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146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佛教居士須知……………………………………………………………………………03
巴利詞語匯解……………………………………………………………………………18
淡然學佛群問答 ………………………………………………………………………43
01 …………………………………………………………………… 46
02 …………………………………………………………………… 49
03 …………………………………………………………………… 51
04 …………………………………………………………………… 54
05 …………………………………………………………………… 58
06 …………………………………………………………………… 62
07 …………………………………………………………………… 64
08 …………………………………………………………………… 67
09 …………………………………………………………………… 71
10 …………………………………………………………………… 75
11 …………………………………………………………………… 79
12 …………………………………………………………………… 82
13 …………………………………………………………………… 84
14 …………………………………………………………………… 86
15 …………………………………………………………………… 91
16 …………………………………………………………………… 94
17 …………………………………………………………………… 96
18 …………………………………………………………………… 98
19 ……………………………………………………………………100
20 ……………………………………………………………………103
21 ……………………………………………………………………105
22 ……………………………………………………………………108
23 ……………………………………………………………………110
24 ……………………………………………………………………112
25 ……………………………………………………………………114
26 ……………………………………………………………………116
27 ……………………………………………………………………119
28 ……………………………………………………………………121
29 ……………………………………………………………………123
30 ……………………………………………………………………126
31 ……………………………………………………………………128
32 ……………………………………………………………………130
33 ……………………………………………………………………136
34 ……………………………………………………………………140
佛教居士須知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全自覺者!居士學處之皈戒淺釋:根據南傳上座部佛
教,只相信和崇敬佛、法、僧三寶,傳誦與尊奉巴利語律、經、論三藏,依照
八聖道、戒定慧、四念處等方法禪修,大多數人致力於斷除煩惱、解脫生死、
證悟涅槃。傳統上要成為一位在家弟子,必須受持三皈依以及五戒,如此才算
正式成為佛教徒。受持三皈依和五戒的在家男眾稱為優婆塞或凈信男。女眾則
稱為優婆夷或凈信女。同時,三皈依也是一切戒法的根本,無論是在家的五
戒、八戒、十戒法,還是出家的沙彌十戒法,皆是在念誦三皈依完結時成立
的。想要在世尊正法、正律中出家的善男子,也是通過念誦三皈依受具足戒成
為比庫的。皈依三寶,表示一個人在信仰上接受佛教,以佛、法、僧為唯一信
仰。而作為一名在家佛弟子,最基本的行為規範是五戒。
戒,巴利語有行為、習慣、品質、本性、自然等義,通常也指道德規範、好品
質、良善的行為、佛教的行為準則等。有人將“戒”片面地理解為消極的禁
戒,認為受了戒就不自由,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然而,從“戒”的原意
來看,它卻是主動地培育好的行為習慣,養成良善的品德、素養。故此,
“戒”也是“學處”的同義詞。
學處,巴利語意為學,學習,訓練,處所。學處亦即是學習規則,戒條。五戒
即五條學處,五項行為規範。它們通過遠離、避免五種不良的行為來達成,即
遠離殺生、遠離不與取、遠離欲邪行、遠離妄語和遠離放逸之因的諸酒類。這
五戒是一切在家佛弟子都應當遵行的。如果一名居士故意違犯了五戒中的任何
一條學處,則該學處將成為無效。如果他想繼續持守完整的五戒,則必須重新
再受三皈依以及五戒。[ 正如在受皈戒時在家居士主動表達其願意接受這些行
為規範:我願遵守避免殺生等這些學習規則。
假如他後來故意違犯了這些學處,即意味著他已不能履行自己的諾言,這即是
導致其戒失效的原因。上座部佛教並沒有要求在家人在違犯學處後必須懺悔的
做法,若他想繼續接受這些訓練規則,只需再次表達受持五戒的意願即可。為
此,我們在後面將為居士們提供自己在家中受持三皈五戒及八戒的方法。] 因
此,上座部佛教的在家信眾在作布施、禪修、聞法等功德之前,傳統上都會先
向比庫請求受三皈依和五戒,令其戒行清凈,從而使所作之功德更加殊勝。若
條件允許者,更可求受三皈依和八戒。同時,守持凈戒本身也是一種功德。根
據上座部佛教傳統,在受三皈五戒、八戒、十戒等所有正式的場合,都是使用
巴利語來進行的。巴利語:是由佛陀在世時中印度馬嘎塔國(摩揭陀國)一帶
使用的方言變化而來。
南傳上座部佛教相信巴利語是佛陀當年講經說法時所使用的馬嘎塔口語,“巴
利”一詞的原意是指聖典、佛語,用以區分作為解釋聖典的文獻——義註和復
註。也因如此,記錄聖典、佛語的專用語“馬嘎底語”。到後來也就逐漸成了
“聖典語”、“佛經語”的代名詞,即“巴利語”。南傳上座部佛教使用巴利
語傳誦三藏經典,故又稱巴利語系佛教。因為戒法是在受三皈依時確立的,所
以在念誦三皈依文時必須保證發音準確無誤。我皈依佛:直譯為“我去佛陀的
庇護所”、“我走向佛陀為庇護所”。對於“我皈依法”、“我皈依僧”諸句
亦同。佛:佛陀。無需老師指導而自己修行達到完全覺悟的人。他自己覺悟了
四聖諦,也能教導其他眾生覺悟。法:佛法;正法。包括佛陀所善說的教法
(律、經、論三藏),以及九種出世間法:四種聖道、四種聖果和涅槃。僧:僧
團;眾,團體。僧可分為“勝義僧”和“通俗僧”兩種。“勝義僧”又稱“應
施僧”,是指四雙八輩的聖者僧;“通俗僧”又稱“世俗僧”,是指由四位或
四位以上的比庫或比庫尼所組成的僧團。戒尼:巴利語作為“持戒者”、“具
戒者”的陰性詞,意為持戒的女性,擁有戒行的女性。
自受五戒法:在家居士如果想在自己的家中受持三皈依及五戒,或者懷疑自己
的戒不清凈而想重新再受,他也可以在世尊茍答馬佛像前恭敬受得。建議在家
居士將此自受皈戒法定為日課,每天堅持受持,如此則犯戒者可得重受,無犯
者亦可鞏固。自受三皈五戒者,先禮佛三次,然後用巴利語念誦如下三皈五戒
文:大致讀音:那摩達思帕嘎瓦多阿拉哈多三嗎-三布他思!(三稱)三皈依:
布湯薩拉囊嘎差-米,貪芒 薩拉囊 嘎差-米,桑康薩拉囊嘎差-米;賭帝揚畢 布
湯薩拉囊嘎差-米,賭帝揚畢 貪芒薩拉囊嘎差-米,賭帝揚畢 桑康薩拉囊嘎差-
米;達帝揚畢 布湯薩拉囊嘎差-米,達帝揚畢 貪芒薩拉囊嘎差-米,達帝揚畢
桑康薩拉囊嘎差-米。
五戒:1、巴-納-帝巴-達- 威-拉嗎尼- 西卡-巴當薩嗎-帝呀-米;2、阿丁納-達-納
- 威-拉嗎尼- 西卡-巴當 薩嗎-帝呀-米;3、嘎-美-蘇密差-咤-拉威-拉嗎尼- 西卡-
巴當薩嗎-帝呀-米;4、母沙-哇-達- 威-拉嗎尼- 西卡-巴當 薩嗎-帝呀-米;5、蘇
拉- 美拉呀 嗎遮巴嗎-達他-納- 威-拉嗎尼- 西卡-巴當薩嗎-帝呀-米。
回向:伊當 美 本釀 阿-薩哇卡呀- 哇航厚度;伊當 美 西-朗 尼巴-納薩 巴咤
喲厚度!馬馬本釀帕-崗 薩巴薩達-囊 帕-姐米,爹薩悲 美 薩芒本雅帕-崗拉般
度!薩-度!薩-度!薩-度!
自受八戒法:若有條件受持八戒的居士,應入於寺塔中,以敬信之心禮請一位
戒行清凈的比庫求受三皈依及八戒。若於無比庫處而欲受八戒者,亦可於世尊
茍答馬佛像前恭敬受得。
自受三皈依及八戒者,先禮敬佛像三次,然後以巴利語念誦三皈八戒文,大致
讀音:那摩達思 帕嘎瓦多 阿拉哈多三嗎-三布他思!(三稱)三皈依:布湯
薩拉囊嘎差-米,貪芒 薩拉囊嘎差-米,桑康 薩拉囊嘎差-米;賭帝揚畢 布湯薩
拉囊嘎差-米,賭帝揚畢 貪芒薩拉囊嘎差-米,賭帝揚畢 桑康薩拉囊嘎差-米;
達帝揚畢 布湯薩拉囊嘎差-米,達帝揚畢 貪芒薩拉囊嘎差-米,達帝揚畢 桑康
薩拉囊嘎差-米。
八戒:1、巴-納-帝巴-達- 威-拉嗎尼- 西卡-巴當薩嗎-帝呀-米;2、阿丁納-達-納
- 威-拉嗎尼- 西卡-巴當薩嗎-帝呀-米;3、阿布拉馬咤利呀- 威-拉嗎尼- 西卡-巴
當薩嗎-帝呀-米;4、母沙-哇-達- 威-拉嗎尼- 西卡-巴當 薩嗎-帝呀-米;5、蘇拉
- 美拉呀 嗎遮巴嗎-達他-納- 威-拉嗎尼- 西卡-巴當薩嗎-帝呀-米;6、威嘎-拉播
咤納- 威-拉嗎尼- 西卡-巴當 薩嗎-帝呀-米;7、納遮 吉-德哇-帝德威蘇-卡 達
薩那- 馬-拉-甘特 威雷巴那塔-拉那曼達那 威普-薩那塔-那- 威-拉嗎尼- 西卡-巴
當薩嗎-帝呀-米;8、伍咤-薩雅那馬哈-薩雅那- 威-拉嗎尼- 西卡-巴當薩嗎-帝呀-
米。回向:伊當美 本釀 阿-薩哇卡呀- 哇航 厚度;伊當 美 西-朗尼巴-納薩
巴咤喲厚度!馬馬 本釀帕-崗薩巴薩達-囊 帕-姐米,爹薩悲 美 薩芒本雅帕-崗
拉般度!薩-度!薩-度!薩-度!
中文譯意:禮敬彼世尊、阿拉漢、全自覺者!(三稱)三皈依:我皈依佛,我
皈依法,我皈依僧;第二次我皈依佛,第二次我皈依法,第二次我皈依僧;第
三次我皈依佛,第三次我皈依法,第三次我皈依僧。八戒:我受持離殺生學
處;我受持離不與取學處;我受持離非梵行學處;我受持離妄語學處;我受持
離放逸之因的諸酒類學處;我受持離非時食學處;我受持離觀聽跳舞、唱歌、
音樂、表演;妝飾、裝扮之因的穿戴花鬘、芳香、塗香學處;我受持離高、大
床座學處。回向: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願我此戒德,為證涅槃緣!我此
功德分,回向諸有情,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薩度!薩度!薩度!
十戒釋義:節錄自《沙馬內拉學處》,十戒尼出家十戒的持犯跟此十戒相同,而
伍波薩他八戒法也與此十戒的前面九條相同,只不過是把第七、第八學處合二
為一而已;在家居士的五戒則相當於前面的五條學處,不過把第三“離非梵行
學處”改為“離欲邪行學處”。以下將根據《巴利律藏》、律註《普端嚴》、《疑
惑度脫》[ 《普端嚴》是解釋《律藏》的義註;《疑惑度脫》是解釋比庫、比庫
尼兩部戒經《巴帝摩卡》(波提木叉) 的義註。]和《小誦註》等聖典及義註,對
十戒法的每一條學處,依文句分別、違犯條件與不犯三部分進行解釋:一、離
殺生學處:離殺生學處有時也譯為不殺生戒。也就是戒除殺生的學處。生,巴
利語直譯為息生、有息者,即有呼吸的生命。
凡是擁有命根的蘊相續,或者執取該蘊相續所施設的有情稱為“生”。
“生”包括:
1. 人——凡投生於人趣者,從初入母胎的第一個心識(結生心)開始,直到
死亡這一段期間都稱為“人”;2.畜生——象、馬、牛、狗、雞、魚、
鳥、爬蟲,乃至蒼蠅、蚊蟲、螞蟻等皆是;3.非人——如亞卡(夜叉)、阿
修羅、餓鬼、龍、鳳凰、天人等。由於植物並沒有命根,只屬於無意識的
“非執取色”,並非“生”,故不包括在內。殺生是指故意奪取有息者的生
命,自殺也屬於殺生。殺生的方式既包括自己親手殺、教他人殺,也包括通
過贊嘆或鼓勵而使對方死亡[ 進行臨終關懷時須特別小心:不要勸臨終病人
放棄對生命的執著和贊嘆來生的美好,只能勸他放下對親屬、財產等外物的
執著,提醒他憶起曾做過的善行及幫他做善事,教導他憶念佛陀的功德等禪
修業處。],以及墮胎等。具足了五個條件即構成殺生:1.生命;2.知道
是生命;3.存有殺心;4.付出努力;5.由此而死。
2. 以下情況不構成違犯:1.非故意——他並沒有想:“我要以這樣的方法來殺
死它 (他)。”在沒有殺害意圖的情況下作出行動導致對方死亡。例如建造房
舍時失手掉落石塊,不小心壓死下面的人。2.不知道——他並不知道“通過
這樣它(他)將會死。”而作出行動導致對方死亡。例如:在不知情的情況
下,把有毒的食物拿去餵狗,那只狗因而被毒死。由於不知情,所以不犯。
3.沒有使對方死的意圖——並沒有使對方死的意圖而作出行動導致對方死
亡。例如:當有人生病時拿藥給病人吃,他因此得並發癥而死。4.瘋狂者—
—由於內臟、膽汁等的關系而得了無法治療的狂亂病。5.心亂者——由於非
人等的關系而使心迷亂。當火和黃金、糞便和檀香同時出現時,他都無法分
辨好壞。以此為判定的標準。(Pr.A.66, 179)
二、離不與取學處:有時也譯為不偷盜戒,也就是戒除偷盜的學處。不與取,
巴利語 adinnàdàna。由沒有給與的+拿取組成。凡任何屬於他人所有之物,未經
物主的允許而取為己有者,即是不與取。具足四個條件構成不與取,即:1.屬
於其他人類所有的物品;2.明知為他人所有之物;3.以盜心;4.偷取(在巴
利律註《普端嚴》中解釋“偷取”一共包括二十五種方式,因文繁不錄)。以下
情況不構成違犯:1. 己物想——誤以為是自己的而拿取了別人的物品。因為沒
有盜心,所以不犯。2. 親厚取——拿取親厚者的物品。(具足五項條件構成親
厚者:a. 相識——曾見過的朋友;b. 同伴——共事的感情牢靠的朋友;c. 曾
說——曾經這樣說過:“我的東西你有想要的就拿去吧!”;d. 還活著;e. 當他
知道我拿取時將會感到高興。)3. 暫時取——在拿取之時想:“我將會歸還”
“我將會補償”而暫時借取。4. 糞掃物想而取——在垃圾堆等看到物品,
想:“這是沒有主人的丟棄物”而拿取。5. 瘋狂者。6. 心亂者。7. 極度痛苦者—
—處於極度痛苦的狀態而什麽都不知道。
三、離非梵行學處(對於五戒,即把此學處的“非梵行”改為“欲邪行”。欲
邪行即不正當的性關系,包括同性戀)。具足三個條件構成欲邪行,即:1.沒資
格發生性關系的對象;2.以從事之心;3.以道入道。離非梵行學處,有時也譯為
不淫戒。也就是戒除性行為的學處。梵行,巴利語 brahmacariya 的直譯。意為
清凈、尊貴、值得贊嘆的行為;或如清凈、尊貴的諸佛、獨覺佛、出家聖弟子
等清凈者們的生活方式。有三種梵行:第一、佛陀的教法;第二、出家修行的
生活;第三、避免兩性行為的獨身生活。
在這裏的梵行是指第三種。非梵行,巴利語 abrahmacariya,為“梵行”的反義
詞,即性交、交媾、性行為、淫欲法、不凈行,是指以染汙心發生兩性交媾的
行為。性交的對象包括人、非人和畜生。性別則包括男性、女性、兩性人和黃
門(即生殖器被閹割者或先天性生殖器缺陷者)。具足兩個條件即構成非梵行:
1.以從事之心;2.以道入道。“以從事之心”——受樂之心。無論是插入
時、插入後、停住或拔出的任何一時中受樂者,即構成違犯。(受樂有接受、同
意、允許、想要、喜歡、受用之意。)“以道入道”——以自己的生殖器進入
對方之道。若性交的對象是女人、女非人、雌性畜生或兩性人,“道”是指陰
道 (生殖器、女根)、肛門和口三道;若性交的對象是男人、男非人、雄性畜生
或黃門,“道”是指肛門和口二道。
無論性交的對象是異性還是同性,當他們達到以道入道的程度並且受樂,即構
成違犯。所謂“達到以道入道的程度”,是指自己的生殖器進入對方之道,即
使達到芝麻子大小的程度,也已構成違犯。假如自己的肛門接受他人生殖器的
插入,也是以道入道。同時,性交時不論有無使用保險套,皆犯。以下情況不
構成違犯邪淫:1. 不知——熟睡或昏迷時即使遭攻擊也不知道。2. 不受樂——
即使知道,但完全不接受,沒有享受,譬如被強暴、強奸。3. 瘋狂者。4. 心亂
者。5. 極度痛苦者。
四、離妄語學處:有時也譯為不妄語戒。也就是戒除說虛妄不實話語的學處。
妄語,巴利語 musàvàdà,又作虛誑語,是指心口相違,說虛妄不實的言語。如
沒有看見、聽到、感覺及不知道,卻說看見、聽到、感覺及知道,欺騙他人。
說虛妄語除了用口頭說出之外,也包括書寫及打手勢等身體語言,凡是由心存
欺騙而作出的行為或語言皆構成違犯。建議受持離妄語學處者也應避免以下三
種語言:1. 兩舌——搬弄是非,向 A 傳 B 的是非,向 B 傳 A 的是非,離間親
友。2. 惡口——罵詈咒詛,使他人難堪。3. 綺語——毫無意義的世俗浮辭,能
增長放逸、忘失正念的話題。具足兩個條件即構成妄語:1. 心存欺騙;2. 以各
種方法使人明白。以下情況不違犯妄語:1. 因衝動等未經思考而急速說出,由
於無欺騙之心,所以不犯。2. 欲說此而誤說成彼——由於愚鈍等原因,使所說
的內容與想要說的不同。3. 瘋狂者。4. 心亂者。
五、離放逸之因的諸酒類學處:有時也譯為不飲酒戒。諸酒類,巴利語 surà-
meraya-majja,直譯為谷酒、花果酒、酒類。也就是戒除飲用各種酒類的學處,
並且包括各種麻醉毒品。谷酒——以稻米、糯米等所釀制之酒;花果酒——以
花、果實等所釀制之酒;酒類——只是前面兩種酒,以飲之會醉之義為酒類。
凡其他任何飲之會醉的,服用了會導致失去理智、神誌迷亂的物品,皆稱為酒
類。放逸之因——導致放逸的原因。凡是有心服用這些酒類之後,由此而導致
陶醉、放逸,稱為放逸之因。此學處也包括禁止使用一切消遣性的麻醉物和毒
品,例如:鴉片、大麻、搖頭丸、迷幻藥等。
具足三個條件即構成違犯此學處:酒 (麻醉品);現起想要迷醉、消遣之心;3.
飲(使)用。以下情況不構成違犯:1.不知道——以為是水或其他飲料而誤
喝。2.飲用不是酒而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鹹酸醬(一種由百味腌制的藥,據
說在腌制時,把訶子、山楂、川楝等藥材,米谷等各種糧食,芭蕉等各種果
實,筍、魚、肉片等各種食物,加上蜂蜜、糖、巖鹽、鹽等,裝入缸中密封後
放置經一年、兩年或三年,腌制成呈蒲桃汁顏色的醬。食之可治療風病、咳
嗽、麻風、黃疸、痔瘺等病。比庫在飯後也可食用這種醬。有病者可直接吃,
無病者可摻水後飲用。)、蘇打或醋等。3.為了治病而服用混合有少量酒或嗎
啡、鴉片等的藥品。4.為了調味而加入少許酒於肉湯等之中。但如果加入太多
酒而使之有酒色、酒香、酒味,喝了則犯。5.瘋狂者。6.心亂者。
六、離非時食學處:有時也譯為過午不食戒。也就是戒除在不適宜的時間內進
食的學處。非時,巴利語 vikàla,即不適宜的時間。在日正中時[ 日正中時:又
作正午,即太陽正好垂直照射於所在地點的經線上的那一剎那。日影一偏即為
非時 (過午)。不同地區的日正中時並不相同,所以不能以中午 12 點來計算。
同時,在一年之中,不同日期的日正中時也不同。]之後至第二天明相出現[ 明
相出現:又作黎明,破曉;即天剛亮的時候。時間約在日出前的 30-35 分鐘之
間不等。佛教以明相出現作為日期的更替,而非午夜 12 點。有許多標誌可以辨
認明相出現,如四周的天空已由暗黑色轉為藍白色,鳥兒開始唱歌,可以看清
不遠處樹葉、建築物等的顏色,不用打手電筒也可看清道路等。一年之中不同
日期的明相出現時刻並不相同。]之間的時段,是諸佛與諸阿拉漢不用餐的時
段,故稱為“非時”。
食,有時也稱為藥。根據戒律,有四種藥:時限藥、時分藥、七日藥和終生
藥。1. 時限藥——限於在明相出現後至日正中時之間的時段才可以食用的食
物。時限藥可分為兩種,即:⑴ 噉食,也作正食,軟食。律藏中說:“五種食物
名為噉食:飯、面食、炒糧、魚和肉。”a.飯(odano) ——由稻谷、麥等七谷的
米粒所煮成的飯和粥。b.面食(kummàso) ——以麥為原料制成的面制品。c.炒糧
(sattu) ——由七谷經烘炒而成;也包括將稻谷炒後所搗成的粉。d.魚(maccho) —
—包括魚鱉蝦蟹、貝類等一切水生動物。e.肉(maüsaü) ——禽、獸類的肉、骨、
血、皮、蛋等。⑵ 嚼食,也作硬食,不正食。khàdana,即咀嚼之義。嚼食是
指須經咬嚼的食物,如:水果、植物的塊莖類等。律藏中說:“除了五種噉食、
時分藥、七日藥和終生藥之外的其他食物名為嚼食。”(Pc.239)
除了上面的五類噉食以外,一般上用來當食物食用的都可以歸納為嚼食,例
如:蔬果瓜豆等等。除此之外,麥片、美祿、好力克、阿華田、豆漿、番薯
湯、可可、巧克力、奶酪及三合一咖啡也不許在非時服用。根據斯裏蘭卡及泰
國佛教的傳承,不加奶精的純咖啡可以在非時服用。由於緬甸人把茶葉當食
物,故緬甸比庫過午不喝茶。但斯裏蘭卡和泰國的比庫則認為茶是終生藥。2.
時分藥[ 時分藥:有人將之訛譯為“非時漿”。巴利語 yàma, 直譯為時分;夜
分。在此是指從一天的明相出現至第二天明相出現之間約 24 小時的時段 (一日
一夜),並非僅指非時。] ——允許比庫於一天之內飲用的未煮過的果汁和蔬菜
汁。例如芒果汁、蘋果汁、橙汁、香蕉汁、葡萄汁等。世尊在《律藏·藥篇》中
說:“諸比庫,我允許一切果汁,除了谷果汁之外。諸比庫,允許一切葉汁,
除了菜汁[ 律註《普端嚴》解釋說:這裏的菜汁是指已煮熟了的菜湯。作為時
限藥的葉子在做成食物之前榨成的汁是允許的。]之外。諸比庫,允許一切花
汁,除了蜜花汁之外。諸比庫,允許一切甘蔗汁。”(Mv.300)
根據律藏的註釋,大型水果以及一切其他種類的谷物皆被視為是隨順於谷類
的,其汁不可用來作時分藥。例如椰子汁、西瓜汁、哈蜜瓜汁等。時分藥的制
作方法是:由沙馬內拉或在家人等未受具戒者把欲榨成汁的小果等以冷水壓擠
後,經過濾而成。濾過了的汁可加進冷開水、糖或鹽飲用。任何經煮過了的蔬
菜汁和水果汁皆不可在午後飲用,因為該汁一旦煮過則成了時限藥。不過,放
在太陽下面加溫是允許的。
現在市面上有許多包裝果汁如蘋果汁、橙汁等,在出廠前為了保存的關系而經
過高溫消毒,因此也不適合過午飲用。若比庫把時分藥存放到第二天明相出現
之後則不得飲用。3. 七日藥——允許比庫在七天之內存放並食用的藥。有五種
七日藥,即:生酥、熟酥、油、蜂蜜和糖。時分藥和七日藥的時限是專對比庫
而言的。4.終生藥——又作盡壽藥,即沒有規定食用期限的藥品。此一類藥並
不包括前面的三種藥,一般上是用來治病而不是當作食物吃用的。時分藥、七
日藥及終生藥是在有因緣時服用,如口渴時飲時分藥,有病時服七日藥或終生
藥。5. 混合藥——有時不同種類的藥可能會混合在一起食用。如果在時分藥、
七日藥或終生藥中加進時限藥,則應視為時限藥。例如:枸杞子、黨參、肉桂
等中藥材屬於終生藥,但是若加進豬肉、雞肉等一起煲湯時,則成了時限藥,
不得在非時食用。沙馬內拉、戒尼、在家眾等皆可以儲存以上種種藥。除了時
限藥必須在午前吃完之外,其余幾種藥則沒有時間上的限制。具足三個條件即
構成非時食:1.在非時;2.時限藥;3.吞咽。以下情況不構成違犯:1.有因緣時
服用時分藥、七日藥或終生藥。2.反芻者在反芻時,食物不吐出口而吞咽。3.瘋
狂者。4.心亂者。
七、離觀聽跳舞、唱歌、音樂、表演學處:跳舞——各種的舞蹈。唱歌——任
何的歌曲,乃至以歌聲誦經唱念。音樂——各種音樂、演奏。表演——任何娛
樂性的表演,如戲劇、說書、鬥牛、鬥雞、鬥狗、棍術、拳術、摔跤,以及演
習、列陣、閱兵等;也包括上述的跳舞、唱歌和音樂表演。此學處不僅不可以
觀聽歌舞等,也不可以自己跳舞、唱歌、演奏,而且還不可以叫人歌舞等。具
足三個條件即構成違犯此學處:跳舞、唱歌等其中之一;沒有允許的原因(即
為了觀看或聽)而前往;看或聽。以下情況不構成違犯:1. 於自己所在之處看
見或聽見;如在寺中,或坐車、坐在居士家時。但假如為了觀看而走過去,或
從座位上站起來則犯。2. 走路時看見或聽見。但若故意轉頭去看,或故意走近
則犯。3. 在發生災難時進入表演處而看見或聽見。4. 瘋狂者。5. 心亂者。
八、離妝飾、裝扮之因的穿戴花鬘、芳香、塗香學處。花鬘(màlà) ——任何種
類的花 (花環)。塗香(vilepana) ——任何為了塗香而把香料搗碎後可用來塗抹
的香粉。芳香(gandha) ——其余的香粉、煙等一切種類之香。這一切的香油和
香粉等,如果是為了妝飾、裝扮的目的而塗抹則犯;但若是為了當藥使用則是
可以的。此學處也包括不佩戴耳環、項鏈、戒指、手鐲、手珠、手表等裝飾
品。同時也不為了使自己有吸引力而塗抹各種香油、香水、香粉、香料、化妝
品等。具足三個條件即構成違犯此學處:1. 花鬘等其中之一;2. 沒有允許的因
緣;3. 佩戴、塗抹或妝飾。以下情況不構成違犯:1. 由於皮膚病等因緣而塗抹
帶有香味的藥膏、藥粉等。2. 為了供佛等而接受或拿花、香等。3. 瘋狂者。4.
心亂者。5. 極度痛苦者。
九、離高、大床座學處:高、大床座,巴利語 uccàsayana mahàsayana。
巴利語 sayana,直譯為床、臥床、臥具。在此也包括椅子、床墊、椅墊、坐墊
等,故譯為“床座”。高床座(uccàsayana) ——超過規定尺寸的床座。
大床座(mahàsayana) ——不允許的毯子。《律藏》及其義註提到有二十種高、
大床座:1. 高床(àsandiü) ——腳高超過規定尺寸[ 這裏的尺寸是指除了床、椅
底部的框架之外,腳部不可超過善逝指寬(sugata?gula)的八指寬。指寬,即以手
指的寬度測量長短。根據律註,善逝指寬是常人指寬的三倍。若以常人的一指
寬為 2 厘米來計算,則善逝的八指寬約為 48 厘米;但是也有人認為是 27 英寸
或 13 英寸。]的床座。2. 獸腳床(palla?kaü) ——腳上刻有猛獸像的床座。3. 長
毛氍(gonakaü) ——長毛的大氍毹,該毛超過四指寬。4. 彩毛毯(cittakaü) ——
彩繡的羊毛毯。5. 白毛毯(pa?ikaü) ——羊毛織成的白毯。6. 花毛毯(pa?alikaü)
——繡花的羊毛毯。7. 棉墊(t?likaü) ——只填塞天然棉花[ 只填塞天然棉花
(pakatit?likàyeva):以木棉 (rukkhat?la)、蔓棉 (latàt?la)或草棉 (po?ak?t?la)三種
棉花之一填滿的床、椅或床墊、褥墊等。如果填塞的是人造棉或化纖類則不屬
此列。棉被並非褥墊,故可以使用。]者。8. 繡像毯(vikatikaü) ——繡有獅子、
老虎等像的彩色羊毛毯。9. 雙面毛毯(uddhalomiü) ——雙面有毛的羊毛毯。10.
單面毛毯——單面有毛的羊毛毯。11. 寶石絹絲品(ka??hissaü) ——四周縫有寶
石的絹絲敷具。12. 絲綢(koseyyaü) ——四周縫有寶石的由絲線織成的敷具。若
是純絲綢的則適合使用。13. 大地毯(kuttakaü) ——可供十六個舞女站著跳舞的
羊毛毯。14. 象氈(hatthattharaü) ——鋪在象背上的敷具。15. 馬氈——鋪在馬
背上的敷具。16. 車氈(rathattharaü) ——鋪在車上的敷具。17. 羚羊皮席
(ajinappave?iü) ——用羚羊皮按床的尺寸縫制成的席子。18. 咖達離鹿皮特級敷
具(kadalimigapavara- paccattharaü) ——以名為咖達離鹿(kadalimiga)之皮所制成
的特級敷具是最上等的敷具。將咖達離鹿皮縫在白布上制成。
19. 有華蓋者(sa-uttaracchadaü) ——即在床的上方綁有紅色傘蓋的意思。即使
在白色傘蓋下面有不允許的敷具也不適合使用;若沒有則適合使用。
20. 兩端有紅枕者(ubhatolohitak?padhànaü) ——兩端有紅色頭枕和腳枕的床。
若只有一個枕頭,即使其兩側是紅色、蓮花色或彩色的,只要尺寸適當,也是
可以使用的;如果是大枕頭則是禁止的[ “諸比庫,不得持用半身大的枕頭。
若持用者,犯惡作。諸比庫,我允許作如頭大小的枕頭。”(Cv.297)]。在這二十
種高、大床座中,第一種高床和第二種獸腳床為“高床座”,其余十八種為
“大床座”。然而,佛陀在《律藏·坐臥處篇》中也允許使用腳高超過善逝八指
寬的方形凳子(àsandiko)和七支椅(satta?go)[ 七支椅即有靠背、兩旁有扶手的四
腳椅子。這種椅子腳高過量也是允許使用的。]。(Cv.297)
若獲得上述二十種高、大床座,佛陀允許把高床(àsandiü)的高腳鋸掉,把獸腳
床(palla?kaü)的猛獸像鋸掉,把棉墊(t?likaü)裏的棉花拆掉之後使用。其余的十
七種則可作為地毯使用。(Cv.320)床墊和坐墊可用布或允許的皮革做套子,裏面
可以裝填除了人毛、達子香(tàl?sa)葉和棉花以外的各種毛、樹葉、樹皮、草和
布。(Cv.297)裏頭填塞天然棉花的彈簧床、床褥、坐墊、蒲團等是不得坐臥的。
但有些長老認為:在俗人家中若有所填塞的棉花是固定無法取出的褥墊還是允
許坐的。具足兩個條件即構成違犯此學處:高、大的床座;坐或臥。以下情況
不構成違犯:1. 不超過規定尺寸的床座。2. 方凳和七支椅。3. 除了高床、獸
腳床和棉墊外,可以坐在在家人所擁有的並且由他們鋪設的大床座,但不得
臥。4. 說法時可坐在高大的法座上。5. 瘋狂者。6. 心亂者。
十、離接受金銀學處:金,巴利語 jàtar?pa,為黃金。銀,巴利語 rajata,為貨
幣、銅錢、木錢、膠錢等。凡通用的貨幣也屬於金銀。總之,金錢是指任何可
以用來交換商品的等價物,包括金、銀、錢幣、支票、信用卡等。接受,巴利
語 pa?iggaha?a。若以任何的方式接受(sàdiyana)它,稱為接受。有三種接受的方
式:1. 自己拿取(sayaü ga?hàti) ——當有人供養金錢時,他親自接受;或在任
何地方發現不屬於任何人的金錢時,他自己拾取。2. 指使他人拿取(a¤¤aü gàhà
peti) ——當有人供養金錢或發現金錢時,他指使別人為自己拿取金錢或代為保
管。3. 同意放在近處(upanikkhittaü và sàdiyeyya) ——允許他人將金錢放在自
己身旁或某處。如果施主手中拿著金錢(或紅包等)說:“尊者,我想供養
您。”此時,沙馬內拉不能接受並且應該說:“我們不可接受金錢。”或“這是
不許可的。”等拒絕金錢之語,否則就成了默許;假如沙馬內拉指示施主把錢
交給某人或放在某處,也屬於接受金錢。如果施主通過言語或動作來傳達供養
金錢的訊息,例如將錢擺在沙馬內拉前面說:“這是供養您的。”或者把錢放在
某處,然後說:“在某某地方的那筆錢是給您的。”而他並沒有通過身體行為或
言語加以拒絕,並且在內心接受它,這也屬於允許接受金錢。[ 巴利律註中
說:假如他內心允許並想要接受,但通過身體或語言拒絕說:“這是不許可
的。”不犯。若沒有通過身體或語言拒絕,但以清凈心不接受,想:“這對我們
是不許可的。”也不犯。只要通過身、語、意三門中的任何一門拒絕都成為拒
絕(Pr.A.583-4)]以此三種方式的任何一種接受金銀,稱為“接受”。
對於出家人來說,沒有任何的理由能使接受金錢成為許可!正如世尊在《律藏·
大品·藥篇》中說:“諸比庫,若人們有信心、凈信,他們將金錢放在凈人的手
中:‘請以此給與尊師所許可的[物品][ 許可的 (kappiyaü):直譯為“凈的”,又
作“如法的”、“適當的”、“適合的”。在這裏是指如法的必需品或生活資
具。]。’諸比庫,我允許你們接受由此[所得的]許可的[物品]。然而,諸比庫,
我不說[你們]能以任何方式接受、尋求金銀。”(Mv.299)[ 凈人,巴利語
kappiyakàraka,簡稱 kappiya,意為使事物成為比庫或僧團允許接受和使用的
人。也包括為比庫和僧團提供無償服務的人。沙馬內拉、戒尼、在家居士等皆
可做比庫或僧團的凈人,如幫忙清潔衛生、除草、授食、烹煮食物、破損果蔬
等。為了守好不持金銀學處,沙馬內拉和戒尼也可接受在家凈人的服務。]因
此,若施主拿著錢但並沒有指明說要供養給沙馬內拉,而只是問:“尊者,您有
凈人嗎?”或“請問您的凈人是誰?”他則可指出誰是凈人。
另外,如果施主說:“我要供養您必需品/資具,價值××元,請問您的凈人是
誰?”如此,沙馬內拉也可告訴他凈人是誰。[ 在這種情況下,他所接受的只
是可供如法使用的日常必需品或生活資具,而不是金錢。]具足三個條件即構成
違犯此學處:1. 金銀;2. 為了自己[ 《普端嚴》中說: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
為了僧團、群體、其他人或佛塔等理由而接受都不準許。(Pr.A.583-4)在這裏把
“為了自己”作為違犯的條件之一,乃是針對下面不犯的第一種情況而言,並
不是說只要打著所謂的“說凈”或“代人持錢”等幌子就可以接受金錢。];3.
以三種方式中的任何一種接受。以下情況不構成違犯:1. 在寺院或居所內撿到
他人遺失的金錢,在算了多少價值後,存著歸還主人的心而暫時保管者。2. 瘋
狂者。3. 心亂者。沙馬內拉、戒尼、在家居士等皆可做比庫或僧團的凈人,如
幫忙清潔衛生、除草、授食、烹煮食物、破損果蔬等。為了守好不持金銀學
處,沙馬內拉和戒尼也可接受在家凈人的服務。許可的:直譯為“凈的”,又
作“如法的”、“適當的”、“適合的”。在這裏是指如法的必需品或生活資
具,在這種情況下,他所接受的只是可供如法使用的日常必需品或生活資具,
而不是金錢。
《普端嚴》中說: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僧團、群體、其他人或佛塔等理
由而接受都不準許。(Pr.A.583-4)在這裏把“為了自己”作為違犯的條件之一,
乃是針對下面不犯的第一種情況而言,並不是說只要打著所謂的“說凈”或
“代人持錢”等幌子就可以接受金錢。
持戒的功德:在《增支部·布施再生經》中佛陀說:“諸比庫,持戒者的心願能
因[戒]清凈而成就。”三、在《中部·若希望經》(M.6)中,佛陀說持戒者能夠成
滿所願:“假如比庫希望:‘願同梵行者們喜歡、滿意、尊重和尊敬我。’…希
望:‘願我能獲得衣、食、坐臥處、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希望:‘願我受用
衣、食、坐臥處、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能使那些行[布施]者有大果報、大功
德。’…希望:‘願已故、去世的親族、血親們以凈信心憶念我時,能使他們有
大果報、大功德。’等等,他就應當完全持戒[ 完全持戒:他完全地持守四種
遍凈戒:巴帝摩卡律儀戒、根律儀戒、活命遍凈戒和資具依止戒。即是說應通
過無缺失、完全地持守諸戒來成為一名戒具足者。四、在《長部·大般涅槃經》
(D.16)中又提到,持戒者因具足了戒,能在今生和來世獲得五種功德,即:⑴、
具足戒的持戒者因為不放逸而獲得大財富;⑵、持戒者以具足戒而善名遠揚;
⑶、具足戒的持戒者無論走近哪一眾中:若剎帝利眾、若婆羅門眾、若居士
眾、若沙門眾中,走近時都有自信而不羞愧;⑷、具足戒的持戒者臨終不昏
迷;⑸、具足戒的持戒者身壞死後往生於善趣、天界。五、佛陀還說到持守凈
戒上生天界之因:“諸比庫,聖弟子具足聖者所喜之戒,無毀、無斷、無斑、
無雜、自由、為智者所贊嘆、無執取、導向於定。諸比庫,這是第四福果、善
果,能帶來快樂,為生天之因,有快樂果報,有助生天,導向可愛、可樂、可
意、利益和快樂。”(增支部第 4 集第 6 品第 2 經)《小誦註-闡明勝義》在解
釋受持五戒能獲得的各別果報時說:離殺生能獲得 23 種善報:手足健全,身體
高大,靈活敏捷,步履穩健,優美,柔軟,潔凈,勇敢,大力,口齒清楚,受
大家喜愛,柔和,友誼不破,大膽無懼,不受侵害,不會受攻擊而死,隨從眾
多,容貌端莊,外表俊美,健康少病,快樂無憂,與所喜愛、可意的在一起而
不分離,長壽等等。離偷盜能獲得 11 種善報:大富大貴,豐衣足食,財產無
量,獲得還沒有的財富,已擁有的財產安全,容易獲得想要的財富,財產不會
被王、賊、水、火、不孝子孫等所敗,獲得奇珍異寶,世間最上,無所不知,
生活快樂等。離邪淫能獲得 19 種善報:沒有仇敵,一切人所喜愛,獲得食物、
飲料、衣服、住處等,睡眠安樂,醒來快樂,解脫苦界的怖畏,不會生為女性
或不男不女,不忿怒,光明磊落,無慚顏,無愧色,男女互相喜愛,諸根圓
滿,五官端正,無疑惑,清閑,生活快樂,無飛來橫禍,不會跟喜愛的別離
等。離妄語能獲得 14 種善報:諸根明凈,言語清晰、甜美,牙齒整齊潔白,不
太粗,不太細,不太短,不太長,所觸舒適,口有蓮香,隨從恭順,言語受歡
迎,舌頭如同蓮花、青蓮花般柔軟、紅薄,不掉舉,不輕躁等。離放逸之因的
諸酒類能獲得 30 種善報:很快明了過去、未來、現在所應做的事,正念常現
前,不瘋狂,有智慧,不懶惰,不愚鈍,不懦弱,不迷醉,不放逸,不愚癡,
無恐怖,不激憤,無嫉妬,言語真實,不兩舌、惡口、雜穢語,日夜無懶惰,
知恩,感恩,不慳悋,樂施舍,有戒行,正直,不忿怒,有慚,有愧,見正
直,大智慧,具慧,智賢,明辨是非等果報。七、在《清凈道論》中說:“住
立於[佛]教中的良家子,除了戒更無[他],其功德的界限,有誰能說呢?”
“戒香實能勝,一切諸種香;飄散至十方,成就不破壞。持戒者為器,敬奉與
尊重,雖作少得多,持戒有大果。現法之諸漏,不害持戒者,持戒者能盡,來
世之苦根。若人界成就,及天界成就,對彼具戒者,有願得不難。此究竟寂
靜,涅槃之成就,具足諸戒者,心常追隨彼。戒為得一切,成就之根本;多種
功德相,智者分別之。”(Vm.1.21)八、在許多的經典中,佛陀反復強調持戒清
凈是修習止觀的前提、培育定慧的基礎、斷除煩惱的根本:“如是,阿難,諸
善戒是為了無悔,有無悔的功德;無悔是為了愉悅,有愉悅的功德;愉悅是為
了喜,有喜的功德;喜是為了輕安,有輕安的功德;輕安是為了樂,有樂的功
德;樂是為了定,有定的功德;定是為了如實知見,有如實知見的功德;如實
知見是為了厭離,有厭離的功德;厭離是為了離貪,有離貪的功德;離貪是為
了解脫知見,有解脫知見的功德。阿難,如是通過諸善戒而次第到達至上。”
(A.11.1.1)“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完全修習戒,能獲得定之大果報、大功
德;完全修習定,能獲得慧之大果報、大功德;完全修習慧,則心完全從諸漏
中獲得解脫,也即是——欲漏、有漏、無明漏。”(D.16)修習戒、定、慧三學是
斷除煩惱、證悟涅槃的次第。如果一位禪修者想要修習止觀,培育增上心學以
及增上慧學,他就應先要令自己的戒清凈。在戒清凈的基礎上培育定力,擁有
定力的禪修者則能如實知見五取蘊,知見一切諸行的無常、苦、無我。通過培
育和提升觀智,則能使心解脫煩惱,證悟涅槃。因此,戒清凈是修習止觀的前
提、培育定慧的基礎、斷除煩惱的根本。九、若禪修者想要證得禪那、神通與
道果,必須在完全持戒的基礎上勤修止觀:“假如比庫希望:‘對於增上心、現
法樂住的四種禪那,願我隨願而得、容易而得、不難而得。’…希望:‘對於那
寂靜、解脫、超越於色的無色[定],願以[名]身觸而住。’…希望:‘願我滅盡三
結,成為入流者,不退墮法,必定趣向正覺。’…希望:‘願我滅盡三結,貪瞋
癡減弱,成為一來者,只來此世間一次即作苦之終結。’…希望:‘願我滅盡五
下分結,成為化生者,在那裏般涅槃,不再從那世間回來。’…希望:‘願能斷
盡諸漏,即於現法中,以自己之智證得與成就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而
住。’”他應當完全持戒,致力於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慧觀,增加
前往空閑處習修止觀禪的次數。(M.6)禪修者通過修習止業處來培育增上心學。
增上心學也稱為心清凈。心清凈包括近行定和安止定兩種。近行定屬於欲界
定,而安止定則是指八種定:四種色界禪那和四種無色界定。無論是要證得近
行定,還是要證得四種色界禪那及四無色定,完全地持守戒律是必要的。同樣
的,完成增上慧學需要修習觀業處,次第地培育觀智。當世間觀智成熟時,禪
修者則能證悟出世間道智。能夠斷除煩惱的就是道智。道智由低至高又可以分
為四個層次,即:入流道智、一來道智、不來道智與阿拉漢道智。其中,阿拉
漢道智能斷除一切煩惱,故阿拉漢聖者也稱為“漏盡者”。禪修的目標是為了
斷除煩惱,斷除煩惱是由出世間道智執行的。成熟的世間觀智是令道智生起的
近因,而觀智的培育需要強有力的定力。要培育定力,禪修者首先必須持戒清
凈。因此,在《清凈道論》中把戒清凈和心清凈稱為修習慧的根本。十、戒律
猶如佛陀教法的命脈,對佛陀正法的住世是如此的重要,所以律註中說:“律
為佛教之壽命,律住立時教乃住。”(Pr.A.)
敬僧須知——南傳上座部佛教基本禮儀一、恭敬:1、作為佛弟子,皆應當恭敬
三寶,以佛、法、僧為唯一信仰和皈依。僧人,是三寶的代表,是傳承佛陀教
法的根本和支柱。僧人們把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奉獻給佛教,必須履行守持戒
律、勤修止觀、傳續正法的義務,肩負勸導世人、教化眾生的職責,是廣大信
眾的心靈導師和道德楷模,應當受到恭敬與尊重。2、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出家受
具戒者稱為“比庫”(巴利語 bhikkhu),出家女眾稱為“戒尼”。北傳佛教出家
受具戒的男眾稱為“比丘”(梵語 bhikùu),女眾稱為“比丘尼”(梵語 bhikù
un?)。對於稱謂,可用“bhante”、“尊者”、“具壽”、“大德”來尊稱南
傳僧人;可用“法師”、“師父”、“大德”等來尊稱北傳僧人,但不必輒稱
“大師”、“上師”等,也不宜當面稱“比庫”、“比丘”、“和尚”或直呼
其名。與僧人談話應使用敬語“您”,不宜稱“你”。 3、應珍惜能夠親近僧
寶的機會,以積累布施、持戒、恭敬、服務、請法、聞法等功德,培植福德和
智慧資糧。4、根據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傳統,在家信眾在作布施、禪修、聞法等
功德之前,一般都會先向比庫請求受三皈依和五戒,令其戒行清凈,從而使所
作的功德更加殊勝。若條件允許者,更可求受三皈依和八戒。同時,守持凈戒
本身也是一種功德。5、進入寺院應衣著端莊,言行要謙虛、恭敬、禮貌而有教
養。6、根據南傳佛教的傳統,進入佛塔、寺院、僧舍等的建築範圍內應脫鞋。
同時,在禮敬尊者時也應脫鞋,以示恭敬。7、應禮敬比庫。若見到幾位比庫一
起共坐,則只需禮敬最上座者。禮敬時,兩膝下跪著地,雙手合十,置於胸
前;然後雙手舉至齊眉,緩緩彎腰下拜;下拜時,兩掌向下,平置地面(不用反
掌),兩肘貼地,再把額頭貼到兩掌中間的地上。拜下之後,頭先擡起,接著雙
手合十當胸。如此為一拜。如是三拜為一禮。頂禮佛陀與頂禮僧人相同。8、若
路遇比庫,可站在路旁,雙手合十,行註目禮或低頭垂視,靜候比庫走過。若
是從比庫面前經過,應稍為低頭、躬身而過。在南傳佛國,昂首挺胸地從比庫
面前走過,被視為是不禮貌的行為。 9、不得指令、使役比庫。但應熱心、主
動地為僧團和比庫提供勞力服務工作,例如清潔衛生、搬擡東西等,藉以培植
福德。二、供養 1、為了更好地護法敬僧、植福修慧,在家居士有必要學習和
了解一些基本的比庫戒律。若有不明白或不確定之處,則應請教尊者。2、上座
部僧人只能接受如法必需品的供養(如袈裟、飲食、藥品、日用品等),不能接受
和擁有任何形式的金錢(如鈔票、紅包、支票、信用卡等)。比庫接受金錢屬於犯
戒的行為。同時也不要供養不適合的物品,例如:煙酒、不凈肉、化妝品、武
器、金銀、寶石等。3、比庫不能向沒有作出邀請的非親戚要求任何的必需品
(生病者要求藥品除外)。如果想要供養但又不知尊者所需者,可向尊者提出邀
請,或者請尊者的凈人幫忙。因為凈人比較清楚尊者的生活所需,所以施主可
以請他幫助準備(購買)如法物品供養尊者。施主將錢交給凈人後,須向比庫作出
邀請:“尊者,我想供養您價值相當於××元的必需品,已交代給您的凈人,若您
有何需要時可以向他索取。”假如施主和凈人兩者都沒有向比庫提出邀請,則
比庫即使有需要也不能要求任何東西,如此將使施主和比庫雙方皆不能獲得利
益。4、不要在午後供養食物給比庫,因為比庫必須持守不非時食學處,同時也
不能貯存食物。應在比庫允許進食的時間內供養食物,即天亮後至日正中時這
一段時間。不過,在任何時候皆可供養藥品。佛陀制定比庫不能食用未經授與
的食物。因此,在供養食物時,應站/跪在尊者伸手所及的距離內——不應離得
太遠——然後把食物放在尊者的手中、缽中或盤中。5、根據戒律,若比庫拒絕
食物的供養後便不能再吃其他的非剩余食物。為此,在供養食物時請不要問:
“要不要”“夠不夠”之類的話。如果端著飯菜想供養,但見到尊者沒反應或
遮住缽口,則不應勉強。6、如果比庫在接受含有種子的水果或蔬菜(即還會生
長的植物)之供養時,必須先進行作凈。作凈時,比庫把果蔬交給作凈者,接著
說:尊者:Kappiyaü karohi. ——作凈(使它成為如法)吧!作凈者:Kappiyaü,
bhante. ——尊者, [這是]凈的。有五種作凈的方法:⑴.火損壞:在火上燒過乃至
擦過;⑵.刀損壞:用刀、叉等將果皮弄破;⑶.指甲損壞:用指甲將果皮弄破;
⑷.無種子:原本就無種子的植物,如香蕉等;⑸.種子已除去:如先把蘋果的籽
挖掉。註意:應作凈的所有食物都必須連接或碰觸在一起作凈。如此作凈時,
只需對其中的一個果蔬作凈,則盤中其余的食物都算作凈了。作凈之後,再將
食物手授給尊者。三、聞法:1、向尊者請法時,應先脫鞋,恭敬頂禮三拜。在
尊者講話時,不應插嘴、爭辯。請法完畢,頂禮三拜後再躬身後行。若尊者向
大眾說法完畢,大眾應起立,恭敬合掌,請尊者先行離開。2、根據戒律,比庫
不能對以下幾種人說法:⑴.對無病而穿鞋者;⑵.對手中拿著傘、棍棒、刀槍
者;⑶.對無病而躺臥著者;⑷.對抱膝而坐、姿勢懶散、態度傲慢者;⑸.對無
病而戴帽子、纏頭巾者;⑹.坐在地上對坐在座位上者;⑺.坐在低座對坐在高座
者;⑻.站著對坐著者;⑼.在後面對在前面者。⑽.在路邊對位於路中間者;因
此,在向尊者請法或聽聞佛法時,應註意敬法尊僧,不要讓尊者犯戒。3、向尊
者請法前,應考慮適當的時間、地點,以及問適當的問題。4、不應詢問尊者的
個人禪修經驗。但可以向堪能賢明的尊者學習和把取禪修業處,比如請教
說:“尊者,應如何證得初禪?”“尊者,應如何禪修才能斷除煩惱?”等。
四、女眾:1、女人不可以觸摸比庫的身體。2、佛陀規定比庫不能與女人獨處
一室共坐,也不能單獨向女人說法超過五、六句。因此,女眾想要親近比庫,
應有其他男子在旁。3、佛陀禁止比庫與女人同宿。這裏的“同宿”是指在日落
以後至天亮以前這段時間內,比庫與女人雙方都同在一座建築物內躺臥。只要
一座建築物有共同的屋頂、共同的進出口,住在裏面的房間就算同宿。但是,
如果建築物有兩個各自不同的出入口,而且中間有墻壁等障礙物隔開,則不算
同宿(如:有不同門口的排屋;有獨立樓梯的樓房)。同時,若比庫或女人有一方
站立或坐著的話,也不算同宿。4、女眾不能與比庫相約同行,如結伴旅行、朝
聖等。如確屬必要,可請男眾代為約定,或不先預約而直接同往。
巴利詞語匯解
有分心:巴利文 bhavavga 的意思是「生命」有的「成份」或「因素」,即是生
存不可或缺的條件。心的有分作用是保持在一世當中從投生至死亡之間的生命
流不會中斷。在結生心生滅之後緊接著生起的是有分心;此有分心與結生心是
同一種果報心,但執行不同的作用,即保持生命流不會中斷。每當沒有心路過
程發生時,有分心即會於每一剎那中生滅;最為明顯的即是在無夢熟睡的時
候,但在清醍的時候,它也在諸心路過程之間出現無數次。
死亡心:死亡心是一世中的最後一個心,是一世的終結。此心與結生心和有分
心是同一種心,也同樣是離心路過程心,屬於心路過程之外的心。它與後兩者
的差別只在於作用不同,即執行死亡。
巴利詞語匯解 1
四種漏:一、欲漏;二、有漏;三、邪見漏;四、無明漏。「漏」的意義是「流
出之物」。該巴利文代表從膿瘡流出來的膿,也代表已發酵許久的酒。列為漏的
煩惱被稱為流出之物是因為它們就像流出來的膿及已發酵許久的酒。在四漏當
中,欲漏與有漏都是屬於貪心所,前者是對欲樂之貪,後者是對有(存在或生
命)之貪。邪見漏是邪見心所;無明漏則是癡心所。
四種瀑流:一、欲瀑流;二、有瀑流;三、邪見瀑流;四、無明瀑流。這些煩
惱稱為瀑流,因為它們把諸有情衝到生存的大洋,也因為它們難以越渡。
四種軛:一、欲軛;二、有軛;三、邪見軛;四、無明軛。這些煩惱稱為軛,
因為它們把諸有情套在痛苦裏,不讓他們逃脫。
四種系:一、貪婪之身系;二、瞋恨之身系;三、執著儀式(戒禁)之身系;
四、武斷地執取「只有這才是真實的」之身系。身系是因為它們把心系於身或
把今世之身系於未來世之身而得其名。在此,「身」的意義是「聚集」,是指名
身與色身兩者。在四系當中,貪婪是指把諸有情牽扯向欲樂目標的渴愛或貪。
瞋恨是瞋心所,呈現為對不想要的目標厭惡。「執著儀式」(戒禁)是相信實行
儀式能夠導向解脫。武斷之信是堅信只有己見才是真實的,其他一切見解都是
錯的。後兩種身系都是屬於邪見心所的一面。
四種取:一、欲取;二、邪見取;三、戒禁取;四、我論取。於四取當中,第
一種可以是對欲樂強烈的渴愛,但諸註疏指出此取可以更廣泛地包括對一切世
間之物的渴愛。邪見取是執取任何在道德上是屬於邪惡之見,例如無作見、斷
見等,或是執取任何有關「世界是永恆的還是不永恆的」等的憶測之見。戒禁
取是認為實行儀式或修苦行及其種種戒禁能夠導向解脫。我論取即是執著「身
見」,即認為五蘊的任何一個是「我」或「我所有」。經典裏提出了二十種身
見。對五蘊的每一個可有四種觀念,例如:「認為色蘊是我,或我擁有色蘊,或
色蘊是在我裏面,或我在色蘊裏面」,對於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也是如此,
所以共得二十種身見(見《中部》經四十四等)。欲取是貪的一種呈現方式,其
他三種取則是邪見心所的呈現方式。
十種結是:一、欲貪結;二、色貪結;三、無色貪結;四、瞋恚結(厭惡結);
五、我慢結;六、邪見結;七、戒禁取結;八、疑結;九、掉舉結;十、無明
結。根據論教法,另十種結是:一、欲貪結;二、有貪結;三、瞋恚結(厭惡
結);四、我慢結;五、邪見結;六、戒禁取結;七、疑結;八、嫉結;九、慳
結;十、無明結。
諸結是把有情綁在生死輪回裏的不善心所。第一組十結在經藏與論藏裏都有提
及,第二組十結則只記載於論藏。在第一組裏,第一至第三項是屬於貪心所;
第六與第七項是屬於邪見心所;其餘的是個別的心所。在第二組裏,第一與第
二項是屬於貪心所;第五與第六項是屬於邪見心所;其餘的是個別的心所。
四食:段食、觸食、意思食、識(心)食。「食」這一詞是指作為強大助緣以維
持其他法之法。根據經教的解釋,段食維持色身;觸食維持受;意思食維持三
界輪回,因為業即是思,而且業導致投生;識(心)食則維持名色。根據論教
法,段食維持身體裏由四種因產生的色法,而其他三食維持一切與它們俱生的
名色法。屬於色法的段食是無記法,而其他三名食則可以屬於所有三種道德素
質(善、不善或無記)。
三十七菩提分:可分為七組,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
覺支、八聖道支。
四念處:在此巴利文 patthana 可作兩種解釋,即「建立起」及作為念的「立足
處」。四念處即:一、身念處;二、受念處;三、心念處;四、法念處。這是一
套對正念與觀智完整的禪修方法。四念處都有同一個要義,即具有正念地觀照
諸法。它們之間的差別只在於正念所觀照的四種目標──身、受、心與法。最
後一種包括了五蓋、五蘊、六處、七覺支及四聖諦等法。修習四念處與修習八
聖道分的正念相等。
四正勤:一、精進於斷除已生的惡法;二、精進於防止未生的惡法生起;三、
精進於令未生的善法生起;四、精進於令已生的善法增長。這是精進心所執行
了四種作用。這四正勤與八聖道分的正精進相等。
四成就之法(四如意足;四神足):一、欲為成就之法;二、精進為成就之法;
三、心為成就之法;四、觀為成就之法。在此巴利文 iddhi(成就)是指一切通
過勤修佛陀的教法而證得的廣大與出世間法。獲得這些成就的主要方法即稱為
「成就之法」。然而,只有在運用它們於證得佛教的目標時才能算是成就之法。
成就之法包括世間與出世間法兩者。
五根:一、信根;二、精進根;三、念根;四、定根;五、慧根。
五力:一、信力;二、精進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
根與力擁有相同的五種心所,儘管這兩組的作用並不一樣。根是在其範圍之內
執行支配作用的心所;力則是該些心所不會受到對立之法動搖。因此五根在它
們各自的勝解、致力、警覺、不散亂及照見範圍裏執行其支配的作用;如此它
們協助對治對立之法:猶豫不決、懈怠、失念、散亂及愚癡。五力即是這五法
不受到對立之法不動搖與無法擊敗的一面。在培育五根時必須平衡信與慧,以
避免輕易盲信與機智狡詐兩端;以及平衡精進與定,以避免心散亂煩躁與軟弱
無力。然而,在任何時候都必須具備極強的念根,因為念能夠看管其餘諸根的
提升以及確保它們平衡。
七覺支:一、念覺支;二、擇法覺支;三、精進覺支;四、喜覺支;五、輕安
覺支;六、定覺支;七、舍覺支。
在七覺支當中,擇法覺支是慧的一個名稱,即如實知見名色法的觀智。輕安是
指心與心所兩者的輕安。舍在此是指中舍性心所,而不是舍受。擇法、精進與
喜三覺支對治心的軟弱無力;輕安、定與舍三覺支則對治心的激動。念覺支則
確保這兩組平衡,不使其中一者強過另一者。
八聖道分: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
精進;七、正念;八、正定。在八聖道分當中,正見是了知四聖諦的慧心所。
正思惟是把心導向出離、無瞋與無害的尋心所。第三至第五道分則與三離心所
相同。正精進與四正勤相同。正念與四念處相同。正定則被定義為經教的四禪
(見《長部經廿二》)。
出世間禪與世間禪在幾個方面有所不同:一、世間禪的目標是某種概念,如遍
相;出世間禪的目標則是涅盤,即無為究竟法。二、世間禪只是暫時鎮伏煩
惱,所以諸煩惱還是潛伏性地存在;屬於出世間禪的道則徹底根除諸煩惱,令
它們不會再生起。三、世間禪能導致投生到色界天,因而延長了生死輪回;屬
於出世間禪的道則斬斷把人緊縛於輪回之諸結,因而導向解脫生死輪回。四、
在世間禪裏,慧次要於定;在出世間禪裏,慧與定則適當地平衡:定把心專註
於無為界,而慧則知見四聖諦之奧義。
果定是聖弟子才能證入的出世間安止,而其所緣是涅盤。證入果定的目的是當
下得以體驗涅盤之樂。在這些安止裏生起的心是與聖弟子證悟的層次相等的果
心。如此四個階級的聖人都能證入各自的果定,意即須陀洹能證入須陀洹果
定;餘者亦可以此類推。在證入果定之前,聖弟子先決意要證入果定,然後從
生滅智次第地培育諸觀智,直至證入果定。
業處:直譯巴利文 kammatthana 是「作業之地」或「工作之處」。這一詞用以
代表禪修之法,是禪修者培育特別成就的工作處。在佛教裏有兩大類禪法:止
禪與觀禪。
止(音譯:奢摩他)是代表心的寧靜。「止」被定義為八定裏的「心一境性」,
即經教法的四色禪及四無色禪裏的一境性心所。這些定被稱為止是因為心一境
性平息了心的猶豫或驚栗。
觀(音譯:毗婆舍那)被解釋為「從各種不同的方面照見」。「觀」是直接地照
見諸究竟法的無常、苦、無我三相。這是導向揭開諸究竟法真實本性的慧心所
的作用。
三種禪相:「遍作相」是在起始修行階段用以培育定的目標。「取相」是與肉眼
所看到的目標一模一樣、出現在心中的影像。毫無瑕疵的心之影像是「似相」。
似相被形容為「呈現為有如自取相中出來,而且是比它更為清淨一百倍或一千
倍……就有如從雲朵背後出來的圓月」《清淨道論》。
禪那其一意為「念慮」,另一者意為「燒盡」。諸禪那因它們密切地念慮目標,
亦因它們燒盡與定對抗之法而得其名。那些與定對抗之境即是五蓋:欲欲(對
欲樂的欲求)、瞋恨、昏沈與睡眠、掉舉(散亂的心)與惡作(追悔)、疑。禪
那是通過修習止禪而證得。這種禪定涉及提升定根。通過把心專註於所選定的
單一目標,一切心的困擾得以清除;諸蓋皆已受到鎮伏,心也完全投入其目標
之中。
安止:巴利文 appana 原本是指受到高度提升的「尋心所」;它把相應名法深深
地投入於目標裏,致使它們安止於其中。雖然在超越初禪之後即不再有尋,但
由於入禪之心已一境專註於其目標,因此「安止」一詞亦包括一切屬於色界、
無色界及出世間的禪那定。
禪支:在每一禪心裏的許多心所當中,即是這些稱為禪支的心所分別了諸禪的
不同,而且是它們令心證入安止(禪那)。初禪有五禪支(尋、伺、喜、樂、一
境性)。若要達到初禪,這五禪支必須達至平衡、緊密地念慮目標、及「燒盡」
阻礙證入安止的五蓋。
十遍:地遍、水遍、火遍、風遍、藍遍 、黃遍、紅遍、白遍、虛空遍與光明
遍。「遍」的意義是「全部」或「整體」。如此稱之是因為必須把其似相擴大至
十方無邊之處。
四梵住/四無量:慈、悲、喜與舍。這些法被稱為「無量」是因為在禪修時必須
把它們遍佈至十方一切無量的眾生。它們也被稱為「梵住」,因為它們是梵天界
諸梵天的心常安住之境。
慈是希望一切眾生幸福快樂。它有助於去除瞋恨。悲在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時心
生不忍。它是希望拔除他人的痛苦及與殘酷相對。
喜是隨喜他人的成就與富裕。它是恭喜他人的態度及協助去除對他人成就的妒
嫉與不滿。舍:屬於梵住的舍是沒有執著、沒有厭惡而平等地對待他人的心
境。平等的態度是它主要的特相。它與偏愛及反感相對。
七清淨:一、戒清淨:別解脫律儀戒、根律儀戒、活命遍淨戒、資具依止戒;
二、心清淨:近行定與安止定;三、見清淨:辨識名法與色法的特相、作用、
現起與近因(名色分別智);四、度疑清淨:辨識名法與色法的諸緣,即緣起
(緣攝受智);五、道非道智見清淨:1、思惟智;2、生滅智(未成熟的階段,
分辨正道與邪道);六、行道智見清淨:生滅智(成熟的階段)、壞滅智、怖畏
智、過患智、厭離智、欲解脫智、審察智、行舍智、隨順智、(更改)種姓智;
七、智見清淨:四出世間道智。
四清淨戒:別解脫律儀戒:別解脫是比丘必須遵守的基本戒。此戒一共有輕重
不等的二百廿七條戒。完全遵守別解脫則被稱為「別解脫律儀戒」。根律儀戒:
是指以正念防護諸根,在遇到外緣時,不讓心執取可喜所緣,也不讓心排斥不
可喜所緣。活命遍淨戒:是有關比丘獲取生活必須品的方式。他不應以不適合
比丘的方式獲取必須品。資具依止戒:是指比丘必須在用衣、食、住、藥四種
資具或必須品之前、當時與之後適當地省察運用它們的正確目的。
心清淨:包含了兩種定,即近行定與安止定。
見清淨:依特相、作用、現起與近因辨識名色。見清淨因為能協助人們清除
「永恆之我」的邪見而得其名。通過辨識所謂的人只是在因緣和合之下生起的
名色法組合,在它們之內或背後並沒有一個主宰的我存在,即會達到這階段的
清淨。這階段也名為「名色分別智」,因為是依名色法的特相等分別它們。
度疑清淨:辨識那些名色法的諸緣。通過緣起之智,禪修者辨識現在的名色組
合並不是無端端地生起,也不是萬能之神所造或因靈魂而有,而是因為過去世
的無明、愛、取、行與業而生起。他也運用相同的法則辨識過去與未來名色法
的諸緣。這階段也名為「緣攝受智」。
道非道智見清淨:通過辨識光明等觀之染為進展的障礙而得以分辨道與非道之
特相。
思惟智:即以觀照名色法三相修觀的階段。首先禪修者必須把過去、未來、現
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的色法都歸納於色蘊,同樣地他也把一
切的受、想、行與識歸納於各自的蘊,即受蘊、想蘊、行蘊與識蘊,然後觀照
歸納為五蘊等的行法之三相。一切行法都有以下三相:一、「壞滅而無常」,因
為它們在生起之處即遭受壞滅,而沒有轉變為其他法或有所遺留;二、「可畏而
苦」,因為一切無常之法都不可靠而可畏;三、「無實質而無我」,因為它們沒有
我、實質或主宰者。
生滅(隨觀)智:觀照諸行法生滅之智。「生」是指生起之時;「滅」是指變
易、毀壞與消失之時。「依緣」修習生滅智是指禪修者觀照諸行如何由於它們的
諸緣生起而生起以及由於它們的諸緣滅盡而滅盡。「依剎那」修習生滅智是指觀
照諸行法的剎那生滅。
生滅智有兩個階段。在「未成熟」的生滅智階段,當觀照力提升時,十種「觀
之染」即可能會生起於禪修者。他可能會看到從其身發射出極亮的光明。他也
可能會體驗到從所未有極強的喜、輕安與樂。其勝解與策勵增長、智趨向成
熟、念變得穩定及舍變得不受動搖。他也可能會對這些體驗生起了微細的欲,
即享受與執著這些體驗。
分辨道與非道之特相:當禪修者體驗上述首九種 殊勝的經驗時,若缺少分辨的
能力,他就可能會以為自己已經達到出世間道果,也就可能會停止進展,而只
是享受那些體驗,並不知道自己其實是在執著它們。但若他有能力分辨,他將
會知道這些體驗只是成熟的觀智的副產品,會觀照它們為無常、苦、無我,繼
續提升其觀禪之修習,而不會執著它們。分辨十種觀之染為非道,觀禪是道的
能力被稱為道非道智見清淨。
行道智見清淨:當他如此脫離那些進展的障礙而繼續修行時,證得了有關三相
的一系列觀智,即從生滅智直至隨順智,這九種觀智名為行道智見清淨。以下
是這九種觀智:
生滅智(成熟階段):這與觀之染生起之前的觀智是同一智,但在克服觀之染以
後,它變得成熟、更強及敏銳。
壞滅智:當禪修者的觀智變得敏銳時,他不再作意諸行法的生時與住時,而只
觀照它們的壞滅,這即是壞滅智。
怖畏智:當禪修者觀照三世行法的壞滅時,覺知在一切生存地裏不斷壞滅的這
些行法是可畏的。
過患智:通過覺知一切行法為可畏,禪修者照見它們為毫無實質、不圓滿、毫
無可取而只有過患,也明瞭只有無生無滅的無為法才是安全的。
厭離智:當知見一切行法的過患之後,他對它們感到厭離,不再樂於一切生存
地的任何行法。
欲解脫智:這是在觀照時生起欲脫離一切行法之願。
審察智:為了脫離諸行法,禪修者再以種種方法觀照那些行法的三相。當他清
晰地審察諸行法的三相時,那即是審察智。
行舍智:在審察之後,禪修者照見諸行法當中無一物可執取為「我」及「我
的」,因此捨棄了怖畏與取樂兩者,而對一切行法感到中舍,如是生起了行舍
智。
隨順智:這是在出世間道心路過程裏,於種姓心之前生起的欲界心。此智被稱
為隨順是因為它順著之前八種觀智的作用以及順著之後道智的作用。
當他如此觀照時,由於其智已成熟,他感到:「如今道安止即將生起。」於是在
有分斷之後生起了意門轉向;隨著生起的是兩個或三個緣取目標的無常等任何
一相的觀智心,它們被稱為遍作、近行與隨順。當行舍智與隨順智圓滿時也被
稱為「導向出起之觀」。
智見清淨:通過修習六清淨而次第地證得的四聖道名為智見清淨。
在隨順心之後生起了取涅盤為目標的(更改)種姓心,超越了凡夫的種姓而達
到聖者的種姓。在這之後即刻生起了須陀洹道;該道心徹知苦諦、斷除集諦、
證悟滅諦及開展道諦而證入了出世間安止心路過程。之後有兩個或三個果心生
滅,然後再沈入有分。在有分中止之後,生起了省察智。智者省察道、果、涅
盤以及省察或沒有省察他已斷與還剩下的煩惱。
(更改)種姓心:這是第一個轉向涅盤之心,也是出世間道的無間緣。它被稱
為「更改種姓」,因為它是從凡夫種姓進入聖者種姓的轉變點。雖然此智與道智
一樣緣取涅盤為目標,但它並不能像道智一樣驅除覆蓋四聖諦的煩惱。在趨向
第二及更高的道心時,它被稱為「淨化」,而不是「更改種姓」,因為那時禪修
者已屬於聖者的種姓。
道:道心同時執行與四聖諦有關的四種作用。在此所提及的這四種作用是遍知
苦、斷除渴愛(苦之因)、證悟涅盤(苦之滅盡)及開展八聖道。於利根者沒有
遍作心生起,所以在道心之後有三個果心生起;於鈍根者則有遍作心生起,所
以在道心之後只有兩個果心生起。
省察智:在四出世間道每一者之後,聲聞弟子通常都會省察道、果與涅盤,但
並不一定會省察已斷除及還剩下的煩惱。如是最多有十九種省察智:首三道每
一者都有五種(即省察道、果、涅盤、已斷之煩惱、未斷之煩惱),而第四道則
只有四種。這是因為已完全解脫的阿羅漢已沒有剩下的煩惱。
五蘊:巴利文 khandha(蘊)的意思是「組」、「堆」或「聚集」。佛陀把有情分
析為五蘊。在諸經裏他說道:「無論是那一類色──過去、未來、現在、內、
外、粗、細、劣、勝、遠或近,這一切色都稱為色蘊。」對於其他四蘊也是如
此。(《相應部》22:48/iii,47)
五取蘊:稱為取蘊是因為它們組成了執取的目標。佛陀說:「無論是那一類與漏
有關及會被執取的色──過去、未來、現在等,這一切色都稱為色取蘊。」再
次,對於其他四取蘊的定義也是如此。(《相應部》22:48)在此,一切能被四取
所執取的五蘊成份皆名為取蘊。這包括了所有色蘊及屬於世間的四名蘊。出世
間的四名蘊並不屬於取蘊,因為它們完全超越了執取的範圍,也就是說它們不
會成為貪或邪見的目標。
欲界-有飲食、男女等欲望的生存界。包括:四惡道、人道與接近人道的六層
天界。(眾生居住於三界,除欲界外還有下列二界)色界-有十六層天。沒有飲
食、男女等欲望,但還有微妙的色身,故稱為色界。修成色界禪的人若至死亡
時禪定仍然穩固,則能投生於色界天。無色界-有四層天。沒有色身,只有精
神存在,故稱為無色界。修成無色界禪的人若至死亡時禪定仍然穩固,則能投
生於無色界天。行舍智 savkharupekkha-bana-第十一種觀智。觀一切行法的無
常、苦、無我,並以種種行相觀空之後,禪修者舍斷怖畏與歡喜,對諸行無動
於衷而中立,不執著它們為我或我所有。何謂剎那定?有兩種剎那定:止禪的
剎那定與觀禪的剎那定。止禪有三種定,即:剎那定(預備定)、近行定與安止
定。這個剎那定特別指緣取似相(如:安般似相)為對象,而生起於近行定之
前的定。這是就止觀行者(止行者)而說的。
緣起法:緣起法基本上是解釋生死輪轉的因緣結構,開顯維持生死輪轉及令它
從一世轉到另一世的諸緣。在註疏裏,緣起被定義為:諸果同等地依靠諸緣的
聚合而生起。這顯示了沒有單獨的因能夠產生單獨的果,也沒有單獨的果能夠
緣於單獨的因而生起。反之,永遠都是一組的(因)緣產生一組的果。在十二
因緣裏只說及一法是另一法的緣,如此說是為了指出在一組緣當中最主要的
緣,以及指出它與一組果當中最主要的果之間的關係。
巴利詞語匯解 2
二十四緣:一、因緣;二、所緣緣;三、增上緣;四、無間緣;五、相續緣;
六、俱生緣;七、相互緣;八、依止緣;九、親依止緣;十、前生緣;十一、
後生緣;十二、重複緣;十三、業緣;十四、果報緣(異熟緣);十五、食緣;
十六、根緣;十七、禪那緣;十八、道緣;十九、相應緣;二十、不相應緣;
廿一、有緣;廿二、無有緣;廿三、離去緣;廿四、不離去緣。若要正確地理
解《阿毗達摩藏》裏的發趣法(二十四緣),至少必須明白每一緣所涉及的三
法:一、緣法:這是作為其他法之緣的法;此緣法通過產生、支助或維持其他
法而成為其緣。二、緣生法:這是受到緣法支助之法;它在受到緣法支助之下
而得以生起或持續存在。三、緣力:這是緣法作為緣生法之緣的特有方式。
【名以六種方式作為名的緣:剛滅盡的心與心所是現在心與心所的無間緣、相
續緣、無有緣及離去緣。前生速行是後生速行的重複緣。俱生心與心所互相作
為相應緣。】無間緣與相續緣:此二緣的意義相同,只是名稱不同而已;這是
為了從稍微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緣。無間緣是屬於緣法的名法導致屬於緣生法的
名法在它滅盡之後即刻生起,以便沒有其他名法可以插入它們之間。相續緣是
屬於緣法的名法導致屬於緣生法的名法在它滅盡之後依照心之定法即刻生起。
此二緣可應用於在任何一個剎那裏滅盡的心與心所,以及緊隨它們之後生起的
心與心所。剛滅盡的心與心所是緣法,隨後即刻生起的心與心所是緣生法。然
而阿羅漢的死亡心並不能作為無間緣或相續緣,因為在它之後並沒有任何心生
起。
無有緣與離去緣:此二緣是另一對性質相同而名稱不同之緣。無有緣是名法之
滅盡給予其他名法有機會隨它之後生起。離去緣是名法之離去給予其他名法有
機會隨它之後生起。此二緣的緣法及緣生法與無間緣及相續緣裏的相同。
重複緣:於此緣,屬於緣法的名法導致與它同類但屬於緣生法的名法在它滅盡
之後更強更有效率地生起。就有如學生在重複地溫習功課之下,變得對其功課
更加熟悉;同樣地,緣法在導致與它同類的緣生法相續地生起時,即對後者註
入了更強勁之力。除了每一個心路過程裏的最後一個速行之外,任何一個世間
善、不善及唯作速行名法,只要它們能作為下一個速行剎那裏擁有同一種業力
品質(善、不善或唯作)的名法之緣,它們即能作為此緣的緣法。後者是屬於
此緣裏的緣生法。
相應緣:此緣是屬於緣法的名法導致屬於緣生法的名法一同生起及作為一個無
可分離的相應組合;該組合的特徵是同生、同滅、擁有同一個目標(所緣)及
擁有同一個依處色。對於此緣,若取任何一心(指心與心所的組合)的任何一
個名法為緣法,其餘的相應名法即是緣生法。
【名以五種方式作為名色的緣:因、禪支與道分是俱生名色法的因緣等。俱生
思是俱生名色的業緣;異剎那思是業生名色的業緣。諸果報(名)蘊互相作為
果報緣及作為俱生色的果報緣。】因緣:於此緣,緣法的作用是有如根一般使
緣生法穩固。此緣的緣法是名為「因」的六種心所:貪、瞋、癡三不善因以及
可以是善或無記的無貪、無瞋、無癡三美因。緣生法是與每一因相應的名法及
俱生的色法。俱生色是指在結生時生起的業生色以及在生命期裏生起的心生
色。就有如樹根是樹存在、成長與穩固的根本一般,這些因引生了緣生法以及
使它們穩固。
禪那緣:此緣的緣法使緣生法緊密地觀察目標。於此的緣法是七禪支,但只有
五種心所。緣生法是與禪支相應的心與心所(除了雙五識之外)以及俱生色
法。雖然俱生色法並不能觀察目標,但由於它們是因緊密觀察目標的禪那支而
產生,所以它們也被包括在緣生法之內。
道緣:此緣的緣法使緣生法作為達到某個目的地的管道。此緣的緣法是十二道
分,但只有九種心所。四邪道分是達到惡趣的管道,八正道分則是達到善趣與
涅盤的管道。於此的緣生法是除了十八無因心之外的一切與道分相應的心與心
所以及俱生色法。雖然果報心與唯作心裏的道分並沒有導向任何目的地,但還
是被列為道分,因為依它們的本性,它們與能導向各種目的地之法類似。
業緣:此緣有兩種:一、俱生業緣;二、異剎那業緣。(一)於俱生業緣,緣法
是八十九種心裏的思心所,緣生法是與思心所相應的心與心所及俱生色法。於
此作為俱生業緣的思使其相應名法執行各自的作用,同時也激使某種色法生
起。(二)於異剎那業緣,緣法與緣生法之間間隔著一段時間。此緣的緣法是過
去的善或不善思;緣生法是在結生與生命期裏的果報心與其心所以及業生色。
於此,緣力是思產生相符的果報名法及業生色的能力。此緣也存在於道心與果
心之間。
果報緣:此緣的緣法使與它同生的緣生法保持被動及不活躍。此緣的緣法是果
報心與心所;緣生法也是該些果報名法以及俱生色法。由於諸果報心是因為業
成熟而產生,它們並不活躍而且被動。如是,於熟睡者的心中,果報有分心連
續不斷地生滅,但其時他並沒有致力於造身、語或意業,也沒有清晰地覺知目
標。同樣地,在五門心路過程裏的果報心也沒有致力於識知它們的目標,只有
在速行的階段才有致力於清楚地識知目標,也只有在速行的階段才有造業。
【名只以一種方式作為色的緣:後生心與心所是前生(色)身的後生緣。】後
生緣:此緣的緣法支助及增強在它之前生起的緣生法。此緣的緣法是後生的心
與心所;緣生法是在該心的前一剎那裏生起、由一切四因產生的色法。此緣始
於一世當中的第一個有分心,該有分心支助在結生那一剎那生起的業生色。就
有如後來才下的雨輔助已有的植物成長一般,後生名法也能支助前生色法。
【色只以一種方式作為名的緣:在生命期裏,六依處是七識界的前生緣;五所
緣是五門心路過程心的前生緣。】前生緣:於此緣,屬於緣法且已達到住時的
色法致使屬於緣生法的名法隨之生起。這就有如先出現的太陽帶給在它出現之
後才出現的人類光明。前生緣有兩大分類:一、依處前生;二、所緣前生。
(一)在生命期當中,六依處色都作為依靠它們而生起的心與心所的「依處前
生緣」。在結生的那一剎那,心所依處並不是名法的前生緣,因為其時心所依處
與名法同時生起,所涉及的緣是俱生緣與相互緣。但在結生剎那生起的心所依
處是在結生心之後生起的第一個有分心的前生緣。隨後,在生命期裏,心所依
處作為一切的意界與意識界的前生緣。(二)五所緣是取它們為目標的五門心路
過程心與心所的「所緣前生緣」。再者,一切已達到住時的十八種完成色都能成
為意門心路過程心與心所的「所緣前生緣」。
【概念與名色以兩種方式作為名的緣,即所緣緣與親依止緣。於此,所緣是顏
色等六種,但親依止緣則有三種,即:所緣親依止緣、無間親依止緣及自然親
依止緣。其中,當所緣變得顯著時,它本身即成為所緣親依止緣;剛滅盡的心
與心所作為無間親依止緣;自然親依止緣則有許多種:貪心所等、信心所等、
樂、苦、個人、食物、氣侯、住所──這一切內外之物都能依情況而作為善法
等的緣;業也是其果報之緣。】
所緣緣:此緣的緣法是所緣,它使緣生法取它為目標而生起。此緣的六種緣法
是六所緣;取它們任何一個為目標的心與心所是緣生法。
親依止緣:對於三種親依止緣:(一)「所緣親依止緣」的緣法是極可喜或重要
的所緣,使屬於緣生法的名法極度依靠它地生起以識知它。(二)「無間親依止
緣」的緣法及緣生法與無間緣的相同,只是緣力稍有差別而已。無間緣是導致
後生名法在前生名法滅盡之後即刻生起之力;無間親依止緣是導致後生法極度
依靠前生法的滅盡地生起之力。(三)「自然親依止緣」所涉及的層面極廣,其
緣法包括了一切能在往後有效地使屬於緣生法的心與心所生起的過去名色法。
例如以前的貪欲能夠作為殺生、偷盜、邪淫等思的自然親依止緣;以前的信心
能作為佈施、持戒、禪修等思的自然親依止緣;健康作為快樂與精進的自然親
依止緣;生病作為愁苦與怠惰等的自然親依止緣。
【根據情況,名色以九種方式作為名色的緣,即增上緣、俱生緣、相互緣、依
止緣、食緣、根緣、不相應緣、有緣及不離去緣。其中,增上緣有兩種:一、
所執著與重視的所緣是名的所緣增上緣。二、四種俱生增上法是俱生名色的
「俱生增上緣」。】
增上緣:有兩種:(一)「所緣增上緣」:於此緣,作為緣法的所緣支配取它為目
標的名法。只有極為尊敬、珍愛或渴望的所緣才能成為此緣的緣法。事實上,
此緣與「所緣親依止緣」相同,差別只在於緣力稍為不同:後者擁有極有效能
使心與心所生起之力;前者擁有極強吸引與支配該些名法之力。(二)「俱生增
上緣」:於此緣,緣法支配緣生法陪同它生起。此緣的緣法是欲、精進、心與觀
四增上緣。在任何時刻,只有它們當中之一能作為增上緣,而且只發生於速行
心。俱生的名色法是緣生法。
俱生緣:於此緣,緣法在生起時導致緣生法與它同時生起。這可比喻為燈火,
在點著燈時,它導致光線、顏色及熱能與它同時生起。此緣可以分為三種或五
種;分為三種是:一、心與心所互相作為俱生緣以及作為俱生色的俱生緣;
二、四大元素互相作為俱生緣以及作為所造色的俱生緣;三、於結生時,心所
依處與果報名蘊互相作為俱生緣。分為五種是:一、每一個名法(無論是心或
心所)都作為相應名法的俱生緣;二、每一個名法都作為俱生色法的俱生緣;
三、四大元素其中的任何一個都作為其他三大元素的俱生緣;四、四大元素的
每一個都作為所造色的俱生緣;五、於結生時,心所依處作為果報名法的俱生
緣,反之後者也作為心所依處的俱生緣。
相互緣:相互緣有三種:一、心與心所互相作為相互緣;二、四大元素互相作
為相互緣;三、心所依處與果報名蘊互相作為相互緣。事實上此緣是俱生緣的
一個分類。於一般的俱生緣,緣法只是純粹使緣生法與它同時生起,而無須具
有互相支助的緣力。然而在相互緣裏,每一個緣法在支助緣生法的同時,也在
同樣的方式之下受到後者支助而作為緣生法。這就好比三腳架,每一隻腳都互
相支助,使三腳架能筆直地站立。
依止緣:依止緣有三種:一、心與心所互相作為依止緣以及作為俱生色法的依
止緣;二、四大元素互相作為依止緣以及作為所造色的依止緣;三、六依處作
為七識界的依止緣。於此緣,緣法以作為緣生法的支助或依處而導致後者生
起。該緣法與緣生法之間的關係就好比大地支助植物或畫布支助彩色。
依止緣的兩大分類是:一、俱生依止;二、前生依止。俱生依止在各方面都與
俱生緣相同。前生依止則再有兩個小分類。其一是「依處前生依止」,這項與在
討論前生緣時所提及的「依處前生緣」相同。另一者名為「依處所緣前生依
止」,這是指心由心所依處支助而生起,而又同時緣取該心所依處為所緣的特別
情況。如是在這種情況之下,心所依處同時作為同一心的依處與所緣。關於這
情況,《發趣論》說:「某人以智觀照內處為無常、苦、無我;他享受它、樂於
它、取它為所緣,而生起了貪欲、邪見、疑、掉舉、憂。」
食緣:於此緣,緣法維持緣生法存在以及支助後者成長。這就好比支撐著舊屋
子以防止它倒塌的柱子。如是食的主要作用是支持或鞏固。食緣有兩種:一、
色食;二、名食。(一)色食是食物裏的食素(營養),它是色身的緣法。當食
物被消化時,其食素製造了新的食生色。食生色當中的食生食素也能支助由四
因所生的一切色聚以繼續製造新的色聚。在體內,由四因所生的一切色聚裏的
食素能增強與它共存於同一粒色聚裏的其他色法,也能支助其他色聚裏的色
法。(二)名食有三種:一、觸食;二、意思食;三、識食。它們是俱生名色法
的食緣。
根緣:於此緣,緣法通過在其範圍之內執行其控制力而支助緣生法。此緣好比
一組大臣,每人都在國內的某個地區有治理權,但並不會幹涉其他地區。根緣
有三種:一、前生根;二、色命根;三、俱生根。(一)於前生根,每一個在過
去有分住時生起的五淨色都是它們各自相符的根識及心所的根緣。這是由於淨
色控制了以它為依處的心之效力。例如敏銳的眼的視覺清晰;差勁的眼則視力
弱。(二)在業生色聚裏的命根色是在同一粒色聚裏的其他色法的色命根緣,因
為它以維持它們的生命來控制它們。(三)十五種無色根裏的每一個都是相應名
法及俱生色法的俱生根緣。
於諸根當中,女性根與男性根並不是根緣裏的緣法。它們被除外是因為它們沒
有作為緣的作用。緣有三種作用──產生、支助與維持,但性根並沒有執行這
三種作用的任何一個。然而它們還是被列入根這一類,因為它們控制(女或
男)性的身體結構、外表、性格及傾向,致使整個人的性格傾向於女性或男
性。
不相應緣:於此緣,緣法是支助現在色法的名法,或是支助現在名法的色法。
此緣的緣法及緣生法兩者必須屬於不同的種類:若一者是色法,另一者必定是
名法;若一者是名法,另一者必定是色法。這就有如摻在一起的水與油,雖然
放在一起卻依然保持分離。不相應緣有三種:一、在結生的那一剎那,心所依
處是諸果報名蘊的俱生不相應緣,而心與心所則是俱生色法的俱生不相應緣;
二、後生心與心所是前生色身的後生不相應緣;三、在生命期裏,六依處是七
識界的前生不相應緣。
如是在結生時,心所依處與諸名蘊同時生起,而互相作為不相應緣,這是因為
有分別它們為色法與名法之相。再者,在結生時,諸名蘊也是其他種類業生色
的不相應緣。在生命期裏,諸名蘊則是俱生心生色的不相應緣。不相應緣也有
前生與後生的種類:於前者,色法是緣法,名法是緣生法;於後者,名法是緣
法,色法是緣生法。這兩種個別與前生依止緣及後生緣相同。
有緣與不離去緣:有緣與不離去緣都有五種:俱生、前生、後生、段食及色
命。此二緣的含義相同,只是名稱不同而已。於此緣,緣法支助緣生法生起或
在與緣生法同時存在的時刻支助緣生法繼續存在。然而緣法與緣生法並不需要
是俱生法;所需的只是這兩者有暫時重叠存在的時候,以及緣法在它們重叠存
在的時段裏有以某種方式支助緣生法。如是有緣包括了前生、後生及俱生法。
這裏只提及五種有緣,但由於這五種裏面還有更細的分類,所以有緣還包含了
其他各種不同的緣。【以上解釋摘錄自《阿毗達摩概要精解》】
正語在是八聖道八道支中位於第三,屬聖道的戒德分部。“何為正語? 避謊
言、避饞言、避辱罵、避閑談。此謂正語。”——SN XLV 8(相應部)正語的五要
素“比丘們,一句話擁有了五要素,則是善言、非惡言。它不受有識之士的指
責與非難。哪五種?“適時而言。真實而言。溫和而言。有益而言。慈心而
言。”——AN V.198(增支部)說謊的危險“我告訴你們,有一件事,違反的人,
沒有什麽惡事是他不會做的。哪一事?是這件事:故意說謊。違反此戒的妄語
者,毫不關心來世。沒有什麽惡事,他不會做。”——Iti 25 (如是語)只講無傷
害之語“他應只講既不損己、又不傷人之語。那樣的言語確為善語。“他應只
講親切之語、人易接受之語。不給他人帶來不幸之語,是 和悅的。”——Thag
XXI (長老偈)以善擇之言自我凈化“那麽,一個人怎樣以四種方式凈化語業?
“有這樣的情形,某個人棄 絕謊言、避免謊言。他被廂鎮集會、團體集會、家
族集會、行業集會、或者王室集會召去,如 果他被指作證人,‘來吧,善男
子,講你所知的事’,若他不知,就說‘我不知’。 若他知,就說‘我知’。
若他不曾見,就說‘我不曾見’,若他見過,就說‘我見過’。這樣,他不為
己、為人、或為任何獎賞而故意說謊。他棄 絕謊言、避免謊言。他說真話、堅
持真相、堅定、可靠、無欺 於世。他棄絕饞言、避免饞言。他在此處所聞,不
在彼處講,為了不離間彼處與 此處的人。他在彼處所聞,不在此處講,為了不
離間此處與 彼處的人。這樣,他團結彼此分裂者,鞏固彼此聯合者,他愛好和
睦、喜好和睦、樂於和睦,講制造和睦之語。他棄絕辱罵、避免辱罵。他的言
辭悅耳、親切、入人心、有禮、適意、 令人欣慰。他棄絕閑談、避免閑談。他
講述適時、講述如實 、合乎目標、 如法如律。他的言辭值得珍視、及時、合
理、謹慎、與目標相關。這就是一個人怎樣以四種方式凈化語業 。”——AN
X176 (增支部)與正道其它道支的關系“正見何以先行? 他明辨妄語為妄語、正
語為正語。這就是他的正見。那麽,什麽是妄語? 謊言、離間饞言、辱罵、閑
談。這就是妄語。“他努力棄絕妄語、進入正語: 這是他的正精進。他念住於
棄絕妄語、進入、保持正語: 這 是他的正念。因此,這三道支——正見、正精
進、正念——圍繞正見而行。”——MN117(中部)什麽話值得講的標準“有些
話,如來知其非實、不真、無益(與解脫無關)、對人不親切、不合意,他不
說。有些話,如來知其為實、為真、無益、對人不親切、不合意,他不說。有
些話,如來知其為實、為真、有益、對人不親切、不合意,他知時而言。有些
話,如來知其非實、不真、無益、但對人親切、合意,他不說。有些話,如來
知其為實、為真、無益、但對人親切、合意,他不說。有些話,如來知其為
實、為真、有益、對人親切、合意,他知時 而言。為什麽? 因為如來對眾生有
同情心。”——MN58(中部)只講既不損己、又不傷人之語,那樣的言語是真正
的善語。只講親切之語、受歡迎之語。不給人帶來不幸之語是和悅的。——
SnIII.3(經集)在你說話之前、之時、之後觀想,佛陀對兒子羅喉羅說:“每當你
想作某個語業時,應當觀照它:‘我想作的這個語業——它會導致害己、害人、或
兩害麽? 它會是一種不善巧的語業,有苦果、苦報麽?’ 如果觀照之後你了解
了,它會導致害己、害人、或兩害; 它會是一種不善巧的語業,有苦果、苦
報,那麽那樣的語業你絕對不適作。但是,如果觀照之後你了解了,它不會導
致…它會是一種善巧的語業,有樂果、樂報,那麽任何那樣的語業,你適合
作。你正在作某個語業時,應當觀照它:‘我正在做的這個語業——是在導致害
己、害人、或兩害 麽? 它是一種不善巧的語業,有苦果、苦報麽?’ 如果觀照
之後你了解了,它在導致害己、害人、或兩害…你應當放棄。但是,如果觀照
之後你了解了,它不會…你可以繼續。你在作了某個語業之後,應當觀照它…
如果觀照之後你了解了,它導致了害己、害人、或兩害; 它是一種不善巧的語
業,有苦果、苦報,那麽你應當對尊師或者一位多聞的修行同伴懺悔、披露、
公開。懺悔後,你應當在未來約束自己。但是如果觀照之後你了解了,它不曾
導致害己、害人、或兩害…它是一種善巧的語業,有樂果、樂報,那麽你應當
安住於清新與喜樂,日夜修習善巧的心理素質。——MN61(中部)沙門當避免的
言談“有些僧侶沙門,雖靠信仰布施之食為生,卻專好談論低下話題,譬如—
—談論國王、強盜、大臣; 軍隊、警報、戰役; 飲食、家具、花環、香料; 親戚;
車輛; 村鎮、城鄉; 女人、英雄; 街井流言; 死者故事; 有關過去未來的哲學討
論種種說法、世界與海洋的起源; 事物是否存在之談——他避免談論此等低下
話題。這也是他戒德的一部分。有些僧侶沙門,雖靠信仰布施之食為生,卻專
好諍論低下話題,譬如——‘你懂此教此律麽? 我才是懂得此教此律者。你如
何懂此教此律? 你的修持有誤,我修持正確。我前後一致,你不一致。該先講
的你最後才講,該最後講的你卻先講。你的久想心得已給駁回,你的教義已給
推翻。你失敗了。快去挽救你的教義、挽救你自己吧!'——他避免談論此等低下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淡然學佛群問答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短期出家者的戒律概要
短期出家者的戒律概要短期出家者的戒律概要
短期出家者的戒律概要宏 恆
 
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宏 恆
 
Ext 中文手册
Ext 中文手册Ext 中文手册
Ext 中文手册donotbeevil
 
Moodle學習心法(2010年第二版)
Moodle學習心法(2010年第二版)Moodle學習心法(2010年第二版)
Moodle學習心法(2010年第二版)Pau Fong Yong
 
奧斯麥爾小鎮總報告
奧斯麥爾小鎮總報告奧斯麥爾小鎮總報告
奧斯麥爾小鎮總報告Smile Our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宏 恆
 
說演故事在閱讀教學上的應用
說演故事在閱讀教學上的應用說演故事在閱讀教學上的應用
說演故事在閱讀教學上的應用軒弘 陳軒弘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2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2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2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2shouko
 
Think php3.0 完全开发手册
Think php3.0 完全开发手册Think php3.0 完全开发手册
Think php3.0 完全开发手册qianhuazhu
 
解鬱集
解鬱集解鬱集
解鬱集Y YU
 
协作MIMO中基于用户的分组算法研究
协作MIMO中基于用户的分组算法研究协作MIMO中基于用户的分组算法研究
协作MIMO中基于用户的分组算法研究Chen Li
 
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
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
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bobo378923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3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3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3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3shouko
 
Murrwajah islami bankari (Dar ul Uloom Binori Town, Karachi) || Australian Is...
Murrwajah islami bankari (Dar ul Uloom Binori Town, Karachi) || Australian Is...Murrwajah islami bankari (Dar ul Uloom Binori Town, Karachi) || Australian Is...
Murrwajah islami bankari (Dar ul Uloom Binori Town, Karachi) || Australian Is...Muhammad Nabeel Musharraf
 
淘宝直通车宝典
淘宝直通车宝典淘宝直通车宝典
淘宝直通车宝典zack z
 
尽管去做
尽管去做尽管去做
尽管去做hievan
 

What's hot (19)

短期出家者的戒律概要
短期出家者的戒律概要短期出家者的戒律概要
短期出家者的戒律概要
 
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二十四緣發趣論
二十四緣發趣論
 
符號學
符號學符號學
符號學
 
Ext 中文手册
Ext 中文手册Ext 中文手册
Ext 中文手册
 
080620-16461915
080620-16461915080620-16461915
080620-16461915
 
Moodle學習心法(2010年第二版)
Moodle學習心法(2010年第二版)Moodle學習心法(2010年第二版)
Moodle學習心法(2010年第二版)
 
奧斯麥爾小鎮總報告
奧斯麥爾小鎮總報告奧斯麥爾小鎮總報告
奧斯麥爾小鎮總報告
 
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法見 向智尊者
法見 向智尊者
 
說演故事在閱讀教學上的應用
說演故事在閱讀教學上的應用說演故事在閱讀教學上的應用
說演故事在閱讀教學上的應用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2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2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2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2
 
Think php3.0 完全开发手册
Think php3.0 完全开发手册Think php3.0 完全开发手册
Think php3.0 完全开发手册
 
解鬱集
解鬱集解鬱集
解鬱集
 
协作MIMO中基于用户的分组算法研究
协作MIMO中基于用户的分组算法研究协作MIMO中基于用户的分组算法研究
协作MIMO中基于用户的分组算法研究
 
9789862218679
97898622186799789862218679
9789862218679
 
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
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
公癡韓寒3-—中国文坛最大骗局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3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3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3
Unlock 剑桥雅思考试全真试题集9精讲 test 3
 
Murrwajah islami bankari (Dar ul Uloom Binori Town, Karachi) || Australian Is...
Murrwajah islami bankari (Dar ul Uloom Binori Town, Karachi) || Australian Is...Murrwajah islami bankari (Dar ul Uloom Binori Town, Karachi) || Australian Is...
Murrwajah islami bankari (Dar ul Uloom Binori Town, Karachi) || Australian Is...
 
淘宝直通车宝典
淘宝直通车宝典淘宝直通车宝典
淘宝直通车宝典
 
尽管去做
尽管去做尽管去做
尽管去做
 

Viewers also liked

安巴薩迦羅鬼事
安巴薩迦羅鬼事安巴薩迦羅鬼事
安巴薩迦羅鬼事宏 恆
 
毗婆舍那(四念住)實修方法
毗婆舍那(四念住)實修方法毗婆舍那(四念住)實修方法
毗婆舍那(四念住)實修方法宏 恆
 
Yver
YverYver
Yvertofit
 
覺支經
覺支經覺支經
覺支經宏 恆
 
4 TRUTHS About Resolving Conflict in Your Business
4 TRUTHS About Resolving Conflict in Your Business4 TRUTHS About Resolving Conflict in Your Business
4 TRUTHS About Resolving Conflict in Your BusinessTRISH BLAKE
 

Viewers also liked (7)

安巴薩迦羅鬼事
安巴薩迦羅鬼事安巴薩迦羅鬼事
安巴薩迦羅鬼事
 
毗婆舍那(四念住)實修方法
毗婆舍那(四念住)實修方法毗婆舍那(四念住)實修方法
毗婆舍那(四念住)實修方法
 
Yver
YverYver
Yver
 
覺支經
覺支經覺支經
覺支經
 
4 TRUTHS About Resolving Conflict in Your Business
4 TRUTHS About Resolving Conflict in Your Business4 TRUTHS About Resolving Conflict in Your Business
4 TRUTHS About Resolving Conflict in Your Business
 
work and leisure
work and leisure work and leisure
work and leisure
 
TUREB Magazin
TUREB MagazinTUREB Magazin
TUREB Magazin
 

More from 宏 恆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宏 恆
 
何來有我
何來有我何來有我
何來有我宏 恆
 
行解內觀智慧禪
行解內觀智慧禪行解內觀智慧禪
行解內觀智慧禪宏 恆
 
自然的代價
自然的代價自然的代價
自然的代價宏 恆
 
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宏 恆
 
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宏 恆
 
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宏 恆
 
安居處
安居處安居處
安居處宏 恆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宏 恆
 
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宏 恆
 
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對治煩惱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對治煩惱宏 恆
 
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滅除痛苦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滅除痛苦宏 恆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宏 恆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宏 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宏 恆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宏 恆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宏 恆
 
名與色
名與色名與色
名與色宏 恆
 
吉祥語
吉祥語吉祥語
吉祥語宏 恆
 
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佛教史(上)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佛教史(上)宏 恆
 

More from 宏 恆 (20)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Bhikkhu revata awaken-oh_world
 
何來有我
何來有我何來有我
何來有我
 
行解內觀智慧禪
行解內觀智慧禪行解內觀智慧禪
行解內觀智慧禪
 
自然的代價
自然的代價自然的代價
自然的代價
 
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業處
 
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三摩地
 
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安般念入門
安般念入門
 
安居處
安居處安居處
安居處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安那般那念 入出息念禪修
 
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如實之見
如實之見
 
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對治煩惱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對治煩惱
 
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滅除痛苦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滅除痛苦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修行入出息念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如何分辨真假僧人及護僧指南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智尊者作品选集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ⅱ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向馬哈希大師學正念1
 
名與色
名與色名與色
名與色
 
吉祥語
吉祥語吉祥語
吉祥語
 
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佛教史(上)印度佛教史(上)
印度佛教史(上)
 

淡然學佛群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