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15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生態城鎮規劃:以桃園機場捷運 A16 站為例1

                             李 永 展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Email: yungjaanlee@gmail.com



壹、前言

  全球氣候變遷及水文異常正持續進行,溫度變得更高或更低、降雨類型及降
兩量異常、洪泛加劇、海平面上升等,發生頻率與強度都使得氣候變遷及水文異
常不再是小說情節或電影場景。IPCC 在 2007 年的評估報告便指出,21 世紀結
束時,全球海平面將上升 0.18-0.59 公尺(IPCC, 2007)        ,不同研究則認為這個預
                            ,例如,Pfeffer et al. (2008) 認為海平面上升
測值過於低估(Grinsted et al., 2009)
「最有可能」的範圍是 0.8-2.0 公尺。不論海平面會上升多少公尺,IPCC 及其它
相關研究報告均指出,海平面上升對河口三角洲及小島國的衝擊最大(WBGU,
2006)。

  此外,地球的表面變化已對地區氣候造成了負面的影響,例如熱帶雨林的砍
伐和沙漠化已明顯減少當地的降雨量;而濕地、森林和紅樹林的減少,使生態系
可以減緩極端自然現象影響的能力也隨之降低。除了自然現象的變化外,全球各
地有許多都市座落在這些易受極端自然現象危害的地區,因此氣候變遷雖不能完
全歸咎於人類的破壞行為,但是透過都市化的成本集約、產業分工、效能提昇等
都市優勢,卻可能因為環境變遷而降低了都市正常運作的效果,甚至引起更大的
經濟損失。

  《史登回顧》(Stern Review)
                     (Stern, 2006)的報告便指出,穩定氣候的成本
雖然不低但仍可控制,不過如果延遲處理代價將會很高且危險。             《史登回顧》更
進一步指出,氣候變遷將會影響全人類的維生基礎──水的取得、食物生產、健
康及環境。《史登回顧》估計,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而維持目前的排放水準,則
溫度的增加將會造成全球大約 5-20%的生產毛額(GDP)之負擔,但如果全球當
下便採取行動,而且使用正確的政策,使溫室氣體的集中度能穩定在不致造成危
險的氣候變遷之水準下,則大約只需花費全球 1%的生產毛額,遠小於不採取任
何行動的成本。



1
    本文曾發表於      《2010 海峽兩岸區域科學學術交流研討會》
                                     ,2010 年 5 月 1 日,台南:成功大學,
    第 D1-1-D1-13 頁,本文不代表桃園縣政府城鄉發展處的意見,感謝桃園縣政府城鄉發展處及境
    群國際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本文為增修後的新內容。


                                  1
另一方面,國土資源是人類維持生存的最基本要件,透過各種生活方式及生
產行為,人類在不同地景上建構了形形色色的社區及城鎮,因此,我們必須瞭解
並尊重鑲嵌且整合於地景的生態系以及將我們共同串連在一起的基礎設施。國土
資源並非只是一般所認知的不動產市場之商品或畫家筆下的美麗花園或神聖荒
野,事實上,國土資源能否永續利用的關鍵在於都市地區如何發展,因為全球人
口已超過一半居住在都市地區(UNFPA, 2007),甚至在 2030 年將超過 60%(
UN-HABITAT, 2004) 而都市地區消費了 75%的全球能源同時製造了 80%的溫室
                ;
效應氣體(United Nations, 2007)
                         ,可以說,世界上絕大部分的二氧化碳排放都與
都市有關(Chafe, 2007)  。

   都市已無法迴避氣候變遷及水文異常的事實,近年來各國已開始投入相關行
動。1993 年,ICLEI 「邁向永續性之地方政府」 推動
             (             ) 「城市氣候保護運動」
                                      (Cities
for Climate Protection (CCP) Campaign),協助地方及區域政府採取政策及執行可
量化手段,以減少地方溫室氣體排放、改善空氣品質,並強化都市可居性及永續
性(ICLEI, 2007)      。而 1997 年 UNFCCC(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通過了
《京都議定書》         ,主要工業國家同意立法設定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目標。           《京都議定
書》第一階段減排承諾期,到 2012 年便將結束,為因應後京都時期的減排目標,
聯合國在 2009 年召開「哥本哈根會議」,這次會議是史上第二次由各國部長或代
表協議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以決定 2012 年後的減排指標與內容。

   2009 年哥本哈根會議原本希望簽署具有法律制約效力的文件,以取代 2012
年即將到期的《京都議定書》  ,不過由於各國仍有歧見,最後僅通過由美國、中
國、印度、巴西與南非主導的《哥本哈根協議》  (Copenhagen Accord)。此協議
要求全球暖化程度應控制在攝氏兩度內、富國承諾出資約 300 億美元協助窮國、
富國承諾將受到 UNFCCC 檢視減排成果,而發展中國家則將提出減排承諾報
告。

  台灣雖然無法參與聯合國各項議定書的簽署,但並不會因此就免於受到氣候
變遷及水文異常的影響,  「八八水災」便是最好的例證。2009 年 8 月 8 日的莫拉
克颱風釀成南台灣 50 年來最嚴重的一場災害,相較於 50 年前的八七水災一天降
雨一千毫米,這次僅是中度颱風,卻下了 2.5 倍、甚至 3 倍的雨量,正反應了氣
候變遷及水文異常的現象。這場大災難最可能的原因是台灣沿海溫度高、溼度大
增,又被莫拉克颱風引入強烈的西南氣流,導致「長延時」超大豪雨,再加上
921 地震後中南部土質鬆動,造成多處山村遭土石流淹沒,人員死傷慘重。不斷
創新紀錄的雨量足以說明氣候變遷及水文異常現象已在台灣發生了,而氣候變遷
與水文異常又與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效應氣體造成全球暖化脫離不了關係。

  在因應氣候變遷及水文異常的當下,歐美英日等國,已將氣候變遷與國家永
續發展提高為國家安全的層次,甚至成為指導國家發展走向的重要政策。而台灣
面臨的環境挑戰將更嚴峻,台灣的地質環境是在板塊擠壓、颱風豪雨等大自然力


                            2
量的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種平衡關係;其中,地殼變形、地層受擠壓而上升,大
雨沖刷、地表因侵蝕、風化而降低山體的高度,增加中、下游地區的土砂供應量,
也提供沙洲或沖積平原的堆積原料。再加上台灣南北降雨不均,名列世界缺水國
家之一,卻又面臨河川污染、豪雨土石流等災害,因此必須有永續的國土規劃、
有效的水患治理 及積極的防救災計畫 才能
       、                  , 「與水患共生」Living with Floods)
                                  (                  、
「為水留下空間」(Make Space for Water)。

  有鑑於此,本研究嘗試從無法避免溫度增加一度(Lynas, 2007)的全球暖化
之大環境下,研擬地方政府如何提出具體回應之道。本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擬定
生態城鎮規劃設計原則;然後配合即將於 2013 年通車的桃園機場捷運(從台北
縣三重市,經桃園國際機場、高鐡桃園車站,連接到桃園縣中壢市環北路)      ,以
其中的 A16 捷運車站站區周邊土地,建構出符合桃園環境特性且能邁向生態城
鎮的重要示範型計畫,希望能提供未來生態城鎮規劃、設計與建設的參考。


貳、桃園縣面對氣候變遷情境下的調適策略

    經檢視相關研究成果,本研究引用 IPCC 第四次評估報告有關模擬東亞地區
2090 年氣溫、降雨型態之轉變結論,並將此結論應用在桃園縣。質言之,氣候
變遷下桃園縣將出現下列現象:2

     氣溫:桃園地區氣溫上升 2 度左右。

     降雨:冬天與春天降雨減少,夏秋降雨增加,降水強度增加,乾旱嚴重化。

     鳥類:低海拔物種往高海拔推移,低海拔多樣性減少。

     兩生類:全面減少、較大種數減少、分佈破碎化。

     海平面上升:應以海平面上升 1 公尺為思考方向。

  桃園縣未來面對以上氣候變遷情境,應具備全方面的調適策略,包括能源損
耗與疾病傳播問題、水資源爭奪、農地減少與糧食短缺、土壤侵蝕與洪水災難、
及必須強化保護區生態保育層級等。


一、建立「環境共生、低碳城鄉」的生態城鎮願景

     大自然孕育了桃園台地,豐饒的土地、樸素的人民、塊狀的水田與埤塘、大
圳灌排,都再再代表了桃園的地方風情。從山村聚落、崖線、水田、河階地到海
岸沙丘、漁港、漁村、港灣、灘地、特殊多樣的地景,反映了桃園各種面向的地
域環境特色。


2
    修改自桃園縣政府(2010)
                 。

                          3
由於機場與台北都會衛星與邊緣擴大效應,使桃園由原來的市街轉變為沿著
省道與台鐵發展的台地都市核心發展,而因機場產生的工業生產地景,也沿著東
西向國道擴大蔓延,一步步的向鄉村蔓延,使農地穿孔破碎化嚴重,城鄉發展逐
漸失衡,人為建設的介入,造成空間自然資源的斷裂破壞,改變原有自然環境生
態平衡的狀態。再加上現階段面臨了氣候變遷及水文異常等現象,暴雨、旱災等
極端天氣出現的更為頻繁,大自然反撲的力量將會不斷重演。

   而優質的生態環境與永續發展是未來桃園縣必須關注的焦點,我們應從「生
態」「生活」「生產」三個面向,並以生態復育、生物多樣性為基礎,建立環境
  、   、
共生,減量、減碳、綠色導向的低碳城鄉做為全縣生態城鎮願景及設計原則。


二、永續國土計畫、智慧成長管理

  依據國土計畫法(草案)之架構,其重點在於打破現有區域計畫及都市計畫
之界線,將計畫執行層級分為「全國國土計畫」 「直轄市、縣
                     與      (市)國土計畫」。
未來國土計畫將透過功能分區、發展許可制度與成長管理等機制,促進國土資源
合理運用,達到「城者宜城、鄉者宜鄉」的目的,不宜開發者加強保育及復育,
適合開發者適地適性發展,以及建構城鄉間的發展夥伴關係。

  而一個成功的生態都市,除了建置完整的生態基礎設施系統外,更應在現行
都市計畫、都市設計、建築管理的機制上,充分掌握都市營運不同的空間尺度,
並且運用成長管理策略,處理各空間尺度之間邊界連續性的課題,降低因空間邊
界所造成生態基礎設施系統斷裂的情況。透過連續尺度的生態基礎設施系統,將
都市內部的運轉碳平衡及物質循環架構於大尺度的都市區域共生成長架構,運用
正確的生態都市設計管理制度達成生態都市的低碳平衡目標。


三、桃園縣區域計畫

  「桃園縣區域計畫」 2009 年 12 月 3 日經桃園縣區域計畫委員會審查通過,
                  於
並於 2010 年 1 月 29 日提送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審核,本計畫如果核定後將成
為台灣第一個縣級區域計畫。「桃園縣區域計畫」將桃園縣全縣陸域土地分為三
種功能分區(詳圖一)(桃園縣政府,2009):

  國土保育地區:分為三級,保育地區一級及二級主要分布於大漢溪河谷以東
之地區,三級則為楊梅斷層附近地區。

  農業發展地區:分為三級,一級農業發展地區主要分布於新屋鄉、觀音鄉、
楊梅鎮及中壢市西北側等桃園縣西半部為主,並有部份位於八德市及平鎮市南側;
二級農業發展地區零星分布於一級農業發展地區周圍;三級農業發展地區則是介
於農業發展地區及城鄉發展地區、國土保育地區間之緩衝、蔓延帶。


                     4
圖一:桃園縣陸域土地功能分區圖

  城鄉發展地區:分為三級,一級城鄉發展地區集中於桃園市、中壢市,以及
桃園航空城周邊;二級城鄉發展地區主要沿一級城鄉發展地區之外圍分布;三級
城鄉發展地區則以鄉鎮市地方發展中心及零星聚落為主。

  在土地使用方向上,一級農業發展地區禁止變更特定農業經營地區及興建重
大農業改良設施之土地,以保護適合農業生產之良田,確保糧食的供給。二級農
業發展地區應維持農業行為,允許合理變更農地之土地使用,並確保與國土保育
地區緩衝之功能,兼顧自然保育與發揮休閒遊憩之價值。三級農業發展地區允許
在不違反農業使用下,考量整體之區域發展及土地使用之相容性等,未來可適度
適量的釋出農地。


參、永續發展導向的縣級國土計畫

  國土計畫為確保國家永續發展、促進國土有效利用及適性發展,因此以成長
管理的手法,規範城鄉發展之總量及型態,亦即以緊湊土地使用、保育為導向的
觀點,促進國土永續發展。

  本研究以永續國土空間為架構,作為桃園縣「自然共生、低碳城鄉」的生態
城鎮願景,明確建立成長邊界,控制發展規模,強化應保育之自然環境資源,建
立桃園縣永續國土框架,並進一步於城鎮尺度研擬以永續發展為導向的生態城鎮
發展原則。

  本研究以整合式生態基礎設施系統為基底,考量流域管理概念及生物氣候分
區之影響,建議桃園縣未來國土空間架構應特別強調成長規模控制及保育導向的

                 5
發展概念,強化國土保育地區及農業發展地區劃設,以應對人為開發地區能應對
未來氣候變遷及水文異常的情境。3


一、整合性流域管理(Watershed)概念架構

     傳統水資源的議題多集中在水資源缺乏所造成的糧食生產不足,或暴雨所造
成的淹水、洪氾現象等個別項目的討論,然而流域是連續的地景單元,國際上諸
如國際水文計畫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年來紛紛提出流域綜合管理的觀點,唯有
全面性地協調流域內的人類活動,才是未來桃園縣實現水資源管理的新方向。

  桃園地區分為大漢溪流域及台地河流流域,大漢溪流域範圍內土地雖非城鎮
集中發展地塊 但因坡度陡峭與土石沖刷 加上休閒及高山農業的人為土地利用
      ,           ,                ,
其規模小但開發數量多且分散,利用河流河階地平坦處,大雨來時造成裸露土石
流入石門水庫集水區,危害都市用水水質安全、減少水庫壽命。

  台地流域與人為發展互動密切,結合埤塘留設緩衝綠帶,建構台地生態城鎮
環境 台地河流短促坡度緩 上中下游關係密切無緩衝 且人為發展常緊鄰河道;
  。         ,           ,
都市核心常於午後瞬間暴雨造成淹水問題,而原本台地農田及埤塘扮演的注水及
滯洪角色,在面臨轉換為都市開發的當下,應結合雨水管理的概念,留設緩衝綠
帶及滯洪設施,設定可淹水範圍,確保城市發展的安全性。


二、空間規劃結合空氣流域(Airshed)管理

  桃園地區因工業區發展及交通活動,令空氣增加大量的微細塵粒,促進熱島
效應現象的生成。而都市規模的大小、地形、日夜變化、風向、風速、季節變化
及建築物距離都會影響熱島效應的強度,因此透過統計最熱最冷月份和日夜間風
玫瑰圖進行都市整體氣流環境分析。

  都市人為活動及下墊面(與大氣圈下層直接接觸的地表)的變化、建築群的
空間布局差異等,都會對大氣環境產生影響,進而改變都市局部微氣候特徵,影
響都市內部通風質量或污染物擴散程度(鄒經宇,2009)。因此,基於永續思維
的都市規劃設計,應該對都市大氣環境變化進行深入瞭解與掌握,重視與大氣環
境影響相關的都市規劃設計手法及其科學評估。

     夏季中午吹西南風,龍潭鄉與楊梅鎮山區使風轉向,加上大漢溪河谷走廊效
應,氣流於平鎮山仔頂後轉向西南風,部分氣流沿著大漢溪河谷進入台北縣。夏
季夜間吹東北風,氣流沿著大漢溪河谷進入桃園,東北季風與台地都市核走向一
致。


3
    以下內容修改自桃園縣政府(2010)
                     。

                         6
冬季日間的風衝擊大,都市溫度不需考量熱島效應累積,應以破碎風衝擊策
  冬季日間的風衝擊大                 應以破碎風衝擊策
略為主,夜間的風低溫但風速較低
    夜間的風低溫但風速較低,為都市潔淨空氣源。冬季時東北風向主要風
                         冬季時東北風向主要風
向來源為新莊與樹林,且經過林口
          且經過林口、龜山一帶後,風速降低。受到地形影響
                            受到地形影響,台
地都市核之空氣流域單元內氣流產生堆積及來回移動的現象。濱海
地都市核之空氣流域單元內氣流產生堆積及來回移動的現象 濱海地區主要風向
為東北風向,少數為海陸風
      少數為海陸風;台地都市為「東北-西南」走向的空氣流域單元
                         走向的空氣流域單元,
於地形變化處產生風速減少的現象 大漢溪河谷順應河谷東北-西南
               ;            西南走向之風廊;
山地多為地形風,亦即白天為谷風
        亦即白天為谷風,晚上為山風。


肆、以生態基礎設施系統建立 A16 站區生態城鎮的基底
  以生態基礎設施系統建立

  桃園機場捷運 A16 站位於「桃園航空城區域計畫」內的生活機能地區
                           內的生活機能地區,又
名橫山站,其定位為以捷運車站周邊地區發展住宅 購物商場及餐館、休閒娛樂
      定位為以捷運車站周邊地區發展住宅、購物商場及餐館
及運動服務等使用;目前為
         目前為非都市土地的農業地區,尚未開發(圖二 。在「機
                              圖二)
場與都會共生的永續航空城」總目標下,本研究以 A16 站作為示範基地
場與都會共生的永續航空城               站作為示範基地,期望
建構永續發展式的生態城鎮,以具體落實「自然共生、低碳城鄉」
建構永續發展式的生態城鎮                  」的願景。具體
而言,本研究以生態基礎設施系統及生態建築型態控制
      以生態基礎設施系統及生態建築型態控制,作為都市計畫擬定
                             都市計畫擬定、都
市設計研擬、區段徵收作業
      區段徵收作業、及建築管理機制之整合關鍵。




                             A16




             圖二:
               :A16 站區與桃園航空城之區位關係


一、以親山、親水、
        、降溫、節能、減碳為目標的生態城鎮構想4
               減碳為目標的生態城鎮構想


4
    以下內容修改自桃園縣政府
           桃園縣政府(2010)
                     。


                         7
(一)自我調適的舒適微氣候

  因應地區微氣候環境條件,結合水綠系統達到冬季擋風與夏季導入潔淨氧源,
並適當降低建築基地建蔽率,藉由街廓建築型態的管控,創造自我調節的舒適微
氣候環境。

(二)融合埤塘地景的綠手指網絡

  考量由農田地景過渡到人為開發地區,各項開發應在原有生態基礎上,創造
出更優質的生態環境。本研究保留基地內既有埤塘水圳,改造成為重要開放空間
(兼具景觀滯洪池功能)與生物棲息地,基地周圍規劃大面積綠帶,形成自然界
面與基地外部農田、河川水圳、山體相連結的共生綠帶,延續外部山體景觀至基
地內,形成如綠手指般延展的開放空間,與線型道路綠廊編織構成完整的綠網架
構。

(三)與綠地及地景結合的雨水管理

  運用既有埤塘水圳結合綠地與地景之營造 納入雨水管理概念 創造從街廓
                    ,        ,     、
道路至建築基地不同層次的雨水排水滯洪系統,提高街區雨水延滯功能和雨水下
滲回補地下水層之機會,與周邊公園綠地連結,形成完善的生態水網絡系統,呼
應桃園地區長久以來以「水」(埤塘、水圳)為意象的城鎮環境。

(四)創造優質慢行系統的綠色交通概念

  在完善的交通系統建構下,藉由連續步行空間、綠色街道的空間營造及自行
車路網之連結等,提高慢行系統比例,強調短距、以人為本的街區環境,創造出
優質慢行系統的綠色交通概念。


二、慢行系統與綠色潔淨運輸模式的整合

  在完善的交通系統建構下,藉由連續步行空間、綠色街道的空間營造及自行
車路網連結,增加慢行交通比例,強調以人為本的綠色運輸模式,結合車站良好
的轉運措施及社區環狀慢行系統,減少區內小汽車使用比例,未來可考量「共乘
制」的社區經營軟體配套,建構低碳的綠色交通運輸模式。

  本基地提供舒適、安全的人行與自行車道系統,配合社區綠地連結主要開放
空間與住宅區,增加慢行交通工具(人行及自行車)使用之比例,以鼓勵本基地
居民使用減碳節能的慢行方式。透過低碳排放的大眾捷運轉乘,在自行車路徑配
合公共設施用地,可提供自行車租借服務。

  區內慢行道路部分,除了利用東西向社區綠地留設雙向自行車道,與社區綠
地結合,創造鄰里交流空間,其餘則為利用道路及建築退縮所留設之人行與自行
車混合方式的慢行系統。沿著新街溪之護岸及公園綠地,則是以緩坡整地概念,

                   8
留設防汛道路供救災通行 兼做休閒散步道 聯繫未來新街溪河岸休閒自行車道
           ,       ,               。
慢行道路系統應更注重高程控制,於重要路口與慢行道路交叉路口,應以人行為
主體進行路面齊平的工程設計。


三、生態建築型態控制與熱島緩解技術的整合

  因應地區微氣候環境條件,結合水綠系統達到冬季擋風與夏季導入潔淨氧源,
並適當降低建築基地建蔽率,藉由街廓建築型態的管控,創造自我調節的舒適微
氣候環境。

  冬季破風、削減風能策略:加強基地東北側綠地空間密林植栽種植,選用四
維綠容積較高的樹種,於北側上風處第一排街廓以連棟式透天住宅型態減少進風
量,分散東北季風氣流,以消減冬季氣流風速避免造成不舒適感。於主要道路及
大型開放空間,增加喬木種植,以增加摩擦力降低風速,使冬季整體氣流較為和
緩舒適。

  夏季潔淨氣流引風策略:於東西向園道兩側住宅區,降低建蔽率留設開放空
間,分散引入氣流,增加夏季地面通風率;於重要之導風廊道策略點,透過都市
設計指定留設開放空間,引導氣流進入街區。

  淨化空氣策略部分 於 113 縣道及基地南側等車流量較大之道路 增設綠帶,
          ,                      ,
選用開展型樹種,使汽機車廢氣能向上排除稀釋;基地西南側之大型綠地,配合
埤塘及生態滯洪池的水體留設,對夏季西南氣流進入街區前先行降溫與淨化。


四、街區單元與人工溼地污水淨化系統的整合

  規劃基地最低點之污水處理廠用地,以自然淨化方式設置人工濕地及氧化塘,
結合水景景觀設計與埤塘植栽設計,淨化生活雜排水達到排放標準,以減少機械
及污水處理廠建設之費用。

  自然淨化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其優點在於,全程使用自然元素淨化,對環境
衝擊及建設費用較小;加上可利用現地資源(如黏土)作為不透水層夯土材料,
其型式類似埤塘;且淨化過程對於機械設施與水泥設施物依賴性低,對環境衝擊
較小,所需的機械設施只有在前置處理部分,需要兩個沉水馬達及前置處理的水
泥設施物,只需占全污水設施的 1%。在使用上,氧化塘與人工濕地設施面積彈
性大,可以根據污水增加逐步增加塘數,以並聯方式處理之。


五、雨水平衡系統與道路幾何設計的整合

  運用既有埤塘水圳結合綠地與地景之營造 納入雨水管理概念 創造從街廓
                    ,        ,     、


                   9
道路至建築基地不同層次的雨水滯洪系統,並適當地與周邊公園綠地連結,形成
完善的生態水網絡系統,呼應桃園縣「千埤之鄉」的意象。

  在雨水滯洪部分,利用北側高程較低處之公園用地,設置百年暴雨頻率之滯
洪池。區內東西向道路則留設生態滯洪草溝,平時為草地披覆,下雨時則可作為
雨水貯留兼作保水滲透之用。透過社區綠地設置雨水花園及道路側邊設置開放
式滲透渠,結合景觀設計成為滲透及分擔部分滯洪功能。


六、百年暴雨滯洪與水景濕地公園的整合

  以道路側邊設置開放式滲透渠,收集建築地塊的地面逕流雨水,開放式滲透
渠為兼具滲透、保水與滯水的功能。

  於開放式滲透渠表土層下方設置具保水功能的礫石層,礫石層可提供部份雨
水花園內植物生長所需的水分,達到減少景觀澆灌用水量的目的,於超過滯洪能
力時再排出至雨水幹管。在第二級雨水系統部分,將全區分為園道北側及園道南
側分區,分別以東西向的園道及北側 20 公尺東西向道路上設置生態草溝,個別
收集分區雨水逕流,北側地面逕流雨水水量收集至捷運站北側公園及新街溪西北
側公園,南側基地的地面逕流水量收集至新街溪西南側的公園用地,再排入新街
溪。

  在道路雨水部分,由於汽機車廢氣污染與道路壢青路面材質,不適合直接下
滲,因此皆使用雨水幹管排入生態雨水貯留池,貯留池以自然植栽與水草淨化,
再行慢慢下滲補注地下水或外排至新街溪。


七、區外滯洪管理,避免因本區都市開發,對周邊環境產生衝擊

  考量基地開發後對於外圍環境的衝擊,本基地於南側設置排水草溝,收集區
外集水區範圍之雨水逕流,於收集後將水向西側排入新街溪,防止區內開發造成
區外之淹水狀況。

  因此於本基地南側與區外邊界間,規劃 10 公尺寬之綠地,設置排水草溝,
作為區外滯水及排水之用,避免因區外雨水逕流影響基地內之排水,滯洪草溝之
深度應經水理計算檢討,且其深度不宜超過 2 公尺地下水深度,平日為草地覆蓋
型式,暴雨時則為水道型式。




                  10
圖三:A16 站區周邊土地生態城鎮規劃願景


伍、以生態都市設計整合都市計畫、地政作業、建築管理5

一、依照生態基礎設施系統,進行建築型態測試,確保開發可行性

  本基地範圍排水地勢由南向北傾斜,高程變化為 65-49 公尺,為配合未來相
關建設開發之需要,在儘量維持原有高程前提下,依據規劃後方案之基地高程進
行局部地塊整地,以滿足開發最大可用土地面積 。


二、以建蔽率及最小開發規模,形塑良好微氣候環境及景觀天際線

  本基地鑲嵌於田園地景之中 為確保建築群體與周邊自然地景生態平衡 並
              ,                    ,
結合自然背景構成良好都市天際線景觀,強化 A16 站區自明性與辨識性,同時
考量建築基地開發與微氣候環境之關係,順應地形及季節風向,阻擋冬季寒冷的
東北風,引入夏季西南風進行地區微氣候調節,在街廓建築物配置上,由外而內
依序指定建築基地最小開發規模,藉由鼓勵街廓整體開發,形成周圍低至中央高
有機序列的開發模式。


三、指定留設開放空間,建立全區導風降溫廊道

     在不影響現有都市設計管制項目中法定開放空間留設面積的前提下,本基地


5
    以下內容修自桃園縣政府(2010)
                    。


                        11
配合地區常年風向-東北、西南風向的基本條件,運用指定建築物退縮管制,設
定前院 後院 側院及臨綠地街廓開放空間範圍 留設出街道與街廓內通風廊道,
   、  、              ,
建立起全區通風空間架構,營造舒適風環境條件。

  考量部分街廓與街道之間,其地面層風環境受到建築的影響,而成為風速較
低的風影區,導致街廓不通風且溫度偏高,故指定部分街廓街角留設廣場式公共
開放空間,確保風可以順利導入街廓,達到通風降溫效果。


四、以建築型態管制原則,確保街廓內部開放空間的舒適度

  為使街廓內部通風良好,避免沿街建築面寬過長且臨棟間距過短,降低街廓
通風效果,承前項建築型態,進一步指定各街廓建築面寬與開發方式如下:

  為使夏季風能順利導入基地,鼓勵基地南側住二(夏季風第一道迎風街廓)
以獨棟雙拼建築型態開發。

   透天住宅、整體開發地塊及車站西側電梯集合住宅建築面寬不得大於 30 公
尺,且鄰棟間距應達 6 公尺以上。

  連棟透天建築面寬達 60 公尺以上者,留設寬度 3 公尺之連接前後院帶狀式
開放空間。東北側電梯集合住宅指定牆面線達 70%。


五、區段徵收地政作業的配合

  長期以來,地政作業系統缺乏考量與微氣候環境結合之關係,導致街廓內部
法定退縮空間,無法達到微氣候環境控制與生態環境改善效果,本基地藉由預先
指認街廓分配線與地籍分割線的劃定,以有效引導未來土地開發模式,進而控制
街廓內部建築配置型態與集中留設退縮空間系統,確保本基地未來能依規劃原則
與構想實現,同時保障土地所有權人之權益與居民生活環境品質。


陸、結論

  近年來,受到氣候變遷及水文異常的影響,世界各國在都市永續發展的前提
下,愈來愈重視都市實質環境的評估與改善。例如香港中文大學於 2005 年完成
了「空氣流通評估方法可行性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2005)
                           ,香港規劃署則根據
該研究結果制定了一套改善空氣流通的設計指引,並於 2006 年 8 月正式將該指
引納入「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第十一章的「城市設計指引」                     。而澳洲雪梨的「地
區環境計畫」(Central Sydney Local Environmental Plan)中規定,所有基地在提
出發展計畫申請時須一併提交風影響報告(City of Sydney, 2005)          。東京都政府的
「環境影響評估條例」則規定,總建築面積超過 10 萬平方公尺的項目均須進行


                           12
風研究(香港中文大學,2005)。

  另一方面,由於都市化是熱島現象形成的內部因素,氣候條件及其變化趨勢
則是熱島效應的外部因素,因此,尋求從總體上改善都市人居環境條件,是目前
都市發展必須解決的當務之急,也是都市規劃首要考量對象。要減緩都市熱島效
應,仍須透過人為調節方法來改造都市空間環境結構,其中通風條件在很大程度
上決定了都市熱島強度,若能充分利用都市地理條件,將通風廊道引入都市規劃
設計決策,利用自然導風資源調節都市生態和熱循環,將可有效改善都市微氣候
及熱島強度。其次是都市水體條件,因為水體條件有別於都市其他下墊面類型,
具有較高的熱容量,可以吸收更多的熱輻射,具有和綠地同樣的功能。更重要的
是,由於熱力性質差異,水體本身除吸收熱量外,還可形成風道,帶走都市產生
的熱量,促進都市和郊區的大氣交換,明顯改善都市地區通風狀況(鄒經宇,
2009)。

  考量氣候變遷及水文異常之嚴重性及迫切性,本研究所提出的「生態城鎮」
之基本觀點與操作定義,係強調回歸實質空間物理環境,並以都市計畫、都市設
計及建築管理為主要討論範疇,特別注重都市空間與氣候變遷的對應關係,期能
策劃具有生態效益的城鎮空間規劃;至於其它非屬都市計畫、都市設計及建築管
理領域之生態城鎮政策或技術議題,則仍應由各相關主管機關或單位負責研擬,
俾能分進合擊,共同落實永續發展之理念。

  本研究有關「生態城鎮」之操作,以探討實質物理環境之生態城鎮運作系統
為主,例如綠系統、水系統、微氣候、綠色交通、土地使用、資源循環等。這些
實質運作系統不但彼此關聯,其整合運作模式對於實質空間形態都具有相當程度
的影響。由於生態都市規劃設計強調回應在地環境條件或氣候變化趨勢,因此規
劃設計內容必須順應在地環境紋理,充分利用在地資源條件,發展更符合地方特
性的都市環境與建築空間,讓適居條件能適應未來的氣候變遷及水文異常現象,
這種操作正是實踐「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的具體手法。

    回應氣候變遷及水文異常的生態都市規劃設計,其核心理念是低耗能、低排
碳、適應性、多樣性、及順應自然,並不強調大規模人工設備、倚賴大量能源消
耗或借助機械之力,而是透過都市空間形態的規劃設計,調整人居環境結構,以
達到提昇永續環境之目的。反之,如果忽略在地氣候環境特性,不從氣候環境研
擬都市規劃設計對策,縱使留設更多綠地,但其區位及配置不對,也難以實現生
態都市效益,本研究或許可作為後續相關計畫或推動方案之參考。


參考文獻

香港中文大學(2005)「空氣流通評估方法可行性研究」
                  ,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 http://www.pland.gov.hk/pland_en/p_study/comp_s/avas/papers&reports/exec


                                     13
utive_summary_chinese.pdf)(上網日期:2010/04/06)。

桃園縣政府(2009)「桃園縣區域計畫」
           ,        ,桃園:桃園縣政府城鄉發展處。

桃園縣政府(2010)
          ,「桃園機場捷運 A16 站區周邊土地生態規劃案」
                                  ,委託單位:
  桃園縣政府城鄉發展處,規劃單位:境群國際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鄒經宇(2009)「城市區域環境下的熱島效應數值模擬研究」
         ,                  ,2009 都市熱島退
  燒國際研討,台北市,2009 年 7 月 4 日。

Chafe, Z. (2007), "Reducing Natural Disaster Risk in Cities." In Linda Stark, (Ed.),
     State of the World 2007: Our Urban Future (24th Edition), London: Earthscan,
     pp. 112-133.

City of Sydney (2005), Central Sydney Local Environmental Plan 1996, Sydney: City
     of Sydney.

Grinsted, A., J.C. Moore, and S. Jevrejeva (2009), "Reconstructing Sea Level from
    Paleo and Projected Temperatures 200 to 2100 AD," Climate Dynamics, 06
    January 2009 (DOI 10.1007/s00382-008-0507-2).

ICLEI (2007), Preparing for Climate Change: A Guidebook for Local, Regional, and
    State Governments (http://cses.washington.edu/db/pdf/snoveretalgb574front.pdf),
    retrieved 2010/04/06.

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2007),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Solomon,
    S., D. Qin, M. Manning, Z. Chen, M. Marquis, K.B. Averyt, M. Tignor, and H.L.
    Miller (Eds.)], Cambridge, UK,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96 pp.

Lynas, M. (2007), Six Degrees: Our Future on a Hotter Planet, Fourth Estate (Harper
    Collins).

Pfeffer, W.T., J.T. Harper, and S. O'Neel (2008), "Kinematic Constraints on Glacier
     Contributions to 21st-Century Sea-Level Rise," Science, 321 (5894): 1340-1343,
    (DOI: 10.1126/science.1159099).

Stern, N. (2006), Stern Review Executive Summary, London: New Economics
      Foundation.

United Nations (2007), “City Planning will Determine Pace of Global Warming,” UN
     General Assembly, GA/EF/3190.


                                        14
UNFPA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 (2007), State of World Population 2007:
    Unleashing the Potential of Urban Growth, New York: UNFPA.

UN-HABITAT (2004), 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2004/2005: Globalization and
   Urban          Culture.         Nairobi,         Kenya:          UN-HABITAT
   (http://ww2.unhabitat.org/mediacentre/sowckit.asp), retrieved 2010/04/06.

WBGU      (Wissenschaftlicher   Beirat    der    Bundesregierung       Globale
   Umweltveränderungen) (2006), The Future Oceans –Warming up, Rising High,
   Turning Sour (http://www.wbgu.de/wbgu_sn2006_en.pdf), retrieved 2010/04/06.




                                      15

More Related Content

Similar to 生態城鎮-李永展

都市惡水獲新生- 6條都會型河川整治階段完成
都市惡水獲新生- 6條都會型河川整治階段完成都市惡水獲新生- 6條都會型河川整治階段完成
都市惡水獲新生- 6條都會型河川整治階段完成epaslideshare
 
國際減碳協議與公約
國際減碳協議與公約國際減碳協議與公約
國際減碳協議與公約lowcarbontn
 
Janisspeak 20110413
Janisspeak 20110413Janisspeak 20110413
Janisspeak 20110413佳真 王
 
Get Going With Green (Chinese)
Get Going With Green (Chinese)Get Going With Green (Chinese)
Get Going With Green (Chinese)Ogilvy
 
第23局局務會議紀錄
第23局局務會議紀錄第23局局務會議紀錄
第23局局務會議紀錄huyijiluhuyijilu
 
2008 2 25從湖山水庫談雲林的水資源
2008 2 25從湖山水庫談雲林的水資源2008 2 25從湖山水庫談雲林的水資源
2008 2 25從湖山水庫談雲林的水資源met2008
 
第29局局務會議紀錄
第29局局務會議紀錄第29局局務會議紀錄
第29局局務會議紀錄huyijiluhuyijilu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2011年度工作報告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2011年度工作報告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2011年度工作報告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2011年度工作報告kateberry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2011年度工作報告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2011年度工作報告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2011年度工作報告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2011年度工作報告wild at heart
 
優化土地供應策略專題討論 2︰土地儲備 Enhancing Land Supply Strategy Topical Discussion 2: Land...
優化土地供應策略專題討論 2︰土地儲備 Enhancing Land Supply Strategy Topical Discussion 2: Land...優化土地供應策略專題討論 2︰土地儲備 Enhancing Land Supply Strategy Topical Discussion 2: Land...
優化土地供應策略專題討論 2︰土地儲備 Enhancing Land Supply Strategy Topical Discussion 2: Land...優化土地供應策略 Enhancing Land Supply Strategy
 
Ch4人類與環境
Ch4人類與環境Ch4人類與環境
Ch4人類與環境neurorule
 
1050617賴炳樹-社區因應氣候變遷影響之調適作法;105年環保署低碳永續社區規劃 種子人員訓練講習會
1050617賴炳樹-社區因應氣候變遷影響之調適作法;105年環保署低碳永續社區規劃 種子人員訓練講習會1050617賴炳樹-社區因應氣候變遷影響之調適作法;105年環保署低碳永續社區規劃 種子人員訓練講習會
1050617賴炳樹-社區因應氣候變遷影響之調適作法;105年環保署低碳永續社區規劃 種子人員訓練講習會炳樹 賴
 
2006届高考人文地理归纳
2006届高考人文地理归纳2006届高考人文地理归纳
2006届高考人文地理归纳sugeladi
 
站區站東更新 期中簡報 96dpi
站區站東更新 期中簡報 96dpi站區站東更新 期中簡報 96dpi
站區站東更新 期中簡報 96dpiYO-YO LING
 
報一 國發會 懶人包.pdf
報一 國發會 懶人包.pdf報一 國發會 懶人包.pdf
報一 國發會 懶人包.pdfHsin Yu Pi
 
行政院會簡報:國發會簡報:「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推動亮點與成果」
行政院會簡報:國發會簡報:「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推動亮點與成果」行政院會簡報:國發會簡報:「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推動亮點與成果」
行政院會簡報:國發會簡報:「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推動亮點與成果」releaseey
 

Similar to 生態城鎮-李永展 (20)

都市惡水獲新生- 6條都會型河川整治階段完成
都市惡水獲新生- 6條都會型河川整治階段完成都市惡水獲新生- 6條都會型河川整治階段完成
都市惡水獲新生- 6條都會型河川整治階段完成
 
國際減碳協議與公約
國際減碳協議與公約國際減碳協議與公約
國際減碳協議與公約
 
1061016 4桃園市都市更新法令及推動現況
1061016 4桃園市都市更新法令及推動現況1061016 4桃園市都市更新法令及推動現況
1061016 4桃園市都市更新法令及推動現況
 
Janisspeak 20110413
Janisspeak 20110413Janisspeak 20110413
Janisspeak 20110413
 
Get Going With Green (Chinese)
Get Going With Green (Chinese)Get Going With Green (Chinese)
Get Going With Green (Chinese)
 
第23局局務會議紀錄
第23局局務會議紀錄第23局局務會議紀錄
第23局局務會議紀錄
 
4-桃園市都市更新政策計畫與法令
4-桃園市都市更新政策計畫與法令4-桃園市都市更新政策計畫與法令
4-桃園市都市更新政策計畫與法令
 
2008 2 25從湖山水庫談雲林的水資源
2008 2 25從湖山水庫談雲林的水資源2008 2 25從湖山水庫談雲林的水資源
2008 2 25從湖山水庫談雲林的水資源
 
第29局局務會議紀錄
第29局局務會議紀錄第29局局務會議紀錄
第29局局務會議紀錄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2011年度工作報告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2011年度工作報告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2011年度工作報告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2011年度工作報告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2011年度工作報告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2011年度工作報告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2011年度工作報告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2011年度工作報告
 
P10606-09-20-02
P10606-09-20-02P10606-09-20-02
P10606-09-20-02
 
優化土地供應策略專題討論 2︰土地儲備 Enhancing Land Supply Strategy Topical Discussion 2: Land...
優化土地供應策略專題討論 2︰土地儲備 Enhancing Land Supply Strategy Topical Discussion 2: Land...優化土地供應策略專題討論 2︰土地儲備 Enhancing Land Supply Strategy Topical Discussion 2: Land...
優化土地供應策略專題討論 2︰土地儲備 Enhancing Land Supply Strategy Topical Discussion 2: Land...
 
Ch4人類與環境
Ch4人類與環境Ch4人類與環境
Ch4人類與環境
 
1050617賴炳樹-社區因應氣候變遷影響之調適作法;105年環保署低碳永續社區規劃 種子人員訓練講習會
1050617賴炳樹-社區因應氣候變遷影響之調適作法;105年環保署低碳永續社區規劃 種子人員訓練講習會1050617賴炳樹-社區因應氣候變遷影響之調適作法;105年環保署低碳永續社區規劃 種子人員訓練講習會
1050617賴炳樹-社區因應氣候變遷影響之調適作法;105年環保署低碳永續社區規劃 種子人員訓練講習會
 
2006届高考人文地理归纳
2006届高考人文地理归纳2006届高考人文地理归纳
2006届高考人文地理归纳
 
第2局會議紀錄
第2局會議紀錄第2局會議紀錄
第2局會議紀錄
 
站區站東更新 期中簡報 96dpi
站區站東更新 期中簡報 96dpi站區站東更新 期中簡報 96dpi
站區站東更新 期中簡報 96dpi
 
報一 國發會 懶人包.pdf
報一 國發會 懶人包.pdf報一 國發會 懶人包.pdf
報一 國發會 懶人包.pdf
 
行政院會簡報:國發會簡報:「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推動亮點與成果」
行政院會簡報:國發會簡報:「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推動亮點與成果」行政院會簡報:國發會簡報:「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推動亮點與成果」
行政院會簡報:國發會簡報:「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推動亮點與成果」
 

More from communit

10_樹木知多少- 永和社區樹木健檢計畫
10_樹木知多少- 永和社區樹木健檢計畫10_樹木知多少- 永和社區樹木健檢計畫
10_樹木知多少- 永和社區樹木健檢計畫communit
 
09 _社區ㄟ膠捲電影館
09 _社區ㄟ膠捲電影館09 _社區ㄟ膠捲電影館
09 _社區ㄟ膠捲電影館communit
 
08 綠香得和 花現自然
08 綠香得和 花現自然08 綠香得和 花現自然
08 綠香得和 花現自然communit
 
07_跟著達人探索綠能-能源轉型就醬轉
07_跟著達人探索綠能-能源轉型就醬轉07_跟著達人探索綠能-能源轉型就醬轉
07_跟著達人探索綠能-能源轉型就醬轉communit
 
06_永和家庭醫生
06_永和家庭醫生06_永和家庭醫生
06_永和家庭醫生communit
 
05_永和方便椅
05_永和方便椅05_永和方便椅
05_永和方便椅communit
 
03_瓶蓋馬賽克 社區牆面美化
03_瓶蓋馬賽克 社區牆面美化03_瓶蓋馬賽克 社區牆面美化
03_瓶蓋馬賽克 社區牆面美化communit
 
01_時光膠捲得和映照
01_時光膠捲得和映照01_時光膠捲得和映照
01_時光膠捲得和映照communit
 
04_永和健康活力GO
04_永和健康活力GO04_永和健康活力GO
04_永和健康活力GOcommunit
 
大航海時代問題集
大航海時代問題集大航海時代問題集
大航海時代問題集communit
 
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B
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B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B
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Bcommunit
 
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A
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A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A
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Acommunit
 
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A
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A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A
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Acommunit
 
20120714小瓢蟲親子營報名表
20120714小瓢蟲親子營報名表20120714小瓢蟲親子營報名表
20120714小瓢蟲親子營報名表communit
 
7歌劇永和十缺十美97
7歌劇永和十缺十美977歌劇永和十缺十美97
7歌劇永和十缺十美97communit
 
瘋綠電 永和社大-Komiya
瘋綠電 永和社大-Komiya瘋綠電 永和社大-Komiya
瘋綠電 永和社大-Komiyacommunit
 
行人環境與城市的生死
行人環境與城市的生死行人環境與城市的生死
行人環境與城市的生死communit
 
系列專題報導 創新應用案例_德國弗萊堡綠色建築科技
系列專題報導  創新應用案例_德國弗萊堡綠色建築科技系列專題報導  創新應用案例_德國弗萊堡綠色建築科技
系列專題報導 創新應用案例_德國弗萊堡綠色建築科技communit
 
Brisbane 2026_永和社大版 合併完整版
Brisbane 2026_永和社大版 合併完整版Brisbane 2026_永和社大版 合併完整版
Brisbane 2026_永和社大版 合併完整版communit
 
氣候暖化的挑戰與因應
氣候暖化的挑戰與因應氣候暖化的挑戰與因應
氣候暖化的挑戰與因應communit
 

More from communit (20)

10_樹木知多少- 永和社區樹木健檢計畫
10_樹木知多少- 永和社區樹木健檢計畫10_樹木知多少- 永和社區樹木健檢計畫
10_樹木知多少- 永和社區樹木健檢計畫
 
09 _社區ㄟ膠捲電影館
09 _社區ㄟ膠捲電影館09 _社區ㄟ膠捲電影館
09 _社區ㄟ膠捲電影館
 
08 綠香得和 花現自然
08 綠香得和 花現自然08 綠香得和 花現自然
08 綠香得和 花現自然
 
07_跟著達人探索綠能-能源轉型就醬轉
07_跟著達人探索綠能-能源轉型就醬轉07_跟著達人探索綠能-能源轉型就醬轉
07_跟著達人探索綠能-能源轉型就醬轉
 
06_永和家庭醫生
06_永和家庭醫生06_永和家庭醫生
06_永和家庭醫生
 
05_永和方便椅
05_永和方便椅05_永和方便椅
05_永和方便椅
 
03_瓶蓋馬賽克 社區牆面美化
03_瓶蓋馬賽克 社區牆面美化03_瓶蓋馬賽克 社區牆面美化
03_瓶蓋馬賽克 社區牆面美化
 
01_時光膠捲得和映照
01_時光膠捲得和映照01_時光膠捲得和映照
01_時光膠捲得和映照
 
04_永和健康活力GO
04_永和健康活力GO04_永和健康活力GO
04_永和健康活力GO
 
大航海時代問題集
大航海時代問題集大航海時代問題集
大航海時代問題集
 
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B
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B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B
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B
 
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A
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A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A
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A
 
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A
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A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A
城市有愛生態雙和示範區A
 
20120714小瓢蟲親子營報名表
20120714小瓢蟲親子營報名表20120714小瓢蟲親子營報名表
20120714小瓢蟲親子營報名表
 
7歌劇永和十缺十美97
7歌劇永和十缺十美977歌劇永和十缺十美97
7歌劇永和十缺十美97
 
瘋綠電 永和社大-Komiya
瘋綠電 永和社大-Komiya瘋綠電 永和社大-Komiya
瘋綠電 永和社大-Komiya
 
行人環境與城市的生死
行人環境與城市的生死行人環境與城市的生死
行人環境與城市的生死
 
系列專題報導 創新應用案例_德國弗萊堡綠色建築科技
系列專題報導  創新應用案例_德國弗萊堡綠色建築科技系列專題報導  創新應用案例_德國弗萊堡綠色建築科技
系列專題報導 創新應用案例_德國弗萊堡綠色建築科技
 
Brisbane 2026_永和社大版 合併完整版
Brisbane 2026_永和社大版 合併完整版Brisbane 2026_永和社大版 合併完整版
Brisbane 2026_永和社大版 合併完整版
 
氣候暖化的挑戰與因應
氣候暖化的挑戰與因應氣候暖化的挑戰與因應
氣候暖化的挑戰與因應
 

生態城鎮-李永展

  • 1. 生態城鎮規劃:以桃園機場捷運 A16 站為例1 李 永 展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長 Email: yungjaanlee@gmail.com 壹、前言 全球氣候變遷及水文異常正持續進行,溫度變得更高或更低、降雨類型及降 兩量異常、洪泛加劇、海平面上升等,發生頻率與強度都使得氣候變遷及水文異 常不再是小說情節或電影場景。IPCC 在 2007 年的評估報告便指出,21 世紀結 束時,全球海平面將上升 0.18-0.59 公尺(IPCC, 2007) ,不同研究則認為這個預 ,例如,Pfeffer et al. (2008) 認為海平面上升 測值過於低估(Grinsted et al., 2009) 「最有可能」的範圍是 0.8-2.0 公尺。不論海平面會上升多少公尺,IPCC 及其它 相關研究報告均指出,海平面上升對河口三角洲及小島國的衝擊最大(WBGU, 2006)。 此外,地球的表面變化已對地區氣候造成了負面的影響,例如熱帶雨林的砍 伐和沙漠化已明顯減少當地的降雨量;而濕地、森林和紅樹林的減少,使生態系 可以減緩極端自然現象影響的能力也隨之降低。除了自然現象的變化外,全球各 地有許多都市座落在這些易受極端自然現象危害的地區,因此氣候變遷雖不能完 全歸咎於人類的破壞行為,但是透過都市化的成本集約、產業分工、效能提昇等 都市優勢,卻可能因為環境變遷而降低了都市正常運作的效果,甚至引起更大的 經濟損失。 《史登回顧》(Stern Review) (Stern, 2006)的報告便指出,穩定氣候的成本 雖然不低但仍可控制,不過如果延遲處理代價將會很高且危險。 《史登回顧》更 進一步指出,氣候變遷將會影響全人類的維生基礎──水的取得、食物生產、健 康及環境。《史登回顧》估計,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而維持目前的排放水準,則 溫度的增加將會造成全球大約 5-20%的生產毛額(GDP)之負擔,但如果全球當 下便採取行動,而且使用正確的政策,使溫室氣體的集中度能穩定在不致造成危 險的氣候變遷之水準下,則大約只需花費全球 1%的生產毛額,遠小於不採取任 何行動的成本。 1 本文曾發表於 《2010 海峽兩岸區域科學學術交流研討會》 ,2010 年 5 月 1 日,台南:成功大學, 第 D1-1-D1-13 頁,本文不代表桃園縣政府城鄉發展處的意見,感謝桃園縣政府城鄉發展處及境 群國際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本文為增修後的新內容。 1
  • 2. 另一方面,國土資源是人類維持生存的最基本要件,透過各種生活方式及生 產行為,人類在不同地景上建構了形形色色的社區及城鎮,因此,我們必須瞭解 並尊重鑲嵌且整合於地景的生態系以及將我們共同串連在一起的基礎設施。國土 資源並非只是一般所認知的不動產市場之商品或畫家筆下的美麗花園或神聖荒 野,事實上,國土資源能否永續利用的關鍵在於都市地區如何發展,因為全球人 口已超過一半居住在都市地區(UNFPA, 2007),甚至在 2030 年將超過 60%( UN-HABITAT, 2004) 而都市地區消費了 75%的全球能源同時製造了 80%的溫室 ; 效應氣體(United Nations, 2007) ,可以說,世界上絕大部分的二氧化碳排放都與 都市有關(Chafe, 2007) 。 都市已無法迴避氣候變遷及水文異常的事實,近年來各國已開始投入相關行 動。1993 年,ICLEI 「邁向永續性之地方政府」 推動 ( ) 「城市氣候保護運動」 (Cities for Climate Protection (CCP) Campaign),協助地方及區域政府採取政策及執行可 量化手段,以減少地方溫室氣體排放、改善空氣品質,並強化都市可居性及永續 性(ICLEI, 2007) 。而 1997 年 UNFCCC(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通過了 《京都議定書》 ,主要工業國家同意立法設定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目標。 《京都議定 書》第一階段減排承諾期,到 2012 年便將結束,為因應後京都時期的減排目標, 聯合國在 2009 年召開「哥本哈根會議」,這次會議是史上第二次由各國部長或代 表協議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以決定 2012 年後的減排指標與內容。 2009 年哥本哈根會議原本希望簽署具有法律制約效力的文件,以取代 2012 年即將到期的《京都議定書》 ,不過由於各國仍有歧見,最後僅通過由美國、中 國、印度、巴西與南非主導的《哥本哈根協議》 (Copenhagen Accord)。此協議 要求全球暖化程度應控制在攝氏兩度內、富國承諾出資約 300 億美元協助窮國、 富國承諾將受到 UNFCCC 檢視減排成果,而發展中國家則將提出減排承諾報 告。 台灣雖然無法參與聯合國各項議定書的簽署,但並不會因此就免於受到氣候 變遷及水文異常的影響, 「八八水災」便是最好的例證。2009 年 8 月 8 日的莫拉 克颱風釀成南台灣 50 年來最嚴重的一場災害,相較於 50 年前的八七水災一天降 雨一千毫米,這次僅是中度颱風,卻下了 2.5 倍、甚至 3 倍的雨量,正反應了氣 候變遷及水文異常的現象。這場大災難最可能的原因是台灣沿海溫度高、溼度大 增,又被莫拉克颱風引入強烈的西南氣流,導致「長延時」超大豪雨,再加上 921 地震後中南部土質鬆動,造成多處山村遭土石流淹沒,人員死傷慘重。不斷 創新紀錄的雨量足以說明氣候變遷及水文異常現象已在台灣發生了,而氣候變遷 與水文異常又與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效應氣體造成全球暖化脫離不了關係。 在因應氣候變遷及水文異常的當下,歐美英日等國,已將氣候變遷與國家永 續發展提高為國家安全的層次,甚至成為指導國家發展走向的重要政策。而台灣 面臨的環境挑戰將更嚴峻,台灣的地質環境是在板塊擠壓、颱風豪雨等大自然力 2
  • 3. 量的作用下,所形成的一種平衡關係;其中,地殼變形、地層受擠壓而上升,大 雨沖刷、地表因侵蝕、風化而降低山體的高度,增加中、下游地區的土砂供應量, 也提供沙洲或沖積平原的堆積原料。再加上台灣南北降雨不均,名列世界缺水國 家之一,卻又面臨河川污染、豪雨土石流等災害,因此必須有永續的國土規劃、 有效的水患治理 及積極的防救災計畫 才能 、 , 「與水患共生」Living with Floods) ( 、 「為水留下空間」(Make Space for Water)。 有鑑於此,本研究嘗試從無法避免溫度增加一度(Lynas, 2007)的全球暖化 之大環境下,研擬地方政府如何提出具體回應之道。本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擬定 生態城鎮規劃設計原則;然後配合即將於 2013 年通車的桃園機場捷運(從台北 縣三重市,經桃園國際機場、高鐡桃園車站,連接到桃園縣中壢市環北路) ,以 其中的 A16 捷運車站站區周邊土地,建構出符合桃園環境特性且能邁向生態城 鎮的重要示範型計畫,希望能提供未來生態城鎮規劃、設計與建設的參考。 貳、桃園縣面對氣候變遷情境下的調適策略 經檢視相關研究成果,本研究引用 IPCC 第四次評估報告有關模擬東亞地區 2090 年氣溫、降雨型態之轉變結論,並將此結論應用在桃園縣。質言之,氣候 變遷下桃園縣將出現下列現象:2 氣溫:桃園地區氣溫上升 2 度左右。 降雨:冬天與春天降雨減少,夏秋降雨增加,降水強度增加,乾旱嚴重化。 鳥類:低海拔物種往高海拔推移,低海拔多樣性減少。 兩生類:全面減少、較大種數減少、分佈破碎化。 海平面上升:應以海平面上升 1 公尺為思考方向。 桃園縣未來面對以上氣候變遷情境,應具備全方面的調適策略,包括能源損 耗與疾病傳播問題、水資源爭奪、農地減少與糧食短缺、土壤侵蝕與洪水災難、 及必須強化保護區生態保育層級等。 一、建立「環境共生、低碳城鄉」的生態城鎮願景 大自然孕育了桃園台地,豐饒的土地、樸素的人民、塊狀的水田與埤塘、大 圳灌排,都再再代表了桃園的地方風情。從山村聚落、崖線、水田、河階地到海 岸沙丘、漁港、漁村、港灣、灘地、特殊多樣的地景,反映了桃園各種面向的地 域環境特色。 2 修改自桃園縣政府(2010) 。 3
  • 4. 由於機場與台北都會衛星與邊緣擴大效應,使桃園由原來的市街轉變為沿著 省道與台鐵發展的台地都市核心發展,而因機場產生的工業生產地景,也沿著東 西向國道擴大蔓延,一步步的向鄉村蔓延,使農地穿孔破碎化嚴重,城鄉發展逐 漸失衡,人為建設的介入,造成空間自然資源的斷裂破壞,改變原有自然環境生 態平衡的狀態。再加上現階段面臨了氣候變遷及水文異常等現象,暴雨、旱災等 極端天氣出現的更為頻繁,大自然反撲的力量將會不斷重演。 而優質的生態環境與永續發展是未來桃園縣必須關注的焦點,我們應從「生 態」「生活」「生產」三個面向,並以生態復育、生物多樣性為基礎,建立環境 、 、 共生,減量、減碳、綠色導向的低碳城鄉做為全縣生態城鎮願景及設計原則。 二、永續國土計畫、智慧成長管理 依據國土計畫法(草案)之架構,其重點在於打破現有區域計畫及都市計畫 之界線,將計畫執行層級分為「全國國土計畫」 「直轄市、縣 與 (市)國土計畫」。 未來國土計畫將透過功能分區、發展許可制度與成長管理等機制,促進國土資源 合理運用,達到「城者宜城、鄉者宜鄉」的目的,不宜開發者加強保育及復育, 適合開發者適地適性發展,以及建構城鄉間的發展夥伴關係。 而一個成功的生態都市,除了建置完整的生態基礎設施系統外,更應在現行 都市計畫、都市設計、建築管理的機制上,充分掌握都市營運不同的空間尺度, 並且運用成長管理策略,處理各空間尺度之間邊界連續性的課題,降低因空間邊 界所造成生態基礎設施系統斷裂的情況。透過連續尺度的生態基礎設施系統,將 都市內部的運轉碳平衡及物質循環架構於大尺度的都市區域共生成長架構,運用 正確的生態都市設計管理制度達成生態都市的低碳平衡目標。 三、桃園縣區域計畫 「桃園縣區域計畫」 2009 年 12 月 3 日經桃園縣區域計畫委員會審查通過, 於 並於 2010 年 1 月 29 日提送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審核,本計畫如果核定後將成 為台灣第一個縣級區域計畫。「桃園縣區域計畫」將桃園縣全縣陸域土地分為三 種功能分區(詳圖一)(桃園縣政府,2009): 國土保育地區:分為三級,保育地區一級及二級主要分布於大漢溪河谷以東 之地區,三級則為楊梅斷層附近地區。 農業發展地區:分為三級,一級農業發展地區主要分布於新屋鄉、觀音鄉、 楊梅鎮及中壢市西北側等桃園縣西半部為主,並有部份位於八德市及平鎮市南側; 二級農業發展地區零星分布於一級農業發展地區周圍;三級農業發展地區則是介 於農業發展地區及城鄉發展地區、國土保育地區間之緩衝、蔓延帶。 4
  • 5. 圖一:桃園縣陸域土地功能分區圖 城鄉發展地區:分為三級,一級城鄉發展地區集中於桃園市、中壢市,以及 桃園航空城周邊;二級城鄉發展地區主要沿一級城鄉發展地區之外圍分布;三級 城鄉發展地區則以鄉鎮市地方發展中心及零星聚落為主。 在土地使用方向上,一級農業發展地區禁止變更特定農業經營地區及興建重 大農業改良設施之土地,以保護適合農業生產之良田,確保糧食的供給。二級農 業發展地區應維持農業行為,允許合理變更農地之土地使用,並確保與國土保育 地區緩衝之功能,兼顧自然保育與發揮休閒遊憩之價值。三級農業發展地區允許 在不違反農業使用下,考量整體之區域發展及土地使用之相容性等,未來可適度 適量的釋出農地。 參、永續發展導向的縣級國土計畫 國土計畫為確保國家永續發展、促進國土有效利用及適性發展,因此以成長 管理的手法,規範城鄉發展之總量及型態,亦即以緊湊土地使用、保育為導向的 觀點,促進國土永續發展。 本研究以永續國土空間為架構,作為桃園縣「自然共生、低碳城鄉」的生態 城鎮願景,明確建立成長邊界,控制發展規模,強化應保育之自然環境資源,建 立桃園縣永續國土框架,並進一步於城鎮尺度研擬以永續發展為導向的生態城鎮 發展原則。 本研究以整合式生態基礎設施系統為基底,考量流域管理概念及生物氣候分 區之影響,建議桃園縣未來國土空間架構應特別強調成長規模控制及保育導向的 5
  • 6. 發展概念,強化國土保育地區及農業發展地區劃設,以應對人為開發地區能應對 未來氣候變遷及水文異常的情境。3 一、整合性流域管理(Watershed)概念架構 傳統水資源的議題多集中在水資源缺乏所造成的糧食生產不足,或暴雨所造 成的淹水、洪氾現象等個別項目的討論,然而流域是連續的地景單元,國際上諸 如國際水文計畫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年來紛紛提出流域綜合管理的觀點,唯有 全面性地協調流域內的人類活動,才是未來桃園縣實現水資源管理的新方向。 桃園地區分為大漢溪流域及台地河流流域,大漢溪流域範圍內土地雖非城鎮 集中發展地塊 但因坡度陡峭與土石沖刷 加上休閒及高山農業的人為土地利用 , , , 其規模小但開發數量多且分散,利用河流河階地平坦處,大雨來時造成裸露土石 流入石門水庫集水區,危害都市用水水質安全、減少水庫壽命。 台地流域與人為發展互動密切,結合埤塘留設緩衝綠帶,建構台地生態城鎮 環境 台地河流短促坡度緩 上中下游關係密切無緩衝 且人為發展常緊鄰河道; 。 , , 都市核心常於午後瞬間暴雨造成淹水問題,而原本台地農田及埤塘扮演的注水及 滯洪角色,在面臨轉換為都市開發的當下,應結合雨水管理的概念,留設緩衝綠 帶及滯洪設施,設定可淹水範圍,確保城市發展的安全性。 二、空間規劃結合空氣流域(Airshed)管理 桃園地區因工業區發展及交通活動,令空氣增加大量的微細塵粒,促進熱島 效應現象的生成。而都市規模的大小、地形、日夜變化、風向、風速、季節變化 及建築物距離都會影響熱島效應的強度,因此透過統計最熱最冷月份和日夜間風 玫瑰圖進行都市整體氣流環境分析。 都市人為活動及下墊面(與大氣圈下層直接接觸的地表)的變化、建築群的 空間布局差異等,都會對大氣環境產生影響,進而改變都市局部微氣候特徵,影 響都市內部通風質量或污染物擴散程度(鄒經宇,2009)。因此,基於永續思維 的都市規劃設計,應該對都市大氣環境變化進行深入瞭解與掌握,重視與大氣環 境影響相關的都市規劃設計手法及其科學評估。 夏季中午吹西南風,龍潭鄉與楊梅鎮山區使風轉向,加上大漢溪河谷走廊效 應,氣流於平鎮山仔頂後轉向西南風,部分氣流沿著大漢溪河谷進入台北縣。夏 季夜間吹東北風,氣流沿著大漢溪河谷進入桃園,東北季風與台地都市核走向一 致。 3 以下內容修改自桃園縣政府(2010) 。 6
  • 7. 冬季日間的風衝擊大,都市溫度不需考量熱島效應累積,應以破碎風衝擊策 冬季日間的風衝擊大 應以破碎風衝擊策 略為主,夜間的風低溫但風速較低 夜間的風低溫但風速較低,為都市潔淨空氣源。冬季時東北風向主要風 冬季時東北風向主要風 向來源為新莊與樹林,且經過林口 且經過林口、龜山一帶後,風速降低。受到地形影響 受到地形影響,台 地都市核之空氣流域單元內氣流產生堆積及來回移動的現象。濱海 地都市核之空氣流域單元內氣流產生堆積及來回移動的現象 濱海地區主要風向 為東北風向,少數為海陸風 少數為海陸風;台地都市為「東北-西南」走向的空氣流域單元 走向的空氣流域單元, 於地形變化處產生風速減少的現象 大漢溪河谷順應河谷東北-西南 ; 西南走向之風廊; 山地多為地形風,亦即白天為谷風 亦即白天為谷風,晚上為山風。 肆、以生態基礎設施系統建立 A16 站區生態城鎮的基底 以生態基礎設施系統建立 桃園機場捷運 A16 站位於「桃園航空城區域計畫」內的生活機能地區 內的生活機能地區,又 名橫山站,其定位為以捷運車站周邊地區發展住宅 購物商場及餐館、休閒娛樂 定位為以捷運車站周邊地區發展住宅、購物商場及餐館 及運動服務等使用;目前為 目前為非都市土地的農業地區,尚未開發(圖二 。在「機 圖二) 場與都會共生的永續航空城」總目標下,本研究以 A16 站作為示範基地 場與都會共生的永續航空城 站作為示範基地,期望 建構永續發展式的生態城鎮,以具體落實「自然共生、低碳城鄉」 建構永續發展式的生態城鎮 」的願景。具體 而言,本研究以生態基礎設施系統及生態建築型態控制 以生態基礎設施系統及生態建築型態控制,作為都市計畫擬定 都市計畫擬定、都 市設計研擬、區段徵收作業 區段徵收作業、及建築管理機制之整合關鍵。 A16 圖二: :A16 站區與桃園航空城之區位關係 一、以親山、親水、 、降溫、節能、減碳為目標的生態城鎮構想4 減碳為目標的生態城鎮構想 4 以下內容修改自桃園縣政府 桃園縣政府(2010) 。 7
  • 8. (一)自我調適的舒適微氣候 因應地區微氣候環境條件,結合水綠系統達到冬季擋風與夏季導入潔淨氧源, 並適當降低建築基地建蔽率,藉由街廓建築型態的管控,創造自我調節的舒適微 氣候環境。 (二)融合埤塘地景的綠手指網絡 考量由農田地景過渡到人為開發地區,各項開發應在原有生態基礎上,創造 出更優質的生態環境。本研究保留基地內既有埤塘水圳,改造成為重要開放空間 (兼具景觀滯洪池功能)與生物棲息地,基地周圍規劃大面積綠帶,形成自然界 面與基地外部農田、河川水圳、山體相連結的共生綠帶,延續外部山體景觀至基 地內,形成如綠手指般延展的開放空間,與線型道路綠廊編織構成完整的綠網架 構。 (三)與綠地及地景結合的雨水管理 運用既有埤塘水圳結合綠地與地景之營造 納入雨水管理概念 創造從街廓 , , 、 道路至建築基地不同層次的雨水排水滯洪系統,提高街區雨水延滯功能和雨水下 滲回補地下水層之機會,與周邊公園綠地連結,形成完善的生態水網絡系統,呼 應桃園地區長久以來以「水」(埤塘、水圳)為意象的城鎮環境。 (四)創造優質慢行系統的綠色交通概念 在完善的交通系統建構下,藉由連續步行空間、綠色街道的空間營造及自行 車路網之連結等,提高慢行系統比例,強調短距、以人為本的街區環境,創造出 優質慢行系統的綠色交通概念。 二、慢行系統與綠色潔淨運輸模式的整合 在完善的交通系統建構下,藉由連續步行空間、綠色街道的空間營造及自行 車路網連結,增加慢行交通比例,強調以人為本的綠色運輸模式,結合車站良好 的轉運措施及社區環狀慢行系統,減少區內小汽車使用比例,未來可考量「共乘 制」的社區經營軟體配套,建構低碳的綠色交通運輸模式。 本基地提供舒適、安全的人行與自行車道系統,配合社區綠地連結主要開放 空間與住宅區,增加慢行交通工具(人行及自行車)使用之比例,以鼓勵本基地 居民使用減碳節能的慢行方式。透過低碳排放的大眾捷運轉乘,在自行車路徑配 合公共設施用地,可提供自行車租借服務。 區內慢行道路部分,除了利用東西向社區綠地留設雙向自行車道,與社區綠 地結合,創造鄰里交流空間,其餘則為利用道路及建築退縮所留設之人行與自行 車混合方式的慢行系統。沿著新街溪之護岸及公園綠地,則是以緩坡整地概念, 8
  • 9. 留設防汛道路供救災通行 兼做休閒散步道 聯繫未來新街溪河岸休閒自行車道 , , 。 慢行道路系統應更注重高程控制,於重要路口與慢行道路交叉路口,應以人行為 主體進行路面齊平的工程設計。 三、生態建築型態控制與熱島緩解技術的整合 因應地區微氣候環境條件,結合水綠系統達到冬季擋風與夏季導入潔淨氧源, 並適當降低建築基地建蔽率,藉由街廓建築型態的管控,創造自我調節的舒適微 氣候環境。 冬季破風、削減風能策略:加強基地東北側綠地空間密林植栽種植,選用四 維綠容積較高的樹種,於北側上風處第一排街廓以連棟式透天住宅型態減少進風 量,分散東北季風氣流,以消減冬季氣流風速避免造成不舒適感。於主要道路及 大型開放空間,增加喬木種植,以增加摩擦力降低風速,使冬季整體氣流較為和 緩舒適。 夏季潔淨氣流引風策略:於東西向園道兩側住宅區,降低建蔽率留設開放空 間,分散引入氣流,增加夏季地面通風率;於重要之導風廊道策略點,透過都市 設計指定留設開放空間,引導氣流進入街區。 淨化空氣策略部分 於 113 縣道及基地南側等車流量較大之道路 增設綠帶, , , 選用開展型樹種,使汽機車廢氣能向上排除稀釋;基地西南側之大型綠地,配合 埤塘及生態滯洪池的水體留設,對夏季西南氣流進入街區前先行降溫與淨化。 四、街區單元與人工溼地污水淨化系統的整合 規劃基地最低點之污水處理廠用地,以自然淨化方式設置人工濕地及氧化塘, 結合水景景觀設計與埤塘植栽設計,淨化生活雜排水達到排放標準,以減少機械 及污水處理廠建設之費用。 自然淨化的人工濕地污水處理其優點在於,全程使用自然元素淨化,對環境 衝擊及建設費用較小;加上可利用現地資源(如黏土)作為不透水層夯土材料, 其型式類似埤塘;且淨化過程對於機械設施與水泥設施物依賴性低,對環境衝擊 較小,所需的機械設施只有在前置處理部分,需要兩個沉水馬達及前置處理的水 泥設施物,只需占全污水設施的 1%。在使用上,氧化塘與人工濕地設施面積彈 性大,可以根據污水增加逐步增加塘數,以並聯方式處理之。 五、雨水平衡系統與道路幾何設計的整合 運用既有埤塘水圳結合綠地與地景之營造 納入雨水管理概念 創造從街廓 , , 、 9
  • 10. 道路至建築基地不同層次的雨水滯洪系統,並適當地與周邊公園綠地連結,形成 完善的生態水網絡系統,呼應桃園縣「千埤之鄉」的意象。 在雨水滯洪部分,利用北側高程較低處之公園用地,設置百年暴雨頻率之滯 洪池。區內東西向道路則留設生態滯洪草溝,平時為草地披覆,下雨時則可作為 雨水貯留兼作保水滲透之用。透過社區綠地設置雨水花園及道路側邊設置開放 式滲透渠,結合景觀設計成為滲透及分擔部分滯洪功能。 六、百年暴雨滯洪與水景濕地公園的整合 以道路側邊設置開放式滲透渠,收集建築地塊的地面逕流雨水,開放式滲透 渠為兼具滲透、保水與滯水的功能。 於開放式滲透渠表土層下方設置具保水功能的礫石層,礫石層可提供部份雨 水花園內植物生長所需的水分,達到減少景觀澆灌用水量的目的,於超過滯洪能 力時再排出至雨水幹管。在第二級雨水系統部分,將全區分為園道北側及園道南 側分區,分別以東西向的園道及北側 20 公尺東西向道路上設置生態草溝,個別 收集分區雨水逕流,北側地面逕流雨水水量收集至捷運站北側公園及新街溪西北 側公園,南側基地的地面逕流水量收集至新街溪西南側的公園用地,再排入新街 溪。 在道路雨水部分,由於汽機車廢氣污染與道路壢青路面材質,不適合直接下 滲,因此皆使用雨水幹管排入生態雨水貯留池,貯留池以自然植栽與水草淨化, 再行慢慢下滲補注地下水或外排至新街溪。 七、區外滯洪管理,避免因本區都市開發,對周邊環境產生衝擊 考量基地開發後對於外圍環境的衝擊,本基地於南側設置排水草溝,收集區 外集水區範圍之雨水逕流,於收集後將水向西側排入新街溪,防止區內開發造成 區外之淹水狀況。 因此於本基地南側與區外邊界間,規劃 10 公尺寬之綠地,設置排水草溝, 作為區外滯水及排水之用,避免因區外雨水逕流影響基地內之排水,滯洪草溝之 深度應經水理計算檢討,且其深度不宜超過 2 公尺地下水深度,平日為草地覆蓋 型式,暴雨時則為水道型式。 10
  • 11. 圖三:A16 站區周邊土地生態城鎮規劃願景 伍、以生態都市設計整合都市計畫、地政作業、建築管理5 一、依照生態基礎設施系統,進行建築型態測試,確保開發可行性 本基地範圍排水地勢由南向北傾斜,高程變化為 65-49 公尺,為配合未來相 關建設開發之需要,在儘量維持原有高程前提下,依據規劃後方案之基地高程進 行局部地塊整地,以滿足開發最大可用土地面積 。 二、以建蔽率及最小開發規模,形塑良好微氣候環境及景觀天際線 本基地鑲嵌於田園地景之中 為確保建築群體與周邊自然地景生態平衡 並 , , 結合自然背景構成良好都市天際線景觀,強化 A16 站區自明性與辨識性,同時 考量建築基地開發與微氣候環境之關係,順應地形及季節風向,阻擋冬季寒冷的 東北風,引入夏季西南風進行地區微氣候調節,在街廓建築物配置上,由外而內 依序指定建築基地最小開發規模,藉由鼓勵街廓整體開發,形成周圍低至中央高 有機序列的開發模式。 三、指定留設開放空間,建立全區導風降溫廊道 在不影響現有都市設計管制項目中法定開放空間留設面積的前提下,本基地 5 以下內容修自桃園縣政府(2010) 。 11
  • 12. 配合地區常年風向-東北、西南風向的基本條件,運用指定建築物退縮管制,設 定前院 後院 側院及臨綠地街廓開放空間範圍 留設出街道與街廓內通風廊道, 、 、 , 建立起全區通風空間架構,營造舒適風環境條件。 考量部分街廓與街道之間,其地面層風環境受到建築的影響,而成為風速較 低的風影區,導致街廓不通風且溫度偏高,故指定部分街廓街角留設廣場式公共 開放空間,確保風可以順利導入街廓,達到通風降溫效果。 四、以建築型態管制原則,確保街廓內部開放空間的舒適度 為使街廓內部通風良好,避免沿街建築面寬過長且臨棟間距過短,降低街廓 通風效果,承前項建築型態,進一步指定各街廓建築面寬與開發方式如下: 為使夏季風能順利導入基地,鼓勵基地南側住二(夏季風第一道迎風街廓) 以獨棟雙拼建築型態開發。 透天住宅、整體開發地塊及車站西側電梯集合住宅建築面寬不得大於 30 公 尺,且鄰棟間距應達 6 公尺以上。 連棟透天建築面寬達 60 公尺以上者,留設寬度 3 公尺之連接前後院帶狀式 開放空間。東北側電梯集合住宅指定牆面線達 70%。 五、區段徵收地政作業的配合 長期以來,地政作業系統缺乏考量與微氣候環境結合之關係,導致街廓內部 法定退縮空間,無法達到微氣候環境控制與生態環境改善效果,本基地藉由預先 指認街廓分配線與地籍分割線的劃定,以有效引導未來土地開發模式,進而控制 街廓內部建築配置型態與集中留設退縮空間系統,確保本基地未來能依規劃原則 與構想實現,同時保障土地所有權人之權益與居民生活環境品質。 陸、結論 近年來,受到氣候變遷及水文異常的影響,世界各國在都市永續發展的前提 下,愈來愈重視都市實質環境的評估與改善。例如香港中文大學於 2005 年完成 了「空氣流通評估方法可行性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2005) ,香港規劃署則根據 該研究結果制定了一套改善空氣流通的設計指引,並於 2006 年 8 月正式將該指 引納入「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第十一章的「城市設計指引」 。而澳洲雪梨的「地 區環境計畫」(Central Sydney Local Environmental Plan)中規定,所有基地在提 出發展計畫申請時須一併提交風影響報告(City of Sydney, 2005) 。東京都政府的 「環境影響評估條例」則規定,總建築面積超過 10 萬平方公尺的項目均須進行 12
  • 13. 風研究(香港中文大學,2005)。 另一方面,由於都市化是熱島現象形成的內部因素,氣候條件及其變化趨勢 則是熱島效應的外部因素,因此,尋求從總體上改善都市人居環境條件,是目前 都市發展必須解決的當務之急,也是都市規劃首要考量對象。要減緩都市熱島效 應,仍須透過人為調節方法來改造都市空間環境結構,其中通風條件在很大程度 上決定了都市熱島強度,若能充分利用都市地理條件,將通風廊道引入都市規劃 設計決策,利用自然導風資源調節都市生態和熱循環,將可有效改善都市微氣候 及熱島強度。其次是都市水體條件,因為水體條件有別於都市其他下墊面類型, 具有較高的熱容量,可以吸收更多的熱輻射,具有和綠地同樣的功能。更重要的 是,由於熱力性質差異,水體本身除吸收熱量外,還可形成風道,帶走都市產生 的熱量,促進都市和郊區的大氣交換,明顯改善都市地區通風狀況(鄒經宇, 2009)。 考量氣候變遷及水文異常之嚴重性及迫切性,本研究所提出的「生態城鎮」 之基本觀點與操作定義,係強調回歸實質空間物理環境,並以都市計畫、都市設 計及建築管理為主要討論範疇,特別注重都市空間與氣候變遷的對應關係,期能 策劃具有生態效益的城鎮空間規劃;至於其它非屬都市計畫、都市設計及建築管 理領域之生態城鎮政策或技術議題,則仍應由各相關主管機關或單位負責研擬, 俾能分進合擊,共同落實永續發展之理念。 本研究有關「生態城鎮」之操作,以探討實質物理環境之生態城鎮運作系統 為主,例如綠系統、水系統、微氣候、綠色交通、土地使用、資源循環等。這些 實質運作系統不但彼此關聯,其整合運作模式對於實質空間形態都具有相當程度 的影響。由於生態都市規劃設計強調回應在地環境條件或氣候變化趨勢,因此規 劃設計內容必須順應在地環境紋理,充分利用在地資源條件,發展更符合地方特 性的都市環境與建築空間,讓適居條件能適應未來的氣候變遷及水文異常現象, 這種操作正是實踐「全球地方化」(glocalization)的具體手法。 回應氣候變遷及水文異常的生態都市規劃設計,其核心理念是低耗能、低排 碳、適應性、多樣性、及順應自然,並不強調大規模人工設備、倚賴大量能源消 耗或借助機械之力,而是透過都市空間形態的規劃設計,調整人居環境結構,以 達到提昇永續環境之目的。反之,如果忽略在地氣候環境特性,不從氣候環境研 擬都市規劃設計對策,縱使留設更多綠地,但其區位及配置不對,也難以實現生 態都市效益,本研究或許可作為後續相關計畫或推動方案之參考。 參考文獻 香港中文大學(2005)「空氣流通評估方法可行性研究」 ,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 http://www.pland.gov.hk/pland_en/p_study/comp_s/avas/papers&reports/exec 13
  • 14. utive_summary_chinese.pdf)(上網日期:2010/04/06)。 桃園縣政府(2009)「桃園縣區域計畫」 , ,桃園:桃園縣政府城鄉發展處。 桃園縣政府(2010) ,「桃園機場捷運 A16 站區周邊土地生態規劃案」 ,委託單位: 桃園縣政府城鄉發展處,規劃單位:境群國際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鄒經宇(2009)「城市區域環境下的熱島效應數值模擬研究」 , ,2009 都市熱島退 燒國際研討,台北市,2009 年 7 月 4 日。 Chafe, Z. (2007), "Reducing Natural Disaster Risk in Cities." In Linda Stark, (Ed.), State of the World 2007: Our Urban Future (24th Edition), London: Earthscan, pp. 112-133. City of Sydney (2005), Central Sydney Local Environmental Plan 1996, Sydney: City of Sydney. Grinsted, A., J.C. Moore, and S. Jevrejeva (2009), "Reconstructing Sea Level from Paleo and Projected Temperatures 200 to 2100 AD," Climate Dynamics, 06 January 2009 (DOI 10.1007/s00382-008-0507-2). ICLEI (2007), Preparing for Climate Change: A Guidebook for Local, Regional, and State Governments (http://cses.washington.edu/db/pdf/snoveretalgb574front.pdf), retrieved 2010/04/06. 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2007),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Solomon, S., D. Qin, M. Manning, Z. Chen, M. Marquis, K.B. Averyt, M. Tignor, and H.L. Miller (Eds.)], Cambridge, UK,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96 pp. Lynas, M. (2007), Six Degrees: Our Future on a Hotter Planet, Fourth Estate (Harper Collins). Pfeffer, W.T., J.T. Harper, and S. O'Neel (2008), "Kinematic Constraints on Glacier Contributions to 21st-Century Sea-Level Rise," Science, 321 (5894): 1340-1343, (DOI: 10.1126/science.1159099). Stern, N. (2006), Stern Review Executive Summary, London: New Economics Foundation. United Nations (2007), “City Planning will Determine Pace of Global Warming,” UN General Assembly, GA/EF/3190. 14
  • 15. UNFPA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 (2007), State of World Population 2007: Unleashing the Potential of Urban Growth, New York: UNFPA. UN-HABITAT (2004), 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2004/2005: Globalization and Urban Culture. Nairobi, Kenya: UN-HABITAT (http://ww2.unhabitat.org/mediacentre/sowckit.asp), retrieved 2010/04/06. WBGU (Wissenschaftlicher Beirat der Bundesregierung Globale Umweltveränderungen) (2006), The Future Oceans –Warming up, Rising High, Turning Sour (http://www.wbgu.de/wbgu_sn2006_en.pdf), retrieved 2010/04/06.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