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8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文档信息
 新五代史
 39 / 74
 50 段 8396 字
 318 种 724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雜傳第二十七 新五代史 39 卷三十九
[北宋]歐陽修
←38 卷三十八 宦者傳第二十六 40 卷四十 雜傳第二十八→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新五代史 / 39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
本篇关键词
纪年 文德元年[888] 1 天祐二年[905] 1 景福元年[892] 1 乾化二年[912] 1 天福二年[937] 1
開平四年[911] 1 乾符六年[879] 1 乾寧二年[895] 1
地点 滄州 10 幽州 7 河北 4
人物 守光 40 處直 37 紹威 28 仁恭 28 晉王 23 匡威 16 文禮 11 梁太祖 9
文官 節度使 6 招討使 2 尚書令 2
武官 留後 7 甲士 4 中軍使 2
其他 太祖 26 契丹 16 莊宗 14
目錄
0
1
2
3
4
5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
王鎔
王鎔 ,其先回鶻 阿布思之遺種,曰沒諾干,為鎮州 王武俊 騎將騎將 ,武俊 錄以為子,遂冒姓王
氏 。沒諾干子曰末坦活,末坦活子曰昇,昇子曰廷湊 ,廷湊 子曰元逵 ,元逵 子曰紹鼎、紹
懿 ,紹鼎子曰景崇 。自昇以上三世,常為鎮州 騎將騎將 ,自景崇 以上四世五人,皆為成德軍節
度 使。景崇 官至守太尉太尉 ,封常山郡王 ,唐中和二年[882]卒。子鎔立,年十歲。
是時,晉新有太原 ,李匡威 據幽州 ,王處存 據中山,赫連鐸 據大同,孟方立 據邢臺 ,四面
豪傑並起而交爭。鎔介於其間,而承祖父 百年之業,士馬彊而畜積富,為唐累世藩臣藩臣 。故鎔年雖
少,藉其世家以取重,四方諸鎮廢立承繼 ,有請於唐者,皆因鎔以聞。
自晉兵出山東,已破孟遷 ,取邢、洺、磁三州,景福元年[892],乃大舉擊趙,下臨城。鎔求救於李匡
威 ,匡威 來救,晉軍解去。明年,晉會王處存 攻鎔堅固、新市。晉王 與處存皆自將,而鎔未甞臨
軍,遣追風 都團練使都團練使 段亮、翦寇都團練使都團練使 馬珂 等,以兵屬匡威 而已。匡威 戰磁河 ,晉軍大
敗。明年春,晉攻天長軍 ,鎔出兵救之,敗于叱日嶺 ,晉軍遂出井陘 。鎔又求救於匡威 ,晉軍解
去。
名
名 政 地 名 武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武 名
地 名 武 主
地 名 地 名 名 名 地
亲 文
礼
名
名 名 名 主
军 文 文 名 名 名 地
地 地 地 名
1 / 8
https://taolang.club/doc/22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6
7
8
9
10
初,匡威 悅其弟匡儔之婦美而淫之,匡儔怒,及其救鎔也,誘其軍亂而自立。匡威 內慚不敢還,乃以
符印歸其弟,而將奔于京師。行至深州 ,鎔德匡威 救己,使人邀之,館于梅子園,以父事之。
匡威 客李正抱者,少游燕、趙間,每徘徊常山 ,愛之不能去。正抱、匡威 皆失國無聊,相與登城
西高閣,顧覽山川,泫然而泣,乃與匡威 謀劫而代之。因詐為忌日 ,鎔去衛從,晨詣館慰,坐
定,甲士甲士 自幕後出,持鎔兩袖,鎔曰:「吾國賴 公而存,誠無以報厚德,今日之事,是所甘心。」
因叩頭 以位與匡威 。匡威 素少鎔,以謂無能為也,因與鎔方轡詣府,將代其位。行過親事營,軍
士閉門大譟,天雨震電,暴風 拔木,屋瓦皆飛。屠者墨君和望見鎔,識之,從缺垣中躍 出,挾鎔于
馬,負之而走,亂軍擊殺匡威 、正抱,燕人皆走。匡儔雖憾其兄,而陽以大義責鎔甚急。鎔旣失燕
援,而晉軍急攻平山,劫鎔以盟,鎔遂與晉和。
其後梁太祖 下晉邢、洺、磁三州,乃為書詔鎔,使絕晉而歸梁,鎔依違不決。晉將李嗣昭 復取洺
州 ,梁太祖 擊敗嗣昭 ,嗣昭 棄洺州 走。梁獲其輜重 ,得鎔與嗣昭 書,多道梁事,太
祖 怒,因移兵常山 ,顧謂葛從周 曰:「得鎮州 以與爾,爾為我先鋒 。」從周 至臨城,中流
矢,卧輿中,梁軍大沮。梁太祖 自將傅城下,焚其南關 ,鎔懼,顧其屬曰:「事急矣!奈何?」判
官周式 ,辨士也,對曰「此難與力爭,而可以理奪也。」式與梁太祖 有舊,因請入梁軍。太祖 望
見式,罵曰:「吾常以書招鎔不來,今吾至此,而爾為說客,晚矣!且晉吾仇也,而鎔附之,吾知李嗣
昭 在城中,可使先出。」乃以所得鎔與嗣昭 書示式,式進曰:「梁欲取一鎮州 而止乎,而欲成霸
業於天下也?且霸者責人以義而不私,今天子在上,諸侯守封睦鄰,所以息爭,且休民也,昔曹公 破
袁紹,得魏將吏與紹書,悉焚之,此英雄之事乎!今梁知兵舉無名,而假嗣昭 以為辭,且王氏 五世
六公撫有此土,豈無死士,而待嗣昭 乎?」太祖 大喜,起牽式衣而撫之曰:「吾言戲耳。」因延式
於上坐,議與鎔和。鎔以子昭祚 為質,梁太祖 以女妻之。太祖 即位,封鎔趙王 。
鎔祖母 喪,諸鎮皆弔,梁使者見晉使在館,還言趙王 有二志。是時,魏博 羅紹威 卒,梁因欲盡
取河北 ,開平四年[911]冬,遣供奉官供奉官 杜廷隱 監魏博 將夏諲,以兵三千襲深、冀二州,以王景
仁 為北面行營 招討使招討使 。鎔懼,乞兵于晉。晉人擊敗景仁 於柏郷,梁遂失鎮、定,而莊宗 由此益
彊,北破幽、燕,南并魏博 ,鎔常以兵從。鎔德晉甚。明年,會莊宗 於承天軍 ,奉觴為壽,莊
宗 以鎔父友,尊禮之,酒酣為鎔歌,拔佩刀斷衣而盟,許以女妻鎔子昭誨 。
鎔為人仁而不武,未甞敢為兵先,佗兵攻趙,常藉鄰兵為救。當是時,諸鎮相弊於戰爭,而趙獨安,
樂王氏 之無事,都人士女襃衣博帶,務夸侈為嬉遊。鎔尤驕於富貴,又好左道,鍊丹藥,求長生,與
道士王若訥 留游西山,登王母 祠,使婦人維錦繡 牽持而上。每出,逾月忘歸,任其政於宦者。宦
者石希蒙與鎔同卧起。天祐十八年冬,鎔自西山宿鶻營莊,將還府,希蒙止之。宦者李弘規諫曰:
「今晉王 身自暴露以親矢石,而大王竭軍國之用為游畋之資,開城空宮,逾月不返,使一夫閉門不納
從者,大王欲何歸乎?」鎔懼,促駕,希蒙固止之。弘規怒,遣親事軍將軍將 蘇漢衡率兵擐甲露刃於帳前
曰:「軍士勞矣!願從王歸。」弘規繼而進曰:「惑王者希蒙也,請殺之以謝軍士!」鎔不荅,弘規呼
鎔甲士甲士 斬希蒙首,擲於鎔前,鎔懼,遽歸。使其子昭祚 與大將張文禮 族弘規、漢衡,收其偏將偏將 下
獄,窮究反狀,親軍親軍 皆懼。文禮 誘以為亂,夜半,親軍親軍 千餘人踰垣而入,鎔方與道士焚香受籙,
軍士斬鎔首,袖之而出,因縱火焚其宮室,遂滅王氏 之族。
鎔小子昭誨 ,年十歲,其軍士有德鎔 者,藏之穴中,亂定,髡其髮,被以僧衣,遇湖南 人李震,
匿昭誨 於茶籠中,載之湖南 ,依南嶽 為浮圖,易名 崇隱。明宗 時,昭誨 已長,思歸,而鎔故
將符習 為宣武軍節度 使,震以歸習,習表於朝。昭誨 自稱前成德軍 中軍使中軍使 以見,拜考功郎考功郎
中中 、司農少卿司農少卿 。周顯德中,猶為少府監 云。
名 名
地 名
名 地 名
名 礼
武 名
礼 名 名
异 名
名
號 名
地 主 名 名 地 军 名
號 地 名 地 营 名
主 地
名 主 號
名 名 地
主
名 名
名 號
名 主 號 主
亲 主 名 名
地 文 名 名
名 营 文 名 號
名 號 地
號 名
名
名 主 地
主
武
武 名 名 武
武 名 武
名
名 名 地
名 地 地 礼 號 名
名 地 名 地 武
文 文 衙
2 / 8
https://taolang.club/doc/22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張文禮 者,狡獪人也,鎔惑愛之,以為子,號王德明 。鎔已死,文禮 自為留後留後 。莊宗 初納之,
後知其通於梁也,遣趙故將符習 與閻寶 擊之。文禮 家鬼夜哭,野河 水變為血,游魚皆死,文
禮 懼,病疽卒。子處瑾祕喪拒守,擊敗習等。以李嗣昭 代之,嗣昭 中流矢卒,以李存進 代之,存
進 輒復戰歿,乃以符存審 為招討使招討使 ,遂破之。執文禮 妻及子處瑾、處球、處琪等,折足歸于晉。
趙人請而醢之,磔文禮 尸于市。
羅紹威
羅紹威 字端己,其先長沙 人。祖讓,北遷為魏州 貴郷人。
父弘信,為牧監 卒。文德元年[888],魏博 牙軍亂,遂殺其帥樂彥貞,立其將趙文建為留後留後 ,已而又
殺之。牙將牙將 未知所立,乃聚呼曰:「孰能為我帥者?」弘信從衆中出應曰:「我可為君等帥也。」弘
信狀貌奇怪,面色青黑,軍中異之,共立為留後留後 。唐昭宗 即位,拜弘信節度使節度使 。
梁太祖 將攻晉,乞糴于弘信,弘信不與,由是有隙。梁兵攻魏,取黎陽 、淇門 、衛縣 。戰于內
黃,魏兵五戰五敗,弘信懼,請盟,乃止。是時,梁方東攻兖、鄆,北敵晉,晉遣李存信 救朱宣 ,
假道于魏。太祖 聞,遣使語弘信曰:「晉人志在河朔,兵還滅魏矣。」弘信以為然,乃發兵擊存
信 於莘縣 ,太祖 遣葛從周 助之。梁兵擒晉王 子落落,送于魏,弘信殺之,乃與晉絕。太祖 猶
疑弘信有二心,乃以兄事弘信,常為卑辭厚幣以聘魏。魏使者至梁,太祖 北面拜而受幣 ,謂使者
曰:「六兄於我有倍年之長,吾何敢慢之。」弘信大喜,以為厚己。以故太祖 往來燕、趙之間,卒
有河北 者,魏不為之患也。弘信死,紹威 立。
紹威 好學工書,頗知屬文,聚書數萬卷,開館以延四方之士。弘信在唐,以其先長沙 人,故封長沙
郡王 ,紹威 襲父爵長沙 。紹威 新立,幽州 劉仁恭 以兵十萬攻魏,屠貝州 ,紹威 求救於
梁,大敗燕軍於內黃。明年,梁太祖 遣葛從周 會魏兵攻滄州 ,取其德州 ,遂敗燕軍於老鴉隄,紹
威 以故德梁助己。
魏博 自田承嗣 始有牙軍,牙軍歲乆益驕,至紹威 時已二百年,父子世相婚姻以自結。前帥史憲
誠 、何全皞 、韓君雄 、樂彥貞等,皆由牙軍所立,怒輒遂殺之。紹威 為人精悍明敏,通習吏事,
為政有威嚴,然其家世由牙軍所立。天祐二年[905],魏州 城中地陷 ,紹威 懼有變。已而牙校牙校 李公
佺作亂,紹威 誅之,乃間遣使告梁乞兵,欲盡誅牙軍。梁太祖 許之,為遣李思安 等攻滄州 ,召兵
於魏,紹威 因悉發魏兵以從,獨牙軍在。
紹威 子廷規娶梁女,會梁女卒,太祖 陰遣客將馬嗣勳 選良兵實輿中,以長直軍千人雜輿夫入魏,
詐為助葬,太祖 以兵繼其後。紹威 夜以奴兵 數百,會嗣勳 兵擊牙軍,并其家屬盡殺之。太祖 自
內黃馳至魏,魏兵從攻滄州 者行至歷亭 ,聞之皆反,入澶、博諸州,魏境大亂,數月,太祖 為悉
平之。牙軍死,魏兵悉叛,紹威 勢益孤,太祖 乃欲奪其地,紹威 始大悔。
是歲,太祖 復攻滄州 ,宿兵長蘆 ,紹威 饋給梁兵,自滄至魏五百里,起亭堠,供帳什物自具,梁
兵數十萬皆取足,紹威 以此重困。
昭宗 東遷洛陽 ,詔諸鎮繕理京師,紹威 營太廟成,加拜守侍中侍中 ,進封鄴王鄴王 。
太祖 圍滄州 未下,劉守光 會晉軍破梁潞州 。太祖 自長蘆 歸,過魏,疾作,卧府中,諸將莫得
見,紹威 懼太祖 終襲己,乃乘間入見曰:「今四方稱兵,為梁患者,以唐在故也;唐家天命已去,
不如早自取之。」太祖 大喜,乃急歸。太祖 即位,將都洛陽 ,紹威 取魏良材 為五鳳樓 、朝
元 前殿,浮河 而上,立之京師。太祖 嘆曰:「吾聞蕭何守關中 ,為漢起未央宮 ,豈若紹威 越
千里而為此,若神化然,功過蕭何遠矣!」賜以寶帶名馬。
名 名 名 武 號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地 地
衙 名 武
武
武 主 文
主 名 地 地
名 名
號
名 地 號 名 主 號
號 礼
號
地 名
名 地
主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主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异 名 武
名 主 名 地
名
名 號 名
號 名 军 名 號
地 地 號
名 號 名
號 地 地 名
名
號 地 名 文 文
號 地 名 地 號 地
名 號
號 號 地 名 地 建
仕 地 號 地 处 名
3 / 8
https://taolang.club/doc/22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燕王 劉守光 囚其父仁恭 ,與其兄守文有隙,紹威 馳書勸守光 等降梁。太祖 聞之笑曰:「吾常
攻燕不能下,今紹威 折簡,乃勝用兵十萬。」太祖 每有大事,多遣使者問之,紹威 時亦馳簡入
白,使者相遇道中,其事往往相合。
紹威 自以魏乆不用兵,願伐木安陽 淇門 為船,自河入洛,歲漕穀百萬石,以供京師。太祖 益以紹
威 盡忠,遣將程厚、盧凝督其役。舟未成而紹威 病,乃表言:「魏故大鎮,多外兵,願得梁一有功
重臣臨之,請以骸骨就第。」太祖 亟命其子周翰監府事,語使者曰:「亟行,語而主,為我彊飯,如
有不諱,當世世貴爾子孫。今使周翰監府事,尚冀卿復愈耳。」紹威 仕梁,累拜太師太師 兼中書令中書令 ,
卒年三十四,贈尚書令尚書令 ,謚曰貞壯。
子三人,廷規,官至司農卿司農卿 卒。周翰襲父位,乾化二年[912]八月為楊師厚 所逐,徙為宣義軍節
度 使,卒于官,年十四。周敬 代為宣義軍節度 使,年十歲,徙鎮忠武。明年,為祕書監祕書監 、駙馬都駙馬都
尉尉 、光祿卿光祿卿 。唐莊宗 時為金吾大將軍金吾大將軍 ,明宗 以為匡國軍節度 使,罷為上將軍上將軍 。晉天福二
年[937]卒,年三十二。廷規娶梁太祖 二女,一曰安陽公主 ,一曰金華公主 。周翰娶末帝 女,曰壽
春公主 ,周敬 亦娶末帝 女,曰晉安公主 。
王處直
王處直 字允明 ,京兆 萬年人也。父宗,善殖財貨,富擬王侯,為唐神策軍 吏,官至金吾大將金吾大將
軍軍 ,領興元 節度使節度使 ,子處存、處直 。
處存以父任為驍衛將軍驍衛將軍 、定州 已來制置內閑廄宮苑宮苑 等使。乾符六年[879],即拜義武軍節度 使。黃
巢 陷長安,處存感憤流涕,率鎮兵入關討賊。巢敗第功,而收城擊賊,李克用 為第一;勤王倡義,
處存為第一。乾寧二年[895],處存卒于鎮,三軍以河朔故事,推處存子郜為留後留後 ,即拜節度使節度使 ,
加檢校司空檢校司空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處直 為後院中軍 都知兵馬使都知兵馬使 。
光化三年[900],梁兵攻定州 ,郜遣處直 率兵拒之,戰于沙河 ,為梁兵所敗。兵返入城逐郜,郜出奔
晉,亂兵推處直 為留後留後 。梁兵圍之,處直 遣人告梁,請絕晉而事梁,出絹十萬匹犒軍,乃與梁
盟。梁太祖 表處直 義武軍節度 使,累封 太原王 。太祖 即位,封處直 北平王 。
其後梁 兵攻王鎔 ,鎔求救于晉,處直 亦遣人至晉,願絕梁以自效。晉兵救鎔,處直 以兵五千從,
破梁軍於柏郷。其後晉 北破燕,南取魏博 ,與梁戰河上,十餘年,處直 未甞不以兵從。
處直 好巫,而客有李應之者,妖妄人也。處直 有疾,應之以左道治之而愈,處直 益以為神,使衣
道士服,以為行營司馬營司馬 ,軍政無大小,咸取決焉。初,應之於陘邑 闌得小兒劉雲郎,養以為子,
而處直 未有子,乃以雲郎與處直 ,而紿曰:「此子生而有異。」處直 養以為子,更名曰都,甚愛
之。應之由此益橫,乃籍管內丁壯,別立新軍 ,自將之,治第博陵 坊,四面開門,皆用左道。處
直 將吏知其必為患,而莫能諫也。是時,幽州 李匡 儔假道中山以如京師,處直 伏甲城外,以備不
虞。匡儔已去,甲士甲士 入城圍應之第,執而殺之,因詣處直 請殺都,處直 不與。明日,第功行賞,
因陰疏甲士甲士 姓名,自隊長隊長 已上藏于別籍,其後因事誅之,凡二十年,無一人免者,而處直 終為都
所殺。
主 名 名 名 名 號
名 號 名
名 地 地 號
名 名
號
名 文 文
文
文 名
地 名 地 文
武 文 主 武 號 地 武
主 主 主 號
主 名 號 主
名
名 名 地 营
武 地 文 名
武 地 武 地
名 名
武 文
文 文 名 营 武
地 名 地
名 武 名
主 名 地 仕 主 號 名 主
代 名 名 名
代 名 名
名 名 名
武 地
名 名 名
军 地
名 地 名 名
武 名 名
武 武 名
4 / 8
https://taolang.club/doc/22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32
33
34
35
36
37
38
都為人狡佞多謀,處直 以為節度副使節度副使 。張文禮 弒王鎔 ,莊宗 發兵討文禮 ,處直 與左右謀曰:
「鎮,定之蔽也,文禮 雖有罪,然鎮亡定不獨存。」乃遣人請莊宗 毋發兵,莊宗 取所獲文禮 與梁蠟
書示處直 曰:「文禮 負我,師不可止。」處直 有孽子郁,當郜之亡于晉也,郁亦奔焉,晉王 以女妻
之,為新州 防禦使防禦使 。處直 見莊宗 必討文禮 ,益自疑,乃陰與郁交通,使郁北招契丹 入塞以牽晉
兵,且許召郁為嗣,都聞之不說。而定人皆言契丹 不可召,恐自貽患,處直 不聽。郁自奔晉,常恐處
直 不容,因此大喜,以為乘其隙可取之,乃以厚賂誘契丹 阿保機 。阿保機 舉國入寇,定人皆不欲契
丹 之舉,小吏和昭訓 勸都舉事,都因執處直 ,囚之西宅,自為留後留後 ,凡王氏 子孫及處直 將校殺
戮殆盡。明年正月朔旦,都拜處直 於西宅,處直 奮起揕其胸而呼曰:「逆賊!吾何負爾?」然左右無
兵,遂欲囓其鼻,都掣袖而走,處直 遂見殺。
初,有黃蛇見于碑樓,處直 以為龍,藏而祠之,又有野鵲數百,巢麥田中,處直 以為己德所致,而
定人皆知其不祥,曰:「蛇穴山澤,而處人室,鵲巢鳥,降而田居,小人竊位,而在上者失其所居之象
也。」已而處直 果被廢死。
莊宗 已敗契丹 于沙河 ,追奔 過定州 ,與都相得懽甚,以其子繼岌 娶都女,以都為義武軍節
度 使。同光二年[924],莊宗 幸鄴,都來朝,賜與鉅萬。莊宗 以繼岌 故,待都甚厚,所請無不從。
及明宗 立,頗惡都為人,而安重誨 每以法繩之,都始有異志。是時,唐兵擊契丹 ,數往來定州 ,
都供饋多闕,益不自安。和昭訓 為都謀曰:「天子新立,四方未附,其勢易離,可為自安之計。」已
而朱守殷 反於汴州 ,都遂亦反,遣人以蠟書招青、徐、岐、潞、梓五鎮,約皆舉兵,而五鎮不
應。明宗 遣王晏球 討之。都復與王郁 招契丹 為援,契丹 遣禿餒 將萬騎救都。都遣指揮使指揮使 鄭
季璘、龍泉 鎮將鎮將 杜弘壽以二千人迎契丹 ,為晏球 所敗。季璘、弘壽被執,晏球 責曰:「吾甞使
人招汝,何故不降?」弘壽對曰:「受恩 中山兩世矣,不敢有二心。」遂見殺,弘壽臨刑,神色自
若。晏球 屯軍 望都 ,與都及契丹 戰,大敗之曲陽 ,都及禿餒 得數騎遯去,閉城不復出。
初,莊宗 軍中闌得一男子,愛之,使冒姓李,名繼陶 ,養於宮中以為子。明宗即位 ,安重誨 出以
乞段徊,徊亦惡而逐之。都使人求得之。至是,紿其衆曰:「此莊宗 太子 也。」被以天子之服,使
巡城上,以示晏球 軍,軍士識者曰:「繼陶 也。」共詬之。都居城中,兵少,惟以契丹 二千人守
城,呼禿餒 為餒王,屈身事之。諸將有欲出降者,都伺察嚴密,殺戮無虛日,以故堅守經年。天成四
年[929]二月,城破,都與家屬皆自焚死,王氏 遂絕于中山。而處存有子鄴,鄴子廷胤 ,與莊宗 連外
姻,為人驍勇,自為軍校軍校 ,能與士卒同辛苦,明宗 時,歷貝、忻、密、澶、隰州刺史隰州刺史 。范延光 反
于鄴,晉高祖 以廷胤 為楊光遠 行營 中軍使中軍使 。破延光 有功,拜彰德軍節度 使。
初,處直 為都所囚,幼子威北走契丹 。契丹 謂晉高祖 曰:「吾欲使威襲其先人爵土,如何?」高
祖 對曰:「中國之法,自將校為刺史刺史 ,升團練團練 防禦而至節度使節度使 ,請送威歸中國,漸進之。」契
丹 怒曰「爾自諸侯為天子,豈有漸乎?」高祖 聞之,遽徙廷胤 鎮義武,曰:「此亦王氏 之後也。
」後徙鎮海 而卒。
劉守光
劉守光 ,深州 樂壽 人也。其父仁恭 ,事幽州 李可舉 ,能穴地為道以攻城,軍中號「劉窟
頭」。稍以功遷軍校軍校 。仁恭 為人有勇,好大言。可舉死,子匡威 惡其為人,不欲使居軍中,徙
為瀛州 景城縣令景城縣令 。瀛州 軍亂,殺刺史刺史 ,仁恭 募縣中得千人,討平之,匡威 喜,復以為將,使
戍蔚州 。戍兵 過期不得代,皆思歸,出怨言。匡威 為弟匡儔所逐,仁恭 聞亂,乃擁戍兵 攻幽
州 ,行至居庸關 ,戰敗,奔晉,晉以為壽陽 鎮將鎮將 。
名 文 名 名 號 名 名
名 號 號 名
名 名 名 主
地 武 名 號 名 政
政 名
名 政 名 名
政 主 名 武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號 政 地 军 地 名
地 號 號 名
號 名 政 地
主
名 地
號 名 名 政 政 名 武
地 武 政 名 名
仕
名 军 地 政 地 名
號 名 事 名
號 主
名 名 政
名
名 名 號
武 號 文 名
主 名 名 营 武 名 地
名 政 政 主
號 文 文 文
政 號 名 名
地
名
名 地 地 名 地 名
武 名 名
地 文 地 文 名 名
地 军 名 名 军
地 地 地 武
5 / 8
https://taolang.club/doc/22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仁恭 多智詐,善事人,事晉王 愛將蓋寓 尤謹,每對寓涕泣,自言:「居燕無罪,以讒見逐。」因道
燕虛實,陳可取之謀,晉王 益信而愛之。乾寧元年[894],晉擊破匡儔,乃以仁恭 為幽州 留後留後 ,留其
親信燕留得等十餘人監其軍,為之請命于唐,拜檢校司空檢校司空 、盧龍軍節度 使。
其後晉 攻羅弘信 ,求兵於仁恭 ,仁恭 不與,晉王 以書微責誚之,仁恭 大怒,執晉使者,殺燕
留得等以叛。晉王 自將討之,戰于安塞 ,晉王 大敗。光化元年[898],遣其子守文襲滄州 ,逐節度節度
使使 盧彥威 ,遂取滄、景、德三州。為其子請命于唐,昭宗 遲之,未即從,仁恭 怒,語唐使者曰:
「為我語天子,旌節吾自有,但要長安本色爾,何屢求而不得邪!」昭宗 卒以守文為橫海軍節
度 使。
仁恭 父子率兩鎮 兵十萬,號稱三十萬以擊魏,屠貝州 。羅紹威 求救於梁,梁遣李思安 救魏,大
敗守文於內黃,斬首 五萬。仁恭 走,梁軍追擊之,自魏至長河 ,橫尸數百里。梁軍自是連歲攻
之,破其瀛、漠二州,仁恭 懼,復附晉。
天祐三年[907],梁攻滄州 ,仁恭 調其境內凡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十已下,皆黥其面,文曰:「定霸
都 」,得二十萬人,兵糧自具,屯于瓦橋 。梁軍壁長蘆 ,深溝高壘,仁恭 不能近。滄州 被圍百
餘日,城中食盡,人自相食,析骸而爨,或丸墐土而食,死者十六七。仁恭 求救於晉,晉王 為之
攻潞州 以牽梁圍,晉破潞州 ,梁軍乃解去。
然仁恭 幸世多故,而驕於富貴,築宮大安山 ,窮極奢侈,選燕美女充其中。又與道士鍊丹藥,冀可
不死。令燕人用墐土為錢,悉斂銅錢,鑿山而藏之,已而殺其工以滅口,後人皆莫知其處。
仁恭 有愛妾羅氏,其子守光 烝之,仁恭 怒,笞守光 ,逐之。梁開平元年[907],遣李思安 攻仁
恭 ,仁恭 在大安,守光 自外將兵以入,擊走思安 ,乃自稱盧龍 節度使節度使 ,遣李小喜、元行
欽 以兵攻大安山 ,執仁恭 而幽之。其兄守文聞父且囚,即率兵討守光 ,至于盧臺,為守光 所
敗,進戰玉田 ,又敗,乃乞兵于契丹 。明年,守文將契丹 、吐渾 兵四萬人戰于雞蘇,守光 兵
敗,守文陽 為不忍,出於陣而呼其衆曰:「毋殺吾弟!」守光 將元行欽 識守文,躍馬而擒之,又
囚之於別室 ,旣而殺之。
守文將吏孫鶴、呂兖等,立守文子延祚 以距守光 ,守光 圍之百餘日,城中食盡,米㪷直錢三萬,
人相殺而食,或食墐土,馬相食其騣尾,兖等率城中饑民食以麴,號「宰務」,日殺以餉軍。乆之,延
祚 力窮,遂降。
守光 素庸愚,由此益驕,為鐵籠、鐵刷,人有過者,坐之籠中,外燎以火,或刷剔其皮膚以死,燕之
士逃禍于佗境。守光 身衣赭黃,謂其將吏曰:「我衣此而南面,可以帝天下乎?」孫鶴切諫以為不
可。梁攻趙,趙王 王鎔 求救於守光 ,孫鶴曰:「今趙無罪,而梁伐之,諸侯救趙之兵,先至者
霸,臣恐燕軍未出,而晉已先破梁矣,此不可失之時也。」守光 曰:「趙王 甞與我盟而背之,今急
乃來歸我;且兩虎方 鬪,可待之,吾當為卞莊子也。」遂不出兵。晉王 果救趙,大敗梁兵於柏郷,
進掠邢、洺,至于黎陽 。守光 聞晉空國深入梁,乃治兵 戒嚴 ,遣人以語動鎮、定曰:「燕有精兵
三十萬,率二鎮以從晉,然誰當主此盟者?」晉人患之,謀曰:「昔夫差爭黃池之會 ,而越入吳;項
羽貪伐齊之利,而漢敗楚。今吾越千里以伐人,而彊燕在其後,此腹心之患也。」乃為之班師。
名 主 名
主 名 地 武
文 地
代 名 名 名 主 名
主 地 主 地
文 名 號 名
號
地
名 衙 地 名 名
法 名 地
名
地 名
军 地 地 名 地
名 主
地 地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文
名 地 名 名 名
地 政 政 政 名
地 名 名
礼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主 名 名
名 主
政 主
名 名 军 军
事
6 / 8
https://taolang.club/doc/22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38 卷三十八 宦者傳第二十六 40 卷四十 雜傳第二十八→目錄
47
48
49
守光 以為諸鎮畏其彊,乃諷諸鎮共推尊己,於是晉王 率天德宋瑤 、振武周德威 、昭義李嗣昭 、義
武王處直 、成德王鎔 等,以墨制冊尊守光 為尚書令尚書令 、尚父。守光 又遣告于梁,請授己河北 兵馬兵馬
都統都統 ,以討鎮、定、河東 。梁遣閤門使閤門使 王瞳拜守光 河北 採訪使採訪使 。有司白守光 ,尚父受冊,用
唐冊太尉太尉 禮儀,守光 問曰:「此儀注何不郊天 ,改元?」有司曰:「此天子之禮也,尚父雖尊,乃
人臣耳。」守光 怒曰:「我為尚父,誰當帝者乎?且今天下四分五裂 ,大者稱帝,小者稱王,我以二
千里之燕,獨不能帝一方乎?」乃械梁、晉使者下獄,置斧鑕于其庭,令曰:「敢諫者死!」孫鶴進曰:
「滄州 之敗,臣蒙王不殺之恩,今日之事,不敢不諫。」守光 怒,推之伏鑕,令軍士割而啖之。鶴呼
曰:「不出百日,大兵當至!」命窒其口而醢之。守光 遂以梁乾化元年[911]八月,自號大燕皇帝 ,改元
曰應天,以王瞳、齊涉為左右相左右相 。晉遣太原 少尹少尹 李承勳 賀冊尚父,至燕,而守光 已僭號。有司
迫承勳 稱臣,承勳 不屈,以列國交聘禮 入見,守光 怒,殺之。
明年,晉遣周德威 將三萬人,會鎮、定之兵以攻燕,自祈溝關入,其澶、涿、武、順諸州皆迎降。守
光 被圍經年,累戰常敗,乃遣客將王遵化 致書于德威 曰:「予得罪于晉,迷而不復,今其病矣,
公善為我辭焉。」德威 謂遵化 曰:「大燕皇帝 尚未郊天 ,何至此邪?予受命以討僭亂,不知其佗
也。」守光 益窘,乃獻絹千匹、銀千兩、錦百段,遣其將周遵業 謂德威 曰:「吾王以情告公,富
貴成敗,人之常理;錄功宥過 ,霸者之事也。守光 去歲妄自尊崇,本不能為朱溫 下耳,豈意大國
暴師經年,幸少寬之。」德威 不許。守光 登城呼德威 曰「公三晉賢士,獨不急人之危乎?」遣人
以所乘馬易德威 馬而去,因告曰:「俟晉王 至則降。」晉王 乃自臨軍,守光 登城見晉王 ,晉
王 問將如何?守光 曰:「今日俎上肉耳,惟王所為也!」守光 有嬖者李小喜,勸其毋降,守光 因
請俟佗日。是夕,小喜叛降于晉軍。明旦,晉軍攻破其城,執仁恭 及其家族三百口。
守光 與其妻李氏 、祝氏 ,子繼珣、繼方、繼祚 等,南走滄州 ,迷失道,至燕樂界中,數日不得
食,遣其妻祝氏 乞食於田家,田家怪而詰之,祝氏 以實告,乃被擒送幽州 。晉王方大 饗軍,客將
引守光 見,晉王 戲之曰:「主人何避客之遽也?」守光 叩頭 請死,命械守光 并其父仁恭 以從
軍。軍還過趙,趙王 王鎔 會晉王 ,置酒,酒酣請曰:「願見仁恭 父子。」晉王 命破械出之,引
置下坐。飲食自若,皆無慚色。
晉王 至太原 ,仁恭 父子曳以組練,獻于太廟。守光 將死,泣曰:「臣死無恨,然教臣不降者,李
小喜也,罪人不死,臣將訴于地下。」晉王 使召小喜,小喜瞋目曰:「囚父弒兄,烝其骨肉,亦小喜
教爾邪?」晉王 怒,命先斬小喜。守光 知不免,呼曰:「王將復唐室以成霸業,何不赦臣使自
效?」其二婦從旁罵曰:「事已至此,生復何為?願先死!」乃俱死。晉王 命李存霸 執仁恭 至鴈
門 ,刺其心血以祭先王墓 ,然後斬之。
名 主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名 地
武 地 文 名 地 文 名
武 名 礼
名 词
地 名
名 主
文 地 文 名 名
名 名 礼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地 主 礼
名 名 名
法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主 主 名 主
主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地 名
名 主 名 礼 名 名
主 名 主 名 主
主 地 名 名
主
主 名
主 名 名
地 地
7 / 8
https://taolang.club/doc/22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8 / 8
https://taolang.club/doc/22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helloiac
 
金史 081 卷八十一 列傳第十九
金史 081 卷八十一 列傳第十九金史 081 卷八十一 列傳第十九
金史 081 卷八十一 列傳第十九helloiac
 
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helloiac
 
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
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
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helloiac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helloiac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helloiac
 
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
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
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helloiac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helloiac
 
北齊書 20 卷二十 列传第十二
北齊書 20 卷二十 列传第十二北齊書 20 卷二十 列传第十二
北齊書 20 卷二十 列传第十二helloiac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helloiac
 
北史 053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一
北史 053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一北史 053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一
北史 053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一helloiac
 
宋史 386 卷三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宋史 386 卷三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宋史 386 卷三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宋史 386 卷三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helloiac
 
後漢書 061 卷五十六 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
後漢書 061 卷五十六 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後漢書 061 卷五十六 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
後漢書 061 卷五十六 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helloiac
 
漢書 043 卷三十二 张耳陈馀传第二
漢書 043 卷三十二 张耳陈馀传第二漢書 043 卷三十二 张耳陈馀传第二
漢書 043 卷三十二 张耳陈馀传第二helloiac
 
遼史 074 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
遼史 074 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遼史 074 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
遼史 074 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helloiac
 
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
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
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helloiac
 
宋史 275 卷二百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四
宋史 275 卷二百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四宋史 275 卷二百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四
宋史 275 卷二百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四helloiac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helloiac
 
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helloiac
 

What's hot (20)

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明史 145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金史 081 卷八十一 列傳第十九
金史 081 卷八十一 列傳第十九金史 081 卷八十一 列傳第十九
金史 081 卷八十一 列傳第十九
 
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宋書 045 卷四十五 列傳第五
 
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
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
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新唐書 142 卷一百三十六 列傳第六十一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
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
舊唐書 062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新唐書 194 卷一百八十八 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北齊書 20 卷二十 列传第十二
北齊書 20 卷二十 列传第十二北齊書 20 卷二十 列传第十二
北齊書 20 卷二十 列传第十二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宋史 453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一十二 忠義八
 
北史 053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一
北史 053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一北史 053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一
北史 053 卷五十三 列傳第四十一
 
宋史 386 卷三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宋史 386 卷三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宋史 386 卷三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宋史 386 卷三百八十六 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後漢書 061 卷五十六 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
後漢書 061 卷五十六 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後漢書 061 卷五十六 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
後漢書 061 卷五十六 张王种陈列传第四十六
 
漢書 043 卷三十二 张耳陈馀传第二
漢書 043 卷三十二 张耳陈馀传第二漢書 043 卷三十二 张耳陈馀传第二
漢書 043 卷三十二 张耳陈馀传第二
 
遼史 074 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
遼史 074 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遼史 074 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
遼史 074 卷七十四 列傳第四
 
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
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
明史 123 卷一百二十三 列傳第十一
 
宋史 275 卷二百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四
宋史 275 卷二百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四宋史 275 卷二百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四
宋史 275 卷二百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四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宋書 057 卷五十七 列傳第十七
 

Similar to 新五代史 39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helloiac
 
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
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
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helloiac
 
漢書 052 卷四十一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
漢書 052 卷四十一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漢書 052 卷四十一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
漢書 052 卷四十一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helloiac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helloiac
 
後漢書 078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後漢書 078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後漢書 078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後漢書 078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helloiac
 
新唐書 219 卷二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藩鎮淄青橫海
新唐書 219 卷二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藩鎮淄青橫海新唐書 219 卷二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藩鎮淄青橫海
新唐書 219 卷二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藩鎮淄青橫海helloiac
 
三國志 09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
三國志 09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三國志 09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
三國志 09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helloiac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helloiac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helloiac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helloiac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helloiac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helloiac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helloiac
 
南史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三
南史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三南史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三
南史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三helloiac
 
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
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
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helloiac
 
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
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
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helloiac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helloiac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helloiac
 
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
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
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helloiac
 
宋書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索虜
宋書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索虜宋書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索虜
宋書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索虜helloiac
 

Similar to 新五代史 39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 (20)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
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
新唐書 177 卷一百七十一 列傳第九十六
 
漢書 052 卷四十一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
漢書 052 卷四十一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漢書 052 卷四十一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
漢書 052 卷四十一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後漢書 078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後漢書 078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後漢書 078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後漢書 078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
 
新唐書 219 卷二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藩鎮淄青橫海
新唐書 219 卷二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藩鎮淄青橫海新唐書 219 卷二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藩鎮淄青橫海
新唐書 219 卷二百一十三 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藩鎮淄青橫海
 
三國志 09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
三國志 09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三國志 09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
三國志 09 卷九 魏書九 諸夏侯曹傳第九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北齊書 42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四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三國志 15 卷十五 魏書十五 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舊唐書 103 卷九十九 列傳第四十九
 
南史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三
南史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三南史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三
南史 23 卷二十三 列傳第十三
 
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
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
舊唐書 148 卷一百四十四 列傳第九十四
 
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
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
新唐書 197 卷一百九十一 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
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
舊唐書 114 卷一百一十 列傳第六十
 
宋書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索虜
宋書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索虜宋書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索虜
宋書 095 卷九十五 列傳第五十五 索虜
 

More from helloiac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helloiac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helloiac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helloiac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helloiac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helloiac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helloiac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helloiac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新五代史 39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

  • 1. 文档信息  新五代史  39 / 74  50 段 8396 字  318 种 724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雜傳第二十七 新五代史 39 卷三十九 [北宋]歐陽修 ←38 卷三十八 宦者傳第二十六 40 卷四十 雜傳第二十八→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新五代史 / 39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 本篇关键词 纪年 文德元年[888] 1 天祐二年[905] 1 景福元年[892] 1 乾化二年[912] 1 天福二年[937] 1 開平四年[911] 1 乾符六年[879] 1 乾寧二年[895] 1 地点 滄州 10 幽州 7 河北 4 人物 守光 40 處直 37 紹威 28 仁恭 28 晉王 23 匡威 16 文禮 11 梁太祖 9 文官 節度使 6 招討使 2 尚書令 2 武官 留後 7 甲士 4 中軍使 2 其他 太祖 26 契丹 16 莊宗 14 目錄 0 1 2 3 4 5 卷三十九 雜傳第二十七 王鎔 王鎔 ,其先回鶻 阿布思之遺種,曰沒諾干,為鎮州 王武俊 騎將騎將 ,武俊 錄以為子,遂冒姓王 氏 。沒諾干子曰末坦活,末坦活子曰昇,昇子曰廷湊 ,廷湊 子曰元逵 ,元逵 子曰紹鼎、紹 懿 ,紹鼎子曰景崇 。自昇以上三世,常為鎮州 騎將騎將 ,自景崇 以上四世五人,皆為成德軍節 度 使。景崇 官至守太尉太尉 ,封常山郡王 ,唐中和二年[882]卒。子鎔立,年十歲。 是時,晉新有太原 ,李匡威 據幽州 ,王處存 據中山,赫連鐸 據大同,孟方立 據邢臺 ,四面 豪傑並起而交爭。鎔介於其間,而承祖父 百年之業,士馬彊而畜積富,為唐累世藩臣藩臣 。故鎔年雖 少,藉其世家以取重,四方諸鎮廢立承繼 ,有請於唐者,皆因鎔以聞。 自晉兵出山東,已破孟遷 ,取邢、洺、磁三州,景福元年[892],乃大舉擊趙,下臨城。鎔求救於李匡 威 ,匡威 來救,晉軍解去。明年,晉會王處存 攻鎔堅固、新市。晉王 與處存皆自將,而鎔未甞臨 軍,遣追風 都團練使都團練使 段亮、翦寇都團練使都團練使 馬珂 等,以兵屬匡威 而已。匡威 戰磁河 ,晉軍大 敗。明年春,晉攻天長軍 ,鎔出兵救之,敗于叱日嶺 ,晉軍遂出井陘 。鎔又求救於匡威 ,晉軍解 去。 名 名 政 地 名 武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武 名 地 名 武 主 地 名 地 名 名 名 地 亲 文 礼 名 名 名 名 主 军 文 文 名 名 名 地 地 地 地 名 1 / 8 https://taolang.club/doc/22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6 7 8 9 10 初,匡威 悅其弟匡儔之婦美而淫之,匡儔怒,及其救鎔也,誘其軍亂而自立。匡威 內慚不敢還,乃以 符印歸其弟,而將奔于京師。行至深州 ,鎔德匡威 救己,使人邀之,館于梅子園,以父事之。 匡威 客李正抱者,少游燕、趙間,每徘徊常山 ,愛之不能去。正抱、匡威 皆失國無聊,相與登城 西高閣,顧覽山川,泫然而泣,乃與匡威 謀劫而代之。因詐為忌日 ,鎔去衛從,晨詣館慰,坐 定,甲士甲士 自幕後出,持鎔兩袖,鎔曰:「吾國賴 公而存,誠無以報厚德,今日之事,是所甘心。」 因叩頭 以位與匡威 。匡威 素少鎔,以謂無能為也,因與鎔方轡詣府,將代其位。行過親事營,軍 士閉門大譟,天雨震電,暴風 拔木,屋瓦皆飛。屠者墨君和望見鎔,識之,從缺垣中躍 出,挾鎔于 馬,負之而走,亂軍擊殺匡威 、正抱,燕人皆走。匡儔雖憾其兄,而陽以大義責鎔甚急。鎔旣失燕 援,而晉軍急攻平山,劫鎔以盟,鎔遂與晉和。 其後梁太祖 下晉邢、洺、磁三州,乃為書詔鎔,使絕晉而歸梁,鎔依違不決。晉將李嗣昭 復取洺 州 ,梁太祖 擊敗嗣昭 ,嗣昭 棄洺州 走。梁獲其輜重 ,得鎔與嗣昭 書,多道梁事,太 祖 怒,因移兵常山 ,顧謂葛從周 曰:「得鎮州 以與爾,爾為我先鋒 。」從周 至臨城,中流 矢,卧輿中,梁軍大沮。梁太祖 自將傅城下,焚其南關 ,鎔懼,顧其屬曰:「事急矣!奈何?」判 官周式 ,辨士也,對曰「此難與力爭,而可以理奪也。」式與梁太祖 有舊,因請入梁軍。太祖 望 見式,罵曰:「吾常以書招鎔不來,今吾至此,而爾為說客,晚矣!且晉吾仇也,而鎔附之,吾知李嗣 昭 在城中,可使先出。」乃以所得鎔與嗣昭 書示式,式進曰:「梁欲取一鎮州 而止乎,而欲成霸 業於天下也?且霸者責人以義而不私,今天子在上,諸侯守封睦鄰,所以息爭,且休民也,昔曹公 破 袁紹,得魏將吏與紹書,悉焚之,此英雄之事乎!今梁知兵舉無名,而假嗣昭 以為辭,且王氏 五世 六公撫有此土,豈無死士,而待嗣昭 乎?」太祖 大喜,起牽式衣而撫之曰:「吾言戲耳。」因延式 於上坐,議與鎔和。鎔以子昭祚 為質,梁太祖 以女妻之。太祖 即位,封鎔趙王 。 鎔祖母 喪,諸鎮皆弔,梁使者見晉使在館,還言趙王 有二志。是時,魏博 羅紹威 卒,梁因欲盡 取河北 ,開平四年[911]冬,遣供奉官供奉官 杜廷隱 監魏博 將夏諲,以兵三千襲深、冀二州,以王景 仁 為北面行營 招討使招討使 。鎔懼,乞兵于晉。晉人擊敗景仁 於柏郷,梁遂失鎮、定,而莊宗 由此益 彊,北破幽、燕,南并魏博 ,鎔常以兵從。鎔德晉甚。明年,會莊宗 於承天軍 ,奉觴為壽,莊 宗 以鎔父友,尊禮之,酒酣為鎔歌,拔佩刀斷衣而盟,許以女妻鎔子昭誨 。 鎔為人仁而不武,未甞敢為兵先,佗兵攻趙,常藉鄰兵為救。當是時,諸鎮相弊於戰爭,而趙獨安, 樂王氏 之無事,都人士女襃衣博帶,務夸侈為嬉遊。鎔尤驕於富貴,又好左道,鍊丹藥,求長生,與 道士王若訥 留游西山,登王母 祠,使婦人維錦繡 牽持而上。每出,逾月忘歸,任其政於宦者。宦 者石希蒙與鎔同卧起。天祐十八年冬,鎔自西山宿鶻營莊,將還府,希蒙止之。宦者李弘規諫曰: 「今晉王 身自暴露以親矢石,而大王竭軍國之用為游畋之資,開城空宮,逾月不返,使一夫閉門不納 從者,大王欲何歸乎?」鎔懼,促駕,希蒙固止之。弘規怒,遣親事軍將軍將 蘇漢衡率兵擐甲露刃於帳前 曰:「軍士勞矣!願從王歸。」弘規繼而進曰:「惑王者希蒙也,請殺之以謝軍士!」鎔不荅,弘規呼 鎔甲士甲士 斬希蒙首,擲於鎔前,鎔懼,遽歸。使其子昭祚 與大將張文禮 族弘規、漢衡,收其偏將偏將 下 獄,窮究反狀,親軍親軍 皆懼。文禮 誘以為亂,夜半,親軍親軍 千餘人踰垣而入,鎔方與道士焚香受籙, 軍士斬鎔首,袖之而出,因縱火焚其宮室,遂滅王氏 之族。 鎔小子昭誨 ,年十歲,其軍士有德鎔 者,藏之穴中,亂定,髡其髮,被以僧衣,遇湖南 人李震, 匿昭誨 於茶籠中,載之湖南 ,依南嶽 為浮圖,易名 崇隱。明宗 時,昭誨 已長,思歸,而鎔故 將符習 為宣武軍節度 使,震以歸習,習表於朝。昭誨 自稱前成德軍 中軍使中軍使 以見,拜考功郎考功郎 中中 、司農少卿司農少卿 。周顯德中,猶為少府監 云。 名 名 地 名 名 地 名 名 礼 武 名 礼 名 名 异 名 名 號 名 地 主 名 名 地 军 名 號 地 名 地 营 名 主 地 名 主 號 名 名 地 主 名 名 名 號 名 主 號 主 亲 主 名 名 地 文 名 名 名 营 文 名 號 名 號 地 號 名 名 名 主 地 主 武 武 名 名 武 武 名 武 名 名 名 地 名 地 地 礼 號 名 名 地 名 地 武 文 文 衙 2 / 8 https://taolang.club/doc/22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張文禮 者,狡獪人也,鎔惑愛之,以為子,號王德明 。鎔已死,文禮 自為留後留後 。莊宗 初納之, 後知其通於梁也,遣趙故將符習 與閻寶 擊之。文禮 家鬼夜哭,野河 水變為血,游魚皆死,文 禮 懼,病疽卒。子處瑾祕喪拒守,擊敗習等。以李嗣昭 代之,嗣昭 中流矢卒,以李存進 代之,存 進 輒復戰歿,乃以符存審 為招討使招討使 ,遂破之。執文禮 妻及子處瑾、處球、處琪等,折足歸于晉。 趙人請而醢之,磔文禮 尸于市。 羅紹威 羅紹威 字端己,其先長沙 人。祖讓,北遷為魏州 貴郷人。 父弘信,為牧監 卒。文德元年[888],魏博 牙軍亂,遂殺其帥樂彥貞,立其將趙文建為留後留後 ,已而又 殺之。牙將牙將 未知所立,乃聚呼曰:「孰能為我帥者?」弘信從衆中出應曰:「我可為君等帥也。」弘 信狀貌奇怪,面色青黑,軍中異之,共立為留後留後 。唐昭宗 即位,拜弘信節度使節度使 。 梁太祖 將攻晉,乞糴于弘信,弘信不與,由是有隙。梁兵攻魏,取黎陽 、淇門 、衛縣 。戰于內 黃,魏兵五戰五敗,弘信懼,請盟,乃止。是時,梁方東攻兖、鄆,北敵晉,晉遣李存信 救朱宣 , 假道于魏。太祖 聞,遣使語弘信曰:「晉人志在河朔,兵還滅魏矣。」弘信以為然,乃發兵擊存 信 於莘縣 ,太祖 遣葛從周 助之。梁兵擒晉王 子落落,送于魏,弘信殺之,乃與晉絕。太祖 猶 疑弘信有二心,乃以兄事弘信,常為卑辭厚幣以聘魏。魏使者至梁,太祖 北面拜而受幣 ,謂使者 曰:「六兄於我有倍年之長,吾何敢慢之。」弘信大喜,以為厚己。以故太祖 往來燕、趙之間,卒 有河北 者,魏不為之患也。弘信死,紹威 立。 紹威 好學工書,頗知屬文,聚書數萬卷,開館以延四方之士。弘信在唐,以其先長沙 人,故封長沙 郡王 ,紹威 襲父爵長沙 。紹威 新立,幽州 劉仁恭 以兵十萬攻魏,屠貝州 ,紹威 求救於 梁,大敗燕軍於內黃。明年,梁太祖 遣葛從周 會魏兵攻滄州 ,取其德州 ,遂敗燕軍於老鴉隄,紹 威 以故德梁助己。 魏博 自田承嗣 始有牙軍,牙軍歲乆益驕,至紹威 時已二百年,父子世相婚姻以自結。前帥史憲 誠 、何全皞 、韓君雄 、樂彥貞等,皆由牙軍所立,怒輒遂殺之。紹威 為人精悍明敏,通習吏事, 為政有威嚴,然其家世由牙軍所立。天祐二年[905],魏州 城中地陷 ,紹威 懼有變。已而牙校牙校 李公 佺作亂,紹威 誅之,乃間遣使告梁乞兵,欲盡誅牙軍。梁太祖 許之,為遣李思安 等攻滄州 ,召兵 於魏,紹威 因悉發魏兵以從,獨牙軍在。 紹威 子廷規娶梁女,會梁女卒,太祖 陰遣客將馬嗣勳 選良兵實輿中,以長直軍千人雜輿夫入魏, 詐為助葬,太祖 以兵繼其後。紹威 夜以奴兵 數百,會嗣勳 兵擊牙軍,并其家屬盡殺之。太祖 自 內黃馳至魏,魏兵從攻滄州 者行至歷亭 ,聞之皆反,入澶、博諸州,魏境大亂,數月,太祖 為悉 平之。牙軍死,魏兵悉叛,紹威 勢益孤,太祖 乃欲奪其地,紹威 始大悔。 是歲,太祖 復攻滄州 ,宿兵長蘆 ,紹威 饋給梁兵,自滄至魏五百里,起亭堠,供帳什物自具,梁 兵數十萬皆取足,紹威 以此重困。 昭宗 東遷洛陽 ,詔諸鎮繕理京師,紹威 營太廟成,加拜守侍中侍中 ,進封鄴王鄴王 。 太祖 圍滄州 未下,劉守光 會晉軍破梁潞州 。太祖 自長蘆 歸,過魏,疾作,卧府中,諸將莫得 見,紹威 懼太祖 終襲己,乃乘間入見曰:「今四方稱兵,為梁患者,以唐在故也;唐家天命已去, 不如早自取之。」太祖 大喜,乃急歸。太祖 即位,將都洛陽 ,紹威 取魏良材 為五鳳樓 、朝 元 前殿,浮河 而上,立之京師。太祖 嘆曰:「吾聞蕭何守關中 ,為漢起未央宮 ,豈若紹威 越 千里而為此,若神化然,功過蕭何遠矣!」賜以寶帶名馬。 名 名 名 武 號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名 名 名 名 地 地 衙 名 武 武 武 主 文 主 名 地 地 名 名 號 名 地 號 名 主 號 號 礼 號 地 名 名 地 主 名 地 名 地 名 地 名 主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异 名 武 名 主 名 地 名 名 號 名 號 名 军 名 號 地 地 號 名 號 名 號 地 地 名 名 號 地 名 文 文 號 地 名 地 號 地 名 號 號 號 地 名 地 建 仕 地 號 地 处 名 3 / 8 https://taolang.club/doc/22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燕王 劉守光 囚其父仁恭 ,與其兄守文有隙,紹威 馳書勸守光 等降梁。太祖 聞之笑曰:「吾常 攻燕不能下,今紹威 折簡,乃勝用兵十萬。」太祖 每有大事,多遣使者問之,紹威 時亦馳簡入 白,使者相遇道中,其事往往相合。 紹威 自以魏乆不用兵,願伐木安陽 淇門 為船,自河入洛,歲漕穀百萬石,以供京師。太祖 益以紹 威 盡忠,遣將程厚、盧凝督其役。舟未成而紹威 病,乃表言:「魏故大鎮,多外兵,願得梁一有功 重臣臨之,請以骸骨就第。」太祖 亟命其子周翰監府事,語使者曰:「亟行,語而主,為我彊飯,如 有不諱,當世世貴爾子孫。今使周翰監府事,尚冀卿復愈耳。」紹威 仕梁,累拜太師太師 兼中書令中書令 , 卒年三十四,贈尚書令尚書令 ,謚曰貞壯。 子三人,廷規,官至司農卿司農卿 卒。周翰襲父位,乾化二年[912]八月為楊師厚 所逐,徙為宣義軍節 度 使,卒于官,年十四。周敬 代為宣義軍節度 使,年十歲,徙鎮忠武。明年,為祕書監祕書監 、駙馬都駙馬都 尉尉 、光祿卿光祿卿 。唐莊宗 時為金吾大將軍金吾大將軍 ,明宗 以為匡國軍節度 使,罷為上將軍上將軍 。晉天福二 年[937]卒,年三十二。廷規娶梁太祖 二女,一曰安陽公主 ,一曰金華公主 。周翰娶末帝 女,曰壽 春公主 ,周敬 亦娶末帝 女,曰晉安公主 。 王處直 王處直 字允明 ,京兆 萬年人也。父宗,善殖財貨,富擬王侯,為唐神策軍 吏,官至金吾大將金吾大將 軍軍 ,領興元 節度使節度使 ,子處存、處直 。 處存以父任為驍衛將軍驍衛將軍 、定州 已來制置內閑廄宮苑宮苑 等使。乾符六年[879],即拜義武軍節度 使。黃 巢 陷長安,處存感憤流涕,率鎮兵入關討賊。巢敗第功,而收城擊賊,李克用 為第一;勤王倡義, 處存為第一。乾寧二年[895],處存卒于鎮,三軍以河朔故事,推處存子郜為留後留後 ,即拜節度使節度使 , 加檢校司空檢校司空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處直 為後院中軍 都知兵馬使都知兵馬使 。 光化三年[900],梁兵攻定州 ,郜遣處直 率兵拒之,戰于沙河 ,為梁兵所敗。兵返入城逐郜,郜出奔 晉,亂兵推處直 為留後留後 。梁兵圍之,處直 遣人告梁,請絕晉而事梁,出絹十萬匹犒軍,乃與梁 盟。梁太祖 表處直 義武軍節度 使,累封 太原王 。太祖 即位,封處直 北平王 。 其後梁 兵攻王鎔 ,鎔求救于晉,處直 亦遣人至晉,願絕梁以自效。晉兵救鎔,處直 以兵五千從, 破梁軍於柏郷。其後晉 北破燕,南取魏博 ,與梁戰河上,十餘年,處直 未甞不以兵從。 處直 好巫,而客有李應之者,妖妄人也。處直 有疾,應之以左道治之而愈,處直 益以為神,使衣 道士服,以為行營司馬營司馬 ,軍政無大小,咸取決焉。初,應之於陘邑 闌得小兒劉雲郎,養以為子, 而處直 未有子,乃以雲郎與處直 ,而紿曰:「此子生而有異。」處直 養以為子,更名曰都,甚愛 之。應之由此益橫,乃籍管內丁壯,別立新軍 ,自將之,治第博陵 坊,四面開門,皆用左道。處 直 將吏知其必為患,而莫能諫也。是時,幽州 李匡 儔假道中山以如京師,處直 伏甲城外,以備不 虞。匡儔已去,甲士甲士 入城圍應之第,執而殺之,因詣處直 請殺都,處直 不與。明日,第功行賞, 因陰疏甲士甲士 姓名,自隊長隊長 已上藏于別籍,其後因事誅之,凡二十年,無一人免者,而處直 終為都 所殺。 主 名 名 名 名 號 名 號 名 名 地 地 號 名 名 號 名 文 文 文 文 名 地 名 地 文 武 文 主 武 號 地 武 主 主 主 號 主 名 號 主 名 名 名 地 营 武 地 文 名 武 地 武 地 名 名 武 文 文 文 名 营 武 地 名 地 名 武 名 主 名 地 仕 主 號 名 主 代 名 名 名 代 名 名 名 名 名 武 地 名 名 名 军 地 名 地 名 名 武 名 名 武 武 名 4 / 8 https://taolang.club/doc/22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5. 32 33 34 35 36 37 38 都為人狡佞多謀,處直 以為節度副使節度副使 。張文禮 弒王鎔 ,莊宗 發兵討文禮 ,處直 與左右謀曰: 「鎮,定之蔽也,文禮 雖有罪,然鎮亡定不獨存。」乃遣人請莊宗 毋發兵,莊宗 取所獲文禮 與梁蠟 書示處直 曰:「文禮 負我,師不可止。」處直 有孽子郁,當郜之亡于晉也,郁亦奔焉,晉王 以女妻 之,為新州 防禦使防禦使 。處直 見莊宗 必討文禮 ,益自疑,乃陰與郁交通,使郁北招契丹 入塞以牽晉 兵,且許召郁為嗣,都聞之不說。而定人皆言契丹 不可召,恐自貽患,處直 不聽。郁自奔晉,常恐處 直 不容,因此大喜,以為乘其隙可取之,乃以厚賂誘契丹 阿保機 。阿保機 舉國入寇,定人皆不欲契 丹 之舉,小吏和昭訓 勸都舉事,都因執處直 ,囚之西宅,自為留後留後 ,凡王氏 子孫及處直 將校殺 戮殆盡。明年正月朔旦,都拜處直 於西宅,處直 奮起揕其胸而呼曰:「逆賊!吾何負爾?」然左右無 兵,遂欲囓其鼻,都掣袖而走,處直 遂見殺。 初,有黃蛇見于碑樓,處直 以為龍,藏而祠之,又有野鵲數百,巢麥田中,處直 以為己德所致,而 定人皆知其不祥,曰:「蛇穴山澤,而處人室,鵲巢鳥,降而田居,小人竊位,而在上者失其所居之象 也。」已而處直 果被廢死。 莊宗 已敗契丹 于沙河 ,追奔 過定州 ,與都相得懽甚,以其子繼岌 娶都女,以都為義武軍節 度 使。同光二年[924],莊宗 幸鄴,都來朝,賜與鉅萬。莊宗 以繼岌 故,待都甚厚,所請無不從。 及明宗 立,頗惡都為人,而安重誨 每以法繩之,都始有異志。是時,唐兵擊契丹 ,數往來定州 , 都供饋多闕,益不自安。和昭訓 為都謀曰:「天子新立,四方未附,其勢易離,可為自安之計。」已 而朱守殷 反於汴州 ,都遂亦反,遣人以蠟書招青、徐、岐、潞、梓五鎮,約皆舉兵,而五鎮不 應。明宗 遣王晏球 討之。都復與王郁 招契丹 為援,契丹 遣禿餒 將萬騎救都。都遣指揮使指揮使 鄭 季璘、龍泉 鎮將鎮將 杜弘壽以二千人迎契丹 ,為晏球 所敗。季璘、弘壽被執,晏球 責曰:「吾甞使 人招汝,何故不降?」弘壽對曰:「受恩 中山兩世矣,不敢有二心。」遂見殺,弘壽臨刑,神色自 若。晏球 屯軍 望都 ,與都及契丹 戰,大敗之曲陽 ,都及禿餒 得數騎遯去,閉城不復出。 初,莊宗 軍中闌得一男子,愛之,使冒姓李,名繼陶 ,養於宮中以為子。明宗即位 ,安重誨 出以 乞段徊,徊亦惡而逐之。都使人求得之。至是,紿其衆曰:「此莊宗 太子 也。」被以天子之服,使 巡城上,以示晏球 軍,軍士識者曰:「繼陶 也。」共詬之。都居城中,兵少,惟以契丹 二千人守 城,呼禿餒 為餒王,屈身事之。諸將有欲出降者,都伺察嚴密,殺戮無虛日,以故堅守經年。天成四 年[929]二月,城破,都與家屬皆自焚死,王氏 遂絕于中山。而處存有子鄴,鄴子廷胤 ,與莊宗 連外 姻,為人驍勇,自為軍校軍校 ,能與士卒同辛苦,明宗 時,歷貝、忻、密、澶、隰州刺史隰州刺史 。范延光 反 于鄴,晉高祖 以廷胤 為楊光遠 行營 中軍使中軍使 。破延光 有功,拜彰德軍節度 使。 初,處直 為都所囚,幼子威北走契丹 。契丹 謂晉高祖 曰:「吾欲使威襲其先人爵土,如何?」高 祖 對曰:「中國之法,自將校為刺史刺史 ,升團練團練 防禦而至節度使節度使 ,請送威歸中國,漸進之。」契 丹 怒曰「爾自諸侯為天子,豈有漸乎?」高祖 聞之,遽徙廷胤 鎮義武,曰:「此亦王氏 之後也。 」後徙鎮海 而卒。 劉守光 劉守光 ,深州 樂壽 人也。其父仁恭 ,事幽州 李可舉 ,能穴地為道以攻城,軍中號「劉窟 頭」。稍以功遷軍校軍校 。仁恭 為人有勇,好大言。可舉死,子匡威 惡其為人,不欲使居軍中,徙 為瀛州 景城縣令景城縣令 。瀛州 軍亂,殺刺史刺史 ,仁恭 募縣中得千人,討平之,匡威 喜,復以為將,使 戍蔚州 。戍兵 過期不得代,皆思歸,出怨言。匡威 為弟匡儔所逐,仁恭 聞亂,乃擁戍兵 攻幽 州 ,行至居庸關 ,戰敗,奔晉,晉以為壽陽 鎮將鎮將 。 名 文 名 名 號 名 名 名 號 號 名 名 名 名 主 地 武 名 號 名 政 政 名 名 政 名 名 政 主 名 武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號 政 地 军 地 名 地 號 號 名 號 名 政 地 主 名 地 號 名 名 政 政 名 武 地 武 政 名 名 仕 名 军 地 政 地 名 號 名 事 名 號 主 名 名 政 名 名 名 號 武 號 文 名 主 名 名 营 武 名 地 名 政 政 主 號 文 文 文 政 號 名 名 地 名 名 地 地 名 地 名 武 名 名 地 文 地 文 名 名 地 军 名 名 军 地 地 地 武 5 / 8 https://taolang.club/doc/22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6.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仁恭 多智詐,善事人,事晉王 愛將蓋寓 尤謹,每對寓涕泣,自言:「居燕無罪,以讒見逐。」因道 燕虛實,陳可取之謀,晉王 益信而愛之。乾寧元年[894],晉擊破匡儔,乃以仁恭 為幽州 留後留後 ,留其 親信燕留得等十餘人監其軍,為之請命于唐,拜檢校司空檢校司空 、盧龍軍節度 使。 其後晉 攻羅弘信 ,求兵於仁恭 ,仁恭 不與,晉王 以書微責誚之,仁恭 大怒,執晉使者,殺燕 留得等以叛。晉王 自將討之,戰于安塞 ,晉王 大敗。光化元年[898],遣其子守文襲滄州 ,逐節度節度 使使 盧彥威 ,遂取滄、景、德三州。為其子請命于唐,昭宗 遲之,未即從,仁恭 怒,語唐使者曰: 「為我語天子,旌節吾自有,但要長安本色爾,何屢求而不得邪!」昭宗 卒以守文為橫海軍節 度 使。 仁恭 父子率兩鎮 兵十萬,號稱三十萬以擊魏,屠貝州 。羅紹威 求救於梁,梁遣李思安 救魏,大 敗守文於內黃,斬首 五萬。仁恭 走,梁軍追擊之,自魏至長河 ,橫尸數百里。梁軍自是連歲攻 之,破其瀛、漠二州,仁恭 懼,復附晉。 天祐三年[907],梁攻滄州 ,仁恭 調其境內凡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十已下,皆黥其面,文曰:「定霸 都 」,得二十萬人,兵糧自具,屯于瓦橋 。梁軍壁長蘆 ,深溝高壘,仁恭 不能近。滄州 被圍百 餘日,城中食盡,人自相食,析骸而爨,或丸墐土而食,死者十六七。仁恭 求救於晉,晉王 為之 攻潞州 以牽梁圍,晉破潞州 ,梁軍乃解去。 然仁恭 幸世多故,而驕於富貴,築宮大安山 ,窮極奢侈,選燕美女充其中。又與道士鍊丹藥,冀可 不死。令燕人用墐土為錢,悉斂銅錢,鑿山而藏之,已而殺其工以滅口,後人皆莫知其處。 仁恭 有愛妾羅氏,其子守光 烝之,仁恭 怒,笞守光 ,逐之。梁開平元年[907],遣李思安 攻仁 恭 ,仁恭 在大安,守光 自外將兵以入,擊走思安 ,乃自稱盧龍 節度使節度使 ,遣李小喜、元行 欽 以兵攻大安山 ,執仁恭 而幽之。其兄守文聞父且囚,即率兵討守光 ,至于盧臺,為守光 所 敗,進戰玉田 ,又敗,乃乞兵于契丹 。明年,守文將契丹 、吐渾 兵四萬人戰于雞蘇,守光 兵 敗,守文陽 為不忍,出於陣而呼其衆曰:「毋殺吾弟!」守光 將元行欽 識守文,躍馬而擒之,又 囚之於別室 ,旣而殺之。 守文將吏孫鶴、呂兖等,立守文子延祚 以距守光 ,守光 圍之百餘日,城中食盡,米㪷直錢三萬, 人相殺而食,或食墐土,馬相食其騣尾,兖等率城中饑民食以麴,號「宰務」,日殺以餉軍。乆之,延 祚 力窮,遂降。 守光 素庸愚,由此益驕,為鐵籠、鐵刷,人有過者,坐之籠中,外燎以火,或刷剔其皮膚以死,燕之 士逃禍于佗境。守光 身衣赭黃,謂其將吏曰:「我衣此而南面,可以帝天下乎?」孫鶴切諫以為不 可。梁攻趙,趙王 王鎔 求救於守光 ,孫鶴曰:「今趙無罪,而梁伐之,諸侯救趙之兵,先至者 霸,臣恐燕軍未出,而晉已先破梁矣,此不可失之時也。」守光 曰:「趙王 甞與我盟而背之,今急 乃來歸我;且兩虎方 鬪,可待之,吾當為卞莊子也。」遂不出兵。晉王 果救趙,大敗梁兵於柏郷, 進掠邢、洺,至于黎陽 。守光 聞晉空國深入梁,乃治兵 戒嚴 ,遣人以語動鎮、定曰:「燕有精兵 三十萬,率二鎮以從晉,然誰當主此盟者?」晉人患之,謀曰:「昔夫差爭黃池之會 ,而越入吳;項 羽貪伐齊之利,而漢敗楚。今吾越千里以伐人,而彊燕在其後,此腹心之患也。」乃為之班師。 名 主 名 主 名 地 武 文 地 代 名 名 名 主 名 主 地 主 地 文 名 號 名 號 地 名 衙 地 名 名 法 名 地 名 地 名 军 地 地 名 地 名 主 地 地 名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文 名 地 名 名 名 地 政 政 政 名 地 名 名 礼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主 名 名 名 主 政 主 名 名 军 军 事 6 / 8 https://taolang.club/doc/22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7.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38 卷三十八 宦者傳第二十六 40 卷四十 雜傳第二十八→目錄 47 48 49 守光 以為諸鎮畏其彊,乃諷諸鎮共推尊己,於是晉王 率天德宋瑤 、振武周德威 、昭義李嗣昭 、義 武王處直 、成德王鎔 等,以墨制冊尊守光 為尚書令尚書令 、尚父。守光 又遣告于梁,請授己河北 兵馬兵馬 都統都統 ,以討鎮、定、河東 。梁遣閤門使閤門使 王瞳拜守光 河北 採訪使採訪使 。有司白守光 ,尚父受冊,用 唐冊太尉太尉 禮儀,守光 問曰:「此儀注何不郊天 ,改元?」有司曰:「此天子之禮也,尚父雖尊,乃 人臣耳。」守光 怒曰:「我為尚父,誰當帝者乎?且今天下四分五裂 ,大者稱帝,小者稱王,我以二 千里之燕,獨不能帝一方乎?」乃械梁、晉使者下獄,置斧鑕于其庭,令曰:「敢諫者死!」孫鶴進曰: 「滄州 之敗,臣蒙王不殺之恩,今日之事,不敢不諫。」守光 怒,推之伏鑕,令軍士割而啖之。鶴呼 曰:「不出百日,大兵當至!」命窒其口而醢之。守光 遂以梁乾化元年[911]八月,自號大燕皇帝 ,改元 曰應天,以王瞳、齊涉為左右相左右相 。晉遣太原 少尹少尹 李承勳 賀冊尚父,至燕,而守光 已僭號。有司 迫承勳 稱臣,承勳 不屈,以列國交聘禮 入見,守光 怒,殺之。 明年,晉遣周德威 將三萬人,會鎮、定之兵以攻燕,自祈溝關入,其澶、涿、武、順諸州皆迎降。守 光 被圍經年,累戰常敗,乃遣客將王遵化 致書于德威 曰:「予得罪于晉,迷而不復,今其病矣, 公善為我辭焉。」德威 謂遵化 曰:「大燕皇帝 尚未郊天 ,何至此邪?予受命以討僭亂,不知其佗 也。」守光 益窘,乃獻絹千匹、銀千兩、錦百段,遣其將周遵業 謂德威 曰:「吾王以情告公,富 貴成敗,人之常理;錄功宥過 ,霸者之事也。守光 去歲妄自尊崇,本不能為朱溫 下耳,豈意大國 暴師經年,幸少寬之。」德威 不許。守光 登城呼德威 曰「公三晉賢士,獨不急人之危乎?」遣人 以所乘馬易德威 馬而去,因告曰:「俟晉王 至則降。」晉王 乃自臨軍,守光 登城見晉王 ,晉 王 問將如何?守光 曰:「今日俎上肉耳,惟王所為也!」守光 有嬖者李小喜,勸其毋降,守光 因 請俟佗日。是夕,小喜叛降于晉軍。明旦,晉軍攻破其城,執仁恭 及其家族三百口。 守光 與其妻李氏 、祝氏 ,子繼珣、繼方、繼祚 等,南走滄州 ,迷失道,至燕樂界中,數日不得 食,遣其妻祝氏 乞食於田家,田家怪而詰之,祝氏 以實告,乃被擒送幽州 。晉王方大 饗軍,客將 引守光 見,晉王 戲之曰:「主人何避客之遽也?」守光 叩頭 請死,命械守光 并其父仁恭 以從 軍。軍還過趙,趙王 王鎔 會晉王 ,置酒,酒酣請曰:「願見仁恭 父子。」晉王 命破械出之,引 置下坐。飲食自若,皆無慚色。 晉王 至太原 ,仁恭 父子曳以組練,獻于太廟。守光 將死,泣曰:「臣死無恨,然教臣不降者,李 小喜也,罪人不死,臣將訴于地下。」晉王 使召小喜,小喜瞋目曰:「囚父弒兄,烝其骨肉,亦小喜 教爾邪?」晉王 怒,命先斬小喜。守光 知不免,呼曰:「王將復唐室以成霸業,何不赦臣使自 效?」其二婦從旁罵曰:「事已至此,生復何為?願先死!」乃俱死。晉王 命李存霸 執仁恭 至鴈 門 ,刺其心血以祭先王墓 ,然後斬之。 名 主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名 地 武 地 文 名 地 文 名 武 名 礼 名 词 地 名 名 主 文 地 文 名 名 名 名 礼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地 主 礼 名 名 名 法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主 主 名 主 主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名 名 地 名 名 主 名 礼 名 名 主 名 主 名 主 主 地 名 名 主 主 名 主 名 名 地 地 7 / 8 https://taolang.club/doc/22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8.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8 / 8 https://taolang.club/doc/22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