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爬樓梯是好運動嗎?
台北 101 國際登高賽及新光摩天大樓登高大賽剛

結束,全民爬樓梯顧健康的風氣正盛。
                《新英格蘭

醫學期刊》研究也指出,爬樓梯能延年益壽,每

爬一階多活 4 秒。

但是,常看到有人在樓梯上舉步維艱,膝蓋痛到

沒辦法上樓,或甚至愈爬膝蓋問題愈嚴重。到底
爬樓梯是不是個好運動?


無法回復的膝蓋磨損
骨科名醫韓毅雄曾形容爬樓梯是「最笨的運動」,

台安醫院復建科主任鍾佩珍也表示,爬樓梯是有

增強心肺功能、消耗熱量等諸多優點沒錯,但缺

點太嚴重,實在得不償失,所以行醫三十年來從

不曾建議病人把爬樓梯當作運動。

爬樓梯屬於負重運動,腰部以下的關節都要承受

自己身體的重量,尤其膝蓋受力最多。當身體爬

階向上時,膝蓋負擔的重量會瞬間增為平常的 4

倍左右,以一個體重 60 公斤的人為例,平路行
走時兩邊膝蓋各承重 60 公斤,但爬樓梯時膝蓋

負重竟變成高達 240 公斤,相當於兩邊膝蓋上各

扛負了一架鋼琴的重量。而且如果速度加快,對

膝蓋產生的壓力就愈大。而重量正是膝關節最大

的敵人。

新光醫院骨科主任釋高上分析,爬樓梯時膝蓋除

了承重增加,還要前後移動、側向扭轉,尤其膝
關節前端的髕骨部位承受壓力最大,對半月板等

關節軟組織也會造成磨損。



因此,身體有特定狀況的人最好不要爬樓梯當運

動,例如:

●孕婦或體重過重的人,因為任何多餘的體重對

膝蓋都是加倍的負擔。

●有退化性關節炎的人,因為膝蓋軟組織已經過

度磨損,繼續不當使用會使症狀加劇。

●有髕骨外翻問題的人,因為髕骨先天不穩定,

常爬樓梯會使外翻問題更嚴重。
●O 型腿的人內側膝關節磨損較多,過度爬樓梯

會加速膝蓋內側軟組織磨損、退化,使 O 型腿症

狀更明顯。

●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爬樓梯時也要小心,因為心

臟對氧氣的需求會增加,若一下子氧氣不夠時,

可能導致心肌梗塞,如果沒有及時送醫救治,甚

至可能猝死。
●40 歲以上的人,因身體各部位功能漸差,建議

最好也要少爬樓梯,原地踏步都比爬樓梯好、損

害程度也小。


住家或工作地點沒電梯,一定得爬怎麼辦?

如果家住公寓、或在大樓內上班,實在非得爬樓

梯不可,也不要太擔心,鍾佩珍提出幾項建議,

可以減少膝關節損害:

▼不要提重物 為親愛的家人買了很多菜要提回家,

或公司很重的產品要搬上樓,為了不要傷害膝蓋,

可以嘗試以下幾個方法:

‧爬半層樓就休息一下。
‧分次提重物。分成 4 趟,每趟 5 公斤,比一次硬

扛 20 公斤上樓好。

‧戴護膝,可以提供關節支撐的力量。

▼「好上壞下」如果有一邊膝蓋已經出現問題,上

樓梯時要好腳先上,下樓梯時則壞腳先下,利用

好腳的股四頭肌力量支撐身體,減輕對壞腳膝關

節的磨損。如果兩腳都有問題,就扶著扶手,一
步一階,利用手部的力氣減少膝關節的壓力。

▼穿平穩的鞋子穿高跟鞋會造成身體重心不穩,

使踝關節容易受傷,如果膝蓋本來就不好,更有

可能連帶使踝關節受到傷害。

當穿著高跟鞋時重心會向前移、偏離中心,為了

不使身體往前仆倒,膝關節會做補償性的彎曲,

所以肌肉、韌帶全都用力緊繃才能保持穩定,這

樣對膝關節的傷害很大,所以需要爬樓梯的時候

最好能換一雙平穩的鞋。


年輕人爬樓梯運動,三大要領避免受傷
鍾佩珍表示,如果從年輕時就開始訓練以爬樓梯

當做運動,把膝關節的肌肉和肌腱練得很有力,

並持之以恆,那麼即使年紀大了,因肌肉和肌腱

都還是很有力,對膝蓋的損害並不會很大,但如

果平常都沒鍛鍊,40 歲才忽然想要找個運動做,

於是開始猛爬樓梯,那不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大

概就得找醫生了。
如果是二、三十歲、沒有關節、體能、或心肺問題的

年輕人,想要爬樓梯當運動,醫師雖不禁止,仍

強調需注意運動安全,並遵守三大要領:

1. 循序漸進

 一點一點增加運動量,避免運動過量造成傷害。

 例如爬樓梯運動的鍛鍊時程可安排為:

‧第一天,從 1 樓爬到 1 樓半,上下 2 次。

‧第二天,從 1 樓到 2 樓,上下 2 次。

‧持續三天後身體沒問題的話,再接著試 1 樓到 3

樓,上下 2 次。

爬到愈高,中間的適應時間要愈多天,所以如果

想爬到 10 樓,至少要一個月以上的時間練習了。
2. 量力而為

 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要以自己身體能負荷為準。

 如果爬到 9 樓都沒問題,挑戰 10 樓時卻發現

 身體不舒服,那就表示 9 樓是自己身體的極限,

 千萬不要勉強爬 10 樓。

3. 持之以恆

 體能再好的人,如果中途間斷了,那身體狀況
 一定會下降,以後想再開始運動,就得要從頭

 訓練,所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及運動量

 後,一定要維持下去。


成大醫學院骨科學科主任林啟禎也提醒,運動前

還須考慮自己的身體疲勞狀況。大清早精神飽滿

時爬一層樓,跟累了一天後去爬一層樓,意義肯

定不同,所以運動前做好準備,才能保護身體。

另外,環境安全問題也必須列入考慮。樓梯間空

氣常不流通,甚至有油漆味、煙味,或者堆放垃

圾、清潔不佳,因此,為營造安全的環境,打造
空氣清新、乾淨、止滑、有扶手的運動空間也相當

重要。

不傷膝的替代運動

鍾佩珍提醒,40 歲以上的人,一定要認清自己

的能力,想運動必須挑選適合自己的,才不會傷

害關節,否則一旦弄巧成拙,說不定最後連走路、

坐下、起立這些生活中最簡單的活動都沒辦法做
到了。

為免受傷,可以請醫師評估身體狀況,建議適合

的運動。例如:

1.水中運動

 不論復建科或骨科醫師,首推的都是水中運動。

因為水的阻力大,對肌肉訓練非常有幫助,且水

的浮力不會對膝蓋造成負擔,所以對關節有問題

的人是最好的選擇。

 但不會游泳的人也別苦惱,可以試試水中有氧,

或簡單的水中走路,對肌力的訓練甚至比游泳還

好。因為游泳是流線型的,阻力反而沒有直立行
走時來得大,所以建議游泳愛好者也可以用游泳

搭配走路的方式,加強鍛鍊自己的腿部肌肉。

 行走時,水深最好在乳線的位置,過高會不舒

服,過低效果差,找自己感到最舒服的點就好。

2.腳踏車

騎腳踏車時,重量轉移到身體其他地方,所以

能達到活動膝蓋的目的,而非加重負擔。
但是有些人騎久了還是會腰痠背痛、尾椎痛、大

腿肌肉痠痛或韌帶受傷等,多是因為姿勢不良或

運動過猛,所以騎車運動時要注意姿勢,適度休

息,並把握循序漸進的原則,慢慢鍛鍊。

3.平地健走

走路時膝蓋僅承受身體的重量,沒有額外負擔,

所以造成的傷害相對較小。至於已有膝關節問題

的人,走久了可能還是會痛,或到最後腿沒力了,

反而加重關節負擔,所以運動前記得戴護膝,且

一樣要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
至於階梯運動、爬山、爬緩坡其實都算是爬樓

梯運動,所以有膝關節問題的人,最好還是 少做

為妙。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健走比慢跑好
健走比慢跑好健走比慢跑好
健走比慢跑好
chengchunhao
 
大家來Walking!
大家來Walking!大家來Walking!
大家來Walking!
lys167
 
健康.健走
健康.健走健康.健走
健康.健走
WU CAREY
 
脚是第二颗心脏
脚是第二颗心脏脚是第二颗心脏
脚是第二颗心脏
LINWEIYUAN
 
散步沒效 防骨鬆…每分鐘走90步
散步沒效 防骨鬆…每分鐘走90步散步沒效 防骨鬆…每分鐘走90步
散步沒效 防骨鬆…每分鐘走90步
lys167
 
誰說膝蓋痛是老人的專利 如何運動不傷膝
誰說膝蓋痛是老人的專利   如何運動不傷膝誰說膝蓋痛是老人的專利   如何運動不傷膝
誰說膝蓋痛是老人的專利 如何運動不傷膝
lys167
 
這些動作好傷「膝」 當心膝關節退化纏身
這些動作好傷「膝」 當心膝關節退化纏身這些動作好傷「膝」 當心膝關節退化纏身
這些動作好傷「膝」 當心膝關節退化纏身
lys167
 

What's hot (17)

Walk
WalkWalk
Walk
 
健走比慢跑好
健走比慢跑好健走比慢跑好
健走比慢跑好
 
走路
走路走路
走路
 
大家來Walking!
大家來Walking!大家來Walking!
大家來Walking!
 
健康.健走
健康.健走健康.健走
健康.健走
 
Walk
WalkWalk
Walk
 
Walk
WalkWalk
Walk
 
Walk腳是第二顆心臟
Walk腳是第二顆心臟Walk腳是第二顆心臟
Walk腳是第二顆心臟
 
脚是第二颗心脏
脚是第二颗心脏脚是第二颗心脏
脚是第二颗心脏
 
Walk2
Walk2Walk2
Walk2
 
高雄醫師會誌111期~醫學專欄 | 張維寧:運動分析於運動訓練之運用
高雄醫師會誌111期~醫學專欄 | 張維寧:運動分析於運動訓練之運用高雄醫師會誌111期~醫學專欄 | 張維寧:運動分析於運動訓練之運用
高雄醫師會誌111期~醫學專欄 | 張維寧:運動分析於運動訓練之運用
 
散步沒效 防骨鬆…每分鐘走90步
散步沒效 防骨鬆…每分鐘走90步散步沒效 防骨鬆…每分鐘走90步
散步沒效 防骨鬆…每分鐘走90步
 
誰說膝蓋痛是老人的專利 如何運動不傷膝
誰說膝蓋痛是老人的專利   如何運動不傷膝誰說膝蓋痛是老人的專利   如何運動不傷膝
誰說膝蓋痛是老人的專利 如何運動不傷膝
 
高雄醫師會誌111期~醫學專欄 | 林克隆:心肺復健於運動醫學最新發展
高雄醫師會誌111期~醫學專欄 | 林克隆:心肺復健於運動醫學最新發展高雄醫師會誌111期~醫學專欄 | 林克隆:心肺復健於運動醫學最新發展
高雄醫師會誌111期~醫學專欄 | 林克隆:心肺復健於運動醫學最新發展
 
如何運動不傷膝
如何運動不傷膝如何運動不傷膝
如何運動不傷膝
 
這些動作好傷「膝」 當心膝關節退化纏身
這些動作好傷「膝」 當心膝關節退化纏身這些動作好傷「膝」 當心膝關節退化纏身
這些動作好傷「膝」 當心膝關節退化纏身
 
高雄醫師會誌111期~醫學專欄 | 林耕新、李柏頤:營造更佳的運動員心理素質
高雄醫師會誌111期~醫學專欄 | 林耕新、李柏頤:營造更佳的運動員心理素質高雄醫師會誌111期~醫學專欄 | 林耕新、李柏頤:營造更佳的運動員心理素質
高雄醫師會誌111期~醫學專欄 | 林耕新、李柏頤:營造更佳的運動員心理素質
 

More from lys167

More from lys167 (20)

網頁教學課堂投影片
網頁教學課堂投影片網頁教學課堂投影片
網頁教學課堂投影片
 
阿拉伯一夫四妻的習俗
阿拉伯一夫四妻的習俗阿拉伯一夫四妻的習俗
阿拉伯一夫四妻的習俗
 
預立醫療自主計畫手冊
預立醫療自主計畫手冊預立醫療自主計畫手冊
預立醫療自主計畫手冊
 
中醫世家“不外傳的長壽秘方”
中醫世家“不外傳的長壽秘方”中醫世家“不外傳的長壽秘方”
中醫世家“不外傳的長壽秘方”
 
老舊公寓增設電梯 範例
老舊公寓增設電梯   範例老舊公寓增設電梯   範例
老舊公寓增設電梯 範例
 
如廁衛生紙 丟馬桶宣導
如廁衛生紙 丟馬桶宣導如廁衛生紙 丟馬桶宣導
如廁衛生紙 丟馬桶宣導
 
胃腸道基質瘤停藥即復發醫籲
胃腸道基質瘤停藥即復發醫籲胃腸道基質瘤停藥即復發醫籲
胃腸道基質瘤停藥即復發醫籲
 
糖尿病腳發黑 動脈繞道術免截肢
糖尿病腳發黑 動脈繞道術免截肢糖尿病腳發黑 動脈繞道術免截肢
糖尿病腳發黑 動脈繞道術免截肢
 
簡單動作就能防止中風和痴呆
簡單動作就能防止中風和痴呆簡單動作就能防止中風和痴呆
簡單動作就能防止中風和痴呆
 
真實案例-口角炎達半年 原來缺鐵在搞怪
真實案例-口角炎達半年 原來缺鐵在搞怪真實案例-口角炎達半年 原來缺鐵在搞怪
真實案例-口角炎達半年 原來缺鐵在搞怪
 
惱!睡眠呼吸中止 元兇是過量呼吸
惱!睡眠呼吸中止 元兇是過量呼吸惱!睡眠呼吸中止 元兇是過量呼吸
惱!睡眠呼吸中止 元兇是過量呼吸
 
減重注意!你吃真蔬菜還是「澱粉蔬菜」?
減重注意!你吃真蔬菜還是「澱粉蔬菜」?減重注意!你吃真蔬菜還是「澱粉蔬菜」?
減重注意!你吃真蔬菜還是「澱粉蔬菜」?
 
高鈣食物有哪些,如何補充。
高鈣食物有哪些,如何補充。高鈣食物有哪些,如何補充。
高鈣食物有哪些,如何補充。
 
肉毒桿菌注射 擺脫惱人疊影
肉毒桿菌注射 擺脫惱人疊影肉毒桿菌注射 擺脫惱人疊影
肉毒桿菌注射 擺脫惱人疊影
 
如何增加體內好的膽固醇
如何增加體內好的膽固醇如何增加體內好的膽固醇
如何增加體內好的膽固醇
 
吃蒟蒻有什麼好處?
吃蒟蒻有什麼好處?吃蒟蒻有什麼好處?
吃蒟蒻有什麼好處?
 
八仙樂園意外近5百傷 什麼是粉塵爆炸?
八仙樂園意外近5百傷 什麼是粉塵爆炸?八仙樂園意外近5百傷 什麼是粉塵爆炸?
八仙樂園意外近5百傷 什麼是粉塵爆炸?
 
小心澱粉陷阱
小心澱粉陷阱小心澱粉陷阱
小心澱粉陷阱
 
早期失智症有跡可循 迷路、憂鬱皆為警訊
早期失智症有跡可循 迷路、憂鬱皆為警訊早期失智症有跡可循 迷路、憂鬱皆為警訊
早期失智症有跡可循 迷路、憂鬱皆為警訊
 
6旬婦罹 忽略症 醫師錯當白內障開刀
6旬婦罹 忽略症 醫師錯當白內障開刀6旬婦罹 忽略症 醫師錯當白內障開刀
6旬婦罹 忽略症 醫師錯當白內障開刀
 

爬樓梯是好運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