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zycnzj.com/ www.zycnzj.com


2004 秋冬合刊号




                    北大人
                        ------北大事----

[今日北大]
推动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北京大学主办“北京论坛”                                   3
开拓创新 再铸辉煌
——2003 年科技奖励大会隆重召开                             科研部          7
斯坦福大学开设北大分校 首批 16 名学生圆满结业                      国际合作部       10
北京大学 2004 年本科招生概况                              招生办         12
2004 秋冬之燕园全镜头                                              15

[特别关注]
为民族举大厦 为国球创一流
  ——北大发起 2008 年奥运乒乓球比赛场馆“万企工程”  基金会    25
心系北大 情寄奥运
  ——企业、校友代表在“万企工程”首次捐赠仪式上的发言 林腾蛟 李莹 高峰 28
“万企工程”捐赠名单(截至 2004 年 12 月 19 日)        31

[院系专栏]
院友争做贡献   国际关系学院大楼正式启用                                      35

各界人士欢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十周年庆典                                经济中心    36
经济学院综合楼奠基典礼隆重举行                                    尧华      39
香港庄胜(集团)捐资 1000 万支持法学院建设                           马翔翔     40

 [菁菁校园]
北大学生民俗词典(三)                                        慧木      41
                        ------北大人----

[校友访谈]
自信与自然
   ——李莹的美丽人生经营“秘诀”                                 徐婷      51
走近田晓菲的魅力人生                                         杜鹃      54

[天涯北大人]
许智宏校长一行在美国会见北大校友                                   颜畅      58
服务山东 回报母校
——北京大学山东省校友会隆重成立                                   山东校友会   59
南国燕园金秋美,北大校友来相会


                                                                1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2004 年深圳北大校友联谊会侧记                               刘立峰   60
弹指一挥三十载    燕园重逢情谊深
——记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74 级核物理同学聚会                          陈志来   61

[永远的怀念]
牛玉儒,我们的好班长                                        黄祖才   62

[岁月如歌]
在西藏支教的日子                                          丁杰    64

                        ----北大情----

[我的北大]
北大感怀                                              段西宁   67

[北大情怀]
激情与责任铸就辉煌
 ——沙滩红楼前的感悟                                       杨虎    70

                      ------北大史-----

[北大故事]
刘半农:是真名士自风流                                       刘育伦   73
曾昭抡:不修边幅的教授                                       徐百柯   76

[燕园风物]
燕南园内的陈岱孙雕像                                        王伟    78

                        ----布告栏----

“我爱母校”04 年 9-12 月捐赠名单                                   80
《北大人》9-12 月捐赠名单                                         84
16 、17 期勘误表                                             85




                                                             2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推动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北京大学主办“北京论坛”

  2004 年 8 月 23 日,由北京大学主办的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主题的首届“北
京论坛”   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来自国内外的 400 多名著名学者齐聚北京,分别就哲学、历史、
文学、教育、艺术、政治、经济、法律、管理、考古学、信息和社会学等学科展开研讨。本
次论坛由北京市政府、北京大学、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共同策划,目的是推动亚太地区人文社
会科学问题的研究,       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   为全人类的发展与繁荣
作出贡献。这是迄今为止在北京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学术活动。

                 开幕:文明的和谐和共同繁荣

  在开幕式上,前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首先发表了《文明对话与新世纪的国际关系》的报
告。他强调,在今天相互依存而又多元多样化的世界上,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中最有生命力
的仍然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处理新世纪的国际关系问题要以坚持民主与平等的原则, 树立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提倡多边主义和追求人类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为基础。  此后大会的三位主旨报告人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北京大学哲学教授汤
一介在演讲中提出了中国文化能否为“文明的共存”作出贡献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
化主要是儒道两家,且儒道互补,其中儒家的“仁学”为“文明的共存”提供了有积极意义
的资源,而道家的“道论”则为防止“文明的冲突”提供有意义的资源。美国华盛顿大学教
授、1993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在其题为《经济学与认知科学》的演讲中
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论坛的主题,而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杜维明则在题为《智慧的
对话》的报告中论述了公共知识分子在当前文化语境中的地位。

  当天,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向大会发来了贺电,他盛赞北京论坛的主题“与联合国的主
题以及联合国的任务是统一的,我们都坚信:对话能够克服争端,多样共存是普遍真理,事
实上,由于我们共同的命运,世界人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论坛: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8 月 24 日,与会的中外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在哲学、历史、文学、教育、艺术、政治、
经济、法律、管理、考古学、信息和社会学等 14 个分论坛展开研讨。

   经济学分论坛议题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文化繁荣与交流”以及“东亚合作:和谐经济与
文化” 。第一场首先发言的是北京大学的林毅夫教授,他认为中国在未来 20 到 30 年保持 8%
的 GDP 增长率是可能的,但要实现这种发展的潜力,必须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加强政府预算约束,减小地区收入差异包括城乡之间以及沿海、内地间
的收入差异。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则从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中日
韩三国经济合作体构想和经济合作体发展阶段性方案。    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做了题为  “中国
经济制度的历史传承与当代竞争”   的发言,讨论了东西方经济制度的异同以及在今后经济发
展中它们将如何继续相互影响与传承。   这些发言赢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中国的经济问题
成为重点探讨话题,   海内外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中国经济及其与世界经济关系
的看法,谋求共同健康发展的道路。



                                                 3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教育分论坛以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为主旨,为期两天,共安排了 19 个专题发
言,分 6 场进行,分别就“教育私营化”“留学生教育政策”“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对就业
                           、        、
的影响” 、
     “亚太地区的教育合作”        、
                        “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考与建设”、
                                       “高等教育‘依附理论’
的反思”等一系列国际高等教育界的热点、前沿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副院长陈学飞教授针对中国大陆公派留学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其成效做专题发言;          哥伦比亚大
学教育学院的 Henry. M. Levin 教授发表题为《教育私营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论文,对
中国教育有着近二十年研究兴趣和经验的他针对现今中国教育需求增加以及公共教育资源
不足的现实国情,提出了在中国建立更多私立中学的可行性。随后发言的德国 Kassel 大学
高等教育与就业研究中心 Barbara. M. Kehm 教授也发表了主题为“国家学生流动对人类发
展和全球化的贡献”的报告。

  文学细分为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两个论坛。 在中国文学分论坛,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
儒敏教授发表了题为《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对话——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的论文,他从胡
适的一篇文章《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谈起,认为胡适的文章“带有向传统挑战的激越的气
氛,立论新颖而偏激粗糙,但从其对文学历史现象的归纳与解释中,可以鲜明地看到一种进
化的文学史观”。接着,他又谈论了梁实秋、周作人的文学史观,认为他们三人的立论彼此
独立,又有互相的补充纠偏,构成微妙的对话关系。论文最后说,胡适所代表的进化论文学
史观影响最大、最久远,而梁实秋的“共时”文学史观与周作人的偏于循环论的文学史观,
也对后来的文学史写作有着潜在的影响。之后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主任斯蒂芬· 欧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日本北陆大学教授市川勘也做了专题发言。 在发言结束后的讨论
时间里,几位学者还一一解答了现场其他专家提出的问题。
  在外国文学分论坛,学者们紧扣总论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的主题,提出不同背
景的文学文化进行交流和对话的主张,即“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 。所谓“对话”是
指文化之间的相互的容忍和理解,而“共生”则是共同存在和繁荣。
  会议还就战争问题形成了讨论高潮。目前战争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不少国家和地
区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战争作为和谐的对立面,也会在文学文化中显现出来。北京大学外
国语学院程朝翔院长在题为《莎士比亚与战争》的发言中也深入分析了英国著名剧作家和诗
人莎翁剧作中的战争与道德、政治、殖民、文明、爱国等问题。

    考古分论坛把焦点集中在了东亚古代文化的交流,      并把最新的考古发现融入到讨论交流
中。  大家经过讨论后一致同意,     特别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徐天进教授一个小时的时间
来介绍其对周公庙遗址最新的调查和研究情况,        他的报告引起了与会学者的浓厚兴趣。   紧接
着北京大学的王幼平教授和赵辉教授分别就东亚晚更新世人类文化的发展交流和中国史前
社会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形成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而吉林大学的杨建华教授则更是以
宏大的视野对东亚和西亚的古代文明起源进行了有益的比较,并提出西亚文明进程代表了
“西方式”的,而中国文明进程则代表了“世界式”的,更加具有普遍的意义。随后,哈佛
大学的李润权教授独辟蹊径,       通过一些心理学、人类学的资料,探讨了资讯革命(Revolution
of Information)和国家起源的关系,从而为中国考古学深入研究从早期社会进入国家社会
的历史进程提供了一个可作参考的模型。在持续两天的时间里,台湾中研院的王明珂,北京
大学的齐东方教授和林梅村教授,       西北大学的王建新教授, 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馆长雅
尔迪兹教授等 20 余位知名学者还进行了多项议题的讨论。

  8 月 25 日才正式开始的政治分论坛起初显得人气稍冷,不过这种气氛很快因专家们激
烈的辩论而迅速升温。最初引起争议的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Dittmer 的发言。


                                                    4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他认为,在上世纪 80 年代,台湾和大陆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局面,大陆民政部分借鉴了
台湾民主中的某些模式,  如乡村民主方面的经验。北京大学赵宝煦教授反驳了 Dittmer 关于
大陆乡村民主是借鉴台湾经验的观点,他认为大陆乡村民主有自己的传统,早在延安时代,
中国共产党已经进行了民主选举的成功实践。他生动地讲述了“红豆豆白豆豆”的故事,即
为了克服识字率的障碍在每个选民身后放上一个碗,如果投 A 的票,就放一个红豆豆进去,
如果要投 B 的票,就放一个白豆豆进去。而随后的“信任的政治意义”这一话题也引起大家
的争鸣,激起了政治分论坛的学者们多个向度的引申。在德国学者 Goehler 看来,对于一名
政治人物,信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会让你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得安稳一些,而信任通过三个
层面实现:个人层面,制度层面和象征性价值观念层面。中国学者李强则认为当强调信任是
一种象征性意义时,它代表一种基本的价值观念,象征只能是历史性的、处于特定环境中的
共同价值观念,不同的人对象征有不同的表达,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象征。一位正在研究人
民对总统信任程度的韩国女学者,则提出了“情绪性”信任的概念,可采用温度计刻度的方
式测量公众对总统情绪性信任的程度。

  与此同时,其他论坛也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术精英。国际关系分论坛上关于多元文
明与国际关系的发言,经营管理分论坛上关于“入世”后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的发言都激起
了尤为热烈的讨论。法律、艺术等分论坛由于场地较小,一些参加者不得不坐在走廊里聆听
专家们的发言。
               闭幕:北京论坛宣言发表

  25 日下午,为期三天的“北京论坛”落下帷幕,并发表了“北京论坛宣言”“宣言”
                                       。
宣示:当今人类文明的进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21 世纪的人类,应该有足
够的经验、能力、特别是德行和智慧,来化解这些矛盾,克服这些困难。人类要在在理解与
合作中交融,克服重重困难,继续发展进步,迎来新的辉煌。 “为了 21 世纪人类文明的进步
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有着艰巨的任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有着神圣的责任。    ”

    多数与会者对于这次会议给予很高评价,认为这次论坛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思想观点交流
和争论的平台,而且是一个互相学习了解的媒介。南京大学历史系的钱乘旦教授感慨地说:
“虽然中外史学界的交流已经不少,但像这样面对面地直接交流、论争却很少。以往的国际
会议上,往往都是中国学者说自己的,外国学者说他们的,彼此都是自说自话。今天这种正
面的交流和论争有了。我相信这是一个伟大的开端。  ”北京论坛的新闻发言人赵为民表示,
2004 年“北京论坛”是北京首次举办的大规模的学术论坛,以后“北京论坛”将吸取世界
各地优秀的学术成功经验,力图将它办成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准的学术论坛。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beijingforum/649924.htm
来源:新京报 中国网 李晟编辑整理


                          “北京论坛”宣言 (全文)



    我们,来自世界五大洲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聚会在 2004 年金秋

的北京,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主题,举办了首届北京论坛。




                                                                  5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自人类文明的朝霞时期以来,世界各族人民的祖先,创造了众多文明的奇葩。在历史的

长河中,众多的文明相遇、交汇、交融,使人类得以在文明的阶梯上不断攀升、进步。千载

回眸,纵观古今,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历史上有过许许多多冲突和战争,但文化在友好的氛

围中交流,文明在和平的环境中交汇,毕竟始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和根本保证。



     今天,站在新世纪朝阳璀璨的大地上,我们各国人民正在文明进步的新起跑线上集合。

21 世纪人类文明的进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今世界,矛盾错综复杂,人

类面临着许多困难。然而,矛盾再多,也要靠我们去化解;困难再大,也要靠我们去克服。

我们深信,21 世纪的人类,应该有足够的经验、能力、特别是德行和智慧,来化解这些矛

盾,克服这些困难。人类文明,将通过我们这一代人、两代人的努力,在理智与和平中交汇,

在理解与合作中交融、克服重重困难,继续发展进步,迎来新的辉煌。



     在 21 世纪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化解矛盾、克服困难,和谐相处、共同繁荣,固然是各

国全体人民的任务,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使命,但我们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学人,更是责无旁

贷。人文、社会科学的学问,是人的学问,是对人类命运,对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困惑的无穷

尽的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经验、教训的不断总结;人文、社会

科学的学者,还要对隐藏在这一切社会现象背后和深层的人类灵魂做出无止境的询问与回

答。



     为此,我们——参加首届北京论坛的各国学者一致认同:为了 21 世纪人类文明的进步

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有着艰巨的任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有着神圣的责任。让

我们怀着庄严的历史使命感,把力量汇聚在一道,尽心尽力,将北京论坛越办越好,以不辜

负我们的历史责任。




                                                  6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开拓创新 再铸辉煌
          ——2003 年度科技奖励大会隆重召开

                            科研部


   为了表彰 2003 年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绩的科技工作者,鼓励全校师生积极推动科学
研究工作,提高北大的科研成果水平,北京大学 2003 年度科技奖励大会于 2004 年 10 月 22
日下午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隆重召开。      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和北
京市科技奖励办公室的有关领导,     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先生, 以及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教
授、副校长林建华教授、校长助理张维迎教授和校长助理海闻教授参加了奖励大会。
   本次大会表彰了 2003 年度北大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提名国
家科学技术奖、北京市科技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获权专利以及东盛论文奖的组织和个
人。其中物理学院等单位的三个项目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      物理学院的王绍武获得国家
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两个代表科技原创能力的奖项,   体现了我校较高的科研创新水平。  此外,
我校还申请专利 134 件,其中 21 项获权。

  物理学院的杨应昌教授作为获奖代表发言。他指出,任何科技成果的取得都是需要经过
长期的积累和艰辛的研究,功夫要下在平时。他希望广大科研工作者都能远离浮躁,怀一颗
赤子之心,发扬囊萤映雪的精神,坚持科学研究的原创性,潜心研究,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使北大成为创新的沃土,重量级、世界级科研成果的摇篮。

   许智宏校长在随后的发言中指出,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大学作为我国科技创
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把握国际环境和科技发展的趋势,着眼于国家和社会的根本需
要,提高承担国家大型科研项目的能力,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北大在迈向世界一
流大学的进程中,应充分发挥多学科的优势,整合各类资源,营造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调
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我校总体科研水平的提高。他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敢坐“冷板
凳”,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勇于坚持,注重创新,取得更多重量级成果。

  附:北大 2003 年科技奖励大会获奖名单

一、国家自然科学奖
 氮的间隙原子效应及新型磁性       二等奖     杨应昌、程本培、杨金波、毛伟华、张晓东
 材料研究                        物理学院, 第一完成单位
 光电功能膜材料基础研究         二等奖     黄春辉、李富有、甘良兵、黄岩谊、王科志
                             化学学院,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主要植物染色体研究         二等奖     李懋学
                             生命学院,第二完成单位,第四完成人


二、国家科技进步奖

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       一等奖      王绍武 物理学院,第四完成单位,第三完成人



                                                   7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三、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生       一等奖    方精云、朴世龙、贺金生、刘国华、陈安平
 产力的研究                      环境学院, 第一完成单位
 重金属形态的时空分异、影响       一等奖    陶 澍、王学军、刘文新、曹 军、徐福留、
 因素及生态效应                    李本纲、贾振邦、邓宝山、刘 煜、蒙冰君
                            环境学院,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可持续性       一等奖    蔡运龙、王仰麟、许学工、杨友孝、傅泽强、
 的区域评价、区域战略及操作              蒙吉军、龙花楼、秦其明
 途径                         环境学院, 第一完成单位
 关于同余数曲线 BSD 猜想的     二等奖    赵春来
 研究                         数学学院, 第一完成单位
 吸积盘理论与活动星系核物理       二等奖    吴学兵、刘富坤
 模型                         物理学院, 第一完成单位
 银、铜等金属簇合物及富勒烯       二等奖    金祥林、汤卡罗、唐有祺
 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                化学学院,第一完成单位


四、北京市科技奖


 飞秒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及其应       一等奖    龚旗煌、杨宏、羌笛、张铁桥、王树峰、黄
 用                          文涛、李建良
                            物理学院,第一完成单位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钴酸       一等奖    其鲁
 锂的合成                       化学学院,第二完成单位
 卫星舱内高能粒子监测和空间       二等奖    肖佐、邹积清、仲维英、邹鸿、包尚联、徐
 辐射环境研究                     萍芳
                            地空学院,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周边板块相互作用、俯冲       二等奖    臧绍先、宁杰远、忠良、周元泽、魏荣强、
 带及对中国大陆构造运动的影              刘永岗、景志成
 响                          地空学院,第一完成单位


五、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甘子钊,物理学院
王阳元,信息学院

六、北京大学 2003 年度获权专利


名称                               发明人        完成单位   专利权人
一种快速光电响应材料金属/绝缘体嵌埋团簇膜
                                 赵子强        物理学院   北京大学
及制造方法
萃取分离生产高纯氧化镥的工艺                   廖春生等       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
一种金属纳米粒子/介质复合光电薄膜及其制备
                                 吴锦雷等       信息学院   北京大学
和应用
内场助金属超微粒子/介质复合光电发射薄膜             吴锦雷等       信息学院   北京大学

                                                          8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一种同时消除混合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
                                                    杨锡尧等           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
 催化剂
 一类纳米级过渡金属及其合金胶体和其制备方
                                                    王远等            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
 法
 以无活性胰岛素为骨架的含精氨酸-甘氨酸-天
                                                    唐建国等           生命学院          北京大学
 冬氨酸序列的抗栓新药
 分离作用射频四极场加速方法与装置                                   陈佳洱等           物理学院          北京大学
 表面掺杂的弱团聚的纳米氧化锆粉末的制备方
                                                    谢有畅等           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
 法
 一种新型 CMOS 电荷泵及其级联方法                                吉利久等           信息学院          北京大学
 半导体参数分析系统                                          许铭真等           信息学院          北京大学
 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三个突变体基因                                  李毅等            生命学院          北京大学
 短脉冲激光超声精确测厚方法及装置                                   潘新宇等           物理学院          北京大学
 一种由四氢呋喃聚合制备聚醚的方法                                   张鸿志等           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
 硅、金属、介质膜桥射频微机电系统开关                                 金玉丰等           信息学院          北京大学
 一种全金属低温微机电系统真空封装外壳以及
                                                    金玉丰等           信息学院          北京大学
 封装方法
 半导体激光器及电吸收调制器的高码率驱动器                               王子宇            信息学院          北京大学
 超导量子干涉器 50Hz 工频干扰的消除装置(实
                                                    张升原等           物理学院          北京大学
 用新型)
 一种合成吲哚基-3-乙酰胺类的新方法                                 来鲁华等           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
 硅腐蚀液及其制备方法                                         闫桂珍等           信息学院          北京大学
 构件化软件的在线演化方法                                       王千祥等           信息学院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豹驰
 印刷感光版及其制法和用途                                       曹维孝等           化学学院
                                                                                 方正有限
                                                                                 公司
 一种组织乏氧显像剂及其前体                                      王祥云等           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
                                                                   计算机科          北京大学
 一种印刷品色版图稿扫描输入方法                                    周秉锋等           学技术研          北大方正
                                                                   究所            集团公司
 用于手术导航的红外无线指示跟踪装置(实用
                                                    张珏等            力学系           北京大学
 新型)
 遗传工程固氮粪产碱菌与固氮巨大芽孢杆菌共                                                            北京大学
                                                    王忆平等           生命学院
 培养发酵工艺                                                                          农科院


七、高水平论文

1,K. Q. Gao(地空学院,高克勤)and N. H. Shubin,Earliest known crown-group salamanders,
NATURE, (2003) Mar 27, 422(6930), 424-428.

2,Y. F. Liu, X. Hong, J. Kapper, L. Jiang, R. G. Zhang, L. G. Xu, C-H. Pan, W. E. Martin, R. C.
Murphy, H. B. Su (生命学院,舒红兵), S. D. Dai and G. Y. Zhang, Ligand-recepptor binding
revealed by the TNF family member TALL-1, NATURE,(2003)May 1, 423 (6935), 49-56.

                                                                                             9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3, X. Xu, Z. H. Zhou, X. L. Wang, X. W. Kuang, F.C. Zhang and X. K. Du (人民医院,杜湘
珂),Four-winged dinosaurs from China, NATURE,(2003)Jan 23, 421 (6921),335-340.




     斯坦福大学开设北大分校                         首批 16 名学生圆满结业

                                    国际合作部

  2004 年 9 月 27 日,备受瞩目的首届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分校在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
开学典礼,成为斯坦福大学继在澳大利亚、柏林、佛罗伦萨、京都、莫斯科、牛津、巴黎、
圣地亚哥之后创设的第九个海外分校。与其他分校相比,该项目独具特色:在湖光塔影的美
丽燕园,  学生们将秉承北大“民主与科学”和斯坦福“让自由之风吹拂”的精神,     实现斯坦
福大学“培养合格的世界公民”的伟大理想。

  十载酝酿 金秋收获
  斯坦福北大分校是北京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重点合作项目,    她的诞生, 是两校长期友好
合作和深厚友谊的结晶。早在 1994 年,斯坦福大学就开始与北京大学合作举办暑期汉语进
修班和文化研讨班,10 年间,斯坦福大学累计派遣了 255 名学生来北大短期留学。持续而
良好的合作,使得双方都希望进一步推进和加深合作。2004 年 5 月,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
亨尼斯在两校学术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表示:   “我们关注的焦点正在由欧洲向亚洲转移。 而
                                           ”
北京大学也正在逐步迈向国际化。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斯坦福北大分校终于正式开学。
  对于此次合作,北大和斯坦福两校都寄予了很高期望。开学典礼上,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闵维方希望此项目为加强中美两国青年的交流与合作做出更大贡献;    斯坦福北大分校主任裴
儒生也积极赞扬北京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之间的成功合作,并希望分校项目不断发展壮大。

  名师执教 互认学分
  首批参加该项目的 16 名斯坦福学生,分别来自经济、国际关系、管理学、人类学、心
理学、东亚研究等专业,将在北大学习 11 周。斯坦福大学和北京大学联手为他们准备了丰
富精彩的课程,内容涉及哲学、法律、环境、考古等学科。项目合作协议规定,学生取得的
北大教授授课的学分, 将被斯坦福大学承认, 因此给分校学生开课的北大老师都必须在自己
的领域具有很高的名望和学术水准,  外语水平也必须胜任全英文教学。此次开课的老师包括
哲学系赵敦华教授、环境学院朱彤、张世秋教授,法学院张骐教授,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徐晶
凝老师等,阵容豪华,名师荟萃。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有力地保证了课程的质量,让学生们领
略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魅力。
  在课程之外,北京大学还为斯坦福大学学生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参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
动,组织他们游览故宫、长城,欣赏杂技、京剧,参观天坛、虹桥市场等,以利于他们更深
入直接地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和北京的悠久历史。  此外,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北大的学习和
生活,北大还组织各相关院系同学作为他们的汉语辅导及专业伙伴,互助互学,使得彼此能
够得到真正的交流与提高。

   圆满结业 期待来年
   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生活总是步履匆匆,短短的 11 周学习在 12 月 3 日圆满结束。当天,


                                                                             10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首届斯坦福北大分校项目结业式在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闵维方书记、许智宏校长、斯坦
福领队裴儒生博士以及 16 名斯坦福学生和我校相关的师生代表出席了结业式。闵书记祝贺
第一届分校项目双方合作愉快,进展顺利。他强调,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
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最好的大学之间的紧密合作,不但有利于两校之间教学、科
研和管理的合作交流,也有利于中美两国人民的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北大有一流的师资和
一流的学生,   会尽量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来满足斯坦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北大热情欢
迎斯坦福学生随时回到母校北京大学,   北大永远欢迎他们。随后许校长亲手给斯坦福学生们
颁发了结业证书和校友卡,   当斯坦福同学们从许校长手中接过结业证书和校友卡时,都激动
不已, 因为他们既是该项目的首批参加者,  同时也是北大和斯坦福两校友谊的重要桥梁和纽
带,更是斯坦福北大分校项目创建的重要历史见证人。
   斯坦福北大分校主任裴儒生博士和学生代表奚嘉琳代表斯坦福师生发言时都表示他们
感谢北大对此项目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给他们创造了很好的机会来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发展,
同时也衷心希望分校项目不断发展壮大,让更多的斯坦福同学有机会了解中国、了解北大。
我校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黎藜同学代表北大语言伙伴发言,   她感谢该项目给她机会结识了一
位很好的美国朋友,受益匪浅,也建立了深厚友谊,这份友谊将永不褪色,她也希望有机会
可以参加在斯坦福举办的类似海外留学项目,到斯坦福去了解美国的文化和历史。
   首届项目的合作成功坚定和鼓舞了双方的信心,经商定,该项目明年春季将于 2005 年
3 月至 6 月在我校举行,春季课程已基本排定;双方还开始积极探讨北大学生加入该项目的
可行性。   目前北大主要是按照斯坦福大学的教学计划来安排教师,下一步等该教学项目成型
之后,争取本校的学生也能申请在斯坦福大学北大分校选课学习。
   (资料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11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北京大学 2004 年本科招生概况
                                             招生办

  2004 年是全国高考招生变化最大的一年。除考试命题增加到 15 套外,各地考试科目、
高考总分和填报志愿时间也不一致,且所有地区都实行网上远程录取。尽管如此,在校领导
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各院系、各部门和全体招生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2004 年
我校招生工作圆满完成。

  一、新生录取基本情况
  2004 年我校实际招生总数 3771 人,其中校本部 2901 人,医学部 870 人。招收普通本
科生 3376 人(校本部 2735 人,医学部 641 人) 第二学士学位 94 人,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
升本)72 人,医学专科 229 人;另外,校本部招收留学生 245 人。

       表一:校本部各类招生情况(单位:人)
 普通本科                二学位                                                 留学生
                                         思想政
                      国 际      知识                                   本 校         韩国        国 家       校本部
               软件                        治教育
内地     港澳             文 化      产 权                       本科         预 科         预科        奖 学       招生总数
               工程                       (专升本)
                      交流       法                                    转入          转入        金
2691   44      43     20       31                        138        69          23        15
    2735               94                72                               245                        3146



表二:校本部普通本科生源基本情况(单位:人)
        普通本科        男生          女生           党员          团员         少数民族              往届生           农村户口
人数          2735    1582        1153          79         2608            216          240            393
比例          100%    57.8%      42.2%         2.8%        94%             7.9%         8.6%          14.2%


表三:校本部普通本科各类招生录取情况(单位:人)


                    保送生                              定向生                             特长生
类                                                                                                     自主
       外语     港澳    竞赛        省优       实验班         国防          九院         艺术         体育        棋牌
别                                                                                                     招生
       62      34    386       14       31          36         31          54        37         5
                      527                                 67                         96                152


  2004 年医学部计划招生 860 人,实际招生数总计为 870 人,其中一批本科 559 人,二
批本科 82 人专科 143 人,高职 86 人。具体分布情况如下:本硕博连读八年制 278 人,本
硕连读共录取 167 人,  五年制本科 114 人,四年制本科共录取 82 人。 在一批本科录取的 559
名考生中,男生 253 人,占 45%,女生 306 人,占 55%;中共党员 39 人,共青团员 515 人,
党团员占 99%;应届生 531 人,占 95%,往届生 29 人,占 5% 。

    表四       医学部各专业实际录取考生人数




                                                                                                            12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临床医     基础医   口腔医      预防医    药学六      临床医     护理       医学   应用药   医学实
学八年      学     学        学      年       学五年      学       英语    学     验

 198    40     40       70      97      37      37      40    47    35


    二、生源质量
    1、高考招生。2004 年我校共录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文科(含外语)第一名 32
人,理科第一名 11 人。今年我校文科录取线在全国依然保持绝对领先地位,平均比当地文
科重点线高出 100 分;理科录取分数线取得突破性成绩,平均比当地重点线高出 130 分,在
13 个省份的理科录取分数线居首位。按院系和学科大类招生继续受到考生欢迎,其中以元
培计划实验班、数学科学学院、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法学院等最受欢迎。
    2、保送生。2004 年我校共招收保送生 527 人,含学科奥赛获奖学生 386 人(其中决赛
中直接录取 122 人),省级优秀学生 14 人,教育部全国理科实验班学生 31 人,非通用语种
62 人,港澳免试生 34 人。2004 年我国共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
竞赛奖牌 19 枚(其中 17 枚金牌,2 枚银牌) ,我校录取 14 枚奖牌(数学金牌 4 人,物理金
牌 3 人,化学金牌 3 人,生物金牌 2 人,生物银牌 2 人)  。
    3、港澳台招生。今年共录取港澳台学生 44 人。根据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教育部的
要求,今年我校首次在香港招收免试生,预录取 43 人(含医学部)        ,实际录取 30 人。这些
学生大都出自拔萃男书院、圣保禄男女中学、英皇书院等当地名校,会考成绩优异(76.47
%的学生会考成绩在 5A 以上)   ,综合素质优秀。
4、自主招生。在全面总结去年自主招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校今年扩大了自主招生名额,
在全国实行了自愿报名、自主申请和学校推荐、推荐人推荐相结合的招生办法,收效甚好,
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申请材料 5500 多份,    其中有 355 位学生通过预选,获得了复试资格。
经过笔试、面试筛选,我校共拟定自主招生对象 179 人,高考录取 152 人(其中,男生 71
人,女生 81 人)。86 名考生的高考总分达到北大录取线,正常录取率 56.57%。绝大多数考
生都如愿以偿地进入了第一志愿专业学习。       自主招生的生源质量也稳步提高,    录取了一批品
学兼优、特长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中学生,其中包括北京市文科第一名和河北省理科第一
名。
    5、留学生。今年新招收本科生 245 人,与前几年大体持平。我校在招收本科留学生方
面开辟了多条途径:   (1)报名参加我校组织的入学考试的学生,是我校本科留学生的主体。
今年报考我校的留学生共有 435 人,考试科目从今年开始调整为中文、数学、英文和文科综
合或理科综合。最后根据考试成绩,录取 138 人。就报考的留学生的国别来看,78%是来自
韩国,所占比重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从报考的专业分布看,将近 91%的学生报考了文科
类专业,仍集中在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中文系、新闻学院等;报考理科专业
占 9%,与前几年相比有所增加。     (2)由我校留学生预科班升入本科的学生。他们在经过一
年的强化汉语学习后,根据汉语水平考试(HSK)成绩,结合平时的成绩和表现,120 名学
员中共有 69 名升入本科。  (3)从我校与韩国庆熙大学在韩国开设的预科培训班中选拔的学
生。这些学生在参加预科培训班之前,他们的高中成绩在韩国上好大学也是没有问题的。经
过一年半的汉语培训后,学校专门派出了招生人员,对他们进行了面试,从中选拔了 23 名
升入我校本科。  (4)少量学生是通过教育部或有关机构推荐的奖学金生。



   表五   北京大学 2004 年各地录取分数线



                                                                     13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当地重点线                    北大录取线
省市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医学部
 安徽       564       565      633       676     -
 北京       474       491      581       628    611
 福建       551       535      639       653    622
 甘肃       578       568      662       677    666
 广东                 626      825       825    768
 广西       675       642      860       825    784
 贵州       531       484      621       637     -
 海南       626       588      819       805     -
 河北       582       590      653       688    650
 河南       599       589      648       685    674
 黑龙江      517       527      593       650    645
 湖北       536       561      629       676    661
 湖南       568       541      657       660    631
 吉林       501       492      605       642    619
 江苏                 575      649       680    587
 江西       583       596      647       686    668
 辽宁                 558      663       663    644
 内蒙       535       564      632       680    614
 宁夏       532       526      630       673    629
 青海       478       438      630       660     -
 山东       600       606      666       699    695
 山西       574       571      630       676    660
 陕西       576       562      663       689    678
 上海       463       451      546       563     -
 四川       541       538      620       665    652
 天津       520       495      634       630    534
 西藏       490       480      636        -     510
 新疆       538       522      662       681    643
新疆民考汉     470       421                 643    -
 云南       515       465      626       634    606
 浙江       576       574      648       689    616
 重庆       537       518      633       675    654




                                                    14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2004 秋冬之燕园全镜头
                                 教学科研

     7 月初,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2004 年“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评审结果
揭晓,   北大有两个项目获得批准,分别是地球与空间学院胡天跃负责的“利用多分量地震勘
探资料研究地层特征”和地球与空间学院孙樯负责的“甲烷水合物形成和分解机理的原位
Raman 光谱研究”课题,资助类别均为 B 类,即资助经费 8-15 万元,研究年限 1-2 年。截
止到目前,北大已有 9 位青年教师获得此创新基金资助。

  7 月 29 日,北京大学新疆研究生培养基地在乌鲁木齐揭牌成立。研究生培养基地的成
立是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的一个重要举措,   标志着对口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北京
大学校长许智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委陈德敏为培养基地揭牌。

  9 月 9 日,
         “北京大学 2004 年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隆重举
行,学校领导为今年获得表彰的优秀教师们颁奖。过去的一年,广大教师在教学、科研、社
会服务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进步。共有 40 人获得北京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74 项成果获得
北京大学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2 人获优秀德育奖,96 人获优秀班主任称
号。此外,2003 年我校《中国古代史》等 9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数学分析》等 18
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此外,我校教师中还分别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教育部自
然科学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中华医学科技奖、
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奖”等一系列高规格、高水平的奖项。

  9 月 22 日,光华管理学院与历史学系联袂推出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从历史看管
理”,共同探讨“鉴往知来”的艺术。虽然中国管理培训课程数以千计,但北大新设的此课
程却是首开“历史—管理学”系统研究的先河,在中国乃至世界同类领域都是第一次出现。

    11 月 5 日,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China
Academic Digital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 CADLIS)”项目建设启动暨成果汇报大
会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选院士、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等国家和教育部领
导,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文化部、科学院、社科院等其他相关机构领导约 300 人出席
会议。大会认真总结了 CADLIS 项目先期阶段取得的成果,肯定了 CADLIS 项目建设标准
规范对整个行业起到的重要作用,此次盛会的召开标志着 CADLIS 项目建设在全国高校的
正式启动!
    11 月初,北大口腔医学院王兴教授获得由美国颌面外科医师学会和美国内固定研究学
会共同颁发的 2004 年度最佳临床研究论文奖,表彰王兴教授及其正颌外科中心的同事们
2003 年发表于美国整形重建外科杂志(Plastic Reconstructive Surgery)上的研究论文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in Correction of Micrognathia Accompanying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颌骨牵引成骨矫治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呼吸睡
眠暂停综合症)      ,认为是近年来病例数量最多、矫治效果最好的临床研究论文。

  11 月中旬,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结果揭晓,我校共获 34 个奖项,
位居榜首。此次共有 198 项成果榜上有名,其中特等奖 4 项,一等奖 35 项,二等奖 159


                                                                   15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项。田余庆先生所著《拓跋史探》和刘金质教授的《冷战史(上、中、下)      》2 项成果获特
等奖,叶朗教授主编的  《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10 项成果获一等奖,
                      等           方文副教授的专著   《社
会行动者》等 22 项成果获二等奖。我校参评成果共计 58 项,中标率 58.62%,创历史新
高。

   11 月 26 日,教育部公布了入选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的科研机构名单,北大
10 个基地全部顺利通过评估,其中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被专家一致认为达到优秀标准。新
申报的三个研究机构: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
也成功入选,从而使北大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总数达到了 13 个,跃居全国第一。

   11 月底,     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于常海教授所带领的课题组在 SARS 病毒早期检测
方面取得突出进展,其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尖医学类杂志《新英格兰医学》 《New                              (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4, 350: 1577-1579),论文题目为 Boosting the
sensitivity of real-time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testing for SARS,该刊物影响
因子高达 34.833。这是基础医学院迄今发表的影响因子最高的科研论文。

  12 月 19 日,在国家信息化主管部门指导下以及在国家多个部委和有关地方政府支持下
建设的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童庆禧院士出任院长。

  12 月 7 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 2003 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统计
表明,1998 年至 2002 年《科学引文索引》
                        (SCI)收录论文累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三所高
校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

  12 月 7 日,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03 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报告中,2003 年度北京大学在医学领域中以北京大学医学部为主的有 285 篇论文被 SCI
收录,昂居全国同类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榜首。该论文数比 2002 年度同类数据增加了 180
篇,实现了数量上的重大突破。在医疗机构的单独排名中,北大医院以 67 篇 SCI 收录论
文居首位,人民医院以 32 篇居第 14 位,第三医院以 24 篇居第 20 位。医学部成为全国
唯一的有三家医疗单位同时进入前 20 名的单位。

  12 月 8 日,教育部公布了 2004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精品课程评审结果,北京大
学有 14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再次位居全国高校首位。从 2003 年以来,北大已连续
两届在国家精品课的评审中荣获第一。

  12 月底,教育部公布了 2004 年度数理和地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以北
京大学为依托单位的 3 个重点实验室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它们分别是:数学与应用数学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学学院)  、重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物理学院) 、地表过程分析
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学院)    。

                                  校园资讯

  6 月 8 日,北大、清华首次在香港实行的免考试招生截止申请,此次招生吸引了众多香
港尖子学生报读,   其中还包括已获香港大学医学院录取的香港会考“十优状元”。 为鼓励香
港学生赴内地求学,华润集团宣布推出 5000 万港元奖学金,7 年内赞助香港学生免试入读


                                                                       16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入选学生每年可获取约3万港元的生活费。

  6 月 9 日,在 2004 届毕业生即将离别母校之际,学生工作部举办了“放飞四海,心系
母校”毕业留念活动,邀请许智宏校长、林钧敬副校长和毕业生同学一同书写“毕业留念
墙”。许校长和林校长分别写下了“投以桃李,报以琼瑶;放飞四海,心系母校”和“志存
高远,勇担大任;脚踏实地,做好小事——与 2004 届毕业生共勉”的赠言,并亲手将留言
条贴到了“毕业留念墙”上。      毕业生们也纷纷留下了“爱北大”、“母校永在我心中”、“愿
与母校共成长”等感人话语。“毕业留念墙” 仿造中国传统围墙造型,贴在墙上的留言条
被设计成砖块的形状,象征全体毕业生为母校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6 月 16 日,北京大学 2004 年本科生毕业典礼在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共有 2433
名本科生圆满完成四年学业,     奔赴新的工作和学习岗位。 北大党委书记闵维方、校长许智宏、
校党委副书记岳素兰、张彦、副校长林钧敬、林久祥、林建华等校领导出席了典礼,并为优
秀毕业生和毕业生代表颁发了优秀毕业生证书和毕业证书。       中文系教授袁行霈、天津北大校
友会会长、技术物理系 61 级校友戴旭瀛、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马文秀分别作为教师代表、校
友代表和毕业生代表在大会上发了言。

  6 月 17 日,2004 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分两场在百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校党委
书记闵维方、校长许智宏等校领导,各学部主任、部分院系领导、教师代表和校友代表出席
了典礼。今年北大共有 509 人获得博士学位,2581 人获得硕士学位。陈雪梅等 200 多名毕
业生光荣地获得了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以及北京地区优秀高校毕业生的称号。哲学系 79 级
校友、海淀区党委副书记彭兴业,中文系 77 级校友、中国房地产集团公司总经理孟晓苏分
别以北大校友的身份发言。

   7 月 20 日,北京大学在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考录取工作全部结束。全
国 43 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理科第一名考生选择了北大,其中文科 32 名,理科 11
名。北大在全国多个省市的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均名列前茅,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
科录取线平均高出当地重点线 100 分,理科录取线平均高出当地重点线 130 分。

  7 月 30 日、31 日两天,在万柳学区居住的部分 02 级研究生共 1443 人顺利入住燕园本
部。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下,搬迁工作顺利完成。

  8 月 30 日、31 日两天,2004 级近 4000 名本科生和 2500 名研究生新生来到燕园,开始
了在北大的学习生活。

    9 月中旬,北大本部学一等食堂新装了“校园一卡通”饭卡充值设备,该设备将伴随 10
月 1 日后“校园一卡通”的普及而投入使用。项目正式启动后,学生的饭卡、图书证等均将
被“校园一卡通”所替代,   “一生多卡”的现象将得到极大改善,另外学生可以在食堂内直
接完成饭卡充值、饭卡余额查询等工作。

  11 月 26 日,由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主办、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协办的
第二届 “嵌入式系统”专题竞赛颁奖会在嘉里中心举行,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一
个参赛队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17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12 月 20 日,接教育部通知,许智宏继续担任北京大学校长,陈文申、林建华、柯杨
为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吴志攀(兼) 林钧敬、
                    、    林久祥、郝平、鞠传进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又
据中共教育部党组通知,   吴志攀任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常务副书记,  陈文申为中共北京大学
委员会常委。

                               交流合作

  6 月 2 日,
         “北京大学-富士通信息科学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签字、揭牌仪式在北大举行。
中心将发挥北京大学的基础学科和人才优势,   结合富士通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的科研优势
与产品化经验,推进综合的合作关系。

    6 月 21 日下午,1993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威廉·福格尔在北京大学百年大
讲堂四季厅作了题为“经济增长性质的变革”的主题演讲。这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CCER)为庆祝成立 10 周年举办的“站在巨人的肩上——CCER 成立 10 周年诺贝尔经济学
奖得主演讲系列”继 RobertA.Mundell,JamesJ.Heckman 和 VernonL.Smith 等人之后的第四
场。

  6 月 28 日,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和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大隆重举行,拉开了伟人
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的序幕。围绕“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和世界”这一主题,与会专家从政治、
经济、文化、外交、国际战略等不同方面深入研讨了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所产生的
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深切缅怀了邓小平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

  8 月 1 日至 3 日,由中国教育部主办,北京大学承办的第三届中日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
召开。来自中国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 11 所大学的校长及日本北海道大学、东北
大学、 东京大学、   名古屋大学等 9 所名校校长齐聚北大,以加强新形势下两国高校间的合作,
推动两国间教育交流。

  8 月 3 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李·鲍林格(Lee Bollinger)访问北大并接受了北京大
学的名誉博士学位。   许智宏校长为鲍林格校长拨穗并为他颁发了学位证书。       鲍格林校长在随
后的答谢辞中热情地表示了对获此殊荣的感谢和骄傲之情,       并代表哥伦比亚大学表达了将要
在更多方面与北京大学开展更深入合作的良好心愿。鲍林格校长曾于今年 4 月率团访问北
大,并向北大师生发表了题为“大学在全球化中扮演的角色”的演讲,推动了两校间的实质
性合作。

  8 月 3 日,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和早稻田大学白井克彦总长共同宣布北京大学-早稻田
大学教学科研联合中心正式启动。     在该项目的模式下,北大本科生在一至二年级时在北大修
读自己原来的专业,三年级时前往早大留学 1 年,修读双学位课程,四年级时回到北大,满
足北大颁发学位的条件后获得北大学士学位,     如达到早大颁发学位的条件,则还可获得早大
的学士学位。双方将在 2005 年 9 月开始互派第一批双学位课程留学生。

  8 月 22 日上午 9 时,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 500 多名优秀博士生相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
纪念讲堂,参加“2004 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开幕式。作为国家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
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论坛由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     北京
大学承办,是一次规模大、起点高、领域广的学术交流盛会。


                                                              18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9 月 13 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等单位主办的北京大学首届项目
管理论坛在北京举行,   宣告北京大学正式加盟国际项目管理教育联盟。国际项目管理教育联
盟由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的十所知名大学组成,旨在共襄学科发展
大计、共享学术发展成果、共创学科发展未来。北京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加盟学校。

    9 月 25 日,1995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莫里奥·莫利纳(Mario J.
Molina)教授被授予北京大学荣誉教授头衔,在授予仪式结束后他作了“超级城市与大气环
境(Mega-city an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的报告。

  11 月 4 日,英国《泰晤士报》的“高等教育增刊”推出一份世界最佳 200 高校排行榜,
北京大学排名第 17。据称这是首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各大名校做全面比较,美国哈佛大学
排名第一。在 5 个指标中,国际教师比例、国际学生比例、教师与学生比例以及教师研究成
果的引用数北大的得分都一般,但是各国学者评价的得分高达 322 分,单项排名第 10。另
外两所上榜的中国大学是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分别排名第 39 和第 42。

  11 月 9 日,美国康奈尔大学校长杰弗里•雷孟(Jeffrey Sean Lehman)教授率团访问北
大,参加了为期一天的“北京大学康奈尔大学日”活动。雷孟教授发表了题为“康奈尔大学
与北京大学:过去与未来”的演讲;随后,两校领导共同为“北京大学—康奈尔大学中国与
亚太研究项目”办公室揭牌。

  11 月 21—23 日,“2004 东亚四国大学校长论坛暨学术研讨会”在英杰交流中心举行。
日本东京大学、    韩国汉城国立大学、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和北京大学共四所各自代表本国最高
水平的大学校长亲自率学者代表团参加此次论坛。        论坛以“东亚文化与文明的发展与高等教
育的关系”为主题,并通过四个分主题,包括:        “大学教育中东方与西方的学术经典”“传
                                              ,
统价值观与莎士比亚”     ,“在东亚四所高校开设以东亚文明为主要内容的互选课”  ,
                                           “东亚地区
的美国问题研究” 来进行讨论。

  11 月 22 日,北京大学授予联合国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先生荣誉教授仪式在临湖轩
举行。莫里斯·斯特朗先生是联合国秘书长特别顾问,前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泰勒环境
奖获得者,为世界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12 月 7 日,北京大学戴姆勒-克莱斯勒奔驰奖助学金设立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国际关
系大楼隆重举行。1994 年以来,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向北大慷慨捐赠约 500 万人民币,通
过设立戴姆勒-克莱斯勒奔驰奖助学金、资助校图书馆和校刊、修葺西校门、捐赠轿车等项
目,有力地支持了北大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

                            北大之星

  6 月 17 日,北大 14 位教师分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
称号。其中“北京市优秀教师”有:中文系曹文轩、化学学院裴伟伟、考古文博院徐天进、
外语学院赵振江、信息科学学院屈婉玲、数学学院赵春来、经济中心平新乔、环境学院韩光
辉、法学院陈兴良以及医学部的刘俊义、      朱积川、高子芬、杨尹默。数学学院的王铎获得“北
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此次评选活动由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教委等 6 家单位主办,


                                                    19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目的是表彰北京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
发展方面所做出的成绩和贡献。

  6 月中旬,北大 7 名教师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名单,人数居全国
高校第一。他们是:环境学院周力平教授、经济学院刘伟教授、化学学院宛新华教授、法学
院陈兴良教授、历史系荣新江教授以及医学部万有、汪涛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由国
家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等 7 部委组织评选,每两年选拔一次,每次选拔 500 名左右。入
选者都是我国教育、科技领域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以及高层次急需人才。

  6 月 18 日,首届“十大中华经济英才”颁奖典礼暨“经济英才与时代精神”文化战略
研讨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方正集团公司董事长魏新、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等一批经
济界人士获得了这一崇高荣誉。另外入选的还有光华管理学院 EMBA 校友、吉利控股集团总
裁徐刚。

  7 月底,北大 6 人入选 2004 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A 类)
                                    ,他们是:化学与分子工
程学院彭静、物理学院古英、医学部药学院郭洪祝、北大口腔医学院郭丽宏,北大人民医院
李涛,以及北大世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王文蜀。新星计划由北京市科委组织实施,培养期
为三年,分 A、B 两类进行资助,旨在培养造就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
科技带头人和科技管理专家。

   7 月 29 日上午,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被授予第 15 届福冈亚洲文化奖学术研究奖。“福
冈亚洲文化奖”是日本福冈市于 1990 年设立的奖项,旨在保护和发展亚洲文化,为亚洲人
民互相学习和广泛交流奠定基础。     此前,中国作家巴金、  社会学家费孝通、电影导演侯孝贤、
张艺谋、考古学家王仲殊、现代艺术家徐冰等先后获奖。厉以宁是中国第七位获奖者。该奖
设大奖、学术研究奖和艺术文化奖,大奖奖金 500 万日元,学术研究奖和艺术文化奖奖金各
为 300 万日元。

  8 月底,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固体地球物理专业 2002 级博士研究生洪菲(女)同学获
颁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是在邓小平同志诞辰 100 周年
之际,按照邓小平同志的遗愿,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用其生前
的全部稿费 100 万元所设立,旨在激励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科技创新, 大力推动科教兴国战
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此次全国高
校共有 50 名学生获奖。

  10 月初,我国金属有机化学领域的最高奖——中国化学会第一届“黄耀增金属有机化学
奖”揭晓,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席振峰与南开大学教授宋礼成分享了此项殊荣。
“黄耀增奖”设立于 2002 年,以已故的我国金属有机化学学科奠基人之一黄耀增教授的名
字命名,旨在表彰在这一领域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每两年颁发一次,每届两人获奖。

  10 月 18 日,由《世界商业评论》评选的 2004 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 10 大经济学
家》正式揭晓,林毅夫、厉以宁、张维迎三位北大教授名列榜中。其他七位经济学家是:张
五常,杨小凯,郎咸平,吴敬琏,茅于轼,樊纲,邹恒甫。

  10 月 22 日,在第三届北京国际口腔种植学术会议开幕式上,国际 Pierre Fauchard 科


                                                   20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学院向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名誉院长张震康教授授予 Elmer S Best 纪念奖。张震康教授是
该奖自 1963 年设立以来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口腔医学专家。Elmer S. Best 奖是为了纪
念 Pierre Fauchard 科学院的创始人并以其名字设立的纪念奖。每年只授予一名在国际口腔
领域著名的,并为口腔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10 月 28 日,北京大学给予刘正琛同学通令嘉奖。刘正琛是光华管理学院 2000 级硕士
研究生。2001 年 12 月,他被确诊患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在与病魔抗争过程中,刘正琛于
2002 年 1 月倡导发起了“阳光 100”骨髓捐赠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合聚众力筹建了中国第一
个民间骨髓库——阳光骨髓数据库,       将数据资料即时在网上公开供患者免费查询。 2002 年 6
月,刘正琛发起成立了阳光志愿者协会,以“爱己·爱人·创造未来”为宗旨,倡导“用爱
自己的心去爱别人”,普及健康知识,推广骨髓捐赠,促进患者互助,倡导回报社会。

  11 月 10 日,2004 年何梁何利基金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厅举行。北大教授段
学复、杨应昌、   赵柏林分别在数学力学、  物理学和气象学领域获得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至此,
北大共有 31 人获得该基金的奖励。此外,今年还有众多北大校友获奖:大连理工大学校长
程耿东、中国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杨国桢、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研究员张焕乔、中科院上海有
机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许志琴、中科院上海药
物研究所的唐希灿等。    根据章程规定, 何梁何利基金是授予“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发明、
发现和科技成果的优秀科技工作者。”

    11 月 30 日,北大 2003—2004 学年学生优秀个人、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办公楼礼堂隆
重召开。本年度共评出“北大三好学生标兵”198 名,         “北大创新奖” 78 名,“北大三好学
生”1365 名,  “北大优秀学生干部” 89 名,   “北大社会工作奖” 489 名,
                                             “北大学习优秀奖”
1101 名,“北大红楼艺术奖” 32 名,     “北大五·四体育奖” 27 名,“北大优秀班集体 26”
个, “北大先进学风班 58 个”“北大学生工作先进单位”6 个,
                     ,                 “北大创新集体” 3 个。

    12 月 10 日,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作品颁奖仪式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北大景观
设计学研究院教授俞孔坚主持设计的作品中山岐江公园获得设计类金奖。这是该作品继
2002 年获得全美景观设计年度最高奖,荣誉设计奖。

  12 月 12 日,北京大学第十届‘十佳教师’评选大会在办公室礼堂隆重举行。在本届
参加评选的 23 个院系所推举的 22 位教师中,最终获得“十佳教师”称号的是:文科:中
国语言文学系孔庆东,元培计划委员会与历史系共推阎步克,艺术学系彭吉象,政府管理学
院朱天飚,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考古文博学院雷兴山;理科:环境学院陈效逑,化学与
分子工程学院赵新生,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周乐柱,物理学院王稼军。

  12 月 17 日,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第九届高校青年教师奖和青年教
师基金颁奖大会。我校共有 7 名青年教师获得本届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奖人数居全
国高校之首。其中化学学院齐利民副教授、数学学院甘少波副教授、外国语学院陈岗龙副教
授和光华管理学院龚六堂副教授等 4 人获得研究类一等奖,基础医学院韩文玲副教授获得
研究类二等奖,   生命学院瞿礼嘉教授获得研究类三等奖,考古文博院雷兴山副教授获得教学
类三等奖。

  12 月 23 日,国家科技部在北京召开“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 20 周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21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计划(973)5 周年纪念大会”,在大会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中,北大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
国家重点实验室荣获先进集体称号,   化学学院黎乐民院士、医学部张礼和院士荣获国家重点
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称号,物理学院龚旗煌、欧阳颀、许甫荣,化学学院王远、严纯华,信
息学院黄如、李晓明,医学部王宪、张宗玉和人口所郑晓瑛等 10 位教授受到 973 计划先进
个人的表彰。

  12 月 23 日,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表彰大会隆重召开。本次共表彰 1985~2003 年期
间在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优秀博士后 31 人,他们是文兰、陈大岳、龚旗煌、田
光善、王远、甘良兵、宛新华、袁谷、金长文、黄建滨、施祖进、李清文、梅宏、张兴、倪
晋仁、吴必虎、徐福留、刘树文、陈保亚、陈瑞华、陈明、郑晓瑛、刘旭峰、盖峥、李子臣、
张琦锋、蔡运龙、宋述光、董秀芳、刘剑文、杨富学。

                            缤纷燕园

  6 月 9 日,雅典 2004 奥运火炬在北京经过数小时的接力后,于下午 4 时 40 分左右传递
到北大,经由东南门、百周年纪念讲堂、图书馆、未名湖北岸到西门一线继续传递。校长许
智宏、学生桑兰和外语学院老师肖伟山分别作为第 141、142 和 143 号火炬手,在广大同学
们的热情簇拥下顺利地完成了火炬的接力传递。而此前北大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03 级学生王
丽娟作为第 27 名火炬手也参与了圣火接力传递活动。

  6 月 28 日,北大山鹰社科考队启程前往西藏进行科学考察。此次科考主要从学校教育
和传统教育两个角度考察西藏那曲县妇女的受教育状况,   希望通过此项研究来进一步探讨适
合藏区妇女的教育模式,促进内地与藏区在妇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理解和互动。7 月 16 日,
山鹰社飘柔登山队成功登顶西藏启孜峰。

  8 月 7 日下午,第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日前在北京大学拉开序幕。     “汉
语桥” 中文比赛是由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主办的世界性大学生中文水平比赛。       本
次比赛由北京大学承办,   共有来自 39 个国家的 75 名选手参加本次决赛,是继前两届以来参
赛国家最多、到京比赛选手人数最多的一次。

  8 月 15 日,在福州市琅岐岛举行的第六届“北大—清华百年赛艇对抗赛”上,北京大
学以优异的成绩连挫对手,荣膺本届对抗赛冠军。此次赛艇比赛,共有 12 名北大运动员参
加比赛,其中有 6 名是首次参赛。为了给运动员鼓舞士气,北大艺术团随同前往,在美丽的
琅岐岛上举办了“琅岐之夜”文艺晚会,当地近万名观众观看了演出。

  8 月 29 日,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桥牌表演赛在上海复旦大学落下帷幕,我校信息
科学技术学院 03 级研究生李振鹏和环境学院 02 级本科生王昌夺得中国大运会历史上首枚桥
牌金牌,另两名选手获得第六名。

  10 月 1 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首都高校的万余名大学生齐聚天安门广场,参加祖
国五十五周年盛大纪念活动。北大合唱团的同学献上了由《五星红旗》《红旗飘飘》《举杯
                                  、     、
吧,朋友》《祖国你好》《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组成的联唱《献给祖国的歌》
      、       、                       ,展示了北
大学子的时代风貌,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22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12 月 10 日,以“绽放世界精彩 携手缤纷未来”为主题的北京大学第二届“国际之夜”
晚会在欢乐的气氛中开幕。晚会共有来自瑞典、委内瑞拉、奥地利、日本、墨西哥、美国等
20 个国家的留学生们登台表演,展示了北大国际化的活力。

  12 月 12 日,2004 年北京高校乒乓球锦标赛经过 4 天紧张、激烈的角逐胜利闭幕。北
大乒乓球队顽强拼搏,一举摘取 7 个项目中的 4 项冠军,创北大乒乓球历史最好成绩。

                           校友动态

  7 月 12 日,外交部长李肇星校友和西班牙语系赵振江教授被智利驻华大使馆授予聂鲁
达百年诞辰总统勋章,   同时授勋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朱景冬以及新华
社记者并曾执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张广森教授。该奖章是为缅怀享誉世界的智利著名诗
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巴勃罗·聂鲁达。

  7 月 13 日,中组部正式宣布周其凤出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周其凤,湖南浏阳
人,1965 年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1970 年留校任教。1983 年在美国麻省大学高分子科学
与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1990 年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1999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北京大学副教
务长等职。2001 年 6 月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2004 年 3 月起兼任教育部
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

  10 月 26 日,曾经主持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的校友阿忆成为《实话实说》的第三任
主持人。阿忆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法学院法律硕士。作为资深电视策划人,他曾担
任央视 365 集大型历史专题片《香港百年》总撰稿; 30 集大型历史专题片《中国纪录大回
放》和《国庆 50 周年大典全程直播》策划人兼总撰稿,《夫妻剧场》、《鲁豫有约》主策
划,《百年大公报》和《百年中美风》总策划兼总撰稿。

  11 月 1 日,中央任命冷溶校友接替王洛林校友担任社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正部
长级)。冷溶 198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原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研究
员,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1 月 23 日,第三世界科学院第十五次全体会议在意大利召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
所徐至展院士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此次大会共增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68 人,使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总人数达到 771 人。徐至展院士是江苏常州人。1962 年毕业于复旦
大学,1965 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1991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激光物理、
现代光学与等离子体物理领域的研究。

    12 月 13 日,中共中央决定:李克强同志任辽宁省委委员、常委、书记,不再担任河
南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李克强生于 1955 年 7 月,安徽定远人。1974 年参加工作,
197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 年入北大法律系学习,后又获北大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

  12 月 23 日,“第六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揭晓,北大校友李莹、大山当选。 北
京盈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莹系北大东语系日语专业 87 级毕业生;加拿大大
山有限公司总裁大山 1988 年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中国研究”专业后被选为加中两国


                                                 23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互换学者项目成员,赴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此后大山一直致力于中
加文化交流,并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上主持、表演节目。

    12 月 31 日报道,
               《人物》杂志“2004 年度最深刻影响中国的人物评选”揭晓,敦煌研
究院院长樊锦诗校友当选 2004 年最深刻影响中国的文化人物。此次文化类人物评选共有
71363 人参加网上投票,樊锦诗因守望敦煌 41 年、为中国文物保护事业做出杰出贡献而以
32990 的票(占总投票数 46.23%)当选。

 12 月 31 日,湖南省最高文学作品奖—第二届毛泽东文学奖在长沙揭晓。校友阎真的《沧
浪之水》获长篇小说奖,校友聂鑫森的《生死一局》获中短篇小说奖。阎真,著名小说家。
1957 年出生于衡阳,1984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小说
家聂鑫森,1948 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市,1984 年至 1988 年,先后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和北
京大学中文系。

  (资料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24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为民族举大厦 为国球创一流
——北大发起 2008 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场馆“万企工程”
                              基金会



                           奥运落户北大

  1896 年,现代奥运会的圣火在古希腊奥运会的故乡雅典复燃。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崇尚“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会已经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盛典,也成为举办城市和国家向

世界展示自我风采的最佳舞台。2008 年,万众瞩目的奥运盛会将首次在中国举办,而作为

中国最古老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将幸运地承办北京奥运会的乒乓球比赛。经国际奥委会

正式批准,北京大学将兴建用以比赛的“北京大学 2008 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场馆”
                                       。

  9 月 24 日,北大奥运场馆建筑设计方案确定,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中国脊》

方案最终入选。该建筑方案规划用地 17100 平方米,包括地上4层和地下两层。在奥运比赛

时,场内可容纳观众 8000 人,场地可放置8张标准的乒乓球台。比赛结束后,场馆将改建

为北京大学综合体育馆,地上四层可举办乒乓球、手球、篮球、羽毛球、排球等比赛,可供

专业运动员训练及大学生上体育课,也还可以作为举办大型学生集会和文化表演的场地。地

下两层则可改建为地下车库、游泳馆和壁球馆。

  根据规划,北京大学奥运会乒乓球场馆将于 2006 年底建成,总耗资 2 亿元人民币,资

金由北京大学自行向社会筹措。

                         万企携手同行

  为了充分体现奥林匹克运动会“重在参与”的精神,也为了充分肯定企业在中国崛起中

的重要作用,北京大学决定邀请国内外万家企业来共同捐资建设这一世界一流的奥运乒乓球

比赛场馆。每家企业捐资起点为 1 万元人民币,总共集资 2 亿元。鉴于将有万家企业参与,

北大特将此工程命名为北京大学奥林匹克乒乓球场馆的“万企工程”。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4]39 号文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

的通知”的规定,“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事业的捐赠,

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此外,北京大学还将以以下几种方式向捐赠

企业表示鸣谢:

 *向所有捐资企业颁发捐赠证书,并在新场馆建成后为捐资企业在场馆纪念墙上镌刻留名;

 *捐赠 5 万元人民币以上(含 5 万元人民币捐赠)的企业,将被邀请成为北京大学企业家


                                                25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俱乐部会员,为期 5 年;

 *捐赠 10 万元人民币以上(含 10 万元人民币捐赠)的企业,将被邀请成为北京大学企业

家俱乐部资深(VIP)会员,为期 5 年。

                         同心寄情奥运

  “万企工程”启动之后得到了企业界的热烈响应,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便收到近

百家企业约 237 万元人民币的捐赠。为答谢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支持,10 月 15 日下午,“北

京大学 2008 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场馆首次捐赠仪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

北京大学前校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吴树青,北京大学副校长林钧敬等校领导和 70 余名捐

资企业代表出席了仪式,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蔡振华,中国乒乓球队总领队黄彪,雅典奥运

会男子乒乓球双打冠军陈玘,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亚军王皓,北京奥申委形象大使桑

兰,悉尼奥运会女子平衡木世界冠军刘璇,乒乓球比赛世界冠军、北大方正乒乓球俱乐部总

经理刘伟等体育界知名人士也亲临助阵。

  捐赠仪式由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海闻教授主持。吴树青教授

首先致辞。他简单介绍了北京大学 2008 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场馆的有关情况,并代表北京

大学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对北大奥运场馆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随后,香港阳

光国际集团董事长林腾蛟先生、北京盈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莹女士、北京大

学香港校友会常务副会长高峰先生等分别代表捐资企业发表讲话。他们一致认为发动万家企

业捐建北大奥运场馆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呼吁企业界和广大北大校友积极参与到这个项目

中来,相信这一包含支持奥运和支持北大两个意义的筹款建设项目,一定会得到全社会的关

注和参与。

  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蔡振华代表前来出席仪式的体育界人士讲话。蔡教练在讲话中指

出,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中国运动员曾在乒乓球赛场上为国家争得了无数的荣誉。把

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放在北大来举行将会是一次历史性的盛会。届时,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顽强

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北大精神,以及“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

匹克精神,将因为这个机缘结合在一起并且得到很好的弘扬。他呼吁更多的朋友关心“万企

工程”,关心中国的乒乓球事业!

  最后,北京大学副校长林钧敬教授宣读了捐资企业名单。北京大学前校长、教育基金会

理事长吴树青教授代表北京大学向捐资企业颁发了捐赠证书。

                         更快更高更强

  仪式结束前,海闻教授发表了热情感人的讲话。他衷心感谢企业界朋友对“万企工程”

                                                 26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呼吁更多企业界的朋友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为奥林匹克运动、为

中国体育事业的腾飞和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发展得更快更高

更强!




                                               27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心系北大 情寄奥运
——企业、校友代表在“万企工程”首次捐赠仪式上的发言


                林腾蛟:做北大建设的一木一石

尊敬的吴树青校长、尊敬的各位教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中国大陆的东南沿海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但因地少人多,几百年来形成了到海外谋生

的传统,由此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华侨领袖如:厦门大学的创始人陈嘉庚、香格里拉集团

的郭鹤年、三林集团的林绍良、林文镜等世界级华人企业家,这些前辈不仅事业有成,而且

爱国爱乡,为祖国的建设和家乡的富裕捐献了大批的财富。

  我就出生在那个爱国华侨辈出的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怀着追梦的情怀,早年到

新加坡谋求发展。1995 年顺应祖国改革开放的潮流回大陆创业,现今已在大陆的厦门、福

州、上海、成都、北京等城市投资了四家酒店、五所学校、六个房地产项目及控股、参股两

家上市公司。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回国创业的同时就开始了扶助贫困、捐资助

学的实践。几年来,我和我领导的阳光集团已经捐赠了二千多万元人民币,也因为我们的成

就和爱心,我被推选为全国侨联委员、中美人民友好促进会名誉主席、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

常务理事;今年八月份还被评为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当然,我说这些并不说明我想

与陈嘉庚先生的成就相提并论,因为时代在变,环境也在变,况且我还年轻,还要有很长的

路要走。

  俄罗斯作家果戈里曾说过:“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已的一生成为有用的一生,哪怕

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虽然我还没达到这种境界,但我相信:一个人的一生

要想成就大事业,就必须大气。

  记得一位朋友曾告诉我说,有一天他富了要买别墅,而且一买两座,一座自已住,一

座养猪;有一天他富了要买奔驰车,一买两辆,一辆自已开,一辆拖着。我没勇气买多一座

别墅养猪,买多一辆奔驰拖着,但我可以为社会的进步多做点事。

  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即将耸立在北大校园,这座气势恢宏的乒乓球

馆也必是如此。今天北大建设有需要,我愿意成为这一木一石。

  谢谢大家!

                        2004 年 10 月 15 日


                                                 28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李莹:身在天涯        心系北大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校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我是东语系日语专业八七级毕业生李莹。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在座的北大校友,向在座的

各位校领导、各位嘉宾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谢谢你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回馈母校的机会。

同时也非常感谢在座的校友们对我的信任,让我可以代表各位向母校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和感激!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学府,北大不仅教给了我们立身的知本,也教会了我们做

人的道理。没有老师们当年的殷殷教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因此,我现在更希望的是作为

受过母校教诲深恩的毕业生代表,而不是捐赠校友的代表,对母校的各位老师说一声谢谢,

谢谢你们!

  “身在天涯,心系北大”。这,是我们所有校友的共同心声。尽管我们在母校学习的时

间各不相同,但多年的学习生活,已经让北大精神成功地植入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正

是这种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拼搏,奋发进取。也正是这种精神,

使我们这些不同年龄的校友能够跨越时空的长河,彼此心相通,情相连,也与母校深深地联

系在一起。对于北大的万千学子而言,母校,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圣地!

  能够再一次重返校园,我感到非常高兴。能够作为校友们的代表站在北大的讲台上,这

更是我的荣幸!毕业十多年,我为自己赢得了众多的称谓,诸如全国青联委员、北京青联委

员、北京儿艺 2004 年爱心大使、北京青基会爱心使者、2004 年度亚洲最具时尚魅力女人等。

但我最珍视最骄傲的依然是同学们戏称我“北大校花”这个“头衔”,因为只有它才能够让

我感觉到我和母校依然那么亲近。当听到母校幸运地成为 2008 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举办

地时,我真的非常高兴;当听到自己还有机会为母校的乒乓球场馆增砖添瓦时,更是激动万

分。我想,这应该也是所有北大校友们听到这一消息时的共同感受吧。乒乓球是中国的“国

球”;北大,是中国学子心目中的“圣地”。将乒乓球赛事场馆设在北大,其中意味非比寻常。

试想当 2008 年全世界将目光聚焦在北大之时,这对母校是何等的荣耀?而对于曾经为这一

盛事贡献微薄之力的校友来说,那一份心情又岂是“骄傲”二字可以言喻!

  北大,是我们的母校。但北大,又不仅仅是属于我们北大校友的。从五四运动开始,北

大的精神始终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因此,作为北大学生的我们,也不应当只求“回馈母校”

之义,还应尽一切可能以尽“回馈社会”之责。唯有如此,方不负“北大人”这一称谓!此

次母校号召我们校友为筹建中的乒乓球馆捐资,也正是因为它不仅是北大的体育场馆,更是


                                                29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中国首次承办奥运会的重要赛场,看到自己学生“回馈社会”的努力,母校也会非常欣慰。

     最后,再次感谢母校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2008,我们期待着一个更加精

彩的奥运,期待着一个更加令人神往的北大!谢谢大家!

                                  2004 年 10 月 15 日

                     高峰:北大人的责任和使命

尊敬的母校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各位校友、各位嘉宾:

     首先,我代表北京大学香港校友会,代表今天到会的各位香港北大校友和没到会的香港

所有北大校友,对今天的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2008 奥运乒乓球比赛在北大举办,比赛场馆由北大筹资兴建,这是我们北大人的光荣

和骄傲,更是我们北大人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旅居香港的所有北大校友响应母校的召唤,与所有认同北大价值观、认同奥运精神

的香港社会贤达、企业家、事业家同心协力,义不容辞接受历史赋予我们北大人的责任和使

命。

     我们谨向母校表态,会议之后,我们香港北大校友将会更积极地部署和行动,为建设北

大 08 奥运乒乓馆做出我们的努力和贡献。

  谢谢!


                                        2004 年 10 月 15 日
     (以上发言均根据讲话录音整理)




                                                           30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万企工程”捐赠名单
             (截至 2004 年 12 月 19 日)

     (捐赠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排名不分先后)
100000 元:
  深港产学研基地
  浙江铁鎯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吉林市正鸿基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公司
  无锡山禾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制药厂
  梁诚厚堂物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树脂厂
  北大青鸟集团
  山东泰山房地产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南昌市政公用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北大资源集团
  香港阳光国际集团
  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
  谢中民 先生
  绥芬河市三都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第一机床厂

  50000 元:
  丰佳国际集团
  广州市莉都化妆品有限公司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威华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光电集团公司

  30000 元:
  中国电子进出口北京公司
  马万祺 先生

  20000 元:
  东方表行集团有限公司
  海口农工贸(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泰安博泰房地产开发公司

  15000 元:
  北京盈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31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10000 元:
上海奥盛集团有限公司
车王电子(宁波)有限公司
中国浙江远东工业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威发新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卓利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厦门莱宝机械有限公司
厦门康健旅行社有限公司
厦门北大泰普制药有限公司
厦门万石画艺有限公司
厦门福信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海洲石油有限公司
厦门永荣鑫经贸有限公司
厦门雄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陆海环保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福建省移动通讯公司厦门分公司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美丽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周松波 先生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 北京分行
鞍山亚赛电磁设备有限公司
威盛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佳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山东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刘从梦 先生
杭州立普电讯有限公司
香港圣诺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鸭王烤鸭店有限公司
北京科怡辰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澳门北京大学校友会
旭达国际物流集团
伟达洋行
无锡祥生医学影像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中贸发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福州新北生化工业有限公司
东营胜利电化有限责任公司
杭州乔盛工贸有限公司
邓兆伟 先生
安徽北京大学校友会
龙珠滑雪集团黑河龙珠滑雪场暨黑龙江北京大学校友会
林振宝 女士
陈兆湖 先生


                                            32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北大人

More Related Content

Similar to 北大人

20110917 美力:轉動文化創意的輪軸
20110917  美力:轉動文化創意的輪軸20110917  美力:轉動文化創意的輪軸
20110917 美力:轉動文化創意的輪軸
Praludium Liu
 
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人文》2009年第4期 untitled
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人文》2009年第4期   untitled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人文》2009年第4期   untitled
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人文》2009年第4期 untitledsugeladi
 
大夏人文
大夏人文大夏人文
大夏人文sugeladi
 
文科科研简报2008年第2期 (microsoft word - 08-2 243-250_265_347 ...
文科科研简报2008年第2期   (microsoft word - 08-2 243-250_265_347 ...文科科研简报2008年第2期   (microsoft word - 08-2 243-250_265_347 ...
文科科研简报2008年第2期 (microsoft word - 08-2 243-250_265_347 ...sugeladi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发展历程3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发展历程3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发展历程3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发展历程3sugeladi
 
上大动态09年第17期 上大动态
上大动态09年第17期   上大动态上大动态09年第17期   上大动态
上大动态09年第17期 上大动态sugeladi
 
吉林大学讲座信息网前卫南校区宣讲课件
吉林大学讲座信息网前卫南校区宣讲课件吉林大学讲座信息网前卫南校区宣讲课件
吉林大学讲座信息网前卫南校区宣讲课件Xu jiakon
 
2012年台灣社會研究學會『開門見山:面對公民社會的矛盾』研討會詳細議程
2012年台灣社會研究學會『開門見山:面對公民社會的矛盾』研討會詳細議程2012年台灣社會研究學會『開門見山:面對公民社會的矛盾』研討會詳細議程
2012年台灣社會研究學會『開門見山:面對公民社會的矛盾』研討會詳細議程顥中 王
 
人虽老 情未了(上集)
人虽老 情未了(上集)人虽老 情未了(上集)
人虽老 情未了(上集)zhangtaosysco
 
上海年度2009 社科新人
上海年度2009 社科新人上海年度2009 社科新人
上海年度2009 社科新人sugeladi
 
發表者公佈名單413確定
發表者公佈名單413確定發表者公佈名單413確定
發表者公佈名單413確定Barnett Lin
 
Peking Youth Watch 2010
Peking Youth Watch 2010Peking Youth Watch 2010
Peking Youth Watch 2010playersx
 
图书馆主办
图书馆主办图书馆主办
图书馆主办sugeladi
 
學術部簡介0914
學術部簡介0914學術部簡介0914
學術部簡介0914語辰 孫
 
學術部簡介0914v2
學術部簡介0914v2學術部簡介0914v2
學術部簡介0914v2語辰 孫
 
學術部簡介v0913
學術部簡介v0913學術部簡介v0913
學術部簡介v0913語辰 孫
 
科展工作坊簡報
科展工作坊簡報科展工作坊簡報
科展工作坊簡報whatupscience
 
第六波企劃報告上篇
第六波企劃報告上篇第六波企劃報告上篇
第六波企劃報告上篇Smile Our
 

Similar to 北大人 (20)

20110917 美力:轉動文化創意的輪軸
20110917  美力:轉動文化創意的輪軸20110917  美力:轉動文化創意的輪軸
20110917 美力:轉動文化創意的輪軸
 
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人文》2009年第4期 untitled
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人文》2009年第4期   untitled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人文》2009年第4期   untitled
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人文》2009年第4期 untitled
 
大夏人文
大夏人文大夏人文
大夏人文
 
文科科研简报2008年第2期 (microsoft word - 08-2 243-250_265_347 ...
文科科研简报2008年第2期   (microsoft word - 08-2 243-250_265_347 ...文科科研简报2008年第2期   (microsoft word - 08-2 243-250_265_347 ...
文科科研简报2008年第2期 (microsoft word - 08-2 243-250_265_347 ...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发展历程3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发展历程3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发展历程3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的发展历程3
 
上大动态09年第17期 上大动态
上大动态09年第17期   上大动态上大动态09年第17期   上大动态
上大动态09年第17期 上大动态
 
第20 期
第20 期第20 期
第20 期
 
吉林大学讲座信息网前卫南校区宣讲课件
吉林大学讲座信息网前卫南校区宣讲课件吉林大学讲座信息网前卫南校区宣讲课件
吉林大学讲座信息网前卫南校区宣讲课件
 
2012年台灣社會研究學會『開門見山:面對公民社會的矛盾』研討會詳細議程
2012年台灣社會研究學會『開門見山:面對公民社會的矛盾』研討會詳細議程2012年台灣社會研究學會『開門見山:面對公民社會的矛盾』研討會詳細議程
2012年台灣社會研究學會『開門見山:面對公民社會的矛盾』研討會詳細議程
 
人虽老 情未了(上集)
人虽老 情未了(上集)人虽老 情未了(上集)
人虽老 情未了(上集)
 
北科大我報
北科大我報北科大我報
北科大我報
 
上海年度2009 社科新人
上海年度2009 社科新人上海年度2009 社科新人
上海年度2009 社科新人
 
發表者公佈名單413確定
發表者公佈名單413確定發表者公佈名單413確定
發表者公佈名單413確定
 
Peking Youth Watch 2010
Peking Youth Watch 2010Peking Youth Watch 2010
Peking Youth Watch 2010
 
图书馆主办
图书馆主办图书馆主办
图书馆主办
 
學術部簡介0914
學術部簡介0914學術部簡介0914
學術部簡介0914
 
學術部簡介0914v2
學術部簡介0914v2學術部簡介0914v2
學術部簡介0914v2
 
學術部簡介v0913
學術部簡介v0913學術部簡介v0913
學術部簡介v0913
 
科展工作坊簡報
科展工作坊簡報科展工作坊簡報
科展工作坊簡報
 
第六波企劃報告上篇
第六波企劃報告上篇第六波企劃報告上篇
第六波企劃報告上篇
 

More from sugeladi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sugeladi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sugeladi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sugeladi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sugeladi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sugeladi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sugeladi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sugeladi
 
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sugeladi
 
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sugeladi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sugeladi
 
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计划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计划sugeladi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sugeladi
 
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sugeladi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sugeladi
 

More from sugeladi (20)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计划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大人

  • 1. zycnzj.com/ www.zycnzj.com 2004 秋冬合刊号 北大人 ------北大事---- [今日北大] 推动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北京大学主办“北京论坛” 3 开拓创新 再铸辉煌 ——2003 年科技奖励大会隆重召开 科研部 7 斯坦福大学开设北大分校 首批 16 名学生圆满结业 国际合作部 10 北京大学 2004 年本科招生概况 招生办 12 2004 秋冬之燕园全镜头 15 [特别关注] 为民族举大厦 为国球创一流 ——北大发起 2008 年奥运乒乓球比赛场馆“万企工程” 基金会 25 心系北大 情寄奥运 ——企业、校友代表在“万企工程”首次捐赠仪式上的发言 林腾蛟 李莹 高峰 28 “万企工程”捐赠名单(截至 2004 年 12 月 19 日) 31 [院系专栏] 院友争做贡献 国际关系学院大楼正式启用 35 各界人士欢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十周年庆典 经济中心 36 经济学院综合楼奠基典礼隆重举行 尧华 39 香港庄胜(集团)捐资 1000 万支持法学院建设 马翔翔 40 [菁菁校园] 北大学生民俗词典(三) 慧木 41 ------北大人---- [校友访谈] 自信与自然 ——李莹的美丽人生经营“秘诀” 徐婷 51 走近田晓菲的魅力人生 杜鹃 54 [天涯北大人] 许智宏校长一行在美国会见北大校友 颜畅 58 服务山东 回报母校 ——北京大学山东省校友会隆重成立 山东校友会 59 南国燕园金秋美,北大校友来相会 1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2. zycnzj.com/ www.zycnzj.com ——2004 年深圳北大校友联谊会侧记 刘立峰 60 弹指一挥三十载 燕园重逢情谊深 ——记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 74 级核物理同学聚会 陈志来 61 [永远的怀念] 牛玉儒,我们的好班长 黄祖才 62 [岁月如歌] 在西藏支教的日子 丁杰 64 ----北大情---- [我的北大] 北大感怀 段西宁 67 [北大情怀] 激情与责任铸就辉煌 ——沙滩红楼前的感悟 杨虎 70 ------北大史----- [北大故事] 刘半农:是真名士自风流 刘育伦 73 曾昭抡:不修边幅的教授 徐百柯 76 [燕园风物] 燕南园内的陈岱孙雕像 王伟 78 ----布告栏---- “我爱母校”04 年 9-12 月捐赠名单 80 《北大人》9-12 月捐赠名单 84 16 、17 期勘误表 85 2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3. zycnzj.com/ www.zycnzj.com 推动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北京大学主办“北京论坛” 2004 年 8 月 23 日,由北京大学主办的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主题的首届“北 京论坛” 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来自国内外的 400 多名著名学者齐聚北京,分别就哲学、历史、 文学、教育、艺术、政治、经济、法律、管理、考古学、信息和社会学等学科展开研讨。本 次论坛由北京市政府、北京大学、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共同策划,目的是推动亚太地区人文社 会科学问题的研究, 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 为全人类的发展与繁荣 作出贡献。这是迄今为止在北京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学术活动。 开幕:文明的和谐和共同繁荣 在开幕式上,前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首先发表了《文明对话与新世纪的国际关系》的报 告。他强调,在今天相互依存而又多元多样化的世界上,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中最有生命力 的仍然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处理新世纪的国际关系问题要以坚持民主与平等的原则, 树立 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尊重世界的多样性,提倡多边主义和追求人类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为基础。 此后大会的三位主旨报告人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北京大学哲学教授汤 一介在演讲中提出了中国文化能否为“文明的共存”作出贡献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 化主要是儒道两家,且儒道互补,其中儒家的“仁学”为“文明的共存”提供了有积极意义 的资源,而道家的“道论”则为防止“文明的冲突”提供有意义的资源。美国华盛顿大学教 授、1993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在其题为《经济学与认知科学》的演讲中 从经济学的角度阐述了论坛的主题,而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汉学家杜维明则在题为《智慧的 对话》的报告中论述了公共知识分子在当前文化语境中的地位。 当天,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向大会发来了贺电,他盛赞北京论坛的主题“与联合国的主 题以及联合国的任务是统一的,我们都坚信:对话能够克服争端,多样共存是普遍真理,事 实上,由于我们共同的命运,世界人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论坛: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8 月 24 日,与会的中外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在哲学、历史、文学、教育、艺术、政治、 经济、法律、管理、考古学、信息和社会学等 14 个分论坛展开研讨。 经济学分论坛议题为“经济学视角下的文化繁荣与交流”以及“东亚合作:和谐经济与 文化” 。第一场首先发言的是北京大学的林毅夫教授,他认为中国在未来 20 到 30 年保持 8% 的 GDP 增长率是可能的,但要实现这种发展的潜力,必须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加强政府预算约束,减小地区收入差异包括城乡之间以及沿海、内地间 的收入差异。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伟则从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中日 韩三国经济合作体构想和经济合作体发展阶段性方案。 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做了题为 “中国 经济制度的历史传承与当代竞争” 的发言,讨论了东西方经济制度的异同以及在今后经济发 展中它们将如何继续相互影响与传承。 这些发言赢得了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中国的经济问题 成为重点探讨话题, 海内外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自己对中国经济及其与世界经济关系 的看法,谋求共同健康发展的道路。 3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4. zycnzj.com/ www.zycnzj.com 教育分论坛以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为主旨,为期两天,共安排了 19 个专题发 言,分 6 场进行,分别就“教育私营化”“留学生教育政策”“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对就业 、 、 的影响” 、 “亚太地区的教育合作” 、 “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考与建设”、 “高等教育‘依附理论’ 的反思”等一系列国际高等教育界的热点、前沿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副院长陈学飞教授针对中国大陆公派留学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其成效做专题发言; 哥伦比亚大 学教育学院的 Henry. M. Levin 教授发表题为《教育私营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论文,对 中国教育有着近二十年研究兴趣和经验的他针对现今中国教育需求增加以及公共教育资源 不足的现实国情,提出了在中国建立更多私立中学的可行性。随后发言的德国 Kassel 大学 高等教育与就业研究中心 Barbara. M. Kehm 教授也发表了主题为“国家学生流动对人类发 展和全球化的贡献”的报告。 文学细分为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两个论坛。 在中国文学分论坛,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 儒敏教授发表了题为《文学史观的建构与对话——围绕初期新文学的评价》的论文,他从胡 适的一篇文章《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谈起,认为胡适的文章“带有向传统挑战的激越的气 氛,立论新颖而偏激粗糙,但从其对文学历史现象的归纳与解释中,可以鲜明地看到一种进 化的文学史观”。接着,他又谈论了梁实秋、周作人的文学史观,认为他们三人的立论彼此 独立,又有互相的补充纠偏,构成微妙的对话关系。论文最后说,胡适所代表的进化论文学 史观影响最大、最久远,而梁实秋的“共时”文学史观与周作人的偏于循环论的文学史观, 也对后来的文学史写作有着潜在的影响。之后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主任斯蒂芬· 欧文、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日本北陆大学教授市川勘也做了专题发言。 在发言结束后的讨论 时间里,几位学者还一一解答了现场其他专家提出的问题。 在外国文学分论坛,学者们紧扣总论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的主题,提出不同背 景的文学文化进行交流和对话的主张,即“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 。所谓“对话”是 指文化之间的相互的容忍和理解,而“共生”则是共同存在和繁荣。 会议还就战争问题形成了讨论高潮。目前战争是人类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不少国家和地 区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战争作为和谐的对立面,也会在文学文化中显现出来。北京大学外 国语学院程朝翔院长在题为《莎士比亚与战争》的发言中也深入分析了英国著名剧作家和诗 人莎翁剧作中的战争与道德、政治、殖民、文明、爱国等问题。 考古分论坛把焦点集中在了东亚古代文化的交流, 并把最新的考古发现融入到讨论交流 中。 大家经过讨论后一致同意, 特别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徐天进教授一个小时的时间 来介绍其对周公庙遗址最新的调查和研究情况, 他的报告引起了与会学者的浓厚兴趣。 紧接 着北京大学的王幼平教授和赵辉教授分别就东亚晚更新世人类文化的发展交流和中国史前 社会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形成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而吉林大学的杨建华教授则更是以 宏大的视野对东亚和西亚的古代文明起源进行了有益的比较,并提出西亚文明进程代表了 “西方式”的,而中国文明进程则代表了“世界式”的,更加具有普遍的意义。随后,哈佛 大学的李润权教授独辟蹊径, 通过一些心理学、人类学的资料,探讨了资讯革命(Revolution of Information)和国家起源的关系,从而为中国考古学深入研究从早期社会进入国家社会 的历史进程提供了一个可作参考的模型。在持续两天的时间里,台湾中研院的王明珂,北京 大学的齐东方教授和林梅村教授, 西北大学的王建新教授, 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馆长雅 尔迪兹教授等 20 余位知名学者还进行了多项议题的讨论。 8 月 25 日才正式开始的政治分论坛起初显得人气稍冷,不过这种气氛很快因专家们激 烈的辩论而迅速升温。最初引起争议的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Dittmer 的发言。 4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5.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他认为,在上世纪 80 年代,台湾和大陆之间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局面,大陆民政部分借鉴了 台湾民主中的某些模式, 如乡村民主方面的经验。北京大学赵宝煦教授反驳了 Dittmer 关于 大陆乡村民主是借鉴台湾经验的观点,他认为大陆乡村民主有自己的传统,早在延安时代, 中国共产党已经进行了民主选举的成功实践。他生动地讲述了“红豆豆白豆豆”的故事,即 为了克服识字率的障碍在每个选民身后放上一个碗,如果投 A 的票,就放一个红豆豆进去, 如果要投 B 的票,就放一个白豆豆进去。而随后的“信任的政治意义”这一话题也引起大家 的争鸣,激起了政治分论坛的学者们多个向度的引申。在德国学者 Goehler 看来,对于一名 政治人物,信任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会让你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得安稳一些,而信任通过三个 层面实现:个人层面,制度层面和象征性价值观念层面。中国学者李强则认为当强调信任是 一种象征性意义时,它代表一种基本的价值观念,象征只能是历史性的、处于特定环境中的 共同价值观念,不同的人对象征有不同的表达,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象征。一位正在研究人 民对总统信任程度的韩国女学者,则提出了“情绪性”信任的概念,可采用温度计刻度的方 式测量公众对总统情绪性信任的程度。 与此同时,其他论坛也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术精英。国际关系分论坛上关于多元文 明与国际关系的发言,经营管理分论坛上关于“入世”后中国经济面临的压力的发言都激起 了尤为热烈的讨论。法律、艺术等分论坛由于场地较小,一些参加者不得不坐在走廊里聆听 专家们的发言。 闭幕:北京论坛宣言发表 25 日下午,为期三天的“北京论坛”落下帷幕,并发表了“北京论坛宣言”“宣言” 。 宣示:当今人类文明的进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21 世纪的人类,应该有足 够的经验、能力、特别是德行和智慧,来化解这些矛盾,克服这些困难。人类要在在理解与 合作中交融,克服重重困难,继续发展进步,迎来新的辉煌。 “为了 21 世纪人类文明的进步 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有着艰巨的任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有着神圣的责任。 ” 多数与会者对于这次会议给予很高评价,认为这次论坛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思想观点交流 和争论的平台,而且是一个互相学习了解的媒介。南京大学历史系的钱乘旦教授感慨地说: “虽然中外史学界的交流已经不少,但像这样面对面地直接交流、论争却很少。以往的国际 会议上,往往都是中国学者说自己的,外国学者说他们的,彼此都是自说自话。今天这种正 面的交流和论争有了。我相信这是一个伟大的开端。 ”北京论坛的新闻发言人赵为民表示, 2004 年“北京论坛”是北京首次举办的大规模的学术论坛,以后“北京论坛”将吸取世界 各地优秀的学术成功经验,力图将它办成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准的学术论坛。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beijingforum/649924.htm 来源:新京报 中国网 李晟编辑整理 “北京论坛”宣言 (全文) 我们,来自世界五大洲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聚会在 2004 年金秋 的北京,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主题,举办了首届北京论坛。 5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6. zycnzj.com/ www.zycnzj.com 自人类文明的朝霞时期以来,世界各族人民的祖先,创造了众多文明的奇葩。在历史的 长河中,众多的文明相遇、交汇、交融,使人类得以在文明的阶梯上不断攀升、进步。千载 回眸,纵观古今,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历史上有过许许多多冲突和战争,但文化在友好的氛 围中交流,文明在和平的环境中交汇,毕竟始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和根本保证。 今天,站在新世纪朝阳璀璨的大地上,我们各国人民正在文明进步的新起跑线上集合。 21 世纪人类文明的进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当今世界,矛盾错综复杂,人 类面临着许多困难。然而,矛盾再多,也要靠我们去化解;困难再大,也要靠我们去克服。 我们深信,21 世纪的人类,应该有足够的经验、能力、特别是德行和智慧,来化解这些矛 盾,克服这些困难。人类文明,将通过我们这一代人、两代人的努力,在理智与和平中交汇, 在理解与合作中交融、克服重重困难,继续发展进步,迎来新的辉煌。 在 21 世纪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化解矛盾、克服困难,和谐相处、共同繁荣,固然是各 国全体人民的任务,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使命,但我们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学人,更是责无旁 贷。人文、社会科学的学问,是人的学问,是对人类命运,对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困惑的无穷 尽的探索;人文、社会科学的成果,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经验、教训的不断总结;人文、社会 科学的学者,还要对隐藏在这一切社会现象背后和深层的人类灵魂做出无止境的询问与回 答。 为此,我们——参加首届北京论坛的各国学者一致认同:为了 21 世纪人类文明的进步 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有着艰巨的任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有着神圣的责任。让 我们怀着庄严的历史使命感,把力量汇聚在一道,尽心尽力,将北京论坛越办越好,以不辜 负我们的历史责任。 6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7.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开拓创新 再铸辉煌 ——2003 年度科技奖励大会隆重召开 科研部 为了表彰 2003 年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绩的科技工作者,鼓励全校师生积极推动科学 研究工作,提高北大的科研成果水平,北京大学 2003 年度科技奖励大会于 2004 年 10 月 22 日下午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隆重召开。 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和北 京市科技奖励办公室的有关领导, 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先生, 以及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教 授、副校长林建华教授、校长助理张维迎教授和校长助理海闻教授参加了奖励大会。 本次大会表彰了 2003 年度北大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提名国 家科学技术奖、北京市科技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获权专利以及东盛论文奖的组织和个 人。其中物理学院等单位的三个项目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 物理学院的王绍武获得国家 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两个代表科技原创能力的奖项, 体现了我校较高的科研创新水平。 此外, 我校还申请专利 134 件,其中 21 项获权。 物理学院的杨应昌教授作为获奖代表发言。他指出,任何科技成果的取得都是需要经过 长期的积累和艰辛的研究,功夫要下在平时。他希望广大科研工作者都能远离浮躁,怀一颗 赤子之心,发扬囊萤映雪的精神,坚持科学研究的原创性,潜心研究,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使北大成为创新的沃土,重量级、世界级科研成果的摇篮。 许智宏校长在随后的发言中指出,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大学作为我国科技创 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把握国际环境和科技发展的趋势,着眼于国家和社会的根本需 要,提高承担国家大型科研项目的能力,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北大在迈向世界一 流大学的进程中,应充分发挥多学科的优势,整合各类资源,营造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调 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我校总体科研水平的提高。他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敢坐“冷板 凳”,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勇于坚持,注重创新,取得更多重量级成果。 附:北大 2003 年科技奖励大会获奖名单 一、国家自然科学奖 氮的间隙原子效应及新型磁性 二等奖 杨应昌、程本培、杨金波、毛伟华、张晓东 材料研究 物理学院, 第一完成单位 光电功能膜材料基础研究 二等奖 黄春辉、李富有、甘良兵、黄岩谊、王科志 化学学院,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主要植物染色体研究 二等奖 李懋学 生命学院,第二完成单位,第四完成人 二、国家科技进步奖 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 一等奖 王绍武 物理学院,第四完成单位,第三完成人 7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8.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三、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生 一等奖 方精云、朴世龙、贺金生、刘国华、陈安平 产力的研究 环境学院, 第一完成单位 重金属形态的时空分异、影响 一等奖 陶 澍、王学军、刘文新、曹 军、徐福留、 因素及生态效应 李本纲、贾振邦、邓宝山、刘 煜、蒙冰君 环境学院, 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可持续性 一等奖 蔡运龙、王仰麟、许学工、杨友孝、傅泽强、 的区域评价、区域战略及操作 蒙吉军、龙花楼、秦其明 途径 环境学院, 第一完成单位 关于同余数曲线 BSD 猜想的 二等奖 赵春来 研究 数学学院, 第一完成单位 吸积盘理论与活动星系核物理 二等奖 吴学兵、刘富坤 模型 物理学院, 第一完成单位 银、铜等金属簇合物及富勒烯 二等奖 金祥林、汤卡罗、唐有祺 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研究 化学学院,第一完成单位 四、北京市科技奖 飞秒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及其应 一等奖 龚旗煌、杨宏、羌笛、张铁桥、王树峰、黄 用 文涛、李建良 物理学院,第一完成单位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钴酸 一等奖 其鲁 锂的合成 化学学院,第二完成单位 卫星舱内高能粒子监测和空间 二等奖 肖佐、邹积清、仲维英、邹鸿、包尚联、徐 辐射环境研究 萍芳 地空学院,第一完成单位 中国周边板块相互作用、俯冲 二等奖 臧绍先、宁杰远、忠良、周元泽、魏荣强、 带及对中国大陆构造运动的影 刘永岗、景志成 响 地空学院,第一完成单位 五、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甘子钊,物理学院 王阳元,信息学院 六、北京大学 2003 年度获权专利 名称 发明人 完成单位 专利权人 一种快速光电响应材料金属/绝缘体嵌埋团簇膜 赵子强 物理学院 北京大学 及制造方法 萃取分离生产高纯氧化镥的工艺 廖春生等 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 一种金属纳米粒子/介质复合光电薄膜及其制备 吴锦雷等 信息学院 北京大学 和应用 内场助金属超微粒子/介质复合光电发射薄膜 吴锦雷等 信息学院 北京大学 8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9.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一种同时消除混合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 杨锡尧等 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 催化剂 一类纳米级过渡金属及其合金胶体和其制备方 王远等 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 法 以无活性胰岛素为骨架的含精氨酸-甘氨酸-天 唐建国等 生命学院 北京大学 冬氨酸序列的抗栓新药 分离作用射频四极场加速方法与装置 陈佳洱等 物理学院 北京大学 表面掺杂的弱团聚的纳米氧化锆粉末的制备方 谢有畅等 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 法 一种新型 CMOS 电荷泵及其级联方法 吉利久等 信息学院 北京大学 半导体参数分析系统 许铭真等 信息学院 北京大学 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三个突变体基因 李毅等 生命学院 北京大学 短脉冲激光超声精确测厚方法及装置 潘新宇等 物理学院 北京大学 一种由四氢呋喃聚合制备聚醚的方法 张鸿志等 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 硅、金属、介质膜桥射频微机电系统开关 金玉丰等 信息学院 北京大学 一种全金属低温微机电系统真空封装外壳以及 金玉丰等 信息学院 北京大学 封装方法 半导体激光器及电吸收调制器的高码率驱动器 王子宇 信息学院 北京大学 超导量子干涉器 50Hz 工频干扰的消除装置(实 张升原等 物理学院 北京大学 用新型) 一种合成吲哚基-3-乙酰胺类的新方法 来鲁华等 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 硅腐蚀液及其制备方法 闫桂珍等 信息学院 北京大学 构件化软件的在线演化方法 王千祥等 信息学院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豹驰 印刷感光版及其制法和用途 曹维孝等 化学学院 方正有限 公司 一种组织乏氧显像剂及其前体 王祥云等 化学学院 北京大学 计算机科 北京大学 一种印刷品色版图稿扫描输入方法 周秉锋等 学技术研 北大方正 究所 集团公司 用于手术导航的红外无线指示跟踪装置(实用 张珏等 力学系 北京大学 新型) 遗传工程固氮粪产碱菌与固氮巨大芽孢杆菌共 北京大学 王忆平等 生命学院 培养发酵工艺 农科院 七、高水平论文 1,K. Q. Gao(地空学院,高克勤)and N. H. Shubin,Earliest known crown-group salamanders, NATURE, (2003) Mar 27, 422(6930), 424-428. 2,Y. F. Liu, X. Hong, J. Kapper, L. Jiang, R. G. Zhang, L. G. Xu, C-H. Pan, W. E. Martin, R. C. Murphy, H. B. Su (生命学院,舒红兵), S. D. Dai and G. Y. Zhang, Ligand-recepptor binding revealed by the TNF family member TALL-1, NATURE,(2003)May 1, 423 (6935), 49-56. 9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10. zycnzj.com/ www.zycnzj.com 3, X. Xu, Z. H. Zhou, X. L. Wang, X. W. Kuang, F.C. Zhang and X. K. Du (人民医院,杜湘 珂),Four-winged dinosaurs from China, NATURE,(2003)Jan 23, 421 (6921),335-340. 斯坦福大学开设北大分校 首批 16 名学生圆满结业 国际合作部 2004 年 9 月 27 日,备受瞩目的首届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分校在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 开学典礼,成为斯坦福大学继在澳大利亚、柏林、佛罗伦萨、京都、莫斯科、牛津、巴黎、 圣地亚哥之后创设的第九个海外分校。与其他分校相比,该项目独具特色:在湖光塔影的美 丽燕园, 学生们将秉承北大“民主与科学”和斯坦福“让自由之风吹拂”的精神, 实现斯坦 福大学“培养合格的世界公民”的伟大理想。 十载酝酿 金秋收获 斯坦福北大分校是北京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重点合作项目, 她的诞生, 是两校长期友好 合作和深厚友谊的结晶。早在 1994 年,斯坦福大学就开始与北京大学合作举办暑期汉语进 修班和文化研讨班,10 年间,斯坦福大学累计派遣了 255 名学生来北大短期留学。持续而 良好的合作,使得双方都希望进一步推进和加深合作。2004 年 5 月,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 亨尼斯在两校学术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表示: “我们关注的焦点正在由欧洲向亚洲转移。 而 ” 北京大学也正在逐步迈向国际化。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斯坦福北大分校终于正式开学。 对于此次合作,北大和斯坦福两校都寄予了很高期望。开学典礼上,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闵维方希望此项目为加强中美两国青年的交流与合作做出更大贡献; 斯坦福北大分校主任裴 儒生也积极赞扬北京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之间的成功合作,并希望分校项目不断发展壮大。 名师执教 互认学分 首批参加该项目的 16 名斯坦福学生,分别来自经济、国际关系、管理学、人类学、心 理学、东亚研究等专业,将在北大学习 11 周。斯坦福大学和北京大学联手为他们准备了丰 富精彩的课程,内容涉及哲学、法律、环境、考古等学科。项目合作协议规定,学生取得的 北大教授授课的学分, 将被斯坦福大学承认, 因此给分校学生开课的北大老师都必须在自己 的领域具有很高的名望和学术水准, 外语水平也必须胜任全英文教学。此次开课的老师包括 哲学系赵敦华教授、环境学院朱彤、张世秋教授,法学院张骐教授,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徐晶 凝老师等,阵容豪华,名师荟萃。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有力地保证了课程的质量,让学生们领 略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魅力。 在课程之外,北京大学还为斯坦福大学学生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参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 动,组织他们游览故宫、长城,欣赏杂技、京剧,参观天坛、虹桥市场等,以利于他们更深 入直接地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和北京的悠久历史。 此外,为了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北大的学习和 生活,北大还组织各相关院系同学作为他们的汉语辅导及专业伙伴,互助互学,使得彼此能 够得到真正的交流与提高。 圆满结业 期待来年 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生活总是步履匆匆,短短的 11 周学习在 12 月 3 日圆满结束。当天, 10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11. zycnzj.com/ www.zycnzj.com 首届斯坦福北大分校项目结业式在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闵维方书记、许智宏校长、斯坦 福领队裴儒生博士以及 16 名斯坦福学生和我校相关的师生代表出席了结业式。闵书记祝贺 第一届分校项目双方合作愉快,进展顺利。他强调,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 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最好的大学之间的紧密合作,不但有利于两校之间教学、科 研和管理的合作交流,也有利于中美两国人民的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北大有一流的师资和 一流的学生, 会尽量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来满足斯坦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北大热情欢 迎斯坦福学生随时回到母校北京大学, 北大永远欢迎他们。随后许校长亲手给斯坦福学生们 颁发了结业证书和校友卡, 当斯坦福同学们从许校长手中接过结业证书和校友卡时,都激动 不已, 因为他们既是该项目的首批参加者, 同时也是北大和斯坦福两校友谊的重要桥梁和纽 带,更是斯坦福北大分校项目创建的重要历史见证人。 斯坦福北大分校主任裴儒生博士和学生代表奚嘉琳代表斯坦福师生发言时都表示他们 感谢北大对此项目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给他们创造了很好的机会来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发展, 同时也衷心希望分校项目不断发展壮大,让更多的斯坦福同学有机会了解中国、了解北大。 我校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黎藜同学代表北大语言伙伴发言, 她感谢该项目给她机会结识了一 位很好的美国朋友,受益匪浅,也建立了深厚友谊,这份友谊将永不褪色,她也希望有机会 可以参加在斯坦福举办的类似海外留学项目,到斯坦福去了解美国的文化和历史。 首届项目的合作成功坚定和鼓舞了双方的信心,经商定,该项目明年春季将于 2005 年 3 月至 6 月在我校举行,春季课程已基本排定;双方还开始积极探讨北大学生加入该项目的 可行性。 目前北大主要是按照斯坦福大学的教学计划来安排教师,下一步等该教学项目成型 之后,争取本校的学生也能申请在斯坦福大学北大分校选课学习。 (资料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11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12.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北京大学 2004 年本科招生概况 招生办 2004 年是全国高考招生变化最大的一年。除考试命题增加到 15 套外,各地考试科目、 高考总分和填报志愿时间也不一致,且所有地区都实行网上远程录取。尽管如此,在校领导 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各院系、各部门和全体招生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2004 年 我校招生工作圆满完成。 一、新生录取基本情况 2004 年我校实际招生总数 3771 人,其中校本部 2901 人,医学部 870 人。招收普通本 科生 3376 人(校本部 2735 人,医学部 641 人) 第二学士学位 94 人, ,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 升本)72 人,医学专科 229 人;另外,校本部招收留学生 245 人。 表一:校本部各类招生情况(单位:人) 普通本科 二学位 留学生 思想政 国 际 知识 本 校 韩国 国 家 校本部 软件 治教育 内地 港澳 文 化 产 权 本科 预 科 预科 奖 学 招生总数 工程 (专升本) 交流 法 转入 转入 金 2691 44 43 20 31 138 69 23 15 2735 94 72 245 3146 表二:校本部普通本科生源基本情况(单位:人) 普通本科 男生 女生 党员 团员 少数民族 往届生 农村户口 人数 2735 1582 1153 79 2608 216 240 393 比例 100% 57.8% 42.2% 2.8% 94% 7.9% 8.6% 14.2% 表三:校本部普通本科各类招生录取情况(单位:人) 保送生 定向生 特长生 类 自主 外语 港澳 竞赛 省优 实验班 国防 九院 艺术 体育 棋牌 别 招生 62 34 386 14 31 36 31 54 37 5 527 67 96 152 2004 年医学部计划招生 860 人,实际招生数总计为 870 人,其中一批本科 559 人,二 批本科 82 人专科 143 人,高职 86 人。具体分布情况如下:本硕博连读八年制 278 人,本 硕连读共录取 167 人, 五年制本科 114 人,四年制本科共录取 82 人。 在一批本科录取的 559 名考生中,男生 253 人,占 45%,女生 306 人,占 55%;中共党员 39 人,共青团员 515 人, 党团员占 99%;应届生 531 人,占 95%,往届生 29 人,占 5% 。 表四 医学部各专业实际录取考生人数 12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13.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临床医 基础医 口腔医 预防医 药学六 临床医 护理 医学 应用药 医学实 学八年 学 学 学 年 学五年 学 英语 学 验 198 40 40 70 97 37 37 40 47 35 二、生源质量 1、高考招生。2004 年我校共录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文科(含外语)第一名 32 人,理科第一名 11 人。今年我校文科录取线在全国依然保持绝对领先地位,平均比当地文 科重点线高出 100 分;理科录取分数线取得突破性成绩,平均比当地重点线高出 130 分,在 13 个省份的理科录取分数线居首位。按院系和学科大类招生继续受到考生欢迎,其中以元 培计划实验班、数学科学学院、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法学院等最受欢迎。 2、保送生。2004 年我校共招收保送生 527 人,含学科奥赛获奖学生 386 人(其中决赛 中直接录取 122 人),省级优秀学生 14 人,教育部全国理科实验班学生 31 人,非通用语种 62 人,港澳免试生 34 人。2004 年我国共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 竞赛奖牌 19 枚(其中 17 枚金牌,2 枚银牌) ,我校录取 14 枚奖牌(数学金牌 4 人,物理金 牌 3 人,化学金牌 3 人,生物金牌 2 人,生物银牌 2 人) 。 3、港澳台招生。今年共录取港澳台学生 44 人。根据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教育部的 要求,今年我校首次在香港招收免试生,预录取 43 人(含医学部) ,实际录取 30 人。这些 学生大都出自拔萃男书院、圣保禄男女中学、英皇书院等当地名校,会考成绩优异(76.47 %的学生会考成绩在 5A 以上) ,综合素质优秀。 4、自主招生。在全面总结去年自主招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校今年扩大了自主招生名额, 在全国实行了自愿报名、自主申请和学校推荐、推荐人推荐相结合的招生办法,收效甚好, 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申请材料 5500 多份, 其中有 355 位学生通过预选,获得了复试资格。 经过笔试、面试筛选,我校共拟定自主招生对象 179 人,高考录取 152 人(其中,男生 71 人,女生 81 人)。86 名考生的高考总分达到北大录取线,正常录取率 56.57%。绝大多数考 生都如愿以偿地进入了第一志愿专业学习。 自主招生的生源质量也稳步提高, 录取了一批品 学兼优、特长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中学生,其中包括北京市文科第一名和河北省理科第一 名。 5、留学生。今年新招收本科生 245 人,与前几年大体持平。我校在招收本科留学生方 面开辟了多条途径: (1)报名参加我校组织的入学考试的学生,是我校本科留学生的主体。 今年报考我校的留学生共有 435 人,考试科目从今年开始调整为中文、数学、英文和文科综 合或理科综合。最后根据考试成绩,录取 138 人。就报考的留学生的国别来看,78%是来自 韩国,所占比重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从报考的专业分布看,将近 91%的学生报考了文科 类专业,仍集中在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中文系、新闻学院等;报考理科专业 占 9%,与前几年相比有所增加。 (2)由我校留学生预科班升入本科的学生。他们在经过一 年的强化汉语学习后,根据汉语水平考试(HSK)成绩,结合平时的成绩和表现,120 名学 员中共有 69 名升入本科。 (3)从我校与韩国庆熙大学在韩国开设的预科培训班中选拔的学 生。这些学生在参加预科培训班之前,他们的高中成绩在韩国上好大学也是没有问题的。经 过一年半的汉语培训后,学校专门派出了招生人员,对他们进行了面试,从中选拔了 23 名 升入我校本科。 (4)少量学生是通过教育部或有关机构推荐的奖学金生。 表五 北京大学 2004 年各地录取分数线 13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14.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当地重点线 北大录取线 省市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医学部 安徽 564 565 633 676 - 北京 474 491 581 628 611 福建 551 535 639 653 622 甘肃 578 568 662 677 666 广东 626 825 825 768 广西 675 642 860 825 784 贵州 531 484 621 637 - 海南 626 588 819 805 - 河北 582 590 653 688 650 河南 599 589 648 685 674 黑龙江 517 527 593 650 645 湖北 536 561 629 676 661 湖南 568 541 657 660 631 吉林 501 492 605 642 619 江苏 575 649 680 587 江西 583 596 647 686 668 辽宁 558 663 663 644 内蒙 535 564 632 680 614 宁夏 532 526 630 673 629 青海 478 438 630 660 - 山东 600 606 666 699 695 山西 574 571 630 676 660 陕西 576 562 663 689 678 上海 463 451 546 563 - 四川 541 538 620 665 652 天津 520 495 634 630 534 西藏 490 480 636 - 510 新疆 538 522 662 681 643 新疆民考汉 470 421 643 - 云南 515 465 626 634 606 浙江 576 574 648 689 616 重庆 537 518 633 675 654 14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15. zycnzj.com/ www.zycnzj.com 2004 秋冬之燕园全镜头 教学科研 7 月初,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2004 年“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项目”评审结果 揭晓, 北大有两个项目获得批准,分别是地球与空间学院胡天跃负责的“利用多分量地震勘 探资料研究地层特征”和地球与空间学院孙樯负责的“甲烷水合物形成和分解机理的原位 Raman 光谱研究”课题,资助类别均为 B 类,即资助经费 8-15 万元,研究年限 1-2 年。截 止到目前,北大已有 9 位青年教师获得此创新基金资助。 7 月 29 日,北京大学新疆研究生培养基地在乌鲁木齐揭牌成立。研究生培养基地的成 立是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的一个重要举措, 标志着对口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北京 大学校长许智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委陈德敏为培养基地揭牌。 9 月 9 日, “北京大学 2004 年庆祝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隆重举 行,学校领导为今年获得表彰的优秀教师们颁奖。过去的一年,广大教师在教学、科研、社 会服务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进步。共有 40 人获得北京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74 项成果获得 北京大学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2 人获优秀德育奖,96 人获优秀班主任称 号。此外,2003 年我校《中国古代史》等 9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数学分析》等 18 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此外,我校教师中还分别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教育部自 然科学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中华医学科技奖、 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奖”等一系列高规格、高水平的奖项。 9 月 22 日,光华管理学院与历史学系联袂推出工商管理学硕士课程——“从历史看管 理”,共同探讨“鉴往知来”的艺术。虽然中国管理培训课程数以千计,但北大新设的此课 程却是首开“历史—管理学”系统研究的先河,在中国乃至世界同类领域都是第一次出现。 11 月 5 日,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China Academic Digital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 CADLIS)”项目建设启动暨成果汇报大 会在北京大学隆重召开,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选院士、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等国家和教育部领 导,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文化部、科学院、社科院等其他相关机构领导约 300 人出席 会议。大会认真总结了 CADLIS 项目先期阶段取得的成果,肯定了 CADLIS 项目建设标准 规范对整个行业起到的重要作用,此次盛会的召开标志着 CADLIS 项目建设在全国高校的 正式启动! 11 月初,北大口腔医学院王兴教授获得由美国颌面外科医师学会和美国内固定研究学 会共同颁发的 2004 年度最佳临床研究论文奖,表彰王兴教授及其正颌外科中心的同事们 2003 年发表于美国整形重建外科杂志(Plastic Reconstructive Surgery)上的研究论文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in Correction of Micrognathia Accompanying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颌骨牵引成骨矫治小下颌畸形伴阻塞性呼吸睡 眠暂停综合症) ,认为是近年来病例数量最多、矫治效果最好的临床研究论文。 11 月中旬,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结果揭晓,我校共获 34 个奖项, 位居榜首。此次共有 198 项成果榜上有名,其中特等奖 4 项,一等奖 35 项,二等奖 159 15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16. zycnzj.com/ www.zycnzj.com 项。田余庆先生所著《拓跋史探》和刘金质教授的《冷战史(上、中、下) 》2 项成果获特 等奖,叶朗教授主编的 《中国历代美学文库》 10 项成果获一等奖, 等 方文副教授的专著 《社 会行动者》等 22 项成果获二等奖。我校参评成果共计 58 项,中标率 58.62%,创历史新 高。 11 月 26 日,教育部公布了入选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的科研机构名单,北大 10 个基地全部顺利通过评估,其中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被专家一致认为达到优秀标准。新 申报的三个研究机构: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 也成功入选,从而使北大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总数达到了 13 个,跃居全国第一。 11 月底, 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于常海教授所带领的课题组在 SARS 病毒早期检测 方面取得突出进展,其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尖医学类杂志《新英格兰医学》 《New (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4, 350: 1577-1579),论文题目为 Boosting the sensitivity of real-time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testing for SARS,该刊物影响 因子高达 34.833。这是基础医学院迄今发表的影响因子最高的科研论文。 12 月 19 日,在国家信息化主管部门指导下以及在国家多个部委和有关地方政府支持下 建设的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童庆禧院士出任院长。 12 月 7 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 2003 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统计 表明,1998 年至 2002 年《科学引文索引》 (SCI)收录论文累积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三所高 校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 12 月 7 日,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03 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报告中,2003 年度北京大学在医学领域中以北京大学医学部为主的有 285 篇论文被 SCI 收录,昂居全国同类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榜首。该论文数比 2002 年度同类数据增加了 180 篇,实现了数量上的重大突破。在医疗机构的单独排名中,北大医院以 67 篇 SCI 收录论 文居首位,人民医院以 32 篇居第 14 位,第三医院以 24 篇居第 20 位。医学部成为全国 唯一的有三家医疗单位同时进入前 20 名的单位。 12 月 8 日,教育部公布了 2004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精品课程评审结果,北京大 学有 14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再次位居全国高校首位。从 2003 年以来,北大已连续 两届在国家精品课的评审中荣获第一。 12 月底,教育部公布了 2004 年度数理和地学领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以北 京大学为依托单位的 3 个重点实验室被评为优秀类实验室,它们分别是:数学与应用数学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学学院) 、重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物理学院) 、地表过程分析 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学院) 。 校园资讯 6 月 8 日,北大、清华首次在香港实行的免考试招生截止申请,此次招生吸引了众多香 港尖子学生报读, 其中还包括已获香港大学医学院录取的香港会考“十优状元”。 为鼓励香 港学生赴内地求学,华润集团宣布推出 5000 万港元奖学金,7 年内赞助香港学生免试入读 16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17.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入选学生每年可获取约3万港元的生活费。 6 月 9 日,在 2004 届毕业生即将离别母校之际,学生工作部举办了“放飞四海,心系 母校”毕业留念活动,邀请许智宏校长、林钧敬副校长和毕业生同学一同书写“毕业留念 墙”。许校长和林校长分别写下了“投以桃李,报以琼瑶;放飞四海,心系母校”和“志存 高远,勇担大任;脚踏实地,做好小事——与 2004 届毕业生共勉”的赠言,并亲手将留言 条贴到了“毕业留念墙”上。 毕业生们也纷纷留下了“爱北大”、“母校永在我心中”、“愿 与母校共成长”等感人话语。“毕业留念墙” 仿造中国传统围墙造型,贴在墙上的留言条 被设计成砖块的形状,象征全体毕业生为母校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6 月 16 日,北京大学 2004 年本科生毕业典礼在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共有 2433 名本科生圆满完成四年学业, 奔赴新的工作和学习岗位。 北大党委书记闵维方、校长许智宏、 校党委副书记岳素兰、张彦、副校长林钧敬、林久祥、林建华等校领导出席了典礼,并为优 秀毕业生和毕业生代表颁发了优秀毕业生证书和毕业证书。 中文系教授袁行霈、天津北大校 友会会长、技术物理系 61 级校友戴旭瀛、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马文秀分别作为教师代表、校 友代表和毕业生代表在大会上发了言。 6 月 17 日,2004 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分两场在百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校党委 书记闵维方、校长许智宏等校领导,各学部主任、部分院系领导、教师代表和校友代表出席 了典礼。今年北大共有 509 人获得博士学位,2581 人获得硕士学位。陈雪梅等 200 多名毕 业生光荣地获得了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以及北京地区优秀高校毕业生的称号。哲学系 79 级 校友、海淀区党委副书记彭兴业,中文系 77 级校友、中国房地产集团公司总经理孟晓苏分 别以北大校友的身份发言。 7 月 20 日,北京大学在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考录取工作全部结束。全 国 43 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理科第一名考生选择了北大,其中文科 32 名,理科 11 名。北大在全国多个省市的文理科录取分数线均名列前茅,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文 科录取线平均高出当地重点线 100 分,理科录取线平均高出当地重点线 130 分。 7 月 30 日、31 日两天,在万柳学区居住的部分 02 级研究生共 1443 人顺利入住燕园本 部。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各部门的全力配合下,搬迁工作顺利完成。 8 月 30 日、31 日两天,2004 级近 4000 名本科生和 2500 名研究生新生来到燕园,开始 了在北大的学习生活。 9 月中旬,北大本部学一等食堂新装了“校园一卡通”饭卡充值设备,该设备将伴随 10 月 1 日后“校园一卡通”的普及而投入使用。项目正式启动后,学生的饭卡、图书证等均将 被“校园一卡通”所替代, “一生多卡”的现象将得到极大改善,另外学生可以在食堂内直 接完成饭卡充值、饭卡余额查询等工作。 11 月 26 日,由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主办、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协办的 第二届 “嵌入式系统”专题竞赛颁奖会在嘉里中心举行,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一 个参赛队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17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18. zycnzj.com/ www.zycnzj.com 12 月 20 日,接教育部通知,许智宏继续担任北京大学校长,陈文申、林建华、柯杨 为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吴志攀(兼) 林钧敬、 、 林久祥、郝平、鞠传进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又 据中共教育部党组通知, 吴志攀任中共北京大学委员会常务副书记, 陈文申为中共北京大学 委员会常委。 交流合作 6 月 2 日, “北京大学-富士通信息科学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签字、揭牌仪式在北大举行。 中心将发挥北京大学的基础学科和人才优势, 结合富士通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的科研优势 与产品化经验,推进综合的合作关系。 6 月 21 日下午,1993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威廉·福格尔在北京大学百年大 讲堂四季厅作了题为“经济增长性质的变革”的主题演讲。这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CCER)为庆祝成立 10 周年举办的“站在巨人的肩上——CCER 成立 10 周年诺贝尔经济学 奖得主演讲系列”继 RobertA.Mundell,JamesJ.Heckman 和 VernonL.Smith 等人之后的第四 场。 6 月 28 日,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和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大隆重举行,拉开了伟人 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的序幕。围绕“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和世界”这一主题,与会专家从政治、 经济、文化、外交、国际战略等不同方面深入研讨了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所产生的 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深切缅怀了邓小平的丰功伟绩和崇高风范。 8 月 1 日至 3 日,由中国教育部主办,北京大学承办的第三届中日大学校长论坛在北京 召开。来自中国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 11 所大学的校长及日本北海道大学、东北 大学、 东京大学、 名古屋大学等 9 所名校校长齐聚北大,以加强新形势下两国高校间的合作, 推动两国间教育交流。 8 月 3 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李·鲍林格(Lee Bollinger)访问北大并接受了北京大 学的名誉博士学位。 许智宏校长为鲍林格校长拨穗并为他颁发了学位证书。 鲍格林校长在随 后的答谢辞中热情地表示了对获此殊荣的感谢和骄傲之情, 并代表哥伦比亚大学表达了将要 在更多方面与北京大学开展更深入合作的良好心愿。鲍林格校长曾于今年 4 月率团访问北 大,并向北大师生发表了题为“大学在全球化中扮演的角色”的演讲,推动了两校间的实质 性合作。 8 月 3 日,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和早稻田大学白井克彦总长共同宣布北京大学-早稻田 大学教学科研联合中心正式启动。 在该项目的模式下,北大本科生在一至二年级时在北大修 读自己原来的专业,三年级时前往早大留学 1 年,修读双学位课程,四年级时回到北大,满 足北大颁发学位的条件后获得北大学士学位, 如达到早大颁发学位的条件,则还可获得早大 的学士学位。双方将在 2005 年 9 月开始互派第一批双学位课程留学生。 8 月 22 日上午 9 时,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 500 多名优秀博士生相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 纪念讲堂,参加“2004 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开幕式。作为国家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 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论坛由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 北京 大学承办,是一次规模大、起点高、领域广的学术交流盛会。 18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19. zycnzj.com/ www.zycnzj.com 9 月 13 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等单位主办的北京大学首届项目 管理论坛在北京举行, 宣告北京大学正式加盟国际项目管理教育联盟。国际项目管理教育联 盟由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的十所知名大学组成,旨在共襄学科发展 大计、共享学术发展成果、共创学科发展未来。北京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加盟学校。 9 月 25 日,1995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莫里奥·莫利纳(Mario J. Molina)教授被授予北京大学荣誉教授头衔,在授予仪式结束后他作了“超级城市与大气环 境(Mega-city and Atmospheric Environment)”的报告。 11 月 4 日,英国《泰晤士报》的“高等教育增刊”推出一份世界最佳 200 高校排行榜, 北京大学排名第 17。据称这是首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各大名校做全面比较,美国哈佛大学 排名第一。在 5 个指标中,国际教师比例、国际学生比例、教师与学生比例以及教师研究成 果的引用数北大的得分都一般,但是各国学者评价的得分高达 322 分,单项排名第 10。另 外两所上榜的中国大学是香港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分别排名第 39 和第 42。 11 月 9 日,美国康奈尔大学校长杰弗里•雷孟(Jeffrey Sean Lehman)教授率团访问北 大,参加了为期一天的“北京大学康奈尔大学日”活动。雷孟教授发表了题为“康奈尔大学 与北京大学:过去与未来”的演讲;随后,两校领导共同为“北京大学—康奈尔大学中国与 亚太研究项目”办公室揭牌。 11 月 21—23 日,“2004 东亚四国大学校长论坛暨学术研讨会”在英杰交流中心举行。 日本东京大学、 韩国汉城国立大学、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和北京大学共四所各自代表本国最高 水平的大学校长亲自率学者代表团参加此次论坛。 论坛以“东亚文化与文明的发展与高等教 育的关系”为主题,并通过四个分主题,包括: “大学教育中东方与西方的学术经典”“传 , 统价值观与莎士比亚” ,“在东亚四所高校开设以东亚文明为主要内容的互选课” , “东亚地区 的美国问题研究” 来进行讨论。 11 月 22 日,北京大学授予联合国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先生荣誉教授仪式在临湖轩 举行。莫里斯·斯特朗先生是联合国秘书长特别顾问,前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泰勒环境 奖获得者,为世界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12 月 7 日,北京大学戴姆勒-克莱斯勒奔驰奖助学金设立十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在国际关 系大楼隆重举行。1994 年以来,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向北大慷慨捐赠约 500 万人民币,通 过设立戴姆勒-克莱斯勒奔驰奖助学金、资助校图书馆和校刊、修葺西校门、捐赠轿车等项 目,有力地支持了北大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 北大之星 6 月 17 日,北大 14 位教师分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 称号。其中“北京市优秀教师”有:中文系曹文轩、化学学院裴伟伟、考古文博院徐天进、 外语学院赵振江、信息科学学院屈婉玲、数学学院赵春来、经济中心平新乔、环境学院韩光 辉、法学院陈兴良以及医学部的刘俊义、 朱积川、高子芬、杨尹默。数学学院的王铎获得“北 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此次评选活动由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教委等 6 家单位主办, 19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20. zycnzj.com/ www.zycnzj.com 目的是表彰北京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 发展方面所做出的成绩和贡献。 6 月中旬,北大 7 名教师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名单,人数居全国 高校第一。他们是:环境学院周力平教授、经济学院刘伟教授、化学学院宛新华教授、法学 院陈兴良教授、历史系荣新江教授以及医学部万有、汪涛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由国 家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等 7 部委组织评选,每两年选拔一次,每次选拔 500 名左右。入 选者都是我国教育、科技领域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以及高层次急需人才。 6 月 18 日,首届“十大中华经济英才”颁奖典礼暨“经济英才与时代精神”文化战略 研讨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方正集团公司董事长魏新、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等一批经 济界人士获得了这一崇高荣誉。另外入选的还有光华管理学院 EMBA 校友、吉利控股集团总 裁徐刚。 7 月底,北大 6 人入选 2004 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A 类) ,他们是:化学与分子工 程学院彭静、物理学院古英、医学部药学院郭洪祝、北大口腔医学院郭丽宏,北大人民医院 李涛,以及北大世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王文蜀。新星计划由北京市科委组织实施,培养期 为三年,分 A、B 两类进行资助,旨在培养造就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 科技带头人和科技管理专家。 7 月 29 日上午,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被授予第 15 届福冈亚洲文化奖学术研究奖。“福 冈亚洲文化奖”是日本福冈市于 1990 年设立的奖项,旨在保护和发展亚洲文化,为亚洲人 民互相学习和广泛交流奠定基础。 此前,中国作家巴金、 社会学家费孝通、电影导演侯孝贤、 张艺谋、考古学家王仲殊、现代艺术家徐冰等先后获奖。厉以宁是中国第七位获奖者。该奖 设大奖、学术研究奖和艺术文化奖,大奖奖金 500 万日元,学术研究奖和艺术文化奖奖金各 为 300 万日元。 8 月底,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固体地球物理专业 2002 级博士研究生洪菲(女)同学获 颁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是在邓小平同志诞辰 100 周年 之际,按照邓小平同志的遗愿,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用其生前 的全部稿费 100 万元所设立,旨在激励广大青少年积极投身科技创新, 大力推动科教兴国战 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此次全国高 校共有 50 名学生获奖。 10 月初,我国金属有机化学领域的最高奖——中国化学会第一届“黄耀增金属有机化学 奖”揭晓,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席振峰与南开大学教授宋礼成分享了此项殊荣。 “黄耀增奖”设立于 2002 年,以已故的我国金属有机化学学科奠基人之一黄耀增教授的名 字命名,旨在表彰在这一领域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每两年颁发一次,每届两人获奖。 10 月 18 日,由《世界商业评论》评选的 2004 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 10 大经济学 家》正式揭晓,林毅夫、厉以宁、张维迎三位北大教授名列榜中。其他七位经济学家是:张 五常,杨小凯,郎咸平,吴敬琏,茅于轼,樊纲,邹恒甫。 10 月 22 日,在第三届北京国际口腔种植学术会议开幕式上,国际 Pierre Fauchard 科 20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21.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学院向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名誉院长张震康教授授予 Elmer S Best 纪念奖。张震康教授是 该奖自 1963 年设立以来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口腔医学专家。Elmer S. Best 奖是为了纪 念 Pierre Fauchard 科学院的创始人并以其名字设立的纪念奖。每年只授予一名在国际口腔 领域著名的,并为口腔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10 月 28 日,北京大学给予刘正琛同学通令嘉奖。刘正琛是光华管理学院 2000 级硕士 研究生。2001 年 12 月,他被确诊患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在与病魔抗争过程中,刘正琛于 2002 年 1 月倡导发起了“阳光 100”骨髓捐赠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合聚众力筹建了中国第一 个民间骨髓库——阳光骨髓数据库, 将数据资料即时在网上公开供患者免费查询。 2002 年 6 月,刘正琛发起成立了阳光志愿者协会,以“爱己·爱人·创造未来”为宗旨,倡导“用爱 自己的心去爱别人”,普及健康知识,推广骨髓捐赠,促进患者互助,倡导回报社会。 11 月 10 日,2004 年何梁何利基金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厅举行。北大教授段 学复、杨应昌、 赵柏林分别在数学力学、 物理学和气象学领域获得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至此, 北大共有 31 人获得该基金的奖励。此外,今年还有众多北大校友获奖:大连理工大学校长 程耿东、中国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杨国桢、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研究员张焕乔、中科院上海有 机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许志琴、中科院上海药 物研究所的唐希灿等。 根据章程规定, 何梁何利基金是授予“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发明、 发现和科技成果的优秀科技工作者。” 11 月 30 日,北大 2003—2004 学年学生优秀个人、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办公楼礼堂隆 重召开。本年度共评出“北大三好学生标兵”198 名, “北大创新奖” 78 名,“北大三好学 生”1365 名, “北大优秀学生干部” 89 名, “北大社会工作奖” 489 名, “北大学习优秀奖” 1101 名,“北大红楼艺术奖” 32 名, “北大五·四体育奖” 27 名,“北大优秀班集体 26” 个, “北大先进学风班 58 个”“北大学生工作先进单位”6 个, , “北大创新集体” 3 个。 12 月 10 日,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作品颁奖仪式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北大景观 设计学研究院教授俞孔坚主持设计的作品中山岐江公园获得设计类金奖。这是该作品继 2002 年获得全美景观设计年度最高奖,荣誉设计奖。 12 月 12 日,北京大学第十届‘十佳教师’评选大会在办公室礼堂隆重举行。在本届 参加评选的 23 个院系所推举的 22 位教师中,最终获得“十佳教师”称号的是:文科:中 国语言文学系孔庆东,元培计划委员会与历史系共推阎步克,艺术学系彭吉象,政府管理学 院朱天飚,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锋,考古文博学院雷兴山;理科:环境学院陈效逑,化学与 分子工程学院赵新生,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周乐柱,物理学院王稼军。 12 月 17 日,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第九届高校青年教师奖和青年教 师基金颁奖大会。我校共有 7 名青年教师获得本届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奖人数居全 国高校之首。其中化学学院齐利民副教授、数学学院甘少波副教授、外国语学院陈岗龙副教 授和光华管理学院龚六堂副教授等 4 人获得研究类一等奖,基础医学院韩文玲副教授获得 研究类二等奖, 生命学院瞿礼嘉教授获得研究类三等奖,考古文博院雷兴山副教授获得教学 类三等奖。 12 月 23 日,国家科技部在北京召开“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 20 周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21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22. zycnzj.com/ www.zycnzj.com 计划(973)5 周年纪念大会”,在大会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中,北大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 国家重点实验室荣获先进集体称号, 化学学院黎乐民院士、医学部张礼和院士荣获国家重点 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称号,物理学院龚旗煌、欧阳颀、许甫荣,化学学院王远、严纯华,信 息学院黄如、李晓明,医学部王宪、张宗玉和人口所郑晓瑛等 10 位教授受到 973 计划先进 个人的表彰。 12 月 23 日, “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表彰大会隆重召开。本次共表彰 1985~2003 年期 间在北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优秀博士后 31 人,他们是文兰、陈大岳、龚旗煌、田 光善、王远、甘良兵、宛新华、袁谷、金长文、黄建滨、施祖进、李清文、梅宏、张兴、倪 晋仁、吴必虎、徐福留、刘树文、陈保亚、陈瑞华、陈明、郑晓瑛、刘旭峰、盖峥、李子臣、 张琦锋、蔡运龙、宋述光、董秀芳、刘剑文、杨富学。 缤纷燕园 6 月 9 日,雅典 2004 奥运火炬在北京经过数小时的接力后,于下午 4 时 40 分左右传递 到北大,经由东南门、百周年纪念讲堂、图书馆、未名湖北岸到西门一线继续传递。校长许 智宏、学生桑兰和外语学院老师肖伟山分别作为第 141、142 和 143 号火炬手,在广大同学 们的热情簇拥下顺利地完成了火炬的接力传递。而此前北大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03 级学生王 丽娟作为第 27 名火炬手也参与了圣火接力传递活动。 6 月 28 日,北大山鹰社科考队启程前往西藏进行科学考察。此次科考主要从学校教育 和传统教育两个角度考察西藏那曲县妇女的受教育状况, 希望通过此项研究来进一步探讨适 合藏区妇女的教育模式,促进内地与藏区在妇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理解和互动。7 月 16 日, 山鹰社飘柔登山队成功登顶西藏启孜峰。 8 月 7 日下午,第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日前在北京大学拉开序幕。 “汉 语桥” 中文比赛是由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主办的世界性大学生中文水平比赛。 本 次比赛由北京大学承办, 共有来自 39 个国家的 75 名选手参加本次决赛,是继前两届以来参 赛国家最多、到京比赛选手人数最多的一次。 8 月 15 日,在福州市琅岐岛举行的第六届“北大—清华百年赛艇对抗赛”上,北京大 学以优异的成绩连挫对手,荣膺本届对抗赛冠军。此次赛艇比赛,共有 12 名北大运动员参 加比赛,其中有 6 名是首次参赛。为了给运动员鼓舞士气,北大艺术团随同前往,在美丽的 琅岐岛上举办了“琅岐之夜”文艺晚会,当地近万名观众观看了演出。 8 月 29 日,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桥牌表演赛在上海复旦大学落下帷幕,我校信息 科学技术学院 03 级研究生李振鹏和环境学院 02 级本科生王昌夺得中国大运会历史上首枚桥 牌金牌,另两名选手获得第六名。 10 月 1 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首都高校的万余名大学生齐聚天安门广场,参加祖 国五十五周年盛大纪念活动。北大合唱团的同学献上了由《五星红旗》《红旗飘飘》《举杯 、 、 吧,朋友》《祖国你好》《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组成的联唱《献给祖国的歌》 、 、 ,展示了北 大学子的时代风貌,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22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23. zycnzj.com/ www.zycnzj.com 12 月 10 日,以“绽放世界精彩 携手缤纷未来”为主题的北京大学第二届“国际之夜” 晚会在欢乐的气氛中开幕。晚会共有来自瑞典、委内瑞拉、奥地利、日本、墨西哥、美国等 20 个国家的留学生们登台表演,展示了北大国际化的活力。 12 月 12 日,2004 年北京高校乒乓球锦标赛经过 4 天紧张、激烈的角逐胜利闭幕。北 大乒乓球队顽强拼搏,一举摘取 7 个项目中的 4 项冠军,创北大乒乓球历史最好成绩。 校友动态 7 月 12 日,外交部长李肇星校友和西班牙语系赵振江教授被智利驻华大使馆授予聂鲁 达百年诞辰总统勋章, 同时授勋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朱景冬以及新华 社记者并曾执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张广森教授。该奖章是为缅怀享誉世界的智利著名诗 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巴勃罗·聂鲁达。 7 月 13 日,中组部正式宣布周其凤出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周其凤,湖南浏阳 人,1965 年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学习,1970 年留校任教。1983 年在美国麻省大学高分子科学 与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1990 年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1999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北京大学副教 务长等职。2001 年 6 月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2004 年 3 月起兼任教育部 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 10 月 26 日,曾经主持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的校友阿忆成为《实话实说》的第三任 主持人。阿忆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法学院法律硕士。作为资深电视策划人,他曾担 任央视 365 集大型历史专题片《香港百年》总撰稿; 30 集大型历史专题片《中国纪录大回 放》和《国庆 50 周年大典全程直播》策划人兼总撰稿,《夫妻剧场》、《鲁豫有约》主策 划,《百年大公报》和《百年中美风》总策划兼总撰稿。 11 月 1 日,中央任命冷溶校友接替王洛林校友担任社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正部 长级)。冷溶 198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原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研究 员,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1 月 23 日,第三世界科学院第十五次全体会议在意大利召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 所徐至展院士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此次大会共增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68 人,使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总人数达到 771 人。徐至展院士是江苏常州人。1962 年毕业于复旦 大学,1965 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1991 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激光物理、 现代光学与等离子体物理领域的研究。 12 月 13 日,中共中央决定:李克强同志任辽宁省委委员、常委、书记,不再担任河 南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李克强生于 1955 年 7 月,安徽定远人。1974 年参加工作, 197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 年入北大法律系学习,后又获北大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 12 月 23 日,“第六届北京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揭晓,北大校友李莹、大山当选。 北 京盈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莹系北大东语系日语专业 87 级毕业生;加拿大大 山有限公司总裁大山 1988 年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中国研究”专业后被选为加中两国 23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24.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互换学者项目成员,赴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此后大山一直致力于中 加文化交流,并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上主持、表演节目。 12 月 31 日报道, 《人物》杂志“2004 年度最深刻影响中国的人物评选”揭晓,敦煌研 究院院长樊锦诗校友当选 2004 年最深刻影响中国的文化人物。此次文化类人物评选共有 71363 人参加网上投票,樊锦诗因守望敦煌 41 年、为中国文物保护事业做出杰出贡献而以 32990 的票(占总投票数 46.23%)当选。 12 月 31 日,湖南省最高文学作品奖—第二届毛泽东文学奖在长沙揭晓。校友阎真的《沧 浪之水》获长篇小说奖,校友聂鑫森的《生死一局》获中短篇小说奖。阎真,著名小说家。 1957 年出生于衡阳,1984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小说 家聂鑫森,1948 年出生于湖南湘潭市,1984 年至 1988 年,先后就读于鲁迅文学院和北 京大学中文系。 (资料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24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25.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为民族举大厦 为国球创一流 ——北大发起 2008 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场馆“万企工程” 基金会 奥运落户北大 1896 年,现代奥运会的圣火在古希腊奥运会的故乡雅典复燃。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崇尚“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会已经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盛典,也成为举办城市和国家向 世界展示自我风采的最佳舞台。2008 年,万众瞩目的奥运盛会将首次在中国举办,而作为 中国最古老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将幸运地承办北京奥运会的乒乓球比赛。经国际奥委会 正式批准,北京大学将兴建用以比赛的“北京大学 2008 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场馆” 。 9 月 24 日,北大奥运场馆建筑设计方案确定,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中国脊》 方案最终入选。该建筑方案规划用地 17100 平方米,包括地上4层和地下两层。在奥运比赛 时,场内可容纳观众 8000 人,场地可放置8张标准的乒乓球台。比赛结束后,场馆将改建 为北京大学综合体育馆,地上四层可举办乒乓球、手球、篮球、羽毛球、排球等比赛,可供 专业运动员训练及大学生上体育课,也还可以作为举办大型学生集会和文化表演的场地。地 下两层则可改建为地下车库、游泳馆和壁球馆。 根据规划,北京大学奥运会乒乓球场馆将于 2006 年底建成,总耗资 2 亿元人民币,资 金由北京大学自行向社会筹措。 万企携手同行 为了充分体现奥林匹克运动会“重在参与”的精神,也为了充分肯定企业在中国崛起中 的重要作用,北京大学决定邀请国内外万家企业来共同捐资建设这一世界一流的奥运乒乓球 比赛场馆。每家企业捐资起点为 1 万元人民币,总共集资 2 亿元。鉴于将有万家企业参与, 北大特将此工程命名为北京大学奥林匹克乒乓球场馆的“万企工程”。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04]39 号文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 的通知”的规定,“纳税人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事业的捐赠, 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此外,北京大学还将以以下几种方式向捐赠 企业表示鸣谢: *向所有捐资企业颁发捐赠证书,并在新场馆建成后为捐资企业在场馆纪念墙上镌刻留名; *捐赠 5 万元人民币以上(含 5 万元人民币捐赠)的企业,将被邀请成为北京大学企业家 25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26.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俱乐部会员,为期 5 年; *捐赠 10 万元人民币以上(含 10 万元人民币捐赠)的企业,将被邀请成为北京大学企业 家俱乐部资深(VIP)会员,为期 5 年。 同心寄情奥运 “万企工程”启动之后得到了企业界的热烈响应,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便收到近 百家企业约 237 万元人民币的捐赠。为答谢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支持,10 月 15 日下午,“北 京大学 2008 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场馆首次捐赠仪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 北京大学前校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吴树青,北京大学副校长林钧敬等校领导和 70 余名捐 资企业代表出席了仪式,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蔡振华,中国乒乓球队总领队黄彪,雅典奥运 会男子乒乓球双打冠军陈玘,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亚军王皓,北京奥申委形象大使桑 兰,悉尼奥运会女子平衡木世界冠军刘璇,乒乓球比赛世界冠军、北大方正乒乓球俱乐部总 经理刘伟等体育界知名人士也亲临助阵。 捐赠仪式由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海闻教授主持。吴树青教授 首先致辞。他简单介绍了北京大学 2008 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场馆的有关情况,并代表北京 大学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对北大奥运场馆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随后,香港阳 光国际集团董事长林腾蛟先生、北京盈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莹女士、北京大 学香港校友会常务副会长高峰先生等分别代表捐资企业发表讲话。他们一致认为发动万家企 业捐建北大奥运场馆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呼吁企业界和广大北大校友积极参与到这个项目 中来,相信这一包含支持奥运和支持北大两个意义的筹款建设项目,一定会得到全社会的关 注和参与。 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蔡振华代表前来出席仪式的体育界人士讲话。蔡教练在讲话中指 出,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中国运动员曾在乒乓球赛场上为国家争得了无数的荣誉。把 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放在北大来举行将会是一次历史性的盛会。届时,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顽强 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北大精神,以及“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 匹克精神,将因为这个机缘结合在一起并且得到很好的弘扬。他呼吁更多的朋友关心“万企 工程”,关心中国的乒乓球事业! 最后,北京大学副校长林钧敬教授宣读了捐资企业名单。北京大学前校长、教育基金会 理事长吴树青教授代表北京大学向捐资企业颁发了捐赠证书。 更快更高更强 仪式结束前,海闻教授发表了热情感人的讲话。他衷心感谢企业界朋友对“万企工程” 26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28.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心系北大 情寄奥运 ——企业、校友代表在“万企工程”首次捐赠仪式上的发言 林腾蛟:做北大建设的一木一石 尊敬的吴树青校长、尊敬的各位教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中国大陆的东南沿海山青水秀、人杰地灵,但因地少人多,几百年来形成了到海外谋生 的传统,由此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华侨领袖如:厦门大学的创始人陈嘉庚、香格里拉集团 的郭鹤年、三林集团的林绍良、林文镜等世界级华人企业家,这些前辈不仅事业有成,而且 爱国爱乡,为祖国的建设和家乡的富裕捐献了大批的财富。 我就出生在那个爱国华侨辈出的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怀着追梦的情怀,早年到 新加坡谋求发展。1995 年顺应祖国改革开放的潮流回大陆创业,现今已在大陆的厦门、福 州、上海、成都、北京等城市投资了四家酒店、五所学校、六个房地产项目及控股、参股两 家上市公司。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回国创业的同时就开始了扶助贫困、捐资助 学的实践。几年来,我和我领导的阳光集团已经捐赠了二千多万元人民币,也因为我们的成 就和爱心,我被推选为全国侨联委员、中美人民友好促进会名誉主席、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 常务理事;今年八月份还被评为全国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当然,我说这些并不说明我想 与陈嘉庚先生的成就相提并论,因为时代在变,环境也在变,况且我还年轻,还要有很长的 路要走。 俄罗斯作家果戈里曾说过:“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已的一生成为有用的一生,哪怕 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虽然我还没达到这种境界,但我相信:一个人的一生 要想成就大事业,就必须大气。 记得一位朋友曾告诉我说,有一天他富了要买别墅,而且一买两座,一座自已住,一 座养猪;有一天他富了要买奔驰车,一买两辆,一辆自已开,一辆拖着。我没勇气买多一座 别墅养猪,买多一辆奔驰拖着,但我可以为社会的进步多做点事。 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即将耸立在北大校园,这座气势恢宏的乒乓球 馆也必是如此。今天北大建设有需要,我愿意成为这一木一石。 谢谢大家! 2004 年 10 月 15 日 28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29. zycnzj.com/ www.zycnzj.com 李莹:身在天涯 心系北大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校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我是东语系日语专业八七级毕业生李莹。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在座的北大校友,向在座的 各位校领导、各位嘉宾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谢谢你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回馈母校的机会。 同时也非常感谢在座的校友们对我的信任,让我可以代表各位向母校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和感激!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学府,北大不仅教给了我们立身的知本,也教会了我们做 人的道理。没有老师们当年的殷殷教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因此,我现在更希望的是作为 受过母校教诲深恩的毕业生代表,而不是捐赠校友的代表,对母校的各位老师说一声谢谢, 谢谢你们! “身在天涯,心系北大”。这,是我们所有校友的共同心声。尽管我们在母校学习的时 间各不相同,但多年的学习生活,已经让北大精神成功地植入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正 是这种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拼搏,奋发进取。也正是这种精神, 使我们这些不同年龄的校友能够跨越时空的长河,彼此心相通,情相连,也与母校深深地联 系在一起。对于北大的万千学子而言,母校,永远是我们心中的圣地! 能够再一次重返校园,我感到非常高兴。能够作为校友们的代表站在北大的讲台上,这 更是我的荣幸!毕业十多年,我为自己赢得了众多的称谓,诸如全国青联委员、北京青联委 员、北京儿艺 2004 年爱心大使、北京青基会爱心使者、2004 年度亚洲最具时尚魅力女人等。 但我最珍视最骄傲的依然是同学们戏称我“北大校花”这个“头衔”,因为只有它才能够让 我感觉到我和母校依然那么亲近。当听到母校幸运地成为 2008 年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举办 地时,我真的非常高兴;当听到自己还有机会为母校的乒乓球场馆增砖添瓦时,更是激动万 分。我想,这应该也是所有北大校友们听到这一消息时的共同感受吧。乒乓球是中国的“国 球”;北大,是中国学子心目中的“圣地”。将乒乓球赛事场馆设在北大,其中意味非比寻常。 试想当 2008 年全世界将目光聚焦在北大之时,这对母校是何等的荣耀?而对于曾经为这一 盛事贡献微薄之力的校友来说,那一份心情又岂是“骄傲”二字可以言喻! 北大,是我们的母校。但北大,又不仅仅是属于我们北大校友的。从五四运动开始,北 大的精神始终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因此,作为北大学生的我们,也不应当只求“回馈母校” 之义,还应尽一切可能以尽“回馈社会”之责。唯有如此,方不负“北大人”这一称谓!此 次母校号召我们校友为筹建中的乒乓球馆捐资,也正是因为它不仅是北大的体育场馆,更是 29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30.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中国首次承办奥运会的重要赛场,看到自己学生“回馈社会”的努力,母校也会非常欣慰。 最后,再次感谢母校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2008,我们期待着一个更加精 彩的奥运,期待着一个更加令人神往的北大!谢谢大家! 2004 年 10 月 15 日 高峰:北大人的责任和使命 尊敬的母校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学长、各位校友、各位嘉宾: 首先,我代表北京大学香港校友会,代表今天到会的各位香港北大校友和没到会的香港 所有北大校友,对今天的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2008 奥运乒乓球比赛在北大举办,比赛场馆由北大筹资兴建,这是我们北大人的光荣 和骄傲,更是我们北大人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旅居香港的所有北大校友响应母校的召唤,与所有认同北大价值观、认同奥运精神 的香港社会贤达、企业家、事业家同心协力,义不容辞接受历史赋予我们北大人的责任和使 命。 我们谨向母校表态,会议之后,我们香港北大校友将会更积极地部署和行动,为建设北 大 08 奥运乒乓馆做出我们的努力和贡献。 谢谢! 2004 年 10 月 15 日 (以上发言均根据讲话录音整理) 30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31.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万企工程”捐赠名单 (截至 2004 年 12 月 19 日) (捐赠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排名不分先后) 100000 元: 深港产学研基地 浙江铁鎯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吉林市正鸿基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公司 无锡山禾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制药厂 梁诚厚堂物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树脂厂 北大青鸟集团 山东泰山房地产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南昌市政公用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北大资源集团 香港阳光国际集团 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 谢中民 先生 绥芬河市三都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第一机床厂 50000 元: 丰佳国际集团 广州市莉都化妆品有限公司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威华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光电集团公司 30000 元: 中国电子进出口北京公司 马万祺 先生 20000 元: 东方表行集团有限公司 海口农工贸(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泰安博泰房地产开发公司 15000 元: 北京盈之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31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32. zycnzj.com/ www.zycnzj.com 10000 元: 上海奥盛集团有限公司 车王电子(宁波)有限公司 中国浙江远东工业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威发新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卓利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厦门莱宝机械有限公司 厦门康健旅行社有限公司 厦门北大泰普制药有限公司 厦门万石画艺有限公司 厦门福信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海洲石油有限公司 厦门永荣鑫经贸有限公司 厦门雄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陆海环保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福建省移动通讯公司厦门分公司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美丽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周松波 先生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 北京分行 鞍山亚赛电磁设备有限公司 威盛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北京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佳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山东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刘从梦 先生 杭州立普电讯有限公司 香港圣诺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鸭王烤鸭店有限公司 北京科怡辰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澳门北京大学校友会 旭达国际物流集团 伟达洋行 无锡祥生医学影像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中贸发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福州新北生化工业有限公司 东营胜利电化有限责任公司 杭州乔盛工贸有限公司 邓兆伟 先生 安徽北京大学校友会 龙珠滑雪集团黑河龙珠滑雪场暨黑龙江北京大学校友会 林振宝 女士 陈兆湖 先生 32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