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4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文档信息
 新五代史
 53 / 74
 24 段 3347 字
 132 种 348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雜傳第四十一 新五代史 53 卷五十三
[北宋]歐陽修
←52 卷五十二 雜傳第四十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新五代史 / 53 卷五十三 雜傳第四十一
本篇关键词
地点 永興 7 太原 4 河中 4 鳳翔 4
人物 彥超 39 景崇 34 思綰 27 行周 15 隱帝 10 弘魯 8 周度 7 漢高祖 5
文官 開封尹 2 宣徽使 1 通事舍人 1
武官 軍校 2 留後 2 牙將 2
其他 高祖 21 太祖 7 回鶻 3
目錄
0
1
2
3
4
5
卷五十三 雜傳第四十一
王景崇
王景崇 ,邢州 人也。為人明敏巧辯,善事人。唐明宗 鎮邢州 ,以為牙將牙將 ,其後甞從明宗 ,隸
麾下。明宗即位 ,拜通事舍人通事舍人 ,歷引進閤門使閤門使 ,馳詔方鎮 、監軍監軍 征伐 ,必用景崇 。後事
晉,累拜左金吾衛大將軍左金吾衛大將軍 ,常怏怏人主不能用其材。晉亡,蕭翰 據京師,景崇 厚賂其將高牟翰 以
求用。已而翰北歸,許王 從益 居京師,用景崇 為宣徽使宣徽使 、監左藏庫 。
漢高祖 起太原 ,景崇 取庫金奔迎高祖 ,高祖 至京師,拜景崇 右衛大將軍右衛大將軍 ,未之奇也。高
祖 攻鄴,景崇 不得從,乃求留守留守 起居表,詣行在見高祖 ,願留軍中效用 ,為高祖 畫攻戰之
策,甚有辯,高祖 乃奇其材。
是時,漢方新造,鳳翔侯 益、永興 趙贊皆甞受命契丹 ,高祖 立,益等內顧自疑,乃陰召蜀人為
助,高祖 患之。及已破鄴,益等懼,皆請入朝。會回鶻 入貢,言為党項 所隔不得通,願得漢兵為
援,高祖 遣景崇 以兵迎回鶻 。景崇 將行,高祖 已疾,召入卧內戒之曰:「益等已來,善矣,若
猶遲疑,則以便宜圖之。」景崇 行至陝,趙贊已東入朝,而蜀兵方寇南山,景崇 擊破蜀兵,追至大
散關 而還。高祖 乃詔景崇 兼鳳翔 巡檢使巡檢使 。
景崇 至鳳翔 ,侯益未有行意,而高祖 崩 ,或勸景崇 可速誅益,景崇 念獨受命先帝 而少
主 莫知,猶豫未決。益從事從事 程渥 ,與景崇 同郷里,有舊,往說景崇 曰:「吾與子為故人,吾位
不過賔佐,而子已貴矣,奈何欲以陰狡害人而取之乎?侯公父子爪牙數百,子毋妄發,禍行及矣!非
吾,誰為子言之。」於是景崇 頗不欲殺益,益乃亡去,景崇 大悔失不殺之。
名
名 地 主 地 武 號
事 文 文 营 文 军 名
武 名 名 名
主 名 名 文 衙
主 地 名 號 號 名 武
號 名 武 號 军 號
號
主 地 政 號
號 政 政
號 名 政 名 號
名 名
地 號 名 地 文
名 地 號 葬 名 名 主
主 文 名 名 名
名 名
1 / 4
https://taolang.club/doc/2236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益至京師,隱帝 新立,史弘肇 、楊邠 等用事,益乃厚賂邠等,陰以事中景崇 。已而益拜開封開封
尹尹 ,景崇 心不自安,諷鳳翔 將吏求己領府事。朝廷患之,拜景崇 邠州 留後留後 ,以趙暉 為鳳翔
節度使 。景崇 乃叛,盡殺侯益家屬,與趙思綰 共推李守貞 為秦王 ,隱帝 即以趙暉 討之。景
崇 西招蜀人為助,蜀兵至寶雞 ,為暉將藥元福 、李彥從 所敗。暉攻鳳翔 ,塹而圍之,數以精兵
挑戰,景崇 不出。暉乃令千人潛之城南一舍,偽為蜀兵旗幟,循南山而下,聲言蜀救兵至矣,須臾塵
起,景崇 以為然,乃令數千人潰圍而出以為應。暉設伏以待之,景崇 兵大敗,由是不敢復出。
明年,守貞 、思綰 相次皆敗,景崇 客周璨 謂景崇 曰:「公能守此者,以有河中 、京兆 也。
今皆敗矣,何所恃乎?不如降也。」景崇 曰:「誠累君等,然事急矣,吾欲為萬有一得之計可乎?吾
聞趙暉 精兵皆在城北,今使公孫輦等燒城東門偽降,吾以牙兵牙兵 擊其城北兵,脫使不成而死,猶勝於
束手也。」璨等皆然之。遲明,輦燒東門將降,而府中火起,景崇 自焚矣,輦乃降暉。
趙思綰
趙思綰 ,魏州 人也。為河中 節度使節度使 趙贊牙將牙將 。漢高祖 即位,徙贊鎮永興 ,贊入朝京師,
留思綰 兵數百人於永興 。高祖 遣王景崇 至永興 ,與齊藏珍 以兵迎回鶻 ,陰以西事屬之。
景崇 至永興 ,贊雖入朝,而其所召蜀兵已據子午谷 ,景崇 用思綰 兵擊走之。遂與思綰 俱西,
然以非己兵,懼思綰 等有二心,意欲黥其面以自隨,而難言之,乃稍微風其旨。思綰 厲聲請先黥以
率衆,齊藏珍 惡之,竊勸景崇 殺思綰 ,景崇 不聽,與俱西。
高祖 遣使者召思綰 等,是時侯益來朝,思綰 以兵從益 東歸。思綰 謂其下常彥卿 曰:「趙
公 已入人手,吾屬至,并死矣,奈何?」彥卿 曰:「事至而變,勿預言也。」益行至永興 ,永
興 副使安友規 出迎益,飲于郊亭,思綰 前曰:「兵館城東,然將士家屬皆居城中,願縱兵入城挈
其家屬。」益信之以為然。思綰 與部下入城,有州校坐於城門,思綰 歐之,奪其佩刀斬之,并斬門
者十餘人,遂閉門劫庫兵以叛。
高祖 遣郭從義 、王峻 討之,經年莫能下,而王景崇 亦叛,與思綰 俱送款於李守貞 ,守
貞 以思綰 為晉昌軍節度 使。隱帝 遣郭威 西督諸將兵,先圍守貞 於河中 。居數月,思綰 城
中食盡,殺人而食,每犒宴,殺人數百,庖宰一如羊豕。思綰 取其膽以酒吞之,語其下曰:「食膽至
千,則勇無敵矣!」
思綰 計窮,募人為地道,將走蜀,其判官陳讓能謂思綰 曰:「公比於國無嫌,但懼死而為此爾!今
國家用兵三方,勞敝不已,誠能翻然效順,率先自歸,以功補過,庶幾有生;若坐守窮城,待死而已。
」思綰 然之,乃遣教練使教練使 劉珪 詣從義乞降,而遣其將劉筠 奉表朝廷。拜思綰 鎮國軍 留後留後 ,
趣使就鎮,思綰 遲留不行。蜀陰遣人招思綰 ,思綰 將奔蜀,而從義亦疑之,乃遣人白郭威 ,威命
從義圖之。從義因入城召思綰 ,趣之上道,至則擒之。思綰 問曰:「何以用刑?」告者曰:「立釘
也。」思綰 厲聲曰:「為吾告郭公,吾死未足塞責,然釘磔之醜,壯夫所恥,幸少假之。」從義許
之,父子俱斬於市。
慕容彥超
慕容彥超 ,吐谷渾 部人,漢高祖 同產弟也。甞冒姓閻氏 ,彥超 黑色胡髯,號閻崑崙 。少事唐
明宗 為軍校軍校 ,累遷刺史刺史 。唐、晉之間,歷磁、單、濮、棣四州,坐濮州 造麴受賕,法當死,漢高
祖 自太原 上章 論救,得減死,流于房州 。
主 名 名 名
文 名 地 名 地 武 名
地 名 名 名 主 主 名
名 地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地
名
名 武
名
名
名 地 地 文 武 主 地
名 地 號 名 地 名 政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號 名 名 名 名 名
主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號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主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武 名 名 名 地 武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政 主 名 名 地
主 武 文 地
主 地 节 地
2 / 4
https://taolang.club/doc/2236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7
18
19
20
21
22
23
契丹滅晉 ,漢高祖 起太原 ,彥超 自流所逃歸漢,拜鎮寧軍節度 使。杜重威 反於魏,高祖 以天
平軍節度 使高行周 為都部署都部署 以討之,以彥超 為副。彥超 與行周 謀議多不協,行周 用兵持重,
兵至城下,乆之不進。彥超 欲速進戰,而行周 不許。行周 有女嫁重威 子,彥超 揚言行周 以女
故,惜賊城而不攻,行周 大怒。高祖 聞二人不相得,懼有佗變,由是遽親征 。彥超 數以事凌辱行
周 ,行周 不能忍,見宰相宰相 涕泣,以屎塞口以自訴。高祖 知曲在彥超 ,遣人慰勞行周 ,召彥
超 責之,又遣詣行周 謝過,行周 意稍解。
是時,漢兵頓魏城 下已乆,重威 守益堅,諸將皆知未可圖,方伺其隙,而彥超 獨言可速攻,高
祖 以為然,因自督士卒急攻,死傷者萬餘人,由是不敢復言攻。後重威 出降,高祖 以行周 為天雄
軍節度 使,行周 辭不敢受,高祖 遣蘇逢吉 諭之曰:「吾當為爾徙彥超 。」行周 乃受,而彥
超 徙鎮泰寧 。
隱帝 已殺史弘肇 等,又遣人之魏殺周太祖 及王峻 等,懼事不果,召諸將入衛京師。使者至兖,彥
超 方食,釋匕箸而就道。周兵犯京師,開封尹開封尹 侯益謂隱帝 曰:「北兵之來,其家屬皆在京師,宜
閉門以挫其銳,遣其妻子 登陴以招北兵,可使解甲。」彥超 誚益曰:「益老 矣!此懦夫之計也。
」隱帝 乃遣彥超 副益,將兵于北郊。周兵至,益夜叛降于周。彥超 力戰于七里,隱帝 出勞
軍 ,太后 使人告彥超 善衛帝,彥超 大言報曰:「北兵何能為?當於陣上喝坐使歸營。」又謂隱
帝 曰:「官家宮中無事,明日可出觀臣戰。」明日隱帝 復出勞軍 ,彥超 戰敗奔兖州 ,隱帝 遇
弒于北郊。
周太祖 入立,彥超 不自安,數有所獻,太祖 報以玉帶,又賜詔書安慰之,呼彥超 為弟而不名,又
遣翰林學士翰林學士 魯崇諒 往慰諭之,彥超 心益疑懼。已而劉旻 自立于太原 ,出兵攻晉、絳,太
祖 遣王峻 用兵西方,彥超 乘間亦謀反 ,遣押衙押衙 鄭麟 至京師求入朝,太祖 知其詐,手詔許
之。彥超 復稱 管內多盜而止,又為高行周 所與書以進,其辭皆指斥周過失,若欲共反者。太祖 驗
其印文偽,以書示行周 。彥超 又遣人南結李昪 ,昪為出兵攻猿陽,為周兵所敗,而劉旻 攻晉、絳
不克,解去。太祖 乃遣侍衛步軍指揮使侍衛步軍指揮使 曹英 、客省使客省使 向訓 討之,彥超 閉城自守。
初,彥超 之反也,判官崔周度 諫曰:「魯,詩書之國也,自伯禽以來未有能霸者,然以禮義守之而
長世者多矣。今公英武,一代之豪傑也,若量力相時而動,可以保富貴終身。李河中 、安襄陽 、鎮
陽杜令公,近歲之龜鑑也。」彥超 大怒,未有以害之。已而見圍,因大括城中民貲以犒軍,前陝
州 司馬司馬 閻弘魯 懼其鞭扑,乃悉家貲以獻。彥超 以為未盡,又欲并罪周度 ,乃令周度 監括弘
魯 家。周度 謂弘魯 曰「公命之死生,繫財之多少,願無隱也。」弘魯 遣家僮與周度 斸掘搜索無
所得。彥超 又遣鄭麟 持刃迫之,弘魯 惶恐拜其妻妾,妻妾皆言無所隱。周度 入白彥超 ,彥
超 不信,下弘魯 及周度 于獄。弘魯 乳母 於泥中得金纏臂獻彥超 ,欲贖出弘魯 ,彥超 大
怒,遣軍校軍校 笞弘魯 夫婦肉爛而死,遂斬周度 于市。
是歲鎮星犯角、亢,占曰:「角、亢,鄭分,兖州 當焉。」彥超 即率軍府 將吏步出西門三十里致
祭,迎於開元寺 ,塑像以事之,日常一至,又使民家立黃幡以禳之。
彥超 為人多智詐而好聚斂,在鎮甞置庫質錢,有奸民為偽銀以質者,主吏乆之乃覺。彥超 陰教主吏
夜穴庫垣,盡徙其金帛于佗所而以盜告。彥超 即牓于市,使民自占所質以償之,民皆爭以所質物自
言,已而得質偽銀者,寘之深室,使教十餘人日夜為之,皆鐵為質而包以銀,號「鐵胎銀」。其被圍
也,勉其城守者曰:「吾有銀數千鋌,當悉以賜汝。」軍士私相謂曰:「此鐵胎爾,復何用哉!」皆不
為之用。
事 主 地 名 地 名 號
地 名 武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號 军 名
名 名 文 號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號 名 號 名
地 名 號 名 名 名
名 地
主 名 主 名
名 文 主
亲 名 名
主 名 名 主
礼 主 名 名
主 主 礼 名 地 主
主 名 號 名
文 名 名 名 地
號 名 名 法 文 名 號
名 仕 名 號
名 名 名 名
號 武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地 地
名
地 武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亲 名 名 名
武 名 名
地 名 衙
处
名 名
名
3 / 4
https://taolang.club/doc/2236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52 卷五十二 雜傳第四十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目錄
明年五月,太祖 親征 ,城破,彥超 夫妻皆投井死,其子繼勳 率其徒五百人出奔被擒,遂滅其族。兖
州 平,太祖 詔贈閻弘魯 左驍衛大將軍左驍衛大將軍 、崔周度 祕書監祕書監 。
號 军 名 名
地 號 名 武 名 文
4 / 4
https://taolang.club/doc/2236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南史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三
南史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三南史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三
南史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三
helloiac
 
南齊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
南齊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南齊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
南齊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
helloiac
 
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helloiac
 
南齊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
南齊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南齊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
南齊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
helloiac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helloiac
 
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helloiac
 
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
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
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
helloiac
 
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helloiac
 
南史 06 卷六 梁本紀上第六
南史 06 卷六 梁本紀上第六南史 06 卷六 梁本紀上第六
南史 06 卷六 梁本紀上第六
helloiac
 
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
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
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
helloiac
 
新五代史 28 卷二十八 唐臣傳第十六
新五代史 28 卷二十八 唐臣傳第十六新五代史 28 卷二十八 唐臣傳第十六
新五代史 28 卷二十八 唐臣傳第十六
helloiac
 
宋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八
宋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八宋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八
宋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八
helloiac
 
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
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
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
helloiac
 
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
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
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
helloiac
 

What's hot (20)

南史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三
南史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三南史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三
南史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三
 
南齊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
南齊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南齊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
南齊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
 
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南齊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
南齊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南齊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
南齊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八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
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
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
 
舊五代史 065 卷六十五 唐書四十一 列傳第十七
舊五代史 065 卷六十五 唐書四十一 列傳第十七舊五代史 065 卷六十五 唐書四十一 列傳第十七
舊五代史 065 卷六十五 唐書四十一 列傳第十七
 
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魏書 031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
魏書 031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魏書 031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
魏書 031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
 
南史 06 卷六 梁本紀上第六
南史 06 卷六 梁本紀上第六南史 06 卷六 梁本紀上第六
南史 06 卷六 梁本紀上第六
 
史記 057 世家第二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
史記 057 世家第二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史記 057 世家第二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
史記 057 世家第二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
 
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
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
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
 
新五代史 28 卷二十八 唐臣傳第十六
新五代史 28 卷二十八 唐臣傳第十六新五代史 28 卷二十八 唐臣傳第十六
新五代史 28 卷二十八 唐臣傳第十六
 
宋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八
宋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八宋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八
宋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八
 
南齊書 49 卷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
南齊書 49 卷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南齊書 49 卷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
南齊書 49 卷四十九 列傳第三十
 
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
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
南史 25 卷二十五 列傳第十五
 
北齊書 14 卷十四 列传第六
北齊書 14 卷十四 列传第六北齊書 14 卷十四 列传第六
北齊書 14 卷十四 列传第六
 
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
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
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
 
新唐書 141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六十
新唐書 141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六十新唐書 141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六十
新唐書 141 卷一百三十五 列傳第六十
 

Similar to 新五代史 53 卷五十三 雜傳第四十一

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
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
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
helloiac
 
新五代史 39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
新五代史 39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新五代史 39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
新五代史 39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
helloiac
 
新唐書 219 卷二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藩鎮淄青橫海
新唐書 219 卷二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藩鎮淄青橫海新唐書 219 卷二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藩鎮淄青橫海
新唐書 219 卷二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藩鎮淄青橫海
helloiac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helloiac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helloiac
 
新唐書 237 卷二百二十四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上 叛臣上
新唐書 237 卷二百二十四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上 叛臣上新唐書 237 卷二百二十四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上 叛臣上
新唐書 237 卷二百二十四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上 叛臣上
helloiac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helloiac
 
舊五代史 088 卷八十八 晉書十四 列傳第三
舊五代史 088 卷八十八 晉書十四 列傳第三舊五代史 088 卷八十八 晉書十四 列傳第三
舊五代史 088 卷八十八 晉書十四 列傳第三
helloiac
 
後漢書 078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後漢書 078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後漢書 078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後漢書 078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helloiac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helloiac
 
新唐書 160 卷一百五十四 李晟列傳第七十九
新唐書 160 卷一百五十四 李晟列傳第七十九新唐書 160 卷一百五十四 李晟列傳第七十九
新唐書 160 卷一百五十四 李晟列傳第七十九
helloiac
 
明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六十八
明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六十八明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六十八
明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六十八
helloiac
 
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
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
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
helloiac
 
新唐書 241 卷二百二十五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逆臣下
新唐書 241 卷二百二十五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逆臣下新唐書 241 卷二百二十五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逆臣下
新唐書 241 卷二百二十五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逆臣下
helloiac
 
新唐書 239 卷二百二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
新唐書 239 卷二百二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新唐書 239 卷二百二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
新唐書 239 卷二百二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
helloiac
 

Similar to 新五代史 53 卷五十三 雜傳第四十一 (20)

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
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
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
 
新五代史 39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
新五代史 39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新五代史 39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
新五代史 39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
 
北齊書 12 卷十二 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 孝昭六王 武成十二王
北齊書 12 卷十二 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 孝昭六王 武成十二王北齊書 12 卷十二 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 孝昭六王 武成十二王
北齊書 12 卷十二 列传第四 文宣四王 孝昭六王 武成十二王
 
新唐書 219 卷二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藩鎮淄青橫海
新唐書 219 卷二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藩鎮淄青橫海新唐書 219 卷二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藩鎮淄青橫海
新唐書 219 卷二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藩鎮淄青橫海
 
南齊書 48 卷四十八 列傳第二十九
南齊書 48 卷四十八 列傳第二十九南齊書 48 卷四十八 列傳第二十九
南齊書 48 卷四十八 列傳第二十九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宋書 091 卷九十一 列傳第五十一 孝義
宋書 091 卷九十一 列傳第五十一 孝義宋書 091 卷九十一 列傳第五十一 孝義
宋書 091 卷九十一 列傳第五十一 孝義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新唐書 237 卷二百二十四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上 叛臣上
新唐書 237 卷二百二十四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上 叛臣上新唐書 237 卷二百二十四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上 叛臣上
新唐書 237 卷二百二十四上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上 叛臣上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遼史 074 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
遼史 074 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遼史 074 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
遼史 074 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
 
舊五代史 088 卷八十八 晉書十四 列傳第三
舊五代史 088 卷八十八 晉書十四 列傳第三舊五代史 088 卷八十八 晉書十四 列傳第三
舊五代史 088 卷八十八 晉書十四 列傳第三
 
後漢書 078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後漢書 078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後漢書 078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後漢書 078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北齊書 33 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五
北齊書 33 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五北齊書 33 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五
北齊書 33 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五
 
新唐書 160 卷一百五十四 李晟列傳第七十九
新唐書 160 卷一百五十四 李晟列傳第七十九新唐書 160 卷一百五十四 李晟列傳第七十九
新唐書 160 卷一百五十四 李晟列傳第七十九
 
明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六十八
明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六十八明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六十八
明史 280 卷二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六十八
 
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
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
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
 
新唐書 241 卷二百二十五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逆臣下
新唐書 241 卷二百二十五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逆臣下新唐書 241 卷二百二十五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逆臣下
新唐書 241 卷二百二十五下 列傳第一百五十下 逆臣下
 
新唐書 239 卷二百二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
新唐書 239 卷二百二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新唐書 239 卷二百二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
新唐書 239 卷二百二十五上 列傳第一百五十上 逆臣上
 

More from 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新五代史 53 卷五十三 雜傳第四十一

  • 1. 文档信息  新五代史  53 / 74  24 段 3347 字  132 种 348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雜傳第四十一 新五代史 53 卷五十三 [北宋]歐陽修 ←52 卷五十二 雜傳第四十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新五代史 / 53 卷五十三 雜傳第四十一 本篇关键词 地点 永興 7 太原 4 河中 4 鳳翔 4 人物 彥超 39 景崇 34 思綰 27 行周 15 隱帝 10 弘魯 8 周度 7 漢高祖 5 文官 開封尹 2 宣徽使 1 通事舍人 1 武官 軍校 2 留後 2 牙將 2 其他 高祖 21 太祖 7 回鶻 3 目錄 0 1 2 3 4 5 卷五十三 雜傳第四十一 王景崇 王景崇 ,邢州 人也。為人明敏巧辯,善事人。唐明宗 鎮邢州 ,以為牙將牙將 ,其後甞從明宗 ,隸 麾下。明宗即位 ,拜通事舍人通事舍人 ,歷引進閤門使閤門使 ,馳詔方鎮 、監軍監軍 征伐 ,必用景崇 。後事 晉,累拜左金吾衛大將軍左金吾衛大將軍 ,常怏怏人主不能用其材。晉亡,蕭翰 據京師,景崇 厚賂其將高牟翰 以 求用。已而翰北歸,許王 從益 居京師,用景崇 為宣徽使宣徽使 、監左藏庫 。 漢高祖 起太原 ,景崇 取庫金奔迎高祖 ,高祖 至京師,拜景崇 右衛大將軍右衛大將軍 ,未之奇也。高 祖 攻鄴,景崇 不得從,乃求留守留守 起居表,詣行在見高祖 ,願留軍中效用 ,為高祖 畫攻戰之 策,甚有辯,高祖 乃奇其材。 是時,漢方新造,鳳翔侯 益、永興 趙贊皆甞受命契丹 ,高祖 立,益等內顧自疑,乃陰召蜀人為 助,高祖 患之。及已破鄴,益等懼,皆請入朝。會回鶻 入貢,言為党項 所隔不得通,願得漢兵為 援,高祖 遣景崇 以兵迎回鶻 。景崇 將行,高祖 已疾,召入卧內戒之曰:「益等已來,善矣,若 猶遲疑,則以便宜圖之。」景崇 行至陝,趙贊已東入朝,而蜀兵方寇南山,景崇 擊破蜀兵,追至大 散關 而還。高祖 乃詔景崇 兼鳳翔 巡檢使巡檢使 。 景崇 至鳳翔 ,侯益未有行意,而高祖 崩 ,或勸景崇 可速誅益,景崇 念獨受命先帝 而少 主 莫知,猶豫未決。益從事從事 程渥 ,與景崇 同郷里,有舊,往說景崇 曰:「吾與子為故人,吾位 不過賔佐,而子已貴矣,奈何欲以陰狡害人而取之乎?侯公父子爪牙數百,子毋妄發,禍行及矣!非 吾,誰為子言之。」於是景崇 頗不欲殺益,益乃亡去,景崇 大悔失不殺之。 名 名 地 主 地 武 號 事 文 文 营 文 军 名 武 名 名 名 主 名 名 文 衙 主 地 名 號 號 名 武 號 名 武 號 军 號 號 主 地 政 號 號 政 政 號 名 政 名 號 名 名 地 號 名 地 文 名 地 號 葬 名 名 主 主 文 名 名 名 名 名 1 / 4 https://taolang.club/doc/2236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益至京師,隱帝 新立,史弘肇 、楊邠 等用事,益乃厚賂邠等,陰以事中景崇 。已而益拜開封開封 尹尹 ,景崇 心不自安,諷鳳翔 將吏求己領府事。朝廷患之,拜景崇 邠州 留後留後 ,以趙暉 為鳳翔 節度使 。景崇 乃叛,盡殺侯益家屬,與趙思綰 共推李守貞 為秦王 ,隱帝 即以趙暉 討之。景 崇 西招蜀人為助,蜀兵至寶雞 ,為暉將藥元福 、李彥從 所敗。暉攻鳳翔 ,塹而圍之,數以精兵 挑戰,景崇 不出。暉乃令千人潛之城南一舍,偽為蜀兵旗幟,循南山而下,聲言蜀救兵至矣,須臾塵 起,景崇 以為然,乃令數千人潰圍而出以為應。暉設伏以待之,景崇 兵大敗,由是不敢復出。 明年,守貞 、思綰 相次皆敗,景崇 客周璨 謂景崇 曰:「公能守此者,以有河中 、京兆 也。 今皆敗矣,何所恃乎?不如降也。」景崇 曰:「誠累君等,然事急矣,吾欲為萬有一得之計可乎?吾 聞趙暉 精兵皆在城北,今使公孫輦等燒城東門偽降,吾以牙兵牙兵 擊其城北兵,脫使不成而死,猶勝於 束手也。」璨等皆然之。遲明,輦燒東門將降,而府中火起,景崇 自焚矣,輦乃降暉。 趙思綰 趙思綰 ,魏州 人也。為河中 節度使節度使 趙贊牙將牙將 。漢高祖 即位,徙贊鎮永興 ,贊入朝京師, 留思綰 兵數百人於永興 。高祖 遣王景崇 至永興 ,與齊藏珍 以兵迎回鶻 ,陰以西事屬之。 景崇 至永興 ,贊雖入朝,而其所召蜀兵已據子午谷 ,景崇 用思綰 兵擊走之。遂與思綰 俱西, 然以非己兵,懼思綰 等有二心,意欲黥其面以自隨,而難言之,乃稍微風其旨。思綰 厲聲請先黥以 率衆,齊藏珍 惡之,竊勸景崇 殺思綰 ,景崇 不聽,與俱西。 高祖 遣使者召思綰 等,是時侯益來朝,思綰 以兵從益 東歸。思綰 謂其下常彥卿 曰:「趙 公 已入人手,吾屬至,并死矣,奈何?」彥卿 曰:「事至而變,勿預言也。」益行至永興 ,永 興 副使安友規 出迎益,飲于郊亭,思綰 前曰:「兵館城東,然將士家屬皆居城中,願縱兵入城挈 其家屬。」益信之以為然。思綰 與部下入城,有州校坐於城門,思綰 歐之,奪其佩刀斬之,并斬門 者十餘人,遂閉門劫庫兵以叛。 高祖 遣郭從義 、王峻 討之,經年莫能下,而王景崇 亦叛,與思綰 俱送款於李守貞 ,守 貞 以思綰 為晉昌軍節度 使。隱帝 遣郭威 西督諸將兵,先圍守貞 於河中 。居數月,思綰 城 中食盡,殺人而食,每犒宴,殺人數百,庖宰一如羊豕。思綰 取其膽以酒吞之,語其下曰:「食膽至 千,則勇無敵矣!」 思綰 計窮,募人為地道,將走蜀,其判官陳讓能謂思綰 曰:「公比於國無嫌,但懼死而為此爾!今 國家用兵三方,勞敝不已,誠能翻然效順,率先自歸,以功補過,庶幾有生;若坐守窮城,待死而已。 」思綰 然之,乃遣教練使教練使 劉珪 詣從義乞降,而遣其將劉筠 奉表朝廷。拜思綰 鎮國軍 留後留後 , 趣使就鎮,思綰 遲留不行。蜀陰遣人招思綰 ,思綰 將奔蜀,而從義亦疑之,乃遣人白郭威 ,威命 從義圖之。從義因入城召思綰 ,趣之上道,至則擒之。思綰 問曰:「何以用刑?」告者曰:「立釘 也。」思綰 厲聲曰:「為吾告郭公,吾死未足塞責,然釘磔之醜,壯夫所恥,幸少假之。」從義許 之,父子俱斬於市。 慕容彥超 慕容彥超 ,吐谷渾 部人,漢高祖 同產弟也。甞冒姓閻氏 ,彥超 黑色胡髯,號閻崑崙 。少事唐 明宗 為軍校軍校 ,累遷刺史刺史 。唐、晉之間,歷磁、單、濮、棣四州,坐濮州 造麴受賕,法當死,漢高 祖 自太原 上章 論救,得減死,流于房州 。 主 名 名 名 文 名 地 名 地 武 名 地 名 名 名 主 主 名 名 地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地 名 名 武 名 名 名 地 地 文 武 主 地 名 地 號 名 地 名 政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號 名 名 名 名 名 主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號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主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武 名 名 名 地 武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政 主 名 名 地 主 武 文 地 主 地 节 地 2 / 4 https://taolang.club/doc/2236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17 18 19 20 21 22 23 契丹滅晉 ,漢高祖 起太原 ,彥超 自流所逃歸漢,拜鎮寧軍節度 使。杜重威 反於魏,高祖 以天 平軍節度 使高行周 為都部署都部署 以討之,以彥超 為副。彥超 與行周 謀議多不協,行周 用兵持重, 兵至城下,乆之不進。彥超 欲速進戰,而行周 不許。行周 有女嫁重威 子,彥超 揚言行周 以女 故,惜賊城而不攻,行周 大怒。高祖 聞二人不相得,懼有佗變,由是遽親征 。彥超 數以事凌辱行 周 ,行周 不能忍,見宰相宰相 涕泣,以屎塞口以自訴。高祖 知曲在彥超 ,遣人慰勞行周 ,召彥 超 責之,又遣詣行周 謝過,行周 意稍解。 是時,漢兵頓魏城 下已乆,重威 守益堅,諸將皆知未可圖,方伺其隙,而彥超 獨言可速攻,高 祖 以為然,因自督士卒急攻,死傷者萬餘人,由是不敢復言攻。後重威 出降,高祖 以行周 為天雄 軍節度 使,行周 辭不敢受,高祖 遣蘇逢吉 諭之曰:「吾當為爾徙彥超 。」行周 乃受,而彥 超 徙鎮泰寧 。 隱帝 已殺史弘肇 等,又遣人之魏殺周太祖 及王峻 等,懼事不果,召諸將入衛京師。使者至兖,彥 超 方食,釋匕箸而就道。周兵犯京師,開封尹開封尹 侯益謂隱帝 曰:「北兵之來,其家屬皆在京師,宜 閉門以挫其銳,遣其妻子 登陴以招北兵,可使解甲。」彥超 誚益曰:「益老 矣!此懦夫之計也。 」隱帝 乃遣彥超 副益,將兵于北郊。周兵至,益夜叛降于周。彥超 力戰于七里,隱帝 出勞 軍 ,太后 使人告彥超 善衛帝,彥超 大言報曰:「北兵何能為?當於陣上喝坐使歸營。」又謂隱 帝 曰:「官家宮中無事,明日可出觀臣戰。」明日隱帝 復出勞軍 ,彥超 戰敗奔兖州 ,隱帝 遇 弒于北郊。 周太祖 入立,彥超 不自安,數有所獻,太祖 報以玉帶,又賜詔書安慰之,呼彥超 為弟而不名,又 遣翰林學士翰林學士 魯崇諒 往慰諭之,彥超 心益疑懼。已而劉旻 自立于太原 ,出兵攻晉、絳,太 祖 遣王峻 用兵西方,彥超 乘間亦謀反 ,遣押衙押衙 鄭麟 至京師求入朝,太祖 知其詐,手詔許 之。彥超 復稱 管內多盜而止,又為高行周 所與書以進,其辭皆指斥周過失,若欲共反者。太祖 驗 其印文偽,以書示行周 。彥超 又遣人南結李昪 ,昪為出兵攻猿陽,為周兵所敗,而劉旻 攻晉、絳 不克,解去。太祖 乃遣侍衛步軍指揮使侍衛步軍指揮使 曹英 、客省使客省使 向訓 討之,彥超 閉城自守。 初,彥超 之反也,判官崔周度 諫曰:「魯,詩書之國也,自伯禽以來未有能霸者,然以禮義守之而 長世者多矣。今公英武,一代之豪傑也,若量力相時而動,可以保富貴終身。李河中 、安襄陽 、鎮 陽杜令公,近歲之龜鑑也。」彥超 大怒,未有以害之。已而見圍,因大括城中民貲以犒軍,前陝 州 司馬司馬 閻弘魯 懼其鞭扑,乃悉家貲以獻。彥超 以為未盡,又欲并罪周度 ,乃令周度 監括弘 魯 家。周度 謂弘魯 曰「公命之死生,繫財之多少,願無隱也。」弘魯 遣家僮與周度 斸掘搜索無 所得。彥超 又遣鄭麟 持刃迫之,弘魯 惶恐拜其妻妾,妻妾皆言無所隱。周度 入白彥超 ,彥 超 不信,下弘魯 及周度 于獄。弘魯 乳母 於泥中得金纏臂獻彥超 ,欲贖出弘魯 ,彥超 大 怒,遣軍校軍校 笞弘魯 夫婦肉爛而死,遂斬周度 于市。 是歲鎮星犯角、亢,占曰:「角、亢,鄭分,兖州 當焉。」彥超 即率軍府 將吏步出西門三十里致 祭,迎於開元寺 ,塑像以事之,日常一至,又使民家立黃幡以禳之。 彥超 為人多智詐而好聚斂,在鎮甞置庫質錢,有奸民為偽銀以質者,主吏乆之乃覺。彥超 陰教主吏 夜穴庫垣,盡徙其金帛于佗所而以盜告。彥超 即牓于市,使民自占所質以償之,民皆爭以所質物自 言,已而得質偽銀者,寘之深室,使教十餘人日夜為之,皆鐵為質而包以銀,號「鐵胎銀」。其被圍 也,勉其城守者曰:「吾有銀數千鋌,當悉以賜汝。」軍士私相謂曰:「此鐵胎爾,復何用哉!」皆不 為之用。 事 主 地 名 地 名 號 地 名 武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號 军 名 名 名 文 號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號 名 號 名 地 名 號 名 名 名 名 地 主 名 主 名 名 文 主 亲 名 名 主 名 名 主 礼 主 名 名 主 主 礼 名 地 主 主 名 號 名 文 名 名 名 地 號 名 名 法 文 名 號 名 仕 名 號 名 名 名 名 號 武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地 地 名 地 武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亲 名 名 名 武 名 名 地 名 衙 处 名 名 名 3 / 4 https://taolang.club/doc/2236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52 卷五十二 雜傳第四十 54 卷五十四 雜傳第四十二→目錄 明年五月,太祖 親征 ,城破,彥超 夫妻皆投井死,其子繼勳 率其徒五百人出奔被擒,遂滅其族。兖 州 平,太祖 詔贈閻弘魯 左驍衛大將軍左驍衛大將軍 、崔周度 祕書監祕書監 。 號 军 名 名 地 號 名 武 名 文 4 / 4 https://taolang.club/doc/2236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