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魚市常見魚類
學生:張景淞
指導老師:楊樹森先生
白腹鯖
Scomber japonicas Houttuyn, 1782
簡介
隸屬鱸形目 Perciformes
鯖亞目 Scombroidei
鯖科 Scombridae
其他中文俗名:花飛、青輝、飛
威(澎湖)、白肚花飛(澎湖)、花仙、
花鰺(潮汕)
中國使用名稱:日本鯖
棲所生態
近沿海中上層的迴游魚類。好群游。幼魚常與其他種
的鯖科魚類或鯡科小沙丁魚類形成群體。
成魚白天常棲息在近底層的水域,晚上群游至可捕食
到橈角類、其他浮游性甲殼類、小魚或烏賊的水層。
冬季會群體棲於較深水域,且活動力會降至最低。棲
息深度在0-300公尺間,一般在50-200公尺間。
漁業利用
重要之食用魚,油煎或燒烤皆宜。全世界年產量可達
50萬公噸。一般以圍網、流刺網或定置網等捕獲,在
日本已有商業化的養殖。
以新鮮、冷凍、煙燻、鹽漬或製成罐頭等方式販售。
油脂豐厚、肉質鮮嫩,適合油煎或燒烤、做成一夜乾。
屬名為拉丁文的鯖魚之意;種名有「日本的」之意。
台灣馬加鰆
Scomberomorus guttatus (Bloch & Schneider, 1801)
冬季最肥,肉細味鮮美,乾煎燒煮或生食都非常美味;製成魚羹受歡迎。
屬名由鯖魚 (mackerel) 與呆傻的 (moros) 組成;種名有斑點之意,言其身上班塊。
簡介
隸屬鱸形目 Perciformes
鯖亞目 Scombroidei
鯖科 Scombridae
其他中文俗名:白腹仔
中國使用名稱:斑點馬鮫
棲所生態
肉食性。
近海暖水性中上層魚類,主要棲息於水深15-
200公尺的近沿海大陸棚,有時會出現於岩岸陡
坡或潟湖區,甚至河口域。
游泳敏捷,性凶猛,成小群游動。主要捕食小
型群游魚類和甲殼類。
漁業利用
經濟價值高之食用魚。全世界一年估計產量為4,000-4,500公噸。
一般漁法以圍網、定置網、流刺網、一支釣為主。煎食或煮湯皆宜。
正鰹
Katsuwonus pelamis (Linnaeus, 1758)
煎食、煮味噌湯或作生魚片皆宜,柴魚片也是這種魚製成。
屬名來自於日語「鰹 カツオ」的羅馬拼音拉丁化;
種名為「遠洋的 (pelagic)」之意。
簡介
隸屬鱸形目 Perciformes
鯖亞目 Scombroidei
鯖科 Scombridae
其他中文俗名:煙仔虎、小串、
柴魚、肥煙、鯤(臺東)、煙仔魚、
卓鮶(澎湖)
中國使用名稱:鰹
棲所生態
肉食性。
大洋性洄游魚類,喜棲於水色澄清水域。天氣晴朗、水溫
上昇時,常聚集於上層水域。游泳快速,以魚類及甲殼類
為食。
漁業利用
為各沿岸國相當重要之經濟性魚種,約佔全世界鯖類總產
量的40%,全世界年產量可達70-80萬公噸。
一般漁法以定置網、一支釣、延繩釣或流刺網捕獲。
煎食、煮味噌湯或作生魚片皆宜,亦常被加工成製品,如
柴魚或罐頭等。
日本竹筴魚
Trachurus japonic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簡介
隸屬鱸形目 Perciformes
鱸亞目 Percoidei
鰺科 Carangidae
其他中文俗名:巴攏、竹莢魚、瓜
仔魚、真鰺、巴蘭、瓜魚
春秋兩季最肥美,趁鮮做生魚片,亦可煎炸或製成一夜乾。
屬名由高低不平的 (trachys) 與尾巴 (oura) 組成,言本屬物種稜鱗高而強之特徵;
種名有「日本的」之意。
棲所生態
肉食性。
分布區域突窄之魚種。群游於近沿岸水域,具有
日夜垂直分布之習性。主要以小型甲殼類及魚類
為食。
漁業利用
主要漁法以底拖網、一支釣、流刺網及定置網捕
獲。脂性眼瞼發達,油炸食之較宜。
褐臭肚魚
Siganus fuscescens (Houttuyn, 1782)
簡介
隸屬鱸形目 Perciformes
刺尾魚亞目 Acanthuroidei
臭肚魚科 Siganidae
其他中文俗名:象魚、樹魚、羊
鍋、疏網、茄冬仔、象耳(澎湖)、
盧矮仔(澎湖)
中國使用名稱:褐籃子魚
棲所生態
雜食性。
在熱帶地區,棲息於平坦底質的淺水域或珊
瑚礁區,而在緯度較高的水域,則棲息於岩
礁區或淺水灣區。常成群活動。以藻類及小
型附著性無脊椎動物為食。
白天在水層中覓食,夜間則至底層休息。各
鰭鰭棘尖銳且具毒腺,刺到使人感到劇痛。
漁業利用
以手釣、拖網與圍網均可捕獲,全年皆產。體型較大魚隻可做生魚片,
一般以煮湯、燒烤較適宜。
被捕撈上岸時腸內常塞滿未消化海藻,處理內臟時,藻腥味撲鼻而來,故得此名。
肉質細嫩無細刺,清蒸跟煮湯都適合;大隻可做生魚片。
屬名來自於阿拉伯語的羅馬拼音拉丁化;種名為「暗色的」之意。
短鑽嘴魚
Gerres erythrourus (Bloch, 1791)
因為口尖、小,能向前翻出掘食,故稱「鑽嘴」。
肉細刺多,乾煎油炸皆宜。
屬名鯷魚 (anchovy) 之意;種名有紅 (eryth-) 尾巴之意。
簡介
隸屬鱸形目 Perciformes
鱸亞目 Percoidei
鑽嘴魚科Gerreidae
其他中文俗名:垵米
中國使用名稱:紅尾銀鱸
棲所生態
肉食性。
棲息於沿岸之沙泥底質水域,經常成群活動。有時會在河口水域或潟湖區
出現。幼時以浮游動物為食;成魚掘食沙泥地中躲藏的底棲無脊椎生物。
漁業利用
本種魚以手釣、圍網、拖網或流刺網均可捕獲,量不多,漁期全年皆有,
以春、夏季較佳,可生鮮或醃漬處理,適宜煎、炸食用。
斑點雞籠鯧
Drepane punctata (Linnaeus, 1758)
肉質細嫩鮮美,煮湯最宜。
屬名有 sickel(鐮刀)之意,源於胸鰭形似鐮刀;
種名有 pricked(刺的)之意。
漁業利用
為中體型之食用魚,一般以底拖網、船釣、延繩釣、及流刺網等均會捕獲,
但產量並不很高,在一般市場上只能偶爾看見。
棲所生態
雜食性。
主要棲息於溫暖沿海礁區的礁石與泥沙交錯之處,偶會到河口覓食,對於
不同鹽度的環境,適應力相當高。
日行性,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食。
簡介
隸屬鱸形目 Perciformes
鱸亞目 Percoidei
雞籠鯧科 Drepaneidae
其他中文俗名:簾鯛、銅盤仔、
鏡鯧、金鏡、定盤、咬破埔
中國鯧
Pampus chinensis (Euphrasen, 1788)
白鯧、斗鯧辨仔細,看背、臀、尾鰭不會錯!
肉質細嫩多脂,蒸、煎、烤、炸、煮米粉皆宜。
屬名為扁平之意,喻其身形;種名有「中國的」之意。
簡介
隸屬鱸形目 Perciformes、鯧亞目 Stromateoidei
鯧科 Stromateidae
其他中文俗名:白鯧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砂泥底水域,獨游或成小群優游。以水母、
浮游動物或底棲小動物等為食。偶可發現於河口區域。
漁業利用
較少見的食用魚,肉細且多脂肪,適宜蒸、煎、烤及炸等。
流刺網、拖網、船釣、圍網等均可捕獲。
縱帶笛鯛
Lutjanus vitta (Quoy & Gaimard, 1824)
簡介
隸屬鱸形目 Perciformes
鱸亞目 Percoidei
笛鯛科 Lutjanidae
其他中文俗名:赤海、金雞魚
中國使用名稱:畫眉笛鯛
棲所生態
肉食性。
棲息於礁沙交錯及大陸棚緣海域,水深10-70公尺處。
獨游或成群。主要以魚類、蝦、蟹及其它底棲無脊椎
動物為食。
肉質細嫩鮮甜無細刺,煎、煮、蒸及紅燒皆宜。
屬名為馬來西亞語的魚類名稱;種名有(縱向的)條帶 (band, ribbon) 之意。
漁業利用
常見之食用魚。一般以一支釣、底拖網等漁法來捕獲。
煎、煮、蒸及紅燒皆宜。
斑鰭馬頭魚
Branchiostegus auratus(Kishinouye, 1907)
簡介
隸屬鱸形目 Perciformes
鱸亞目 Percoidei
弱棘魚科 Malacanthidae
其他中文俗名:方頭魚、黃面馬(澎
湖)、黃甘鯛
棲所生態
肉食性。
主要棲息於砂泥質海底。活動較深,深度約在水深
50-200公尺間,以小魚、蝦等為食。
漁業利用
利用延繩釣、底拖網漁法及船釣均可捕獲。肉質細
嫩而味美。
皮薄肉鮮美,乾煎就好吃。
屬名由鰓(brangchia) 與遮蓋 (stego) 組成;種名有「金黃色的」之意。
中央研究院台灣魚類資料庫: http://fishdb.sinica.edu.tw/
FishBase: http://www.fishbase.org/
線上辭源學辭典: http://www.etymonline.com/

More Related Content

Similar to 魚市常見魚類 (10)

402 wwater
402 wwater402 wwater
402 wwater
 
鰈魚的介紹
鰈魚的介紹鰈魚的介紹
鰈魚的介紹
 
wang
wangwang
wang
 
2 8動物(2)
2 8動物(2)2 8動物(2)
2 8動物(2)
 
機車環島13天巡溪之旅
機車環島13天巡溪之旅機車環島13天巡溪之旅
機車環島13天巡溪之旅
 
釣魚聯合國——機車環島13天巡溪之旅
釣魚聯合國——機車環島13天巡溪之旅釣魚聯合國——機車環島13天巡溪之旅
釣魚聯合國——機車環島13天巡溪之旅
 
水母的小秘密
水母的小秘密水母的小秘密
水母的小秘密
 
鯊魚的生活
鯊魚的生活鯊魚的生活
鯊魚的生活
 
豐年蝦的孵化與餵食
豐年蝦的孵化與餵食豐年蝦的孵化與餵食
豐年蝦的孵化與餵食
 
观赏鱼
观赏鱼观赏鱼
观赏鱼
 

More from Ching-Sung Chang

More from Ching-Sung Chang (12)

台灣浮游植物科屬名錄 藍綠菌、甲藻與裸藻
台灣浮游植物科屬名錄 藍綠菌、甲藻與裸藻台灣浮游植物科屬名錄 藍綠菌、甲藻與裸藻
台灣浮游植物科屬名錄 藍綠菌、甲藻與裸藻
 
國中會考複習講義生物 Ch03-04
國中會考複習講義生物 Ch03-04國中會考複習講義生物 Ch03-04
國中會考複習講義生物 Ch03-04
 
2020 國中會考生物複習 Ch01-02
2020 國中會考生物複習 Ch01-022020 國中會考生物複習 Ch01-02
2020 國中會考生物複習 Ch01-02
 
影響氰版顯影的變因實作
影響氰版顯影的變因實作影響氰版顯影的變因實作
影響氰版顯影的變因實作
 
Fern taxonomy 蕨類植物分類學_美蕨賞析
Fern taxonomy 蕨類植物分類學_美蕨賞析Fern taxonomy 蕨類植物分類學_美蕨賞析
Fern taxonomy 蕨類植物分類學_美蕨賞析
 
礦物晶系表與晶體特質
礦物晶系表與晶體特質礦物晶系表與晶體特質
礦物晶系表與晶體特質
 
七大礦物晶系表 Crystal forms of minerals
七大礦物晶系表 Crystal forms of minerals七大礦物晶系表 Crystal forms of minerals
七大礦物晶系表 Crystal forms of minerals
 
礦物分類系統_Classification of Minerals
礦物分類系統_Classification of Minerals礦物分類系統_Classification of Minerals
礦物分類系統_Classification of Minerals
 
Ch01_2 細胞的構造
Ch01_2 細胞的構造Ch01_2 細胞的構造
Ch01_2 細胞的構造
 
基礎生物 Ch01_1
基礎生物 Ch01_1基礎生物 Ch01_1
基礎生物 Ch01_1
 
CTAB Protocol for Gentiana Genomic DNA extraction
CTAB Protocol for  Gentiana  Genomic DNA extraction CTAB Protocol for  Gentiana  Genomic DNA extraction
CTAB Protocol for Gentiana Genomic DNA extraction
 
經典名著閱讀心得比賽投稿 張景淞
經典名著閱讀心得比賽投稿 張景淞經典名著閱讀心得比賽投稿 張景淞
經典名著閱讀心得比賽投稿 張景淞
 

魚市常見魚類

  • 2. 白腹鯖 Scomber japonicas Houttuyn, 1782 簡介 隸屬鱸形目 Perciformes 鯖亞目 Scombroidei 鯖科 Scombridae 其他中文俗名:花飛、青輝、飛 威(澎湖)、白肚花飛(澎湖)、花仙、 花鰺(潮汕) 中國使用名稱:日本鯖 棲所生態 近沿海中上層的迴游魚類。好群游。幼魚常與其他種 的鯖科魚類或鯡科小沙丁魚類形成群體。 成魚白天常棲息在近底層的水域,晚上群游至可捕食 到橈角類、其他浮游性甲殼類、小魚或烏賊的水層。 冬季會群體棲於較深水域,且活動力會降至最低。棲 息深度在0-300公尺間,一般在50-200公尺間。 漁業利用 重要之食用魚,油煎或燒烤皆宜。全世界年產量可達 50萬公噸。一般以圍網、流刺網或定置網等捕獲,在 日本已有商業化的養殖。 以新鮮、冷凍、煙燻、鹽漬或製成罐頭等方式販售。 油脂豐厚、肉質鮮嫩,適合油煎或燒烤、做成一夜乾。 屬名為拉丁文的鯖魚之意;種名有「日本的」之意。
  • 3. 台灣馬加鰆 Scomberomorus guttatus (Bloch & Schneider, 1801) 冬季最肥,肉細味鮮美,乾煎燒煮或生食都非常美味;製成魚羹受歡迎。 屬名由鯖魚 (mackerel) 與呆傻的 (moros) 組成;種名有斑點之意,言其身上班塊。 簡介 隸屬鱸形目 Perciformes 鯖亞目 Scombroidei 鯖科 Scombridae 其他中文俗名:白腹仔 中國使用名稱:斑點馬鮫 棲所生態 肉食性。 近海暖水性中上層魚類,主要棲息於水深15- 200公尺的近沿海大陸棚,有時會出現於岩岸陡 坡或潟湖區,甚至河口域。 游泳敏捷,性凶猛,成小群游動。主要捕食小 型群游魚類和甲殼類。 漁業利用 經濟價值高之食用魚。全世界一年估計產量為4,000-4,500公噸。 一般漁法以圍網、定置網、流刺網、一支釣為主。煎食或煮湯皆宜。
  • 4. 正鰹 Katsuwonus pelamis (Linnaeus, 1758) 煎食、煮味噌湯或作生魚片皆宜,柴魚片也是這種魚製成。 屬名來自於日語「鰹 カツオ」的羅馬拼音拉丁化; 種名為「遠洋的 (pelagic)」之意。 簡介 隸屬鱸形目 Perciformes 鯖亞目 Scombroidei 鯖科 Scombridae 其他中文俗名:煙仔虎、小串、 柴魚、肥煙、鯤(臺東)、煙仔魚、 卓鮶(澎湖) 中國使用名稱:鰹 棲所生態 肉食性。 大洋性洄游魚類,喜棲於水色澄清水域。天氣晴朗、水溫 上昇時,常聚集於上層水域。游泳快速,以魚類及甲殼類 為食。 漁業利用 為各沿岸國相當重要之經濟性魚種,約佔全世界鯖類總產 量的40%,全世界年產量可達70-80萬公噸。 一般漁法以定置網、一支釣、延繩釣或流刺網捕獲。 煎食、煮味噌湯或作生魚片皆宜,亦常被加工成製品,如 柴魚或罐頭等。
  • 5. 日本竹筴魚 Trachurus japonicus Temminck & Schlegel, 1844 簡介 隸屬鱸形目 Perciformes 鱸亞目 Percoidei 鰺科 Carangidae 其他中文俗名:巴攏、竹莢魚、瓜 仔魚、真鰺、巴蘭、瓜魚 春秋兩季最肥美,趁鮮做生魚片,亦可煎炸或製成一夜乾。 屬名由高低不平的 (trachys) 與尾巴 (oura) 組成,言本屬物種稜鱗高而強之特徵; 種名有「日本的」之意。 棲所生態 肉食性。 分布區域突窄之魚種。群游於近沿岸水域,具有 日夜垂直分布之習性。主要以小型甲殼類及魚類 為食。 漁業利用 主要漁法以底拖網、一支釣、流刺網及定置網捕 獲。脂性眼瞼發達,油炸食之較宜。
  • 6. 褐臭肚魚 Siganus fuscescens (Houttuyn, 1782) 簡介 隸屬鱸形目 Perciformes 刺尾魚亞目 Acanthuroidei 臭肚魚科 Siganidae 其他中文俗名:象魚、樹魚、羊 鍋、疏網、茄冬仔、象耳(澎湖)、 盧矮仔(澎湖) 中國使用名稱:褐籃子魚 棲所生態 雜食性。 在熱帶地區,棲息於平坦底質的淺水域或珊 瑚礁區,而在緯度較高的水域,則棲息於岩 礁區或淺水灣區。常成群活動。以藻類及小 型附著性無脊椎動物為食。 白天在水層中覓食,夜間則至底層休息。各 鰭鰭棘尖銳且具毒腺,刺到使人感到劇痛。 漁業利用 以手釣、拖網與圍網均可捕獲,全年皆產。體型較大魚隻可做生魚片, 一般以煮湯、燒烤較適宜。 被捕撈上岸時腸內常塞滿未消化海藻,處理內臟時,藻腥味撲鼻而來,故得此名。 肉質細嫩無細刺,清蒸跟煮湯都適合;大隻可做生魚片。 屬名來自於阿拉伯語的羅馬拼音拉丁化;種名為「暗色的」之意。
  • 7. 短鑽嘴魚 Gerres erythrourus (Bloch, 1791) 因為口尖、小,能向前翻出掘食,故稱「鑽嘴」。 肉細刺多,乾煎油炸皆宜。 屬名鯷魚 (anchovy) 之意;種名有紅 (eryth-) 尾巴之意。 簡介 隸屬鱸形目 Perciformes 鱸亞目 Percoidei 鑽嘴魚科Gerreidae 其他中文俗名:垵米 中國使用名稱:紅尾銀鱸 棲所生態 肉食性。 棲息於沿岸之沙泥底質水域,經常成群活動。有時會在河口水域或潟湖區 出現。幼時以浮游動物為食;成魚掘食沙泥地中躲藏的底棲無脊椎生物。 漁業利用 本種魚以手釣、圍網、拖網或流刺網均可捕獲,量不多,漁期全年皆有, 以春、夏季較佳,可生鮮或醃漬處理,適宜煎、炸食用。
  • 8. 斑點雞籠鯧 Drepane punctata (Linnaeus, 1758) 肉質細嫩鮮美,煮湯最宜。 屬名有 sickel(鐮刀)之意,源於胸鰭形似鐮刀; 種名有 pricked(刺的)之意。 漁業利用 為中體型之食用魚,一般以底拖網、船釣、延繩釣、及流刺網等均會捕獲, 但產量並不很高,在一般市場上只能偶爾看見。 棲所生態 雜食性。 主要棲息於溫暖沿海礁區的礁石與泥沙交錯之處,偶會到河口覓食,對於 不同鹽度的環境,適應力相當高。 日行性,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主食。 簡介 隸屬鱸形目 Perciformes 鱸亞目 Percoidei 雞籠鯧科 Drepaneidae 其他中文俗名:簾鯛、銅盤仔、 鏡鯧、金鏡、定盤、咬破埔
  • 9. 中國鯧 Pampus chinensis (Euphrasen, 1788) 白鯧、斗鯧辨仔細,看背、臀、尾鰭不會錯! 肉質細嫩多脂,蒸、煎、烤、炸、煮米粉皆宜。 屬名為扁平之意,喻其身形;種名有「中國的」之意。 簡介 隸屬鱸形目 Perciformes、鯧亞目 Stromateoidei 鯧科 Stromateidae 其他中文俗名:白鯧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砂泥底水域,獨游或成小群優游。以水母、 浮游動物或底棲小動物等為食。偶可發現於河口區域。 漁業利用 較少見的食用魚,肉細且多脂肪,適宜蒸、煎、烤及炸等。 流刺網、拖網、船釣、圍網等均可捕獲。
  • 10. 縱帶笛鯛 Lutjanus vitta (Quoy & Gaimard, 1824) 簡介 隸屬鱸形目 Perciformes 鱸亞目 Percoidei 笛鯛科 Lutjanidae 其他中文俗名:赤海、金雞魚 中國使用名稱:畫眉笛鯛 棲所生態 肉食性。 棲息於礁沙交錯及大陸棚緣海域,水深10-70公尺處。 獨游或成群。主要以魚類、蝦、蟹及其它底棲無脊椎 動物為食。 肉質細嫩鮮甜無細刺,煎、煮、蒸及紅燒皆宜。 屬名為馬來西亞語的魚類名稱;種名有(縱向的)條帶 (band, ribbon) 之意。 漁業利用 常見之食用魚。一般以一支釣、底拖網等漁法來捕獲。 煎、煮、蒸及紅燒皆宜。
  • 11. 斑鰭馬頭魚 Branchiostegus auratus(Kishinouye, 1907) 簡介 隸屬鱸形目 Perciformes 鱸亞目 Percoidei 弱棘魚科 Malacanthidae 其他中文俗名:方頭魚、黃面馬(澎 湖)、黃甘鯛 棲所生態 肉食性。 主要棲息於砂泥質海底。活動較深,深度約在水深 50-200公尺間,以小魚、蝦等為食。 漁業利用 利用延繩釣、底拖網漁法及船釣均可捕獲。肉質細 嫩而味美。 皮薄肉鮮美,乾煎就好吃。 屬名由鰓(brangchia) 與遮蓋 (stego) 組成;種名有「金黃色的」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