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南懷瑾先生講解牧牛圖
魯迅和牛 
 現在給你們講這一條牛了,這是禪宗漸修的心地法門, 
《牧牛圖》是普明禪師的作品。 
 什麼是牛?魯迅有兩句詩很好:「橫眉冷對千夫指」, 
他當年在上海寫文章,大家指著罵;他「俯首甘為孺子 
牛」,自己低頭做一個牧童。 
 我對魯迅覺得馬馬虎虎,但這兩句詩蠻有意思,可以看 
出來吧,他滿肚子怨恨之氣。 
 橫眉,氣得眉毛都立起來,冷冷的,你們罵我就罵我, 
格老子我才不怕你們罵,阿Q的精神,寧可做一個小牧 
童。 
 這是講與牛有關的詩。算不定將來國內年輕一代,出來 
一位寫好詩的人。魯迅這兩句是好詩。所以我說共產主 
義當時的推展都靠這幾個紹興人,魯迅啊,郁達夫啊, 
這一批都是紹興的。
亂跑的牛 
《牧牛圖》講漸修法門,我們的心念就是一條牛, 
亂跑。這個圖在明朝禪宗很有名的,當年是木版的 
畫,日本人更捧這個《牧牛圖》。 
一條黑牛,發瘋一樣到處跑,這個牧牛的小孩子拿 
著繩子在後面追。這代表什麼呢?代表我們這個心 
,思想情感就是這一條黑牛,到處亂跑。 
這個牧牛的小孩拿繩子在後面追不上,拴不住。我 
們打起坐來心念第一步就是這樣。他寫了四句詩:
一、未牧 
猙獰頭角恣咆哮,奔走溪山路轉遙。 
一片黑雲橫谷口,誰知步步犯佳苗。
一、未牧 
 「猙獰頭角恣咆哮」,牛的那兩個角,威風得很,我們 
形容一個人很聰明,就是頭角崢嶸。恣是放任自己,咆 
哮是發脾氣亂跑亂叫,到處吹牛。 
 「奔走溪山路轉遙」,這一條牛在山上田地裡亂跑,越 
跑越遠,我們的情緒妄想就是這一條牛。 
 「一片黑雲橫谷口」,天黑了,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第四句話是自己的反省,這個妄想情緒到處亂跑。 
 「誰知步步犯佳苗」,自己把善良的根都扯斷踏平了, 
挖了自己的根,好的種苗都不發了。 
 這是《牧牛圖》的第一步,就是我們打起坐來,平常情 
緒思想亂跑,想了很多的花樣,要做這個,要做那個, 
或者要做生意發財,要做官,都是妄想在亂跑。這個題 
目叫「未牧」,拴不住自己的妄想心念。
二、初調 
我有芒繩驀鼻穿,一迴奔競痛加鞭。 
從來劣性難調制,猶得山童盡力牽。
二、初調 
 把牛套住 
 第二步我們只好學打坐,自己觀心了。十六特勝講「知」, 
知道了,犯了錯誤,要把這個心拉回來。「初調」,總算找 
到了思想念頭,把這個亂跑的思想拴住了。 
 「我有芒繩驀鼻穿」,拿個繩子把這個牛的鼻套進去。現在 
我們用佛法的修出入息,用這個氣;呼吸這個氣是條繩子, 
把心性這個牛套進去。 
 「一迴奔競痛加鞭」,這個牛再發脾氣亂跑,就抽它一頓鞭 
子。所以你打起坐來修安那般那就是一條繩子,把這個心念 
拉回來。 
 「從來劣性難調制」,亂跑了,就重新來過。像修呼吸法, 
安那般那,一下又忘了,又是別的思想來,心息沒有配合所 
以又跑了,這是自己的習性,愛向外跑。 
 「猶得山童盡力牽」,要靠這個牧童拉回來,牧牛童子是我 
們人自己的意志,用意志把思想念頭拉回來了。這是第二個 
圖案,你看畫的這一條繩子,穿到牛鼻子上去了,這個牛要 
走,這個小孩拼命拉。
三、受制 
漸調漸伏息奔馳,渡水穿雲步步隨。 
手把芒繩無少緩,牧童終日自忘疲。
三、受制 
 第三步叫「受制」,「漸調漸伏息奔馳」,這個牛給繩子穿慣了,漸漸乖 
了,小孩子輕輕一拉就帶走了。 
 這裡我講一個故事給你們聽,抗戰的時候我有兩個師長朋友,一個帶兵笨 
笨的,胖胖的,他的部隊很散漫,不大訓練的,可是打起仗來他的兵都會 
拼命。另有一個帶兵非常精明,沒有哪一點不知道。有一天我去看他,正 
好看他的部隊經過,有一匹馬在跑,他就罵那個管馬的馬夫,笨蛋!把那 
匹馬拴住。馬夫跑過去拼命地拉,反而被馬拉著跑。這個師長跑過去,兩 
個耳光一打,把繩子接過來,一轉一轉,轉到馬的旁邊,輕輕一帶就拉過 
來了;然後把繩子交給馬夫,又打他兩個耳光,笨蛋!馬都不會帶。 
 牛也好,馬也好,發了脾氣,你把那條繩子轉一轉,轉到鼻子邊上,輕輕 
一拉,它就走了。你看佛教我們修安那般那,你心念亂跑,心性寧靜不下 
來,所以佛教你眼觀鼻,鼻觀心,只要把呼吸管住,慢慢那個心念就調伏 
了。所以我講這個故事是親自看到的,看到「漸調漸伏息奔馳」,這個牛 
不敢亂跑了,鼻子拉住了。 
 「渡水穿雲步步隨」,這個牛跟著小牧童,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跟著他一 
步步走,乖乖的不敢動,因為繩子在牧童手裡,氣已經被控制了。 
 「手把芒繩無少緩,牧童終日自忘疲」,牧童手裡拿著芒繩,一步都不敢 
放鬆。所以你用功做呼吸法調息,自己不感覺疲勞。你看這個圖案,黑牛 
的頭變白了,呼吸已經慢慢調柔了,自己看住它。你的牧童是什麼?就是 
意識;你的繩子是什麼?就是氣,出入氣,安那般那。
呼吸調柔 
你的意識心念專一把心合一調柔,這是第三步了。 
你看他畫的圖案,這個牧童很輕鬆了,拿著鞭子, 
隨便拿個樹枝。牛呢?頭開始白了。白代表善良, 
黑代表惡業。所以佛經上說做好事叫做造白業,做 
壞事叫做造黑業。受制了,你的工夫心息能夠合在 
一起了。
四、回首 
日久功深始轉頭,顛狂心力漸調柔。 
山童未肯全相許,猶把芒繩且繫留。
四、回首 
第四步「回首」,這個牛回頭了,就是心念給呼吸 
、給繩拴住了。 
「日久功深始轉頭」,這個牛不亂跑,心歸一了。 
「顛狂心力漸調柔」,平常那個亂跑的心性軟下來 
了,跟著呼吸的來去,就是數息以後隨息了。 
「山童未肯全相許,猶把芒繩且繫留」,可是我們 
的意念不要放鬆,心息固然可以合一了,心念專一 
還不能放手。這個圖案畫得很有意思,牛的頭頸這 
裡都變白了,個性柔和得多了。本來這個放牛的孩 
子站在牛旁邊的,第六意識不用心了,不過拉牛的 
繩子還要拉住。
五、馴伏 
綠楊蔭下古溪邊,放去收來得自然。 
日暮碧雲芳草地,牧童歸去不須牽。
五、馴伏 
心息合一 
再進一步「馴伏」,「綠楊蔭下古溪邊」,這個放 
牛的孩子不拉繩子了,意念不再那麼用力,自己的 
心性思想也不再亂跑,隨時跟出入息合一了。這就 
是六妙門的隨息快到止息的階段。 
「放去收來得自然」,舒服啊,這個牛乖了,思想 
不亂跑,隨時在做工夫的境界裡。 
「日暮碧雲芳草地」,這個境界自然舒泰。 
「牧童歸去不須牽」,牧牛的孩子手拿牛繩,自己 
回家了,牛也不拉了。我們鄉下小的時候看過,那 
個乖的牛,到晚上自己會回來的。畫的牛已經三分 
之二都變白了,善良了。
六、無礙 
露地安眠意自如,不勞鞭策永無拘。 
山童穩坐青松下,一曲昇平樂有餘。
六、無礙 
 第六步「無礙」,這個牛差不多全白了,都是善良,心 
性調伏了,只剩尾巴那裡一點還黑的。牧牛孩子在哪裡 
呢?吹笛子去了,自己去玩了,牛歸牛,小孩子歸自己 
了。這個圖案叫「無礙」,工夫差不多打成一片了。 
 「露地安眠意自如」,露地就是曠野空地,白天夜裡工 
夫自然上路了,永遠在清淨定的境界裡頭。意識不用心 
,自然都是專一清淨,就是我們第一次講的,已經是四 
瑜珈到「離戲」階段了。 
 「不勞鞭策永無拘」,這個牛都不要管了,心性妄想自 
然不生,清淨了,也不要鞭子打了,也不要注意了。這 
個第六意識自然清淨,妄念清淨了。 
 「山童穩坐青松下,一曲昇平樂有餘」,身心非常安詳 
。這個牧童什麼都不要管,這個第六意識、意根已經清 
淨,穩坐青松下面,無事吹笛子玩。宋人的詩「短笛無 
腔信口吹」,隨便了。這個牛呢?到家了沒有?還早呢 
!
七、任運 
柳岸春波夕照中,淡煙芳草綠茸茸。 
飢餐渴飲隨時過,石上山童睡正濃。
七、任運 
 心無掛礙 
 到了第七步「任運」,這個牛後面尾巴也沒有黑的了,剩下 
都是善業,念念清淨。 
 「柳岸春波夕照中」,詩中的圖畫多可愛啊,江南的春天, 
水綠山青,堤岸楊柳,太陽照下來的那個境界。 
 「淡煙芳草綠茸茸」,煙雨濛蒙,淡淡的煙霧,滿地都是芳 
草,綠楊一片青幽。這個時候有沒有妄念呢?有妄念。但是 
處理任何事情,自己念念空,沒有煩惱,很自在,觀自在菩 
薩了。 
 「飢餐渴飲隨時過」,餓了就吃,口乾了就喝,隨緣度日, 
一切無礙。《心經》上說:「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 
怖,遠離顛倒夢想。」第六意識呢?這個牧童呢? 
 「石上山童睡正濃」,睡了,太舒服的境界,第六意識不起 
分別了。你看畫的那個小孩子,躺在那裡睡覺,牛也沒有離 
開,自然在吃草。工夫到這一步叫任運自在。哪怕你做董事 
長,做老闆,或者給人家打工,開會、做工的時候,心境都 
是一樣的。就是十六特勝的「喜受,樂受,心作喜,心作攝 
,心作解脫」那麼自在。
八、相忘 
白牛常在白雲中,人自無心牛亦同。 
月透白雲雲影白,白雲明月任西東。
八、相忘 
這是第八步功夫「相忘」,這個牛已不是普通的牛 
了,已經昇天,相忘了;也沒有呼吸往來,也沒有 
妄念,也沒有身體,也沒有空,也沒有知覺,也沒 
有感覺,一片清淨,一片善的境界。 
「白牛常在白雲中」,一片光明。 
「人自無心牛亦同」,一切煩惱都沒有,一切妄念 
沒有了,身心在這個境界。 
「月透白雲雲影白」,月亮透過白雲光明出來,白 
雲、月亮,一片光明。 
「白雲明月任西東」。這第八步工夫是得大自在, 
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心無罣礙。
九、獨照 
牛兒無處牧童閑,一片孤雲碧嶂間。 
拍手高歌明月下,歸來猶有一重關。
九、獨照 
 靈光獨醒 
 第九步「獨照」,牛沒有了,妄念雜想沒有了。牧童, 
第六意識睡覺也走了,什麼都沒有。 
 「牛兒無處牧童閑」,牛找不到了,牧童閒,就是意識 
清明。百丈禪師講的「靈光獨耀,迥脫根塵」。牧童悠 
閒自在,牧童就是我們自己。 
 「一片孤雲碧嶂間」,青天上面還有一點點白雲;碧嶂 
,這個境界清明,牧童自己明白了,工夫到了。 
 「拍手高歌明月下」,一切空了。密宗講見到空性,空 
了什麼都沒有,你以為對了嗎?還早呢。 
 「歸來猶有一重關」,古人說:「莫道無心便是道,無 
心猶隔一重關」。因為你觀空了卻不能起用,一起心動 
念就覺得亂,那是工夫沒有到家。所以我罵某人,要他 
工夫做到了再出來做事,那個時候就不會亂了。所以這 
步叫「獨照」,能夠出世,不能入世,還不行,不是大 
菩薩的境界。
十、雙泯 
人牛不見杳無踪,明月光含萬象空。 
若問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叢叢。
十、雙泯 
到了第十步「雙泯」,能夠入世,也能夠出世,提 
得起也放得下,能夠空也能夠有。這個時候可以入 
世做事了,在家出家都可以,做男做女都可以。「 
雙泯」,空有都沒有了,人也不見,牛也不見。 
「人牛不見杳無踪」,照見五蘊皆空了。 
「明月光含萬象空」,只有自性一片光明,有也可 
以,無也可以;入世也可以,出世也可以;煩惱也 
可以,不煩惱也可以。工夫到這一步境界,可以說 
修行有了成就,差不多可以開悟了。 
「若問其中端的意」,究竟怎麼是對呢?很自然。 
「野花芳草自叢叢」,到處都是,不一定出家才能 
做到,也不一定在家才能夠修道。得大自在,就是 
觀自在菩薩。
《牧牛圖》講完了,我們這裡這一條牛也擺在前面 
,怎麼管它?有十步工夫,心地法門配合十六特勝 
,現在你都知道了。 
(節自南懷瑾先生《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

More Related Content

More from Henry Lee (李桓瑞)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金剛經》的精彩開示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金剛經》的精彩開示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金剛經》的精彩開示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金剛經》的精彩開示
Henry Lee (李桓瑞)
 
清醒的企業-無條件的負責-讀書筆記
清醒的企業-無條件的負責-讀書筆記清醒的企業-無條件的負責-讀書筆記
清醒的企業-無條件的負責-讀書筆記
Henry Lee (李桓瑞)
 
行動學習會議 簡介(20150522)
行動學習會議 簡介(20150522) 行動學習會議 簡介(20150522)
行動學習會議 簡介(20150522)
Henry Lee (李桓瑞)
 
讀書筆記-你會問問題嗎?
讀書筆記-你會問問題嗎?讀書筆記-你會問問題嗎?
讀書筆記-你會問問題嗎?
Henry Lee (李桓瑞)
 
「自我」的觀點
「自我」的觀點「自我」的觀點
「自我」的觀點
Henry Lee (李桓瑞)
 
[讀書筆記] 清醒的企業 第六章 建設性的協商
[讀書筆記] 清醒的企業 第六章 建設性的協商 [讀書筆記] 清醒的企業 第六章 建設性的協商
[讀書筆記] 清醒的企業 第六章 建設性的協商
Henry Lee (李桓瑞)
 
清醒的企業 第六章 建設性的協商
清醒的企業 第六章 建設性的協商 清醒的企業 第六章 建設性的協商
清醒的企業 第六章 建設性的協商
Henry Lee (李桓瑞)
 
Diffcult conversations
Diffcult conversationsDiffcult conversations
Diffcult conversations
Henry Lee (李桓瑞)
 
清醒的企業-無懈可擊的協調
清醒的企業-無懈可擊的協調清醒的企業-無懈可擊的協調
清醒的企業-無懈可擊的協調
Henry Lee (李桓瑞)
 
讀書筆記-Brene brown-脆弱的力量
讀書筆記-Brene brown-脆弱的力量讀書筆記-Brene brown-脆弱的力量
讀書筆記-Brene brown-脆弱的力量
Henry Lee (李桓瑞)
 
清醒的企業讀書筆記
清醒的企業讀書筆記清醒的企業讀書筆記
清醒的企業讀書筆記
Henry Lee (李桓瑞)
 
被討厭的勇氣 讀書筆記
被討厭的勇氣 讀書筆記被討厭的勇氣 讀書筆記
被討厭的勇氣 讀書筆記
Henry Lee (李桓瑞)
 
請以種種真實之名呼喚我
請以種種真實之名呼喚我請以種種真實之名呼喚我
請以種種真實之名呼喚我
Henry Lee (李桓瑞)
 
Steve jobs 在 stanford 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
Steve jobs 在 stanford 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Steve jobs 在 stanford 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
Steve jobs 在 stanford 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
Henry Lee (李桓瑞)
 
讀書筆記 賴聲川的創意學
讀書筆記 賴聲川的創意學讀書筆記 賴聲川的創意學
讀書筆記 賴聲川的創意學
Henry Lee (李桓瑞)
 
讀書筆記分享 Karmic management
讀書筆記分享 Karmic management 讀書筆記分享 Karmic management
讀書筆記分享 Karmic management
Henry Lee (李桓瑞)
 
《金剛經》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
《金剛經》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金剛經》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
《金剛經》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
Henry Lee (李桓瑞)
 
讀書筆記--金錢的靈魂
讀書筆記--金錢的靈魂讀書筆記--金錢的靈魂
讀書筆記--金錢的靈魂
Henry Lee (李桓瑞)
 

More from Henry Lee (李桓瑞) (20)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金剛經》的精彩開示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金剛經》的精彩開示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金剛經》的精彩開示
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金剛經》的精彩開示
 
清醒的企業-無條件的負責-讀書筆記
清醒的企業-無條件的負責-讀書筆記清醒的企業-無條件的負責-讀書筆記
清醒的企業-無條件的負責-讀書筆記
 
行動學習會議 簡介(20150522)
行動學習會議 簡介(20150522) 行動學習會議 簡介(20150522)
行動學習會議 簡介(20150522)
 
讀書筆記-你會問問題嗎?
讀書筆記-你會問問題嗎?讀書筆記-你會問問題嗎?
讀書筆記-你會問問題嗎?
 
「自我」的觀點
「自我」的觀點「自我」的觀點
「自我」的觀點
 
[讀書筆記] 清醒的企業 第六章 建設性的協商
[讀書筆記] 清醒的企業 第六章 建設性的協商 [讀書筆記] 清醒的企業 第六章 建設性的協商
[讀書筆記] 清醒的企業 第六章 建設性的協商
 
清醒的企業 第六章 建設性的協商
清醒的企業 第六章 建設性的協商 清醒的企業 第六章 建設性的協商
清醒的企業 第六章 建設性的協商
 
Diffcult conversations
Diffcult conversationsDiffcult conversations
Diffcult conversations
 
清醒的企業-無懈可擊的協調
清醒的企業-無懈可擊的協調清醒的企業-無懈可擊的協調
清醒的企業-無懈可擊的協調
 
讀書筆記-Brene brown-脆弱的力量
讀書筆記-Brene brown-脆弱的力量讀書筆記-Brene brown-脆弱的力量
讀書筆記-Brene brown-脆弱的力量
 
清醒的企業讀書筆記
清醒的企業讀書筆記清醒的企業讀書筆記
清醒的企業讀書筆記
 
被討厭的勇氣 讀書筆記
被討厭的勇氣 讀書筆記被討厭的勇氣 讀書筆記
被討厭的勇氣 讀書筆記
 
請以種種真實之名呼喚我
請以種種真實之名呼喚我請以種種真實之名呼喚我
請以種種真實之名呼喚我
 
Steve jobs 在 stanford 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
Steve jobs 在 stanford 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Steve jobs 在 stanford 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
Steve jobs 在 stanford 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
 
讀書筆記﹣修心八頌
讀書筆記﹣修心八頌讀書筆記﹣修心八頌
讀書筆記﹣修心八頌
 
讀書筆記﹣為自己出征
讀書筆記﹣為自己出征讀書筆記﹣為自己出征
讀書筆記﹣為自己出征
 
讀書筆記 賴聲川的創意學
讀書筆記 賴聲川的創意學讀書筆記 賴聲川的創意學
讀書筆記 賴聲川的創意學
 
讀書筆記分享 Karmic management
讀書筆記分享 Karmic management 讀書筆記分享 Karmic management
讀書筆記分享 Karmic management
 
《金剛經》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
《金剛經》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金剛經》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
《金剛經》宗薩欽哲仁波切開示
 
讀書筆記--金錢的靈魂
讀書筆記--金錢的靈魂讀書筆記--金錢的靈魂
讀書筆記--金錢的靈魂
 

南懷瑾先生講解牧牛圖

  • 2. 魯迅和牛  現在給你們講這一條牛了,這是禪宗漸修的心地法門, 《牧牛圖》是普明禪師的作品。  什麼是牛?魯迅有兩句詩很好:「橫眉冷對千夫指」, 他當年在上海寫文章,大家指著罵;他「俯首甘為孺子 牛」,自己低頭做一個牧童。  我對魯迅覺得馬馬虎虎,但這兩句詩蠻有意思,可以看 出來吧,他滿肚子怨恨之氣。  橫眉,氣得眉毛都立起來,冷冷的,你們罵我就罵我, 格老子我才不怕你們罵,阿Q的精神,寧可做一個小牧 童。  這是講與牛有關的詩。算不定將來國內年輕一代,出來 一位寫好詩的人。魯迅這兩句是好詩。所以我說共產主 義當時的推展都靠這幾個紹興人,魯迅啊,郁達夫啊, 這一批都是紹興的。
  • 3. 亂跑的牛 《牧牛圖》講漸修法門,我們的心念就是一條牛, 亂跑。這個圖在明朝禪宗很有名的,當年是木版的 畫,日本人更捧這個《牧牛圖》。 一條黑牛,發瘋一樣到處跑,這個牧牛的小孩子拿 著繩子在後面追。這代表什麼呢?代表我們這個心 ,思想情感就是這一條黑牛,到處亂跑。 這個牧牛的小孩拿繩子在後面追不上,拴不住。我 們打起坐來心念第一步就是這樣。他寫了四句詩:
  • 5. 一、未牧  「猙獰頭角恣咆哮」,牛的那兩個角,威風得很,我們 形容一個人很聰明,就是頭角崢嶸。恣是放任自己,咆 哮是發脾氣亂跑亂叫,到處吹牛。  「奔走溪山路轉遙」,這一條牛在山上田地裡亂跑,越 跑越遠,我們的情緒妄想就是這一條牛。  「一片黑雲橫谷口」,天黑了,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第四句話是自己的反省,這個妄想情緒到處亂跑。  「誰知步步犯佳苗」,自己把善良的根都扯斷踏平了, 挖了自己的根,好的種苗都不發了。  這是《牧牛圖》的第一步,就是我們打起坐來,平常情 緒思想亂跑,想了很多的花樣,要做這個,要做那個, 或者要做生意發財,要做官,都是妄想在亂跑。這個題 目叫「未牧」,拴不住自己的妄想心念。
  • 7. 二、初調  把牛套住  第二步我們只好學打坐,自己觀心了。十六特勝講「知」, 知道了,犯了錯誤,要把這個心拉回來。「初調」,總算找 到了思想念頭,把這個亂跑的思想拴住了。  「我有芒繩驀鼻穿」,拿個繩子把這個牛的鼻套進去。現在 我們用佛法的修出入息,用這個氣;呼吸這個氣是條繩子, 把心性這個牛套進去。  「一迴奔競痛加鞭」,這個牛再發脾氣亂跑,就抽它一頓鞭 子。所以你打起坐來修安那般那就是一條繩子,把這個心念 拉回來。  「從來劣性難調制」,亂跑了,就重新來過。像修呼吸法, 安那般那,一下又忘了,又是別的思想來,心息沒有配合所 以又跑了,這是自己的習性,愛向外跑。  「猶得山童盡力牽」,要靠這個牧童拉回來,牧牛童子是我 們人自己的意志,用意志把思想念頭拉回來了。這是第二個 圖案,你看畫的這一條繩子,穿到牛鼻子上去了,這個牛要 走,這個小孩拼命拉。
  • 9. 三、受制  第三步叫「受制」,「漸調漸伏息奔馳」,這個牛給繩子穿慣了,漸漸乖 了,小孩子輕輕一拉就帶走了。  這裡我講一個故事給你們聽,抗戰的時候我有兩個師長朋友,一個帶兵笨 笨的,胖胖的,他的部隊很散漫,不大訓練的,可是打起仗來他的兵都會 拼命。另有一個帶兵非常精明,沒有哪一點不知道。有一天我去看他,正 好看他的部隊經過,有一匹馬在跑,他就罵那個管馬的馬夫,笨蛋!把那 匹馬拴住。馬夫跑過去拼命地拉,反而被馬拉著跑。這個師長跑過去,兩 個耳光一打,把繩子接過來,一轉一轉,轉到馬的旁邊,輕輕一帶就拉過 來了;然後把繩子交給馬夫,又打他兩個耳光,笨蛋!馬都不會帶。  牛也好,馬也好,發了脾氣,你把那條繩子轉一轉,轉到鼻子邊上,輕輕 一拉,它就走了。你看佛教我們修安那般那,你心念亂跑,心性寧靜不下 來,所以佛教你眼觀鼻,鼻觀心,只要把呼吸管住,慢慢那個心念就調伏 了。所以我講這個故事是親自看到的,看到「漸調漸伏息奔馳」,這個牛 不敢亂跑了,鼻子拉住了。  「渡水穿雲步步隨」,這個牛跟著小牧童,一個七八歲的孩子,跟著他一 步步走,乖乖的不敢動,因為繩子在牧童手裡,氣已經被控制了。  「手把芒繩無少緩,牧童終日自忘疲」,牧童手裡拿著芒繩,一步都不敢 放鬆。所以你用功做呼吸法調息,自己不感覺疲勞。你看這個圖案,黑牛 的頭變白了,呼吸已經慢慢調柔了,自己看住它。你的牧童是什麼?就是 意識;你的繩子是什麼?就是氣,出入氣,安那般那。
  • 10. 呼吸調柔 你的意識心念專一把心合一調柔,這是第三步了。 你看他畫的圖案,這個牧童很輕鬆了,拿著鞭子, 隨便拿個樹枝。牛呢?頭開始白了。白代表善良, 黑代表惡業。所以佛經上說做好事叫做造白業,做 壞事叫做造黑業。受制了,你的工夫心息能夠合在 一起了。
  • 12. 四、回首 第四步「回首」,這個牛回頭了,就是心念給呼吸 、給繩拴住了。 「日久功深始轉頭」,這個牛不亂跑,心歸一了。 「顛狂心力漸調柔」,平常那個亂跑的心性軟下來 了,跟著呼吸的來去,就是數息以後隨息了。 「山童未肯全相許,猶把芒繩且繫留」,可是我們 的意念不要放鬆,心息固然可以合一了,心念專一 還不能放手。這個圖案畫得很有意思,牛的頭頸這 裡都變白了,個性柔和得多了。本來這個放牛的孩 子站在牛旁邊的,第六意識不用心了,不過拉牛的 繩子還要拉住。
  • 14. 五、馴伏 心息合一 再進一步「馴伏」,「綠楊蔭下古溪邊」,這個放 牛的孩子不拉繩子了,意念不再那麼用力,自己的 心性思想也不再亂跑,隨時跟出入息合一了。這就 是六妙門的隨息快到止息的階段。 「放去收來得自然」,舒服啊,這個牛乖了,思想 不亂跑,隨時在做工夫的境界裡。 「日暮碧雲芳草地」,這個境界自然舒泰。 「牧童歸去不須牽」,牧牛的孩子手拿牛繩,自己 回家了,牛也不拉了。我們鄉下小的時候看過,那 個乖的牛,到晚上自己會回來的。畫的牛已經三分 之二都變白了,善良了。
  • 16. 六、無礙  第六步「無礙」,這個牛差不多全白了,都是善良,心 性調伏了,只剩尾巴那裡一點還黑的。牧牛孩子在哪裡 呢?吹笛子去了,自己去玩了,牛歸牛,小孩子歸自己 了。這個圖案叫「無礙」,工夫差不多打成一片了。  「露地安眠意自如」,露地就是曠野空地,白天夜裡工 夫自然上路了,永遠在清淨定的境界裡頭。意識不用心 ,自然都是專一清淨,就是我們第一次講的,已經是四 瑜珈到「離戲」階段了。  「不勞鞭策永無拘」,這個牛都不要管了,心性妄想自 然不生,清淨了,也不要鞭子打了,也不要注意了。這 個第六意識自然清淨,妄念清淨了。  「山童穩坐青松下,一曲昇平樂有餘」,身心非常安詳 。這個牧童什麼都不要管,這個第六意識、意根已經清 淨,穩坐青松下面,無事吹笛子玩。宋人的詩「短笛無 腔信口吹」,隨便了。這個牛呢?到家了沒有?還早呢 !
  • 18. 七、任運  心無掛礙  到了第七步「任運」,這個牛後面尾巴也沒有黑的了,剩下 都是善業,念念清淨。  「柳岸春波夕照中」,詩中的圖畫多可愛啊,江南的春天, 水綠山青,堤岸楊柳,太陽照下來的那個境界。  「淡煙芳草綠茸茸」,煙雨濛蒙,淡淡的煙霧,滿地都是芳 草,綠楊一片青幽。這個時候有沒有妄念呢?有妄念。但是 處理任何事情,自己念念空,沒有煩惱,很自在,觀自在菩 薩了。  「飢餐渴飲隨時過」,餓了就吃,口乾了就喝,隨緣度日, 一切無礙。《心經》上說:「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 怖,遠離顛倒夢想。」第六意識呢?這個牧童呢?  「石上山童睡正濃」,睡了,太舒服的境界,第六意識不起 分別了。你看畫的那個小孩子,躺在那裡睡覺,牛也沒有離 開,自然在吃草。工夫到這一步叫任運自在。哪怕你做董事 長,做老闆,或者給人家打工,開會、做工的時候,心境都 是一樣的。就是十六特勝的「喜受,樂受,心作喜,心作攝 ,心作解脫」那麼自在。
  • 20. 八、相忘 這是第八步功夫「相忘」,這個牛已不是普通的牛 了,已經昇天,相忘了;也沒有呼吸往來,也沒有 妄念,也沒有身體,也沒有空,也沒有知覺,也沒 有感覺,一片清淨,一片善的境界。 「白牛常在白雲中」,一片光明。 「人自無心牛亦同」,一切煩惱都沒有,一切妄念 沒有了,身心在這個境界。 「月透白雲雲影白」,月亮透過白雲光明出來,白 雲、月亮,一片光明。 「白雲明月任西東」。這第八步工夫是得大自在, 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心無罣礙。
  • 22. 九、獨照  靈光獨醒  第九步「獨照」,牛沒有了,妄念雜想沒有了。牧童, 第六意識睡覺也走了,什麼都沒有。  「牛兒無處牧童閑」,牛找不到了,牧童閒,就是意識 清明。百丈禪師講的「靈光獨耀,迥脫根塵」。牧童悠 閒自在,牧童就是我們自己。  「一片孤雲碧嶂間」,青天上面還有一點點白雲;碧嶂 ,這個境界清明,牧童自己明白了,工夫到了。  「拍手高歌明月下」,一切空了。密宗講見到空性,空 了什麼都沒有,你以為對了嗎?還早呢。  「歸來猶有一重關」,古人說:「莫道無心便是道,無 心猶隔一重關」。因為你觀空了卻不能起用,一起心動 念就覺得亂,那是工夫沒有到家。所以我罵某人,要他 工夫做到了再出來做事,那個時候就不會亂了。所以這 步叫「獨照」,能夠出世,不能入世,還不行,不是大 菩薩的境界。
  • 24. 十、雙泯 到了第十步「雙泯」,能夠入世,也能夠出世,提 得起也放得下,能夠空也能夠有。這個時候可以入 世做事了,在家出家都可以,做男做女都可以。「 雙泯」,空有都沒有了,人也不見,牛也不見。 「人牛不見杳無踪」,照見五蘊皆空了。 「明月光含萬象空」,只有自性一片光明,有也可 以,無也可以;入世也可以,出世也可以;煩惱也 可以,不煩惱也可以。工夫到這一步境界,可以說 修行有了成就,差不多可以開悟了。 「若問其中端的意」,究竟怎麼是對呢?很自然。 「野花芳草自叢叢」,到處都是,不一定出家才能 做到,也不一定在家才能夠修道。得大自在,就是 觀自在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