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穿梭在陸地與海洋之間
阿美族潛水射魚者的傳統環境知識與實踐作為地方海岸區
域管理的認識論與方法論
蔡政良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 助理教授
都蘭部落 總幹事
射魚(Spearfishing)在人類歷史中,在埃
及出土的壁畫顯示,5000年前的人類即已
經使用魚叉等工具在岸上或者在小船上進行
射魚的行為(Hamilton 2015: 6)。
秀姑巒溪出海口阿美族人乘竹船漁獵圖
(引自秦貞廉編《享和三年癸亥漂流臺灣チョ
プラン嶋之記》,頁24)。
潛水射魚 Micingko (Mipacin): Pinangan no kapah
(這樣才是年輕人)
• Pacinko (彈弓)
• 現代性的材料(玻
璃橡膠與瀝青等)
引進
面對的問題
• 阿美族潛水射魚者擁有什麼樣的地方海岸區域的傳統環
境知識?
• 這些傳統環境知識在當代可以如何運用在地方的海岸區
域管理及其限制?
• 國家對於地方海岸區域管理的治理性(Governmentality)
為何?
TEK as Foundation of CBNRM
以社區為基礎的自然資源管理
治理性Governmentality
治理性是國家透過官僚行政體系進行政策的推行與管制的程序
傳統環境知識可以作為一種與國家治理協商的能動者
傳統環境知識作為自然資源管理的能動者
地方自然資源的知識系統,管理機制,社會組織,地方信仰與世界觀的脈絡
不僅是人與自然,也是人與人,人與超自然的關係.
CBNRM 是一種地方自我發展的方法
空間的韌性,輔助原則,地方機構化,可被信靠度,可自主掌握的安全感,
國家與地方的夥伴關係,自決,原住民族主權,
• 透過身體實踐傳承,而非講授
• 各種魚類和可食性海產的知識
• 傳統海域的細節與複雜性
• 海地地景與流水
• 海上礁岩地景與故事
• 海洋與陸地之間的關聯性
Kamaro’ay a riyal, awa’ay ko fali.
(當海坐下來的時候沒有風)
• 體感水溫與氣候變遷
TEK 都蘭阿美族自由潛水射魚者的傳統環境知識
都蘭部落海域魚類名稱
Cu’in
珊瑚礁岩區中數量最多的魚種,夜間躲在
石縫睡覺。喜歡一群跟著鶯哥魚後面游動
吃剩食。肉質細嫩但有股特殊的腥味。阿
美族老人最喜歡吃的魚種。尾部有到鉤,
射魚者若被劃到,傷口通常很深需縫合。
Lilid
喜歡在礁岩上方浪區快速游動,夜間亦在岩縫裡睡覺。射魚
入門者若可以打十條以上這種魚,表示已經出師。(圖片來源:水
產試驗所成功分所)
Kolifay
浮水倒吊,體型通常較Cu’in大隻。(圖片來源:水產試驗所成功分所)
Fi’ceki (白毛/黑毛)
喜歡在浪區或流區快速游動,屬於非常敏感的魚類。肉質堅硬,晚上不
睡覺。打魚者若能在白天打到這種魚者,顯示技術已經更上一層樓。阿
美族人相信此魚可以為孕婦補充營養並且為產婦提供奶水。老人家愛吃
其內臟,因此魚只吃人亦可食的海草,帶點苦味。
Kokok
此魚為打魚者的夢想魚,力氣相當大,且體型有時可以一個
人長。喜愛在沙地與礁岩交界區活動覓食,愛吃烏尾苳。此
魚被在水中會發出koko…的聲音,因而得其名。
Pihokukay
鶯哥魚為珊瑚礁海岸地區中最重要的生態指標。此魚以啃食
珊瑚礁上的蟲維生,後面總是會跟著許多的刺尾鯛或其他魚
類吃食鶯哥魚所剩下的食物。此魚夜間躲在石縫中睡覺,有
時可以聽到牠們類似打呼的聲音。(夜潛不得打鶯歌)
Sulita
章魚主要的食物為龍蝦,一般
有龍蝦的地方就會有章魚。通
常是兩隻(一公一母)一起出現。
章魚躲在礁岩洞中時,會在洞
口放一顆岩石或貝殼以作為掩
護。牠們是海鰻的食物之一。
Kung
阿美族人喜愛吃河豚,有兩種無刺的河豚才有毒,這種有刺的
無毒。另一種河豚為箱河豚,無刺,一般俗稱枕頭魚。阿美族
人亦愛吃。
Sokui
Kahungto’ay
菸斗魚
屬於剝皮魚,此魚大多雙雙對對出現,白天魚礁岩上覓食,
夜間則躲藏於岩縫中。尾部有尖狀突起物,射魚者若不小心
容易被該凸起物劃傷,一被劃到就需到醫院縫合。
Lilateng (lateng菜)
此魚在都蘭灣區域長成季節大約在冬春季節,白天經常會跟
白毛一起,夜間則於石頭邊斜躺睡覺。背鰭有毒,刺到皮膚
會癢及紅腫。
這種魚有趣,偶爾會在海裡看到,經常是兩
隻一起,在礁岩縫隙中探頭探腦。
部落中老人說,這種魚名稱叫做mitilidan ni
Diwa, 有一種靈力(salisin ira),也被視為
kakita'an nu futing (可以翻譯成魚的領袖,
或者魚跟靈的中介者,我認為應該是後者)。
老人說,新的八卦網第一次下水捕到這種魚,
表示這張網日後的漁獲量會很好,打魚時打
到這種魚,其他魚都會跑出來。
Mitilidan ni
Diwa/Salisin
ira
Lihok
此魚肉質鮮美多膠質。有時會跟加志或白毛附近出沒。在海
中警覺性較高。
Matupa’ay a lihok
此魚白天多躲在岩縫中,每天接近傍晚時分會出岩洞覓食。
海中緊覺性不高,有時會盯著魚槍看。但是目前都蘭灣區域
的此魚種警覺性已高。有一種容易與真正的Lihok誤認
Fafoy
白天多躲在岩縫中,有時潛水者下潛,此魚好奇心強會出岩
縫看一下,也經常是雙雙對對的出現。此魚肉質較油,因鰓
蓋上有像山豬一樣的刺,被命名為Fafoy.
Lukedaw
這兩種魚都為高經濟魚種,以吃食礁岩上的附著物為主,若
海中見到一片礁岩上有一點一點白斑,可以判斷該區域中有
石鯛出沒。Lukedaw亦有老虎與豹之意。
Sinapukay
此魚為底棲性魚種,多在白天出現。夜晚則躲在較深的岩縫
中。此魚白天魚獵技巧難度也高。
Fati’alus
此魚多在礁岩上棲息,有時肉眼難以辨認。體型小,屬於練
習魚,射魚者經驗豐富之後,基本上不打此魚。
Afal
龍蝦多在冬末初春開始大量進入岸邊礁岩區產卵,伴隨龍蝦,
也經常會有章魚出現。(為何要用水抓,辨識公母的方法)
Kalapu’ay
此魚在夜間潛水時屬於初入門者易捕獵的魚種,夜間多躲在易被發現的
岩洞中,白天則成群快速游動。通常漁獵技巧到一定的程度後,因體型
小,射魚者多不再打這種魚。屬於練習魚的一種。漢人愛吃這種魚。
Cekel
此魚於白天則成群快速游動,因體型小,射魚者多不打這種
魚。
Skal
此魚在夜間潛水時屬於初入門者易捕獵的魚種,多在岩縫中游動。通常
漁獵技巧到一定的程度後,因於魚刺多,鱗片難處理,且體型小,射魚
者多不再打這種魚。屬於練習魚的一種。
Tatafik
鯊魚,尤其在水較為會混濁時出現在岸邊,大約離岸200公
尺即可,偶而遇到.身上迪烙若有魚要小心.會圍繞在打魚者
周遭盤旋.
隆頭鸚哥
保育類,絕對不可以打。被抓到也會破壞部落名聲。
曲紋唇魚(龍王鯛)
• 自然的管理機制
• 潛水射魚的禁忌與記憶
• 傳統海域中對於魚類資源的敏感度
都蘭部落阿美族潛水射魚者的TEK: 管理制度
都蘭部落阿美族潛水射魚者
的TEK: 社會組織
• 潛水同伴與年齡組織
• 生命彼此交託
• 面對重大責任時潛水
打魚作為一種默契
• 共食作為一種儀式
• 階級的運作方式(以
夜潛不得打鶯歌為例)
• 海祭: mikesi’, misacepo, mifafoy…
• Pakalang: 魚撈祭?
• 小心?
• Lepang and Dongi
• Mitilidan ni Diwa/ sa lisin ira/ kakita’an no futing
• 從海裡拿多少,定期海都要要回去一些人
• 真正的漁獵者絕不自大(阿魯爸了)
都蘭部落阿美族潛水射魚者的TEK: 信仰以及宇宙觀
傳統環境知識的當代危機
• 氣候變遷
• 違法大量大小通吃魚法(電,毒,炸,三層網…) ex.外來毒龍蝦事件
• 觀光發展(海很漂亮的不同觀點,遊客對魚槍的誤解…,裸體的自由)
• 魚類資源的減少(是否已經到瀕危需要緊急處理?)
• 科學的量化客觀數據 VS. 傳統環境智慧的質化數據
• 科學與地方知識如何合作?
• 國家如何與地方形成夥伴關係?
• 地方如何管制那些不受管制的自己人?
目前在管理上的困境
• 國家的錯誤管理或不管理
• 僅是上對下的治理
• 重漁業輕永續的保育
• 僅依賴自然科學,未有地方傳統環境知識的基礎
• 在地海岸區域管理與傳統環境智慧
• 氣候變遷與礁岩魚類的減少
• 部份貧困族人仰賴礁魚維生
• 原住民族自治與自決權力的不明朗
• 傳統社會組織的影響力不若過往
• 缺乏與自然科學界的調查合作(消失之島的例子)
結語
阿美族的自由潛水漁獵者具有可以做為地方海岸地區管理的傳統環境知
識,亦可以作為與國家形成共管的機制,
然而要形成共管機制,還有許多隔閡與空隙需要補齊.例如法規制度上
的觀念,以及自然科學界如何與傳統環境知識擁有者之間的合作面對新
的環境與社會變遷.
目前國家在管理上避免碰觸原住民族海岸區域自然資源管理議題(不懂?
還是嫌麻煩?)
原住民族主權與國家主權上的模糊與未定性
環境保育NGOs 與原住民社群之間的隔閡(頻率的問題),然而當前國家治理上,
NGOs卻經常具有發言權
原住民族地區追求主權卻沒有治權的現況
傳統環境知識亦是動態地隨自然環境與社會脈絡改變的動態發展?

More Related Content

More from cettw

1120322-01.pdf
1120322-01.pdf1120322-01.pdf
1120322-01.pdf
cettw
 
從國產材元年談台灣森林的經營管理 (林華慶/林務局局長)
從國產材元年談台灣森林的經營管理 (林華慶/林務局局長)從國產材元年談台灣森林的經營管理 (林華慶/林務局局長)
從國產材元年談台灣森林的經營管理 (林華慶/林務局局長)
cettw
 
面對亞洲水泥(Yabung Haning)
面對亞洲水泥(Yabung Haning)面對亞洲水泥(Yabung Haning)
面對亞洲水泥(Yabung Haning)
cettw
 
亞泥為何可以繼續挖?問礦業法!--談礦業修法與部落的挑戰(黃靖庭)
亞泥為何可以繼續挖?問礦業法!--談礦業修法與部落的挑戰(黃靖庭)亞泥為何可以繼續挖?問礦業法!--談礦業修法與部落的挑戰(黃靖庭)
亞泥為何可以繼續挖?問礦業法!--談礦業修法與部落的挑戰(黃靖庭)
cettw
 
20210820-3 國有林FSC的經營模式(楊瑞芬)
20210820-3 國有林FSC的經營模式(楊瑞芬)20210820-3 國有林FSC的經營模式(楊瑞芬)
20210820-3 國有林FSC的經營模式(楊瑞芬)
cettw
 
20210820-2 私有林的經營模式分享(林家鼎)
20210820-2 私有林的經營模式分享(林家鼎)20210820-2 私有林的經營模式分享(林家鼎)
20210820-2 私有林的經營模式分享(林家鼎)
cettw
 
20210820-1 從砍伐原始林走向永續經濟林 (李根政)
20210820-1 從砍伐原始林走向永續經濟林 (李根政)20210820-1 從砍伐原始林走向永續經濟林 (李根政)
20210820-1 從砍伐原始林走向永續經濟林 (李根政)
cettw
 
20210814 -3 攀上巨木的人-在大樹的肩膀上看台灣(徐嘉君)
20210814 -3 攀上巨木的人-在大樹的肩膀上看台灣(徐嘉君)20210814 -3 攀上巨木的人-在大樹的肩膀上看台灣(徐嘉君)
20210814 -3 攀上巨木的人-在大樹的肩膀上看台灣(徐嘉君)
cettw
 
20210814-2 攀上巨木的人-在大樹的肩膀上看台灣(徐嘉君)
20210814-2 攀上巨木的人-在大樹的肩膀上看台灣(徐嘉君)20210814-2 攀上巨木的人-在大樹的肩膀上看台灣(徐嘉君)
20210814-2 攀上巨木的人-在大樹的肩膀上看台灣(徐嘉君)
cettw
 
20210714 參與反核四運動的經驗和觀察(賴偉傑)
20210714 參與反核四運動的經驗和觀察(賴偉傑)20210714 參與反核四運動的經驗和觀察(賴偉傑)
20210714 參與反核四運動的經驗和觀察(賴偉傑)
cettw
 
2021/7/1 公投在台灣: 制度演變與 實踐的回顧(林佳和)
2021/7/1 公投在台灣:制度演變與實踐的回顧(林佳和)2021/7/1 公投在台灣:制度演變與實踐的回顧(林佳和)
2021/7/1 公投在台灣: 制度演變與 實踐的回顧(林佳和)
cettw
 
20210508場次三_桃園臺中彰化臺南高雄等國土計畫草案劃設城 2-3案件名稱及面積彙整表(營建署綜計組林世民副組長)
20210508場次三_桃園臺中彰化臺南高雄等國土計畫草案劃設城 2-3案件名稱及面積彙整表(營建署綜計組林世民副組長)20210508場次三_桃園臺中彰化臺南高雄等國土計畫草案劃設城 2-3案件名稱及面積彙整表(營建署綜計組林世民副組長)
20210508場次三_桃園臺中彰化臺南高雄等國土計畫草案劃設城 2-3案件名稱及面積彙整表(營建署綜計組林世民副組長)
cettw
 
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成功大學閻永棋老師)
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成功大學閻永棋老師)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成功大學閻永棋老師)
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成功大學閻永棋老師)
cettw
 
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逢甲大學何彥陞老師)
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逢甲大學何彥陞老師)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逢甲大學何彥陞老師)
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逢甲大學何彥陞老師)
cettw
 
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營建署綜計組林世民副組長)
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營建署綜計組林世民副組長)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營建署綜計組林世民副組長)
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營建署綜計組林世民副組長)
cettw
 
20210508場次三引言簡報(地球公民吳沅諭研究專員)
20210508場次三引言簡報(地球公民吳沅諭研究專員)20210508場次三引言簡報(地球公民吳沅諭研究專員)
20210508場次三引言簡報(地球公民吳沅諭研究專員)
cettw
 
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逢甲大學何彥陞老師)
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逢甲大學何彥陞老師)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逢甲大學何彥陞老師)
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逢甲大學何彥陞老師)
cettw
 
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營建署綜計組蔡玉滿科長)
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營建署綜計組蔡玉滿科長)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營建署綜計組蔡玉滿科長)
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營建署綜計組蔡玉滿科長)
cettw
 
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北市大鄭安廷老師)
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北市大鄭安廷老師)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北市大鄭安廷老師)
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北市大鄭安廷老師)
cettw
 
20210508場次二引言簡報(EJA黃子芸專員)
20210508場次二引言簡報(EJA黃子芸專員)20210508場次二引言簡報(EJA黃子芸專員)
20210508場次二引言簡報(EJA黃子芸專員)
cettw
 

More from cettw (20)

1120322-01.pdf
1120322-01.pdf1120322-01.pdf
1120322-01.pdf
 
從國產材元年談台灣森林的經營管理 (林華慶/林務局局長)
從國產材元年談台灣森林的經營管理 (林華慶/林務局局長)從國產材元年談台灣森林的經營管理 (林華慶/林務局局長)
從國產材元年談台灣森林的經營管理 (林華慶/林務局局長)
 
面對亞洲水泥(Yabung Haning)
面對亞洲水泥(Yabung Haning)面對亞洲水泥(Yabung Haning)
面對亞洲水泥(Yabung Haning)
 
亞泥為何可以繼續挖?問礦業法!--談礦業修法與部落的挑戰(黃靖庭)
亞泥為何可以繼續挖?問礦業法!--談礦業修法與部落的挑戰(黃靖庭)亞泥為何可以繼續挖?問礦業法!--談礦業修法與部落的挑戰(黃靖庭)
亞泥為何可以繼續挖?問礦業法!--談礦業修法與部落的挑戰(黃靖庭)
 
20210820-3 國有林FSC的經營模式(楊瑞芬)
20210820-3 國有林FSC的經營模式(楊瑞芬)20210820-3 國有林FSC的經營模式(楊瑞芬)
20210820-3 國有林FSC的經營模式(楊瑞芬)
 
20210820-2 私有林的經營模式分享(林家鼎)
20210820-2 私有林的經營模式分享(林家鼎)20210820-2 私有林的經營模式分享(林家鼎)
20210820-2 私有林的經營模式分享(林家鼎)
 
20210820-1 從砍伐原始林走向永續經濟林 (李根政)
20210820-1 從砍伐原始林走向永續經濟林 (李根政)20210820-1 從砍伐原始林走向永續經濟林 (李根政)
20210820-1 從砍伐原始林走向永續經濟林 (李根政)
 
20210814 -3 攀上巨木的人-在大樹的肩膀上看台灣(徐嘉君)
20210814 -3 攀上巨木的人-在大樹的肩膀上看台灣(徐嘉君)20210814 -3 攀上巨木的人-在大樹的肩膀上看台灣(徐嘉君)
20210814 -3 攀上巨木的人-在大樹的肩膀上看台灣(徐嘉君)
 
20210814-2 攀上巨木的人-在大樹的肩膀上看台灣(徐嘉君)
20210814-2 攀上巨木的人-在大樹的肩膀上看台灣(徐嘉君)20210814-2 攀上巨木的人-在大樹的肩膀上看台灣(徐嘉君)
20210814-2 攀上巨木的人-在大樹的肩膀上看台灣(徐嘉君)
 
20210714 參與反核四運動的經驗和觀察(賴偉傑)
20210714 參與反核四運動的經驗和觀察(賴偉傑)20210714 參與反核四運動的經驗和觀察(賴偉傑)
20210714 參與反核四運動的經驗和觀察(賴偉傑)
 
2021/7/1 公投在台灣: 制度演變與 實踐的回顧(林佳和)
2021/7/1 公投在台灣:制度演變與實踐的回顧(林佳和)2021/7/1 公投在台灣:制度演變與實踐的回顧(林佳和)
2021/7/1 公投在台灣: 制度演變與 實踐的回顧(林佳和)
 
20210508場次三_桃園臺中彰化臺南高雄等國土計畫草案劃設城 2-3案件名稱及面積彙整表(營建署綜計組林世民副組長)
20210508場次三_桃園臺中彰化臺南高雄等國土計畫草案劃設城 2-3案件名稱及面積彙整表(營建署綜計組林世民副組長)20210508場次三_桃園臺中彰化臺南高雄等國土計畫草案劃設城 2-3案件名稱及面積彙整表(營建署綜計組林世民副組長)
20210508場次三_桃園臺中彰化臺南高雄等國土計畫草案劃設城 2-3案件名稱及面積彙整表(營建署綜計組林世民副組長)
 
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成功大學閻永棋老師)
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成功大學閻永棋老師)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成功大學閻永棋老師)
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成功大學閻永棋老師)
 
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逢甲大學何彥陞老師)
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逢甲大學何彥陞老師)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逢甲大學何彥陞老師)
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逢甲大學何彥陞老師)
 
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營建署綜計組林世民副組長)
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營建署綜計組林世民副組長)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營建署綜計組林世民副組長)
20210508場次三與談簡報(營建署綜計組林世民副組長)
 
20210508場次三引言簡報(地球公民吳沅諭研究專員)
20210508場次三引言簡報(地球公民吳沅諭研究專員)20210508場次三引言簡報(地球公民吳沅諭研究專員)
20210508場次三引言簡報(地球公民吳沅諭研究專員)
 
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逢甲大學何彥陞老師)
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逢甲大學何彥陞老師)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逢甲大學何彥陞老師)
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逢甲大學何彥陞老師)
 
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營建署綜計組蔡玉滿科長)
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營建署綜計組蔡玉滿科長)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營建署綜計組蔡玉滿科長)
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營建署綜計組蔡玉滿科長)
 
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北市大鄭安廷老師)
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北市大鄭安廷老師)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北市大鄭安廷老師)
20210508場次二與談簡報(北市大鄭安廷老師)
 
20210508場次二引言簡報(EJA黃子芸專員)
20210508場次二引言簡報(EJA黃子芸專員)20210508場次二引言簡報(EJA黃子芸專員)
20210508場次二引言簡報(EJA黃子芸專員)
 

20170823【環原台灣#5】穿梭在陸地與海洋之間-蔡政良老師

Editor's Notes

  1. Al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