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zycnzj.com/ www.zycnzj.com



     王锡九教授的七言古诗系列研究成果丰硕

                               王锡九先生为江苏教育学院
                             中文系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
                             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
                             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人
                             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出版
                             有《唐代的七言古诗》、《宋代
                             的七言古诗》、《金元的七言古
                             诗》、《皮陆诗歌研究》、《刘
                             克庄诗学研究》等学术著作,发
                             表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皮陆诗歌研究》是一部钩沉致
远、阐幽发微之作,该书有如下特
点:(1)系统全面。它是第一部全
面、系统研究皮陆诗歌的学术专著。
(2)在整个文学史的长河中,而不
是局限于晚唐来考察皮陆诗歌的源
流,这是此书的重要特色。(3)新
见迭出。此书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
成果,但又不囿于前人旧说,自出
机杼。(3)资料可靠,求证小心,
广征博引,学术规范严谨。


                                             会
                                             科   究
                                             学   》   王
                                             研   荣   锡
                                             究   获   九
                                             优   江   先
                                             秀   苏   生
                                             成   省   所
                                             果   高   著
                                             奖   校   《
                                             三   第   皮
                                             等   五   陆
                                             奖   届   诗
                                             。   哲   歌
                                                 学   研
                                                 社


                         1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而
                                               拓   古
                                               展   诗
                                               了   的   王
                                               金   题   锡
                                               、   材   九
                                               元   内   教
                                               诗   容   授
                                               歌   、   所
                                               的   艺   著
                                               研   术   《
                                               究   风   金
                                               领   尚   元
                                               域   的   七
                                               。   发   言
                                                   展   古
                                                   变   诗
                                                   化   》
                                                   进   对
                                                   行   金
                                                   了   、
                                                   系   元
                                                   统   两
                                                   研   代
                                                   究   的
                                                   ,   七
                                                   从   言




《金元七言古诗》荣获 1999——2000 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雅       种
                                          观   刘   范
                                          等   克   型   《
                                          。   庄   的
                                              在   理   刘
                                              江   论   克
                                              西   、   庄
                                              诗   刘   诗
                                              派   克   学
                                              体   庄   研
                                              系   的   究
                                              建   “   》
                                              构   唐   主
                                              中   律   要
                                              的   ”   研
                                                  观   究
                                              贡   、
                                              献       了
                                                  刘   刘
                                              、   克
                                              刘       克
                                              克   庄   庄
                                              庄   关   关
                                              的   于   于
                                              词   宋   唐
                                              学   诗   诗
                                              观   的   风
                                              及   论   格
                                              其   述   三
                                              风   、




右
图
:
王
锡
九
教
授
所
著
《
唐
代
的
七
言
古
诗
》




                      3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优    格
                                              秀    ,         卷
                                              成    此         )   王
                                              果    书         具   锡
                                              三    荣         体   九
                                              等    获         细   教
                                              奖    第         致   授
                                              。    五         地   所
                                              右    届         论   著
                                              图    (         述   《
                                              为              了   宋
                                              《              两   代




                                                       1 9 9 5
                                              宋    —         宋   的
                                              代              诸   七
                                              的              多   言




                                                       1 9 9 6
                                              七              作   古
                                              言    年         家   诗
                                              古    度         的   》
                                              诗    )         七   (
                                              》(   哲         言   北
                                                   学         古   宋
                                              北    社         诗   卷
                                              宋    会         的   、
                                              卷    科         艺   南
                                              )。   学         术   宋
                                                             风



         对王锡九教授《金元的七言古诗》的评论




        王锡九著《金元的七言古诗》
                       秦       石
  在出版了《唐代的七言古诗》、《宋代的七言古诗》(北宋卷)、《宋代的
七言古诗》(南宋卷)等著作之后,王锡九教授又出版了新著《金元的七言古诗》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一书,进一步扩大了他有关七言古诗研究的
系列成果。迄今为止,金元诗歌的研究成果不多,学术积累也不丰厚,王锡九教
授这一新成果的问世,对加强金元诗歌的研究,无疑会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读
完此书,我觉得这是一部具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著作。
  著者力图在把握金、元两代诗歌发展基本线索的基础上,揭示其七言古诗发
展变化的轨迹。为此,著者从两个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一是特立“序论”一章,
对此作出概括的描述。本章分别标立“金代诗歌发展述略”与“金代七言古诗发展
的基本线索”、“元代诗歌鸟瞰”与“元代七言古诗发展的基本线索”等节,将这两
代诗坛的概况与其七古的发展变化,相对应地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描述,确实让读
者在掌握金、元诗歌发展的总体情况下,比较清晰地了解了其七古的简要情况,
显示出著者揭示金、元七古发展历史的意图。二是在纵向的论述中,著者尽量展
示金、元七古的发展线索,使之具有断代分体诗歌史的特点。如书中对金代七古
的论述,在章节的安排上就明显可以看出著者对其发展阶段的认识。 《金初“借
                                 如

                           4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才异代”时期的七言古诗》、《大定明昌时期的七言古诗》、《贞祐南渡后诗人
的七言古诗》、  《金末诗人的七言古诗》等,就展现了金代七古发展的基本情况,
让读者一目了然。在上述每一章里,又各分若干节,对有成就、有特色的作家,
再分别仔细论述。这样,使得本书内容充实,学术性也大为增强。
    本书在选题上,对金、元诗歌研究是一个拓展。近年来,已有数种金、元文
学史(或诗歌史)问世,但至今尚无对金、元诗歌进行分体研究的成果,本书专
论金、元七古,在选题上是有创新意义的。更可贵的是,著者能够以比较开放的
视野,尽量扩大其研究对象和论述范围。粗略地统计一下,书中涉及金代诗人
40 多位,元代诗人也有 35 人左右。这个数字,超出了其它金、元诗歌史著作所
论列的作家。书中对重要作家都作专章或专节的论述,对一般作家则采取以类相
从的合论方式,不仅轻重分合有致,也将金、元七古多姿多彩的风貌写了出来。
特别应当提到的是,著者显然不愿对笔下的作家只作一般性的描述,相反,他对
每一位作家,做到了一首一首地阅读其作品,详细地占有资料,从实际出发展开
论述,学风比较踏实,所提出的看法,比较切实,很少作空洞的概括和模棱两可
的勾勒,大大增强了本书论述上的宽度和厚度,提高了它的学术品位。
    本书用力最深、用功最勤的,是对作家作品艺术成就和风格特色的探讨。如
金代部分中对赵秉文、李纯甫、萨都剌、杨维桢、元好问等许多作家都作了专章
的论述,比较深入细致。举例来说,如元好问,著者就力图比较全面而深入地对
他作出自己的论述,所以,文中对“遗山七古最健”和清秀疏快两种迥异的艺术风
貌,以及叙事艺术等,都从若干方面做了切实仔细的论述;对其运用典故、比喻
等方法,采用杂言成章的种种方式等,也是尽可能作出归纳有据、细密入微的论
析,比较中肯,有较强的说服力。而对于在某一方面具有独到风貌的作家,著者
则力求突出重点,在这一点上作出层层深入的研究。如元人王冕的七古,虽然题
材内容比较多样,但在艺术上无不都以浓烈的抒情性为其特征。文中即紧紧抓住
这一点展开论述,从而揭示了王冕七古最惹人注目的艺术特征。这种写法,与对
元好问七古作全面、多方位的论列虽然不同,但是却将一位作家最拿手的地方昭
示给读者,同样也收到了深入细致、切实中肯的效果。翻阅本书,凡是论述一位
作家,著者差不多都能够明确指出其艺术成就和风格特色所在,表现了著者比较
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和比较细腻深入的艺术分析能力。
    本书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在论述有关作家的艺术成就时,著者非常注意探讨
其渊源。  在金元以前,七言古诗的繁荣发展,  主要在唐宋两代。金元诗人的创作,
无疑要面对这一份遗产,到唐宋诗人那里汲取营养来充实丰富自己。本书即以唐
宋诗人为重点,考察了金元七古的艺术渊源。著者的这个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这里,就书中的金代部分略作说明。在《金初“借才异代”时期的七言古诗》一章
里, 文中多次指陈有关诗人效法苏轼的若干方面,   同时也指出他们采用“初唐体”,
学习李白以及乐府诗的一些具体情形。在《大定明昌时期的七言古诗》一章里,
著者花了更多的笔墨,来揭示作家们的艺术渊源。这一时期,金学苏轼的风气大
盛,正是“苏学盛于北”的最重要阶段。书中对此也谈得比较充分仔细。同时,著
者又指出,在这一时期,金代诗人学唐也比较明显,揭开了学唐新的一页,文中
说:“学习、效法唐代的一些著名诗人,也是此时期诗坛的一大特点。这与金朝
开国之初的情况不一样,开了此后金代诗坛普遍学唐的风气之先。”在其后的几
章里,著者抓住学苏之风稍衰,而学唐之风渐盛的客观情况,逐步将探讨诗人的
艺术渊源更多地转向唐代,也写得比较具体、深入。书中通过以上的一些论述,
比较清晰地指出了金代诗人在七言古诗方面效法前贤的基本情况,     同时也就将金

                           5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代七言古诗艺术嬗变的基本脉络展示了出来。这是很有意义的,也颇能见出著者
比较扎实的文学史功底。
  作为该选题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本书不可避免地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著者在
主观上力图做到论述的仔细深入,切实可靠,但实际上某些章节还是有没有深入
展开的现象。书中着力于分析探讨作家作品的艺术成就和风格特色,试图勾勒出
金元七古艺术上发展变化的基本线索,是值得肯定的,但书中的某些提法,尚有
可商榷之处,遣词措语,也有把握不够准确的地方。当然,这些都瑕不掩瑜。本
书实为近年来金元诗歌研究中富有开拓创新意义,比较有份量的著作。
                【原载】 《宋代文学研究年鉴》2000-2001




                           6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More Related Content

Viewers also liked

Tuit interesante
Tuit interesanteTuit interesante
Tuit interesante
roseralm
 
Arbitration Councelor ID Card
Arbitration Councelor ID CardArbitration Councelor ID Card
Arbitration Councelor ID Cardmohammed ebrahim
 
SEO für die lokale Suche - Local SEO für Filialisten und Franchises - SMX Mün...
SEO für die lokale Suche - Local SEO für Filialisten und Franchises - SMX Mün...SEO für die lokale Suche - Local SEO für Filialisten und Franchises - SMX Mün...
SEO für die lokale Suche - Local SEO für Filialisten und Franchises - SMX Mün...
SEARCH ONE
 
Early Years Booklet
Early Years BookletEarly Years Booklet
Early Years Booklet
Mrs-H
 
How to write a C.V.
How to write a C.V.How to write a C.V.
How to write a C.V.
Mark S. Steed
 
EgyTrade Product Range
EgyTrade Product RangeEgyTrade Product Range
EgyTrade Product RangeEgy Trade
 

Viewers also liked (7)

Tuit interesante
Tuit interesanteTuit interesante
Tuit interesante
 
Arbitration Councelor ID Card
Arbitration Councelor ID CardArbitration Councelor ID Card
Arbitration Councelor ID Card
 
SEO für die lokale Suche - Local SEO für Filialisten und Franchises - SMX Mün...
SEO für die lokale Suche - Local SEO für Filialisten und Franchises - SMX Mün...SEO für die lokale Suche - Local SEO für Filialisten und Franchises - SMX Mün...
SEO für die lokale Suche - Local SEO für Filialisten und Franchises - SMX Mün...
 
Early Years Booklet
Early Years BookletEarly Years Booklet
Early Years Booklet
 
How to write a C.V.
How to write a C.V.How to write a C.V.
How to write a C.V.
 
EgyTrade Product Range
EgyTrade Product RangeEgyTrade Product Range
EgyTrade Product Range
 
WebGIS
WebGISWebGIS
WebGIS
 

More from sugeladi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sugeladi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sugeladi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sugeladi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sugeladi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sugeladi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sugeladi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sugeladi
 
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sugeladi
 
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sugeladi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sugeladi
 
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计划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计划sugeladi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sugeladi
 
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sugeladi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sugeladi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sugeladi
 

More from sugeladi (20)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习方法举要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学类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选择题的分类和解答方法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系2006级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图表典例的文本来源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试题的综合能力和复习解题策略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事实新授课教学行为设计初探
 
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
 
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人文课程(1)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计划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计划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课程标准(4 3)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方案(070511)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专业(S)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王锡九教授的七言古诗系列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王锡九教授的七言古诗 ...

  • 1. zycnzj.com/ www.zycnzj.com 王锡九教授的七言古诗系列研究成果丰硕 王锡九先生为江苏教育学院 中文系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 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 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人 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出版 有《唐代的七言古诗》、《宋代 的七言古诗》、《金元的七言古 诗》、《皮陆诗歌研究》、《刘 克庄诗学研究》等学术著作,发 表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皮陆诗歌研究》是一部钩沉致 远、阐幽发微之作,该书有如下特 点:(1)系统全面。它是第一部全 面、系统研究皮陆诗歌的学术专著。 (2)在整个文学史的长河中,而不 是局限于晚唐来考察皮陆诗歌的源 流,这是此书的重要特色。(3)新 见迭出。此书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 成果,但又不囿于前人旧说,自出 机杼。(3)资料可靠,求证小心, 广征博引,学术规范严谨。 会 科 究 学 》 王 研 荣 锡 究 获 九 优 江 先 秀 苏 生 成 省 所 果 高 著 奖 校 《 三 第 皮 等 五 陆 奖 届 诗 。 哲 歌 学 研 社 1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2. zycnzj.com/ www.zycnzj.com 而 拓 古 展 诗 了 的 王 金 题 锡 、 材 九 元 内 教 诗 容 授 歌 、 所 的 艺 著 研 术 《 究 风 金 领 尚 元 域 的 七 。 发 言 展 古 变 诗 化 》 进 对 行 金 了 、 系 元 统 两 研 代 究 的 , 七 从 言 《金元七言古诗》荣获 1999——2000 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3. zycnzj.com/ www.zycnzj.com 雅 种 观 刘 范 等 克 型 《 。 庄 的 在 理 刘 江 论 克 西 、 庄 诗 刘 诗 派 克 学 体 庄 研 系 的 究 建 “ 》 构 唐 主 中 律 要 的 ” 研 观 究 贡 、 献 了 刘 刘 、 克 刘 克 克 庄 庄 庄 关 关 的 于 于 词 宋 唐 学 诗 诗 观 的 风 及 论 格 其 述 三 风 、 右 图 : 王 锡 九 教 授 所 著 《 唐 代 的 七 言 古 诗 》 3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4.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优 格 秀 , 卷 成 此 ) 王 果 书 具 锡 三 荣 体 九 等 获 细 教 奖 第 致 授 。 五 地 所 右 届 论 著 图 ( 述 《 为 了 宋 《 两 代 1 9 9 5 宋 — 宋 的 代 诸 七 的 多 言 1 9 9 6 七 作 古 言 年 家 诗 古 度 的 》 诗 ) 七 ( 》( 哲 言 北 学 古 宋 北 社 诗 卷 宋 会 的 、 卷 科 艺 南 )。 学 术 宋 风 对王锡九教授《金元的七言古诗》的评论 王锡九著《金元的七言古诗》 秦 石 在出版了《唐代的七言古诗》、《宋代的七言古诗》(北宋卷)、《宋代的 七言古诗》(南宋卷)等著作之后,王锡九教授又出版了新著《金元的七言古诗》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一书,进一步扩大了他有关七言古诗研究的 系列成果。迄今为止,金元诗歌的研究成果不多,学术积累也不丰厚,王锡九教 授这一新成果的问世,对加强金元诗歌的研究,无疑会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读 完此书,我觉得这是一部具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著作。 著者力图在把握金、元两代诗歌发展基本线索的基础上,揭示其七言古诗发 展变化的轨迹。为此,著者从两个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一是特立“序论”一章, 对此作出概括的描述。本章分别标立“金代诗歌发展述略”与“金代七言古诗发展 的基本线索”、“元代诗歌鸟瞰”与“元代七言古诗发展的基本线索”等节,将这两 代诗坛的概况与其七古的发展变化,相对应地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描述,确实让读 者在掌握金、元诗歌发展的总体情况下,比较清晰地了解了其七古的简要情况, 显示出著者揭示金、元七古发展历史的意图。二是在纵向的论述中,著者尽量展 示金、元七古的发展线索,使之具有断代分体诗歌史的特点。如书中对金代七古 的论述,在章节的安排上就明显可以看出著者对其发展阶段的认识。 《金初“借 如 4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5. zycnzj.com/ www.zycnzj.com 才异代”时期的七言古诗》、《大定明昌时期的七言古诗》、《贞祐南渡后诗人 的七言古诗》、 《金末诗人的七言古诗》等,就展现了金代七古发展的基本情况, 让读者一目了然。在上述每一章里,又各分若干节,对有成就、有特色的作家, 再分别仔细论述。这样,使得本书内容充实,学术性也大为增强。 本书在选题上,对金、元诗歌研究是一个拓展。近年来,已有数种金、元文 学史(或诗歌史)问世,但至今尚无对金、元诗歌进行分体研究的成果,本书专 论金、元七古,在选题上是有创新意义的。更可贵的是,著者能够以比较开放的 视野,尽量扩大其研究对象和论述范围。粗略地统计一下,书中涉及金代诗人 40 多位,元代诗人也有 35 人左右。这个数字,超出了其它金、元诗歌史著作所 论列的作家。书中对重要作家都作专章或专节的论述,对一般作家则采取以类相 从的合论方式,不仅轻重分合有致,也将金、元七古多姿多彩的风貌写了出来。 特别应当提到的是,著者显然不愿对笔下的作家只作一般性的描述,相反,他对 每一位作家,做到了一首一首地阅读其作品,详细地占有资料,从实际出发展开 论述,学风比较踏实,所提出的看法,比较切实,很少作空洞的概括和模棱两可 的勾勒,大大增强了本书论述上的宽度和厚度,提高了它的学术品位。 本书用力最深、用功最勤的,是对作家作品艺术成就和风格特色的探讨。如 金代部分中对赵秉文、李纯甫、萨都剌、杨维桢、元好问等许多作家都作了专章 的论述,比较深入细致。举例来说,如元好问,著者就力图比较全面而深入地对 他作出自己的论述,所以,文中对“遗山七古最健”和清秀疏快两种迥异的艺术风 貌,以及叙事艺术等,都从若干方面做了切实仔细的论述;对其运用典故、比喻 等方法,采用杂言成章的种种方式等,也是尽可能作出归纳有据、细密入微的论 析,比较中肯,有较强的说服力。而对于在某一方面具有独到风貌的作家,著者 则力求突出重点,在这一点上作出层层深入的研究。如元人王冕的七古,虽然题 材内容比较多样,但在艺术上无不都以浓烈的抒情性为其特征。文中即紧紧抓住 这一点展开论述,从而揭示了王冕七古最惹人注目的艺术特征。这种写法,与对 元好问七古作全面、多方位的论列虽然不同,但是却将一位作家最拿手的地方昭 示给读者,同样也收到了深入细致、切实中肯的效果。翻阅本书,凡是论述一位 作家,著者差不多都能够明确指出其艺术成就和风格特色所在,表现了著者比较 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和比较细腻深入的艺术分析能力。 本书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在论述有关作家的艺术成就时,著者非常注意探讨 其渊源。 在金元以前,七言古诗的繁荣发展, 主要在唐宋两代。金元诗人的创作, 无疑要面对这一份遗产,到唐宋诗人那里汲取营养来充实丰富自己。本书即以唐 宋诗人为重点,考察了金元七古的艺术渊源。著者的这个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这里,就书中的金代部分略作说明。在《金初“借才异代”时期的七言古诗》一章 里, 文中多次指陈有关诗人效法苏轼的若干方面, 同时也指出他们采用“初唐体”, 学习李白以及乐府诗的一些具体情形。在《大定明昌时期的七言古诗》一章里, 著者花了更多的笔墨,来揭示作家们的艺术渊源。这一时期,金学苏轼的风气大 盛,正是“苏学盛于北”的最重要阶段。书中对此也谈得比较充分仔细。同时,著 者又指出,在这一时期,金代诗人学唐也比较明显,揭开了学唐新的一页,文中 说:“学习、效法唐代的一些著名诗人,也是此时期诗坛的一大特点。这与金朝 开国之初的情况不一样,开了此后金代诗坛普遍学唐的风气之先。”在其后的几 章里,著者抓住学苏之风稍衰,而学唐之风渐盛的客观情况,逐步将探讨诗人的 艺术渊源更多地转向唐代,也写得比较具体、深入。书中通过以上的一些论述, 比较清晰地指出了金代诗人在七言古诗方面效法前贤的基本情况, 同时也就将金 5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
  • 6. zycnzj.com/ www.zycnzj.com 代七言古诗艺术嬗变的基本脉络展示了出来。这是很有意义的,也颇能见出著者 比较扎实的文学史功底。 作为该选题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本书不可避免地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著者在 主观上力图做到论述的仔细深入,切实可靠,但实际上某些章节还是有没有深入 展开的现象。书中着力于分析探讨作家作品的艺术成就和风格特色,试图勾勒出 金元七古艺术上发展变化的基本线索,是值得肯定的,但书中的某些提法,尚有 可商榷之处,遣词措语,也有把握不够准确的地方。当然,这些都瑕不掩瑜。本 书实为近年来金元诗歌研究中富有开拓创新意义,比较有份量的著作。 【原载】 《宋代文学研究年鉴》2000-2001 6 zycnzj.com/http://www.zycnz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