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5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文档信息
 史记
 031 / 130
 42 段 4762 字
 149 种 257 个标注
 简体中文
世家第一 吴太伯世家 史記 031
[西漢]司馬遷
←030 书第八 平准书 032 世家第二 齐太公世家→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史記 / 031 世家第一 吴太伯世家
本篇关键词
地点 延陵 4 姑苏 3 居巢 3
人物 吴王 29 季札 17 越王 9 寿梦 8 伍子胥 6 太子 5 仲雍 5 晋定公 3
文官 太宰 6 大夫 5 邑长 1
武官 甲士 1
其他 昭王 2 文王 2 武王克殷 2
目錄
0
1
2
3
4
5
6
吴太伯世家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 ,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
昌,於是太佰、仲雍 二人乃饹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
为文王 。太伯之饹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
太伯卒,无子,弟仲雍 立,是为吴仲 雍。仲雍 卒,子季简 立。季简 卒,子叔达立。叔达卒,子
周章立。是时周武王克殷 ,求太伯、仲雍 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
仲 於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 ,列为诸侯。
周章卒,子熊遂立,熊遂卒,子柯相 立。柯相 卒,子彊鸠夷立。彊鸠夷卒,子馀桥疑吾立。馀桥疑
吾卒,子柯卢立 。柯卢卒,子周繇立。周繇卒,子屈羽立。屈羽卒,子夷吾 立。夷吾 卒,子禽处
立。禽处卒,子转立。转卒,子颇高立。颇高卒,子句卑立。是时晋献公 灭周北虞公,以开晋伐虢
也。句卑卒,子去齐立。去齐卒,子寿梦 立。寿梦 立而吴始益大,称王。
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 ,封其後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十二世而晋灭中国
之虞。中国之虞灭二世,而夷蛮之吴兴 。大凡从太伯至寿梦 十九世。
王寿梦 二年,楚之亡大夫大夫 申公巫臣怨楚将子反而饹晋,自晋使吴,教吴用兵乘车,令其子为吴行
人,吴於是始通於中国。吴伐楚。十六年,楚共王 伐吴,至衡山 。
二十五年,王寿梦 卒。寿梦 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眛,次曰季札 。季札 贤,
而寿梦 欲立之,季札 让不可,於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
名
名
號
名 名 名 名 名
事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主
名 名
事
地 名
名 文
主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1 / 5
https://taolang.club/doc/9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 ,让位季札 。季札 谢曰:「曹宣公 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
子 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
材,原附於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 ,季札 弃其室而耕,乃舍之。秋,吴伐楚,楚败我师。四
年,晋平公 初立。
十三年,王诸樊卒。有命授弟馀祭,欲传以次,必致国於季札 而止,以称先王寿梦 之意,且嘉季
札 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季札 封於延陵 ,故号曰延陵 季子。
王馀祭三年,齐相庆封 有罪,自齐来饹吴。吴予庆封 硃方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於在齐。
四年,吴使季札 聘於鲁,请观周乐。为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
怨。」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 、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
乎?」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歌郑。曰:「其细已甚,民不堪也,是其先亡
乎?」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 者,其太公 乎?国未可量也。」歌豳。曰:
「美哉,荡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 之东乎?」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
其周之旧乎?」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宽,俭而易,行以德辅,此则盟主也。」歌唐。曰:
「思深哉,其有陶唐氏 之遗风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後,谁能若是!」歌陈。曰:「国无
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
有先王之遗民也。」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 之德乎?」歌颂。曰:「至
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诎,近而不偪,远而不携,而迁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
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厎,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
德 之所同也。」见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犹有感。」见舞大武,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
此乎?」见舞韶护者,曰:「圣人之弘也,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 ,曰:「美哉,勤而
不德!非禹其谁能及之?」见舞招箾,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焘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
甚盛德 ,无以加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观。」
去鲁,遂使齐。说晏平仲 曰:「子速纳邑与政。无邑无政,乃免於难。齐国 之政将有所归;未得所
归,难未息也。」故晏子因陈桓 子以纳政与邑,是以免於栾高之难。
去齐,使於郑。见子产 ,如旧交。谓子产 曰:「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以
礼。不然,郑国将败。」去郑,適卫。说蘧瑗、史狗、史、公子荆 、公叔发、公子朝曰:「卫多君
子,未有患也。」
自卫如晋,将舍於宿,闻锺声,曰:「异哉!吾闻之,辩而不德,必加於戮。夫子获罪於君以在此,惧
犹不足,而又可以畔乎?夫子之在此,犹燕之巢于幕也。君在殡而可以乐乎?」遂去之。文子闻之,终
身不听琴瑟。
適晋,说赵文子、韩宣 子、魏献子曰:「晋国 其萃於三家乎!」将去,谓叔向曰:「吾子勉之!君
侈而多良,大夫大夫 皆富,政将在三家。吾子直,必思自免於难。」
季札 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 剑,口弗敢言。季札 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
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
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七年,楚公子围弑其王夹敖而代立,是为灵王 。十年,楚灵王 会诸侯而以伐吴之硃方,以诛齐庆
封。吴亦攻楚,取三邑而去。十一年,楚伐吴,至雩娄 。十二年,楚复来伐,次於乾谿,楚师败走。
十七年,王馀祭卒,弟馀眛立。王馀眛二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 代立焉。
葬 名 名 主
礼
名 名
主
名 名
名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地 礼
主
名
號
地
政
地
名 政
名
名 名
名
名 政
文
名 名 名
主 主
地
主
2 / 5
https://taolang.club/doc/9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四年,王馀眛卒,欲授弟季札 。季札 让,逃去。於是吴人曰:「先王有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
子。季子今逃位,则王馀眛後立。今卒,其子当代。」乃立王馀眛之子僚为王。
王僚二年,公子光伐楚,败而亡王舟。光惧,袭楚,复得王舟而还。
五年,楚之亡臣伍子胥 来饹,公子光客之。公子光者,王诸樊之子也。常以为吾父兄弟四人,当传至
季子。季子即不受国,光父 先立。即不传季子,光当立。阴纳贤士,欲以袭王僚。
八年,吴使公子光伐楚,败楚师,迎楚故太子 建母於居巢 以归。因北伐,败陈、蔡之师。九年,公
子光伐楚,拔居巢 、锺离。初,楚边邑卑梁氏 之处女与吴边邑之女争桑,二女家怒相灭,两国边邑邑
长长 闻之,怒而相攻,灭吴之边邑。吴王 怒,故遂伐楚,取两都而去。
伍子胥 之初奔吴,说吴王 僚以伐楚之利。公子光曰:「胥之父兄为僇於楚,欲自报其仇耳。未见其
利。」於是伍员 知光有他志,乃求勇士专诸,见之光。光喜,乃客伍子胥 。子胥退而耕於野,以待
专诸之事。
十二年冬,楚平王 卒。十三年春,吴欲因楚丧而伐之,使公子盖馀、烛庸以兵围楚之六、灊。使季
札 於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兵後,吴兵不得还。於是吴公子光曰:「此时不可失也。」告专
诸曰:「不索何获!我真王嗣,当立,吾欲求之。季子虽至,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
老子弱,而两公子将兵攻楚,楚绝其路。方今吴外困於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柰我何。」光曰:
「我身,子之身也。」四月丙子,光伏甲士甲士 於窟室,而谒王僚饮。王僚使兵陈於道,自王宫至光之
家,门阶户席,皆王僚之亲也,人夹持铍。公子光详为足疾,入于窟室,使专诸置匕首 於炙鱼之中以
进食。手匕首 刺王僚,铍交於匈,遂弑王僚。公子光竟代立为王,是为吴王 阖庐。阖庐乃以专诸子
为卿。
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 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
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复命,哭僚墓,复位而待。吴公子烛庸、盖馀二人将兵遇围
於楚者,闻公子光弑王僚自立,乃以其兵降楚,楚封 之於舒。
王阖庐元年,举伍子胥 为行人而与谋国事。楚诛伯州犁,其孙伯嚭亡奔吴,吴以为大夫大夫 。
三年,吴王 阖庐与子胥、伯嚭将兵伐楚,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光谋欲入郢,将军孙武曰:「民
劳,未可,待之。」四年,伐楚,取六与灊。五年,伐越,败之。六年,楚使子常囊瓦伐吴。迎而击
之,大败楚军於豫章 ,取楚之居巢 而还。
九年,吴王 阖庐请伍子胥 、孙武曰:「始子之言郢未可入,今果如何?」二子对曰:「楚将子常
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阖庐从之,悉兴师,与唐、蔡西伐楚,至於汉
水 。楚亦发兵拒吴,夹水陈。吴王 阖庐弟夫欲战,阖庐弗许。夫曰:「王已属臣兵,兵以利为
上,尚何待焉?」遂以其部五千人袭冒楚,楚兵大败,走。於是吴王 遂纵兵追之。比至郢,五战,楚
五败。楚昭王 亡出郢,奔郧。郧公弟欲弑昭王 ,昭王 与郧公饹随。而吴兵遂入郢。子胥、伯嚭
鞭平王 之尸以报父雠。
十年春,越闻吴王 之在郢,国空,乃伐吴。吴使别兵击越。楚告急秦,秦遣兵救楚击吴,吴师败。阖
庐弟夫见秦越交败吴,吴王 留楚不去,夫亡归吴而自立为吴王 。阖庐闻之,乃引兵归,攻夫
。夫败奔楚。楚昭王 乃得以九月复入郢,而封夫於堂谿,为堂谿氏。十一年,吴王 使太
子 夫差伐楚,取番。楚恐而去郢徙鄀。
十五年,孔子相鲁。
名 名
名
名
主 地
地 名
文 主
名 主
名 名
主
名
武
军
军 主
礼
名
名 文
主
地 地
主 名
地 主
主
主 號 號
主
主
主 主
主 主
主
3 / 5
https://taolang.club/doc/9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十九年夏,吴伐越,越王 句践迎击之槜李 。越使死士挑战 ,三行造吴师,呼,自刭。吴师观之,越
因伐吴,败之姑苏 ,伤吴王 阖庐指,军卻七里。吴王 病伤而死。阖庐使立太子 夫差,谓曰:「尔而
忘句践杀汝父乎?」对曰:「不敢!」三年,乃报越。
王夫差元年,以大夫大夫 伯嚭为太宰太宰 。习战射,常以报越为志。二年,吴王 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
椒 ,报姑苏 也。越王 句践乃以甲兵五千人栖於会稽 ,使大夫大夫 种因吴太宰太宰 嚭而行成,请委国为
臣妾。吴王 将许之,伍子胥 谏曰:「昔有过氏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帝相 。帝相 之妃后缗方
娠,逃於有仍而生少康。少康为有仍牧正牧正 。有过又欲杀少康,少康奔有虞 。有虞 思夏德,於是妻
之以二女而邑之於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後遂收夏众,抚其官职。使人诱之,遂灭有过氏,复禹之
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有过之彊,而句践大於少康。今不因此而灭之,又将宽之,不亦难
乎!且句践为人能辛苦,今不灭,後必悔之。」吴王 不听,听太宰太宰 嚭,卒许越 平,与盟而罢
兵 去。
七年,吴王夫差 闻齐景公 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子胥谏曰:「越王 句践食不重
味,衣不重采,吊死问疾 ,且欲有所用其众。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越在腹心疾而王不先,而务
齐,不亦谬乎!」吴王 不听,遂北伐齐,败齐师於艾陵 。至缯,召鲁哀公 而徵百牢。季康子 使子
贡 以周礼说 太宰太宰 嚭,乃得止。因留略 地於齐鲁 之南。九年,为驺伐鲁,,至与鲁盟乃去。十
年,因伐齐而归。十一年,复北伐齐。
越王 句践率其众以朝吴,厚献遗之,吴王 喜。唯子胥惧,曰:「是弃吴也。」谏曰:「越在腹心,
今得志於齐,犹石田 ,无所用。且盘庚之诰 有颠越勿遗,商之以兴。」吴王 不听,使子胥於齐,
子胥属其子於齐鲍氏 ,还报吴王 。吴王 闻之,大怒,赐子胥属镂之剑以死。将死,曰:「树吾墓
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
齐鲍氏 弑齐悼公 。吴王 闻之,哭於军门 外三日,乃从海上攻齐。齐人败吴,吴王 乃引兵归。
十三年,吴召鲁、卫之君会於橐皋 。
十四年春,吴王 北会诸侯於黄池 ,欲霸中国以全周室。六月子,越王 句践伐吴。乙酉,越五千人
与吴战。丙戌,虏吴太子 友。丁亥,入吴。吴人告败於王夫差,夫差恶其闻也。或泄其语,吴
王 怒,斩七人於幕下。七月辛丑,吴王 与晋定公 争长。吴王 曰:「於周室我为长。」晋定
公 曰:「於姬姓我为伯。」赵鞅 怒,将伐吴,乃长晋定公 。吴王 已盟,与晋别,欲伐宋。太太
宰宰 嚭曰:「可胜而不能居也。」乃引兵归国。国亡太子 ,内空,王居外久,士皆罢敝,於是乃使厚
币以与越平。
十五年,齐田常杀简公 。
十八年,越益彊。越王 句践率兵伐败吴师於笠泽 。楚灭陈。
二十年,越王 句践复伐吴。二十一年,遂围吴。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败吴。越王 句践欲迁吴王
夫差 於甬东,予百家居之。吴王 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
遂自刭死。越王 灭吴,诛太宰太宰 嚭,以为不忠,而归。
太史公太史公 曰: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
与荆蛮句吴兄弟也。延陵 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 也!
太伯作吴,高让雄图。周章受国,别封於虞。寿梦初霸,始用兵车 。三子递立,延陵 不居。光既篡
位,是称阖闾。王僚见杀,贼由专诸。夫差轻越,取败姑苏 。甬东之耻,空惭伍胥。
主 地 军
地 主 主 主
文 文 主
地 地 主 地 文 文
主 名 主 主
文 代 代
主 文 名
军
名 主 主
葬
主 名 主 名
名 作 文 名 地
主 主
名 法 主
名 主 主
名 主 主 营 主
地
主 地 主
主
主 主 主 主
主 名 主 主
文 主
主
主 地
主 主
名 主
主 文
文
地 名
军 地
地
4 / 5
https://taolang.club/doc/9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030 书第八 平准书 032 世家第二 齐太公世家→目錄
5 / 5
https://taolang.club/doc/9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漢書 093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漢書 093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漢書 093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漢書 093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helloiac
 
史記 048 世家第十八 陈涉世家
史記 048 世家第十八 陈涉世家史記 048 世家第十八 陈涉世家
史記 048 世家第十八 陈涉世家helloiac
 
魏書 009 卷七下 高祖紀第七 下
魏書 009 卷七下 高祖紀第七 下魏書 009 卷七下 高祖紀第七 下
魏書 009 卷七下 高祖紀第七 下helloiac
 
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
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
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helloiac
 
北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
北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北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
北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helloiac
 
晉書 003 卷三 帝紀第三
晉書 003 卷三 帝紀第三晉書 003 卷三 帝紀第三
晉書 003 卷三 帝紀第三helloiac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helloiac
 
魏書 006 卷五 高宗紀第五
魏書 006 卷五 高宗紀第五魏書 006 卷五 高宗紀第五
魏書 006 卷五 高宗紀第五helloiac
 
魏書 013 卷十一 廢出三帝紀第十一
魏書 013 卷十一 廢出三帝紀第十一魏書 013 卷十一 廢出三帝紀第十一
魏書 013 卷十一 廢出三帝紀第十一helloiac
 
元史 046 卷四十六 本紀第四十六 順帝九
元史 046 卷四十六 本紀第四十六 順帝九元史 046 卷四十六 本紀第四十六 順帝九
元史 046 卷四十六 本紀第四十六 順帝九helloiac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helloiac
 
史記 075 列传第十五 孟尝君列传
史記 075 列传第十五 孟尝君列传史記 075 列传第十五 孟尝君列传
史記 075 列传第十五 孟尝君列传helloiac
 
魏書 086 卷八十一 列傳第六十九
魏書 086 卷八十一 列傳第六十九魏書 086 卷八十一 列傳第六十九
魏書 086 卷八十一 列傳第六十九helloiac
 
史記 078 列传第十八 春申君列传
史記 078 列传第十八 春申君列传史記 078 列传第十八 春申君列传
史記 078 列传第十八 春申君列传helloiac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helloiac
 
漢書 053 卷四十二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
漢書 053 卷四十二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漢書 053 卷四十二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
漢書 053 卷四十二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helloiac
 
漢書 081 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
漢書 081 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漢書 081 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
漢書 081 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helloiac
 
南齊書 04 卷四 本紀第四 鬱林王
南齊書 04 卷四 本紀第四 鬱林王南齊書 04 卷四 本紀第四 鬱林王
南齊書 04 卷四 本紀第四 鬱林王helloiac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helloiac
 
北齊書 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
北齊書 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北齊書 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
北齊書 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helloiac
 

What's hot (20)

漢書 093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漢書 093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漢書 093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漢書 093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
 
史記 048 世家第十八 陈涉世家
史記 048 世家第十八 陈涉世家史記 048 世家第十八 陈涉世家
史記 048 世家第十八 陈涉世家
 
魏書 009 卷七下 高祖紀第七 下
魏書 009 卷七下 高祖紀第七 下魏書 009 卷七下 高祖紀第七 下
魏書 009 卷七下 高祖紀第七 下
 
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
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
舊五代史 127 卷一百二十七 周書十八 列傳第七
 
北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
北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北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
北史 073 卷七十三 列傳第六十一
 
晉書 003 卷三 帝紀第三
晉書 003 卷三 帝紀第三晉書 003 卷三 帝紀第三
晉書 003 卷三 帝紀第三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魏書 006 卷五 高宗紀第五
魏書 006 卷五 高宗紀第五魏書 006 卷五 高宗紀第五
魏書 006 卷五 高宗紀第五
 
魏書 013 卷十一 廢出三帝紀第十一
魏書 013 卷十一 廢出三帝紀第十一魏書 013 卷十一 廢出三帝紀第十一
魏書 013 卷十一 廢出三帝紀第十一
 
元史 046 卷四十六 本紀第四十六 順帝九
元史 046 卷四十六 本紀第四十六 順帝九元史 046 卷四十六 本紀第四十六 順帝九
元史 046 卷四十六 本紀第四十六 順帝九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史記 075 列传第十五 孟尝君列传
史記 075 列传第十五 孟尝君列传史記 075 列传第十五 孟尝君列传
史記 075 列传第十五 孟尝君列传
 
魏書 086 卷八十一 列傳第六十九
魏書 086 卷八十一 列傳第六十九魏書 086 卷八十一 列傳第六十九
魏書 086 卷八十一 列傳第六十九
 
史記 078 列传第十八 春申君列传
史記 078 列传第十八 春申君列传史記 078 列传第十八 春申君列传
史記 078 列传第十八 春申君列传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漢書 053 卷四十二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
漢書 053 卷四十二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漢書 053 卷四十二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
漢書 053 卷四十二 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
 
漢書 081 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
漢書 081 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漢書 081 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
漢書 081 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
 
南齊書 04 卷四 本紀第四 鬱林王
南齊書 04 卷四 本紀第四 鬱林王南齊書 04 卷四 本紀第四 鬱林王
南齊書 04 卷四 本紀第四 鬱林王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北齊書 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
北齊書 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北齊書 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
北齊書 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
 

Similar to 史記 031 世家第一 吴太伯世家

史記 066 列传第六 伍子胥列传
史記 066 列传第六 伍子胥列传史記 066 列传第六 伍子胥列传
史記 066 列传第六 伍子胥列传helloiac
 
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
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
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helloiac
 
周書 30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
周書 30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周書 30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
周書 30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helloiac
 
漢書 047 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第六
漢書 047 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第六漢書 047 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第六
漢書 047 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第六helloiac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helloiac
 
後漢書 036 卷三十二 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
後漢書 036 卷三十二 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後漢書 036 卷三十二 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
後漢書 036 卷三十二 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helloiac
 
漢書 004 卷三 高后纪第三
漢書 004 卷三 高后纪第三漢書 004 卷三 高后纪第三
漢書 004 卷三 高后纪第三helloiac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helloiac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helloiac
 
舊唐書 063 卷五十九 列傳第九
舊唐書 063 卷五十九 列傳第九舊唐書 063 卷五十九 列傳第九
舊唐書 063 卷五十九 列傳第九helloiac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helloiac
 
史記 101 列传第四十一 袁盎晁错列传
史記 101 列传第四十一 袁盎晁错列传史記 101 列传第四十一 袁盎晁错列传
史記 101 列传第四十一 袁盎晁错列传helloiac
 
北齊書 39 卷三十九 列传第三十一 崔季舒 祖珽
北齊書 39 卷三十九 列传第三十一 崔季舒 祖珽北齊書 39 卷三十九 列传第三十一 崔季舒 祖珽
北齊書 39 卷三十九 列传第三十一 崔季舒 祖珽helloiac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helloiac
 
北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八十 恩幸
北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八十 恩幸北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八十 恩幸
北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八十 恩幸helloiac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helloiac
 
南齊書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十三
南齊書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十三南齊書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十三
南齊書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十三helloiac
 
史記 011 本纪第十一 孝景本纪
史記 011 本纪第十一 孝景本纪史記 011 本纪第十一 孝景本纪
史記 011 本纪第十一 孝景本纪helloiac
 
史記 035 世家第五 管蔡世家
史記 035 世家第五 管蔡世家史記 035 世家第五 管蔡世家
史記 035 世家第五 管蔡世家helloiac
 
北齊書 11 卷十一 列传第三 文襄六王
北齊書 11 卷十一 列传第三 文襄六王北齊書 11 卷十一 列传第三 文襄六王
北齊書 11 卷十一 列传第三 文襄六王helloiac
 

Similar to 史記 031 世家第一 吴太伯世家 (20)

史記 066 列传第六 伍子胥列传
史記 066 列传第六 伍子胥列传史記 066 列传第六 伍子胥列传
史記 066 列传第六 伍子胥列传
 
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
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
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
 
周書 30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
周書 30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周書 30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
周書 30 卷三十 列傳第二十二
 
漢書 047 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第六
漢書 047 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第六漢書 047 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第六
漢書 047 卷三十六 楚元王传第六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北史 0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後漢書 036 卷三十二 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
後漢書 036 卷三十二 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後漢書 036 卷三十二 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
後漢書 036 卷三十二 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
 
漢書 004 卷三 高后纪第三
漢書 004 卷三 高后纪第三漢書 004 卷三 高后纪第三
漢書 004 卷三 高后纪第三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新唐書 164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八十三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漢書 075 卷六十三 武五子传第三十三
 
舊唐書 063 卷五十九 列傳第九
舊唐書 063 卷五十九 列傳第九舊唐書 063 卷五十九 列傳第九
舊唐書 063 卷五十九 列傳第九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北史 061 卷六十一 列傳第四十九
 
史記 101 列传第四十一 袁盎晁错列传
史記 101 列传第四十一 袁盎晁错列传史記 101 列传第四十一 袁盎晁错列传
史記 101 列传第四十一 袁盎晁错列传
 
北齊書 39 卷三十九 列传第三十一 崔季舒 祖珽
北齊書 39 卷三十九 列传第三十一 崔季舒 祖珽北齊書 39 卷三十九 列传第三十一 崔季舒 祖珽
北齊書 39 卷三十九 列传第三十一 崔季舒 祖珽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陳書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八 文學
 
北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八十 恩幸
北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八十 恩幸北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八十 恩幸
北史 092 卷九十二 列傳第八十 恩幸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南齊書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十三
南齊書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十三南齊書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十三
南齊書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十三
 
史記 011 本纪第十一 孝景本纪
史記 011 本纪第十一 孝景本纪史記 011 本纪第十一 孝景本纪
史記 011 本纪第十一 孝景本纪
 
史記 035 世家第五 管蔡世家
史記 035 世家第五 管蔡世家史記 035 世家第五 管蔡世家
史記 035 世家第五 管蔡世家
 
北齊書 11 卷十一 列传第三 文襄六王
北齊書 11 卷十一 列传第三 文襄六王北齊書 11 卷十一 列传第三 文襄六王
北齊書 11 卷十一 列传第三 文襄六王
 

More from helloiac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helloiac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helloiac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helloiac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helloiac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helloiac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helloiac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史記 031 世家第一 吴太伯世家

  • 1. 文档信息  史记  031 / 130  42 段 4762 字  149 种 257 个标注  简体中文 世家第一 吴太伯世家 史記 031 [西漢]司馬遷 ←030 书第八 平准书 032 世家第二 齐太公世家→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史記 / 031 世家第一 吴太伯世家 本篇关键词 地点 延陵 4 姑苏 3 居巢 3 人物 吴王 29 季札 17 越王 9 寿梦 8 伍子胥 6 太子 5 仲雍 5 晋定公 3 文官 太宰 6 大夫 5 邑长 1 武官 甲士 1 其他 昭王 2 文王 2 武王克殷 2 目錄 0 1 2 3 4 5 6 吴太伯世家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 ,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 昌,於是太佰、仲雍 二人乃饹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 为文王 。太伯之饹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 太伯卒,无子,弟仲雍 立,是为吴仲 雍。仲雍 卒,子季简 立。季简 卒,子叔达立。叔达卒,子 周章立。是时周武王克殷 ,求太伯、仲雍 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 仲 於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 ,列为诸侯。 周章卒,子熊遂立,熊遂卒,子柯相 立。柯相 卒,子彊鸠夷立。彊鸠夷卒,子馀桥疑吾立。馀桥疑 吾卒,子柯卢立 。柯卢卒,子周繇立。周繇卒,子屈羽立。屈羽卒,子夷吾 立。夷吾 卒,子禽处 立。禽处卒,子转立。转卒,子颇高立。颇高卒,子句卑立。是时晋献公 灭周北虞公,以开晋伐虢 也。句卑卒,子去齐立。去齐卒,子寿梦 立。寿梦 立而吴始益大,称王。 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 ,封其後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十二世而晋灭中国 之虞。中国之虞灭二世,而夷蛮之吴兴 。大凡从太伯至寿梦 十九世。 王寿梦 二年,楚之亡大夫大夫 申公巫臣怨楚将子反而饹晋,自晋使吴,教吴用兵乘车,令其子为吴行 人,吴於是始通於中国。吴伐楚。十六年,楚共王 伐吴,至衡山 。 二十五年,王寿梦 卒。寿梦 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眛,次曰季札 。季札 贤, 而寿梦 欲立之,季札 让不可,於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 名 名 號 名 名 名 名 名 事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主 名 名 事 地 名 名 文 主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1 / 5 https://taolang.club/doc/9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 ,让位季札 。季札 谢曰:「曹宣公 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 子 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 材,原附於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 ,季札 弃其室而耕,乃舍之。秋,吴伐楚,楚败我师。四 年,晋平公 初立。 十三年,王诸樊卒。有命授弟馀祭,欲传以次,必致国於季札 而止,以称先王寿梦 之意,且嘉季 札 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季札 封於延陵 ,故号曰延陵 季子。 王馀祭三年,齐相庆封 有罪,自齐来饹吴。吴予庆封 硃方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於在齐。 四年,吴使季札 聘於鲁,请观周乐。为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 怨。」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 、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 乎?」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歌郑。曰:「其细已甚,民不堪也,是其先亡 乎?」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 者,其太公 乎?国未可量也。」歌豳。曰: 「美哉,荡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 之东乎?」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 其周之旧乎?」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宽,俭而易,行以德辅,此则盟主也。」歌唐。曰: 「思深哉,其有陶唐氏 之遗风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後,谁能若是!」歌陈。曰:「国无 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 有先王之遗民也。」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 之德乎?」歌颂。曰:「至 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诎,近而不偪,远而不携,而迁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 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厎,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 德 之所同也。」见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犹有感。」见舞大武,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 此乎?」见舞韶护者,曰:「圣人之弘也,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 ,曰:「美哉,勤而 不德!非禹其谁能及之?」见舞招箾,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焘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 甚盛德 ,无以加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观。」 去鲁,遂使齐。说晏平仲 曰:「子速纳邑与政。无邑无政,乃免於难。齐国 之政将有所归;未得所 归,难未息也。」故晏子因陈桓 子以纳政与邑,是以免於栾高之难。 去齐,使於郑。见子产 ,如旧交。谓子产 曰:「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以 礼。不然,郑国将败。」去郑,適卫。说蘧瑗、史狗、史、公子荆 、公叔发、公子朝曰:「卫多君 子,未有患也。」 自卫如晋,将舍於宿,闻锺声,曰:「异哉!吾闻之,辩而不德,必加於戮。夫子获罪於君以在此,惧 犹不足,而又可以畔乎?夫子之在此,犹燕之巢于幕也。君在殡而可以乐乎?」遂去之。文子闻之,终 身不听琴瑟。 適晋,说赵文子、韩宣 子、魏献子曰:「晋国 其萃於三家乎!」将去,谓叔向曰:「吾子勉之!君 侈而多良,大夫大夫 皆富,政将在三家。吾子直,必思自免於难。」 季札 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 剑,口弗敢言。季札 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 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 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七年,楚公子围弑其王夹敖而代立,是为灵王 。十年,楚灵王 会诸侯而以伐吴之硃方,以诛齐庆 封。吴亦攻楚,取三邑而去。十一年,楚伐吴,至雩娄 。十二年,楚复来伐,次於乾谿,楚师败走。 十七年,王馀祭卒,弟馀眛立。王馀眛二年,楚公子弃疾弑其君灵王 代立焉。 葬 名 名 主 礼 名 名 主 名 名 名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地 礼 主 名 號 地 政 地 名 政 名 名 名 名 名 政 文 名 名 名 主 主 地 主 2 / 5 https://taolang.club/doc/9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四年,王馀眛卒,欲授弟季札 。季札 让,逃去。於是吴人曰:「先王有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 子。季子今逃位,则王馀眛後立。今卒,其子当代。」乃立王馀眛之子僚为王。 王僚二年,公子光伐楚,败而亡王舟。光惧,袭楚,复得王舟而还。 五年,楚之亡臣伍子胥 来饹,公子光客之。公子光者,王诸樊之子也。常以为吾父兄弟四人,当传至 季子。季子即不受国,光父 先立。即不传季子,光当立。阴纳贤士,欲以袭王僚。 八年,吴使公子光伐楚,败楚师,迎楚故太子 建母於居巢 以归。因北伐,败陈、蔡之师。九年,公 子光伐楚,拔居巢 、锺离。初,楚边邑卑梁氏 之处女与吴边邑之女争桑,二女家怒相灭,两国边邑邑 长长 闻之,怒而相攻,灭吴之边邑。吴王 怒,故遂伐楚,取两都而去。 伍子胥 之初奔吴,说吴王 僚以伐楚之利。公子光曰:「胥之父兄为僇於楚,欲自报其仇耳。未见其 利。」於是伍员 知光有他志,乃求勇士专诸,见之光。光喜,乃客伍子胥 。子胥退而耕於野,以待 专诸之事。 十二年冬,楚平王 卒。十三年春,吴欲因楚丧而伐之,使公子盖馀、烛庸以兵围楚之六、灊。使季 札 於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兵後,吴兵不得还。於是吴公子光曰:「此时不可失也。」告专 诸曰:「不索何获!我真王嗣,当立,吾欲求之。季子虽至,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 老子弱,而两公子将兵攻楚,楚绝其路。方今吴外困於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柰我何。」光曰: 「我身,子之身也。」四月丙子,光伏甲士甲士 於窟室,而谒王僚饮。王僚使兵陈於道,自王宫至光之 家,门阶户席,皆王僚之亲也,人夹持铍。公子光详为足疾,入于窟室,使专诸置匕首 於炙鱼之中以 进食。手匕首 刺王僚,铍交於匈,遂弑王僚。公子光竟代立为王,是为吴王 阖庐。阖庐乃以专诸子 为卿。 季子至,曰:「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 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 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复命,哭僚墓,复位而待。吴公子烛庸、盖馀二人将兵遇围 於楚者,闻公子光弑王僚自立,乃以其兵降楚,楚封 之於舒。 王阖庐元年,举伍子胥 为行人而与谋国事。楚诛伯州犁,其孙伯嚭亡奔吴,吴以为大夫大夫 。 三年,吴王 阖庐与子胥、伯嚭将兵伐楚,拔舒,杀吴亡将二公子。光谋欲入郢,将军孙武曰:「民 劳,未可,待之。」四年,伐楚,取六与灊。五年,伐越,败之。六年,楚使子常囊瓦伐吴。迎而击 之,大败楚军於豫章 ,取楚之居巢 而还。 九年,吴王 阖庐请伍子胥 、孙武曰:「始子之言郢未可入,今果如何?」二子对曰:「楚将子常 贪,而唐、蔡皆怨之。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阖庐从之,悉兴师,与唐、蔡西伐楚,至於汉 水 。楚亦发兵拒吴,夹水陈。吴王 阖庐弟夫欲战,阖庐弗许。夫曰:「王已属臣兵,兵以利为 上,尚何待焉?」遂以其部五千人袭冒楚,楚兵大败,走。於是吴王 遂纵兵追之。比至郢,五战,楚 五败。楚昭王 亡出郢,奔郧。郧公弟欲弑昭王 ,昭王 与郧公饹随。而吴兵遂入郢。子胥、伯嚭 鞭平王 之尸以报父雠。 十年春,越闻吴王 之在郢,国空,乃伐吴。吴使别兵击越。楚告急秦,秦遣兵救楚击吴,吴师败。阖 庐弟夫见秦越交败吴,吴王 留楚不去,夫亡归吴而自立为吴王 。阖庐闻之,乃引兵归,攻夫 。夫败奔楚。楚昭王 乃得以九月复入郢,而封夫於堂谿,为堂谿氏。十一年,吴王 使太 子 夫差伐楚,取番。楚恐而去郢徙鄀。 十五年,孔子相鲁。 名 名 名 名 主 地 地 名 文 主 名 主 名 名 主 名 武 军 军 主 礼 名 名 文 主 地 地 主 名 地 主 主 主 號 號 主 主 主 主 主 主 主 3 / 5 https://taolang.club/doc/9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十九年夏,吴伐越,越王 句践迎击之槜李 。越使死士挑战 ,三行造吴师,呼,自刭。吴师观之,越 因伐吴,败之姑苏 ,伤吴王 阖庐指,军卻七里。吴王 病伤而死。阖庐使立太子 夫差,谓曰:「尔而 忘句践杀汝父乎?」对曰:「不敢!」三年,乃报越。 王夫差元年,以大夫大夫 伯嚭为太宰太宰 。习战射,常以报越为志。二年,吴王 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 椒 ,报姑苏 也。越王 句践乃以甲兵五千人栖於会稽 ,使大夫大夫 种因吴太宰太宰 嚭而行成,请委国为 臣妾。吴王 将许之,伍子胥 谏曰:「昔有过氏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帝相 。帝相 之妃后缗方 娠,逃於有仍而生少康。少康为有仍牧正牧正 。有过又欲杀少康,少康奔有虞 。有虞 思夏德,於是妻 之以二女而邑之於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後遂收夏众,抚其官职。使人诱之,遂灭有过氏,复禹之 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今吴不如有过之彊,而句践大於少康。今不因此而灭之,又将宽之,不亦难 乎!且句践为人能辛苦,今不灭,後必悔之。」吴王 不听,听太宰太宰 嚭,卒许越 平,与盟而罢 兵 去。 七年,吴王夫差 闻齐景公 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子胥谏曰:「越王 句践食不重 味,衣不重采,吊死问疾 ,且欲有所用其众。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越在腹心疾而王不先,而务 齐,不亦谬乎!」吴王 不听,遂北伐齐,败齐师於艾陵 。至缯,召鲁哀公 而徵百牢。季康子 使子 贡 以周礼说 太宰太宰 嚭,乃得止。因留略 地於齐鲁 之南。九年,为驺伐鲁,,至与鲁盟乃去。十 年,因伐齐而归。十一年,复北伐齐。 越王 句践率其众以朝吴,厚献遗之,吴王 喜。唯子胥惧,曰:「是弃吴也。」谏曰:「越在腹心, 今得志於齐,犹石田 ,无所用。且盘庚之诰 有颠越勿遗,商之以兴。」吴王 不听,使子胥於齐, 子胥属其子於齐鲍氏 ,还报吴王 。吴王 闻之,大怒,赐子胥属镂之剑以死。将死,曰:「树吾墓 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 齐鲍氏 弑齐悼公 。吴王 闻之,哭於军门 外三日,乃从海上攻齐。齐人败吴,吴王 乃引兵归。 十三年,吴召鲁、卫之君会於橐皋 。 十四年春,吴王 北会诸侯於黄池 ,欲霸中国以全周室。六月子,越王 句践伐吴。乙酉,越五千人 与吴战。丙戌,虏吴太子 友。丁亥,入吴。吴人告败於王夫差,夫差恶其闻也。或泄其语,吴 王 怒,斩七人於幕下。七月辛丑,吴王 与晋定公 争长。吴王 曰:「於周室我为长。」晋定 公 曰:「於姬姓我为伯。」赵鞅 怒,将伐吴,乃长晋定公 。吴王 已盟,与晋别,欲伐宋。太太 宰宰 嚭曰:「可胜而不能居也。」乃引兵归国。国亡太子 ,内空,王居外久,士皆罢敝,於是乃使厚 币以与越平。 十五年,齐田常杀简公 。 十八年,越益彊。越王 句践率兵伐败吴师於笠泽 。楚灭陈。 二十年,越王 句践复伐吴。二十一年,遂围吴。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败吴。越王 句践欲迁吴王 夫差 於甬东,予百家居之。吴王 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 遂自刭死。越王 灭吴,诛太宰太宰 嚭,以为不忠,而归。 太史公太史公 曰: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 与荆蛮句吴兄弟也。延陵 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 也! 太伯作吴,高让雄图。周章受国,别封於虞。寿梦初霸,始用兵车 。三子递立,延陵 不居。光既篡 位,是称阖闾。王僚见杀,贼由专诸。夫差轻越,取败姑苏 。甬东之耻,空惭伍胥。 主 地 军 地 主 主 主 文 文 主 地 地 主 地 文 文 主 名 主 主 文 代 代 主 文 名 军 名 主 主 葬 主 名 主 名 名 作 文 名 地 主 主 名 法 主 名 主 主 名 主 主 营 主 地 主 地 主 主 主 主 主 主 主 名 主 主 文 主 主 主 地 主 主 名 主 主 文 文 地 名 军 地 地 4 / 5 https://taolang.club/doc/9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5.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030 书第八 平准书 032 世家第二 齐太公世家→目錄 5 / 5 https://taolang.club/doc/9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