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8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zycnzj.com/ www.zycnzj.com



               第四章         十七年散文

一、教学目的:
 本章着重讲授十七年散文创作发展情况,对散文创作经历的曲折的发展过程
进行简要总结,对一些重要作家的散文作品加以介绍,重点理解杨朔、秦牧、刘
白羽散文创作成就,他们各自的思想艺术特色,并能结合文学史发展实际,对他
们创作中存在的局限做出客观评价。
二、教学方法:
  1、以面授为主。
     2、使用多媒体课件。
三、本章重点:
  1、结合特定的时代、社会背景,了解本时期散文创作的发展状况。
  2、对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创作取得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做出客观公正
  的评价,既要以今天的眼光了解他们的局限,更要理解他们在当时的时代条
  件下对当代散文创作做出的重大贡献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四、本章的难点:
  对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创作取得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做出客观公正的评
价,既要以今天的眼光了解他们的局限,更要理解他们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对当
代散文创作做出的重大贡献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五、主要内容:
                 第一节、十七年散文概述


一、    本时期重要代表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
  碧野《天山景物记》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茅盾《斯德哥尔摩杂记》、峻
      、何为《第二次考试》 巴金 《生活在英雄们中间》 冰心 《樱
青《欧行书简》        、             、
花赞》 吴伯箫
   ;   《菜园小记》 曹靖华《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 魏巍《谁
             、                  ;
是最可爱的人》 、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
                   、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王石等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黄宗英
            、   《小丫扛大旗》 穆青等
                       、   《县委书记的榜样——
焦裕禄》;唐弢《“言论老生”》
              、巴人《况钟的笔》 邓拓《燕山夜话》 ;吴
                       、
运铎《把一切献给党》、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在烈火中永生》、陶承《我的
一家》、陈昌奉《跟随毛主席长征》、杨植霖《王若飞在狱中》 丰子恺的《缘缘
                           ;
堂续笔》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

从 50 年代开始,通讯报告有了很大的发展,散文小品 ( 或抒情散文 ) 的地位
却受到很大削弱,因为那是一个个体的经验、情感的表达受到抑制的时代。不过,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也存在着 “ 复兴 ” 散文小品的要求,和在某个时间实现这种要求的有限的努
力。
  在 50 年代中期实行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方针的短暂时间里,由于
文学写作题材、风格等的限制有所减弱,对作家个体精神和创造力的束缚有所放
松,因而,在 1956 年和次年的一段时间,散文出现了最初的 “ 复兴 ” 现
象。由中国作协的 1956 年度作品选本,散文不再与特写同处,而将 “ 散文小
品 ” 与 “ 特写 ” 分开。这一年的《散文小品选 ? 前言》 ( 注:人民文学
出版社 1957 年 6 月版,前言作者林淡秋。 ) 指出, “ 这本选集反映了 1956
年我国文艺界的一个好现象:短小的散文小品多起来了 ” ,而 “ 在全国解放
后的几年间,这类短文却不多见 ” 。能显示这个时期散文 “ 复兴 ” 迹象的,
有老舍的《养花》,丰子恺的《南颖访问记》、《庐山面目》,钦文的《鉴湖风
景如画》,方令孺的《在山阴道上》,姚雪垠的《惠泉吃茶记》,叶圣陶的《游
了三个湖》,万全的《搪瓷茶缸》,徐开垒的《竞赛》,秦牧的《社稷坛抒情》,
杨朔的《香山红叶》,魏巍的《我的老师》,端木蕻良的《传说》,川岛的《记
重印游仙窟》等。这些作品,表现了作家回到个人性情、体验上来的努力,并探
索着个性化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不过,由于 “ 百花时代 ” 在时间上的短暂,
而文学界当时的中心问题显然是在另一处,因此,散文的问题并未在理论上面引
起探讨,而许多作家 ( 尤其是 “ 五四 ” 以来有成就的散文作家 ) 也不可能
将他们的努力持续下去。到了 1957 年下半年, “ 复兴 ” 的进程便遭遇严重
挫折。在 1958 年, “ 散文、特写、报告文学是文学战线上的尖兵,是时代的
感应神经,战斗的号角 ” 的观点,得到重申和强调,散文作家被告知要 “ 立
刻投入到生活的洪流中去 ” ,把千万劳动者的 “ 丰功伟绩、模范事例用最快
的速度变为全国人民共同的财富,成为鼓舞生活前进的推动力量 ”( 注:马铁
丁《 1958 散文特写选 ? 序言》,作家出版社 1959 年版。 ) 。
  另一次 “ 复兴 ” 散文的要求,发生在 60 年代初期。当时文学界进行的
“ 调整 ” ,其中心点是改善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在题材、风格上提倡有限度
的多样化。作为更直接展现作家的性情和文体意识的散文,在这一时期受到重视。
1961 年 1 月起,《人民日报》在第 8 版开辟了 “ 笔谈散文 ” 的专栏,发
表了老舍的《散文重要》 (1 月 28 日 ) 和李健吾的《竹简精神》(1 月 30 日 )
等文章。《文艺报》也发出重视散文创作言论。接着,上述报刊和《文汇报》、
《光明日报》、《羊城晚报》等多种报刊,刊发了提倡、议论散文创作的文章。
冰心、吴伯箫、凤子、秦牧、徐迟、黄秋耘、郭预衡、川岛、萧云儒等,都对此
发表了意见。 ( 注:百花文艺出版社将这一时期讨论散文的部分文章汇集为《笔
谈散文》,于 1962 年出版。 ) 由于文学界的重视,也由于创作取得的收获,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以至于 1961 年被有的人称为 “ 散文年 ” 。
  在这两年左右的时间里,散文的成绩首先表现为, “ 散文作家 ” 成为实
体性的概念。散文写作不是一些作家偶涉的样式,而形成了以此为 “ 专业 ”
的作家群。 50 年代初主要写小说、通讯的杨朔,在 50 年代中期开始,转向了
散文写作。刘白羽也从小说、通讯,转而对散文的侧重。袁鹰、魏钢焰从写诗转
到写散文。当时被称为 “ 散文作家 ” 的还有秦牧、碧野、菡子、柯蓝、郭风、
何为、陈残云、林遐、杨石等。老作家如巴金、冰心、吴伯箫、曹靖华,以及吴
晗、邓拓、翦伯赞等学者,也都在这一领域有所贡献。在这个时期,报刊发表了
一批体现当时创作水准的作品 ( 注:《人民文学》 1961 年第 3 期刊发了魏钢
焰的《船夫曲》、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杨朔的《茶花赋》,第 4 期刊发吴
伯箫的《记一辆纺车》和秦牧的《年宵花市》,第 6 期刊发冰心的《樱花赞》、
丰子恺的《上天都》 这一年的
         等。   《人民日报》刊发的重要散文有曹靖华的《花》、
《好似春燕第一枝》,刘白羽的《红玛瑙》,杨朔的《荔枝蜜》等。甚至中共中
央理论刊物《红旗》,在这期间也发表散文等文学创作,杨朔的《雪浪花》即刊
于该刊的第 20 期上。 ) 。一批有影响的散文集也在此时出版, 《花城》 ( 秦
                                如
牧 ) 、《东风第一枝》 ( 杨朔 ) 、《红玛瑙集》 ( 刘白羽 ) 、《花》 ( 曹
靖华 ) 、
     《樱花赞》 ( 冰心 ) 、
                  《北极星》 ( 吴伯箫 ) 、
                                《风帆》 ( 袁鹰 ) 、
《初晴集》 ( 菡子 ) 、《珠江岸边》 ( 陈残云 ) ,和中国作协的 1959-1961
                                    《
散文特写选》 ( 周立波编选并作序 ) 、由川岛主编的散文选集《雪浪花》等。
这个时期的散文写作,取材有了拓展。 “ 举凡国际国内大事、社会家庭细故、
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
的凄惶、今朝的欢快,都可以移于纸上,贡献读者 ”( 注:周立波《 1959-1961
散文特写选 ? 序》,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版。 )—— 这一申明虽说不可能
完全实现,却也表明一个较有利于散文生长的环境的存在。
  这一时期散文作家试图建立艺术个性的努力中,普遍重视从我国古典散文和
“ 五四 ” 以来散文小品的艺术经验取得借鉴。在 “ 五四 ” 新文学的诸种
样式中,散文受西方文学影响相对较少,而与我国的古代文学传统,保持着更密
切的联系。唐宋散文,尤其是明清的散文小品,对现代散文体式的建立,起到重
要的作用。巴金、冰心、杨朔、曹靖华等,都在这期间谈到古典诗词和散文对他
们的创作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即使是刘白羽这样的作家这个时期的创作,也可以
清楚看到这种借鉴的痕迹。请求情景交融,注重 “ 意境 ” 的营造,谋篇布局
上的曲折有致,对语言在传神达意的表现力的锤炼,是这种借鉴的相当一致的方
向。
  但是,这个时期散文创作的发展空间其实也相当有限,尽管作家的个人经历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和体验进入写作的可能性有了增加。情感、观念,难以有超越意识形态规范的可
能,事实上也存在着某几种固定的格式。艺术方法的选择和借鉴也受到很大限制。
散文在这一时期普遍的 “ 诗化 ” 追求,和对技巧的经营,虽说是散文艺术质
量提高的表现,但也是以艺术的精致化来弥补创造空间的欠缺。 (摘自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

二、十七年散文发展概述

  ① 抒情散文的两次高潮:第一次发生在 1956 年和次年的一段时间里,表
现了作家要回到个人性情、体验上的努力,并探索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
第二次发生在 1961 年,并延续至 1962 年上半年。由于散文的理论建设和创作成
果获得丰收,散文作家在探索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上,普遍重视借鉴我
国古代散文和五四以来散文小品的艺术经验,注重诗意的捕捉、情感的抒发和语
言的锤炼。
   ② 报告文学的涌动:在主题方面,主要集中在对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英雄
们的热情讴歌;歌颂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本色和中朝人民的深厚情意;报告社会主
义建设的喜人成绩;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不良现象等。
   ③ 杂文的沉浮:本时期杂文主要包括 :歌颂新中国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
针对人们思想问题或论说革命道理的“思想杂谈”;对官僚主义、保守主义、教
条主义等错误思想和不良作风进行针砭和讽刺;针对现实发表议论,将思想性、
知识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的知识小品等。
   ④ 史传文学的生长: 50 年代前期,侧重于记写英雄人物;1956 至 1965
年,史传文学逐渐地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写作活动,形成了持续的创作繁荣;
1958 年,在群众文艺运动中兴起了文艺性“三史”( 公社史、工厂史、部队史)
的写作,记写劳动人民的血泪史、斗争史、翻身史和幸福史;进入 60 年代,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组织多方面人士撰写回忆录和自传,回
忆了从晚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约半个世纪里发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
教育等领域里的历史事件。


             第二节 杨朔、秦牧、刘白羽散文


  一、杨朔的散文创作
  杨朔(1913~1968),山东蓬莱县人。抗美援朝时期,杨朔亲自奔赴朝鲜战
场体验生活,创作了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生活的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和
通讯报告集《鸭绿江南北》《万古青春》
            、    。在散文创作上,杨朔因力主“以诗为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文”而影响一时。有散文集《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等
                  、   、      、
问世。从《香山红叶》开始,他由通讯特写走向抒情散文,
                         《荔枝蜜》《雪浪花》
                              、    、
《茶花赋》等皆为他这种“诗意散文”的代表。
  杨朔的“诗意散文”,除了具有鲜明的“诗化”特征外,由于杨朔长期以来
写惯了小说和通讯,因而又打上了浓厚的“小说化”和“通讯化”的烙印。
  杨朔的散文在艺术表现上是有“模式”的。即开头设悬念;中间善“转弯”
                                  ;
卒章显其“志”。在当时思想僵化、艺术粗糙、态度生硬、语言板滞的严峻创作
氛围下,杨朔重视艺术,讲究语言,追求散文的审美品格,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但在今天看来,“诗+小说+通讯”不等于散文。杨朔的散文模式在今天,越发显
得不合时宜了。
 《茶花赋》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能较为典型地体现出杨朔散文的一般特点:开
                               (1)茶
篇破题,结尾点睛,首尾遥相呼应,用诗的语言来托物寄情,凸显主题。
花象征着祖国的美好生活以及创造美的普通劳动者,通过对茶花的赞美,歌颂美
的生活以及创造美的普通劳动者。
              (2)散文布局精雕细琢,工于构造意境:散文
的中心是写茶花之艳,但作者却从梅花、玉兰、迎春花写起,以诸花烘托茶花。
然而写茶花并不是作者的目的,透过茶花,作者又进一步刻画了茶匠普之仁。
                                 “普
之仁”,即“普通之人”,这个人物的设置,使作者所歌咏的“花”与“祖国”两
个概念联系起来,从而将茶花的象征性意蕴展示出来。 《茶花赋》以“口语”
                       (3)
为底色,并糅入典丽雅致的书面词语,从而形成了言微旨远、耐人寻味的语言风
格。
 (4)这篇作品集中体现了杨朔作品在构思上存在着的固定模式,虽然过于追
求散文结构上的精致,有时反而失之雕琢,但他的散文总是那样热切地追求美、
构造美并且热情地歌颂美,总是那样执著地去寻求文字的诗情画意,所以受到许
多散文爱好者的欢迎。
  杨朔的散文创作尽管不能摆脱十七年散文那种歌颂性的表现模式,但他有很
明确的创作理念和艺术主张。具体来说,杨朔的散文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在散文的主题设置上,杨朔把表现“自我”置换成了表现“普通劳动
者”开创了一种当代散文的“自我置换”模式。杨朔的散文努力追寻时代的足迹,
表现社会主义建设与斗争的火热的生活:一方面注重在新旧的对比中描写新生
活、新时代的绚丽色彩,歌颂党的伟大英明;另一方面,注重描写普通劳动者建
设社会主义祖国建设事业的执著精神与高尚情操。如《茶花赋》《荔枝蜜》《雪
                            、    、
浪花》等。
  第二,讲究艺术构思的巧妙。他十分注意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来创造散文意境,
善于从平凡景物中选择形象,寄寓深邃的情思,使作品的思想得到寓大于小,寓
远于近的艺术表现。如《荔枝蜜》,作者的意图就在对蜜蜂的描写中自然流露出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来,思想与形象水乳般地交融在一起。
  第三,善于营造“诗的意境”。他的散文多用诗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借
景抒情,特别重视学习和借鉴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将古典诗词的一些表现手法
创造性地运用到散文创作中。 《雪浪花》
             如     的结尾部分描写了老泰山退场的画面,
既描绘了辉照西天的一抹晚霞,又故意渲染了老泰山带几分孩子的天真、摘野菊
花插到车上的细节,使文章的主题显得含蓄悠远、诗意隽永。
  第四,讲究艺术结构。他一般采用曲径通幽、“卒章显志”的园林式结构,
于云遮雾障中间峰回路转,变化多端,引人入胜。运用疏密有序、张持有度的艺
术辩证法,特别注意开头和结尾的构思。
                 《雪浪花》《荔枝蜜》《香山红叶》等
                     、    、
都是结构精巧的代表性篇章。
  最后,杨朔散文用语精练晓畅,勾画人物简洁生动,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


  二、秦牧的散文创作
  秦牧(1919~1993),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中国现当代著名的散文家。
抗战胜利后开始从事小说、杂文等的创作,尤以散文成就最高。他的散文创作题
材范畴广泛,表现手法丰富多样,较好地把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
散文集《星下集》《贝壳集》《花城》《潮汐和船》《长河浪花集》等,在散文
        、    、   、     、
创作上享有盛誉,与杨朔并称为“北杨南秦”。
  秦牧的散文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首先,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是秦牧散文的基本特色。秦牧是由杂文走向抒
情散文的,杂文重知识、善说理的倾向一直伴随着他,他的散文被读者称作知识
的“花城”
    ,叙述着为人鲜知的掌故趣谈、轶闻传说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人物
风貌。《社稷坛抒情》充分体现了秦牧的散文知识渊博、想象丰富,知识性与趣
味性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作者将爱国激情,融合于思古幽情之中,抒发了对祖
国大地和生活奋斗在这片土地上的劳动者以及他们所创造的灿烂文化的衷心赞
颂,并进而对祖国的未来流露出一种真挚的祝福。
  其次,秦牧的散文“形散”而“神聚”,诸多材料处处紧扣“中心”,杂而不
乱,真正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
             《社稷坛抒情》在结构上独具特色,大开大阖,
形散而神不散。
  第三,秦牧的散文语言流利酣畅、凝练生动,妙语如珠间流露出浓厚的情趣
性,运用抑扬顿挫的音节和一连串的排比构成了声情并茂的语言气势,采用“林
中散步”和“灯下谈心”的行文作风,营造出亲切的氛围。
  秦牧提出的散文题材与表现形式多样化、知识化、艺术化等创作主张,在理
论和创作上给当代散文界吹来一股清新活泼的气息。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三、刘白羽等人的散文创作
  刘白羽(1916~)
           ,北京人,部队作家,与杨朔、秦牧共称为“当代散文三
大家”。
  刘白羽的散文创作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1)1936~1958 年是刘白羽散文创作的早期阶段,以通讯、速写成就最高,
代表作有《关于长城的回忆》《从黄昏到夜晚》《横断中原》《游击中间》《环
             、       、     、     、
行东北》和《延安生活》等。刘白羽的散文是从“急凭战火草捷报,静听鼓角下
敌营”的“战地通讯”的硝烟中蜕变而来的,
                   《万炮震金门》《火光照红海洋》
                          、
等篇章已初步显出了其精于构思、擅长抒情的创作特色。
  (2)1959 年《日出》的发表标志着他由“战地通讯”向“抒情散文”的根
本性转变的最终实现,
         《芳草集》《海天集》《秋阳集》等的先后问世,表明了
              、    、
他对散文创作的不懈追求。
  刘白羽在创作上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
  首先,他注重题材的选择,热衷于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擅长景物的描写,
并在这种情境中自然地抒发自己的诗情。
  其次,作为一名部队作家,刘白羽散文的政治色彩比其他作家更为浓厚强烈,
他自觉坦率地忠实反映社会主义变革的社会风貌,讴歌伟大的时代精神。雄浑、
豪放,是刘白羽散文的基本特征。
  再次,刘白羽强调作者以“全部心灵”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斗争中去,
强调与时代紧密结合,使其成为“战斗生活的号角”“壮丽生活的赞歌”
                       、       。
  第四,在语言上,刘白羽主张用“壮美”的文风配合“壮美”的时代精神,
因而他的散文文笔粗犷雄健、语言华美明快、善用铺排的句式来造成磅礴的气势,
长于以绚丽的词汇来显示文采的焕发,留下了一个特定时代的鲜明印记。
  他的散文篇章《日出》《长江三日》等都鲜明地体现了以上特点。
            、
  吴伯箫(1906~1982),山东莱芜人,当代教育家、散文家。出版有散文集
《烟尘集》、
     《出发集》、
          《北极星》 他的散文中写得最好的是一组延安生活
               等。                “回
忆”之作,如《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歌声》四篇作品就分
             、     、     、
别从衣、食、住和精神生活方面对延安生活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和回忆。
  吴伯箫善于运用“轮辐向心”的写法,即抱定中心,方方面面,一一写来,
直至将文章写“全”、写“严”、写“圆”,面面俱到,滴水不漏。这就将传统的
“状物”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当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曹靖华(1897~1987),河南卢氏人,当代著名翻译家、散文家。出版有散
文集《花》《春城飞花》《飞花集》等。其中,
     、     、        《忆当年,穿着细事切莫等闲看》、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三五年是多久》《小米的回忆》等是曹靖华散文的名篇。
        、
  曹靖华是翻译大家,中文、外语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对文字十分讲究,是一
位严谨的“文体家”。他的散文在篇章布局上的复沓、回环,造句时的骈散结合,
语言上的抑扬顿挫、琅琅上口等,都是他有意识的艺术追求。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Upsr科学考前复习b组作答技巧
Upsr科学考前复习b组作答技巧Upsr科学考前复习b组作答技巧
Upsr科学考前复习b组作答技巧ssy801
 
Kemahiran 5 : KV+KV (Makanan)
Kemahiran 5 : KV+KV (Makanan)Kemahiran 5 : KV+KV (Makanan)
Kemahiran 5 : KV+KV (Makanan)Annur Hayfa
 
Cara – cara memupuk minat membaca dalam kalangan pelajar
Cara – cara memupuk minat membaca dalam kalangan pelajarCara – cara memupuk minat membaca dalam kalangan pelajar
Cara – cara memupuk minat membaca dalam kalangan pelajarcyberns_
 
KESATUAN TINGKATAN 1 PSV (KSSM)
KESATUAN TINGKATAN 1 PSV (KSSM)KESATUAN TINGKATAN 1 PSV (KSSM)
KESATUAN TINGKATAN 1 PSV (KSSM)NURFITRAH ZAINAL
 
Suku Kata KVKVK
Suku Kata KVKVKSuku Kata KVKVK
Suku Kata KVKVKyeng1212
 
Contoh karangan
Contoh karanganContoh karangan
Contoh karanganNur Afifa
 
Kata kerja _ada_bc_(jawapan)
Kata kerja _ada_bc_(jawapan)Kata kerja _ada_bc_(jawapan)
Kata kerja _ada_bc_(jawapan)Kathleen Ong
 
Perbandingan Seni Oriental & Seni Barat
Perbandingan Seni Oriental & Seni BaratPerbandingan Seni Oriental & Seni Barat
Perbandingan Seni Oriental & Seni BaratIzzat Hakim
 
Bacaan mudah bergambar
Bacaan mudah bergambarBacaan mudah bergambar
Bacaan mudah bergambarFarhan Yusoff
 

What's hot (20)

Upsr科学考前复习b组作答技巧
Upsr科学考前复习b组作答技巧Upsr科学考前复习b组作答技巧
Upsr科学考前复习b组作答技巧
 
Kemahiran 5 : KV+KV (Makanan)
Kemahiran 5 : KV+KV (Makanan)Kemahiran 5 : KV+KV (Makanan)
Kemahiran 5 : KV+KV (Makanan)
 
Cetakan tingkatan 4 dan 5
Cetakan tingkatan 4 dan 5Cetakan tingkatan 4 dan 5
Cetakan tingkatan 4 dan 5
 
Tembikar
TembikarTembikar
Tembikar
 
Bina Ayat UPSR
Bina Ayat UPSRBina Ayat UPSR
Bina Ayat UPSR
 
Cara – cara memupuk minat membaca dalam kalangan pelajar
Cara – cara memupuk minat membaca dalam kalangan pelajarCara – cara memupuk minat membaca dalam kalangan pelajar
Cara – cara memupuk minat membaca dalam kalangan pelajar
 
KESATUAN TINGKATAN 1 PSV (KSSM)
KESATUAN TINGKATAN 1 PSV (KSSM)KESATUAN TINGKATAN 1 PSV (KSSM)
KESATUAN TINGKATAN 1 PSV (KSSM)
 
Dunia tema
Dunia temaDunia tema
Dunia tema
 
Suku Kata KVKVK
Suku Kata KVKVKSuku Kata KVKVK
Suku Kata KVKVK
 
Contoh karangan
Contoh karanganContoh karangan
Contoh karangan
 
Kata kerja _ada_bc_(jawapan)
Kata kerja _ada_bc_(jawapan)Kata kerja _ada_bc_(jawapan)
Kata kerja _ada_bc_(jawapan)
 
Sajak
Sajak Sajak
Sajak
 
Perbandingan Seni Oriental & Seni Barat
Perbandingan Seni Oriental & Seni BaratPerbandingan Seni Oriental & Seni Barat
Perbandingan Seni Oriental & Seni Barat
 
Bacaan mudah bergambar
Bacaan mudah bergambarBacaan mudah bergambar
Bacaan mudah bergambar
 
Peribahasa
PeribahasaPeribahasa
Peribahasa
 
Kata kerja
Kata kerjaKata kerja
Kata kerja
 
Akhbar Pembuka Minda.pdf
Akhbar Pembuka Minda.pdfAkhbar Pembuka Minda.pdf
Akhbar Pembuka Minda.pdf
 
Gambar kosa kata
Gambar kosa kataGambar kosa kata
Gambar kosa kata
 
Kata kerja
Kata kerjaKata kerja
Kata kerja
 
Buku bina ayat
Buku bina ayat  Buku bina ayat
Buku bina ayat
 

Viewers also liked

2009年文学类图书市场分析 中国图书市场专题分析
2009年文学类图书市场分析   中国图书市场专题分析2009年文学类图书市场分析   中国图书市场专题分析
2009年文学类图书市场分析 中国图书市场专题分析sugeladi
 
《读者文摘》调查显示国人最信赖消防员最不信任房屋经纪
《读者文摘》调查显示国人最信赖消防员最不信任房屋经纪《读者文摘》调查显示国人最信赖消防员最不信任房屋经纪
《读者文摘》调查显示国人最信赖消防员最不信任房屋经纪sugeladi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玉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玉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玉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玉米sugeladi
 
2009 年本科招生专业简介undergraduate programs guide
2009 年本科招生专业简介undergraduate programs guide2009 年本科招生专业简介undergraduate programs guide
2009 年本科招生专业简介undergraduate programs guidesugeladi
 
从书面范式到口头范式 论民间文艺学的范式转换与学科独立
从书面范式到口头范式  论民间文艺学的范式转换与学科独立从书面范式到口头范式  论民间文艺学的范式转换与学科独立
从书面范式到口头范式 论民间文艺学的范式转换与学科独立sugeladi
 
D 63 在5305-2 上_63.p65
D  63 在5305-2 上_63.p65D  63 在5305-2 上_63.p65
D 63 在5305-2 上_63.p65sugeladi
 
“选本”之中的读者眼光
“选本”之中的读者眼光“选本”之中的读者眼光
“选本”之中的读者眼光sugeladi
 
Http _www.njzikao.com
Http  _www.njzikao.comHttp  _www.njzikao.com
Http _www.njzikao.comsugeladi
 
当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思考
当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思考当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思考
当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思考sugeladi
 

Viewers also liked (10)

2009年文学类图书市场分析 中国图书市场专题分析
2009年文学类图书市场分析   中国图书市场专题分析2009年文学类图书市场分析   中国图书市场专题分析
2009年文学类图书市场分析 中国图书市场专题分析
 
《读者文摘》调查显示国人最信赖消防员最不信任房屋经纪
《读者文摘》调查显示国人最信赖消防员最不信任房屋经纪《读者文摘》调查显示国人最信赖消防员最不信任房屋经纪
《读者文摘》调查显示国人最信赖消防员最不信任房屋经纪
 
风俗
风俗风俗
风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玉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玉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玉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玉米
 
2009 年本科招生专业简介undergraduate programs guide
2009 年本科招生专业简介undergraduate programs guide2009 年本科招生专业简介undergraduate programs guide
2009 年本科招生专业简介undergraduate programs guide
 
从书面范式到口头范式 论民间文艺学的范式转换与学科独立
从书面范式到口头范式  论民间文艺学的范式转换与学科独立从书面范式到口头范式  论民间文艺学的范式转换与学科独立
从书面范式到口头范式 论民间文艺学的范式转换与学科独立
 
D 63 在5305-2 上_63.p65
D  63 在5305-2 上_63.p65D  63 在5305-2 上_63.p65
D 63 在5305-2 上_63.p65
 
“选本”之中的读者眼光
“选本”之中的读者眼光“选本”之中的读者眼光
“选本”之中的读者眼光
 
Http _www.njzikao.com
Http  _www.njzikao.comHttp  _www.njzikao.com
Http _www.njzikao.com
 
当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思考
当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思考当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思考
当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思考
 

Similar to 第四章十七年散文

成青73期個人頁面
成青73期個人頁面成青73期個人頁面
成青73期個人頁面neymasem
 
成青73期個人頁面
成青73期個人頁面成青73期個人頁面
成青73期個人頁面neymasem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sugeladi
 
沉鬱頓挫:臺靜農書藝境界
沉鬱頓挫:臺靜農書藝境界沉鬱頓挫:臺靜農書藝境界
沉鬱頓挫:臺靜農書藝境界TAAZE 讀冊生活
 
艺术的退位与复位
艺术的退位与复位艺术的退位与复位
艺术的退位与复位sugeladi
 
审美形式 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
审美形式  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审美形式  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
审美形式 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sugeladi
 
與謝民師推官書論析
與謝民師推官書論析與謝民師推官書論析
與謝民師推官書論析lofen
 
嚴謹的遊戲: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詩論析
嚴謹的遊戲: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詩論析嚴謹的遊戲: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詩論析
嚴謹的遊戲: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詩論析lofen
 
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
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
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sugeladi
 
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
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
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sugeladi
 
那个年代那些文人
那个年代那些文人那个年代那些文人
那个年代那些文人sugeladi
 
对鲁迅中国小说史学的批判性研究
对鲁迅中国小说史学的批判性研究对鲁迅中国小说史学的批判性研究
对鲁迅中国小说史学的批判性研究sugeladi
 
承继、变异和消沉
承继、变异和消沉承继、变异和消沉
承继、变异和消沉sugeladi
 
关于鲁迅与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的问题Shisheng)
关于鲁迅与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的问题Shisheng)关于鲁迅与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的问题Shisheng)
关于鲁迅与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的问题Shisheng)sugeladi
 
宫体诗男性作者视角探微
宫体诗男性作者视角探微宫体诗男性作者视角探微
宫体诗男性作者视角探微sugeladi
 
新书快递
新书快递新书快递
新书快递sugeladi
 
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
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
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lofen
 

Similar to 第四章十七年散文 (20)

成青73期個人頁面
成青73期個人頁面成青73期個人頁面
成青73期個人頁面
 
成青73期個人頁面
成青73期個人頁面成青73期個人頁面
成青73期個人頁面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
 
沉鬱頓挫:臺靜農書藝境界
沉鬱頓挫:臺靜農書藝境界沉鬱頓挫:臺靜農書藝境界
沉鬱頓挫:臺靜農書藝境界
 
艺术的退位与复位
艺术的退位与复位艺术的退位与复位
艺术的退位与复位
 
审美形式 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
审美形式  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审美形式  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
审美形式 文学研究的独特视角
 
與謝民師推官書論析
與謝民師推官書論析與謝民師推官書論析
與謝民師推官書論析
 
嚴謹的遊戲: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詩論析
嚴謹的遊戲: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詩論析嚴謹的遊戲: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詩論析
嚴謹的遊戲:王安石〈胡笳十八拍〉詩論析
 
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
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
宋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综述
 
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
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
对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开拓——谈中国多民族俗文学对文体的影响
 
那个年代那些文人
那个年代那些文人那个年代那些文人
那个年代那些文人
 
对鲁迅中国小说史学的批判性研究
对鲁迅中国小说史学的批判性研究对鲁迅中国小说史学的批判性研究
对鲁迅中国小说史学的批判性研究
 
概述
概述概述
概述
 
承继、变异和消沉
承继、变异和消沉承继、变异和消沉
承继、变异和消沉
 
关于鲁迅与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的问题Shisheng)
关于鲁迅与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的问题Shisheng)关于鲁迅与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的问题Shisheng)
关于鲁迅与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的问题Shisheng)
 
宫体诗男性作者视角探微
宫体诗男性作者视角探微宫体诗男性作者视角探微
宫体诗男性作者视角探微
 
新书快递
新书快递新书快递
新书快递
 
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
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
宮素然明妃出塞圖With pictures
 
台灣文學學報第19期
台灣文學學報第19期台灣文學學報第19期
台灣文學學報第19期
 
宋詞
宋詞宋詞
宋詞
 

More from sugeladi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sugeladi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sugeladi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sugeladi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sugeladi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sugeladi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sugeladi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sugeladi
 
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sugeladi
 
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sugeladi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sugeladi
 
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计划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计划sugeladi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sugeladi
 
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sugeladi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sugeladi
 

More from sugeladi (20)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计划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第四章十七年散文

  • 1. zycnzj.com/ www.zycnzj.com 第四章 十七年散文 一、教学目的: 本章着重讲授十七年散文创作发展情况,对散文创作经历的曲折的发展过程 进行简要总结,对一些重要作家的散文作品加以介绍,重点理解杨朔、秦牧、刘 白羽散文创作成就,他们各自的思想艺术特色,并能结合文学史发展实际,对他 们创作中存在的局限做出客观评价。 二、教学方法: 1、以面授为主。 2、使用多媒体课件。 三、本章重点: 1、结合特定的时代、社会背景,了解本时期散文创作的发展状况。 2、对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创作取得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做出客观公正 的评价,既要以今天的眼光了解他们的局限,更要理解他们在当时的时代条 件下对当代散文创作做出的重大贡献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四、本章的难点: 对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创作取得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做出客观公正的评 价,既要以今天的眼光了解他们的局限,更要理解他们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对当 代散文创作做出的重大贡献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五、主要内容: 第一节、十七年散文概述 一、 本时期重要代表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 碧野《天山景物记》 、叶圣陶《游了三个湖》、茅盾《斯德哥尔摩杂记》、峻 、何为《第二次考试》 巴金 《生活在英雄们中间》 冰心 《樱 青《欧行书简》 、 、 花赞》 吴伯箫 ; 《菜园小记》 曹靖华《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 魏巍《谁 、 ; 是最可爱的人》 、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 、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王石等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黄宗英 、 《小丫扛大旗》 穆青等 、 《县委书记的榜样—— 焦裕禄》;唐弢《“言论老生”》 、巴人《况钟的笔》 邓拓《燕山夜话》 ;吴 、 运铎《把一切献给党》、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在烈火中永生》、陶承《我的 一家》、陈昌奉《跟随毛主席长征》、杨植霖《王若飞在狱中》 丰子恺的《缘缘 ; 堂续笔》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 从 50 年代开始,通讯报告有了很大的发展,散文小品 ( 或抒情散文 ) 的地位 却受到很大削弱,因为那是一个个体的经验、情感的表达受到抑制的时代。不过,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2.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也存在着 “ 复兴 ” 散文小品的要求,和在某个时间实现这种要求的有限的努 力。 在 50 年代中期实行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方针的短暂时间里,由于 文学写作题材、风格等的限制有所减弱,对作家个体精神和创造力的束缚有所放 松,因而,在 1956 年和次年的一段时间,散文出现了最初的 “ 复兴 ” 现 象。由中国作协的 1956 年度作品选本,散文不再与特写同处,而将 “ 散文小 品 ” 与 “ 特写 ” 分开。这一年的《散文小品选 ? 前言》 ( 注:人民文学 出版社 1957 年 6 月版,前言作者林淡秋。 ) 指出, “ 这本选集反映了 1956 年我国文艺界的一个好现象:短小的散文小品多起来了 ” ,而 “ 在全国解放 后的几年间,这类短文却不多见 ” 。能显示这个时期散文 “ 复兴 ” 迹象的, 有老舍的《养花》,丰子恺的《南颖访问记》、《庐山面目》,钦文的《鉴湖风 景如画》,方令孺的《在山阴道上》,姚雪垠的《惠泉吃茶记》,叶圣陶的《游 了三个湖》,万全的《搪瓷茶缸》,徐开垒的《竞赛》,秦牧的《社稷坛抒情》, 杨朔的《香山红叶》,魏巍的《我的老师》,端木蕻良的《传说》,川岛的《记 重印游仙窟》等。这些作品,表现了作家回到个人性情、体验上来的努力,并探 索着个性化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不过,由于 “ 百花时代 ” 在时间上的短暂, 而文学界当时的中心问题显然是在另一处,因此,散文的问题并未在理论上面引 起探讨,而许多作家 ( 尤其是 “ 五四 ” 以来有成就的散文作家 ) 也不可能 将他们的努力持续下去。到了 1957 年下半年, “ 复兴 ” 的进程便遭遇严重 挫折。在 1958 年, “ 散文、特写、报告文学是文学战线上的尖兵,是时代的 感应神经,战斗的号角 ” 的观点,得到重申和强调,散文作家被告知要 “ 立 刻投入到生活的洪流中去 ” ,把千万劳动者的 “ 丰功伟绩、模范事例用最快 的速度变为全国人民共同的财富,成为鼓舞生活前进的推动力量 ”( 注:马铁 丁《 1958 散文特写选 ? 序言》,作家出版社 1959 年版。 ) 。 另一次 “ 复兴 ” 散文的要求,发生在 60 年代初期。当时文学界进行的 “ 调整 ” ,其中心点是改善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在题材、风格上提倡有限度 的多样化。作为更直接展现作家的性情和文体意识的散文,在这一时期受到重视。 1961 年 1 月起,《人民日报》在第 8 版开辟了 “ 笔谈散文 ” 的专栏,发 表了老舍的《散文重要》 (1 月 28 日 ) 和李健吾的《竹简精神》(1 月 30 日 ) 等文章。《文艺报》也发出重视散文创作言论。接着,上述报刊和《文汇报》、 《光明日报》、《羊城晚报》等多种报刊,刊发了提倡、议论散文创作的文章。 冰心、吴伯箫、凤子、秦牧、徐迟、黄秋耘、郭预衡、川岛、萧云儒等,都对此 发表了意见。 ( 注:百花文艺出版社将这一时期讨论散文的部分文章汇集为《笔 谈散文》,于 1962 年出版。 ) 由于文学界的重视,也由于创作取得的收获,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3.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以至于 1961 年被有的人称为 “ 散文年 ” 。 在这两年左右的时间里,散文的成绩首先表现为, “ 散文作家 ” 成为实 体性的概念。散文写作不是一些作家偶涉的样式,而形成了以此为 “ 专业 ” 的作家群。 50 年代初主要写小说、通讯的杨朔,在 50 年代中期开始,转向了 散文写作。刘白羽也从小说、通讯,转而对散文的侧重。袁鹰、魏钢焰从写诗转 到写散文。当时被称为 “ 散文作家 ” 的还有秦牧、碧野、菡子、柯蓝、郭风、 何为、陈残云、林遐、杨石等。老作家如巴金、冰心、吴伯箫、曹靖华,以及吴 晗、邓拓、翦伯赞等学者,也都在这一领域有所贡献。在这个时期,报刊发表了 一批体现当时创作水准的作品 ( 注:《人民文学》 1961 年第 3 期刊发了魏钢 焰的《船夫曲》、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杨朔的《茶花赋》,第 4 期刊发吴 伯箫的《记一辆纺车》和秦牧的《年宵花市》,第 6 期刊发冰心的《樱花赞》、 丰子恺的《上天都》 这一年的 等。 《人民日报》刊发的重要散文有曹靖华的《花》、 《好似春燕第一枝》,刘白羽的《红玛瑙》,杨朔的《荔枝蜜》等。甚至中共中 央理论刊物《红旗》,在这期间也发表散文等文学创作,杨朔的《雪浪花》即刊 于该刊的第 20 期上。 ) 。一批有影响的散文集也在此时出版, 《花城》 ( 秦 如 牧 ) 、《东风第一枝》 ( 杨朔 ) 、《红玛瑙集》 ( 刘白羽 ) 、《花》 ( 曹 靖华 ) 、 《樱花赞》 ( 冰心 ) 、 《北极星》 ( 吴伯箫 ) 、 《风帆》 ( 袁鹰 ) 、 《初晴集》 ( 菡子 ) 、《珠江岸边》 ( 陈残云 ) ,和中国作协的 1959-1961 《 散文特写选》 ( 周立波编选并作序 ) 、由川岛主编的散文选集《雪浪花》等。 这个时期的散文写作,取材有了拓展。 “ 举凡国际国内大事、社会家庭细故、 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 的凄惶、今朝的欢快,都可以移于纸上,贡献读者 ”( 注:周立波《 1959-1961 散文特写选 ? 序》,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版。 )—— 这一申明虽说不可能 完全实现,却也表明一个较有利于散文生长的环境的存在。 这一时期散文作家试图建立艺术个性的努力中,普遍重视从我国古典散文和 “ 五四 ” 以来散文小品的艺术经验取得借鉴。在 “ 五四 ” 新文学的诸种 样式中,散文受西方文学影响相对较少,而与我国的古代文学传统,保持着更密 切的联系。唐宋散文,尤其是明清的散文小品,对现代散文体式的建立,起到重 要的作用。巴金、冰心、杨朔、曹靖华等,都在这期间谈到古典诗词和散文对他 们的创作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即使是刘白羽这样的作家这个时期的创作,也可以 清楚看到这种借鉴的痕迹。请求情景交融,注重 “ 意境 ” 的营造,谋篇布局 上的曲折有致,对语言在传神达意的表现力的锤炼,是这种借鉴的相当一致的方 向。 但是,这个时期散文创作的发展空间其实也相当有限,尽管作家的个人经历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4. zycnzj.com/ www.zycnzj.com 和体验进入写作的可能性有了增加。情感、观念,难以有超越意识形态规范的可 能,事实上也存在着某几种固定的格式。艺术方法的选择和借鉴也受到很大限制。 散文在这一时期普遍的 “ 诗化 ” 追求,和对技巧的经营,虽说是散文艺术质 量提高的表现,但也是以艺术的精致化来弥补创造空间的欠缺。 (摘自洪子诚 《中国当代文学史》) 二、十七年散文发展概述 ① 抒情散文的两次高潮:第一次发生在 1956 年和次年的一段时间里,表 现了作家要回到个人性情、体验上的努力,并探索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 第二次发生在 1961 年,并延续至 1962 年上半年。由于散文的理论建设和创作成 果获得丰收,散文作家在探索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上,普遍重视借鉴我 国古代散文和五四以来散文小品的艺术经验,注重诗意的捕捉、情感的抒发和语 言的锤炼。 ② 报告文学的涌动:在主题方面,主要集中在对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英雄 们的热情讴歌;歌颂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本色和中朝人民的深厚情意;报告社会主 义建设的喜人成绩;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不良现象等。 ③ 杂文的沉浮:本时期杂文主要包括 :歌颂新中国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 针对人们思想问题或论说革命道理的“思想杂谈”;对官僚主义、保守主义、教 条主义等错误思想和不良作风进行针砭和讽刺;针对现实发表议论,将思想性、 知识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的知识小品等。 ④ 史传文学的生长: 50 年代前期,侧重于记写英雄人物;1956 至 1965 年,史传文学逐渐地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写作活动,形成了持续的创作繁荣; 1958 年,在群众文艺运动中兴起了文艺性“三史”( 公社史、工厂史、部队史) 的写作,记写劳动人民的血泪史、斗争史、翻身史和幸福史;进入 60 年代,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组织多方面人士撰写回忆录和自传,回 忆了从晚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约半个世纪里发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 教育等领域里的历史事件。 第二节 杨朔、秦牧、刘白羽散文   一、杨朔的散文创作   杨朔(1913~1968),山东蓬莱县人。抗美援朝时期,杨朔亲自奔赴朝鲜战 场体验生活,创作了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生活的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和 通讯报告集《鸭绿江南北》《万古青春》 、 。在散文创作上,杨朔因力主“以诗为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5. zycnzj.com/ www.zycnzj.com 文”而影响一时。有散文集《亚洲日出》《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等 、 、 、 问世。从《香山红叶》开始,他由通讯特写走向抒情散文, 《荔枝蜜》《雪浪花》 、 、 《茶花赋》等皆为他这种“诗意散文”的代表。 杨朔的“诗意散文”,除了具有鲜明的“诗化”特征外,由于杨朔长期以来 写惯了小说和通讯,因而又打上了浓厚的“小说化”和“通讯化”的烙印。 杨朔的散文在艺术表现上是有“模式”的。即开头设悬念;中间善“转弯” ; 卒章显其“志”。在当时思想僵化、艺术粗糙、态度生硬、语言板滞的严峻创作 氛围下,杨朔重视艺术,讲究语言,追求散文的审美品格,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但在今天看来,“诗+小说+通讯”不等于散文。杨朔的散文模式在今天,越发显 得不合时宜了。 《茶花赋》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能较为典型地体现出杨朔散文的一般特点:开 (1)茶 篇破题,结尾点睛,首尾遥相呼应,用诗的语言来托物寄情,凸显主题。 花象征着祖国的美好生活以及创造美的普通劳动者,通过对茶花的赞美,歌颂美 的生活以及创造美的普通劳动者。 (2)散文布局精雕细琢,工于构造意境:散文 的中心是写茶花之艳,但作者却从梅花、玉兰、迎春花写起,以诸花烘托茶花。 然而写茶花并不是作者的目的,透过茶花,作者又进一步刻画了茶匠普之仁。 “普 之仁”,即“普通之人”,这个人物的设置,使作者所歌咏的“花”与“祖国”两 个概念联系起来,从而将茶花的象征性意蕴展示出来。 《茶花赋》以“口语” (3) 为底色,并糅入典丽雅致的书面词语,从而形成了言微旨远、耐人寻味的语言风 格。 (4)这篇作品集中体现了杨朔作品在构思上存在着的固定模式,虽然过于追 求散文结构上的精致,有时反而失之雕琢,但他的散文总是那样热切地追求美、 构造美并且热情地歌颂美,总是那样执著地去寻求文字的诗情画意,所以受到许 多散文爱好者的欢迎。 杨朔的散文创作尽管不能摆脱十七年散文那种歌颂性的表现模式,但他有很 明确的创作理念和艺术主张。具体来说,杨朔的散文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在散文的主题设置上,杨朔把表现“自我”置换成了表现“普通劳动 者”开创了一种当代散文的“自我置换”模式。杨朔的散文努力追寻时代的足迹, 表现社会主义建设与斗争的火热的生活:一方面注重在新旧的对比中描写新生 活、新时代的绚丽色彩,歌颂党的伟大英明;另一方面,注重描写普通劳动者建 设社会主义祖国建设事业的执著精神与高尚情操。如《茶花赋》《荔枝蜜》《雪 、 、 浪花》等。 第二,讲究艺术构思的巧妙。他十分注意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来创造散文意境, 善于从平凡景物中选择形象,寄寓深邃的情思,使作品的思想得到寓大于小,寓 远于近的艺术表现。如《荔枝蜜》,作者的意图就在对蜜蜂的描写中自然流露出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6. zycnzj.com/ www.zycnzj.com 来,思想与形象水乳般地交融在一起。 第三,善于营造“诗的意境”。他的散文多用诗的比兴手法,托物言志、借 景抒情,特别重视学习和借鉴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将古典诗词的一些表现手法 创造性地运用到散文创作中。 《雪浪花》 如 的结尾部分描写了老泰山退场的画面, 既描绘了辉照西天的一抹晚霞,又故意渲染了老泰山带几分孩子的天真、摘野菊 花插到车上的细节,使文章的主题显得含蓄悠远、诗意隽永。 第四,讲究艺术结构。他一般采用曲径通幽、“卒章显志”的园林式结构, 于云遮雾障中间峰回路转,变化多端,引人入胜。运用疏密有序、张持有度的艺 术辩证法,特别注意开头和结尾的构思。 《雪浪花》《荔枝蜜》《香山红叶》等 、 、 都是结构精巧的代表性篇章。 最后,杨朔散文用语精练晓畅,勾画人物简洁生动,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   二、秦牧的散文创作   秦牧(1919~1993),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中国现当代著名的散文家。 抗战胜利后开始从事小说、杂文等的创作,尤以散文成就最高。他的散文创作题 材范畴广泛,表现手法丰富多样,较好地把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 散文集《星下集》《贝壳集》《花城》《潮汐和船》《长河浪花集》等,在散文 、 、 、 、 创作上享有盛誉,与杨朔并称为“北杨南秦”。 秦牧的散文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首先,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是秦牧散文的基本特色。秦牧是由杂文走向抒 情散文的,杂文重知识、善说理的倾向一直伴随着他,他的散文被读者称作知识 的“花城” ,叙述着为人鲜知的掌故趣谈、轶闻传说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人物 风貌。《社稷坛抒情》充分体现了秦牧的散文知识渊博、想象丰富,知识性与趣 味性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作者将爱国激情,融合于思古幽情之中,抒发了对祖 国大地和生活奋斗在这片土地上的劳动者以及他们所创造的灿烂文化的衷心赞 颂,并进而对祖国的未来流露出一种真挚的祝福。 其次,秦牧的散文“形散”而“神聚”,诸多材料处处紧扣“中心”,杂而不 乱,真正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 《社稷坛抒情》在结构上独具特色,大开大阖, 形散而神不散。 第三,秦牧的散文语言流利酣畅、凝练生动,妙语如珠间流露出浓厚的情趣 性,运用抑扬顿挫的音节和一连串的排比构成了声情并茂的语言气势,采用“林 中散步”和“灯下谈心”的行文作风,营造出亲切的氛围。 秦牧提出的散文题材与表现形式多样化、知识化、艺术化等创作主张,在理 论和创作上给当代散文界吹来一股清新活泼的气息。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7.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三、刘白羽等人的散文创作   刘白羽(1916~) ,北京人,部队作家,与杨朔、秦牧共称为“当代散文三 大家”。 刘白羽的散文创作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1)1936~1958 年是刘白羽散文创作的早期阶段,以通讯、速写成就最高, 代表作有《关于长城的回忆》《从黄昏到夜晚》《横断中原》《游击中间》《环 、 、 、 、 行东北》和《延安生活》等。刘白羽的散文是从“急凭战火草捷报,静听鼓角下 敌营”的“战地通讯”的硝烟中蜕变而来的, 《万炮震金门》《火光照红海洋》 、 等篇章已初步显出了其精于构思、擅长抒情的创作特色。 (2)1959 年《日出》的发表标志着他由“战地通讯”向“抒情散文”的根 本性转变的最终实现, 《芳草集》《海天集》《秋阳集》等的先后问世,表明了 、 、 他对散文创作的不懈追求。 刘白羽在创作上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 首先,他注重题材的选择,热衷于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擅长景物的描写, 并在这种情境中自然地抒发自己的诗情。 其次,作为一名部队作家,刘白羽散文的政治色彩比其他作家更为浓厚强烈, 他自觉坦率地忠实反映社会主义变革的社会风貌,讴歌伟大的时代精神。雄浑、 豪放,是刘白羽散文的基本特征。 再次,刘白羽强调作者以“全部心灵”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斗争中去, 强调与时代紧密结合,使其成为“战斗生活的号角”“壮丽生活的赞歌” 、 。 第四,在语言上,刘白羽主张用“壮美”的文风配合“壮美”的时代精神, 因而他的散文文笔粗犷雄健、语言华美明快、善用铺排的句式来造成磅礴的气势, 长于以绚丽的词汇来显示文采的焕发,留下了一个特定时代的鲜明印记。 他的散文篇章《日出》《长江三日》等都鲜明地体现了以上特点。 、 吴伯箫(1906~1982),山东莱芜人,当代教育家、散文家。出版有散文集 《烟尘集》、 《出发集》、 《北极星》 他的散文中写得最好的是一组延安生活 等。 “回 忆”之作,如《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窑洞风景》《歌声》四篇作品就分 、 、 、 别从衣、食、住和精神生活方面对延安生活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和回忆。 吴伯箫善于运用“轮辐向心”的写法,即抱定中心,方方面面,一一写来, 直至将文章写“全”、写“严”、写“圆”,面面俱到,滴水不漏。这就将传统的 “状物”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当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曹靖华(1897~1987),河南卢氏人,当代著名翻译家、散文家。出版有散 文集《花》《春城飞花》《飞花集》等。其中, 、 、 《忆当年,穿着细事切莫等闲看》、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8.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三五年是多久》《小米的回忆》等是曹靖华散文的名篇。 、 曹靖华是翻译大家,中文、外语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对文字十分讲究,是一 位严谨的“文体家”。他的散文在篇章布局上的复沓、回环,造句时的骈散结合, 语言上的抑扬顿挫、琅琅上口等,都是他有意识的艺术追求。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