资金,从而为扩大投资迅速积累资金。另外,为了使无利或低利企 业享受投资税收抵免,即企业资本投资额的一部分可从当年应纳税额中扣除美国政府出台了 “安全港租赁”条款。该条款允许低利或无利企业可向别的企业租赁设备。这样,作为出租方 的高利贷企业因购入设备,可享受投资抵免的好处,而租用方的低利或无利企业不仅获得设 备,而且还可和出租方“共享”投资抵免的好处。再加上投资在享受投资抵免后,仍可按全额 计算折旧。这样,有力激发了企业投资的积极性,维持了企业在经济衰退时适当的投资规模。 为刺激国人消费,美国政府同样运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居民消费。如美国政府运用减 免税引诱人们购买房地产。住宅购买者在计算自己当年度应税收入时,可以扣除购买第二栋 住宅支付的地产税和住宅贷款利息;住宅购买者如因购买新宅而将旧宅出售,他可以将出售 旧宅所得不计入当年应税收入总额中,享受延税优惠。另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向高收入者征 收高税,再以转移性支付的方式向低收入家庭提供贷款利息补贴、租金利息补贴、食品补贴 等。减轻他们的消费开支负担。类似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极大刺激了人们消费的极积性,保 证了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 (2)政府自身投入高新技术开发与研究,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1993 年,美国政府提出了以信息产业发展为基础的信息高 速公路计划,旨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是,由于技术投资风险大,收益不确定,私人企业 对技术开发和研究往往不会投入足够的资金。这就要求政府在鼓励私人投资高新技术的同时, 必须自身投入技术开发与研究,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首先,美国政府大幅度压缩军事开支,减少军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向民用 产业转移。据统计,1981-1990 年与 1991-1995 年相比,联邦军事开支占总支出的比例 由 24.2%降到了 19.3%。同时,1994 年 8 月,美国政府推出“技术新投资计划”,鼓励国防 部门与有关的民用企业一道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加快了国防技术向民用技术的转移,为美国 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其次,美国政府还选择了信息、生物技术、特种材料等 10 部门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 域,在税收、补贴等方面实施产业倾斜政策。包括:(1)税收支持。设立专项税收信贷基 金,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降低资本收益税率,鼓励风险资本家投资于技术创新型公司; 不断延长“科技换税法”的实施期限,降低科研和实验费用。 (2)鼓励多方合作研究。美国政 府放松了反托拉期法的管制,有助于各公司共同发展高技术;增设了九十个新的制造技术推 广站,以加强政府与产业界的合作,加速新技术的发明和推广。(3)直接提供科研补助。 美国政府每年都向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供 2000 万美元的专款,用以资助大学和工业的合 作研究;每年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向工业企业所属的科研单位提供科研费用等。1993 年,美 国政府研究与开发开支达 715.48 亿美元。 美国政府对科研等的极大支持,有力推进了美国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据统计,美
  • 8. 国经济增长中有 27%归属于技术通信和信息产业。这样,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高新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自然就得到了恢复和加强。 (3)政府融入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国家开支效率。 随着市场的不断完善,美国政府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纳入市场运行 之中。同时,政府对企业的非行政性干预也要求美国政府参与市场运行,以市场化的政策手 段实现其影响经济的目标。目前,美国政府参与市场活动最显著的代表是政府采购活动。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美国政府本着公平竞争、等价交换的原则,以招标等竞争手段参 与市场活动。美国政府制定维护采购信誉的行为准则,捍卫采购的公正与道德;设立抗议程 序保持采购制度的透明度;增加商业操作,变换采购技巧,在众多的厂商之间展开竞争,以 获得价格最低、质量最好的商品或服务。另外,在政府采购活动中,美国政府也要给予中小 企业帮助。小企业管理局通过搁置购买、拆散合同,颁发能力证书,以及在二级合同中推动 政府机构或大企业向小企业订货等方式帮助小企业尽可能多地得到合同。 随着采购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政府采购数额的不断增加,美国政府的采购支出已构成了美 国经济中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1994 年,美国政府采购总额为 1111753 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74%。美国政府以其作为一个超级公司所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 数量影响市场价格,从而间接影响其他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最终调节市场经济的运行,包括: 增加就业,增加市场需求,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等。 案例讨论题: (1)美国微观财政政策的意义。 (2)美国微观财政政策对中国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