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386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法見
The Vision of Dhamma
向智尊者 Nyanaponika Thera 著
香光書鄉編譯組譯
再版緣起——獻給
中譯出版序……………………………………………………………………………………………...7
初版序…………………………………………………………………………………………………….11
資料說明…………………………………………………………………………………………………15
簡介…………………………………………………………………………………………………………17
中譯導讀——編譯組………………………………………………………………………………33
縮語表……………………………………………………………………………………………………..41
息苦之道………………………………………………………………………………………………….43
蛻皮…………………………………………………………………………………………………………59
念的力量…………………………………………………………………………………………………115
善惡的根源…………………………………………………………………………………………….165
心的五蓋…………………………………………………………………………………………………227
生命的四食…………………………………………………………………………………………….255
三皈依…………………………………………………………………………………………………….273
四梵住…………………………………………………………………………………………………….289
無我與涅槃……………………………………………………………………………………………..307
如實知見………………………………………………………………………………………………….331
佛教與神的概念………………………………………………………………………………………333
佛教的崇拜………………………………………………………………………………………………341
無畏的信仰………………………………………………………………………………………………347
為何要離苦……………………………………………………………………………………………..351
業與業果………………………………………………………………………………………………….357
受念處…………………………………………………………………………………………………….367
以正念保護…………………………………………………………………………………………….373
名相彙編…………………………………………………………………………………………………382
英文書目…………………………………………………………………………………………………387
再版緣起
獻給
《法見》再版編輯是為慶祝
向智尊者於一九九四年七月廿一日的九十三歲生日而準備。
編輯與出版社真摯感謝尊者
洞澈的見解與慈悲的引導,一生無私對法的奉獻,
特將此書獻給他。
7中譯出版序
我要強力推薦《法見》(The Vision of Dhamma)一
書。本書是德籍猶太裔向智尊者(Nyanaponika Thera
1901-1994)研讀巴利經典的著作,是尊者為其手創
的斯里蘭卡佛教出版社(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BPS)《 法 輪 》(Wheel Publication) 及《 菩 提 葉 》
(Bodhi Leaves)叢書所撰寫文章的結集。一九八六年
結集為《法見》初版;一九九四年該社總編輯菩提比丘
(Bhikkhu Bodhi)為慶祝尊者九十三歲生日,將《法見》
的初版加上未收錄的篇章,擴大彙輯成冊再版。尊者一
生撰著無數,於當年十月圓寂,本書可謂尊者一生著作
的精華之一。
向智尊者生於德國法蘭克福漢諾鎮,歷經第一次與第
二次世界大戰。青少年時隨父母輾轉遷徙於柏林、康尼
根伯格。一九九二年他在柏林接觸到德籍比丘三界智尊
者(Nyanatiloka)的著作,這位巴利佛典翻譯著作甚多
的比丘對他啟發尤多。他從閱讀書籍開啟了解脫思想以
及為佛教奉獻的理念。時遭逢父親病逝,他將母親安頓
在維也納的親戚家,得到母親的許可,於一九三六年
中譯出版序
法見8
三十五歲之齡來到斯里蘭卡依止三界智尊者出家、受具
足戒。一生研究、修行、奉獻,長達五十八年。
一九三八年德國併吞奧地利、捷克,翌年入侵波蘭,
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東方則有中
日戰爭。斯里蘭卡是英屬殖民地,向智尊者與其上人
由於德籍的身份,曾受英軍俘虜,遭牢獄之災達七年
(1939-1946) 之久。被拘留其間,尊者並未中斷其研究
與翻譯,例如於此期間將佛教《經集》(Sutta Nipăta)
譯為德文並加註,將佛教三藏之「阿毗達磨藏」首部的
《法聚論》(Dhammasaৄga৆Ư)譯成德文等。他紮實的
巴利語基礎得自三界智尊者的教授與啟迪。
誠如菩提比丘所說:「向智尊者早期的著作已經揭露
佛陀教法的見解,而成為現代人面對危機與困惑,最實
際的解決方式。這是一種經驗與切實可行的方法,讓人
重新去發現存在的真義,遏止現今世界為此猖獗的仇
恨、殘忍與暴力。」他早期的翻譯作品是為了使佛法得
以傳播到西方,為渴望出家認識佛法的西方人築起跨越
東西方文化的橋樑。
悟因最近閱讀新自然主義公司出版的《眾神爭奪的
國度:走過以色列、巴勒斯坦的戰爭與和平》的報導
一書。每看到以暴易暴、報復仇恨,書中幅幅呈現的
照片,總讓我聯想到二次大戰期間波蘭境內奧許維茲
(Auschwitz) 集中營的屠殺景象。二○○一年我曾經旅
行巡禮該地。反省人們暴力屠殺的循環悲劇,盤根錯
9中譯出版序
節,何有了期?唯有寬恕與原諒能譜上休止符號。
向智尊者是斯里蘭卡僧團叢林的修行者,一生戮力將
修習佛法所獲得的知見、吸收內化的真義,行之於筆
墨,無私地將佛陀智慧散播給眾生。本書的部分中譯如
〈蛻皮〉、〈無我與涅槃〉、〈善惡的根源〉、〈念的
力量〉、〈三歸依〉、〈生命的四食〉等,曾經在《香
光莊嚴》雜誌先行出版以饗讀者(2001 年 6 月 66 期、2001 年
9 月 67 期、2001 年 12 月 68 期、2006 年 3 月 85 期、2006 年 9 月 87 期 )。
本書的特質一如尊者素樸、內斂、單純的風格,既理性
又直觀的寫法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也感動處於精神危機
的西方人,是二十世紀西方新方向、新經驗的啟迪者,
應讀!
尊者後來入籍斯里蘭卡,並在斯里蘭卡與二位佛教在
家朋友共同創設佛教出版社(即 BPS,1958),對上座部佛
教的推廣貢獻甚巨,晚年得到了國際間和歸化國的諸多
榮耀表彰。為《法見》結集的菩提比丘,於一九八四年
服侍向智尊者到其終老,兩人亦師亦友。也接任尊者創
立的斯里蘭卡佛教出版社總編輯及該社社長迄今。
關於向智尊者的生平有菩提長老所撰寫的簡介,請參
閱香光書鄉出版社二○一○年一月二版的向智尊者著作
《舍利弗的一生》中譯本(p.123-138)【附錄二】。
本書原文為英文版,內容包括初版、再版目次,內文有
長文九篇、短文八篇。中譯本增加中譯出版序、中譯導
讀,每篇之後新增中譯註。
法見10
《法見》一書允由香光書鄉出版社中譯出版。早在香
光書鄉「法向叢書」《舍利弗的一生》(1999)中譯緣
起文中,已標列為計劃之一。僧信二眾以接力的方式譯
出,自拙法師、顏郁芳、周寬寬、陳布燦、林武瑞等負
責完成二校審稿。說來慚愧,這期間編譯組幾經人事更
迭,或出國深造或深入禪觀……,翻譯、校對若斷若續,
一直延宕。至今,終由見豪法師做最後審校、修訂、潤
飾而付梓。
感謝本書翻譯、校對、審訂的僧信大德成就。修習佛
法已成東西方眾多知識份子、年青人的潮流,若讀者能
夠對讀英文、巴利文、中文,也是難得的學習經驗,不
容錯過!
悟因
序於香光寺 2011.07.24
11初版序
有情存在的世界,除了成功無其它價值可言,無止盡
地提升產量與消費卻毫無規範,必須完全轉變自己成為
品味被左右且迎合公眾評價。處於其中,人會產生尋找
生命意義的需求以及對某種宗教復興的渴望,這是可以
理解的。也許是因為權威與反理性,今日基督教和猶太
教已難吸引年輕一代;反之,遠東的宗教卻相當具有吸
引力,特別是佛教和禪宗以及類似瑜伽禪觀的修行方
法。
可惜這樣的影響卻被一些不嚴謹甚至純粹是詐騙的教
派所濫用,但這並不出人意外。這些教派迎合大眾相同
的弱點,宣稱可以療癒它;他們取代了以洞察與實踐所
帶來的新成長,藉由集體暗示、對所謂宗教領袖的依
賴,或當代工業和政治宣傳的愚化手段來影響一般大
眾。「療癒」成了一件大事。只要提出「來自印度」,
就足以確立他們自己為大師的地位,並影響數以千百計
的群眾。
在此背景下,我們必須去認識向智尊者(Nyanaponika
Thera)及其作品所代表的意義。他是一位學者、老師
初版序
法見12
和協助者,而非大師、領袖或騙子。尊者是斯里蘭卡上
座部中最傑出的學者之一,他所譯德文與英文的優秀佛
教作品具有重大意義的文化成就。尊者擁有各種文化中
所有偉大學者的特質:客觀、冷靜、細膩又謙虛。將
佛教經典傳譯為西方的語言固然重要,作為老師和協助
者的角色則更具影響力。這個西方人看來荒謬、自相
矛盾的「無神論宗教」,尊者在 The Heart of Buddhist
Meditation(《佛教禪觀心要》)一書裡透徹地呈現了
它的核心思想,沒有其他佛教書籍可以與之相比擬。他
的風格一向素樸,然而唯有在他能完全掌握此複雜主題
並清楚表達時,才能顯露出這樣的單純。讀者若能一再
反覆閱讀許多文章,便可以充分地了解作者。他的風格
符合其另一人格特質:不想強迫他人信服,他將自己隱
匿於其論點邏輯之後。那些想臣服於大師座下或在神秘
中尋找真理的人,很快就會將尊者的作品置之不理。
尊者不僅想教導,也想幫助、治療信眾,並指引他們
那條能令自身獲得療癒的途徑。在這一點,他可說是真
正的佛弟子。身為廿世紀初期歐洲人的尊者,若非對當
代人類精神層面的課題有深刻的認識,也許無法勝任他
已完成的事。對他而言,沒有所謂的「宗教問題」,那
都是人類問題的呈現。尊者在這個層次展現出一流心理
學家的風範,或者更恰當地說,他是一位達觀、睿智的
人類學家。他深深了解人類,一種存在、情感及渴望的
基本狀態,所以能以佛法解答今日甚或是未來人類精神
13初版序
上的需求。
尊者的著作實在是本世紀末一份「給困惑者的指
引」,它們與普遍流行的教派正好相反。上述《佛教禪
觀心要》一書裡,尊者已清楚明確地描述真正的禪修方
法,令任何認真、努力的行者易於達成。然而在禪修之
外,尊者強調佛教理性、自主、離棄對威權的錯覺與順
從的基本態度,也強調對實相的完全領悟。這吸引了當
代那些冷靜、批判卻仍有所憧憬的貴族者的目光。(就
我所了解,這裡的重點在於佛教徒的自我省察與心理分
析相互影響。)相較於很多謬誤的詮釋,尊者強調「欲
界」不可少的是寧靜與喜悅,而非破壞和虛無。他尤其
強調,佛教不僅幫助以涅槃為究竟目標而奮鬥的人(即
使極少人達到),也幫助那些「想努力認識自己,即便
只是暫時和局部,也要讓自己從欲望的束縛與自我欺瞞
的盲目中解脫、做自己的主人、以智慧來生活與思考的
人。」(此為引用尊者的話)
這裡並不是要介紹佛教景況,因為尊者已經作了。我
也無法繼續思考來說明我與整個佛教教義不同的觀點;
這工作需要對激進人本主義和佛教教義間的主張差異作
詳細分析,也唯有專門的理論探究書籍可以解決。只能
說,接觸尊者的著作使我得到許多重要且深入的了解;
而且在我推薦閱讀此書的朋友當中,有不少人認為這些
作品是一種新方向和新經驗的開始。若能讓大多數人了
解,相信向智尊者的著作將成為西方心靈復興最重要的
法見14
貢獻之一。
埃立克.弗洛姆(Erich Fromm)
本文原以德文標題“Die Bedeutung des Ehrwürdigen Nyanaponika Mahăthera
für die westliche Welt”(“向智尊者對西方的重要意義”)刊載於 Des Geistes
Gleichmass. Festschrift zum 75. Geburtstag des Ehrwürdigen Nyanaponika
Mahăthera.(Verlag Christiani, Konstanz, 1976.)
著作權所有:埃立克.弗洛姆(Erich Fromm)© 1976,
一切權利經由 Liepman AG, Zürich 處理。
15資料說明
向智尊者諸多著作的文獻依據是巴利聖典,這是上座
部佛教最原始的經典。以古老巴利語(許多上座部佛教
徒認為這是佛陀當時使用的語言)所保存的巴利聖典包
含三個部份,即「三藏」:律藏,包含規範僧眾行為的
準則;經藏,包含佛陀的教誡及對話;論藏(阿毘達磨),
以哲學與心理學觀點闡述教法的論文集。
從向智尊者有關論典的幾本德文譯著與作品《阿毘達
磨研究 Abhidhamma Studies》看來,尊者是一位熱衷於
阿毘達磨的學者,但收集於本書的作品主要來自於經藏
的啟發。經藏包含五個部分:《長部》、《中部》、《相
應部》(以主題排列的較短經典)、《增支部》(從一
至十一以數字排列方式的較短經典)、《小部》(包含
詩歌、故事、論說及其它經典的小篇選集)。《小部》
裡有四部經典經常出現在向智尊者的文章裡,包括著名
的《法句經》、《經集》(一部清楚強調古代苦行典範
的詩歌選集)、《自說經》和《如是語經》(兩部以啟
發性偈頌結尾的短篇經典)。
本書有關《長部》、《中部》、《自說經》及《如是
資料說明
法見16
語經》的參考資料,以經典的編號表示;《相應部》的
資料則先標示章,再標示章裡的經典編號;《增支部》
的參考資料先標所屬分類的數字,再標示該分類裡的經
典編號;《法句經》及《經集》的資料則以偈頌的編號
標示。除非特別註明,所有經文皆為尊者所譯。
向智尊者的著作也大量使用巴利聖典的註釋書,其中
大部分是由偉大的上座部佛教註釋家覺音論師所作。這
些註釋書是西元五世紀覺音論師從印度到斯里蘭卡後,
依據所發現的古代註釋文本而完成。對於整個上座部傳
統和向智尊者而言,最重要的註釋書是《清淨道論》,
它實質上是一本關於上座部教義及禪修的百科全書。這
本書以 The Path of Puri¿cation 為標題,一九七五年由
佛教出版協會(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出版,乃
已故英國比丘學者髻智尊者(Ven. Bhikkhu 1Ɨ৆amoli)
的傑出譯著。本書所有引自《清淨道論》的資料均以此
版本為主,唯有〈三歸依〉一文例外,因為它比髻智尊
者的譯著更早完成。
在西方,有一些梵文的佛教專用術語比巴利語更為人
所熟知,但上座部傳統賦予這些術語特定的意義,有
時無法從梵文裡找到準確對應的字,所以巴利語應該
一併完整保留。其中最重要的有:法(巴 Dhamma
梵 Dharma)、業(巴 Kamma 梵 Karma)和涅槃(巴
NibbƗna 梵 NirvƗ৆a)。
17簡介
以觀照為修練重心的佛教,本質上是條通往心靈自由
的途徑。雖然時有大量令人眩惑的儀式和教義潛藏其
後,其關鍵核心乃是藉由艱鉅但嚴謹有次第的進程所培
養的解脫知見。這知見逐漸改變一個人的根本觀念與態
度,它貫穿真正成佛之道的每個階段,從最初些微的領
會中引導人們直達全然領悟的解脫境界。傳統的特殊專
用語稱之為「法見」,是一種如實知見事物本質的敏銳
洞察力,它確實不受我們的執取、妄想以及自私造作所
影響。
佛教代代相傳,從此地傳到彼地,終究取決於「法見」
的傳遞。沒有法見,所傳遞的將只是呆板的儀式,而非
活潑潑的法——那激勵、振奮並令眾生解脫的真理。特
別是當前亞洲本土佛教前途面臨內外交迫的嚴重危害,
而西方對佛教教義的渴求日益明顯,在這佛教史的關鍵
時刻,「復興佛教知見並以當代語言能清晰傳達」便成
為一種急切的需求。然而,法見和機構或寺院不同,它
不能被組織團體塑造為共同的目的。法見必然離不開
人,因而僅能透過那些具特殊天賦的人來傳佈,因為他
簡介
法見18
們接受法並以它為自己生命的重心。
當代,德籍佛教比丘向智尊者(註)就是這樣的一個
人,他是西方世界與佛教接觸過程中重要築橋者之一。
尊者在斯里蘭卡待了五十五年以上,為上座部佛教僧團
傑出的一員;在西方,他以著作《佛教禪觀心要》而為
一般佛教文學讀者所熟知。這作品在現代名著中佔有一
席之地,且是闡述〈念處經 Satipa৬৬hƗna〉的英文著作
中被普遍視為最易懂、可信之作。對上座部佛教特別感
興趣的西方人,也常常透過尊者其它方面的成就而認識
他,例如:他所撰寫許多有關上座部教義與修持的小冊
和短文;他從巴利聖典翻成英、德文的流暢譯著;還有,
在斯里蘭卡康提市(Kandy)付出龐大的心力所創立、
主 持 的 佛 教 出 版 協 會(BPS, the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佛教出版協會從一九五八年創立到一九八四
年,尊者一直擔任主編,直到一九八八年八十七歲從社
長職位退休。然而,尊者所有這些具體顯著的成就,是
受到另一個看不見的、由內心激發與驅動的成就而產
生。所謂另一個成就是他獲得佛法知見:他徹底吸收、
內化法的真義,並使它契合西方人敏銳的心,然後將之
表達於作品中,感動了處於精神危機深處的現代人;他
邀請鼓勵且溫和而有信心地帶領分享其見解,並體驗法
療癒和解脫的效力。
正如文章裡所展現的,向智尊者對法的見解具備了宏
觀的所有特質:明晰的洞察力,透徹的特質;精準度與
19簡介
保真度,準確的特質;敏銳洞察存在的根本實相,深入
的特質;客觀分析長遠目標和結果,遠見的特質;涵融
廣泛的人道關懷,寬宏的特質。此外,就像頭腦能夠將
兩條視神經傳達的雙重影像結合為一,尊者也展現了非
凡的能力,無論在他本身、思想或著作,他都能調和對
立並將之轉變成彼此互補。事實上,這些特質與能力令
他成為將佛教傳佈到西方的一位廣博多能譯介者。他有
歐洲人理性、分析與批判的能力,也有亞洲人具體而直
觀的能力;他有學者的超然和客觀,也有僧人為法忘軀
的許諾;他具冷靜、實事求是的研究能力,也不忘對眾
生的福祉充滿熱心和真誠的關懷;他能清楚了解生命內
心深處的困境,但也對人類境況的社會、政治、歷史面
有廣泛的觀察。不論尊者是多麼聰明與博學,綜觀他所
有的作品,尊者從來不讓理論探究和文本分析影響結論
本身,反而是將之納入法的核心目的:了悟解脫痛苦的
途徑。
向智尊者擔任佛教出版協會主編的期間,不斷地以文
章來說明及闡釋法的意義,並由協會發行《法輪》和《菩
提葉》兩系列的小冊子。到目前為止,這些作品仍以分
散、個別的型態保存,如單行小冊、佛教典籍彙編的簡
介或是文稿選集等。然而,綜觀整個著作所呈現的,是
一種佛教最成熟、易懂並可信的現代表達,這無疑是一
種個人對法的見解,它同時更是權威佛教傳統全盛時期
典型的法見。
法見20
本書目的,是將向智尊者曾發表於佛教出版協會《法
輪》和《菩提葉》系列裡的各種單行本做一整合。本書
收錄了尊者在這兩系列中發表的所有原作,其中並沒
有包括對佛陀卓越弟子們的傳記短文、寓言式的散文
(《心的城市》)及對佛教經典譯作的介紹。經典譯作
的概介雖然常具啟發性,因與其所詮釋的經典息息相
關,以致於無法自成獨立文章。第二版收錄了從德文譯
成英文有關教法介紹的小品和一篇有關五蓋的短文。這
篇談五蓋的文章幾乎沒有尊者自己的觀點,但展現了他
收集與組織佛陀簡潔話語的獨特方式,這種方式多少有
助於努力的佛教行者將教法運用在實際修持上。
向智尊者顯然不是一位多產作家,然而其著作的多項
特點早已彌補了他少量作品的缺憾:如深刻而專注的思
惟、條理且清晰的洞察力,以及同具智慧與慈悲的忠
告。身為一位具有完整僧院修行生活經驗的西方人,尊
者著作的價值在於:吸引了愈來愈多西方人想要以自己
的方式尋求了解佛教經驗,且將之融合到他們所熟悉的
思想體系裡。在《佛教禪觀心要》出版後,他的文章已
有微小卻顯著影響的跡象;有些過去不認識的讀者開始
寫信給他,很自然地在信的開頭以「親愛的老師」來稱
呼他。
這篇簡介的後半部將提供讀者有關向智尊者的簡要自
傳,概觀上座部教義(啟發和形塑他對法的知見)以及
這本選集中某些作品的背景資料。
21簡介
生平梗概
偉 大 的 向 智 尊 者 於 一 九 O 一 年 生 於 德 國 漢 諾
(Hanan), 俗 名 為 辛 格 默 德. 芬 尼 格(Siegmund
Feniger)。信仰猶太教的父母提供的是傳統的宗教教
育,年幼的辛格默德在當時就展現出對宗教濃厚興趣。
十七、八歲時,他在書店工作不久後,煩擾的宗教疑問
驅使他產生強烈的心靈追求。在那期間,他很快地被所
接觸的佛教書籍吸引,鑽研愈多,對教法的信心愈強。
直到廿歲,他自認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
最初幾年,他沒有老師甚或同參道友,獨自一人探索
佛法。一九二一年舉家遷往柏林後,他遇到德國的其它
佛教徒;幾年之後,在哥尼斯堡(Königsberg)父親的
店裡,他設立圖書借閱室並組織了一個佛教讀書會。
早期閱讀佛教書籍時,辛格默德即已接觸到德籍比丘
三界智尊者(Nyanatiloka)的著作。三界智尊者於一九
O三年在緬甸出家,以驚人的速度熟練巴利聖典語言,
並成為一位卓越的佛教學者與老師。身為佛法權威代表
的三界智尊者,其所出版的著作和譯著提升了他在歐洲
的聲望,同時也吸引了那些認真、渴望出家的西方人如
一股細小卻穩定的涓流流向他。為了提供西方比丘的修
行訓練,他在斯里蘭卡(昔為英國殖民地錫蘭)西南方
的一座島上成立了一個中心,稱之為「隱居島」(Island
Hermitage)。稱許三界智尊者和隱居島的相關報導傳
佈到德國佛教界。當這些訊息傳到辛格默德耳裡,「親
法見22
自前往亞洲並出家為僧」的想法便深植其心,而這念頭
逐漸變成一個勢在必行的迫切渴望。
父親過世與德國日益不穩的政局,讓向智尊者的計畫
延宕了幾年。直到一九三六年初,他才離開德國前往斯
里蘭卡,進入了三界智尊者的隱居島。經過幾個月的行
者訓練後,一九三六年六月他出家受戒成為一位沙彌,
隔年受比丘具足戒,法號為向智(Nyanaponika),意
為「流向智慧」。在老師的指引下,他專注於巴利語和
上座部佛教教義的研究,也自修學習從未讀過的英文。
在短時間內完成基本的學習課程後,他遷往溫暖的內陸
地區過著一段沉潛的生活,並開始嘗試將巴利經典譯成
德文。
一九三九年德英戰爭爆發,如同所有英殖民地的德國
男子,三界智尊者和向智尊者被遣往斯里蘭卡本地及後
來北印達哈拉城(Dehra Dun)的俘虜收容所。學問僧
們不受拘禁的艱困環境影響,堅決繼續他們的工作。向
智尊者完成了《經集》的德譯本、幾篇阿毘達磨論述及
〈念處經〉的經典選集。直到一九四六年獲得釋放回到
斯里蘭卡後,向智尊者先前所做阿毘達磨研究促使他繼
續從事這個方向的探索,其成果即是為人所知的《阿毘
達磨的研究》。這是一個大膽嘗試的探索,揭示了佛陀
教義複雜系統裡哲學和心理學的涵意。
一九五O年代初,三界智尊者和向智尊者回到緬甸,
參加有關上座部佛教歷史上的第六次佛教結集會商。
23簡介
緬甸政府計畫在一九五四年召集會議重審、重編和重
印整個巴利聖典及其註釋書。討論結束後,向智尊者
於緬甸停留一段時間,接受著名的馬哈希禪師(Mahasi
Sayadaw)的禪修指導。這段印象深刻的禪修經驗促使
他寫了《佛教禪觀心要》一書,以裨益他人也能獲得佛
教心靈陶養的利益。一九五四年,三界智尊者和向智尊
者回到緬甸參加結集的開幕典禮;一九五六年,向智尊
者單獨回去參加閉幕典禮。佛教史上,除了在印度舉行
的第三次結集有希臘籍比丘參加外,兩位德國長老是首
次參加上座部佛教重要集會的西方人。
一九五八年,就在老師三界智尊者圓寂後不久,向智
尊者成為佛陀教法的倡導者,這是他生涯中最大的轉捩
點。他與兩位來自康提的在家朋友成立了佛教出版協
會。原先成立出版協會的目的,主要是限量發行有關佛
教基本教義的小冊子。首次出版迴響熱烈,出乎他們意
料之外,也鼓舞他們再接再厲,佛教出版協會便持續經
營且穩定成長。
在佛教出版協會未成立之前,向智尊者早期的著作已
經揭露佛陀教法的見解而成為現代人面對危機與困惑最
實際的解決方式。這是一種經驗與切實可行的方法,讓
人重新去發現存在的真義,遏止現今世界如此猖獗的仇
恨、殘忍與暴力。此刻,尊者擔任新成立出版協會的社
長和主編,他發現自己有這個機會,以對佛教開始世界
性的關注為目標,將這份知見由個人寫作指南轉變成整
法見24
個出版事業的管理哲學。為了把握機會,尊者完全投入
佛教出版協會的工作,以致他個人修道過程的記述在大
歷史中幾乎不見蹤跡。他自己寫廣宣短文、受其他佛教
作者委託寫作、收集並翻譯經典、編輯與當代關注議題
有關的佛教選集、重新出版長久絕版的古代佛教經典,
以及尋找、鼓勵初出茅廬的作者發展才能,投稿給出版
協會。若以所完成的目標來衡量他的成功,那麼佛教出
版協會的成功即是一個指標。除了佛教聖典協會(Pali
Text Society),佛教出版協會是現今世界上座部佛教英
文著作發行最多的機構。在確實性、高文學標準及教育
價值皆受到高度評價的出版品,其種類廣泛,構成了一
座豐富的圖書館,幾乎涵蓋了上座部佛教的各個層面。
一九九三年十月,我正在寫第二版《法見》的簡介
時,向智尊者正於康提的烏達瓦塔凱勒(Udawattakele)
保護林中的叢林寺院過著隱居生活,他已在此度過了
四十年的時光。九十二歲生日後,儘管視力大大衰退,
尊者身體健康情況良好。他的工作為他帶來實至名歸
的讚揚,而他以非常謙虛的態度接受國際間與入籍國
的表彰。一九七八年,德國東方學會(German Oriental
Society)頒贈他榮譽會員;一九八七年,斯里蘭卡佛教
巴利語大學授予他前所未有的第一個榮譽文學博士學
位;一九九O年,他獲頒佩萊丹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radeniya)的文學博士學位。一九九三年,阿瑪
拉布拉派(the Amarapura Nikăya,尊者五十六年前出
25簡介
家的道場)授予他「莊嚴聖教的阿瑪拉布拉大長者」
(Amarapura MahƗ MahopadhyƗya SƗsana Sobhana) 的
榮譽頭銜。
上座部教法
向智尊者以上座部佛教比丘的身份寫作。他的文章本
身非常容易理解,但藉由一篇上座部佛教教義的簡短摘
要,對讀者說明文章出現的背景及所要探究、解釋的教
義,將可豐富文章的內涵。上座部佛教是最久遠而持續
的佛教傳統,它非常慎重地保存歷史上佛陀的原始教
義,至今仍以顯著一致的受持方式流傳於斯里蘭卡、緬
甸、泰國的上座部佛教。不同於其北部及遠東的大乘佛
教派別,上座部佛教教義立場保守,具現實世界觀、反
思辯的經驗主義和一貫強調的個人責任。從某個角度來
看,上座部或許被認為只是眾多佛教派別的一支,但於
佛陀原始教法保存者而言,它被視為整個佛教傳承的源
頭,所有其它形式的佛教從此產生。
上座部強調佛陀的人間性與歷史性。西元前五世紀在
北印度生活並指導人們修行的佛陀,不是神也不是神的
化身,更不是以軀體所顯現的宇宙起源。他發現解脫痛
苦的方法;他在菩提樹下靠著自己努力、嚴格自律及縝
密理性分析而達成的證悟是人類的成就。對世界而言,
他不是一位救世主而是一位導師。由於對眾生的慈悲,
他讓人們知道那條通往痛苦止息的途徑;每一個想要尋
法見26
求苦的止息的人,都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往那道
途走去,當然,還有佛陀的指引。
佛陀的教導稱為「法」(Dhamma),關於解脫的教法;
這是他經由證悟而發現,爾後依據對真理的理解所宣說
的教法。法最簡扼的說明為四聖諦:苦、苦的起因、苦
滅和滅苦之道。這是佛陀經過六年艱苦歲月的努力,在
菩提樹下禪修時靈光爆破的偉大覺悟。這不只是系統化
闡述佛陀證悟的內容,他提出人類期待解脫所依賴的極
重要真理,這份訊息對世界有日益顯著的意義。
四聖諦全部環繞在「苦」(dukkha)的體認上,因為
這是人類存在的主要問題。佛陀於第一聖諦中列舉出苦
的不同形式。仔細思索第一聖諦會發現,它所指涉苦的
層面比我們對痛苦、傷心與失望的一般概念更為深刻。
就苦的基本意義而言,它所指的是不圓滿和極不完全的
緣起萬物,因為緣起即無常,最終必然壞滅。這層面的
苦,在無常和危難這般最易理解的現象中非常明顯地表
現出來:無始循環的再生,所有生命在其中不斷地旋繞
──輪迴(saীsăra)。因此,應該全方位地體察第一聖
諦,只想到現世的苦難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思惟:因生
老病死不斷持續的狀態,輪迴於焉成形。
第 二 聖 諦, 佛 陀 追 溯 苦 的 根 源 和 原 因 ── 渴 愛
(ta৆hă)。渴愛本身是無明的產物,不能覺察事物的
本質;快樂與享受的希求生起之處,渴愛就會萌芽。伴
隨渴愛而起的是造就人類不少苦難的大量心垢,諸如貪
27簡介
求和野心、仇恨和憤怒、自私和妒忌、自大、浮誇、驕
傲等等。
渴愛產生苦,不僅是因為缺乏(匱乏感)而引起立即
的痛苦,就四聖諦而言更具體的,是因再生而持續為輪
迴所束縛。以佛教觀點來說,再生的過程沒有牽涉到
「自我」或「神識」的輪迴,其論點是:一切事物都在
不斷變化,沒有一個永恆的實體能穿度一期又一期的生
命。相續性是由於一連串的再生而存在,它並非憑藉
透過變化而維繫的同一自我,而是藉由印象和意向的
傳遞,順著個人「心的連續體」(mental continuum)
或意識流所生起的。一期一期生命之間連續體的趨勢是
由「業」(Kamma,意志的行為)的力量所支配。根
據業的教義,決定輪迴中每一段相續生命存在的形式,
是人類自己身口意的意志行為。連繫兩者的原則其運作
形式,本質上是道德的:善行創造幸福和再生善趣,不
善行導致不幸和再生惡趣。然而,無論一個人的命運是
往上提升或向下墮落,只要渴愛和無明仍在心靈深處存
留,生死輪迴這痛苦的大圈圈將會繼續旋轉。
然而,輪迴不必然是永遠持續的,佛陀在第三聖諦揭
示了跳脫輪迴的關鍵。苦因渴愛而生,隨著渴愛的斷
除,苦惱也必須止息;它們緊密和必然的關係如同邏輯
法則一樣。棄絕渴愛後隨之而來的涅槃是上座部佛教努
力的目標;它是超越生死輪迴的一種絕對、不生不滅的
永恆寧靜。涅槃的證得產生於兩個階段:第一是「有餘
法見28
涅槃」,所有煩惱斷除而達到心的解脫,但出生時所產
生的身心結合體持續存在,直到生命結束。第二種是
「無餘涅槃」,存在體本身的解脫,隨著已解脫者最後
生命的止息而不再輪迴。
佛陀在第四聖諦教導達到涅槃之路,導向苦惱止息的
方法,此即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
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如向智尊者所示(第一章息
苦之道的道諦部份),八正道分為有漸次性的戒、定、
慧三學,從必要的最初淺階段正見和正思惟開始訓練,
然後就像有系統的策略一般開展三學,以根絕帶來苦的
種種煩惱。戒學遏止最粗略形式的煩惱及其所造成的不
善行;定學除去更細微的煩惱,如散心、妄念;慧學則
藉由內觀,直接洞察生命的三個基本事實(即佛陀所概
述無常、苦、無我的三個特性),以根除最細微潛藏的
習性。
佛陀賦予每一則聖諦特別的作用,這也是佛弟子在訓
練過程中必須熟練的任務:完全知解苦,捨斷產生苦的
渴愛和煩惱,證悟涅槃,開展八正道。成就這四項作用
者即是上座部佛教的典範,打破所有束縛生命輪迴的纏
結,是常住涅槃自由之境的阿羅漢。
本書選輯
最後,簡要敘述本選輯的相關背景資料,以及它們與
前文所概述上座部佛教教義的關係。
29簡介
本書第一篇文章〈息苦之道〉尚未於《法輪》或《菩
提葉》系列中發行,它原是向智尊者以四聖諦為架構,
簡明介紹佛陀教義的德文著作。佛教出版協會曾少量發
行此單行本以利德國籍的讀者,尤其是那些渴望學習更
多古代文化中的權威性宗教而到斯里蘭卡的參學者。
本篇英文版由西裔英籍佛教作家梭略里(Amadeo Solé-
Leris)所譯,首次在本書刊出。
〈蛻皮〉是一系列關於《經集》裡一篇古老詩篇〈蛇
經 Uraga Sutta〉的思考。如前所提,向智尊者於戰爭期
間將《經集》譯為德文。這首詩描述一位精進的比丘想
要斷除所有煩惱和謬見,從緣起萬物的二元性中獲得解
脫。尊者對此詩的註釋強有力地展現他對教法的體悟,
從中顯露出他豐富、深度、敏銳的思想,同時也使佛教
見解不僅和日常體驗相關連,也與西方思想傳統連結起
來。
如同《佛教禪觀心要》,〈念的力量〉也是關於八正
道中第七要素「正念」的修習,二者不同點在於後者有
更專門討論的範圍。《佛教禪觀心要》以廣泛的方式探
討正念,並結合八正道其他要素來做論述,同時涵蓋了
正念應用的所有範圍;〈念的力量〉則著眼於探討它本
身的潛能(如「純然專注」bare attention 的唯一能力),
以及列舉理由說明關於提升心靈淨化方面不太顯著卻極
重大的效益。
〈善惡的根源〉包含了佛陀開示的經典文選及其註
法見30
釋,由向智尊者翻譯和簡介,其中參雜了他自己的評述
和闡釋。尊者的文章向來是在本質上探討佛陀的教法,
例如在為四聖諦所涵蓋、同一基本教說的題材上,提供
非常直接的心理和道德的觀點。他格外擔憂西方佛教書
籍缺乏對此主題的詳盡論述,包括關於佛教倫理學的大
量作品,於是自己編寫文選來填補這方面的不足。最早
的《法輪》系列小冊子含有四十五篇,本章收錄了其中
尊者認為最重要的三十五篇。
〈心的五蓋〉是一篇主要選錄自經藏的經典文集,文
中有尊者對五蓋的簡短概介。這篇文集於禪修者格外助
益,它開示了禪修過程的主要障礙,並提供佛陀所教導
如何處理與克服障礙的方法。
接下來這篇〈生命的四食〉,是經過一些猶豫後才收
入的。一開始,我們恐怕這篇文章及其所解釋的教法,
對沒有接觸過佛法的西方讀者來說可能藥效過強。但經
過一番商議後,我們決定排除先前的考慮,甚至找到將
它放入的更好理由。這篇文章赤裸裸地揭示:看來無害
且愉快的日常生活存在著驚人的危險。它幫助我們擺脫
日常生活中不自覺的自滿,也指出我們不斷徘徊其間的
痛苦深淵。原本的《法輪》系列包含經典選集和論註的
豐富摘錄,這裡只保留和文章直接相關的〈子肉經〉。
前面已經探索苦的真諦乃至它最黑暗、最折磨的部
份,下三篇文章我們進入教法增上的面向(方法和目
標),相當於四聖諦後面的苦滅聖諦和苦滅道聖諦。〈三
31簡介
歸依〉一文論及進入佛道的第一步:歸依佛、法、僧三
寶。它激勵人心顯現,使人注意到上座部佛教常為人所
忽略的奉獻面,而且有助於糾正普遍對上座部的誤解:
認為上座部佛教屬理性、苦行的體系,它缺乏感性的熱
誠。這個誤解的修正延續到下一篇幾乎以散文詩方式表
達的〈四梵住〉,思惟崇高與開擴面意識的實踐:執取
自我中心的狹小障礙消失;當熱切但超然參與和分享別
人苦樂的能力產生,這樣的意識便可實現。最後一篇未
經刪節的文章〈無我與涅槃〉,展現作者對上座部傳統
精闢的理解。他處理了兩個困難且常令人困惑的根本教
義問題:作為基本哲學觀點的「無我」教義和作為最後
努力目標的「涅槃」概念。
本書後半的短文,〈如實知見〉是尊者所編輯三冊選
集《存在的三個基本真相》的序言略為擴增的版本;〈佛
教和神的概念〉及〈受念處〉兩篇是經典文選的介紹;
〈佛教的崇拜〉及〈業與業果〉則是選集中相關主題的
文章。〈無畏的信仰〉及〈為何要離苦〉出現在《法輪》
系列的〈心的城市和其它作品〉,〈以正念保護〉則是
《菩提葉》系列的一篇。
最後,編者想向長久協助、減少本書籌備困難的兩位
朋友致謝。一位是向智尊者本人,過去二十年來,他是
他自己最重要的善知識。即使承擔著其它責任的壓力,
尊者也總是隨時準備將這些職務置於一旁來審查正在編
輯的資料,並提供他的想法和建議,讓成果能確實如其
法見32
所願。另外一位是海倫.懷爾德女士(目前是智瑞戒女,
Ayyă NyanasirƯ),她是尊者忠實的朋友及助手,也是
佛教出版協會的編審員。她首先提出結集尊者著作的想
法,並從始至終全心協助使這件事能順利完成。
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
【註】
尊者出家的法號為「向智 Nyanaponika」;Tera 一字是「長老、尊者」的意
思,乃對僧團裡已受具足戒十年以上者的尊稱。嚴格來說,具有二十年以
上戒臘的向智尊者是一位大長老(Mahăthera)。但為了與向智尊者早期著
作所用名字一致,這些年來仍保留用「長老」頭銜。
33中譯導讀
向智尊者( Ven. Nyanaponika Thera,1901 ∼ 1994)
是德藉上座部佛教的研究者與修行者。一九八六年,菩
提長老將其畢生研讀巴利經典所寫的著作彙編成二六七
頁《法見》一書。一九九四年菩提長老為慶祝尊者
九十三歲生日再版《法見》,除了原有初版的篇章外,
並加入尚未收錄的著作,此擴大版的《法見》以三三七
頁問世。尊者於當年十月圓寂。
本書初版序是德國弗洛姆(Erich Fromm,1900 ∼
1980, 人 本 主 義 哲 學 家 和 精 神 分 析 心 理 學 家 ) 於
一九七六年所寫〈向智尊者對西方的重要意義〉一文。
弗洛姆引導讀者從時代背景認識向智尊者及其作品所代
表的意義。他指出,尊者在身為學者、老師和協助者的
角色扮演中,以其宗教修持者、心理學家與人類學家的
知識涵養,展現宏觀、冷靜、睿智、細膩又謙虛的特質。
弗洛姆認為,尊者對佛教教義的掌握與領悟,使其著作
成為廿世紀末困惑者的指引,也是西方心靈復興最重要
的貢獻之一。
向智尊者一九五八年創立佛教出版協會(BPS),將
佛教代代以法見傳遞
──《法見》中譯導讀
法見34
他在教義上所洞徹、體悟的見解,透過文字刊載在《法
輪》、《菩提葉》系列小冊子裡,使佛法得以傳播到西
方,為渴望出家、認識佛法的西方人築起跨越佛教的橋
樑。一九八四年起,菩提長老於尊者晚年服侍在側,兩
人關係亦師亦友。爾後,菩提長老接下佛教出版協會的
職務,參與《法見》初版、再版編輯,為讀者詳細概介
本書。首先,他介紹向智尊者的一生,從家庭背景而後
學佛、出家的因緣,以及在斯里蘭卡五十五年對佛教的
研究、修學和奉獻。菩提長老並以上座部教法為題,簡
要解釋佛陀所證悟和宣說的四聖諦核心教法,作為了解
向智尊者所要探究、解釋教義的背景基礎以及本書文章
編排次序的依據,最後並對本書所選輯每一篇文章的背
景做一扼要說明。
本書長篇文章有九篇,另有八篇較短論述,可說是一
部浩瀚的彙輯作品。為便利讀者方便閱讀,中譯編譯組
於每一長篇文章加上段落標題。尊者的文章引用不同的
宗教與社會人文學科知識,必要處有譯註補充相關的資
料;另外,文中經典資料引文出處頁數的出入也有修正。
菩提長老於簡介中提到本書所選輯文章與佛陀四聖諦核
心教法的關係。我們可以從每一篇獨立的文章中看到,
尊者闡述每一教義時總不離以「四聖諦的因果關係」來
思惟。除了按本書的次第研讀外,為令讀者在閱讀上更
能掌握本書裡佛法教義的關係,編譯組更嘗試將長短共
十七篇文章依苦集滅道四聖諦架構來分類、導覽。
35中譯導讀
首先,讀者可以先閱讀〈如實知見〉、〈佛教與神的
概念〉、 佛教的崇拜〉及〈無畏的信仰〉,它們說明
了佛教異於其他宗教的殊勝處,以及建立修學佛法的正
確態度。以下是四篇的主要大意:
本書名為「法見」,法見是一種如實知見事物無常、
苦、無我本質的觀智。〈如實知見〉讓我們簡要了解在
世出世間徹悟萬物三個基本特性對修行解脫的幫助,此
解脫知見的培養正是貫穿向智尊者文章的核心。無常、
苦、無我的理論基礎是緣起說。此教義於〈佛教與神的
概念〉表明了佛教既非「否定神信仰」的無神論,也非
「神創造世界」的有神論;既非死後虛無的斷滅論,也
非萬物恆常不變的常見論。佛教修道是如實看透身心經
驗的本質,此既不是真實永恆,也不是神的顯現。向智
尊者指出,神的概念是信仰者對理想典範的一種投射,
而立基於神誡的道德說容易失去其權威和人的信任。
〈佛教的崇拜〉,佛陀勸阻弟子不要對他個人產生情緒
性的崇拜,而以「見法身即見如來」來引導建立正確的
信仰。文中提到,修習「佛隨念」來培養尊敬和恭敬能
力比外在崇拜的形式更為重要。深信是對佛陀教誨的理
解所產生的尊敬與虔誠,〈無畏的信仰〉中更提到以正
念來達到信仰與智慧平衡的重要。具有智慧的信仰才能
無畏邪惡與愚癡的強大勢力。
閱讀完此四篇文章後,讀者可依據四聖諦架構接續研
讀其他文章,以便了解每一篇章之間的關係並掌握其要
法見36
義。以下將打破文章的順序,將文章依苦集滅道四聖諦
的分類逐一簡要介紹每篇的大意。
〈息苦之道〉、〈為何要離苦〉和〈生命的四食〉內
容屬於苦聖諦的範圍。〈息苦之道〉原是尊者針對德籍
讀者而寫的文章,首次以英文刊載於再版的《法見》
裡。離苦得樂是眾生深層的希求,也是宗教存在的終極
關懷;佛法更由佛陀親證且示現眾生解脫的存在與當生
解脫的可驗性與可悟性。本篇主要詳細地揭示佛陀四聖
諦的核心教法,如何藉由知苦、斷集、慕滅,並依循戒
定慧三學的修習而得解脫。苦聖諦不僅要認知自己內外
身心的苦,還要警覺自己的苦為別人所帶來的痛苦與傷
害,如佛陀在經典所開示:因保護自己,而保護了他人;
因保護他人,而保護了自己。能覺察此一自他的相互關
係將可幫助趨向解脫之道,這也是〈為何要離苦〉的主
旨。讀者將兩篇一起閱讀可深廣苦聖諦的義涵。〈生命
的四食〉,向智尊者依「一切有情依食而住」的教說揭
示了佛陀教導致使生死輪迴的根本與斷除此根本的真
理。不管身或心都是同樣渴望滋養,並經歷吸收同化的
過程而維繫生命的延續。文章以佛陀〈子肉經〉裡的四
食譬喻說明生命的苦迫,更闡述苦的根源來自對四食的
渴求,若能於攝取食物的過程體悟一切存在無常、苦、
無我和緣起的本質,便可斷除對四食的執取而達到苦的
止息。
〈蛻皮〉、〈善惡的根源〉、〈業與業果〉與〈心的
37中譯導讀
五蓋〉是探討苦的根源,屬於集聖諦。〈蛻皮〉是尊者
對《經集》〈蛇經〉一經深刻體悟的詮釋。蛇依循所屬
物種的法則而丟棄已成為負擔的舊皮,並努力將舊皮蛻
去而獲得自由;尊者以此譬喻認真致力於教法的實踐者
如何厭離煩惱,放捨根源於妄我的執著而達到真正解脫
的自由。〈善惡的根源〉 是探究眾生苦的來源,由貪
瞋癡不善根的驅使而產生身語意業的造作,是許多苦難
與禍害的根源。阿羅漢追求涅槃的極致,即是貪、瞋、
癡的寂滅。文中,向智尊者從巴利經論中選了三十五則
佛陀對善不善根相關議題的開示,並逐一翻譯闡釋。善
惡的根源來自善、不善的身語意業行,儘管業與業果之
間依循著因果法則,但〈業與業果〉裡向智尊者引用佛
陀的教法來說明業果是可以改變的;這使輪迴之苦的解
脫成為可能,也脫離決定論、宿命論等異說。業果轉變
的可能性必須了解,苦是根源於身心蘊合過程產生執取
六塵的業行,如此才能找到真正斷盡業緣的藥方。〈心
的五蓋〉,五蓋是無明煩惱的根源,它障礙解脫的證悟。
向智尊者從佛陀開示的經論裡找出與五蓋有關的經文,
除了總說五蓋,更逐一對每一蓋作解說及其對治的方
法。文中更引〈沙門果經〉的譬喻來說明:比丘若不能
棄捨五蓋,應當觀自己就像負債者、患病者、囚獄者、
奴隸、穿越荒野之境的旅人;反之,當五蓋根除後,一
個人就像清還了債務、從病中康復、從獄中獲釋、重獲
自由或脫離險境一樣。
法見38
〈無我與涅槃〉是針對涅槃境界的探討,歸類為滅聖
諦。文章裡,向智尊者一開始以佛陀緣生緣滅的中道真
理破除有無的二元論,並探討斷、常見論對立思考的根
源。由於西方學者以「無有」來詮釋涅槃,因而有了
「佛教是虛無主義或形而上哲學」的錯誤主張。向智尊
者指出滅聖諦涅槃是要體悟的,不像第一與第四聖諦是
透過了知和修習。涅槃的證悟境界難以說明它是什麼,
只能從它不是什麼來詮釋,因此尊者以上座部的《清淨
道論》及其註釋書《勝義寶函》,還有相關的經文來建
立對涅槃概念的正確知見。
最後屬於修道聖諦的篇章有〈三歸依〉、〈念的力
量〉、〈受念處〉、〈以正念保護〉和〈四梵住〉。〈三
歸依〉一文,尊者指出歸依含有意志、理解與感性三層
面的意識行為,此三層面的相互關係表現出佛教異於其
他宗教信仰的真正特色和歸依的真實意義。接著尊者引
出論典裡所保留最珍貴的歸依儀軌,從頂禮(尊重、謙
卑的心)、誓願成為佛弟子(積極學習的心)、以三寶
為引導楷範到奉獻自我(出家修行的誓願,非指一般的
歸依),四個不同的漸進歸依層次。〈念的力量〉,「念」
具有使芥子變須彌的能力,尊者首先於本文談到念的重
要,《中部尼科耶》〈四念處經〉:「諸比丘,有一妙
道可淨眾生,可度憂悲,可滅苦惱,可達正道,可證涅槃,
此妙道即四念處。」尊者並以其體驗詳細說明如何透過
禪修培養純然專注,以展現「念」的真正力量。
39中譯導讀
〈受念處〉是三十七道品裡四念處修習之一。尊者一
開始先談到「感受」在生活裡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根境
識和合會生起受(觸緣受),單純的感受可經由心念專
注於受的生起與消失,否則會經由行蘊的運作而產生情
緒(受緣愛);然愛並非隨感受與生俱來,所以受可說
是解脫的關鍵因素。尊者於文章教導我們如何於日常生
活觀受念處,以達到從苦解脫的最高目標。〈以正念保
護〉,尊者以經典賣藝耍技師徒故事裡的兩個重點「保
護自己就能保護他人,保護他人就能保護自己」,來說
明佛陀對於個人和社會倫理、自我主義、利他主義問題
的態度。正確地保護自己是智慧的表現,正確地保護他
人是慈悲的呈現;此二者都須以正念來保護與引導。〈四
梵住〉,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崇高境界打破人際間的界
限,進而建立一祥和安樂的社會。四梵住的修習依次以
慈悲喜捨為業處,其目的是能將四種特質成為穩固自發
的態度,並逐漸展現其無量性,以破除人、地域的界限。
尊者扼要介紹四梵住的修習方法,並逐一闡述四梵住及
彼此之間的關係。
本書彙集向智尊者一生對佛法知見的洞察力、深入的
禪修體驗、跨越各宗教人文學科領域的豐富涵養,並展
現其卓越的人格特質。香光書鄉編譯組結合法師與居士
的力量,以接力方式終使中譯本付梓。無法在此一一列
出所有曾經協助本書出版的僧俗二眾,謹代表編譯組感
謝所有參與者的付出。其中特別要提出的是,自拙法師
法見40
帶領顏郁芳、周寬寬等居士翻譯初稿,沒有她們的耐心
和毅力,此書的完成將是遙遙無期;期間還有陳布燦、
林武瑞居士等負責完成二校的審稿,使最後審校得以順
利進行。出版前的最終審校仍不敢大意,編譯組再閱讀
原文逐一作了修訂與潤稿。誠如前面所提,向智尊者的
學養、涵養與內斂修行的深廣皆是後輩學習之楷範,譯
文裡恐尚有不盡周全之處,若有任何翻譯失誤則由編譯
組概括承擔,並期待與感謝大家的指正。
佛教代代相傳,從此地傳到彼地,終究取決於「法見」
的傳遞;沒有法見,所傳遞的將只是呆板的儀式,而非是
那激勵、振奮並令眾生解脫的真理。
香光書鄉編譯組
釋見豪
2011.05.10
41縮語表
縮語表
AN 增支部
Dhp. 法句經
DN 長部
Itiv. 如是語經
MN 中部
SN 相應部
Snp. 經集
Vism. 清淨道論
息苦之道 43
息苦之道
一、宗教因苦而存在
解脫痛苦,是所有眾生的願望也是宗教的由來;如果
沒有痛苦就不會有宗教的存在。儘管每個人依著成長的
階段對苦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宗教最終目的無它,就是
要解脫痛苦。在這個世界裡,苦的範圍與變化無窮盡,
就如緊緊關住我們而毫無機會逃脫的鐵圍,要從其中掙
脫有極大的困難。許多人努力找尋出路卻徒勞無功,他
們開始懷疑解脫的可能性。然而,希望與慰藉是人類成
長過程所不可或缺,這也是為什麼至今大部分人依舊相
信有神論宗教對「信仰者將於來世而非今世解脫痛苦」
的承諾。
不過,不滿意這種說法的人逐漸增加,他們不再被來
世的承諾所敷衍。今天,佛陀的教法不僅向任何願意聆
聽者傳布,也對這些抱持懷疑者、探求者宣說。它宣示
著:「解脫是存在的,而且已經找到!我們可以在這一
生、這個世界經驗它,證悟它!」對我們而言,這無疑
是個「好消息」。導向痛苦解脫的道路當然是長遠且艱
法見44
難的,但它已被徹底、翔實地記錄下來,只要藉著自己
的努力就可以了解與實踐。好處是,它提供了一個「漸
次的訓練、漸次的修習與漸次的增上」,讓即使沒有太
多心力可以開始的人都能跨出第一步。
二、佛陀的教導核心──苦與苦的止息
有什麼事情比息苦之道更急需被了解?有什麼事情比
追求解脫之道更急需去完成?如果你的房子失火,若生
起任何不想逃離噬人火焰的念頭與行為,豈不愚蠢?所
以,佛陀說:
「不管現在或過去,我所教導你們的就是:苦與苦的止
息。」
簡短的一句話,開示了佛陀全部教法的核心。在四聖
諦也可發現此二則清楚的開示。兩千五百年前佛陀所宣
說的四聖諦,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仍令人信服:苦聖諦、
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與苦滅道聖諦。
三、四聖諦
(一)總說四諦
第一、第二聖諦論及苦,第三、第四聖諦則是苦的
止息。四聖諦闡述如下:
息苦之道 45
1. 苦聖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愁悲苦憂惱是
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是苦;簡言之,
五取蘊是苦。
2. 苦集聖諦:即渴愛,它產生新的輪迴,和欲望、歡
愉緊緊結合在一起,且到處尋找新的喜樂。也就是對感
官快樂的渴愛(欲愛)、對永恆存在的渴愛(有愛)、
以及對自我毀滅的渴愛(無有愛)。
3. 苦滅聖諦:是對渴愛的完全滅除。對渴愛的瓦解、
摒棄與厭離,從而解放和超脫。
4. 滅苦道聖諦:即是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
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二)別說四諦
1. 苦聖諦
苦有身體上與心理上的。身體的苦主要由老、病、死
等三大「根本災禍」所組成。老病死是生命過程裡忠實
的伙伴,彼此有著難解的密切關係。儘管生命可能充滿
喜悅與享樂,它永遠以老、病、死終結;而生,也同樣
帶著苦。不僅由於母親生產的劇痛或新生嬰兒來到世間
所呈現出的不安,最重要的原因:生是老、病、死的先
決條件,亦即成就整個苦鏈的因緣。此外,會產生苦果
的任何事物,其本身就是苦。
心理的苦包括憂愁、悲傷、苦惱、絕望、怨憎會、愛
別離、求不得,以許多不同的方式呈現,隨著種種的情
法見46
境會經驗不同深淺的痛苦。即使是最美好、高貴的方
式,苦永遠存在。
但是,生命的苦難道只有黑暗面嗎?它應該也有喜悅
與快樂吧!當然有。佛陀沒有忽視這經驗裡常見的事
實,然而他也看到一切的喜悅與享樂是虛無、變化與短
暫。「任何虛無、短暫、容易改變的,都是苦。」也就
是不圓滿和不完全。不只感受及知覺如此,所謂「人」
整體也是如此。到底什麼是「人」呢?深入觀察可見,
它完全被分解成第一聖諦所提到的「五取蘊」(或五
蘊),即色(身體或物質的形體)、受、想、行(情緒
與意志,思惟的進程,及不屬其他類別的所有歷程)、
識。
五蘊不是獨立且清楚分別的東西,而是因身心歷程不
同的呈現而有的名稱,通常被稱為「我」或「人」。如
果根據五蘊來看這普遍認為不變且擁有本體的「我」,
我們將看到每一個集蘊都是不間斷的變化──不停地出
現、消逝,一再地重複生滅。五蘊的所有歷程都是無常
的,毫無例外。現在,凡是無常的必定是苦;也就是說,
就算不是直接經驗苦(身體或心理的痛苦),每一個快
樂與喜悅的無常本質也會令它受到苦的侵襲。
面對任何無常且會產生苦的事情,我們不能說:「這
是我,這屬於我,這就是我自己。」因為所有的存在都
是五蘊組成的,在這精神與物質變化的領域,沒有人可
以在任何地方找到任何被稱為「我」或「人」的東西。
息苦之道 47
所有的存在都是「無我」,也就是沒有一個主體。其中
沒有恆常實質的核心,沒有暫時或永恆的「靈魂」,即
使是最高層次的心理狀態也沒有例外。它更以組成五蘊
的精神與物質變化為緣,所以也是無常。對於暫時組合
的五蘊及不斷變化的身心歷程,「我」與「人」只是約
定俗成的名稱。
因此,所有的存在都是無常(anicca)、苦(dukkha)
與無我(anatta),這是任何存在事物的三種特徵或顯
著標記。尤其第三種特徵「無我」──沒有一個存在的
主體或不變的本體,是整個佛陀教法的關鍵。「無主體
性」使佛教和其它宗教或哲學體系有所不同,他們以種
種方式主張實體「我」的信仰,相信個體或世界的靈魂。
洞察無我(anatta)真理是佛陀偉大、獨特、認知的成
就。唯有了解「無我」的教義,才可說理解了佛陀的教
法;也唯有透過正確了解無我,才能完全掌握苦聖諦的
意涵與重要性。以下再次簡要概述第一聖諦。
五取蘊以非佛教用語來說,也就是「我」和「世
界」。五取蘊是苦,是有缺陷且不能令人滿意的。「令
人不滿意」的完整意思是:看透且了解「事物沒有實體
(anatta)」的人,無法從中(五蘊)感到滿意、平靜
或滿足。
然而,「萬物不斷變化且沒有實體」的真相使解脫痛
苦成為可能。如果所謂的「存在」含有或潛藏著任何本
體的永恆要素,解脫將是不可能的事。
法見48
2. 集聖諦
上述將存在的五種狀態視為「取蘊」;之所以稱為取
蘊,是因為無知的人們執取它們。這就是第二聖諦:渴
愛(巴利語 tanha,字義是饑渴,對存在的渴愛),是
苦的因;抓取或執著是渴愛的呈現。無明者執取五蘊、
渴愛五蘊,因為他相信五蘊是他的「我」,因為五蘊讓
他有機會接觸到如此嚮往的俗世享樂。
有一個例子可以使我們清楚了解苦如何來自渴愛。一
個小孩弄壞了他最心愛的玩具,必定會感到很傷心且哭
泣,但是一個成年人會有類似的行為嗎?顯然不會,為
什麼?因為成人對玩具不再有任何的渴愛與欲望,他不
會因玩具壞了而感到傷心或痛苦。由此可見,苦的真實
原因就是渴愛──擁有某種東西的欲望,而非它破損的
外相。我們渴求某種東西,因為我們認為它是愉快、合
意的,因為我們看不到其中本自存在的痛苦,也不願去
思惟它的無常。我們渴求,因為我們相信無常與苦的五
蘊是「我」、一個「自我」,是快樂與享受。我們希望
這個「我」去擁有被視為無常、苦、沒有實體的一切,
彷彿自己就是那想像中的主人。我們擔心這個「我」,
害怕老、病、死。我們害怕這些必然。
「渴愛」是世界的創造者;整個世界不過是渴愛的顯
象,生存意欲的具體呈現。我們的感官是媒介,滿足渴
愛的工具(因此他們本身是渴愛的所緣)。即便這感官
的媒介功能喪失,渴愛也不會隨之消失。一個失明的人
息苦之道 49
仍舊想要看。就像木材不會被火毀盡的,它只是變成灰;
水不會被高溫破壞,它只是變成蒸氣。同樣地,渴愛也
不會隨著身體的敗壞而蕩然無存。當這「工具」(即現
在的身體)隨著無常法則而損耗殆盡,渴愛會尋找一個
新的身心組合,再一次掌握六種感官所緣的世界。這個
貪愛、攫取與試圖掌控不斷消逝的無常世界(包括所謂
的「我」)的遊戲,只是再次成為徒勞無功的追逐。這
可怕的生死輪迴將不斷繼續,直到我們依著佛陀教導的
解脫之道,究竟斷除渴愛。這是佛教「再生」的教義。
再生的觀念不可與印度「輪迴」的教義相混淆。根據
佛陀的教法,沒有一個永恆的靈魂實體在生命與生命之
間遊盪。就如我們前面所了解的「人」,其所有精神與
物質的要素同樣都是無常。渴愛本身也不是一個個別的
實體,而是基於其先前的條件不斷生起。我們可以藉由
一個古老的譬喻來闡述再生的過程。如果用一根已燃的
蠟燭點燃另一根,後者的火焰與前者是不同的,不能說
第一根蠟燭的火焰已經轉移到第二根。然而,這兩個火
焰也非全然不受彼此影響:第二根蠟燭的火焰不會獨自
生起,它「因」第一根蠟燭而有,亦即第一根蠟燭為其
「所緣」。兩個相續的生命也有類似的關係:他們以極
為重要的渴愛之流互為因緣,互相連結。
我們已經簡要討論再生的真相及其產生的原因。這種
再生是由業力決定它產生的地點與環境,由眾生先前的
行為所決定。在西方,「業」梵語 karma 一字比巴利語
法見50
kamma 更為人所知,它時常被誤解為一種人們無法逃
脫、必受其支配的外來的命運。然而,並非如此。相反
地,kamma 字義是「行為」,別無它意。行為分為三種:
意念、語言或身體行為。我們自己的行為決定我們今生
與來世的再生,「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人會一再
重複他所做的行為」。一個表現粗俗、卑劣行為的人,
為低下微劣所牽引,臨終時便能抓住生存於低等世界的
好機會;一個過著有價值生活且崇高思維的人,將投生
在一個聖潔的世界。業的教義象徵宇宙正義的法則,只
有業可以圓滿解釋生命顯然不公義之處。就像常常見到
好人受苦,而無用的人享有好運,這兩種情形都是先前
行為所造下的後果。
現在犯下一個惡行,
就像鮮乳般,不會馬上凝結;
業跟隨著愚痴的人,
就像灰燼底下悶燒的火焰。
只要惡行尚未成熟,造惡者也可以活得很好;
一旦惡業成熟,造惡者將運行不遂。
只要善行尚未成熟,造善者也會過得不順遂;
一旦善業成熟,造善者將可以過得很好。
那麼,何謂善與惡?這人類古老的問題在佛陀的教法
中找到了明確的答案。惡,即是不善業,是任何滋養貪
愛、渴望生存的東西;依著不善業,妄我(我的假象)
息苦之道 51
及對妄我的執取導致投生不善趣,由此有了更多痛苦。
善,即善業,是減輕和究竟消除渴愛與妄我的一切。
不善行為的三惡根,依其所有程度可分貪、瞋、痴。
善行為的三善根是:
不貪:出離、放捨、無欲、不執著、清淨。
不瞋:仁慈、原諒、慈心、悲心。
不痴:警覺、知識、了解、智慧。
我們的行為「業」,是生命的指導及裁判者,它透露
一個方向且關係到一種判決。業是導致存有與再生的法
則,不止物質世界,它適用於所有的實在。只要不被同
等力量的相反業力所抵銷或減輕,每一個業就能產生最
大且不可抗拒的影響。業力抵銷與補償的可能性存在每
個時刻,因此也提供了解脫與自由的可能性。將可能變
為事實,取決於我們自身。
第二聖諦簡要地說就是:苦不是「永久的判決」,它
由某些條件所產生,因此最終也會消失。它並非透過人
之外任何無從使力的對象的效應而生起;相反地,它由
人自身內在的貪愛、對存有的渴望以及妄我而生起的。
3. 滅聖諦
息滅欲愛,
靜止有愛,
隨貪、瞋、痴的毀盡,而出離輪迴,
此即是苦的解脫,亦即最高的目標──涅槃。
法見52
事實上,我們所能談論的最高目標,只能藉由說「涅
槃不是什麼」這些語辭來闡述。因為語言無法達到這種
境界,它只能表達五蘊存在的世界,而這也只是其中的
一部分:
圓滿者已超越色、受、想、行、識的量度與認知。他就
像大海般的深邃、無限與深不可測。
有些在某時候真正經驗到內心平靜、能隨心所欲的
人,對涅槃的體驗可能也只有微弱的概念。難以用明確
語辭描述的涅槃,卻可以在此生當下被體驗與證得,這
就是所謂「現證涅槃」。證得聖果的人知道:「過去渴
愛存在,是不善;現今渴愛不再,即是善。過去怨恨存在,
是不善;現今怨恨不在,即是善。過去愚痴存在,是不善;
現今愚痴不在,即是善。聖者以聖潔之心一生安住於寂靜
與斷滅、清涼與喜悅。」(AN3:66,《增支部》第 19 冊 頁 280)
生命的火焰平靜地燒到盡頭。當最後一生結束,聖者
在我們的視線中消失,不再有來生,不再執取五蘊。若
說這是「毀滅」並不恰當,縱然不存在,亦不能論定它
已被毀壞。生命出現卻又於下一刻消失的過程,只有斷
除其因(例如渴愛)才可能達到最後的終結。「苦隨著
一切息止而息止。」另一方面,把涅槃解釋成「永恆的
存在」,將它視為未曾有、高貴的精神狀態,也同樣是
不正確的。任何與精神、心、意識有關的一切,即使在
最微細的狀態(色界、無色界),都仍在五蘊的範圍之
息苦之道 53
內,因而不能屬於解脫。
這是平靜的,這是最崇高的,即所有業行息止、再生本
質棄捨、渴愛消逝、捨、滅與涅槃。(AN 3:32,《增支部》第 19 冊 頁
194)
無與倫比的安穩──不滅,是最崇高的寂靜。
了悟一切苦的止息,即是最崇高神聖的智慧。
4. 道聖諦
通往苦的止息、朝向最崇高寂靜涅槃的道路是八正
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
及正定。
此途徑的八個階段不能以一個接一個的前後關係來了
解,它們是統一的個體、有組織的整體。例如,正見為
首,因它是一切善的基礎,每一個道德行為必須要有最
低限度的正見。不過另一方面,最高層次的正見是修行
圓滿的階段,完全體現八正道的結果:直接導向解脫的
深刻、理性的智慧。
八正道通常被分為戒、定、慧三學,依此次第而達到
究竟圓滿。正語、正業、正命,屬「戒」的部分;正精
進、正念、正定,屬「定」的範疇;正見、正思惟,屬
三學的「慧」。
(1)慧學
i. 「正見」在其最高意義上是指對四聖諦的了解。即
使對佛陀教法不熟悉,也可能擁有某種程度的正見。例
法見54
如道德行為,即使以錯誤的方式來解釋它,這也是以道
德世界體制的認可為依據。就算一開始純粹是智性或直
覺的理解,正見為首的原因:它提供了動力與刺激,往
八正道起程。
佛陀的教法中,知見的重要性可由下面這段重要開示
得知:
不要被道聽途說、傳統、傳說或流傳下來的聖典所引導;
不要緣於推論或邏輯的推斷;不要因為先入之見、單純的
可能性;也不要因為老師的權威。唯有當你們知道那些事
是善的、有益的,是智者所讚歎的,且依之修持可以帶來
幸福、快樂。那時,應該使那些成為你們自己的事,並奉
行於生活中。(AN3:65,《增支部》第 19 冊 頁 271)
ii.「正思惟」有出離思惟、無瞋思惟、無害思惟三種。
當經常培養這些思惟方式,並一再於自身熟練、蘊釀,
我們就能在適當的時候依彼而行。因此必須練習捨離,
練習自在且自願地放棄自己的欲望。「放棄不屬於你的
一切!這將會帶給你永遠的幸福與快樂!」對於無關、
敵對或不友善者,我們也應該練習仁慈及善行。人必須
對任何暴力心懷厭惡,並努力避免所有對別人的傷害。
出離思惟可以加強第一善根(無貪);無瞋思惟及無
害思惟可以堅固第二善根(無瞋);這三種思惟可以削
弱不善根(貪及瞋)。
(2)戒學
息苦之道 55
iii. 「正語」意指不說謊、不兩舌、不惡口及不空談。
iv. 「正業」意為不殺害、不與取、不邪淫。
v. 「正命」是不從事傷害其他眾生的職業(例如販賣
有生命的眾生、肉、酒、毒品與槍械等),也不從事屠
夫、獵人、漁夫與僱佣兵等職業。
(3)定學
vi. 「正精進」包括四正勤,意指(a)藉由正確的感
官抑制和自我控制,努力避免尚未出現的不善念生起;
(b)努力速斷已生起的不善念;(c)努力讓尚未出現
的善念成熟;(d)努力維持已生起的善念頭。
即使沒有系統地培育特殊定力,透過四正勤在各方面
的自我訓練也能產生很大的價值與助益。
vii. 「正念」由四種心理活動(四念住 satipatthana)
所組成。四念住在佛教的心智訓練裡擁有顯著的地位,
此處無法詳說,其內容分別為:身念住、受念住、心念
住、法念住。
正念是對身口意三業警覺、明了,因此正念對於任何
內心的發展,猶如每日生活必需一般。它是道德淨化與
內心專注(禪修)的基本工具,也是清楚了解實相的關
鍵,苦緣此而得解脫。
viii. 「正定」,定是心穩定地專注於單一所緣上。當
這所緣是崇高的、善的,尤其於追尋佛陀所教導的解脫
目標有所助益時,就是在修習正定。心的寧靜與愈來愈
深入洞澈所緣的能力,是定力更進一步的特徵與成果。
法見56
就這點意義而言,正定為成功邁向正道的必要條件。
正 定 在 狹 義 上 和 禪 修 領 域 有 關, 尤 指 四 種 禪 定
(jhana)。這些特別強而有力的禪定狀態,伴隨著不
可思議的清淨與莊嚴樂受。在這樣的禪定中,思維與見
解、身心的苦與樂都逐漸消融,直到第四禪唯獨獲得捨
心寂靜。不過,這些禪定境界是短暫的,它們有助於解
脫痛苦的練習,但並非絕對必要。另一方面如前所提,
正定是修道的必要條件;唯有透過正定,才有可能發展
深刻透徹的知見,永遠摧毀所有存在的束縛。
佛陀所徹底證悟的八正道,令人可以覺知,產生和平、
洞察力,趨向覺悟、涅槃。
佛陀已經發現、建立與開示了一條未曾被發現的道路;
他經歷這條路,他通曉這條路,他是這條路的導師。
然而,路要跟著走才有用。倘若我們想逃離世間苦的
火宅,只有讚歎或談說這條可以趨向自由之路是沒有用
的。必須下定決心跟隨它,必須親身走去,沒有人能代
替。這是佛陀之所以說「我能為你們做的就是指出圓滿
者的道途」的原因。
這條路漫長而且一點也不容易,但當攸關痛苦能否徹
底解脫時,怎麼可能太長或太困難呢?一旦真正觀察這
水深火熱世界所有可怕的可能,將明白最終依舊別無選
擇,唯有現在開始走這條路,就在當下。從步伐邁出的
剎那,我們也將開始體驗這趟旅途的美好,看到每一個
息苦之道 57
成功的腳步如何化為喜悅與活力的源頭,讓下一個腳步
更加從容。
同時,這條路並非只提供給隱士或比丘們,任何生存
在這世間的人依然能夠大大地實踐它。是的,這條具有
更純淨道德的道途將帶來現世的安樂,一位已經如實知
見的修行者卻不會為此所誤導而停止進一步的努力。在
戒定慧三學中,必須先克服內心主要的障礙,清除最嚴
重的染污,才能進一步跨向更光明的未來。追隨佛陀明
確的指導必定會成功。
已經很多人證得涅槃,
當今明智地努力著、無懼地堅持著的行者
仍能證得它:
唯有斷除「妄我」假象者,才能獲得勝利。
蛻皮 59
一、前言
最古老與最具特色的《經集 Sutta NipƗta》,是一首
深深策動人心的自由之歌。這部古籍中的偈頌,激勵我
們捨棄那因生活與思維的積習而不斷增高、用以禁錮生
命的圍牆,也召喚我們要從情感的束縛以及無數的妄想
和希求中解脫出來。
對自由的呼喚永遠都是時候!因為在我們的生命裡,
不斷地將自己綁在各種事物上,或是在各方面受到他人
與環境的約束而習以為常地生活,無法全然遠離。事實
上對於相反的傾向,消耗體能般將自己「束縛」在一項
有意義的工作與責任或高尚的人際關係上,是一種必要
的方法。就像步行時的肢體動作,不僅在於抬高和伸展
腳的「放鬆」動作,也包括將腳放低與平穩落地的「收
緊」功能。同樣地,心智的運作也一樣需要支持、提昇
與進步。
但是,當享有安逸穩定的生活時,也很容易忘記要繼
續向前。我們寧可「鞏固自己的陣地」,改善並美化那
蛻皮
法見60
個用習慣、想法和信念為自己建造的牢籠。一旦安住於
自己習慣的生活與思考方式,就愈發不會為了那充滿種
種危機和不確定性的自由冒險追求,進而放棄它們。真
正的自由加諸於我們身上的,是永遠不同且責任重大的
抉擇所帶來的沈重負擔;而這些抉擇必須由正念、智慧
和慈悲來指引。很少人願意接受這種重擔,相反地,他
們寧願接受別人給予的規則,並受制於私欲和社會習俗
的牽引與束縛。隨著習慣內外受縛的生活,便產生了如
埃力克.佛洛姆(Erich Fromm)〔1〕所謂「對自由的恐
懼」。假如讓這份恐懼持續並生根,必然會使社會和文
化蕭條沈滯,也讓我們內在的成長與創造力失去活力。
在停滯的狀態下,有毒成分將會危害全人類無論是身體
與心理、社會與心靈的健康發展。同時,這也印證了威
廉.布雷克(William Blake)〔2〕所說的:「死水生毒害。」
有些人肯定生命,並想保護人類免於因自己生理或心
理的毒素而衰敗;他們也都必須棄捨對自由的恐懼,並
邁向自由的崎嶇道路。這條道路之所以崎嶇,是因為它
要求我們搗毀自身所造貪與瞋、偏見與教條的桎梏,這
些被我們愚蠢地視為珍品的束縛。一旦能如實知見它們
是獲得真正自由的障礙時,這項捨離的艱辛任務當下即
變成一種快樂的體驗。
然而,《經集》不斷告誡我們有關自由的錯誤見解。
只依照自己任性的突發奇想與欲望(chandagnj, 913 頌),受
它們牽引(chandƗnunƯto, 731 頌),這並不是真正的自由;真
蛻皮 61
正的自由也不在那些只尋求以一個束縛換取另一個束縛
的人身上。
因為渴愛新的,而捨離了舊的,
渴望的追求絕無法從束縛中解脫;
那只是放手重新抓取,
猶如獼猴攀捉枝條,放一取一。(《經集》791 頌)
人類總是需要立法者與解救者。後面作為簡陋獻禮的
文章,是為了重複偉大解救者佛陀的開示。
緊接著是對《經集》第一經〈蛇經〉的隨興深思,間
或散置從佛典中掇拾而來的片段,希望有助於闡釋這些
偈頌。
二、〈蛇經〉
1. 忿怒一旦生起,
他能將之調伏,
如及時解藥,
抑止了迅速蔓延的蛇毒。
如是比丘捨斷今生和來世,
正如蛇蛻去舊皮。
2. 他完全拔除貪欲,
如潛入池中將蓮花連根拔起,
如是比丘捨斷今生和來世,
法見62
正如蛇蛻去舊皮。
3. 藉由枯竭渴愛湍急之流,
他將之完全斷除,
如是比丘捨斷今生和來世,
正如蛇蛻去舊皮。
4. 他完全消除我慢,
如洪水沖毀脆弱的竹橋,
如是比丘捨斷今生和來世,
正如蛇蛻去舊皮。
5. 他不在諸有界中尋找核心或實體,
因那猶如於無花果樹中尋花兒般徒然,
如是比丘捨斷今生和來世,
正如蛇蛻去舊皮。
6. 他心中沒有忿恨,
超越所有的「此」和「彼」〔3〕,
如是比丘捨斷今生和來世,
正如蛇蛻去舊皮。
7.他已燒盡惡念,
於其心中完全將之斷除,
如是比丘捨斷今生和來世,
正如蛇蛻去舊皮。
8.他不急亦不緩,
完全超越世間,
如是比丘捨斷今生和來世,
蛻皮 63
正如蛇蛻去舊皮。
9. 不急亦不緩,
他明瞭此世間「一切皆虛妄」,
如是比丘捨斷今生和來世,
正如蛇蛻去舊皮。
10.不急亦不緩,
少欲的他,明瞭「一切皆虛妄」,
如是比丘捨斷今生和來世,
正如蛇蛻去舊皮。
11. 不急亦不緩,
離貪的他,明瞭「一切皆虛妄」,
如是比丘捨斷今生和來世,
正如蛇蛻去舊皮。
12. 不急亦不緩,
離瞋的他,明瞭「一切皆虛妄」,
如是比丘捨斷今生和來世,
正如蛇蛻去舊皮。
13. 不急亦不緩,
離癡的他,明瞭「一切皆虛妄」,
如是比丘捨斷今生和來世,
正如蛇蛻去舊皮。
14. 他沒有隨眠煩惱,
諸不善根已除,
如是比丘捨斷今生和來世,
法見64
正如蛇蛻去舊皮。
15.他沒有心懷任何可能使他輪迴的不安,
如是比丘捨斷今生和來世,
正如蛇蛻去舊皮。
16.他沒有心懷任何使他受制於「有」的欲念,
如是比丘捨斷今生和來世,
正如蛇蛻去舊皮。
17.他捨斷五蓋,
度脫疑惑,平靜,內心無有芒刺。
如是比丘捨斷今生和來世,
正如蛇蛻去舊皮。
三、有關疊句的反思
〈蛇經〉中的疊句〔4〕:
如是比丘捨斷今生和來世,
正如蛇蛻去舊皮。
(一)蛇喻
〈蛇經〉中每首偈頌最後一行所提到蛇蛻舊皮的譬
喻,上座部古德解釋如下:
蛇依據四種情況蛻去舊皮:1. 遵循所屬物種的法則;2.
蛻皮 65
由於厭離;3.藉助支撐物;4. 付出努力。
1. 蛇屬於細長體形物種的動物。它不離其所屬物種的五
個特點:生、死、冬眠、獨與同種交配及蛻落舊皮。因此,
蛇蛻皮是遵循它自己的法則。
2. 但在遵循物種法則的同時,蛇也出於厭惡而蛻落舊
皮。當舊皮已經脫離一半的身體,另一半仍附著時,蛇會
感到厭惡。
3. 在這種厭惡的心態下,蛇會將身體支撐在一塊木頭、
樹根或石頭上。
4. 此時,蛇會努力使出全力將尾巴纏繞於支撐物上,用
力地呼氣並脹大頸部成兜帽狀,然後將舊皮完全蛻去,自
由地到牠想去的地方。
比丘也近似如此。他所屬的「物種法則」是戒律。由於
堅定受持戒律,並了知當中的苦,面對由種種產生痛苦的
自他存在,由種種對立衝突所構成的「今生和來世之衰損
舊皮」,比丘開始感到厭惡。他生起厭離心,並尋求善知
識(有智慧的老師與禪師)的協助,藉由「正精進」鼓起
自己最大的力量。他將晝夜分成六等分:白晝時他經行或
禪坐,遠離障礙淨化自心;初夜、後夜也是如此,中夜時
分才躺下休息。比丘如此努力奮鬥:他結跏趺坐,就如蛇
彎曲尾巴;他提起所有持續不懈的力量,如蛇用力地呼氣;
他也致力深觀,如蛇擴張它的兜帽;他捨棄今生和來世,
正如蛇蛻去舊皮。如今,他卸下重擔,進入諸蘊滅盡的無
餘依涅槃(anupƗdisesa-nibbƗnadhƗtu)。(《經集註》)
法見66
蛇依照所屬的物種法則,丟棄那已成負擔的舊皮。牠
欣然蛻去的是老舊、成熟的皮,如此,終於可以認真地
步上解脫之道(yogakkhema) 〔5〕。比丘每天修行捨離
那早就了解、實際上不屬於「自我」的事物,如此慢慢
減弱對自我與世界的束縛,緊握的執取愈來愈鬆,直到
如同蛇的舊皮一樣毫不費力地脫落。正如佛陀所說的譬
喻:斧頭的柄會因不斷地使用而耗損;最堅牢的纜繩會
因不斷地風吹、雨淋、日曬,而變得十分脆弱,最後終
將斷裂。同理,不斷地捨棄、不斷地放下,渴愛與無明
那堅牢不可破的束縛也會變得脆弱不堪,終有一天自心
中完全脫落。
「蛻皮」的方式沒有扭曲本性,它是一種受自然規律
支配的成長過程,不再是被執取的對象,一如舊皮不再
附著於蛇身一樣。只有以這方式,人們才能征服強而有
力並深植於心的衝動與妄想。在究竟解脫的行為中,不
需猛烈破壞尚未脫離現有的身心結構或連接十分鬆弛的
任何束縛。這沒有意義的外殼及長久隱藏於身心自性裡
虛妄自我的空洞概念,只需要有力的肌肉做最後一點努
力就能擺脫。
如今擺在禪修者面前的如同蛇的舊皮,是一堆毫無生
命、膚淺與錯誤的思想結構。「我」和「我所」這驕傲
又不實在的想法,一度看來充滿迷人丰采。如今這種錯
覺不再出現,嶄新的「皮」已然成長,同樣是由不完美
的語詞所組成,它卻不再有我慢、渴愛與邪見的虛妄色
蛻皮 67
彩。人將能如實知見身心,不再錯誤地理解身心,或期
待它所不能給予的永恆安樂。包覆著憂惱、恐懼、挫敗
和貪得無饜的渴愛等如此巨大的包袱將被棄捨!若能蛻
去不屬於自我的執著,心就會變得多麼輕鬆與自在啊!
真正必須蛻去的,是根源於妄我的執著。在完全捨斷
執著之前,妄我仍然藉著我慢、渴愛與邪見三股強烈的
力量對身心緊執不捨,這三股力量也同樣滋養著妄我。
即使理智上已放棄有關自我的邪見,但我慢和渴愛二者
已強烈到足以將身心(或身心的某部份)與虛妄自我視
為同一體。
這個認同必須在三個階段中消滅,直到視身心如同佛
陀在祇陀林中揀起的枯葉一樣:不屬於我。當時佛陀問
比丘們,這些樹葉是比丘們的自我或是比丘們自我的財
產。比丘們回答:「這些樹葉當然不是我們,也不屬於
我們所擁有的任何東西。」佛陀於是說:「所以,比丘
們!捨棄不屬於你們的東西!捨棄一切對色、受、想、
行、識的執取。」(MN 22,《中部》第 9 冊 頁 200)(1)。
就如那些枯葉或任何無關緊要的生活瑣事,放棄那些
顯然與我們無關也無意義的東西當然容易,放棄心愛的
東西或深愛的人則比較困難;而最棘手的,是捨離身體
與感官的欲樂、自身的好惡、思想的知性之樂以及根深
柢固的習氣與習慣。總之,捨離所有本能地、無疑地視
為「我們自己的」事物,是最困難的。所有這些構成假
想「我」的要素明顯變化著,有時是迅速與徹底地變化,
法見68
有時我們的好惡、習慣與思想甚至作了一百八十度的轉
變,但我們仍繼續盡力地將那些心的新狀態視為「自
己」,好像他們是過去的我一般。自我的錯覺如此頑強,
因此也難以破除。佛陀為這最艱苦的工作如此囑咐:
放棄所有不屬於你的!那些是不屬於你的呢?色不是你
的,放棄它!你會因此得到利益和快樂。受、想、行、識
不是你的,放棄它們!你會因此得到利益和快樂。(MN 22,《中
部》第 9 冊 頁 200)
在此,我們必須記得要捨棄五蘊執著,而且一步步慢
慢來。我們不可以期待習慣性的好惡、知性之樂與欲望
立刻消失,更不能也不應該用暴力來摧毀它們。物質與
精神滋養的攝取逐漸形成這看起來堅固且明顯的性格。
一天中無數次地,我們反覆接近與吸收欲望的物質與精
神的對象,使它們一個接一個成為「我們自己的」,並
相信它們就是我們自己的。如今,這一連串累積執著與
自我認同的過程必須用漸進捨離的方式來逆轉,藉由消
解或停止錯誤的認同來達成。佛陀的教法主要包含了有
助於完成逐一捨離的種種方法,藉之能正確地生活與思
考。蛇蛻皮的譬喻就是其中之一,這個譬喻教導我們許
多事情。當中某些深思的方式,對我們也有所幫助:
1. 看著包裹身體的皮膚,是如此堅實細密、健康地存
在著,溫熱的血液在皮下搏動。現在想像它靜置在面
前,空洞且鬆軟,像蛇丟棄的舊皮一樣。藉由這種方式,
蛻皮 69
你可以觀三十二身分中的皮膚特徵,這是佛陀所推薦的
一種禪修法(2)。當它栩栩如生地在心中映現時,有助
於疏遠並捨離對色身的執著。
2. 正如蛇在蛻皮時毫不猶豫地履行生物學的「物種法
則」,對於正見實相需要放棄的行為,真正的出離者也
會毫無躊躇或逃避地斷然捨棄;正如蛇不會為失去的舊
皮悲傷,真正出離者也不會感到後悔,因為他已捨棄毫
無價值與實體的東西,並以新的、更美的東西取代:放
捨的快樂、獲得自由的興奮、內觀的寂靜、心靈淨化與
平靜的光輝。這種新體驗所漸漸增強的力量,會使通往
究竟解脫的道路愈來愈清晰。
3. 根據註釋,當舊皮尚未完全蛻去,還有一部分附著
於身體時,蛇會對牠的舊皮感到厭惡。同樣地,佛弟子
對殘存的執著、煩惱也感到厭惡,因而迫切地想要為究
竟解脫而努力。這種厭離是逐漸捨離的徵兆;因日益知
覺到蘊藏在尚未除去的煩惱中對自他的過患,而增強了
厭離的動力。面對這些過患,人類輪迴的困境只有增加
愈來愈多的痛苦;當內心修鍊和道德淨化愈提昇時,對
修鍊和淨化的障礙就會愈嫌惡。因此,佛陀勸告他的兒
子羅 羅:「增強你心中的厭離。」(《經集》340 頌)
在佛典裡,「厭離」(nibbidƗ)不僅常被視為邁向完
全捨離之路的必經階段,也是助力。當禪修者對一切緣
起現象沒有喜樂感受,覺知到輪迴裡的過患與苦難時,
八觀智中的厭離隨觀智(nibbidƗnupassanƗ)便相應生
法見70
起。佛陀在很多經文中開示,當弟子觀身心為無常、苦、
無我時,會生起厭惡,由於厭惡而離貪,由於離貪而解
脫。八支聖道之所以受到讚揚,因為它導向徹底地厭離
世間,導向離貪、滅盡、寂止、證智(3)、正覺、涅槃。
當內觀加深、加強時,此處所稱的「厭離」,失去了
瞋恨與厭惡二種強烈的情緒色彩,而轉為一種從物欲和
自己的餘習中撤離、疏遠及轉向的表示。
4. 正如蛇以石頭或樹根支撐,努力地捨棄舊皮,同樣
地,古德說精進的弟子努力朝向究竟解脫時,應當善用
善知識的協助。我們要從欲望、脆弱與頑強習性的沈重
負擔中獲得解脫,而善知識警惕的關照、明智的建議和
作為激勵的楷範,對於我們完成此艱鉅工作有決定性的
幫助。
佛陀時常明白地讚揚善知識的價值。盡力侍奉佛陀的
阿難尊者曾說,善知識是「梵行之半」 〔成就梵行「一
半」需靠善知識的力量 〕;他認為,他已充分地讚歎
了善知識的價值。佛陀回答說:「阿難!別這麼說,別
這麼說。有善知識、善同伴、善同事者,才是圓滿梵行。」
(《相應部》第 17 冊 頁 116)如果善知識對比丘的修道生活仍具意
義,在現今充滿了殘酷與危險、掙扎與誘惑,且無可避
免地會接觸到愚人與惡棍的世俗生活裡,我們有更多必
須珍惜善知識的理由。如此稀有且珍貴的善知識,實在
是這個世界所能給予我們少許的慰藉之一。然而,除了
友誼的慰藉之外,倘若沒有蒙受佛陀所傳遞離苦達究竟
蛻皮 71
解脫的慈悲教法,這更偉大的撫慰,那麼我們的世界將
真的很「悲哀」。
(二)比丘的意思
此處「比丘」一字,與〈念處經 Satipa৬৬hƗna Sutta〉
古註書所解釋的意義相同:
「比丘」一詞,是指認真致力於完成教法的實踐者。其
他如天神和人也認真地努力要完成實踐教法,但因為比丘
藉由修行而有傑出的成果,佛陀因而提到比丘,……事實
上,不論神或人,任何追隨教理者都稱作「比丘」。
(三)今生和來世(ora-pƗraী)
什麼是我們最後應該放棄而不會有遺憾的?本文稱之
為「今生和來世」,其巴利語原指河的兩岸。「今生」
是我們以人身經驗的現世;「來世」是指輪迴的生命裡
由業所引導、超越此生的任何世界。它可能是一個如天
堂般幸福或像地獄般痛苦的世界,或是一個由我們想
像力所創造、心所嚮往的世界。對來世任何世界的眾
生(其存在如同地球上的生命一樣)而言,唯有涅槃
(nibbƗna)「超越存在」。
「今生和來世」一詞,也應用於我們心中慣性運作的
各種分別、二元與各式各樣的對立,如優劣、內外、好
(樂觀)壞、接受與拒絕等。簡言之,這象徵著一場不
法見72
斷循環的對立遊戲,它以無法解決的不滿、失望和痛苦
來持續生命的追求,佛陀因而要求我們捨棄它。
超越對立、捨離「兩邊」,是《經集》重複出現的主
題之一。種種對立構成我們的念頭、態度與感受,其中
最明顯的就是「殊勝與低劣」。人類憑藉這二分法,發
明了無數宗教、倫理、社會和政治的教條與理論。這兩
個語詞的定義千差萬別,在放棄低劣並堅決唯獨執取自
我所謂「殊勝」、「較殊勝」或「最殊勝」的這點上,
卻是一樣的。
自己的意見是最殊勝的,
自己所認為的是「最好的」,
其它的則貶斥為「卑劣的」,
如此,一個人將無法遠離諍論。(Snp. v. 796, 《經集》第 27 冊 頁 231)
然而,任何世俗或宗教人文關懷的領域,一旦執取
「殊勝與低劣」的分別,必定產生痛苦。當執著於任何
「殊勝」的事物,這事物若改變了,我們會感到悲傷;
若是我們的態度改變了,將發現自己感到不安與不滿。
但是,儘管不斷地體驗無常以及先前的失望,我們仍
然心懷妄想,希望所珍愛、執著的事物永遠同在。只有
那極少數「眼中有微塵或無塵」的修行者了解,這場對
立遊戲的本身是永無止盡的,而佛陀已指引我們解脫的
方法。偉大的解脫者佛陀指出,通往真正自由之路在於
放棄二分的兩邊;他甚至強調自己的教法只是為渡河而
蛻皮 73
造的筏,而非為了讓人執持不放:
弟子們!了解「佛法如筏」的比丘們,即便是善法,
都應當放下了,更何況是錯誤的教義呢?(MN 22,《中部》第 9 冊 頁
184)
弟子們!你們看過任何我不曾要求你們斷捨的或粗或細
的煩惱嗎?(MN 66,《中部》第 10 冊 頁 215)
總之,大家應該清楚了解並牢記在心:放棄兩邊、超
越對立是結束漫長旅程最後的目標。因為這段旅程必然
要經歷輪迴的浮沈,旅人將一再與對立的遊戲相遇,
他必須在這當中抉擇,確定自己的價值觀。當配備不齊
全且雙翼軟弱無力時,不要奢望在對立的領空翱翔,否
則命運會和墜落的伊卡洛斯(Icarus)一樣〔6〕。旅人一
度必須盡其所知所能,堅定地選擇「殊勝」以對抗「低
劣」,從法的立場依循有益的事、避免有害的事。但是
他應將自己的選擇與價值觀視為一艘筏,不對它們產生
執著並隨時準備丟棄,以投入下一階段的旅程。當仍處
在世俗的層次時,絕不能忘記或輕視存於心中的「低
劣」(本性的黑暗面),必須以謹慎與堅毅學習明智地
處理。
為了渡過生命的海洋並安全抵達「彼岸」,於順逆水
流中航行的技術是必需的。然而,在適應內在與外在的
湧流時,我們必須隨時提高警覺;水流間或可能威力強
大,我們必須知道抵抗它的時機。有時必須以正精進來
法見74
防範或克服邪惡,並導引、維護善法;有時則必須善巧
地抑制過度、不耐的激情,回到虛心接受的態度,容許
內在的成長過程依其自身的速度趨向成熟。藉由經過善
巧引導的調適,我們可以學習平等地看待各種情境的兩
邊──自身性格與客觀環境的二元性。只有面對、了解
生活經驗中對立的兩邊,才能掌握而終於超越它們。
熟練地回應對立的遊戲,將使人藉由截長補短了解如
何平衡、調和並增強五根(indriya)。當兩個相同的正
向性質(如精進根與定根)出現時,我們很自然傾向於
加強弱者,而非削減強者的力量,如此在更高層次上重
新建立諸根的平衡。只有高度發展的諸根達到和諧平
衡,才能往下一個階段「超越兩邊」前進,也就是對於
明顯對立的最終領悟與調御;明顯對立如剛毅與溫順,
只有在孤立或不平衡時才顯現其對立的特質。
當這種動態而非靜止的和諧,達到如解脫者阿羅漢平
等心與捨心的圓滿時,其寂靜比任何凡夫所能想像的更
廣大深遠。
在生命的遷流變化中,面對自己的經驗範圍可能發生
的問題和衝突,阿羅漢的捨心在情緒層次上表現出完美
且堅定不移的平衡。這種捨心並非冷漠的疏離,而是對
各個情況的平衡反應──一種由智慧與慈悲所驅使、引
導的反應。
阿羅漢的捨心在意志與活動的層次上沒有偏愛,同樣
以智慧和慈悲謹慎選擇行動與不行動,抉擇時仍是圓滿
蛻皮 75
平等的呈現。
認知和智識的層次上,他的捨心以專注、實事求是為
依據,對每個情況或想法作出公平的判斷;這平等的洞
察力,使他免於落入偏激觀點的陷阱。
以上是從三方面來談阿羅漢的捨心,它們具體表現出
超越偏激與對立的中道。
(四)偈頌的結構
〈蛇經〉裡每一首偈頌的疊句「捨斷今生和來世」,
與偈頌前幾句(巴利經文中為一、二句)所說「捨去某
些態度、見解上基本曲解的內在煩惱」有關。這關連背
後隱含的是,只有在偈頌前幾句所提到的煩惱完全滅除
(asesaী,滅盡無餘),如第二、三、四頌中明確陳述
的,才能超越陷入這些煩惱的對立。唯有完全滅盡,才
能連根拔除勝劣、粗細及明顯與潛藏的煩惱。些微的煩
惱未除,就足以讓對立的遊戲死灰復燃,極端再現。沒
有一組對立能排除彼此所帶來的影響,並保持同樣的強
弱程度。至於煩惱的程度、內在品質的評定與這些煩惱
會導致投生何趣,則在「勝」與「劣」之間不斷地起伏
變動。
只有完全根除煩惱,才能結束輪迴,結束今生和來世;
只要煩惱繼續存在,「勝」與「劣」就會不斷變動。當
煩惱連根拔除時,即超越今生和來世,留下的只是一些
空洞不實、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正如蛇蛻去舊皮」。
法見76
四、對〈蛇經〉中偈頌的反思
(一)忿怒
忿怒一旦生起,
他能將之調伏,
如及時解藥,
抑止了迅速蔓延的蛇毒。
如是比丘捨斷今生和來世,
如蛇蛻去舊皮。
第一首偈頌把忿怒(強烈的生氣或盛怒)比喻為一個
人被蛇咬後,蛇毒迅速在其體內蔓延的情況。蛇(至少
某些品種的蛇)總被視為易怒的有毒生物。忿怒是一種
瞋恨的結果,是一切邪惡與痛苦(4)的三個強大根源之
一。「瞋恨」(dosa)一字涵蓋一切的憎惡,從最輕微
的不喜歡到最強烈的暴怒。事實上,在巴利經典的偈頌
用字 kodha,實際意指「遍及一切的反抗情緒」,然而
考慮到使用相同譬喻的第六偈頌「忿恨」,屬於較和緩
的形式,所以此處選用「忿怒」這最強烈的意思。
不善根裡,佛陀說瞋恨「是重大的弊害,但(比較)
容易克服的」。(AN 3:68,《增支部》第 19 冊頁 285)可能由於這兩個理
由,因此在隨後偈頌的其他煩惱之前,先討論瞋恨。瞋
恨的結果使它成為一個很大的弊害;比起三不善根中的
欲貪,瞋恨的存在造成更大危機:直接陷入野蠻舉止的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沙門果經講義
沙門果經講義沙門果經講義
沙門果經講義宏 恆
 
Ccf éco droit analyse document
Ccf éco droit analyse documentCcf éco droit analyse document
Ccf éco droit analyse document0596957s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宏 恆
 
袈裟
袈裟袈裟
袈裟Y YU
 
约会秘籍 高级篇
约会秘籍  高级篇约会秘籍  高级篇
约会秘籍 高级篇gavin shaw
 
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
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
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bobo378923
 
Ext 中文手册
Ext 中文手册Ext 中文手册
Ext 中文手册donotbeevil
 
最新Ejb 3.0实例教程
最新Ejb 3.0实例教程最新Ejb 3.0实例教程
最新Ejb 3.0实例教程yiditushe
 
103學年度四年06班輔導刊物
103學年度四年06班輔導刊物103學年度四年06班輔導刊物
103學年度四年06班輔導刊物Tiebob Huang
 
圣经的礼物
圣经的礼物圣经的礼物
圣经的礼物amdg999
 
大江大海1949
大江大海1949大江大海1949
大江大海1949Yan Chen
 
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tbmallf2e
 
哈利波特(第五集) 亂世吸血族
哈利波特(第五集) 亂世吸血族哈利波特(第五集) 亂世吸血族
哈利波特(第五集) 亂世吸血族5045033
 
Tp Uah5 (Immobilisation Dune Charge)
Tp Uah5 (Immobilisation Dune Charge)Tp Uah5 (Immobilisation Dune Charge)
Tp Uah5 (Immobilisation Dune Charge)youri59490
 
神丛37:基督信仰中的生态神学
神丛37:基督信仰中的生态神学神丛37:基督信仰中的生态神学
神丛37:基督信仰中的生态神学amdg999
 
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 (1)
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 (1)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 (1)
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 (1)colderboy17
 

What's hot (18)

沙門果經講義
沙門果經講義沙門果經講義
沙門果經講義
 
Ccf éco droit analyse document
Ccf éco droit analyse documentCcf éco droit analyse document
Ccf éco droit analyse document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Xerox Guide
Xerox GuideXerox Guide
Xerox Guide
 
袈裟
袈裟袈裟
袈裟
 
约会秘籍 高级篇
约会秘籍  高级篇约会秘籍  高级篇
约会秘籍 高级篇
 
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
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
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
 
Ext 中文手册
Ext 中文手册Ext 中文手册
Ext 中文手册
 
080620-16461915
080620-16461915080620-16461915
080620-16461915
 
最新Ejb 3.0实例教程
最新Ejb 3.0实例教程最新Ejb 3.0实例教程
最新Ejb 3.0实例教程
 
103學年度四年06班輔導刊物
103學年度四年06班輔導刊物103學年度四年06班輔導刊物
103學年度四年06班輔導刊物
 
圣经的礼物
圣经的礼物圣经的礼物
圣经的礼物
 
大江大海1949
大江大海1949大江大海1949
大江大海1949
 
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
 
哈利波特(第五集) 亂世吸血族
哈利波特(第五集) 亂世吸血族哈利波特(第五集) 亂世吸血族
哈利波特(第五集) 亂世吸血族
 
Tp Uah5 (Immobilisation Dune Charge)
Tp Uah5 (Immobilisation Dune Charge)Tp Uah5 (Immobilisation Dune Charge)
Tp Uah5 (Immobilisation Dune Charge)
 
神丛37:基督信仰中的生态神学
神丛37:基督信仰中的生态神学神丛37:基督信仰中的生态神学
神丛37:基督信仰中的生态神学
 
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 (1)
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 (1)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 (1)
深入浅出My sql数据库开发、优化与管理维护 (1)
 

Viewers also liked

Периодические издания нашей библиотеки
Периодические издания нашей библиотекиПериодические издания нашей библиотеки
Периодические издания нашей библиотекиsveta2136
 
Church Sermon: Year-End Evaluation
Church Sermon: Year-End EvaluationChurch Sermon: Year-End Evaluation
Church Sermon: Year-End Evaluationmarikina4square
 
Come (e perché) le HR devono sviluppare la loro resilienza...
Come (e perché) le HR devono sviluppare la loro resilienza...Come (e perché) le HR devono sviluppare la loro resilienza...
Come (e perché) le HR devono sviluppare la loro resilienza...Cezanne HR Italia
 
From Bits to Bitcoin, Presented by Marshall Swatt Mar 2016
From Bits to Bitcoin, Presented by Marshall Swatt Mar 2016From Bits to Bitcoin, Presented by Marshall Swatt Mar 2016
From Bits to Bitcoin, Presented by Marshall Swatt Mar 2016Marshall Swatt
 
Reading comprehension-power-tools
Reading comprehension-power-toolsReading comprehension-power-tools
Reading comprehension-power-toolsSaul7ingles
 
因果業報解析Short analysis of karma
因果業報解析Short analysis of karma因果業報解析Short analysis of karma
因果業報解析Short analysis of karma宏 恆
 
World geography lesson 10 east asia
World geography lesson 10 east asiaWorld geography lesson 10 east asia
World geography lesson 10 east asiaNadiah Haidan
 

Viewers also liked (10)

Периодические издания нашей библиотеки
Периодические издания нашей библиотекиПериодические издания нашей библиотеки
Периодические издания нашей библиотеки
 
Church Sermon: Year-End Evaluation
Church Sermon: Year-End EvaluationChurch Sermon: Year-End Evaluation
Church Sermon: Year-End Evaluation
 
Presentación1
Presentación1Presentación1
Presentación1
 
Come (e perché) le HR devono sviluppare la loro resilienza...
Come (e perché) le HR devono sviluppare la loro resilienza...Come (e perché) le HR devono sviluppare la loro resilienza...
Come (e perché) le HR devono sviluppare la loro resilienza...
 
From Bits to Bitcoin, Presented by Marshall Swatt Mar 2016
From Bits to Bitcoin, Presented by Marshall Swatt Mar 2016From Bits to Bitcoin, Presented by Marshall Swatt Mar 2016
From Bits to Bitcoin, Presented by Marshall Swatt Mar 2016
 
Reading comprehension-power-tools
Reading comprehension-power-toolsReading comprehension-power-tools
Reading comprehension-power-tools
 
4 d
4 d4 d
4 d
 
Iniciación al SEO
Iniciación al SEO Iniciación al SEO
Iniciación al SEO
 
因果業報解析Short analysis of karma
因果業報解析Short analysis of karma因果業報解析Short analysis of karma
因果業報解析Short analysis of karma
 
World geography lesson 10 east asia
World geography lesson 10 east asiaWorld geography lesson 10 east asia
World geography lesson 10 east asia
 

Similar to 法見 向智尊者

Dépliant revue de presse ap
Dépliant revue de presse apDépliant revue de presse ap
Dépliant revue de presse apcourgette
 
Tp Uah6 (Maintien Dun Effort Par Accumulateur)
Tp Uah6 (Maintien Dun Effort Par Accumulateur)Tp Uah6 (Maintien Dun Effort Par Accumulateur)
Tp Uah6 (Maintien Dun Effort Par Accumulateur)youri59490
 
Fiche pédagogique 11 bis la fiche du document
Fiche pédagogique 11 bis la fiche du documentFiche pédagogique 11 bis la fiche du document
Fiche pédagogique 11 bis la fiche du documentcourgette
 
吉祥語
吉祥語吉祥語
吉祥語宏 恆
 
Biodata guru
Biodata guruBiodata guru
Biodata guru1985putra
 
Edexcel IAL Economics Unit 4 Diagram Summary_Chinese Version
Edexcel IAL Economics Unit 4 Diagram Summary_Chinese VersionEdexcel IAL Economics Unit 4 Diagram Summary_Chinese Version
Edexcel IAL Economics Unit 4 Diagram Summary_Chinese Versionfengqimin9
 
Des poemes a ecrire pour maman
Des poemes a ecrire pour mamanDes poemes a ecrire pour maman
Des poemes a ecrire pour mamanRitaAbourjeily1
 
Des poemes a ecrire pour maman
Des poemes a ecrire pour mamanDes poemes a ecrire pour maman
Des poemes a ecrire pour mamanRitaAbourjeily1
 
红点IF产品赏析产设1
红点IF产品赏析产设1红点IF产品赏析产设1
红点IF产品赏析产设1Darren Tsang
 
红点IF产品赏析工设2
红点IF产品赏析工设2红点IF产品赏析工设2
红点IF产品赏析工设2Darren Tsang
 
公共電視換裝Led燈管節能成效報告140804(美編版)
公共電視換裝Led燈管節能成效報告140804(美編版)公共電視換裝Led燈管節能成效報告140804(美編版)
公共電視換裝Led燈管節能成效報告140804(美編版)燕如 林
 
粵曲知多少
粵曲知多少粵曲知多少
粵曲知多少錦鴻 羅
 
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
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
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Jim Liu
 
14天學會安卓開發(完整版)
14天學會安卓開發(完整版)14天學會安卓開發(完整版)
14天學會安卓開發(完整版)Lio 喵~世彥
 
Fun joke 解鬱集_一年份的笑話_52
Fun joke 解鬱集_一年份的笑話_52Fun joke 解鬱集_一年份的笑話_52
Fun joke 解鬱集_一年份的笑話_52psjlew
 
解鬱集
解鬱集解鬱集
解鬱集lys167
 
解鬱集
解鬱集解鬱集
解鬱集Y YU
 
愿作生命之粮
愿作生命之粮愿作生命之粮
愿作生命之粮amdg999
 

Similar to 法見 向智尊者 (19)

Dépliant revue de presse ap
Dépliant revue de presse apDépliant revue de presse ap
Dépliant revue de presse ap
 
Tp Uah6 (Maintien Dun Effort Par Accumulateur)
Tp Uah6 (Maintien Dun Effort Par Accumulateur)Tp Uah6 (Maintien Dun Effort Par Accumulateur)
Tp Uah6 (Maintien Dun Effort Par Accumulateur)
 
Fiche pédagogique 11 bis la fiche du document
Fiche pédagogique 11 bis la fiche du documentFiche pédagogique 11 bis la fiche du document
Fiche pédagogique 11 bis la fiche du document
 
吉祥語
吉祥語吉祥語
吉祥語
 
Biodata guru
Biodata guruBiodata guru
Biodata guru
 
Edexcel IAL Economics Unit 4 Diagram Summary_Chinese Version
Edexcel IAL Economics Unit 4 Diagram Summary_Chinese VersionEdexcel IAL Economics Unit 4 Diagram Summary_Chinese Version
Edexcel IAL Economics Unit 4 Diagram Summary_Chinese Version
 
Des poemes a ecrire pour maman
Des poemes a ecrire pour mamanDes poemes a ecrire pour maman
Des poemes a ecrire pour maman
 
Des poemes a ecrire pour maman
Des poemes a ecrire pour mamanDes poemes a ecrire pour maman
Des poemes a ecrire pour maman
 
红点IF产品赏析产设1
红点IF产品赏析产设1红点IF产品赏析产设1
红点IF产品赏析产设1
 
红点IF产品赏析工设2
红点IF产品赏析工设2红点IF产品赏析工设2
红点IF产品赏析工设2
 
公共電視換裝Led燈管節能成效報告140804(美編版)
公共電視換裝Led燈管節能成效報告140804(美編版)公共電視換裝Led燈管節能成效報告140804(美編版)
公共電視換裝Led燈管節能成效報告140804(美編版)
 
Dc14 si
Dc14 siDc14 si
Dc14 si
 
粵曲知多少
粵曲知多少粵曲知多少
粵曲知多少
 
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
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
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
 
14天學會安卓開發(完整版)
14天學會安卓開發(完整版)14天學會安卓開發(完整版)
14天學會安卓開發(完整版)
 
Fun joke 解鬱集_一年份的笑話_52
Fun joke 解鬱集_一年份的笑話_52Fun joke 解鬱集_一年份的笑話_52
Fun joke 解鬱集_一年份的笑話_52
 
解鬱集
解鬱集解鬱集
解鬱集
 
解鬱集
解鬱集解鬱集
解鬱集
 
愿作生命之粮
愿作生命之粮愿作生命之粮
愿作生命之粮
 

More from 宏 恆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宏 恆
 
何來有我
何來有我何來有我
何來有我宏 恆
 
行解內觀智慧禪
行解內觀智慧禪行解內觀智慧禪
行解內觀智慧禪宏 恆
 
自然的代價
自然的代價自然的代價
自然的代價宏 恆
 
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宏 恆
 
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宏 恆
 
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宏 恆
 
安居處
安居處安居處
安居處宏 恆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宏 恆
 
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宏 恆
 
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對治煩惱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對治煩惱宏 恆
 
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滅除痛苦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滅除痛苦宏 恆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宏 恆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宏 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宏 恆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宏 恆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宏 恆
 
名與色
名與色名與色
名與色宏 恆
 
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佛教史(上)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佛教史(上)宏 恆
 
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
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
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宏 恆
 

More from 宏 恆 (20)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何來有我
何來有我何來有我
何來有我
 
行解內觀智慧禪
行解內觀智慧禪行解內觀智慧禪
行解內觀智慧禪
 
自然的代價
自然的代價自然的代價
自然的代價
 
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
 
安居處
安居處安居處
安居處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
 
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對治煩惱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滅除痛苦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名與色
名與色名與色
名與色
 
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佛教史(上)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佛教史(上)
 
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
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
列迪長老 三十七菩提分手冊
 

法見 向智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