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108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生活中的緣起
by Buddhadasa Bhikkhu
佛使比丘
目次
前言
【學習緣起是佛弟子最重要的事】
緣起甚深
「日常用語」與「法的語言」
緣起的原則
【緣起是佛教的核心】
緣起即是圓滿的聖諦
緣起是什麼?
為什麼要了解緣起?
知道緣起有什麼好處?
到底要以什麼方法滅苦?怎麼去做?
【緣起 N 在生活中】
緣起的十一種狀況
緣起之流的產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緣起實例
緣起的苦必依於取
【佛陀發現並宣說緣起】
佛陀發現緣起
緣起的五種說法
緣起各支的解釋
緣起用語中的有、生
緣起是四聖諦
【以違反緣起法則的方式解釋緣起】
緣起中沒有自我存在
錯誤的解釋何時產生
錯誤地解釋緣起,使佛教衰滅
解釋錯誤的原因
【評析覺音對緣起的觀點】
覺音的謙遜
覺音的背景
世間解
四遍淨戒
兩種涅槃
【緣起沒有貫通三世】
不能以日常用語解釋緣起
緣起無法在嬰兒的身心中成立
緣起像閃電般生滅
在一天中可能生起好多次的有和生
【緣起的輻射輪】
緣起中的緣起
結論
◎本書段落標題為香光書鄉編譯組所加
關於「生活中的緣起」
-------------------------
前言
佛說「緣起甚深」,正因其深奧,致使大部分的人無法洞悉因緣法則。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對阿難的開示,至今依然真實如昔。佛教的核心──
緣起,是如此難以理解,因而成為人們嚴重誤解與扭曲佛法的癥結。本書
中,佛使尊者將這些誤解的根源挖掘出來,並將其置於嚴謹的慧光下細察
分析。這些根源雖可回溯到原始佛教時代,然而最早的文獻記載,卻是在
一千五百多年前覺音(Buddhaghosa)的論集中發現的。
許多上座部的正統教說,可說是建立在覺音解說的基礎上,且把覺音
對緣起的誤解當作標準,因此使真理變得混淆不清。簡言之,覺音是從亙
貫過去、現在和未來三世的立場來解說緣起。過去世的無明與行(意志性的
活動)引生現在世,在現在世中承受過去所作所為的果報。這種過程決定了
我們現世的煩惱(愛與取),且不斷輪迴而導致未來世中的生與苦。佛使尊
者仔細檢查這種解說,並提出重大疑問:如果佛陀教導無我(anatta),那麼
自一世轉移到另一世的東西是什麼?如果苦的因在某一世,而其果卻在另
一世,那麼我們要如何踐行在此生此世即可獲得利益的方法呢?
正確地了解緣起非常重要,它會使我們認識到「我」這個觀念,是依
存於各種不同的因緣條件而生滅,讓我們從「有個永存不滅的我」的謬見
中解脫出來。根本沒有任何「我」的存在,只有「我」的想法在無明所掩
蔽的心中相續生起,無明的心被這些相續不斷的生起所蒙,而耽迷於以為
「有個永存不滅的我」的幻相中。然而,誠如佛使尊者所指出的,佛陀教
導緣起是為了幫助我們看穿這些幻相。而貫通三世的緣起說,意味著有某
種可從這一世跑到下一世的東西存在,這樣就與佛陀的教導恰恰相反,事
實上,它反而破壞了佛陀的教導。
佛使尊者對緣起的解說方式有強力的後盾作為憑藉,他避繞各種論
集,而直接回到原始巴利經文,探尋資料的源頭,並時時著眼於如何使教
理切合實用,讓真正想於此生此世滅苦的人能夠實踐。緣起其實是苦的詳
盡分析,包含苦的生起、止息及滅苦之道。透過對因緣法則的了解,我們
可清晰地看見踐行之道:專注於當下的觸,將可引生智慧並防止苦的生
起,因為苦的生起及止息的各種成因均存在於當下。當無明掩蔽了心,苦
就生起;而當正念與智慧調伏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時,苦就止
息。這樣的緣起是可實際應用的,因為其因與果均存在於我們所可及的今
生今世。然而,若像覺音所宣說的,苦的因是存於過去世,那麼要在此世
解脫痛苦是不可能的,因為它的因不是我們所能掌握的。
對所有認真的佛教學習者,本書相當重要。一般人對緣起的誤解就像
躲在壕溝中般難以察覺,本書深入地加以澄清,並引領我們回到巴利經文
中親見佛陀的原始教導。感謝本書譯者 Steven Schmidt 及 Sublime Life
Mission 允許我們再版這本有價值的書。希望本書能釐清關於這個重要教
義的混淆,並透過對苦的本質的清楚呈現,幫助所有人解脫痛苦且發現永
恆的寧靜。
佛法解行中心(The Dhamma
Study & Practice Group)
學習緣起是佛弟子最重要的事
原本我決定為《法音集》裡的《佛說緣起》一書作序並加以解說,但
是由於身體狀況不佳及其他各種條件不具足而無法完成。然而運氣還不
錯,我所要表達的內容已經在另一本書中了,它可以很圓滿地代替我所要
寫的序文,那本書即是《法音集》第七冊【譯註一】。我再次修改,以便
讓讀者更容易了解。
另外想要向各位介紹的是,《法音集》第二冊《依緣性》(Idappaccayata)
的內容對於要學習緣起(Paticcasamuppada)的人是很有幫助的。因為實際
上,兩者是一致的,只是解釋上有廣狹的不同罷了。以下的理由可以說明
學習者必須要用本書做為學習緣起的基本原則。
【譯註一】【法音集】第七冊為《深深了解佛法真義》(Osaretabbadhamma),
《生活中的緣起》即是譯自該書的第十一章<實修止息緣起法的原則>,內
容傾向對傳統緣起教法的批判,佛使比丘於此章中論說緣起並沒有貫通三
世,可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緣起甚深
緣起是佛教徒必學的重要課題,正如巴利經典《長部》等誦經【譯註
二】所記載:
有二種正等覺者所善說的法,是諸比丘所應撰集,以防諍訟,使梵行
久立,多所饒益,天人獲安:
一、處善巧(ayatana-kusalata)。
二、緣起善巧(paticcasamuppadakusalata)。【譯註三】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必須盡力互相幫助以正確了解緣起,這樣將能為我
們自己與宗教帶來利益,也為人、天二道帶來安寧。尤其我們佛教徒之間
應該努力建立共識,以消除紛爭,因為意見分歧會引生踐行緣起的問題,
我們必須利用任何可能的方法來幫助彼此達成共識。在此所作的闡釋,不
是企圖製造紛爭;相反地,是要消除教緣起的老師和學緣起的學生,以及
其他想研究緣起的人之間的爭執。
緣起非常深奧,正是佛教的核心或精髓。因為它本身非常深奧,所以
必定會引起某些問題,這些問題甚至會反過來危害佛教,致使佛教徒無法
從這核心的教法中受益。阿難尊者曾對佛陀表示,緣起看來非常容易而且
淺顯,當時佛陀答道:
阿難!別這樣說,阿難!別這樣說。緣起甚深,具深邃相,眾生無法
理解,不能明白我所教的,也無法徹底看透緣起,心就會很混亂。就像糾
結難解的絲、纏結成球的線、攀生雜亂的文若草及燈心草,不得出離於苦
界、惡趣、墮處、輪迴。【譯註四】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不可把緣起當成遊戲來玩,而必須投入所有的精
神智慧來學習緣起,不可漫不經心。
至於凡夫只有常見的認知,也就是常常覺得有個「自我」
(sassataditthi),因而他會發現緣起非常深奧難以理解,對他們而言,緣起
變成一種既深奧又復雜的哲學,好像剛才所說那束糾結的絲一樣。這樣一
來,人們會花許多力氣爭辯,就像瞎子摸象,因為每個人摸到像的不同部
位而產生爭執。
但對阿羅漢而言,緣起就像一種自然的知識,是可被公開印證的科
學,或是可放在手中把玩、觀看的東西,就算不知道各緣起支的名稱都無
所謂,他已看清一切事物,不再執取,也不會由於接觸任何情境而產生愛、
取。他可以不必知道各緣起支的名稱,也可能無法很詳細地教導別人緣起
的內容,甚至無法說明有關它的任何事,但因為阿羅漢已具備了最圓滿的
正念【譯註五】,就能隨著緣起還滅的方法而完全滅苦。
這就是緣起之所以深奧的道理,甚至像佛陀這樣的智者,也花了全部
的心力才發現它,並建立教法教導一切眾生。雖然如此,緣起仍難以理解,
所以佛陀覺悟之初,甚至考慮過不要教導眾生緣起,因為只有極少數的人
能了解這深奧的教法,恐怕會白費心血,但是最後由於大悲的力量,激發
佛陀肩負起教導這難懂、深奧真理的艱鉅工作,對世間上少數能夠理解緣
起的人,佛陀滿懷慈悲地教導,我們必須體會佛陀為凡夫解說這難懂的緣
起,是多麼地辛苦啊!
【譯註二】 請參閱《長部》等誦經(《漢譯南傳大藏經》第8冊,228
~232頁),及《長阿含經》眾集經(《大正藏》第1冊,49頁下-5
0頁上)。
【譯註三】 處善巧:以十二處為觀察的對象而生起的智慧。緣起善巧:
以緣起為觀察的對象而生起的智慧。
【譯註四】 記載於《相應部》因緣篇,因緣相應,樹品(10th Sutta, The Tree"
p.64)。 依《漢譯南傳大藏經》:「阿難!勿作是言。阿難!勿作是言。
阿難!此緣起所見甚深而且深遠。阿難!因未證此法,由於不知,如是,
此如縺索之眾生,被腫物所覆之眾生,如文若草、燈心草之有情,不脫苦
處、惡趣、無樂處之輪迴。」(第14冊,110 頁)。
請參閱《長部》大緣經(《佛教大藏經》第85冊,169 頁)。葉均譯,
《清淨道論》下冊,245 頁,華宇出版社。
【譯註五】 阿羅漢是徹底圓滿覺悟的人,他在每一剎那都能起覺照,念
念不中斷,六根皆能清淨無漏,所以稱為圓滿的正念。而凡夫只能偶爾生
起正念,甚至沒有正念,所以並不圓滿。
「日常用語」與「法的語言」
在弘揚緣起教法上,有個奧妙的事實:當佛陀艱辛地弘揚佛教時,必
須同時使用兩種語言。那就是以「日常用語」教導為常見所惑的人,為他
們解說一般道德,因為持常見的人時時有「我」、「我所有」的感覺,而
這種執著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他們心中;以「法的語言」來教導那些眼睛只
覆蓋著微塵的人(指利根的人),令他們能理解勝義諦(paramatthadhamma),
而拋棄長久執持且珍愛的常見,這就是兩種語言。
緣起屬於勝義諦,就必須用法的語言來解說,它與道德是完全相對的
【譯註六】,怎麼可能以日常用語解釋清楚呢?使用日常用語,不可能論
說緣起;而如果用法的語言解說,聽眾聽不懂,就會用日常用語來詮釋一
切,結果不是無法理解,就是完全誤解。這就是教導緣起最根本的困難,
也是佛陀剛覺悟時不願教導的原因。有時即使教導了仍不能理解,就如漁
夫之子嗏帝(Sati)比丘的例子,我將會在下面說到這件事。直到現在,我們
被教過、講過甚至討論過,依然不懂,縱使接受了教導,也無法付諸行動,
或愈修愈偏離正軌。
在宣說道德時,就必須說到有「人」、「眾生」、「我」、「如來」,
甚至教人造福時,也會說到死後將能獲得福報。然而在宣說勝義諦時,並
沒有所謂的「眾生」、「人」、「如來」,只有相互依存所生起的剎那,
相續流轉,每一支稱為「緣生法」 hamma),當它們
被串連成線或成鏈時就稱為緣起。在一一剎那中,即使是此時此刻,其中
都不可能有個「我」,因此就沒有誰生、誰死,或誰去承受舊有業報的常
見,也不是死了就斷滅的斷見。因為從這一刻起,就沒有那個斷滅的人,
此時此刻也只是勝義諦中道的緣起現象,它和八正道或可運用在道德上的
中道,都是並行不悖的。
在善的因緣未改變之前,一般人的習性會執著於道德,以善行求心
安。一旦因緣改變,由於執著而感覺到無常的苦(dukkha)和無我,他會明
了道德也不是究竟的皈依處,必須回頭尋覓如緣起這種勝義諦,以拔除痛
苦的感覺。心逐漸提升到超越「我」、「我所有」、善惡、好壞、苦樂時,
就不再有任何痛苦。把緣起教導成有個生生世世流轉的自我,不但違反緣
起法則,也違反佛陀說法的原則──要讓人類徹底止息或超越任何一種自
我。因此,緣起不涉及道德,因道德不論在任何情形下都以自我為根本,
仍依存於常見中。
目前,有兩種緣起的說法,其一是被歪曲渲染而無法奉行的緣起,這
種扭曲的教法已經被教導了一千多年;其二是契入佛陀本懷的緣起,對於
根門的觸能有所警惕,不讓受引生 愛,當下就可實踐並有所收穫。事實
上,如果一般人能這樣修行,縱使不稱它為緣起,也能獲得可觀的成果。
在這兩種緣起的說法混淆之際,有心學佛的人必須善加謹慎,以契入佛陀
的本意。佛陀所說的緣起本質不是斷見──使人不行善、不負責,或如一般
喜歡惹是生非而不自愛的人;也不是常見──像是極端份子,陶醉於現在的
自我、生生世世的自我,或一切的「我」、「我所有」。緣起並不是如一
般人以為的只是浮誇的理論,相反地,它是嚴謹的修行──當根門的觸生起
時,有正念來控制受,而不會引生愛、取、有、生──甚至不必使用「緣起」
這種太過專門的術語。
我們必須互相提醒的是,別把佛教的心要──緣起,詮釋成萬物有靈
論,即相信有個自我的靈魂、神識能去投生,或時常附在身體內。在這個
原子、太空時代,西方學者都嘲笑、諷刺這種觀念,但願各位能共同認真
地挽回泰國佛教的形象,別將日常用語(或以含有常見思想的語言)所教導
的道德,摻雜於以法的語言(或以含有究竟正見的語言)所教導的勝義諦──
緣起之中。依照緣起法則修行便是如實的中道,經典中說,透過了解緣起
的慧力,便能擁有無上正見或出世正見,這種正見不偏向斷見或常見【譯
註七】。緣起安住於有「我」(常見)和非「我」(斷見)之間的中道,它的法
則是「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就由於這種原則使佛教不致陷入斷見
或常見。我們要特別注意,別讓緣起教義的教導,演變成非佛所說,甚至
成為印度教或婆羅門教的教理。事實上,在持常見的人心中,根本無法建
立緣起,因為兩者是互相對立的。因此,以常見教導緣起,是在破壞緣起
法則,這點我們必須要小心謹慎。
從原始巴利經典中探究佛陀所宣說的法,我們將能清楚地發現這兩種
區別:第一部分為道德,是教導還有常見的人;另一部分為勝義諦,為的
是要破除常見且不偏向斷見。而後,到了論書撰述的時代,產生一種極普
遍的偏離現象,就是以常見來講解勝義諦,甚至緣起也不例外。這些蛃 v
一有機會,就將緣起解釋成有個自我,有個相同的人死了便去投生,或全
部都以物質的角度來解說。譬如地獄就被解釋成存在於地底下,是人死後
才去的地方,而不是緣起之流中,當下就存在的恐怖地獄,即使是根據緣
起而感受到的地獄,我們還是依然將它安置於地下或當成死後的地獄。
因此,研究緣起就必須以原始巴利經典作為基礎,別盲目無知地臣服
於論師,或百分之百地屈從於論典,如《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我
相信《清淨道論》的作者和整合所有巴利三藏註釋的人是同一位。形成思
想的壟斷,讓人們只能聽到一種聲音,甚至一致盲目地接受論典。雖然如
此,但我們仍必須要以佛陀賜予的《噶拉瑪經》【譯註八】及《大般涅槃
經》中所說「四大教法」的原則【譯註九】,來維護和使用我們的自主權,
如此我們就可以預防和保護自己不淪為後期偏向常見的書或論典的奴隸。
如果掌握《噶拉瑪經》和「四大教法」,便可嚴格地依照佛陀所製定
的抉擇原則去找尋,我們就有本事從層層的垃圾堆中挑選出很多正確的東
西。這並不是說所有論典都沒有價值,而是必須很嚴格地依照佛陀所製定
的抉擇原則,去找尋正確的說法。當代泰國第五代王朝的論師杉馬那照
(Somdet Phra Maha Samanachao)也指示我們必須要這樣研究,甚至巴利論
典都不例外,我始終是尊長忠實的思想追隨者。依照「四大教法」,凡是
不符合「法」與「律」的,就應視為聽錯、記錯、說錯、教錯了。緣起最
主要是在破除常見和斷見,所以緣起的教法,若被解釋為人在三世中輪
迴,以「四大教法」來檢核,是無法讓人接受的。《佛說緣起》這本書將
會幫助我們證明這點。
【譯註六】 道德是一種「有我」的世間善法,仍有主體自我的觀念,與
緣起滅除主體自我的教義相對立。
【譯註七】 記載於《相應部》因緣篇,因緣相應,伽拉羅剎利品(The Fifth
Sutta, Kala
。
依《漢譯南傳大藏經》:「比丘!有『命與身為同』之見,此非梵行
住。比丘!有『命與身為異』之見,此非梵行住。比丘!離此等之兩邊,
如來緣中說法,緣生而有老死。」(第14冊,71頁)。
【譯註八】 依《增支部》三集,大品:「汝等勿信風說,勿信傳說,勿
信臆說,勿信與藏〔經〕之教〔相合〕之說,勿信基於尋思者,勿信基於
理趣者,勿信熟慮於因相者,雖說是與審慮、忍許之見〔相合〕亦勿予信、
〔說者〕雖堪能亦勿予信、雖說〔此〕沙門是我等之師,亦勿予信之。」
(《漢譯南傳大藏經》第19冊,269 頁),此乃《噶拉瑪經》之十大原則。
【譯註九】 請參閱《大般涅槃經》(《佛教大藏經》第85冊,204~205
頁)。「四大教法」是指任何說法不論是傳說從佛陀那兒親聽親受的,或從
僧團多聞長老,或從眾多善知法律或一善知法律的長老聽來的都好,應把
它與「經」、「律」相比較對照:如果合經依律,便確定「此言是真佛陀
所說」;如果離經違律,便可斷定「此言確非佛陀所說。」
緣起的原則
以下幾點是緣起的原則:
一、在六根與六塵接觸的每一剎那中,若沒有解脫的念、智,就會出
現有(bhava)和生(jati)。換句話說,在與無明相應的接觸中,剎那間就造作
出緣起。
二、在緣起的語言中,沒有所謂的「人」、「自我」、「我們」、「他
們」可成為受苦的人、滅苦的人,或在輪迴中流轉的人。
三、在緣起的語言中,沒有所謂的「樂」,只有「苦」和「苦的止息」,
因為「樂」是常見的所依【譯註十】,所以緣起中不談「樂」。除非用在
日常用語的解說上,才把不苦的狀態當成「樂」,如說「涅槃是無上的樂」,
以方便契合道德的教誨。
四、在緣起的語言中沒有自我的結生識(patisandhi vinnana)【譯註十
一】。所以,在緣起裡的識(vinnana)只是指六識(六根與六塵相觸而生的)。
但如果你企圖把六識當作為結生識,那也可以,然而如此解釋六識本身,
將會造成名色、六入、觸、受,且又不斷地延續到緣起過程中最後的有和
生。但佛陀從不將識解釋為結生識,因為佛陀的用意是要讓我們看清平常
感官的六識【譯註十二】。所謂結生識只有後期的論著才提到,它們在不
知不覺中把常見帶進佛教中,並成為佛教中的害蟲,慢慢地侵蝕佛教,直
到瓦解整個佛教。事實上,我們已有平常感官的識或緣起無明緣行所引生
的識,而不需要有結生識。
五、在緣起的過程內,只有緣生法。也就是說一切現像都要有其他條
件的相互依存才能產生,而且也僅僅是剎那生滅,接著便繼續輾轉相依地
衍生出其他現象,這種由各種條件相互依存而產生的現象稱為緣起。在此
有兩個重要的原則,值得我們注意和研究:(一)別產生自我而成為常見的
人;(二)別產生與自我相對立的觀念,認為什麼都沒有,這是斷見。更正
確地說,只要保持中立,即所謂的中道,就不離緣生法。
六、以業(kamma)的角度來看,緣起顯現的是非黑非白業及黑業、白
業的滅盡,並把福業、非福業和不動業(anenja)全都當作是「苦」。必須超
越這三種業才能夠徹底滅苦,這樣業才不會成為執著自我或一切常見的所
在。
七、符合「現見」(sanditthika)【譯註十三】才是佛教的原則。以一次
流轉包括三世的方式來詮釋緣起,就不是「現見」的原則。緣起的十一種
狀況【譯註十四】都必須不離「現見」,這才是佛說的緣起。
八、在經典中解說緣起的方式有許多種,譬如:(一)從無明到老死苦──
順說緣起(anuloma);(二)從老死苦到無明──逆說緣起(patiloma) ,這順向
與逆向的兩種解說中也有緣起的還滅;(三)從根境的接觸解說起,直到產
生識、觸、受等,但不必提到無明;(四)從受開始,相續到苦老死;(五)
最後也許是最奇特的說法:生和滅在一次緣起的運行中同時解說,也就是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直到受緣愛,並反過來說明愛滅即取滅,
直到苦滅,這是最奇特的說法。這種說法的涵意似乎是說,即使緣起已發
展到愛了,也有可能即刻產生正念而中斷了愛的流轉,並倒轉過來滅除
苦。如果我們把經典中各式各樣的緣起拿來討論,那將會讓我們更清楚地
看到,緣起實在不必涵蓋三世。
九、緣起是剎那的現象,而非恆常。因此所謂的生或死,必須放在一
般人日常生活中的緣起流轉中說明,也就是如前面第一段所說的,在根境
接觸時失去正念。我們可以輕易地看到,當貪、瞋、癡等煩惱生起,自我
就已經誕生,每一次就是「一生」。如果有誰還喜歡「今生」、「來生」
這些名詞,就得掌握剎那的生,這樣我還可以接受,因為它還能契入真理
──當下可以體證並受用。如果要依照日常用語所說的生 從母胎所生 ,
就不是緣起的語義,它將阻礙我們對緣起的理解。我們應重視眼前可及的
「來生」,只要想克服,就能做到,這比起無法預知投生於何處的「來生」
要好得多了!
十、僅僅在理論上討論的緣起稱為哲學,它沒多大用處,大可不必!
真正的緣起是一種修行,它可以不讓苦產生,亦即當根與境接觸時,對六
根都保持著醒覺。以這個原則,來守護六根而不產生漏(asava),才是圓滿
的緣起還滅。即使你不以「緣起」稱之,實際上還是同一件事,這種緣起
叫做正道(sammapatipada)。【譯註十五】
前面所敘述的一切都可作為測試是否理解真正緣起的準繩,簡單地
說,真正的緣起是直接滅苦的實際修行。苦之所以生起是因為一旦有煩
惱,就會有緣起(從無明到老死)的一次流轉。這就好像兩回合的生,因為
當內根和外塵接觸時,產生與無明相應的識,(第一回合的生是指名色的
生),相續地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然而在尚未發生之前,識似乎不存在,
因為此時識處於休止狀態,這種識只在持有常見觀念的人中,才稱它為結
生識。由於觸而引生受,相續地就直接產生愛和取的煩惱,繼而發展出有
和生,就是我與取──執取「我」、「我所有」的生,這就是第二回合的生。
如此就得承受生、老、死、愁、悲、苦、憂、惱等的痛苦,簡稱為五取蘊
(pancupadanakkhandha),也就是苦。總而言之,緣起的一次運行含有兩回
合的生,不必等到進入棺材才有死或再生,以日常用語來解釋肉體的生和
死,與佛陀所教導的緣起無關。
很明顯地,佛陀教導緣起的用意在於更加徹底滅除我見或滅除自我。
單靠一一分析五蘊來看「無我」還不夠,才必須看清緣起的現象。每一蘊
依「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的因果法則,只在緣起的十一種狀況圓滿
地生起時才出現。這使我們更清楚地看出「無我」、惑(煩惱)、業、異熟
(vipaka),或從因到果的整個過程現像都是「無我」。若只聽聞「五蘊無我」
而不能看清緣起的現象,那也可能會產生可笑的迷惑。就像巴利經典中記
載,曾有位比丘對佛陀說:「可敬的佛陀!聽說五蘊無我,那麼無我所造
的業由誰承受呢?」【譯註十六】 這點足以看出只聽聞「五蘊無我」,
但對「無我」一知半解的情形。一談到造業和業報,就認為有個「我」去
接受苦或樂的業報,這會造成可笑的情況,然而如果能徹底看清緣起的現
象,就不會產生這種疑惑。
若能徹底看清緣起法則中的剎那現象,就不會像前面典故中所說的,
有個自我在運作。即使在緣起之流中,仍然可能出現今生、來世、惡道(地
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神及梵天,甚至佛、法、僧。這皆是由
福業、非福業和不動業的造作力(abhisankhara)所驅使。如果其造作力已成
功地引發受或生,而心又處於煩惱憂慮如火焚燒的狀態,此刻地獄就生起
了。有如《相應部》諦相應深嶮品第三熱煩經裡,佛陀所稱的「大熱地獄」
(Mahaparlaha)【譯註十七】,而在其它地方則稱為「六觸處所屬之地獄」
tanika niraya),這才是真實的地獄,比起持有常見的人所相
信的那地底下的地獄更為恐怖。同一部經典的下幾段裡,說明天堂為「六
觸處所屬之天」(Chapassa yatanika deva),這才是真正的天堂,比起持有常
見的人所相信那天空之上的天堂更為真實 【譯註十八】 。假如我們的
感受或(內心的)苦都充滿著恐懼,就是阿修羅(asura);倘若飢餓得喘不過氣
來,就是餓鬼(peta);愚癡就是畜生;苦樂參半,就是人類;享受著各式各
樣和各種層次的情趣,就是不同層次的天神;若飽嚐色定(rupa-jhana)或無
色定(arupa-jhana)的樂受和非苦非樂受,就是不同層次的梵天,這比進入棺
材後才能經驗的境界更為真實。那些誤解都是由於對佛教的「化生」
(opapatika)持有歪曲的觀念所致。
在緣起還滅中,我們就可發現真實的佛、法、僧是當下可體證的,並
只有智者能親身體證。這比持常見的人所說的三寶更真實,持常見的人所
說的三寶只是無心的唱誦而已,毫無意義可言。今生是緣起流轉運作當下
的一個運行,來生是緣起流轉的下一個運行,如此去了解,比持常見的人
更真實。在他們看法中,「生」是從母親子宮中出生,「死」是進入棺材
的肉體死,這是日常用語或兒語,而不是佛陀教導緣起的語意。這樣正確
地去了解緣起才是佛陀教導論說的緣起,而不是後期常見論師們論說的緣
起,後期論師論說的緣起是他們自己的創作,並一代傳一代授受至今。
緣起的語言或無上的法語可以幫助我們如實理解事物的真像,這和一
般被許多常見所滲染的語言不同。例如正見(sammaditthi)有他方世界;有
父、有母;有天堂、有地獄;有業、造業者和受業者;有今生和來世,這
都依照著一般人所理解執持的語言來說明。一旦升到中級的正見,做為八
正道之一,就不是這麼解釋,它只指出苦和苦的滅盡而已,且不提也不承
認有個受苦者或有個「人」在滅苦,這都被稱為正見。至於無上的正見,
或如實的出世境界,這在經典中就有更深一層的說明 【譯註十九】,乃
如實看清緣起的知見,既不偏向存在主義(atthita),也不偏向虛無主義
(natthita),而是徹底看清且安住在中道,也就是看清「此有故彼有,此滅
故彼滅」的緣起之流,其中並沒有任何的「我」、 「人」,甚至天堂、
地獄存在。有了這種程度的知見,稱為如實的中道,因為它不會偏向於斷
見或常見。
請各位注意,依世俗諦的正見說明有自我,至於勝義諦的正見,則沒
有自我,那裡有個自我呢?這都可稱為佛教的正見,不過日常用語是用來
教導一般人的道德,法的語言則用來教導那些眼睛只覆蓋著微塵的人,讓
他們了解如實的真理,以便成為聖人,佛陀總是用兩種語言來說法。緣起
不是倫理道德,而是無上的勝義諦,沒有一個主體能在一生又一生之中流
轉,也沒有把緣起的一次運行分段到三世的必要。
最後我們必須來討論,以三世輪迴解釋緣起的目的何在。
把緣起的一次運行解釋為貫通三世,若追溯這種說法的起源有部分很
清楚是從覺音的《清淨道論》而來,而某些部分不很清楚它的出處,由於
就文獻的考證,沒有比《清淨道論》更古老的了,因此我要針對這本論著
或作者做一些評論。實際上,我的評論不是指向覺音,而是因為我們必須
要以正確的方法互相學習,來奉行佛教或佛陀所教導的緣起,這才是有益
的。我們只是不滿意與佛陀的旨意不同的解釋,因此所謂的評論,實際上
並沒有什麼評論,只是把原始巴利經文中,有關緣起的理論重新拿來研究
討論,以便使每個人都能自己去理解,或看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而不必
相信我或其他任何人。如果因人云亦云而相信,就違反《噶拉瑪經》的精
神,如果盲目去做違反《噶拉瑪經》的事,那麼就是個沒用的傢伙。我們
必須要運用「法眼」【譯註二十】來做為判斷問題的工具。
假如我真的要來評論覺音的話,那就得這麼評論:覺音所著作的《清
淨道論》只是把已存有的《解脫道論》【譯註二十一】加上譬喻故事或註
疏、評論,這將會使情況越來越嚴重。在此我必須要提醒各位注意,愛護
佛陀比愛護別人更為重要,我們必須重新註意佛陀時常宣說的緣起,儘管
這件事是多麼困難,我必須犧牲到底,使佛陀所開示的緣起能真正為眾生
帶來利益,而不像沈睡般無所事事,只是拿來互相爭論,沒有任何益處。
由於覺音的論述,無法與佛陀巴利經典如《噶拉瑪經》中的原理相印
證,因此我──佛使比丘,就必須有如蝦蜉撼樹,螳臂擋車似的,靠著我的
智慧來評論覺音。雖然別人看來會哈哈大笑,但是我對自己所做的事感到
法喜充滿,因為如此能將正確的理論帶進緣起的教育領域中,緣起是佛教
的核心,與我在一開始便提到的《長部》等誦經中所解釋的一樣。
【譯註十】 因「樂」易引生常見,而「苦」易引生斷見。
【譯註十一】 結生識指連結此生至彼生的主體。
【譯註十二】 平常感官的六識是未在緣起中流轉的識,緣起的識是受到
無明緣行所污染的六識,而感官所產生的六識就純潔如天真的孩子,是一
種純粹覺知的作用。無明相應的識 是一種錯覺的識,天真孩子的識是一
種知覺的識,聖人、佛陀、阿羅漢的識是一種正覺的識,所以識分為三種:
錯覺的識是無明緣行的識,是一般凡夫受到無明所污染而產生的錯覺的六
識;知覺的識是純潔的孩子未受到無明或後天邪知邪見所污染的六識;佛
陀正覺的六識,是已經如實了知萬物現象的識。
【譯註十三】 「現見」的原則即是此時此刻可體證的原則。
【譯註十四】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
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共有十一種狀況。
【譯註十五】 記載於《相應部》因緣篇,因緣相應,佛陀品第三道跡:
「所謂正道蹟者何耶?因無明 之無餘,離貪滅,故行滅,因行滅故識
滅,……如斯是全苦蘊之滅。諸比丘!以此謂正道跡。」(《漢譯南傳大藏
經》第14冊,5~6 頁)。
【譯註十六】 記載於《相應部》牲度篇,蘊相應,中五十經,第三所食
品
。
依《漢譯南傳大藏經》:「……其時有一比丘,心生思念:『如是色
乃無我,受……想……行……識乃無我,〔然〕無我所作之業,何者之我
應受?』……」(第15冊,150 頁)。
【譯註十七】 依《漢譯南傳大藏經》:「諸比丘!有名大熱之地獄。於
彼處,眼所見之色,唯見非可愛相、不見可愛相,唯見非可樂相、不見可
樂相,唯見非可意相、不見可意相。耳所聞之聲……鼻所嗅之香……舌所
味之味……身所觸之所觸……意所知之法,唯知非可愛相、不知可愛相,
唯知非可樂相、不知可樂相,唯知非可意相、不知可意相。」(第18冊,
352 頁)。
【譯註十八】 記載於《相應部》六處篇,第三五十品,提婆陀訶品( On
Devadaha, The Kindred Sayings on The Sixfold Sphere, The Third Fifty Suttas,
Sala yatana vagga, Samyutta nikaya IV , PTS, p.81)。
依《漢譯南傳大藏經》:「諸比丘!餘見名為六觸處所屬之地獄。於
此凡以眼見色,僅見不樂之色,不見樂色;……。凡以耳聞聲… …凡以鼻
嗅香……凡以舌味味……凡以身觸觸……凡以意識法,唯識不樂之法,不
識樂法;……諸比丘!汝等為得住梵行之好機。」「諸比丘!餘見名為六
觸處所屬之天。於此,凡以眼見色,唯見樂色,不見不樂色;……。凡以
耳聞聲……凡以鼻嗅香……凡以舌味味……凡以身觸觸……凡以意識
法,唯識樂法,不識不樂法;……諸比丘!汝等為得住梵行之好機。」
第16冊,166頁)。
請參閱《雜阿含經》二一(經 《大正藏》第2冊,53頁上)。
【譯註十九】 記載於《相應部》因緣篇,食品( The Sustenance Suttas, The
Nidana vagga, Samyutta nikaya II, PTS,
p.12-13)。
依《漢譯南傳大藏經》:「迦旃延白世尊:『……大德!正見者何耶?』
『迦旃延!此世間多依止於有與無之兩〔極端〕。迦旃延!依正慧以如實
觀世間之集者,則此世間為非無者。迦旃延!依正慧以如實觀世間之滅
者,則此世間為非有者。迦旃延!此世間多為方便所囚、計、取著。聖弟
子計使、取著於此心之依處,不囚於『予是我』,無著、無住,苦生則見
生,苦滅則見滅,不惑不疑,無緣他事,是彼智生。迦旃延!如是乃正
見。……迦旃延!說『一切為有』,此乃一極端。說『一切為無』,此乃
第二極端。迦旃延!如來離此等之兩端,而依中道說法。」(第14冊,1
9頁)。
【譯註二十】 記載於《相應部》因緣篇,現觀相應( The Eighth Sutta, The
p.95)。
依《漢譯南傳大藏經》:「諸比丘!如是大利為法現觀,如是大利,
為得法眼。」(第14冊,19 頁)。
【譯註二十一】 《解脫道論》( Vimuttimagga)收錄於《大正藏》第32
冊,399~461 頁,論集部。相傳為阿羅漢優波底沙造,梁‧扶南三藏僧伽
婆羅譯。
緣起是佛教的核心
對一般人來說,緣起這個名詞還是很陌生,但是我們無法用別的字來
替換,因此盡力去理解緣起這名詞是各位的責任,要不斷地去領悟這個名
詞,直到它能成為一個慣用的字眼。曾經出家或研究過佛學的人可能聽過
緣起這個詞,但是一般在家人可能會感到困惑而不去注意,因此就無法理
解佛教中最重要的法。我覺得必須要解釋,讓它能被接受並成為最平常的
一件事。
緣起即是圓滿的聖諦
我必須要把它提出來,因為這是佛教的核心。
一提起佛教的核心,大多數的人會聯想到四聖諦。在此希望大家能明
白,緣起是最圓滿、最究竟的聖諦,所以請稱之為「摩訶聖諦」(大聖諦)。
緣起是「摩訶聖諦」,是佛教的核心,因此必須先來討論,一直到能完完
全全地了解緣起。
接著應該要知道的是,這難以理解的緣起幾乎時時刻刻存在於每個人
的身心之中,然而我們卻不知道。這可說是我們自己的過錯,而不是「法」
的錯,因為我們沒有去注意,就不知道它幾乎時時刻刻存在於我們的身
心。接下來就為各位講解,到底它如何常存於我們的身心呢?
能理解緣起的人就有本事自己修行,進而止息自己的苦。另一方面,
我們必須把它當作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必須要去了解和幫助別人,讓大
家都能了解緣起。這是佛陀的心願,若我們能做到這一點,那麼佛陀覺悟
緣起才不會徒勞無功。
就好像四聖諦一樣 A 如果沒有人理解,那麼佛陀所覺悟的「法」便會
徒勞無功,沒有任何用處。實際上緣起比四聖諦更重要,它可以說是最圓
滿、最究竟的聖諦。在此做個結論:我們必須要互相幫助來理解緣起,並
把它推廣到每個佛教徒身上,這就是為何我們要討論「摩訶聖諦」──緣起
的首要原因。
為了理解緣起,以下就列舉幾個問題來作說明:緣起是什麼?為什麼
要了解緣起?知道緣起有什麼好處?要依什麼方法滅苦?
緣起是什麼?
如果有人問:「緣起是什麼?」我們可以回答:緣起很詳盡地指出苦
的生滅如何發生,它揭示苦的生滅是輾轉相依的自然現象,並沒有鬼、神、
靈物或其他東西能製造苦或滅除苦。緣起是相互依存的自然現象,當各個
階段相依地生起時,苦就隨著生起或消失。所謂「緣起」
(paticcasamuppada),「緣」(paticca)是指互相依靠,「起」(samuppada)是
指同時發生,緣起就是因緣條件輾轉相依而生的。
緣起同時在說明沒有「人」、「我」、「眾生」的存在或相續輪迴,
一切只是自然地生、住、滅。如果能明了緣起,就能理解:沒有所謂有個
自我的「人」、「我」、「眾生」。當人們不了解這點,就隨著平常已被
無明主宰的思想去感覺,那就覺得有「人」、「我」、「眾生」。緣起指
出:苦如何生滅,以及苦的生滅是因緣條件相互依存而成的,根本不必談
到「人」、「我」、「眾生」。
此外,輾轉相依的生滅現象就如閃電般地迅速且劇烈,希望每個人都
能好好注意:念頭的生起相當迅速強烈,例如生氣的產生有如閃電般地迅
速劇烈。日常生活中,內心作用如閃電般地出現,而形成苦,這當下就是
緣起。如果能看得到,就會覺得實在是太恐怖了;但如果看不到,就好像
什麼都沒有。倘若要問緣起是什麼,那可以用很通俗的語言來回答:造成
苦的心理作用如閃電般地迅速、強烈,並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為什麼要了解緣起?
第二個問題是:「為什麼要了解緣起?」
為了學習和修行,我們必須要明了緣起。由於現在沒有人明了,緣起
反而成為邪見。一般人的邪見有如嗏帝比丘一樣,嗏帝比丘堅持的觀念
是:「在輪迴中流轉和遊玩的只有識,而沒有別的。」【譯註一】這名比
丘堅持地說這識有個「人」、「我」、「眾生」,在輪迴中一生又一生不
停地流轉遊玩,而沒有別的。相信「識」是有個「人」、「我」或「眾生」,
恆在輪迴中流轉遊玩,這是因不了解緣起的本質,而產生的邪見。
當時比丘們都盡力設法勸諫嗏帝比丘離棄邪見,而嗏帝比丘仍固執邪
見,默守自己的主張,比丘們只好禀告佛陀。佛陀就召見嗏帝比丘,詢問
他說:「你真的有這種觀念嗎?」嗏帝比丘承認說:「這種識在輪迴中流
轉遊玩,而沒有別的。」佛陀反問他:「你所謂的識是什麼?」他回答:
「可敬的佛陀,那一種能說、能感覺,或能承受一切善惡果報的主體,就
是識。」
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邪見:識本身能促使我們說話、感覺以及承受日
後的一切果報。
一般人都聽不出為何把它當作邪見,因為他們都像嗏帝比丘這樣地相
信識是常存的,所以習以為常,也就不知道這是邪見。
這是一種邪見的說法:堅持地認為識是恆常、存有、能自主,而不是
緣生法或緣起現象。實際上,識只是一種緣生法,它沒有自我,僅是條件
相互依存、和合而剎那產生,然後相續地流轉,可見識是緣生法。依照緣
起,將可了解根本沒有自我。
嗏帝比丘堅持有自我或自我的識能去流轉遊玩,它不僅存在於當下且
延續到來生。這種能說話,能接受各種情境的感受,或承受善惡業報的自
我,稱為識。
這是因為人們已普遍存有這種見解,而不知道這是邪見。我們必須把
緣起說出來,讓大家都能明了「空無自我」的實相──識不是自我。如果說
識是存在的話,它也是緣生法,即是條件相互依存而相續衍生的自然現象
而已,並非是任何東西的主體。因此我們才必須要知道緣起。
【譯註一】 記載於《中部》雙大品,愛盡大經(Mahatanhasankhaya Sutta,
Greater Discourse on the Destruction of Graving, Mahayamaka-vagga,
Majjhima-nikaya I, PTS p. 311—324)。
請參閱愛盡大經《漢譯南傳大藏經》(第9冊,346~363頁),
本經是記述啊帝比丘主張,有個自我的識在輪迴中流轉,並且認為這是佛
說,佛陀教誡他,且與諸比丘對談,以匡正他的誤解。
見《中阿含經》大品第二○一經啊帝經(《大正藏》第1冊,766~
770頁)。
知道緣起有什麼好處?
下個問題是:「知道緣起有什麼好處?」
知道緣起的目的是要我們脫離邪見並產生正見,以徹底滅苦。邪見就
是誤以為有「人」的存在,且會去投生,隨著業報而成為(某種眾生)。如
果還迷惑地認為識是自我,那還是邪見,仍會經歷痛苦且無法滅苦。所以
必須知道識的本質是什麼,那就是明了識是緣生法,識依緣而生起,這樣
才能夠以正見──正確的理解──徹底滅苦,這點在巴利經文有簡短的記
載:「識是緣生法,即是相依互存而產生的現象,如果沒有因緣條件,識
無從生起。」 【譯註二】
這一點是說明若識真的有個主體,它就能自主地出現,而不必依靠因
緣條件,事實上,「識」本身是不能單獨存在的,只有在因緣互相依存的
情況才能產生。它細微到使我們去思考和感覺,讓名色(身心)去做事、說
話……等,因此就被誤解成在身心裡面有個主體,而把它稱為識,緣起有
助於我們拋棄邪見,徹底滅苦。
【譯註二】 出處同上經。依《漢譯南傳大藏經》:「除緣識即不生!」
(第9冊,348頁)。
到底要以什麼方法滅苦?怎麼去做?
下個問題是:「到底要以什麼方法滅苦?」
答案就如一般原則常提到的:正確地修行,也就是正當的生活或正
命。所謂正當的生活,即是能運用智慧來摧毀無明,以知識來破除愚癡的
生活,或時常保持了了分明,尤其是當接觸外境時都了了分明。希望大家
都明白,所謂正命,就是在生活中,特別是在接觸外境時,能時時具足圓
滿的正念。一旦能這樣生活,愚癡無明就無法生起,也就有本事驅走無明,
只存有智慧或正見,這即是正命──生活在不苦之中。
緣起的重要主題如下:
一、如果被問到:緣起是什麼?請如此回答: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內
心的作用如閃電般地出現,而生起苦,那當下就是緣起。
二、為什麼要了解緣起?因為人愚癡而不懂緣起。
三、知道緣起有什麼好處?以便產生正知正見而止息苦。
四、要以什麼方法滅苦?要以正 T 的方法來修行──遵守緣起的法則,
即是別讓緣起的流轉產生,時常保持了了分明,讓它只停留在觸。
總結以上四點就是緣起。
緣起就在生活中
緣起的十一種狀況
現在有一個比上述更嚴重的問題。目前所教導的緣起未契合且未依據
原始巴利經文,原始巴利經文說的和現在傳授的是兩回事。在巴利經文
中,緣起是一組由十一種狀況環環相扣而成的鎖鏈,這十一種狀況組成緣
起一次的輪轉,但現今這十一種狀況則被解說為貫通三世──過去世、現在
世和未來世,如此解說的緣起是無法用來修行的。
原始巴利經文說,每當我們心中產生煩惱,十一種狀況即相依相續地
產生緣起的運行。因此它不必被解說為包含三世,甚至一世、一年、一個
月或一天的時間。在一眨眼間,一次完整輪轉的緣起以及隨之而起的苦,
可能就已發生並結束了。當緣起被錯誤地教導時,它就成了沒用的東西,
僅助長無聊的爭論而已。但如果像原始巴利經文中那樣正確地解說它,緣
起將可提供最大的利益,因為它直接解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因此,
請注意下面所討論的事項。
為了徹底明了,首先要知道緣起的十一種狀況:
@ 一、無明緣行:因以無明為緣,才產生行。
二、行緣識:因以行為緣,才產生識。
三、識緣名色:因以識為緣,才產生名色。
四、名色緣六入:因以名色為緣,才產生六入。
五、六入緣觸:因以六入為緣,才產生觸。
六、觸緣受:因以觸為緣,才產生受。
七、受緣愛:因以受為緣,才產生愛。
八、愛緣取:因以愛為緣,才產生取。
九、取緣有:因以取為緣,才產生有。
十、有緣生:因以有為緣,才產生生。
十一、生緣老病死:因以生為緣,才產生老、病、死、憂、悲、惱、
苦,純大苦聚集。
由此可看出這十一狀況輾轉相依的運作。
當這十一種狀況輾轉相依,即形成一次完整的緣起流轉,如巴利經文
所說的,你可以看到十一種狀況中間沒有任何分割。因此沒有必要將前兩
種狀況歸為過去世,接著的八種狀況歸為現在世,其餘的歸為未來世,而
把緣起的一次流轉解說為貫通三世輪迴。如果一定要這麼解釋,那要如何
掌控緣起並修行滅苦呢?因為緣起己被分割了:「因」在此世,「果」在
彼世。所以,目前的緣起教義並未帶給我們任何幫助,是由於它被誤解和
解說成貫通三世輪迴的緣故。
如果各位研讀巴利經文,就會發現緣起並不是這樣的。它不需要等待
三世來完成一次緣起的流轉,只要一剎那,一次完整的緣起就可進行,或
兩、三個剎那便可進行。這視情況而定,不必等待三世,只要一剎那就足
夠了。
緣起之流的產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緣起實例
[從眼根而入的緣起實例]
<例一>
現在,我來舉一些日常生活中關於緣起的實例。譬如一個小孩因為洋
娃娃壞了而大哭。請先稍微思考一下,然後我再解釋緣起是如何產生的。
一個小孩為了洋娃娃壞掉而大哭。當看見壞的洋娃娃,她的眼睛和這
個物體產生接觸,這時眼識生起,並且知道洋娃娃壞了。
當然,這小孩充滿著無明,因為她不懂佛法。當她看到洋娃娃壞掉時,
內心就充滿著 無明,無明便產生行,行是一種造作起念的力量,將引生
識。在這個例子中,所謂的識即指看見壞了的洋娃娃,並且知道這洋娃娃
壞了。此為眼識,因為它依靠眼睛看到壞了的洋娃娃。
因為小孩不懂佛法,生起無明,沒有正念,於是生起一股造作的力量
(行),從而產生識,識即以將受苦的方式看待這個洋娃娃的色相。因此眼
睛、色相(洋娃娃)和眼識,這三樣結合起來稱為觸。現在小女孩的眼觸產
生了。更詳細地說,由觸產生名色,就是這小女孩的身心正準備受苦。
一般情況下,我們的身心並不處於受苦的狀態,需有無明或某種力量
的造作,把身心改變為即將受苦的身心。因此,身心也只有在這時才起作
用。也就是說,由無明造作出識,識改變身心的狀態而產生作用,並使身
心準備受苦。
當身心在這樣的狀態下時,六入生起,也準備去感受苦,它們並不是
處在一般的睡眠狀態下 【譯註一】,所以觸正準備去受苦;然後就產生
受,就是苦的感受;從這苦受生出追求苦受的慾望──愛;接著因為執著這
苦為「我所有」,稱為取;相續地產生「我」,稱為有;當這「我」的感
覺進行到最旺盛時,稱為生;接著就產生看到壞了的洋娃娃的苦──哭,這
就是所謂的「純大苦聚集」。
至於生的意義非常廣泛,包括老、死。如果沒有無明,就不會生出洋
娃娃壞了、死了或類似的想法。如果沒有這樣的想法,就不會生出任何的
苦了,但是現在生出了十足的苦,是因執著「我」和「我的」洋娃娃。當
洋娃娃壞了,由無明生出錯誤的反應,小女孩就哭了。「哭」象徵徹底的
痛苦,也就是到達緣起的終端。
大部分的人無法正確了解法的語言或緣起語言中的深奧涵意。他們不
相信,每一分每一秒中,「人」不斷地出生,身心不斷地產生,「六入」
也不斷地起作用。他們不相信,平時的狀態和未出生前是同樣的,因為還
沒有起作用,當有任何自然因緣使它發生作用,這就是生了。以眼睛為例,
我們認為它早已存在,早已產生,但就佛法(法的語言)而言,直到眼睛看
到物體,它才產生出來。當眼睛看到物體,發生作用,才可以說是眼睛生
出來,色相生出來,然後眼識也生出來了,這三者相依相存而產出所謂的
觸。觸緣受、受緣愛,直到完成這一次流轉。
之後,小女孩如果上床睡覺,想起壞掉的洋娃娃,就又哭了。這時是
意識的作用,而非眼識。當她想到壞掉的洋娃娃,這個念頭是法塵,而後
這法塵與心相應,於是便產生意識。她想到洋娃娃,由此造作出(有意識的)
身心,並立即轉變身心為可以感受痛苦的「六入」,由這「六入」生出感
受苦的觸,相繼產生受、愛、取,最後是苦。就在此時,小女孩又哭了,
雖然也許洋娃娃已壞了幾天,甚至幾星期了。這些相續不斷的念頭,就稱
為緣起,它時時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例二>
讓我們看看另一個例子。假設一名年輕男學生得知考試落榜,他可能
當場昏倒在地或晚上在床上偷偷哭泣,這到底怎麼回事?原來這學生到放
榜處查成績,看看自己是否通過考試。他用眼睛看榜單,這榜單對他是個
有意義的色相,不是單純的色相,它提供了這名學生想知道的訊息。當他
的眼睛一看到榜單上沒有他的名字,眼識便產生,並由此生出身心。也就
是說他的身心本來處於正常的狀態,現在突然改變了,它們現在受到主宰
而產生「六入」和將導致痛苦的「觸」。
「六入」在正常狀態下並不具痛苦,但當「無明」介入,「六入」即
起作用助長身心走向痛苦。然後生出「觸」、「受」,直到執著於「我」:
「我落榜了!」在看到榜單時,這名學生便昏倒在地──就在看到榜單的那
一剎那。這就是緣起中十一種狀況的完成,這名學生有個自我,而這個自
我失敗了(未通過入學考試),因此這個自我經歷絕大的痛苦、悲傷和苦難。
幾個小時或甚至兩、三天之後,這名學生又想起落榜的事,他可能再
度昏倒,同樣的症狀重複出現。緣起以同樣的方式表現出來,但這次是由
心門(意識)而入,當意識生起,受苦痛支配的名色也從而產生。接著產生
六入、觸、受、愛、取、有等,而趨向苦痛,無明 造作整個受苦的過程,
最後苦到達最強烈的程度,緣起的生便再度產生:「我落榜了!」
<例三>
第三個例子是一位年輕女孩見到她的男友與別的女孩走在路上,她立
刻感到怒火中燒,剎那間像跌入十層地獄,她實在火大了,這一切都發生
在她一看見男友與別的女孩並肩而行的那一剎那。
這情況是,她的眼睛看到男友和別的女孩在一起的色相,眼識立刻產
生。在此之前,這眼識並不存在,只有一個沒有作用的識,你也可以說沒
有識的存在。但是現在,因為這色相、眼根和眼識三者和合,觸便產生了,
而在前一秒鐘,其實並沒有觸的存在。但是現在,眼睛、色相以及眼識相
接而產生了觸。
觸產生,並相續引發受、愛、取等。更詳細地說,一旦識發生,就把
身心轉變成另一個身心,這樣的身心引發出能感受苦痛的六入──在這個例
子裡是指眼睛,接著產生苦的 受和掙扎不已的愛。而後取──執取「我」:
「『我』……『我』……『我』快瘋了!『我』要死了!」這一切都是因
眼睛而引起的。
這就是生,一個痛苦的「我」出生。產生痛苦的自我便是生!或只是
存有自我而已,就執取此生而受苦。這是失去「我所有」而引發老、病、
死等的苦,是在這年輕女孩心中發展到具足十一種狀況的緣起,這個緣起
的例子,是透過眼睛而引起的。
[從耳根而入的緣起實例]
現在我們假設這位年輕女孩是被朋友愚弄。事實上,她的男友並未跟
別的女孩在一起,只是有人開她玩笑,說看見她的男友跟別的女孩在一
起,而她也信以為真。這是耳觸,即聲音藉由耳朵傳入,因為沒有正念,
而產生與無明相應的耳識,由識又生出新的名色,也就是她的身心正準備
使那會引發痛苦的六入產生。一旦產生完整的觸,以及相應此一情況的受
(苦受)就會生出,掙扎不已的愛也隨之發生,並且引發取,然後產生十足
的「我、我所有」的觀念,這就是一個充滿著痛苦、老、病、死的「我」
的誕生。依照緣起,苦痛藉由耳朵而產生。
同樣地,幾小時或數天之後,年輕女孩也許又會懷疑男友的真心。沒
人跟她說些什麼,她自己也沒有看到什麼,但她的心裡郄開始懷疑男友是
否跟別的女孩在一起。她開始胡思亂想,所以緣起由她的心門進入:法塵
碰到她的心,意識就生起,這識造作新的名色,即原本平靜、不受苦的身
心,已變成將要受苦的名色,並建立起將會受苦的六入、觸、受,隨受接
著而有掙扎不已的愛,進而執取,苦就產生了。這個例子說明,憑藉著意
識,緣起在年輕女孩的身心運作起來。
從以上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當年輕女孩藉由眼睛看到色相,緣起
依眼識在她身上運作起來。當她一聽到朋友戲弄的話,緣起就依著耳識運
作起來。最後,當她全憑自己的意念懷疑時,緣起便藉由意識產生作用了。
由此看出,緣起可以依靠不同的六入發展,每一種情況都會產生苦。
請注意,導致受苦的一次完整緣起,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可發生了,這
就是十一種狀況的一個完整緣起。當媳婦看到婆婆面孔的一瞬間,平日壓
抑著的局促不安便生起了,就在這一瞬間,緣起便藉由十一種狀況顯示出
來。她的眼睛看到色相,眼識於是產生,並把名色改變成準備接受苦的名
色,且相續地建立起將要受苦的六入、觸、受。因為她不喜歡婆婆的面孔,
而後生出掙扎不已的愛,接著相續出現取、有和生──不喜歡婆婆面孔的自
我,於是最後便產生苦。
[從舌根而入的緣起實例]
最後一個例子,不談某個人或某種情況,我來談談一般人。大部分的
人在享受佳餚時,都會失去正念,而無明也主宰著身心。請各位明白這點,
當在享用美食時,由於美味而失去正念,就混雜了無明。
一個人在享受美食所生起的念頭,就已經是一次完整的緣起了。如前
面的例子,當舌頭和它的對象(味道)相接,舌識生起,並創造出一個新的
名色,由平常的名色轉變為可以受苦的名色。而後生出六入,六入能引生
觸與受,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感受苦或樂。
如果這是美味的,一般人會認為這是樂受,一旦執著美味,便會產生
取。而後因為想去保留或持續這種美味,人們會去追求、執著這美味,並
且開始為它擔憂、煩惱,因此,貪著美味的樂受很快地就變成苦。「味道
真好!我很高興!我真得很高興!」此時這顆心已成為快樂的奴隸,因為
它執著於樂受。
這是緣起的陷阱,它顯示出緣起深奧的一面。如果是一般人一定會認
為這是樂;但如果由緣起來說,這都是苦。人們一感到美味的當下,完整
的緣起就發生了。
[從意根而入的緣起實例]
而且還不只這些,當他吃到美食而想到:「這味道好極了!明天我去
偷拿一些,那我就有更多可以吃!」在這一刻,這個人就成為(生)小偷了。
每當人有偷竊的念頭,就已經是個小偷了。所以有人去鄰家偷榴椰,吃了
之後,發現很好吃,第二天就想要再去偷,這種成為小偷的想法就在心中
產生一次的有。同樣地,如果有人吃肉,而且決定第二天再去打獵找更多
的肉,他就成為(生)獵人,即使他只是迷醉在食物的美味中,就已化生為
天神了。或者如果因為味道太好而覺得吃的速度不夠快,這個人就成為餓
鬼,他永遠沒有夠快的速度吃夠多的食物,以滿足飢餓感。
看這個例子,你就會發現,光是咀嚼美味的食物,種種緣起就可能發
生了。請小心注意,緣起所說的是關於苦的運轉,它能讓我們知道由於取
的力量而產生苦的完整過程。根據緣起,一定先有取,才會導致苦的生起。
如果沒有取,即使苦產生了,也不算是緣起所生的苦。
【譯註一】 在睡眠狀態下,六入不起作用。
緣起的苦必依於取
緣起的苦必須依取的助緣才能產生。譬如農夫受風吹日曬,在非常炎
熱的田園中耕種,但如果不取著:「噢!我好熱!」,這種「非常炎熱」
的感受只不過是自然的苦罷了,而不是緣起的苦 【譯註二】。如果是緣
起的苦,則必須有取,直到有「我」的產生。若農夫變得煩躁,心想:「我
是農夫,這是我的業報,所以必須這樣汗流浹背地工作。」因而垂頭喪氣,
人一旦這麼想,緣起的苦就產生了。
若感覺到背部的灼熱,只是純粹感覺並知道它灼熱,而不去取,就不
會進一步發展出「我」,那就不是緣起的苦。請各位好好注意,並分析出
這兩種苦的不同:如果有取,苦就會完整地生起,這便是緣起的苦了。假
如我們的手被利刀割傷,血流如注,若只感覺痛,但不去取,這種只是自
然的苦而不是緣起的苦。
請別弄亂了!緣起的苦必須是從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
愛、取、有、 生、老死一次完整的流轉,才可稱為緣起的苦。
接下來簡要地談談緣起之苦的原理。學佛的人可能會明白,六根和具
備某種價值或意義的六塵接觸時,六塵就變成了無明的所依。例如眼睛瞥
一眼看到了樹木、石頭等等,而沒有產生苦,那是因為對我們而言,樹木
和石頭不具價值和意義;但若看到的是老虎、女子,或具備某種意義的事
物時,那就與前者不同了。若一隻公狗看到一位美女,美女對它並無意義,
但換成一名年輕男子看到美女,那美女對他來說就很有意義了。在這個例
子中,公狗的「看」與緣起無關,而年輕男子的「看」就與緣起有關了。
在此我們所談的是人──能觀看的人,不論何時,當眼睛觀看時,便會
很自然地看到周遭的事物,若所見的事物不具意義,就與緣起無關。也許
眼睛所看到的是樹木、野草、石頭,這些東西在正常情況下,不具任何意
義,但也可能看到了鑽石、神聖的石頭或具有特殊意義的樹木等,心就會
起來造作而形成緣起。因此我們可以下個結論:六根(眼、耳、鼻、舌、身、
意)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接觸時,六塵必須對能觀看的人具有
意義,於此六塵就成為無明、愚癡、迷惑的所依。只有與這樣的根塵接觸,
才會引生識,並從接觸當下所生起的識,相續地發展出行,行就是一種不
斷起造作的原動力,它將會創造出名色,把觀者原本正常的身心瞬間轉化
成「不正常、發狂」的身心,因此身心即將受苦。
一旦名色有所改變,眼、耳、鼻、舌、身、意也隨之轉變成「不正常、
瘋狂」的六根,相續地引生「瘋狂」的觸、受、愛、取、有,造成最後的
生,所謂生即是完整的「我」的產生,並且由於取,生、老、病、死或各
種苦痛就會立刻產生。
以上是日常生活中的緣起實例,我想這已足夠讓各位理解緣起了。它
是當下完整十一種狀況的流轉,在一天當中可能就有幾十、幾呇葫 y 轉,
而我們並不知道。硬要把一次流轉貫通到三世──前世、今世、後世,這是
不對的,完全不對!
大家普遍誤解緣起,我相信貫通三世的緣起已脫離原始巴利經文的原
義了。後面我會把理由說清楚,在此我先總結一下:緣起如閃電般生滅,
製造出心中的苦,而且就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譯註二】 「自然的苦」是指能清楚地感覺到冷、熱等外在自然的刺激,
但內心並不執著,所以沒有苦感。「緣起的苦」是內心對外界自然的苦產
生執著,而生起煩惱。
佛陀發現並宣說緣起
佛陀發現緣起
接著要來談談緣起說的由來,到底緣起說是怎樣形成的?在《相應部》
佛陀品中,佛陀談到他出家後六年中修了種種苦行,最後,才發現我們現
在所要討論的緣起。下面,我將佛說的巴利經文引述出來:
比丘們!當我還沒大徹大悟,仍是一位菩薩時,就意識到一切眾生都
在生、老、死,死了又再生的苦受中,眾生不知道離苦(老死)的方法,那
又如何能離苦呢?
比丘們!我生起了疑問:「為什麼會產生老、死?老、死的因緣條件
是什麼?」比丘們!由於我善巧地訓練心靈,無上的智見就從心中出現:
生緣老死,因為有生才有老死;
有緣生,因為有有才有生;
取緣有,因為有取才有有;
愛緣取,因為有愛才有取;
受緣愛,因為有受才有愛;
觸緣受,因為有觸才有受;
六入緣觸,因為有六入才有觸;
名色緣六入,因為有名色才有六入;
識緣名色,因為有識才有名色;
行緣識,因為有行才有識;
無明緣行,因為有無明才有行。
過後又以另一種方法重複地思惟:
無明緣行,無明為緣才產生行;
行緣識,行為緣才產生識;
識緣名色,識為緣才產生名色;
名色緣六入,名色為緣才產生六入;
六入緣觸,六入為緣才產生觸;
觸緣受,觸為緣才產生受;
受緣愛,受為緣才產生愛;
愛緣取,愛為緣才產生取;
取緣有,取為緣才產生有;
有緣生,有為緣才產生生;
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集。
比丘們!世人從不曾聽過有關純大苦聚之集的智慧、知見、法眼、光
明就在我心中湧現了。【譯註一】
這就是佛陀在覺悟後所發現的緣起,也可說發現苦的鎖鏈,發現苦是
由十一種狀況產生的。當與外境接觸時,若無明成為自己的主人(失去正
念),當下就發展出識。請別誤解識有個什麼永恆的主體,事實上,只是在
根、境接觸時,才產生識。有了識,相續而迅速地發展出行(造作出新的名
色的原動力),這新的名色將會受苦,隨之產生助長苦的六入,而發展出含
藏著苦的觸,相續地發展出促成苦的受,而後便相續地發展出愛、取、有、
生(「我」的出生),至此階段苦便完全具足了。
就我們所知,在佛教和人類的歷史中,佛陀是第一位發現緣起的人,
發現緣起後,佛陀就大徹大悟了,這就是經中所記載緣起的起源。
現在所要談的,一般人較難以理解,但為了使解說圓滿,還是必須拿
來討論,那就是在佛陀覺悟後所說的各種教法中,緣起的十一種狀況有五
種解說。
【譯註一】 記載於《相應部》因緣篇,因緣相應,佛陀品(The Buddha Suttas,
The Kindred Sayings on Cause, Nidana vagga Samyutta nikaya II, PTS,
p.6-7)。請參見《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14 冊,6—10 頁。
緣起的五種說法
[順說緣起]
有時佛陀以我們常誦念的方式順說緣起,從無明直到生老死涵蓋所有
的十一種狀況: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
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純
大苦聚集,這稱為緣起的一次流轉。這種從開始而說到最後的緣起,是我
們平時最常聽聞的緣起,它出現在數百部經典中。
[逆說緣起]
有時則從最後說到最初,本來是從無明開始直到生、老、死,在此卻
相反地從苦說起:苦是因為有生,生是因為有有,有是因為有取,取是因
為有愛,愛是因為有受,受是因為有觸,觸是因為有六入,六入是因為有
名色,名色是因為有識,識是因為有行,行是因為有無明。這也是緣起的
一次流轉,但從最後說到最初,稱為逆觀;如果從最初說起,稱為順觀。
這兩種說法,比較容易記誦。
[從中間開始而至最初說緣起]
第三種不解說全部的十一種狀況,而從中間開始,即四食(段食、觸食、
思食、識食),以渴愛為助緣。以段食(kabalinkarahara)為例,段食來自愛,
愛來自受,受來自觸,觸來自六入,六入來自名色,名色來自識,識來自
行,行來自無明。這是從中間開始說到最初無明的緣起。
[從中間開始而至最後說緣起]
第四種是從中間開始而至最後的說法,這種說法以受為起源,樂受、
苦受、不苦不樂受是先決的因緣條件,相續地產生愛、取、有、生,最後
是苦。雖然是緣起的一半,但仍稱之為緣起,因它有助於說明苦如何生起。
因此,佛陀可以說是依時間、人、事而應機說法。
覺音的《清淨道論》中有個很好的比喻說明為什麼有四種緣起的說
法:猶如有四位都需要一段藤蔓的人,一人可能從根割斷,全部都拉來使
用;一人可能從頂端拉起,直到根部取來使用;一人可能從中割斷,只拉
其下部,取而使用;一人也從中割斷,向上而至於頂端,取而使用。【譯
註二】採蔓而取之使用的方法,隨個人的需求而定,每個人採蔓的方法都
不盡相同,然而一切都能受用。這就是《清淨道論》中用來說明四種緣起
的比喻。
[在中間的滅盡]
但是還有另一種非常不可思議的說法,只記載在某些經典中【譯註
三】,「集」已發展到一半,也就是到達了愛,然後又倒轉回「滅」──
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這是非常不可思
議的,我不知道覺音為什麼不提這種解說,只有講到前面的四種。
這種說法比較容易令人困惑,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
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一旦到愛,就立刻中斷而逆轉,由於
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滅,純大苦聚集滅。
這種說法就好比翻掌一樣,因正念生起,在中間階段發生大逆轉,就
是流轉到了一半,我們醒覺過來,不再隨緣起而流轉下去。因此在中間階
段生就變成滅,中間的愛滅了,苦就不再生起,這就是緣起中不完整的苦。
因為從「集」轉變成「滅」,在中間就滅苦了,這也是其中的一種說法。
若以上述採蔓的比喻來說,就是人從中間抓住藤蔓,將全部都拉來,
取而使用。
以上是佛陀所說緣起的五種說法,是佛陀依眾生的根機所作的不同說
法。
【譯註二】 請參考葉均譯,《清淨道論》下冊 152 頁,華宇出版社。
世尊有四種緣起的說法,猶如四位採蔓的人相似,從最初或
從中間開始而至於最後,及從最後或從中間開始而至於最初。即(一)譬如
四位採蔓的人中,一人先看見蔓的根,他便割斷根,一切都拉來,取而使
用;世尊亦這樣從最初開始而至最後說緣起:「諸比丘,無明緣行……乃
至……生緣老死」。(二)譬如彼等四人之中,一人先看到蔓的中部,他便
割斷中部,只拉其上部,取而使用。世尊亦這樣從中間開始而至最後說:
「……以「取」為緣的是有,以有為緣的是生」。(三)譬如四人中的一人,
先看見蔓的尾端,便執其尾端,從尾至根,取其全部而使用。世尊亦這樣
從最後而至最初說緣起:「我說生緣老死……無明緣行」(四)在這些人裡
面的一人,先看見蔓的中部,他便割斷中部,向下而至於根,取而使用。
世尊亦這樣從中開始而至最初說:「……此等四食以渴愛為因緣,……渴
愛是什麼因緣?……受……觸……六處……行是什麼因緣?……行以無
明為因緣……乃至……行以無明為原因」。
【譯註三】 記載於《相應部》因緣篇,因緣相應,家主品。請參見《漢
譯南傳大藏經》第14冊,85—87頁。
緣起各支的解釋
現在要詳細討論緣起的每一支,以便使各位正確地了解緣起。能背誦
緣起經文的人是非常好的,因為這樣會比較容易理解緣起,而對於不會背
誦緣起經文的人,我就愛莫能助了,因為今天我已經決定要來解釋緣起,
至於受益多少,只得因人而異。在此我就從無明支開始,來談談有關緣起
的特質。
[無明]
無明是什麼?無明即是不知「苦」、不知「集」、不知「滅」、不知
「道」,這四種無知稱為無明。有了無明則會衍生行(無明緣行)。
[行]
行是什麼?佛說:「比丘們!有三種行──身行、口行、意行。」在巴
利經文中佛說的行(sankhara)被詮釋為能激起身、口、意的作用。
但在佛學院卻依據《清淨道論》解釋:行是「福行」(punnabhisankhara)、
「非福行」(apunnabhisankhara)及「不動行」(anenjabhisankhara)【譯註四】。
這兩種說法各自相異,但有若干意義重迭之處,需要更詳細地說明。
在此必須先明白,喜歡把緣起詮釋為三世輪迴的人,大多數會將行解
釋為福行、非福行及不動行。但是在原始巴利經文中,佛陀說的是身行、
口行及意行。有了行則會引生識(行緣識)。
[識]
識是什麼?佛說有六種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將緣起解釋為三世輪迴的人(就連《清淨道論》也如此解說),就得把
識解釋為結生識(patisandhi-vinnana),而導致後期的論著也把識解釋成結生
識,因為他們不知道要如何用六識來解釋三世輪迴。連解釋的人都相信有
來生,所以就會把「識」解釋為結生識,如此一來就完全變成兩回事,與
緣起毫不相干。
佛陀所說的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但是我們卻
把識解釋為結生識。有了識則會引生名色(識緣名色)。
[名色]
名色是什麼?在巴利經文中很清楚地指出,佛說受、想、行、識四蘊
為「名」;「色」是四種大種色(地、水、火、風)和二十四種所造色【譯
註五】。每個人都教導說:肉、血、體溫、呼吸是色體四大,依存於四大
而產生的各種特性,如美、醜、男女性的特相等,這四大和四大所造色合
稱為「色」。有了名色則會引生六入(名色緣六入)。
[六入]
六入是什麼?佛說六入是眼、耳、鼻、舌、身、意。有了六入則會引
生觸(六入緣觸)。
[觸]
觸是什麼?佛說有六種觸,即是眼、耳、鼻、舌、身、意的觸。有了
觸則會引生受(觸緣受)。
[受]
受是什麼?受有六種,就是眼觸的受、耳觸的受、鼻觸的受、舌觸的
受、身觸的受、意觸的受。有了受則會引生愛(受緣愛)。
[愛]
愛是什麼?愛有六種: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法愛。有了
愛則會引生取(愛緣取)。
[取]
取是什麼?取有四種:欲取(kamupadana)、見取(ditthupadana)、戒禁
取(silabbatupadana)及我語取(attavadupadana)。這我們都已經很熟悉了。有
了取則會引生有(取緣有)。
[有]
有是什麼?有分三種:欲有、色有及無色有。有了有則會引生生(有緣
生)。
[生]
生是什麼?眾生的出生、諸蘊的產生、六入的生起,都稱為生。有了
生則會引生老死(生緣老死)。
[老死]
老死是什麼?老是發蒼蒼而齒牙動搖,和任何與老有關的一切,如官
能遲鈍等。死是諸蘊的離散,身壞氣絕。
造成緣起難以理解的問題在於語言,一般人所用的語言是日常用語,
但緣起的意義並不是日常用語的意思。如生的真正意義是自我的出生,那
隻是一種感覺而已,而不是指從母胎中出生。
若談到從母胎出生,一個人生一次便結束了;但另一種出生(自我的出
生)則是生了又生,甚至一天中有好多次出生,這即是由取、有──存有「我」
的感覺所引生的「生」,一旦有這種出生,就會執著從「母胎出生」的這
個身體,因為會擔心害怕(身體)出生後(所要面臨)的一切,這就是苦。
一旦有這種出生,就會擴展到擔心害怕未來與老、病、死相關的一切。
實際上,老、病、死還沒到來,我們就先受苦了,因為時常把它視為「我」
老、「我」病、「我」死,等到這些症狀果真出現時,那就倍加痛苦了。
現在我們時常不自覺地害怕死、害怕老,因為我們以為老會變成「我」。
如果沒有「我」,一切老、病、死就不具任何意義了。因此,緣起的
一次流轉,不論是獲得滿意、不滿意或不知滿不滿意的東西,只要執著任
何一種,就是苦。
【譯註四】 請參考葉均譯,《清淨道論》下冊 162 頁,華宇出版社。
【譯註五】 二十四種所造色是: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
女根、男根、命根、心所依處、身表、語表、虛空界、色輕快性、色柔軟
性、色適業性、色積集、色相續、色老性、色無常性、段食。
請參考葉均譯,《清淨道論》下冊12—22頁,華宇出版
社。
緣起用語中的有與生
現在,我們談到最重要的事,那就是關於緣起用語的涵意。
這個用語的涵意是從法的語言而來,也就是「見法」的人所使用的語
言,而非根據一般不懂佛法的人所使用的日常用語來解釋。我已經說明過
這兩種語言的不同:日常用語是不懂佛法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語言;
而緣起的語言則是法的語言。接下來我會依序說明清楚。
如果我們以日常用語來說明緣起,就會產生許多混淆不清且無法理解
的情況。就以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為例,他的覺悟就在摧毀無明,也就是
無明的止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那麼為什麼佛
陀卻未死?想想看,佛陀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時,無明就止息了,隨著無
明的止息,則造作的能量──行(sankhara)──也滅了。然而當時佛陀為什麼
沒有死於菩提樹下?因為緣起的用語是法的語言,所以「生」和「滅」這
兩個字不是表示肉體的生或死。
當這些名詞被誤解時,一蜇 t 起的流轉就被認為與兩個生有關:
一是名色的生(父精母血和合),一是來世的生。如果有兩個生,那麼緣起
就被認為是貫通三世: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這時一次完整的緣起就
被拆散攪亂了,而不符合緣起的說法。可笑的是,雖說有兩個「生」,卻
不敢說兩個「死」,因為人們還不了解如何死兩次的緣故。
有和生這兩個字,在緣起中並不是指從母親的子宮生出來,而是指從
執取中生出,且發展出「我」的感覺,這才是生。在巴利經典中有清楚的
記載可以證明。
經中記錄佛陀的一段話:「於受歡喜者,即取也。」【譯註六】意思
就是當觸使受發生時,無論它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有「喜」【譯
註七】在其中,這就是取。任何「喜」就是取,因為「喜」是執取的所依,
有「喜」的地方就一定有執取。
「喜」指的是著迷或滿足。根據佛陀所說,「喜」就是取,當我們滿
足於某種事物時,就表示我們執著那件事物。在受中一定有「喜」,所以
「喜」即是取。因此當我們有了受,當下就有「喜」,也就有取:「有取
就有有,有有就有生,有生就有老死,就是苦。」
這表示有和生來自於受、愛、取,並不需要等到死後投生才產生。有
和生隨時隨地都會發生,在一天之中,不知會發生多少次:一旦存有與無
明相應的受,就會產生某種著迷的「喜」,這就是執著,接著發展出當下
的有和生。因此當下就有所謂的有和生,一天當中不知產生多少次。
有和生這兩個字必須以法的語言來解釋,法的語言就是「見法」的人
使用的語言,而不是以日常用語來解釋。在日常用語中,必須要等到死後
才能再生,再一次出現有和生,也就是說人類肉體只能生一次,然後死去
入棺,才有新的有和生。但就法的語言而言,一個人可能在一天中出生好
多次,每一次產生「我」、「我所有」,就稱為一次的有和生,一個月內
可能是數以百計,一年中數以千計,一生中則可能是成千上萬的有和生。
因此我們必須認識生活中的有和生,每天就有好幾回合的有和生。
我們可以馬上看出,緣起是此時此地的事,而不是等死後或貫通三
世,才算一次運行。事實上,在一天之內,它將可能運作許多次,每當有
受、愛、取,就會產生有和生,而完成一次緣起的流轉。緣起不斷地在每
人每天的生活中運作,就像前面所提的落榜考生,或因男朋友而煩惱的年
輕女孩,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例子。
剩下的問題是,我應該如何解釋,才能讓你們了解在受出現之前,就
已具足了無明、行、識、名色、六入和触。
這並不算困難,罪魁禍首就是受。我們都已經很明白受是怎麼回事──
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斷地發生。但如果你想知道更詳細的受,就得往回
推溯:受來自觸,觸來自與境相應的六入(專為該境而造作的六入),六入
來自名色(專為該境而造作的名色),名色來自某一識(專為該境而造作的
識),識來自行)專為該境而造作的行),行來自無明。無明則為這一輪轉的
開端,只要去除無明,其餘就不會發生,也就是那將要受苦的名色、六入、
觸、受都不會發生,反而只是無苦的現象。因此只要有無明,就製造出受
苦的名色、六入、觸和受。
我再一次強調並且提醒各位,要仔細了解日常用語和法的語言二者之
間的不同。生這個字在日常用語中的定義,是從母親子宮內生出,但在法
的語言中,生是指某種事物的生起,它的作用是會產生苦,也就是說以無
明為基本原因。就如此刻名色還未生,因為「我」、「我所有」還未發生
作用,雖然你坐著,很專心地聽經,但並沒有產生愛和取,所以緣起尚未
發生,只是處於自然的狀態罷了。至目前為止,所有我提到的都是為了讓
各位先了解,緣起使用的是法的語言,它是有特別意義的,不要與日常用
語混淆了,否則就會產生誤解,尤其是生這個字。
【譯註六】 記載於《中部》雙大品愛盡大經(《漢譯南傳大藏經》第 9
冊,359 頁),及《中阿含經》第二○一經後品嗏帝經(《大正藏》第1冊,
767頁下~768頁中)。
【譯註七】 喜(nandi)意指耽著、歡喜,以貪心耽著於樂受,以瞋心耽著
於苦受,以痴心耽著於不苦不樂受。
緣起是四聖諦
我想告訴各位的另一個重點是:緣起其實是更詳盡的四聖諦。緣起的
流轉──無明 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
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純大苦聚集
──相當於四聖諦的「集」。
緣起的還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
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
有滅,有滅則生滅,純大苦聚滅──相當於四聖諦的「滅」。
佛陀在其他地方也以同樣的方式說明苦及滅苦的方法(八正道),緣起
是更詳細說明的四聖諦。它不只是簡單地由愛引生苦,而把苦的生起分析
為十一種狀況來說明,同樣地,也用此十一種狀況來說明苦的滅,不只簡
單地說明愛滅,而是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等十一種狀況滅盡,這就
是詳細且廣泛的解釋。所以,緣起就是四聖諦。
以違反緣起法則的方式解釋緣起
緣起中沒有自我存在
現在我們來看看一件極重要的事──被錯誤解釋的緣起既不屬於佛
教,也沒有什麼好處,說實在的,它只導致傷害。
將緣起解釋成貫通三世是錯誤的,絕非依據巴利經文的原則,無論是
根據經文的文字或意義來判斷,都是錯誤的。
如前面所提到的,根據經文,佛陀說緣起是相依相續的,其中並未加
入任何東西。緣起始於無明 ,繼續發展直到最後受苦,在其中並沒有摻
雜任何東西,摻雜任何東西就是違背經文的原則。
根據佛陀教誨的意義來看,我們很容易就可看出貫通三世的緣起說法
是錯誤的。佛陀教導緣起是為了摧破邪見,破除人們對「我」、「人」、
「眾生」的執著,所以才說明緣起是輾轉相續的十一種狀況的連結,其中
並沒有自我的存在。
現在有人將緣起解說為同一主體貫通於三世之中:一個人過去世的煩
惱,會導致今世某一時刻受業報;而今世的業報又會產生新的迡 o,導致
來世受業報。
當緣起被如此教導,就會演變成有個自我、靈魂、眾生或人在輪迴流
轉,就如同漁夫之子嗏帝比丘陷入邪見的例子。佛陀教導緣起,是為了不
要讓人們存有自我,相反地,我們郄教導有個自我。佛陀已經很清楚地把
原理說出來,我們郄偏偏重新創造出有個自我的解釋。
因此,我們要拿「四大教法」(mahapadesa)做為判斷的準繩,它告訴
我們,若以自我存在的觀點解釋緣起是錯誤的,因為佛陀教導「無我」。
因此若你能認識到緣起沒有自我存在,才是正確的,如果你認為有個自我
或緣起貫穿三世,就是錯誤的,這將會誤導大家產生有「我」的觀念。如
果直接以巴利經文的原則來解釋,緣起是輾轉相依相續的,別對巴利經文
有任何修改,就不會產生自我,這才是正確的。
錯誤的解釋何時產生
好!繼續來談談,為什麼會產生錯誤的解釋?它在何時產生的?
現今,泰國、緬甸及斯里蘭卡都依據《清淨道論》這部論著的解說方
式來教導緣起,西方學者也完全接受這種延續三世的觀念而高談闊論。簡
單地說,凡是有佛教徒的地方,都同樣教導著延續三世的緣起。我正在努
力說明,緣起絕非延續三世,雖然這些與眾不同的話也許會引起全世界的
反彈,但是我們依然要說明這個錯誤的解釋如何產生,它又是何時開始的。
很難知道這錯誤的解釋是何時開始的,但錯誤很容易被發現,因為它
違背原始巴利經文,違反緣起要摧毀自我觀念的目的,因此可以認定它是
錯誤的。過去的一位泰國僧王桑柯拉(Somdet Phra Sangkharaja)認為錯誤的
解釋始自一千年前。他不相信緣起延續三世的說法,而教導人們緣起只是
一世的流轉,但他並未十分確定,所以這件事情就被擱在一旁,而沒有深
入探討,然而他堅持認為,緣起已被錯誤解說了一千年。我贊成僧王桑柯
拉這點看法,但我想再另外說明的是,這個誤解可能超過一千年,因為《清
淨道論》這本論著已流傳一千五百年了。
《清淨道論》以三世的觀點來解釋緣起。覺音在《清淨道論》中指出,
這本論著依據傳統的解釋寫成,後面我會引用這段覺音所說的話。如果他
在一千五百年前撰寫《清淨道論》,那麼這種錯誤的解釋在更早於一千五
百年前就必定很流行了!依我看,可能在第三結集,即佛曆三百年(西元前
二四三年)之後就開始了。所以,這種錯誤可能已經有二千二百年了,而不
是如桑柯拉所說的只是一千年,過後我會交待清楚。
如果你想知道確切的日期,則需要考古研究的證據,那將是件滿困難
的事。而我們現在必須知道的是,為什麼會有錯誤的解釋?希望各位好好
聽著,佛陀所教化的原則,是不可能貫通三世的,但為什麼會出現貫通三
世和有個主體的解釋,以致脫離佛陀教法的軌則呢?
我假設這樣的誤解可能是在不知不覺中產生的,因為無知與誤解,人
們就開始猜想、推測法義,他們並沒有企圖故意作錯誤的說明。如我們所
知的,甚至佛陀都認為緣起甚深難解,佛曆三、四百年左右,人們已經不
了解根本的教理,他們的思想開始與原始法義產生分歧,分歧愈來愈嚴
重,直到後來完全背離。由此可看出,沒有人故意引生錯誤的見解,而是
無知使然啊!
現在讓我們再以另一種方式來看,佛教內部可能有條害蟲正在一點一
點慢慢地咬噬它 【譯註一】?可能在佛教中有個叛逆的內奸,故意把佛
教的根本原理──緣起,扭曲為印度教或婆羅門教中的常見。佛陀所教導的
緣起絕對不主張有一個自我、靈魂、梵我(atma)或其他類似的東西。如果
有人把佛教的中心思想──緣起,解釋成貫通三世或有個主體,那麼他就能
成功地同化佛教。
如果真有這樣一個存心不良的人或團體,那就表示他們故意如此解釋
緣起,製造出讓佛教產生「主體」觀念的機會,這樣婆羅門教就能間接而
迅速地併吞佛教。這是我從負面的角度推測的。
另一種推測是,可能有輕率或愚蠢的人以有限的知識,去解釋自己還
不能了解的緣起,由於他還不了解,就可能無法察覺錯誤。不管事實是不
是如此,也無論是有意或無意,結果緣起都被扭曲了。
【譯註一】 佛門常語:「獅子身中蟲,自食獅子肉」,是指獅子為森林
之王,所向無敵,但自身之蟲兒卻可以咬嚙獅子之肉,直到死亡。比喻唯
有佛教教義宣揚的真理,可以震伏世間一切邪見,但卻不敵佛門內部不肖
份子的侵蝕,甚至滅亡。
錯誤地解釋緣起,使佛教衰滅
你知道為什麼佛教會在印度消失嗎?不同的人會提出不同的解釋。例
如,因為外敵入侵壓迫佛教。但我不認為是這樣,我想佛教從印度消失的
主因是因為佛教徒錯誤地解說法義,將佛教的中心思想──緣起,解釋為印
度教或婆羅門教三世輪迴及梵我的思想。我相信,這才是使佛教從印度很
快消失的真正原因。當緣起錯解為有個主體或自我時,印度的佛教就完全
消失了,而且什麼都不遺留,只是印度教的附屬品罷了。
錯誤的解釋必定是從一些這類的情況開始,而這事件是不是有意造成
的呢?這就難以得知了。婆羅門教為佛教之敵且想併吞佛教是一個事實,
因此很可能有人故意要毀滅佛教,我無心誹謗婆羅門教,但是這種推測的
可能性很高。佛教並不主張常見,它不說有個「人」、「我」或「眾生」,
沒有「人」在生死輪迴中流轉。佛教中無「人」、無「眾生」,但現在既
然把緣起解說成貫通三世,就有個流轉其〞滿 u 眾生」或「人」,這實在
是佛教真正的滅亡!
在《清淨道論》以前,沒有任何可依據的文獻記載結生識是緣起的開
端,接著產生新的有,並在果報之後隨著煩惱招感來世。這樣清楚的文字
證據是在一千五百年前,只有在《清淨道論》中,才出現三世輪迴和結生
識的記載。
如果你要《清淨道論》之前的證據,則應該到第三次結集會議上去找。
那時某些所謂「假的僧人」被命令離開僧團,而那些「真的僧人」則不必,
在篩選過程中,僧人被要求表達對佛法的觀念。如果有任何僧人不是「分
別論者」【譯註二】,未把生命分析為緣生法、蘊、界、六入,而像漁夫
之子嗏帝比丘一樣,認為有個輪迴生死的主體,那麼他就會被視為「非分
別論者」,而因抱持常見的邪見,被逐出僧團。
也就是說,在第三次結集時,那些認為有個主體的僧人被去除僧籍,
只留下那些不這樣認為的僧人。我們由此可知,常見始於二千二百多年前
的第三次結集,那時有許多人偽裝成佛教僧人,他們認為有個主體或自
我,這個事實本身就足以被視為是導致佛教教團以自我來詮釋緣起的根本
關鍵。雖然這些僧人被逐出僧團,但很可能仍然有些人(僧團中或僧團外都
有)相信有個自我,並以此教導別人。
總之,我很想說明,在佛曆三百年第三次結集之前,基本教義還保持
純正。但從那之後,佛法漸漸傾向主體、自我的觀念,而開始變得模糊不
清。錯誤的佛法就從當時開始傳播,如各位所知,佛教最後從印度消失了。
然而為什麼耆那教【譯註三】,或更適合稱為塞那教(Saina),卻沒有從印
度消失?那是因為它的原始教義從未被改變過。
佛教的基本教義從主張「無我」轉變到有「我」時,佛教便消失了,
自我的觀念進入佛教當下,佛教隨即自然而然地從印度消失。這就是緣起
被錯解的現象,而文獻證據則是由《清淨道論》開始。以上我所要說的是,
緣起的詮釋在何時開始違背佛陀本懷。
【譯註二】 「分別論者」是指錫蘭上座部的大寺派。
【譯註三】 耆那教(Jaina)印度裸體的苦行主義者。
解釋錯誤的原因
非惡意地錯誤解釋緣起是由於缺乏智慧的無明所造成的,並不像有些
人如獅子身中蟲一樣故意咬噬佛教。會解釋錯誤是因為只懂日常用語,而
不懂法的語言,當我們對勝義諦的理解能力逐漸消失,只能了解世俗諦,
而依著世俗諦來闡明緣起,常見便出現了。因此,我們必須清楚地分辨法
的語言和日常用語,尤其重要的是所謂的「人」和名色這兩個名詞。
如果我們說的是日常用語,即一般人使用的語言,則我們每個人都稱
呼自己是個「人」,如果我們使用法的語言,就不說是「人」,而說名色
或身心。無論你稱呼它是「人」或名色,並沒有實質的差別。但原來的問
題仍然存在:「人」或名色,它多久生滅一次?它如何生滅?
[名色的生滅]
如果你問這兩個問題,有三個不同層次的答案可以回答:
一、名色在每一剎那間生滅。但這種解釋幾乎沒有人知道或想知道,
甚至認為不需要知道。我們的名色、身心在每一剎那間生滅,這是使用阿
毘達磨的解釋。心生起後就相續地在有分心(bhavanga-citta)之間生、住、
滅,而一個生、住、滅的流轉,就稱為一剎那,它比一眨眼的時間還快。
根據這個意思,名色或「人」在每一剎那間生滅,其速度快得無法以嘴巴
計算。【譯註四】
名色或「人」在一剎那間生滅,這種解釋和電流的高頻率解釋類似。
當電流通過一個連續不斷的電路,就產生電擊,這些電擊可能在一分鐘內
即有上千個,迅速到無法辨識的程度,就因為它們發生地這麼快速,使得
燈泡發光而不見閃爍。一念間也是如此快速,當它們迅速而緊密地連續發
生,我們就無法感覺它的生滅。我們必須依據詳密的心理分析,才能了解
名色或「人」其實是在每一念間緊密、連續、迅速地生滅,比電流還要快
速。但是這種生滅和緣起沒有關係,緣起並非指這種生滅。
每一念的生滅只是單純機械化的心理過程,這是多餘且繁瑣的阿毘達
磨知識,與緣起無關。阿毘達磨用來表示生的這個字不是緣起中的生(jati),
而是生起(uppada)──意思為「生」或「導致存在」,其流程是生起(uppada)、
滯留(thiti )、壞滅(bhanga),或生、住、滅。生起(uppada)和生(jati)相似而
不相同。以上是名色或「人」的一種解釋:迅速且緊密連續著的生、住、
滅。
二、另一種說法是一般人的解釋,就是名色從母親的子宮出生,在棺
材中滅去,它存在的狀態可以是八十年或一百年那麼長。在這八十年或一
百年裡,只有一次生滅,即一次生死。根據這第二個有關生滅的解釋,「生」
和「死」這兩個字,在八十年或一百年的時空裡,只用過一次。依這種日
常用語的解釋,名色或「人」在生死之間,存在八十至一百年。依據繁瑣
的阿毘達磨語言解釋,一個人的生和死,迅速到無法計算,但敼`用語所說
的生和死卻長達八十到一百年,讓人等不及去算它,算一次生,要等到一
百年後,才算一次死。阿毘達磨語言和日常用語反應出兩種極端的見解。
三、現在另有中道的解釋方式,它是以我們此刻所關切的緣起語義加
以解釋。生和死,在緣起語義中,表示某一個受的產生,而後接著愛、取、
有、生,這種生滅是來得及計算且可清楚觀察到的。當我們心念產生「我」
的意識,就產生了一個有和一個生,它是可以計算的,如果有個人很精進,
他可在某一天觀察、記錄有多少個「我」的產生,然後在第二天和第三天,
重複去觀察和記錄。這種生滅的解釋不是迅速到無法計算,也不是僅僅從
母親的子宮生出來,而後在棺材中死去,這是以「我、我所有」來解釋名
色或「人」的生滅,而每一次「我、我所有」的感覺都由無明所造作。
這種名色是由無明所造作。無明蘊釀了對「我、我所有」的執著,最
後導致苦的生起,這就是一個生和一個死,這種名色的生滅就像前面提到
的例子,是大家可以在周遭環境中觀察到的。依這樣的解釋,一天之內就
會有許多的生和死。所以,請明白緣起語言的生和死這兩個字,有個特別
的意思──即「我」的生和死。不要將這個解釋和阿毘達磨語言的繁瑣解釋,
或從母親子宮中出生是「生」,進入棺材是「死」的日常用語解釋混淆了,
如果對這三種語言混淆不清,就無法確實了解緣起的意義。緣起應以中道
的方式解釋,它並非迅速緊連到無法計算,也不是分散(或分開)到一生中
只有一次生和一次死。緣起是指每一次執著於「我」的生和滅,此外,是
要讓我們了解這種生和滅是緣生法,只是相互依存的自然現象,「此生故
彼生,此滅故彼滅」。
任何一個所謂的「人」,都只是在某一時間內、某種情況下的緣生法,
不要讓它成為一個自我、主體、梵我或任何類似的東西。它只是一個輾轉
相依的自然現象,發生、然後消逝。如果你要稱它為「人」也可以,或稱
它為名色、身心,它們都一起發生,只是個緣生法,由於無明、愛、取,
使「我」的意識生起,就造了一個「人」。我們必須殺死這種「人」,除
滅這種「人」,果真如此苦便結束了。因為這種「人」是苦的根源,佛陀
教導緣起是為了要防護我們生出這種「人」,能夠防護也就不苦了。這就
是緣起語言中所謂的生和死。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一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一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一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一品Namo Namah
 
Ppt curso auxiliar de biblioteca
Ppt   curso auxiliar de bibliotecaPpt   curso auxiliar de biblioteca
Ppt curso auxiliar de bibliotecaFlavio Santana
 
Desenvolvimento de Coleções
Desenvolvimento de ColeçõesDesenvolvimento de Coleções
Desenvolvimento de ColeçõesGesner Xavier
 
Biblioteca digital
Biblioteca digitalBiblioteca digital
Biblioteca digitalBiblio 2010
 
Présentation de Zotero, outil pour collecter, gérer, citer et partager des ré...
Présentation de Zotero, outil pour collecter, gérer, citer et partager des ré...Présentation de Zotero, outil pour collecter, gérer, citer et partager des ré...
Présentation de Zotero, outil pour collecter, gérer, citer et partager des ré...Morgan Magnin
 
Cours4.1 recherche documentaire-outils
Cours4.1 recherche documentaire-outilsCours4.1 recherche documentaire-outils
Cours4.1 recherche documentaire-outilsEvelyne Brémond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二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二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二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二品Namo Namah
 
Optimization night 4_dp
Optimization night 4_dpOptimization night 4_dp
Optimization night 4_dpKensuke Otsuki
 
Trabalho de epistemologia marta kerr 2º período
Trabalho de epistemologia marta kerr   2º períodoTrabalho de epistemologia marta kerr   2º período
Trabalho de epistemologia marta kerr 2º períodoRita Gonçalves
 
Epistemologia
EpistemologiaEpistemologia
Epistemologiaacademica
 

What's hot (15)

Base de Dados
Base de Dados Base de Dados
Base de Dados
 
A catalogação em +/- 60 minutos
A catalogação em +/- 60 minutosA catalogação em +/- 60 minutos
A catalogação em +/- 60 minutos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一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一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一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一品
 
Ppt curso auxiliar de biblioteca
Ppt   curso auxiliar de bibliotecaPpt   curso auxiliar de biblioteca
Ppt curso auxiliar de biblioteca
 
Desenvolvimento de Coleções
Desenvolvimento de ColeçõesDesenvolvimento de Coleções
Desenvolvimento de Coleções
 
Biblioteca digital
Biblioteca digitalBiblioteca digital
Biblioteca digital
 
Présentation de Zotero, outil pour collecter, gérer, citer et partager des ré...
Présentation de Zotero, outil pour collecter, gérer, citer et partager des ré...Présentation de Zotero, outil pour collecter, gérer, citer et partager des ré...
Présentation de Zotero, outil pour collecter, gérer, citer et partager des ré...
 
O controle bibliografico
O controle bibliograficoO controle bibliografico
O controle bibliografico
 
Cours4.1 recherche documentaire-outils
Cours4.1 recherche documentaire-outilsCours4.1 recherche documentaire-outils
Cours4.1 recherche documentaire-outils
 
Nietzsche
NietzscheNietzsche
Nietzsche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二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二品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二品
白話解讀《妙法蓮華經》第十二品
 
Catalogação
CatalogaçãoCatalogação
Catalogação
 
Optimization night 4_dp
Optimization night 4_dpOptimization night 4_dp
Optimization night 4_dp
 
Trabalho de epistemologia marta kerr 2º período
Trabalho de epistemologia marta kerr   2º períodoTrabalho de epistemologia marta kerr   2º período
Trabalho de epistemologia marta kerr 2º período
 
Epistemologia
EpistemologiaEpistemologia
Epistemologia
 

Viewers also liked

南北傳禪修經驗分享
南北傳禪修經驗分享南北傳禪修經驗分享
南北傳禪修經驗分享Murphy Chen
 
行解內觀智慧禪
行解內觀智慧禪行解內觀智慧禪
行解內觀智慧禪宏 恆
 
世間法格言集
世間法格言集世間法格言集
世間法格言集宏 恆
 
攝義論表 24緣
攝義論表 24緣攝義論表 24緣
攝義論表 24緣宏 恆
 
自然的代價
自然的代價自然的代價
自然的代價宏 恆
 
何來有我
何來有我何來有我
何來有我宏 恆
 
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宏 恆
 
Vegetarian QienKuen-2008年12月21日PunchParty
Vegetarian QienKuen-2008年12月21日PunchPartyVegetarian QienKuen-2008年12月21日PunchParty
Vegetarian QienKuen-2008年12月21日PunchPartyThe Mind Academy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宏 恆
 
禪修的效用與方法
禪修的效用與方法禪修的效用與方法
禪修的效用與方法Murphy Chen
 
壓力管理與正念減壓_溫宗堃(警政署基層主管心理諮商輔導知能研習班)
壓力管理與正念減壓_溫宗堃(警政署基層主管心理諮商輔導知能研習班)壓力管理與正念減壓_溫宗堃(警政署基層主管心理諮商輔導知能研習班)
壓力管理與正念減壓_溫宗堃(警政署基層主管心理諮商輔導知能研習班)Tzung-Kuen Wen
 

Viewers also liked (11)

南北傳禪修經驗分享
南北傳禪修經驗分享南北傳禪修經驗分享
南北傳禪修經驗分享
 
行解內觀智慧禪
行解內觀智慧禪行解內觀智慧禪
行解內觀智慧禪
 
世間法格言集
世間法格言集世間法格言集
世間法格言集
 
攝義論表 24緣
攝義論表 24緣攝義論表 24緣
攝義論表 24緣
 
自然的代價
自然的代價自然的代價
自然的代價
 
何來有我
何來有我何來有我
何來有我
 
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
 
Vegetarian QienKuen-2008年12月21日PunchParty
Vegetarian QienKuen-2008年12月21日PunchPartyVegetarian QienKuen-2008年12月21日PunchParty
Vegetarian QienKuen-2008年12月21日PunchParty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禪修的效用與方法
禪修的效用與方法禪修的效用與方法
禪修的效用與方法
 
壓力管理與正念減壓_溫宗堃(警政署基層主管心理諮商輔導知能研習班)
壓力管理與正念減壓_溫宗堃(警政署基層主管心理諮商輔導知能研習班)壓力管理與正念減壓_溫宗堃(警政署基層主管心理諮商輔導知能研習班)
壓力管理與正念減壓_溫宗堃(警政署基層主管心理諮商輔導知能研習班)
 

Similar to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佛心宗簡報
佛心宗簡報 佛心宗簡報
佛心宗簡報 diin54321
 
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
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
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wutitoudi
 
理大佛學會-四悉檀
理大佛學會-四悉檀理大佛學會-四悉檀
理大佛學會-四悉檀guest5f1b911
 
行門與弘化
行門與弘化行門與弘化
行門與弘化diin54321
 
參加「佛七法會」所獲得的靈異記
參加「佛七法會」所獲得的靈異記參加「佛七法會」所獲得的靈異記
參加「佛七法會」所獲得的靈異記lyquochoang
 
四聖諦 達賴喇嘛開示
四聖諦 達賴喇嘛開示四聖諦 達賴喇嘛開示
四聖諦 達賴喇嘛開示KhampaRen Wu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教禅坐》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教禅坐》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教禅坐》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教禅坐》walkmankim
 
佛教因果的特質
佛教因果的特質佛教因果的特質
佛教因果的特質lyquochoang
 
認識佛陀; 聽聞法教
認識佛陀; 聽聞法教認識佛陀; 聽聞法教
認識佛陀; 聽聞法教Gloria091959
 
提升心靈的方法:佛陀教導的四念住
提升心靈的方法:佛陀教導的四念住提升心靈的方法:佛陀教導的四念住
提升心靈的方法:佛陀教導的四念住Murphy Chen
 
第二節:法空性是涅槃的異名
第二節:法空性是涅槃的異名第二節:法空性是涅槃的異名
第二節:法空性是涅槃的異名一彈凡塵 一彈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walkmankim
 
中台世界
中台世界中台世界
中台世界foonkok
 
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diin54321
 
隨喜心-培植福報
隨喜心-培植福報隨喜心-培植福報
隨喜心-培植福報Gloria091959
 
心经与人生修养讲座 – 海涛法师
心经与人生修养讲座 – 海涛法师心经与人生修养讲座 – 海涛法师
心经与人生修养讲座 – 海涛法师lin Peter
 
達賴喇嘛關懷祈福之行第二輯
達賴喇嘛關懷祈福之行第二輯達賴喇嘛關懷祈福之行第二輯
達賴喇嘛關懷祈福之行第二輯dlbuddhistcenter
 
時時把轉心四思維放在心上
時時把轉心四思維放在心上時時把轉心四思維放在心上
時時把轉心四思維放在心上Gloria091959
 
(6) 大乘和小乘 五乘佛法
(6) 大乘和小乘 五乘佛法(6) 大乘和小乘 五乘佛法
(6) 大乘和小乘 五乘佛法ngyangmin
 
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
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
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Michael Zhang
 

Similar to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 (20)

佛心宗簡報
佛心宗簡報 佛心宗簡報
佛心宗簡報
 
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
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
追寻佛陀 信仰的探寻
 
理大佛學會-四悉檀
理大佛學會-四悉檀理大佛學會-四悉檀
理大佛學會-四悉檀
 
行門與弘化
行門與弘化行門與弘化
行門與弘化
 
參加「佛七法會」所獲得的靈異記
參加「佛七法會」所獲得的靈異記參加「佛七法會」所獲得的靈異記
參加「佛七法會」所獲得的靈異記
 
四聖諦 達賴喇嘛開示
四聖諦 達賴喇嘛開示四聖諦 達賴喇嘛開示
四聖諦 達賴喇嘛開示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教禅坐》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教禅坐》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教禅坐》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教禅坐》
 
佛教因果的特質
佛教因果的特質佛教因果的特質
佛教因果的特質
 
認識佛陀; 聽聞法教
認識佛陀; 聽聞法教認識佛陀; 聽聞法教
認識佛陀; 聽聞法教
 
提升心靈的方法:佛陀教導的四念住
提升心靈的方法:佛陀教導的四念住提升心靈的方法:佛陀教導的四念住
提升心靈的方法:佛陀教導的四念住
 
第二節:法空性是涅槃的異名
第二節:法空性是涅槃的異名第二節:法空性是涅槃的異名
第二節:法空性是涅槃的異名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中台世界
中台世界中台世界
中台世界
 
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
 
隨喜心-培植福報
隨喜心-培植福報隨喜心-培植福報
隨喜心-培植福報
 
心经与人生修养讲座 – 海涛法师
心经与人生修养讲座 – 海涛法师心经与人生修养讲座 – 海涛法师
心经与人生修养讲座 – 海涛法师
 
達賴喇嘛關懷祈福之行第二輯
達賴喇嘛關懷祈福之行第二輯達賴喇嘛關懷祈福之行第二輯
達賴喇嘛關懷祈福之行第二輯
 
時時把轉心四思維放在心上
時時把轉心四思維放在心上時時把轉心四思維放在心上
時時把轉心四思維放在心上
 
(6) 大乘和小乘 五乘佛法
(6) 大乘和小乘 五乘佛法(6) 大乘和小乘 五乘佛法
(6) 大乘和小乘 五乘佛法
 
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
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
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
 

More from 宏 恆

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宏 恆
 
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宏 恆
 
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宏 恆
 
安居處
安居處安居處
安居處宏 恆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宏 恆
 
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宏 恆
 
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對治煩惱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對治煩惱宏 恆
 
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滅除痛苦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滅除痛苦宏 恆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宏 恆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宏 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宏 恆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宏 恆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宏 恆
 
名與色
名與色名與色
名與色宏 恆
 
吉祥語
吉祥語吉祥語
吉祥語宏 恆
 
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佛教史(上)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佛教史(上)宏 恆
 
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
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
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宏 恆
 
目健连尊者对魔王的谴责
目健连尊者对魔王的谴责目健连尊者对魔王的谴责
目健连尊者对魔王的谴责宏 恆
 
生活的藝術
生活的藝術生活的藝術
生活的藝術宏 恆
 
生活即禪修
生活即禪修生活即禪修
生活即禪修宏 恆
 

More from 宏 恆 (20)

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
 
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
 
安居處
安居處安居處
安居處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
 
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對治煩惱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滅除痛苦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名與色
名與色名與色
名與色
 
吉祥語
吉祥語吉祥語
吉祥語
 
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佛教史(上)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佛教史(上)
 
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
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
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
 
目健连尊者对魔王的谴责
目健连尊者对魔王的谴责目健连尊者对魔王的谴责
目健连尊者对魔王的谴责
 
生活的藝術
生活的藝術生活的藝術
生活的藝術
 
生活即禪修
生活即禪修生活即禪修
生活即禪修
 

生活中的緣起(佛使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