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deShare a Scribd company logo
1 of 7
Download to read offline
文档信息
 舊唐書
 161 / 215
 48 段 7517 字
 486 种 712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列傳第一百零七 舊唐書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後晉]劉昫 等
←160 卷一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零六 162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一百零八→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舊唐書 /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零七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元和 3 元和七年[812] 3 元和十五年[820] 2 廣明 1 大曆二年[767] 1 貞元十八年[802] 1
元和五年[810] 1 元和十四年[819] 1
地点 潞州 4 容州 4 嶺南 4
人物 彥威 17 弘景 14 士美 10 懷光 8 士涇 5 郗士美 4
文官 從事 8 觀察使 8 京兆尹 6 御史大夫 6 僕射 5 學士 5 御史中丞 5 左僕射 4
武官 節度使 7 節度 4 留後 2
其他 穆宗 5 憲宗 5 進士 4
目錄
0
1
2
3
4
5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 第一百零七
王翃 兄翊 郗士美 李鄘 子柱 柱子磎 辛祕 馬揔 韋弘景 王彥威
王翃 ,太原 晉陽 人也。兄翊,乾元中累官至京兆 少尹少尹 。性謙柔,淡於聲利,自商州刺史商州刺史 遷襄襄
州刺史州刺史 、山南東道節度 觀察等使。入朝,充北蕃宣慰使宣慰使 ,稱職,代宗 素重之。及即位,目為純
臣,遷刑部侍郎刑部侍郎 、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居憲司 雖不能舉振綱條,然以謹重知名。大曆二年[767]卒。
翊為侍郎侍郎 時,翃自折衝授辰州刺史辰州刺史 ,遷朗州 ,有威望智術,所蒞立名。
大曆五年[770]遷容州刺史容州刺史 、容管經略 使。自安、史之亂,頻詔徵發嶺南 兵募,隷南陽 魯炅 軍。
炅與賊戰於葉縣 ,大敗,餘衆離散。嶺南 谿洞夷獠乘此相恐為亂,其首領梁崇牽自號「平南 十道
大都統都統 」,及其黨覃問等,誘西原 賊張侯 、夏永攻陷城邑,據容州 。前後經略使經略使 陳仁琇 、李
抗 、侯令儀 、耿慎惑 、元結 、長孫全緒 等,雖容州刺史容州刺史 ,皆寄理藤州 ,或寄梧州 。
作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地 地 文 文
文 地 文 號
文 文 衙
文 文 地
文 地 地 地 名
地 地 地
武 地 名 地 文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地 地
1 / 7
https://taolang.club/doc/17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6
7
8
9
10
11
12
13
及翃至藤州 ,言於衆曰:「吾為容州刺史容州刺史 ,安得寄理他邑!」乃出私財募將健,許奏以好爵,以是人
各盡力。不數月,斬賊魁歐陽珪。馳於廣州 ,見節度使節度使 李勉 ,求兵為援。勉曰:「容州 陷賊已久,
群獠方強,卒難圖也。若務速 攻,祇自敗耳,郡不可復也。」翃請曰:「大夫如未暇出師,但請移牒諸
州,揚言出千兵援助,冀藉聲勢成萬一之功。」勉然之。翃乃以手札告諭義州刺史義州刺史 陳仁璀 、藤州刺藤州刺
史史 李曉庭 等,盟約討賊。翃復募三千餘人同力戰,日數合。節度使節度使 牒止翃用兵,翃慮惑將士,匿其
牒,奮起士卒,大破賊數萬衆,擒其帥梁崇牽,賊遁數百里外,盡復容州 故境。翃發使以聞,奏置順
州 ,以遏餘寇。前後大小百餘戰,生擒賊帥上獻者七十餘人。累加銀青光祿大夫銀青光祿大夫 、兼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充
招討處置使處置使 。
翃又令其將張利用 、李實 等分兵討襲西原 ,遂收復鬱林 諸州,部內漸安。後因哥舒晃 殺節度節度
使使 呂崇賁 ,嶺南 復亂,翃遣大將李實 悉所管兵赴援廣州 。西原 賊率覃問復招合夷獠曰:「容
州 兵馬盡赴廣州 ,郡可圖也。」於是悉衆來襲。翃知其來,伏兵 禦之,生擒覃問,其衆大敗。代
宗 聞而壯之,遣中使慰勞,加金紫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 。
時西蕃入寇,河中 元帥元帥 郭子儀 統兵備之,乃徵翃為河中 少尹少尹 ,充節度留後節度留後 ,領子儀 之務。
有悍將凌正者,橫暴擾軍政,約其徒夜譟斬關以逐翃。有告者,翃縮夜漏數刻,以差其期,賊驚而遁,
卒誅正,軍城乂安。
歷汾州刺史汾州刺史 、京兆尹京兆尹 。屬發涇原 兵討李希烈 ,軍次滻水 ,翃備供頓,肉敗糧臭,衆怒以叛。翃
奔至奉天,加御史大夫御史大夫 ,改將作監 ,從幸山南。車駕還京,改大理卿大理卿 。出為福州刺史福州刺史 、福建觀察觀察
使使 ,入為太子 賔客。貞元十二年[796],檢校禮部尚書檢校禮部尚書 ,代董晉 為東都留守東都留守 ,判尚書省 事、東
畿汝防禦使防禦使 。凡開置二十餘屯,市勁觔良鐵以為兵器,簡練士卒,軍政頗修。無何,吳少誠 阻命,
翃賦車籍甲,不待完繕,東畿之人賴之。十八年卒,時七十餘,贈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
郗士美 字和夫,高平 金鄉 人也。父純,字高卿 ,為李邕 、張九齡 等知遇,尤以詞學見推,
與顏真卿 、蕭穎士 、李華 皆相友善。舉進士 ,繼以書判制策,三中高第,登朝歷拾遺拾遺 、補闕、
員外、郎中郎中 、諫議大夫諫議大夫 、中書舍人中書舍人 。處事不迴,為元載 所忌。魚朝恩 署牙將牙將 李琮 為兩街功兩街功
德使德使 ,琮暴橫,於銀臺 門毀辱京兆尹京兆尹 崔昭 。純詣元載 抗論,以為國耻,請速論奏,載不從,遂
以疾辭。退歸東洛凡十年,自號伊川田父 ,清名高節,稱於天下。及德宗 即位,崔祐甫 作相,召
拜左庶子左庶子 、集賢學士集賢學士 。到京,以年老乞身,表三上,除太子詹事太子詹事 致仕 ,東歸洛陽 。德宗 召
見,屢加襃歎,賜以金紫。公卿大夫公卿大夫 皆賦詩祖送於都門,搢紳以為美談。有文集六十卷行於世。
士美 少好學,善記覽,父友顏真卿 、蕭穎士 輩嘗與之討論經傳,應對如流,旣而相謂曰:「吾曹
異日當交於二郗之間矣。」未冠,為陽翟丞陽翟丞 。李抱真 鎮潞州 ,辟為從事從事 ,雅有參贊參贊 之績。其後
易二帥,皆詔士美 佐之 。
由坊州刺史坊州刺史 為黔州刺史黔州刺史 、兼御史大夫御史大夫 、持節黔中 經略招討觀察鹽鐵等使。時溪州 賊帥向子琪連
結夷獠,控據山洞,衆號七八千,士美 設奇略討平之。詔書勞慰,加檢校右散騎常侍檢校右散騎常侍 ,封高平郡
公 ,再遷京兆尹京兆尹 。每別殿延問,必咨訪大政。出為鄂州 觀察使觀察使 。
貞元十八年[802],伊慎 有功,特授安黃節度節度 。二十年,慎來朝,其子宥主留事,朝廷未能去。會宥
母卒於京師,利主軍權,不時發喪 。士美 命從事從事 託以他故過其境,宥果迎之,告以凶問,先備肩
籃,即日遣之。
元和五年[810],拜河南尹河南尹 。明年三月,檢校工部尚書檢校工部尚書 、潞州 大都督府長史大都督府長史 ,充昭義節 度。前政
之豐給浮費,至皆減損,號令嚴肅 。
地 文
地 武 名 地
军
文 名
文 名 武
地
地 文 文
文
名 名 地 地 名
武 名 地 名 地 地
地 地 军
號 文
地 武 名 地 文 文 名
文 文 地 名 地
文 衙 文 文
文 主 文 名 文 衙
武 名
文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仕 文
文 文 文 名 名 武 名
文 衙 文 名 名
名 號 名
文 文 文 仕 地 號
文
名 名 名
文 名 地 文 文
名 名
文 文 文 地 地
名 文
主 文 地 文
名 武
葬 名 文
文 文 地 文 名
名
2 / 7
https://taolang.club/doc/17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及朝廷討王承宗 ,士美 遣兵馬使兵馬使 王獻領勁兵一萬為先鋒 。獻兇惡恃亂,逗撓不進,遽令召至,數
其罪斬之。下令曰:「敢後出者斬!」士美 親鼓之。兵旣合,而賊軍大敗,下三營,環柏鄉 ,屢以
捷聞。上大悅曰:「吾故知士美 能辦吾事。」于時四面七、八鎮兵共十餘萬,以環鎮、冀,未有首
功 ,多犯法。士美 兵士勇敢畏法,威聲甚振,承宗 大懼,指期有破亡之勢,會詔班師,至今兩河
間 稱之。
十二年,以疾徵為工部尚書工部尚書 ,稍間,拜忠武節度使節度使 、檢校刑部尚書檢校刑部尚書 。至鎮踰月,寢疾,元和十四
年[819]九月卒,年六十四,贈尚書左僕射尚書左僕射 ,謚曰景。士美 善與人交,然諾之際豁如也,當時名稱翕
然。
李鄘 字建侯 ,江夏 人。北海太守北海太守 邕之姪孫。父暄,官至起居舍人起居舍人 。鄘大曆中舉進士 ,又以書
判高等,授祕書正字祕書正字 。為李懷光 所辟,累遷監察御史監察御史 。及懷光 據蒲津 叛,鄘與母妻 陷賊中,
恐禍及親,因偽白懷光 曰:「兄病在洛,請母往視之。」懷光 許焉,且戒妻子 無得從,鄘皆遣
行。後懷光 知,責之,對曰:「鄘名隷軍籍,不得隨侍老母,奈何不使婦隨姑行也。」懷光 無以罪
之。時與故相高郢 同在賊廷,乃密奏賊軍虛實及攻取之勢,德宗 賜手詔以勞之。後事泄,懷光 嚴
兵召郢與鄘詰責。鄘詞激氣壯,三軍義之,懷光 不敢殺,囚之獄中。懷光 死,馬燧 就獄致禮,表
為河東 從事從事 ,尋以言不行,歸養洛中。襄州 節度使節度使 嗣曹王 臯致禮延辟,署從事從事 ,奏兼殿中侍殿中侍
御史御史 。入為吏部員外郎吏部員外郎 。
徐州 張建封 卒,其子愔為將校所迫,俾領軍務軍務 。詔擇臨難不懾者即其軍以諭之,遂命鄘為徐州 宣宣
慰使慰使 。鄘直抵其軍,召將士,傳朝旨,陳禍福,脫監軍使監軍使 桎梏 ,令復其位,兇黨不敢犯。及愔上
表 稱兵馬留後留後 ,鄘以為非詔令所加,不宜稱號,立使削去,方受其表。遷吏部郎中吏部郎中 。
順宗 登極 ,拜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遷京兆尹京兆尹 、尚書右丞尚書右丞 。元和初,以京師多盜,復選為京兆尹京兆尹 ,擒奸
禁暴,威望甚著。尋拜檢校禮部尚書檢校禮部尚書 、鳳翔尹鳳翔尹 、鳳翔 隴右節度使 。是鎮承前命帥,多用武將,有
「神策行營 」之號。初受命,必詣軍修謁。鄘旣受命,表陳其不可,詔遂去「神策行營 」字,但
為鳳翔 隴右 節度節度 。未幾,遷鎮太原 ,入為刑部尚書刑部尚書 、兼御史大夫御史大夫 、諸道鹽鐵轉運使諸道鹽鐵轉運使 。五年
冬,出為揚州 大都督府長史大都督府長史 、淮南節度使淮南節度使 。鄘前在兩鎮 ,皆以剛嚴操下,遽變舊制,人情不安,
故未幾即改去。至淮南 數歲,就加檢校 左僕射左僕射 ,政嚴事理,府廩充積。
及王師征淮夷 ,鄆寇李師道 表裏相援。鄘發楚、壽等州二萬餘兵,分壓賊境,日費甚廣,未嘗請於
有司。時憲宗 以兵興,國用不足,命鹽鐵副使鹽鐵副使 程异 乘驛諭江淮 諸道,俾助軍用。鄘以境內富實,
乃大籍府庫,一年所蓄之外,咸貢於朝廷。諸道以鄘為倡首,悉索以獻,自此王師無匱乏之憂。
先是吐突承璀 監淮南軍 ,貴寵莫貳,鄘亦以剛嚴素著,而差相敬憚,未嘗稍失。承璀 歸,遂引以
為相。十二年,徵拜門下侍郎門下侍郎 、同平章事同平章事 。鄘出入顯重,素不以公輔 自許,年侵勢過,頗安外
鎮。登祖筵,聞樂而泣下曰:「宰相宰相 之任,非吾所長也。」行頗緩,至京師,又辭疾歸第。旣未朝
謁,亦不領政事,竟以疾辭,改授戶部尚書戶部尚書 。俄換檢校 左僕射左僕射 ,兼太子 賔客,分司東都分司東都 。尋
以太子少傅太子少傅 致仕 。元和十五年[820]八月卒,贈太子太保太子太保 ,謚曰肅。
鄘強直無私飾,與楊憑 、穆質 、許孟容 、王仲舒 友善,皆任氣自負。然鄘當官嚴重,為吏以峻法
立操,所至稱理,而剛決少恩。鎮揚州 七年,令行禁止 ,擒擿生殺,一委軍吏,參佐束手,居人頗
陷非法,物議以此少之。
子柱,官至浙東 觀察使觀察使 。
名 名 武 营
名 地
名
礼 名 名
地
文 武 文
文 名
名 主 地 文 文 仕
文 名 文 名 地 亲
名 名 亲
名 名
名 號 名
名 名 名
地 文 地 武 主 文
文 文
地 名 文 地
文 文 法
礼 武 文
號 礼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地 地
营 营
地 地 武 地 文 文 文
地 文 文 衙
地 仕 文
政 名
號 文 名 地
名 营 名
文 文 名
文
文 仕 文 主 文
文 仕 文
名 名 名 名
地 词
地 文
3 / 7
https://taolang.club/doc/17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柱子磎,字景望 ,博學多通,文章秀絕。大中十三年[859],一舉登進士 第。歸仁晦 鎮大梁,穆仁
裕 鎮河陽 ,自監察、殿中 相次奏為從事從事 。入為尚書尚書 水部員外郎水部員外郎 ,累遷吏部郎中吏部郎中 ,兼史館修史館修
撰撰 ,拜翰林學士翰林學士 、中書舍人中書舍人 。廣明中,分司分司 洛下。遇巢、讓之亂,逃於河橋 。光啟 中避亂淮
海 ,有偽襄王 詔命,磎皆不從。
王鐸 鎮滑臺 ,杖策詣之。鐸表薦于朝,昭宗 雅重之,復召入翰林為學士學士 ,拜戶部侍郎戶部侍郎 ,遷禮部禮部
尚書尚書 。景福二年[893]十月,與韋招度並命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門下平章事 。宣制日,水部郎中水部郎中 、知制誥知制誥 劉崇
魯 掠其麻哭之,奏云:「李磎 奸邪,挾附權倖,以忝學士學士 ,不合為相。」時宰臣宰臣 崔昭緯 與昭
度 及磎素不相恊,密遣崇魯 沮之也,乃左授太子少師太子少師 。磎因上十章及納諫論 三篇自雪,且數崇
魯 之惡。議者重其才而鄙其訟。昭宗 素愛其才,而急於大用。至乾寧初,又上第十一表,乃復命為
相。數月,與昭度 同為王行瑜 等所殺。
磎自在臺省 ,聚書至多,手不釋卷,時人號曰「李書樓」。所撰文撰文 章及注解書傳之闕疑,僅百餘
卷,經亂悉亡。王行瑜 死,德音 昭雪,贈司徒司徒 ,謚曰文。
子沇,字東濟 ,有俊才,與父同日遇害,詔贈禮部員外郎禮部員外郎 。
辛祕 ,隴西 人。少嗜學,貞元年中,累登五經 、開元禮 科,選授華原尉華原尉 ,判入高等,調補 長長
安尉安尉 。高郢 為太常卿太常卿 ,嘉其禮學,奏授太常博士太常博士 。遷祠部 、兵部員外郎兵部員外郎 ,仍兼博士博士 。山陵
及郊丘 二禮儀使禮儀使 皆署為判官。當時推其達禮。
元和初,拜湖州刺史湖州刺史 。未幾,屬李錡 阻命,將收支郡,遂令大將監守五郡。蘇常杭睦四州刺史州刺史 ,
或以戰敗,或被拘執;賊黨以祕儒者,甚易之。祕密遣衙門衙門 將丘知二勒兵數百人,候賊將動,逆戰大
破之。知二中流矢墜馬,起而復戰,斬其將,焚其營,一州遂安。賊平,以功賜金紫,由是僉以祕材堪
將帥。
及太原 節度節度 范希朝 領全師出討王承宗 ,徵祕為河東 行軍司馬行軍司馬 ,委以留務。尋召拜左司郎左司郎
中中 ,出為汝州刺史汝州刺史 。九年,徵拜諫議大夫諫議大夫 ,改常州刺史常州刺史 ,選為河南尹河南尹 。蒞職修政,有可稱者。
十二年,拜檢校工部尚書檢校工部尚書 ,代郗士美 為潞州 大都督府長史大都督府長史 、御史大夫御史大夫 ,充昭義軍節度 、澤潞
磁洺邢等州觀察使觀察使 。是時以再討王承宗 ,澤潞壓境,凋費尤甚。朝議以兵革之後,思能完復者,遂
以命祕。凡四歲,府庫積錢七十萬貫,餱糧 器械稱是。及歸,道病,先自為墓誌。將歿,又為書一
通,命緘致几上。其家發之,皆送終遵儉之旨。久歷重任,無豐財厚產,為時所稱。元和十五年[820]十
二月卒,年六十四,贈左僕射左僕射 ,謚曰昭。
馬揔字會元,扶風人。少孤貧,好學,性剛直,不妄交遊。貞元中,姚南仲 鎮滑臺 ,辟為從從
事事 。南仲 與監軍使監軍使 不恊,監軍監軍 誣奏南仲 不法。及罷免,揔坐貶泉州 別駕別駕 ,監軍監軍 入掌樞樞
密密 。福建觀察使觀察使 柳冕 希旨欲殺揔,從事從事 穆贊 鞫揔,贊稱無罪,揔方免死。後量移 恩
王 傅。元和初,遷虔州刺史虔州刺史 。四年,兼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充嶺南 都護都護 、本管經略使經略使 。揔敦儒 學,
長於政術,在南海 累年,清廉不撓,夷獠便之。於漢所立銅柱之處,以銅一千五百斤特鑄二柱,刻書
唐德,以繼伏波之跡。以綏蠻功,就加金紫 。八年,轉桂州刺史桂州刺史 、桂管經略 觀察使觀察使 ,入為刑部侍刑部侍
郎郎 。裴度 宣慰淮西,奏為制置副使制置副使 。吳元濟 誅,度留揔蔡州 ,知彰義軍 留後留後 。尋檢校工部檢校工部
尚書尚書 、蔡州刺史蔡州刺史 、兼御史大夫御史大夫 ,充淮西節度使節度使 。揔以申、光、蔡等州久陷賊寇,人不知法,威刑
勸導,咸令率化。奏改彰義 軍曰淮西,賊之偽跡,一皆削盪。
名 仕 名
名 地 衙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地 名
地 主
名 地 號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名 名 文 文 名
名 名 文 作
名 號
名 名
衙 文
名 法 文
名 文
名 地 作 作 武 仕
武 名 文 文 衙 文 文
礼 文
文 名 文
文
地 武 名 名 地 武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名 地 文 文 地
文 名
食
文
名 地
文 名 文 文 名 地 文 文
文 文 名 文 名 仕
主 文 文 地 文 文 名
地
词 文 地 文
文 名 文 名 地 营 武
文 文 文 武
地
4 / 7
https://taolang.club/doc/17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33
34
35
36
37
38
39
十三年,轉許州刺史許州刺史 、忠武軍節度 、陳許溵等州觀察處置等使觀察處置等使 。明年,改華州刺史華州刺史 、潼關 防禦、
鎮國軍等使。十四年,遷檢校刑部尚書檢校刑部尚書 、鄆州刺史鄆州刺史 、天平軍節度 、鄆曹濮等州觀察等使,就加檢校檢校
尚書左僕射尚書左僕射 。入為戶部尚書戶部尚書 。長慶三年[823]卒,贈右僕射右僕射 。
揔理道素優,軍政多暇,公務之餘,手不釋卷。所著奏議集 、年曆、通曆、子鈔等書百餘卷,行於
世。
韋弘景 ,京兆 人。後周 逍遙公 敻之後。祖嗣立 ,終宣州 司戶。父堯,終洋州 興道令興道令 。弘
景 ,貞元中始舉進士 ,為汴州 、浙東 從事從事 。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遺左拾遺 ,充集賢殿學士集賢殿學士 ,
轉左補闕左補闕 ,尋召入翰林為學士學士 。普潤鎮使蘇光榮 為涇原 節度使節度使 ,弘景 草麻,漏敘光榮之功,
罷學士學士 ,改司門員外郎司門員外郎 ,轉吏部 員外、左司郎中左司郎中 ,改吏部 度支郎中度支郎中 。張仲方 貶李吉
甫 謚,上怒,貶仲方 。弘景 坐與仲方 善,出為綿州刺史綿州刺史 。宰相宰相 李夷簡 出鎮淮南 ,奏為副
使,賜以金紫。入為京兆 少尹少尹 ,遷給事中給事中 。
劉士涇 以駙馬 交通邪倖,穆宗 用為太僕卿太僕卿 ,弘景 與給事給事 薛存慶 封還詔書,論士涇 曰:
「伏以司僕正僕正 卿,位居九列。在周之命 ,伯冏其人,所以惟月膺名,象河稱重。漢朝 亦以石慶之
謹愿,陳萬年 之行潔,皆踐斯職,謂之大僚。今士涇 戚里常人,班敘散秩 ,以父任將帥,家富貲
財,聲名不在於士林,行義無聞於朝野,忽長卿寺,有瀆官常。以親則人物未賢,以勳則寵待常厚,今
叨顯任,誠謂謬官。傳 曰:『惟名與器,不可假人。』蓋士涇 之謂。臣等職司違失,實在守官守官 。
其劉士涇 新除太僕卿太僕卿 勑,未敢行下。」穆宗 遣宰臣宰臣 宣諭,弘景 等固執如前。宰臣宰臣 不得已,
改衛尉少卿衛尉少卿 。穆宗 復遣諭弘景 曰:「士涇 父昌有邊功,士涇 為少列十餘年,又尚雲安公主 ,
宜有加恩。朕思賞勞睦親之意,竟行前命。」穆宗 怒,乃令弘景 使安南 、邕、容宣慰,時論翕然
推重。
時蕭俛 以清直在位,弘景 議論常所輔助。遷刑部侍郎刑部侍郎 ,轉吏部侍郎吏部侍郎 ,銓綜平允,權邪憚其嚴勁,
不敢干以非道。掌選二歲,改陝虢 觀察使觀察使 。歲滿,徵拜尚書左丞尚書左丞 ,駁吏部 授官不當者六十人。弘
景 素以鯁亮稱,及居綱轄綱轄 之地,郎吏望風脩整。會吏部員外郎吏部員外郎 楊虞卿 以公事為下吏所訕,獄未能
辨,詔下弘景 與憲司 就尚書省 詳讞。虞卿 多朋游,人多嚮附之,弘景 素所不悅,時已請告在
第,及準詔就召,以公服 來謁。弘景 謂之曰:「有勑推公。」虞卿 失容自退。轉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充東東
都留守都留守 ,判東都尚書省事判東都尚書省事 。繕完宮室,至今賴之。
大和五年[831]五月卒,年六十六,贈尚書左僕射尚書左僕射 。弘景 歷官行事,始終以直道自立,議論操持,無
所阿附,當時風教,尤為倚賴。自長慶已來,目為名卿。
王彥威 ,太原 人。世儒家,少孤貧,苦學,尤通三禮 。無由自達,元和中遊京師,求為太常太常 散
吏。卿知其書生,補充檢討官檢討官 。彥威 於禮閤掇拾自隋已來朝廷沿革、吉凶五禮 ,以類區分,成三
十卷獻之,號曰元和新禮 ,由是知名,特授太常博士太常博士 。
文 地 文 文 地
文 文 地
文 文 文
作
名 地 代 名 名 地 地 文
名 仕 地 地 文 文 文
文 文 名 地 武 名
文 文 衙 文 衙 文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文 名 地
地 文 文
名 主 號 文 名 文 名 名
武 名 代
名 名 礼
作 名 文
名 文 號 文 名 文
文 號 名 名 名 主
號 名 政
名 名 文 文
地 文 文 衙
名 文 文 名
名 衙 衙 名 名
礼 名 名 文
文 文
文 名
名 地 作 文
文 名 礼
作 文
5 / 7
https://taolang.club/doc/17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40
41
42
43
44
憲宗 晏駕,未定謚。淮南節度使淮南節度使 李夷簡 以憲宗 功高列聖,宜特稱祖,穆宗 下禮官禮官 議。彥威 奏
曰:「據禮經 ,三代之制,始封之君,謂之太祖 。太祖 之外,又祖有功而宗有德,故夏后氏祖顓
頊 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湯,周人郊祀后稷 ,祖文王 而宗武王 。自東漢 魏晉,漸違經意,沿革不
一,子孫以推美為先,自始祖 已下並有建祖之制。蓋非典訓,不可法也。國朝祖宗 制度,本於周
禮 ,以景皇帝 為太祖 ,又祖神堯而宗太宗 。自高宗 已降,但稱宗謂之尊名,可為成法。不然,
則太宗 造有區夏,理致昇平;玄宗 掃清內難,翊戴聖父;肅宗 龍飛靈武 ,收復兩都,此皆應天順
人,撥亂返正,至於廟號 ,亦但稱宗。謹按經義 ,祖者始也,宗者尊也,故傳曰『始封必為祖』,書
曰『德高可宗,故號高宗 』。今宜本三代之定制,去魏、晉之亂法,守貞觀、開元之憲章,而擬議大
名,垂以為訓。大行廟號 ,宜稱宗。」制從之。
故事,祔廟之禮,先告於太極殿,然後奉神主 赴太廟。祔禮畢,不再告于太極殿。時憲宗 祔廟禮
畢,執政詳舊典,令有司再告祔享禮畢于太極殿。彥威 執議以為不可,執政怒。會宗正寺 進祝版,
誤以憲宗 為睿宗 。執政銜其強,奏祝版參差,博士博士 之罪,彥威 坐削一階,奪兩季俸。彥威 殊不
低迴,每議禮事,守正守正 不阿附,君子稱之。累轉司封員外郎司封員外郎 中。弘文館 舊不置學士學士 ,文宗 特置
一員以待彥威 。尋使魏博宣 慰,特賜金紫。五年,遷諫議大夫諫議大夫 。朝廷自誅李師道 ,收復淄青 十
二州,未定戶籍,乃命彥威 充十二州勘定兩稅使兩稅使 。朝法振舉,人不以為煩。以本官兼史館修撰史館修撰 。
彥威 通悉典故,宿儒碩學皆讓之。時以僕射僕射 上事儀注,前後不定,中丞中丞 李漢 奏定,朝議未以為
允。中書門下中書門下 奏請依元和七年[812]已前儀注,左右僕射左右僕射 上日,請受諸司四品六品丞郎已下拜。彥
威 奏論曰:「臣謹按開元禮 :凡受冊官,並與卑官荅拜。國朝官品令,三師三公正一品,尚書尚書
令令 正二品,並是冊拜授 官。上之日,亦無受朝官再拜 之文。僕射僕射 班次 三公,又是尚書令尚書令 副貳
之職,雖端揆端揆 之重,有異百僚,然與群官比肩 事主。禮曰:『非其臣即荅拜之。』又曰:『大夫之
臣不稽首 。』非尊家臣,以避君也。即僕射僕射 上日受常參官常參官 拜,事頗非儀。況元和七年[812]已經奏
議,酌為定制,編在國章。近年上儀,又有受拜之禮,禮文乍變,物論未安,請依元和七年[812]勑為
定。」時李程 為左僕射左僕射 ,宰執難於改革,雖不從其議,論者稱之。
興平縣 人上官興因醉殺人亡竄,吏執其父下獄,興自首請罪,以出其父。京兆尹京兆尹 杜悰 、御史中御史中
丞丞 宇文鼎 以其首罪免父,有光孝義,請減死配流。彥威 與諫官上言曰:「殺人者死,百王共守。
若許殺人不死,是教殺人。興雖免父,不合減死。」詔竟許決流。彥威 詣中書投宰相宰相 面論,語訐氣
盛,執政怒,左授河南 少尹少尹 。未幾,改司農卿司農卿 。李宗閔 重之,旣秉政,授青州刺史青州刺史 、兼御史大御史大
夫夫 ,充平盧軍節度 、淄青 等觀察使觀察使 。
開成元年[836],召拜戶部侍郎戶部侍郎 ,尋判度支判度支 。彥威 儒學雖優,亦勤吏事,然貨泉之柄,素非所長,性
旣剛訐,自恃有餘。嘗紫宸 廷奏曰「臣自計司 按見管錢穀 文簿,皆量入以為出,使經費必足,無
所刻削。且百口之家,猶有歲蓄,而軍用錢物,一切通用,悉隨色額占定,終歲支給,無毫釐之差。儻
臣一旦愚迷,欲自欺竊,亦不可得也。」名曰度支占額圖 。旣而又進供軍圖 ,曰:「起至德 、乾
元之際,迄於永貞、元和之初,天下有觀察者十,節度節度 二十有九,防禦者四,經略者三。掎角之
師,犬牙相制 ,大都通邑,無不有兵,都計中外兵額至八十餘萬。長慶戶口凡三百三十五萬,而兵額
約九十九萬,通計三戶資一兵。今計天下租賦,一歲所入,總不過三千五百餘萬,而上供之數三之一
焉。三分之中,二給衣賜。自留州留使兵士衣賜之外,其餘四十萬衆,仰給度支。伏以時逢理安,運屬
神聖,然而兵不可弭,食哉惟時。憂勤之端,兵食是切。臣謬司邦計,虔奉睿圖,輒纂事功,庶裨聖
覽。」又纂集國初已來至貞元帝 代功臣,如左氏傳 體敘事,號曰唐典 ,進之。
號 文 名 號 號 文 名
作 號 號
名 名 主 主 代
亲 亲
作 號 號 號 號
號 號 號 地
礼 仕
號
礼
礼 號
名 衙
號 號 文 名 名
文 文 衙 文 號
名 名 文 名 地
名 文 文
名 文 文 名
文 文
名 作
文 礼 礼 文 礼 文
文 礼
礼 文 文
名 文
地 文 名
文 名 名
名 文
地 文 文 名 文
文 地 地 文
文 文 名
处 衙 词
作 作 名
武
词
號 作 作
6 / 7
https://taolang.club/doc/17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160 卷一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零六 162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一百零八→目錄
45
46
47
彥威 旣掌利權,心希大用。時內官仇士良 、魚弘志禁中用事。先是左右神策軍 多以所賜衣物於度支
中估,判使判使 多曲從,厚給其價。開成初,有詔禁止,然趨利者猶希意從其請託。至是,彥威 大結私
恩,凡內官請託,無不如意,物議鄙其躁妄。復脩王播 舊事,貢奉羨餘,殆無虛日。會邊軍上訴衣賜不
時,兼之朽故。宰臣宰臣 惡其所為,令攝度支人吏付臺推訊。彥威 略不介懷,入司視事。及人吏受罰,左
授衛尉卿衛尉卿 ,停務,方還私第。
三年七月,檢校禮部尚書檢校禮部尚書 ,代殷侑 為許州刺史許州刺史 ,充忠武軍節度 、陳許溵觀察等使。會昌中,入
為兵部侍郎兵部侍郎 ,歷方鎮 ,檢校兵部尚書檢校兵部尚書 。卒,贈僕射僕射 ,謚曰靖。
史臣曰:世以治軍戎,決權變,非儒者之事。而王翃 、郗士美 釋䙜掖之儒衣,奮將軍將軍 之旗鼓,俾
士赴湯火,威振藩籬 ,何其壯也。所謂非秦無人,吾謀適不用也。二子遭遇英主,伸其効用,宜
哉!李建 侯不屈於賊庭,馬會元見伸於貝錦,臨危挺操,所謂貞臣,將相之榮,固其宜矣。辛潞
州 之特達,韋僕射僕射 之峻整,王尚書尚書 之果敢,皆一時之偉器也。若以道自牧,求福不回,即能臣
也。而彥威 欲為巧宦,不亦疏乎?
贊曰:見危致命 ,臨難不恐。士美 、建侯 ,仁者之勇。弘景 陸離,駁正黃扉黃扉 。貪名喪道,狂
哉彥威 。
名 名 营
文 名
名
文 名
文
文 名 文 地
文 营 文 文
名 名 武
词
名
地 文 文
名
礼 名 主 名 文
名
7 / 7
https://taolang.club/doc/17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More Related Content

What's hot

宋史 341 卷三百四十一 列傳第一百
宋史 341 卷三百四十一 列傳第一百宋史 341 卷三百四十一 列傳第一百
宋史 341 卷三百四十一 列傳第一百
helloiac
 
舊五代史 125 卷一百二十五 周書十六 列傳第五
舊五代史 125 卷一百二十五 周書十六 列傳第五舊五代史 125 卷一百二十五 周書十六 列傳第五
舊五代史 125 卷一百二十五 周書十六 列傳第五
helloiac
 
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
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
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
helloiac
 
舊五代史 116 卷一百一十六 周書七 世宗紀第三
舊五代史 116 卷一百一十六 周書七 世宗紀第三舊五代史 116 卷一百一十六 周書七 世宗紀第三
舊五代史 116 卷一百一十六 周書七 世宗紀第三
helloiac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helloiac
 
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helloiac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
helloiac
 
新唐書 175 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九十四
新唐書 175 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九十四新唐書 175 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九十四
新唐書 175 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九十四
helloiac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helloiac
 
北史 067 卷六十七 列傳第五十五
北史 067 卷六十七 列傳第五十五北史 067 卷六十七 列傳第五十五
北史 067 卷六十七 列傳第五十五
helloiac
 
宋史 292 卷二百九十二 列傳第五十一
宋史 292 卷二百九十二 列傳第五十一宋史 292 卷二百九十二 列傳第五十一
宋史 292 卷二百九十二 列傳第五十一
helloiac
 
宋史 465 卷四百六十五 列傳第二百二十四 外戚下
宋史 465 卷四百六十五 列傳第二百二十四 外戚下宋史 465 卷四百六十五 列傳第二百二十四 外戚下
宋史 465 卷四百六十五 列傳第二百二十四 外戚下
helloiac
 
舊唐書 023 卷二十上 本紀第二十上 昭宗
舊唐書 023 卷二十上 本紀第二十上 昭宗舊唐書 023 卷二十上 本紀第二十上 昭宗
舊唐書 023 卷二十上 本紀第二十上 昭宗
helloiac
 
新唐書 155 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七十四
新唐書 155 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七十四新唐書 155 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七十四
新唐書 155 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七十四
helloiac
 
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
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
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
helloiac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helloiac
 
宋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四
宋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四宋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四
宋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四
helloiac
 
南史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
南史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南史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
南史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
helloiac
 
南史 22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二
南史 22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二南史 22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二
南史 22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二
helloiac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helloiac
 

What's hot (20)

宋史 341 卷三百四十一 列傳第一百
宋史 341 卷三百四十一 列傳第一百宋史 341 卷三百四十一 列傳第一百
宋史 341 卷三百四十一 列傳第一百
 
舊五代史 125 卷一百二十五 周書十六 列傳第五
舊五代史 125 卷一百二十五 周書十六 列傳第五舊五代史 125 卷一百二十五 周書十六 列傳第五
舊五代史 125 卷一百二十五 周書十六 列傳第五
 
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
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
宋史 474 卷四百七十四 列傳第二百三十三 姦臣四
 
舊五代史 116 卷一百一十六 周書七 世宗紀第三
舊五代史 116 卷一百一十六 周書七 世宗紀第三舊五代史 116 卷一百一十六 周書七 世宗紀第三
舊五代史 116 卷一百一十六 周書七 世宗紀第三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舊唐書 081 卷七十七 列傳第二十七
 
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周書 35 卷三十五 列傳第二十七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
新唐書 187 卷一百八十一 列傳第一百〇六
 
新唐書 175 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九十四
新唐書 175 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九十四新唐書 175 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九十四
新唐書 175 卷一百六十九 列傳第九十四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北齊書 41 卷四十一 列传第三十三
 
北史 067 卷六十七 列傳第五十五
北史 067 卷六十七 列傳第五十五北史 067 卷六十七 列傳第五十五
北史 067 卷六十七 列傳第五十五
 
宋史 292 卷二百九十二 列傳第五十一
宋史 292 卷二百九十二 列傳第五十一宋史 292 卷二百九十二 列傳第五十一
宋史 292 卷二百九十二 列傳第五十一
 
宋史 465 卷四百六十五 列傳第二百二十四 外戚下
宋史 465 卷四百六十五 列傳第二百二十四 外戚下宋史 465 卷四百六十五 列傳第二百二十四 外戚下
宋史 465 卷四百六十五 列傳第二百二十四 外戚下
 
舊唐書 023 卷二十上 本紀第二十上 昭宗
舊唐書 023 卷二十上 本紀第二十上 昭宗舊唐書 023 卷二十上 本紀第二十上 昭宗
舊唐書 023 卷二十上 本紀第二十上 昭宗
 
新唐書 155 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七十四
新唐書 155 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七十四新唐書 155 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七十四
新唐書 155 卷一百四十九 列傳第七十四
 
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
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
宋史 257 卷二百五十七 列傳第十六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新唐書 084 卷七十八 列傳第三 宗室
 
宋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四
宋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四宋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四
宋史 285 卷二百八十五 列傳第四十四
 
南史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
南史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南史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
南史 32 卷三十二 列傳第二十二
 
南史 22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二
南史 22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二南史 22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二
南史 22 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舊五代史 076 卷七十六 晉書二 高祖紀第二
 

Similar to 舊唐書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零七

明史 151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明史 151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明史 151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明史 151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helloiac
 
明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一百九十五
明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一百九十五明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一百九十五
明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一百九十五
helloiac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helloiac
 
舊唐書 136 卷一百三十二 列傳第八十二
舊唐書 136 卷一百三十二 列傳第八十二舊唐書 136 卷一百三十二 列傳第八十二
舊唐書 136 卷一百三十二 列傳第八十二
helloiac
 
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
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
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
helloiac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helloiac
 
新唐書 146 卷一百四十 列傳第六十五
新唐書 146 卷一百四十 列傳第六十五新唐書 146 卷一百四十 列傳第六十五
新唐書 146 卷一百四十 列傳第六十五
helloiac
 
宋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二
宋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二宋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二
宋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二
helloiac
 
明史 158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明史 158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明史 158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明史 158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helloiac
 
新唐書 168 卷一百六十二 列傳第八十七
新唐書 168 卷一百六十二 列傳第八十七新唐書 168 卷一百六十二 列傳第八十七
新唐書 168 卷一百六十二 列傳第八十七
helloiac
 
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
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
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
helloiac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helloiac
 
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helloiac
 
宋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六十六
宋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六十六宋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六十六
宋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六十六
helloiac
 
舊唐書 020 卷十八下 本紀第十八下 宣宗
舊唐書 020 卷十八下 本紀第十八下 宣宗舊唐書 020 卷十八下 本紀第十八下 宣宗
舊唐書 020 卷十八下 本紀第十八下 宣宗
helloiac
 
宋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八
宋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八宋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八
宋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八
helloiac
 
宋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四十九
宋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四十九宋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四十九
宋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四十九
helloiac
 
明史 260 卷二百六十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
明史 260 卷二百六十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明史 260 卷二百六十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
明史 260 卷二百六十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
helloiac
 

Similar to 舊唐書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零七 (20)

明史 151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明史 151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明史 151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明史 151 卷一百五十一 列傳第三十九
 
明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一百九十五
明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一百九十五明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一百九十五
明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一百九十五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宋史 006 卷六 本紀第六 真宗一
 
舊唐書 136 卷一百三十二 列傳第八十二
舊唐書 136 卷一百三十二 列傳第八十二舊唐書 136 卷一百三十二 列傳第八十二
舊唐書 136 卷一百三十二 列傳第八十二
 
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
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
金史 128 卷一百二十八 列傳第六十六 循吏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舊五代史 091 卷九十一 晉書十七 列傳第六
 
新唐書 146 卷一百四十 列傳第六十五
新唐書 146 卷一百四十 列傳第六十五新唐書 146 卷一百四十 列傳第六十五
新唐書 146 卷一百四十 列傳第六十五
 
宋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二
宋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二宋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二
宋史 273 卷二百七十三 列傳第三十二
 
明史 158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明史 158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明史 158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明史 158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四十六
 
新唐書 168 卷一百六十二 列傳第八十七
新唐書 168 卷一百六十二 列傳第八十七新唐書 168 卷一百六十二 列傳第八十七
新唐書 168 卷一百六十二 列傳第八十七
 
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
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
宋史 287 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新唐書 133 卷一百二十七 列傳第五十二
 
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宋史 356 卷三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宋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六十六
宋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六十六宋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六十六
宋史 307 卷三百〇七 列傳第六十六
 
新唐書 120 卷一百一十四 列傳第三十九
新唐書 120 卷一百一十四 列傳第三十九新唐書 120 卷一百一十四 列傳第三十九
新唐書 120 卷一百一十四 列傳第三十九
 
舊唐書 020 卷十八下 本紀第十八下 宣宗
舊唐書 020 卷十八下 本紀第十八下 宣宗舊唐書 020 卷十八下 本紀第十八下 宣宗
舊唐書 020 卷十八下 本紀第十八下 宣宗
 
宋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八
宋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八宋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八
宋史 289 卷二百八十九 列傳第四十八
 
宋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四十九
宋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四十九宋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四十九
宋史 290 卷二百九十 列傳第四十九
 
明史 260 卷二百六十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
明史 260 卷二百六十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明史 260 卷二百六十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
明史 260 卷二百六十 列傳第一百四十八
 
新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四 列傳第五十九
新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四 列傳第五十九新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四 列傳第五十九
新唐書 140 卷一百三十四 列傳第五十九
 

More from helloiac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helloiac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helloiac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helloiac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helloiac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helloiac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helloiac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helloiac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helloiac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helloiac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helloiac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helloiac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helloiac
 

More from helloiac (20)

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籍海淘浪
籍海淘浪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晉書 034 卷三十四 列傳第四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元史 040 卷四十 本紀第四十 順帝三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北史 056 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新唐書 123 卷一百一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1 卷十一 隋本紀上第十一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北史 010 卷十 周本紀下第十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漢書 109 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遼史 080 卷八十 列傳第十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舊五代史 042 卷四十二 唐書十八 明宗紀第八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49 卷四十九 志第三十 食貨四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金史 005 卷五 本紀第五 海陵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新唐書 151 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七十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三國志 12 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明史 261 卷二百六十一 列傳一百四十九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舊唐書 038 卷三十四 志第十四 曆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明史 245 卷二百四十五 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宋史 473 卷四百七十三 列傳第二百三十二 姦臣三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魏書 002 卷二 太祖紀第二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金史 059 卷五十九 表第一 宗室表
 

舊唐書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零七

  • 1. 文档信息  舊唐書  161 / 215  48 段 7517 字  486 种 712 个标注  繁体中文 列傳第一百零七 舊唐書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後晉]劉昫 等 ←160 卷一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零六 162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一百零八→ 史部 / 正史 / 二十四史 / 舊唐書 / 161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第一百零七 本篇关键词 纪年 元和 3 元和七年[812] 3 元和十五年[820] 2 廣明 1 大曆二年[767] 1 貞元十八年[802] 1 元和五年[810] 1 元和十四年[819] 1 地点 潞州 4 容州 4 嶺南 4 人物 彥威 17 弘景 14 士美 10 懷光 8 士涇 5 郗士美 4 文官 從事 8 觀察使 8 京兆尹 6 御史大夫 6 僕射 5 學士 5 御史中丞 5 左僕射 4 武官 節度使 7 節度 4 留後 2 其他 穆宗 5 憲宗 5 進士 4 目錄 0 1 2 3 4 5 卷一百五十七 列傳 第一百零七 王翃 兄翊 郗士美 李鄘 子柱 柱子磎 辛祕 馬揔 韋弘景 王彥威 王翃 ,太原 晉陽 人也。兄翊,乾元中累官至京兆 少尹少尹 。性謙柔,淡於聲利,自商州刺史商州刺史 遷襄襄 州刺史州刺史 、山南東道節度 觀察等使。入朝,充北蕃宣慰使宣慰使 ,稱職,代宗 素重之。及即位,目為純 臣,遷刑部侍郎刑部侍郎 、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居憲司 雖不能舉振綱條,然以謹重知名。大曆二年[767]卒。 翊為侍郎侍郎 時,翃自折衝授辰州刺史辰州刺史 ,遷朗州 ,有威望智術,所蒞立名。 大曆五年[770]遷容州刺史容州刺史 、容管經略 使。自安、史之亂,頻詔徵發嶺南 兵募,隷南陽 魯炅 軍。 炅與賊戰於葉縣 ,大敗,餘衆離散。嶺南 谿洞夷獠乘此相恐為亂,其首領梁崇牽自號「平南 十道 大都統都統 」,及其黨覃問等,誘西原 賊張侯 、夏永攻陷城邑,據容州 。前後經略使經略使 陳仁琇 、李 抗 、侯令儀 、耿慎惑 、元結 、長孫全緒 等,雖容州刺史容州刺史 ,皆寄理藤州 ,或寄梧州 。 作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地 地 地 文 文 文 地 文 號 文 文 衙 文 文 地 文 地 地 地 名 地 地 地 武 地 名 地 文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地 地 1 / 7 https://taolang.club/doc/17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2. 6 7 8 9 10 11 12 13 及翃至藤州 ,言於衆曰:「吾為容州刺史容州刺史 ,安得寄理他邑!」乃出私財募將健,許奏以好爵,以是人 各盡力。不數月,斬賊魁歐陽珪。馳於廣州 ,見節度使節度使 李勉 ,求兵為援。勉曰:「容州 陷賊已久, 群獠方強,卒難圖也。若務速 攻,祇自敗耳,郡不可復也。」翃請曰:「大夫如未暇出師,但請移牒諸 州,揚言出千兵援助,冀藉聲勢成萬一之功。」勉然之。翃乃以手札告諭義州刺史義州刺史 陳仁璀 、藤州刺藤州刺 史史 李曉庭 等,盟約討賊。翃復募三千餘人同力戰,日數合。節度使節度使 牒止翃用兵,翃慮惑將士,匿其 牒,奮起士卒,大破賊數萬衆,擒其帥梁崇牽,賊遁數百里外,盡復容州 故境。翃發使以聞,奏置順 州 ,以遏餘寇。前後大小百餘戰,生擒賊帥上獻者七十餘人。累加銀青光祿大夫銀青光祿大夫 、兼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充 招討處置使處置使 。 翃又令其將張利用 、李實 等分兵討襲西原 ,遂收復鬱林 諸州,部內漸安。後因哥舒晃 殺節度節度 使使 呂崇賁 ,嶺南 復亂,翃遣大將李實 悉所管兵赴援廣州 。西原 賊率覃問復招合夷獠曰:「容 州 兵馬盡赴廣州 ,郡可圖也。」於是悉衆來襲。翃知其來,伏兵 禦之,生擒覃問,其衆大敗。代 宗 聞而壯之,遣中使慰勞,加金紫光祿大夫金紫光祿大夫 。 時西蕃入寇,河中 元帥元帥 郭子儀 統兵備之,乃徵翃為河中 少尹少尹 ,充節度留後節度留後 ,領子儀 之務。 有悍將凌正者,橫暴擾軍政,約其徒夜譟斬關以逐翃。有告者,翃縮夜漏數刻,以差其期,賊驚而遁, 卒誅正,軍城乂安。 歷汾州刺史汾州刺史 、京兆尹京兆尹 。屬發涇原 兵討李希烈 ,軍次滻水 ,翃備供頓,肉敗糧臭,衆怒以叛。翃 奔至奉天,加御史大夫御史大夫 ,改將作監 ,從幸山南。車駕還京,改大理卿大理卿 。出為福州刺史福州刺史 、福建觀察觀察 使使 ,入為太子 賔客。貞元十二年[796],檢校禮部尚書檢校禮部尚書 ,代董晉 為東都留守東都留守 ,判尚書省 事、東 畿汝防禦使防禦使 。凡開置二十餘屯,市勁觔良鐵以為兵器,簡練士卒,軍政頗修。無何,吳少誠 阻命, 翃賦車籍甲,不待完繕,東畿之人賴之。十八年卒,時七十餘,贈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 郗士美 字和夫,高平 金鄉 人也。父純,字高卿 ,為李邕 、張九齡 等知遇,尤以詞學見推, 與顏真卿 、蕭穎士 、李華 皆相友善。舉進士 ,繼以書判制策,三中高第,登朝歷拾遺拾遺 、補闕、 員外、郎中郎中 、諫議大夫諫議大夫 、中書舍人中書舍人 。處事不迴,為元載 所忌。魚朝恩 署牙將牙將 李琮 為兩街功兩街功 德使德使 ,琮暴橫,於銀臺 門毀辱京兆尹京兆尹 崔昭 。純詣元載 抗論,以為國耻,請速論奏,載不從,遂 以疾辭。退歸東洛凡十年,自號伊川田父 ,清名高節,稱於天下。及德宗 即位,崔祐甫 作相,召 拜左庶子左庶子 、集賢學士集賢學士 。到京,以年老乞身,表三上,除太子詹事太子詹事 致仕 ,東歸洛陽 。德宗 召 見,屢加襃歎,賜以金紫。公卿大夫公卿大夫 皆賦詩祖送於都門,搢紳以為美談。有文集六十卷行於世。 士美 少好學,善記覽,父友顏真卿 、蕭穎士 輩嘗與之討論經傳,應對如流,旣而相謂曰:「吾曹 異日當交於二郗之間矣。」未冠,為陽翟丞陽翟丞 。李抱真 鎮潞州 ,辟為從事從事 ,雅有參贊參贊 之績。其後 易二帥,皆詔士美 佐之 。 由坊州刺史坊州刺史 為黔州刺史黔州刺史 、兼御史大夫御史大夫 、持節黔中 經略招討觀察鹽鐵等使。時溪州 賊帥向子琪連 結夷獠,控據山洞,衆號七八千,士美 設奇略討平之。詔書勞慰,加檢校右散騎常侍檢校右散騎常侍 ,封高平郡 公 ,再遷京兆尹京兆尹 。每別殿延問,必咨訪大政。出為鄂州 觀察使觀察使 。 貞元十八年[802],伊慎 有功,特授安黃節度節度 。二十年,慎來朝,其子宥主留事,朝廷未能去。會宥 母卒於京師,利主軍權,不時發喪 。士美 命從事從事 託以他故過其境,宥果迎之,告以凶問,先備肩 籃,即日遣之。 元和五年[810],拜河南尹河南尹 。明年三月,檢校工部尚書檢校工部尚書 、潞州 大都督府長史大都督府長史 ,充昭義節 度。前政 之豐給浮費,至皆減損,號令嚴肅 。 地 文 地 武 名 地 军 文 名 文 名 武 地 地 文 文 文 名 名 地 地 名 武 名 地 名 地 地 地 地 军 號 文 地 武 名 地 文 文 名 文 文 地 名 地 文 衙 文 文 文 主 文 名 文 衙 武 名 文 名 地 地 名 名 名 名 名 名 仕 文 文 文 文 名 名 武 名 文 衙 文 名 名 名 號 名 文 文 文 仕 地 號 文 名 名 名 文 名 地 文 文 名 名 文 文 文 地 地 名 文 主 文 地 文 名 武 葬 名 文 文 文 地 文 名 名 2 / 7 https://taolang.club/doc/17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及朝廷討王承宗 ,士美 遣兵馬使兵馬使 王獻領勁兵一萬為先鋒 。獻兇惡恃亂,逗撓不進,遽令召至,數 其罪斬之。下令曰:「敢後出者斬!」士美 親鼓之。兵旣合,而賊軍大敗,下三營,環柏鄉 ,屢以 捷聞。上大悅曰:「吾故知士美 能辦吾事。」于時四面七、八鎮兵共十餘萬,以環鎮、冀,未有首 功 ,多犯法。士美 兵士勇敢畏法,威聲甚振,承宗 大懼,指期有破亡之勢,會詔班師,至今兩河 間 稱之。 十二年,以疾徵為工部尚書工部尚書 ,稍間,拜忠武節度使節度使 、檢校刑部尚書檢校刑部尚書 。至鎮踰月,寢疾,元和十四 年[819]九月卒,年六十四,贈尚書左僕射尚書左僕射 ,謚曰景。士美 善與人交,然諾之際豁如也,當時名稱翕 然。 李鄘 字建侯 ,江夏 人。北海太守北海太守 邕之姪孫。父暄,官至起居舍人起居舍人 。鄘大曆中舉進士 ,又以書 判高等,授祕書正字祕書正字 。為李懷光 所辟,累遷監察御史監察御史 。及懷光 據蒲津 叛,鄘與母妻 陷賊中, 恐禍及親,因偽白懷光 曰:「兄病在洛,請母往視之。」懷光 許焉,且戒妻子 無得從,鄘皆遣 行。後懷光 知,責之,對曰:「鄘名隷軍籍,不得隨侍老母,奈何不使婦隨姑行也。」懷光 無以罪 之。時與故相高郢 同在賊廷,乃密奏賊軍虛實及攻取之勢,德宗 賜手詔以勞之。後事泄,懷光 嚴 兵召郢與鄘詰責。鄘詞激氣壯,三軍義之,懷光 不敢殺,囚之獄中。懷光 死,馬燧 就獄致禮,表 為河東 從事從事 ,尋以言不行,歸養洛中。襄州 節度使節度使 嗣曹王 臯致禮延辟,署從事從事 ,奏兼殿中侍殿中侍 御史御史 。入為吏部員外郎吏部員外郎 。 徐州 張建封 卒,其子愔為將校所迫,俾領軍務軍務 。詔擇臨難不懾者即其軍以諭之,遂命鄘為徐州 宣宣 慰使慰使 。鄘直抵其軍,召將士,傳朝旨,陳禍福,脫監軍使監軍使 桎梏 ,令復其位,兇黨不敢犯。及愔上 表 稱兵馬留後留後 ,鄘以為非詔令所加,不宜稱號,立使削去,方受其表。遷吏部郎中吏部郎中 。 順宗 登極 ,拜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遷京兆尹京兆尹 、尚書右丞尚書右丞 。元和初,以京師多盜,復選為京兆尹京兆尹 ,擒奸 禁暴,威望甚著。尋拜檢校禮部尚書檢校禮部尚書 、鳳翔尹鳳翔尹 、鳳翔 隴右節度使 。是鎮承前命帥,多用武將,有 「神策行營 」之號。初受命,必詣軍修謁。鄘旣受命,表陳其不可,詔遂去「神策行營 」字,但 為鳳翔 隴右 節度節度 。未幾,遷鎮太原 ,入為刑部尚書刑部尚書 、兼御史大夫御史大夫 、諸道鹽鐵轉運使諸道鹽鐵轉運使 。五年 冬,出為揚州 大都督府長史大都督府長史 、淮南節度使淮南節度使 。鄘前在兩鎮 ,皆以剛嚴操下,遽變舊制,人情不安, 故未幾即改去。至淮南 數歲,就加檢校 左僕射左僕射 ,政嚴事理,府廩充積。 及王師征淮夷 ,鄆寇李師道 表裏相援。鄘發楚、壽等州二萬餘兵,分壓賊境,日費甚廣,未嘗請於 有司。時憲宗 以兵興,國用不足,命鹽鐵副使鹽鐵副使 程异 乘驛諭江淮 諸道,俾助軍用。鄘以境內富實, 乃大籍府庫,一年所蓄之外,咸貢於朝廷。諸道以鄘為倡首,悉索以獻,自此王師無匱乏之憂。 先是吐突承璀 監淮南軍 ,貴寵莫貳,鄘亦以剛嚴素著,而差相敬憚,未嘗稍失。承璀 歸,遂引以 為相。十二年,徵拜門下侍郎門下侍郎 、同平章事同平章事 。鄘出入顯重,素不以公輔 自許,年侵勢過,頗安外 鎮。登祖筵,聞樂而泣下曰:「宰相宰相 之任,非吾所長也。」行頗緩,至京師,又辭疾歸第。旣未朝 謁,亦不領政事,竟以疾辭,改授戶部尚書戶部尚書 。俄換檢校 左僕射左僕射 ,兼太子 賔客,分司東都分司東都 。尋 以太子少傅太子少傅 致仕 。元和十五年[820]八月卒,贈太子太保太子太保 ,謚曰肅。 鄘強直無私飾,與楊憑 、穆質 、許孟容 、王仲舒 友善,皆任氣自負。然鄘當官嚴重,為吏以峻法 立操,所至稱理,而剛決少恩。鎮揚州 七年,令行禁止 ,擒擿生殺,一委軍吏,參佐束手,居人頗 陷非法,物議以此少之。 子柱,官至浙東 觀察使觀察使 。 名 名 武 营 名 地 名 礼 名 名 地 文 武 文 文 名 名 主 地 文 文 仕 文 名 文 名 地 亲 名 名 亲 名 名 名 號 名 名 名 名 地 文 地 武 主 文 文 文 地 名 文 地 文 文 法 礼 武 文 號 礼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地 地 营 营 地 地 武 地 文 文 文 地 文 文 衙 地 仕 文 政 名 號 文 名 地 名 营 名 文 文 名 文 文 仕 文 主 文 文 仕 文 名 名 名 名 地 词 地 文 3 / 7 https://taolang.club/doc/17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4.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柱子磎,字景望 ,博學多通,文章秀絕。大中十三年[859],一舉登進士 第。歸仁晦 鎮大梁,穆仁 裕 鎮河陽 ,自監察、殿中 相次奏為從事從事 。入為尚書尚書 水部員外郎水部員外郎 ,累遷吏部郎中吏部郎中 ,兼史館修史館修 撰撰 ,拜翰林學士翰林學士 、中書舍人中書舍人 。廣明中,分司分司 洛下。遇巢、讓之亂,逃於河橋 。光啟 中避亂淮 海 ,有偽襄王 詔命,磎皆不從。 王鐸 鎮滑臺 ,杖策詣之。鐸表薦于朝,昭宗 雅重之,復召入翰林為學士學士 ,拜戶部侍郎戶部侍郎 ,遷禮部禮部 尚書尚書 。景福二年[893]十月,與韋招度並命中書門下平章事中書門下平章事 。宣制日,水部郎中水部郎中 、知制誥知制誥 劉崇 魯 掠其麻哭之,奏云:「李磎 奸邪,挾附權倖,以忝學士學士 ,不合為相。」時宰臣宰臣 崔昭緯 與昭 度 及磎素不相恊,密遣崇魯 沮之也,乃左授太子少師太子少師 。磎因上十章及納諫論 三篇自雪,且數崇 魯 之惡。議者重其才而鄙其訟。昭宗 素愛其才,而急於大用。至乾寧初,又上第十一表,乃復命為 相。數月,與昭度 同為王行瑜 等所殺。 磎自在臺省 ,聚書至多,手不釋卷,時人號曰「李書樓」。所撰文撰文 章及注解書傳之闕疑,僅百餘 卷,經亂悉亡。王行瑜 死,德音 昭雪,贈司徒司徒 ,謚曰文。 子沇,字東濟 ,有俊才,與父同日遇害,詔贈禮部員外郎禮部員外郎 。 辛祕 ,隴西 人。少嗜學,貞元年中,累登五經 、開元禮 科,選授華原尉華原尉 ,判入高等,調補 長長 安尉安尉 。高郢 為太常卿太常卿 ,嘉其禮學,奏授太常博士太常博士 。遷祠部 、兵部員外郎兵部員外郎 ,仍兼博士博士 。山陵 及郊丘 二禮儀使禮儀使 皆署為判官。當時推其達禮。 元和初,拜湖州刺史湖州刺史 。未幾,屬李錡 阻命,將收支郡,遂令大將監守五郡。蘇常杭睦四州刺史州刺史 , 或以戰敗,或被拘執;賊黨以祕儒者,甚易之。祕密遣衙門衙門 將丘知二勒兵數百人,候賊將動,逆戰大 破之。知二中流矢墜馬,起而復戰,斬其將,焚其營,一州遂安。賊平,以功賜金紫,由是僉以祕材堪 將帥。 及太原 節度節度 范希朝 領全師出討王承宗 ,徵祕為河東 行軍司馬行軍司馬 ,委以留務。尋召拜左司郎左司郎 中中 ,出為汝州刺史汝州刺史 。九年,徵拜諫議大夫諫議大夫 ,改常州刺史常州刺史 ,選為河南尹河南尹 。蒞職修政,有可稱者。 十二年,拜檢校工部尚書檢校工部尚書 ,代郗士美 為潞州 大都督府長史大都督府長史 、御史大夫御史大夫 ,充昭義軍節度 、澤潞 磁洺邢等州觀察使觀察使 。是時以再討王承宗 ,澤潞壓境,凋費尤甚。朝議以兵革之後,思能完復者,遂 以命祕。凡四歲,府庫積錢七十萬貫,餱糧 器械稱是。及歸,道病,先自為墓誌。將歿,又為書一 通,命緘致几上。其家發之,皆送終遵儉之旨。久歷重任,無豐財厚產,為時所稱。元和十五年[820]十 二月卒,年六十四,贈左僕射左僕射 ,謚曰昭。 馬揔字會元,扶風人。少孤貧,好學,性剛直,不妄交遊。貞元中,姚南仲 鎮滑臺 ,辟為從從 事事 。南仲 與監軍使監軍使 不恊,監軍監軍 誣奏南仲 不法。及罷免,揔坐貶泉州 別駕別駕 ,監軍監軍 入掌樞樞 密密 。福建觀察使觀察使 柳冕 希旨欲殺揔,從事從事 穆贊 鞫揔,贊稱無罪,揔方免死。後量移 恩 王 傅。元和初,遷虔州刺史虔州刺史 。四年,兼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充嶺南 都護都護 、本管經略使經略使 。揔敦儒 學, 長於政術,在南海 累年,清廉不撓,夷獠便之。於漢所立銅柱之處,以銅一千五百斤特鑄二柱,刻書 唐德,以繼伏波之跡。以綏蠻功,就加金紫 。八年,轉桂州刺史桂州刺史 、桂管經略 觀察使觀察使 ,入為刑部侍刑部侍 郎郎 。裴度 宣慰淮西,奏為制置副使制置副使 。吳元濟 誅,度留揔蔡州 ,知彰義軍 留後留後 。尋檢校工部檢校工部 尚書尚書 、蔡州刺史蔡州刺史 、兼御史大夫御史大夫 ,充淮西節度使節度使 。揔以申、光、蔡等州久陷賊寇,人不知法,威刑 勸導,咸令率化。奏改彰義 軍曰淮西,賊之偽跡,一皆削盪。 名 仕 名 名 地 衙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地 名 地 主 名 地 號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名 名 文 文 名 名 名 文 作 名 號 名 名 衙 文 名 法 文 名 文 名 地 作 作 武 仕 武 名 文 文 衙 文 文 礼 文 文 名 文 文 地 武 名 名 地 武 文 文 文 文 文 文 名 地 文 文 地 文 名 食 文 名 地 文 名 文 文 名 地 文 文 文 文 名 文 名 仕 主 文 文 地 文 文 名 地 词 文 地 文 文 名 文 名 地 营 武 文 文 文 武 地 4 / 7 https://taolang.club/doc/17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5. 33 34 35 36 37 38 39 十三年,轉許州刺史許州刺史 、忠武軍節度 、陳許溵等州觀察處置等使觀察處置等使 。明年,改華州刺史華州刺史 、潼關 防禦、 鎮國軍等使。十四年,遷檢校刑部尚書檢校刑部尚書 、鄆州刺史鄆州刺史 、天平軍節度 、鄆曹濮等州觀察等使,就加檢校檢校 尚書左僕射尚書左僕射 。入為戶部尚書戶部尚書 。長慶三年[823]卒,贈右僕射右僕射 。 揔理道素優,軍政多暇,公務之餘,手不釋卷。所著奏議集 、年曆、通曆、子鈔等書百餘卷,行於 世。 韋弘景 ,京兆 人。後周 逍遙公 敻之後。祖嗣立 ,終宣州 司戶。父堯,終洋州 興道令興道令 。弘 景 ,貞元中始舉進士 ,為汴州 、浙東 從事從事 。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遺左拾遺 ,充集賢殿學士集賢殿學士 , 轉左補闕左補闕 ,尋召入翰林為學士學士 。普潤鎮使蘇光榮 為涇原 節度使節度使 ,弘景 草麻,漏敘光榮之功, 罷學士學士 ,改司門員外郎司門員外郎 ,轉吏部 員外、左司郎中左司郎中 ,改吏部 度支郎中度支郎中 。張仲方 貶李吉 甫 謚,上怒,貶仲方 。弘景 坐與仲方 善,出為綿州刺史綿州刺史 。宰相宰相 李夷簡 出鎮淮南 ,奏為副 使,賜以金紫。入為京兆 少尹少尹 ,遷給事中給事中 。 劉士涇 以駙馬 交通邪倖,穆宗 用為太僕卿太僕卿 ,弘景 與給事給事 薛存慶 封還詔書,論士涇 曰: 「伏以司僕正僕正 卿,位居九列。在周之命 ,伯冏其人,所以惟月膺名,象河稱重。漢朝 亦以石慶之 謹愿,陳萬年 之行潔,皆踐斯職,謂之大僚。今士涇 戚里常人,班敘散秩 ,以父任將帥,家富貲 財,聲名不在於士林,行義無聞於朝野,忽長卿寺,有瀆官常。以親則人物未賢,以勳則寵待常厚,今 叨顯任,誠謂謬官。傳 曰:『惟名與器,不可假人。』蓋士涇 之謂。臣等職司違失,實在守官守官 。 其劉士涇 新除太僕卿太僕卿 勑,未敢行下。」穆宗 遣宰臣宰臣 宣諭,弘景 等固執如前。宰臣宰臣 不得已, 改衛尉少卿衛尉少卿 。穆宗 復遣諭弘景 曰:「士涇 父昌有邊功,士涇 為少列十餘年,又尚雲安公主 , 宜有加恩。朕思賞勞睦親之意,竟行前命。」穆宗 怒,乃令弘景 使安南 、邕、容宣慰,時論翕然 推重。 時蕭俛 以清直在位,弘景 議論常所輔助。遷刑部侍郎刑部侍郎 ,轉吏部侍郎吏部侍郎 ,銓綜平允,權邪憚其嚴勁, 不敢干以非道。掌選二歲,改陝虢 觀察使觀察使 。歲滿,徵拜尚書左丞尚書左丞 ,駁吏部 授官不當者六十人。弘 景 素以鯁亮稱,及居綱轄綱轄 之地,郎吏望風脩整。會吏部員外郎吏部員外郎 楊虞卿 以公事為下吏所訕,獄未能 辨,詔下弘景 與憲司 就尚書省 詳讞。虞卿 多朋游,人多嚮附之,弘景 素所不悅,時已請告在 第,及準詔就召,以公服 來謁。弘景 謂之曰:「有勑推公。」虞卿 失容自退。轉禮部尚書禮部尚書 ,充東東 都留守都留守 ,判東都尚書省事判東都尚書省事 。繕完宮室,至今賴之。 大和五年[831]五月卒,年六十六,贈尚書左僕射尚書左僕射 。弘景 歷官行事,始終以直道自立,議論操持,無 所阿附,當時風教,尤為倚賴。自長慶已來,目為名卿。 王彥威 ,太原 人。世儒家,少孤貧,苦學,尤通三禮 。無由自達,元和中遊京師,求為太常太常 散 吏。卿知其書生,補充檢討官檢討官 。彥威 於禮閤掇拾自隋已來朝廷沿革、吉凶五禮 ,以類區分,成三 十卷獻之,號曰元和新禮 ,由是知名,特授太常博士太常博士 。 文 地 文 文 地 文 文 地 文 文 文 作 名 地 代 名 名 地 地 文 名 仕 地 地 文 文 文 文 文 名 地 武 名 文 文 衙 文 衙 文 名 名 名 名 名 文 文 名 地 地 文 文 名 主 號 文 名 文 名 名 武 名 代 名 名 礼 作 名 文 名 文 號 文 名 文 文 號 名 名 名 主 號 名 政 名 名 文 文 地 文 文 衙 名 文 文 名 名 衙 衙 名 名 礼 名 名 文 文 文 文 名 名 地 作 文 文 名 礼 作 文 5 / 7 https://taolang.club/doc/17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6. 40 41 42 43 44 憲宗 晏駕,未定謚。淮南節度使淮南節度使 李夷簡 以憲宗 功高列聖,宜特稱祖,穆宗 下禮官禮官 議。彥威 奏 曰:「據禮經 ,三代之制,始封之君,謂之太祖 。太祖 之外,又祖有功而宗有德,故夏后氏祖顓 頊 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湯,周人郊祀后稷 ,祖文王 而宗武王 。自東漢 魏晉,漸違經意,沿革不 一,子孫以推美為先,自始祖 已下並有建祖之制。蓋非典訓,不可法也。國朝祖宗 制度,本於周 禮 ,以景皇帝 為太祖 ,又祖神堯而宗太宗 。自高宗 已降,但稱宗謂之尊名,可為成法。不然, 則太宗 造有區夏,理致昇平;玄宗 掃清內難,翊戴聖父;肅宗 龍飛靈武 ,收復兩都,此皆應天順 人,撥亂返正,至於廟號 ,亦但稱宗。謹按經義 ,祖者始也,宗者尊也,故傳曰『始封必為祖』,書 曰『德高可宗,故號高宗 』。今宜本三代之定制,去魏、晉之亂法,守貞觀、開元之憲章,而擬議大 名,垂以為訓。大行廟號 ,宜稱宗。」制從之。 故事,祔廟之禮,先告於太極殿,然後奉神主 赴太廟。祔禮畢,不再告于太極殿。時憲宗 祔廟禮 畢,執政詳舊典,令有司再告祔享禮畢于太極殿。彥威 執議以為不可,執政怒。會宗正寺 進祝版, 誤以憲宗 為睿宗 。執政銜其強,奏祝版參差,博士博士 之罪,彥威 坐削一階,奪兩季俸。彥威 殊不 低迴,每議禮事,守正守正 不阿附,君子稱之。累轉司封員外郎司封員外郎 中。弘文館 舊不置學士學士 ,文宗 特置 一員以待彥威 。尋使魏博宣 慰,特賜金紫。五年,遷諫議大夫諫議大夫 。朝廷自誅李師道 ,收復淄青 十 二州,未定戶籍,乃命彥威 充十二州勘定兩稅使兩稅使 。朝法振舉,人不以為煩。以本官兼史館修撰史館修撰 。 彥威 通悉典故,宿儒碩學皆讓之。時以僕射僕射 上事儀注,前後不定,中丞中丞 李漢 奏定,朝議未以為 允。中書門下中書門下 奏請依元和七年[812]已前儀注,左右僕射左右僕射 上日,請受諸司四品六品丞郎已下拜。彥 威 奏論曰:「臣謹按開元禮 :凡受冊官,並與卑官荅拜。國朝官品令,三師三公正一品,尚書尚書 令令 正二品,並是冊拜授 官。上之日,亦無受朝官再拜 之文。僕射僕射 班次 三公,又是尚書令尚書令 副貳 之職,雖端揆端揆 之重,有異百僚,然與群官比肩 事主。禮曰:『非其臣即荅拜之。』又曰:『大夫之 臣不稽首 。』非尊家臣,以避君也。即僕射僕射 上日受常參官常參官 拜,事頗非儀。況元和七年[812]已經奏 議,酌為定制,編在國章。近年上儀,又有受拜之禮,禮文乍變,物論未安,請依元和七年[812]勑為 定。」時李程 為左僕射左僕射 ,宰執難於改革,雖不從其議,論者稱之。 興平縣 人上官興因醉殺人亡竄,吏執其父下獄,興自首請罪,以出其父。京兆尹京兆尹 杜悰 、御史中御史中 丞丞 宇文鼎 以其首罪免父,有光孝義,請減死配流。彥威 與諫官上言曰:「殺人者死,百王共守。 若許殺人不死,是教殺人。興雖免父,不合減死。」詔竟許決流。彥威 詣中書投宰相宰相 面論,語訐氣 盛,執政怒,左授河南 少尹少尹 。未幾,改司農卿司農卿 。李宗閔 重之,旣秉政,授青州刺史青州刺史 、兼御史大御史大 夫夫 ,充平盧軍節度 、淄青 等觀察使觀察使 。 開成元年[836],召拜戶部侍郎戶部侍郎 ,尋判度支判度支 。彥威 儒學雖優,亦勤吏事,然貨泉之柄,素非所長,性 旣剛訐,自恃有餘。嘗紫宸 廷奏曰「臣自計司 按見管錢穀 文簿,皆量入以為出,使經費必足,無 所刻削。且百口之家,猶有歲蓄,而軍用錢物,一切通用,悉隨色額占定,終歲支給,無毫釐之差。儻 臣一旦愚迷,欲自欺竊,亦不可得也。」名曰度支占額圖 。旣而又進供軍圖 ,曰:「起至德 、乾 元之際,迄於永貞、元和之初,天下有觀察者十,節度節度 二十有九,防禦者四,經略者三。掎角之 師,犬牙相制 ,大都通邑,無不有兵,都計中外兵額至八十餘萬。長慶戶口凡三百三十五萬,而兵額 約九十九萬,通計三戶資一兵。今計天下租賦,一歲所入,總不過三千五百餘萬,而上供之數三之一 焉。三分之中,二給衣賜。自留州留使兵士衣賜之外,其餘四十萬衆,仰給度支。伏以時逢理安,運屬 神聖,然而兵不可弭,食哉惟時。憂勤之端,兵食是切。臣謬司邦計,虔奉睿圖,輒纂事功,庶裨聖 覽。」又纂集國初已來至貞元帝 代功臣,如左氏傳 體敘事,號曰唐典 ,進之。 號 文 名 號 號 文 名 作 號 號 名 名 主 主 代 亲 亲 作 號 號 號 號 號 號 號 地 礼 仕 號 礼 礼 號 名 衙 號 號 文 名 名 文 文 衙 文 號 名 名 文 名 地 名 文 文 名 文 文 名 文 文 名 作 文 礼 礼 文 礼 文 文 礼 礼 文 文 名 文 地 文 名 文 名 名 名 文 地 文 文 名 文 文 地 地 文 文 文 名 处 衙 词 作 作 名 武 词 號 作 作 6 / 7 https://taolang.club/doc/17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
  • 7.  发现『有趣、有料、有用』的古籍   籍海淘浪是什么 「籍海淘浪」是一个将古籍中的专有名词标注出来,使文本更易读,并希望依靠大家的慧眼,将主题鲜明的片段 摘录出来,让更多人发现古籍之「有料、有趣、有用」的平台。 一个已标注专词的古籍文本库:籍海淘浪定期发布精校、已标注专词的古籍,并提供划词字典、划词维基等工 具。利用专词、词典、维基,读者无需注释、译文,即可比较流畅地阅读,不再有「瞻前顾后」、被干扰阅读的 烦恼。 一个面向话题的笔记创作、分享社区:籍海淘浪提供了易用的工具,方便读者创作摘录笔记:拖选文本 + 点击「划线」按钮即可快速收 藏文本片段;有所感时,只需拖选相应文本,填写标题、标签、评注,即可发布一篇主题摘录,并可在摘录页面与同好互动讨论。您还 可导出自己的收藏和创作,留作方便温习、分享的笔记本。  以下功能仅线上版本可用 划词查字典、查维基; 点击专词,获取纪年、帝王、政权详情的历史信息面板; 全部关键词统计,关键词跳转、导航浏览; 片段收藏、做摘录笔记、主题讨论; 文档、段落热力标识,源出、衍生、事论等关系的文档网络; 个人阅读管家; 文本修订工具; 标注修订工具,可纠正标注的错、漏,并提交新标注; 全文繁简转换; 提交文档需求、功能需求、意见建议等; 更多待你发掘…… 文档标注日常修订、更新中,您看到的版本可能已经陈旧,请访问页眉链接查看最新版本,欢迎在线上为更好的标注增砖添瓦! ←160 卷一百五十六 列傳第一百零六 162 卷一百五十八 列傳第一百零八→目錄 45 46 47 彥威 旣掌利權,心希大用。時內官仇士良 、魚弘志禁中用事。先是左右神策軍 多以所賜衣物於度支 中估,判使判使 多曲從,厚給其價。開成初,有詔禁止,然趨利者猶希意從其請託。至是,彥威 大結私 恩,凡內官請託,無不如意,物議鄙其躁妄。復脩王播 舊事,貢奉羨餘,殆無虛日。會邊軍上訴衣賜不 時,兼之朽故。宰臣宰臣 惡其所為,令攝度支人吏付臺推訊。彥威 略不介懷,入司視事。及人吏受罰,左 授衛尉卿衛尉卿 ,停務,方還私第。 三年七月,檢校禮部尚書檢校禮部尚書 ,代殷侑 為許州刺史許州刺史 ,充忠武軍節度 、陳許溵觀察等使。會昌中,入 為兵部侍郎兵部侍郎 ,歷方鎮 ,檢校兵部尚書檢校兵部尚書 。卒,贈僕射僕射 ,謚曰靖。 史臣曰:世以治軍戎,決權變,非儒者之事。而王翃 、郗士美 釋䙜掖之儒衣,奮將軍將軍 之旗鼓,俾 士赴湯火,威振藩籬 ,何其壯也。所謂非秦無人,吾謀適不用也。二子遭遇英主,伸其効用,宜 哉!李建 侯不屈於賊庭,馬會元見伸於貝錦,臨危挺操,所謂貞臣,將相之榮,固其宜矣。辛潞 州 之特達,韋僕射僕射 之峻整,王尚書尚書 之果敢,皆一時之偉器也。若以道自牧,求福不回,即能臣 也。而彥威 欲為巧宦,不亦疏乎? 贊曰:見危致命 ,臨難不恐。士美 、建侯 ,仁者之勇。弘景 陸離,駁正黃扉黃扉 。貪名喪道,狂 哉彥威 。 名 名 营 文 名 名 文 名 文 文 名 文 地 文 营 文 文 名 名 武 词 名 地 文 文 名 礼 名 主 名 文 名 7 / 7 https://taolang.club/doc/1722 籍海淘浪 - 发现『有料、有趣、有用』的古籍 标注版本 20180926