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5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文档信息
 北齐书
 25 / 50
 32 段 4023 字
 253 种 362 个标注
 简体中文
列传第十七 北齊書 25 卷二十五
[唐]李百藥
←24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六 26 卷二十六 列传第十八→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北齊書 / 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天统元年[565] 2 天统二年[566] 2 河清二年[563] 1 河清元年[562] 1 兴和四年[542] 1
皇建元年[560] 1 河清三年[564] 1
地点 武平 4 天保 4 晋阳 4 京师 3 室韦 3
人物 文帝 5 侯景 4 元贞 4 罗辰 3 葛荣 3
文官 侍中 6 尚书 3 州刺史 3 丞相 3 尚书右仆射 2
武官 都督 5 仪同三司 4 骠骑大将军 3
其他 高祖 20 行台 7 显祖 6
目錄
0
1
2
3
4
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
张纂 张亮 张耀 赵起 徐远 王峻 王纮
张纂,字徽纂,代郡 平城 人也。父烈,桑乾太守太守 。纂初事尔朱荣 ,又为尔朱兆都督都督 长史长史 。为
兆使于高祖 ,遂被顾识。高祖 举义山 东,刘诞 据相州 拒守,时纂亦在其中。高祖 攻而拔之,
以纂参丞相丞相 军事军事 。
纂性便僻,左右出内,稍见亲待,仍补行台郎中行台郎中 。高祖 启减国封,分赏文武,纂随例封寿张
伯 。魏武帝 末,高祖 赴洛,以赵郡公 琛为行台 ,守晋阳 ,以纂为右丞右丞 。转相府功曹参府功曹参
军军 事,除右光禄大夫光禄大夫 。使于茹茹,以衔命称旨。历中外、丞相丞相 二府 从事中郎从事中郎 。邙山之役 ,大
获俘虏,高祖令纂部送京师 ,魏帝赐绢五百匹,封武安县伯 。复为高祖 行台右丞行台右丞 ,从征玉壁。大大
军将军将 还山东 ,行达晋州 ,忽值寒雨,士卒饥冻,至有死者。州以边禁不听入城。于时纂为别使,
遇见,辄令开门内之,分寄民家,给其火食,多所全济 。高祖 闻而善之。
纂事高祖 二十馀岁,传通教令,甚见亲赏。世宗嗣位,侯景 作乱颍川 ,招引西魏 。以纂为南道行
台 ,与诸将率讨之。还,除瀛州刺史瀛州刺史 。会世宗入为太子 少傅。
后与平原王 段孝先、行台 尚书尚书 辛术 等攻围 东楚,仍拔广陵 、泾州 数城,斩贼帅东方白额。
授仪同三司仪同三司 ,监筑长城 大使,领步骑数千镇防北境。还,迁护军将军护军将军 ,寻卒。
地 地 文 名 武 文
號 號 地 名 地 號
文 文
文 號
主 主 號 主 衙 地 文
武 武 文 衙 武 事
地 主 號 文
文 地 地
名 號
號 名 地 地
衙 文 主
主 衙 文 名 军 地 地
武 地 武
1 / 5
https://taolang.club/doc/2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张亮,字伯德,西河 隰城 人也。少有干用。初事尔朱兆,拜平远将军平远将军 。以功封隰城县伯 ,邑五百
户。高祖 讨兆于晋阳 ,兆奔秀容 。兆左右皆密通诚款,唯亮独无启疏。及兆败,窜于穷山,令亮
及仓头陈山 提斩己首以降,皆不忍,兆乃自缢于树。伯德伏尸 而哭。高祖 嘉叹之。授丞相府参相府参
军军 事,渐见亲待,委以书记书记 之任。天平 中,为世宗行台郎中行台郎中 ,典七兵七兵 事。虽为台郎台郎 ,而常
在高祖 左右。迁行台右丞行台右丞 。
高仲密之叛也,与大司马大司马 斛律金守河阳 。周文帝 于上流放火船烧河桥 。亮乃备小艇百馀艘,皆载
长锁,锁头施钉。火船将至,即驰小艇,以钉钉之,引锁向岸,火船不得及桥。桥之获全,亮之计也。
武定 初,拜太中大夫太中大夫 。薛琡尝梦亮于山上持丝,以告亮,且占之曰:「山上丝 ,幽字也。君其
为幽州 乎?」数月,亮出为幽州刺史幽州刺史 。属侯景 叛,除平南将军平南将军 、梁州刺史梁州刺史 。寻加都督都督 扬、颍
等十一州诸军事州诸军事 ,兼行台 殿中尚书殿中尚书 ,转都督都督 二豫、扬、颍等八州军事军事 、征西大将军征西大将军 、豫州刺豫州刺
史史 、尚书右仆射尚书右仆射 、西南道行台 。攻梁江 夏、颍阳 等七城,皆下之。
亮性质直,勤力强济,深为高祖 、世宗所信,委以腹心之任。然少风格,好财利,久在左右,不能廉
洁,及历诸州,咸有黩货之闻。武定 末,征拜侍中侍中 、汾州 大中正大中正 。天保 初,授光禄勋光禄勋 ,加骠骠
骑大将军骑大将军 、仪同三司仪同三司 ,别封安定县男 ,转中领军中领军 。寻卒于位,赠司空司空 公。
张耀,字灵光,上谷 昌平人也。父凤,晋州长史州长史 。耀少而贞谨,颇晓史职史职 。
解褐给事中给事中 ,转司徒司徒 水曹行参军曹行参军 。义旗建,高祖 擢为中军 大都督大都督 韩轨 府长史府长史 。及轨除
瀛、冀二州刺史州刺史 ,又以耀为轨谘议参军。后为御史御史 所劾,州府僚佐僚佐 及轨左右以赃罪挂网者百有馀
人,唯耀清白独免。征为丞相府丞相府 仓曹仓曹 。
显祖 嗣事,迁相府掾府掾 。天保 初,赐爵都亭都亭 乡男,摄仓、库二曹事。诸有赐给,常使耀典之。转秘秘
书丞书丞 ,迁尚书右丞尚书右丞 。显祖 曾因近出,令耀居守。帝夜还,耀不时开门,勒兵严备。帝驻跸门外久
之,催迫甚急。耀以夜深,真伪难辩,须火至面识,门乃可开,于是独出见帝。帝笑曰:「卿欲学郅君
章也?」乃使耀前开门,然后入,深嗟赏之,赐以锦采。出为南青州刺史南青州刺史 ,未之任。肃宗 辅政,累
迁秘书监 。
耀历事累世,奉职恪勤,咸见亲待,未尝有过。每得禄赐,散之宗族 。性节俭率素,车服饮食,取给
而已。好读《春秋》,月一遍,时人比之贾梁道。赵彦深 尝谓耀曰:「君研寻《左氏 》,岂求服
虔、杜预 之纰缪邪?」耀曰:「何为其然乎?《左氏 》之书,备叙言事,恶者可以自戒,善者可以
庶几。故厉己温习 ,非欲诋诃古人之得失也。」天统元年[565],世祖 临朝,耀奏事,遇暴疾,仆于
御前。
帝下座临视,呼数声不应。帝泣曰:「岂失我良臣也!」旬日卒,时年六十三。
诏称耀忠贞平直,温恭 廉慎。赠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 、尚书右仆射尚书右仆射 、燕州刺史燕州刺史 ,谥曰贞简。
赵起,字兴洛,广平人也。父达,幽州 录事参军录事参军 。起性沉谨有干用。义旗建,高祖 以段荣 为定州定州
刺史刺史 ,以起为荣典签典签 ,除奉车都尉奉车都尉 。天平 中,征为相府骑曹骑曹 ,累加中散大夫中散大夫 。世宗嗣事,出
为建州刺史建州刺史 ,累迁侍中侍中 。起,高祖 世频为相府骑兵 二局,典知兵马十有馀年。至显祖 即阼之
后,起罢州还阙,虽历位九卿九卿 、侍中侍中 ,常以本官监兵马,出内驱使,居腹心之寄,与二张相亚。出
为西兖州刺史兖州刺史 ,纠劾禁止,岁馀,以无验获免。河清二年[563],征还晋阳 。三年,又加祠部尚书祠部尚书 、
开府。
天统初,转太常卿 ,食琅邪郡 干。二年,除沧州刺史沧州刺史 ,加六州都督州都督 。武平 中,卒于官。
地 地 武 主
號 地 地
地 葬 號
武 文 地 文 文 文
號 文
武 地 主 地
地 文 政
地 文 名 武 文 武
文 衙 武 武 文 武
文 文 衙 地 地
號
地 文 地 文 地 武
武 武 主 武 文
地 文 文
文 文 武 號 营 武 名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號 文 地 文
文 文 號
文 號
衙
礼
名 名
地 名
名 礼
名 武 文 文
地 武 號 名
文 武 武 地 文 武
文 文 號 营 號
文 文
文 地 文
艺 地 文 武 地
2 / 5
https://taolang.club/doc/2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徐远,字彦遐,广宁 石门 人也。其先出自广平 。曾祖定,为云中军将中军将 、平朔戍主戍主 ,因家于朔。
远少习吏事,郡辟功曹功曹 。未几,与太守太守 率户赴义 旗,署防城都督防城都督 ,除癭陶县令县令 。高祖 以远闲
习书计,命为丞相丞相 骑兵参军骑兵参军 事,常征伐 ,克济军务军务 ,深为高祖 所知。累历巨鹿 、陈留 二郡郡
太守太守 。天保 初,为御史御史 所劾,遇赦免,沉废二年。显祖 以远勋旧,特用为领军领军 府长史府长史 ,累
迁东徐州刺史东徐州刺史 ,入为太中大夫太中大夫 。河清 初,加卫将军卫将军 。二年,除使持节、都督都督 东楚州诸军事州诸军事 、
东楚州刺史州刺史 。天统二年[566],授仪同三司仪同三司 、卫尉卫尉 。四年,加开府、右光禄大夫光禄大夫 。武平 初卒。
远为治慕宽和,有恩惠。至东楚,其年冬,邑郭大火,城民 亡产业,远躬自赴救,对之流涕,仍为经
营,皆得安立。长子世荣,中书舍人中书舍人 、黄门侍郎黄门侍郎 。
王峻,字峦嵩,灵丘 人也。明悟有干略。高祖 以为相府墨曹参军,坐事去官。
久之,显祖 为仪同开府,引为城局参军。累迁恒州 大中正大中正 、世宗相府外兵参军外兵参军 。
随诸军平淮阴 ,赐爵北平县男 。除营州刺史营州刺史 。营州 地接边城,贼数为民患。峻至州,远设斥斥
候候 ,广置疑兵,每有贼发,常出其不意 要击之,贼不敢发,合境获安。
先是刺史刺史 陆士茂诈杀室韦 八百馀人,因此朝贡遂绝。至是,峻分命将士,要其行路,室韦 果至,
大破之,虏其首帅而还。因厚加恩礼,放遣之。室韦 遂献诚款,朝贡不绝,峻有力焉。初,茹茹主
庵罗辰 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
未几,庵罗辰 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获其名王郁久闾豆拔提等数十人,送于京师 。
庵罗辰 于此遁走。帝甚嘉之。迁秘书监 。
废帝 即位,除洛州刺史洛州刺史 、河阳道 行台左丞行台左丞 。皇建中 ,诏于洛州 西界掘长堑三百里,置城戍以
防间谍。河清元年[562],征拜祠部尚书祠部尚书 。诏诣晋阳 检校检校 兵马,俄而还邺,转太仆卿太仆卿 。及车驾巡
幸,常与吏部尚书吏部尚书 尉瑾辅皇太子 、诸亲王 同知同知 后事 。仍赐食梁郡 干,迁侍中侍中 ,除都官尚都官尚
书书 。及周师寇逼,诏峻以本官与东安王 娄睿、武兴王 普等自邺率众赴河阳 御之。车驾幸洛阳 ,
以悬瓠 为周人所据,复诏峻为南道行台 ,与娄睿率军南讨。未至,周师弃城走,仍使慰辑永、郢二
州。四年春,还京师 。坐违格私度禁物并盗截军粮,有司依格处斩,家口配没。特诏决鞭一百,除
名 配甲坊,蠲其家口。会赦免,停废私门。天统二年[566],授骠骑大将军骠骑大将军 、仪同三司仪同三司 ,寻加开
府。武平 初,除侍中侍中 。四年卒。赠司空司空 公。
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也,为小部酋帅。父基,颇读书,有智略。初从葛荣 反,荣授基济北
王 、宁州刺史州刺史 。后葛荣 破,而基据城不下,尔朱荣 遣使喻之,然后始降。荣后以为府从事中从事中
郎郎 ,令率众镇磨川。荣死,纥豆陵步藩虏基归河西 ,后逃归尔朱兆。高祖 平兆,以基为都督都督 ,
除义宁太守义宁太守 。基先于葛荣 军与周文帝 相知,及文帝 据有关中 ,高祖 遣基与长史长史 侯景 同同
使使 于周文帝 ,文帝 留基不遣。基后逃归,除冀州长史州长史 ,后行肆州 事。元象初,累迁南益
州 、北豫州刺史北豫州刺史 。所历皆好聚敛,然性和直,吏民不甚患之。兴和四年[542]冬为奴所害,时年六十
五。赠征东将军征东将军 、吏部尚书吏部尚书 、定州刺史定州刺史 。
纮少好弓马,善骑射善骑射 ,颇爱文学文学 。性机敏,应对便捷。年十三,见扬州刺史扬州刺史 太原 郭元贞 ,元
贞 抚其背曰:「汝读何书?」对曰:「诵《孝经 》。」曰:「《孝经 》云何?」曰:「在上不
骄,为下不乱。」元贞 曰:「吾作刺史刺史 ,岂其骄乎?」纮曰:「公虽不骄,君子防未萌,亦愿留
意。」元贞 称善。年十五,随父在北豫州 ,行台 侯景 与人论掩衣法为当左为当右。尚书尚书 敬显
俊 曰:「孔子云:『微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 矣』以此言之,右衽 为是。」纮进曰:「国家龙飞朔
野,雄步中原 ,五帝异仪,三王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景奇 其早慧,赐以名马。
地 地 地 武 武
武 文 葬 武 文 號
文 武 军 文 號 地 地
文 地 文 號 武 文
文 文 地 武 武 文
文 武 文 武 地
军
文 文
地 號
號 地 文 武
地 主 文 地
武 词
文 地 地
地
名
名 地
名 衙
主 文 地 文 地 地
文 地 文 文
文 主 主 文 葬 地 文
文 主 主 地 地
地 衙
地
法 武 武
地 文 文
名
主 文 名 名
武 地 號 武
文 名 主 主 地 號 文 名
文 主 主 文 地
地 文
武 文 文
文 文 文 地 名
名 作 作
名 文
名 地 衙 名 文
名 名 词 衣
地 名
3 / 5
https://taolang.club/doc/2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24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六 26 卷二十六 列传第十八→目錄
28
29
30
31
32
兴和 中,世宗召为库直,除奉朝请奉朝请 。世宗暴崩 ,纮冒刃捍御,以忠节赐爵平春县男 ,赉帛七百
段、绫锦五十匹、钱三万并金带骏马,仍除晋阳令晋阳令 。天保 初,加宁远将军宁远将军 ,颇为显祖 所知待。帝
尝与左右饮酒,曰:「快哉大乐。」纮对曰:「亦有大乐,亦有大苦。」帝曰:「何为大苦?」纮曰:
「长夜荒饮不寤,亡国破家,身死名灭,所谓大苦。」帝默然。后责纮曰:「尔与纥奚舍乐同事我兄,
舍乐死,尔何为不死?」纮曰:「君亡臣死,自是常节,但贼竖力薄斫轻,故臣不死。」帝使燕子献反
缚纮,长广王 捉头,帝手刃将下,纮曰:「杨遵 彦、崔季舒 逃走避 难,位至仆射仆射 、尚书尚书 ,冒
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帝投刃于地曰:「王师王师 罗不得杀。」遂舍之。
乾明元年,昭帝 作相,补中外府功曹参军府功曹参军 事。皇建元年[560],进爵义阳县子 。河清三年[564],与诸
将征突厥 ,加骠骑大将军骠骑大将军 。天统元年[565],除给事黄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 ,加射声校尉射声校尉 ,四迁散骑常侍散骑常侍 。武
平 初,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 。纮上言:「突厥 与宇文男来女往,必当相与影响,南北寇边。宜选九州劲
勇强弩,多据要 险之地。伏愿陛下哀忠念旧,爱孤恤寡,矜愚嘉善 ,舍过记功,敦骨肉之情,广宽
仁之路,思尧、舜之风,慕禹、汤之德,克己复礼 ,以成美化,天下幸甚。」
五年,陈人寇淮南 ,诏令群官共议御捍。封辅相请出讨击。纮曰:「官军频经失利,人情骚动,若复
兴兵极武,出顿江淮 ,恐北狄 西寇,乘我之弊,倾国而来,则世事去矣。莫若薄赋省徭,息民养
士,使朝廷协睦,遐迩归心,征之以仁义,鼓之以道德,天下皆当肃清,岂直伪陈而已!」高阿那肱谓
众人曰:「从王武卫 者南席。」众皆同焉。寻兼侍中侍中 ,聘于周。使还即正,未几而卒。纮好著述,
作《鉴诫》二十四篇,颇有文义。
史臣曰:张纂等并趋事霸朝,申其功用,皆有齐之良臣也。伯德之恸哭伏尸 ,灵光之拒关驻跸,有古
人风焉。
赞曰:纂、亮、耀、起,徐远、纮、峻,奉日高升,凌风远振。树死拒关,终明信顺。
地 文 葬 主
文 地 武 號
主 名 名 地 文 文
文
主 武 主
地 武 文 武 文
地 武 地
军 地
词
地
地 政
地 文
葬
4 / 5
https://taolang.club/doc/2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5 / 5
https://taolang.club/doc/2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梁書 36 卷三十六 列傳第三十
梁書 36 卷三十六 列傳第三十梁書 36 卷三十六 列傳第三十
梁書 36 卷三十六 列傳第三十helloiac
 
魏書 031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
魏書 031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魏書 031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
魏書 031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helloiac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helloiac
 
南齊書 53 卷五十三 列傳第三十四 良政
南齊書 53 卷五十三 列傳第三十四 良政南齊書 53 卷五十三 列傳第三十四 良政
南齊書 53 卷五十三 列傳第三十四 良政helloiac
 
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
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
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helloiac
 
陳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十
陳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十陳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十
陳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十helloiac
 
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
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
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helloiac
 
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
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
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helloiac
 
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helloiac
 
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
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
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helloiac
 
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
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
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helloiac
 
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helloiac
 
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helloiac
 
北齊書 33 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五
北齊書 33 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五北齊書 33 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五
北齊書 33 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五helloiac
 
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
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
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helloiac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helloiac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helloiac
 
南齊書 16 卷十六 志第八 百官
南齊書 16 卷十六 志第八 百官南齊書 16 卷十六 志第八 百官
南齊書 16 卷十六 志第八 百官helloiac
 
梁書 03 卷三 本紀第三 武帝下
梁書 03 卷三 本紀第三 武帝下梁書 03 卷三 本紀第三 武帝下
梁書 03 卷三 本紀第三 武帝下helloiac
 
北齊書 17 卷十七 列传第九
北齊書 17 卷十七 列传第九北齊書 17 卷十七 列传第九
北齊書 17 卷十七 列传第九helloiac
 

What's hot (20)

梁書 36 卷三十六 列傳第三十
梁書 36 卷三十六 列傳第三十梁書 36 卷三十六 列傳第三十
梁書 36 卷三十六 列傳第三十
 
魏書 031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
魏書 031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魏書 031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
魏書 031 卷二十六 列傳第十四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魏書 063 卷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楊播
 
南齊書 53 卷五十三 列傳第三十四 良政
南齊書 53 卷五十三 列傳第三十四 良政南齊書 53 卷五十三 列傳第三十四 良政
南齊書 53 卷五十三 列傳第三十四 良政
 
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
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
陳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三
 
陳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十
陳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十陳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十
陳書 16 卷十六 列傳第十
 
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
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
新五代史 27 卷二十七 唐臣傳第十五
 
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
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
北齊書 19 卷十九 列传第十一
 
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
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
梁書 09 卷九 列傳第三
 
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
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
北史 096 卷九十六 列傳第八十四
 
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舊唐書 086 卷八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
 
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魏書 094 卷八十八 列傳良吏第七十六
 
北齊書 33 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五
北齊書 33 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五北齊書 33 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五
北齊書 33 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五
 
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
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
北齊書 13 卷十三 列传第五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南齊書 16 卷十六 志第八 百官
南齊書 16 卷十六 志第八 百官南齊書 16 卷十六 志第八 百官
南齊書 16 卷十六 志第八 百官
 
梁書 03 卷三 本紀第三 武帝下
梁書 03 卷三 本紀第三 武帝下梁書 03 卷三 本紀第三 武帝下
梁書 03 卷三 本紀第三 武帝下
 
北齊書 17 卷十七 列传第九
北齊書 17 卷十七 列传第九北齊書 17 卷十七 列传第九
北齊書 17 卷十七 列传第九
 

Similar to 北齊書 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

明史 214 卷二百一十四 列傳第一百〇二
明史 214 卷二百一十四 列傳第一百〇二明史 214 卷二百一十四 列傳第一百〇二
明史 214 卷二百一十四 列傳第一百〇二helloiac
 
周書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
周書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周書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
周書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helloiac
 
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helloiac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helloiac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helloiac
 
北齊書 05 卷五 帝纪第五 废帝
北齊書 05 卷五 帝纪第五 废帝北齊書 05 卷五 帝纪第五 废帝
北齊書 05 卷五 帝纪第五 废帝helloiac
 
後漢書 028 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
後漢書 028 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後漢書 028 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
後漢書 028 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helloiac
 
梁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二十一
梁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二十一梁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二十一
梁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二十一helloiac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helloiac
 
魏書 068 卷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一
魏書 068 卷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一魏書 068 卷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一
魏書 068 卷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一helloiac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helloiac
 
宋書 039 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九 百官上
宋書 039 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九 百官上宋書 039 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九 百官上
宋書 039 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九 百官上helloiac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helloiac
 
周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一
周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一周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一
周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一helloiac
 
隋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
隋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隋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
隋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helloiac
 
宋書 043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
宋書 043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宋書 043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
宋書 043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helloiac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helloiac
 
魏書 050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魏書 050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魏書 050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魏書 050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helloiac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helloiac
 
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
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
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helloiac
 

Similar to 北齊書 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 (20)

明史 214 卷二百一十四 列傳第一百〇二
明史 214 卷二百一十四 列傳第一百〇二明史 214 卷二百一十四 列傳第一百〇二
明史 214 卷二百一十四 列傳第一百〇二
 
周書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
周書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周書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
周書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五
 
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陳書 21 卷二十一 列傳第十五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新唐書 153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七十二
 
北齊書 05 卷五 帝纪第五 废帝
北齊書 05 卷五 帝纪第五 废帝北齊書 05 卷五 帝纪第五 废帝
北齊書 05 卷五 帝纪第五 废帝
 
後漢書 028 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
後漢書 028 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後漢書 028 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
後漢書 028 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
 
梁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二十一
梁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二十一梁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二十一
梁書 27 卷二十七 列傳第二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周書 19 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
 
魏書 068 卷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一
魏書 068 卷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一魏書 068 卷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一
魏書 068 卷六十三 列傳第五十一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北齊書 43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五
 
宋書 039 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九 百官上
宋書 039 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九 百官上宋書 039 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九 百官上
宋書 039 卷三十九 志第二十九 百官上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梁書 41 卷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五
 
周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一
周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一周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一
周書 29 卷二十九 列傳第二十一
 
隋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
隋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隋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
隋書 39 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
 
宋書 043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
宋書 043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宋書 043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
宋書 043 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魏書 050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魏書 050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魏書 050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魏書 050 卷四十五 列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45 卷四十五 雜傳第三十三
 
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
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
新五代史 30 卷三十 漢臣傳第十八
 

More from helloiac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helloiac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helloiac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helloiac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helloiac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helloiac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helloiac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北齊書 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

  • 1. 文档信息  北齐书  25 / 50  32 段 4023 字  253 种 362 个标注  简体中文 列传第十七 北齊書 25 卷二十五 [唐]李百藥 ←24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六 26 卷二十六 列传第十八→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北齊書 / 2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天统元年[565] 2 天统二年[566] 2 河清二年[563] 1 河清元年[562] 1 兴和四年[542] 1 皇建元年[560] 1 河清三年[564] 1 地点 武平 4 天保 4 晋阳 4 京师 3 室韦 3 人物 文帝 5 侯景 4 元贞 4 罗辰 3 葛荣 3 文官 侍中 6 尚书 3 州刺史 3 丞相 3 尚书右仆射 2 武官 都督 5 仪同三司 4 骠骑大将军 3 其他 高祖 20 行台 7 显祖 6 目錄 0 1 2 3 4 5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七 张纂 张亮 张耀 赵起 徐远 王峻 王纮 张纂,字徽纂,代郡 平城 人也。父烈,桑乾太守太守 。纂初事尔朱荣 ,又为尔朱兆都督都督 长史长史 。为 兆使于高祖 ,遂被顾识。高祖 举义山 东,刘诞 据相州 拒守,时纂亦在其中。高祖 攻而拔之, 以纂参丞相丞相 军事军事 。 纂性便僻,左右出内,稍见亲待,仍补行台郎中行台郎中 。高祖 启减国封,分赏文武,纂随例封寿张 伯 。魏武帝 末,高祖 赴洛,以赵郡公 琛为行台 ,守晋阳 ,以纂为右丞右丞 。转相府功曹参府功曹参 军军 事,除右光禄大夫光禄大夫 。使于茹茹,以衔命称旨。历中外、丞相丞相 二府 从事中郎从事中郎 。邙山之役 ,大 获俘虏,高祖令纂部送京师 ,魏帝赐绢五百匹,封武安县伯 。复为高祖 行台右丞行台右丞 ,从征玉壁。大大 军将军将 还山东 ,行达晋州 ,忽值寒雨,士卒饥冻,至有死者。州以边禁不听入城。于时纂为别使, 遇见,辄令开门内之,分寄民家,给其火食,多所全济 。高祖 闻而善之。 纂事高祖 二十馀岁,传通教令,甚见亲赏。世宗嗣位,侯景 作乱颍川 ,招引西魏 。以纂为南道行 台 ,与诸将率讨之。还,除瀛州刺史瀛州刺史 。会世宗入为太子 少傅。 后与平原王 段孝先、行台 尚书尚书 辛术 等攻围 东楚,仍拔广陵 、泾州 数城,斩贼帅东方白额。 授仪同三司仪同三司 ,监筑长城 大使,领步骑数千镇防北境。还,迁护军将军护军将军 ,寻卒。 地 地 文 名 武 文 號 號 地 名 地 號 文 文 文 號 主 主 號 主 衙 地 文 武 武 文 衙 武 事 地 主 號 文 文 地 地 名 號 號 名 地 地 衙 文 主 主 衙 文 名 军 地 地 武 地 武 1 / 5 https://taolang.club/doc/2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张亮,字伯德,西河 隰城 人也。少有干用。初事尔朱兆,拜平远将军平远将军 。以功封隰城县伯 ,邑五百 户。高祖 讨兆于晋阳 ,兆奔秀容 。兆左右皆密通诚款,唯亮独无启疏。及兆败,窜于穷山,令亮 及仓头陈山 提斩己首以降,皆不忍,兆乃自缢于树。伯德伏尸 而哭。高祖 嘉叹之。授丞相府参相府参 军军 事,渐见亲待,委以书记书记 之任。天平 中,为世宗行台郎中行台郎中 ,典七兵七兵 事。虽为台郎台郎 ,而常 在高祖 左右。迁行台右丞行台右丞 。 高仲密之叛也,与大司马大司马 斛律金守河阳 。周文帝 于上流放火船烧河桥 。亮乃备小艇百馀艘,皆载 长锁,锁头施钉。火船将至,即驰小艇,以钉钉之,引锁向岸,火船不得及桥。桥之获全,亮之计也。 武定 初,拜太中大夫太中大夫 。薛琡尝梦亮于山上持丝,以告亮,且占之曰:「山上丝 ,幽字也。君其 为幽州 乎?」数月,亮出为幽州刺史幽州刺史 。属侯景 叛,除平南将军平南将军 、梁州刺史梁州刺史 。寻加都督都督 扬、颍 等十一州诸军事州诸军事 ,兼行台 殿中尚书殿中尚书 ,转都督都督 二豫、扬、颍等八州军事军事 、征西大将军征西大将军 、豫州刺豫州刺 史史 、尚书右仆射尚书右仆射 、西南道行台 。攻梁江 夏、颍阳 等七城,皆下之。 亮性质直,勤力强济,深为高祖 、世宗所信,委以腹心之任。然少风格,好财利,久在左右,不能廉 洁,及历诸州,咸有黩货之闻。武定 末,征拜侍中侍中 、汾州 大中正大中正 。天保 初,授光禄勋光禄勋 ,加骠骠 骑大将军骑大将军 、仪同三司仪同三司 ,别封安定县男 ,转中领军中领军 。寻卒于位,赠司空司空 公。 张耀,字灵光,上谷 昌平人也。父凤,晋州长史州长史 。耀少而贞谨,颇晓史职史职 。 解褐给事中给事中 ,转司徒司徒 水曹行参军曹行参军 。义旗建,高祖 擢为中军 大都督大都督 韩轨 府长史府长史 。及轨除 瀛、冀二州刺史州刺史 ,又以耀为轨谘议参军。后为御史御史 所劾,州府僚佐僚佐 及轨左右以赃罪挂网者百有馀 人,唯耀清白独免。征为丞相府丞相府 仓曹仓曹 。 显祖 嗣事,迁相府掾府掾 。天保 初,赐爵都亭都亭 乡男,摄仓、库二曹事。诸有赐给,常使耀典之。转秘秘 书丞书丞 ,迁尚书右丞尚书右丞 。显祖 曾因近出,令耀居守。帝夜还,耀不时开门,勒兵严备。帝驻跸门外久 之,催迫甚急。耀以夜深,真伪难辩,须火至面识,门乃可开,于是独出见帝。帝笑曰:「卿欲学郅君 章也?」乃使耀前开门,然后入,深嗟赏之,赐以锦采。出为南青州刺史南青州刺史 ,未之任。肃宗 辅政,累 迁秘书监 。 耀历事累世,奉职恪勤,咸见亲待,未尝有过。每得禄赐,散之宗族 。性节俭率素,车服饮食,取给 而已。好读《春秋》,月一遍,时人比之贾梁道。赵彦深 尝谓耀曰:「君研寻《左氏 》,岂求服 虔、杜预 之纰缪邪?」耀曰:「何为其然乎?《左氏 》之书,备叙言事,恶者可以自戒,善者可以 庶几。故厉己温习 ,非欲诋诃古人之得失也。」天统元年[565],世祖 临朝,耀奏事,遇暴疾,仆于 御前。 帝下座临视,呼数声不应。帝泣曰:「岂失我良臣也!」旬日卒,时年六十三。 诏称耀忠贞平直,温恭 廉慎。赠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 、尚书右仆射尚书右仆射 、燕州刺史燕州刺史 ,谥曰贞简。 赵起,字兴洛,广平人也。父达,幽州 录事参军录事参军 。起性沉谨有干用。义旗建,高祖 以段荣 为定州定州 刺史刺史 ,以起为荣典签典签 ,除奉车都尉奉车都尉 。天平 中,征为相府骑曹骑曹 ,累加中散大夫中散大夫 。世宗嗣事,出 为建州刺史建州刺史 ,累迁侍中侍中 。起,高祖 世频为相府骑兵 二局,典知兵马十有馀年。至显祖 即阼之 后,起罢州还阙,虽历位九卿九卿 、侍中侍中 ,常以本官监兵马,出内驱使,居腹心之寄,与二张相亚。出 为西兖州刺史兖州刺史 ,纠劾禁止,岁馀,以无验获免。河清二年[563],征还晋阳 。三年,又加祠部尚书祠部尚书 、 开府。 天统初,转太常卿 ,食琅邪郡 干。二年,除沧州刺史沧州刺史 ,加六州都督州都督 。武平 中,卒于官。 地 地 武 主 號 地 地 地 葬 號 武 文 地 文 文 文 號 文 武 地 主 地 地 文 政 地 文 名 武 文 武 文 衙 武 武 文 武 文 文 衙 地 地 號 地 文 地 文 地 武 武 武 主 武 文 地 文 文 文 文 武 號 营 武 名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號 文 地 文 文 文 號 文 號 衙 礼 名 名 地 名 名 礼 名 武 文 文 地 武 號 名 文 武 武 地 文 武 文 文 號 营 號 文 文 文 地 文 艺 地 文 武 地 2 / 5 https://taolang.club/doc/2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徐远,字彦遐,广宁 石门 人也。其先出自广平 。曾祖定,为云中军将中军将 、平朔戍主戍主 ,因家于朔。 远少习吏事,郡辟功曹功曹 。未几,与太守太守 率户赴义 旗,署防城都督防城都督 ,除癭陶县令县令 。高祖 以远闲 习书计,命为丞相丞相 骑兵参军骑兵参军 事,常征伐 ,克济军务军务 ,深为高祖 所知。累历巨鹿 、陈留 二郡郡 太守太守 。天保 初,为御史御史 所劾,遇赦免,沉废二年。显祖 以远勋旧,特用为领军领军 府长史府长史 ,累 迁东徐州刺史东徐州刺史 ,入为太中大夫太中大夫 。河清 初,加卫将军卫将军 。二年,除使持节、都督都督 东楚州诸军事州诸军事 、 东楚州刺史州刺史 。天统二年[566],授仪同三司仪同三司 、卫尉卫尉 。四年,加开府、右光禄大夫光禄大夫 。武平 初卒。 远为治慕宽和,有恩惠。至东楚,其年冬,邑郭大火,城民 亡产业,远躬自赴救,对之流涕,仍为经 营,皆得安立。长子世荣,中书舍人中书舍人 、黄门侍郎黄门侍郎 。 王峻,字峦嵩,灵丘 人也。明悟有干略。高祖 以为相府墨曹参军,坐事去官。 久之,显祖 为仪同开府,引为城局参军。累迁恒州 大中正大中正 、世宗相府外兵参军外兵参军 。 随诸军平淮阴 ,赐爵北平县男 。除营州刺史营州刺史 。营州 地接边城,贼数为民患。峻至州,远设斥斥 候候 ,广置疑兵,每有贼发,常出其不意 要击之,贼不敢发,合境获安。 先是刺史刺史 陆士茂诈杀室韦 八百馀人,因此朝贡遂绝。至是,峻分命将士,要其行路,室韦 果至, 大破之,虏其首帅而还。因厚加恩礼,放遣之。室韦 遂献诚款,朝贡不绝,峻有力焉。初,茹茹主 庵罗辰 率其馀党东徙,峻度其必来,预为之备。 未几,庵罗辰 到,顿军城西。峻乃设奇伏大破之,获其名王郁久闾豆拔提等数十人,送于京师 。 庵罗辰 于此遁走。帝甚嘉之。迁秘书监 。 废帝 即位,除洛州刺史洛州刺史 、河阳道 行台左丞行台左丞 。皇建中 ,诏于洛州 西界掘长堑三百里,置城戍以 防间谍。河清元年[562],征拜祠部尚书祠部尚书 。诏诣晋阳 检校检校 兵马,俄而还邺,转太仆卿太仆卿 。及车驾巡 幸,常与吏部尚书吏部尚书 尉瑾辅皇太子 、诸亲王 同知同知 后事 。仍赐食梁郡 干,迁侍中侍中 ,除都官尚都官尚 书书 。及周师寇逼,诏峻以本官与东安王 娄睿、武兴王 普等自邺率众赴河阳 御之。车驾幸洛阳 , 以悬瓠 为周人所据,复诏峻为南道行台 ,与娄睿率军南讨。未至,周师弃城走,仍使慰辑永、郢二 州。四年春,还京师 。坐违格私度禁物并盗截军粮,有司依格处斩,家口配没。特诏决鞭一百,除 名 配甲坊,蠲其家口。会赦免,停废私门。天统二年[566],授骠骑大将军骠骑大将军 、仪同三司仪同三司 ,寻加开 府。武平 初,除侍中侍中 。四年卒。赠司空司空 公。 王纮,字师罗,太安狄那人也,为小部酋帅。父基,颇读书,有智略。初从葛荣 反,荣授基济北 王 、宁州刺史州刺史 。后葛荣 破,而基据城不下,尔朱荣 遣使喻之,然后始降。荣后以为府从事中从事中 郎郎 ,令率众镇磨川。荣死,纥豆陵步藩虏基归河西 ,后逃归尔朱兆。高祖 平兆,以基为都督都督 , 除义宁太守义宁太守 。基先于葛荣 军与周文帝 相知,及文帝 据有关中 ,高祖 遣基与长史长史 侯景 同同 使使 于周文帝 ,文帝 留基不遣。基后逃归,除冀州长史州长史 ,后行肆州 事。元象初,累迁南益 州 、北豫州刺史北豫州刺史 。所历皆好聚敛,然性和直,吏民不甚患之。兴和四年[542]冬为奴所害,时年六十 五。赠征东将军征东将军 、吏部尚书吏部尚书 、定州刺史定州刺史 。 纮少好弓马,善骑射善骑射 ,颇爱文学文学 。性机敏,应对便捷。年十三,见扬州刺史扬州刺史 太原 郭元贞 ,元 贞 抚其背曰:「汝读何书?」对曰:「诵《孝经 》。」曰:「《孝经 》云何?」曰:「在上不 骄,为下不乱。」元贞 曰:「吾作刺史刺史 ,岂其骄乎?」纮曰:「公虽不骄,君子防未萌,亦愿留 意。」元贞 称善。年十五,随父在北豫州 ,行台 侯景 与人论掩衣法为当左为当右。尚书尚书 敬显 俊 曰:「孔子云:『微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 矣』以此言之,右衽 为是。」纮进曰:「国家龙飞朔 野,雄步中原 ,五帝异仪,三王殊制,掩衣左右,何足是非。」景奇 其早慧,赐以名马。 地 地 地 武 武 武 文 葬 武 文 號 文 武 军 文 號 地 地 文 地 文 號 武 文 文 文 地 武 武 文 文 武 文 武 地 军 文 文 地 號 號 地 文 武 地 主 文 地 武 词 文 地 地 地 名 名 地 名 衙 主 文 地 文 地 地 文 地 文 文 文 主 主 文 葬 地 文 文 主 主 地 地 地 衙 地 法 武 武 地 文 文 名 主 文 名 名 武 地 號 武 文 名 主 主 地 號 文 名 文 主 主 文 地 地 文 武 文 文 文 文 文 地 名 名 作 作 名 文 名 地 衙 名 文 名 名 词 衣 地 名 3 / 5 https://taolang.club/doc/2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24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六 26 卷二十六 列传第十八→目錄 28 29 30 31 32 兴和 中,世宗召为库直,除奉朝请奉朝请 。世宗暴崩 ,纮冒刃捍御,以忠节赐爵平春县男 ,赉帛七百 段、绫锦五十匹、钱三万并金带骏马,仍除晋阳令晋阳令 。天保 初,加宁远将军宁远将军 ,颇为显祖 所知待。帝 尝与左右饮酒,曰:「快哉大乐。」纮对曰:「亦有大乐,亦有大苦。」帝曰:「何为大苦?」纮曰: 「长夜荒饮不寤,亡国破家,身死名灭,所谓大苦。」帝默然。后责纮曰:「尔与纥奚舍乐同事我兄, 舍乐死,尔何为不死?」纮曰:「君亡臣死,自是常节,但贼竖力薄斫轻,故臣不死。」帝使燕子献反 缚纮,长广王 捉头,帝手刃将下,纮曰:「杨遵 彦、崔季舒 逃走避 难,位至仆射仆射 、尚书尚书 ,冒 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帝投刃于地曰:「王师王师 罗不得杀。」遂舍之。 乾明元年,昭帝 作相,补中外府功曹参军府功曹参军 事。皇建元年[560],进爵义阳县子 。河清三年[564],与诸 将征突厥 ,加骠骑大将军骠骑大将军 。天统元年[565],除给事黄门侍郎给事黄门侍郎 ,加射声校尉射声校尉 ,四迁散骑常侍散骑常侍 。武 平 初,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 。纮上言:「突厥 与宇文男来女往,必当相与影响,南北寇边。宜选九州劲 勇强弩,多据要 险之地。伏愿陛下哀忠念旧,爱孤恤寡,矜愚嘉善 ,舍过记功,敦骨肉之情,广宽 仁之路,思尧、舜之风,慕禹、汤之德,克己复礼 ,以成美化,天下幸甚。」 五年,陈人寇淮南 ,诏令群官共议御捍。封辅相请出讨击。纮曰:「官军频经失利,人情骚动,若复 兴兵极武,出顿江淮 ,恐北狄 西寇,乘我之弊,倾国而来,则世事去矣。莫若薄赋省徭,息民养 士,使朝廷协睦,遐迩归心,征之以仁义,鼓之以道德,天下皆当肃清,岂直伪陈而已!」高阿那肱谓 众人曰:「从王武卫 者南席。」众皆同焉。寻兼侍中侍中 ,聘于周。使还即正,未几而卒。纮好著述, 作《鉴诫》二十四篇,颇有文义。 史臣曰:张纂等并趋事霸朝,申其功用,皆有齐之良臣也。伯德之恸哭伏尸 ,灵光之拒关驻跸,有古 人风焉。 赞曰:纂、亮、耀、起,徐远、纮、峻,奉日高升,凌风远振。树死拒关,终明信顺。 地 文 葬 主 文 地 武 號 主 名 名 地 文 文 文 主 武 主 地 武 文 武 文 地 武 地 军 地 词 地 地 政 地 文 葬 4 / 5 https://taolang.club/doc/25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