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94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佛法與你
Buddhism For You
點亮千盞蠟燭聲名、榮耀及他人的稱讚可以提高一個人的自我,
所以為人們所熱愛。但聲名、榮耀及稱讚就像一柱點燃的香,是很快就會燃盡的。拋捨..
達摩難陀長老原著
原始佛法三摩地學會編譯
第一課:生命的真相
你能回答這些疑問嗎?
如何過一個有意義的生活?
哪裡能找到真正的快樂?
生命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今生是唯一的一生嗎?
佛法能幫助你找到這些乃至更多生命疑問的答案!
奧林匹亞佛學會(Buddhist Association of Olympia)特別為您提供一系列函授課程——佛法與你
(Buddhism For You)。這套課程包含十二門課,是特別為佛法的初學者而設計的。
它涵蓋的主題如下
佛教不是什麼
佛教是什麼
三寶
四聖諦
業與輪迴
布施
佛教的戒律
禪修
佛教徒的生活
你將會發現這個了解佛教的簡易途徑能讓你深入洞察生命的意義,並且能對這世間及其問
題有更深刻的理解。
佛陀的教導跨越了二千五百年的時空,而且已經以無量的善巧方便成功幫助數不盡的人
們。
這個真確無疑的道路絕對能讓你找到生命的出路。
第一課 生命的真相
一個風和日麗的四月早晨,亞伯特在一棟公寓大樓下了公車,然後進入電梯,按了頂樓的
按扭。他面容蒼白削瘦,顯得無精打彩。多少不眠之夜,他苦思著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
他自言自語道:「沒有人會想聽我的問題,我的朋友都各忙各的,沒有時間理會我,我真
希望自己是法蘭克,他真幸運,長得聰慧、英俊、又有才華,而且總是那麼快樂,難到他
都沒有困擾嗎?」
亞伯特心想:「沒有,他沒有困擾,只有我有困擾,我怎麼那麼沒用?連心理醫生也不知
怎麼回事,沒有人了解我。我母親對我嘮叨不休,罵我“笨蛋”、“沒用的傢伙”,因為
我不像我的兄弟那麼有成就。就沒有人能對我說一句好話嗎?,我已經受夠別人一再地說
我是沒用的傢伙!我已經受夠了這樣的人生!」
電梯到了頂樓,亞伯特魂不守舍地出了電梯,走到陽台低頭俯視。過了半小時,他從數層
樓高的頂樓跳下,不是頭朝下也不是側身著地,而是坐著的姿勢。亞伯持年僅二十二歲,
就陷入了絕境而決心結束自己的生命。
共同的境遇—人生必有苦
可憐的亞伯特!沒有人知道他的苦惱,沒有人知道他度過多少苦思不解、輾轉難眠的夜
晚。沒有人了解他,他是多麼地孤獨啊!他無法面對自己的缺點以及某些無以自拔的惡
習。有個嘮叨不休的母親,又有瞧不起人的兄弟姐妹,這個家對他而言簡直就是個折磨。
他無法承受這些痛苦,於是決定:二十二歲夠了!
雖然我們或許不致於採取如此激烈的解決方式,但是我們也有與亞伯特一樣的問題——沒
有人能保證永無挫折或失敗。今天你得到了衷心追求的名譽、利益、讚美與幸福;隔天可
能就會面對截然不同難以忍受的痛苦境遇:毀譽、損失、責難與苦痛。但是,請記得!就
像鐘擺一定會不停地左右來回擺動,我們對人生的順境與逆境亦復如是,不應預期會絕對
的順利也不應認定是絕對的苦難。
1、這個世間能找到一個身心安頓的所在嗎?
人們拼命地追求快樂,並將希望和夢想寄望於家庭、朋友、事業、財富、享樂和美色,但
是我們能從這些東西得到真正的快樂嗎?
有人說:「我的快樂來自我的家人和朋友。」固然!摯愛的家人和朋友是快樂的泉源,但
我們不可能永遠依靠他們,我們所愛的人終會有生離死別的時候。如果把情愛孤注在一個
人身上,那麼分離就會帶來很大的痛苦。
有人說「不用怕,我會成功開創一番大事業,金錢財富能保障我的將來,到時候,我要什
麼就能有什麼!」但是!做生意可能會倒閉,一個國際政治情勢的突發事件就可能摧毀你
投資海外的工廠和產業,而你所信任的人也可能捲款潛逃。.
錢是何物?人們愛錢的唯一原因是因為他們認為錢財可以買到自己所要的東西。沒錯!有
錢可以過舒適的生活,但是有錢不一定就能幸福快樂。你見過富人的生活是怎麼過的嗎?
他們的房子四週有高牆和大門圍繞保護,房門要扣鎖,窗子都裝欄杆,時時刻刻生活在恐
懼之中:怕被搶劫,怕孩子被綁架,怕辛苦累積的錢財會失去,怕親戚朋友佔他們的便
宜,怕付託他人時會受騙。
有人說:「盡情享樂吧!我要縱情欲樂、歡度時光。」是的,當一個人沉醉在精彩的表
演、美妙的音樂或刺激的球賽時,他會以為這就是他所要的了,而且,這些欲樂必須一次
比一次更加精彩生動,才能打動他的胃口。然而,歡樂過後,他就得面對那份乏味及失落
感。
有人說:「美貌與青春才是真正快樂的秘密!」沒錯,年輕的時候,我們可以花很多的時
間打扮得漂漂亮亮來吸引別人的目光;但是,歲月不饒人,沒有人能永保青春,光滑細嫩
的皮膚會老化變皺,結實的肌肉會變鬆垮,矯健靈活的身體也會變成疾病苦痛的溫床。
由此可知,家庭、朋友、財富、地位、青春、美貌等都不能保証真正的快樂,因為在這些
短暫的快樂之後就是痛苦和無奈。人生一定會有失敗和挫折,我們也不可能永遠健康,再
怎麼有錢和有權勢的人也買不到真正的喜悅,由此看來,擁有天下的帝王也和住在茅屋的
乞丐一樣——都要經歷憂傷、挫折、病痛、老死。
2、離苦之道何處學?
雖然挫折與苦腦是人生必然的現象與經歷,然而沒有任何學校教育教導我們如何去面對這
些挫折與苦腦。學校教授的課程不外乎世界史、地質學、應用機械學、代數、經濟學等。
誠然,這些知識對於維持世俗生活有其重要性,學校也盡力教導我們成為更偉大的人物,
承擔更重大的責任,可惜它卻沒有提供相關的知識,教導我們如何去解決這些必然存在的
問題,因此,學校培育出來的「成功者」往往罹患一些心理壓力所引起的疾病。
很多全科醫生被問到:什麼生理病症與成功者是最密切相關的?綜合所有的回答發現:一
個成功者最常罹患下列的疾病:胃潰瘍、高血壓、腹瀉、盗汗、酗酒、偏頭痛、心律不
整、心臟病、過度緊張、肌肉痙攣、失眠、慢性疲勞、暴食肥胖症、厭食症、過敏症、神
經性皮膚炎、暈眩、耳鳴等。
佛陀與我們之間的關係,遠比那些政治人物、經濟學家、地質學家、以及所有其他的專家
更來得密切。他為了不忍眾生苦,而捨棄一切去尋求痛苦的解脫之道,他衷心關切地也正
是你我面對的問題——眾生的痛苦、挫折和無奈。我們跟隨著他的教導,必然能真正的離
苦得樂。
3、佛陀發現了什麼?
佛陀成道時,覺悟一切眾生皆因無明而受苦,眾生不了解一切萬法的真相而妄想執著:執
著於生命、理想、家庭、財產、面子等。佛陀告訴我們:唯有開啟智慧,親見親証一切萬
法的真相,才能滅除痛苦。
佛陀了悟宇宙萬法當下是生滅不住的,從最大的星球到最小的原子,一切東西無不在持續
的生滅變化中。就最大的星球來說,在晴朗的夜晚,我們看到天上有成千上萬閃爍的星
星,然而我們卻看不出當下其實有無量的大氣結合成新的星球與星系閃耀空中,它們構成
了宇宙各期生滅成壞過程中無量無邊的星球與行星。就最小的原子來說,也是隨著原子核
週圍之電子的不停運動而不斷的變化。
我們的細胞不斷地新生,身體組織也不斷地新陳代謝,我們的思想、印象、感覺、體驗、
需求及欲望也是一天一天、剎那剎那地在改變。原來喜愛的玩具槍和洋娃娃如今已沒興緻
了。我們的快樂是短暫的,即使考試考了第一名也只不過高興幾天而已,這種快樂就像晨
霧一般,很快就在晨曦中消散了。
世人邪見叢生,執取貪愛可意的事物,而厭捨不可意之事物。於是對芬芳的香味、秀麗的
景緻、可口的美味、柔美的聲音等可意的事物就越來越貪求,而對不可意的則越來越厭捨
逃避。我們也因此不喜歡傷害我們的人且逃避那些乏味無趣的事,而追求讓他著迷的人且
想佔有一切令人歡喜的事物。
世人依據所謂「我、我所」的「自我」(ego)觀念建構自己的世界,所以開口閉口就說:
這些是我的財富、我的財產、我的兒女、我的青春美貌、我的學問等。我們有時大叫:
「你看!你傷了我的感情,你難道不知道我是誰嗎?」我們執著於一切事物而且想擁有它
們。
我們可知道,事實上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屬於「我們的」?我們不知道。人死的時候,所
有的財富都將留給別人,萬般帶不走,乃至於自己的身體也帶不走。
「我有兒子,我有財產。」
迷人如此的掛念著。
但是即使他自己的身體也非他所有
更何況是兒子和財富?
(法句經 62)
真可憐呀!我們註定要不停地受到挫折的威脅,因為我們的欲望是不可能得到滿足的。當
一個人得不到他想要的,或得到他不想要的,就會痛苦不堪。欲望愈大,痛苦也愈大;執
愛無常不可得的東西,就註定要付出痛苦的代價。
4、喜悅快樂何處尋?
既然物質財富無法給我們平靜與快樂,那麼,我們是否就該捨棄我們的一切呢?不,如果
你還不想就不必!物質財富是不是絕對不能帶給我們快樂呢?亦不盡然,因為物質財富畢
竟是舒適生活的重要條件,但是,我們在物質財富中是得不到永久快樂的。
到底何處才能找到真正的平靜與快樂呢?不要向外遠求——要向内求!只要我們懂得如何
去開啟,我們每個人內在本來就具有平靜快樂的無限潛能。佛陀已經為眾生指出一條明確
坦直的道路,可通達圓滿寂靜的境界。
佛陀對諸比丘說:
正如浩瀚大海只有一味--鹹水之味
佛法亦復如是僅有一味--解脫法味
(大般涅槃經)
佛陀神聖的教導——佛法,並不是遙不可及的,所謂「道不遠人」,任何人都可以了解佛
法,而且也一定要靠自己去努力修學。不過,在我們開始修學與了解它之前,必須要先研
習佛法。
5、你可能想進一步了解佛陀及其教誨
佛陀是誰?
他教導什麼?
他的教導如何幫助我們解脫苦難?
人生的目的是什麼?
如何才能見到萬事萬物的實相?
如何才能活的更自在快樂?
以上的問題,本函授課程可以幫助你找到答案——
它能指導你如何過一個與世間圓融而又有意義的人生;
它能教導你如何累積不朽的財富;
它能幫助你把生命建構在佛法的堅固磐石上,以抗禦最惡劣的人生風暴。
有佛法明燈的引導,你一定能了悟如何踐履成佛之道,通達圓滿寂靜的無上涅槃。
第二課:什麼不是佛教
佛法的精髓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諸惡莫作
一個犯了錯或走入歧途,常會推卸說是別人造成的,其實一切都是自心所造。一切宇宙人
生萬法都是由心作主、主宰與創造的。
正如牛車的輪子,一定隨著馱車的牛前行;痛苦也必定跟隨著心存染污與世情的人。
正如鮮奶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凝固;惡業有時候也不會立即遭受惡報。但是,不是不報,
時機未到。惡業猶如潛藏在灰燼中的琥珀,隨時都有可能突然地被引燃而變成大火,不可
收拾。
鐵銹終將鐵塊腐蝕殆盡,心存惡念的人也終將摧毀自己。一個行惡的人必定會在兩個世界
中受苦------今生與來世。在今世遭受各種各樣的苦,然後帶着惡業往生,繼續在來世受
苦。
作惡之人常會想到“我作了惡業”,內心當下就會受折磨,而且將來一定會受惡報,就算他
跑到空中、海中、山洞裡,都無法逃得了惡業的果報。
因此,不論是為自己、為他人、或甚至是為了財富、地位、子女等,絕對不要做壞事。捨
棄惡業吧!你絕對辦得到!否則佛陀就不會這麼說了。正因為我們都能辦得到,祂才勸勉
我們「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一個人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快樂就會如影隨形地跟著他,他常會想到:「我做了好
事」,內心當下就安樂無比,乃至想到:「我的善業能生生世世得善果」,內心就更加快
樂了。
在生命的旅程中,信心是養分;戒行是庇護;智慧是日照;正念是夜燈;守戒能保護自己
不受苦難,並引領我們過正當的生活。
人們常常一不注意而忘失慚愧心、或變得莽撞無理、或傷害他人而毫無悔意;因此,一個
人能謙虛恭敬、放下執著、身口意清淨而最後開啟智慧,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出生時,口內就含著一支利斧,愚痴的人用它來造口業就會割傷自己,因此,大
家要說真話,不要說假話;說好話,不要說壞話;說實話,不要說謊話;我們應該只說不
會後悔與傷人的善語。
一個人要善於護念身口意的行為,當我們想要做或正在做任何事時,要自問:「我做這件
事是否會害自己、害他人或害雙方?是否會引生苦果?」如果會,就不要做。如果已經做
了,就要反省:「有沒有使自己或別人受到痛苦?」如果有,下次不要再犯。知錯能改,
善莫大焉。
有人以為多做多錯、不做不錯,於是他什麼事都不做,這種人雖然不會犯錯,但卻不是聖
人,而是愚痴無知的庸人。只有雙手各持善惡的量尺,護念身口意行為,努力止惡行善、
反邪歸正、轉染為淨的人,才是真正的聖人。
自淨其意
心地不清淨的人,人生道路將是崎嶇不平而多災多難;心地純淨的人,人生道路必是平穩
順心而安然無殃。
一個人心裡如果老想著:「他虐待我,他嘲笑我,他毆打我…。」而又抓著怨恨不放的
話,他註定將憤怒難消。因為我們的憤怒不是別人造成的:是你自己內心抓著怨恨不放,
才氣個沒完沒了,只要你一念放下怨恨心,憤怒當下就煙消雲散了。
屋頂如果沒蓋好又不去修好,房子就會漏水;同樣地,心如果沒訓練好又不調伏好的話,
貪心就會偷偷地滲入心田,而一顆訓練調伏好的心,貪心是滲透不進來的。
追逐名利權情等慾望的人是愚痴的,因為這些慾望只會帶來苦惱,而不會帶來快樂。一塊
大岩石,即使狂風吹來亦是文風不動;而一個有智慧的人也是不為榮辱所動,堅若磐石。
一個心不安穩的人,必然煩亂躁動,到處攀來附去;而一個心靈安穩的人,必然是安詳自
在的。因此,能善巧地調伏自心才是有智慧的。
一個連眼耳鼻舌身外五根都不能收攝的人,是不可能修行覺悟的,而一個能收攝外五根而
又善調內意根心地的人,才能修行覺悟。
正如一位衛兵,小心鎮守城門,一位修行者也要善於守護自心遠離內外的染污危害,不能
有一念的輕忽。
太陽光輝四射能讓白天明亮起來;月亮柔光皎潔能讓黑夜變得更美;軍紀能讓軍人更顯得
威嚴;而禪修能讓一位追求覺悟的修行者超凡入聖。
第二課 什麼不是佛教(一)
有位大學教授向一位法師請益佛法,法師泡好了茶,幫他倒滿杯子,然後又不停地倒,茶
水四散流溢,這位教授最後忍不住便說:「茶已經溢出來了!倒不進去了!」法師見機就
說了:「你的腦子就像這個茶杯一樣,你滿腦子都是成見妄念,如果不先將腦子淨空,法
水怎能進得去呢?」
留意成見
千萬不要心胸狹窄充滿成見,不只是因為那是一種頑固的現象,更糟的是,這樣的封閉心
態會障礙我們,不能覺悟真理,開拓生命的新境界。正如生命旅程的沿途風光是變化多端
的,而一個旅人如果閉著眼趕路,那就絕不可能充實旅途的經歷與體驗了。
我們要以嶄新的眼界與敞開的心胸來研習佛法,不能盲目的閉門造車,對外多要注意其它
教派詆毀佛法的那些成見,對內也要多留心,對那些自稱是佛教徒卻不明佛理之人所講的
理念或修學方法,不要輕易採信而草率地用它來評斷佛法。
聽到自己不能信受的道理,不要輕易的拒絕而斥之為非理,因為,可能只是我們還不明白
而已。如果您對事情很容易妄下評斷,請您務必要把問題徹底弄清楚,三思而後行。
佛法之光
就人們所知,佛教是人們第一個精神力量,它將充滿地域、語言、習俗、文明等各種障礙
分歧的不同種族拉攏在一起。其動機不是為了國際貿易,也不是為了建立帝國,更不是為
了開疆闢土,而純粹是一種完全無私心的付出,只為了幫助人們走入正道,趨向終極目
標。以下是多位作家、思想家、學者與哲學家對佛教的讚嘆——
康慈‧愛德華博士(Dr. Edward Conz):
全亞洲人都應當以佛教為傲,不只是因為佛教的創立比其他西方宗教早 5 個世紀,更重要
的是,佛教的弘揚與流傳過程中從來沒有訴諸武力,也沒有宗教聖戰,一直保持其清淨無
諍的精神。
威爾斯(H.G. Wells):
人類歷史中,佛教對世界文明及文化的提升所做的貢獻遠大於其他宗教。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如果這世界上有任何一個宗教能契合現代科學,那必是佛教無疑。
荷‧葛拉漢博士(Dr. E. Graham Howe):
佛教的聖光與其他宗教的聖光相比較,就像日光與燭光之比。
鍾‧卡爾教授(Prof. Karl Jung):
身為比較宗教學的研究者,我相信佛教是全世界大家所公認最圓滿的宗教。
以上只是你可能認識的名人當中的少數幾個評語,他們透過沒有成見的眼光檢視了各種宗
教,發現了佛教的殊勝獨特。
為了要讓您認識這個偉大的佛教,我們先要弄清楚『什麼不是佛教』(我們在第三課討論
『什麼是佛教』):
佛教
— 沒有隱晦的教義
— 非侵略性
— 非盲目的信仰
— 非偶像崇拜
— 非悲觀主義
— 非誦念祈求
— 非教條式亦非迷信
沒有隱晦的教義
佛教絕沒有為精挑或特選的信徒而設的特殊密法,佛教經典也絕沒有隱晦的教義,任何人
都可以研習並且通達明白。
非侵略性
佛教是沒有宗教狂熱、壓制迫害與盲目信仰的。二千五百年的佛教史中,從來沒有以佛陀
之名義,流下任何一滴血;也沒有任何一位國王以利劍傳播佛法,或以尖刀強迫別人改信
佛教。
佛陀是歷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偉大的一位傳道者,從過去到現在,佛法能傳遍整個世界,全
在於它無與倫比的真實內在本質與法義之美善。
在弘傳與教導佛法的過程中,佛陀從不鼓勵用侵略或降伏別人的方式,他認為最應該降伏
也最難降伏的是自己內心的慾望及染污。
一個人可以在戰場上戰勝一千次,征服一千人,但是那都不算什麼,只有征服自心的人才
是真正的征服者。
非盲目的信仰
佛教從來就不要信眾盲目信仰,修學佛法是要透過智慧生起信心而不只是信仰而已,一個
佛教徒對佛陀的信心就像病人對醫生、像學生對老師一樣,全是因為他們能指示我們一條
解脫之道。
真正的佛教徒不會認為:只要皈依佛陀或信仰佛陀就能得到清淨。一個佛教徒只要能在聖
道上精進前行,自己親身去修學體驗,就一定能親証佛法的真理。而行走在這條修學的聖
道上,唯一需要的就是正知與正見,而不是單純或盲目的信仰。
非偶像崇拜
雖然佛教徒禮敬佛像,但我們不是一個偶像崇拜者。偶像崇拜是是為了祈求個人健康、財
富、名譽而樹立神像;佛教徒禮敬佛像,並不是向他祈求精神與物質的利益,而是尊敬其
所代表的精神與意義。也就是說,佛像只是代表偉大導師的悲智願行而已。慈眉善目、安
祥微笑的莊嚴聖像,能讓信徒得到心靈的寧靜,他們在佛像前鞠躬禮敬是提醒鼓勵自己—
—下定決心遵循佛陀崇高的悲、智、願、行。
其他禮敬的修學儀式如供養燈、燭、花、香、果等,很多人認為這是沒有意義的典禮習
俗,其實這些亦有其深層的含意:供燈燭是要提醒自己要以智慧光明去除無明煩惱;供鮮
花、燃香則是藉花與香的迅速遷變要我們從中體會到:精神物質等世間萬法都是無常而瞬
息萬變。
然而,這些禮敬的修學儀式並不是佛法中發展心智的直接或真正的修學方法。它們只是提
供給初學者的一個方便助緣——主要是因為:初學者常常忘了佛法和修行,不容易念念提
醒自己去修學慈悲心、清淨心,以及用智慧觀察人命無常、國土危脆等現象,所以才建立
了這樣的方便法門。其次是因為:佛教信眾聚會一處舉行法會儀式,能夠從中體會到同修
情誼和一種團體的歸屬感,這些也能夠激勵他更加努力精進,邁向覺悟解脫之道。
一個佛教徒要注意的是,這些不是向外偶像崇拜或祈求的儀式,而是一種向內修學自己的
儀式,是要輔助我們提起正念,遵循佛陀的悲智願行,如理如法的修行。
非悲觀主義
我們常會碰到一些人說佛教是悲觀主義而加以排斥。這是因為他們聽了佛法中有關捨離、
放下名利財物、與世間必然有苦等支言片語的教導,然後斷章取義,才有這種誤解或認
知。
佛陀從來沒有抹殺或否定世間欲樂、幸福與物質財富,他也沒有反對或不鼓勵享受快樂,
他只是鼓勵大家過一種中道的生活,對於世間欲樂不要過分貪求無厭,因為那會造成我們
眼前看不到的苦惱。
另外,佛法也不是要你勉強去捨離或放下世俗欲樂及名利財物,而是你修學行走在解脫的
聖道上,隨著你精神層次的提升,機緣成熟的時候,你自然而然就會放下的。佛陀從不鼓
勵也不樂見我們只憑一時的情感衝動而放棄一切或出家,結果只會讓人事後懊惱不已。
佛法的中心思想就是四聖諦,前兩聖諦說明世間必有的諸苦及苦因等義理;第三聖諦闡明
苦是可以止息、解脫是可期的;第四聖諦則提出了滅除世間諸苦的詳細方法。
對於人生抱著一種負面悲觀的哲學及心理論述,並消極厭世,這種可以稱之為悲觀主義。
然而佛教除了詳細討論苦的現象之外,同時積極的探究苦的原因及滅苦之道,追尋真正解
脫,為芸芸眾生開拓了一個生命的出路,因此,佛教是很務實、很實際、很實用、很……
的,它絕不是一種悲觀主義。
在個人或公眾的人際關係上,佛教主張人與人要和平與和諧的相處,佛陀不鼓勵抗爭,因
此他說:
戰勝只會產生憎恨,而戰敗者又必然活在痛苦中,勝負到頭來都是輸家。何不跳脫勝負遊
戲的牢籠,過一個安詳自在的喜悅人生!?
最重要的是,一個佛教徒怎樣表達對佛陀真正的尊敬?要依佛陀的教導,如理如法的修行
——諸惡莫作;利益他人;聽聞正法;自淨其心。
非誦念祈求
一位佛教徒不會向佛陀祈求利益好處,也不會祈求佛陀特別或優先來救度他,佛法不是向
外祈求,而是要靠自己禪修。禪修的方式可以頌讚佛德(念佛)或經典正法(誦經),也
可以在內心對其它眾生投射慈悲的心念(慈悲觀)。但是,佛陀很清楚的告訴我們:「背
誦經典、苦行贖罪、不斷虔心祈求、頌讚、畫符、持咒、召魂,這些都不能獲得解脫。」
因此,請記得!所有這些禪修形式,目的都是為了向內轉變我們的心,讓我們達到更好更
高尚的一種心靈質地,離開了我們的心,也就離開了解脫的聖道。
一個想過河的人絕不能坐在岸邊等對岸靠過來,他必須要自己築筏、造橋或游泳過去。
非獨斷教條式亦非迷信
佛陀非常反對一般宗教利用信眾恐懼無助的心理而讓人陷入無知與牽強附會、為繪聲繪影
的迷信當中。它們獨斷嚴酷的教條主義只會讓人們內心產生偏狹之見、不容異己,使世界
充滿不幸、不公、罪行與憎恨。
佛法教導我們不自讚毀它,佛教不認為只有佛教才有真理,也不詆毀排斥其它宗教,不容
異己是一切宗教最大的敵人。佛陀曾說:「不論是什麼教派,只要它有真理,我們就應當
接受那個真理。」真理不限於任何宗教派系,不能因為教派之爭,就為了否定而否定真
理。佛教正是因為這種內在本質與法義的真善美而成其偉大。
佛陀不鼓勵沒有意義的典禮儀式,因為他的修道生涯始終是切合現實人生與實際的生活,
在現實的人生之外徒增一些無意義的儀式不僅浪費時間及金錢,更重要的是,對於更高層
次的精神發展來說,這些儀式是阻礙我們更上層樓的腳鐐。
佛陀說:最尊敬他的人,就是最能如理如法依教奉行的人。
部份內容摘自‘禪骨‧禪心(Zen Flesh, Zen Bones)’一書。澳洲‧伯利肯出版社出版。
參考書目:
1.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What Buddhists Believe)——達摩難陀長老(K. Sri.
Dhammananda) 著
2. 佛陀的啟示(What The Buddha Taught)——羅睺羅(Dr. Walpola Ruhula) 著
3. 佛教的特質(Great Personalities On Buddhism) ——達摩難陀長老(K. Sri.
Dhammananda) 著
第三課:什麼是佛教
樹為什麼會開花?
人們的苦都是有某些因緣造成的,因此一定有方法滅除它們。
當很多的因緣具足的時候,世間萬法就會『生起』並『持續存在』。而當它生起與持續存
在的因緣改變的時候,每件事物就會『變化』與『滅去』。
季節來了又去。果樹春天開花,夏天結果,秋天落葉,而冬天光禿,直到來年的春天。
果樹開花結果是因為有促使它們開花結果的因緣條件。花不會沒任何因緣條件就開放,果
子也不會自己生出來。
就像網子,是由網孔一個接一個而形成,世間的每一樣事物,也是由各種因緣條件一個接
一個而形成。
每件事物都會有生滅;沒有任何事物可以永恆存在而沒有變化。這是佛陀提出的永恆真
理:『諸行無常(Sabbe Sankhara Anicca.)』——所有因緣條件和合而成的事物都是無
常變化的。
相信事物能永恆持續存在是錯誤的,這稱之為『常論』;而相信事物會完全地斷滅也是錯
誤的,這稱之為『斷滅論』。
這些只是染污之人的肉眼以及執著於表相的人所觀察到的外表現象而已。事實上,任何事
物的本質是離一切分別和執著的。
因為所有事物都是由各種因緣條件和合而成的,所以都沒有恆常性。由於表相持續變化,
任何事物就宛如海市蜃樓和一場幻夢,把這樣短暫的人生誤認為永恆不變的真實人生是一
種迷惑妄想。
但是無知的人認定這個世間是永恆而可以執取的,且依這樣的認定來行動生活。由於他們
的行動建立在錯誤的基礎上,所以最後得到的結果只有傷害和痛苦。
一個明智的人知道這個世間只不過是一個幻影,他的一切行為表現不會彷彿世間是真實
的,因此他能解脫諸苦。
第三課:什麼是佛教
有時候,你是否覺得很困惑,不知道究竟該相信什麼?也許有一天,你看到了一篇宣傳,
有人自稱為‘神的使者’,且敦促你信奉他的教義信念。也許下個星期,有個朋友來告訴你,
有個宗教信仰醫療師能奇蹟般地治癒疾病,並宣稱他的方法才是解脫的唯一道路。
然後又來了一個宗教團體的某個宗派,警告你要對抗某個惡魔,說他那裡都是邪師說法愚
弄人們,然後要你接受他們經典的權威,同時也聲稱他的方法才是唯一的道路。
隨後,又來了同一個宗教團體的另一個宗派,他們告訴你他們才是真正的信徒,因為只有
他們才真正通達世間的實相以及經典的真實義和精神。
你的常識告訴你:如果每個人都聲稱他的是『唯一的道路』,那麼,他們就不可能同時是
正確的。既然如此,究竟誰才是正確的呢?我們如何能辨別誰是正確的以及有幾分正確
呢?
1. 自由質問
葛拉瑪人—一個叫做羇舍子小鎮的居民—他們帶著同樣的問題去見佛陀,他們對許多來到
該鎮的宗教導師的教導感到很困惑,因為這些導師全都說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其它的都
不好。
佛陀有另外給他們一個權威的教義嗎?有駁斥其它教派的學說都是錯誤的嗎?沒有!佛陀
反而給他們一個獨特珍貴的建言——葛拉瑪經,這一部經被視為是‘自由質問的宣言’,它反
映了佛教思想和研究的精神。
「葛拉瑪人啊!你們有疑慮是正常的,你們有迷惑也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面對一件讓人可
疑困擾的事情,是自然會產生懷疑迷惑的(換句話說,你們不必因為不信而內心不安)。
葛拉瑪人!你們聽著:『
01. 不可因為「常常聽人這麼傳說」就信以為真。(或不實謠言故。)
02. 不可因為「是大家遵奉的傳統」就信以為真。(或誤謬荒誕故。)
03. 不可因為「是普遍相信的報告」就信以為真。(或難免疏漏故。)
04. 不可因為「是有經典作依據的」就信以為真。(所載非無疑故。)
05. 不可因為「符合於邏輯的推測」就信以為真。(邏輯有時窮故。)
06. 不可因為「符合於常識的判斷」就信以為真。(常識非真常故。)
07. 不可因為「符合於類比的推論」就信以為真。(物類各有道故。)
08. 不可因為「和自己的觀點吻合」就信以為真。(或成見偏見故。)
09. 不可因為「符合的機率非常高」就信以為真。(或掛萬漏一故。)
10. 不可因為「是導師或權威所說」就信以為真。(仰慕失理智故。)
我們從這個建言能學到什麼?
很多很好的理由告訴我們:我們應該聽從佛陀的建言。一些宗教團體製造一些標語,然後
像打廣告一樣反複地播放,直到人們完全屈從於那些建言為止。
請留心!獨裁者和政客們都知道:一則謊言只要假藉權威重複多次,人們慢慢就會相信它
是真的。
不要盲目地相信傳統或神聖的經典,因為傳統可能在時間的遷流當中失去了它的真實意
義,而聖典也免不了會被虔誠神學家和學者加以竄改、添加與刪減。
佛陀提醒我們不要輕信邏輯和見解,為為終極真理不是凡夫之心依邏輯推論就能了解的,
出世間的體證不是世間邏輯所能通達的,只有在一個人依清淨心獲得智慧洞見之後才能通
達出世間法。
人們總是有一堆的見解,如果有個觀念和自己的見解相同,他就會接受它,否則,就會拒
絕它。這種人很難學習新的事物或者拓展自己的觀點,他變成了自己見解的囚犯。
我們如何能知道該接受什麼或拒絕什麼?
佛陀的這個建言真的太寶貴了,我敢打賭他們一定把它刻在大理石上而且掛在家家戶戶的
門上。佛陀說:
「葛拉瑪人!當你自己確切知道:‘某些事物是不好的、錯的、被明智者譴責的’,那麼你
們就應當捨棄它們。當你自己確切知道:‘某些事物是好的、對的、被明智者讚揚的’,那
麼你就應當採信並依之修學。』」以上是我所說,而且對於我所說的,你們也當依此原則
抉擇之。」
我們在做或接受一件事物之前應該要仔細地考慮清楚。問問我們自己:這是一件有益的事
物嗎?做了會帶給自己和別人、現在與將來都快樂嗎?這是明智的人毫不遲疑就會去做的
一個行為嗎?
佛陀對其他的宗教是心胸開放的而且沒有指控他們是惡意的欺騙。在其他的宗教裡也有很
好的教導。佛陀勸勉我們:「如果你在任何的宗教發現了真理,都應該接受那個真理。」
我們不能因為宗教不同而拒絕他們的真理,更何況真理不是只有佛教才有,真理是沒有宗
教派別的局限的。
即使是佛陀自己宣說的教義也不能被排除於前述十項嚴格的檢核之外。他說:"任何人都
不能因為尊敬我而接受我的教導,你們應當像用火檢驗黃金那樣,嚴格的檢驗我的教導。
"
因此,在整個宗教歷史中,唯獨只有佛教是鼓勵全面自由思想的。佛陀鼓勵我們不要盲目
輕信而且可以自由質疑,因為我們需要用它來解脫苦惱。苦惱的解脫不是神佛恩賜就能得
到的,而是要我們自己精進思惟修學,最後通達真理才能獲得的。
2. 實際的方法
佛教和科學在目標和大原則上是相似的。兩者都主張自由質疑以及沒有權威的教條。
佛陀不鼓勵徒勞無益地窮究一些不能解脫苦惱的推測性問題。他認為宇宙的起源和結束這
一類的疑問是徒增迷惑的知見。
舉例來說,他曾經作一個譬喻:有個人被毒箭射傷了,第一要務應該是要儘快把箭除去,
但是他卻不立急尋求醫治,反而要先研究那支箭是用什麼材質做的?那個毒是什麼毒…等
等。一個沈迷在推測性思惟與爭論的人就正如這個中了箭的人一樣。他要等他的所有疑問
都解決了才要求醫,結果當然,他在送醫之前就一命嗚呼了。
這情形又如一個人,他終其一生戴上眼罩,而想藉著邏輯推理、反複誦念‘綠色’‘光亮’、或
增強自己對視覺的信心,來了解視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個人可能提出很多有關於光的
性質等疑問,但是無論你再怎麼向他解釋都是沒有用的。因此,佛陀只討論一件事且只有
這一件事——如何脫掉眼罩。
佛教的目標是實際而明確的——苦的止息,而所有其他不相干的議題都完全擱置一邊。佛
陀要求我們首先要探究宇宙人生萬法的真理,這個見解使得佛教哲理成為一種理性科學或
實證哲學。
體證佛法
『法(教導)』的果實可以在當下就得到體驗。只要有人願意踐履這條佛陀指出來的道
路,任何人都能得到喜悅寂靜。
涅槃不是特別為佛教徒而專設的。它是開放給所有人的,任何人不論種族、宗教、身體特
性……等等有何差異,只要你能走在正道上就能獲得。
正如倫敦的一位物理學者宣佈的:「在海平面地帶,水 0°C 時會結冰而 100°C 能煮
沸。」任何人不論在紐約、吉隆坡、台北、東京或阿姆斯特丹,都能進行相同的實驗來測
試這一段陳述的真實性。
佛教是超越科學的
科學知識完全依賴五個感官來進行檢驗的工作,但是佛教在檢驗接受真理這方面超越了科
學。因為,佛教雖然接受來自感官檢驗的知識,不過,它也承認『個人的體驗』以及通過
訓練培養正念,然後依正念而得到的『心智的覺悟』。
只有佛教宣稱:「一切存在的謎都能被解答。」我們可以停止生死,但不是去毀壞外在的
事物,而是去停止輪迴的因緣條件。科學不關心世間的道德因果,而佛教則關心之!
當代的偉大哲學家伯傳‧羅素,他在西方哲學歷史一書中談到:「佛教能做到科學所做不
到的,因為佛教征服的是我們的心,而科學則受其物理儀器的局限。」
3. 自依止
你知道你自己決定你的命運嗎?佛陀說:「我們所有的悲傷、不幸和憂惱都是源自於我們
心靈的缺陷。」很多人總是認為有個未知的眾生預先決定了我們的命運而主宰我們的苦
惱,或者認為我們遭遇苦惱是沒有原因的,這些是錯誤的見解,人要為過去所做行為的結
果負責。就是因為錯誤的見解和迷惑,人們才會在過去錯誤行為產生苦果時感到苦惱。既
然人要為自己的悲傷負責,當然也就要靠他自己的力量去結束它。
佛陀解釋得非常清楚:我們所做的善惡行為都會有果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佛陀也教
我們破除我們無明的方法:「努力過一種道德的生活並且淨化我們的心靈,就能走向解脫
諸苦的聖道。」
「我們自己染污了自己,也要自己淨化自己。」
我們的生活、社會及世界是隨著你我的意欲造成的,而不是隨著其他未知眾生的意欲。佛
陀為我們指出了一條道路,接下來就要我們自己跟著這條路努力去獲得清淨,想要消除染
污我們內心的貪瞋痴煩惱,精進是不可或缺的。
假設你長久以來內心一直隱藏著復仇的念頭,當你了解這些念頭是很不健康的時候,你就
會想要消除他們。但是,誰能有效地消除你心中的這些念頭呢?別人嗎?別人可以提供你
有利的助緣,但是你該負責的部份一定要你自己去做,只有你自己加上正確的精進,才能
消除不健康的念頭。
「你自己要去踐履聖道,佛陀只是為你指出道路。」
信心
想要了解佛法是不需要盲目信仰的。佛法是建立在事實和實踐的岩床上,它所闡述的真理
可以由任何人自己親自體驗而加以檢測與證明。
有神論者的信仰在佛教裡是找不到的。提及信仰‘盲目的’性質,福爾泰曾這麼說:「信仰就
是相信你的理智告訴你不可能是真實的事;因為如果你的理智贊同那件事,就沒有盲目信
仰的問題了。」
信心是理性、知識和經驗的產物,所以當你發展出了信心,那絕不會是盲目的。
依於知識而建立的信心不必一定是依自己親自體證而生起的信心,那就是為什麼人們願意
支付大筆費用給醫生以及一些有專業醫學知識者的原因——因為我們對於他們的專業知識
有信心,所以我們在接受醫生的處方之前,不需要自己也接受醫療與藥物的相關課程,醫
生已經將獲取醫療上必需的經驗與知識當成他的本分事,而由於對他的能力有信心,我們
就會接受他的忠告並依之行動。
對佛教徒而言,佛陀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導師;佛法中也沒有不切合實際或不理性的東西。
佛陀已實踐他所教導的;而且他只教導他已實踐的。
4. 來見
佛陀的教導被標舉為『來見(ehi-passiko)』,意思是邀請你『來見』,而不是邀請你
『來信』。信不信的問題是因為我們沒親見才產生的,當你親見的當下,信不信的問題就
消失了。
如果我告訴你我的拳頭裡藏有一顆珠寶,信不信的問題就產生了,而由於你沒有親眼見到
那顆珠寶,所以你的信心就看我說的話能讓你信服幾分而定了。但是,如果我張開我的拳
頭,就沒有信不信的問題了,因為你自己就可以判斷有沒有珠寶。
佛典中有一句經文說: 「要體悟佛法,就像見手中的珠寶一樣清楚。」
修學佛法
佛陀的教導為我們指出了覺悟的唯一道路,而且那不是僅作學術立場研習即可的一門學
科。換句話說,我們必須先研習佛法的教義,接著要修學,最後還要親證。
只學習而不修行是沒有用的。依佛陀的教導,很懂佛法學問而不修學佛法的人,就像一朵
顏色五彩繽紛卻沒有香味的花。
一個人即使他離佛陀很遠,只要他修學佛法,他一定會比圍在佛陀身邊而不修學的人更能
得到平和、寂靜與自制。佛陀說過:「見法即是見佛。」這是佛陀送給一位比丘的忠告,
因為他整天如影隨形跟著佛陀卻不修學佛法。
佛教為比丘和在家人制訂了很好的戒律,但是它比一般的道德教學要求得更高。道德戒律
只是一個手段,它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清淨聖道的第一階段而已,在戒律之後則是智
慧。佛法的基礎是戒律,而智慧則是頂峰。
在佛教裡,智慧是最重要的,因為清淨是從智慧和洞察力生起的。佛陀不曾讚歎只有聰明
才智的人。
一個真正的佛教徒,除了要獲取智慧以外,一定要修學對一切有情眾生的慈悲心,慈悲心
能擁抱所有的悲傷,只有從慈悲心生起的智慧才是真正的無上智慧。
參考資料
K. Sri Dhammananda, What Buddhists Believe (BMS) / 達摩難陀長老著,佛教徒
信仰的是什麼(佛教弘法會 出版)
Narada Thera, Buddhism In A Nutshell (BPS) / 那爛陀長老著,佛學簡說(佛教出
版學會 出版)
第四課:佛法僧三寶(上)
無與倫比的法味
法寶比珠寶更珍貴
法味比蜂蜜更香甜
法喜無物可以比擬
當以法為生活規範
並如法地持守五戒
培養慈愛悲愍心,不殺害眾生,並小心不傷害路上無辜的小生命。
慷慨布施與接納,不貪得、強佔或詐取他人財物。
鄰人之妻不可欺,不犯非法及不合宜的性行為。
內在純淨言必誠,不妄語、綺語、兩舌、惡口。
身心清明莫狂亂,勿飲酒、吸毒、神智不清。
——摘自《亞洲之光》艾德恩‧阿諾 著
一切布施中法施為最勝
一切嚐味中法味為最勝
一切喜樂中法喜為最勝
滅除貪欲就能戰勝一切憂悲苦惱。
——法句經 354
三皈依
佛、法、僧是世上最為清淨純潔之物,因此稱為『三寶(Ti-ratana)』。佛弟子是藉皈依的
儀式而表明決心:願意接受三寶做為自己人生與思想的明燈。
今日巴利文三皈依的頌文,與佛陀時代是一樣的。
Ti-Sarana 三皈依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我皈依佛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我皈依法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我皈依僧
Du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我再皈依佛
Du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我再皈依法
Du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我再皈依僧
Tatiyampi Buddham saranam gacchami 我三皈依佛
Tatiyampi Dhammam saranam gacchami 我三皈依法
Tatiyampi Sangham saranam gacchami 我三皈依僧
我們誦讀三次皈依的頌文,就表明願意以三寶為明燈成為一個佛弟子。
持五戒
通常在皈依儀式之後便是發願持守五戒,持守五戒是一個佛弟子過正當生活與進一步趣向
涅槃解脫的根本。發願持戒的頌文如下——
Panatipat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我願持守不殺生戒。
Adinnad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我願持守不偷盜戒。
Kamesu micchacar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我願持守不邪淫戒。
Musavad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我願持守不妄語戒。
Surameraya-majja-pamadatthana veramani-sikkhapadam samadiyami. 我願
持守不飲酒戒。
第四課 佛法僧三寶(上)
三寶
鑽石、翡翠、珍珠、瑪瑙…這些飾品象徵著財富與地位,一個人身上配戴著珠寶,那讓人
眼花撩亂的耀眼光芒似乎就在誇示主人的尊榮:「喂!你仔細瞧瞧我!不過,看看可以,
你可別碰我,我的主人可是他唷。」這就難怪人人都想追求美麗的珠寶了。
然而,三寶比這些金銀珠寶更加珍貴,因為財富地位,往往使人生起貪婪心,然後不擇手
段地去盲目追求,歷史上多少人為了名利而巧取、強奪甚至謀殺呢?這類恐怖悲慘的事件
多得罄竹難書。反過來,三寶之所以珍貴,就在於它能開發我們的清淨心,使人們展現流
露慈悲、智慧與道德這類真善美慧的行為。
一個生活思想以三寶為皈依的人,能夠找到內心世界的寧靜與光明,對自己、對別人、對
生命也會越來越充滿信心,三寶蘊涵的真理與法喜,能驅除他內心的懷疑、恐懼、悲傷與
淚水,迎向光明璀璨的人生。
什麼是三寶
三寶就是『佛陀、正法、僧伽』。
『佛陀』是『完全覺悟的人』,是一切眾生的導師。
『正法』是圓滿的教導,從最初、到中間、到最後都是完善的。
『僧伽』是指出家眾以及奉獻生命修持德行、慈悲與智慧的聖眾。
佛弟子每天會在佛像前供養很多的香花,也有數以百萬的人每天誦念『我願皈依佛陀、皈
依正法、皈依僧伽』的頌文。但是,一個人皈依三寶,並不是要祈求世間的物質財富或名
利權情,也不是出於對三寶的敬畏,更不是出於對惡道或鬼神的恐懼,他只是深深地被佛
陀無盡慈悲的魅力、無比的正法及攝受一切的僧伽所吸引,並願以此做為他度越人生無量
苦海的指引。
(一) 佛陀
有一位降生於世間(非天上)而又獨特超凡的人(非神祗),他慈悲流露,一生都為了世間眾
生的幸福與利益而奉獻。這人是誰呢?他就是如來、世尊、無上正等正覺者。 ——摘自
《增支部》
佛陀降生的時代,世間正經歷精神與哲思方面的巨大變動。例如,在希臘,先知赫拉里塔
斯(Heraclitus) 將這種混亂的變動導歸形成早期宗教崇拜信仰的奧林匹亞諸神;在巴比
倫,先知傑瑞米亞(Jeremiah) 帶給猶太人一個嶄新的啟示;在中國,孔子為中國人建立
了道德倫理規範。而在印度,當時印度社會結構紛亂,充滿婆羅門教士壓制、自我禁慾、
階級差別、奴隸制度、腐化的封建體制、女權低落等現象,尤其是婆羅門的高壓統治更令
人們生活在恐懼之中。也就是在那樣的時空環境下,佛陀,一朵無比尊貴芬芳的香花在人
間出現了。
誕生
佛陀名叫悉達多‧喬達摩,西元前六世紀生於印度邊界(今尼泊爾)迦毗羅城外的藍毗尼園
中,父親淨飯王是喜馬拉雅山腳下釋迦族的國王,母親是摩耶夫人。
他生為太子,從小就學文習武,精研技擊之術,成為文武雙全,智勇兼備的年青貴族,十
六歲時與美麗的公主耶輸陀羅結婚,生有一子,名羅睺羅。
太子在王宮中過著無憂無慮且奢華的生活,然而自童年開始他就不時在思索一些人生問
題,從未因生為太子、生活豐衣足食而感到滿足。
雖然他父親多年來一直努力不讓他知道外邊真實世界的情況,但年輕的王子還是從東、
西、南、北四城門看到世間老、病、死的總總苦狀,也看到了威儀莊嚴、平靜安祥的苦行
沙門。
首先,他看到老病死三種的情景時,他問馬夫車匿:「這是怎麼回事?這人怎麼了?人都
會這樣嗎?」
車匿回答:「太子!這些都是人生的必經過程。」
「我父親也是嗎?」
「是的,沒有例外。」
「摩耶夫人和我也一樣嗎?」
車匿沉默不語,但眼光中已透露了無言的事實真相。
太子對於生命的真相非常震驚,他終於了解到——因為有生,所以才有老病死的苦果,任
何人只要誕生世間,就總有一天會老、會病、會死。
後來,他看到第四個情景:一位剃了髮,穿著碎布縫製黃袍的沙門經過,莊嚴安祥與眾不
同,受到這沙門的影響與激勵,太子下定決心去尋求解決之道——出離世間諸苦的解脫之
道。
大捨出家
回到王宮後,太子陷入深度的沉思之中,慈悲的火苗不斷在他內心中引燃,他感受到一種
強烈的呼喚,呼喚著他去解救自己及一切眾生,脫離生老病死等種種世間苦惱。
一個萬籟俱寂的夜晚,下決定心的太子向睡夢中的妻兒做了溫柔而無言的道別後即偷偷出
宮。沈靜的夜裡,他與車夫騎上馬匹溜出宮外,換上苦行僧的衣著,將私人物品交給車
匿,讓他連馬匹一起帶回宮去,從此自己一個人孤獨地踏上出家的生活。
他走入了一個未知的世界,樹下、洞穴、廢棄茅舍就是他夜晚棲身之處,他的食物呢?人
們給他什麼就吃什麼。他捨棄了華麗宮殿、錦衣美食、芳香滿室而換取這種粗衣淡飯的生
活。
他並不確定能否找到真理與平靜,但想到一切眾生的悲傷,想到人們無由解脫的老病死等
情景,這一切在在驅動著他勇往直前,直到找出解脫之道。
他所追尋的目標是非常明確的——就是找出人生苦惱的原因,以及滅除苦惱的方法,這些
大疑問正一點一點的啃噬著他的生命,太子內心的迫切,就彷彿他正被困在燃燒的屋子
內,急欲跳脫出來一樣,他感受到:如果不找出真相,生命還有什麼意義呢?如果我不去
做,還有誰能找出真相呢?
追尋覺悟
太子二十九歲捨棄了世俗的生活,隨後幾年他學習當時傳統的教導,並修學嚴厲的苦行,
經過六年的精進禪思以及最嚴厲的苦修,他的身體日漸衰弱。他稟住呼吸,以致胃痛如刀
割一般;他減少飲食,身形消瘦到前胸貼後背;脊骨突出,猶如一串珠子;眼睛凹陷,就
像星星沈落在深井水底之中,但是,這一切都無法擊退他——他追尋真理的決心是多麼無
比的堅定啊!
經過這些年的歷練,他已能克制恐懼和欲念,心靈得到發展與平靜,但是,他卻依然未能
悟道。最後在極度精疲力竭的情況中,他發現到:極端的縱慾或嚴厲的苦修,這兩種對於
精神的解脫毫無助益。他知道:答案就在這兩種極端之間——中道。於是三十五歲那年,
他捨棄修學了六年的苦行。
有一天,他接受牧羊女蘇嘉達供養的乳糜,吃完後並將身體洗乾淨,然後,他獨自來到菩
提迦耶的一棵菩提樹下坐了下來,並發誓說:「我若不成無上正覺,誓不起此坐。」
在五月的一個月圓之夜,當晚星光燦爛,月兒爬上了樹梢,銀色的清光遍灑大地,太子降
服了內心的魔軍,進入了深度的禪思之中,終於,他不藉神通之力、不藉神明及他人之
助,而靠獨自的力量獲得了圓滿的覺悟——他靠自己的努力與智慧滅除內心所有的煩惱而
圓滿覺悟了真理。
因此,他被尊稱為佛陀——覺悟的人。
一生奉獻弘法
在菩提樹下覺悟之後,佛陀下定了決心,要為人們宣說正法,他說:「我要在這世間黑暗
的角落裡,震擊不朽的法鼓。」
七月的一個月圓之夜,他向五位苦行比丘開演他第一次的說法,也就是眾所周知的“初轉法
輪”。他談到了縱慾與苦行兩種極端無益於解脫,也宣說了不落兩種極端的中道。他教導
「苦、苦因、滅苦因、滅苦之八正道」的四聖諦。這次說法的地點是在波羅奈附近的鹿野
苑。憍陳如——五比丘中的領導——第一個領悟了真理,沒多久其他四個也同樣領悟了正
法。他們五人最後都証得了涅槃境界——生命的終極目標。
世尊餘生的四十五年,全部奉獻弘法,他遊行至各地教化眾生,轉變了百千萬人的生命。
佛陀教導:所有人都和他一樣,有相同的潛力,並且都能跟他一樣覺悟真理。他的目的在
解救眾生脫離情欲的輪迴,並且鼓勵我們,給我們信心——生命有更崇高的終極理想,而
不僅僅是世俗的福報利益。
世尊是所有德行的完美化身,他以圓滿的智慧與無限的慈悲心,為人們的幸福利益而不疲
不厭地盡心奉獻,即使是在他臨終之際,一位叫須跋陀羅的外道師趕來求法,佛陀依然撐
起了老病之身為他說法解惑,須跋陀羅得到了覺悟,也成為世尊最後剃度出家的弟子。
在完成了崇高的使命之後,世尊八十歲那一年,在拘尸那國的兩株沙羅樹間示寂入滅。他
以凡夫之身生於世間,以聖人之身住於世間,最後以覺者之身離開世間。
偉大的佛陀
雖然世尊出生、成長、弘法、涅槃都在印度,但他偉大成就的影響力,卻是超越時空的,
他覺悟時發現的真理,遠勝過以往所有宗教導師的教導。佛陀從來沒說過自己是神,將佛
陀說成為神是對佛陀的侮辱。在印度當時各個宗派的聖典中提到:這些神祇有時還會展現
出憤怒、嫉妒、貪愛或偏心等人類特有的缺點,但是,佛陀已經完全超越了這些缺點,他
在過去無數生中,已經圓滿開發了十種美德——寬容、具德、出離、智慧、精進、忍辱、
真誠、決心、慈愛及捨心清淨等。佛陀已完全去除了貪、瞋、痴三毒,如他自己所說的:
所應知已知;
所應修已修;
所應斷已斷;
因此,婆羅門!我是一位覺悟的人。
——摘自《增支部》4:36
覮者—佛陀
○ 他在這自我中心高漲、追求名利權情的世間,教導人們無私奉獻的崇高理想。
○ 他對抗妨礙進步的階級制度,主張人人生而平等。
○ 他宣稱:解脫大門為所有人平等開啟,而不分貧、富、貴、賤、男、女、老、幼、聖人
或罪犯,任何人只要願意打開人生的新頁並追求生命的完美,都能和他一樣獲得解脫。
○ 他提升婦女地位,強調婦女在社會上的重要性,也是第一個建立女眾僧團的人。
○ 他是歷史上第一位努力廢除奴隸制度的人。
○ 他表明用動物作犧牲是既殘忍又無益的,主張動物也是我們應該慈悲的對象。
○ 他讓弟子們自由地發揮思想,並要求他們不能因為尊敬他就接受他所教導的一切,只有
在自己發現是事實之後才可以接受。
○ 他安慰痛失親人的婦女。比如 patacara,他在一天之內失去了丈夫、二子及雙親而發
狂,又如 kisa gotami,他的獨子過逝,佛陀也去安慰她。
○ 他親自照顧那些被遺棄的病人。比如 Putigatta Tissa 長老得了傳染病,佛陀親自去
照料他。
○ 他幫助窮人以及被遺棄的老弱婦孺,如 Rajjumala 及 Sopaka,佛陀解救他們脫離危
難。
○ 他轉變很多罪犯的人生,如 Angulimala,他為了湊齊 1000 個手指串成指蔓而要殺害
自己的母親,佛陀度化他,使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 他教導妓女自尊自重,比如使 Ambapali 跳出了火坑,過正常生活。
事蹟的啟示
佛陀確實是位值得讚賞學習的對象,他莊嚴、有智慧、平易近人,又心口一如,言行一
致;他圓滿寂靜、充滿熱誠、沒有偏見、轉惡為善,並且對一切眾生都溫和柔軟。雖然佛
陀的德行遠勝過我們凡夫,但是,他還是可以做為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可以將佛陀當做
我們的模範,只要我們常常感念佛陀神聖大無畏的一生,那將能助益我們,最終也和他一
樣成為神聖大無畏的佛陀。
參考書目:
1.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What Buddhists Believe)——達摩難陀長老(K. Sri.
Dhammananda) 著
2. 佛法手冊(A Manual of Buddhism)——那爛陀長老(Narada Thera) 著
3. 佛法簡介(Buddhism In a Nutshell)——那爛陀長老(Narada Thera) 著
第五課 佛法僧三寶(下)
世間三毒火
人們在快樂順心時,產生貪愛心;在痛苦不順心時,產生瞋恨心,在思想染污時,便產生
愚癡心。貪、瞋、痴世間三毒火銷蝕人心,使人忽視了正法,一切言行也給自己與別人帶
來痛苦。因此我們要在日常生活中止息我們內心的三毒火,也就是要隨時隨地——判斷什
麼能帶來真正的快樂;
在不順心時學習調伏自心;
培養慈愛心與悲愍心。
在這樣清淨無私的心中,世間欲愛是找不到藏身之地的。
一個人內心燃起了貪瞋痴三毒火,就會像發了高燒一樣,即使是躺在舒適華屋的名貴大床
上,他也會飽受病苦而輾轉失眠。相反地,如果一個人心中的三毒火止息了,即使是在寒
冷的冬夜裡,躺在鋪上幾片樹葉的地上;或者在炎熱的夏夜中,躺在簡陋小房的硬木床
上,他依然能睡得安穩自在。
人的欲貪是無止盡的。人們想盡辦法來滿足欲望,但是他得到的越多,痛苦也就越多;這
就像喝鹽水止渴,喝的越多就越加口渴。即使欲望得到了滿足,人們內心還是會殘留一種
不安和蠢動。所以,追求欲望是永遠不可能得到滿足的。反過來,如果欲望得不到滿足,
人們往往就會感到挫敗而精神失調。
為了滿足欲望人們不顧一切奮力追求,彼此之間爾虞我詐、你爭我奪。兩國爭地、兩王爭
權、官臣互鬥、父子相抗、兄弟鬩牆、姐妹相爭、朋友相欺……,這一切都只為了滿足個
人的私欲,而導致彼此爭鬥廝殺,乃至殘害了生命。
人們為了逞一已之欲而偷拐搶騙、姦淫擄掠,但是,一旦東窗事發,終將名譽掃地,身陷
囹圄,自毀前程,這一切又何苦來哉?可悲的是,人們即便是清楚知道:滿足欲貪只會帶
來不幸和痛苦,我們還是會犯下身口意的罪行。所以,欲貪實在是深可畏怖的啊!我們應
當隨時保持警覺。
有了欲貪,就會造惡業,有了惡業,就要遭受痛苦。欲貪、惡業和苦果如此循環不停,就
像滾動不止的輪子,這個生命流轉之輪是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的,導致了我們一生又一生
無止盡的輪迴。如果將一個人多生多劫的骨灰堆積成山,它的高度將比須彌山還高,如果
將一個人多生多劫喝過的奶水匯聚成海,它的深度將比太平洋還深。
雖然每一人都有淨化心靈的潛力,但是它長久以來,深埋在我們厚重的欲愛染污之下,乃
至幾乎被遺忘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的痛苦如此普遍與生命輪迴永無止境的原因。
人們的一切憂悲苦惱都源自於貪瞋癡三毒,所以,為了驅除這個根源,我們就必須要持守
戒律、修學禪定和開發智慧。持守戒律可以斷除染污的貪心,修學正定可以鏟除染污的瞋
心,而開發智慧可以破除染污的痴心。只要我們依循佛陀的正法,就能將三毒連根拔除,
而止息生命苦海的輪迴。
大殿莊嚴肅穆,吊掛的風鈴清脆的叮噹作響,屋頂下歸巢的雀兒啾啾爭鳴,畫破了黃昏中
的寧靜,涼風不時吹拂著菩提樹沙沙作響,這兒座落著一所非常適合禪修的寺院,也是一
個遠離塵囂的隱居之地,可以觀看夜空中閃現的星星,欣賞銀白皎潔的月光。
一個陌生人在昏暗中漫步沈思,他突然聽到了一聲:「晚安!」有個人(居士)坐在佛塔的
石階上在黑暗中盯著他看。
「晚安!」陌生人回禮並問:「你是個佛教徒吧?!」那位居士回答:「是的。」
陌生人說:「我 正想找個人請教一些關於佛法的問題,不知你能回答我幾個問題嗎?」
居士說:「請坐!我非常樂意為你服務」。
陌生人:我想,佛教徒是指依循佛陀正法的人,對吧?
居 士:是的,我們有比丘、比丘尼制度組成了僧團,也有在家的皈依男眾,稱為優婆塞,
與在家的皈依女眾,稱為優婆夷。
陌生人:那麼,你就是一位優婆塞嘍!你必須接受什麼入教儀式才能成為一個佛教徒嗎?
居 士:不需要!一個人只要能正確理解並依循佛陀教導的『正法(Dhamma)』就是一位
佛教徒,但是在佛教國家通常有一個不成文的傳統規定,就是:一個人至少必須皈依三
寶,遵守五戒才堪稱是一位佛教徒。所以他必須誦念三次“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
僧”以表明決心:願意以三寶做為他人生與思想的明燈。
陌生人:什麼是五戒呢?
居 士: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吸毒,這些能規範我們的行為,
而且重要的是,它是出於誠心自願的自我修練的準則,雖然這些表面上是一種消極的不作
為,但是每一條戒律都有它積極正向的另一面,也就是說,不殺生是為了培養慈愛心,不
偷盜是為了培養布施心,不邪淫是為了培養寡欲清心,不妄語是為了培養真誠心,不飲酒
吸毒是為了培養正念。請切記一點,這些戒律不同於基督教的十誡
陌生人:在什麼時機場合須要遵守五戒呢?
居 士:五戒是自我訓練的準則,能培養我們和諧善良的心性,所以,一個誠正的佛教徒
日常生活中隨時都遵守五戒。持守五戒最直接的利益就是:促進我們人與人之間和諧相
處。
陌生人:回教有《可蘭經》,基督教有《聖經》,印度教有《吠陀經》,作為他們的經
典,佛教也有什麼經典嗎?
居 士:佛教不是只有一部經典,而是有一套經典,稱為《三藏聖典》,佛陀說法 45
年,這是他一生教導的精要,由於內容豐富,據估計要比《聖經》多出了 11 倍之多,
這也就是你看不到佛教徒隨手攜帶一部特定經典的原因之一。
陌生人:我暸解了。請問經典內容是什麼?我的意思是,有分成哪幾個大主題嗎?
居 士:三藏聖典(Tipitaka)字面意義是“三籃”亦即包含三大部,第一部是《經藏》,收
集了佛陀的談話、說法,警句法語都收集在內,有如一部大百科全書,其中,『說法』是
在不同場合對不同根機的人所說,佛陀說的詩偈則含在《法句經》內。
陌生人:沒錯!《法句經》!這我曾讀過,而且很受感動,林語堂教授在《印度的智慧》
一書中說過,《法句經》是一部偉大的心靈寶典。這部經是世上少有的宗教巨著之一,以
文學的表現方式將宗教真實的心靈智慧顯示出來。另外兩個主題是什麼?
居 士:《律藏》是僧伽的言行規範,包含了佛陀為僧團制訂的所有戒條。《論藏》是佛教
的理論思想,包含了佛陀教導當中深奧的哲學和義理析辨,佛教高深的教義盡收於此,主
要是剖析心物之間的關係,幫助人們了解宇宙萬法的真相及終極真理。
陌生人:由於科學日異千里,知識快速膨脹,許多人開始重新思考宇宙人生的問題,現代
科學使人們對宗教提出的某些教義及生命觀點減低了信心,佛教能面對現代科學的挑戰
嗎?
居 士:愛因斯坦說過:「只有佛教符合現代科學的需要。」因為佛教並不是權威的教條
主義,佛陀從不以權威自居,也從不要弟子盲目信仰,他向弟子們強調:「不能只因為尊
敬我就接受我所講的話,任何事物只有在運用自己的理智經驗加以理性思考並親自証實之
後,你們才能接受。」我同意你的看法,當今時代已達到了一個知識水平,但是,很多有
聰明智慧的人,大都還是刻意忽略或壓抑了與他理智矛盾的部份而信仰宗教的(還是有點盲
目)。
陌生人:沒有權威的教條是佛法適合現代需要唯一的原因嗎?
居 士:不是,佛陀教導的許多理念和現代哲學與科學是不謀而合的,如愛因斯坦的相對
論、重力學、能量不變、時空觀念及物質無實體等觀念其實都不是新的見解,這些見解早
已蘊含在佛法之中。許多哲學家或科學家只是將佛教內涵再重新提出而已,如貝克萊証明
原子可以分裂,伯格森主張無常理論,詹姆斯威廉教授認為心理活動只是一連串的意識
流,史賓諾沙也主張事物只是暫時存在的假相,叔本華提出苦的真相與原因。這些見解,
佛陀早在 2 千 5 百年前就已詳細說明諸行無常(Anicca),諸行是苦(Dukkha)及諸法無
我(Anatta)的義理。一些近代的科學或哲學家都是無意中發現這些道理,然後將佛法的這
些觀點用現代人更容易了解的方式表達出來,另外,他們是以各種間接的方式或從外在來
進行研究,而佛陀的探尋則是直接從心下手,因為心才是宇宙萬法的根源。
陌生人:真沒想到現代科學或哲學與佛教有這麼密切的關聯呢!什麼是諸行無常、諸行是
苦及諸法無我呢?
居 士: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法無我是生命的共同特性,所有眾生無一例外都有這些
特性,這是世間普遍的法則,而且從各方面來說都是極符合科學的。
陌生人:您能解釋一下什麼是諸行無常嗎?
居 士:無常(Anicca)對宇宙萬物都適用,沒有一樣東西是永恒不變的,遲早要耗損,破
壞、毀滅或分解成其它物質而形成新的東西,沒有東西是能有一刻靜止不變的,因此沒有
東西是能永恒持久的,即使是我們心裡的好惡也時時刻刻都在改變。比如我們得到了一樣
很想要東西,內心很快樂,但是,那種快樂很快就會消失了。
同理,不高興、不快樂也是短暫的。
陌生人:我明白您的意思,從這個角度看來想擁有真正快樂是相當困難的。
居 士:是的,歡樂總是從我們的指間很快滑過,即使是眼前的歡樂也會逐漸淡化,人們
能容忍快樂的消逝,只是因為他預期還能再得到它。如果這個期待破滅了,他就會陷入絶
望中,事實上,人不是活在過去的回憶裡就是活在未來希望當中,佛法並不否認世間有許
多美好的事物,但總的來說,苦是多於樂的。
陌生人:這不是頗悲觀的看法嗎?
居 士:悲觀與樂觀是相對而不是絕對的,所以在不同的時空人事之下就有不一樣的標
準。假如我們不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事實,我們談論死亡可以說是悲觀的想 6 法,但是
死亡是必然的事實,我們談論死亡是在解決問題,這就不能說是悲觀的想法,這點我們必
須接受。……你現在快樂了嗎?
陌生人:嗯!我想我……要用負面表述的方式來說,因為我現在沒有不快樂,但無論如
何,我知道快樂還是存在的,因為我過去確實快樂過。
居 士:是的!我們確實快樂過,但是請問:你能想找回就找得回那種快樂嗎?你會發覺
那是很沒把握的事,別說重拾歡樂,就連當下的快樂也很難把握呀!它很容易就被一件小
事給破壞了——比如一個損失、一個壞消息、一個侮辱、乃至一顆牙痛。
佛法只是認清事實,然後以務實的方式來看待世間,它不是只一味的談苦,而是同時提出
了滅苦之道——八正道。
陌生人:什麼是無我?
居 士:諸法無我是很難了解的教理,除非我們証得了初果須陀洹,否則我們無法真正理
解這個道理並且破除我見。一般相信:人們在死亡或身體敗壞以後,仍然有一個無形質的
靈魂、自我或精神等生命主體的存在。當今科學並不支持這種說法,但是承認人有生命本
質的『人性(person’s personality)』存在,因為人除了身體還有心靈的存在,科學承
認存在這種生命本質的人性(所謂人性不是一般所說有別於畜牲性的人性,這裡人性是指人
的生命本質或特性)。現代科學的看法與佛教無我的觀點如此接近,這點是很令人驚訝的。
不過,請不要把『生命主體的靈魂』與『生命本質的人性』這兩個弄混淆了,就佛法而
言,生命的本質是身體與心靈和合而成的,身體不能離開心靈單獨存在,心靈不能離開身
體單獨存在,而『生命本質的人性』
也不是離開身心之外獨立存在的一個主體,身心之中並沒有哪一個是生命的主體,身心之
外也沒有一個獨立存在的主體,所以生命的本質是『無我』的。相反地,一般人都認為
『靈魂』是一個可以離開身心而單獨存在的一個生命主體,佛法認,這是因為人們的自我
意識中對生命、生存有一種本能的執著,希望生命是恆常的,由這樣的執著和錯誤的期待
而形成了類似靈魂本體等根深蒂固的觀念,其實生命的本質只是一個身心和合體,是身心
相互作用而相續無常變化的有機體,從來就沒有、也實在找不到一個恆常不變的靈魂、主
體或自性等。
這時一陣風吹動著菩提樹,小風鈴又叮叮噹噹響了起來,聲音穿過了大殿內陣陣飄送過
來。
陌生人:一個想成為真正佛教徒的人必須出家當和尚嗎?
居 士:這是對佛陀的教導認識不足所產生的不正確想法,佛法不是只對寺院裡的出家眾 7
而設的,它也適用於在家的男女居士,畢竟世間大多數人是不可能成為和尚或隱居山林專
修的。不過,一般人只要能真正了解佛法的精神,仍然可以在日常生活當中依法修學的。
陌生人:假如一般人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佛陀為何還要成立出家僧團呢?
居 士:成立僧團的用意是為了那些不是只想求自己心靈智慧的開發,而願意弘法服務眾
生的人,提供這些發了大心的人一個專修的機會和環境。因為一般有家眷的人是不太可能
全心的奉獻生命來服務大眾的,而一個沒有家庭義務及世俗事務纏身的僧侶才有可能奉獻
生命為大眾的褔祉而服務,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歷史演變過程中,寺院不只漸漸成為了人們
精神的中心,同時也成為學習以及生活文化的中心。
陌生人:佛教是個自私的宗教不是嗎?恕我如此說,因為它強調個人的自我淨化。居 士:
你的問題聽起來好像是認為:一個不願傷害別人,而努力淨化自己,使自己更圓滿的人,
就是個自私的人。我想,你應該不會這樣認為,也不會有這樣的看法吧?!
陌生人:不是,我的意思是說,我們不是更應該彼此幫忙,共同努力而一起達到圓滿嗎?
居 士:這可分兩方面來說:首先,自私的人絕不會是一個自我清淨的人,所以一個努力
追求自我清淨的人必然也會幫助別人,不只是以身作則(這是僧伽最大的影響力)同時還適
時的說法教導。出家僧伽一直以來的重要工作就是為一般大眾教導佛法。其次,佛法並不
是藉外在的事物或手段而獲得解脫或超度,而是完全要靠自己去努力、自己去達成目標,
即使佛陀在世也只能告訴我們修行方法,他無法替我們修行。再其次,一個仍深陷在貪瞋
痴泥淖中的人,又怎能救人脫困呢?因此如果我們想提供給別人真正有效的協助,最迫切
的首要之務就是先救自己脫困。
陌生人:我完全明白了!但是僧團是否應當參與社會服務工作呢?
居 士:如你所知,圓滿自我淨化是一個必須全心全意的工作,不能有任何事導致分心。
從事任何的社會工作都勢必會因為關注投入而導致分心或增加負擔。另外,假如你以世俗
的一般看法來說的話,那麼,從事醫院、獅子會、盲人社團等的服務才算是社會服務,但
是,從更廣義的角度來看,教學也是一種社會服務,而教導佛法幫助他人減少苦惱是最崇
高的社會服務。出家人的社會工作就是為一般人教導佛法以及助人離苦等的精神服務,而
這也是一個人能為別人做的最偉大的貢獻。
出家人在社會服務上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幫助人們成為優良的佛教徒,以及教導 8
人們如何莊嚴、安祥、快樂地生活而不傷害他人。
陌生人:謝謝你!您解開了我有關佛法與僧伽角色的諸多疑問。我一直都覺得只要仁慈、
奉獻及美德能深植人心,那麼這個世界一定會更美好,而我今天很高興,因為我發現這個
努力方向的關鍵就在佛法裡。
陌生人緩緩站了起來,揉揉他酸麻的雙腿說:「我可以再來找你,問你更多的問題嗎?」
優婆塞回答:「可以,當然可以,隨時歡迎您來!能幫您澄清疑問是我的榮幸,佛教認
為:
有人問你佛法而你能給予適當的解說,這是一種功德。」
居士臉上掛著微笑,看著陌生人消失在夜暗之中。
參考書目:
1.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What Buddhists Believe)— —達摩難陀長老(K. Sri.
Dhammananda) 著
2. 三皈依(The Threefold Refuge)——向智長老(Nyanaponika Thera) 著
3. 佛教僧伽戒律(The Buddhist Monk’s Discipline)——康提帕洛比丘(Bhikkhu
Kantipalo) 著
第六課:永恆的真理—四聖諦(上)
點亮千盞蠟燭
聲名、榮耀及他人的稱讚可以提高一個人的自我,所以為人們所熱愛。但聲名、榮耀及稱
讚就像一柱點燃的香,是很快就會燃盡的。拋舍真理之道不走,而去追逐榮耀及別人喝采
的人,有一天終將會深切的懊悔。
一個追逐聲名財富的人,就像是一個在刀口上舔舐蜂蜜的小孩,一味迷戀蜂蜜的甜美,卻
被刀鋒割傷了舌頭;又像是一個舉著火把逆強風而行的人,火焰一定會燒傷他的手和臉。
人們一切的所作所為都是依自己的心念而生起,因此,我們必鬚麵對自己這些心思言行的
結果。當一個人遭受辱罵,便很容易生起報復之心,這是人之常情,但此時自己就要當心
這樣的念頭,因為複仇之後,災難可能就接踵而至,這就像逆風吐人口水,只會吐到自己
身上來。
捨棄貪欲之心而護念慈善之心是很好的善行,我們應當把自私自利的心念轉換成幫助別人
的誠心。慈愛的心行能夠感染激勵別人,以同樣的舉止將這份愛傳播下去,幸福也就因此
而誕生了。
一枝蠟燭的生命,並不會因它去點燃了千盞燭燈而縮短,同樣的道理,快樂也不會因為與
人分享而有所減損。
一個人必須先訓練控制自己的心靈,才能享受健康、帶給家庭真正的快樂、帶給全人類和
平與和諧。如果能好好的控制心靈行於正道,貪欲就障礙不了我們的覺悟了。
就像寶藏破土而出一般,優良的美德能因良好的行為而得以彰顯,智慧也能從清淨寂靜的
心靈中萌芽成長。智慧及美德是指引人類安全渡過人生迷津的光明。
我們應當努力去除我慢,虔誠的接受佛法的光照。因為世上所有的珍寶加上讚美與榮耀,
都不及智慧及美德的一分一毫。
硬幣的兩面
有一天,一位美麗且穿著富麗的女子,造訪一家宅第,主人問她是誰,她答她是財富女
神,主人非常愉悅的邀請她進入屋內。
不久又出現另一名醜陋的女子,衣衫襤褸,主人問她是誰,她答她是貧困女神,受了驚嚇
的主人想把她逐出屋外,但她拒絕離開。
「財富女神是我的姊妹」她說「我們之間有個協定,那就是我們決不會分住兩地。如果你
把我趕走,她也將隨我而去。」果然,當醜陋的女子離開後,另一名女子也無影無踪。
許多大自然的現像也是這樣,你不能只要這個而不要另一個——花開必有謝、潮起必有
落、月圓必有缺、四季也必然周而復始的交替。
人生就正如大自然,也一樣是周期性的變化狀態。人的心情起起落落,生活中時而痛苦時
而歡樂,這不就像潮水一樣嗎!我們喜歡將人生想像成像玫瑰那般美好,但請記住!玫瑰
雖美卻也帶刺兒,我們也是可能被刺所傷。
佛陀告訴我們,這個世間有八種因緣條件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分別是『得、失、毀、譽、
稱、譏、苦、樂』。
當『得、好名譽、稱讚和快樂』降臨時,我們就歡欣慶功;而當其它四項降臨時,我們就
愁悵悲嘆。但是,這些其實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有這一面就一定有另一面,是同時存在
的。
有生就必有死,有福就必有禍,好壞如影隨形。昨日的歡樂將會變成今天的憂傷;今天的
憂傷也會變成明日的歡樂。這一切就像滾動不停的輪子——憂傷轉成喜悅、得意轉成沮
喪、快樂轉成憂鬱。
今天盛開的花朵會雕謝枯萎,我們今天的歡樂也一樣會消退變成憂傷;今天雕謝的花朵帶
著明日花朵的種子,我們今天的憂傷也一樣攜帶著明日歡樂的種子。
因此,佛陀勸勉我們要發展平靜的心靈(亦即平等無分別心),不因一時的得意就趾高氣
昂,也不因一時的憂苦就意志消沉。就像堅硬的巨石,不被風所擾動,當我們面對這世間
的各種因緣條件時,也應該八風吹不動,保持清明平靜。
想要得到真正的快樂,必須要認清這些世間因緣變化的虛妄,超越這些束縛並去除一切染
著,也就是要像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
第六課:永恆的真理-四聖諦(上)
走上任一條街、敲敲任一扇門,探頭進去瞧瞧,你會發現許多愁苦面孔。你或許會看到小
巷內坐著一個乞丐,兩隻岔開的腳好像兩枝枯木。你或許會看到一位父親正在痛打把錢輸
掉的不肖子。或許看到一位花樣年華的少女,躺臥病榻,飽受血癌折磨。
臥房中坐著一名小孩,周圍都是火車、槍、球拍、球棒和棒球、足球、撞球、西洋棋等玩
具,但他卻感覺很無聊。一位十來歲的女孩賭氣的坐在扶手椅上,忍受著父親責備她期末
考的成績太爛。
你也許不能同時看到所有人的所有痛苦,但卻不難發現周遭的疾苦例子我們的四周充滿不
幸,只要我們睜開眼就能見到。
一、直接面對
很少有人會希望看到不幸,尤其當他本身就是受難者時,如果不巧讓他們看到,他們會對
這不幸的事實視若無睹,並很快的把心思放到其他愉悅或安心的事物上。
但是,對於我們有情眾生的這些痛苦與不幸的事物,佛法是直接去面對處理它們而不排
斥、逃避或依靠外力,這種直接面對處理的態度是佛教有別於其他宗教的地方。佛法處理
生命苦惱的原則是:
(1)佛法是訴諸於人們共同的經驗,是一切眾生都經驗得到且能親自證實的,而不是只能靠
想像或只有少數人特殊精神狀態下的神秘經驗。
(2)佛法是訴諸於一切眾生都共同公認的事實,比如無常、苦、無我,這些是不因眾生的的
不同而有差異的。
(3)佛法是處理當下現實人生的問題,而不是一般人經驗不到的或想像的問題。那些經由想
像得來的真理,無法如實的去深入探索;而感官經驗不到的境界,無論多麼玄妙,也只能
是一種神話或理論。
『直接面對處理』的原則適用於全體人類,不因種族的不同、歷史背景的不同、社會發展
的不同而有差異;這個原則也適用於你我,因為它訴求我們省查自己現實的人生經驗,並
且能為我們指出一條離苦之道。這樣的處理原則,使佛法放諸四海皆準且亙古恆常。
佛陀教法的核心是四聖諦,這是他在波羅奈國附近的鹿野苑為五位苦行者第一次說法的內
容。這教義所蘊含的真理本質雖然很簡單,但非常的深奧難以理解,一個男孩花幾分鐘,
就可以學會四聖諦的文字表面意義,但卻要發展出成熟的心智,才能有真正的了解。
佛陀強調了解四聖諦的重要,他說:
「由於不了解,不能洞悉四樣東西,才使得我和你長久以來不斷地經歷生死輪迴」。這四
樣東西是什麼呢?就是:
苦聖諦
苦集聖諦
苦滅聖諦
苦滅道聖諦
二、第一聖諦:苦聖諦
巴利文 Dukkha 通常被翻譯成苦,然而這個字用在四聖諦中則有更深、更廣的意義。
Dukkha 不只含有一般所謂的『苦』的含意,也包含更深的意含,比如不完美、痛苦、無
常、不和諧、不舒暢、以及由於不圓滿及不豐足而有的熱惱或感覺。
佛陀說:一切因緣和合之法終究是苦的。不論我們了解不了解、承不承認,苦是普遍必然
的事實。佛陀宣說的真理是每個人都公認的真理事實,如果有人不肯如實的面對真理而堅
持自己不同的見解,那也無損於佛法,只是他還有很長的學習之路要走罷了,時間及經驗
將會是他的良師。
苦和無常(Anicca)分不開。沒有任何事物的這一剎那和前一剎那還是相同的,即使我們一
般認為是「永恆」的高山,也是會隨著時間而耗損的。我們的身體—即使是最堅硬的成份
—也是每七年就完全代謝一次。這個世間沒有所謂的『終極』,只有永遠不停的緣起及永
無止盡的變化。
就像其它一切的自然過程,無常是循環不斷的,就像輪子一般,永遠生、住、異、滅周而
復始的旋轉個不停。所有存在的事物,如瓷瓶、法律條文乃至一個帝國,必然會經歷生、
住、異等各個階段而終至壞滅。這個無常性也適用於我們人本身,因為我們也必然要經歷
生、老、病、死的過程。
什麼是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以及貪著五蘊就是苦。
每天和那些相互尖叫咒罵的人生活在一起,實在是一種苦。有個不解人意的鄰居,喜歡搓
麻將到大清晨,使你無法專心準備明天的考試,這也是一種苦。
你的雙親、配偶、好朋友等所愛的人過世,這是一種苦。不是自己的責任卻遭到責備、被
所愛的人拋棄、失去工作、或你的老闆在同事面前公然侮辱你,這些也都是一種苦。
苦的生起是由於我們渴欲的東西會變化。快樂的感覺是不能持久,貪著快樂就像握沙成
拳,當你一開始握拳,沙便開始由指縫流失了,我們所熱切渴愛的事物也一樣,一旦得到
之後常常就隨即化為灰燼。
當快樂離去之後,空虛立刻就取而代之,我們又再次被渴盼所征服,所以我們生活在不斷
的渴望之中,而當渴望實現的時候,它又將再一次的愚弄我們,因為它隨即又將離去而換
來空虛。
三、第二聖諦:苦集聖諦
苦不會無緣無故而生起,《法句經》說:
貪愛引生憂愁,
貪愛引生恐懼,
一個人如果完全沒有貪愛就沒有憂愁,
那又何來的恐懼呢?(v. 216)
貪愛(Tanha)是一切苦難的根源,不僅包括對感官欲樂、財富、權勢的渴望,也包括對理
想、觀點、意見、概念和信念的執著。綜而言之,貪愛有三種:
(1) 欲愛(對欲界五欲六塵的貪愛)
(2) 色愛(對色界禪悅境界的貪愛)
(3) 無色愛(對無色界精神境界的貪愛)
這些貪愛都是自私自利的,是為了自己而貪求某些事物,甚至還因此犧牲別人作為代價。
人們迷執自我且不了解無我,因而貪著於無常、變化的和易壞的事物。然而,這些事物卻
只會讓他失望而受苦,是永遠不能滿足他的慾望的。
一切眾生心中都有貪愛的慾火,所以,一切的行為都是出自於某種慾望。這些包括簡單的
動物生理慾望乃至複雜的文明人類人工創造的慾望。為了滿足慾望,動物彼此掠食,人們
也造作有害的行為。
貪愛—每個人內心中一股強烈的驅動力量—是人類產生罪惡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因為貪愛
使我們執著各種生命形態而深陷輪迴不得脫身。
四、第三聖諦:苦滅聖諦
怎麼做才能滅苦呢?苦不是從外來的,所以滅苦不是滅除外在的人事物,而是得拔除苦的
根源——貪愛。
比如,金錢本身並非禍根,而是人們對金錢的貪欲(想要大過需要)或深怕失去金錢的恐
懼,是這些引起罪業與苦果。如果我們去除了貪欲,那就能自在運用金錢而不會遭到苦
果。同樣的,如果不去緊抓或執著財富、權力和聲望,那麼,它們本身也不會造成我們的
苦。
當發生不愉快的事時,受苦的是心靈而非身體。舉個明顯的例子,一個人在麻醉或昏迷不
醒的狀態下而動手術,他根本不會感覺到痛,但當他回复意識後,便會感覺疼痛。
佛陀說當我們對五蘊有所執著,五蘊就是苦。五蘊是指我們的身心,是構成人的五個要
素。如果執著五蘊中任何一個為「我」或「我的」,這五蘊就是苦了。
怎麼會這樣呢?因為假如我們不執著於我的生、我的老、我的病、我的死,那麼,生、
老、病、死是不會產生苦的。
如果我們不執著,那就不會有苦,因為生、老、病、死只是身體自然正常的變化歷程。但
是若迷執於自我,就會將這些變化視為「我的」變化,苦也就因此而產生。因此如果緊抓
或執著身心的五蘊,那麼五蘊就變成苦了。
佛陀很堅定的說:完全止息苦惱是絕對可能且絕對可得的,而且祂也已找到了滅苦的方
法。這真的是太殊勝了!因為,任何人只要你找不到這個滅苦之道,那麼儘管你潛入深海
底、躲進漆黑的深洞裡、跑到外太空的軌道中,或深信自己選擇的信仰與理念,苦惱還是
會找上你的。苦是無可避免的,你、我、任何人都逃不了。
涅槃就是解脫苦惱、不再輪迴。巴利文 Nibbana(涅槃)一詞是由「Ni(涅)」及「vana(盤)」
組成,意思是捨離或滅除貪愛。那是一種不再受生、老、病、死法則所束縛的境界,這個
境界微妙不思議,世間人類語言是無法形容或表達的。
盲人恢復視力後看到夕陽餘輝的第一眼、或一位新爸爸在產房聽到新生兒子的第一聲啼
哭,這些世間的快樂都比不上涅槃的大樂。滅盡貪愛的法樂遠比這些殊勝多了,涅槃是唯
一的真理及終極的目標。
涅槃超越一切邏輯思惟,儘管我們進行非常深入高端的推理討論,也一樣無法了解涅槃或
終極真理。相反地,我們應當依循佛陀發現的正道,堅定努力地修行淨化自己,隨著心靈
必然的發展提升,我們終有一天也能親自獲得涅槃。
涅槃境界是我們死後才能達到的嗎?不!涅槃是今生今世就能獲得的,不必等到死後。
五、佛陀的方法
許多人誤以為佛教徒的生活是憂鬱苦惱的,因為佛教天天在講苦。事實正好相反,佛教徒
是世上最快樂的人,他能深切了解生命的本質,而不會被生命中的許多紛擾事物所苦惱,
沒有恐怖,沒有焦慮。他能如其本來的看待一切事物,所以總是能平靜安詳,不會被變化
或不幸所苦惱。
佛陀本身從不憂鬱悲傷,那時候的人都說佛陀『總是帶著微笑』。
有一天,喜瑪拉雅山麓北印度拘薩羅國的國王問佛陀:「為什麼許多其他宗教學派的弟子
看起來老是憔悴粗鄙、蒼白消瘦;而相反的,佛陀您的弟子一天只吃一餐,但看起來卻總
是愉快喜悅、歡欣雀躍呢?」佛陀回答說:「這是因為佛陀的聖弟子已經完全理解了佛陀偉
大圓滿教導的真義,能安於精神生活,少欲知足,遠離焦慮,而內心安詳寂靜、充滿光
明。」
雖然生活中是必然有苦的,但是身為佛教徒不能因此而懷憂喪志,或生氣、沒耐性。因為
生氣、沒耐性並無濟於事,唯有先了解清楚你的苦惱問題(苦聖諦)、知道苦怎麼產生(苦集
聖諦)、以及如何滅苦(苦滅道聖諦),然後我們才能依著這些事實,發揮耐心、智慧、決心
和努力,而克服我們的苦惱(苦滅聖諦)。
參考書目:
1. 佛法簡介(Buddhism In a Nutshell)——那爛陀長老(Narada Thera) 著 CH10
2. 佛法手冊(A Manual of Buddhism)——那爛陀長老(Narada Thera) 著 CH13 & 14
3. 佛陀的啟示(What The Buddha Taught)——羅睺羅(Dr. Walpola Ruhula) 著 CH2-4
(誠摯建議學員閱讀以上三書中有關『四聖諦』的部份,必可獲益良多)
第七課:永恆的真理—四聖諦(下)
八正道指示了一條清楚而直接的趣向涅槃的道路。其他的宗教或哲學都不曾如此清楚地指
示超凡的解脫之道。正如 Rhys Davids 教授所說的:「我檢視了世界上不論是佛教或非佛
教的每一個殊勝的宗教體系,我發現其中沒有任何一個,在善美與深廣兩方面,能超越佛
陀的四聖諦與八正道,我願意依此聖道來塑造我的人生。」
1. 第四聖諦:
第四個聖諦是滅苦之道,亦即八正道,是避免極端的縱情慾樂和自我禁慾、常見和斷見、
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因此,它是中道。八正道是一個人內在自我發展和進步的道路,是
經過詳實規畫之道,也是自己人生的正道,因此,它並不是要去接受自己以外的任何人的
指示,也不是出於對超自然人物的畏懼而進行修練的。當一個人深信它是生命真實本來的
價值,便自然會投入修學。
八正道猶如一張地圖,指引出一條的道路,讓我們能到達生命的終極目標——涅槃,這條
聖道有有八個項目,亦即——
正見 Samma Ditthi
正思惟 Samma Samkappa
正語 Samma Vaca
正業 Samma Kammanta
正命 Samma Ajiva
正精進 Samma Vayama
正念 Samma Sati
正定 Samma Samadhi
這條道路是一個方法而不是終點,而且可以從兩個觀點來看:首先,它能逐漸滅除對感官
欲樂的貪愛而得到寂滅和厭離。其次,它能對一切有情眾生髮展出無私的悲愍及慈愛心。
這條道路引領人們從自利趨向利他,從虛妄趨向真實。
為了能對這八個項目有更好的理解,我們將它們分為三個標題——戒、定、慧——佛教修
學的三個綱目。
戒律(道德)
正語
正業
正命
禪定(專注)
正精進
正念
正定
般若(智慧)
正見
正思惟
2. 戒律(道德)
戒律,意謂道德或合理的行為,這是基於對一切眾生的慈愛及悲愍之心。一個人想要成為
完美的聖者,就必須平衡發展慈悲與智慧這兩種心靈質地。
慈悲心是指仁愛、布施、慈善、包容以諸如此類的高貴心靈質地。智慧是洞穿事物真實本
質以及不被迷惑蓋覆而了解事物真相的能力。
經過了解佛陀的教導,我們了解到我們每一個人都和每一種生命型態緊密相連,無論是最
微小的昆蟲或最崇高的精神生命。我們全都受制於普遍的因果法則;我們也同樣有無常性
(Anicca);都會受苦(Dukkha);以及沒有永恆的自我(Anatta)。我們每一個人都共
同形成這樣一個龐大的宇宙型態,同時也系縛於這樣一個龐大的宇宙型態之中。
○正語(Samma Vaca)
正語是正確的言語,這一項的要點是克制言語,讓我們所說的每個字都能彬彬有禮、體貼
而真實,也就是要學習避免以下的言語:(1)謊話;(2 )引起人與人之間瞋恨與不和的中
傷、誹謗之話語;(3)粗鄙、惡意及侮辱的言語;以及(4)無益的閒聊。
沉默是可貴的,所以,打破沉默的話語必須是能讓這世間更美好的才說。任何努力滅儘自
私貪欲的人不能也不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縱容自己誹謗他人、說謊話或惡語對人,他絕不
能欺騙或離間他的朋友,他必須說話誠實可信,並且總是讚歎別人美好的一面。
他說話必須像芬芳的茉莉花那樣的誠實甜美,像撫慰人的香油那般親切體貼。對於恐懼的
人他給予勇氣;對於弱勢的人他給予力量;對於嫉妒的人他給予包容;對於迷失的人他給
予希望;對於愚癡的人他給予智慧。
○正業(Samma Kammanta)
正業就是正確的行為。行為有兩個面向:我們應該做的和我們不應該做的。正業的目的在
於增長道德、榮譽及安祥的行為。我們應該克制自己,不殺害生命、不偷盜、不妄語、不
邪淫、不飲酒吸毒,而且我們應該幫助其他人過一種安祥又榮譽的生活(即持五戒)。
整體而言,正確的行為意指:我們的行為不應該使自己或他人產生苦惱。邪惡的行為是由
無明以及隨之而起的貪瞋之心所引起的,因此,只要能逐漸地去除自心的這些煩惱染污,
我們自然就不會再殺生或偷盜了,因為清淨心是清淨人生的活水源頭。
○正命(Samma Ajiva)
正命就是藉以活命的正確的生計。所謂正確的生計就是要避免會讓自己或他人生起苦惱的
職業、嗜好或交易等。一個大原則就是我們的工作活動要能讓他人快樂沒有悲傷。比如,
我們應當避免從事以下這些不正當的職業:軍火買賣、致命武器、酒或毒品、殺害動物詐
欺盜賊以及販賣人口。佛教制訂:買賣軍火及致命武器是邪惡且不正當的謀生之道,因此
也反對任何型式的戰爭。
有些人辯稱他們做這些不當行業只是為了謀求生計,企圖藉此證明其正當性;然而,事實
是——就算這些職業是為了生計,也不能因此而使得詐欺、殺生、買賣毒品或其它類似的
行業活動變成是正當的。
有時候,一個人從事不當的生計,是由於過去的某種不當行為或惡因緣促成的。也就是
說,過去的某種不當行為或惡因緣會讓一個人較容易選擇不當的謀生行業,比如,繼承父
親的屠宰行業、出生在一個賊窩或賭窟,結交了一些尋歡作樂的同伴…等。但是,沒有人
是命中註定一定要做什麼行業的。只要你肯努力、有決心,就一定能抵抗這些平順但卻足
不當行業的誘惑,然後奮力去找尋其它正當的謀生之道。
一個人如果了解正法,他就有可能從精神盲目的黑暗世界轉變成精神清明的光輝世界。
這三個要項——八正道的正語、正業和正命是屬於戒德。佛教徒遵守倫理與道德的行為,
是為了促進人際生活與社會生活的和協與快樂,而戒德也是要世到一切更高精神成就所不
可或缺的基礎。
3. 禪定(心智的訓練)
佛陀教法的核心並不是要標新立異也不是談一些老調牙的傳統,佛法跟這些過去未來的東
西都沒關係,它是要談所有人類都共有的一個東西,要談一個亙古彌新、永不退時的東
西,是什麼呢?可不是談頂上發毛或手上指甲,而是談一個最接近我們的東西,那就是—
—『心』。
而『禪定』就是一種心智的訓練或心智的發展,這包含八正道的其他三個項目,亦即——
正精進、正念和正定。
○正精進(Samma Vayama)
正精進就是指正確的精進,意思是努力過一種有道德而不會遭人責難的生活。
正確的精進可分為四點,亦即四正勤,說明如下——
(1)已生的惡行努力斷除;(2)未生的惡行努力防止;(3)未生的善行努力生起;(4)已生的善
行努力增長。
我們應該斷惡生善,因為惡行必然導致焦慮、墮落及惡名,而善行則必然帶來安祥、和諧
及高貴。
正精進在佛法'由戒德及禪定以開發智慧' 的修學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的
終極解脫並不是向他人尋求庇護或供奉祈求便能得到的,而是要靠我們自己的努力。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裡都同時存在很多的邪惡與美德。正如一個好的家庭主婦,我們應該清
除內心或外在言行上的垃圾而培養身心的美德。
○正念(Samma Sati)
正念就是正確的專念,這是指精勤專注發生在我們身上與內在的事物,具體來說,就是專
注繫念在我們的心思、言語和行為上。
藉由專注繫念,我們就較不會心不在焉或粗心大意。我們培養對身心行為的警覺力和覺知
力就能得到安祥及和諧。
有關開發正念最重要的一部經典就是《念住經》,這是佛法裡最獨特且重要的殊勝經典之
一。
在《念住經》中,佛陀詳細介紹了四個專注繫念的基礎,亦即是(1) 身體的行為舉止;(2)
感覺或感受;(3)心思活動;(4) 理念、想法、觀念與一切事物。
佛陀教導我們保持正念專注地覺察或觀察一切事物,以便能洞穿它們的真實本質,從而去
除無明煩惱。我們應當如其本來的觀待事物而不加上任何會染污我們覺知的人我自他等分
別概念。
當事物生起時,客觀地看待它們,不存假設、偏見、成見及預設觀念。當我們的心智能除
去或不受一切事物影響,我們就能比一個主觀認知的人更能清楚明確地見到事物的真實本
質。
任何事物生起之時,我們必須注意覺察到它,並且客觀地對它保持專注繫念,無論它是一
個景象、一個聲音、一種氣味、一種嚐味、一種觸覺、一個感受或一個想法。即使瞋恨心
生起來了,也不要想:" 我很生氣" ,彷彿那個瞋恨心是我們的。你要覺知到瞋恨心的生
起以及當下的心理狀態,並且了解到它是無常、無我的。這麼做,瞋恨心就會失去驅迫的
力量而迅速平息下來。
在尖銳焦慮及其它負面思緒還未如滾雪球般形成強烈驅迫的衝動之前,可以運用一種對治
技巧——捨棄負面情緒感受轉而培養正面的情緒感受,像是慈愛、悲愍,以及清淨、平
等、喜悅之心等。
○正定(Samma Samadhi)
心智心智訓練的第三個要項是正定,亦即正確的專注或正確的禪定。專注禪定以發展清明
的智慧是佛教修行的終極目標,而這也讓佛教有別於其他宗教的教法。
佛陀教導了四十個不同的禪修的所緣對象(業處),適合不同的心理特性,比如利根與鈍根
或瞋心與溫和。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佛法與你

More Related Content

Viewers also liked

覺支經
覺支經覺支經
覺支經宏 恆
 
佛種姓經
佛種姓經佛種姓經
佛種姓經宏 恆
 
班迪達大師佛語開示
班迪達大師佛語開示班迪達大師佛語開示
班迪達大師佛語開示宏 恆
 
法句經
法句經法句經
法句經宏 恆
 
四資具省察文
四資具省察文四資具省察文
四資具省察文宏 恆
 
打坐入門(四)
打坐入門(四)打坐入門(四)
打坐入門(四)宏 恆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宏 恆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宏 恆
 
阿姜蘇美多談緣起
阿姜蘇美多談緣起阿姜蘇美多談緣起
阿姜蘇美多談緣起宏 恆
 
內觀十日課程開示(葛印卡)
內觀十日課程開示(葛印卡)內觀十日課程開示(葛印卡)
內觀十日課程開示(葛印卡)宏 恆
 
止觀禪法
止觀禪法止觀禪法
止觀禪法宏 恆
 
恰宓禪師海弘法禪修開示
恰宓禪師海弘法禪修開示恰宓禪師海弘法禪修開示
恰宓禪師海弘法禪修開示宏 恆
 
宣隆大師傳
宣隆大師傳宣隆大師傳
宣隆大師傳宏 恆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宏 恆
 
雜阿含經二十選
雜阿含經二十選雜阿含經二十選
雜阿含經二十選宏 恆
 
無礙解道
無礙解道無礙解道
無礙解道宏 恆
 
史念原始佛法
史念原始佛法史念原始佛法
史念原始佛法宏 恆
 
生命的意义(袖珍本)
生命的意义(袖珍本)生命的意义(袖珍本)
生命的意义(袖珍本)宏 恆
 
尊者阿姜查:解脫之鑰
尊者阿姜查:解脫之鑰尊者阿姜查:解脫之鑰
尊者阿姜查:解脫之鑰宏 恆
 

Viewers also liked (20)

覺支經
覺支經覺支經
覺支經
 
佛種姓經
佛種姓經佛種姓經
佛種姓經
 
班迪達大師佛語開示
班迪達大師佛語開示班迪達大師佛語開示
班迪達大師佛語開示
 
法句經
法句經法句經
法句經
 
四資具省察文
四資具省察文四資具省察文
四資具省察文
 
打坐入門(四)
打坐入門(四)打坐入門(四)
打坐入門(四)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阿姜蘇美多談緣起
阿姜蘇美多談緣起阿姜蘇美多談緣起
阿姜蘇美多談緣起
 
內觀十日課程開示(葛印卡)
內觀十日課程開示(葛印卡)內觀十日課程開示(葛印卡)
內觀十日課程開示(葛印卡)
 
止觀禪法
止觀禪法止觀禪法
止觀禪法
 
恰宓禪師海弘法禪修開示
恰宓禪師海弘法禪修開示恰宓禪師海弘法禪修開示
恰宓禪師海弘法禪修開示
 
宣隆大師傳
宣隆大師傳宣隆大師傳
宣隆大師傳
 
經集
經集經集
經集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雜阿含經二十選
雜阿含經二十選雜阿含經二十選
雜阿含經二十選
 
無礙解道
無礙解道無礙解道
無礙解道
 
史念原始佛法
史念原始佛法史念原始佛法
史念原始佛法
 
生命的意义(袖珍本)
生命的意义(袖珍本)生命的意义(袖珍本)
生命的意义(袖珍本)
 
尊者阿姜查:解脫之鑰
尊者阿姜查:解脫之鑰尊者阿姜查:解脫之鑰
尊者阿姜查:解脫之鑰
 

More from 宏 恆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宏 恆
 
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宏 恆
 
何來有我
何來有我何來有我
何來有我宏 恆
 
行解內觀智慧禪
行解內觀智慧禪行解內觀智慧禪
行解內觀智慧禪宏 恆
 
自然的代價
自然的代價自然的代價
自然的代價宏 恆
 
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宏 恆
 
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宏 恆
 
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宏 恆
 
安居處
安居處安居處
安居處宏 恆
 
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宏 恆
 
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對治煩惱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對治煩惱宏 恆
 
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滅除痛苦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滅除痛苦宏 恆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宏 恆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宏 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宏 恆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宏 恆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宏 恆
 
名與色
名與色名與色
名與色宏 恆
 
吉祥語
吉祥語吉祥語
吉祥語宏 恆
 
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佛教史(上)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佛教史(上)宏 恆
 

More from 宏 恆 (20)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
 
何來有我
何來有我何來有我
何來有我
 
行解內觀智慧禪
行解內觀智慧禪行解內觀智慧禪
行解內觀智慧禪
 
自然的代價
自然的代價自然的代價
自然的代價
 
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
 
安居處
安居處安居處
安居處
 
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
 
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對治煩惱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滅除痛苦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名與色
名與色名與色
名與色
 
吉祥語
吉祥語吉祥語
吉祥語
 
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佛教史(上)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佛教史(上)
 

佛法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