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10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文档信息
 金史
 030 / 137
 61 段 10916 字
 220 种 710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志第十一 禮三 金史 030 卷三十
[元]脫脫 等
←029 卷二十九 志第十 禮二 031 卷三十一 志第十二 禮四→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金史 / 030 卷三十 志第十一 禮三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大定十一年[1171] 2 貞元 1 天輔七年[1123] 1 大定十二年[1172] 1 正隆 1 貞祐二年[1214] 1
天會六年[1132] 1 皇統九年[1149] 1
地点 中都 2 編縣 1 汴京 1
人物 尊彝 14 宗室 5 親王 3
文官 太常卿 48 直官 39 太祝 36 侍中 20 光祿卿 15 太官令 15 祝史 14 御史 13
武官 侍衛 5 太尉 2
其他 再拜 31 始祖 23 執笏 14 神主 10 簠簋 9
目錄
0
1
2
3
卷三十 志第十一 禮三
宗廟 禘祫 朝享 時享儀
金初無宗廟 。天輔七年[1123]九月,太祖 葬上京宮城之西南,建寧神殿于陵上,以時薦享。自是諸京
皆立廟 ,惟在京師者則曰太廟,天會六年[1132],以宋二帝見太祖 廟者,是也。或因遼之故廟,安置
御容,亦謂之廟,天眷三年[1140],熈宗幸燕及受尊號 ,皆親享恭謝,是也。皇統三年[1143],初立太
廟,八年,太廟成,則上京之廟也。貞元初,海陵 遷燕,乃增廣舊廟,奉遷祖宗 神主 于新都,三
年十一月丁卯,奉安于太廟。正隆中,營建南京宮室,復立宗廟 ,南渡因之。其廟制,史不載,傳志
雜記或可概見,今附之。
礼 礼 礼
礼 號
礼 號
礼
號 亲 礼
礼
1 / 10
https://taolang.club/doc/29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4
5
6
7
8
9
10
汴京 之廟,在宮南馳道 之東。殿規,一屋四注,限其北為神室,其前為通廊。東西二十六楹,為間二
十有五,每間為一室。廟端各虛一間為夾室 ,中二十三間為十一室。從西三間為一室,為始祖 廟,
祔德帝 、安帝 、獻祖 、昭祖 、景祖 祧主五,餘皆兩間為一室。或曰「惟第二、第三室兩間,餘止
一間為一室,緫十有七間。」世祖 室祔肅宗 ,穆宗 室祔康宗 ,餘皆無祔。每室門一、牖一,門在
左,牖在右,皆南向。石室之龕於各室之西壁,東向。其始祖 之龕六,南向者五、東向者一,其二其三
俱二龕,餘皆一室一龕,緫十八龕。祭日出主於北墉下,南向。禘祫 則並出主,始祖 東向,群主依昭
穆 南北相向,東西序列。室戶外之通廊,殿階 二級,列陛三,前井亭二。外作重垣四繚,南東西皆有
門。內垣之隅有樓,南門五闔,餘皆三。中垣 之外東北,冊寶 殿也,太常太常 官一人季視其封緘,謂之
點寶。內垣之南曰大次,東南為神庖。廟門翼兩廡,各二十有五楹,為齋郎齋郎 執事之次。西南垣 外,則
廟署也。神門列戟各二十有四,植以木錡。戟下以板為掌形,畫二青龍,下垂五色帶長五尺,享前一日則
縣戟上,祭畢藏之。
室次。大定十二年[1172],議建閔宗 別廟,禮官禮官 援晉惠、懷、唐中宗 、後唐 莊宗 升祔故事,若依
此典,武靈皇帝無嗣亦合升祔。然中宗 之祔,始則為虛室,終則增至九室。惠、懷之祔乃遷豫
章 、潁川 二廟,莊宗 之祔乃祧懿祖 一室。今太廟之制,除祧廟外,為七世十一室,如當升祔武
靈,即須別祧一廟。荀子 曰:「有天下者事七世」,若旁容兄弟,上毀祖考 ,則天子有不得事七世
者矣。伏睹宗廟 世次,自睿宗 上至始祖 ,凡七世,別無可祧之廟。晉史云:「廟以容主為限,無
拘常數。」東晉 與唐皆用此制,遂增至十一室。康帝 承統,以兄弟為一室,故不遷遠廟而祔成
帝 。唐以敬、文、武三宗同為一代,於太廟東間增置兩室,定為九代十一室。今太廟已滿此數,如用
不拘常數之說,增至十二室,可也。然廟制已定,復議增展,其事甚重,又與睿宗 皇帝祏室昭穆 亦
恐更改。春秋 之義不以親親害尊尊,漢志云:「父子不並坐,而孫可從王父。」若武靈升祔,太廟增
作十二室。依春秋尊尊之典,武靈當在十一室,禘祫 合食。依孫從王父之典,當在太宗 之下,而居
昭位,又當稱宗。然前升祔睿宗 已在第十一室,累遇祫享,睿宗 在穆位,與太宗 昭位相對,若更
改祏室及昭穆 序,非有司所敢輕議,宜取聖裁。十九年四月,禘祔閔宗 ,遂增展太廟為十二室。
二十九年,世宗 將祔廟,有司言司言 :「太廟十二室,自始祖 至熈宗雖係八世,然世宗 與熈宗為兄
弟,不相為後,用晉成帝 故事,止係七世,若特升世宗 、顯宗 即係九世。」於是五月遂祧獻
祖 、昭祖 ,陞祔世宗 、明德皇后 、顯宗 于廟。
貞祐二年[1214],宣宗 南遷,廟社 諸祀並委中都 ,自抹撚盡忠 棄城南奔,時謁之禮盡廢。四
年,禮官禮官 言:「廟社 國之大事,今主上駐蹕陪京,列聖神主 已遷于此,宜重修太廟社 稷,以奉歲
時之祭。按中都 廟制,自始祖 至章宗 凡十二室,而今廟室止十一,若增建恐難卒成。況時方多
故,禮宜從變,今擬權祔肅宗 主世祖 室,始祖 以下諸神主 于隨室奉安。」
主用栗,依唐制,皇統九年[1149]所定也。
祏室,旁及上下皆石,門東向,以木為闔,髹以朱。室中有褥,奠主訖,帝主居左,覆以黃羅帕,后主
居右,覆以紅羅帕。
黼扆以紙,木為筐,兩足如立屏狀。覆以紅羅三幅,繡金斧五十四,裏以紅絹,覆於屏上,其半無文者
垂於其後。置北墉下,南向,前設几筵以坐神主 。
地 建
建 號
號 號 號 號 號
號 號 號 號
號
礼 號
礼 建
名 礼 文
文 名
號 文 號 代 號
主
地 地 號 號
作 礼
礼 號 號
代 主
號
號 礼
作
礼 號
號 號 號
礼 號
號 文 號 號
主 號 號
號 號 號 主 號
號 礼 地 名
文 礼 礼 礼
地 號 號
號 號 號 礼
礼
2 / 10
https://taolang.club/doc/29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五席,各長五尺五寸,闊二尺五寸。莞筵,粉純。以藺為席,緣以紅羅,以白繡蕙文 及雲氣之狀,復以
紅絹裏之。每位二。繅席,畫純。以五色絨織青蒲為之,緣以紅羅,畫藻文 及雲氣狀,亦以紅絹裏之。
每位二,在莞上。次席,黼純。以輕筠為之,亦曰桃枝 席,緣以紅綃 ,繡鐵色斧,裏以紅絹。每位
二,在繅席上。虎席二,大者長同,惟闊增一尺。以虎皮為褥,有縕,以紅羅繡 金色斧緣之。又有小虎
皮褥,制同三席。時暄則用桃枝 次席,時寒則去桃枝 加虎皮褥。夏、秋享,則用桃枝 次席。二冬,
則去桃枝 加小虎皮褥於繅席上。臘冬,則又添大虎皮褥二於繅席上,遷小虎皮褥二在大褥之上。
曲几三足,直几二足,各長尺五寸,以丹漆之。帝主前設曲几,後設直几。
禘祫
大定十一年[1171],尚書省 奏禘祫 之儀曰:「禮緯『三年一祫,五年一禘』。唐開元中,太太
常常 議,禘祫 之禮皆為殷祭,祫為合食祖廟,禘謂禘序尊卑。申先君逮下之慈,成群嗣奉親之孝。自
異常享,有時行之。祭不欲數,數則黷。不欲踈,踈則怠。是以王者法諸天道,以制祀典,烝嘗象
時,禘祫 象閏。五歲再閏,天道大成,宗廟 法之,再為殷祭。自周以後,並用此禮。自大定九
年[1169]已行祫禮,若議禘祭,當於祫後十八月孟夏 行禮。」詔以「三年冬祫、五年夏禘」為常禮。又
言:「海陵 時,每歲止以二月、十月遣使兩享,三年祫享。按唐禮四時各以孟月享于太廟,季冬 又
臘享,歲凡五享。若依海陵 時歲止兩享,非天子之禮,宜從典禮歲五享。」從之。
享日並出神主 前廊,序列昭穆 。應圖功臣配享 廟廷,各配所事之廟,以位次為序。以太子 為亞
獻,親王 為終獻,或並用親王 。或以太尉太尉 為亞獻,光祿卿光祿卿 為終獻。其月則停時享。儀闕。
朝享 儀
大定十一年[1171]十一月,郊祀前一日,朝享 太廟。齋戒 如親郊。
享前三日,太廟令太廟令 帥其屬,掃除廟之內外。點檢司 於廟之前約度,設兵衛 旗幟。尚舍於南神門之
西設饌幔十一,南向,以西為上。殿中監殿中監 帥尚舍,陳設大次殿。又設小次於阼階下,稍南,西向。又
設皇帝拜褥位殿上,版位稍西。又設黃道褥於廟門之內外,自玉輅 至升輦之所,又自大次至東神門。
又設七祀位一於殿下橫街之北,西街之西,東向,配享功臣位於殿下道東,橫街之南,西向,北上。
前二日,大樂令大樂令 設宮縣之樂於庭中,四方各設編鐘 三、編磬三。東方編鐘 起北,編磬間之,東
向。西方編磬起北,編鐘 間之,西向。南方編磬起西,編鐘 間之,北方編鐘 起西,編磬間之,俱
北向。設特磬、大鐘、鎛鐘共十二,於編縣 之內,各依辰位。樹路鼓、路鞀 於北縣之內,道之左
右。晉鼓一,在其後稍南。植建鼓、鞞鼓、應鼓於四隅,建鼓在中,鞞鼓在左,應鼓在右。置柷敔 於
縣內,柷一在道東,敔一在道西。立舞表於酇綴之間。設登歌之樂於殿上前楹間,金鐘 一在東,玉磬
一在西,俱北向。柷一在金鐘 北稍西,敔一在玉磬北稍東。搏拊 二,一在柷北,一在敔北,東西相
向。琴瑟在前。其匏竹者立於階間,重行北向。諸工人各位於縣後。
前一日,太廟令太廟令 開室,奉禮郎奉禮郎 帥其屬,設神位於每室內北墉下。各設黼扆一、莞蓆一、繅席二、次
席二、紫綾厚褥一、紫綾蒙褥一、曲几一、直几一。
名
名
然 名
名
然 然 然
然
礼
衙 礼
文 礼
礼 礼
节
號 节
號
礼 礼 礼 主
主 主 武 文
礼
礼 礼
文 衙 军
文
器
文 艺 艺
艺 艺 艺
地 艺
艺
名
名 艺
文 文
3 / 10
https://taolang.club/doc/29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又設皇帝版位於殿東間門內,西向。又設飲福位於東序 ,西向。又設亞終獻位於殿下橫街之北稍東,西
向。助祭親王 宗室 使相使相 位在亞終獻之後,助祭宗室 位在橫街之南,西向。奉瓚官、奉瓚盤官、進爵
酒官、奉爵官等又在其南,奉匜槃巾篚官位於其後。七祀獻官位在奉爵官之南,助奠讀祝奉罍洗爵洗等官
位於其後。司尊彝 官位在七祀獻官之南,亞終獻司罍洗爵洗奉爵酒官等又在其南,並西向,北上。大禮大禮
使使 位於西階之西稍南,與亞終獻相對。太尉太尉 、司徒司徒 、助祭宰相宰相 位在大禮使大禮使 之南,侍中侍中 、執政執政
官官 又在其南,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太常卿太常卿 、太僕卿太僕卿 、光祿卿光祿卿 、功臣獻官在西,舉冊、光祿丞光祿丞 、太常博太常博
士士 又在其西,功臣助奠罍洗爵洗等官位於功臣獻官之後。又設監祭御史御史 位二於西階下,俱東向,北
上。奉禮郎奉禮郎 、太廟令太廟令 、太官令太官令 、太祝太祝 、宮闈令宮闈令 、祝史祝史 位於亞獻終獻奉爵酒官之南,薦籩豆簠
簋 官、薦俎齋郎齋郎 又在太祝太祝 、奉禮郎奉禮郎 之南。太廟丞太廟丞 、太官丞各位於令後。協律郎協律郎 位二,一於殿上
前楹間,一於宮縣之西北,俱東向。大樂令大樂令 於登歌樂縣之北,大司樂大司樂 於宮縣之北,良醞良醞 令於酌尊
所,俱北向。又設助祭文武群官位於橫街之南,東向北上。又設光祿卿光祿卿 陳牲位於東神門外橫街之東,西
向,以南為上。設廩犧令廩犧令 位於牲西南,北向。諸太祝太祝 位於牲東,各當牲後,祝史祝史 各陪其後,俱西
向。設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省牲位於牲前稍北,又設御史御史 位於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之西,俱南向。
禮部 帥其屬,設祝冊案於室戶外之右。
司尊彝 帥其屬,設尊彝 之位於室戶之左,每位斝彝一、黃彝 一、犧尊二、象尊二、著尊二、山罍
二,各加勺、幂、坫為酌尊。又設瓚槃爵坫於篚,置于始祖 尊彝 所。又設壺尊二、太尊二、山罍
四,各有坫、幂,在殿下階間,北向西上,設而不酌。七祀功臣每位設壺尊二於座之左,皆加幂、坫於
內,酌尊加勺,皆藉以席。
奉禮郎奉禮郎 設祭器,每位四簋在前,四簠次之,次以六豋,次以六鉶,籩豆為後。左十有二籩,右十有二
豆,皆濯而陳之,藉以席。籩豆加以巾,蓋於內。籩一、豆一、簠一、簋一、并俎四,設於每室饌幔
內。又設御洗二於東階之東。又設亞終獻罍洗於東橫街下東南,北向,罍在洗東,篚在洗西,南肆,實
以巾。又設亞終獻爵洗於罍洗之西,罍在洗東,篚在洗西,南肆,實以巾、爵并坫。執巾罍巾篚各位於
其後。
享日丑前五刻,太常卿太常卿 帥執事者,設燭於神位前及戶外。光祿卿光祿卿 帥其屬,入實籩豆。籩之實,魚
鱐、糗餌、粉餈、乾棗、形鹽、鹿脯、榛實、乾䕩、桃、菱、芡、栗,以序為次。豆之實,芹菹、筍
菹、葵菹、菁菹、韭菹、酏食、魚醢、兔醢、豚拍、鹿臡、醓醢 、糝食,以序為次。又鉶實以羹,加
芼滑,豋實以大羹,簠實以稻粱,簋實以黍稷,粱在稻前,稷在黍前。
良醞良醞 令入實尊彝 。斝彝、黃彝 實以鬱鬯,犧尊、象尊、著尊實以玄酒外,皆實以酒,用香藥酒。
各加坫、勺、幂。殿下之尊罍,壺尊、太尊、山罍,內除山罍上尊實以玄酒外,皆實以酒,加幂、坫。
太廟令太廟令 帥其屬,設七祀功臣席褥於其次,每位各設莞席一、碧綃褥一,又各設版位於其座前,又籩
豆簠簋 各二、俎一。每位次各設壺尊二於神座之右,北向,玄酒在西。
良醞良醞 令以法酒 實尊如常,加勺、幂,置爵於尊下,加坫。光祿卿光祿卿 實饌。左二籩,栗在前,鹿脯次
之。右二豆,菁菹在前,鹿臡次之。俎實 以羊熟,簠簋 實以黍稷。太廟令太廟令 又設七祀燎柴,及開瘞
坎於西神門外之北。太府監 陳異寶、嘉瑞、伐國之寶,戶部 陳諸州歲貢 ,金為前列,玉帛次之,
餘為後,皆於宮縣之北,東西相向,各藉以席。凡祀神之物,當時所無者則以時物代之。
仕
主 亲 文 亲
名
文 武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器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衙
名 名 名
號 名
文
文 文
食
文 名 名
文
器
文 礼 文
礼 器 文
衙 衙 仕
4 / 10
https://taolang.club/doc/29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29
30
31
32
省牲器:前一日未後,廟所禁行人。司尊彝 、奉禮郎奉禮郎 及執事者,升自西階以俟。少頃,諸太祝太祝 與廩廩
犧令犧令 ,以牲就位。禮直官直官 、贊者引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光祿卿光祿卿 丞詣省牲位,立定。禮直官直官 引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
贊引者引御史御史 ,入就西階升,遍視滌濯。訖,執事者皆舉幂曰「潔」。俱降,就省牲位,禮直官直官 稍前
曰:「告潔畢,請省牲。」次引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侍郎侍郎 稍前,省牲訖,退復位。次引光祿卿光祿卿 丞出班,巡牲一
匝。光祿丞光祿丞 西向曰「充」,曰「備」。廩犧令廩犧令 帥諸太祝太祝 巡牲一匝,西向躬身曰「腯」。禮直官直官 稍前
曰:「省牲畢,請就省饌位。」引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以下各就位,立定。御史御史 省饌具畢,禮直官直官 贊「省饌
訖」,俱還齋所。光祿卿光祿卿 、丞及太祝太祝 、廩犧令廩犧令 以次牽牲詣廚,授太官令太官令 。禮直官直官 引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詣
廚,省鼎鑊,視濯溉,訖,還齋所。晡後一刻,太官令太官令 帥宰人,執鸞刀割牲,祝史祝史 各取毛血,每座共
實一豆,遂烹牲。祝史祝史 洗肝於鬱鬯,又取肝膋,每座共實一豆,俱還饌所。
鑾駕出宮:前一日,有司設大駕 鹵簿 於應天門外,尚輦尚輦 進玉輅 於應天門內,南向。其日質明,侍
臣直衛及導駕官,於致齋殿前,左右分班立俟。通事舍人通事舍人 引侍中侍中 俛伏,跪,奏「請中嚴 」,皇帝
服通天冠 、絳紗袍 。少頃,侍中侍中 奏「外辦」,皇帝出齋室,即御座,群官起居訖,尚輦尚輦 進輿。侍侍
中中 奏「請皇帝升輿」,皇帝乘輿,侍衛侍衛 警蹕 如常儀。太僕卿太僕卿 先詣玉輅 所,攝衣而升,正立執
轡。導駕官前導,皇帝至應天門內玉輅 所,侍中侍中 進當輿前,奏「請皇帝降輿升輅」,皇帝升輅。太太
僕卿僕卿 立授綏,導駕官分左右步導,以裏為上。門下侍郎門下侍郎 進當輅前,奏「請車駕進發」,奏訖,俛
伏,興,退復位。侍衛侍衛 儀物止於應天門內,車駕動,稱「警蹕 」。至應天門,門下侍郎門下侍郎 奏「請車
駕少駐,勑侍臣上馬」。侍中侍中 奉旨退,稱曰「制可」。門下侍郎門下侍郎 退,傳制,稱「侍臣上馬」。贊者
承傳「勑侍臣上馬」。導駕官分左右前導,門下侍郎門下侍郎 奏「請車駕進發」。車駕動,稱「警蹕 」,不
鳴鼓吹 。將至太廟,禮直官直官 、贊者各引享官,通事舍人通事舍人 分引從享群官、宗室 子孫,於廟門外,立
班奉迎。駕至廟門,迴輅南向,侍中侍中 於輅前奏稱「侍中侍中 臣某言,請皇帝降輅,步入廟門」。皇帝降
輅,導駕官前導,皇帝步入廟門,稍東。侍中侍中 奏「請皇帝升輿」,尚輦尚輦 奉輿,侍衛侍衛 如常儀。皇帝
乘輿至大次,侍中侍中 奏「請皇帝降輿,入就大次」。皇帝入就次,簾降,傘扇侍衛侍衛 如常儀。太常太常
卿卿 、太常博士太常博士 各分立於大次左右。導駕官詣廟庭班位 ,立俟。
晨祼:享日丑前五刻,諸享官及助祭官,各服其服。太廟令太廟令 、良醞良醞 令帥其屬,入實尊罍。光祿光祿
卿卿 、太官令太官令 、進饌者實籩豆簠簋 ,並徹去蓋幂。奉禮郎奉禮郎 、贊者先入,就位。贊者引御史御史 、太廟太廟
令令 、太祝太祝 、宮闈令宮闈令 、祝史祝史 與執事官等,各自東偏門入,就位。
未明二刻,禮直官直官 引太常寺 官屬并太祝太祝 、宮闈令宮闈令 升殿,開始祖 祏室。太祝太祝 、宮闈令宮闈令 捧出
帝 后神主 ,設於座。以次,遂室神主 各設於內黼扆前,置定。贊者引御史御史 、太廟令太廟令 、宮闈宮闈
令令 、太祝太祝 、祝史祝史 與太常太常 官屬,於當階間,重行北向立。奉禮郎奉禮郎 於殿上贊「奉神主 」,訖,奉奉
禮禮 曰「再拜 」,贊者承傳,御史御史 以下皆再拜 ,訖,各就位。大樂令大樂令 帥工人二舞入,就位。禮直直
官官 贊者各引享官,通事舍人通事舍人 分引助祭文武群官宗室 入就位。符寶郎符寶郎 奉寶,陳於宮縣之北。皇帝入
大次。
少頃,侍中侍中 奏「請中嚴 」,皇帝服袞冕 。侍中侍中 奏「外辦」,太常卿太常卿 俛伏,跪,奏稱「太常太常
卿卿 臣某言,請皇帝行事」,俛伏,興。簾捲,皇帝出次。太常卿太常卿 、太常博士太常博士 前導,傘扇侍衛侍衛 如常
儀,大禮使大禮使 後從。至東神門外,殿中監殿中監 跪進鎮圭,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執圭 」,皇帝執鎮圭。傘扇仗
衛 停於門外,近侍者從入。協律郎協律郎 跪伏舉麾,興。工鼓柷,宮縣昌寧 之樂作。至阼階下,偃麾,
戛敔,樂止。升自阼階,登歌樂作,左右侍左右侍 從量人數升至版位,西向立,樂止。前導官導官 分左右左右
侍侍 立。太常卿太常卿 前奏「請再拜 」,皇帝再拜 。奉禮奉禮 曰「衆官再拜 」,贊者承傳,凡在位者皆再
拜 。奉禮奉禮 又贊「諸執事者各就位」,禮直官直官 、贊者分引執事者各就殿上下之位。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皇
帝詣罍洗位」,登歌樂作,至阼階,樂止。降自阼階,宮縣樂作,至洗位,樂止。
名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礼 礼 文 器
文 文 礼
衣 衣 文 文
文 武 礼 文 器
器 文
文 文
武 礼 文
文 文
文 礼
礼 文 文 亲
文 文
文 文 武
文 武
文 文 礼
文 文
文 文 器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衙 文 文 號 文 文
主 礼 礼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礼
文 礼 文 礼 文
文 文 亲 文
文 礼 衣 文 文
文 文 文 武
文 文 文 礼
礼 文 地
文 文
文 文 礼 礼 文 礼
礼 文 文 文
5 / 10
https://taolang.club/doc/29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內侍跪取匜,興,沃水。又內侍跪取槃,興,承水。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搢鎮圭」,皇帝搢鎮圭,盥手,
訖,內侍跪取巾於篚,興,以進。帨手,訖。奉瓚槃官以瓚跪進,皇帝受瓚,內侍奉匜沃水,又內侍跪
奉槃承水,洗瓚訖。內侍跪奉巾以進,皇帝拭瓚,訖,內侍奠槃匜,又奠巾於篚。奉瓚槃官以槃受
瓚。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執鎮圭」,前導,皇帝升殿,宮縣樂作,至阼階下,樂止。
皇帝升自阼階,登歌樂作,太常卿太常卿 前導,詣始祖 位酌尊所,樂止。奉瓚槃官以瓚涖鬯,執尊者舉
幂,侍中侍中 跪酌鬱鬯,訖,太常卿太常卿 前導,入詣始祖 室神位前,北向立。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搢鎮圭」,
跪。奉瓚槃官西向跪,以瓚授奉瓚官,奉瓚西向以瓚跪進。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執瓚以鬯祼地」。皇帝執瓚
以鬯祼地,訖,以瓚授奉瓚槃官。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執鎮圭」,俛伏,興,前導出戶外。太常卿太常卿 奏
「請再拜 」,皇帝再拜 ,太常卿太常卿 前導詣次位,並如上儀。
祼畢。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還版位」,登歌樂作,至版位西向立,樂止。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還小次」,前導皇
帝行,登歌樂作,降自阼階,登歌樂止,宮縣樂作。將至小次,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釋鎮圭」,殿中監殿中監 跪
受鎮圭。皇帝入小次,簾降,樂止。少頃,宮縣奏來寧之曲,以黃鍾為宮,大呂 為角,大簇為徵,應
鍾為羽,作仁豐道洽之舞 ,九成止。黃鐘 三奏,大呂 、太簇 、應鐘 各再奏,送神通用來寧之
曲。
初,晨祼將畢,祝史祝史 各奉毛血及肝膋之豆,先於南神門外,齋郎齋郎 奉爐炭蕭蒿黍稷,各立於肝膋之
後。皇帝旣晨祼畢,至樂作六成,皆入自正門,升自太階。諸太祝太祝 於階上各迎毛血肝膋,進奠於神座
前。祝史祝史 立於尊所,齋郎齋郎 奉爐置於室戶外之左,其蕭蒿黍稷各置於爐炭下。齋郎齋郎 降自西階,諸太太
祝祝 各取肝燔於爐,還尊所。
進熟 :皇帝升祼,太官令太官令 帥進饌者,奉陳於南神門外諸饌幔內,以西為上。禮直官直官 引司徒司徒 出詣饌
所,與薦俎齋郎齋郎 奉俎,并薦籩豆簠簋 官奉籩豆簠簋 ,禮直官直官 、太官令太官令 引以序入自正門,宮縣豐
寧之樂作。徹豆通用。至太階,樂止。祝史祝史 俱進徹毛血之豆,降自西階,以出。
饌升,諸太祝太祝 迎於階上,各設於神位前。先薦牛,次薦羊,次薦豕及魚。禮直官直官 引司徒司徒 以下,降
自西階,復位。諸太祝太祝 各取蕭蒿黍稷擩於脂,燎於爐炭,訖,還尊所。贊者引舉冊官升自西階,詣始
祖 位之右,進取祝冊置在版位之西,置訖,於祝冊案近南立。
太常卿太常卿 跪奏「請詣罍洗位」。簾捲,出次,宮縣樂作。殿中監殿中監 跪進鎮圭,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執鎮
圭」,前導,詣罍洗位,樂止。盥手,洗爵,並如晨祼之儀。盥洗訖,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執鎮圭」,前
導,升殿,宮縣樂作,至阼階下,樂止。升自阼階,登歌樂作。太常卿太常卿 前導,詣始祖 位尊彝 所,
登歌樂作,至尊彝 所,登歌樂止,宮縣奏大元之樂 ,文舞 進。奉爵官以爵涖尊,執尊者舉幂,侍侍
中中 跪酌犧尊之泛齊,訖,太常卿太常卿 前導,入詣始祖 室神位前,北向立。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搢鎮圭」,
跪。奉爵官以爵授進爵酒官。進爵酒官西向以爵跪進,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執爵三祭酒祭酒 」。三祭酒祭酒 於茅
苴,訖,以爵授進爵酒官,進爵酒官以爵授奉爵官。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執鎮圭」,興。前導,出戶外。太太
常卿常卿 奏「請少立」,樂止。
舉冊官進舉祝冊,中書侍郎中書侍郎 搢笏跪讀祝,舉祝官 舉冊奠訖,先詣次位。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再拜 」,再
拜 訖,太常卿太常卿 前導,詣次位行禮,並如上儀。酌獻畢,太常卿太常卿 前導還版位,登歌樂作,至位西向
立定,樂止。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還小次」,登歌樂作。降自阼階,登歌樂止,宮縣樂作。將至小次,太常太常
卿卿 奏「請釋鎮圭」,殿中監殿中監 跪受鎮圭。入小次,簾降,樂止,文舞 退,武舞 進,宮縣奏肅寧之
樂,作功成治定之舞 ,舞者立定,樂止。
文
文
文 號
文 文 號 文
文
文 文
礼 礼 文
文 文
文 文
艺
作 艺 艺 艺 名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礼 文 文 文
文 器 器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號
文 文 文
文
文 號 名
名 作 艺
文 文 號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名 文 礼
礼 文 文
文
文 文 艺 艺
作
6 / 10
https://taolang.club/doc/29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皇帝酌獻訖,將詣小次,禮直官直官 引博士博士 ,博士博士 引亞獻,詣盥洗位,北向立,搢圭,盥手,帨手,執
圭 。詣爵洗位,北向立,搢圭,洗爵,拭爵以授執事者,執圭 。升自西階,詣始祖 位尊彝 所,西向
立。宮縣樂作。執事者以爵授亞獻,亞獻搢圭,執爵,執尊者舉幂,太官令太官令 酌象尊之醴齊 ,訖,詣始
祖 神位前,搢圭,跪。執事者以爵授亞獻,亞獻執爵祭酒祭酒 。三祭酒祭酒 於茅苴,奠爵,執圭 ,俛伏,
興,少退,再拜 ,訖,博士博士 前導,亞獻詣次位行禮,並如上儀。禮畢,樂止。
終獻除本服執笏 外,餘如亞獻之儀。
七祀功臣獻官行禮畢。太常卿太常卿 跪奏「請詣飲福位」,簾捲,出次,宮縣樂作。殿中監殿中監 跪進鎮圭,太太
常卿常卿 奏「請皇帝執鎮圭」,前導,至阼階下,樂止。升自阼階,登歌樂作,將至飲福位,樂止。
初,皇帝旣獻訖,太祝太祝 分神位前三牲 肉,各取前腳第二骨加於俎,又以籩取黍稷飯共置一籩,又酌
上尊福酒合置一尊。又禮直官直官 引司徒司徒 升自西階,東行,立於阼階上前楹間,北向。皇帝旣至飲福
位,西向立。登歌福寧 之樂作。太祝太祝 酌福酒於爵,以奉侍中侍中 ,侍中侍中 受爵捧以立。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
皇帝再拜 」。訖,奏「請搢圭」,跪,侍中侍中 以爵北向跪以進,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執爵」,三祭酒祭酒 於沙
池。又奏「請啐酒」,皇帝啐酒,訖,以爵授侍中侍中 。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受胙」。太祝太祝 以黍稷飯籩授司司
徒徒 ,司徒司徒 跪奉進,皇帝受以授左右。太祝太祝 又以胙肉俎跪授司徒司徒 ,司徒司徒 受俎訖跪進,皇帝受以授
左右。禮直官直官 引司徒司徒 退立,侍中侍中 再以爵酒跪進。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皇帝受爵飲福」。飲福訖,侍侍
中中 受虛爵以興,以授太祝太祝 。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執圭 」,俛伏,興。又奏「請皇帝再拜 」,再
拜 訖,樂止。太常卿太常卿 前導,皇帝還版位,登歌樂作,俟至位,樂止。
太祝太祝 各進徹籩豆,登歌豐寧之樂作,卒徹,樂止。奉禮奉禮 曰:「賜胙行事,助祭官再拜 。」贊者承
傳,在位官皆再拜 ,宮縣來寧之樂作,一成止。太常卿太常卿 奏「禮畢」,前導,降自阼階,登歌樂止,
宮縣樂作,出門,宮縣樂止,傘扇仗衛 如常儀。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釋鎮圭」,殿中監殿中監 跪受鎮圭,皇帝
還大次。通事舍人通事舍人 、禮直官直官 、贊者各引享官、宗室 子孫及從享群官,以次出。及引導駕官東神門
外大次前祗候祗候 ,前導如來儀。贊者引御史御史 已下俱復執事位,立定。奉禮奉禮 曰「再拜 」,皆再拜 。
贊者引工人、舞人以次出。大禮使大禮使 帥諸禮官禮官 、太廟令太廟令 、太祝太祝 、宮闈令宮闈令 ,升納神主 如常儀。禮
畢,禮直官直官 引大禮使大禮使 已下降自西階,至橫街,再拜 而退。其祝冊藏於匱。
七祀功臣分奠,如祫享之儀。
時享
有司行事。前期,太常寺 舉申禮部 ,關學士院 司天臺 ,擇日 。以其日報太常寺 。前七日,
受誓戒 於尚書省 。其日質明,禮直官直官 設位版於都堂之下,依已定誓戒圖 ,禮直官直官 引三獻官,并
應行事執事官等,各就位,立定,贊「揖」,在位官皆對揖,訖,禮直官直官 以誓文奉初獻官,初獻官搢
笏,讀誓文:「某月某日,孟春 薦享太廟,各揚其職。不恭其事,國有常刑。」讀訖,執笏 。七
品以下官先退,餘官對拜 訖乃退。
散齋四日,治事如故,宿於正寢,唯不弔喪 、問疾、作樂、判署刑殺文字決罰罪人及預穢惡。致
齋,三日於本司,唯享事得行,其餘悉禁,一日於享所。已齋而闕者,通攝行事。
前三日,兵部 量設兵衛 ,列於廟之四門。前一日,禁斷行人。儀鸞司 設饌幔十一所於南神門外
西,南向。又設七祀司命、戶二位於橫街之北,道西,東向。又設群官齋宿次於廟門之東西舍。
文 文 文
礼 礼 號 名
文 食
號 文 文 礼
礼 文
礼
文 文
文
文 礼
文 文
地 文 文 文 文
礼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礼 礼
礼 文
文 文 礼
礼 文
礼 文 文
文 文 亲
文 文 文 礼 礼
文 文 文 文 文 礼
文 文 礼
衙 衙 衙 衙 礼 衙
礼 衙 文 作 文
文
节 礼
仕
葬
衙 军 衙
7 / 10
https://taolang.club/doc/29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52
53
54
55
前二日,大樂局 設登歌之樂於殿上。太廟令太廟令 帥其屬,掃除廟殿門之內外,於室內鋪設神位於北墉下,
當戶南向。設几於筵上。又設三獻官拜褥位二。一在室內,一在室外。學士院 定撰祝文訖,計會通進
司 請御署,降付禮部 ,置於祝案。祠祭局濯溉祭器與尊彝 訖,鋪設如儀。內太尊二、山罍二在室。
犧尊五、象尊五、雞彝一、鳥彝一在室戶外之左,爐炭稍前。著尊二、犧尊二在殿上,象尊二、壺尊六在
下。俱北向西上,加幂,皆設而不酌。并設獻官罍洗位。禮部 設祝案於室戶外之右。禮直官直官 設位版并
省牲位,如式。
前一日,諸太祝太祝 與廩犧令廩犧令 以牲就東神門外。司尊彝 與禮直官直官 及執事皆入,升自西階,以俟。禮直直
官官 引太常卿太常卿 ,贊者引御史御史 ,自西階升,遍視滌濯。執尊者舉幂告潔,訖,引降就省牲位。廩犧廩犧
令令 少前,曰「請省牲」,退復位。太常卿太常卿 省牲,廩犧令廩犧令 及太祝太祝 巡牲告備,皆如郊社儀。旣畢,太太
祝祝 與廩犧令廩犧令 以次牽牲詣廚,授太官令太官令 。贊者引光祿卿光祿卿 詣廚,請省鼎鑊,申視滌溉。贊者引御御
史史 詣廚,省饌具,訖,與太常卿太常卿 等各還齋所。太官令太官令 帥宰人以鸞刀割牲,祝史祝史 各取毛血,每室共
實一豆,又取肝膋共實一豆,置饌所,遂烹牲。光祿卿光祿卿 帥其屬,入實祭器。良醞良醞 令入實尊彝 。
享日質明,百官各服其品服。禮直官直官 、贊者先引御史御史 、博士博士 、太廟令太廟令 、太官令太官令 、諸太祝太祝 、祝祝
史史 、司尊彝 與執罍篚官等,入自南門,當階間,北面西上,立定。奉禮奉禮 曰「再拜 」,贊者承傳,
皆再拜 。訖,贊者引太祝太祝 與宮闈令宮闈令 ,升自西階,詣始祖 室,開祏室,太祝太祝 捧出帝 主,宮闈宮闈
令令 捧出后主,置於座。帝主在西,后主在東。贊者引太祝太祝 與宮闈令宮闈令 ,降自西階,俱復位。奉禮奉禮 曰
「再拜 」,贊者承傳,在位官皆再拜 ,訖,俱各就執事位。大樂令大樂令 帥工人入。禮直官直官 、贊者分引
三獻官與百官,俱自南東偏門入,至廟庭橫街上,三獻官當 中,北向西上,應行事執事官并百官,依
品,重行立。奉禮奉禮 曰「拜」,贊者承傳,應北向在位官皆再拜 。其先拜者不拜。拜訖,贊者引三獻
官詣廟殿東階下西向位,其餘行事執事官與百官,俱各就位。訖,禮直官直官 詣初獻官前,稱「請行
事」。協律郎協律郎 跪,俛伏,興,樂作。禮直官直官 引初獻詣盥洗位,北向立定,樂止。搢笏,盥手,帨
手,執笏 。詣爵洗位,北向立,搢笏,洗瓚,拭瓚,以瓚授執事者,執笏 ,升殿,樂作。至始
祖 室尊彝 所,西向立,樂止。執事者以瓚奉初獻官,初獻官搢笏,執瓚。執尊者舉幂,太官令太官令 酌
鬱鬯,訖,初獻以瓚授執事者,執笏 ,詣始祖 室神位前,樂作,北向立,搢笏,跪。執事者以瓚授
初獻官。初獻官執瓚,以鬯祼地,訖,以瓚授執事者,執笏 ,俛伏,興,出戶外,北向,再拜 ,
訖,樂止。每室行禮,並如上儀。禮直官直官 引初獻降復位。
初獻將升祼,祝史祝史 各奉毛血肝膋豆,及齋郎齋郎 奉爐炭蕭蒿黍稷篚,各於饌幔內以俟。初獻晨祼訖,以
次入自正門,升自太階。諸太祝太祝 皆迎毛血肝膋豆於階上,俱入奠於神座前。齋郎齋郎 所奉爐炭蕭蒿篚,
皆置於室戶外之左,與祝史祝史 俱降自西階以出。諸太祝太祝 取肝膋,洗於鬱鬯,燔於爐炭,訖,還尊所。
享日,有司設羊鼎十一、豕鼎十一於神廚,各在鑊右。初獻旣升祼,光祿卿光祿卿 帥齋郎齋郎 詣廚,以匕升羊
於鑊,實于一鼎,肩、臂、臑、肫、胳、正脊 一、橫脊一、長脅一、短脅一、代脅一,皆二骨以
並。次升 豕如羊,實于一鼎。每室羊豕各一鼎,皆設扃幂。齋郎齋郎 對舉,入鑊,放饌幔前。齋郎齋郎 抽
扃,委于鼎右,除幂。光祿卿光祿卿 帥太官令太官令 ,以匕升羊,載于一俎,肩臂臑在上端,肫胳在下端,脊脅
在中。次升 豕如羊,各載于一俎。每室羊豕各一俎。齋郎齋郎 即以扃舉鼎先退,置于神廚,訖,復還饌
幔所。禮直官直官 引司徒司徒 出詣饌幔前,立以俟。光祿卿光祿卿 帥其屬,實籩以粉餈,實豆以糝食,實簠以
粱,實簋以稷。俟初獻祼畢,復位,祝史祝史 俱進徹毛血之豆,降自西階以出。禮直官直官 引司徒司徒 ,帥薦
籩豆簠簋 官、奉俎齋郎齋郎 ,各奉籩豆簠簋 羊豕俎,每室以序而進,立於南神門之外以俟,羊俎在
前,豕俎次之,籩豆簠簋 又次之。入自正門,樂作,升自太階,諸太祝太祝 迎引於階上,樂止。各設於
神位前,訖,禮直官直官 引司徒司徒 以下,降自西階,樂作,復位,樂止。諸太祝太祝 各取蕭蒿黍稷擩於脂,
燔於爐炭,還尊所。
衙 文
衙
衙 衙 名
衙 文
文 文 名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名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名 文 礼
礼 文 文 號 文 主
文 文 文 文
礼 礼 文 文
法
文 礼
文
文 文
礼 礼
號 名 文
礼 號
礼 礼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建
名 文 文
文 文
名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器 文 器
器 文
文 文 文
8 / 10
https://taolang.club/doc/29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029 卷二十九 志第十 禮二 031 卷三十一 志第十二 禮四→目錄
56
57
58
59
60
禮直官直官 引初獻詣罍洗位,樂作,至位,北向立,樂止。搢笏,盥手,帨手,執笏 。詣爵洗位,北向
立,搢笏,洗爵,拭爵,以爵授執事者,執笏 ,升殿,樂作,詣始祖 室酌尊所,西向立,樂止。執
事者以爵授初獻。初獻搢笏執爵,執事者舉幂,太官令太官令 酌犧尊之泛齊,訖,次詣第二室酌尊所,如上
儀。詣始祖 神位前,樂作,北向立,搢笏跪,執事者以爵授初獻,初獻執爵,三祭酒祭酒 於茅苴,奠
爵,執笏 ,俛伏,興,出室戶外,北向立,樂止。贊者引太祝太祝 詣室戶外,東向,搢笏,跪讀祝文。
讀訖,執笏 ,興。次詣第二室。次詣每室行禮,並如上儀。初獻降階,樂作,復位,樂止。
禮直官直官 次引亞獻詣盥洗位,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執笏 。詣爵洗位,北向立,搢笏,洗爵,
拭爵以授執事官。執笏 ,升殿,詣始祖 酌尊所,西向立,執事者以爵授亞獻。亞獻搢笏,執爵,執
尊者舉幂,太官令太官令 酌象尊之醴齊 ,訖,次詣第二室酌尊所,如上儀。詣始祖 神位前,樂作,北向
立,搢笏,跪,執事者以爵授亞獻。亞獻執爵,三祭酒祭酒 于茅苴,奠爵,執笏 ,俛伏,興,出戶外,
北向再拜 ,訖,樂止。次詣每室行禮,並如上儀。降階,樂作,復位,樂止。
禮直官直官 次引終獻詣盥洗、及升殿行禮,並如亞獻之儀,降復位。
次引太祝太祝 徹籩豆,少移故處。樂作,卒徹,樂止。俱復位。禮直官直官 曰「賜胙」,贊者承傳曰「賜
胙,再拜 」,在位者皆再拜 。禮直官直官 引太祝太祝 、宮闈令宮闈令 奉神主 ,太祝太祝 搢笏,納帝主於匱,奉
入祏室,執笏 ,退復位。次引宮闈令宮闈令 納后主於匱,奉入祏室,並如上儀,退復位。禮直官直官 、贊者
引行事、執事官各就位,奉禮奉禮 曰「再拜 」,贊者承傳,應在位官皆再拜 。禮直官直官 、贊者引百官次
出,大樂令大樂令 帥工人次出,太官令太官令 帥其屬,徹禮 饌,次引監祭御史御史 詣殿監視卒徹,訖,還齋所。太太
廟令廟令 闔戶以降。太常太常 藏祝版於匱。光祿以胙奉進,監祭御史御史 就位展視,光祿卿光祿卿 望闕再拜 ,乃
退。
其七祀,夏灶、中霤,秋門、厲,冬行,鋪設祭器,入實酒饌,俟終獻將升獻,獻官行禮,并讀祝文。
每歲四孟月并臘五享,并如上儀。
文 礼
礼 號
文
號 文
礼 文
礼
文 礼
礼 號
文 食 號
文 礼
礼
文
文 文
礼 礼 文 文 文 礼 文
礼 文 文
文 礼 礼 文
文 文 礼 文
文 文 文 文 礼
9 / 10
https://taolang.club/doc/29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10 / 10
https://taolang.club/doc/29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宋史 081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曆十四
宋史 081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曆十四宋史 081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曆十四
宋史 081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曆十四helloiac
 
北齊書 04 卷四 帝纪第四 文宣
北齊書 04 卷四 帝纪第四 文宣北齊書 04 卷四 帝纪第四 文宣
北齊書 04 卷四 帝纪第四 文宣helloiac
 
新唐書 184 卷一百七十八 劉蕡列傳第一百〇三
新唐書 184 卷一百七十八 劉蕡列傳第一百〇三新唐書 184 卷一百七十八 劉蕡列傳第一百〇三
新唐書 184 卷一百七十八 劉蕡列傳第一百〇三helloiac
 
宋書 0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宋書 0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宋書 0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宋書 0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helloiac
 
明史 158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明史 158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明史 158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明史 158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helloiac
 
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九 魏收
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九 魏收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九 魏收
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九 魏收helloiac
 
新唐書 012 卷十二 志第二 禮樂二
新唐書 012 卷十二 志第二 禮樂二新唐書 012 卷十二 志第二 禮樂二
新唐書 012 卷十二 志第二 禮樂二helloiac
 
南史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
南史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南史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
南史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helloiac
 
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helloiac
 
新唐書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新唐書 005 卷五 本紀第五新唐書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新唐書 005 卷五 本紀第五helloiac
 
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
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
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helloiac
 
新唐書 132 卷一百二十六 列傳第五十一
新唐書 132 卷一百二十六 列傳第五十一新唐書 132 卷一百二十六 列傳第五十一
新唐書 132 卷一百二十六 列傳第五十一helloiac
 
宋書 037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
宋書 037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宋書 037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
宋書 037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helloiac
 
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helloiac
 
漢書 021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漢書 021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漢書 021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漢書 021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helloiac
 
元史 175 卷一百七十五 列傳第六十二
元史 175 卷一百七十五 列傳第六十二元史 175 卷一百七十五 列傳第六十二
元史 175 卷一百七十五 列傳第六十二helloiac
 
魏書 123 卷一百八之三 禮志四之三第十二
魏書 123 卷一百八之三 禮志四之三第十二魏書 123 卷一百八之三 禮志四之三第十二
魏書 123 卷一百八之三 禮志四之三第十二helloiac
 
元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四
元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四元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四
元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四helloiac
 
明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忠義一
明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忠義一明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忠義一
明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忠義一helloiac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helloiac
 

What's hot (20)

宋史 081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曆十四
宋史 081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曆十四宋史 081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曆十四
宋史 081 卷八十一 志第三十四 律曆十四
 
北齊書 04 卷四 帝纪第四 文宣
北齊書 04 卷四 帝纪第四 文宣北齊書 04 卷四 帝纪第四 文宣
北齊書 04 卷四 帝纪第四 文宣
 
新唐書 184 卷一百七十八 劉蕡列傳第一百〇三
新唐書 184 卷一百七十八 劉蕡列傳第一百〇三新唐書 184 卷一百七十八 劉蕡列傳第一百〇三
新唐書 184 卷一百七十八 劉蕡列傳第一百〇三
 
宋書 0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宋書 0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宋書 0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宋書 075 卷七十五 列傳第三十五
 
明史 158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明史 158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明史 158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明史 158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九 魏收
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九 魏收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九 魏收
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九 魏收
 
新唐書 012 卷十二 志第二 禮樂二
新唐書 012 卷十二 志第二 禮樂二新唐書 012 卷十二 志第二 禮樂二
新唐書 012 卷十二 志第二 禮樂二
 
南史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
南史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南史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
南史 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
 
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宋史 362 卷三百六十二 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新唐書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新唐書 005 卷五 本紀第五新唐書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新唐書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
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
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
 
新唐書 132 卷一百二十六 列傳第五十一
新唐書 132 卷一百二十六 列傳第五十一新唐書 132 卷一百二十六 列傳第五十一
新唐書 132 卷一百二十六 列傳第五十一
 
宋書 037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
宋書 037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宋書 037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
宋書 037 卷三十七 志第二十七
 
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南史 33 卷三十三 列傳第二十三
 
漢書 021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漢書 021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漢書 021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漢書 021 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元史 175 卷一百七十五 列傳第六十二
元史 175 卷一百七十五 列傳第六十二元史 175 卷一百七十五 列傳第六十二
元史 175 卷一百七十五 列傳第六十二
 
魏書 123 卷一百八之三 禮志四之三第十二
魏書 123 卷一百八之三 禮志四之三第十二魏書 123 卷一百八之三 禮志四之三第十二
魏書 123 卷一百八之三 禮志四之三第十二
 
元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四
元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四元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四
元史 187 卷一百八十七 列傳第七十四
 
明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忠義一
明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忠義一明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忠義一
明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忠義一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南齊書 37 卷三十七 列傳第十八
 

Similar to 金史 030 卷三十 志第十一 禮三

金史 029 卷二十九 志第十 禮二
金史 029 卷二十九 志第十 禮二金史 029 卷二十九 志第十 禮二
金史 029 卷二十九 志第十 禮二helloiac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helloiac
 
金史 036 卷三十六 志第十七 禮九
金史 036 卷三十六 志第十七 禮九金史 036 卷三十六 志第十七 禮九
金史 036 卷三十六 志第十七 禮九helloiac
 
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
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
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helloiac
 
遼史 045 卷四十五 志第十五 百官志一
遼史 045 卷四十五 志第十五 百官志一遼史 045 卷四十五 志第十五 百官志一
遼史 045 卷四十五 志第十五 百官志一helloiac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helloiac
 
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
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
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helloiac
 
宋史 149 卷一百四十九 志第一百〇二 輿服一
宋史 149 卷一百四十九 志第一百〇二 輿服一宋史 149 卷一百四十九 志第一百〇二 輿服一
宋史 149 卷一百四十九 志第一百〇二 輿服一helloiac
 
宋史 380 卷三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宋史 380 卷三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宋史 380 卷三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宋史 380 卷三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helloiac
 
金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
金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金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
金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helloiac
 
漢書 078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漢書 078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漢書 078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漢書 078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helloiac
 
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helloiac
 
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
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
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helloiac
 
宋史 425 卷四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八十四
宋史 425 卷四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八十四宋史 425 卷四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八十四
宋史 425 卷四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八十四helloiac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helloiac
 
金史 033 卷三十三 志第十四 禮六
金史 033 卷三十三 志第十四 禮六金史 033 卷三十三 志第十四 禮六
金史 033 卷三十三 志第十四 禮六helloiac
 
漢書 107 卷九十三 佞幸传第六十三
漢書 107 卷九十三 佞幸传第六十三漢書 107 卷九十三 佞幸传第六十三
漢書 107 卷九十三 佞幸传第六十三helloiac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helloiac
 
宋史 139 卷一百三十九 志第九十二 樂十四 樂章八
宋史 139 卷一百三十九 志第九十二 樂十四 樂章八宋史 139 卷一百三十九 志第九十二 樂十四 樂章八
宋史 139 卷一百三十九 志第九十二 樂十四 樂章八helloiac
 

Similar to 金史 030 卷三十 志第十一 禮三 (20)

金史 029 卷二十九 志第十 禮二
金史 029 卷二十九 志第十 禮二金史 029 卷二十九 志第十 禮二
金史 029 卷二十九 志第十 禮二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金史 036 卷三十六 志第十七 禮九
金史 036 卷三十六 志第十七 禮九金史 036 卷三十六 志第十七 禮九
金史 036 卷三十六 志第十七 禮九
 
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
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
宋史 422 卷四百二十二 列傳第一百八十一
 
遼史 045 卷四十五 志第十五 百官志一
遼史 045 卷四十五 志第十五 百官志一遼史 045 卷四十五 志第十五 百官志一
遼史 045 卷四十五 志第十五 百官志一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史記 028 书第六 封禅书
 
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
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
舊五代史 033 卷三十三 唐書九 莊宗紀第七
 
宋史 149 卷一百四十九 志第一百〇二 輿服一
宋史 149 卷一百四十九 志第一百〇二 輿服一宋史 149 卷一百四十九 志第一百〇二 輿服一
宋史 149 卷一百四十九 志第一百〇二 輿服一
 
宋史 380 卷三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宋史 380 卷三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宋史 380 卷三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宋史 380 卷三百八十 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金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
金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金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
金史 115 卷一百一十五 列傳第五十三
 
漢書 078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漢書 078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漢書 078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漢書 078 卷六十五 东方朔传第三十五
 
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宋史 387 卷三百八十七 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
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
舊唐書 104 卷一百 列傳第五十
 
宋史 425 卷四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八十四
宋史 425 卷四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八十四宋史 425 卷四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八十四
宋史 425 卷四百二十五 列傳第一百八十四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舊唐書 094 卷九十 列傳第四十
 
金史 033 卷三十三 志第十四 禮六
金史 033 卷三十三 志第十四 禮六金史 033 卷三十三 志第十四 禮六
金史 033 卷三十三 志第十四 禮六
 
漢書 107 卷九十三 佞幸传第六十三
漢書 107 卷九十三 佞幸传第六十三漢書 107 卷九十三 佞幸传第六十三
漢書 107 卷九十三 佞幸传第六十三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
宋史 317 卷三百一十七 列傳第七十六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宋史 139 卷一百三十九 志第九十二 樂十四 樂章八
宋史 139 卷一百三十九 志第九十二 樂十四 樂章八宋史 139 卷一百三十九 志第九十二 樂十四 樂章八
宋史 139 卷一百三十九 志第九十二 樂十四 樂章八
 

More from helloiac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helloiac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helloiac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helloiac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helloiac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helloiac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helloiac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helloiac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金史 030 卷三十 志第十一 禮三

  • 1. 文档信息  金史  030 / 137  61 段 10916 字  220 种 710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志第十一 禮三 金史 030 卷三十 [元]脫脫 等 ←029 卷二十九 志第十 禮二 031 卷三十一 志第十二 禮四→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金史 / 030 卷三十 志第十一 禮三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大定十一年[1171] 2 貞元 1 天輔七年[1123] 1 大定十二年[1172] 1 正隆 1 貞祐二年[1214] 1 天會六年[1132] 1 皇統九年[1149] 1 地点 中都 2 編縣 1 汴京 1 人物 尊彝 14 宗室 5 親王 3 文官 太常卿 48 直官 39 太祝 36 侍中 20 光祿卿 15 太官令 15 祝史 14 御史 13 武官 侍衛 5 太尉 2 其他 再拜 31 始祖 23 執笏 14 神主 10 簠簋 9 目錄 0 1 2 3 卷三十 志第十一 禮三 宗廟 禘祫 朝享 時享儀 金初無宗廟 。天輔七年[1123]九月,太祖 葬上京宮城之西南,建寧神殿于陵上,以時薦享。自是諸京 皆立廟 ,惟在京師者則曰太廟,天會六年[1132],以宋二帝見太祖 廟者,是也。或因遼之故廟,安置 御容,亦謂之廟,天眷三年[1140],熈宗幸燕及受尊號 ,皆親享恭謝,是也。皇統三年[1143],初立太 廟,八年,太廟成,則上京之廟也。貞元初,海陵 遷燕,乃增廣舊廟,奉遷祖宗 神主 于新都,三 年十一月丁卯,奉安于太廟。正隆中,營建南京宮室,復立宗廟 ,南渡因之。其廟制,史不載,傳志 雜記或可概見,今附之。 礼 礼 礼 礼 號 礼 號 礼 號 亲 礼 礼 1 / 10 https://taolang.club/doc/29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4 5 6 7 8 9 10 汴京 之廟,在宮南馳道 之東。殿規,一屋四注,限其北為神室,其前為通廊。東西二十六楹,為間二 十有五,每間為一室。廟端各虛一間為夾室 ,中二十三間為十一室。從西三間為一室,為始祖 廟, 祔德帝 、安帝 、獻祖 、昭祖 、景祖 祧主五,餘皆兩間為一室。或曰「惟第二、第三室兩間,餘止 一間為一室,緫十有七間。」世祖 室祔肅宗 ,穆宗 室祔康宗 ,餘皆無祔。每室門一、牖一,門在 左,牖在右,皆南向。石室之龕於各室之西壁,東向。其始祖 之龕六,南向者五、東向者一,其二其三 俱二龕,餘皆一室一龕,緫十八龕。祭日出主於北墉下,南向。禘祫 則並出主,始祖 東向,群主依昭 穆 南北相向,東西序列。室戶外之通廊,殿階 二級,列陛三,前井亭二。外作重垣四繚,南東西皆有 門。內垣之隅有樓,南門五闔,餘皆三。中垣 之外東北,冊寶 殿也,太常太常 官一人季視其封緘,謂之 點寶。內垣之南曰大次,東南為神庖。廟門翼兩廡,各二十有五楹,為齋郎齋郎 執事之次。西南垣 外,則 廟署也。神門列戟各二十有四,植以木錡。戟下以板為掌形,畫二青龍,下垂五色帶長五尺,享前一日則 縣戟上,祭畢藏之。 室次。大定十二年[1172],議建閔宗 別廟,禮官禮官 援晉惠、懷、唐中宗 、後唐 莊宗 升祔故事,若依 此典,武靈皇帝無嗣亦合升祔。然中宗 之祔,始則為虛室,終則增至九室。惠、懷之祔乃遷豫 章 、潁川 二廟,莊宗 之祔乃祧懿祖 一室。今太廟之制,除祧廟外,為七世十一室,如當升祔武 靈,即須別祧一廟。荀子 曰:「有天下者事七世」,若旁容兄弟,上毀祖考 ,則天子有不得事七世 者矣。伏睹宗廟 世次,自睿宗 上至始祖 ,凡七世,別無可祧之廟。晉史云:「廟以容主為限,無 拘常數。」東晉 與唐皆用此制,遂增至十一室。康帝 承統,以兄弟為一室,故不遷遠廟而祔成 帝 。唐以敬、文、武三宗同為一代,於太廟東間增置兩室,定為九代十一室。今太廟已滿此數,如用 不拘常數之說,增至十二室,可也。然廟制已定,復議增展,其事甚重,又與睿宗 皇帝祏室昭穆 亦 恐更改。春秋 之義不以親親害尊尊,漢志云:「父子不並坐,而孫可從王父。」若武靈升祔,太廟增 作十二室。依春秋尊尊之典,武靈當在十一室,禘祫 合食。依孫從王父之典,當在太宗 之下,而居 昭位,又當稱宗。然前升祔睿宗 已在第十一室,累遇祫享,睿宗 在穆位,與太宗 昭位相對,若更 改祏室及昭穆 序,非有司所敢輕議,宜取聖裁。十九年四月,禘祔閔宗 ,遂增展太廟為十二室。 二十九年,世宗 將祔廟,有司言司言 :「太廟十二室,自始祖 至熈宗雖係八世,然世宗 與熈宗為兄 弟,不相為後,用晉成帝 故事,止係七世,若特升世宗 、顯宗 即係九世。」於是五月遂祧獻 祖 、昭祖 ,陞祔世宗 、明德皇后 、顯宗 于廟。 貞祐二年[1214],宣宗 南遷,廟社 諸祀並委中都 ,自抹撚盡忠 棄城南奔,時謁之禮盡廢。四 年,禮官禮官 言:「廟社 國之大事,今主上駐蹕陪京,列聖神主 已遷于此,宜重修太廟社 稷,以奉歲 時之祭。按中都 廟制,自始祖 至章宗 凡十二室,而今廟室止十一,若增建恐難卒成。況時方多 故,禮宜從變,今擬權祔肅宗 主世祖 室,始祖 以下諸神主 于隨室奉安。」 主用栗,依唐制,皇統九年[1149]所定也。 祏室,旁及上下皆石,門東向,以木為闔,髹以朱。室中有褥,奠主訖,帝主居左,覆以黃羅帕,后主 居右,覆以紅羅帕。 黼扆以紙,木為筐,兩足如立屏狀。覆以紅羅三幅,繡金斧五十四,裏以紅絹,覆於屏上,其半無文者 垂於其後。置北墉下,南向,前設几筵以坐神主 。 地 建 建 號 號 號 號 號 號 號 號 號 號 號 礼 號 礼 建 名 礼 文 文 名 號 文 號 代 號 主 地 地 號 號 作 礼 礼 號 號 代 主 號 號 礼 作 礼 號 號 號 號 礼 號 號 文 號 號 主 號 號 號 號 號 主 號 號 礼 地 名 文 礼 礼 礼 地 號 號 號 號 號 礼 礼 2 / 10 https://taolang.club/doc/29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五席,各長五尺五寸,闊二尺五寸。莞筵,粉純。以藺為席,緣以紅羅,以白繡蕙文 及雲氣之狀,復以 紅絹裏之。每位二。繅席,畫純。以五色絨織青蒲為之,緣以紅羅,畫藻文 及雲氣狀,亦以紅絹裏之。 每位二,在莞上。次席,黼純。以輕筠為之,亦曰桃枝 席,緣以紅綃 ,繡鐵色斧,裏以紅絹。每位 二,在繅席上。虎席二,大者長同,惟闊增一尺。以虎皮為褥,有縕,以紅羅繡 金色斧緣之。又有小虎 皮褥,制同三席。時暄則用桃枝 次席,時寒則去桃枝 加虎皮褥。夏、秋享,則用桃枝 次席。二冬, 則去桃枝 加小虎皮褥於繅席上。臘冬,則又添大虎皮褥二於繅席上,遷小虎皮褥二在大褥之上。 曲几三足,直几二足,各長尺五寸,以丹漆之。帝主前設曲几,後設直几。 禘祫 大定十一年[1171],尚書省 奏禘祫 之儀曰:「禮緯『三年一祫,五年一禘』。唐開元中,太太 常常 議,禘祫 之禮皆為殷祭,祫為合食祖廟,禘謂禘序尊卑。申先君逮下之慈,成群嗣奉親之孝。自 異常享,有時行之。祭不欲數,數則黷。不欲踈,踈則怠。是以王者法諸天道,以制祀典,烝嘗象 時,禘祫 象閏。五歲再閏,天道大成,宗廟 法之,再為殷祭。自周以後,並用此禮。自大定九 年[1169]已行祫禮,若議禘祭,當於祫後十八月孟夏 行禮。」詔以「三年冬祫、五年夏禘」為常禮。又 言:「海陵 時,每歲止以二月、十月遣使兩享,三年祫享。按唐禮四時各以孟月享于太廟,季冬 又 臘享,歲凡五享。若依海陵 時歲止兩享,非天子之禮,宜從典禮歲五享。」從之。 享日並出神主 前廊,序列昭穆 。應圖功臣配享 廟廷,各配所事之廟,以位次為序。以太子 為亞 獻,親王 為終獻,或並用親王 。或以太尉太尉 為亞獻,光祿卿光祿卿 為終獻。其月則停時享。儀闕。 朝享 儀 大定十一年[1171]十一月,郊祀前一日,朝享 太廟。齋戒 如親郊。 享前三日,太廟令太廟令 帥其屬,掃除廟之內外。點檢司 於廟之前約度,設兵衛 旗幟。尚舍於南神門之 西設饌幔十一,南向,以西為上。殿中監殿中監 帥尚舍,陳設大次殿。又設小次於阼階下,稍南,西向。又 設皇帝拜褥位殿上,版位稍西。又設黃道褥於廟門之內外,自玉輅 至升輦之所,又自大次至東神門。 又設七祀位一於殿下橫街之北,西街之西,東向,配享功臣位於殿下道東,橫街之南,西向,北上。 前二日,大樂令大樂令 設宮縣之樂於庭中,四方各設編鐘 三、編磬三。東方編鐘 起北,編磬間之,東 向。西方編磬起北,編鐘 間之,西向。南方編磬起西,編鐘 間之,北方編鐘 起西,編磬間之,俱 北向。設特磬、大鐘、鎛鐘共十二,於編縣 之內,各依辰位。樹路鼓、路鞀 於北縣之內,道之左 右。晉鼓一,在其後稍南。植建鼓、鞞鼓、應鼓於四隅,建鼓在中,鞞鼓在左,應鼓在右。置柷敔 於 縣內,柷一在道東,敔一在道西。立舞表於酇綴之間。設登歌之樂於殿上前楹間,金鐘 一在東,玉磬 一在西,俱北向。柷一在金鐘 北稍西,敔一在玉磬北稍東。搏拊 二,一在柷北,一在敔北,東西相 向。琴瑟在前。其匏竹者立於階間,重行北向。諸工人各位於縣後。 前一日,太廟令太廟令 開室,奉禮郎奉禮郎 帥其屬,設神位於每室內北墉下。各設黼扆一、莞蓆一、繅席二、次 席二、紫綾厚褥一、紫綾蒙褥一、曲几一、直几一。 名 名 然 名 名 然 然 然 然 礼 衙 礼 文 礼 礼 礼 节 號 节 號 礼 礼 礼 主 主 主 武 文 礼 礼 礼 文 衙 军 文 器 文 艺 艺 艺 艺 艺 地 艺 艺 名 名 艺 文 文 3 / 10 https://taolang.club/doc/29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又設皇帝版位於殿東間門內,西向。又設飲福位於東序 ,西向。又設亞終獻位於殿下橫街之北稍東,西 向。助祭親王 宗室 使相使相 位在亞終獻之後,助祭宗室 位在橫街之南,西向。奉瓚官、奉瓚盤官、進爵 酒官、奉爵官等又在其南,奉匜槃巾篚官位於其後。七祀獻官位在奉爵官之南,助奠讀祝奉罍洗爵洗等官 位於其後。司尊彝 官位在七祀獻官之南,亞終獻司罍洗爵洗奉爵酒官等又在其南,並西向,北上。大禮大禮 使使 位於西階之西稍南,與亞終獻相對。太尉太尉 、司徒司徒 、助祭宰相宰相 位在大禮使大禮使 之南,侍中侍中 、執政執政 官官 又在其南,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太常卿太常卿 、太僕卿太僕卿 、光祿卿光祿卿 、功臣獻官在西,舉冊、光祿丞光祿丞 、太常博太常博 士士 又在其西,功臣助奠罍洗爵洗等官位於功臣獻官之後。又設監祭御史御史 位二於西階下,俱東向,北 上。奉禮郎奉禮郎 、太廟令太廟令 、太官令太官令 、太祝太祝 、宮闈令宮闈令 、祝史祝史 位於亞獻終獻奉爵酒官之南,薦籩豆簠 簋 官、薦俎齋郎齋郎 又在太祝太祝 、奉禮郎奉禮郎 之南。太廟丞太廟丞 、太官丞各位於令後。協律郎協律郎 位二,一於殿上 前楹間,一於宮縣之西北,俱東向。大樂令大樂令 於登歌樂縣之北,大司樂大司樂 於宮縣之北,良醞良醞 令於酌尊 所,俱北向。又設助祭文武群官位於橫街之南,東向北上。又設光祿卿光祿卿 陳牲位於東神門外橫街之東,西 向,以南為上。設廩犧令廩犧令 位於牲西南,北向。諸太祝太祝 位於牲東,各當牲後,祝史祝史 各陪其後,俱西 向。設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省牲位於牲前稍北,又設御史御史 位於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之西,俱南向。 禮部 帥其屬,設祝冊案於室戶外之右。 司尊彝 帥其屬,設尊彝 之位於室戶之左,每位斝彝一、黃彝 一、犧尊二、象尊二、著尊二、山罍 二,各加勺、幂、坫為酌尊。又設瓚槃爵坫於篚,置于始祖 尊彝 所。又設壺尊二、太尊二、山罍 四,各有坫、幂,在殿下階間,北向西上,設而不酌。七祀功臣每位設壺尊二於座之左,皆加幂、坫於 內,酌尊加勺,皆藉以席。 奉禮郎奉禮郎 設祭器,每位四簋在前,四簠次之,次以六豋,次以六鉶,籩豆為後。左十有二籩,右十有二 豆,皆濯而陳之,藉以席。籩豆加以巾,蓋於內。籩一、豆一、簠一、簋一、并俎四,設於每室饌幔 內。又設御洗二於東階之東。又設亞終獻罍洗於東橫街下東南,北向,罍在洗東,篚在洗西,南肆,實 以巾。又設亞終獻爵洗於罍洗之西,罍在洗東,篚在洗西,南肆,實以巾、爵并坫。執巾罍巾篚各位於 其後。 享日丑前五刻,太常卿太常卿 帥執事者,設燭於神位前及戶外。光祿卿光祿卿 帥其屬,入實籩豆。籩之實,魚 鱐、糗餌、粉餈、乾棗、形鹽、鹿脯、榛實、乾䕩、桃、菱、芡、栗,以序為次。豆之實,芹菹、筍 菹、葵菹、菁菹、韭菹、酏食、魚醢、兔醢、豚拍、鹿臡、醓醢 、糝食,以序為次。又鉶實以羹,加 芼滑,豋實以大羹,簠實以稻粱,簋實以黍稷,粱在稻前,稷在黍前。 良醞良醞 令入實尊彝 。斝彝、黃彝 實以鬱鬯,犧尊、象尊、著尊實以玄酒外,皆實以酒,用香藥酒。 各加坫、勺、幂。殿下之尊罍,壺尊、太尊、山罍,內除山罍上尊實以玄酒外,皆實以酒,加幂、坫。 太廟令太廟令 帥其屬,設七祀功臣席褥於其次,每位各設莞席一、碧綃褥一,又各設版位於其座前,又籩 豆簠簋 各二、俎一。每位次各設壺尊二於神座之右,北向,玄酒在西。 良醞良醞 令以法酒 實尊如常,加勺、幂,置爵於尊下,加坫。光祿卿光祿卿 實饌。左二籩,栗在前,鹿脯次 之。右二豆,菁菹在前,鹿臡次之。俎實 以羊熟,簠簋 實以黍稷。太廟令太廟令 又設七祀燎柴,及開瘞 坎於西神門外之北。太府監 陳異寶、嘉瑞、伐國之寶,戶部 陳諸州歲貢 ,金為前列,玉帛次之, 餘為後,皆於宮縣之北,東西相向,各藉以席。凡祀神之物,當時所無者則以時物代之。 仕 主 亲 文 亲 名 文 武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器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衙 名 名 名 號 名 文 文 文 食 文 名 名 文 器 文 礼 文 礼 器 文 衙 衙 仕 4 / 10 https://taolang.club/doc/29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5. 29 30 31 32 省牲器:前一日未後,廟所禁行人。司尊彝 、奉禮郎奉禮郎 及執事者,升自西階以俟。少頃,諸太祝太祝 與廩廩 犧令犧令 ,以牲就位。禮直官直官 、贊者引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光祿卿光祿卿 丞詣省牲位,立定。禮直官直官 引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 贊引者引御史御史 ,入就西階升,遍視滌濯。訖,執事者皆舉幂曰「潔」。俱降,就省牲位,禮直官直官 稍前 曰:「告潔畢,請省牲。」次引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侍郎侍郎 稍前,省牲訖,退復位。次引光祿卿光祿卿 丞出班,巡牲一 匝。光祿丞光祿丞 西向曰「充」,曰「備」。廩犧令廩犧令 帥諸太祝太祝 巡牲一匝,西向躬身曰「腯」。禮直官直官 稍前 曰:「省牲畢,請就省饌位。」引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以下各就位,立定。御史御史 省饌具畢,禮直官直官 贊「省饌 訖」,俱還齋所。光祿卿光祿卿 、丞及太祝太祝 、廩犧令廩犧令 以次牽牲詣廚,授太官令太官令 。禮直官直官 引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詣 廚,省鼎鑊,視濯溉,訖,還齋所。晡後一刻,太官令太官令 帥宰人,執鸞刀割牲,祝史祝史 各取毛血,每座共 實一豆,遂烹牲。祝史祝史 洗肝於鬱鬯,又取肝膋,每座共實一豆,俱還饌所。 鑾駕出宮:前一日,有司設大駕 鹵簿 於應天門外,尚輦尚輦 進玉輅 於應天門內,南向。其日質明,侍 臣直衛及導駕官,於致齋殿前,左右分班立俟。通事舍人通事舍人 引侍中侍中 俛伏,跪,奏「請中嚴 」,皇帝 服通天冠 、絳紗袍 。少頃,侍中侍中 奏「外辦」,皇帝出齋室,即御座,群官起居訖,尚輦尚輦 進輿。侍侍 中中 奏「請皇帝升輿」,皇帝乘輿,侍衛侍衛 警蹕 如常儀。太僕卿太僕卿 先詣玉輅 所,攝衣而升,正立執 轡。導駕官前導,皇帝至應天門內玉輅 所,侍中侍中 進當輿前,奏「請皇帝降輿升輅」,皇帝升輅。太太 僕卿僕卿 立授綏,導駕官分左右步導,以裏為上。門下侍郎門下侍郎 進當輅前,奏「請車駕進發」,奏訖,俛 伏,興,退復位。侍衛侍衛 儀物止於應天門內,車駕動,稱「警蹕 」。至應天門,門下侍郎門下侍郎 奏「請車 駕少駐,勑侍臣上馬」。侍中侍中 奉旨退,稱曰「制可」。門下侍郎門下侍郎 退,傳制,稱「侍臣上馬」。贊者 承傳「勑侍臣上馬」。導駕官分左右前導,門下侍郎門下侍郎 奏「請車駕進發」。車駕動,稱「警蹕 」,不 鳴鼓吹 。將至太廟,禮直官直官 、贊者各引享官,通事舍人通事舍人 分引從享群官、宗室 子孫,於廟門外,立 班奉迎。駕至廟門,迴輅南向,侍中侍中 於輅前奏稱「侍中侍中 臣某言,請皇帝降輅,步入廟門」。皇帝降 輅,導駕官前導,皇帝步入廟門,稍東。侍中侍中 奏「請皇帝升輿」,尚輦尚輦 奉輿,侍衛侍衛 如常儀。皇帝 乘輿至大次,侍中侍中 奏「請皇帝降輿,入就大次」。皇帝入就次,簾降,傘扇侍衛侍衛 如常儀。太常太常 卿卿 、太常博士太常博士 各分立於大次左右。導駕官詣廟庭班位 ,立俟。 晨祼:享日丑前五刻,諸享官及助祭官,各服其服。太廟令太廟令 、良醞良醞 令帥其屬,入實尊罍。光祿光祿 卿卿 、太官令太官令 、進饌者實籩豆簠簋 ,並徹去蓋幂。奉禮郎奉禮郎 、贊者先入,就位。贊者引御史御史 、太廟太廟 令令 、太祝太祝 、宮闈令宮闈令 、祝史祝史 與執事官等,各自東偏門入,就位。 未明二刻,禮直官直官 引太常寺 官屬并太祝太祝 、宮闈令宮闈令 升殿,開始祖 祏室。太祝太祝 、宮闈令宮闈令 捧出 帝 后神主 ,設於座。以次,遂室神主 各設於內黼扆前,置定。贊者引御史御史 、太廟令太廟令 、宮闈宮闈 令令 、太祝太祝 、祝史祝史 與太常太常 官屬,於當階間,重行北向立。奉禮郎奉禮郎 於殿上贊「奉神主 」,訖,奉奉 禮禮 曰「再拜 」,贊者承傳,御史御史 以下皆再拜 ,訖,各就位。大樂令大樂令 帥工人二舞入,就位。禮直直 官官 贊者各引享官,通事舍人通事舍人 分引助祭文武群官宗室 入就位。符寶郎符寶郎 奉寶,陳於宮縣之北。皇帝入 大次。 少頃,侍中侍中 奏「請中嚴 」,皇帝服袞冕 。侍中侍中 奏「外辦」,太常卿太常卿 俛伏,跪,奏稱「太常太常 卿卿 臣某言,請皇帝行事」,俛伏,興。簾捲,皇帝出次。太常卿太常卿 、太常博士太常博士 前導,傘扇侍衛侍衛 如常 儀,大禮使大禮使 後從。至東神門外,殿中監殿中監 跪進鎮圭,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執圭 」,皇帝執鎮圭。傘扇仗 衛 停於門外,近侍者從入。協律郎協律郎 跪伏舉麾,興。工鼓柷,宮縣昌寧 之樂作。至阼階下,偃麾, 戛敔,樂止。升自阼階,登歌樂作,左右侍左右侍 從量人數升至版位,西向立,樂止。前導官導官 分左右左右 侍侍 立。太常卿太常卿 前奏「請再拜 」,皇帝再拜 。奉禮奉禮 曰「衆官再拜 」,贊者承傳,凡在位者皆再 拜 。奉禮奉禮 又贊「諸執事者各就位」,禮直官直官 、贊者分引執事者各就殿上下之位。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皇 帝詣罍洗位」,登歌樂作,至阼階,樂止。降自阼階,宮縣樂作,至洗位,樂止。 名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礼 礼 文 器 文 文 礼 衣 衣 文 文 文 武 礼 文 器 器 文 文 文 武 礼 文 文 文 文 礼 礼 文 文 亲 文 文 文 文 武 文 武 文 文 礼 文 文 文 文 器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衙 文 文 號 文 文 主 礼 礼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礼 文 礼 文 礼 文 文 文 亲 文 文 礼 衣 文 文 文 文 文 武 文 文 文 礼 礼 文 地 文 文 文 文 礼 礼 文 礼 礼 文 文 文 5 / 10 https://taolang.club/doc/29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6.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內侍跪取匜,興,沃水。又內侍跪取槃,興,承水。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搢鎮圭」,皇帝搢鎮圭,盥手, 訖,內侍跪取巾於篚,興,以進。帨手,訖。奉瓚槃官以瓚跪進,皇帝受瓚,內侍奉匜沃水,又內侍跪 奉槃承水,洗瓚訖。內侍跪奉巾以進,皇帝拭瓚,訖,內侍奠槃匜,又奠巾於篚。奉瓚槃官以槃受 瓚。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執鎮圭」,前導,皇帝升殿,宮縣樂作,至阼階下,樂止。 皇帝升自阼階,登歌樂作,太常卿太常卿 前導,詣始祖 位酌尊所,樂止。奉瓚槃官以瓚涖鬯,執尊者舉 幂,侍中侍中 跪酌鬱鬯,訖,太常卿太常卿 前導,入詣始祖 室神位前,北向立。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搢鎮圭」, 跪。奉瓚槃官西向跪,以瓚授奉瓚官,奉瓚西向以瓚跪進。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執瓚以鬯祼地」。皇帝執瓚 以鬯祼地,訖,以瓚授奉瓚槃官。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執鎮圭」,俛伏,興,前導出戶外。太常卿太常卿 奏 「請再拜 」,皇帝再拜 ,太常卿太常卿 前導詣次位,並如上儀。 祼畢。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還版位」,登歌樂作,至版位西向立,樂止。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還小次」,前導皇 帝行,登歌樂作,降自阼階,登歌樂止,宮縣樂作。將至小次,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釋鎮圭」,殿中監殿中監 跪 受鎮圭。皇帝入小次,簾降,樂止。少頃,宮縣奏來寧之曲,以黃鍾為宮,大呂 為角,大簇為徵,應 鍾為羽,作仁豐道洽之舞 ,九成止。黃鐘 三奏,大呂 、太簇 、應鐘 各再奏,送神通用來寧之 曲。 初,晨祼將畢,祝史祝史 各奉毛血及肝膋之豆,先於南神門外,齋郎齋郎 奉爐炭蕭蒿黍稷,各立於肝膋之 後。皇帝旣晨祼畢,至樂作六成,皆入自正門,升自太階。諸太祝太祝 於階上各迎毛血肝膋,進奠於神座 前。祝史祝史 立於尊所,齋郎齋郎 奉爐置於室戶外之左,其蕭蒿黍稷各置於爐炭下。齋郎齋郎 降自西階,諸太太 祝祝 各取肝燔於爐,還尊所。 進熟 :皇帝升祼,太官令太官令 帥進饌者,奉陳於南神門外諸饌幔內,以西為上。禮直官直官 引司徒司徒 出詣饌 所,與薦俎齋郎齋郎 奉俎,并薦籩豆簠簋 官奉籩豆簠簋 ,禮直官直官 、太官令太官令 引以序入自正門,宮縣豐 寧之樂作。徹豆通用。至太階,樂止。祝史祝史 俱進徹毛血之豆,降自西階,以出。 饌升,諸太祝太祝 迎於階上,各設於神位前。先薦牛,次薦羊,次薦豕及魚。禮直官直官 引司徒司徒 以下,降 自西階,復位。諸太祝太祝 各取蕭蒿黍稷擩於脂,燎於爐炭,訖,還尊所。贊者引舉冊官升自西階,詣始 祖 位之右,進取祝冊置在版位之西,置訖,於祝冊案近南立。 太常卿太常卿 跪奏「請詣罍洗位」。簾捲,出次,宮縣樂作。殿中監殿中監 跪進鎮圭,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執鎮 圭」,前導,詣罍洗位,樂止。盥手,洗爵,並如晨祼之儀。盥洗訖,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執鎮圭」,前 導,升殿,宮縣樂作,至阼階下,樂止。升自阼階,登歌樂作。太常卿太常卿 前導,詣始祖 位尊彝 所, 登歌樂作,至尊彝 所,登歌樂止,宮縣奏大元之樂 ,文舞 進。奉爵官以爵涖尊,執尊者舉幂,侍侍 中中 跪酌犧尊之泛齊,訖,太常卿太常卿 前導,入詣始祖 室神位前,北向立。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搢鎮圭」, 跪。奉爵官以爵授進爵酒官。進爵酒官西向以爵跪進,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執爵三祭酒祭酒 」。三祭酒祭酒 於茅 苴,訖,以爵授進爵酒官,進爵酒官以爵授奉爵官。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執鎮圭」,興。前導,出戶外。太太 常卿常卿 奏「請少立」,樂止。 舉冊官進舉祝冊,中書侍郎中書侍郎 搢笏跪讀祝,舉祝官 舉冊奠訖,先詣次位。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再拜 」,再 拜 訖,太常卿太常卿 前導,詣次位行禮,並如上儀。酌獻畢,太常卿太常卿 前導還版位,登歌樂作,至位西向 立定,樂止。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還小次」,登歌樂作。降自阼階,登歌樂止,宮縣樂作。將至小次,太常太常 卿卿 奏「請釋鎮圭」,殿中監殿中監 跪受鎮圭。入小次,簾降,樂止,文舞 退,武舞 進,宮縣奏肅寧之 樂,作功成治定之舞 ,舞者立定,樂止。 文 文 文 號 文 文 號 文 文 文 文 礼 礼 文 文 文 文 文 艺 作 艺 艺 艺 名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礼 文 文 文 文 器 器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號 文 文 文 文 文 號 名 名 作 艺 文 文 號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名 文 礼 礼 文 文 文 文 文 艺 艺 作 6 / 10 https://taolang.club/doc/29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7.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皇帝酌獻訖,將詣小次,禮直官直官 引博士博士 ,博士博士 引亞獻,詣盥洗位,北向立,搢圭,盥手,帨手,執 圭 。詣爵洗位,北向立,搢圭,洗爵,拭爵以授執事者,執圭 。升自西階,詣始祖 位尊彝 所,西向 立。宮縣樂作。執事者以爵授亞獻,亞獻搢圭,執爵,執尊者舉幂,太官令太官令 酌象尊之醴齊 ,訖,詣始 祖 神位前,搢圭,跪。執事者以爵授亞獻,亞獻執爵祭酒祭酒 。三祭酒祭酒 於茅苴,奠爵,執圭 ,俛伏, 興,少退,再拜 ,訖,博士博士 前導,亞獻詣次位行禮,並如上儀。禮畢,樂止。 終獻除本服執笏 外,餘如亞獻之儀。 七祀功臣獻官行禮畢。太常卿太常卿 跪奏「請詣飲福位」,簾捲,出次,宮縣樂作。殿中監殿中監 跪進鎮圭,太太 常卿常卿 奏「請皇帝執鎮圭」,前導,至阼階下,樂止。升自阼階,登歌樂作,將至飲福位,樂止。 初,皇帝旣獻訖,太祝太祝 分神位前三牲 肉,各取前腳第二骨加於俎,又以籩取黍稷飯共置一籩,又酌 上尊福酒合置一尊。又禮直官直官 引司徒司徒 升自西階,東行,立於阼階上前楹間,北向。皇帝旣至飲福 位,西向立。登歌福寧 之樂作。太祝太祝 酌福酒於爵,以奉侍中侍中 ,侍中侍中 受爵捧以立。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 皇帝再拜 」。訖,奏「請搢圭」,跪,侍中侍中 以爵北向跪以進,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執爵」,三祭酒祭酒 於沙 池。又奏「請啐酒」,皇帝啐酒,訖,以爵授侍中侍中 。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受胙」。太祝太祝 以黍稷飯籩授司司 徒徒 ,司徒司徒 跪奉進,皇帝受以授左右。太祝太祝 又以胙肉俎跪授司徒司徒 ,司徒司徒 受俎訖跪進,皇帝受以授 左右。禮直官直官 引司徒司徒 退立,侍中侍中 再以爵酒跪進。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皇帝受爵飲福」。飲福訖,侍侍 中中 受虛爵以興,以授太祝太祝 。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執圭 」,俛伏,興。又奏「請皇帝再拜 」,再 拜 訖,樂止。太常卿太常卿 前導,皇帝還版位,登歌樂作,俟至位,樂止。 太祝太祝 各進徹籩豆,登歌豐寧之樂作,卒徹,樂止。奉禮奉禮 曰:「賜胙行事,助祭官再拜 。」贊者承 傳,在位官皆再拜 ,宮縣來寧之樂作,一成止。太常卿太常卿 奏「禮畢」,前導,降自阼階,登歌樂止, 宮縣樂作,出門,宮縣樂止,傘扇仗衛 如常儀。太常卿太常卿 奏「請釋鎮圭」,殿中監殿中監 跪受鎮圭,皇帝 還大次。通事舍人通事舍人 、禮直官直官 、贊者各引享官、宗室 子孫及從享群官,以次出。及引導駕官東神門 外大次前祗候祗候 ,前導如來儀。贊者引御史御史 已下俱復執事位,立定。奉禮奉禮 曰「再拜 」,皆再拜 。 贊者引工人、舞人以次出。大禮使大禮使 帥諸禮官禮官 、太廟令太廟令 、太祝太祝 、宮闈令宮闈令 ,升納神主 如常儀。禮 畢,禮直官直官 引大禮使大禮使 已下降自西階,至橫街,再拜 而退。其祝冊藏於匱。 七祀功臣分奠,如祫享之儀。 時享 有司行事。前期,太常寺 舉申禮部 ,關學士院 司天臺 ,擇日 。以其日報太常寺 。前七日, 受誓戒 於尚書省 。其日質明,禮直官直官 設位版於都堂之下,依已定誓戒圖 ,禮直官直官 引三獻官,并 應行事執事官等,各就位,立定,贊「揖」,在位官皆對揖,訖,禮直官直官 以誓文奉初獻官,初獻官搢 笏,讀誓文:「某月某日,孟春 薦享太廟,各揚其職。不恭其事,國有常刑。」讀訖,執笏 。七 品以下官先退,餘官對拜 訖乃退。 散齋四日,治事如故,宿於正寢,唯不弔喪 、問疾、作樂、判署刑殺文字決罰罪人及預穢惡。致 齋,三日於本司,唯享事得行,其餘悉禁,一日於享所。已齋而闕者,通攝行事。 前三日,兵部 量設兵衛 ,列於廟之四門。前一日,禁斷行人。儀鸞司 設饌幔十一所於南神門外 西,南向。又設七祀司命、戶二位於橫街之北,道西,東向。又設群官齋宿次於廟門之東西舍。 文 文 文 礼 礼 號 名 文 食 號 文 文 礼 礼 文 礼 文 文 文 文 礼 文 文 地 文 文 文 文 礼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礼 礼 礼 文 文 文 礼 礼 文 礼 文 文 文 文 亲 文 文 文 礼 礼 文 文 文 文 文 礼 文 文 礼 衙 衙 衙 衙 礼 衙 礼 衙 文 作 文 文 节 礼 仕 葬 衙 军 衙 7 / 10 https://taolang.club/doc/29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8. 52 53 54 55 前二日,大樂局 設登歌之樂於殿上。太廟令太廟令 帥其屬,掃除廟殿門之內外,於室內鋪設神位於北墉下, 當戶南向。設几於筵上。又設三獻官拜褥位二。一在室內,一在室外。學士院 定撰祝文訖,計會通進 司 請御署,降付禮部 ,置於祝案。祠祭局濯溉祭器與尊彝 訖,鋪設如儀。內太尊二、山罍二在室。 犧尊五、象尊五、雞彝一、鳥彝一在室戶外之左,爐炭稍前。著尊二、犧尊二在殿上,象尊二、壺尊六在 下。俱北向西上,加幂,皆設而不酌。并設獻官罍洗位。禮部 設祝案於室戶外之右。禮直官直官 設位版并 省牲位,如式。 前一日,諸太祝太祝 與廩犧令廩犧令 以牲就東神門外。司尊彝 與禮直官直官 及執事皆入,升自西階,以俟。禮直直 官官 引太常卿太常卿 ,贊者引御史御史 ,自西階升,遍視滌濯。執尊者舉幂告潔,訖,引降就省牲位。廩犧廩犧 令令 少前,曰「請省牲」,退復位。太常卿太常卿 省牲,廩犧令廩犧令 及太祝太祝 巡牲告備,皆如郊社儀。旣畢,太太 祝祝 與廩犧令廩犧令 以次牽牲詣廚,授太官令太官令 。贊者引光祿卿光祿卿 詣廚,請省鼎鑊,申視滌溉。贊者引御御 史史 詣廚,省饌具,訖,與太常卿太常卿 等各還齋所。太官令太官令 帥宰人以鸞刀割牲,祝史祝史 各取毛血,每室共 實一豆,又取肝膋共實一豆,置饌所,遂烹牲。光祿卿光祿卿 帥其屬,入實祭器。良醞良醞 令入實尊彝 。 享日質明,百官各服其品服。禮直官直官 、贊者先引御史御史 、博士博士 、太廟令太廟令 、太官令太官令 、諸太祝太祝 、祝祝 史史 、司尊彝 與執罍篚官等,入自南門,當階間,北面西上,立定。奉禮奉禮 曰「再拜 」,贊者承傳, 皆再拜 。訖,贊者引太祝太祝 與宮闈令宮闈令 ,升自西階,詣始祖 室,開祏室,太祝太祝 捧出帝 主,宮闈宮闈 令令 捧出后主,置於座。帝主在西,后主在東。贊者引太祝太祝 與宮闈令宮闈令 ,降自西階,俱復位。奉禮奉禮 曰 「再拜 」,贊者承傳,在位官皆再拜 ,訖,俱各就執事位。大樂令大樂令 帥工人入。禮直官直官 、贊者分引 三獻官與百官,俱自南東偏門入,至廟庭橫街上,三獻官當 中,北向西上,應行事執事官并百官,依 品,重行立。奉禮奉禮 曰「拜」,贊者承傳,應北向在位官皆再拜 。其先拜者不拜。拜訖,贊者引三獻 官詣廟殿東階下西向位,其餘行事執事官與百官,俱各就位。訖,禮直官直官 詣初獻官前,稱「請行 事」。協律郎協律郎 跪,俛伏,興,樂作。禮直官直官 引初獻詣盥洗位,北向立定,樂止。搢笏,盥手,帨 手,執笏 。詣爵洗位,北向立,搢笏,洗瓚,拭瓚,以瓚授執事者,執笏 ,升殿,樂作。至始 祖 室尊彝 所,西向立,樂止。執事者以瓚奉初獻官,初獻官搢笏,執瓚。執尊者舉幂,太官令太官令 酌 鬱鬯,訖,初獻以瓚授執事者,執笏 ,詣始祖 室神位前,樂作,北向立,搢笏,跪。執事者以瓚授 初獻官。初獻官執瓚,以鬯祼地,訖,以瓚授執事者,執笏 ,俛伏,興,出戶外,北向,再拜 , 訖,樂止。每室行禮,並如上儀。禮直官直官 引初獻降復位。 初獻將升祼,祝史祝史 各奉毛血肝膋豆,及齋郎齋郎 奉爐炭蕭蒿黍稷篚,各於饌幔內以俟。初獻晨祼訖,以 次入自正門,升自太階。諸太祝太祝 皆迎毛血肝膋豆於階上,俱入奠於神座前。齋郎齋郎 所奉爐炭蕭蒿篚, 皆置於室戶外之左,與祝史祝史 俱降自西階以出。諸太祝太祝 取肝膋,洗於鬱鬯,燔於爐炭,訖,還尊所。 享日,有司設羊鼎十一、豕鼎十一於神廚,各在鑊右。初獻旣升祼,光祿卿光祿卿 帥齋郎齋郎 詣廚,以匕升羊 於鑊,實于一鼎,肩、臂、臑、肫、胳、正脊 一、橫脊一、長脅一、短脅一、代脅一,皆二骨以 並。次升 豕如羊,實于一鼎。每室羊豕各一鼎,皆設扃幂。齋郎齋郎 對舉,入鑊,放饌幔前。齋郎齋郎 抽 扃,委于鼎右,除幂。光祿卿光祿卿 帥太官令太官令 ,以匕升羊,載于一俎,肩臂臑在上端,肫胳在下端,脊脅 在中。次升 豕如羊,各載于一俎。每室羊豕各一俎。齋郎齋郎 即以扃舉鼎先退,置于神廚,訖,復還饌 幔所。禮直官直官 引司徒司徒 出詣饌幔前,立以俟。光祿卿光祿卿 帥其屬,實籩以粉餈,實豆以糝食,實簠以 粱,實簋以稷。俟初獻祼畢,復位,祝史祝史 俱進徹毛血之豆,降自西階以出。禮直官直官 引司徒司徒 ,帥薦 籩豆簠簋 官、奉俎齋郎齋郎 ,各奉籩豆簠簋 羊豕俎,每室以序而進,立於南神門之外以俟,羊俎在 前,豕俎次之,籩豆簠簋 又次之。入自正門,樂作,升自太階,諸太祝太祝 迎引於階上,樂止。各設於 神位前,訖,禮直官直官 引司徒司徒 以下,降自西階,樂作,復位,樂止。諸太祝太祝 各取蕭蒿黍稷擩於脂, 燔於爐炭,還尊所。 衙 文 衙 衙 衙 名 衙 文 文 文 名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名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名 文 礼 礼 文 文 號 文 主 文 文 文 文 礼 礼 文 文 法 文 礼 文 文 文 礼 礼 號 名 文 礼 號 礼 礼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建 名 文 文 文 文 名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器 文 器 器 文 文 文 文 8 / 10 https://taolang.club/doc/29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9.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029 卷二十九 志第十 禮二 031 卷三十一 志第十二 禮四→目錄 56 57 58 59 60 禮直官直官 引初獻詣罍洗位,樂作,至位,北向立,樂止。搢笏,盥手,帨手,執笏 。詣爵洗位,北向 立,搢笏,洗爵,拭爵,以爵授執事者,執笏 ,升殿,樂作,詣始祖 室酌尊所,西向立,樂止。執 事者以爵授初獻。初獻搢笏執爵,執事者舉幂,太官令太官令 酌犧尊之泛齊,訖,次詣第二室酌尊所,如上 儀。詣始祖 神位前,樂作,北向立,搢笏跪,執事者以爵授初獻,初獻執爵,三祭酒祭酒 於茅苴,奠 爵,執笏 ,俛伏,興,出室戶外,北向立,樂止。贊者引太祝太祝 詣室戶外,東向,搢笏,跪讀祝文。 讀訖,執笏 ,興。次詣第二室。次詣每室行禮,並如上儀。初獻降階,樂作,復位,樂止。 禮直官直官 次引亞獻詣盥洗位,北向立,搢笏,盥手,帨手,執笏 。詣爵洗位,北向立,搢笏,洗爵, 拭爵以授執事官。執笏 ,升殿,詣始祖 酌尊所,西向立,執事者以爵授亞獻。亞獻搢笏,執爵,執 尊者舉幂,太官令太官令 酌象尊之醴齊 ,訖,次詣第二室酌尊所,如上儀。詣始祖 神位前,樂作,北向 立,搢笏,跪,執事者以爵授亞獻。亞獻執爵,三祭酒祭酒 于茅苴,奠爵,執笏 ,俛伏,興,出戶外, 北向再拜 ,訖,樂止。次詣每室行禮,並如上儀。降階,樂作,復位,樂止。 禮直官直官 次引終獻詣盥洗、及升殿行禮,並如亞獻之儀,降復位。 次引太祝太祝 徹籩豆,少移故處。樂作,卒徹,樂止。俱復位。禮直官直官 曰「賜胙」,贊者承傳曰「賜 胙,再拜 」,在位者皆再拜 。禮直官直官 引太祝太祝 、宮闈令宮闈令 奉神主 ,太祝太祝 搢笏,納帝主於匱,奉 入祏室,執笏 ,退復位。次引宮闈令宮闈令 納后主於匱,奉入祏室,並如上儀,退復位。禮直官直官 、贊者 引行事、執事官各就位,奉禮奉禮 曰「再拜 」,贊者承傳,應在位官皆再拜 。禮直官直官 、贊者引百官次 出,大樂令大樂令 帥工人次出,太官令太官令 帥其屬,徹禮 饌,次引監祭御史御史 詣殿監視卒徹,訖,還齋所。太太 廟令廟令 闔戶以降。太常太常 藏祝版於匱。光祿以胙奉進,監祭御史御史 就位展視,光祿卿光祿卿 望闕再拜 ,乃 退。 其七祀,夏灶、中霤,秋門、厲,冬行,鋪設祭器,入實酒饌,俟終獻將升獻,獻官行禮,并讀祝文。 每歲四孟月并臘五享,并如上儀。 文 礼 礼 號 文 號 文 礼 文 礼 文 礼 礼 號 文 食 號 文 礼 礼 文 文 文 礼 礼 文 文 文 礼 文 礼 文 文 文 礼 礼 文 文 文 礼 文 文 文 文 文 礼 9 / 10 https://taolang.club/doc/2900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