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4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序∣一個老問題的覺醒
台灣到底有沒有住宅問題?
一位從國外回來的教授,住在大學所提供的宿舍,在繁華喧囂的台北,
有一大片樹海的寧靜校園之中,她說:台灣有很嚴重的住宅問題。

一位單親媽媽,在搬了又搬之後,住進了出租國宅,雖然已住進了好一陣子,許多家用品仍放在紙
箱中,一副隨時準備搬家的樣子,問她有沒有居住的問題,她說沒有。


這真是令人納悶,如果再去問其他人,大多數人會認為住宅問題不嚴重,因為很多人不管怎樣都可
以找到一個可以睡覺的地方,很少人會流落街頭。


然而,是不是有一個可以睡覺的地方就是沒有住宅問題?


2004 年聯合國住宅權計畫指出,住宅權常是人權議題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環。住宅權的概念其實
很簡單,即每個人皆享有適當的居所(Adequate Shelter for All)
                                         ,適當的居所指的不是僅僅讓人有
一個屋頂遮蔽的地方或是一個商品,而是住在一個安全穩定、平靜與有尊嚴的地方。值得一提的是,
這個計畫在執行上訂立了四個方向:


平等地取得住宅資源:每個人應享有可負擔、適宜的居住環境以及交通可及的住宅,確保不同的人
或不同的群體不會被歧視而排除在外。
穩定居住的保障:保障市民們不用處於隨時要搬家的狀態之中,即使是政府的合法遷徙行為,也要
確保居民的全程參與以及擁有充足的資訊。
解決遊民的問題,保障遊民的權利。
法律的保障以及其他補救措施:一旦住宅權被侵害,確保市民可以尋求法律或其他補救措施來解決
(註 1)。


因為各個國家的不同發展狀態,住宅權只能說是聯合國的一個努力方向,並沒有強制每個國家去執
行,只能透過一些計畫或是不同的官方或民間組織,漸漸將這樣的概念付諸在行動之中。


就如 Anthony Woodiwiss 所說,人權在西方國家是一個隨著歷史演變而漸漸形成的概念,這些概念
要推展到其他國家,必須有一個轉換並根據各地文化重新詮釋的過程(註 2)        。


如果放在台灣,我們需不需要住宅權的觀念呢?我們怎樣去定義住宅權的概念?


1990 年代的台灣社會福利政策蓬勃地發展,然而,相對於各種社會福利,住宅是一個很少被碰觸
到的項目,社會對住宅的概念處於一個像是沒有全民健保之前的狀態,生病一切靠自己。


在政府的住宅統計中,也忽略了一些住宅品質指標,噪音、臭味、輻射、治安、結構安全、通風、
採光、髒亂、防火、防水、戴奧辛污染、防火巷或樓梯被佔用等等,如果把這些都算進整個住宅統
計裡,會發現我們果真是名符其實的「有錢的窮人」,因為按照華昌宜教授的計算,把全台灣的地
價除以國民所得,這個比例幾乎是日本的兩倍(註 3),也就是說,我們住在十分昂貴的房子裏,
但所享有的居住品質卻一點也不符合這個價格。


即使是這樣,我們的住宅自有率卻一直居高不下。這是台灣非常獨特的現象,也是台灣住宅研究學
者關心的問題:為何在房價高漲的時候,住宅自有率不減反增?有些人把原因歸諸於文化中「有土
斯有財」的觀念,然而仔細想想,這個觀念在以前和現在是很不同的。在以往農業為主的社會中,
有土地便可以耕種,土地是生產力的來源,但是,現代社會中住宅卻成為投資保值的工具,住宅做
為商品的交換價值,遠遠超過本身所具有的使用與居住的價值。


很多原因可以解釋為何台灣有八成以上的住宅自有率,住宅政策一直以鼓勵購屋為主,從早期的公
教住宅、國民住宅、到現在的購屋貸款,租屋市場一直是政府很少介入的領域。很多人或家庭為何
要努力成為有屋階級,是因為台灣缺乏一個健全的租屋市場,出租的房屋缺乏保障、不穩定高。買
了自己的房子,就可以不必一天到晚擔心搬家的問題,房子壞了可以自己找人來修,也可以照自己
的喜好與需求來裝潢。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不認為住宅是一個社會集體的議題,而只把住
宅當是個人的問題,因此,很多人認為解決住宅問題的方法就是買房子,一旦有了房子,就沒有住
宅問題了。


因此,這社會大部分人真的是有錢的窮人,因為我們住的房子很貴,品質卻不佳,為了買房子,必
須縮衣節食,長時間工作,過一個很像窮人的生活。而且,當買房子是這麼辛苦的一件事時,有屋
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房子只增值不減,更想強化房子做為財產與商品的價值。整個房地產運作邏輯就
像一個無底的漩渦一樣,很容易讓人忘記房子原本是一個居住的地方,也很容易讓大家忘記了有品
質的住宅,是一個健康與永續發展城市最基本的條件。

如果這是一般中產階級的居住處境,那麼弱勢族群要怎麼辦?



貧窮現象反映出整個社會結構的問題,在貧窮人口組成中,可以發現這個社會弱勢族群的組成:老、
病、殘、單親、以及階級、性別、族群中的弱勢者,雖然屬於這些弱勢群體的人口不見得都非常的
貧窮,但多半是買不起房子的人,是租屋市場最容易被歧視的一群人,沒有平等的管道去取得合適
的住宅,沒有穩定的居住保障,而且,租屋者在台灣一直是一群沒有出聲也無法出聲的人,因為社
會認為這群人沒有權利去要求。

根據調查,近十年的社會變遷中,最明顯的改變之一是快速增加的離婚率與的單親母親家庭:
  一、1970 年臺灣的粗離率為 0.36 1980 年為 0.83 1990 年為 1.35 到了 2000 年則升到 2.37
                      ,            ,            ,                 ,
    單親家庭的比例也從 1992 年的 6.4%升到 2001 年的 7.7%。
  二、根據 1998 年社會發展趨勢調查,由父或母一方與未婚子女所組成的單親家庭計 42 萬 9
    千戶,占全體家庭戶數之 7.72%,在這些單親家庭中,因離婚或或未婚所造成的單親家庭
    佔 38.9%,單親母親高達 72.9%的比例!
   三、在低收入人口中,單親家庭更是一個主要的家庭型態,依行政院主計處國情統計通報低收
     入戶概況(2003.6.24)中,台閩地區低收入戶中單親家庭高達 29.2%的比例,遠高於台閩全
體家戶單親家庭的比例 (7.6%)。
     四、低收入戶一直有高比例的女性戶長,而且這比例不停地增加中。以台北市為例,1990 年
       和 2000 年低收入清查報告中,女性戶長的比例顯著增加,從 37.6%增到 47.8%,離婚的
       戶長比例從 8.3%增到 19.9%。


┌女性貧窮化┘指的是在許多國家的貧窮人口中有多數的女性,特別是女性戶長家庭。在離婚率上
升的台灣社會,女性戶長家庭增加,貧窮的女性戶長也隨之增加,低收入的組成中有接近一半的女
性戶長家庭,因此,在處理低收入住宅問題時,單親母親家庭將是不可忽略的一環。


都市規劃學者約翰˙傅立曼說,隨著社會演變,有許多都市問題產生了,社會並不知道如何去處理,
我們需要破除舊有對問題的認知與成見,重新定義這些老問題,處理這些問題的本源而非表象,也
必須仔細地觀察各種都市規劃行動所造成的實際結果,更重要的是與都市問題的直接受害者對話,
彼此之間建立互相學習的過程(註 4)。


的確,我們真的很需要去瞭解弱勢者在都市的住宅處境,真正去瞭解什麼叫做沒有安全穩定、沒有
平靜,或沒有尊嚴。


住宅有許多意義,是自己的房間,是家,是避風港,是安身立命的地方,是自我的象徵,是我們與
社會建立聯結的出發點,還有很多很多,遠遠超過作為財產或商品的意義,或許,我們真應該從住
宅的意義這個問題出發,然後,再問自己,台灣有沒有住宅問題?所有的人民該不該有住宅權的保
障?


許多偉大的事,靠的都是一群踏實的人,不畏艱難,持之以恆所造成的。許多社會的改變,也是一
點一滴地靠一群有理想、熱心的人所造成的。從 1989 至今,感謝崔媽媽基金會的存在,在一群溫
馨的義工與有理想的工作人員的長時間努力之下,租屋者可以漸進地改善居住的處境,從租屋資訊
服務開始、租屋的法律推廣、搬家公司評鑑,到最近的弱勢租屋服務。雖然,弱勢租屋扶助手冊是
針對社工員所設計,但我們卻可以從這種模擬實際的操演中,讀到許多弱勢族群尋求住處的困難。
住宅問題是一個層層結構所造成的複雜問題,如果要改善的話,需要對這個老問題有一個重新的認
知與更多的覺醒,所以就讓我們再問一次:台灣到底有沒有住宅問題吧?!


                                                                             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
                                                                                     陳怡伶老師

註 1:這本計畫報告書是由 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s Programme (UN-Habitat)以及 Office of the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所出版,
計畫書英文為 United Nations Housing Rights Programme (First phase): “Contributions to the Full and Progressive
Realization of the Human Right to Adequate Housing” 。網址為:http://www.unchs.org/programmes/housingrights/


註 2:Anthony Woodiwiss是市立大學(City University, London)社科院院長,本文引用的是他 2005 年 6 月到花蓮師範學
院的演講稿 Towards a sociology for human rights,可以從花師社發所“現代性與人權系列講座”網站中找到原文:
http://www.nhltc.edu.tw/%7Esocialfact/human/index.htm
註 3:Hua, Chang-I. 2000. “The Sticky Land Price in Taiwan,” Pp. 115-138 in Koichi Mera & Bertrand Renaud (eds.), Asia’s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Role of Real Estate. Armonk, New York & London, England: M.E. Sharpe.


註 4:這是約翰˙傅利曼在 2004 年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住宅學會、區域科學學會、地區發展學會所舉辦的聯合年會
中演講,題目為”百年來的北美規劃教育”,由台大城鄉所楊清芬、王文君、楊乃夷及林峰田所譯。

More Related Content

More from 無殼蝸牛聯盟

從九龍蘇屋邨透視本港公共房屋政策早期規劃與演變
從九龍蘇屋邨透視本港公共房屋政策早期規劃與演變從九龍蘇屋邨透視本港公共房屋政策早期規劃與演變
從九龍蘇屋邨透視本港公共房屋政策早期規劃與演變無殼蝸牛聯盟
 
公共住宅:香港和新加坡的政策性差異透視
公共住宅:香港和新加坡的政策性差異透視公共住宅:香港和新加坡的政策性差異透視
公共住宅:香港和新加坡的政策性差異透視無殼蝸牛聯盟
 
台灣公有出租國宅數量統計表
台灣公有出租國宅數量統計表台灣公有出租國宅數量統計表
台灣公有出租國宅數量統計表無殼蝸牛聯盟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成立宣言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成立宣言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成立宣言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成立宣言無殼蝸牛聯盟
 
澳洲住宅政策:歷史脈絡與當前議題
澳洲住宅政策:歷史脈絡與當前議題澳洲住宅政策:歷史脈絡與當前議題
澳洲住宅政策:歷史脈絡與當前議題無殼蝸牛聯盟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無殼蝸牛聯盟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無殼蝸牛聯盟
 
從九龍蘇屋屯透視本港公共房屋政策早期規劃與演變 阮兆倫
從九龍蘇屋屯透視本港公共房屋政策早期規劃與演變 阮兆倫從九龍蘇屋屯透視本港公共房屋政策早期規劃與演變 阮兆倫
從九龍蘇屋屯透視本港公共房屋政策早期規劃與演變 阮兆倫無殼蝸牛聯盟
 
台灣住宅法與住宅政策簡介
台灣住宅法與住宅政策簡介台灣住宅法與住宅政策簡介
台灣住宅法與住宅政策簡介無殼蝸牛聯盟
 
台灣住宅法與住宅政策簡介
台灣住宅法與住宅政策簡介台灣住宅法與住宅政策簡介
台灣住宅法與住宅政策簡介無殼蝸牛聯盟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無殼蝸牛聯盟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無殼蝸牛聯盟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無殼蝸牛聯盟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無殼蝸牛聯盟
 

More from 無殼蝸牛聯盟 (20)

從九龍蘇屋邨透視本港公共房屋政策早期規劃與演變
從九龍蘇屋邨透視本港公共房屋政策早期規劃與演變從九龍蘇屋邨透視本港公共房屋政策早期規劃與演變
從九龍蘇屋邨透視本港公共房屋政策早期規劃與演變
 
公共住宅:香港和新加坡的政策性差異透視
公共住宅:香港和新加坡的政策性差異透視公共住宅:香港和新加坡的政策性差異透視
公共住宅:香港和新加坡的政策性差異透視
 
台灣公有出租國宅數量統計表
台灣公有出租國宅數量統計表台灣公有出租國宅數量統計表
台灣公有出租國宅數量統計表
 
各國社會住宅一覽表
各國社會住宅一覽表各國社會住宅一覽表
各國社會住宅一覽表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成立宣言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成立宣言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成立宣言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成立宣言
 
澳洲住宅政策:歷史脈絡與當前議題
澳洲住宅政策:歷史脈絡與當前議題澳洲住宅政策:歷史脈絡與當前議題
澳洲住宅政策:歷史脈絡與當前議題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從九龍蘇屋屯透視本港公共房屋政策早期規劃與演變 阮兆倫
從九龍蘇屋屯透視本港公共房屋政策早期規劃與演變 阮兆倫從九龍蘇屋屯透視本港公共房屋政策早期規劃與演變 阮兆倫
從九龍蘇屋屯透視本港公共房屋政策早期規劃與演變 阮兆倫
 
荷蘭社會住宅簡介
荷蘭社會住宅簡介荷蘭社會住宅簡介
荷蘭社會住宅簡介
 
台灣住宅法與住宅政策簡介
台灣住宅法與住宅政策簡介台灣住宅法與住宅政策簡介
台灣住宅法與住宅政策簡介
 
住宅法草案對照版
住宅法草案對照版住宅法草案對照版
住宅法草案對照版
 
20100721住宅法對照版
20100721住宅法對照版20100721住宅法對照版
20100721住宅法對照版
 
荷蘭社會住宅簡介
荷蘭社會住宅簡介荷蘭社會住宅簡介
荷蘭社會住宅簡介
 
台灣住宅法與住宅政策簡介
台灣住宅法與住宅政策簡介台灣住宅法與住宅政策簡介
台灣住宅法與住宅政策簡介
 
20100721住宅法對照版
20100721住宅法對照版20100721住宅法對照版
20100721住宅法對照版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夢想的家 公屋居民的生活形式-林傑勇
 

一個老問題的覺醒 台灣住宅問題-陳怡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